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提过三个月的房屋折旧,可是后来都跨年了也没有补提折旧,怎么办呢?企业所得税有影响吗?求助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你好關于这类问题不要去这么纠结,简单记住:以会计角度为准会计上折旧多提了,那么会计上是要多抵扣税而税法不让多抵扣税,要留著一些以后抵扣所以就变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咯。

如果会计上少计提折旧那么会计说少抵扣,但是税法说要多扣从会计角度就变成税法多扣的部分以后就要去补交了,所以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我就是不能理解这个逻辑,喜欢从利润的角度去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递延所得税负债那我的理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折旧多了利润少了,所得税不一定少了这边就是因为存在税法和会计的差异才影响了這个事情。比如当期折旧计提100万会计上可以抵扣25万,但是计算税是税法说了算税法说你只能抵扣10万,那你实际的90万部分是不能抵扣的等于最终只抵扣了2.5万的税。

比如行政处罚了100万会计确认营业外支出100万,之前收入10万使得当期利润为-90万,按道理不交税了。但是税法说你这100万处罚不能扣除那你还是要按照10万的收入缴纳2.5万所得税。

6、某企业于2008年12月11日购入不需安装的设备一台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入账價值为1 500万元,设备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折旧年限为5年(与税法规定一致),预计净残值为零(与税法規定一致)该企业从2010年1月开始执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同时对该项固定资产改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为( )万元

就是这个题,我当時想到的是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虽然我也能理解答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就是不明白我的思路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嗯就是按照峩上面那样子去理解就顺了,不容易被绕进去

以会计为基准,确认是会计说了算但是交税是税法说了算,会计说要多交税法说少交,那么当期是少交了但是以后就要多交所以就变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这样子去理解

呃,好吧~看来以后还是不要现在利润的角度去分析

利润只是会计的利润,利润只是交税的第一个环节真正计算所得税存在一堆的纳税调整事项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