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在马路上骑车上班或上下班代步车的年轻人吗

从代步工具到高档健身器械 上万元的自行车为何卖得火?
&&当前位置&&
从代步工具到高档健身器械 上万元的自行车为何卖得火?
11:10:34&&&&华夏经纬网
  如今,市民经常能看到一群戴着头盔、身穿骑行服的骑行队伍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吸引无数路人目光。“小时候骑自行车,看有钱人开汽车,现在自己开上了汽车,有钱人又开始骑自行车了。”绚丽的颜色,时尚的造型,丰富的功能,还有那动辄5位数的价格,这样的自行车似乎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自行车廉价、传统的印象。  越来越多的品牌瞄准了国内高端自行车市场,推出各类新产品。与此同时,“骑行一族”日趋庞大,他们踏着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自行车参加骑行活动,成为高端自行车市场的消费主力军。  价格低则几千元高则数万元  “贵族”自行车有市场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上,6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出了自己的产品,现场人潮涌动,场面十分火爆,3天参会人数突破了30万人次,其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经销商和专业骑行爱好者超过了80%。经展会组委会不完全统计,3天展期共达成意向成交额近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  展会上,一辆辆自行车不仅外观“惹眼”,内在功能也更加丰富、先进:高科技材料、人性化设计的山地车、公路车,借助互联网实现社交、控制和防盗等功能的智能车……时尚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各类自行车令人忍不住驻足观看,一些参展企业还专门设置了骑行体验区和洽谈休息区,为观众提供方便舒适的参观环境。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许多品牌将中高端自行车作为“主打”,放在展台最醒目的位置。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众多智能化、高端化、时尚化、个性化创新产品蜂拥而至。富士达、飞鸽、凤凰、永久、雷克斯、所罗门等国内品牌都携最新产品参展,UCC、加拿大诺客、美国闪电等国际著名自行车品牌也纷纷亮相,展现了众多由新材料、新工艺打造的高端公路自行车、山地车、折叠车等创新型产品。  据了解,这些自行车的价格低则几千元,高则数万元,有的甚至能赶上一辆普通汽车的价格,称得上自行车中的“贵族”。尽管价格不菲,高端运动自行车和各类新型智能车还是成为了展会上“最吸睛”的产品,引来不少参会者观赏咨询,一些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部分观众在参观后表示,自行车外观更加多样、功能愈发丰富,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空间。  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理事长龚孝燕说:“本次展会一大批知名品牌企业都展出了带有互联网思维的产品。本届展会首次规模化呈现了自行车产业与互联网思维、智能跨界的相互接纳、融合,是自行车产业真正进入了‘互联网+’智能跨界新时代的重要信号。”  骑行文化悄然兴起&发烧友越来越多  骑行文化改变生活方式  中国自行车运动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国内的骑行文化、单车运动都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对于许多骑行爱好者来说,骑自行车是平日运动休闲、强身健体、好友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骑行文化也随之悄然兴起。  “骨灰级”骑行爱好者温鹏在1997年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运动自行车。“是一辆‘大名’公路自行车,我记得花了1675元,在当时算是非常贵了,一般的自行车三四百元就很不错了。”他笑着说。如今,温鹏的家中有5辆自行车:一辆公路车、一辆山地车、一辆在城市里骑行的智能车,还有两辆是在日本的拍卖会上购得,专门用于收藏的。他告诉记者,这几辆车的价格加起来有7万多元。和保管普通自行车不同,运动自行车一般会被挂在墙上,像是家中的展示品。“我的车还不算最多的。”温鹏说,“一些发烧友家里的车能挂满一面墙,甚至用一个房间专门放自行车。”  像温鹏这样的骑行爱好者并不少见,上海体育学院发布的《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当下国内自行车运动俱乐部已超过一万家,相关门店也有一万多个。从骑行人口的分布来看,从“90后”到40岁以上的人群都有覆盖,参与自行车运动的人数有600万之巨。  今年26岁的李昊宇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喜爱户外运动的他在业余时间和几名好友一起组建了户外俱乐部,专门组织骑行、登山、露营等活动。“以前到外地旅游可能就是报旅行团,现在可以通过骑行等方式和‘驴友’在当地游览,是更自由的深度旅行。”李昊宇说,“大概四五年前我接触的骑行的人还很少,现在节假日出去的时候会看到很多骑行队,爱好者越来越多了。”  温鹏也有相同的感受,在他刚刚参加骑行时,这种运动在国内并不普及,当时天津专业队的运动员和爱好者会不定期举行聚会,每次参加的人数只有十多人。而如今,温鹏的手机里有两个“骑行朋友群”:20多人的“山地圈”和一百多人的“公路圈”。尽管平时工作比较忙,他还是会每周和骑友们到水上公园、海河等地方骑行,近一年的骑行里程超过800公里,就连上下班时也会选择骑自行车出行。  像“摄影圈”“跑步圈”和其他运动群体一样,加入“骑行圈子”的人也与日俱增,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骑行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谈论着自行车装备、专业赛事、骑行沿途的风光,骑行影响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龚孝燕告诉记者:“自行车产业文化建设推动了自行车电动车产品走向高端化的进程。本届北方展各大参展企业纷纷推出高端、时尚、休闲的产品,无论从外观、材料、功能还是产品形态上,都力求满足市场对高端产品日趋多样化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正是自行车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所拉动的。只有人们对自行车传统观念的改变,才能真正促进自行车市场需求的改变,为自行车产品迈向高端化提供了可能。”  从代步工具到高档健身器械  在过去人们的印象里,自行车仅仅扮演了代步工具的角色,由于私家车的普及,普通的旧式自行车甚至被一些市民抛弃。然而,随着运动健身风潮的兴起以及自行车功能的丰富,在城市交通愈发拥堵的背景下,自行车的身份角色上演了“逆袭”,高端自行车也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自行车骑行文化华北促进中心副主任孙彬表示,相对于过去单纯的代步工具,现在许多人骑车是为了健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状况却在下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身。健身最难的一点就是长期坚持,骑自行车和其他运动不同,既解决了代步问题,又能起到锻炼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有氧运动。”孙彬说,还有许多骑友选择“4+2”(汽车+自行车)的方式到周边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骑行、游玩,既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又锻炼了身体,相对应的,远距离骑行对车的要求也就更高。  在温鹏看来,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使得较高端的自行车颇具市场。“以前马路上很少有上万元的自行车,现在我到水上公园骑行,几乎每次都能看见不同的人骑着上万元的车,这在圈里已经很正常了。”  购买方便、器材价格相对降低也使人们更容易接受高端车。温鹏表示,在他刚开始骑运动车的时候,国内能买到的品牌、零件非常少,都要从境外进口,这就增加了成本;现在许多国外生产厂商都进入中国,天津作为器材生产的重要城市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些国际尖端品牌如闪电、崔克等在天津都有专卖店,使消费者购买自行车更加方便,器材价格也相对便宜。“2003年以前,某国外品牌的一个碳纤维车架大概要2万多元,现在1万多元就能买到,差了将近一倍。”温鹏举例说。  “高档的自行车重量轻、材质好,不容易出故障,骑起来舒适感强,使用寿命也长,所以即使价格高一点也有骑友欣然接受。”本市一家户外俱乐部领队李昊宇表示。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天津也制定了2017年的产业转型发展目标,到2017年天津自行车产量达到4000万至4500万辆,其中10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占比将达到30%。  新材料、智能化推升车价  一辆小小的自行车竟然能卖出汽车的价格,更是高出普通自行车许多倍,它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据了解,就拿自行车的车架来说,等级不同,质量和价格就有所不同。一位高端自行车经销商表示:“高端车首先贵在新材料上。钛合金因为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抗腐蚀性好、工艺性能好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航天工业,被称为空间金属。将这种新材料用在自行车的车架上,凡是钛合金车,整车售价基本在1万元以上。”此外,车轮也有很多讲究,轮子的粗细和胎花的大小直接和路面状况相对应。细轮小胎花的公路车,骑起来速度比较快,但对路面要求较高,多用于公路赛,属于专业化的竞赛装备;粗胎大胎花的山地车,越野性能好,无论山地还是平路基本都游刃有余,但速度稍逊于公路车。  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姚雪告诉记者:“飞鸽超级智能自行车配有头机、中控区、把手控制区、灯光系统、对讲机、传感器组和电源管理系统,7大智能化模块将为用户带来颠覆性的骑行体验。超级自行车还具备安全、健康、社交、娱乐四大核心功能,拥有100多项专利。在安全性上,配备了不易拆解的智能车锁、全套的灯光系统、完整的ID识别系统;在健康层面,自行车能够根据心率、坡度等推荐最佳的骑行设定,并实时推送天气情况,提供骑行建议;在社交方面,地图将会显示附近的骑行伙伴,可随时结伴骑行,并通过车上对讲进行交流;还能实时推送音乐。”据了解,飞鸽超级智能自行车去年8月上市,根据材质与配置的不同,最低售价3999元,最高售价39999元,产品发布时预约量达到了49.8万辆,远远超出了供应量,仅“双11”一天销售就超过4000辆。  除了装备的硬件部分以外,运动自行车的售后服务也是高水准。同样经营单车专卖店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运动单车大多可以提供车架终身质保的售后服务,而对于洗车、传动部分的润滑、变速部分的超声波清洗和调整、整车打蜡等保养服务,专卖店也都能提供,购车者不必为修车发愁。  调查:  谁在购买高端自行车  那么,什么样的人在买高端自行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本市,骑行爱好者几乎分布在各个年龄层和各行各业,他们使用的自行车价格通常在2500元以上,便宜的一般也超过千元,是高端自行车的主要消费群体。其中,一部分为中老年群体,他们有充足的运动时间和一定的购买力,一部分为上班族,大多有着较高的收入,能够负担骑行装备的花费,还有一部分是学生骑行爱好者。  根据自行车资讯网站美骑网去年年末发布的调查报告,运动自行车主流消费者以男性居多,占到93.13%,18至30岁年龄段的骑友所占比例最高。从用户拥有的自行车价格分布来看,2500元至5000元的自行车占比最大,其次为1000元至2500元。但5000元甚至5万元以上的自行车也不乏买者。  “对于刚入门的骑行爱好者来说,一开始选车可能是能骑就可以,但随着一些人参加各种活动,包括到外地骑行的日益频繁,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骑行的舒适程度和安全性,所以很多人也是在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一点点提升。”孙彬说。  支招:  专业人士教您选车  面对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自行车,很多想要加入骑行队伍的新手在选购时感到无从下手,对此,资深骑友们也给出了建议。  天津市一家户外俱乐部领队李昊宇表示,骑行新手在购买装备时不要一味贪图便宜,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尽量到知名品牌的专卖店选购,避免买到市场上的假货。一些产品假冒知名品牌,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故障率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此外,还有一些骑友在骑行的时候不喜欢戴头盔,这也是比较危险的。  资深骑行爱好者温鹏建议,无论是选择自己组装还是去车店买车,消费者都首先要清楚车的用途:是上下班通勤,还是去山里骑越野的路段,或者大运动量、追求速度的公路。将自己的需求告诉销售人员,让他们帮助选择,是比较省钱的方法。虽然有些车外观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功能上确实有差异。“一般的骑友希望上下班可以骑,周末还能去郊外参加一些活动,这时候可以选择山地车,但不使用山地车的宽轮而是用窄轮,这样平常骑也不太累,骑远路的话车轮的牢固性也比公路车好,最重要的是骑行姿势比较舒服。”(张璐&马晓冬&张磊&刘玉祥)
来源:&天津日报&本文作者:&张璐&&& 转自:新华网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通勤路上还有其它选择?代步车该怎么选_网易数码
通勤路上还有其它选择?代步车该怎么选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1页:凯立德不止有导航&&&&[中关村在线健康频道资讯]现在人们可以选择通勤出行的方式越来越多,随着限行、摇号以及公共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开私家车上班的越来越少了,人们可以选择乘坐公交车或是地铁,也可以选择骑行,除了自己的自行车,公共自行车也受到人们的欢迎,但科技时代下的人们有了更多炫酷的通勤装备,比如说代步车。代步车怎么选&&&&工作时间越来越紧凑,为了避免上下班时的早晚高峰,很多人选择骑车或步行,但现在有种代步车,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路程耗费的时间,既比步行速度快,又比骑自行车省力。就是这种独轮代步车,乍一看,总以为很高科技很贵的样子,其实不然,现在推荐的这款凯立德代步车,不仅限时特惠968元,平时都卖1499元,便宜500大洋,而且还有多种样式可选。凯立德代步车这款代步车最高时速可达18公里/每小时,而且12迈左右还会报警,算一算有时候速度快接近自行车巡航了,轮胎尺寸为14寸,重量为10公斤,方便携带,而且充电时间仅需1小时,最大承载130kg。安全充电槽(图片来自京东)详细参数(图片来自京东)这款凯立德代步车外观很新颖,样式很多,有迷彩色、纯色、花纹等等男女通杀,老幼通吃,多种人性化设计,比如踏板位置和安全充电槽。市场好评率92%,评价多为安装简单,美观大方。现在京东限时特惠,968元一台,而且多种样式可选,过了促销期就恢复原价了,喜欢的朋友可要抓紧下单了。&搭载直通车前往购买:
第2页:这个清新的颜色可能更适合你自平衡电动车这两年来也颇在年轻人中火了起来,其采用动态平衡原理,利用内部陀螺仪和加速传感器,依据身体重心的变化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这款自由行T6-210WH高速16寸大轮自平衡电动车为国产品牌,最高行驶速度可达18km/h,最大承重量150KG,最高爬坡高度可达到35度。自由行T6-210WH高速16寸大轮自平衡电动车它一次充放电区间内大概可行驶20KM。采用进口电芯,驱动强劲,高标准自平衡系统,能够自动立体修正,具有限速保护、低电量保护和倾斜保护三重保障,确保骑行安全。不过考虑到不可在光滑路面和沙石地上行驶的使用条件限制。时速参考(图片来自京东)现在京东商城报价2680元,厂家直接销售发货,现在下单还可获得原厂轮滑背包一个,之前的价格一般都在3000元左右,算是有一定差价,爱新鲜的朋友可以考虑。搭载直通车前往购买:
第3页:试试双脚分开站立的现在需要代步车的人群越来越多,这款傲凤平衡车两轮智能体感思维车限时特惠,平衡车是新型的高科技娱乐休闲代步工具,陀螺仪系统,实现前后方向的自平衡,使用者通过身体略微的前倾及后仰,实现前进、加速、减速、刹车等行车操作,左右方向平衡依靠身体的扭动实现。傲凤平衡车两轮智能体感思维车断电保护(图片来自天猫)产品参数(图片来自天猫)本款装配最新研发双模式专利:开机为玩家模式,关机后重新开机切换为初学者模式。电池采用原装进口三星4.4AH锂电池,陀螺仪采用美国进口微芯公司生产,电机采用业内领军品牌新澳玛。现在天猫售价1380元,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搭载直通车前往购买:&&&&&&
第4页:有个扶手更能增加稳定性现在代步车在路上也比较常见了,甚至小孩子也使用上了代步车。这款SUNNYTIMES平衡车思维车智能代步车,整车做工非常扎实,人站在上面很稳,不会没有安全感。将车把左右旋转就可以做到转向了,不过可别转的太急了,人很容易被甩出车外的。不过为了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还是特意增加了转向的阻力。车把部分是包裹着黑色海绵的铝合金,手感不错。SUNNYTIMES平衡车SUNNYTIMES平衡车、智能代步车可调节高低的龙头,这点对于身高不同的用户来说可算是个福音。扎实厚重的车身,平时不用的时候,放下车架,就可以让他保持站立姿势,从上玩下一次是,运行指示灯,电源开关和锁。防滑垫设计(图片来自亚马逊)详细参数(图片来自亚马逊)车身后面有充电的位置,霸气外露的轮毂,当然车跑起来也很舒服,噪音也小,车底什么也没有,略显空白随车附送的钥匙,还带无线遥控的,逼格瞬间提高N倍。现在亚马逊售价8588元,比平时降价4000多元,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搭载直通车前往购买:&&&&
第5页:酷似外星人的独轮车这款Ninebot&One&C+型自平衡电动独轮车比同品牌的C型在续航里程和速度方面都要高不少,比E型稍微差点,属于比较中端的一款,速度17-20km/h,续航里程可达20-25km,充电时间2.5小时。外形方面沿用了简洁路线,高强度镁合金骨架+高弹性LEXAN&PC外壳,质感好,分量也结实。Ninebot&One&C+型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它的提手隐藏式设计,不会破坏机身整体美观,而且具有氛围灯和幻彩外壳,晚上骑车出门效果炫酷。安全方面,具有超速保护、倾角超限保护、低电量保护、内部过热保护等功能,并且具有声光感三重安全示警,电路系统防水等级达到IP65级防护,雨天亦可使用。框架机身(图片来自易迅)详细参数(图片来自易迅)它还可通过手机App检测基础故障,定制声光氛围等,是一款很符合现代年轻人张扬个性需求的体感车。此款电动独轮车易迅网报价2589元,历史低价,还能参与体感车满活动,实付2299元包邮,价差不错,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搭载直通车前往购买:&&&&&&
第6页:为何它能卖3000大洋这款骑客体感车Smart&S1宝石黑,延续了智能电动车动态平衡原理,利用内部陀螺仪和加速传感器,依据身体重心的变化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采用无杆设计,可以解放双手,活动更加灵活。车体重量为10kg,方便携带。最高速度可达10公里每小时,续航可达到20公里。骑客体感车Smart&S1另外还具有攀爬15度斜坡的能力,采用了降噪技术,行走过程中几乎无噪音,地盘比较低,距离地面仅3CM,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随时下车。比起国外动辄一两万的进口有杆体感车价格也更亲民,出厂时定价4000元左右。核心部件(图片来自苏宁易购)价格实惠(图片来自苏宁易购)这款车小孩子因为重心低,上手会更快,而成人重心高,平衡感差的朋友学起来就比较费劲。不少爸爸妈妈买给小孩子玩,作为代步车还是费劲了一些。现在苏宁易购3125元,比起原价便宜了不少,对这种体感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搭载直通车前往购买:
第7页:多色可选的思维代步车现在使用代步车的越来越多,上下班的路上经常看到不少人在用,而且速度比自行车还快,这款思维车ETC-S500独轮车限时特价,这款代步自平衡车,低价1899元。平衡车的出现,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彻底解决了人们短途代步的需求,尤其在各种大型展会、个人代步、机场口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车ETC-S500独轮车特色设计(图片来自京东)产品参数(图片来自京东)这款代步车拥有最低保护装置,在行驶过程中有限速保护,防止突然加速而发生的意外现象。而且它采用宽大护腿设计,在行进过程让双腿不再难受,现在这款红色特价1899元,同款都要2000元,限时低价,而且享受京东包邮服务,喜欢的朋友可以下单了。搭载直通车前往购买:&&&&&&【感谢您阅读本文,您可选择点击结尾下方的黄色“对我有用”,我们会做的更好】欢迎大家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关注ZOL健康频道微信,随时掌握第一手健康资讯我会乱讲前100名有小礼品中关村在线健康频道微信平台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每天早上挤啊挤啊挤公交车。在站牌上就很多人,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20多岁的男男女女。30多的不多,40以上的更少。这些基本上都是上班族。每天辛苦的去工作。为什么中老年人很少坐公交车上班呢?是有钱了,都是私家车?混到中老年都是领导了,不用坐公交车了?
楼主发言:5次 发图:0张 | 更多
  你想表达什么
  女人看上去年轻,三四十岁的也许大概像二十多的?有可能吗
  就是想问问,是不是你们也发现这种情况。分析下原因。
  为什么很少见中年人中老年人坐公交车上班
  我妈天气好的时候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的,太晒或者太热太冷风太大下雨的时候才会去挤公交。所以你觉得呢?
  基本上到三十来岁的都有车了吧  [发自Android客户端-贝客悦读]
  虽然有一部分是骑车上班的,但是年轻人也有很多骑车的啊。我想可能是一部分到了中年基本上是领导了,经济条件好了开车上班。还有一部分人是事业单位或大型企业的,有单位的班车。大早上挤公交车的基本上是私企的员工。私企的员工很少有年龄太大的。还有一部分中年女人年纪大了选择了不工作或自己创业了。
  @等待落花流水 2楼
21:15:04  女人看上去年轻,三四十岁的也许大概像二十多的?有可能吗  -----------------------------  那绝对是少数。三十出头看上去像二十多的可以理解,40的还像20多的很少很少了。
  哦,她们都在家奶孩子  
  路上那么多私家车楼主看不到么
  @果冻酸奶巧克力
21:11:00  每天早上挤啊挤啊挤公交车。在站牌上就很多人,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20多岁的男男女女。30多的不多,40以上的更少。这些基本上都是上班族。每天辛苦的去工作。为什么中老年人很少坐公交车上班呢?是有钱了,都是私家车?混到中老年都是领导了,不用坐公交车了?  —————————————————  一般30-40岁的都买车了。
  一个是汽车现在不是奢侈品了是代步工具,有点条件的很多会买一个。特别是大型城市路比较远的。  30来岁的也算年轻人但是身体肯定是不如20的了,都比较注意身体了,很多骑车上班的啊,原来公司里就是,有车都不开,各种注意锻炼身体。  还有就是中老年人工作相对清闲了,也有很多退休了,要出门没必要非在上班高峰时间挤车,错开时间就可以了。  不知道LZ那边的情况,我们这边其实10点11点坐车什么的很多中老年人的。
  上学的表示早上挤公交一大波老年人
  就算没有汽车也买得起电动车了好吧……
  确实是这样的  
  猥琐吖
  相比挤早高峰我更愿意骑自行车,就是现在骑不动了
  在一个平均年龄28岁的城市,挤公交很少看见中年人,但是买菜的老年人大把啊。。。
  骑自行车党路过,天气不好或者不舒服才公交。。。。。  
  三四十那年纪的,不是在家奶孩子,就是得送孩子上学的,听说现在都得接送到高中了囧囧囧。自行车电瓶车小车什么都有。同事大婶表示送完孩子再上班,来回转车很麻烦,自己骑车速度比公车快而且还省2个人车票。
  不会吧
我经常看到大妈啊
  电瓶车啊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地铁涨价上班怎么办 代步车靠谱吗?
日 02:02&&&出处:&& 作者:张刘雷&&
  泡泡网其它生活电器频道12月11日&前段时间,北京城最为关注的消息,便是发改委宣布北京地铁公交将结束多年来的优惠政策,双双改为分段计价。消息一出,满城的抱怨声吵闹的沸沸扬扬,事态发展延伸了两拨人的互相质疑。有人认为,地铁涨价了必定可以缓解出行拥堵,这一大招儿或许能够改善地铁的运行能力。而有些人则认为,地铁涨价完全是government变相涨价,以人均GDP增幅为理由,市政交通年年亏损为借口收取百姓口袋里的钱。甚至有些外来人员纷纷表示想逃离北京的念头...一晃数年那记忆中敞开怀抱的帝都已顺然远去。 据北京地铁消息:11月27日,北京市公交地铁票价调整最终确定方案,公交、地铁票价都执行第二套听证方案,即地铁起步价6公里(含)内3元;公交起步价10公里(含)内2元。地铁均价将涨至4.3元,公交均价涨至1.3元。按照地铁票价听证方案二,此次地铁票价(机场线除外)调整为:6公里(含)内3元;6公里至12公里(含)4元;12公里至22公里(含)5元;22公里至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这是网站查询北京地铁涨价后的价格,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自己上下班坐地铁耗费多少钱。看图说话  早先记得北京城因车辆拥堵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政府便主动鼓励我们选择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给予环境的影响。而现在环境污染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还大有势如破竹的反向效果。现今国家改革纳入了许多民资企业参与进了垄断性领域,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市场化分割改革制度的现象,从而引发了地铁以及公交交通的涨价因由。其实这完全和亏损没有任何挂钩,相反这种改革铺垫反而能让经济顺势而上,当然这只是代表了我个人的观点。不过话说回来可能我聊这些有些过于严肃,今天主角儿可不是“大谈涨价背后的原因”,其实我呢就是想给大家讲讲涨价之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是否可以选择代步工具进行上下班的出行!?  说道代步工具,首先我们的脑海之中,能够想到的比如:滑板,轮滑,思维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甚至私家汽车,小区大巴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所谓的出行代步工具。而地铁涨价,使用这些能省钱吗?下面我就给大家伙儿扒拉扒拉这些代步工具到底哪家强,先拿我来举个栗子,我住在南四环的大红门,公司在海淀区苏州街,地铁全程大约27.3公里,通过上面我的注解(乘地铁22公里-32公里的单程价格是6元),也就是说我每天往返需要花费12元的地铁费用(既上班22天*12=264元/月*12个月=3168年)    滑板:如果按我住的距离踩滑板上班儿这不闹了吗?猴年马月才能到,累且不说滑板摩擦起来还很危险啊。这根本就不是省钱的问题,住家距离远如果选滑板出行上班,那纯属我脑子有病。但是如果住的近的话,滑板也是可以走起的,比如我的同桌住在紫竹桥南他到神州数码仅4.9公里的路程,这个公里数坐地铁属于6公里之内的也就是单程3元,往返是6元。如果他选择滑板出行,大概耗费单程时间1个小时,往返便是2个小时,不过这路上碰上堵个车,恐怕这滑板还是放弃比较好,而且他也说了坐公交半小时就到了...最后得出结论是,滑板PASS掉不靠谱儿,家远完全不适合啊,家近的话坐公交就足够了。    轮滑:当初想到时也感觉非常有意思,让我想到青春匆匆那些年最大的娱乐消遣就是轮滑(还记得较为流行的是先双排后单排)。那么轮滑上下班真的靠谱吗?我个人持反对意见,轮滑虽然现在看起来较为简单粗暴,但是滑行起来是真得需要技术的存在。没技术还想滑,不找蓝翔学习技术才怪。而且滑行时非常危险,首先你需要准备一系列的防护护具,比如头盔,护手,护膝样样俱全。而北京全城马路牙子从来不缺人来人往的壮观场面,除非你起一大早滑溜着去上班儿,但是速度一快难免与人车发生磕碰剐蹭,你也就必然没那个心思了。最后结论:轮滑PASS也不靠谱,长距离坚决不支持,近距离实在太危险,车多人多的马路上不靠谱。    两轮思维平衡车:看起来非常酷炫,脑补画面想象就这么任性的一直骑着这货去上班该多好。当然这货高端虽高端,思维车讲究平衡性,它唯一的缺点就是驾驶时速度一快,这货为了保持稳定性,会自动降速。你造吗!当骑行时忽然自动降速,在上面的人会怎是什么后果?就好比你骑个高赛正畅享速度的时候,突然一把刹车你的人肯定会失去重心,虽然飞的不是很高,但至少也会让你摔个咬牙切齿...这一点我们编辑部的几个同事对平衡车也有所体验且各有难以忘怀的经历...如果你家在离公司5公里之内,骑行这款高端货速度均匀些还是可以的。最后得出结论:价格昂贵思密达没钱没法儿任性,比较适合家近的上班族,家远的就放弃吧因为这货速度最大只在15-18公里每小时,而且续航时间较短。如果没电你拖着这货在路上想想也是蛮拼的,而且注意这货停车是个问题,如果你把这货你开进公司电梯,得招多少白眼er啊...    独轮思维平衡车:首先不开玩笑的说它绝对适合骑行在这光滑的马路上摩擦,为什么?因为独轮本来就靠“意念”控制如果着急稳定性必然就差,像现在哪条马路上不出几个坑洼的地方,拿这货每小时时速12公里来说,一路上遭遇几个坑的话非常危险,你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还不闲自己够折腾吗。好不容易骑行到公司或者回家,挤个电梯还得现拿着你完全不知道它是有多沉。如果你家离公司真的很近,而且你不闲拎着累(这货一般都在13KG左右)又想锻炼臂力的话也可以尝试骑行它上下班,毕竟吸睛度(逼格)高,而且这货也是智能界追随的产物。最后结论,适合家近的上班族,途省事方便。家远的就放弃吧,续航太弱,无论你是坐公交还是坐地铁光拎着的过程就够你受的了。    电动滑板车:说道这货必须有话讲啊,回头率超高的代步工具,每小时在30公里左右的时速非常拉风,骑行起来较为方便拥有减震功能,安全性当然靠边儿骑行,只要你不要犯二的去和汽车比速度那应该没问题。不过用它来上班真的就靠谱吗?虽然这是款可以折叠号称拎着就能上下地铁的代步工具,但是真的很沉的好嘛。地铁里搁置占地不说,各种杀死人的眼神注视着你,身怕滑板车剥夺了他们的几寸几厘的宝地。不过在外面骑行速度倒不像思维平衡车会自动减速,速度的快慢完全由自己掌控,所以如果你家离的很近是非常适合选择电动滑板车的。最后结论:家近适合,骑行无压力自由控制,不过你要保证这货在公司有富裕的地方停泊。家远的人群(是在你选择乘坐地铁的情况下也是适合的),如果像我27公里纯滑着摩擦摩擦的去上班儿,脑子肯定是坏特了,当然是不建议。缺点就是上下地铁时而折叠,时而打开会影响一定的时间效率。    电动自行车:因本人没有骑行电动自行车的经验,所以特向我们编辑部的电动自行车车达人兼科技达人的卓老师进行咨询。当得知他身住东坝并且天天月月坚持下来,顿感敬佩之心。电动车在骑行时首先保证你与公司的距离是完全吻合(就是必须到最后有条“顺直”的道儿)比如卓老师从东坝到苏州街最后是沿着四环一直骑行过来,20多公里的路程骑电动车最快是35分钟。当然上下班时交通拥挤,就不太准点儿了。一般需要耗费5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如果坐公交大约是2个半小时的路程。听起来也是有些心动,但是弊端就在于普通电动车续航性弱,如果公司不能补给的话需要及时储备。还有远距离骑电动自行车,必须要有一定的毅力,无论是刮风下雨都得去克服。如果像我这种将近30公里的路程,选择普通4千到5千的电动车,一是公里数达不到,二是续航性肯定不足。至少要选择1万元左右且续航强劲的车子才行。这么理解下来,对于远距离上班的童鞋,倒不如买俩摩托车来的畅快(不过上牌儿也是个问题这里就PASS掉)。那么选择电动车骑行上下班到底能否行的通呢?最后得出的结论,购买电动车前提是需要一笔较大数额的开销,购买续航性好的电动车加上装备等至少需要1万元,而我坐地铁一天往返是12元,一个月上班22天得出264元,一年下来是3168元。直观的看上去,电动车还是家近的好,对于家远的上班族倒不如坐地铁来的划算。  最后对于出行,我想是因人而异,选择代步工具上下班必定先去衡量他们与现实的利弊,以及时间的差异,或是费用成本等问题。一番下来,我个人的真实感觉,就是对于家远的上班族来说还是选择乘坐地铁来的方便。而对于家近的上班族来说,通过上述各类代步工具反而选择的余地就有很多。当然现在正值寒风凛冽的冬季,选择这些出行必定要注意保暖和注意好自身安全。虽然这篇文章有些絮叨,但初衷还是希望大家对于地铁公交涨价有一定的认知,另外对它持一份理性的态度较好。■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班代步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