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秋时重视人和的观点杵状指见于什么病时候

士人春秋管仲的舞台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当一个社会是以世袭制来论成败时,这个社会必然属于权贵阶级。权贵之外的百姓,没有任何实现抱负的可能性。很幸运的是,以血缘、家族为纽带的世袭制,到了春秋时期,却由于王室实力的衰退,各诸侯国都想做大做强而有了转机。『血而优则仕』渐渐地被『学而优则仕』所冲击、取代,有才能的人,迅速脱颖而出、大展宏图。春秋的霸国,也正是因为有了人才观的变革,得以如火如荼地展开。“管仲射小白”是一个经典的故事,说的是公元前685年,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与姜小白为抢夺王位时发生的事。为了阻止小白赶回齐都临淄,管仲带兵堵截,并趁众人不注意,突然射箭,命中小白胸部。当然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的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装死倒地,骗过众人,然后日夜赶路,抢先到达临淄。津津乐道之余,人们往往不会注意这样一个细节。我们说到管仲的时候,眼前浮现出的一定是一个器宇轩昂的文士形象,可是,他的箭法居然如此之好,一箭射去,竟能正中公子小白胸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从一个敌人到他的宰相我们来看看管仲的身世。
责任编辑 /
图片编辑 /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加载更多评论
读者服务站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请
关注中图网
关注中图网
微信公众号
进入中图网
手机触屏版
作者:达尔
作者:勒克莱齐奥
春来范儿-春秋时期的人与事
出版社:出版时间:
本类榜单:
中 图 价:&31.5(7.5折)
定价:&42.0
免运费政策
北京满49元包快递
全国满69元包快递(港澳台除外)
本类五星书
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套装共2册)
历史知道答案
&22.3&39.8
三家注史记(套装共4册)
普鲁塔克(套装共7册)
世界史(全三册)
&185.2&378
剑桥十八世纪政治思想史
&109.2&168
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 日本人与日本论
&14.6&29.8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20.8&32.0&13.7&21.0
中图价:&31.5
微信公众号
春来范儿-春秋时期的人与事 本书特色
著名文史学者郑连根先生zui新力作,以细腻老辣的笔触超越“民国范儿”,直溯国人精神之源头。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霸业兴衰之中,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异彩纷呈;思想文化上,既有乱世中必然出现的种种乱象,即所谓的“礼崩乐坏”,亦有思想多元所孕育出的文化新生机、新气象;人物方面,春秋时期既有雄才大略的霸主,亦有腐化堕落的“顽主”;有品德败坏、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亦有丰神可法、高山仰止的圣贤。
本书的特色不在于简单地讲故事,而是通过小视角切入,通过一篇篇有趣的文史随笔,将春秋时期的各个历史侧面进行深入、有趣的解读,意在打通古今,以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来为今天的社会转型提供某种借鉴。它不是单纯地说史,也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以现实的视角去回望春秋史,通过对其时其间历史片段、政治学术人物等的描述与剖析,提炼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核,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来自历史的传承与魅力。
一个人的春秋(代序言)
zui早,一年只分两季,春去了就是秋,秋去了春就来。后来才增加了夏和冬,四季交替,历史也有了更多分明的层次,但春秋无可取代。
因为春秋本身就是历史,是时间,亦是人生。
历史有循环,时间有交集,人生有悲欢。然而,不管历史如何反复,时间如何飞逝,人生如何起伏,春还是春,秋依然是秋。春天的花开得多鲜艳,秋天的叶便落得多凄凉。无限衍伸的春秋,被一代代人见证。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竟有一个时期被称为春秋,实在是太贴切又太富有诗情。
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历史时期,那时的人们单纯、质朴、执著、勇敢。那时圣人比庸人自扰,王侯比书生谦恭。那时战争不断,但还不怎么去耍诈,两国交锋参照rpg游戏的回合制,你给我一拳,我踢你一脚,打仗都讲究礼尚往来。那时霸主纷争,可势力再大,也不敢把天子取而代之,连想都不敢想,逢年过节还得过去送礼进贡,夹着尾巴回来,再昂首挺胸。
那时天下兴亡,用不到匹夫去负责,有贵族们扛着,天塌了贵族个儿高,必须先顶。率土之滨,王臣们也不都是奴才,脊梁骨挺得像根葱,剁碎了拌豆腐也一清二白。
读这么一段历史,不感触也难。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不管是角度还是内容,无法也不用统一。全民写史的年代,从夏商周到明清甚至民国几乎都有一套“那些事儿”,历史成了事儿妈,但是,真正能把历史写精彩的不多,有见识和见地的更是稀有,我深信连根兄是稀有中的一个,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名稀有之人。
要说和连根兄的交情,还要从十年前说起,当时我刚到一家报社工作,在那个单位,他是有名的文人。当时那里聚集了不少这座城市的文人,后来,很多人相继离开,连根兄是其中的一位,我也勉强算一位,因此,回忆起和连根兄的相识,总会产生一些物是人非的喟叹。
diyi次和连根兄打交道,是他刚出了一本关于济南本土历史文化的书,我厚着脸皮给他打电话讨要,他很爽快,让我上楼,到他办公室来拿,还在扉页上欣然题词。当时他其实并没有多少样书,也和我毫无交情,如此的欣然应允,令我事后颇为感动。
再后来,由于种种机缘,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没记错的话,不会超过三次。据说连根曾经很能喝酒,但我们吃饭的时候,他似乎已经戒酒了,能喝酒的人一旦戒酒,在酒桌上总显得有点别扭,大家喝完酒之后的酒话,都跟梦话一样,清醒的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所以后来,连根兄很少参加这样的场合,大家在这样的场合,也很难想起连根兄。
但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旦有人提到连根兄的时候,大家所做的,就是集体点赞。这些赞里,有一部分来自连根的才华;还有一部分,来自连根兄的性情。
连根兄是一个特别纯粹的人,不掺杂质,不趋炎附势,不同流,更不会合污。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媒体原本像个大染缸,在染缸之中浸泡了多年,连根毫不变色,直到连根拔出之后,依然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头,即使众人只是装醉,连根依然懒得去装成一副要死的样子。
所以我挺敬重他,将他视为兄弟。在这个年代,不喝酒就能让我说这样的胡话实在具备相当的难度。的确,他不是一个像我这样的俗人,对人间烟火也没有过多迷恋,就是读书、写作,偶尔给神学院上课,是的,神学院,他曾说为神学院上课怎么还能计较酬劳,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眼里闪着神性的光芒,让我感到深入骨髓的惭愧。
因此,我觉得连根兄写春秋这段历史,就算不占天时地利,也是彻底的人和。更何况,天时地利都比不了人和。是的,连根兄这个人,一直生活在春秋中。
春秋大业,在连根兄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生动。春秋大义,在连根兄的身上闪烁着点点光芒。连根兄写的,是一个人的春秋,也是所有人的春秋。
春秋或不在,春秋亦永存。谨以此文与连根兄共勉。
(作者系著名学者、作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一春天来了,花开枝头,秋天到了,果实累累,这是自然界的春秋。
春天辛勤播种,秋天喜悦收获,这是农民的春秋。
青年时代博学笃行,晚年岁月安详从容,这是人生的春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流水,在经过一段又一段不同宽窄、不同质地的河床时,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那些风平浪静,那些惊涛骇浪,那些转折迂回,以及那些温柔的浪花与声响,在经过时间发酵之后,都会成为滋养我们的精神养料。因此,中国人向来就是一个极其重视历史的民族。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怀(就普遍情况而言,非指全部),不怎么相信来世福报,也不怎么在意末日审判,可是,中国人很在意历史评价。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中国的仁人志士而言,只要能把自己的“丹心”留在史册,生死完全可以置之度外。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在中国实有“代宗教”的功能――历史的褒贬在中国具有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二是什么人通过何种方式将历史提升到如此重要的高度?
这就不能不提孔子和他的《 春秋 》。“孔子著《 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要知道,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能让飞扬跋扈的“乱臣贼子”有所畏惧,这可是周天子和诸侯国国君都做不到的事。当自己的仁政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法实现之际,孔子以儒家宗师特有的情怀,言简意赅地写下了一部历史著作《 春秋 》。孔子通过写史,借“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叙述之中,而这种褒贬居然能让“乱臣贼子”有所忌惮,这真是了不起!司马迁说:“夫《 春秋 》,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意思是说,《 春秋 》通过褒贬历史人物,确立了人世间是非善恶的准则――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春秋大义”。因此,“有国者不可以不知《 春秋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 春秋 》”。当国君的不知《 春秋 》,则“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当臣子的不知《 春秋 》,则“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进而,“为人君父而不通《 春秋 》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 春秋 》之义者,必陷篡s之诛,死罪之名”。孔子亦说:“知我者,其惟《 春秋 》乎!罪我者,其惟《 春秋 》乎!”足见孔子著《 春秋 》之用心良苦。
应该说,孔子通过著《 春秋 》提升了“历史”的含金量,这不仅奠定了国人重视历史的文化传统,也清晰地告诉人们:在富贵荣华之外,在个人的生死之上,还有“大义”存在。在世事无常的红尘之中,在时光无情飞逝的沧桑变迁之中,“大义”比一时一地的荣辱得失更永恒也更重要。三孔子之后,《 春秋 》有了“三传”,即《 公羊传 》、《 Y梁传 》、《 左传 》,三家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注释《 春秋 》。其中,又以《 左传 》zui有名,左丘明以编年体的方式,逐年记述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的历史事件,“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意思是,有了确凿的历史事件做注解,大家就能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春秋大义”了。
左丘明之后,司马迁又横空出世。秦始皇“焚书坑儒”使中国古代文化再次遭受重创,鉴于此,司马迁效法孔子、左丘明,“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写出了《 史记 》。这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自此,史书有了范例,“二十四史”有了开篇。后世代代修史,中国人的史学文化由此薪火相传,蔚为大观。借着这些史学著作,我们可以知道神州大地在过去的岁月里发生过哪些事情;阅读这些史书,我们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神交古人,发怀古之幽思;阅读这些史书,我们可以在时间坐标的烛照下看清脚下的道路和前方的目标。这一点,恰如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所说:“我们的任务是要创造历史,因为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四历史是前人下完的棋局,今人已无法改变棋局本身,但如何解读“古谱”则事关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抉择。重视“古谱”、用心研究“古谱”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弈林高手,对“古谱”茫然无知或一知半解之人,则容易成为糊涂虫。
今天的中国恰逢社会转型期。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正在经历巨大的调整与转变,比如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比如从一元文化向多元文化过渡,比如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过渡,等等。在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在经受痛苦嬗变。在急速变化的时代面前,很多人在富裕之后不是变得更淡定从容,反而是变得更加浮躁、焦虑。
其实,中国人不是diyi次经历社会转型期。在五千年的历史上,中国人经历过三次大的社会转型期,diyi次是春秋战国,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第三次是自鸦片战争直到今天,而且至今尚未完成。这次转型的核心是实现现代化。现代化转型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仅就文化而言,中国文化的整合与新生需要完成两个转变,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和西方文化的本土化转变,前者是“古为今用”,后者是“洋为中用”。这两种转变用官方的话语说就是――“全面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要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我们理应对中国历史上的前两次社会转型给予足够的研究与重视。前几年,我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关注较多,也写过几本关于晚清、民国的书。后来发现,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光研究晚清和民国还远远不够,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两段看似离今天很远的历史依然值得细细研读。于是,我又把目光投向了春秋时代。
我的视线在现实社会和历史典籍之间反复穿梭。春秋时代离今天固然遥远,可是,那个转型时期的种种又分明与当下社会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我有时甚至悲观地想,时光虽然过去了两千六七百年,可人们的很多想法依然停留在遥远的历史之中。人性的弱点似乎亘古不变,贪财好色、嫉贤妒能、争强好胜、寡廉鲜耻……春秋时代的人们就为这些弱点付出过血淋淋的代价,今天的人们依然在犯同样的错误。时间变了,舞台布景变了,演员使用的道具也变了,可是,演出的故事大同小异,剧中人物的命运也差不多还是那几种类型。
说春秋时代离今天十分遥远,当然不错,可是,若说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那也说得通。透过时光尘埃所塑造的背景与底色,我们确实可以在“古”与“今”之间架一座桥,让历史告诉今天,昭示未来。五现在可以简单地谈一谈我对春秋时代的印象了。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政治上,自周幽王乱用特权,烽火戏诸侯之后,权力下移的历程便一发而不可收:先是诸侯争夺霸主,周天子的权力被架空;随后,各国诸侯的权力又纷纷转移到卿大夫手中;zui后,卿大夫的权力又被家臣窃取,演化成了“陪臣执国命”的“名不正,言不顺”的权力格局。军事、外交上,诸侯争霸,烽火连绵,征伐和会盟此起彼伏,霸业兴衰之中,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异彩纷呈;思想文化上,既有乱世中必然出现的种种乱象,即所谓的“礼崩乐坏”,亦有思想多元所孕育出的文化新生机、新气象;人物方面,春秋时期既有雄才大略的霸主,亦有腐化堕落的“顽主”;有品德败坏、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亦有丰神可法、高山仰止的圣贤。
如此复杂的转型时代,不可能用一本书的篇幅就完全说清楚。我采用的方法是,对其他著作已经讲得很到位的内容就略写,对人们熟知的故事也是点到即止,而对人们所不太在意或常常忽略之处,就详细阐发一下。
基于上述考量,本书在结构上既没按时间顺序写,也没按国别史的方式写,而是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安排。diyi部分《 细节与大局 》,我力图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从细节切入,尽可能生动地讲清春秋时代的某种现象或某种氛围,以增加读者对那个时代的感性认识;第二部分《 贤者故事 》,是我向众多春秋贤者的一种致敬,他们生逢“礼崩乐坏”的乱世,但他们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他们的德操和智慧足以值得后人学习;第三部分《 走近孔子 》,算是我对孔子的特别礼敬。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读下来,孔子的身影是那个乱世里zui让我感动的亮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确实,若春秋时代缺少了孔子和他的教学团队,那么整个春秋史就会黯淡许多,中华民族后来的思想文化史也一定会减色不少。关于孔子,历代的解读已经很多很多,我对孔子致敬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还原”他所生活的历史现场,试图将他从思想符号变成血肉丰满、可亲可敬的人――一个超级音乐发烧友,一名循循善诱的夫子,一位胸怀理想、充满仁爱之心的智者,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第四部分《 霸业兴衰 》,诸侯争霸是春秋史中不可回避的政治、军事主线,霸业兴衰之中,除了生动的故事,还有需要今人认真思考的价值理念。
“这是zui好的时代,也是zui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笃信的时代,也是疑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这段话,适用于法国大革命,亦适用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乃至所有的社会转型期。
zui关键的是,古今中外的每一次社会转型,都应成为今人的精神营养,让他们在应对当下生活时多一份历史参照。
我所写的这本《 春秋范儿 》,目的就是要给今人提供一份转型时代的历史参照。多一份历史参照,今天的人们就可能多一分淡定;多一分淡定,就可能少一分焦躁与迷狂。历史不会给今天提供现成的包治百病的药方,但它起码可以充当镇定剂与清凉油,让人清醒一下头脑,定一定神儿。如果有人还能从此书中看出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那我就愈加欢喜,非要合掌念诵“阿弥陀佛”不可了。
zui后要说出的依然是感谢。感谢妻子对我的支持。她是这本书中绝大多数文章的diyi读者,她对本书的完成功不可没。
感谢齐鲁书社的许允龙先生。此前,他约我写过一本书《 兼容并蓄长者风――蔡元培 》,成为他编辑的《 中国近代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中的一册。这本《 春秋范儿 》已是我们的再次合作。我连续写出的两本书都由许先生做编辑,这真是我的幸运!
更要感谢魏新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魏新先生是著名作家、学者、诗人,央视《 百家讲坛 》主讲,他要写书、要写剧本、要录制《 历史有魏道 》(搜狐视频),要做若干电视台的节目嘉宾和主持人,还要应邀做讲座、演讲,其时间之紧张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他竟能为我的一本小书写序,而且还写得那么好,着实让我感激不已、钦佩不已。
春来范儿-春秋时期的人与事 目录
一个人的春秋(代序言)/1 前言/1
diyi辑 细节与大局/1 “春秋范儿”/1 春秋时期的民间正能量/4 春秋战争中的“致师”插曲/9 “蝴蝶效应”在齐鲁/12 鲁隐公的象征意义/15 “一鼓作气”说曹刿/17 与霸主擦肩而过的齐襄公/20 齐国国君的两场酒席/24 齐景公之叹/26 齐景公的病/29 两个女人带血色的笑/31 鲁桓公炫“鼎”/35 神奇的金仆姑/38 鲁庄公:好色男的家事引发了国难/41 臧文仲何以能“告籴”成功/43 鲁惠公“扒灰”考/46 鲁文公的外事活动/49 鲁文公“赋诗”失礼/52 晋景公“病入膏肓”/54 鲁昭公知“仪”不知“礼”/57 鲁昭公遭驱逐/59 “官二代”斗气引发的叛乱/62 叔孙豹的风流债/64 汶阳之田与大国威信/67 齐国的“股权转让”/70 三桓专权:鲁国的“管理层收购”/73 乱世中的周礼/75 “诗言志”:听不懂怪自己没文化/78 春秋时期的两性关系/81 春秋时期的外交辞令/89 每况愈下的“自污”/94
第二辑 春秋贤者/98 介之推的“四项基本原则”/98 不替混账领导背黑锅/101 晏子为什么要“辞邑”/104 宁武子的智与愚/106 “圣之和者”柳下惠/110 师旷直谏与奴才化官员/113 公共治理中的臧武仲逻辑/117 樊姬:楚庄王的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119 里革定律:国王被杀是他自己的错/122 敬姜:“劳动者是zui美的人”/125 董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128 叔孙豹为何反对季武子扩军/131 孟献子的廉政宣言/133 叔向为什么“贺贫”/136 季札的耳朵/139 颜回的境界/144 子贡怎样救鲁国/146 子路的“弹剑而歌”/149 子羔出逃/152 是是非非说冉有/154 第三辑 走近孔子/157 孔子姓什么/157 孔子的财富观/160 孔子办私学/163 孔子为什么替鲁昭公“隐恶”/171 孔子如何跟阳货玩“太极”/174 孔子为什么对卫灵公既褒又贬/177 孔子为什么要去见南子/180 齐景公与孔子:纠结与错位/184 孔子与鲁定公/189 孔子与鲁哀公/192 孔子与季氏三代/197 孔子蒙难记/200 孔子为什么反对厚葬颜回/202 孔子晚年的幸福生活/204
第四辑 霸业兴衰/207 郑庄公的家事/207 许国的“战后重建”/212 周天子中箭了/214 齐桓公的“普世价值”/218 齐桓公“攘夷”/221 齐桓公晚年的悲剧/224 为宋襄公正名/227 晋文公的称霸之路/232 秦穆公的功与过/238 楚庄王“问鼎”:霸主的嚣张与敬畏/245 楚庄王论“战争七德”/248 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和平运动/251 参考文献/257
春来范儿-春秋时期的人与事 作者简介
郑连根,著名文史学者,已出版著作《故纸眉批――一个传媒人的读史心得》、《新闻往事――激荡的中国新闻界》、《昨夜西风――活跃在近代中国的传教士》、《读古文,学智慧――〈古文观止〉名篇中蕴含的人生智慧》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冒牌的拜佐尔.威灵&9.0&28.0&旧制度与大革命&14.6&29.8&饮馔丛谈&22.1&34.0&找死专卖店&12.7&19.5&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8.6&20.0&范曾插图鲁迅经典小说&24.8&45.0&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9.9&26.0&村落&15.7&32.0
冯内古特&9.9&28.0冷玉斌&5.8&18.0虹影&25.2&36.0让•克洛特(作者), 赵爽爽 (译者)&5.9&15.0殷健灵&7.7&17.0李辰冬&3.9&8.0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春秋时期为什么圣人涌现文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春秋时期为什么圣人涌现文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简答中国文化概要_甜梦文库
简答中国文化概要
二、名词解释 1.宗教特性说:是任继愈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 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学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在实质上都是宗教。儒释道 三教合一的思潮构成了唐宋以后直到鸦片战争前后近千年的宗教史和思想 史。 2.哲学特性说:是冯友兰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 化具有以儒学为主导因素的哲学特性,儒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凝结成 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塑造了中国传统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格。 3.美学特性说:是李泽厚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 化的传统是社会政治哲学始终占主导地位,并且同兵、农、医、艺四大实用 文化联系密切,它的哲学追求是美感和乐感,而不是苦感和罪感。 4.伦理特性说:是梁漱溟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 化以人伦关系为基本,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贤臣忠等等,追求群体 互助,同西方世界的“个人本位”和“自我重心”很不相同。 三、问答 1.简述近几年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新概括。 一、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不象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 虽然也有宗教,但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教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 长期以后,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并不是遵循某个神的意思,而是要合乎儒家所提倡 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有所谓“天”的概念,历代帝王也有祭天的仪式, 但就其实质来看,这里的“天“不过是自然而已。人们通常所说的”天道“,实际上 也指的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秩序。 二、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不象西方文化那样讲求分别与对抗,而是主 张“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 《易经?系 ( 辞下》,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 ) 文化的相互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和而不同” 就是 , 讲各种不同质的事物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中国古代的“中 庸之道” 被认为是“天下之大本” “天下之达道” 如果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偏不 , 、 , 倚,各安其位,就能够达到“和“的最佳状态,也就是人生和社会的最佳境界。 三、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不象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中 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人们爱土、敬土、安土,把土地 当作自己的生命与依靠,因此,人们起居有定,耕作有时,总是祈求天下太平, 丰衣足食,在战乱的时候便幻想有一个“桃花源” 由安土乐天的心理而产生了一 。 种浓厚的乡土情谊,凡是那些离乡背井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 祖,这同西方文化确实大不相同。 2.简述当代哲学家张岱年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综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唯 物辩证法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 理为指导,揭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的综合,即批判继承两 种文化中值得继承的东西。 三、就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而言,还要注意儒、墨、道、法四家的综合,即 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道家的批判精神,墨家重视自然科学与形式逻辑的学风, 法家以法治国与肯定“力”的作用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 1.九州:是一种行政区划系统。传说我国古代的大陆划分为九个地理区域,在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把这九个地理区域称为九州。相传皇帝 时代已“画野分州” 至尧时分为“十二州” 《尚书?禹贡》则分为九州:冀州、豫 , , 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兖州、雍州、梁州。另外还有《周职?礼方》 的冀、豫、青、荆、扬、兖、雍、幽、并之说,也有《尔雅?释地》的冀、豫、 荆、扬、兖、雍、幽、并、营之说,但大多属于依据山川地势的自然分界。 而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则说: “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 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 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 幽州,燕也。 ”这里把自然区划与诸侯国的疆域形式结合起来,称为全国的政 治形式图。后来人们就用“九州”泛指中国,跟“九州”同义的还有“九有、九域、 九隅、九垠、九垓”等。 2.三十六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其中主要有陇西、颖 川、南阳、邯郸、巨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 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等,郡下设县, 以郡统县。后来随着秦王朝版图的扩大,又增添了南海、桂林、象郡、闽中、 九原等郡。 四、问答 1.简述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观点。 六大区域说:豫陕晋邻境地区;山东及邻省一些地区;湖北和临近地区;长 江中下游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 南方地区;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 (由此可知,中国文明是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而不是从外域传来的; 它不是起源于一时一地,而是遍地火光,多元融 合;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原始文化比较发达,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各 个区域内的原始文化发展不平衡,以中原地区成熟最早,约在五千年前已进入文 明社会。其他地区的先民也在五千年前至三千年前先后 进入文明社会。 四大区域说: (见下页图表)文化区域代表性文化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二里头文化地点 河南省新郑市 河南省渑池村 山东省泰安市 山东省章丘市 甘肃省临洮县 甘肃省政和县 河南省偃师市 浙江省余姚市 浙江省嘉兴市 浙江省余杭市 湖北省京山县 广东省韶关市 ―― 辽宁西部地区相应年代 距今八千年左右 距今五六千年 距今约五千年左右 距今约四五千年 距今约四五千年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 可能是夏代文化 距今约七千年左右 距今约五六千年 距今约四五千年 距今约三四千年 距今四五千年 ―― 发现庞大的积石冢、女神庙和女 神头像等黄河流域文化区 裴李岗文化长江流域文化区 河姆渡文化 ( 包 括 江 汉 流 马家浜文化 域、太湖流域和 良渚文化 巴蜀地区) 屈家岭文化 百越文化 北方和东北文化 红山文化 区 二、名词解释 牛梁河遗址 珠江流域文化区 石峡遗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距今五千年左右1.姓氏: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 会成员赋予姓氏某些规定性,用以调整和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于是形成一种 姓氏制度。由于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各个国家和民 族的姓氏制度是多种多样的。如西方国家的姓氏更多地带有宗教色彩,而中 国的姓氏则主要是宗法色彩。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所包含的内涵是非 常丰富的;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它综合性的文化特征又是非常明显的。 2.郡望:郡望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 响。人们注重出身,看重门第,是封建社会普遍的社会心理。如韩愈自称“昌 黎人” 李白为其父仲卿作碑称其为“南阳人” 是因当时韩姓以昌黎和南阳两地 , , 为郡望。此外,刘姓以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为郡望,陈姓以颖川(今河 南省许昌市一带)为郡望,周姓以汝南(今河南省上蔡一带)为郡望,张姓 以南阳(今属河南)为郡望,王姓以太原为郡望,杜姓以京兆(今陕西省西 安市)为郡望等。不管这些姓氏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会以“彭城刘”汝南 “ 周”颖川陈”太原王”京兆杜”为荣耀。 “ “ “ 3. “名、字、号”的“号” 古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 这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现 : , 象。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这与唐宋以 来的文学发达不无关系, 也与儒道文化对文人的性格影响直接相关。 一方面, 是社会对文人学士有一种推崇和敬佩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骚人墨客企图用 一种委婉曲折的手法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正因为如此, “自号”极 为流行,取号方式皆由文人士大夫的性情、爱好及其居处环境而定。但其含 义不外乎追求旨趣,祈求自勉,表明环境,显示收藏,描述形貌,取自文学 意境,表现自身才能和专业等。如:唐代诗人杜甫号“少陵野老” 南宋史学家 , 郑樵号“西溪遗民” 元代冯子振号“怪怪道人” 明末朱耷号“八大山人” 唐代诗 , , , 人李白因生长于青莲乡而号“青莲居士” 宋代文学家苏轼因贬黄州居于东坡而 , 号“东坡居士”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 清代画家金农以其藏砚丰富而号“二百砚 , , 田富翁” 清代刘庠以其治经学而号“十三经老人” 明代画家祝允明因由十一指 , , 而号“枝指生” 清代诗僧寄禅则号“八指头陀” 清代诗人朱彝尊自号“夕阳芳草 , , 村落” 陈鸿寿则自号“梦饲千八百鹤斋” 明代画家唐寅号为“天下第一风流才 , , 子” 徐渭则号“水田月老人” 清代画家郑板桥自号“青藤门下走狗”等。 , , 三、问答 1.简述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一、 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 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 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如果某个姓想要追根溯源,差不多可以回到数 千年以前。这在世界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与封建礼教相结合,标榜同宗同姓,抬高名门 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如魏晋时期盛行的“门阀制度”那样, 还有古时婚姻讲究的“门当户对” 。 三、 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 文化成分, 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在历史中有少数民族改姓汉 姓,也有臣子被皇帝赐予“国姓” 因此姓张的不一定都是汉族,姓慕容的也不一 , 定就是少数民族。 2.简述中国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其产生一般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 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此时 。 的姓多带女字旁。 “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 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 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 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 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 。 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 的, 氏是可变的; 姓区别血统, 氏区别子孙。 这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 赐封而得来的。 《左传?隐公》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 : 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可见这时的氏已经是贵 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践者无氏。这时的贵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如 果其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他的氏也随之变化。如商鞅原为卫国公族, 可称“公孙鞅” 也可称“卫鞅” 后来被封于商,故而又称“商鞅” 这即是“男子称氏 , , 。 以别贵贱” 而女子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 。 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 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姬等。女子出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 国名,如周幽王的褒姒,本人姓姒,来自褒国;如果所嫁之人为国君,则也可以 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国的国名,如卫庄公的妻子姓姜,来自齐国,故可称“卫 姜”或“齐姜” 甚至在卫庄公死后还可因卫庄公的谥号而被称作“庄姜”或“卫庄姜” , 。 “秦晋之好”成为婚姻的代用词,因为周代时嬴姓的秦国和姬姓的晋国世代通婚, 而晋鲁两国因为同姓姬而不能联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 姓与氏大约在秦汉世代混合为一。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 没什么区别了, 这表明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氏原有的区别已毫无意义 了。 3.介绍姓氏的几种主要来源。 一、最早产生的姓,即真正意义上的姓,后人以姓为氏。它们多带女字旁, 如姜、姬、姚、姒、嬴等。 二、以国邑为氏。如周朝建立后,天子分封诸侯,建立了许多诸侯国,鲁、 卫、晋、滕、虞等属姬姓国;宋、齐、陈、杞、焦等属异姓国。诸侯国的君主还 可将自己的土地再分封给卿大夫,谓之“采邑” 这些卿大夫势力壮大后又建立了 。 自己的国家,如韩、赵、魏等。这些国名后来都成为氏。 三、以官职为姓。姓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 四、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这是宗法制的明显特点之一。根据宗法制 的规定,天子的儿子称“王子” 王子的儿子称“王孙” 王孙的儿子则以其祖父的名 , , 或字为氏。如周景王为天子,其子为王子,名朝,王子朝的孙子就以朝为氏,后 写作晁;宋桓公为诸侯,其子为公子,名夷,字子鱼,公子夷之子为公孙友,公 孙友的两个儿子就以鱼为氏。这类姓有牛、关、柯、丰、乐、仇、廖等。 五、以排行次第为氏。这也是宗法制的一种体现。周代以孟(伯) 、仲、叔、 季作为子孙排行的次序,其后裔可以称孟氏、伯氏、仲氏、叔氏、季氏。 六、以爵号、谥号为氏。爵号以王、侯二氏最为突出,特别是王氏的来源不 止一处,但都与先祖封王或称王有关,故有姬姓王、姒姓王、子姓王,还有少数 民族的王,在中国成为一大姓。谥号如文、武、宣、穆、闵、简等。如宋武公之 后人以武为氏,宋穆公后人以穆为氏,齐桓公后人以桓为氏,等等。 七、以居住地为氏。这一类人没有资格得到封赏的土地,就以居住的地方为 氏。如居住在傅岩的人以傅为氏,居住在池边的人以池为氏,住在柳下的人就以 柳为氏,此外还有西门、东方、东郭、南宫、西闾等。 八、以职业或技能为氏。如屠、陶、甄、卜、巫等。在夏商周时代,这些人 属于低级贵族,不得封土,但可称氏,当时称作“百工” 后人即以其从事的职业 , 为氏。 九、以事为氏。这类姓氏不多见,但很有趣。如李氏,其祖为少昊的后裔皋 陶,本姓嬴,在尧、舜时任理官,掌刑狱,后人以官为氏,称“理氏” 商末理征 。 因得罪纣王被杀,其子理利真逃亡山中藏匿,以一种树的果子为食,即木子,谐 音“理” 其后人改为李氏。林氏,其祖比干被杀,比干之妻有孕逃亡林中,产下 , 一子,周代寻封比干之后,以此事赐氏林。汉武帝时有丞相田千秋,年老而未退 休,皇帝特许他乘车入宫,时人称为“车丞相” 后人即以车为氏。明末山东的一 , 支朱氏王族乱中出逃,到了一地天色已晚,深感前途黯淡,遂改朱氏为昃氏。 十、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如唐李隆基即位,姬姓改为周姓;唐宪宗李纯即 位,淳于姓改为于姓等。因有功而赐“国姓”以表殊荣:唐代徐世薷奈蓿 字因避讳李世民而不称;明末郑成功被赐姓朱等。另外,赐姓也可以作为一种镇 压手段,如隋代杨玄感谋反被枭,赐其后人为枭氏;武则天即位,赐唐中宗的王 皇后为蟒氏。 十一、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称为汉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宇文、鲜 于、尉迟、慕容、长孙、贺兰等、北魏孝文帝实行民族融化政策,令鲜卑人改姓, 皇族拓跋改姓元,其他贵族改姓穆、陆、贺、刘、楼、于、尉等。隋唐时有西域 九姓小国,归唐后以其国名改为康、曹、石、何、史、安等九姓。事实上,现在 很多的姓,如张、王、李、赵、刘、曹、吴、罗、包、何、慕、金、关、佟、康 等既是汉族的姓,也是少数民族的姓。 4.谈谈名与字的关系。 古代的中国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 。 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 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 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也可 以说是“因名取字” 古人称为“名之与字,义相比附” “义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条原 , , 则。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 名与字意义相同。如屈原名平字原,平、原同义;诸葛亮字孔明; 唐代柳公绰字宽;汉代周权字衡之;清方东树字植之。 二、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即山,孔子生于尼山,又排 行老二,故字仲尼;陆游字务观,秦观字少游, 游与观相关;三国赵云字子龙,因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 。 三、名与字意义相反。如郑公孙黑字子皙,皙为肤色白,黑与白意义相反; 晋国赵衰字子余,衰意为减少,余意为丰余,衰与余字意相反;唐代诗人罗隐字 昭谏,隐昭意义相反;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等等。 四、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夫,字子辛,壬为水,辛为金, 名壬子辛, 取水生于金之意。 明代帝王则以金木水火土取名, 如明成祖朱棣 (木) , 其子仁宗朱高炽(火) ,其孙宣宗朱瞻基(土) ,其后为英宗朱祈镇(金) ,宪宗 朱见深(水) 。 五、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如汉高祖刘邦字季,汉代文学家班固字孟 坚,宋欧阳修字永叔,明冯从吾字仲好等。 六、取于古语或成语等情况。 二、名词解释 1.甲骨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等。 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件,用 刀刻在卜兆的旁边,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也叫甲 骨文。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 发现的,出土地点在河南安阳小屯村。1910 年,著名学者罗振玉肯定了安阳 小屯村为商代故都――殷墟,此后这些甲骨文即称为“殷墟甲骨文” 定为商代 , 甲骨文,但它并非我国最早的甲骨文。1985 到 1986 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 市长安区境内发现了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出土了十多块 兽骨,上面刻有简单的单体符号文字,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 因而也是最早的汉字,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 正当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1997 年, 考古工作者又在山东省桓台县史家遗址发现了甲骨文片,也属于龙山文化时 期的文字。现在把这些甲骨文称为“原始甲骨文” 所以,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 。 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两个阶段。 2.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 商代金文和殷墟甲骨文在形体上非常接近,而周代金文要简化的多,字体也 整齐的多,这说明文字到了周代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3.石鼓文:石鼓文就是刻在十块鼓行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 字,是大篆的代表。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鼓上一首,共十首,内容 为歌颂国君田猎事迹。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 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在汉字发展史 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古时的文人学者都认为是周宣王 时制作的,如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梅尧臣和苏轼等,在他们的诗文中都是这 么认为的。南宋史学家郑樵第一次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直到近代,意见才 趋于统一,认为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770 年至前 325 年之间,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 三、问答 1.简述汉字的产生过程。 关于汉字的产生,旧时的说法有三:一是说,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 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二是说, 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 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是 由神农创造的;三是说,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仓颉造字说早在战国末期已经广泛流传。据古籍记载说仓颉“首有四目,通于 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 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在社会的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都十分低下的原始阶段, 由一个人创造发明一种文字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文字的产生来看,它需要一个相 当长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因此,仓颉造字说是不足信的。 但是我们也不应当完全否认仓颉和文字的关系。从前边的古籍记载中,我们可以 窥到有关汉字起源的一些信息。所谓“奎星圜曲之势,龟纹鸟迹之象” 实际指象 , 形符号;所谓“博采众美”实际是指图形之美。就是说,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 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原始社会有很多氏族,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某些图腾。他们把这些图腾当作 本氏族的名称或徽号, 往往在常用器物甚至自己身上画出来,以示与其他氏族的 区别。后来,各氏族联合成部落联盟,器物上就涂画有多种图腾。我们发现的许 多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都绘有花纹和图形,这其中就可能有 不少图腾。 如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 在出土的彩陶上就画有野鹿、 野马、 大鱼、青蛙等,这些图形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除此之外,许多遗址中的陶器 的外口沿上, 都刻有许多笔画比较简略的符号,可能代表了器物的数量或是器物 主人及制陶工的标志, 这些符号似乎是汉字的雏形,如大汶口文化遗址里的一些 符号。这些图形和符号对文字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古人所说的仓颉,很可能 是一个原始部落,或是这个部落的首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扩大交往和传 递信息的需要, 吸收和整理了其他部落的图形和记事符号,称为当时文化最先进 的原始部落之一。从“仓颉是黄帝史官”推测,不妨认为仓颉是黄帝部落的一支。 2.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汉字由图画和符号文字发展成今天独具特色的方块字, 并不是一种随意性的 结果, 它是跟中国人重实际、 多想像、 包容万物的那种实用理性思维和天人合一、 物我一体的精神是密切相关的。 从汉字的构成来看, 六书中的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为造字法,转注和假借为用字法。在造字法中象形又是最基本的。纵观象形 字,均取向于物,取象于人,取象于器。物是天地间的客观存在,是人们依存的 基本条件;人是天地间的万物之灵,具有利用和改造万物的智慧;器是人作用于 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的智慧的结晶。但总体上说,这三者都是客观实体。汉字基 本上都是由这些客观实体构成的。由此看来,汉字体现了如下精神: 一、写实主义精神。象形字自不必说,都是从实物演化而来的。即使是会意 字,也设法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去象征它的意义。 “家”是屋内有 猪,象征私人财产。 “保”本义是抚养,引申为保护,是一个大人护着一个孩子, 关心备至。 二、人体本位精神。在汉字结构中,是以人为感觉万物的基础,一切物质的 存在,都是由人去感受的;或者说,人是物质世界的中心,是万物的主体部分。 这样,就以人的整体部位如人(亻) 。身,分体部位如头(页、首) 、面、目、鼻 (自) 、耳、眉、口、手、足、牙、齿、心、骨、肉(月)等以及人的动作如言、 走等构成无数字。 即使是动物的感觉和行为, 也由人的器官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去 代替,如猪牛羊狗的吃,都用人的“口”吃,即使是狼嚎虎啸狮吼,也用人的“口” 做;动物的口、耳、鼻、足等并不另造新字。 三、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汉字最初产生在我国原始社会后 期和奴隶社会前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制陶、铸铜 等手工业,精神生活主要是祭祀活动。反映在造字方面,如与“田”字有关的“男、 畴、甸”等,与“禾”字有关的“秋、利、黍”等,家有“牛、羊、豕、马、犬”等;陶 制品有“鬲、鼎、皿、酉”等。所有这些字,都是那个时代物质条件的反映。另一 方面,那时的主要自然物质存在,除山、川、日、月外,惟有金、木、水、火、 土特别为人们重视,虫、草、鸟、鹿、鱼也为人们所常见,衣、食、车、屋、玉 为人们所常用,因此这些字就成为构成汉字的基础部分,大批形声字的“形”都来 源于此。而“示”字和由“礻”字旁构成的汉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原始崇拜和祭祀 活动。由“示”字组成的汉字,大都与崇拜、祝愿、祭祀有关。 二、名词解释 1.儒学:所谓“儒” 最早是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如 , 巫、史、祝、卜等。后来,这些人在社会变动中逐渐分化,流落到民间。有 的为诸侯执掌礼仪,成为“君子儒” 有的则只能替人办理丧葬祭礼,成为“小 ; 人儒” 由于这些人熟悉“诗书礼乐” 待人“温文尔雅” 其学问和道德都高于常 。 , , 人。到孔子出现后,因其弟子众多,影响扩大, “儒”就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 由孔子创立的学说被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春 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到汉武帝时,儒家被推上独尊地位,指导 中国社会生活达数千年。 三、问答 1、孔子: 孔子,儒家,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后人贬称“孔老二” 一生中除 。 中年一度做过鲁国的司寇和周游列国外,主要是授徒讲学,号称有“弟子三千, 七十二贤人” 他的一些见解和谈话,由弟子们记录和整理成《论语》 。 ,是其思想 的集中反映。 仁:中心思想。仁为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 “仁者爱人” 即人与人之 , 间要彼此相爱。 “仁”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 “爱人”就要“推己及人” 一方面是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把自己想要的好处也给别人;另一方面是“己所 , 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得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人。一个具 , 备了“仁”的人,必须“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必须“言忠信,行笃敬” 如果能 , 。 做到这些,那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这样,一个人就具 。 备了理想的人格。 在这里, 孔子表现出对人的平等相待和尊重以及对完善的道德 人格的追求,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明确体现。 正名:政治思想。即按照一定的是非标准恢复纲纪,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 措手足。 ” 立信:主张政府要获得人民的信任。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 “ ” 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主张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而不 主张使用强权暴力。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另外还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发奋忘 , 食,乐以忘忧” 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认为“知之为知之,不 , , 知为不知,是知也” 要人们“毋意(臆测) , 、毋必(武断) 、毋固(固执) 、毋我(自 以为是) 等等。 , ” 天命: “天命”指天或上帝的命令, “天”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 “天”有时 可以作为意志的能赏罚的人格神存在, 也有自然意义, 即不断运行的自然界; “命” 是支配社会生命的盲目的异己力量。孔子尊天,但怀疑鬼神。他认为祭神,所以 神存在,对鬼神的最好办法是“敬而远之” 。 中庸: 最高的道德。 “中”是“执两用中”中立不倚” 度量以取中, “ 。 无过无不及。 “庸” 指“不易” 中庸与“和”有关系, 。 容忍种种特殊成分, 建立和谐秩序, 和谐而不极端。 (和而不同) 思想的局限性:主张恢复周礼,看不起劳动人民,鄙视妇女等。 2.孟子: 孟子,儒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传为孔子孙子子思门生,一生 不曾做官,专以讲述为业。与弟子共同编有《孟子》 。 “性善”和“良知” 思想核心。 : 因为性善, 所以人上来就有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一个人所以不能成为善人,是因为他不去培养和扩 充自己的善端。 为此, 孟子注重主观精神的修养, 提出要“养浩然之气” 以达到“富 ,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 义:孟子在“仁学”理论方面所做的补充。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 之道。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在孔子“杀身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舍生取义” 使儒家所主张的道德观 , 更加完备。 仁政:政治思想。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 提出了“民为贵,社 , 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 地位。他认为治道有王道和霸道两种方式。王道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来实现;霸 道则依靠暴力和强迫来实现。孟子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提出“仁政”的 观念,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政” 并就实施“仁政”提出许多具体措施,把孔 , 子的“内圣”之道推广到治国的方面,成为“外王”之道。 3.荀子: 荀子,儒家,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曾任齐“稷下学宫”的祭酒,后 到楚国任兰陵令,据说也曾回过赵国,去过秦国。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 有《荀子》 。其法治思想是从礼义出发,以人治为本,还是儒家的内核,故归入 儒家为好。 性恶说:和孔孟一样提倡“礼义” 但出发点不同。荀子强调“性恶” 认为“人之 , , 性恶,其善者伪也” 即“善”是人为的表现,而不是人的本性。因为人性恶,所以 , 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助人为善。 ,其方法一是“修身” 二是“师法” 即通过教化。 , , 强化君权:政治思想。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认为“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明于天人之分: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即 , 天道不能干预人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因而社会治乱的根 本在人不在天。 “人定胜天” 4.王充《论衡》的思想观点: 王充, 字仲任, 东汉人,少时曾游学洛阳,以班彪为师。无神论者,著有《论 衡》85 篇,疾虚妄,匡时俗,颇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他否认“天”有任何意志,认为灾异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毫无关系;人死犹 如火灭, 不可能有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他承认感性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基 础,强调用事实来验证知识的可靠性;主张人性有善恶,认为人性可以改变;反 对崇古非今,反对浮华虚伪之语,等等。他的这些思想在神学迷信流行的汉代, 无疑是一付清醒剂,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不灭的光辉。 5.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家的简称) ,姓李名耳,字聃,一称老聃,一称伯阳,春 秋末期楚国人。据说曾为周王朝“守藏室之吏” 著《道德经》五千言,出函谷关 , 后不知所踪。 《道德经》又叫《老子》 。 儒家是“入世之学” 主要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 , 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道家是“出世之学” 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 , 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 道:老子最重要的思想是他把“道”作为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 在老子的哲学中, “道”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存在,即所 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还表示世界的本源,认为天地万物都从“道”产生出 ; 来,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强调, 。 “道法自然” 认为 , 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演进和发展的,是“无为自化”的,所以他说“无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 , 自朴” 讲究“无为而治” 。 。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事物的自身都包含着他物,任何事物都是正 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的甚至相反相成,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 , 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 , “正 复为奇,善复为妖”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从这些辩证观点出发,老子建立 , 。 了他的策略思想,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等,都是老子“贵 柔” “守弱”思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过分强调“柔弱” 也给他的思想带 、 , 来许多消极性,如消极退让,无为而治,否定进步等。 6.庄子: 庄子, 道家, 名周, 战国时宋国蒙人, 一生只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 著有 《庄 子》 ,又称《南华经》 。 自然无为:核心思想。把“道”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认为人应体认 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则,用以消除物我之间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使 人的精神获得绝对自由,为此,他要求人们安时处顺,死生如一,用一种完全顺 乎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提出了“心斋” “坐忘”等内心修养的途径,其要点是以 、 虚静空明的心境去感应外物, 用师法自然的方式去认知和评价客观世界。庄子的 这些思想,无论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还是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都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7.墨子: 墨子,墨家创始人,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出身平民,做过木匠,据说曾 师从孔子,因不满儒学而另立学派,曾往各国讲学,门徒很多,有严密组织,并 且能行侠仗义,赴汤蹈火。代表著作是《墨子》 ,由其弟子编辑而成。 思想理论: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 尊天、明鬼。墨子思想更多的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墨家同儒家一样 讲“仁爱” 但墨家讲“兼爱” 即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的博爱,不像儒家的爱是 , , 由亲而疏,推近及远。墨子认为, “兼爱”要“交相利” 是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 , 害” 从“兼爱”出发,墨家认为战争对人民的危害最大,因而主张“非攻” 反对不义 。 , 的战争和兼并。墨家的“尚贤” 也以“兼爱”为“标准” 只要他能兼爱,则无论什么 , , 出身的任都可以做官,所谓“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这是明确地反对奴隶贵族的世袭制,而具有阶级平等的意思。墨家的“尚同” 主 , 要讲统一思想, 统一政令, 使天下百姓能与天子的是非相同。 墨家主张节约财富, 节制人的欲望,因而反对儒家所主张的“久丧、厚葬” 反对无益于民众的金钱和 , 时间的浪费,提倡“节葬” “节用” “非乐” 墨家所讲的“非命” 实际也是主张人们依 、 、 。 , 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处境,而不要屈服于命运。其“尊天”和“明鬼”则是肯定 “天志”和“鬼神”的存在,这一方面是墨家思想局限性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这个 团体宗教性的要求,是企图利用所谓的“天志”和“鬼神”的法力来威慑和警戒统治 者。 形式逻辑与自然科学: 后期墨家提出了以“名” (即概念)“辞” 、 (即判断)“说” 、 (即 推理)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甚至还提出了推理的四种形式。在几何学方面, 墨家论述了点、线、面、圆的关系;在力学方面,论述了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和 重量的关系等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8.韩非子: 韩非,法家,韩国人,出身于贵族,生性口吃,善写文章,与李斯同为荀子 的学生,至秦国,李斯忌其才,被害,有《韩非子》 。 在韩非之前或同时,已有申不害、商鞅、慎到等法家人物对法家学说做了许 多论述,其中心思想是“循名责实,信赏必罚” 认为一个统治者必须有名有实, , 赏罚严明,只有这样才能“威申令行” 商鞅主要讲“法” 申不害主要讲“术” 慎到主 。 , , 要讲“势” 韩非将三者合为一体,成为一个法家的集大成者。 。 “势”指统治者(君主)的权势地位。韩非认为,君主非威势不足以“制天下而 征诸侯” 因此君主必须牢牢掌握权柄不放; , “术”指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 包括知人用人,听言察实,直至对臣下使用特务手段和阴谋诡计; “法”即君主的 法令,韩非认为,君主治国必须有明确的法令,赏罚必须严明,所谓“刑过不避 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而且主张应当重刑而少赏,因为刑法必仁义更使人少犯过 , 错。为此法家认为,礼教、仁义,以及人的感情都破坏“法”的尊严,因而斥责儒 家“以文乱法” 斥责墨家“以武犯禁” 韩非甚至认为“明主治国,无书简之文,以法 , 。 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也就是李斯后来要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来历。 , 法家思想实际上是后世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石。 9.经学: 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 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 起。其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涉及到中国传统社 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哲学、礼仪、教育、文化、艺术、史学、法律、 宗教及民间习俗等。经学从研究“六经”开始,一直发展到“十三经” 并形成“今文 , 学派”和“古文学派” 今文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认为孔子删订六经,是为了 。 托古改制,是为万世立不易之法,尊孔子为经学之祖。他们注重阐发经文的“微 言大义” 竭力为汉王朝的封建“大一统”寻找理论依据,因而受到西汉统治者的高 , 度重视,被立为“官学” 西汉末年已开始衰落。古文学家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 , 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因而比较注重名物训诂, 多以考据为特色。西汉末年,王莽改制,接受刘歆的建议,立古文经为“官学” 。 东汉的古文学家有马融、许慎等,尤其是马融的弟子郑玄,编注群经,号称“郑 学” 三国末期又有王肃按自己的理解编注群经,形成所谓“王学” 并于晋朝被立 。 , 为官学。大体说来,其后南朝宗王,北朝宗郑,都为古文学派。隋唐一统天下, 开科取士,孔颖达等人合编《五经正义》 ,将南北观点合二而一,对汉代以来的 经学作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梳理。宋代以后,儒家学者抛开传统等训诂、释义, 而直接对经书原文的“义理性命”进行剖析, 形成宋明理学, 开辟了儒学的新阶段。 10.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 经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 “玄”即老子说的“玄 之又玄,众妙之门” 指深奥难懂而又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的某种状态、关系或道 , 理,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可称为“玄学” 而魏晋间 , 的名流学士则多称之为“玄谈” “谈玄”或“玄风”等等。 、 “玄学”之风,早在三国魏时已 经出现,当时有何晏和王弼二人喜好老庄,何晏著有《道德论》和《论语集解》 , 王弼著有《周易注》和《老子注》等,二人都主张“贵无” 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 , 本” 强调“反本归真,一任自然” 到魏晋之际,有嵇康、阮籍、郭象等人,大力 , 。 宣扬何、王二人的观点,遂使玄学大盛。嵇康、阮籍都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 他们的根本点是宣扬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当时的一般学 人群起仿效,崇尚清谈,不拘礼教,行为放荡,使“自然”与“名教”完全对立起来。 这时,便有裴[危页]wěi、郭象等人针对这种无德无行的现象,主张“贵有” 反对 , “贵无” 力图使自然与名教、儒家与道家等统一起来。直到东晋以后佛道二教流 , 行,玄学才走向衰微。 玄学实际是以“本末有无”为核心所展开的本体和本性之学,它所探求的是宇 宙存在的根据,是企图透过宇宙万有的现象,直接探求其本体和本性。宇宙本体 是“无” 形形色色的存在是“有” “无”是“有”的根据, , , “本”是“末”的根据, “一”是“多”的 根据, “静”是“动”的根据,等等。若就人的本性而言,玄学认为人性自然,人性的 表现应当顺应自然,不能有任何模仿或造作。虽然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上,玄学 家们的观点不同,但在人性自然上看法还是一致的。玄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影 响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社会生活, 但其思想及其思辨方法, 如“得意忘言” “得 、 意忘象”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理学: “理学”实际是宋明时代的儒家学说,因其竭力宣扬儒家的“大道”而又称为“道 学” 。 理学的形成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儒学内在的变化,即经魏晋隋唐儒家学 者已摒弃了汉儒琐碎章句之学,转向探求儒学的“原道”和“原性” 如唐代韩愈、李 , 翱所主张的那样;二是佛教思想的流行,特别是禅宗所宣扬的心性说,给儒学注 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因而在北宋初年便有胡瑗(字安定,世称“安定先生” 讲“砥 ) 砺气节” 孙复(因居泰山,世称“泰山先生” 讲“经世济人” 他们都强调儒家纲常 , ) , 与天道的一致性,所以胡、孙二人实开“理学”先河。 孙复之学,传于张载(世称“横渠先生” 。张载以“气”来解释各种事物的生灭 ) 变化, 主张人应通过努力获得完美的“天地之性” 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因张载 , 居于关中,他的学说被称为“关学” 。 胡瑗之学,传于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的学说源于道家的太极和 ) 阴阳五行,著有《太极图说》 ,以“无极而太极”来解释宇宙生成,而以“中正仁义” 为人生之大道,其学说被称为“濂学” 周敦颐又传于程颢(世称“明道先生” 、程 。 ) 颐(世称“伊川先生” 兄弟。二程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伦 ) 理纲常的最高原则,它“在天为命,在人为性” 人与宇宙只为一体,知识和真理 , 只在内心,欲明天理,只须识心见性。因二程是洛阳人,其学说被称为“洛学” 。 经过二程的努力,理学大大发展,于是,周、张、二程,称为北宋“理学四大家” 。 二程之学至南宋传于朱熹(世称“紫阳先生” 。朱熹继承北宋诸儒,糅合佛、 ) 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 上的绝对真理, “气”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阴阳二气交合变化, 才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朱熹认为,理气相合而成人,气中之理,即是人性。气 有清浊,性有善恶,所以要居恭持敬,明德修道,以便去浊还清。他的学说与二 程一脉相承,故合称“程朱理学” 因其长期在闽中讲学,故成“闽学” 与周、张、 。 , 二程并称“濂、洛、关、闽”四学。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 ,见解 ) 与朱熹不同。朱熹主要继承了二程的“理” 认为人性即是真理;陆九渊则主要继 , 承了二程的“心” 认为人心即是真理,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强调 , , “心”与“理”合一,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自己心中。朱、陆二人经常展开论辩。 明代的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 上继陆九渊,下启王守仁,本习朱学,后 ) 来的思想境界却转入陆学。他的学说是“以虚无为基本,以寂静为门户,以宇宙 万象为轮廓,以日常生活为功用” 主张“天地因我而立,万化因我而出,而宇宙 , 自在我心中之中” 实际上就是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万物皆备于我”的道理。陈献 , “ 章一派被称为“白沙学派” 陈献章有弟子湛若水(世称“甘泉先生” 与王守仁齐名。 。 )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 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 , 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 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 “良知” , , 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 “知”表现于“行” 而不“行”就是不“知” 这就是“知行合一” 。 , , 。 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李贽,号卓吾,后世多称李卓吾,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 、 、 、 等许多著作。他个性倔强,感情奔放,而又愤世嫉俗,其时正当王学流行时。他 反对儒家的名教,反对专制统治,提倡个性自由和社会解放,反对泥古崇圣,主 张学贵自得,认为儒家经典并不是“万世之至论” “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公开 , , 宣扬自私是人的“天性”而不是罪恶,用以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斥责一 些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他的这些思想反映了资 。 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社会意识, 却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 被捕入狱, 自杀于狱中。 孙 复 (横渠先生) → 周敦颐[濂学] 明代 (濂溪先生) ↓ K“心” → 陈献章[白沙学派] →王守仁[心学] (象山先生) (白沙先生) 12.朴学: (阳明先生) 陆九渊 (明道先生、伊川先生) (紫 → 程颢、程颐[洛学] → 张 载 [ 关 学 ]李贽(李卓吾) (泰山先生) ↑ 胡瑗 [闽学] (安定先生) 阳先生) →“理” 朱熹 北宋← →南宋 理学在清代走向衰微,儒家学者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像汉儒一 样注重训诂和考据,而这种训诂考据之学被称为“质朴之学” 简称“朴学” 也称“考 , , 据学” 朴学以清代为盛,尤以乾隆、嘉庆时的朴学最辉煌,形成所谓“乾嘉学派” 。 。 清代朴学,实源于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几位大儒。这 些人感于亡国切肤之痛,斥责理学空谈心性误国,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要经 世致用就要有根有据,其结果就是走向考据。 顾炎武,又称顾亭林,世称亭林先生,清代儒林第一人,以考古求真为宗旨。 其著作《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是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结晶,被认为“无 一字无来历” 他反对不讲实际学问而空谈理性的理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 。 责” 强调“行己有耻,博学于文” 认为探讨济世治国的学问与砥砺操守节气同等 , , 重要。 黄宗羲,世称梨洲先生,虽属理学家,却精于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民主思 想。所著《明儒学案》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而《明夷待访录》 为考古论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他认为,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 矣”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 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明亡曾举兵抗清,后隐居深山,后人集其著作为《船 山遗书》 。他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达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 高峰。他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而“理”不过是客观规律;指出“气” 变化日新,动静相对;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守其故而不能新” 其思想、 , 行为与节操,堪称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伟人。 颜元,世称习斋先生,是一位专讲实学的思想家,因反对书本上的学问,故 著述很少,一生只谢了四篇文章,称为“四存之学” 即《存学》《存治》《存性》 , 、 、 、 《存人》 。他认为, “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 并且说, , “千 余年来,率天下人于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 (即朱熹)为之也” 。 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后,屡行文字狱,思想控制极严,一般学者更加埋头著 述,多在考据训诂方面下功夫,朴学因此盛况空前,著作汗牛充栋,以师承和地 区分为许多学派,主要由:吴派、皖派、浙东派。 “吴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由惠栋、 江水、钱大昕,其特点是稽考汉代学者的经书旧注,意在摆脱后人的附会之说, 以求近古,因而在许多方面难免迷信汉说。 “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戴震、段玉 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特点是宗古求是,注重文字、校勘和训诂,注意总结 考据中的规律,并能超越汉代学者而有所突破。 “浙东派”主要受黄宗羲的影响, 注重史学研究,在撰史、补史、史料、史论方面有重大成果,代表人物是全祖望 和章学诚。 如果说清代的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古文经,而晚清的朴学则复又重今 文经,并且从纯学术的研究中解放出来,与议政、改良的现实政治活动相结合, 形成新的探求“微言大义”的义理学派,又与宋儒差不多了。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龚 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专以学术研究见长的学者是俞樾和孙诒让。之后便有章 炳麟和王国维,他们不但注重文献资料,也注重考古资料,特别是王国维已走出 乾嘉传统,跨入现代学术的殿堂。 二、名词解释 1.宗教:宗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形态。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对客观环境(包 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错误的感觉、认识及至荒谬解释的结果。它所反映的 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两种关系,是人对这两种关系的评价、态度和处 理方式。但不论哪一种宗教,体现在这两种关系中的人,都是软弱无力、屈 服环境、听凭摆布的,都是忽视惑取消人的自身力量和积极性的,因而宗教 的本质作用总是消极的。因此,我们说,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它是扭曲的、 畸形的,与人的发展和社会背道而驰的文化。但宗教也并非毫无意义可言。 由于它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制约了社会 繁荣和历史发展,并且直到现在它的文化形态还继续存在,继续发生作用, 因而又是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社会现象之一。在不同 的宗教之间进行一些比较研究,就会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的心态、思维、气度 和想像力,存在着相当惊人的差异。 2. 封禅: 中国古代祭祀天地的礼仪之一。 所谓“封禅” 就是由帝王来拜祭天地。 , , “封” 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 ,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较为著名的是在 “禅” 梁父(梁甫)山上,故史书上多说“封泰山而禅梁父” 封禅的目的是帝王取得 。 天下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封 禅仪式隆重,耗资巨大,并不是所有的帝王都能做到。史书记载的第一个封 禅的帝王是秦始皇,第二个是汉武帝,还有东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武则 天、唐玄宗,宋真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 3.三论宗:以研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得名。因鸠摩罗什最早传 、 、 译“三论” 被尊为初祖,经弟子传承,到隋代的吉藏而集大成。其基本教义是 , 主张万物虚幻,但世俗人认为是真实存在,而修道者认为是空无实体,这就 是真、俗“二谛” 既然万物“非有非无” 则一切“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 。 , 异,不来不去” 这就是“八不” 唐贞观八年(公元 625 年) , 。 ,这一派经朝鲜僧 人传入日本。 4.三阶宗:也称“三阶教” “普法宗” 祖师为北朝的信行,所依据的经典是《大方 、 , 广十轮经》和《大集经》等。其教义是把佛教按时期、处所、人众分成三个 阶段,认为既不能遵守戒律,又不能领悟佛法的众生出于第三阶,必须提倡 苦行忍辱,清除罪恶,甚至死后还要以身布施,把尸体供鸟兽食用,然后收 骨起塔。三阶宗初时曾兴盛一时,但由于它的教义和修行方式与其他宗派差 别太大,因此屡遭禁绝,到宋代归于湮灭。 5.天台宗:因其创立地在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别名“法华宗” 实际创始人是南北 。 朝时的智[岂页],于南朝陈入天台山修行,创建国清寺,其教义主张诸法实 相,万物互通,一心具有三千世界,即千差万别的事物都反映了真如法性的 本质,因而万物皆由心生。唐代的名僧湛然提出“无情有性”说,认为草木山 石也有佛性。湛然传道邃、行满,后经日本僧人最澄传入日本。12 世纪初, 日本僧人日莲又据《法华经》创立日莲正宗,现在活跃于日本社会的创价学 会,就是日莲正宗的分支。 6.华严宗:别名“贤首宗” 依据的经典为《华严经》 。 ,其始祖为隋末唐初的杜顺 (于长安终南山华严寺为到场宣讲教义) ,但直至三祖法藏华严宗才正式形 成。法藏又叫“贤首国师” 其教义主张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客观世界只有在 。 主观世界感觉到它的时候才存在。唐开元年间,经新罗僧人传入日本,创立 日本华严宗。 7.法相宗:别名“慈恩宗” “唯识宗” 其理论在于深入辨析一切事物(法)的种种 、 。 表现(相)及其产生的原因,故名“法相宗” 创始人为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因 ; 其师徒居于长安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宗” 由于这一派主张万法唯识(主观精 。 神) ,心外无境(客观世界) ,因而又叫“唯识宗” 依据的经典是《瑜伽师地论》 。 和玄奘所著的 《成唯识论》 这一派习经的特点是通过烦琐的心理分析来论证 。 客观万物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派生物;同时又主张并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 也不会得到都想成佛的一切众生的欢迎,所以历时不久即告衰微,几成绝响, 直到近代才又受到人们的重视。 8.律宗:别名“南山宗” 因其实际创始人道宣住在终南山。其依据的经典是《四 , 分律》 ,是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律宗的理论比较简单,他们把 戒律分作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部分。戒法指佛制定的戒律本身,戒行 指遵守戒律的具体实践,戒相指戒律的具体表现,戒体则指受戒弟子在从师 受戒时内心的感受。道宣的著作很多,著名的弟子有弘景等人,弘景的弟子 即鉴真,东渡日本传戒,建立日本律宗。 9.净土宗:别名“莲宗” 是以专修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的一个宗派,故称“净 。 土宗” 因传说西方净土的七宝池中长满莲花,凡往生西方净土的人,先投生 。 莲花之中,后莲花开放,该人便生活在净土中。东晋名僧慧远曾组织一些人 专修净土,自结“莲社” 故又叫“莲宗” 这一派依据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观 , 。 、 无量寿经》等。以北朝东魏时的昙鸾为初祖,到唐代有道绰、善导,三人都 在汾州石壁玄中寺讲经。道绰死后,善导往长安讲经,死后弟子为其建寺, 即香积寺。12 世纪,日本据善导著述,创立日本净土宗。 10 密宗:又名“密教” 研习经典主要为《大日经》《金刚顶经》等,自称受大日 , 、 如来佛秘密传授教旨,故称“密宗” 此派在中 。 国的形成,始于唐代的三位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人在华传法, 备受朝廷礼敬,不空更是唐玄宗、肃宗、代宗三代国师。他以长安大兴善寺 为道场,译入许多秘典。不空弟子有惠朗、惠果等。惠果以长安青龙寺为道 场,贾岛曾出家于此。日僧空海就学于惠果,回国后创立了真言宗。 11 禅宗: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本为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传 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宗派,产生了一整套理论 体系和修行体系,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最典型的产物。它的特点是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以心传心,因而不用背诵经卷,只要 坐禅修行即可。谱系以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并以历代传承的袈裟和法 钵为信物。菩提达摩于南北朝时来到中国,入嵩山少林寺修行,相传他面壁 十年,终日不语。后讲衣钵传于慧可,是为二祖。慧可传于僧璨,为三祖, 入皖山设道场。弟子道信传承衣钵,为四祖,往破额山传道。道信弟子弘忍 为五祖,往冯茂山传道,传衣钵于六祖慧能( “菩提本非树”一佛偈) 。慧能在南 方主张“顿悟” 即为“南禅” 神秀先在荆州,后往长安,主张“渐悟” 即为“北禅” , ; , 。 后来北禅衰落,南禅兴盛,成为禅宗主流,其后又分为“五家七宗” 流传很广。 , 12 喇嘛教:即“藏传佛教” 就是在西藏地区流传的佛教。 , “喇嘛”是藏语译音,意为 “上师” 是藏族人民对有地位、有学问的和尚的尊称。印度佛教很早就传入西 , 藏,但因那时的西藏还没有文字,传播很慢,势力很小,当地所流行的宗教 是带有原始性质的“苯教” 公元 7 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受尼泊尔赤尊公主 。 和唐朝文成公主的双重影响,开始信仰佛教,并创立文字,译经建寺,佛教 逐渐发展起来,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前后大约经历了二百多年。这是藏传 佛教的“前弘期” 公元 838 年,仇佛的朗玛达继任为赞普,下令灭佛,西藏佛 。 教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间中断达一百余年。到公元 970 年左右,佛教又在 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活动和努力下再度复兴。为了争取更多的信徒,这时的 佛教很注意吸收西藏地区的民族特点,特别在宗教仪式和神祗方面吸收了苯 教的不少东西。由于修行方式、传承体系各不相同,到 11 世纪中叶已形成四 大宗派: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15 世纪初,又创立了格鲁派。 在元朝和清朝政府的支持下,萨迦派和格鲁派先后执掌西藏政教大权。这被 称为藏传佛教的“后弘期” 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 。 苯教的某些仪式和神祗,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所谓“藏密” 各派都有严密的 。 寺院组织和学经制度。后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以及蒙藏附近的国家。 13 宁玛派: 藏传佛教至 11 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 在西藏地区出现较早, 初时并无名称。因为该派的教法是前弘期传下来的,经典也以前弘期所译的 密教经典为主, 到后弘期其他教派产生以后, 因其古旧而称为“宁玛派” “宁玛” 。 即藏语“古旧”之意。因该派僧人戴红帽子,又称“红教” 经典传承分为三系, 。 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有的以父子承袭或转世形式相传。 14 噶当派:藏传佛教至 11 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 “噶当”意为“佛语都是 训诫” 主张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理。公元 1056 年逐渐自成一派。该 , 派重视戒律,强调实修,注重宣扬因果报应、流转轮回和超脱生死。15 世纪 格鲁派形成后并入格鲁派。 15 噶举派:藏传佛教至 11 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 “噶举”意为“口授相承” , 即金刚持佛亲口传授密咒教义。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衣,又称“白教” 以苦行 。 为特色,支派甚多。其中的噶玛噶举派在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 度。 16 萨迦派: 藏传佛教至 11 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 始于宋代, 兴于元代, 因主寺为萨迦寺而得名,又因寺墙上涂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花条,又称 为“花教” 该派由西藏著名的昆氏家族创立,一开始即决定宗教法位由家族传 。 承,因此不禁止娶妻,但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第五祖为罗追坚赞,又称“八 思巴” 被忽必烈封为“帝师” 掌管佛教事物,为西藏政教合一之始。该派在元 , , 代极受尊崇,元末衰落,只保有萨迦地区的势力。 17 格鲁派:公元 15 世纪形成,是西藏地区最晚形成的一个教派,也是迄今为止 势力最大的一派。因该派僧人穿戴黄色衣帽,又称“黄教” 创始人为青海藏族 。 僧人宗喀巴。15 世纪初,宗喀巴痛感藏传佛教戒律松弛,僧人生活放荡,决 心改革宗教。他以噶当派的教义为主,对各派教义兼收并蓄,形成了系统、 完整的教义教法体系,要求僧人严守戒律,终身不娶,并整顿寺院制度,广 授门徒,创立法会,佛教为之一振,被称为“格鲁派” “格鲁”意为“善规、善律” 。 。 宗喀巴死后,弟子纷纷建寺传法,今青藏地区黄教六大寺:色拉寺、哲蚌寺、 甘丹寺、扎什伦布寺、拉卜楞寺、塔尔寺,都是黄教寺庙。名嘉靖二十一年 (1542 年) ,该派采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承问题,即活佛去世前制定 从某一方向寻找一个他去世时降生的男孩为其来世真身。后因同时出生的男 孩不只一个,清乾隆时改为“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 凡达赖、班禅及大活佛 , 的法位继承人,都以此法最后决定。 18 古兰经:又称《可兰经》 ,是伊斯兰教教义的经典,共分 30 卷,114 章,六千 二百多节,总体上分为“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两大部分,是穆罕默德在传 教过程中以安拉神的名义陆续发布的训诫、告示和谈话,最初由他的弟子默 记或记载在兽皮、椰树叶和石板上,后来才归纳整理成册。其内容相当庞杂, 包括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对阿拉伯社会的各种主张和伦理规 范;宗教公社的各种制度;与多神教、犹太教、基督教辩论的记述以及传教 时引用的阿拉伯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等。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是“六信” , 即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波斯胡语称之为“胡达” 中国穆斯林称之为“真主” ; , ) 信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诸天神;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 信一切皆由安拉前定; 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为了坚定教徒的基本信仰, 。 伊斯兰教规定教徒必须作“五功” 即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除此之 , 外,伊斯兰教还有严格的禁食制度,据《古兰经》规定,教徒要食清洁物, 禁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等。 三、问答 1.简述佛教的传入和发展的过程。 一般认为,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 6 世纪到前 5 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 的,因此在我国又叫“释教” 管和尚又叫“释子” 关于佛教何时传入中国,说法不 , 。 一,大致说法有以下几种:战国燕昭王时传入说、秦始皇时传入说、汉武帝时传 入说、 西汉末年传入说和东汉明帝时传入说等。现在的学者一般认为佛教在西汉 末年或两汉之间传入是比较可信的。 佛教初入中国,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神灵来崇拜,跟神化的黄帝、老子一 样, 在朝廷和一些王公贵族的家里供奉, 民间还没有什么人信仰。 从文献记载看, 汉桓帝可能是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他曾在宫中建立黄老、浮屠之祠。最早出 家信佛而又见于记载的汉人是汉灵帝时的严佛调,此时已是东汉晚期了。至于第 一个登坛受戒、正式成为和尚的朱士行,已是三国时代的人了,他也是中国第一 个西行求法的和尚。可见佛教初来时的影响是很有限的。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有了突出的发展,表现在: 一、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虽然译经的主力还是西域来的僧人,但随他 们学习的汉土弟子甚多。如西晋时的西域僧竺法护,译经一百五十余部;后秦时 的龟兹僧人鸠摩罗什,被迎入长安逍遥园,他所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 、 、 门论》《金刚经》以及《妙法莲花经》等,对中国的佛教理论有划时代的贡献, 、 死后葬于园内,弟子为其建鸠摩罗什塔,至今仍存。 二、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 建康、庐山等地。 三、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 四、西行求法活动成风。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朱士 行, 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 还是中国第一个登坛受戒正式出家的和尚。 到两晋南北朝时,越来越多的人西行求法,他们的目的是搜集经典,参拜圣迹, 寻访高僧,求得学问,以推动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五、在思想信仰方面,已部满足于前一时期只求一般地解脱痛苦,而是祈求 往生弥勒净土(极乐世界) 。这种信仰迷惑了许多出于苦难中地人们,对佛教地 传播无疑起了很大作用。这种信仰目标的转变也说明佛教竭力适应中国的环境, 以开拓自己的传播市场。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有如此突出的发展的原因是: 一、社会基础:东汉末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