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互联网金融部待遇金融这个 安全嘛?如果我把钱投到这里面,会不会收不回来?

华泰证券高喊:卖掉深圳房子去炒股!你跟不跟?|华泰证券|炒股|投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今日发布题为“卖掉深圳房子去炒股!你跟不跟?”的研报,研报中华泰证券表示:目前A股行情还是比较波动,还是要找准节奏。就跟始终强调的两个字一样,“灵活”。建议有三套以上高估区域例如深圳房子的个人,出售一些房子,把资金想方设法投入资本市场。
  对于A股两会后行情,华泰证券认为两会后又是有重要政策出台的密集时机。此时一定要看清大局,选出牛股。今年的行情也还是比较波动,还是要找准节奏。就跟央行始终强调的两个字一样,“灵活”。
  以下为研报原文:
  一、一行三会领导的终极表态与潜台词猜想,还有未来大招预测:
  (1)汇率:
  央行在这次发布会上,对汇率政策态度是明确的,就是不会通过贬值来促进出口。预计人民币应该保持稳定。就算外汇储备有些下降,也没什么好值得大惊小怪的。那么意味着汇率稳定是当前我们金融体系的第一政策目标。国内个别区域高估的资产价格,一定要小心了。因为如果汇率稳住,意味着个别高估的资产价格要调整,来应对一定的资本外流压力。而深圳的房价和过度炒作股,我可以很确定说,是高估的。未来还有更大的大招要出来。希望机构投资者要抓住机会。建议有三套以上高估区域例如深圳房子的个人,出售一些房子,把资金想方设法投入资本市场。中国台湾、韩国、日本都有土地改革时期,说到底就是要让土地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促进社会的进步。如果汇率稳,就算对股票不了解,如果按照我们之前的金融蓝筹+新股收益策略,那依然有巨大的盈利空间。因为按照我们测算,这个组合在股价不跌的情景下,能获得15%的收益。
  (2)货币政策:
  央行明确表态:整体稳健,略偏宽松,必须灵活。意味着指望大放水的投资者就不要想了。因为不会大水漫灌,但是也要维持经济和金融环境的稳定。稳是硬道理,当世界出现比较大波动时,也会果断出手。而货币政策灵活的含义就是往往是出人意料的。例如一月二月的信贷明显就是这个倾向,当大家没预期就放放;大家预期放水,就要收收。而这种货币环境下,金融蓝筹股是最适合投资的。因为从历史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金融蓝筹表现都不算太差。央行在11年把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而从11年以来,金融蓝筹股在大行业中的收益率,排名是前列的。这点需要认真统计才知道。
  (3)一线城市首付贷:
  央行与银监会已经明确,这种首付贷,或者通过P2P形式募集首付的行为是违法违规的。而且明确说下来马上要有互联网专项治理行动。预计这个治理行动,真有点类似于15年5月底对于股票市场清理Homs系统的感觉。真正在一线城市生活,去地产中介去进行草根调研,我的感觉也是如此的类似。去年5月底是很多证券公司私下推荐Homs系统、高杠杆、炒小妖票,而现在则是都在放杠杆买深圳等区域房子。有一种莫名的担忧。还是建议投资者将深圳等地三套以上的房子出手一些,来资本市场,用稳健的方式赚钱最好。
  (4)支付体系:
  银行要在支付体系重新抢回失去的份额.4月1日银行账户办法实行,7月1日支付账户办法实行,内容其实都在向银行等正规金融倾斜。指望互联网颠覆金融的时代看来是不会回来了。未来正规金融需要在内部改革上更加发力,例如分拆互联网部门。而互联网公司,也要注意行业的边界。
  (5)国际博弈:
  从央行、证监的表态来看,大家其实都还在为将来的博弈进行准备。看来16年整个金融体系的博弈和波动是难免的。中美间博弈、国内博弈都必然造成金融系统波动。但是央行和的表态已经充分说明,经过去年最危险局面处理,就算再有波动,预计经验丰富不少,而且协调也会改善。所以我对中央稳定金融的能力是充满信心的。
  (6)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预计还是先拿良好的资产来证券化,并且大规模推广。而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搞,但是必须有严格的投资者管理,还有买方自负原则。
  (7)金融监管改革:
  和我们预测完全一致。简单合并三会目前从理论层面都没有办法形成共识,更大可能性是加强协同、研究。目前或许加强央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提升三会内在协同,这应该是方向。
  (8)金融体系领导:
  金融支持实业一直在做,经济下滑可不能简单赖金融。我们金融体系要坚持改革开放,未来一定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9)银监重要措施要出台:
  民营银行设立常态化,这对想要民营银行牌照的企业是催化剂。而投贷联动试点、事业部和子公司制改革、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这些每一个都是银行股的催化剂。再次强调打击非法集资,加强监管。再次强调互联网金融专项治理。
  (10)证监会重要措施:
  注册制一定要搞。目前有了人大授权,但是节奏必须慢慢来,不要恐慌。加强监管是必须的。今年违法乱纪要小心,代表炒作股还是要小心。证金公司不会退出,关键时候还是会挺身而出。证金主要挺的还是蓝筹股啊。
  (11)保监会:
  和我们预期一致,重要表态:保险公司举牌对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支持作用,整体风险可控,当然要持续关注。这就说明只要合法合规,保监会不会对举牌行为过多干预。
  二、资本市场主力分析。纯干货,在卖方十二年的心得体会。
  股票市场要迎来真正的主力交换时间。到底股票市场有没有主力?我谈谈我的看法。在2005年以前,股票市场的主力其实是很多坐庄大户,例如当年的德隆系,还有不合法合规的证券公司,甚至于可以挪用客户保证金来坐庄。当时外资进不来,而且公募还比较小,都不是主力。但是经过04-05年的清理整顿,证券公司彻底洗心革面,而庄家也被基本清理出市场。
  随着05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股市的主力变成了外资和公募基金,而公募基金也是向外资学习真正的基本面研究、做模型。所以可以很确定的说,05-07年的主力是外资、公募。而从08年全球金融危机、09年大反弹之后,外资一直在撤离。而私募与游资从09年年底开始崛起,公募也在10年开始风格大变。而现在,我可以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外资将重回A股,保险力量正在全面崛起。这两者,将会是资本市场未来三年的新主力。等公募转型成功,公募会重新回到主力的行列。所以奉劝各位机构投资者,早转型早受益。那么意味着,对基本面的深度挖掘是一条路,对于估值要保持高度敏感。如果没有特别强的研究偏好,建议多买些金融股,总不会吃亏的。
  而我们最新写的《稳稳当当赚收益,仔仔细细算新股》的深度中,已经明确说明16年的新股收益有10%以上的年化收益,而加上银行股息5%,在股价不变的情况,有15%的年化收益,非常不错。从上次2月28日电话会议以来,金融蓝筹大幅跑赢市场,宁波、民生、华夏、光大、,有10%左右的绝对收益。非银证券招商、中信、国寿、太保也有,相对创业板相对收益15%左右。就算五大行也有8%的绝对收益,可以看出市场正在逐步接受金融蓝筹+新股收益的黄金组合。
  (来源:华泰证券)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华泰证券:金融风起时 现在买入大金融股好时机_策略研究_股票频道_全景网
华泰证券:金融风起时 现在买入大金融股好时机
  华泰证券大金融团队发布最新看法,华泰证券分析昨日券商暴涨原因是我们人民币加入SDR。相当于国际上最权威的货币机构给了我们一个认证,有了这个认证并不代表很多国家马上用我们,但说明我们通过了这个测试,我们的机制是得到国际主流国家认可的。
  这种背景下IMF不会等很久,如果等很久的话,只会增加全世界主流资本猜疑,不利于国际资本市场稳定。所以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时间应该就在11月某个时点。但是不要等宣布才去买金融股,今天暴涨恰恰因为现在的朦胧美,真正宣布是利好兑现。
  对于投资建议,华泰证券认为:
  券商板块估值目前处于仍处于较低水平,中长期板块向上空间广阔。同时,板块还有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开户的催化,大资金优选流动性强、业绩好、安全性高的板块,券商的机会大于风险,改革和政策红利给予券商成长性,市场化给予券商活力,低估值给予券商保障,高成长+低估值+高弹性催化券商新机会。年内券商板块还有30%涨幅,优秀券商股50%以上空间。
  投资策略:逻辑一:竞争力强综合实力强的光大,广发,国君,招商和新龙头;逻辑二:特色化差异化东吴,长江、西南和国元证券;逻辑三:次新股,流通市值小,弹性大的国投安信、东兴证券。
  保险行业:从我们8月底提示养老金将入市,大金融大机会以来,保险指数涨幅近40%。其中新华保险涨幅51%,中国平安涨幅42%。保险板块有强大的基本面支撑,截止今年8月,全国财险累计保费增速12%,寿险累计保费增速25%,总保费收入较去年全年增速高出2%。在承保和投资双驱动的条件下,保险板块有比较好的配置时机。估值上看,现在保险P/EV估值在1.2-1.3倍左右,处于估值低位、行业基本面增长强,新业务价值发展良好,估值有修复机会。
  推荐投资能力优秀、产品设计能力强、弹性好的新华保险。其次是协同效应显著,投资能力优秀的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
  多元金融:租赁行业迎来发展好时机,政策红利大力支持,行业空间打开。推荐租赁龙头、外延扩张持续、多元金融加速的渤海租赁;关注旗下租赁业务有大发展的晨鸣纸业、东莞控股。
  多元金控:国企改革加速,央企和地方国企金控公司将受益,未来金融控股集团将承载重要作用,推荐:多元金控完善、创投模式持续、军工主题的中航资本;国改预期强烈、股权投资创新的鲁信创投.
  以下是研报原文:
  【金融风起时,券商真龙头-大金融电话会议纪要11.04+大金融大机会电话会议纪要11.01】
  罗毅:大金融观点
  今天券商股暴涨的原因,有人猜测T+0、证券业反腐、深港通,我认为真正引起暴涨的原因是我们人民币加入SDR。相当于国际上最权威的货币机构给了我们一个认证,有了这个认证并不代表很多国家马上用我们,但说明我们通过了这个测试,我们的机制是得到国际主流国家认可的。SDR宣布的具体时间还没定,宣布时间一直在改,跟去年宣布沪港通开通有点类似。到底什么时候宣布,市场上没有人知道,但我们可以判断的是,时间应该就在眼前了:1.习大大去美国,奥巴马亲自说支持人民币加入SDR,去英国也是表态支持,前两天德国法国都表态了支持,主流国家已经站在我们这边,临门一脚就是时间问题;2.中国为了加入SDR,外交、金融、对外开放等已经付出相当大努力,改革力度相当大,银行间市场开放、有外资控股的基金证券公司成立,相当于中国已经伸出了右手,这种背景下IMF不会等很久,如果等很久的话,只会增加全世界主流资本猜疑,不利于国际资本市场稳定。所以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时间应该就在11月某个时点。但是不要等宣布才去买金融股,今天暴涨恰恰因为现在的朦胧美,真正宣布是利好兑现。
  为什么人民币加入SDR重要?这是一个国际认证,就像是银行贷款,国开行给这家企业贷款,那么其他银行业敢于认可。如果IMF认可,说明国际主流资本是认可人民币资产的,万亿美元会配置人民币资产,万亿人民币配置到股票是问题不大的。为什么说外资要进来?我们认为人民币是稳得住的,如果人民币贬值控制在2%以内,外资进来的动机是非常强的。中国GDP增速能维持在7%附近,有哪些大国能有我们这种承载力,回报方面我们无风险理财产品回报率几乎5%,而放在美国银行里是几乎没有利息的,所以人民币无风险利率将近高于美元4个点,有相当多的套利动机配人民币。为什么要配股票?外资进来是要赚钱的,不需要买小股票,金融股的回报就够,金三胖从2013年到现在每年复合30%是有的,这种回报率没有别的地方给得起。05年外资买我们的银行时,我们自己的资本是不要的,05年7月份在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当时有一句话是人民币升值就买金融地产,外资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收获颇丰。而这次人民币加入SDR,外资一定会加紧对中国金融资产的配置。为什么我们看到有外资在卖银行股权?因为中国更加开放了,外资应该是卖掉参股的银行股权,成立之际控股的银行。我们的看法是只有外资参与进来才能更加有效促进金融体系变革。而今天的大涨不一定全是外资买的,外资在整个金融子版块里面,更加喜欢银行保险。所有应该是本土大资金就要进场了:房地产资金、信托资金、地下钱庄资金、固定收益资金,粗略测算,五年的时间有30万亿的资金要来到权益市场,只需要点火行情,就会来到股票市场,今天的行情就是预演。
  8月份强调先买银行、保险、券商,10月份之后要把券商摆在第一位,排序是券商、保险和银行。本土大资金马上要入场,今天的涨幅有点像去年券商股上涨的盛况。炒作型的股票在存量博弈时表现比较好,而本土大资金进场时一定要关注证券股。相信在最后两月到明年上半年会有一个明显的切换。这个切换不是很多人讲的大股票和小股票的区别,而是从伪成长、伪价值向真成长、真价值转型。
  今年回到就很不错,如果要回到,大金融会打出一波非常漂亮行情。银行保险已经回到前期高点。券商离前期高点还有50%空间。目前这个位置到年底涨30%不过分,在大金融里排序第一位是合理的。一是外资的点火行情,二是本土大资金入场。
  要十分重视十三五金融规划,原因是从中央的表态和推进力度来看,有点像52年底的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增长非常快。(1)当年是大改革之后第一个5年计划,目前是全面深化改革后的第一个5年计划。(2)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会非常大。如果改革措施到位,市场被充分激活,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约有130万亿的M2,未来5年要进来的资金30万亿,今年进来资金最多有3万亿。30万亿分成5年进来,我们的测算并不过分。
  证券行业:1、自营盘亏损问题。确实有激进的公司亏损较大,为国护盘有浮亏。但如果买的是优秀大金融,大部分应该都在成本线以上了,不存在很大的亏损风险。2、不要忽视资本市场的挑战。目前佣金费率在降,通道业务盈利越来越难,牌照红利正在消失,但是证券行业为国护盘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来资本市场改革带给证券行业的红利会很惊人。(1)注册制。绝对不会大幅推迟。预测12月证券法2读,明年4月以前3读会通过。所以明年年终之前注册制很大可能会推出。(2)新三板分层。年底之前一定会推出,这是我最期待的一点。主流的机构投资者现在没有办法投资新三板,如若分层机制推出,那么新三板顶层的企业将可以享受主流资本的关注。(3)投行主动配售。上一轮给了配售权利,但是个别投行没有很好地运用导致权利被收回。这一轮时点很好,首先券商做了贡献,其次法制化加强,对证券公司风险的监管力度提高。在处罚、反腐之后,券商这次应该会利用好这个权利。如果IPO重启,会部分赋予投行主动配售权利。(4)PE直投。去年初监管权从发改委手里到了证监会。证券行业在这个领域扩张行业地位,未来可以贡献很大收益。(5)新资本工具。股指期货、个股期权不一定会推很快,但是优先股可能会大幅推进,新三板供水和主板公司都已经在发优先股,能为证券公司带来新增盈利,因为承销商只能是证券公司。(6)资产证券化全面松绑,财富管理和委托理财将有改革的细则,证券公司的杠杆在合适时机会提高。基本面利好会源源不断,不过证券行业分化会加大,不改革的公司盈利会下降,而能够布局全产业链、利用互联网把客户圈进来的会是比较优秀的证券公司。这里我继续推荐“新大招”组合。
  保险行业:亮点是蓝筹股的崛起。在3000点附近时,大保险公司接受窗口指导买入了很多金融蓝筹股。所以若本轮金融股崛起,保险股也将大有收益。其次,养老险税延、养老金的入市、国际大资金的进场也会极大提高保险行业的。保费端,人身险费改落地。投资端,深化险资市场化改革。这也将会拉大保险业的分化。这里我们首推新华保险。新华保险是混合所有制的标杆,我们从去年4月份就开始主推。另外就是平安、国寿、太保。尤其是有国企改革概念的。
  银行业:未来三年将是银行将经历艰难的转型期,但是贷款整体的增速还是有10%以上,不会陷入流动性陷阱。但整体利润由于不良贷款的压力,利润率还是保持持平。但不用特别担忧,不良贷款在3年前向下走的时候,银行的股价一直在跌,大家是预期09年大放水后不良会释放。然而13年中期到现在,很多银行股价已经比当时涨了一倍多。因为很多有先见之明的投资者已看到中国不会硬着陆,且部分银行已进行员工持股开始改革,20%ROE是可以保持的,这对于1倍以下PB估值来说是很便宜的。买到1.5倍PB是没有问题的。银行股内部的分化也会很大。有些银行可能回到3倍PB,但有些银行也就0.8倍PB。银行是否好,需要深入银行内部去看。 比如今年招行、浦发、南京从低点切上,涨了不少,因为他们内部改革力度大。如果长期来看,改革力度大,可以使利润增速回到15%-20%的水平。但若某些银行滞足不前,利润在长期来看负增长也是可能的。整个行业在中期来看,PB应该会稳定在1.5倍附近,股息率应该保持在5%-6%。精选个股:南京、宁波、光大、华夏、招商、浦发、北京。光大特点:混业,金控集团爆发力种子公司。华夏特点:将会有比较牛的资金来接德意志的出售资产,且明年是换届年,可能会有些变动,可能会变成一匹黑马,如同当年的平安银行。南京、宁波、北京亮点:由于自身的改革和良好的机制,在两年后可能会进入大并购时代。
  【沈娟】
  券商行业:今日券商股集体暴涨,去年牛市行情再现眼前。对于当前券商继续推荐评级,券商行情从10月就悄悄启动,今天的集体暴涨再次激起市场的期待。我们此次券商股行情不仅仅是反弹,更多是市场共振下券商板块的大机会。
  从资金配置看:在降息周期下,市场流动性充裕,房市压力大、债市风险已现,银行理财、信托产品收益率持续向下,股市成为当前大资金的较佳去向。经过清配资去杠杆的股灾后,股票市场回到挖掘价值的好时机。而金融股业绩稳、估值低、流动性强的特性成为首选。
  同时,目前资金对金融股配置处于低配水平,今年三季度基金对金融板块配置12.7%,远低于标配水平。其中3季度基金配置券商的比重(按重仓股梳理)2%左右,与去年11月底券商股行情启动前机构的配置很类似。2014年Q3比重3.23%.,市场行情启动下,券商股持续受到市场追捧,配置比重提升到11%。券商配置空间还有较大提升,此时正是开始,勿用过度担心。
  从短期活跃性看:交易量持续回升、两融稳步向上,投资者开户持续增加,入市热情升温。券商股是市场活跃性做好代表,集体涨停就是最好解释。
  从中长期成长性看:市场化改革在发力,十三五规划,新三板分层机制近期将优先推出,有利于激活市场活力。证券法二审12月将进行,预计明年注册制和交易制度改革将加速,一些列改革为券商带来更大机会。同时,未来券商业务边界在不断拓宽,随着市场企稳后,未来衍生品市场、场外市场空间广阔,是未来较大爆发点。
  市场信心逐步回归,交易活跃度回升,两融规模扩张重破1万亿,正循环效应将点燃券商行情,预计4季度业绩将有效改善,券商价值将再次展现。
  不确定性在降低,最大风险已过去:配资清理账户风险、自营风险利空因素经过板块近10个月的消化,风险已充分释放,当前板块不确定性在持续降低。10月以来的板块上涨逐渐验证我们的逻辑,大改革大机会,而资本市场的改革是未来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最大载体,既受益于市场改革的制度红利,还受益于资本市场崛起的市场红利,最大逻辑看券商是成长性标的。
  整体上,券商春风已吹来,提前布局不落后。券商板块的机会在不断得到验证。自9月底我们率先市场推荐以来,板块涨幅30%以上,龙头券商涨幅超过50%,板块估值得到修复。大券商PB估值在1.7倍左右、PE在16-17倍;小券商PB估值回升在2.8-3倍左右,PE在32-35倍。
  券商板块估值目前处于仍处于较低水平,中长期板块向上空间广阔。同时,板块还有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开户的催化,大资金优选流动性强、业绩好、安全性高的板块,券商的机会大于风险,改革和政策红利给予券商成长性,市场化给予券商活力,低估值给予券商保障,高成长+低估值+高弹性催化券商新机会。年内券商板块还有30%涨幅,优秀券商股50%以上空间。
  投资策略:逻辑一:竞争力强综合实力强的光大,广发,国君,招商和新龙头;
  逻辑二:特色化差异化东吴,长江、西南和国元证券。
  逻辑三:次新股,流通市值小,弹性大的国投安信、东兴证券。
  保险行业:从我们8月底提示养老金将入市,大金融大机会以来,保险指数涨幅近40%。其中新华保险涨幅51%,中国平安涨幅42%。保险板块有强大的基本面支撑,截止今年8月,全国财险累计保费增速12%,寿险累计保费增速25%,总保费收入较去年全年增速高出2%。
  “新国十条”提出了2020年保险行业成长目标,并开始加速释放政策红利。今年下半年以来,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完成,车险费率改革预期也在年底落地,产品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产品设计能力强、差异化显著的险企将赢得市场。同时,老龄化的加剧和商业养老险的推广也将刺激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需求,而此前的双降也将提升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拔高保险行业成长空间。
  投资端:监管推出政策允许保险资金参与资产证券化、设立私募基金,进一步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降息对保险投资债券有一定影响,但对于投资方式灵活、投资能力强的险企将是脱颖而出的契机。受大环境影响,第3季度险企投资收益环比有一定下滑,但同比仍是上升。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保持在40%左右。
  在承保和投资双驱动的条件下,保险板块有比较好的配置时机。估值上看,现在保险P/EV估值在1.2-1.3倍左右,处于估值低位、行业基本面增长强,新业务价值发展良好,估值有修复机会。
  推荐投资能力优秀、产品设计能力强、弹性好的新华保险。其次是协同效应显著,投资能力优秀的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
  多元金融:租赁行业迎来发展好时机,政策红利大力支持,行业空间打开。推荐租赁龙头、外延扩张持续、多元金融加速的渤海租赁;关注旗下租赁业务有大发展的晨鸣纸业、东莞控股。
  多元金控:国企改革加速,央企和地方国企金控公司将受益,未来金融控股集团将承载重要作用,推荐:多元金控完善、创投模式持续、军工主题的中航资本;国改预期强烈、股权投资创新的鲁信创投.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哪些 P2P 金融平台比较可靠?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8,314分享邀请回答7937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6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我想问下友金所投资靠谱吗?会不会收不回来_百度知道
我想问下友金所投资靠谱吗?会不会收不回来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对比较靠谱,目前是可以收回来的,我相信以后的风控也会越来越好。
有可能会收不回来
E租宝的事情你别说不知道 这是一个性质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