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刚大学毕业打工应该安心打工存钱还是出去看看世界

&blockquote&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版飞越疯人院,一个男人传奇的一生,一个密谋十七年的逃亡,只为一场逃离精神病院的私奔。&/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f0bcecaca6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500&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4f0bcecaca6e& data-watermark-src=&v2-f7b9dd5238bd0bab156d&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076ea9a4e84c7811ea3b&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f0bcecaca6e_r.jpg&&&/figure&&p&&b&一&/b& &/p&&p&日,正月初八。凌晨四点,徐为准时起床,把最好的衣服和鞋子一一穿上,脑子里一遍遍彩排接下来会发生的所有可能性和要注意的细节。另一间房间里,他的女友春春也已准备妥当。&/p&&p&半个小时后,徐为和春春手牵手走到康复院门口。他们将要敲开值班室的门,告诉值班阿姨,他们要去买早点。&/p&&p&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每天都严格遵守这个流程:凌晨四点起床,四点半一起走到康复院门口,等值班阿姨开门放他们出去买早点。&/p&&p&按照惯例,值班阿姨会打开铁门,让他们出去。因为她知道,他们不久后就会回来,并且多带一份早点给自己。&/p&&p&早春的上海,凌晨仍是簌簌的冷。徐为和春春紧紧挨着站在铁门前,徐为个子很高,像小学生一样双脚并拢站地笔直,但仍然挡不住已经微微驼起的背。他紧紧攥着女友的手,放在自己身后。&/p&&p&此刻,他们正盯着铁门上的锁,心里无比紧张。就在这扇铁门边上的墙上,有一块方形的金属牌子,上面写着:“精神康复院。”&/p&&p&为这一刻,他们已经准备了十年。今天,值班阿姨会照例给他们开门吗?&/p&&p&&b&二&/b&&/p&&p&2000年10月,徐为乘坐的飞机落地广州白云机场。&/p&&p&大约是更早的10年前,他拿着中专文凭钻进出国潮。刚落地澳洲,发现报读的语言学校是山寨的,交了钱的住处也联系不上,还没有开始新生活,就背上了黑身份。10年间,徐为一边打黑工,一边争取合法居留,但最终还是被遣送,蹭上了一张免费的回国机票。&/p&&p&徐为并不想回上海老家。在国外什么名堂都没有混出来,碰到熟人肯定觉得丢脸。倒不如就留在广州,把日子过好一点再回去。&/p&&p&但是那种感觉又来了。他脑子里抑制不住地出现了一行字幕:“这里不该有这么多人呀,这里面好像有人在跟着我。”周围的人好像都在偷看他、试图包围他,走近又像没什么事一样散开了。徐为很希望能够抓住一个人问:“你们到底是为什么跟着我?”再细看,周围都只是行色匆匆的路人。&/p&&p&这种感觉对于徐为已不再陌生了,仍让他感到惊慌无措。于是他决定回上海。就这样,十年之中不曾与家里有很多联系的徐为,空降回家。&/p&&p&回到家,徐为开始为自己在澳洲的经历申诉,前前后后跑了澳大利亚领事馆、华侨办公室、外事办等好几个部门,但到都没有音信。他经常打电话给在澳洲的朋友,电话费都花了两千多块钱。&/p&&p&徐为的大哥看到他这种焦躁的状态,觉得他一定是在国外把脑子呆坏掉了,发精神病了。2001年春节过后不久,徐为刚回家不到一年,就被大哥和父亲送进了一家精神病院。&/p&&p&这是徐为第一次入院,在那里,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p&&p&&b&三&/b&&/p&&p&这种被跟踪的感觉早在1994年,徐为还在澳洲的时候就出现了。&/p&&p&布里斯班的木星赌场,在连续三个半月里,徐为像有了金手指一样,逢赌必赢,每次至少赢5000澳币,几个月里徐为赢了20多万澳币。那时他想赢到30万就回国,家里兄弟三人每人都能分到10万澳币。但就像过山车,爬到顶峰后接着便是急转直下,而徐为在赌场里坐的这趟过山车,顶峰就是20多万。&/p&&p&那天徐为又一次干脆利落地赢了近2万块。他想乘胜追击,但突然感觉到牌桌上有人出千作假,随着作假的小动作,牌势也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冲着他来的。&/p&&p&有一股不可抗的力量在他眼前,要把刚才的好牌和好运一笔一笔地抹去。他乱了阵脚,把大把大把筹码推上牌桌,一直输,输光了手里的钱,还去银行取了钱,回到牌桌上继续输。就这样,两三天的时间里,几个月赢来的钱转眼成空。&/p&&p&赌桌上的输赢只是一时,但那种感觉却溢出赌场,渗入到生活的其它方面。他去找工作,觉得是有人在背后帮助他,安排他找到了这份工作;他走在路上,就感觉有人跟踪他;他打电话,感觉电话被监听了……如果说最初在赌桌上的那种感觉只是一个小雪球,那么这个小雪球很快就如失控一般越滚越大。&/p&&p&徐为开始觉得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人操控,每一件事情之间都有联系。即便是那些早已模糊的往事和故人,再想起来似乎也都有不寻常的隐喻。这种感觉渐渐把他的记忆、猜测和确有的经历都杂糅到了一起。&/p&&p&别人都说徐为病了,精神病,但他自己不这样认为。真正有精神病的人会确信自己感觉到的就是真实发生的,但他并没有这么确信。徐为的这些感觉都只是猜测——可能是有人在监视我,可能是有人帮我安排了工作……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猜测。&/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f4df810f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8&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7f4df810f8& data-watermark-src=&v2-ff9d52ee53a7e11d7dcf96&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effad24d01b2a467f01e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f4df810f8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p&&p&他渐渐被巨大的谜团所围困,即便在“有没有病”这件事上,他都不是百分百确定。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没有病,有时候又会问这到底是不是因为他有病。但在别人看来,这就是精神病,最多也只是病得轻和病得重的区别。 &/p&&p&&b&四&/b&&/p&&p&2001年春,徐为第一次被送进精神病院。那是一家二级医院,入院后有诊断,有医生开药,每隔几天医生都会和病人谈谈,家属随时可以来访,看起来非常正规。&/p&&p&但就是这样一家医院,在徐为入院的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小护士要给徐为打针,他不肯,于是来了另一个人把徐为打了一顿,痛得他睡都睡不着。挨了这顿打,徐为就获得了住院的第一条攻略:如果不想挨打,自己就得太平一点,不能跟人家搞事情。 &/p&&p&徐为逐步意识到精神病院其实是一个等级严格的独立王国。医生和护士是顶层阶级。医生掌握着开药的大权,谁不听话就给谁多吃点药。与病人接触最频繁的是护士,从二十几岁到四五十岁的都有,像帝王一样。有一次,一位病友说话稍微大声了一点,年轻的小护士立刻转过头,脸一板,说:“你知道规矩的啊。”声音不大,但那个病友马上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了。领教了几次医生护士的威严,徐为就获得了在这里住院的第二条攻略:医生护士说什么都必须听,不听不行。&/p&&p&位于独立王国第二阶层的是病头——就像监狱大牢里有牢头,精神病院里有病头,病头就是那些享有特权的病人。那些听护士的话,让护士比较看重的人才能成为病头。徐为入院第一天不肯打针的时候,就是医生叫病头把徐为打了一顿。医生和护士让病头做一点上不了台面的事,而病头多少能从医生护士那里得一点好处。&/p&&p&至于底层的病人能不能团结一致反抗呢?基本是不可能的。徐为刚入院不久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病友和病头吵架,病头动手打了这个病友。医生护士没有惩罚打人的病头,而是把被打的年轻病友送上电麻椅。&/p&&p&当时,住院经验还不丰富的徐为仍有勇气说两句公道话。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打抱不平地和医生说:“明明他是被打的,你们放着打人的人不管,让被打的坐电麻椅,你们讲不讲道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f54bb8b10d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42& data-rawheight=&482&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6f54bb8b10dbc& data-watermark-src=&v2-9d18a9ddecb4cde683be13b&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abc73f96b5cb1eb8627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f54bb8b10dbc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p&&p&但只有徐为胆子大,其他病友都不敢作声。后来住院的经验值高了,徐为也就认清了在这个独立王国里并没有道理二字。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徐为也不作声了。病友怪他:“你为什么不来帮我?”他说:“我来帮你也起不到作用呀,只是多一个人被打而已。”这是徐为记下的第三条住院攻略:作为一个底层病人,只能昧着良心、事不关己。&/p&&p&那能不能向前来探访的家属求助呢?经徐为观察,十个人里面九个人的家属是不会给予帮助的——家属就是想把人关在医院里,他们不会管人会不会在医院里被打。&/p&&p&不能靠自己又不能靠家人,这医院里的人向外求助基本也是不可能的。曾有一位病友投诉护士们自己看报纸,不给病友看。第二天,那几个被投诉的护士对他呼来喝去了一天,病头也一整天在他周围晃悠。徐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投诉这件事还是不要想了,如果让他们知道你投诉可就惨了。这不是一般的住院攻略,是生存法则。&/p&&p&这家医院的投诉渠道就像是一个安装得非常奇异的机关——它是这家正规医院在明面上的标配,外人很容易看到,但里面的人根本就不敢用。因为它像被接错了端口,投诉的声音难以传到外面,却很容易被那些被投诉的人知道。面子上,看似稳当的投诉渠道映衬了这家医院的正规;里子里,病人们都不敢用的投诉渠道巩固了这独立王国对外的封闭,也巩固了其内部严格的等级和微妙的人际关系。&/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c297cadd619cd849978a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40&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bc297cadd619cd849978ac& data-watermark-src=&v2-bbff1a3e1a6e8a49921f&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aed6a7f6daa82f4baa2f57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c297cadd619cd849978ac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p&&p&徐为看清了这座独立王国的图景,太太平平地住了一年,治疗得差不多了,医生对他说:“你可以走了。”没有人来接徐为,医院也没有要求一定要有人来接才能让他出院。那时是2002年,在精神病院里住了一年的徐为问别人借了一块钱,独自出院,坐公车回家了。&/p&&p&如果那时他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一定会感叹这一次住院的时间之短,更会惊讶这一次出院是如此简单。&/p&&p&&b&五&/b&&/p&&p&出院后,徐为和父亲住在一起,找了一份在工厂车间的工作,每个月1500块钱。后来在涨工资的事情上和老板没谈拢,这份工作也就不做了。&/p&&p&徐为阔别家乡十年,父子感情本来就比较淡漠。父亲在心里怪责他不珍惜工作的机会。徐为则不满父亲把日子过得糟心,连续三个月都吃青菜豆腐冬瓜汤不带一点变化。在2003年7月的一天,父子之间发生了争吵,直接导致徐为第二次被送进精神病院。&/p&&p&那场争吵之后,父亲去找了居委会。不知是因为争吵真的过于激烈,还是因为居委会一听说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住过精神病院的人”,就觉得如临大敌,居委会又找了派出所。&/p&&p&最后,父亲、哥哥、居委会和派出所一起把徐为送去了精神病院。看到这么大的阵仗,徐为自知没有能力反抗,便识相地跟着走了。这一次,他被送去了一个离家很远的精神康复院。&/p&&p&入院的那天,只办了简单的手续,父亲和哥哥就走了。医生把他送进康复院的第一间小屋子,收走了他身上的三五百块钱,把门一关,就不管他了。这间房间里就一张床,外面有铁门,徐为在里面住了一个多星期。&/p&&p&一有机会他就问医生:“我到底有什么病?”医生不搭理他。不过药倒是很快跟上了,徐为第一次住院的时候吃的是氯丙嗪,这一次就继续吃氯丙嗪。在徐为一而再、再而三的追问下,医生勉强对徐为进行了一次会诊。但就随便问了点问题,也没出什么结果。会诊之后,徐为被分到了普通病房,和几个病友合住。&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77c933b7fb28f53f77f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7&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a77c933b7fb28f53f77fb& data-watermark-src=&v2-cab6780d6d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42e0001b0bab3d4d65dd18d98ed0d34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77c933b7fb28f53f77fb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 &/p&&p&原来新进康复院的人,都要一个人在那个有铁门的第一间里住几天,像关禁闭一样,这大概算是康复院给新病人的下马威。&/p&&p&这家精神康复院和徐为第一次住的那家精神病院挺不一样。康复院里的诊断和治疗都没有那么正规,但整体上也没有那种等级森严的气氛。康复院对病人的管理比较松散,病友们平时能抽抽烟,病友之间还能做一点倒卖香烟的小生意。如果说之前那家医院是为了治病,这家则更像是精神病人的长期收容所。&/p&&p&一开始,居委会的人会陪父亲来康复院探访。每次他们来,徐为都会强烈要求出院回家。居委会的阿姨嘴上答应帮他看看,但看着看着连人也不出现了。父亲年纪大,不认识去康复院的路,没有居委会的人陪着,便也不来了。&/p&&p&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中午11点午饭后午休,下午1点半起床,3点45分吃晚饭,4点回房睡觉,算下来一天要睡超过14个小时。徐为就在这样的作息里开始了看不到尽头的康复院生活。住在这里面的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每天睡超过14个小时,再正常的人都能睡出精神病来;如果不睡觉,在白墙四壁的房间里就只能发呆瞎想,想多了精神病就更严重了。有时他觉得康复院的作息并不是为了帮助里面的人康复,而是在卖力地为康复院存在的意义服务。&/p&&p&看不到出路的徐为想到了逃。&/p&&p&大约是2004年的时候,一个新进康复院的病人想要出逃,徐为便打算和他一起翻墙头爬出去。没想到这墙头比想象中的高很多,他们轮番踩在对方的肩膀上也够不着,逃跑不成,徐为的脚还受伤了。想要出逃的病友并不只有他们两个,但真正能够逃出去的极少。有些人就算成功逃出去了,没几天又会出现在康复院里。&/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4a139a9c1f078d772da6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7&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34a139a9c1f078d772da6ab& data-watermark-src=&v2-fbf8e191da418d312d950c84ebc15628&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4eb5ca42ded&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4a139a9c1f078d772da6ab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p&&p&但徐为觉得那些被抓回来的病友都是脑子一热就翻墙出去了,身上没钱,脑子里没计划,在街上游荡两天,没有吃没有住,想想还是回来吧。还有一些病友是逃回家的,没两天又被家人送回来了。&/p&&p&看多了这种出逃未遂,徐为便明白,即使翻过了康复院的墙头逃出去,外面还有看不见的墙头等着他。如果想逃出去,在外面生根,永远不回来,就要沉住气,长远规划,缜密安排。 &/p&&p&&b&六&/b&&/p&&p&长远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康复院里活成一个模范病人的样子。对住精神病院已颇有门道的徐为知道,只有活成一个人畜无害的模范病人,后面的一切才有可能。&/p&&p&在康复院里有一位自建立之初就住进来的资深病友,平时兼任康复院的总务——负责给病人发发东西,分分点心。总务是个外开放的病友,周末可以回家,周末结束再自行回来。&/p&&p&随着康复院里病人数量增多,总务需要一个帮手,这就选中了模范病人徐为。徐为开始帮总务做事,渐渐就像康复院里的半个工作人员,也和医生护士建立起了一种不同于医患之间的人际关系。有了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人际关系,徐为的长远规划第一阶段进行得顺利。&/p&&p&长远规划的第二步,是要拿回自己的证件。徐为的身份证在入院的那天就被收走了。他知道,要想在逃出去之后顺利地生活,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证件拿回来。因为早早就怀有这样的想法,当康复院组织病人重拍身份证照片的时候,徐为立刻抓住机会,拿回了自己的身份证。除了运气之外,也多亏了好病友人设让康复院的医护们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对他的戒心。&/p&&p&长远规划的第三步,钱。钱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过去那些逃出去又被送回来的病友,多半是因为身上没有钱,所以无法在外面独自生活。但是,在康复院里要怎么挣钱呢?&/p&&p&病友们之间最抢手的东西是香烟。康复院里物资匮乏,连个小卖部都没有,想要抽烟,就只能想办法从康复院外买进来。徐为看准了这个商机,靠着给总务做帮手时建立起来的人脉,拜托护士们和总务帮他买烟带进康复院,他再把这些烟转手卖给病友,从中赚个差价。在康复院里,香烟几乎就是硬通货。所以买烟这个特权不仅让徐为赚到了钱,也让他在病友中有了威望。&/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9d93008e8abffec707d5b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56& data-rawheight=&480&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f9d93008e8abffec707d5bd& data-watermark-src=&v2-71bbaab0a2dbb949f2601&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d16dfe9cd18d151c8fb8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9d93008e8abffec707d5bd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p&&p&除了香烟贸易,徐为还承接了康复院上下200多号病人的理发业务。起初,院长说一个月给徐为30块钱作为理发补贴。徐为掐指一算,觉得太少,一个月30块,买烟都不够。他就去和院长谈价钱,说全院200多个头都是我理,少说也要给我一天一包大前门吧。软磨硬泡下,院长答应每个月给他60块。给200多个人理发,每个月只收60块,这样的事情若是放到康复院外面,简直不敢想象。但对于康复院里的徐为而言,这却是来之不易的、通往自由之路的铺路石&/p&&p&有了身份,有了人脉,有了特权,有了威望,还有一点小钱的徐为成为了康复院里的病头。但徐为并不贪恋这康复院铁门内的荣华富贵,他始终记得自己最初的念头,要走到这铁门外,获得真正的自由。 &/p&&p&&b&七&/b&&/p&&p&2005年,徐为正在自己长远规划的上艰难前行。4月的一天,他和总务站在院子里,看见一辆车停在康复院的铁门外,一个工作人员正把一个年轻姑娘一把从车里拽下来。&/p&&p&有经验的病友都知道,那个被拽下来的姑娘即将加入他们。徐为第一眼看到那个姑娘时觉得她还像个孩子,就跟总务说:“哎呀,怎么连小孩子都送进来。”后来别的病友告诉他,这个新同伴只是显得小,其实已经结过婚又离了婚,孩子都16岁啦。&/p&&p&这个新病友就是春春。她看起来确实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带着一点婴儿肥,有一双笑起来弯弯的眼睛,说起话来温柔腼腆,就像春天树林里毛茸茸的小兔子。后来,春春成为了徐为的女朋友,二人在康复院里同甘共苦地相伴了十多年。徐为的说他和春春属于一见钟情。如果他们相信丘比特的存在,2005年的那个春天,一定有一个瞬间,他的心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p&&p&两人分开住在不同的病房,只能每天放风的时候在一起玩。康复院里的小花园、小操场、还有徐为和总务干活的总务室都是他们约会的地方。徐为干活的时候也会带上春春,两个人配合起来做事麻利,时不时会故作嫌弃地对形单影只的总务说:“你怎么这么磨蹭!”&/p&&p&丘比特之箭不仅连起了两个人的心,也让康复院里的医护们乱了一下方寸——公然在精神康复院里谈恋爱,这可是件大事。医护们团结一心要让这样的事情空前并且绝后。于是,护士们每次看到徐为和春春坐在一起,就会说:“分开,不能坐在一起!”医生们更凶,每次康复院召集病人们开大会小会,医生也会明里暗里、旁敲侧击、含沙射影地抨击他们的恋情。即使无法将他们分开,也要补上一嘴:“就你们俩?做梦去吧!”康复院里的医护仿佛变身成为中学里抓早恋的教导主任,而徐为和春春把一切阻拦当作耳旁风,硬生生顶住了一切压力。&/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aabf2664c0cde4bbb4f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416&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4aabf2664c0cde4bbb4fa& data-watermark-src=&v2-4df6cfe164b4cc4982cbdde&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3e36dfcce&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aabf2664c0cde4bbb4fa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 &/p&&p&春春说:“这一路,是我们闯出来的!”她一向腼腆,但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和教导主任斗智斗勇、最终因爱得胜的高中女生,眼睛里闪着星星。&/p&&p&丘比特之箭在徐为的长远规划上打了一个转向。但徐为并没有因为爱情就打算放弃逃跑,只是计划有变,他决心要两个人一起出去。 &/p&&p&&b&八&/b&&/p&&p&想要两个人一起逃出去,徐为之前的长远规划就要修改。&/p&&p&首先是要存钱,最主要的是存钱。在徐为看来,最重要的就是钱,钱,钱。在之前的规划里,钱还没有那么重要。如果逃出去,自己一个人到东到西没有牵挂,只要有一点钱不至于饿死就可以。但有了春春,一切就不一样了。在新规划里,他们出去以后肯定不可能很快找到工作,所以要有一笔存款让他们能够租房子,买好一点的衣服……徐为自己不介意风餐露宿,但他一定要让春春干净体面、有个屋檐。&/p&&p&于是徐为想尽一切办法在存钱的路上狂奔。一边是节流,徐为基本不怎么用钱,连烟都抽得少了。食堂里卖五块钱一份的水果,别的病友一天吃两三份,徐为就买一份,给春春吃。一边是开源,徐为的香烟贸易已是康复院里的老字号,每一单赚三块五块,他又利用自己的人脉开拓了餐饮业务——帮病友从康复院外面买生煎点心带进来,每一单赚一块两块。病友之间有时候打牌小赌,在澳洲赌场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徐为也重操旧业加入进去,一般能赢个五块十块。他心里觉得靠赌博赚来的是“黑色收入”,但也管不了这么多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5edc82fb508fcc8e996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357&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25edc82fb508fcc8e9962& data-watermark-src=&v2-37c6b536eed58dd0990ae&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5aa27f4075bfbc2a189cf1af6db6581b&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5edc82fb508fcc8e9962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p&&p&不仅徐为自己横跨康复院黑白两道卖力赚钱,春春也在边上实力助攻。家里人给她的零花钱,她都如数交给徐为存着;家人送来好一点的零食、茶叶,她也如数交给徐为去卖给其他病友换钱。他们所有的钱都存在徐为那里。&/p&&p&多年以后,当春春被问到,当时怎么就这么相信徐为,怎么就不担心他卷走他们一起存下的钱自己远走高飞呢?春春只是笑。老徐每天会和春春报告说我们存下多少钱了,存到多少钱我们就出去。和徐为不一样,春春家里人会定期过来探访,想要出去不会那么难。可是她家人当时无法接受她在康复病院里遇到的爱人。所以,春春还是死心塌地地决定和徐为一起逃跑。&/p&&p&除了钱,徐为的长远规划里还有一件头等大事——自由出入康复院的特权,还得是两个人的。&/p&&p&这样的特权必然能让逃跑大计如虎添翼,但这种特权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徐为苦心经营的模范病人人设再一次起了作用。有一次,康复院的护士选中了徐为让他陪同病友外出看病。这,就是特权的开始。&/p&&p&康复院地处偏僻,每次有病友要出去看病的时候,徐为都要走到附近的大马路上去帮护士和病友打车,到了医院以后,挂号一类的事也都由徐为包办。虽然心中切切渴望的自由就近在咫尺,但徐为还是稳稳地沉住了气,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想要借机逃走的样子。一次、两次,当徐为每次协助护士陪病友外出看病,办好事又规规矩矩地回来的一年多以后,徐为自己终于有了外出的特权。&/p&&p&跟医生护士打一声招呼,他就可以出去溜达一圈,帮病友买一点生煎点心,只要当天回来就可以了。他还神不知鬼不觉地去了康复院附近两家不同的银行,给自己办好两张银行卡,把之前和春春一起攒下的钱存进了不同的银行卡里。&/p&&p&走得最远的一次,他搭上地铁,直奔市中心。这也是徐为长远规划里的一部分,去市中心的核心任务是购物。他给自己和春春买了几件比较贵的衣服,又花了300多块钱给春春买了一双好一点的皮鞋。徐为觉得逃出去以后至少要穿得像个正常人,不能让别人一看就猜到是精神病院里逃出来的。&/p&&p&除了置办正常人的行头,徐为还做了一项重大的投资——买手机。那时,他们两人靠着这里一块那里两块的攒钱,每个月最多只能攒几百块,花钱的时候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半花。但在买手机这件事上,徐为毫不含糊,大手笔斥巨资1980块,买了一个能打电话、能看电视、能上网的智能手机。&/p&&p&康复院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没有哪个病友有手机。在这样一个被信息时代遗忘的小世界里,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的徐为简直像一个高科技傍身的未来人。为什么要一下花掉几个月才能攒下的钱去买一部智能手机?这里面有徐为的深谋远虑。要想顺利出去,他们就需要随时关注新闻,万一新闻里“通缉”他们了,他们就要赶快想对策。所以,一个能打电话、能看电视、能上网的智能手机并不是奢侈品,而是他们的刚需。&/p&&p&在那段时间里,还有一件事情让徐为非常伤脑筋:“我是有特权的,可以随便进进出出,可是我要怎么带着春春这么一个大活人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一起出去呢?”&/p&&p&绞尽脑汁,他们俩想出了一个点子:买早点。徐为长期在康复院里发展餐饮业务,他出去买个早点顺便帮病友带一点,谁都不会觉得奇怪。他决定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在买早点的时候带着春春一起出去。&/p&&p&有一天凌晨四点半,徐为和春春走到康复院门口,跟门房的值班阿姨说,他们肚子饿了,要出去买早点。值班阿姨知道,徐为出去买早点是正常的,可他要带着春春一起去,就不符合规定了。但那时他俩恋爱已经四年多,是康复院里的模范情侣。值班阿姨便全当是热恋中的小情侣黏着对方,睁只眼闭只眼地放他们出去了。&/p&&p&致力于长远规划的徐为当然不会在第一次买早点的时候就带着春春有去无回。他们不仅规规矩矩地回了康复院,还给值班阿姨带了一份早点。从那以后,他们每天都在凌晨四点半的时候一起出去买早点,每次都给值班阿姨带一点,每一次买完都规规矩矩地回来。就这样,他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让所有的值班阿姨都习惯了他们凌晨四点半一起出去买早点的行为,并且相信他们只是单纯地出去买早点,一定有去有回。&/p&&p&有了必要的装备和特权,徐为开始担心他和春春的身体。要有好的体能,这是顺利出逃的本钱。大约在2010年前后,徐为就在康复院里放出风声说:“哎,我这身体也是越来越差了,是时候要锻炼锻炼了啊。”放了一阵风后,徐为和春春便开始在康复院里锻炼身体。他们不敢一下子锻炼起来,怕这变化太大,引起医生和护士的怀疑。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每天早晨绕着康复院的小操场跑半个小时。等医生和护士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他们每天跑步的行为后,他们再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最厉害的时候每天跑上六七圈。&/p&&p&那时自徐为和春春启动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起已经过去了五个春秋。他们用五年的时间,基本落实了出逃大计里的每一个环节——攒下了近三万块钱、买了智能手机、有像样的衣服裤子、能在早晨四点半手牵手光明正大地走出康复院。最重要的是,他们仍然在一起,是彼此最信任的人。&/p&&p&在这五年间,徐为其实有无数的机会独自远走高飞。他有自由走出康复院的特权,身上有身份证、银行卡、手机、钱。若是换上一套像正常人的衣服,隐没进康复院外的滚滚人潮里再也不回头,或许也就从此自由了——那是徐为渴求了很久的自由世界。只是那个自由世界里没有春春,他便一直没有进去。&/p&&p&&b&九&/b&&/p&&p&日,正月初八,这是徐为和春春准备出逃的日子。那时候火车实名制刚刚推行,徐为用手机上网查到春节假期结束的第一天,买火车票没有严格的实名制。他们的目的地是广州,因为那里的冬天暖和,不用花很多钱买厚的衣服裤子。生活也相对便宜,实在碰到困难找不到住处,还有可能在外面扛一扛,不像寒冷的城市,连躲的地方都没有。&/p&&p&出逃前夜,徐为和春春仍然在各自的病房里,脑子里和心里满是兴奋和紧张,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p&&p&大约凌晨四点,徐为起床,和过去这一年里的每一天一样,他们在凌晨四点半的时候手牵手走到康复院门口,告诉值班阿姨,他们要去买早点。和过去这一年里的每一天一样,阿姨打开了康复院的铁门。和过去这一年里的每一天不一样的是,他们心里知道,这将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买早点”。&/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5eef741e8d2e907fd9c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27& data-watermark=&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v2-45eef741e8d2e907fd9c5& data-watermark-src=&v2-223b1e965a51b6f7eacbb0c080fef55e& data-private-watermark-src=&v2-a9ddaa8e3cadf19f6797cf&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5eef741e8d2e907fd9c5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p&&p&一出康复院的大门,他们便立刻到附近的大路上,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银行的ATM机。徐为从两张银行卡里共取了一万八千块,加上他们手里原有现金,总共有差不多三万块。他一早就想好,出逃的时候不能用银行卡,要用现金,这样才不容易被人找到。&/p&&p&取完钱,他们又拦了一辆出租车,冲向上海南站。到达南站的售票处,他们买到了早晨9点10分发车前往广州的火车票。一切都如徐为计划的那样,一气呵成、畅通无阻。&/p&&p&终于,徐为和春春一起逃出了康复院,真真切切地站在距康复院十几公里的上海南站里,手里攥着南下广州的车票。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此刻已经完成了99%,就等时候到了,火车进站。一旦踏上那辆火车,从此都是自由。&/p&&p&早春凌晨的上海南站还是漆黑一片,大部分店都没有开。徐为和春春觉得又冷又饿,就在车站小卖部里买了两碗泡面,果腹、取暖。经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和凌晨出逃的一路颠簸,之前的兴奋和紧张在此刻都化作疲乏困倦朝他们涌来。他们坐在南站候车厅的座椅上,渐渐打起了瞌睡。&/p&&p&徐为在心里知道这是不对的。他想:“我们不应该坐在固定的地方啊,我们应该换位置,应该不断地绕着南站兜兜逛逛,只有这样,我们才不容易被人发现,才安全。”可是他实在太困了,一点都挪不动了。好像又有人在他脑子里打出一行字幕:“不能坐在这里了,有人在找我们。”可是他连动一下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和春春就这样在上海南站候车室的椅子上睡着了。&/p&&p&他们被人推醒的时候大约是早晨七点。睁开眼,站在面前的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人——康复院的医生。医生边上还有一个护士,两个人,也没有说话,就站在他们两个人面前。这些年的一切都戛然而止,没有人能明白徐为和春春在那一刻所体会到的绝望。&/p&&p&徐为对春春说:“安静一点,跟他们走。他们只要指着我们大喊一声精神病,我们硬逃也不可能逃掉。”&/p&&p&&b&十&/b&&/p&&p&徐为和春春被医生抓回康复院。&/p&&p&他们一个被关在康复院的第一间,24小时候不关灯,另一个被关在康复院的最后一间,24小时不开灯。徐为被关在不关灯的那间,晚上也明晃晃的,根本睡不好觉。没有其它事情可做,他就在房间里跑步,跑房间的对角线。康复院里医护们勒令徐为和春春分手,否则就一直关禁闭。他们俩被分开紧闭,没办法互相通气,但都态度坚决:“我们绝对不分手。”医护拗不过他们,关了一个星期后,就把他们放出来了。&/p&&p&除了这一个星期的禁闭,他们为逃亡付出的另一个代价是,之前享有的特权全部取消。&/p&&p&靠自己逃不出去,徐为便开始联系媒体。他给各个大小媒体打了一轮电话,只要是能查到号码的,他都打了一遍。有一些根本不理他,有一些告诉他会找记者跟进,但之后就没有记者再来联系他。&/p&&p&他又去找残联,希望残联能够帮助他出院。但是残联的负责人对他说:“你是精神病人,你要叫你的监护人和我谈。”徐为听了觉得荒谬,就是监护人把他送进来的,怎么会愿意接他走?&/p&&p&早在很多年前徐为就符合康复院的出院标准了。但是,康复院的惯例是“谁送来谁接走”——谁把人送进这康复院,谁就是康复院认定的监护人,即便一个人符合康复院的出院标准,只要监护人不肯接走,康复院就不会放人。&/p&&p&当初把徐为送进康复院的是他的父亲。父亲在2008年去世以后,康复院就认定徐为的大哥是他的监护人。从此,徐为能不能出院,就由大哥说了算。康复院和大哥联系过很多次,告诉他徐为能够出院了。但是大哥的态度决绝——不接,就是不接。&/p&&p&他们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两套房子,徐为的大哥把两套房子出租,租金都收在自己手里。如果徐为一直住在康复院里,大哥就能一直收租,在康复院里的徐为连租金的影子都摸不到。&/p&&p&徐为又开始找律师,希望法律能够把他捞出去。但很多律师一听说是一个精神病人要打官司告自己的监护人,就像听到痴人说梦一样。也有律师来到康复院,声称可以帮助他,开价一万一千块,却连个正式的合同都没有拿出来。徐为还是愿意给他钱,想就当买个希望吧。康复院里的护士都看不下去了,硬是帮徐为把钱要了回来。后来又来了一个律师,先开价5000块,后追加了2000,依然没有签合同,只给徐为写了一个收据。收了钱之后,这个律师便潦潦草草地帮徐为打了一个官司,结果就是正式把徐为的监护权正式判给了他大哥。&/p&&p&就在徐为恨不能挖地三尺找到一个能帮助他出院的人的时候,康复院的院长也没有闲着。有了那次逃亡未遂事件后,康复院的院长觉得徐为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要是他再逃多几次,康复院也吃不消。于是,院长也开始想办法,希望有人能接徐为出院。&/p&&p&大哥不愿意接,甚至立下字据说,把徐为关在康复院里,出了什么事情他负责。徐为的二哥生活在外地,又说自己身体欠佳,没有能力照顾徐为,还是让他呆在康复院里吧。徐为家所在的居委会表示,小区里住着几个精神病人了,没有能力再多照顾一个,还是让徐为住在康复院里比较好。没有人愿意帮助徐为出院,院长便死心了。&/p&&p&徐为还没有死心。见识过了冷漠的媒体、死胡同里的残联、牛鬼蛇神一般的各路律师,又输掉了一个官司,徐为确实一度陷入绝望。&/p&&p&但后来,他听说有一部《精神卫生法》即将出台,法律第五条里写着:“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徐为觉得这部法律可能会对他有帮助,希望又被点燃了。顺着这个方向,徐为找到了一家关注《精神卫生法》的公益机构,也就是我当时实习的单位,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走正规的法律途径争取出院。&/p&&p&2013年的时候,我们给徐为联系了一位愿意免费代理徐为案子的律师,他专门去康复院里和徐为签了一份合同,徐为将康复院和他大哥告上法院。日,法律程序启动。日,法院送达立案通知书。&/p&&p&从立案到一审开庭,用了大半年。一审法院原定于日宣判,结果跳票了。一直等到2015年4月,同事告诉我,徐为的案子终于要判了。我觉得徐为应该是稳赢的,医院有记录证明徐为早已符合出院的标准,而徐为的大哥和他有利益冲突,这些事实都太清楚不过了。&/p&&p&法律和舆论也在朝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徐为的官司被称为“《精神卫生法》第一案”,之前那些对他不理不睬的媒体都开始报道他,甚至有人来康复院看望他。&/p&&p&徐为的案子一打就是两年,我已经结束了公益机构的坐班实习开始在国外念书。判决日前夜,我想自己早晨起床的时候,同事们应该已经在庆祝徐为胜诉了。可是一觉醒来,我只看到一张照片,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徐为其人的样子。&/p&&p&照片里,徐为站在康复院的铁门内,他个子很高,头发有点灰白了。他双脚并拢,认认真真地站着,但背已经有一点驼了。他的律师站在康复院的铁门外,向他送达一审判决书,徐为败诉。&/p&&p&法院认定徐为住在康复院里是合理的,大哥作为徐为的监护人,将徐为安置在康复院里就已经尽到了作为监护人的职责,再一次将徐为能否出院的决定权交在大哥手里。&/p&&p&徐为不服,上诉。&/p&&p&二审依然败诉。&/p&&p&徐为仍不服,于是他的律师申请再审,申请抗诉。&/p&&p&均驳回。&/p&&p&直到2016年5月,徐为和他的律师走完了所有可走的法律程序,彻彻底底以失败告终。&/p&&p&法院认为,如果监护人不同意,那带着精神病人帽子的徐为就应该继续留在康复院里。判决书里罗列了诸多理由,但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大部分人在一件事上的高度一致——毕竟是个精神病人啊,放出来了,万一出事呢?&/p&&p&那之后,当我和别人讲起徐为的故事,忽然发现故事的开头已经从十年变成了:“我跟你说一个很传奇的人,他在精神康复院里住了快14年……”我不再关心徐为到底能不能出来,更想知道的是,在这漫长的诉讼里,在这一波接一波的等待和失望里,他会不会被击垮?&/p&&p&当年围在一起感叹的同事们都在各自的生活里飞快地奔跑——有人结婚,有人生子,有人去远方继续学业。似乎只有徐为被困在了一个时间停滞的平行世界里,日复一日的康复院生活依然没有尽头。&/p&&p&&b&十一&/b&&/p&&p&2015年和2016年,是徐为迄今为止的生命里最难熬的两年。为了出院,他把康复院和自己的大哥告上法庭。和大哥对簿公堂,亲情从此就断了。和康复院对簿公堂,但徐为还住在康复院里,双方就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博弈。整个官司以失败告终,徐为仿佛听见康复院的铁门“哐当”一声关上,彻彻底底、严严实实地把自由世界关在了这铁门外,出也出不去,活也活不好,死又死不了。&/p&&p&还记得1994年时,徐为曾在澳洲落难,赌博输光了所有的钱、独在异乡没有亲朋、没有住处。他想着去流浪当乞丐,结果发现地广人稀的澳洲对乞丐也不友好,流浪了半天也看不到人和车,乞丐都活不下去。但相比起被困在康复院里有吃有住的日子,徐为觉得,还是1994年落难的时候好,那时毕竟有自由。&/p&&p&唯一的慰藉是春春一直陪在他身边。他们在一起十年,如果没有春春,徐为也许早就想办法死掉算了。十年前,当他第一次看到春春的时候,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还像个孩子的姑娘会在多年后成为他活下去的支点。&/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171fb694f7f8bbf6f3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416&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171fb694f7f8bbf6f3d_r.jpg&&&/figure&&p&&br&&/p&&p&剧照 | 《飞越疯人院》&/p&&p&2016年,徐为找到他的律师,他还是要争取出院,再试一次,最后一次。律师把所有可能的方法都想了个遍,最终和徐为决定,再启动一个法律程序,要求法院撤销大哥的监护权。如果能够把大哥对徐为的监护权整个端走,那能否出院的决定权就能回到徐为自己手上。&/p&&p&在这个程序里,最关键的一环是徐为要做一次司法鉴定,只有当他被鉴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后面的路才能走通。对于这个鉴定,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在徐为之前打的两场官司里,他已经被鉴定过两次了,两次的结果都不理想。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一旦被贴上精神病人的标签,就没有什么人能顺利通过这个鉴定。&/p&&p&但在日,徐为从最初在精神康复院里发展香烟贸易、开拓餐饮业务,到后来成为康复院里第一个谈恋爱的人、第一个用智能手机的人、第一个带着另一个大活人光明正大逃跑的人、第一个聘请律师的人,变成了第一个被鉴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p&&p&徐为拿到的司法鉴定结果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被鉴定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目前病情缓解,应评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951c22bf7e0c4f49237a0dff44cf53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428&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951c22bf7e0c4f49237a0dff44cf53c_r.jpg&&&/figure&&p&作者图 | 鉴定报告&/p&&p&走到这一步,他坚持了15年。&/p&&p&但徐为并不着急正式出院,他还在康复院里多呆了两个多月。并不是因为他留恋这生活了15年的康复院,也不是因为他做事拖延。他心里比谁都急,怕夜长梦多,怕院长变卦,怕那个来之不易的鉴定结果失效。但他还是要留在康复院里,因为春春出院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他一定坚持要两个人一起走。徐为说,如果他一个人出来了,春春在里面关一辈子,要受苦,他在外面也要苦一辈子。&/p&&p&春春的监护人是她的哥哥,没时间照顾她,所以不同意春春出院。律师出了个主意把春春的监护人变更成她的儿子,最终在日春春也拿到了出院的获准,慢慢的春春家人也开始接受这一段爱情长跑。&/p&&p&徐为和春春终于实现了一起出院的大目标。9月27日,在律师和春春家人的陪同下,他们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昂首挺胸地走出康复院的大铁门。从铁门的这一边走到那一边,不过就是一步,两步。但他们一起走了十多年,才走到铁门外。还好,经过了这十多年,他们仍然一起走。从今以后,他们有自由,两个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p&&p&新天新地,一切都是新的了。&/p&&p&两天后,徐为记录下了他这一天的生活:&/p&&p&“今天东西差不多买全了,开始自己做饭吃。今天买了一把空心菜6元一斤,二个灯笼青椒7元一斤,一块鸡胸10元一斤花了4.5元,一点姜一个大蒜头3元,2斤鸡蛋每斤5元,一瓶烧菜酒5元。总共差不多花了40元。平常日子真好。”&/p&&p&(为保护主人公隐私,徐为、春春已化名)&/p&&p&&br&&/p&&p&&b&-END-&/b&&/p&&p&&b&作者 | 溪树&/b&&/p&&p&&u&本文选自&b&真实故事计划&/b&。真实故事计划是由青年媒体人打造的国内首个真实故事平台。欢迎关注&b&微信公众号zhenshigushi1&/b&,这里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事。&/u& &/p&&p&&u&投稿邮箱&b&,&/b&原创首发千字500——2000元。&/u&&/p&&p&&br&&/p&&p&真实故事计划: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事。&/p&
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版飞越疯人院,一个男人传奇的一生,一个密谋十七年的逃亡,只为一场逃离精神病院的私奔。一 日,正月初八。凌晨四点,徐为准时起床,把最好的衣服和鞋子一一穿上,脑子里一遍遍彩排接下来会发生的所有可能性和要注意的细节…
&p&&b&Chapter 1:我发现面前的孩子跟我儿子一样大,然后我转身跑掉了。&/b&&/p&&p&我接触的第一位性工作者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穿着便宜的白衬衫,黑色的裤子下面是双破旧的白鞋,头发洗的很干净,看得出来她对这次采访很重视。&/p&&p&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不会写名字吧?&/p&&p&我认真的回答:绝对不会出现被采访人的身份信息,您可以放心。&/p&&p&她的眼神稍微镇定了点,随即又问:是有钱的吧?&/p&&p&我拿出装钱的信封递给她:这是费用,三百块。&/p&&p&她把钱数了一遍然后装进口袋,随即开始了谈话。眼前的这个女人就像一个家庭妇女,说话温言细语的,有时候说的开心了还会捂着嘴巴发笑,一点都不像久经风尘的人。暂时称她为芳姐吧,来自四川的一个偏远的村子,家里男人死得早,还有三个儿女要读书,于是她收拾好行李孤身一人来外面闯。&/p&&p&她没有手艺也没有文凭,普通话说得也不大好,只能找一些廉价的苦力活。刚开始在一个纺织厂上班,给裤子按拉链,一条裤子能提八毛钱。芳姐农村出来的,做事认真踏实,从早上六点一直做到晚上十点,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机械的给裤子按零件,用她的话说就是每晚躺在床上都感觉腰都快折了,没早起床要捶十分钟才能做事。&/p&&p&即使如此,每个月能拿到的钱也不超过四千块,家里的孩子们都很听话。老大是个女儿才十七岁,就懂得给弟妹做饭洗衣服,成了那个小家庭的依靠。几个孩子都挺上进的,学习成绩都是班上数一数二的,每每想到这,她就有了勇气来面对未来的一切,哪怕暗无天日。第一次缺钱是老二得了肺炎,儿子也知道家里困难,在学校咳了几夜也不去看医生,后来发了高烧被老师送去医院,老大哭着给她打电话,她急的眼睛都红了,找主管预支了三千块钱打回去,后来医院动手术又花了一笔钱,虽然只是一万多却也让她觉得是天文数字。&/p&&p&刚好老大又到了高考的时候,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整个人饿的黄黄瘦瘦的,体重严重偏轻。好几次上晚自习都昏了过去,老大好几次给她打电话,说要过来和她一起打工,被她大声训斥了一顿。她从来没对子女发过那么大的火,她对大女儿说:你要是敢辍学,我就打断你的腿,以后你就别叫我妈了。&/p&&p&电话那边女儿哭声传来,让她感到绝望。&/p&&p&生活把我逼入了死胡同,我只能卖自己了,她红着眼睛说。&/p&&p&第一次接客她非常的紧张,一次次的要客人提前给钱,那男人是个包工头,把钱放在枕头上有点不爽的说:你他妈还没卖呢,找我要什么钱?&/p&&p&那时候她就知道了,以后自尊和她就没什么关系了。&/p&&p&刚开始她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出卖自己的身体,然后找客人要该要的钱。后来听同行说起,这行也是有额外收入的,比如可以求客人加点钟啊,要客人给点小费啊,或者要客人请自己吃点东西啊,一般不缺钱的人都不会拒绝。还有要懂得保护自己,要客人洗澡带套啊,不然到时候得了病就麻烦了。&/p&&p&慢慢的,她的收入也多了起来,一个月可以赚两万多。她还是住在不足十平米的小房子里,早晨都只吃一块钱的馒头米粥,能省的开支尽量节省,每个月都把所有的钱都打回家里。她唯一愧对的就是自己的子女,每次打电话他们都问:妈,你在那边干什么呢,赚这么多钱?&/p&&p&她总是支支吾吾的说:跟着几个老乡做生意呢。&/p&&p&每次说这话她的脸都烧得通红,就像做贼一样。&/p&&p&做这行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因素,有一次一个客人给她打电话,她去了郊区的一个小旅馆,结果到了后客人嫌她老了,给了五十块钱要她回去。她央求客人让她留下来,客人提手就给了她一巴掌:妈的别来恶心我了,拿着车费快点滚。&/p&&p&捂着脸走出去,在冷风中等了半天也没来公交车,又舍不得花钱做的士,就顺着马路走了两个小时,那时候她特别害怕,回到家的时候人还在发抖。&/p&&p&还有一次客人叫她去宾馆,谈好价钱后她脱了衣服,那客人突然拿出铐子把她拷在了床上,拿起皮带就往她身上打,她吓得哭起来,觉得自己是被抢劫了。那客人听到她哭更兴奋了,边打边蹂躏她的身体,事情结束后她伤痕累累,于是想找客人多要点钱,客人横了她一眼,又拿出那根皮带,她衣服都没穿工整连忙拿着钱跑了。&/p&&p&人们都说戏子无情婊子无义,在我看来最没情义的就是嫖客,他们从来不把我们当人看。相反的,做小姐的都很重感情。&/p&&p&有一个小姐父亲得了癌症,当时她急的想要去卖肾,大家得知后帮她凑钱,每个人都给了好几千,要知道这些都是真正的血汗钱啊。那小姐回家之前对着大家磕头,流着眼泪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以后一定报答你们。&/p&&p&大家连忙把她拉起来,把她送去火车站,大家都是苦命人互相帮忙呗。&/p&&p&她一般不嫌弃客人,只要能接的活都接。只有两次是人家给钱她也没做,一次是个中年男人,谈好价钱后那男的接到电话,说家里老婆早产了,那男的边接电话边脱裤子,还想接着做爱。她站起来把钱还给男人,劝他说:去医院看你老婆吧,有个好家庭不容易。&/p&&p&那男人就像被抽了一闷棍似得,拿走钱就跑了。&/p&&p&第二次是在一个高级宾馆,她接到电话赶过去,开门后才发现是个孩子。那男孩子估计也是第一次出来玩,哆哆嗦嗦的把钱递给她,红着脸问:阿姨,这些够吗?&/p&&p&钱不少比平常多了几倍,但她看到面前的孩子跟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估计十六岁都没到,那一瞬间她就崩溃了,捂着脸就开门跑了。那一晚她突然就哭了,感到一阵莫名的害怕,要是以后子女知道了她的这些事,会怎么样看待她?&/p&&p&“我没办法,孩子上学需要钱,生活开支也要钱,我苦了一辈子,我的孩子不能再跟着我苦了。我是个没本事的人啊,实在是赚不了那么多钱,所以只能出来卖肉,幸好我还不大老,还有人看得上我。要是卖肉都不行,我想好了,我就只能卖命了。”&/p&&p&谈话结束的时候,她突然问了我一句:你是不是挺瞧不起我的?&/p&&p&我缓过神来,把笔记整理好对她说:不会,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不会比任何人低贱。&/p&&p&听到这话她笑了笑,谈话的时候她一直看着桌子旁的一束兰花,看样子是很喜欢,我把它买了下来送给她。她有点不好意思,还是把花接过来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红着眼眶说:这花和我家乡山坡的很像。&/p&&p&她是个妓女,做着暗无天日的低贱工作,但在那一刻,我觉得她的身上在发光。&/p&&p&&br&&/p&&p&&b&Chapter 2:他骂我脏,我说我比你妈干净多了。&/b&&/p&&p&第二个女人,画着浓妆穿着超短裙,口红涂得有点吓人了。但是看一眼她的眼睛,我就知道她还是个孩子。&/p&&p&她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这些会登报吗?&/p&&p&我说:不会,只是给杂志社搜集资料用的。&/p&&p&她笑了笑:无所谓,如果上杂志了给我寄一本哈,不用拍照吧?&/p&&p&我拿出笔和纸坐在她对面,说:只是做一次访谈,你不用紧张,你今年多大?&/p&&p&她翘起二郎腿,叼起一根烟在嘴边:十七岁,刚过生日。&/p&&p&我的心猛地一沉,她看到我有点慌乱嗤嗤笑起来,我也对她笑笑,开始谈起来。&/p&&p&暂时称这个小姑娘叫小宁,来自湖南的某个农村,一双眼睛偶尔还闪着童真的光,手上却有着不符合年龄的茧,估计是做了不少农活。小宁妈妈死的早,父亲是个赌徒,输光了家里的钱之后一跑了之。唯一可以相依为命的,就是个七十多岁的奶奶。从懂事起,家里缺过米,缺过油,从没缺过来讨债的人。&/p&&p&穷乡僻野出刁民,越是穷的地方人把钱看得越重,那些债主为了要钱也是不择手段,要女人在门口大骂,往她家的窗户上泼油漆,抢走了奶奶出嫁时留下的耳环。债主每来一次,奶奶就老了一分。&/p&&p&即使是这样,奶奶还是用无私的爱对待这个孙女。买不起好看的衣服,就去山里采花给她编花冠,吃不起鸡鸭鱼肉,就去河里抓鱼,老人家行动慢有时候一天才能捕到一两条,回家熬汤给她喝。每次吃饭的时候奶奶都把菜往她碗里夹,自己扒着白饭,小宁把鱼夹给奶奶,奶奶却说年龄大了吃鱼怕被卡住。&/p&&p&其实不是这样,好几次小宁都看到奶奶在厨房后偷偷的啃鱼骨头,那时候她就发誓要带奶奶过好生活。&/p&&p&有一次奶奶去镇上卖鸡蛋,卖完后给她带了几块糖,大热天里放在口袋里,走回来的时候糖已经化完了。发现后奶奶一下子哭了,锤着头说自己老糊涂了,她连忙拉着奶奶的手,笑着说自己不爱吃糖。&/p&&p&伴随她走完童年的,除了挥之不去的贫穷,就是奶奶无私的爱。&/p&&p&十三岁的时候,奶奶放牛从坡上滚下来,摔断了腿疼得脸色发青。小宁挨家挨户的下跪借钱,得到的只有白眼和谩骂:你家都穷成那德行了,还能怎么还?&/p&&p&小宁说:我长大了工作赚钱还。&/p&&p&别人把门狠狠的关上:滚!&/p&&p&没有钱,小宁只能去求镇上的一个医生,那医生和妈妈是同学,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帮奶奶看了看,开了几种药就走了。此后奶奶就杵上了拐杖,走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小宁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劳动。洗衣服做饭干农活,一个不到十三岁的女生被苦难磨得沧桑,手上被镰刀划得千疮百孔。&/p&&p&每次回家的时候,满身疲惫的她都故作轻松,蹦蹦跳跳的跑到奶奶面前说笑话,不想让老人家担心。&/p&&p&等我长大就好了,等我长大就好了,她在心里祈祷。&/p&&p&十五岁的一场大火,烧光了她的所有希望。奶奶太老了,做饭的时候居然睡着了,整个屋子被烧得满是残骸,还带着邻居家的几个房间。那几个邻居都疯了,拿着锄头要把奶奶打死,她跪在他们面前:我还钱,我还钱……&/p&&p&邻居咬牙切齿的说:你用什么还?&/p&&p&她挡在奶奶面前:我卖血卖命也还给你们,你们别为难我奶奶。&/p&&p&没有了家,她背着奶奶到了镇上,把奶奶安置在一个养老院,老人在那场大火中也受了伤,烧得意识模糊认不清人了。护工要她交半年的钱,她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却远远不够,正要被赶出去的时候,一个大姐给她交了钱。&/p&&p&小宁千恩万谢,大姐摆摆手问:你家里人呢?&/p&&p&小宁说:我妈死了,我爸跑了。&/p&&p&那大姐叹了一口气,随即问:你想赚钱吗?&/p&&p&就这样,小宁跟着那女人出来了,那女人是一个资深老鸨,知道年轻女孩子的市场。第一次接客的时候,小宁疼得差点昏过去,那男人是个有钱人,完事后感慨:还是个雏呢,这世道真他妈不容易。&/p&&p&于是多给了她几百块,她穿好衣服把那些钱抱在怀里,一下子就笑了。&/p&&p&自尊是什么东西,能吃吗?她讲起这事的时候笑着对我说。&/p&&p&因为年纪小长得又不错,她的生意一直都不错,不过每个月她都要回一次老家,给奶奶买最好的轮椅,最贵的按摩器,带进口的营养品。奶奶虽然认不清人,却总是摸着她的脸傻笑,她觉得有一天奶奶会好起来的。&/p&&p&和她聊天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孩子有两种姿态,第一种是自我保护,当你把她看做妓女时,她会锋芒毕露尖酸刻薄,说的话无比难听。第二种是真实的状态,如果她把你当成了朋友,会时时刻刻在乎你的感受,想要推心置腹的对你好。&/p&&p&有一次一个中年男人问她多大,她如实答了,中年男人说:小小年纪干什么不好,非要出来卖。&/p&&p&小宁嬉皮笑脸的说:缺钱啊老板。&/p&&p&那男人说:你再去洗个澡吧,看你这样子。&/p&&p&小宁一下子就火了,把男人的钱甩回去骂:你还嫌我脏,我比你妈干净多了。&/p&&p&男人穿上裤子想打人,她把茶杯甩到男人脸上就跑走了。&/p&&p&我最讨厌那些嫖客,一面干着畜生的事情,一面还觉得自己是个圣人。妈的,和我们当婊子又立牌坊有什么区别,她恨恨地说。&/p&&p&还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客人完事后抱住她,说真的喜欢她要她别做了。&/p&&p&她厌烦的推开他:加钟就加钱啊。&/p&&p&那男人说:小宁,我是真的喜欢你,你跟我走吧。&/p&&p&她一下子就笑了,骂了那男人两句傻逼,讥讽地说:你有几个钱,养得起我吗?&/p&&p&男人一下子颓了,她把钱拿好走出门,一回到家就哭了,打了自己几嘴巴。&/p&&p&她眼眶微红的说:其实他是个好人,好几次都偷偷给我买东西,不过我自己都成了这德行,还好意思祸害人家吗?&/p&&p&问及将来打算的时候,她说赚钱给奶奶治病,最好能在家乡买套房,还有就是开个蛋糕店。她兴致勃勃的递给我一个盒子,里面放着她刚烤的蛋糕,她说最近迷上了做甜品,有点脸红的说:可能不大好吃哈。&/p&&p&我笑了笑接过,在这一瞬间,她笑的就像个天真少女,时光把皱纹刻在了她的身上,却没有刻进她的心里。&/p&&p&&br&&/p&&p&&b&Chapter 3:我就要死了,最多还能活两年。&/b&&/p&&p&她的脸色苍白的可怕,坐在我面前一言不发。&/p&&p&我问了好几个问题,她都是一直微笑的看着我,其实她长得不算好看,但是整个人有种淡雅的气质,优雅的就像一个女白领 或者女老师,如果不是事先知情,我绝不会认为她是做这行的。她的眼睛很清澈,清澈的就像一潭山间的湖水。&/p&&p&她打着手语示意她听不见,我才知道她是个聋哑人。&/p&&p&我连忙递给她一支笔,然后开始写问题让她看,她还是温和的笑着,低下头写下一句话,然后轻轻的递给我。&/p&&p&“我得了重病,医生说我最多还能活两年,真可惜呀,明明都没有活够。”&/p&&p&~~~~~~~~午后~~~~~~~~~&/p&&p&和这个姑娘交流非常耗时间,我在纸上写一句,她在纸上答一句。她非常的有耐心,总是把字写的工工整整,递给我的时候总是笑笑,那眼神好像是在说麻烦我了。从她淡雅的字迹中,我看到了社会上不曾想过的一面。&/p&&p&暂时称这个姑娘叫安雅吧,她才二十三岁,身体偏瘦脸色苍白,衣服鞋子总是洗的一尘不染,是一个很在乎生活的人。在中国,聋哑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呢?他们很难找到好工作,社会上虽然有资助和一定的福利政策,但生活质量远远低于普通人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很难和正常人结婚,一般找的配偶也是聋哑人(或者带残疾的),有的甚至终身不婚。&/p&&p&爱和平等,对他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东西。&/p&&p&安雅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父母都是聋哑人,所以她和弟弟都是先天性聋哑,父母虽然不会用语言表达,但用行动证明了对她们的爱。父母是在大街上卖小吃的,做一些馅饼啊烤串什么的,虽然起早贪黑,但收入还是不多。从懂事起,父亲每个月都会给她买礼物,漂亮但不昂贵的裙子,好看的蜡笔,平时很难吃到的甜品。父亲是个不善表达的人,总是摸着她的脑袋笑,笑一会儿然后抹眼泪。&/p&&p&想必心里,也有挥之不去的愧疚吧。&/p&&p&一切的幸福在二十岁时戛然而止,当时父母收摊准备回家,一个富二代酒驾撞翻了他们的推车,还把父亲的腿给撞断了。那富二代在当地颇有名气,不仅没有赔钱,居然还要他们出修车费。&/p&&p&她的母亲气不过,一次次的去警察局,都没得到一个公正的答复。后来又去那富二代的办公室,打着手语要他赔钱,结果被富二代喊人赶了出去。母亲用力的抱住那富二代的腿,一口咬在他的腿上,富二代吃痛拿起桌子上的东西就砸在母亲脑袋上,砸了几次后把母亲踹倒在地,让保安把满身是血的母亲拖到了外面。&/p&&p&五月的午后,母亲躺在办公楼面前满脸是泪,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围过来,却没有一个人来搀扶。&/p&&p&这个世界,残酷的就像虚构的一样。&/p&&p&母亲咽不下去这口气,每晚都对着天花板哭泣,差点把眼睛都哭瞎了。半年后,母亲死在了病床上,临死的时候眼睛都瞪得滚圆,好像在控诉世间的不公。父亲腿伤没有治好,发起病来疼得脸色发青,弟弟的学费也没有着落,于是她决定去打工。&/p&&p&她洗过盘子,却因为和客人撞了下把人家衣服弄脏了,被老板开除。&/p&&p&她当过打字员,却因为听不见老板的补充要求,被经理开除。&/p&&p&她做过按摩师,却因为学东西比较慢被客人投诉,又一次被开除。&/p&&p&这就是我们所在的社会,我们会对她们心怀同情,如果有可能,会施舍个十块八块表达自己的善意。但我们不认可她们的能力,不理会上天给她们设置的障碍,在心里觉得她们就是不如我们。&/p&&p&家里的生活越来越难,弟弟几乎连午饭都不吃了,就是为了省几块钱。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父亲和懂事的弟弟,她终究选择了不归路。第一次接客,脱衣服的时候她一度想跑开,却脱到一半就被客人压在床上在脖子上啃起来,客人完事后不是很满意,拿出手机给她打字:条子还行,就是他妈哼哼都不会,没劲。&/p&&p&她擦干净眼泪,把钱收好回了家。&/p&&p&那一晚她洗了无数次澡,最后精疲力尽的瘫倒在卫生间,眼泪无声的滑下。&/p&&p&她总是在手机上打字和客人谈价,有的人觉得有新鲜感,有的嫖客或许会出于同情,会多给她一点钱。很多客人说她不够“热情”,于是她在床上尽量装得很欢愉,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多赚点钱。&/p&&p&这点钱对很多人来讲都微不足道,对她而言,就是一家人生存的保障。&/p&&p&还有一次,一个客人叫她来宾馆,开门后知道她是个聋哑人。客人拿出五百块钱,让她回去,她觉得客人是对她不满意,就开始脱衣服靠近那客人,那客人连忙把衣服套在她身上,在她的手机上打字:你已经这么不容易了,我不能再欺负你,拿着钱回去吧,我不差这点钱,你也只当放个假。&/p&&p&看着这行字,她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对着客人鞠了几躬出门,才发现天空是那么好看。&/p&&p&其实还是好人多,尽管苦难接踵而至。她笑着把那行字推到我眼前,眼睛弯的很好看。&/p&&p&她只做了不到半年,发现身体有点不舒服,去医院做了一个全身检查,发现自己得了妇科病,后来又查了血,医生告诉她她染上了艾滋病。这个消息对她而言,就是惊天噩耗,几乎击溃了她的精神。&/p&&p&她在房里思索着自己的命运,上帝把她带到这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呢?&/p&&p&她想要在最后给家人留点钱,于是穿的漂漂亮亮决定继续接客,一路上心思忐忑。那个客人是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粗鲁的把她推到床上脱她的裤子,她的心跳的很快,既然上帝如此不公平,那我就把苦难分给你们吧。&/p&&p&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她是知道的。正当那男人准备进入的时候,她一下子就哭了,用力把那男人推开。那男人一下子就火了,一巴掌甩在她脸上,准备霸王硬上弓,她用尽全身力气反抗,咬那男人的脖子,那男人被整的兴致全无,一脚踹在她的肚子上。&/p&&p&这个男人永远不知道,他痛殴的,是一个把他推出死门关的善良女孩。&/p&&p&即使是这样,她还是以善良的姿态活着,不想去报复任何一个人。&/p&&p&她不再接客,也不打算接受治疗,把身上的钱都留给了弟弟,一个人去了远方。她的身体越来越差,晚上会频繁的头晕呕吐,现在的她在一个书店上班,一个月工资一千三,没事的时候她就抱着书在店外的树下看,偶尔有男孩子搭讪,她也只是礼貌的对人家笑笑。&/p&&p&“我活不过两年了,可是好像才刚学会生活而已”,这是采访稿上的最后一句话。&/p&&p&当我把费用递给她的时候,她礼貌地拒绝了,她打字解释说她不是为了钱,一方面她很想找个人倾诉,不想自己的苦难无人知晓。还有一方面,就是希望那些女孩子可以以她为鉴,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p&&p&我眼眶发烫,整理了几本书放在包里送给她,其中有我自己写的滞销书,她冲我笑笑,礼貌的鞠了一躬。阳光洒在她身上,她太干净了,如果有一天她的灵魂升空,我发誓一定是一片纯白。&/p&&p&&br&&/p&&p&&b&The end stroy:生而为人,我很抱歉&/b&&/p&&p&几百块钱对于我们来说,算什么?&/p&&p&一顿饭钱,或是一次油钱,或是一件不上档次的衬衣?&/p&&p&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就是她们一个月的开销,是家人省吃俭用后的积蓄。为了这点钱,她们能出卖肉体,出卖尊严,甚至牺牲生命。&/p&&p&我不是在为妓女洗白,事实上我采访的大部分小姐,都是势利又虚荣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部分人,是被生活逼到绝路后才走这一步的。&/p&&p&我们活在云端,不应该唾骂底下挣扎的人们。&/p&&p&我们都是一样的灵魂,只不过降落在不同的躯壳里,她们受尽磨难,却从没想过去伤害别人。我在佛经里看过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个女人天生丽质颇有姿色,只要有人来向她求欢她都答应,无论对方是乞丐还是和尚,被很多人骂做淫妇。死后也无人祭奠,某日一个高僧路过,知道这事后对那座孤坟磕了几个头,众人都不解,高僧说:这女子是锁骨菩萨转世啊,她之所以做这些事,只是因为把别人看得很重,把自己视的很轻。&/p&&p&众人不信,把坟墓掘开后一看,发现她全身的骨头都成锁状,果真像高僧说的那样。于是乡人颇受感动,为这女子设大斋修好塔。&/p&&p&其实这些女人也一样,她们也是把家人看得很重,自己是可以随意牺牲的存在。&/p&&p&就好比芳姐,虽然赚了很多钱却还是舍不得坐车,只要不远都是步行。她说十块钱就是孩子的一顿午饭,能省就省吧。&/p&&p&还有小宁,每个月都托人给奶奶买进口药,从来不在意价钱,自己却穿着三十块一条的裙子。每次回家的时候,她都要把头发梳成以前的样子,希望奶奶能记起她来。&/p&&p&安雅孤独的活在异乡,在生命的尽头依然保持热忱,问及有什么愿望,她说希望父亲能好起来弟弟能读好书。还有,希望他们不要太担心我,写下这句的时候她的眼泪滴在纸上,就像漂亮的水晶。&/p&&p&她们都是我们的姐妹,愿苦难随风而逝,生而为人,皆很抱歉。&/p&
Chapter 1:我发现面前的孩子跟我儿子一样大,然后我转身跑掉了。我接触的第一位性工作者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穿着便宜的白衬衫,黑色的裤子下面是双破旧的白鞋,头发洗的很干净,看得出来她对这次采访很重视。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不会写名字吧?我认真…
&p&serendipity&/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204d6cfd7fe134451bb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204d6cfd7fe134451bbb_r.jpg&&&/figure&&p&&b&即,与美好的事物不期而遇,意外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b&&/p&&p&这个单词的词源也很特殊,是18世纪中期的一个英国贵族从古波斯神话故事中创造出来的。那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美好的事物、有价值的珍宝,“were always making discoveries through chance”。&/p&&p&&br&&/p&&p&Serendipity可以是你匆忙赶到考场后发现自己忘了带笔,却意外地在桌子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支笔;可以是你在漫无目的地闲逛时,无意中却遇到了最美的风景;&/p&&p&Serendipity可以是“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可以是觅得知己时的相见恨晚;可以是短暂相交后的性情投合。&/p&&p&Serendipity可以是《罗马假日》里公主与平民间只有一天却足以铭记终生的爱情;可以是《泰坦尼克号》里Jack与Rose的船上的相遇。&/p&&p&&b&总之,serendipity代表着一切与美好的不期而遇。&/b&&/p&&p&由Serendipity这个词引出了serendipper,指有感知力和洞察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美好点滴的人。&/p&&p&&b&Be a serendipper,and find your own serendipity!&/b&&/p&&p&&br&&/p&&p&再来说几个其他的吧:&/p&&p&&br&&/p&&p&&b&Iridescent&/b&&/p&&p&&b&/??r?'des&i&?&/i&nt /&/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39e7bcc0e6ae84fcae52d55d822b3e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39e7bcc0e6ae84fcae52d55d822b3e7_r.jpg&&&/figure&&p&这个单词的意思很简单,表示“彩虹色的、彩虹般绚丽的”。&/p&&p&第一次遇见这个词是在《怦然心动》这部电影里,男主的爷爷说出了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4eb9fe54f6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lockquote&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b&iridescent&/b&,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br&有些人平庸浅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不经意间,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从此以后,其他人就不过是匆匆浮云。&/blockquote&&p&当时便喜欢上了这个单词,如彩虹一般美好。&/p&&p&&br&&/p&&p&&b&deja vu&/b&&/p&&p&&b&/de??ɑ: 'vu:/&/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d1b00f7eca44ec50931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d1b00f7eca44ec50931f_r.jpg&&&/figure&&p&这是一个法语单词,但在英语里也很常用。意思为:“the feeling that you have previously experienced sth which is happening to you now.” 即表达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ocabulary.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ocabulary.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这个词典网站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p&&blockquote&Have you ever been somewhere brand new, but you feel like you've been there before? That odd feeling is called &b&déjà vu.&/b&&/blockquote&&p&「与君初相见,犹如故人归」是deja vu;&/p&&p&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是deja vu;&/p&&p&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和国家,却生出似曾相识之感,这也是deja vu。&/p&&p&&br&&/p&&p&&b&Solitude&/b&&/p&&p&&b&/'s?l?tju:d /&/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ef91b473af72a4b95662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ef91b473af72a4b95662f_r.jpg&&&/figure&&p&这个词应该也有很多人认识,意思为:“ the state of being completely alone, especially when this is pleasant or relaxing”.&/p&&p&这个词很难用中文确切表达出它的意思来。寂寞?不对。孤独?不好。孤单?也不准确。&b&它其实表达一种独自一人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你所享受的、你主动寻找的,而不是你害怕或厌恶的。&/b&在solitude中的人,即使身体上独自一人,但精神却无比地富足、平和、快乐,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来抵御肉体的孤单。&b&即,孤单,但不孤独。或许alone,但不lonely。&/b&&/p&&p&Solitude comes from the Latin word solitudinem, which means &loneliness,&&b&but if you have moments of solitude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you're lonely.&/b& The word solitude carries the sense that you're enjoying being alone by choice.&/p&&p&上两张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a2b3cbbb5a3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a2b3cbbb5a3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0d9e0d894d4fff13e1bb7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0d9e0d894d4fff13e1bb7e_r.jpg&&&/figure&&p&solitude也可以表示你独自一人享受静谧的场所,如森林的幽深之处,空无一人的山顶,广袤沙漠的中央,又或者,仅仅是你的房间。&/p&&p&&br&&/p&&p&&b&Eureka&/b&&/p&&p&&b&/j?'ri:k?/&/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c2a9f27d80c2b50fde95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c2a9f27d80c2b50fde95cd_r.jpg&&&/figure&&p&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国王怀疑金匠在做王冠时私吞了黄金,于是便请阿基米德想方法进行检验。阿基米德冥思苦想数日,却终究不得其解。有一日他坐进澡盆准备洗澡,看到水往外溢,霎时灵光乍现,想出了测量方法,他激动得连衣服都没顾上穿就跑到了街上,大喊着:“Eureka!Eureka!”&/p&&p&Eureka的意思便是“成功了!找到了!”。&b&从此,当人们解决了一个盘旋于心中、困扰已久的重要问题或有了重大发现后,终于有了一个词,可以让他们在一瞬间释放自己的狂喜和雀跃:Eureka!&/b&&/p&&p&在我最爱的电影之一《星际穿越》里,女主在解决了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物理难题之后,便用了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激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aaea972f05efad45aa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aaea972f05efad45aa2_r.jpg&&&/figure&&p&&br&&/p&&p&还有很多很美的词汇,可以参考下面两个帖子:&/p&&p&Quora上&What is the most beautiful wor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why?&这个问题的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quora.com/Vocabulary-of-the-English-Language/What-is-the-most-beautiful-word-in-the-English-language-and-wh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ora.com/Vocabulary-of&/span&&span class=&invisible&&-the-English-Language/What-is-the-most-beautiful-word-in-the-English-language-and-wh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BuzzFeed上有一个帖子叫“32 Of The Most Beautiful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链接:&/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uzzfeed.com/danieldalton/bob-ombinate%3Futm_term%3D.yu0WwKr5%23.hjYDVr1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buzzfeed.com/danieldalt&/span&&span class=&invisible&&on/bob-ombinate?utm_term=.yu0WwKr5#.hjYDVr1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
serendipity 即,与美好的事物不期而遇,意外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这个单词的词源也很特殊,是18世纪中期的一个英国贵族从古波斯神话故事中创造出来的。那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美好的事物、有价值的珍宝,“were always making discoveri…
截至18.3.16&br&两套房子目前均无空,谢谢大家的喜欢…&br&本来有一套上任房客这个月初是已经结婚要搬走,我去打扫卫生,一小姑娘正好和她妈妈在看房……&br&&br&==========酱,下次房子再需出租的时候,我就来这个回答嚎一声,有意向的朋友联系下我,我们不给中介赚那个中介费~嘿嘿嘿嘿========&br&&br&为嘛邀请我……我是房东啊
&br&&br&&br&租客们大多是出差党,一个月有一周住里面就算不错了,卫生习惯万幸都不错,房子一直挺新&br&&br&那我从房东的角度给你些建议吧~&br&就是,来!!租我的房子!!!&br&&br&位置:&br&我的房子在人民南路,地理位置非常好,省体育馆和来福士广场在旁边和对面,背后是著名的玉林路&br&玉林串串…哎没落了就不说了,但情侣们可以手拉手走一段去小酒馆嘛…&br&房子旁近玉林小区,有很大的菜市场,穿过小巷子就是沃尔玛。&br&来福士广场可以满足大部分生活需求(特别推荐里面还有个全成都逼格最高的面包店不是(??? ?? ???)是集超市 美食 衣服 电影院 于一身的综合大大大商场&br&&br&来福士广场紧挨数码广场,买电脑买手机买数据线买相机&br&&br&&br&往后走一站是倪家桥和桐梓林,有美领馆,办签证方便。。有科华北路,川大美食一条街。。有保利中心,各种公司。。有网红美食。。&br&&br&地铁站管一号和三号,春熙路几站就到,全四川最好的医院华西只坐一站路步行也ok&br&属省体育馆站,人相对别的地铁站,人算少&br&&br&房子条件:&br&小区安全系数高,大门刷卡进入,进每栋楼下再次刷卡&br&早上物管鞠躬开门say早上好。绿化还好,草坪和树和花花。&br&&br&房子精装,一室一厅一卫,俩空调,家电齐,通网通高清信号,拎包入住,十几层,非恐高症患者的话,可欣赏人民南路夜景。&br&&br&我算是很有良心的房东啦,装修的时候找了设计师,都用的好材料,当时的想法是万一我要住呢&br&房子买那会儿真不贵,一咬牙就拿下俩,房租隔年涨啊hiahiahia&br&现在也莫得这种小户型卖了,我简直聪慧。&br&隔壁那大妈,买了四套,装得跟个安置小区似的╮( ̄▽ ̄&&)╭&br&&br&一般房客会搬走,是因为他们要结婚了。。。&br&&br&&br&有兴趣吗亲(??? ?? ???)
截至18.3.16 两套房子目前均无空,谢谢大家的喜欢… 本来有一套上任房客这个月初是已经结婚要搬走,我去打扫卫生,一小姑娘正好和她妈妈在看房…… ==========酱,下次房子再需出租的时候,我就来这个回答嚎一声,有意向的朋友联系下我,我们不给中介赚那个…
看男神回答了这个问题,于是作为小迷妹的我也来瞎说几句。&br&&br&在八字命理中,我们管“一个人想要在世俗社会所获得的世俗成就”叫做“财官欲”,而我在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女性的“财官欲”基本都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她们人生的整体目标会趋同一致,虽然也有波动和个体差距,但不那么明显,而男性的“财官欲”则会显示出较大差异,财官欲最强的男性,其世俗程度会比财官欲最强的女性要高出数倍,且往往为了达到目的而抛弃了很多温情与道德感,而财官欲极弱的男性,其责任感也会比财官欲最弱的女性还要弱上数倍。&br&&br&我现实生活中,遇到过那种活得好好的生活吃穿全不愁也没有经历任何感情挫折的男性,突然就要出家了(本人前男友)以及高学历毕业智商极高但却不想参加社会竞争物质欲极低不想结婚成家的男性(本人好友),还有已经结婚生子没有出轨没有情感挫折突然觉得自己担起不财官压力山大所有钱和房子都不要只求离婚享受一个人独居时光的男性(本人好友的邻居),但我在现实生活中,极少碰见类似的女性,活得好好的突然要去出家,或者已经结婚生子了突然觉得很压抑想净身出户一个人呆着,亦或者好好上着班突然想辞职跑去山里隐居,这种女性我一个都没见过。(而且就我平时接触人群来说,我接触的女性数量会大于男性,但这种女生我一个都没碰见过)&br&&br&另一方面,我也遇到过财官欲极强人生目标就是挣非常多钱获得极大社会地位买豪宅豪车且责任感极强想要照顾自己所有亲人朋友+所有现女友前女友的男性(本人另一个前男友),也遇到过财官欲控制欲极强,人生目标是挣100亿并改变世界,行事风格极其腹黑,年少读书期间就极其鸡贼把周围所有同学还有包括自己的女友都当工具来抓住一切现实利益的人(本人本科同学),而相同类型的女生我同样一个也没遇到过。&br&&br&我身边、乃至我所听说且能够接触到的女性,大部分的人生目标都是能在人群中混成一个中等偏上的状态,微博上火了很多年的某个情感女导师大V,在“贩卖”自己理论的时候,所喊出的口号便是,“信这套理论的女生,都能够获得美好的婚姻、让男人上交工资卡房产加名,生娃公婆帮忙带,自己会赚钱在家能做主”。我先不讨论她的理论是否正确,究竟能否造福广大女性达到这一目的,但其粉丝受众的数量也说明了,确实相当多一部分女性究其一生所奋斗的目标就是:自己有点小事业,男人房产加名工资卡上交公婆尊重自己孩子听话有出息,然后没了。&br&&br&而男性,则很少出现这种成套的“传销理论”(真去信pua的男性数量远远小于关注各类情感博主的女性数量),究其本质是,我认为男性从一出生之后就会开始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从这个角度说,男性会比女性拥有更高的哲学性,而这种“哲学性”会导致两极分化。&br&&br&至于男性为何会较女性拥有更高的哲学性,我认为是根据生理特征决定。女性由于需要孕育生命,所以事实上每一个女性对于族群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女性会更少的去真正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她们确实活着本身就有意义,而男性则不然。一个族群和宗族只要有足够的女性存在,那么有大量男性还是少量男性,都并不影响族群的延续,于是实际上很多男性本质是作为一种“消耗品”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而身为“消耗品”而非“必需品”则导致了他们有更多时间精力、同样也更有必要性地去思考自己究竟为何活着,于是暴力、战争、流血、宗教、创造发明,这些东西往往都是男性折腾出来。&br&&br&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和生物学自然发展中,我一直都认为男性是更有“哲学性”乃至“神性”的一个性别(这个观点杨大懒人也有提及),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男性较女性也更加阴暗邪恶和没有责任感(女性少有会对自己的后代or父母毫无责任感,这是一种为了种族延续的设计)&br&&br&但,目前中国男性的“哲学性”及“神性”相对而言已经很少了,因为中国几千年前为了压制男性的“哲学性”,搞出了一个叫儒家思想的东西,弄出了一个“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观点,使得许多本来可以充当“消耗品”而可以具有“创新力”的男性被迫麻木地投入到了世俗社会中,于是我们现在也会发现,许多普通男性究其一生也是为了买房买车娶媳妇养好一个娃在奋斗,没有任何别的目标,他们说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自己也不喜欢这样做,但是他们却依然照旧,于是他们慢慢变成了(亦或是被动变成了)非常平淡庸俗而又无趣的人,只有在回家前一个人在地库车里的时候,才能在片刻的安宁中偶尔继续思考人生的意义,但这思考又马上会被扑面而来的生活重担与强加的责任感填满,于是就又被遗忘在了角落。
看男神回答了这个问题,于是作为小迷妹的我也来瞎说几句。 在八字命理中,我们管“一个人想要在世俗社会所获得的世俗成就”叫做“财官欲”,而我在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女性的“财官欲”基本都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她们人生的整体目标会趋同一致,虽然也有波动…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41f55cbec600dc64e71993ee6dfd12c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41f55cbec600dc64e71993ee6dfd12c_r.jpg&&&/figure&&blockquote&2016年夏天,摄影师Chin Chen在东莞偶遇了打工少年小志,拍摄了他与朋友生活中的点滴。不久小志返回老家梅州,两人分别。12月,摄影师得知了小志在斗殴中丧生的噩耗。他在小志一周年忌日时找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心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