李自成反抗明王朝的战争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吗

明宋都饱受少数民族袭扰,但是明朝却很少像宋朝那样进贡妥协。是什么原因使这个王朝的统治阶层这么做的? - 知乎68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8分享邀请回答3352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941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战役是哪几个?
请问: 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战役是哪几个?
提供的知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战役,有太多的成败,有太多的唏嘘。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场战役足以改变历史的兴衰与荣辱,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心中的十大战役!1.牧野之战。公元前1057年2月,周武王姬发率领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在牧野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的“70万”之师,终止了殷商王朝的6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更是中华文化体系淬火重生、涅槃升腾的典礼。从此中华文明走向了一段恢宏的历史!2.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5至9月,被秦国军队围困了四十六天的赵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投降后被白起在一夜之间全部坑杀,人数达40万之众。踩踏在万众尸骨之上的白起,在用铁血强力成就了自己丰功伟业的同时,也使得大秦帝国一统天下之路遽然间坦荡无比。3.巨鹿之战。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4.漠北之战。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战略目的是捣巢合围单于。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西汉与匈奴的漠北战役,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此战之后匈奴远逃漠北,没有与大汉一战之力。5.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6.赤壁之战。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7.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8.崖山海战。公元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部分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9.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此战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10.长津湖之战,也称为长津湖战役或长今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战斗,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东线部分。随着东线美军的溃散,西线志愿军通过对美第8集团军展开猛烈进攻,取得了清川江围歼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在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图谋,并将美军全部赶回到“三八线”以南。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NO1牧野之战大约在公元前日,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虑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汇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军的共约17万人于牧野。NO2城濮之战面对锋芒毕露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对楚军三路兵马实行各个击破,最后战斗以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结束。NO3长平之战秦赵因为上党的归属展开了三年的拉锯战,最后双方汇聚了近百万人大战的局面。赵王“临阵换将”,派用“纸上谈兵”的赵括,秦国派了战神级人物白起。白起创造了兵力接近而围杀对手的奇迹,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NO4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三万之众打败了秦将章酣的三十万大军。此一役消灭了秦军主力部队,成就了“西楚霸王”的赫赫威名。NO5井陉之战韩信率领三万汉军,面对号称二十万的赵军,以“背水一战”,致之死地而后生,开创了中国历史战争的一场新典范。NO6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三万对十万,曹操听从许攸之计,亲自带领五千人焚烧了袁绍的粮草,袁绍大败。从而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NO7赤壁之战没什么好说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为三万比二十万,没有演义说的那么多人。NO8淝水之战东晋谢玄以八万对前秦苻坚八十万。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有“投鞭断江”,皆来源于此。NO9朱仙镇大捷岳家军四员小将攻打金军重镇朱仙镇。金银铜铁八柄大锤砸得金兵鬼哭狼嚎。岳家军大获全胜,“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在河南取得顺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NO10淮海战役国共两党出动军队为八十万对六十万,历史以来在中原大地上最辉煌宏大的战斗,堪称大兵团运动战的教科书,最终共产党以装备落后的六十万人马战胜了国民党的八十万精锐之师,并歼灭了五十五万人。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谢邀在中国历史当中经典战役枚不胜数,想要从中挑选十大战役,真的难为人。我就以个人角度选择十个比较喜欢的战役1、柏举之战柏举之战是孙武唯一大战。吴国在经过6年的疲楚战略之后,一举战胜了楚国,创造了春秋第一次攻破大国都城的先例。以少胜多战役中兵力对比最悬殊。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伐楚,进抵淮汭后,孙武突然决定舍舟登陆,由向西改为向南。伍子胥不解其意,问孙武:"吴军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孙武答道:"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敌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吴军优势难以发挥,而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孙武挑选3千5百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直趋汉水,深入楚腹地,挺进到汉水东岸,达成对楚的战略奇袭。农历11月18日,吴军在柏举与楚军对阵。夫概与阖闾意见不同便私下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投入主力,楚军主帅死于阵中楚军残部西逃,吴军乘胜追击,到柏举西南的清发水追上楚军,阖闾听从夫概建议半渡而击,俘虏楚军一半。楚左司马沈尹戍得知子常主力溃败,急率本部兵马救援。夫概部队被突然袭击被打败。吴军主力赶到后,孙武又指挥部队将沈尹戍部包围击败,主帅沈尹戍自杀。此后,吴军又连续五战击败楚军,一路向郢都扑去,于公元前506年农历11月29日攻入楚国都城郢都,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柏举之战中孙武将因敌用兵,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等战法以实例证实了《孙子兵法》的意义。之所以选择这个战役,一方面影响巨大,东周第一个大战争,另一方面也是《孙子兵法》精神的实战演示。2、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这两次战役一次是截击战,一次是伏歼战。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典型的围点打援方式。虽然具体指挥上战法不同,将这两个并列的原因是,这两战非常精彩的运用了你的你的,我打我的方式,将战争的方式与格局进一步扩大。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伏袭,打败魏军。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公元前341年,魏国又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再次救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在这次战役中,孙斌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冒进,始终掌握战局的主动地位,再次大败魏军,并杀死了庞涓。3、长平之战这应该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也是两强大强国硬碰硬的战斗,开创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这场战役秦赵两国可谓是倾全国之力进行的一场综合国力的比拼,战于战场之上,但胜于战场之外。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将郡献给秦国,转而献给赵国,由此引发两国大战。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秦军初战胜利,但是廉颇坚守不出,以逸待劳,任凭秦军挑衅坚决不上当,秦军后继无力。赵孝成王采纳楼昌建议与秦议和,秦国趁机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显示秦赵和解,防止各国出兵救赵,赵国的处境孤立。秦国丞相范雎施反间计,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坚壁不敢战,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谏阻,派赵括去接替廉颇为主将。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暗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令军中严守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后秦昭王亲赴河内郡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围困赵军四十五天之后,赵括率精锐突围被杀,赵军投降。 白起遂坑杀降卒20万。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45万人选择这场战役的原因应该不需多说了4、淮水之战这场战役是韩信打的,选择的时候纠结了很久,陈仓之战、京索之战、井陉之战、亥下之战等等都非常精彩,但是个人还是选择了淮水之战,原因么,这场战役后刘邦转入战略反攻,项羽失败呈不可逆转之势,更为精彩的是这场战役的主力应该是一场大水。公元前 204年9月,韩信率军东击齐王田广,以完成对楚军的翼侧迂回,支援成皋战场。次月,韩信袭破齐军,田广败走高密向楚求救。项羽派将军龙且率军救援。十一月,楚齐联军20余万与汉军数万对峙于潍水两岸。韩信鉴于敌众己寡,遂令所部乘夜在潍水上游以沙袋垒坝塞流。拂晓,亲率一部兵力渡河进攻,随又佯败退回西岸。龙且以为汉军怯弱,率军渡河追击。汉军乘其渡河决坝,河水直下,将楚军分割在潍水两岸。汉军乘势迎击西岸楚军,杀龙且。东岸联军见势溃散。汉军乘胜追歼,俘田广,平定齐地。淮水之战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断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对西楚形成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直接威胁项羽统治中心,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项羽失败已不可逆转,而汉军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5、漠北之战与陈汤灭郅支单于将这两个并列出来,是因为这两场都是大汉对外的战争,而且一个创造了“封狼居胥”的兵家巅峰,一个喊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民族自信巅峰漠北之战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此次战役中霍去病部没有碰上单于但是却碰上了匈奴的左、右贤王部,霍去病指挥汉军和俘虏的匈奴部众向匈奴军发动猛烈进攻,大败匈奴军,俘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以1万的己方损失,歼敌70443人,左贤王和右贤王部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左贤王率亲信弃军逃走。霍去病挥军追杀,至狼居胥山在山上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经此一役,匈奴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从此“漠南无王庭”。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原主动向北方游牧民族的主动进攻态势而且取得如此大胜,强汉之名当之无愧。公元前44年,康居王因数为乌孙所困,欲联合北匈奴击乌孙。郅支单于遂引北匈奴到康居东部筑城而居数击乌孙,又勒索大宛等国,令其每岁纳贡。陈汤深虑郅支单于势力危及西汉对西域的控制,乃矫诏发西域城郭诸国兵及汉屯田吏卒4万余人,分六校击郅支单于。三校从越过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仓山经大宛至康居;另三校由陈汤和甘延寿率领入赤谷,过乌孙,进入康居界,至阗池(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西。陈汤城下布阵,郅支单于以数百人披甲守城,向汉军呐喊。百余骑兵在城下往来,步兵百余夹城门列阵。汉军以弓、弩射郅支城下骑、步兵,其骑、步兵皆入城内。陈汤又以持盾者在前,持长兵器和弓、弩者在后,向城下进攻,仰射城上守军。并烧毁土城外木城。当夜,匈奴骑兵数百欲出城反击,被汉军射杀。郅支单于亦被汉军射伤,单于妻之多被射死。半夜,汉军攻入土城,四面纵火。单于受重伤而死。是役斩郅支单于、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共1518级,俘145人,降千余人。在灭郅支单于时,汉军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骑兵野战、步兵攻坚、车兵防御的克敌制胜战法,协同作战方式。更是吓得南匈奴上表称要“累世称臣”。陈汤的上奏中“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更是荡气回肠。吐槽:从汉经略西域以来,也有很多战争,班固36骑经营西域难道就一仗未打?但是不知道是国家不够关注还是为了和谐,所说宣扬不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6、夷陵之战三国时期著名战役很多,尤其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格外出名但是夷陵之战也同属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至于为什么选择夷陵之战而不是官渡之战或者赤壁之战,原因跟淮水之战差不多,不过这次主力不是水而是火。孙权袭取荆州,杀了关羽,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于公元221年,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然后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时值六月酷暑时节,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百里连营,兵力分散,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刘备逃回白帝城后也一命归天。7、唐灭东突厥之战东突厥发生内乱,唐太宗决定突击东突厥。网上黑这场战役的似乎比较多,但是个人认为这依然是一场非常经典的奔袭作战。630年朔风凛冽,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出发,向恶阳岭挺进。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他们判定:如果唐兵不倾国而来,李靖决不会孤军深入,于是“一日数惊”。李靖探知这一消息,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之后李靖军冒雪至阴山,遇突厥营帐千余。颉利见唐使前来抚慰,以为安然无事,未加戒备。李靖派偏将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苏定方长驱直入攻下了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乘千里马西逃。李靖率大军跟进,突厥军溃散,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10余万。此战之后突厥对中原的袭扰得到了遏制,震慑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唐朝此后极少收到来自其他民族的袭扰,从而保障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给后来的开元盛世创造了安定的环境。8、合州之战公元1259年 ,蒙古几十万人马围攻钓鱼城,却始终无法攻克,连蒙古大汗也阵亡在城下,直到南宋灭亡后,大势已去,忽必烈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守将王坚这才弃城投降,时间为公元1279年。弃城后,没有一个人乞求怜悯,守城的32名(一说36名)将军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忠烈千秋。合州之战的影响不止是南宋一朝,因为蒙哥死亡,西征的蒙古军队停下了脚步,挽救了欧洲。而蒙哥的早逝也造成蒙古帝国的分裂。以及元朝无法摆脱的行政顽疾。9、淮海战役这个估计不用多说。这可是真正的百万军队的大战,60多万装备处于劣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硬是打败了80多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淮海战役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无论是国粉还是共黑你都不得不承认这场战役的经典程度。10、朝鲜战争的所有战役我本来也想像前几个一样挑选一个战役。但是仔细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始终无法取舍拿出一个来。朝鲜战争中的中国军人将轻兵器运用到了极致。在看朝鲜战争的介绍的时候,忍不住总是在想,当时的志愿军的装备以及补给哪怕有美军的一半,这场战争会打成什么样子?无论网上有人怎么贬低朝鲜战争的胜败,但是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与自信,打出了中国的大国政治地位。有人说朝鲜战争开始于三八线,停于三八线,有什么胜利可言?扯淡,中国人民志愿军是起于鸭绿江止于三八线!朝鲜战争中我认为有一句话可比虽远必诛,那就是“中国人在此”。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一半时间都在战争中度过,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在历史上却发生了很多经典战役,改变了中国国家的历史进程。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十次战役是以下十个:1.彭城之战彭城之战爆发于楚汉相争时期,刘邦趁项羽进攻齐地,就集结160万大军攻击项羽的大本营——彭城。项羽听说后,迅速带领3万骑兵来打刘邦,最后的结果居然是刘邦的160万大军败给了项羽的3万骑兵。开创了以少胜多的首例。2.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一场战争。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曹操军队偷袭了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这场战争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这场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争之一。3.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也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一场战争。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接着他发起了统一南方的战争。208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荆州,荆州其主刘综投降曹操,之后为进攻江东的孙权做好了准备。孙权决心抗曹,任命周瑜为都督,两军相战于赤壁。因为曹操所带领的军队多为北方人,不善坐船,于是将船用铁链相连,周瑜见此情景,采用火攻,曹军迅速崩溃,狼狈逃回北方。4.复台之战复台之战是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清军入关后,郑成功反清复明,但势单力薄,不可能实现恢复中原大业,于是他决定收复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大抗清根据地。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进攻台湾,在经过9个月的围攻后,荷兰人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38年的宝岛台湾。5.长沙会战1938年到1944年,在长沙这座城市共发生4次大会战。这四次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日双方发动军队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前三次会战以中国军队胜利而告终。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重大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军共伤亡13万人。6.常德会战日,日军10万多人兵分四路,向常德发起进攻中国20多万将兵奋起抵抗,至12月20日,日军伤亡4万余人后败退中国军队以伤亡5万人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常德会战因战况惨烈,而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7.百团大战1940年8月,我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百团大战,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百团大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第二阶段:继续破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第三阶段:反击日军的报复扫荡。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8.淞沪会战日爆发的淞沪会战使日军损失惨重,这场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这次战争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次大型会战,也是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9.平型关大捷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要胜利——平型关大捷。此次战役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其全部辎重车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0.台儿庄大捷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后的有一次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歼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故战争这种与人类同时产生的东西,实在是数不胜数。如果要评十大经典战役,实在困难,各有各的道理,我这里罗列十大经典战役,抛砖引玉,望大家共同讨论交流。
1、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这场大战是炎黄部落成立后的立威之战,是华夏族的成名之战。相传炎黄二帝融合后,族群向东发展生存空间,与东夷集团九黎族相遇,双方两强相遇,多次大战,最终炎黄战胜了蚩尤。东夷战败后,一部分人加入炎黄部落,共同形成了华夏大族;一部分人东迁,成了东夷各族的祖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华夏族正式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人!2、齐恒公的攘夷之战春秋之世,四夷攻掠诸夏,华夏滨于灭绝,天子式微,不能禁止。于是齐恒公借助齐国的强大与军队的战斗力高,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攘夷战争。该战史书记载不明确,但是各诸侯国都参与了这场保卫华夏文明的战争。当时的秦国对抗西戎,楚国驱逐南蛮,晋国攻伐狄人,齐鲁合击东夷。经过九次大的战争,四夷并赶出了中原,而华夏进攻入四夷之地,扩大了华夏的生存空间。3、齐魏桂陵之战桂陵之战在战国之世中,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它打出了战争的新境界。春秋之世,攻伐有礼义,要师出有名,要正正之旗,堂堂之阵,双方约好时间地点,列阵后相互答礼,完了后再双交战。胜者则胜,败者则败,双方很少将对方赶尽杀绝。桂陵之战,则是魏国围攻赵国;齐国直接攻打魏国以救赵国,最终在桂陵山地埋伏,不宣而战击溃魏军。此战之后,战争艺术与谋略不断创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的结果是一方无还手之力为止。4、秦赵长平之战战国中后期,七大战国中,唯秦赵两国强盛,双方都有消灭对方,统一中国的功业需求。韩国作为一个弱小存在的国家,为了生存抛出上党之地给二虎相斗。于是秦赵双方拼尽全力,也要夺得上党地区。这是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秦军出兵60万,赵国出兵60万,双方相持三年有余,最终秦国取胜,坑杀赵国军队45万人之多,秦军战死30余万,创造了中国古代史中战死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也是第一次大规模杀俘的战争。5、楚汉垓下之战楚汉之争是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的天下之争,此战奠定了汉朝的江山,也促成了中国大一统一的局面得以延续。项羽作为楚国贵族,代表了复辟势力,他要是取胜,则华夏大地又当进入诸侯分治的局面;刘邦作为秦朝的小吏,代表了天下一统的势力,他取胜,则秦政不灭,国家当一统。此战不仅出现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成语,更是中国一统的命运之战。6、三国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势,此战之后曹魏经营北方,孙吴经营东南,刘汉则攻掠西南。曹操雄才大略,以百万之众攻击孙权,意在一战灭了东南的割剧势力,并消灭到处逃难的刘备。如果曹操胜,则天下归于一统;如果孙刘胜,则三分天下。最终的结果是孙刘联军战胜,曹操败走华容道,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7、宋蒙涯山海战涯山海战使代表野蛮的蒙古入主中原,代表文明的宋室则彻底灭亡。此战的意义远超过其战争规模与残酷。宋朝小皇帝被陆秀夫背着跳海自杀,皇室人员均跳海自杀,大臣不是战死,就是跳海自杀,甚至有十万百姓士兵也跟着跳海自杀。华夏的精英阶层都自杀殉国了,导致了华夏文明有一定的断层。也给野心勃勃的日本人了借口,说涯山之后无华夏!8、一片石之战此战的结果是李自成兵败如山倒,满清入主中原已成定势。此战中,李自成的农民军有40万之众;敌的一方,吴三桂关宁军13万左右,清军约20万左右。李自成以40万之众对抗吴清联军33人,最终结果是李自成战败,清军则以吴三桂的关宁军为前锋攻入内地,自已在后方接收管理。9、中日台儿庄之战中华儿女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众志成城,与日寇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全面战争。其 中正面战场以国军抗战为主,第五战区在台儿庄阻击日军,英勇顽强,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取得了对日寇的重大胜利。10、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印度独立后,慢慢的以大英帝国直系自居,窥视我国领土,多次挑衅我国,甚至占领我方领土。最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国出动军队,快速将印军打败,并深入追杀逃溃之敌数百公里,直接威胁到印度的首都安全。当然我军在战胜之后,迅速撤退,这次对印反击战,给了印度一个狠狠的教训,大扬我国军威!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朝代更迭,必有战争,中国历经: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历经无数战争,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有的战争有形,有的战争无形。而这些有名的战争也是一定程度上具有重要作用的。蚩尤涿鹿之战~黄帝战蚩尤。(三皇五帝时期)黄帝战胜蚩尤之后,各国诸侯纷纷归顺,这样的结果让华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原及四方平稳安定,实现了华夏的团结统一,黄帝也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且被神话,这个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牧野之战~武王纣王(商周时期)周武王军队与纣王军队决战于牧野,牧野之战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争,它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地位,为西周的强盛繁荣开辟了道路,也让商朝走向了灭亡。城濮之战~晋楚相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楚晋在城濮首次开始进行称霸中原的战争。期间楚国一直处于有利地位,晋文公也履行了对楚国"退避三舍"的承诺。而最终晋国得胜,从而崛起,与楚国开始争霸中原,这次战争,也让中华民族和文化得以传承下去。淝水之战~前秦与前晋(东晋十六国时期)淝水之战是北方政权前秦与南方政权前晋发生的一次决定性战争,也是历史上三大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是东晋以八万军队战胜前秦八十余万军队。因次前秦败亡,北方政权破裂,各国纷纷脱离,而晋国也趁此北伐,开疆扩土,是晋王朝平稳安定。长平之战~秦赵长平之战是赵国与秦国决定性的一次战争,最终赵国最终战败,白起大胜赵括,这次战争,加快了秦国统一中国的步伐,也是战国时期的一次转折性战争,秦国至此可以说是离统一中国不远了。这次战役也是古代历史战争中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歼灭战。垓下之战~刘邦项羽(秦汉时期)汉高帝五年十二月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在垓下进行决定性的一战,结果是刘邦胜利,在"四面楚歌"中"虞姬自刎",而决战乌江时项羽也自刎乌江。它是楚汉相争的结束,也是汉王朝兴起的起点,它改变了秦朝末期混乱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官渡之战~曹操袁绍(三国时期)官渡之战也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也是曹操与袁绍夺北方霸权的一次转折,这次战争,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利于百姓的平稳安定的生活,也为三国鼎立打下来了基础。濮阳之战~曹操统一北方最重要的一站。(三国时期)濮阳一战可谓是以实力取胜,战况激烈,也是三国中重要的一站,曹操一路打败公孙瓒军,袁术军,吕布军等等,也出现了许多典故如:陷阵营和豹虎骑,夏侯吞眼,辽来也,水淹下邳。这次战争之后,曹操真正形成了三国鼎立之一的地位。赤壁之战~曹操周瑜诸葛亮(三国时期)曹操攻打孙权,诸葛亮与周瑜合谋运用离间计和连环计,在赤壁火烧曹操大军,加上曹军不识水性,曹操大败。有出有典故如: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而这次巧妙的战争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扬其长避其短,在历史上流传甚广,也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鄱阳湖之战~朱元璋陈友谅(元朝末年)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决定性的一次战争,这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水战,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例,朱元璋取得的胜利是明朝建立的最关键原因,它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也让明朝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基础。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个人认为,例如:长平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个人比较熟知的是中国历史上有三场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分别是淝水之战
由东晋的谢玄指挥;官渡之战
由东汉末年的曹操指挥;赤壁之战
由三国时周瑜指挥……这几个我觉得是比较出名的,希望这样说能够帮到你!!!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_一牧野之战,二长平之战,三该下之战,·四漠北之战,五赤璧大战,六。肥水之战七安史之乱平叛大战,八,蒙古长子西征大战,九,长沙三次大会战,十淮海战役,及抗美援朝战争。,,,,请注意:本内容来自悟空问答,版权归悟空问答所有,本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赞同以上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提供,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有任何不妥,请与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猜你还喜欢:标签 :&&&&&&&&&&1/2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