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黄家村到山东郯城多远蓝牙距离有多远

indexradv200
神头镇商家资讯
生活小提示
黄家村风景风光更多郯城行政区划
卷一 行政区域&
[作者:县志编委&&文章录入:admin
第一节 县城&
历史变迁郯为古地,历史上,为郡为国。两汉极盛之时,更为徐州刺史部治所。千百年间,地当要冲,重镇苏鲁,拓殖建设堪称辉煌,现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偌大郯国故城遗址,即为明证。但魏晋乱后,地位衰落。隋唐两宋,虽有起色,但其声势显赫已远非于前。且自唐后期省县入临沂,中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中期,未再复置,其长达500余年间,境域所属,尚随临沂县而易。
元末,郯城县复置。同时,沂州守御王信在县城今址筑土城。明洪武(年)初,改筑砖城。清,承明制。直至民国于今。县建置未易,且县城治所除抗日战争极短时间外均扎驻在郯城今址,故城区建设亦有所复兴。
《乾隆·郯城县志》载,元末王信所筑之城,系“累土而立”,墙基为碌碡排垫,故称“碌碡城”,占地面积569.25亩,“墙周围五里八十步,高一丈二尺,宽八尺;护城河宽三丈,深九尺;设有三城门,南曰通淮,西曰瞻鲁,北曰拱极。”
1510年(明正德五年),知县黄琮在北城门之上增建城楼。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知县郎湘在西、南城门之上再建城楼,与北门城楼对应相望。1577年(万历五年),知县赵蛟又建城墙小角楼4座,使古城初具规模。
1538年(万历十一年),大雨冲塌南门,知县颜若愚重行修复,并于东城之上增建鼓楼与西门城楼相望。因鼓楼内塑文昌帝君像,故又曰“文昌阁”。后又在其南百余步间城墙之上建奎星楼,塑奎星像。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知县文广以砖修建城墙和各城门,既较之以前美观坚固,又免除岁年修复之苦。同时,各门城楼建成重楼,城四角建起硅楼。楼阁恢宏,女墙鳞峙,蔚为壮观。
1668年(清康熙七年),郯城县遭强烈地震破坏,城墙全坍,楼阁无存,县治成一片废墟。1678年(康熙十七年),沭河泛滥,大水直冲县衙,北城墙被冲塌60余丈,县治一片汪洋,阖城苦不堪言。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知县方殿元修筑东北角城墙45丈。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知县荆文康又修筑西北角城墙15丈和北城门楼。至此,城墙告以修复完毕,楼阁则付之如阙,景况比之明末已大为逊色。
终清一朝,至民国时期,境域征战不绝,血刃无常。县城已实难有建设之言。无数次毁灭性破坏、掠夺过后,到1948年郯城县最后解放,县城几成一片废墟。
民国旧貌饱受天灾之苦和人祸劫难的古郯境域,日最后获得解放之时,明清堂皇城区旧貌已难寻觅。遍观城内所余故旧建筑,仅几处破墙残楼而已,余之一片废墟,凄凉破败,惨不忍睹。
残留楼房,一座在城区西南角,为邮电局所用之二层六间砖木结构小楼,原系外号“徐二憨子”者开店所建。一座是天主教堂二层十间砖木结构建筑。此外,南门外关帝庙前,还有一座破旧戏楼。
民国郯城属三等县城,占地面积不大。至1948年解放前夕,实有569.25亩,城区东西长759米,南北宽500米,东城墙在今实验一小处,西城墙沿郯西路走向,南城墙靠团结路北沿,北城墙在北城河南岸。城门有三,南曰民权,北曰民生,西曰民族。
郯城自古无东门。据《山东通志》载:“城东有禹王台陵,遏沭水。南流堤溃,则全沭西注有淹城之患”。为防沭水之灾,故未设东门。此说当有一定道理,但究因于何,未得详考。
民国时期,三城门洞外呈拱形,内为方形。洞高5米,宽6米,长8米。城门之上有3间古式普通瓦房,房高5米,宽5米,长8米,供岗哨用。城墙外皮以青砖包砌,内为黄土,俗称“城璜”。墙基仍为碌碡堆砌。护城河因长期战争损毁填塞,加之流水塌陷淤积,已宽深不定。城北最宽,可达200米左右,城东宽6米,西南宽5米,西面宽仅4米,而南门至东墙已成平地。三城门均无城河桥,只南门外150米处有一桥座落于排水沟之上名曰“母猪桥”,过此桥即是南关。南关有四门:南门曰“九如”、西门曰“日恒”、北门曰“通渠”、东门曰“日升”。
民国间,城内有3条大街,一条从东城墙奎星阁经县政府门前直通西门为东西街,长759米;一条从南门里向西拐,经颜家巷通北门为南北街,长580米;一条从南门向北,到县政府门前向东拐一点,经高学街巷(俗称考棚街)通北门亦为南北街,长540米。此三街宽均约4~5米,另外还有宽2~4米不等之当铺前街巷、当铺后街巷、文魁街巷、高学街巷、园明街巷、文明街巷等。
县城地势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以县政府为最高点。城区无正式排水道,雨水顺街巷分流入城内汪塘或经城南下涵洞流入护城河。时全城有三排水涵洞,一在城西南角城墙下,即今城关工商所处,内连西大汪,外通护城河;一在南门东边现日用品公司楼下,直通母猪桥下入古淮河;一在东北角城隍庙后城墙下,内接城隍庙后大汪,外连护城河。此外,尚有4处较大池塘可予积水,一是现工商局后西大汪;一是现面粉厂后城隍庙大汪;一是现武装部内之孔庙汪;一是现邮电局家属宿舍之马厩汪。
时城里有3000余人,2000多间住房。连南关、北关和城西共有8000多人。城里有3口土井,生活用水均靠手提担挑。
环境卫生无人过问,街道两旁无树木和公厕。所有街道均为泥土路面,晴天一街土,雨后满街泥,车马行人过往困难。
至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机关仍满布全城。县政府占有明清王朝县衙旧址。坐北面南在城北部中间,居全城最高处,内有前廊式带明柱和角门的大堂9间,供公审案件之用。二堂亦为9间,用以案件秘密审讯。时县政府共有房屋171间。警察局在颜井街路南。绥靖指挥部在娄家巷南。民政自卫总队军训班在南门路东。感训班在和睦沟路东。兵役所在城东南角奎星楼下路南。电话事务所在颜家宅。此外,监狱在县政府院西南角,南北长60米,东西宽30米。自卫总队、征收队均设址在县政府院内东南角。法院在孔庙东。
晚清到民国中期,全城共有21家商号作坊,10家中西药房诊所,4处学校。
& & 建国后县城
日,县境解放。此时,城区东西长800米,南北宽600米,总面积0.48平方公里。连年战争之后,道路坑洼不平,弯曲狭窄,房屋断墙残垣,破败不堪,全城一片凄凉惨乱景象。年30年间,为改造旧城和建设新区,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开辟出几条主要街道,将建国前最宽仅4
米的城内泥泞之路拓展成18~24米宽的柏油大道。在城西新建起工业区,城内外增建起大量生产、生活建筑和公共设施,达到能与当时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此间,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局面告以形成。
1980年后,县委、县政府将城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确定1名副县长分工并主持城建工作。并于次年3月在县建委增设城建科具体负责,1988年4月更组建城建局予以强化领导。此间,县城建设开始制订总体规划并按其规划要求分区进行改造,重点是拓宽道路,完善供水排水系统,注意街道绿化美化,增建公共福利设施,合理安排公共建筑特别是沿街建筑。经数年努力,到1985年底,城区面积已扩展为5.1平方公里,城内12.09公里的6条主要街道已全部铺设沥青路面。1999年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准为“以发展加工工业商贸为主的临南中心城市”,城市用地规模到2000年为12.08平方公里;2010年为
19.31平方公里,城区发展用地控制在环城路以内。依托旧城向西南、东南发展为主,保留现状,严格控制。
&&&&&&&&&&&&&&&&&&&&&&&&&&&&&&&&&&&&&&&&&&&&&&&&&&&&&&&&&&&&&&&&&&&&&&&&&&&&&&&&&&&&
第二节 乡镇&
郯城镇郯城镇是郯城县县城驻地镇,春秋战国时期为郯国故地。全镇59个行政村(街),5.2万人,总面积57平方公里。境内沭河、白马河贯穿而过,属沂、沭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2100公顷。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以板栗、西瓜、花生、蔬菜等为主。乡镇企业以机械铸造、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仪器加工等为主要产业,达20多个行业门类,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228家。1999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13.5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
亿元,财税总收入15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4元。全镇村村通电。镇驻地村村通水泥路,大部分居民用上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安上了电话。全镇已形成了中部商贸、西部产粮、北部瓜菜、东部林果、南部饲养的格局,仅板栗丰产园就达1.4万亩,成为苏北、鲁南最大的板栗生产镇,所产板栗远销海内外。境内有孝妇冢、于公墓、郯国故城等名胜古迹,郯子公园位于该镇境内。该镇农历五、十为集日,三月二十八和十月十五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0
处,医院1处,卫生所8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队。
马头镇马头镇位于县境西部,沂河南岸,郯(城)微(山)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纵贯镇境。镇政府驻地马头,距县城9公里。镇境东西8.3公里,南北6.8公里,总面积38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镇驻地2.5万人,其中回民3100人,为县境回民主要聚居地。镇辖49个村(居)委会,39个自然村。系1933年苍山暴动主要领导人刘之言故乡。镇境地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土壤多为河潮土。耕地2200公顷,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盛产板栗、银杏、核桃。民营企业300多家,主要有糖果、造纸、彩印、纸箱等厂。糖果业已发展成为全国五大糖果生产基地之一。郯微公路北侧食品批发商场系临沂市乡镇级最大专业批发商场。马头镇自古就有经商之传统,为鲁南苏北著名商贾重镇,素有“小上海”之称。农历三、八为集日,三月十七逢古会。全镇有县直中学一处、中心中学1处,中心小学1处,小学29处,医院1处,卫生室15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5.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2.9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656元。马头清真教堂被列为郯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坊镇重坊镇位于郯城县西南部,两省(山东省、江苏省)三县市(郯城县、苍山县、邳州市)交界处,沂河西岸。镇政府驻地重坊,距县城25公里。东10公里接京沪高速公路东红段,南5公里接310国道连(连云港)兰(兰州)段。镇境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49平方公里,总人口5.41万人,辖
39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镇境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土壤多为河潮土。耕地面积2890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是全县粮食重点产区;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琅琊草等,盛产银杏。全镇形成银杏加工、黄沙开发、对外劳务输出、个体客运、建筑材料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镇办企业、民办企业等共
3163家。农历二、七为集日,正月初七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2处,小学39处,医院1处,卫生室12处。有文化站、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1999年,
工农业总产值5.61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8亿元,占85.6%,农业总产值8050万元,利税总额5452万元,农村人均收入2238元。全镇银杏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富有特色,交通通讯发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80%以上的村开通有线电视。镇驻地有直达南京、上海等地的长途客车19
辆,中短途客车39辆。小城镇建设颇具规模,建成三纵九横15华里商业街道和工业、商业两大园区,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
李庄镇李庄镇位于郯城县最北部,镇政府驻地李庄,距县城32公里。辖42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共4.9万人。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3954公顷,林地面积
605公顷。东为丘陵,西为沂、武河冲积平原,205国道纵穿南北,曹李公路横贯东西。全镇村村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调频广播、户户通电,国际互联网已进入农民家庭。矿产资源以金刚石、重晶石、矿泉水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大豆、棉花、黄烟、桑柳为主。林果以苹果、鲜桃、西瓜为主,示范推广了大棚油桃、大棚樱桃,建成千亩桃园风景区。畜牧业以鸡、猪、牛、羊为主。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已初步形成钢木家具、条柳纺织、建筑印刷、夹芯板材、车木锤柄、果菜脱水、面粉加工、丝织地毯、五金工具、精细化工等十大主导产业,西唐庄村被誉为“鲁南钢木家具第一村”。李庄镇自古为商贾重镇,农历五、十逢集日,正月十五逢古会。镇内现有中学2处,小学21处。县第二人民医院设在镇驻地,其它卫生机构8处。有文化站、文明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其中文明图书馆藏书量近3万册,是全市最大的乡镇图书馆。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4亿元,农业总产值7500万元,工业总产值1.1
亿元,财政收入26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1元。
褚墩镇褚墩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京沪高速公路,苍(山)郯(城)临(沂)公路贯穿南北。镇政府褚墩,距县城27公里,辖33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共5.5万人,总面积65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有虎山,西南有兰山,最高海拔138.1米,多系岭砂土和老黄土,中部、东部为平原洼地,五里河、老涑河纵贯南北。耕地面积3408公顷。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盛产大蒜、黄瓜、芸豆、菠菜、山牛蒡、西瓜。镇办农业科技示范园服务1处,占地750亩。镇办企业
18家,民营企业3146家。以煤炭开采、石灰、石子、砖瓦、制绳、陶瓷生产、蔬菜加工、运输和商贸行业为主。农历一、六为集日,二月二十一、三月二十一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2处,小学22处,医院1处,卫生室22处。有文化站、影剧院、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3.7亿,其中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
杨集镇杨集镇地处县境南部,两省三县市(郯城、江苏省邳州、新沂)结合部。紧靠205和310国道,距京沪高速公路出入口仅5公里。镇政府驻地杨集,距县城25
公里,总面积81平方公里。总人口5.02万人。镇辖64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镇境地处平原,除墨河两岸有少量黄壤土外,其余均为黑粘土。耕地面积
4667公顷。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是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经济作物以辣椒、大蒜及创汇蔬菜为主。镇内设有大米批发市场、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墨河商业街三大贸易市场,是鲁南苏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全镇有镇办、民营企业230家,以土陶制作、粉条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骨干企业有杨南板材厂、龙泉精洁米厂、裕丰集团等。镇驻地农历二、五、七、十逢集,二月二十三、四月初八、十月初二逢古会。镇内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22处,中心幼儿园1处,医院
1处。1999年,工业总产值1.4亿,农业总产值1.5亿,农民人均纯收入2325元。
黄山镇黄山镇位于郯城县西北部,地处罗(庄)、郯、苍三县区交界处。镇政府驻地前黄山村距县城26公里。辖33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人口4.7万。面积5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5公顷,林业面积1050公顷。东部是沂武河冲积平原,西部是低山丘陵区,沂、武河贯穿南北。东连205国道,西接汤郯公路,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石灰石、坩子土、黄沙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年粮食总产量24102吨。经济作物主要有白柳条,建有15000亩白柳条生产基地,条柳编工艺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素有“白柳之乡”的美称。镇办、民营企业1688家,主要从事化工、水泥、建陶、条柳编、废旧钢材经销、轧钢制钉、运输、打绳、木器加工等行业。1999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315元。新增5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总装机达1500门,新上数字移动通信基站1处。农历三、八为集日,正月十七日、十月一日为集会,四月初八古庙会于1971年由本镇丁屯村迁入镇驻地。全镇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5处,卫生院1处,卫生室15处,文化设施有文化站、书店等。
高峰头镇高峰头镇位于县城南9公里,205和310国道纵横交叉,贯穿全境,南距京沪高速公路出入口仅5公里。耕地面积3262公顷。镇政府驻地店子,总面积70
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人,辖48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镇境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丘陵为岭砂土;中部沭河冲积平原为黄沙壤土;西部平原涝洼,多为黑粘土。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板栗、杞柳、葡萄、蔬菜为主。镇办企业以柳编、黄沙、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废旧钢材购销为骨干。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挂毯,工艺精湛的柳编制品畅销北美、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镇内设有私营企业经济区、工贸小区、工业小区各1处,另设大型综合集贸市场1处,汇集商贸人员20000余人,日交易额200多万元,素有“小香港”之称。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村村开通有线电视,有4000门程控电话。镇驻地农历二、七为集日,三月十二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2处,小学34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31处。1999年,工业总产值4亿元,农业总产值0.63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镇境东部有地震断裂带自然景观,郯子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山镇庙山镇地处郯城县境北部,镇政府驻地马站距县城15公里。东临马陵山,西依沂河,205国道纵贯镇中。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总人口4.3万人。耕地面积2899公顷。1999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90亿元,财政总收入2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0元。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白柳、瓜菜、蚕桑、花生、大豆,盛产优质苹果。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形成了农机配件,翻砂铸造,碾米运输,采石建材,乐器制作,条柳纺织六大支柱产业,开发了以顺天城农机批发商场为龙头的镇驻地商贸区,另有岳庄乐器制作小区,大埠工业园和水泥厂三产区。乐器制作小区,以岳庄二胡加工专业村为龙头,辐射带动了周围6个村300余户加工二胡,年加工二胡等乐器10万余把,成为中国江北最大的二胡加工生产基地。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080家,大型私营企业19家。农历三、八为集日,二月十八日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2处,小学23处,医院3处,
卫生室41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
港上镇港上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港上距县城15公里,辖23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总人口3.9万人,镇驻地1.2万人。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79公顷,林业面积960公顷。地处平原,西傍沂河,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靠310国道,北依郯(城)微(山)公路。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出口创汇蔬菜——大白萝卜;盛产银杏,年产银杏干果400吨。镇办企业13个,以铸造、工艺礼品、棉花加工、工艺草编、烟花鞭炮、木璇制品、塑料制品、小五金、运输、商贸为主。其中以后埝村传统木璇工艺发展起来的系列木制玩具、礼品享誉国内外。徐圩子村、官庄村的烟花畅销大江南北。农历五、十为集日,三月二十三与四月十三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4处,卫生院1处,卫生室39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83元。
沙墩镇沙墩镇位于县城以北22公里,东与临沭县华桥乡接壤,205国道纵贯南北,临张(场)公路横跨东西。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3709公顷,辖41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4.6万人,回族781人。镇政府驻地沙墩村。镇境地势北高南低,东部为丘陵,系红砂土质;西部是平原,系黄砂土壤;中部多是黑粘土质。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地瓜、花生、大豆、杞柳为主。矿产有金钢石、煤碳,并在西部建有株柏煤矿1处。企业有柳编、建筑、食品、农机配件等厂家。白柳条编织为该镇的传统工艺和支柱产业,产品100多个品种,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杞柳15000亩,从事条柳编织人员12000多人。全镇有中心中学1处,小学24处,医院1处,联合诊所12处,店铺150余家。镇驻地农历二、七为集日。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2.4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1.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9元。
胜利乡胜利乡位于县境西北部,沂武河平原,东临沂河,西濒武河,汤郯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乡政府驻地胜利村,距县城15公里。乡境东西7.5公里,南北
17.5公里,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乡驻地胜利村原为刘庄村,解放后更名为胜利村。全乡辖31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受沂武河影响,
地势北高南低,土壤多为河潮土,耕地2606公顷。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萝卜、山牛蒡;盛产银杏、板栗、白柳条。乡办企业
31家、民营企业1296家,主要有制帽、纸品、印刷机械、织布、制砖机械、蔬菜加工、银杏叶保健茶等厂。银杏叶已发展成为全国最集中的生产基地之一,全乡银杏种植面积2.5万亩。境内赵楼村有“天下银杏第一村”美称。胜利乡为全县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有“西北粮仓”之称。乡政府驻地农历五、十为集日。全乡有初级中学2处,小学12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31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3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8元。境内王郎汉墓被列为郯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村乡新村乡位于县境西南部,是著名的“银杏之乡”,乡政府驻地新村,距县城25公里,全乡辖27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总人口3.5万人,总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433公顷,林地面积1300公顷。地处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土壤多为河潮土。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银杏是全乡的支柱产业,现有银杏采叶园、苗圃、结果园1200公顷,银杏结果大树2.3万棵,年产银杏果500吨,产银杏干叶3000吨,年出圃苗木9000万株。境内有全国最大的银杏优良品种培育基地,有乡办、民营企业967家,以银杏叶加工、木材加工、粉丝加工、塑料加工为主。龙头企业有中、法、德合资的郯城绿源银杏有限公司。乡政府驻地农历四、九为集日,三月初三、四月初八逢古会。全乡设中学1处,小学15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6处,有全省第一家乡级农民公园——银杏古梅园。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在新村官竹寺遗址有二千年银杏树1株,高37.8米,胸围7.1米,荫地
0.78亩,被列为郯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园乡花园乡在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花园,距县城25公里。辖42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共4.6万人。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00公顷,林地面积1060公顷。乡境地处平原,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素有郯南“鱼米之乡”美誉。有乡办、民营企业235家,以商贸装饰板材工业为主。1999
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3亿元,农业总产值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3元。木材运销与加工、交通运输、商贸为全乡经济支柱产业。有日供水3万吨的自来水厂1处。乡驻地建设实现了园林化、标准化。有中学1处,小学19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8处。
归昌乡归昌乡位于县境西南部,系传统的优质稻米之乡和稻米加工之乡,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南北朝时曾于此设归昌县。柳河沟、郯新河、小墨河穿境而过,310
国道、郯(城)瓦(窑)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纵贯乡境。乡政府驻地归昌四村,距郯城15公里。乡境东西8.5公里,南北11.5公里,总面积59平方公里,
总人口3.7万人,辖4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乡境地处平原,地势低洼,多系黑粘土,耕地3009公顷,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乡驻地东南2公里处,有一片低凹涝渍地,名曰“姜湖”,曾作为贡米进京的姜湖米即产于此。经济作物有苔韭、辣椒、大蒜、葡萄、葱、大白菜等。1999年推广无污染、无公害生态农业稻田养蟹、泥鳅、黄蟮等500亩,亩增收入2000多元。乡办企业郯城县盛精洁米厂,下设两个经理部,有38个加工车间,日加工销售大米300
吨。个体私营经济主要有稻米加工、稻草制品加工、草柳编、建材加工、农机具加工等。农历四、九为集日,二月十五、三月初八、四月初三、十三、二十三逢古会。全乡有县直中学1处,初级中学1处,小学15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9处。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2元。乡最北端郯庙村曾建郯子庙,现尚有一棵古槐及数块大石碑,乡西南端“商周后期马王遗址”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花乡红花乡位于县境南部,沭河西岸,与江苏省新沂市接壤,处于山东省的南大门,“205”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乡政府驻地前苍村,距县城15公里,乡境东西7公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乡驻地4010人。乡辖43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乡境地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土壤多为河潮土。耕地3142公顷,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蔬菜、西瓜、花生、大豆;温室大棚蔬菜是特色支柱产业,全乡蔬菜复种面积3.5万亩。乡办企业6家,民营企业13家,主要有五金、服装、米机配件,鞋服、精洁米等厂。位于“205”国道西侧的蔬菜瓜果批发市场是临沂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之一。红花乡有红花埠、大新、乡驻地三处集贸市场,乡驻地农历三、八为集日,二月初十、三月初十、四月初十逢古会。全乡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2处,幼儿园1处,成人教育中心1处,医院1处,卫生室8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溜冰场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1.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
高册乡高册乡位于县境西部,郯(城)瓦(窑)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和白马河纵贯乡境,乡政府驻地小马头,距县城5公里。乡境东西6公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47平方公里,乡辖40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总人口3.2万人。乡境地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沙质黄土壤,南部为黑粘土。耕地面积2447公顷,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蔬菜;林果业有板栗、银杏,被省、市列入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乡镇。乡村企业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主要产品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有膨化食品、炊事用品、麻制品、草制品、家庭造纸、草编工艺等支柱产业。乡驻地农历二、七为集日,四月二十七逢古会;主高册、刘庄、小马头分别于农历三、八,四、九,五、十逢集。全乡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5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13处,有文化站、电影站、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
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8元。
大尚庄乡大尚庄乡位于郯城东南部,东依马陵山,西邻沭河,京沪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乡政府驻地大尚庄村距县城20公里。乡境东西5公里,南北10公里,总面积57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乡驻地3500人。全乡辖27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耕地2466公顷,林地300公顷。乡境地处沂沭河冲击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土壤多为沙质性土壤。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花生、西瓜、大豆、棚菜;盛产板栗、油桃、苹果。乡办企业有建材厂、黄沙站、加油站。民营企业有服装厂、水泥预制厂、面粉厂、芯板厂和灯丝厂。畜牧业以饲养牛、羊、家禽、生猪为主,有养殖专业村10个,畜牧年产值4700万元。乡境内红石资源丰富,年采运量达150万方。全乡设驻地中心集贸市场1处,乡村小集3处,310国道南侧小李庄西瓜批发市场1处。全乡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3处,卫生室27处,中心医院1处。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0.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2元。境内黑龙潭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郯城八景之一的海楼朝霞,由吾仙洞名扬海外,实属郯城自然风景区之最。
十里乡十里乡政府驻地官塘村,距县城北5公里,东靠白马河,西濒沂河,205国道纵贯乡境。总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3100公顷,林地475公顷。辖48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总人口4万人。乡境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处平原。农产品以小麦、玉米、稻谷、大豆、花生、棉花及创汇蔬菜为主,盛产葡萄、山牛蒡等。畜物业以养猪为主,兼养鸡、牛、羊、兔等。乡办、民营企业,以食品加工、运输为主,骨干企业有建筑公司、农机配件制品厂、言玲铁矿等。该乡有中学2
处,小学20处,医院1处。乡驻地农历四、九为集日。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9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0.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4元。
归义乡归义乡位于县城东北部,乡政府驻地归义村,距县城6公里。郯城至泉源头防震公路横穿东西。总面积80平方公里。总人口3.67万人,回族18人。乡辖34
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乡境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山丘地,西部属黑土和黄土平原,马陵山绵延乡境东部,其主峰海拔128.9米,沭河傍马陵山南流。耕地面积2773公顷,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等,盛产板栗。乡办企业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刺绣等骨干企业。工艺精湛的刺绣产品远销南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全乡有初级中学1处,小学19处,医院1处。乡驻地农历三、八逢集。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0.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3元。
清泉乡清泉乡位于郯城县东北部,地处两省三县(郯城、临沭、和江苏东海)交界处,是全县唯一的纯山区乡镇。西依巍峨马陵,怀抱滔滔沭河,山青水秀,景色怡人。依山势而建,曲折蜿蜒的县乡公路,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乡境东西4公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为40平方公里,总人口9852人。辖12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该乡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曾是解放前县委所在地,也是抗战期间著名的游击区。土层薄,土壤肥力差,多为红壤。耕地面积987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花生为主,林果业、畜牧业、黄烟种植业是全乡的支柱产业。山区开发成效显著,盛产优质大枣、油桃、猕猴桃、板栗等。乡办企业2家,个体私营企业
13家。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429万元,农业总产值2157.9万元。全乡现有中心小学1处,小学5处,卫生院1处,电视转播台1处。农副产品贸易以前城集市为主,农历三、八逢集。前城集市还是鲁南苏北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逢集日上市黄牛数达1000余头。
清泉乡名胜古迹众多,较著名的有独龙涧(内有庞涓沟、上马石、恨谷崖、墓碑群、庞涓死难处等景点)、老虎崖(附有神蛙观海、鬼谷子坐禅塑像、老虎洞、神泉等景点)、马陵道、庞涓墓、清泉寺遗址、箭眼石及形成于中生代的柏树化石群等。
泉源乡泉源乡在郯城县境东北部。乡政府驻地泉源头村距县城21公里。辖48个行政村,共3.8万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3820公顷,林地1489公顷。地形东部为山区,西部为平原,白马河纵流西部。五(湖)华(桥)、泉(源)马(站)公路在此交汇。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程控电话,乡驻地及沿山10多个村通自来水。矿产以重晶石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等。盛产水果、蚕茧、黄烟、棉花、大蒜等。畜牧业发达,1999年,大牲畜存栏
9300头,羊4000只,生猪存栏1.3万头,被省政府命名为“畜牧业强乡”。乡办、民营企业762家,以电子元件、轧钢、建材、食品、丝织挂毯加工为主,其中郯城县电子塑料元件厂为江北第一家电话机配件厂。1999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7
元。有中学1处,小学25处,医院1处,中心医疗室8处,有病床110张。乡驻地农历一、六为集日,三月十一、四月十一逢古会。
&&&&&&&&&&&&&&&&&&&&&&&&&&&&&&&&&&&&&&&&&&&&&&&&&&&&&&&&&&&&&&&&&&&&&&&&&&&&&&&&&&&&&&&&&&&&&&&&&&
第三节村庄郯城镇郯城春秋时为少?后裔封地,称郯国。秦置郯郡;汉设郯县,属东海郡,为郡、县治所。唐代始名郯城,为郯城县驻地。约于金迁今址。虽经历代更迭,但“郯城”之名一直沿袭至今。1948年郯城解放后,为郯城县和郯城镇人民政府驻地。
村(居)以县政府为中心,以方位取名城里、南关、北关、西关、东关。城里设有3个街道居委会,现有(指1999年底,下同)2020户、5600口人。南关设有3个街道居委会,现有1107户、3521口人。北关设有6个街道居委会,现有1527户、6041口人。西关设有3个街道居委会,现有1236
户、5058口人。
官路口相传春秋时一看守郯国北城门沈姓人,于北门外路旁定居,扩展为村。因村北原建有“北亭子”故称北亭子村。清代以此村中的岔路口为迎送上级官员之地,改名为官路口。现有250户、975口人。
英城后相传郯城县城搬迁之前即有此村,故当于金之前建村(具体建村年代待考)。因处郯国故城北,得名城后。后王、薛、郑、皮、叶等姓相继迁出。因村中英姓居多,故改名英城后。现有168户、620口人。
王城后据王氏宗谱载,王氏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发生地震后,由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居住,因村处郯国故城北,且紧靠英城后,故名王城后。现有172户、720口人。
郑城后清康熙年间(年),郑姓自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建村,故名郑城后。现有150户、550口人。
叶城后清嘉庆年间(年),叶姓自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定居,始名叶庄,后以村处郯国故城北,改称叶城后。现有150户、550口人。
皮城后清嘉庆年间(年),皮姓自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居住,始名皮庄,后因村处郯国故城北,改称皮城后。现有182户、685口人。
薛城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朱、薛二姓自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建村,因朱姓为首户,初称朱圩子。1948年以薛姓人口居多,改名薛村,后因村处郯国故城北,故改称薛城后。现有146户、583口人。
管庄管氏宗谱载:“清康熙八年始祖自管家集迁来郯城西南”建村,以姓氏得名管庄。现130户、556口人。
西圈子相传明嘉靖年间(年),徐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处白马河河湾内,故名圈子。后以方位改称西圈子。现有124户、468口人。
东圈子清乾隆年间(年),徐姓自圈子(今西圈子)分居于此居住,以方位取名东圈子。现有172户、608口人。
北马庄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后,马姓自南马庄迁此建村,以方位得名北马庄。现有126户、432口人。
杨楼该村杨姓自临沭县杨家楼村迁此居住,迄今已二十七世,据此约于元末(年)建村。仍沿用原籍村名杨家楼,简化为杨楼。现有223户、970口人。
前八庙据传春秋时,郯国于此建“春台”一处(今遗址仍存),供郯子游观。后人于春台东南角建村,称春台庄。王氏宗谱载:“始祖原籍江南淮安府海州岱山瓦屋基,元统世末(1335年)迁至沂州郯城县春台庄”。明万历年间(年)在春台西旁建一座趴腊庙,该村遂改称趴腊庙。清嘉庆年间
(年)以方位改称前趴腊庙,后演化为前八庙。现有428户、1776口人。
后八庙据王氏族谱载,清嘉庆年间(年),王氏一支由趴腊庙(今前八庙)分居于村北居住,故称后趴腊庙,后简化为后八庙。现有150户、602口人。
& & 后东庄
1958年村北出土一块明崇祯九年立蒋氏始祖碑。据传该村胡姓来居,早于蒋姓,胡姓之前尚有褚姓。据此,该村最晚当建于明万历年间(年)。因村处郯国故城东,且居东庄(今前东庄)后,故名后东庄。现有802户、3068口人。
前东庄该村历史悠久。清朝末年村内出土一面汉铜镜,后又相继出土黄金块、崇宁钱,并于村东发现吕家林、顾家林、任氏先茔等无后裔的古墓遗址。杨氏宗谱载:“我杨氏始祖讳景辰,仕前明官礼部侍郎,于明万历中隐居郯邑之东庄”。因村处郯国故城东,得名东庄,后以方位改称前东庄。现有428户、1668口人。
汪卸该村约建于唐初。村内现存有唐代所建三官庙遗址。清末,仍于此逢庙会。传说唐贞观年间,薛仁贵东征,曾在此卸甲休息,后人于此建村,得名卸甲庄,简称卸庄。清末,以村内汪姓居多,改称汪卸庄,后简化为汪卸。现有387户、1300口人。
王卸王氏宗谱载:“始祖原籍江南淮安府岱山瓦屋基,元统世末迁至沂州郯邑之东春台庄(今前八庙),十二世祖分支至此定居”。该村约建于清顺治年间
(年),因紧靠卸庄(今汪卸),始名亦为卸庄。后因王姓较多,故更名王卸庄,简化为王卸。现有310户、1013口人。
张卸张氏宗谱载:“我张氏前明洪武二年自山西省洪洞县喜鹊窝奉旨迁发郯邑,居张高册。二世祖迁南关至龙门。清顺治,十一世祖自龙门分支来沭水西居住”。因距原卸庄较近,初称卸庄。后以方位称前卸庄。建国后又以姓氏改名张卸庄,简化为张卸。现有220户、890口人。
吴冶庄回忆吴氏宗谱载,吴氏于明天启年间(年),自郯城县吴蒲坦迁居城西南五里处定居,以冶炼为生,始名吴冶庄,后习称吴庄。因与郯城县马头镇、归昌乡的吴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恢复原名吴冶庄。现有161户、536口人。
王巷清嘉庆年间(年)建村,因村居张林北,得名后张林,亦曾称小张林。1946年以村内王姓居多,且只有一巷,改称王巷。现有175户、536口人。
北张林《乾隆·郯城县志》载,明正德甲戍进士张景华,字时美,郯城县高册社人,曾任御史武定侯,左都御史,为人正直,拯恤兵民,不行贿赂,受严嵩之嫉妒、诽谤,
而被罢官。万历十一年卒于故乡。为防盗墓,设墓地多处。此村南即为其墓地之一。明万历末年,看林人扩展成村,得名张林。因与郯城县高册乡的张林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张林。现有56户、214口人。
南马庄马氏宗谱载:“我马氏始祖惟传,前明洪武初,自山西鹊里迁郯,居城内。崇祯十有七年,烽烟四起,城内难以安居,又迁住泥湖庄。至清顺治九年,十世昌裕,始定居城南”。以姓氏得名马庄,后以方位改称南马庄。现有402户、1128口人。
许庄明崇祯年间(年)因战乱,许姓人自郯城迁居于此,以姓氏得名许庄。现有190户、405口人。
& & 沙窝崖
(“崖”方言音读作yai,下同)原名“老庄子”。明万历十一年被洪水冲没,后重建于村北大沙滩西侧,得名沙窝崖。1956年于村南200米处挖出旧村址,据考证为唐代所建。现有310户、1217口人。
梅岭齐张氏宗谱载:“张氏始祖,于明洪武自山西鹊里迁郯城东南四里处定居”。因此处原有一梅花岭,村岭并列,故取名梅岭齐。现有196户、817口人。
东南场王氏宗谱载:“十五世祖清嘉庆自前八庙分居于此”。因此处原系王氏谷场,地处前八庙东南,故名东南场。现有230户、1419口人。
湖里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村。村中现有唐代“福会庵”古寺遗址,1958年又在村东北出土两个铁锤,一把钢剑,均为唐代兵器。因村近涝洼湖,得名湖里。现有167户、602口人。
坡里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村。因村处涝洼湖坡,故名坡里。现有402户、1290口人。
葛庄孙氏宗谱载:“我孙氏始祖讳告,前明洪武二年自山西迁来郯邑,安居于沭滨,……”始称孙庄。清初葛姓由郯城县滩头迁至村北侧居住,得名葛庄。1958年两村合并称孙葛庄,后因葛姓居多,又称葛庄。现有353户、1170口人。
英庄村西北角古槐旁,原有一石碑载,此古槐植于明万历。据此该村约建于明万历年间(年)。以姓氏得名英庄。现有165户、589口人。
金湖清光绪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得名王庄。因与郯城县高峰头、红花、新村等乡镇的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取水稻成熟时呈现金黄色之意,更名为金湖。现有146户、470口人。
大黄楼相传明嘉靖年间(年),宦官黄熹鲧自京都来此处隐居,建楼一座,得名黄家楼,简称黄楼。清光绪年间(年),因村前又建一小黄楼,该村遂改称大黄楼。现有175户、629口人。
小黄楼清光绪年间(年),潘姓自关庄迁此为李家看林,后扩展成村,以靠近大黄楼,故名小黄楼。现有95户、335口人。
袁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王姓来居时,袁姓已在此定居六世。据此,该村当建于清康熙年间(年)。以姓氏得名袁庄。现有129户、446口人。
龙门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村。李氏族谱载:“始祖,讳失纪,明洪武初,自山西鹊里迁来郯邑龙门村”。此村东原有郯城八景之一的“龙门桃浪”。村内曾挖出两个石洞,青石洞壁上刻有“鲤鱼跳龙门”图案。经考证,此洞系汉代遗迹。故龙门村名当以此得。另传说,唐贞观年间,薛仁贵东征,曾于此设“龙门阵”,后此处建村,取名龙门。现有912户、3214口人。
1968年因修跋山水库,从沂水县崔家峪之张岱迁民于此立村,以吉祥意取名东升。现有68户、249口人。
白溪汪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后,张、李、周等姓相继迁此建村。因村处白溪汪旁,得名白溪汪。其汪名由来有二:一说因靠近白溪(今白马河),故称白溪汪;二是在郯城一带,广为流传着东海孝妇的传说。她以纯孝而罹不孝之名,以无辜而遭大罪之刑。孝妇临刑前立誓:“我如有罪,红血流下,如系冤杀,白血逆流”。在此地行刑后,果然白血流注成汪,因名白血汪,后演化为白溪汪。现有146户、593口人。
马头马头镇历史悠久,始建年代待考。相传唐代已初具规模。马头素为郯城县重要集镇,清代以前水陆交通均较方便,因此处原有商船停泊,宿住车马较多,故得名码头。后人为书写方便,简化为马头。系马头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2630户、9569口人。
黄金殿相传该村建于明初,原名杜湖子。清康熙年间(年),毁于水患,村民在沙滩上重建新村,得名白沙村。传说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曾食宿于此,故改名黄金殿。现有290户、1120口人。
& & 北NFDA2
相传南北朝梁东海郯人徐免、徐曾在此设NFDA2,因位于马头北,称北NFDA2。明末,姜姓来居,称姜庄。清乾隆年间,孙姓自马头迁此,复称北NFDA2。现有180户、620口人。
东村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建村。因处马头东门外,村又小,得名小东村,简化为东村。现有75户、320口人。
益民明崇祯年间(年)建村。宋姓由长城西宋庄(今属苍山县)迁此居住,得名宋庄。因与郯城县杨集、归义、花园等乡镇的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有益于人民意,更名为益民。现有272户、1057口人。
杨庄相传清康熙年间(年),杨姓迁于吴桥南侧定居,亦称吴桥。1930年(民国19年)自立为村,以姓氏取名杨庄。现有195户、734口人。
二刘庄明崇祯年间(年),柳姓兄弟在此建村,称二柳庄。后讹化为二刘庄。现有58户、261口人。
柏花园相传明朝末建村,以姓氏得名王庄。清康熙年间(年)因柏姓兴旺,村靠刘花园,故改称柏花园。现有273户、1066口人。
新花园相传明末(年)建村。以村东河上有一石桥,得名桥头。因与郯城县褚墩镇、归义乡的桥头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邻近刘花园、柏花园,更名为新花园。现有85户、307口人。
刘花园相传此处原为郯子花园。明嘉靖年间(年),刘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刘花园。现有110户、447口人。
桃行相传明朝中期,郑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靠刘花园,故名郑花园。后以村旁有大片桃树园,改称桃行。现有250户、1027口人。
栗圩子清乾隆年间(年)建村。因处大圩沟西,时称西圩沟。1927年(民国16年)栗姓兴旺,改名栗圩子。现有140户、496口人。
1945年建村,因居马头南,村民多以栽培蔬菜为业,故名南园。现有450户、1950口人。
高楼相传明天启年间(年),高姓在此立村,建有楼房,故名高楼。现有145户、556口人。
梁村相传明朝中期梁姓在此建村,故名梁村。现有232户、891口人。
陈村相传明朝中期陈姓迁此建村,得名陈村。现有138户、590口人。
田站《田太公原籍记》碑载:“田太公原籍北京顺天府香河县,明永乐间来此定居”。因明、清间此处为县城至州、府大道中途休息站,时与石站、陈村统称三里站。后以姓氏改称田站。现有368户、1517口人。
韩楼相传明朝初期,韩姓在此建楼居住,得名韩家楼,简化为韩楼。现有164户、654口人。
刘楼明永乐年间(年),刘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居住,建有土楼,得名刘家楼,简化为刘楼。现有110户、443口人。
崔庄明崇祯年间(年)建村,原称小圩沟,后以姓氏改名为崔庄。现有160户、659口人。
何圩子明崇祯年间(年)建村。因村近大圩沟,时与高圩子、徐大墙、崔庄统称小圩沟。1939年分立为村,此村以何姓居多,得名何圩子。现有140户、550口人。
徐大墙明崇祯年间(年)建村,时与何圩子、高圩子、崔庄统称小圩沟。1939年分立为村,以徐姓居多,且因周围筑有圩墙,得名徐大墙。现有225户、880口人。
高圩子明崇祯年间(年)建村。时与徐大墙、何圩子、崔庄统称小圩沟。1939年分立为村,以高姓居多,得名高圩子。现有120户、475口人。
姬庄相传明朝中期建村,因姬姓居多,得名姬家庄,简化为姬庄。现有65户、259口人。
刘庄相传明初建村,因刘姓居多,得名刘家庄,简化为刘庄。现有110户、449口人。
大圩沟村南双龙残碑载:“万碑村,元朝至元间建”。后因挖沟筑圩,以防匪乱,改称大圩沟。现有417户、1697口人。
郁顶此处原为一高地,郯城北关郁姓人于此葬林。清光绪年间(年),李姓来居,扩展成村,故名郁顶。现有110户、460口人。
石站传说春秋时,郯子游览采莲湖,曾于此设站休息,置村后,得名前站。村旁清乾隆四年重修观音庙碑载有前站村,据此,该村约建于明代。后以姓氏改称石站。现有265户、1088口人。
班庄相传明万历年间(年),班姓迁此建村,故名班庄。现有64户、270口人。
魏庄明永乐年间(年),魏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得名魏家庄,简化为魏庄。现有60户、242口人。
徐顶子清康熙年间(年)建村,以徐姓居多,得名徐庄。因与郯城县高峰头、杨集等乡镇的徐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地势较高,更名为徐顶子。现有60户、224口人。
吴家楼相传明朝末期建村,以吴姓居多,得名吴庄。因与郯城县郯城、归昌等乡镇的吴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邻近刘楼、韩楼等村,更名为吴家楼。现有72户、282口人。
桑庄明永乐年间(年),马、钟、任三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于沂河东堰旁建村,得名三姓庄。清雍正八年沂河水患毁村,村民东迁于此居住,以植桑树较多,改称桑庄。现有524户、2067口人。
西园该村原属马头(村),因多数人种植蔬菜,以方位称西菜园。1948年分立为村,取名西园。现有216户、902口人。
高大寺《乾隆·郯城县志》载:“汉,于公,东海郯人,……,后子定国孙永皆封侯。今西乡有高大社,即其故里也”。又载:“于公宅在县西二十里高大社,因于公高大其门,故社以名”。据考,此村与地理方位相符,建于西汉。始以于公高大其门而得名,后因村西建有高大的清凉寺庙,故称高大寺。现有678户、2678口人。
林子相传明嘉靖年间(年)建村。因村处墓林旁,故名林子。现有443户、1980口人。
& & 南新庄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建村,始称小新庄,后简称新庄。1953年以方位改名南新庄。现有350户、1523口人。
茅庄相传明朝中期建村,以茅姓居多,得名茅家庄,简化为茅庄。现有42户、167口人。
爱国清雍正年间(年)建村。因处沂河岸边,得名涯上,因此名不雅,1957年改称爱国。现有667户、2730口人。
重坊明洪武年间(年)建村。时有孙坊上、倪坊上、田坊上合并而成,因原村名“坊”字村重,故名重坊。明清时期,该村是郯城赴兖州府南路驿站。《乾隆·郯城县志》载:“清雍正二年大安乡出口社”。民国初年改称重坊镇,属郯城县第三区。1944年首次解放,划归江苏省邳州。1947年国民党占此,为郯城县重坊乡驻地。1948年再次解放,仍属邳州。1953年复归郯城县,为五区驻地。1958年2月撤区并乡后,为重坊乡驻地。同年建社后为重坊公社驻地。1984年4月后,为重坊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1261户、4997口人。
沙沟崖清顺治年间(年)建村。因村处沙沟旁,故称沙沟崖。现有145户、604口人。
杜庄清乾隆年间(年)建村。因杜姓居多,得名杜家庄,简化为杜庄。现有142户、604口人。
太平庄据传清初建村。以吉祥意,取太平庄。现有292户、1515口人。
王场清初建村。此处原是王姓谷场,得名王家场,简化为王场。今分为王场、米庄、王庄三个行政村。现有398户、1711口人。
大刘庄清乾隆年间(年),刘姓来此武河渡口处定居,始称刘口。后因村庄扩大,改名大刘庄。现有515户、2003口人。
倪村据传明弘治年间(年),倪、李二姓由江苏省宿迁县迁此建村。因倪姓兴旺,得名倪家村,简化为倪村。现有501户、2201口人。
宋园据传明末建村。因宋姓居多,村靠果树园,取名宋家园,简化为宋园。现有406户、1658口人。
孙出口据传明永乐年间(年),孙姓自山西省大同府迁此建村,因靠沂河决口处,故得名孙家出口,简化为孙出口。现有327户、1099口人。
徐出口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徐姓由江苏省射阳迁此落户立村,因靠孙出口,得名徐家出口,简化为徐出口。现有296户、1160口人。
朱出口清康熙年间(年),朱姓在此建村,因邻孙出口,得名朱家出口,简化为朱出口。现有167户、676口人。
刘马村相传明洪武年间(年),李、马、刘三姓来此建村,始名李马村。后因刘姓兴旺,改称刘马村。现有562户、2209口人。
东庄据传明嘉靖年间(年),李姓由龙门迁此定居。因村处沂河西岸,孙出口东北,始称沂西东庄,后演变为东庄。现有430户、1700口人。
刘孟庄据传明朝初期,刘、孟二姓迁此相邻立村,始称刘庄、孟庄,后并为一地,取名刘孟庄。现有310户、1233口人。
许村清乾隆年间(年)建村。原许姓在此居住,得名许家村,简化为许村。现有162户、601口人。
倪楼清康熙年间(年)倪姓在此建楼立村,得名倪家楼,简化为倪楼。现有218户、924口人。
吴村据传该村建于明末。原以姓氏得名吴家村,后简化为吴村。现有310户、1233口人。
曹庄相传明末建村。因曹姓居多,故名曹庄。现有137户、568口人。
坊上相传南宋(年)建村。原孙、张、陆、汤等姓聚居于此,取名坊上。现有153户、543口人。
林孟场清顺治年间(年),范姓于此立村筑围,始称范围子。后林、孟二姓在此设打谷场,改称林孟场。现有355户、1273口人。
西高庄相传明朝中期建村。因处高庄(今前、后高庄)北,得名北高庄。1950年以方位划分为西高庄、东高庄两个村。该村居西,故名西高庄。现有710户、2714口人。
东高庄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高庄目。此村位东,故名东高庄。现有550户、2020口人。
后高庄据传唐朝初期建村。因地势较高,得名高庄。明朝中期,以村北建有北高庄(今东、西高庄),遂改称南高庄。1950年以方位划分为后高庄、前高庄两个村。此村居后,故名后高庄。现有440户、1712口人。
前高庄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高庄目。此村居前,故名前高庄。现有580户、2154口人。
高集相传唐初建村。原以李姓居多,取名李集。因与郯城县杨集镇李集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姓氏更名为高集。现有240户、980口人。
杨庄寺据传隋朝年间(581~618年),杨姓迁于此处寺庙旁建村,得名杨庄寺。现有847户、3561口人。
铺里据传明洪武年间(年)建村,原称沂西铺。清末改名铺里。现有614户、2588口人。
管后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建村,始称林后庄。后因管姓居多,改名管家集,简称管集。1950年以方位划分为管后、管前两个村。该村居后,故名管后。现有325户、1198口人。
管前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管后目。此村居前,故名管前。现有617户、2625口人。
栗园据村碑载,该村建于元泰定五年(1328年),原名大官庄,后因栗树较多,改称栗营村。民国初,改名栗园。现有240户、950口人。
吴道口据传清顺治年间(年),陈姓迁此沂河道口旁居住建村,始称陈家道口。后吴姓兴旺,改名吴家道口,简化为吴道口。现有274户、1137口人。
李庄相传建于春秋时代,时称太平庄。孔子赴郯曾路经该村。据《沂州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年),因李姓兴旺,改名为李家庄,简称李庄。清康熙年间设有驿站。因靠沂河,明、清两代,常有过往货船停靠于此。1958年2月撤区并乡时,为李庄乡驻地,同年9月为公社驻地。1984年4月,为李庄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2143户、7560口人。
刘道口相传该村建于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以此处沂河有一渡口,始称流江口。后以姓氏改名为刘道口。现有420户、1615口人。
凌庄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凌姓在此建村,得名凌庄。现有180户、707口人。
颜口清乾隆年间(年),该处有一沂河渡口,颜姓从郯城迁此居住,建村得名颜家口,简化为颜口。现有250户、971口人。
青山明代重修青山庵如来佛碑载:“盖自汉唐以来……此里名青山庵者,唐故将封青山神因名。”村以此得名青山庵,简化为青山。现有629户、2547口人。
沂东相传明洪武年间(年)建村。孟、卫、李三姓从外地徙居于此,始名新庄。因与郯城县庙山镇的新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处沂河东岸,更名为沂东。现有380户、1417口人。
白场据传建于明成化年间(年)。因此处原为白姓场园,得名白家场,简化为白场。现有140户、537口人。
王沙沟相传明成化年间(年),邱、官两姓在此定居,得名邱官庄。后王姓从临沂县黑虎墩、北岔河迁此居住,以村处沂武河两岸流沙沟边,故改名王家沙沟,简化为王沙沟。现有480户、1556口人。
西官庄相传明永乐年间(年),张、徐二姓在此居住,因曾有官兵驻扎,故名小官庄。清雍正年间,该村毁于洪水,村人搬至东岭下,称东躲庄。洪水后,部分村民仍回原址重建家园,自此分为西小官庄、东小官庄。该村位西,称西小官庄,简化为西官庄。现有84户、309口人。
东官庄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官庄目。此村位东,得名东小官庄,简化为东官庄。现有97户、368口人。
西连埠据传北宋开宝年间(969~976年),连姓阁老在此丘陵上定居,得名连家埠,简称连埠。1963年分为两村,此村以方位得名西连埠。现有266户、954口人。
东连埠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连埠目。此村位东,得名东连埠。现有198户、700口人。
八里屯相传该村建于明永乐年间(年),成祖朱棣北征,在此屯兵八里,故名八里屯。现有500户、1970口人。
西唐庄清乾隆年间(年),此处为一片荒地,小唐庄部分王姓迁此定居,始称西南湖。后以方位改名为西唐庄。现有280户、1130口人。
大唐庄相传明成化年间(年),唐、赵、王等姓在此定居,因唐姓居多,称唐庄。明嘉靖年间(年),因部分王姓人迁出另建小唐庄,此村改称大唐庄。现有1107户、4258口人。
小唐庄明嘉靖年间(年),王姓人自唐庄(今大唐庄)迁此立村,以其小于唐庄,故名小唐庄。现有236户、956口人。
界牌清雍正年间(年)建村。因村靠临沂、郯城两县交界处,村北立有界牌得名。现有233户、875口人。
北朱庄清顺治年间(年),李庄朱姓人迁此定居,故名朱家庄,简称朱庄。因与郯城县褚墩镇朱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朱庄。现有446户、1641口人。
路庄清康熙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得名路家庄,后简化为路庄。现有330户、1215口人。
北宋庄清雍正年间(年)建村。以宋姓居多,得名宋庄。因与郯城县杨集、归义、花园等乡镇的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宋庄。现有143户、522口人。
西神泉相传,此处原有常年流水的清泉,群众称之为“神泉”。清顺治年间(年),李庄朱姓迁此建庄院,取名神泉院。清康熙年间
(年),此村东又建一村,遂以方位改名为西神泉院,简化为西神泉。现有280户、1138口人。
东神泉清康熙年间(年)建村。因村居神泉院(今西神泉)东,故名东神泉院,简化为东神泉。现有200户、730口人。
于泉据传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于姓迁此居住,因此处岭上有一水泉,故名于家泉,简化为于泉。现有300户、1210口人。
蔡村回忆村西桥碑载,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杨姓始居于此(今庄南杨家林仍存),称杨庄。明崇祯年间(年),杨姓外迁,蔡姓兴旺,故改名为蔡家村,简化为蔡村。现有306户、1112口人。
张村相传明洪武年间(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张家村,简化为张村。现有404户、1408口人。
后哨相传唐贞年间(627~649年)薛仁贵东征,在此屯兵设哨。后人来此建一小村,故称小哨。后因村庄扩大,分为前、后小哨。此村居后,故称后小哨,简化为后哨。现有276户、935口人。
前哨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哨目。该村居前,故称前小哨,简化为前哨。现有320户、1155口人。
诸葛店该村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因此处原是北朱庄朱姓的果园,故名朱果。后周、季两姓迁于村西南大道两旁开店,遂改称朱果店,后演化为诸葛店。现有425户、1610口人。
姚庄清雍正年间(年)建村。原为北朱庄朱姓在此建有土窑,后发展成村,得名小窑庄,后演化为姚庄。现有89户、329口人。
杨屯相传该村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薛仁贵东征时曾屯兵于此,村内多为诸葛姓人,故得名诸葛屯。杨氏宗谱载:“弘农杨氏,明洪武迁居……或居海州、柳沟、诸葛屯等村”。故此村应于杨姓来居后,方改称杨家屯,简化为杨屯。现有493户、1664口人。
罗莫疃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此处为陵地旷野,密姓在此居住,故称密家莫疃。清雍正年间(年),罗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改称罗家莫疃,简化为罗莫疃。现有139户、537口人。
西莫疃据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原密姓在密家莫疃(今罗莫疃)西南不远处定居,故亦称密家莫疃。清雍正年间(年),李姓来此居住后,改名为西南李家莫疃,简化为西莫疃。现有196户、712口人。
后莫疃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李姓在此建村,因处罗莫疃北面,故得名后李家莫疃,简化为后莫疃。现有96户、340口人。
吴莫疃清乾隆年间(年),吴姓自罗莫疃迁此居住,得名吴家莫疃,简化为吴莫疃。现有105户、350口人。
岭红埠据传元至正年间(年)建村。因处白马河上游水域,柳树较多,春秋绿柳呈黄,故取名柳黄埠。明重修三义堂庙碑载:“沂南郯北七十里邑属之长乐乡前堡之(村)曰柳黄埠”。1917年(民国6年),为防水患,迁于村北二里处的红土岭上居住,改名岭红埠。现有539户、2001口人。
褚墩相传唐朝中期建村。因此处土墩较多,原称诸墩,后讹化为褚墩,为褚墩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1426户、5634口人。
桥头村碑载:“明万历十年,桥头立村”。因村处兴隆桥北头,得桥头。现有608户、2722口人。
虎山岭西杨氏支谱载:“五世祖清康熙八年自庄坞迁此定居。”因村处虎山山后小岭西,故名虎山岭西。现有260户、1009口人。
虎山后屯据村内出土的唐铜剑、陶坛等物鉴定,该村约建于唐代(公元618~907年)。因村处虎山后,故名虎山后屯。现有223户、803口人。
虎山岭东相传唐末建村,原称新安庄。后因村处山东小岭下,故改名为虎山岭东。现有135户、510口人。
虎山山前蒋氏宗谱载:“二世祖讳失纪,自沙埠来居。”据此,该村约建于元代(年)。因村处虎山前得名。现有130户、506口人。
碑住梁氏族谱载:“碑住梁氏,明初自东平来郯”。梁氏始祖墓碑载:“梁氏始祖也,前明永乐五年,偕北荐来郯定居”。因村靠含珠山,山坡上有一突起长方形弧石,
状如石碑,体前倾,似从山顶下来在此停住,故名碑住。清末,其邻近之新庄、陈官庄并入此村,统称碑住至今。现有1627户、5673口人。
梁庄相传明成化年间(年)赵姓于此建村,始称赵义官庄。梁氏族谱载:“明嘉靖年间,六世祖由碑住迁居赵义官庄”。后以梁姓兴旺,改名为梁家庄,简称为梁庄。现有817户、3200口人。
兰山后屯据传明初建村,因靠兰山,故名兰山屯。因村处兰山北,故名兰山后屯。现有358户、1201口人。
兰山中屯据传明初建村。因村处兰山中,故名兰山中屯。现有157户、640口人。
兰山前屯据传明初建村。因村处兰山中屯南,故名兰山前屯。现有306户、1116口人。
兰山唐武德四年(612年),曾为兰山县驻地,村以山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府治,复置兰山县,其县名亦以山而得。现有1111户、4175口人。
西永安相传南宋末期建村。此处原有一座永安寺,现仍存有明万历三年(1575年)重修永安寺的寺碑。村以寺名。后因村庄扩大,以沟为界,分为东西两村,此村位西,改称西永安。现有901户、3353口人。
东永安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见西永安目。因此村居东,故名东永安。现有560户、2140口人。
朱庄据传元朝(年)建村。因邻兰山村,始名小兰山子。朱氏祖墓碑载:“清乾隆已丑(1769年)拔贡……授于平府……”。故以朱姓改名为朱庄。现有520户、2100口人。
小山子清乾隆年间(年),傅姓由涌泉迁此建村。因西靠小山,故名小山子。现有270户、1001口人。
孙盛庄清朝初期建村,以姓氏得名孙庄。因与郯城县泉源乡孙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姓氏更名为孙盛庄。现有270户、924口人。
北王庄相传王姓于明末由薛庄迁此建村。以村中双槐始名双槐树,后以姓氏改称王庄。现存村碑载:“王庄……清乾隆十年立”。因与县内高峰头镇、郯城镇、红花乡等乡镇的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王庄。现有148户、573口人。
北官庄清康熙年间(年)盛姓建村,称盛家庄。后因管姓兴旺,改名管庄,讹化为官庄。因与郯城县港上镇、归义乡、花园乡等乡镇的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官庄。现有186户、732口人。
& & 五里桥
1967年,因蒙阴县修建岸堤水库,由蒙阴县旧寨乡郭家上峪迁来部分库区移民于此建村,取名卫东。因与郯城县红花乡卫东村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处五里河的石桥旁,更名为五里桥。现有30户、103口人。
青石塘清雍正年间(年),李姓由汤庄迁此建村,以采石为业,时称兴隆庄。后因此处采石年久成塘,故改称青石塘。现有395户、1370口人。
东卜庄相传隋末卜氏携二子由山西省避乱来此定居,称卜家庄。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姜、刘、丁三姓相继来居。明代以方位改名为东卜庄。现有725户、2612口人。
西卜庄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刘姓由卜庄(今东卜庄)迁此定居,因村居西,故名西卜庄。现有265户、900口人。
黄店清乾隆年间(年),黄姓在此居住开店,时称黄金店,后简化为黄店。现有162户、582口人。
锦程清乾隆年间(年)建村。焦、耿二姓最先来此荒野居住,得名湖里。因与县内郯城镇、杨集镇等乡镇的湖里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吉祥嘉言更名为锦程。现有240户、991口人。
风渡口村后风渡岭上原有载“大唐盛世”的唐碑,据此,该村约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因北依风渡岭,南靠涑河渡口,故名风渡口。现有140户、584口人。
廖屋据廖氏宗谱载,廖氏十三世自廖屯迁此居住,现已传至二十五世。据此,该村约建于清乾隆年间(年)。因此处原是廖姓谷场,并筑有场屋,故得名廖家屋,简化为廖屋。现有160户、634口人。
廖屯相传明洪武年间(年)建村,称徐元埠。廖氏族谱载:“廖氏系南都旺族,自永乐迁都燕京,随驾北上至沂郡兰邑徐元埠,垦种田土,遂居焉
”。墓碑载:“始祖廖邦宁初居南都应天府,自明三世永乐建都燕京,随驾北上至沂郡南七十里徐元埠,垦种田土,而安居乐业,称为功业军人”。以此改名廖家屯,简化为廖屯。现有580户、2300口人。
杨集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众姓聚居于此,杨姓居多,故称杨家集,简化为杨集。为杨集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770户、3376口人。
北湖头相传明洪武年间(年)建村。原以村北有河湾,得名北河头。后因河道淤积为湖坡,故改称北湖头。现有379户、1561口人。
小滩清朝末期建村,因靠大滩,故名小滩。现有143户、561口人。
大滩相传秦朝(公元前221~207年)建村。因村居于一大土滩上,故名大滩。现有400户、1657口人。
滩西该村原与大滩统称大滩。1956年分立成村,以方位称滩西。现有146户、610口人。
南陈清乾隆年间(年),陈姓迁此建村,得名陈家庄,习称陈庄。因与郯城县十里、归昌等乡镇的陈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南陈。现有65户、260口人。
前汪崖清雍正年间(年)建村。因村处汪崖(今中汪崖)前,故名前汪崖。现有69户、246口人。
中汪崖明朝末期建村。原以村北有一大汪,得名汪崖。后以方位,改称中汪涯,演化为中汪崖。现有180户、733口人。
后汪崖清朝初期建村,因位于汪崖(今中汪崖)后,故名后汪崖。现有145户、537口人。
石柱子相传唐朝初期建村。传说薛仁贵征东时,曾于村西石柱上拴过马,故取名石柱子。现有220户、808口人。
高瓦房清朝初期,高姓于此落户立村,建有瓦房,得名高瓦房。现有235户、980口人。
南湖里相传明永乐年间(年)建村。因此处原为一片旷野,取名湖里。因与郯城、褚墩镇的湖里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南湖里。现有125户、511口人。
饮马庄相传唐朝(618~907年)建村。传说村头有一大水汪,薛仁贵征东时,曾于此汪饮马,故村得名饮马汪,后转化为饮马庄。现有260户、1128口人。
范桥相传唐朝初期建村,以范姓居多,得名范庄。因与郯城县归昌乡的范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靠石桥,更名为范桥。现有120户、465口人。
房下清朝初期建村,因处房路西,故得名房下。现有120户、562口人。
房路相传明朝末期,房姓于此路旁居住,得名房路。现有70户、272口人。
北张据村史记载,清朝初期,张姓迁此建村,以方位得名北张庄。因与高峰头镇的北张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北张。现有370户、1648口人。
王海子相传明正德年间(年),王姓在此建村,因村近大片沼泽地,故名王海子。现有150户、659口人。
西杨庄清朝初期建村,原名杨巷子,后以方位改称西杨庄。现有225户、917口人。
西吴庄相传唐朝初期,吴姓于此建村,称吴庄。后以方位,改称西吴庄。现有170户、675口人。
唐庄相传明崇祯年间(年),唐姓来此建村,得名唐家庄,简化为唐庄。现有133户、529口人。
李集相传明万历年间(年),李姓从江苏省睢宁县大李集迁此建村,取名李集。现有150户、562口人。
孔圩子相传唐朝末期建村,原名耿庄。后因孔姓兴旺,村周筑圩,故改名孔圩子。现有230户、1084口人。
大泥湖清康熙年间(年)建村。因此处原是一片涝洼湖,故称大泥湖。现有330户、1518口人。
小泥湖清朝末期建村,因靠近大泥湖,故名小泥湖。现有80户、330口人。
窦墩清道光年间(年),窦姓迁于此处建村,故名窦墩。现有74户、381口人。
南张楼清康熙年间(年)建村,原名杏花村。后因张姓兴旺,建有楼房,改名张楼。因与郯城县归昌乡的张楼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南张楼。现有240户、849口人。
寺东相传唐代(618~907年),徐、李、丁等姓于兴隆寺东立村,故名寺东。现有168户、698口人。
南宋庄相传唐代(618~907年),宋姓于此建村,得名宋庄。因与郯城县归义、花园、李庄等乡镇的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南宋庄。现有150户、682口人。
周塘相传明朝(年)建村。因周姓在此居住,并建有一座庙堂,得名周堂,后转化为周塘。现有136户、560口人。
沟北清康熙年间(年)建村,原名圈子。因处官集村围沟北沿,改称沟北。现有115户、497口人。
官集清康熙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得名官集。现有632户、2484口人。
沟南清康熙年间(年)建村,原名周庄。因处官集村围沟南,改称沟南。现有190户、743口人。
刘桥清朝末期,刘姓来此立村,因村边墨河上有一石桥,得名刘桥。现有70户、295口人。
大张庄清康熙年间(年),张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原名张庄,后因村东北建有小张庄,改称大张庄。现有95户、394口人。
程集清顺治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得名程集。现有493户、2120口人。
吴巷清朝末期,吴姓由程集迁此定居,统称程集。后形成一巷,分立成村,称吴巷。现有116户、508口人。
南杨庄清朝初期建村,因杨姓居多,始名杨庄,后以方位改称南杨庄。现有100户、399口人。
十三甲清朝末期,有十三户人家来此建村,得十三家,后演化为十三甲。现有310户、1260口人。
南吴庄相传明崇祯年间(年),吴姓于此定居,称吴庄。后以方位,改南吴庄。现有350户、1376口人。
李庄清雍正年间(年),李姓由中汪崖迁此建村,得名李庄。现有214户、870口人。
陆庄相传唐朝建村,以姓氏得名陆庄。现有236户、949口人。
高庙相传唐朝建村,以姓氏得名高庄。因与郯城县归昌乡的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中原有一座庙宇,更名为高庙。现有280户、1225口人。
薄庄清朝中期建村,以姓氏得名薄庄。现有185户、768口人。
尹庄清康熙年间(年),尹姓来此建村,得名尹庄。现有240户、1021口人。
刘湾相传北宋初期建村,因刘姓居多,且村居墨河河湾处,故名刘湾。现有95户、414口人。
梁海子相传明成化年间(年),梁姓于此建村。因村中有一东西沟渠,蜿蜒南流,形成一湾,始名梁家湾。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梁姓族长统领阁族,将沟渠之水引入墨河。取“渠水入河,如龙江海”之意,改名梁家海子,简化为梁海子。现有288户、1148口人。
周楼相传明永乐年间(年),周姓于此建楼立村,得名周家楼,简化为周楼。现有145户、640口人。
北杨庄清光绪年间(年),杨姓自庄坞迁此建村,得名杨庄。后以方位,改称北杨庄。现有105户、436口人。
丁庄丁氏墓碑载,明洪武年间(年),丁氏始祖迁此建村,取名丁庄。现有190户、825口人。
李四池清道光年间(年),李姓从中汪崖迁此建村,以村中有四个水池,得名李四池。现有75户、278口人。
塘崖明朝末期建村,因村处水塘旁,故称塘涯,后演化为塘崖。现有170户、654口人。
新魏庄明崇祯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得名魏庄。因与郯城县马头镇魏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新魏庄。现有70户、297口人。
北陈相传明万历年间(年),陈姓来此立村,以方位,称北陈。现有105户、439口人。
张墩明崇祯年间(年),张姓于此建村,因村前有一沙墩,故得名张墩。现有150户、689口人。
乔庄相传明嘉靖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得名乔庄。现有75户、315口人。
小徐家清朝末期,徐姓人于此落户立村,因村小,得名小徐家。现有170户、784口人。
小张庄清乾隆年间(年),张姓迁此建村,称张庄。后因村小,改称小张庄。现有64户、205口人。
小苏庄清道光年间(年),苏姓在此定居,因村小,故称小苏庄。现并入陆庄。
前黄山清乾隆年间(年),徐、朱、陈三姓在此建村,因靠黄山,以方位得名前黄山。1971年后历为公社、乡、镇驻地。现有406户、1389口人。
后黄山清乾隆年间(年)建村,以村处前黄山后,得名后黄山。现有460户、1750口人。
北桃园清乾隆年间(年)建村,此处原为木柞村李姓桃园,故得名桃园。因与庙山镇的桃园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桃园。现有162户、564口人。
凤凰庄相传唐永贞元年(805年),苗姓建村称苗儿庄。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毁村,后在原址村北重建,因许姓居多,故改名许家庄,习称许庄。因与郯城县郯城、高峰头镇的许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吉祥嘉言更名为凤凰庄。现有510户、1738口人。
峰山据传唐初建村,因靠峰山而得名。现有838户、3024口人。
丁屯相传唐朝末期建村,原称菊花屯,后因丁姓居多,改名丁家屯,简化为丁屯。现有705户、2219口人。
蒋史汪据传明洪武年间(年)建村,因蒋、史二姓居此,得名蒋史庄。后以村中大汪,改称为蒋史汪。现有1410户、4736口人。
柳行清光绪年间(年)建村。此处原是一片柳树行,许姓由王店子(今属临沂市)来此建村,故得名柳行。现有170户、620口人。
木柞相传明嘉靖年间(年)葛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村民多从事木业,故名木作,后演化为木柞。现有1145户、4215口人。
谢官庄据传明万历年间(年),谢姓自郯城县红花埠来此耕种官田,故名谢家官庄,简化为谢官庄。现有710户、2395口人。
安头据唐贞观年间重修灵源寺碑载,此村建于隋朝(581~618年)。因村处河岸边,得名岸头,后讹化为安头。杜氏宗谱载:“杜氏前明由汊口镇迁来大安村”。以此,该村曾称大安村,后复称安头至今。现有890户、3250口人。
柴口据传金时(年),薛、何、宋三姓来居,原以地处沂河河汊处,得名汊口镇。杜氏宗谱载:“杜氏始祖明初自山西洪洞鹊里黄土崖来郯,后族众日繁,分居新汪、唐桥、重沟三支,至九世祖成谏迁至汊口镇”。清雍正年间,该村杜姓与附近安头村闻姓,因土地纠纷,杜姓砸毁闻姓墓碑,被闻姓告发,判杜姓抄家之罪。官兵误将临沂县之汊口镇杜姓抄家,该村遂改名为柴口镇,简化为柴口。现有579户、2093口人。
老屯 据传明末建村,始称屯里,后因该村较大,建村年代早于附近小村,故习称为老屯。现有378户、1333口人。
蝎子山谢氏宗谱载:“清乾隆间五世祖自郯南红花埠来蝎子山定居”。以靠蝎子山得名。现有396户、1416口人。
麻湖据传明成化间,刘姓因原籍武家口毁于洪水,迁此立村。时因此处湖坡大丛生,得名湖,后演化为麻湖。现有401户、1489口人。
栗林相传元末薛、何二姓来此耕种官田,称官庄。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旺族杜姓由柴口迁此定居,遂以村后大片栗树林改名栗林。现有430户、1615口人。
山崖据传明朝中期,山西省洪洞县移民迁此居住,以村处文曲、文昌二山之间,故名山。因“?”字冷僻,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调名山崖。现有200户、760口人。
山西王氏宗谱载:“王氏始祖明代洪武初年卜居此处”,以村处文曲山西侧,得名西山。因与郯城县庙山镇的西山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山西。现有198户、726口人。
武村相传清乾隆年间(年),武姓自东蔡村迁此居住,故得名武家村,简化为武村。现有67户、249口人。
山前据传清乾隆初年,王姓由西蔡村迁于文曲山、文昌山南侧建村,故名山前。现有60户、213口人。
西蔡村王氏宗谱载:“王氏始祖明洪武初由山西洪洞鹊里来居于此”,时因此处野草丛生,得名蔡村。清乾隆年间(年),以方位改称西蔡村。现有402户、1438口人。
东蔡村相传明朝中期建村,原以武姓居住于此,称武家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前土地祠碑载:“武家村土地祠,历年未曾塑像,……”。后武姓多数迁出,以村处蔡村(今西蔡村)东,改称东蔡村。现有232户、836口人。
中蔡村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村,原为西蔡村的东场园,因处东、西蔡村之间,故得名中蔡村。现有71户、314口人。
舒官庄相传唐朝(618~907年)建村。因此处原为官田,始称官庄,后以方位改名北官庄。据清光绪二十六年立舒氏祖墓碑载:“舒氏祖明代迁此”。后又改称舒家官庄,简化为舒官庄。现有181户、690口人。
李官庄据传建于唐朝(618~907年)。因村近官庄(今舒官庄),亦称官庄。明朝中期,以李姓居多,改称李家官庄,简化为李官庄。现有618户、2410口人。
店子相传明朝初期,吴姓于此道旁落户立村,开设坊店,得名店子。为高峰头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446户、1765口人。
烟墩清光绪年间(年)建村,以靠古时烟火墩台,故名烟墩。现有66户、245口人。
贾庄相传明嘉靖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得名贾庄。现有413户、1427口人。
北张庄相传明崇祯年间(年),张姓迁此建村,得名张庄。后以方位,改称北张庄。现有400户、1396口人。
长疃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建村。此处原为徐姓谷场,故取名场疃,后演化为长疃。现有183户、644口人。
北蔺蔺氏宗谱载:“明万历年间始祖讳失纪,由即墨来郯”。建村后,称蔺庄。后以方位改称北蔺庄,简化为北蔺。现有304户、1328口人。
盐店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张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始名张庄。后官府于此设盐店,故改称盐店。现有196户、770口人。
李圩子相传明崇祯年间(年),李姓于此筑圩立村,得名李家圩子,简化为李圩子。现有391户、1443口人。
西曹村相传南宋时期(年)建村,原以曹姓兴旺,得名曹村。后以方位,改称西曹村。现有838户、2845口人。
周岗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周姓迁此土岗上居住,因靠曹村(今西曹村),统称曹村,后分立成村,改称周岗。现有251户、925口人。
王庄清乾隆年间(年),王姓迁此定居,因近曹村(今西曹村),统称曹村,后以姓氏改名王庄。现有237户、843口人。
蔡圩后清乾隆年间(年)建村。因处蔡圩里北,故称蔡圩后。现有141户、528口人。
蔡圩里清康熙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始称蔡村。后因村周筑圩,改名蔡圩子,今称蔡圩里。现有97户、326口人。
于圩子于氏宗谱载:“于氏祖原居阴骘村,明崇祯十四年分支来此居住”。为防匪患,村筑土圩,故名于圩子。现有325户、1173口人。
江庄清乾隆年间(年)建村,因近曹村,统称曹村。后以姓氏,得名江庄。现有172户、659口人。
魏园相传万历年间(年)建村,以姓氏称顾园。后魏姓兴旺,改名魏园。现有94户、353口人。
庙后清乾隆年间(年)建村。因村处马神庙北,故名庙后。现有137户、542口人。
东曹村清顺治年间(年),曹姓人于此道旁建村,开店设铺,始名曹家店,后以方位改称东曹村。现有155户、528口人。
关庄清初,徐姓自山西省应募来此开垦官田,立村后,得名官庄。后演化为关庄。现有176户、649口人。
许圩子许氏始祖墓碑载:“吾始祖由浙江绍兴府余姚县迁此……明万历二十八年立”。1948年以许姓兴旺,改名许庄。因与郯城县郯城镇、黄山镇的许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许圩子。现有187户、741口人。
南张庄相传明崇祯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得名张庄。后以方位,改称南张庄。现有244户、892口人。
葛道口相传明万历年间(年),葛姓于此沭河渡口处立村,故名葛道口。现有172户、604口人。
徐庄回忆徐氏宗谱载,明万历年间(年),徐姓由大圩沟迁此建村,得名徐庄。现有328户、1246口人。
高庄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建村。因村居高地,故名高庄。现并入徐庄。
前茅茨清嘉庆年间(年),张姓迁此立村,因此处茅草丛生,村民住房多以此草盖顶,且村小于北面茅茨庄,故名小茅茨,后改称前茅茨。现有330户、1194口人。
周庄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周姓自郯城迁此建村,故名周家庄,简化为周庄。现有110户、380口人。
小麦城相传明初建村。传说从前此处有姑、嫂二人分居马陵山两侧。嫂在江苏东海县皇姑城,姑于此居住。村以此称小妹城,后演化为小麦城。现有294户、1032口人。
南蔺清顺治年间(年),蔺姓由蔺庄迁此建村,称小蔺庄。后以方位,改称南蔺庄,简化为南蔺。现有304户、1314口人。
麦坡相传明末建村。因处马陵山坡,且近小麦城,故名麦坡。现有485户、1667口人。
蒲汪回忆李氏宗谱载,李姓于明嘉靖年间(年),迁此建村。因村处蒲草丛生的汪塘旁,故名蒲汪。现有714户、2676口人。
夏庄清末夏姓人于此建村,得名小夏庄,简化为夏庄。现并入蒲汪。
马场相传唐朝末期建村。传说从前官府于此设场养马,村以此得名马场。现有134户、479口人。
解庄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建村,以姓氏得名解庄。后因村庄扩大,分为后解庄、前解庄。现有649户、2563口人。
新庄清光绪年间(年)建村。原以村靠藕汪边,得名藕汪涯。后改名新庄。现统称解庄。
梁庄清康熙年间(年)梁姓迁此落户立村,故名梁庄。现统称解庄。
孙庄清朝中期建村,原名郭庄。后孙姓兴旺,改称孙庄。现统称解庄。
侯庄清朝末期侯姓迁此建村,故名侯庄现统称解庄。
后园清朝末期建村。原以村周植有枸橘树,得名枸园。后以方位,改称后园。现统称解庄。
油坊清朝末期建村。因解姓人在此开设油坊,得名油坊。现统称解庄。
胡井相传明初建村,原称李家井。后因胡姓兴旺,改名胡村。因与郯城县胜利乡胡村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胡井。现有361户、1340口人。
前高峰头回忆侯氏族谱序载,侯姓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迁此建村,以吉祥意,取名高凤头,转音为高峰头。后以方位,改称前高峰头。现有881户、3192口人。
阴村相传东汉末期建村。原以积阴德之意,取名阴骘村,简化为阴村。后随村庄扩大,1953年后,分为民主、新华、中心、前进、联合5村。现有1158户、4872口人。
后高峰头相传明万历末年建村。因村处前高峰头后,故名后高峰头。现有608户、2090口人。
陵江清乾隆年间(年)建村,以杜姓居多,取名杜庄。因与郯城县重坊镇的杜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靠陵江河,更名为陵江。现有132户、453口人。
爱国相传明万历年间(年)建村。原以侯姓居多,得名侯庄。1953年取热爱祖国之意,改称爱国。现有229户、965口人。
马站据传该村建于明嘉靖年间(年)。因以前曾于此设铺(即邮亭),传递公文的人,在此歇马休息,故名马站。1960年后为公社、乡镇驻地。现有260户、1005口人。
立朝《民国·临沂县志》载:“宋,力邵镇,今治东南五十里,音转力朝”。村西出土明崇祯重修寿圣院残碑载:“辽金侵我……”。清康熙二十年五次重修杨氏族谱载:“杨氏族谱始立元代,……我杨氏宗族散处庄坞头、力朝……”。据此,该村当建于唐代(618~907年)。宋代称力邵镇,后音转力朝,今转化为立朝。现有1048户、4267口人。
薛庄杨氏谱族居图载:“我杨氏元代自庄坞头徙来薛家庄居住”。据传,西晋年间(265~316年),薛姓人于此立村,以姓氏得名薛家庄,简化为薛庄。现有1118户、4205口人。
山北头据现存明嘉靖七年(1528年)崇氏六世孙立崇氏始祖墓碑推知,该村约建于元末。始由崇姓迁来庙山北坡定居,后杨氏自立朝村相继迁此,扩展成村,得名山北头。现有326户、1257口人。
新庄据明嘉靖元年募建山南头关帝庙碑所载施主名单中,有新庄朱姓多人。以此该村约建于明朝初期,因立村晚于邻近诸村,得名新庄。现有283户、1173口人。
山南头村中存有明嘉靖元年建关帝庙遗址。相传明洪武年间(年),孙、李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靠庙山,始称庙山。后以所处方位,改名山南头。现有769户、2865口人。
刘埠村清道光年间(年),刘、卜二姓迁此建村,时称刘卜村。卜氏谱碑载:“卜氏始祖……清道光二十一年由沂水西夏庄迁此,延嗣后代……”。后刘姓兴旺,改名刘埠村。现有471户、1818口人。
后海沿于氏墓碑载:“于氏源祖明朝万历元年来此定村安居,延宗后嗣……”。因处海沿(今前海沿),故名后海沿。现有214户、908口人。
前海沿据传,从前此处有一喷泉,泉水旺盛,人们认为该泉水通东海,故称此泉为海眼。明嘉靖年间(年),张姓迁来建村,村以泉名,后演化为海沿。明万历年间(年),以方位改称前海沿。现有256户、1013口人。
大店此处原有明洪武年间所建火神庙一座,正殿规模较大。赵、王等姓于此立村,取名大殿。后因村处古道旁,赵姓在村中经营店铺,生意兴隆,改村名为大店。现有416户、1625口人。
黄滩黄氏族谱载:“一世祖明朝洪武间,自山西移民至此”,得名黄家村,习称黄村。因与郯城县新村乡黄村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处滩地,更名为黄滩。现有266户、917口人。
吕村据传该村建于明永乐年间(年)。吕姓人由山西省洪洞县徙居于此,故得名吕家村,简化为吕村。现有390户、1560口人。
石桥清雍正年间(年),仇姓人由仇村迁此处石桥旁居住,后发展成村,故名石桥。现有145户、480口人。
仇村仇氏族谱载:“仇氏始祖康熙元年,由郯地之南仇家圩子迁此定居”建村,故名仇家村,简化为仇村。现有220户、844口人。
岳庄残存村名碑载:“大清康熙,岳氏首来此处安居……故名岳家庄,以姓氏而名……圣朝康熙三十六年立”。今简化为岳庄。现有116户、406口人。
宋庄清雍正年间(年),宋、李二姓在此处各立一村,称宋家庄、小李庄。后村庄扩大,合为一村,以宋姓居多,统称宋家庄,简化为宋庄。现有220户、621口人。
陈桥据1948年村内出土文物(明代瓷花碗,今仍存)鉴定,该村当建于明,以陈姓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陈家庄,习称陈庄。因与郯城县杨集、十里、归昌乡的陈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头石桥,更名为陈桥。现有259户、998口人。
邵河邵氏族谱载:“邵氏始祖,清顺治年间,由褚墩迁此定居”建村,取名邵家庄,习称邵庄。因与郯城县港上镇的邵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靠近白马河,更名为邵河。现有112户、399口人。
新城该村历史悠久,1972年出土了宋代铜币、铜盔等物;1973年又出土了汉代的铜箭头、铜枪头、布纹瓦片和残砖;1979年出土了汉代的铁犁尖。据此,该村至迟为汉代所建。《民国·临沂县志》载:“利城作新城,时曹操擒吕布以青徐属藏霸。今遗址颇钜,意霸所扩,故当时亦号新城”。新城由此得名,沿称至今。现有366户、1439口人。
城东杨氏宗谱载:“吾族原琅琊,明嘉靖元年,先祖迁至新城东,延宗后嗣……”。因村居新城东侧,故名城东。现有326户、1186口人。
城前于氏残墓碑载:“于氏始祖□□□,……宋大观四年立”。以此该村约建于北宋中期,始称于家村。后以村居新城南,得名南城,后改称城前。现有427户、1675口人。
马庄马氏宗谱载:“马氏始祖,明末由马港口迁此定居”建村,故名马家庄,简化为马庄。现有122户、455口人。
前林据残存明崇祯元年立村碑载,此村建于明嘉靖年间,时以村靠前林寺侧,取名前林寺。清雍正初年,寺僧不法,寺庙废除,遂改村名为前林。现有346户、1339口人。
后林该村原属前林寺村,因处前林寺北,曾称庙后。清雍正初年,改名后林。现有160户、519口人。
莎草汪据传明宣德年间(年)建村。始由王姓来此定居;仇、黄、阚三姓相继迁此。因村前汪塘周围莎草丛生,故名莎草汪。现有134户、530口人。
桃园相传清乾隆年间(年)建村。张、潘二姓始居于此,后夏姓自临沂县夏家村迁此落户。因村居桃园旁,故名桃园。现有213户、864口人。
潘庄清乾隆年间(年),潘姓人由山西省迁此立村,故名潘家庄,简化为潘庄。现有156户、525口人。
西三里汪相传明洪武年间(年),三位朱姓老人携子在此居住,始称三老庄。后以村东有一汪,众称之为“三里汪”,村遂改称西三里汪。现有262户、1017口人。
岭北头清朝初期建村。时有傅、顾二姓人自山西省洪洞县迁于此处大埠岭北面居住,故称岭北头。现有586户、2273口人。
大埠据村中明万历元年重修玄武庙碑推知,此村当建于明初。因靠大埠岭,故名大埠。现有484户、1822口人。
茶安据传此处原有一座观音庵,庵内尼僧常于路旁施舍茶水,路人称之为茶庵。明嘉靖年间,颜姓于庵旁立村,亦名茶庵,后转化为茶安。现有212户、781口人。
于庄据传明崇祯年间(年),于姓由城前迁此建村,始名小于家庄,后称于家庄,简化为于庄。现有148户、490口人。
小高庄清康熙年间(年),高姓由江苏省东海县高山子迁此定居,因东靠大高庄,故名小高庄。现有102户、377口人。
港上相传唐末建村,原名大庵村。明洪武年间,因发洪水,此处冲有多条与沂河相通的水沟,故改称上。因“”系冷僻字,1982年,在地名标准化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距离有多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