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几乎集体欧盟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官,是不是已抓到

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等23个西方国家集体驱逐逾百名俄罗斯外交官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等23个西方国家集体驱逐逾百名俄罗斯外交官北京晨报百家号俄表示将采取回应措施俄罗斯外交部26日发表声明,强烈抗议西方国家驱逐俄外交人员,并表示将采取回应措施。截至27日,包括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等总计23个西方国家集体驱逐逾百名俄罗斯外交官,以回应俄罗斯前特工在英国“中毒”事件。集体行动,更多是出于同盟关系和政治考量。一些欧盟或北约成员国没有跟随。这出“反俄大合唱”表面整齐,主要“演员”声调、力度却不同,似有意保留“转调”空间。图为27日拍摄的俄罗斯驻美使馆。“团结秀”引人注目除当事国英国外,22个国家26日至27日合计宣布驱逐115名俄罗斯外交官。按照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说法,这是针对所谓俄罗斯情报人员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驱逐。其中,美国驱逐人数最多,60人;乌克兰次之,13人;法国、德国、加拿大、波兰均驱逐4人;其余国家1人至3人不等。在英国广播公司看来,美国态度转变,为促成这次集体行动起了最大作用。美方宣布驱逐决定后,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宣布欧盟方面采取相同步骤。这家媒体认定,欧盟和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接受英方的认定,即曾为英国充当间谍的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在英国街头“中毒”,俄方“极有可能”应当承担责任。在英国“脱欧”谈判陷入拉锯之时,美国、欧盟国家惹人注目地上演了一幕“团结秀”。从多个国家的声明看,逐客令背后,政治动机明显。德国外交部说,驱逐俄外交官是“与欧盟和北约盟友保持密切协调”。丹麦外交部说,俄方正“威胁并寻求破坏西方价值观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伟说,在“中毒”调查结果未定、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西方国家“站队”英国,主要是为了维护同盟关系、维护西方主导的“秩序”,而“这种做法不利于国际关系稳定”。没有完全步调一致美国、英国的盟友和伙伴没有完全选择步调一致。除英国外,欧盟其余27个成员国中,16国宣布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斯洛伐克、希腊、爱尔兰等11国没有宣布采取这类举措。其中,奥地利、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塞浦路斯说,不会驱逐俄方外交官。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同为北约成员国,都希望加入欧盟,但前者宣布驱逐两名俄外交官,后者近期与俄罗斯走得近,表示不会因“中毒”事件对俄采取任何举措。澳大利亚27日决定驱逐两名俄外交官。同处大洋洲,邻国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说,新方没有发现以外交官身份为掩护的俄方情报人员,“如果有,我们会驱逐他们”。下逐客令的国家同样各有心思,大多由外交部或外交部长出面宣布,如德国和法国;只有克罗地亚、捷克、荷兰、乌克兰由政府首脑或国家元首出场。美方驱逐60名俄方外交官,英方先前驱逐23人,而法德同为西方大国、英美传统盟友,各自仅宣布驱逐4人。即便是出手最重的美国,也是由白宫宣布,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人迄今没有“发声”。白宫发言人拉杰·沙阿说,英国领土遭遇“厚颜无耻”的袭击,迫使美方采取行动。他同时重申,特朗普“依旧希望与俄方共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这番话显示特朗普政府对俄政策依旧维持两面性,可能视作特朗普给俄方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发信号,美俄合作的大门仍有望敞开。这与特雷莎·梅警示“俄罗斯敌对活动进入危险的新阶段”直接矛盾。“西方阵营不是铁板一块。不少国家是勉强跟随。”王晓伟说,“某种意义上,集体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反而显现西方国家一种强弩之末的危机感。”据新华社■新闻评论一场耐人寻味的“集体舞”西方国家联手驱逐俄外交官是特朗普总统上台以来,美欧之间携手跳出的合拍舞步,颇为罕见。在美欧跨大西洋裂痕日益扩大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在此事上展示的“团结”耐人寻味。回顾过往,英国“脱欧”与特朗普当选这两只“黑天鹅”结伴而来,为欧洲政治与跨大西洋关系蒙上阴影。当欧洲人尚未从“黑天鹅”降临的错愕中回过味来时,特朗普用言语和行动让欧洲人进一步目瞪口呆。从拒绝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握手到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比手劲”,从称赞英国“脱欧”到公开批判德国移民政策,特朗普的“特立独行”,让其欧洲盟友颜面受损。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网站安慰欧洲道:“这位现任美国总统冒犯或羞辱了几乎每一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但至少截至目前,他并没有挑起战争。”二战后与欧洲的盟友关系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基石,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一系列对欧动作大有“推倒重来”的架势。从公开宣称北约“过时”到反对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到宣称美国驻以色列使馆迁址,再到威胁推翻伊核协定,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一次次冲击欧洲。近年来,欧洲民意对美的不满持续积聚发酵,欧洲舆论对华盛顿的冷嘲热讽已刹不住车。包括德国《明镜周刊》在内的许多欧洲主流媒体认为,如今就连坚定的大西洋主义者也无法再否认跨大西洋关系危机,而“大西洋价值共同体”的主要政治威胁恰恰来自华盛顿。需要指出的是,跨大西洋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泥潭并非偶然。德国联邦议员罗尔夫·米策尼希在题为《跨大西洋主义的终结》一文中写道,特朗普主义并非美国历史的一次“事故”,而是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强国的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的傲慢带来的结果”,而特朗普不过是“撕下了美国的面具”,“露出这个世界大国充满疑虑、肆无忌惮且自私自利的真面目”。裂痕日益加深、背影渐行渐远,这其实并非美欧领导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双方战略考量、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日益分化的现实结果。俄罗斯前特工“中毒”事件的出现,仿佛让大西洋两岸找到了“弥合”裂痕的一支“黏合剂”。这就不难理解此次一些西方国家集体行动的积极性了。据新华社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京晨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权威、责任、实用,展示文化内涵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震海头脑快车:西方驱俄外交官,是否已抓到俄罗斯的“把柄”?邱震海分享我对时政问题的看法今日头脑快车“Q: 西方驱俄外交官,是否已抓到俄罗斯的“把柄”?“A:西方最近对俄罗斯外交官几乎采取集体驱逐的行动,从本质上说,其实是西方与俄罗斯双方矛盾积压已久的结果; 从策略上看,是西方对俄罗斯的一次集体报复行动。但是,那我们先回归到事实的本来层面,那就是: 西方真的是抓住俄罗斯谋杀克里斯帕尔的把柄了吗?一名男子将俄罗斯驻英国大使馆门前的俄罗斯国旗取下从目前几乎所有媒体公开披露的材料来看,我们显然还不能得出这个结论。至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家西方主流媒体公布过俄罗斯谋杀克里斯帕尔的具体证据。正如我在之前的评论中所说,俄罗斯如果真的要谋杀克里斯帕尔,那么完全就可以在十年前把他逮捕之后就这么做,而完全无须在2010年俄罗斯与西方交换间谍的行动中把他再送回英国。因此,说俄罗斯谋杀特斯帕尔,在逻辑和证据上无论如何是不通的。在把克里斯塔尔送回英国七年之后,俄罗斯如果要继续对他进行追杀,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克里斯帕尔在返回英国之后,继续为英国谍报机关效劳并继续出卖和损害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几乎完全不存在。原因非常简单: 任何一个国家的谍报机关在发现内部出现叛徒之后,都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把叛徒所掌握的国家机密全部进行重整。因此,十年前克里斯帕尔东窗事发之后,其实他说所掌握的俄罗斯国家机密就已经完全被重新组合。因此,克里斯塔帕尔在最近十年内不可能掌握俄罗斯的任何国家机密。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驱逐俄外交官,英美盟友貌合神离起“内讧”!
第一军情作者:叶青舟
英美领头,西方国家集体参与的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行动大有轰轰烈烈之势。到今天,已经有23个西方国家加入到了“驱俄”阵营,除英国之外,另外22个国家两天之间宣布驱逐115名俄罗斯外交官。其中,美国驱逐人数最多,60人;乌克兰次之,13人;法国、德国、加拿大、波兰均驱逐4人;其余国家1人至3人不等。
这是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争吵不断的美欧难得地“团结”在一起,也是冷战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外交事件。不过,欧洲国家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看似热闹团结背后却是貌合神离的事实。这里面,既有欧洲国家各怀心思的原因,也有害怕惹怒俄罗斯的担心。
特别是,对于英国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就仓促下结论,欧盟12国拒绝屈从英国压力驱逐俄外交官,更拒绝与俄罗斯对抗。有的国家主张继续与莫斯科对话,有的国家则认为对俄罗斯毒害前间谍斯克里帕尔的指控缺乏证据。奥地利更是公开挑英国的错:迫使我们驱逐俄外交官,我们断然拒绝!
当然,英美盟友起“内讧”的关键,还是因为英国的证据不确凿!毕竟,在讲证据讲事实的国际社会,未经调查就信口开河是得不到支持的。俄罗斯外交部28日也发表声明说,在分析了所有信息之后,他们不得不怀疑,英国特工可能与下毒案有关,英国方面需要自证清白 ,否则,俄罗斯方面将把此案当做俄罗斯公民的人身安全因政治原因遭外国侵害的案件来处理。俄罗斯《生意人报》还拿到了英方关于此案最机密的材料,这些材料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声称,俄罗斯是“毫无疑问”的罪犯,这都是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编造的弥天谎言 。
奥地利总理和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说,奥地利不会跟随其他欧盟国家采取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措施 。声明强调,奥地利作为中立国,把自身视为“东西方的搭桥者”,希望对俄沟通渠道保持畅通。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希腊,都表示要等最后的调查结果。葡萄牙表示,没有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计划,该国遵从欧盟的决定,但不采取行动。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更是直接亮明态度。土耳其强调,俄土关系良好,土耳其不打算对俄采取任何行动。
事实上,害怕惹怒俄罗斯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面对西方国家的组团挑衅,俄罗斯已经发誓要对这种“挑衅行为”进行报复,并会对具体的国家一一展开。近代俄罗斯争霸欧洲的历史表明,俄罗斯民族不会在西方压力面前低头,西方的每一次攻势都只能换回俄罗斯更加强势的反击,并由此给西方带来深重的损失和无尽的折磨。一次吃亏,断然报复,不找回场子决不罢休。对此,西方国家是有过惨痛教训的。最近的例子就是乌克兰。假如对俄群欧不成反被俄罗斯收拾,自然是许多欧洲小国不得不掂量的。
因此,此次欧盟国家和美国盟友驱逐俄外交官的“摆姿态”意义或大于实质意义,更多的是激烈争吵、貌合神离、各自为政…欧盟内部在此次事件中存在“内讧”,不排除有部分欧盟成员国迫于欧盟领导层和舆论压力,不得已“跟风”。
那么,西方国家内部既然无法统一思想,为何又在案件调查未有定论的情况下,仓促联合驱逐俄外交官呢?关键根源还是冷战思维作怪,这种冷战思维将令恶化的俄西关系雪上加霜。既然这样的思维还深深根植于西方的思维之一,美欧与俄罗斯的对抗就不会短期结束,只不过,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会产生多大影响?也只有美英等大国才清楚。
声明:已发现多家媒体未经授权转发第一军情文章。为尊重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管理员开白名单。敬请配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国家参与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是不是和美英_百度知道
国家参与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是不是和美英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目前已有23国追随英国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据BBC27日报道目前已有14个欧盟成员国决定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这是有史以来俄罗斯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外交官被集体驱逐的事件,共有13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遭到驱逐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驱逐俄罗斯外交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