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都去市政府北京周边看花去哪里了 苦逼的我还在上班

昨天中午查成绩,&扑通扑通&心跳声自己都能听得见,机电实务125分,比估分高一些,欢喜之余五味陈杂。去年的我还认为,有朝一日过了一建,查分时自己会和范进一样,喜极而疯,考过了后早餐的煎饼果子一定放10个鸡蛋,更是要换手机、换车、换......
,咳咳......
,但真到了这一刻,真正兴奋的状态也就几分钟而已,现在更多是的平淡和踏实。或许真是那样:得到了有恃无恐,得不到永远骚动。今天想写一点东西,纪念一下那段苦逼的日子,更是总结经验和教训,给还要为一建奋斗的兄弟姐妹们,让大家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本人是理工不及格的理工男,文采确实有限,希望能把自己想说的表达清楚。&br&&br&
一建考试是一场勇气毅力、心理素质、方法技巧和运气的战斗,面对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两年前的今天我还在傻傻的想,每年增加三四万的收入,钱哪有那么好赚的?我肯定不行。转眼这两年已经拿了三个证了(去年考了二建今年增项),现在想一下,建造师考试真是性价比非常高,虽说实务只有10%左右的通过率,但老考生都知道,有多少报了名没去考试的?有多少去考试了但是是打酱油的?还有多少没有时间复习的?有多少只会傻傻的看书的?抛去这些考友,若能统计一下会综合运用资料并坚持到最后的考友的通过率,一定极高。&br&
所以这考试并不难,难的是久离课本再重新拿起书的过程,难的是在红尘喧嚣中的平静心态,所以我觉得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但是切忌有考考玩玩的心理,过就过,不过也没事,如果这样想,你一定不过,所有各位还在奋斗的考友,一定要树立信念:今年必过!或者更狠一点的,今年过不了,我就去死!如果有这样的信心,你一定能过。只要有信念并坚持,你就成功了一大半。&br&
先介绍一下自己吧,山东人,80后85前,穷屌丝,大学专业和工作都与建筑无关,真正零基础。工作10年,月收入仅3000左右,是那种靠业绩不如靠关系,努力工作不如努力拍马屁的工作,但还算稳定。曾经有几年,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什么,今天就是昨天的重复,上班打够级、下班打奇迹、晚上打飞机,生活如温水煮青蛙,最可怕还浑然不觉,整天感觉自己萌萌哒~
刚写个开头,版主大大就给了勋章,不能瞎扯了,认认真真写此贴,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少写点,关于方法和技巧多写一些。&br&&strong&一、个人努力&/strong&&br&
在论坛看到”本人一月(或几周)轻松过一建“的帖子,我告诉你,那些都是骗人的,这种人或许有点小聪明,并且心理有点变态,表面从来不学习,但绝对背后都是像狗一样的学习。&br&
因为我是去年三缺一,做梦都被”三缺一归零“吓醒,压力山大,因此我把过一建当成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从一过年,就开始复习了,当时还是第三版,对着唐琼和董美英的视频过了一遍,董美英老师的课很适合我,帮助理解记忆,但糖糖(唐琼)的课我基本上咬着牙听完的,实在受不了不解释只重复的讲法,但没办法,讲的细,她从整个森林到每片树叶,娓娓道来,不紧不慢,除了重复重点,没有废话,虽然我不适应,但是不得不承认确实是非常有效。这样在2-3月份对着课件,把教材过了两遍,之前像天书一样的机电实务,也觉得平易近人了不少哦,随便翻开课本知道它在说什么了,信心大增有木有!~但当我满怀信心的做了一下历年真题,发现就2013年我考过对过答案的那些会几道选择题之外,其他的一个题都不会,刹那间心情又跌到了低谷。&br&
后来我进了个群,因为有一年的考试经验(教训),且过了几门,被新考生封为大神,我为了保住这种虚名,又自己把课本翻了一遍,算是第三遍熟悉课本,回顾一下今年从2月到5月,我学习时间安排的极不均匀,有时两三天都不看,有时一天能学5-6个小时,平均下来每天应该在1-2小时左右,虽然不多,当时也经常捶手顿足,抱怨进不了状态,一万个不想学,但现在回顾起来还比较满意,毕竟这段时间在没有新教材的境况下熟悉了课本。&br&
我是5月26号拿到的第四版新教材,看到这号称“防身利器大砖头”的540页的机电课本,几近崩溃,浏览下目录,还好还好,目录变化不大。自从拿到新教材之后,我知道生死在此一书,于是根据某网校某老师的意见,通读课本,制定了计划,每天20页左右,争取一月把书过一遍。我现在也说不清通读有用没用,但是确实费时间,每天花费的时间大约四个小时(我是逐字逐句的读),面对生涩难懂的语句,我几次都坚持不住了,计划也拖了好几天,自我安慰:时间还长慢慢来,这段时间偶尔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直击心脏、浑身发抖、热泪盈眶,关掉电脑,从9点多一口气看到晚上5点,中午都是让同事给买的方便面吃。但后来麻木了,又坚持不住了,我就在网上搜”励志名句,一行字跳入我的眼帘”再牛逼的梦想也抵不过SB似得坚持“,又一次直击心脏、浑身发抖、热泪盈眶,关掉电脑。。。后来,我发现一条名句能够激励我一天,这促成了后来我每天在群里倒计时,同时发一条励志句子,醒人励己。现在想来,这也许是整个复习周期最难熬的日子,而且我觉得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毕竟实务还是有重点的,我做了不少无用功,所以我觉得如果您时间不多的话(特别是同时考公共课的)不建议通读,这听一遍唐琼效果差不多。&br&&br&(每天早晨我发的励志句子,应该每天都有,多用手机发的,时间久了和电脑历史记录同步不了)&br&
简单的说一下,我5月份通读课本,6-7月份听了唐琼、董美英、魏匡、胡云、侯姥姥的精讲课件各一遍,还听了杨会东、陈剑名的部分课程(其实不用听这么多,具体在方法里说),同时开始做习题集选择题,8月左右在听开始背群里整理的刘平玉、郭炳晨、江汉、屈东利的重合点,同时做完了习题集的选择题,抄了近三年真题,9月份初背的屈东利13页精简版内容,九月考试前期只看一份两套题的资料,注意,8月份9月份背的这些我都是边背编写的,最后那份资料,我把不理解的都编上口诀,保证完全能默写过。&br&
这样说来,5-8月份,我平均每天学习时间在3-4个小时,是真学的那种,9月份更是5小时以上,真是除了吃饭睡觉和必做一些事,全部放在了学习上,在&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lub.topsage.co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家论坛&/a&看过一帖子,说实务看书超过300小时的,基本都能过了,也是这个信念支撑我一步步走完了了那几个月。&br&&br&&br&(最后1个多月的时间,写了数百页)
(书刻意少画,铅笔写了擦,但是最后还是画满并写满了口诀)&br&&strong&二、心理素质&/strong&&br&
我是心理素质超差的人,若第二天有重要的事,头晚基本睡不着。去年考四门两天,两晚上都没睡着,今年考一门,一晚没睡着。但是还好,到了考场紧张的气氛会扫去困意,一般都能正常发挥,我问了好几个考友,有几个和我情况差不多,所以中枪的朋友也不用特别在意。我对心理素质确实没有什么好谈的经验,但是这确实是对考试而言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大家从网上随便一搜就会有很多,我在这不再废话。&br&
在这说一下我针对这场考试的准备吧,之前我本是那种临渴掘井,基本无计划的人,但是我专门针对这场考试做一些准备,考试用品、订房间、订路线之类的就不说了,9月初,我曾花了一周的研究考试时喝什么,当时发现自己一到下午就犯困,然后实验喝什么能提神,网上比较推荐红牛,我一下买了5罐,第一天下午喝了一罐,无效果,第二天喝了3罐,效果明显——开始拉肚子,依旧犯困。这之后我试过巧克力、绿茶、红茶、咖啡,发现所有的对我都无效,最后进考场时用杯子装的白开水。另外,最头痛的一件事是谁帮忙看孩子问题,因为我和老婆都要参加考试,我们又都是在外地工作,老家的人又过不来,几经周折,最后订下是让正在上大学的表弟请假过来帮忙看了一天。&br&
我想提醒考友的是,最好提前一周把有关家庭、工作、生活方面的事处理好,最后一周是无干扰狂背押题的时间。其他事能提前提前,能拖后拖后,当然也有不能改时间的,群里有位朋友,考试那天老婆临产,他没能参加考试,我们在祝福他喜得贵子的同时也暗暗遗憾,但是话又说回来,若提前有了周密的安排
,真的就不能去参加考试吗?&br&&strong&三、方法&/strong&&br&1、公共课及报考方案&br&
去年我是8月份才开始复习考试的,离考试仅一个多月,实务看了两页不懂,于是把重点放在了公共课上。说到基础就是之前考过二建,对考一建还是很用帮助的。在大家论坛听取了位前辈对公共课的建议,受益匪浅。这里只写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br&
(1)、第一次考一定要报4科,且都要参加考试。一建考试是两年一轮回,也就是说每门课有两次考试机会,如果你第一年不报全科,那么相当于你放弃了一次机会。如果时间不够用,可以重点复习实务或公共课,没复习的科目考试去体验气氛,再说万一蒙过了呢?万一监考不严呢。。。
&br&同事去年报实务和管理两门,管理过了,实务95;今年三门,实务过了,法规没过(据说变态),这样明年还要考2门。&br&
(2)、考全科的优先保实务。有考友想今年我考过三门公共课,明年一门就轻松了。大错特错!明年一门实务绝对不轻松,压力更大。公共课把历年真题做会基本没问题了(重复率很高),越做心里越有底。而实务其飘逸走位,让你捉摸不透,甚至越来越没底,想想长夜漫漫,被三缺一归零惊醒的情景吧。。。&br&
(3)官方资料:&br&
机电实务课本(必买,且必须正版,理由:看着舒爽,含增值服务,最后还要各种划重点,耐用)&br&
实务习题集(正dao版随意,也可用做题软件代替,做所有选择题)&br&
法规、管理、经济课本(必买,正dao版随意)&br&
法规、管理、经济习题集(可不买,我虽买了,但一个题也没做)&br&
历年真题集(建议买,若不在意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可用做题软件或网上的真题代替)&br&
实务官方模拟题(必买,这个是2014年新出的,建筑工业出版社,一共好像是6套题,其中第1、2套就是增值5,难度和和形式都与今年真题相仿,且有一些类似的题目)&br&
(4)公共课课件&br&
公共课有大家公认的名师,像法规陈印、管理梅世强等等,他们讲课确实有一套,我去年备考时还不知道这几位大神,但是今年听了一下,确实名不虚传。公共课最重要的是真题,做会近5年真题就能过,所以听谁的课件反而显得并不是很重要,其实我去年管理和法规光听了某网校的冲刺,做会了近三年真题,也通过了。(附去年成绩单),所以我对公共课课件的建议是:听听试试,谁讲课符合你的口味你就听谁的,听一遍后就开始做真题,不会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再回去听,没必要费太多时间。&br&&br&(本人2013年的成绩单)&br&(5)公共课复习顺序:若是0基础,一定要把经济放在法规和管理后面复习。&br&
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觉得经济内容少,又是第一门考,先把它解决了,再复习法规管理,我在复习完法规和管理后,拿经济试卷一做,发现以前明明会的全忘了,会做题的不会了,当时理解的内容和公式,都不理解了,需要重新看课件才能理解。问了同事,他也是这样,奇怪的是法规和管理遗忘率不高,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建议把经济放在公共课里面最后复习最好,能保证考试之前忘不了就行啦!(当然,三门课同时复习或本身就是财务管理类专业的朋友当我没说)。&br&ps:公共课我是去年考的,今年我没有研究,听说法规很变态,上面几条仅供参考。&br&&br&&strong&2、机电实务复习推荐老师&/strong&&br&&strong&(1)前期,&/strong&就是熟悉教材,不用背,但是很关键。建议下面老师选两个。&br&&strong&董美英&/strong&
特点是重点突出,简洁,课件有图有扩展,且给予解释,缺点是讲课时会有个别考点没有没有涉及到,第二章管理部分讲的略微不如第一章技术部分精彩。强烈建议在跟着董老师的精讲视频把书过一遍,冲刺班和点题班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她的课讲的内容相对较少,花不了多少时间。&br&&strong&唐琼&/strong&
特点是讲的最细的老师,口齿伶俐,吐字清晰,会领着你一页页把书念1.5遍,这里的0.5是她会反复重复的重点,不解释不扩展,我很佩服唐老师,若授课老师也参加考试,她绝对是实务第一,但讲课方式确实不是我的菜,太慢了,比自己看书还慢。我是把糖糖授课的mp3考在手机上,用1.5倍的速度听的,在上下班路上、逛商场时、领着孩子玩时一有空就听唐琼,发现她是最适合这样听的老师,因为即使重点你因为走神一时没听明白,放心,不用回退重听,她还会马上再重复一两遍。饶是我用1.5倍的速度听,在四大金刚的课件出来前,她的精讲我还是没听完。另外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糖糖今年的二建一建最后押题都特别准(虽然范围有点大),听说老公进命题组了,嘘~~&br&&strong&胡云&/strong&
貌似不如前两位老师资格老,但是讲课方法很合我胃口,基本上不直接讲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按照理解把课本串一遍,让你知道每节课在实际生产中起什么作用,作为熟悉课本来说确实不错,讲得少效率高。但是每节课的重点不突出,你不知道该画哪。所以我听他的课件,课本扔一边,光看视频。&br&&strong&(2)中期。&/strong&有了基础后,了解实务出题的思路,同时强化重点,开始记忆多位教师画的重复点。内容比精讲少很多,建议以下教师选两个以上。&br&&strong&魏匡&/strong&
有点匪气,善于总结的老师,他是通过研究历年真题,然后压的题,会让你了解那些地方是出题点,怎么出,同时也总结了不少图表,便于前后联系记忆。押题一般,但出来的较早。&br&&strong&候杏丽候姥姥&/strong&
讲课一流,押题不准。告诉你解题的的方法和思路,听后感觉受益匪浅。再说一句,千万不要背她的押题。&br&&strong&杨会东&/strong&
人称杨大王(他称人机料法环为大王,不会就上大王),据说之前是阅卷老师,之前没听说过,鲁班的8节课让他声誉大震,讲课爆笑幽默,根据阅卷标准教你如何写答案,据说可以让你不会也能过。&br&&strong&陈剑名&/strong&
很有特点的老师,讲课条理性强,重要的是能帮你记住,他把难记的重点或编成口诀,或配上图片,或着用流程记忆。不过他所在的机构比较坑,之前叫xx羽,大批学员早期买了他们的课件和押题,后来机构销声匿迹,没有任何后续服务,再后来换了个马甲叫xx笔记又出来做一建(我是受害者,吐槽一下,见谅)。提醒大家,认准陈老师,拒绝无良机构。&br&&strong&(3)后期,&/strong&下面这几位老师大多讲课乏善可陈,但押题一流,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准。但各有各的水份,他们的押题重合点,务必背过。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并非只画一次押题,越临近考试的越准确,水越少,考前20天的基本是最终版本。&br&&strong&江汉&/strong&
他的56问,被很多人盗版,要背过。&br&&strong&屈东利&/strong& 水份最少的老师,最后的只有几页纸。&br&&strong&郭丙辰
,&/strong&&strong&刘平玉&/strong&
这两位大神是两口子,我没听他们的,因为群里老师都总结好了,但重复点和江汉屈东利很多,准。&br&再加一个唐琼,原因前面说了。&br&(群里8月份给的范围,很有用哦)&br&&br&(3)&strong&考前一周,&/strong&狂背+默写靠谱的押题。说一句,押题真的存在,别不信!&br&&br&&strong&3、资料来源&/strong&&br&
关于资料来源,首先就是大家论坛,这里面的很多资料和信息非常的有用和及时,应该经常地来逛逛(特别是考前),我也受益匪浅,再次感谢论坛。根据个人需要筛选下载,切忌贪多,大家都知道,在此不再赘述。&br&
另外,我在这里强烈呼吁大家入个靠谱的一建考试群,切莫闭门造车,与同一条战线的考友交流,往往能掌握最新的考试资料和信息,这非常重要,考前别人多知道一点关键信息,就顶你几天的努力,这些只有你经过了才真正明白。加入群的数量,1-2个就行,千万不要贪多,一般人数在几十个人的,只谈考试,不闲聊的那种,花点钱也无所谓,但最重要的是专业,资料一定及时准确。&br&去年考试前我QQ加了十来个免费群,很多是近千人的大群,人员闲聊很多,资料鱼龙混杂,我怕错过重要的信息和资料,另外自己也不自觉的闲聊,每天花在QQ的时间就好几个小时,时间不知不觉的溜走,一天下来收获不多,经常顿足不已。今年年初我有幸入一个收费群,虽然费用不多,开始也犹豫了下,毕竟谁都不想花冤枉钱。但是后来我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正确,我确实因此节省了很多时间,获得了大量有用的资料。在这里说一下吧,给大家展示一下什么是好的群,也以此表示对群里的老师和同学的感谢(为免广告嫌疑不写群号群名):&br&
1、群基本每周都会请专业老师讲次网络公开课,开始讲的是学习方法和复习时间建议,中期是针对重点章节的专题课,后期是考试重点及针对重点的记忆方法。说实话,有人领着复习,群友共同进步,盲目性小,心里确实踏实。我也是通过讲课才知道机电实务的学习有这么多的方法和技巧,使我学习事半功倍,再次感谢陈老师和赵老师!&br&&br&
2、群里有专门老师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会各出一道题,我们抢答完之后,老师会给出答案并附上口诀+图片,帮助记忆。群里有几个大神,每次答题都超准,特别是在前几个月,很多我连题目什么意思,在那个章节都不知道,好几位群友刷刷把正确答案写出来了,这种压力是不可名状的,我假惺惺发个赞的表情,但内心各种羡慕嫉妒恨,还好自己没有被打击的完全失去信心,压力逼着我加强看书做题,渐渐地就进入状态了,压力确实就是动力啊!&br&
3、我现在还不知道这群背后有一些什么样的精英老师在支持,但是群的实力确实令人惊叹。我记得今年新书是6月1号左右开始发售的,但是群里老师在十来号给我们把全书500多页知识点做成的导图的形式,对,是全书的知识点,不分巨细,全部做成导图!导图有好几百张,我看都看了一个多月。导图各种层次关系一目了然,且配上图片口诀,过目难忘,确实不愧为“神级导图”。到8月份又把江、屈、郭、刘四大金刚的重点整理,也做成导图形式,还标出那些是几位老师画的重合点,一共有几十页,现在看来,考题几乎都在这几十页中的标的重合点中。真是一图在手,考试无忧啊~&br&&br&
4、重要的是考试资料,群有一个公共的百度网盘,资料每天都更新,且基本都是最新的资料,像糖糖上午刚讲完课,下午盘里就有了。有时我在别的群或论坛找了些视频,回头一看,盘里早有了。更贴心的是,老师把更新日期都标上,且分类标注了那些是必看资料,那是选看资料,使同学们知道那是最新资料,那些是重点。
但是在此发句牢骚,必看资料也太多啦啊,根本看不过来好不好!!&br&
5、对了,还有,我们关注了群主给的微信号,有老师每天6-7点推送一个知识点语音,1分钟的时间,介绍某个知识点的内容,然后说一下口诀或记忆技巧,每日如此,积少成多。我们称之该老师为“每天坚持一分钟的男人”,现在想来,每天花一分钟的时间记住一个知识点确实效率很高,而且我基本上都是早晨在卫生间里记住的...^_^&br&
我非常喜欢这种口诀记忆法,本人记忆力不行,也可能是以前过度的声色犬马,现在不理解的东西几乎一点都记不住,机电实务涉及12个专业类别,全部理解近乎天方夜谭。幸运的是我入的那个群里有专业的老师针对重点有计划地编制口诀,而且根据情境配上图片,这样很多完全不理解的知识点,而且他们在群里每天推送一些口诀,并针对出题,比如今年案例的第一题,焊接参数包括:焊条型号、直径、电流、电压、焊接层数、道数、极性接法、检验方法、焊接电源种类等。口诀是:”刑警刘亚曾到性芳源“,配图是个警察在夜总会嗨,通过这种渠道我很快记住了许多不理解的知识点。(另外提醒一下:口诀并非万能,要会还原,且多了会乱,对付难背难理解的罗列性知识点效果好,对有些已经理解或者半理解的东西应理解记忆优先)&br&&br&6、另外就是最后考前一周的“龙珠”——两套试卷的量的押题——逆天奇准。我只想说一句,你不理解的事并不一定是不存在的,你懂得,嘿嘿。&br&
花了这么大篇幅写了一下这些,因为我确实从群中收的了许多,不仅是学习方面,还有更难得可贵的是和老师和童鞋的情谊,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在一起,共同痛哭欢笑,感觉就像一家人,最后群里实务的通过率听说近90%,也有和我几个特别好也很努力的朋友没有过,七分人三分天,我由衷感到惋惜。&br&&br&
好像有些跑题了,总的来说,学习方法就是前期跟着老师(推荐唐琼或董美英)的精讲视频过一遍书,中期针对四大金刚的画的重点的重合点,有针对性的记忆(口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后期狂背默写最终押题。
昨天中午查成绩,"扑通扑通"心跳声自己都能听得见,机电实务125分,比估分高一些,欢喜之余五味陈杂。去年的我还认为,有朝一日过了一建,查分时自己会和范进一样,喜极而疯,考过了后早餐的煎饼果子一定放10个鸡蛋,更是要换手机、换车、换......
&p&最近这半年以来,传统企业对“互联网+”这个话题的热衷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的的确确感受到互联网对他们的冲击,感受到一股来自互联网的力量。这股力量虽然来自于行业外部,却在试图颠覆原有的行业格局。于是传统行业对互联网,就产生了一种既恐惧又爱慕的“感情”。既恐惧互联网会颠覆既有的行业格局,影响他们的业务;又渴望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改造自己现有的业务,让企业更上一层楼。&/p&&p&2014年,微信,滴滴快的,美团点评饿了么,这些新节点,把移动互联网推入了下一个阶段,开始慢慢地改造着传统产业供应链。随着企业家观念转变,加上日渐成熟产业转型案例层出不穷,面对着一个万亿规模的传统鞋材产业是否也具备了接受转型的条件?&/p&&p&目前中国的各种商品流通的核心环节,是各种 “批发市场”。传统的鞋材批发市场,中间商起到举足轻重的位置,通过中间商,鞋材批发市场才起到了聚合产品、撮合交易等积极作用,提高了商品的流动性。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以广州站西鞋材批发市场为主的传统市场都有一些无药可治的低效环节,处在一种 “次优的稳定态”,有机会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本来改造。我们针对鞋材批发市场的各种特性进行了研究,挑出几点和大家聊聊。&/p&&p&特征一:打通采购双方渠道,提高流通效率&/p&&p&传统的鞋材批发市场和很多传统批发市场一样,是一个典型的非标商品撮合平台。为了完成采购,鞋厂采购人员要长途跋涉去其他城市,花费大量的时间,舟车劳顿不说,还少不了路费、生活费用的支出。如果是新的采购商,还可能很难入手,不知道去哪里批发鞋材更合适。所以在传统批发市场,对于没有经验的采购商来说,跑冤枉路是常有的事。那采购商为什么一定要去批发市场采购,而不能长期锁定一两家合作鞋材厂家直接供应呢?因为鞋材采购款式要求多,量少款多,大部分是找到原厂免去开模费用,所以很少固定合作供应商。&/p&&p&这是一个行业内无解的难题,制鞋厂和鞋材制造厂因为行业发展分布在不同产业带,那互联网如何解决?首先是解决一个规模化的问题,先快速规模化整合传统产业带大部分鞋材厂,再整合买家采购需求,进而把买家需求由批发市场慢慢伸到源头,能够让流通企业获得更准确的上游鞋材厂的产品质量以及产能,让需求企业直接与鞋材厂达成交易。少了批发市场中间商的牵线,采购企业面对是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以及一手资源信息。如此一来也会倒逼鞋材厂做好质量把控和产品的创新性开发,增加被客户选中和长期合作的几率。另外,流通环节的整合,还能提高物流的效率,长期来看,还能推动加工、饰品等其他增值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p&&p&特性二:提高商品的丰富度,加快“找货”速度&/p&&p&鞋服行业有一个特点,季节时效性和时下流行因素影响大,某款凉鞋特别热销,马上投入生产,拿捏不好时间出厂时候已经到了穿靴子的季节。大品牌厂商会针对不同季度设计时下可能流行的新款,而中小企业更多是看市场走势决定生产,时间更是急。这些都是非计划的采购需求,而且商品种类非常多,一双鞋从鞋底、鞋跟到上面配饰五花八门都得分别采购,款式也多,生产厂家细分化专门做其中一项,所以要生产一双鞋子是需要和N多厂家采购。&/p&&p&传统中鞋材批发市场给采购商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但是也有许多的问题。首先,批发市场虽然很大,却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一个“商品总索引”,以单独一款鞋跟来说,一个批发市场的鞋跟商品种类就达到数十万的级别,要找到某一件不常见的、不容易精确描述的鞋跟,是极难的。现在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是依靠批发市场的中间商的脑子里的 “活索引”,互相之间询问供应鞋材厂家,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以他们丰富的看货经验,一般知道什么货大致要找哪几家同行,然后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去询价。另外,由于需求不稳定,鞋材款式多来自不同厂家,交易双方难以形成稳定供求关系,找货效率极低。这就导致了市场参与者的诚信度普遍很低,以次充好、短斤缺两基本上是常态。&/p&&p&看上去,似乎 “丰富选择” 和 “靠谱” 不能两全… 加上市面上所能找到的鞋材款式占所有款式1/3不到,咱们来 YY 一下,假如一个公司能建立巨大的中央仓库,把所有产品的款式收集起来,是不是能在 “靠谱” 的基础上,满足客户 “丰富选择” 的需求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广州三小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公司,旗下的平台速聚网巧妙的将几十万款鞋跟转化为3D数据模型,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采用平台独创的3D搜索匹配技术能在一分钟甚至十几秒找到货,真正做到“又全又快又靠谱”。&/p&&p&速聚网不仅解决了“丰富选择”和“靠谱”的需求问题,更是把采购的模式互联网化。首先,速聚网让用户能够轻易地搜索,找货变得容易了,电子商务的模式又催熟了鞋跟贸易的物流、加工等服务体系,让供应商们的服务半径变得更大,从而增加了竞争。同时也整合供应端的商品和库存信息、提高服务响应能力。速聚网在项目启动前期在传统鞋城调研时,就看见中间商们用微信来给客户提供咨询、报价,而且互相之间也利用微信群 “找厂家”。移动互联网已经以粗放地方式增加了信息流动速度。&/p&&p&特性三:杜绝资源浪费 充分发挥剩余价值&/p&&p&在聚集了很多买方和卖方之后,市场的流动性会促进价格发现,起到价格重新定义的作用。&/p&&p&速聚网调研过传统鞋材批发市场,鞋材采购的现状大部分是采购商与中间商的闭环沟通,采购商和供应商是没有直接接触,而鞋材采购的需求波动性很大,受市场行情、原材料涨幅等因素影响,基础价格有所浮动,但最终决定价格高低是取决于鞋厂能否找到需求产品的原制造厂。但是鞋材分布广泛,找到原厂可能性过低,最后往往都会由中间商找合作厂家重新开模生产,而单个采购订单的量又不大,鞋材厂的收益低采购商采购成本又高。&/p&&p&鞋材厂往往为了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营和未来长远的发展,一般都不会拒绝利润低甚至亏本的订单。另一方面,鞋材厂本身产品量就很大,自己的产品被列入需求投入生产却少得可怜,鞋材厂每年都会开发新的产品放版到批发市场中间商的档口展示,尽管中版率很低,但不做等于提前关门,由此一来,厂里常年累计下来的废模就堆积如山,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p&&p&那互联网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还是整合规模,鞋材商将原本石沉大海的废模重新整理上架,一方面充分丰富了这个市场的供应规模,另一方面鞋材厂不必再担心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卖不出去堆在厂里浪费掉,所以如果这个市场长期稳定地输出需求,能有像速聚网一样的平台准确地连接供求双方,这样即使供需两端很分散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发挥生产计划的指导能力。&/p&&p&互联网和移动智能手机将会快速改变这个行业。利用互联网的低成本和平台标准化的检索工具实现快速整合供给,然后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在线支付,大幅提高了流动性和价格发现的效率。现有的鞋材采购低效环节出在批发市场,互联网的出现绝对不是意味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简单的“移动互联网化”、“在线完成支付闭环”是没法根本性改变鞋行采购现状,速聚网搭载3D搜索匹配技术结合互联网发展的利好趋势,将会给这个濒临奔溃的行业注入一针转型的强心剂。&/p&&p&一旦脱离了传统批发市场的依赖性,中间环节失去了在这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被逼入危机边缘。互联网取代甚至更好得完成了批发市场的作用,批发市场自然而然会被淘汰。现在很多实体经济的人会骂马云,让很多实体经济倒闭,多人失业,实际这也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自怨自艾罢了。淘宝阿里、QQ、微信等身上都有一些其他产品的抄袭痕迹,虽然他们不是从0到1,但绝对是从1到100甚至更多的,用马云的一句来讲“我不做别人也会做”,这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尽早接受并搭上这艘互联网的航空母舰,才是明智之举&/p&
最近这半年以来,传统企业对“互联网+”这个话题的热衷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的的确确感受到互联网对他们的冲击,感受到一股来自互联网的力量。这股力量虽然来自于行业外部,却在试图颠覆原有的行业格局。于是传统行业对互联网,就产生了一种既恐惧又…
&p&想起当年大一,学c++ 写个可以从txt中读存数据的程序都能开心半天。
我也想过如果重来会怎样学习。
我也讲些建议吧,希望对你有帮助。&/p&&p&1. 数学课不要逃了。什么高数,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这些都不会很难,不要以为这些数学没用,这些知识到需要用到的时候方恨少。搞计算机图形学不懂线性代数就是一种悲剧,求最短路径就会牵涉到离散数学的图论问题等。学好数学有益无害啊,不要让数学成为未来的瓶颈。&/p&&br&&p&2. 什么马克思、中国近代史那些能逃就逃吧。没错,我就是对这些课不认同,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学计算机的要学这些马克思。除了浪费时间、洗洗脑、纠正一下你错误的价值观外,我都不明白这些有什么意义。这些课最后背两三天还是能过的。&/p&&br&&p&3. 学深入一门语言吧。c++,c,python,java,php,golang,随便一门都可以,但是要学得深入。不要看到网络上的&php是最好的语言&等言论,然后正在学c++看到那些话就学php,半途而废。你要知道每门语言都有他们本身的优劣,亦有很多东西是共通的。深挖一门语言的精髓,比会用20门语言输出&HelloWorld&强得多。&/p&&br&&p&4. 学好计算机的重要的课程吧,这些是内功心法。我认为计算机重要的课程就是《数据结构》《机组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尽量看国外的课本吧。觉得学硬件知识的时候觉得有阻碍的时候,尝试看看《编码的奥秘》这本书吧。觉得老师不好就回宿舍看国外教授的视频吧,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问题,问下任课老师,他会十分开心,大学老师其实也很寂寞很无聊的,没什么人跟他沟通。&/p&&p&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学完这些东西好像什么都做不到。是啊,培训班的很多老师也是这样说的啊。但是这些东西能帮你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看待问题,很多时候遇到技术的瓶颈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所致,而且毕业后很难再有学生时代这么多时间给你学了。&/p&&br&&p&5. 和人合作做个网站、游戏等较大型的项目吧。这时你可能要用数据库,html,javascript等知识。但不要怕。&/p&&p&第一次做很有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需求不明确;迭代没有目标,没有里程碑,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项目的结束;工作没有目标,也没写工作日志,自己在干什么都不知道啊;代码越写越大,垃圾代码越写越多,系统变得不可控制啊;不写单元测试,出了bug都不知道是那个坑货的代码出问题啊;性能有问题啊,50人的并发程序就崩了之类;&/p&&p&或者最后以失败告终,然而项目失败并不是坏结果。项目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总结到底是什么让软件的构建变得不可控制,是代码写得太烂,是那个谁偷懒,还是管理方式不恰当。&/p&&p&而这些就是软件工程的知识。别小看软件工程的知识喔,虽然很多人把这门课当文科上,但是这门课的内容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对软件工程这方面有所了解可以看《人月神话》、《代码大全》和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等书。&/p&&br&&p&6. 学会忍耐孤独吧。想起当年数据结构的老师布置哈夫曼树的编码和解码的作业,最后只有我一个人交作业。假如你要追求的是这条道路上,自然有很多人跟你不是一条道上的人。有些人来学校就是为了玩游戏的,有些人就是专业服从分配来到计算机专业,有些人从来就没有想过未来从事计算机方面的职业。跟你没什么交集的人,你就别管了。若是同一道上的人,总有人会在未来的路上等你。别浪费时间在无谓的社交上了。 &/p&&br&&p&7. 学会怎样学习吧。it行业技术每年都会有发展,你需要强大的学习能力。你需要摸索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可以看看《如何阅读一门书》,和刘末鹏的《暗时间》。&/p&&p&比较适合我的学习的方法就是做中学。&/p&&p&学图论的最短路径,尝试一下写一个地铁路线两个的最短路线
学数据结构的哈夫曼树,尝试一下写一下他的编码和解码吧
学线性代数的时候,尝试一下用 opengl 看看怎样通过矩阵是怎样控制图形的变化
按照语法书说的内容写一遍,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学到什么程度。也很快就忘记。
最后还是通过做项目写代码,才觉得自己真的学会了。但我这样学会有点不全面,后面还是会看语法书,看看自己有什么地方搞得太复杂了。&/p&&br&&p&8. 学点哲学吧。人总有很多烦恼,总有很多问题想要解决。看看《苏菲的世界》《道德经》等书。想想自己活着的意义吧。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吧。&/p&&br&&p&9. 有什么问题先靠自己。男女之间是有区别的,我觉得如果题主你不是女生,也没有这么多人答你问题。遇到问题,如果自己能解决就解决,不要老让别人帮你解决问题。你需要一些搜索技巧帮你解决问题&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72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十大高明的Google搜索技巧&/a& 或者 去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tackoverflow.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ack Overflow&/a&看看是否有人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了&/p&&p&人生苦短,不浪费别人的时间是对别人的尊重。&/p&&p&当自己真的用尽方法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来知乎、stackoverflow等网站提问,列出你已经使用过的方法。相信会有很多人帮你,而且你自己也会对这个问题了解十分清楚。&/p&&p&你看这个问题,
萧大大就写得很清楚了&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xiao-jing-mo/& class=&internal&&编程入门指南&/a&&/p&&p&10. 凑够10点吧。&/p&
想起当年大一,学c++ 写个可以从txt中读存数据的程序都能开心半天。
我也想过如果重来会怎样学习。
我也讲些建议吧,希望对你有帮助。1. 数学课不要逃了。什么高数,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这些都不会很难,不要以为这些数学没用,这些知识到需要用到的时候方…
讲个故事吧。&br&后来我得知自己的学校不是985,又或者似乎所在的学院是什么985学科?似乎又是什么211?&br&不过我历来250,所以不清楚这些。&br&&br&在某国字号央企工作的时候。&br&①某日一位来自某东北一地区院校的同事问我:你什么学校来的?985乎?211乎?&br&我因为不懂这些,就坦白说自己对这个不了解,比较傻蠢,不知道吖。&br&对方蔑笑道:我某工大名震海内,天下无双。&br&然后一位副总看我俩在闲聊,怒道:哪有时间扯淡!然后对着我:快去帮X老(总工)整理样品去,又对着那位同事:你矿物都不认识BB个屁,玩你的去!&br&&br&②我在这位同事引领下,带着经意前往他们校园朝圣,路上他说他本来是有机会被保送到他们省城的一所历史悠久的东北地区的地方性大学的,而且那个学校非常强悍,据他所知是有三个博导的,厉害的不得了。&br&然后在他们学校的门口有一处砂岩表面铁质氧化成红色,我问他这是从哪里搞来的?&br&他看也没看便回答是水泥做的来写字用的。&br&我联想到之前单位某好事工程师问他黄铁矿的晶系而被反问什么是晶系,便觉得可能这位同事的方向距离矿物学、岩石学比较远。&br&然后我也好事之心顿起,拦住几个路过的学生,有大一、大二、大三不等,大概十余人,陆续询问,大概都是说不知。我想到可能是人家专业不对口,一询问得知其中八九个都是地质工程的。&br&回去之后我查了一下,似乎我母校博导数目在两位数以上,其中还很幸运有一些领域内的顶级学者,其中几人还评了院士。&br&然后我想,可能是自己没有充分认识母校,因此有些妄自菲薄了罢,想到此,充满愧意。&br&&br&③上山归来之后,带队的还是那位X老,晚饭后让我俩帮他把点定到MapGis的图件中,再想办法转换到Coreldraw里面来美化一下放进报告里。那位同事导出了JPG,然后在Coreldraw里面画,然后跟我说MapGis不如AutoCAD好用,说他们学校大家都常用AutoCAD,问我有没有听说过这个霸气软件。然后我坦诚的告知他我没用过,接着我把MapGis的图转成DXF,然后DXF导入Coreldraw,填一下几个区的颜色,完工。&br&他见我做完了,就关掉软件,打开了Dota,问我玩不玩。我不会,所以没跟他一起玩,他就自己玩得很开心,大概玩到十一点多。&br&&br&④发工资了,我基本工资比他多1K2,然后野补我140/天,那位同事80/天。&br&&br&⑤他们所有的人几乎都吸烟,无论男女,无论在任何场合,然后我的鼻咽都发炎了,后来开始哮喘。然后我辞职了,考回母校读博。那位同事终于升到了我当时的那个位置,工资也终于一样多了。&br&&br&&br&这个故事和题主的问题相关性在于:那位同事不是985,但他爹是一位并不起眼的中层领导。也就是说在地方单位,学历没什么卵用,甚至能力和责任心也未必有什么卵用,社会关系最有用。但这不是我们停止努力的理由。&br&我离开那里,因为我不认为在那些竞争中自己能和他们匹敌。实际上我那位同事甚至连本科学历都没有,只是经历了所谓的委托培养,考了200左右的高考分数,上了当地知名高校混了两年而已,在当地却已经很多人都很钦佩崇拜羡慕了,都纷纷希望把女儿嫁给他。而跟我同去的另外一位985+211的同事,同我一样,只负责干活而已,相比之下,他还长期单身,后来觉得那里男多女少实在无望,才愤而辞职回乡当了公务员,终于也成了香饽饽。&br&&br&学校决定不了一切,努力程度决定一切,大家拼了命留在发达地区,无非是因为这里还稍微公平一点,没有那么赤裸裸地无耻。&br&&br&985你就觉得能默默地去地质队了?地质队效益不好的话,他为什么不招自己儿子而招你?&br&如果你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和执行力、责任心、学习能力,你可能对自己会有一个不同的定位。&br&&br&就是说,是不是985和你去哪里工作,以及发展得如何,至少在地质行业内,是没什么关系的。
讲个故事吧。 后来我得知自己的学校不是985,又或者似乎所在的学院是什么985学科?似乎又是什么211? 不过我历来250,所以不清楚这些。 在某国字号央企工作的时候。 ①某日一位来自某东北一地区院校的同事问我:你什么学校来的?985乎?211乎? 我因为不懂…
&p&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答案放在这里应该更合适。&/p&&br&&p&下面开始答题。&/p&&p&先给出结论:&b&生物不是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b&&/p&&p&什么意思?&/p&&p&如果你是一个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自此步入正轨一步步成家立业过上悠游自在的中产阶级生活的人,生物不适合你。软件,机械等一系列能学到专业技能的工科专业是更好的选择。(现在码农最火了)&/p&&p&那什么样的人适合选择生物?&/p&&p&1、立志于科研者。2、有志于创业者。&/p&&p&但这两种选择在现阶段的生物行业,从世俗的意义上说,&b&风险巨大。&/b&&/p&&br&&br&&p&下面给出就业与创业环境的分析,不包括科研。&/p&&p&1&b&、现阶段我国生物行业发展受限。&/b&&/p&&p&大家都知道,生物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p&&p&那到底什么是朝阳产业?&/p&&p&以基础科研为主,相关工业产业不发达。&/p&&p&这意味着&b&就业市场上职位的稀有,也意味着创业市场上机会的丰饶&/b&。好工作少是肯定的。&/p&&p&可惜的是,在生物行业里,特别是生物医药,&b&没有强大科研能力的基础&/b&,你基本上什么新机会也看不到,是不可能成为行业领头者的。&b&科研能力,是发展的关键&/b&。&/p&&p&而科研投入风险巨大。很多时候,巨大的科研投入不会带来任何产出,会给企业带来重大负担。&/p&&p&强大的科研能力要求巨大的科研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够抢在最前面发现机会。那如何支撑巨大科研投入?1、雄厚的资金基础。2、优越的金融环境。&/p&&p&在我国,可以称得上资金雄厚的企业少之又少,愿意出钱搞科研的更是凤毛麟角(忽略华源等国有企业,华大基因可以算一个,但它也是每年都会有国家拨款的),只有各大著名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科院有大量资本投入研发工作。而这些科研机构的重点是&b&搞科研发文章&/b&,他们的研究方向与可资本化的生物技术有较大的脱节&b&。&/b&&/p&&p&而我国的金融环境一向遭人诟病,中小企业融资难,不知道喊了多久。而近年来兴起的风险投资行业则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初创企业的融资环境。但是,那些风投是“从互联网来,到互联网去”的,眼里的热点基本都是&b&互联网行业&/b&,如“一起唱”这样的o2o行业、“脸萌”之类的热门app。IDG创始人,中国风投之父熊晓鸽,把向生物科技行业的投资定位为继互联网行业冷却之后的备选方案。可以预见的是,生物产业成为下一个风投热点还需要很长时间。&/p&&p&相比之下,美国环境则好的很多。罗氏、葛兰素史克、拜耳、辉瑞等一系列依靠化学制药发家的巨型药物医疗企业纷纷通过收购新兴生物公司、成立科研机构来占领生物医药产业的制高点。而这些新兴的生物公司大部分都是采取&b&教授型企业家创业+风投融资&/b&的形式。&/p&&p&而这些东西,都是硬件,不像互联网行业那样,中国的生物行业很难从美国那里把企业模式学过来。&/p&&p&即缺乏雄厚的资金基础,又没有优越的金融环境,还难以实行“拿来主义”,如果不改变,中国生物行业发展难以让人满意。&/p&&br&&p&2、&b&生物行业结构特性导致“好工作”数量偏少。&/b&&/p&&p&生物行业中智力资源集中度极高,对下层人员的智力资源要求偏低,机械性重复操作较多。&/p&&p&做过科研的同学们可能有所体会,很多时候你并不明白所谓的实验步骤到底是怎么设计的,原理是什么,只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有些时候的实验,则是“看运气”,重复多次操作才能得出满意结果。&/p&&p&可以这么说,生物行业的知识资源都集中在顶层少数人手里。由BOSS确定研究方向,思考设计出实验步骤。之后的执行操作,交给底层来完成。一个清北研究生和一个高中毕业生,只要熟悉了实验操作规范,在执行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p&&p&在没有科研机构的国内企业里,更是如此。需要大量智力资源的,只有上层少数几个位置。这也就是大量国内生物行业小企业并不欢迎985高校生物专业毕业生的原因之一。&/p&&p&&b&不过,需要编程基础与统计学知识的生物信息学并没有上述这个特点,因此,会有一大部分人告诉你,生物信息学比较容易找工作。&/b&&/p&&p&这种特点不利于高学历就业者就业,却对创业者来说,有特殊的优势。1、对人才的需求减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创业者闹出——“项目都准备好了,就差一个程序员了。”——这个互联网业常见的笑话了。2、人力工资支出减低。高中毕业生给点饭钱就不错了。&/p&&p&比如国内较强的华大基因,因招收大量低学历人才,得到了“生物行业的富士康”的“美誉”。&/p&&br&&p&3、&b&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泡沫导致生物行业人才供大于求,不过未来会得到缓解&/b&。&/p&&p&上述两点导致生物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较少。而不幸的是,由于&b&十多年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导致的“生物热”——生物学一度成为最热门学科,使得该行业人才供应过度增加&/b&。供大于求,使得找工作更为不易。大量中国学生旅美留学学习生物phd,甚至导致美国也出现了生物人才供大于求的状况,产生了“十年博后”的传说(很不幸以在美国都是以低端人才为主,熬出头的很少,不过都混得不错)。&/p&&p&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当初将“人类基因组计划”推到中国的人正是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健,他因此获取大量经费,之后创业成功。对于当初席卷中国的“生物热”,他算是&功不可没&。&/p&&p&不过,我们也不能指责他什么。毕竟汪健是一位拥有敏锐嗅觉的科学家型商人,他拥有他人无法企及的视野与格局,他看到了机会并抓住了它,虽然这让中国的生物行业产生了泡沫。那些不经思考,盲从生物热的人们,现在过得不好也只能怪自己喽~&/p&&p&最近几年,&b&生物测序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人才需求应会增加。&/b&这得归功于illumina公司。他们推出的2.5代测序仪据说有望将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1000美元。(测序成本1000美元,但其中的分析成本可比这个要多)。如果测序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成本进一步降低,能够将个人基因组测序纳入医院常规检查项目,那么整个生物医疗服务市场将会出现一次井喷式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人才需求将会进一步提高。供大于求的场面将得到一定改善。&/p&&br&&p&可以这么说,&b&现状完全不利于就业,但略微有利于创业&/b&。&/p&&p&现在来看,国内已经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生物小企业。&/p&&p&但是约一年前我听过一位风投的讲座,他告诉我们,这些企业大多是走试剂供应、仪器服务等低门槛低技术的路线,不需要多少人才。不能去那种地方就业,但可以自己去创一个这样的公司。&/p&&p&另外,几位已经创业成功的师兄来学校办的讲座,多次提到了个人基因组测序的兴起,他们正准备进行下一步转型。&/p&&br&&p&作为一个在校学生,所见所闻仍有较大局限,望高人指教。&/p&&br&&p&补充: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下降所能带动的产业(自己预测的0.0):1、测序机器的生产。2、测序公司向医院提供测序服务。3、测出数据后的分析服务。4、分析服务所需试剂和设备的生产。5、对分析服务所得数据的数据库整理服务。6、与测出数据相对应的疾病诊断治疗(如针对特定基因位点突变所形成的癌症的药物、免疫因子疗法、病毒疗法等,孕妇产前的预防诊治,特定遗传疾病的预防诊治)7、与测出数据相对应的养生保健产业。&/p&
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答案放在这里应该更合适。 下面开始答题。先给出结论:生物不是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什么意思?如果你是一个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自此步入正轨一步步成家立业过上悠游自在的中产阶级生活的人,生物不适合你。软件,机械…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41c363ea9bb3bfccf62a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8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41c363ea9bb3bfccf62a_r.jpg&&&/figure&&ul&&li&&b&作者的话:&/b&本人曾先后就职于某中央垂直单位、地级市委组织部门,现就职于某省两办(委办、府办)之一,经历比较丰富。本文首发于知乎专栏和微信公众号“你一直在玩儿”,为本人原创。欢迎关注知乎同名用户、专栏、微信公众号“你一直在玩儿”。今后长期实行赞赏鼓励制度,凡赞赏者皆可私信我,加我个人微信交流。另,谢绝一切转载,已委托维权骑士维权,还请部分公众号自重。&/li&&li&知乎上某中直单位办公室美女副主任&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f642cce845bfe81ce28fb& data-hash=&f642cce845bfe81ce28f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小阳jessica&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f642cce845bfe81ce28fb&&@小阳jessica&/a&对本文有极大贡献,特此鸣谢。另我的同事&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9b7a4bbc9e& data-hash=&9b7a4bbc9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黄粱一梦& data-hovercard=&p$b$9b7a4bbc9e&&@黄粱一梦&/a&亦对本文有所帮助。&/li&&/ul&&br&&ul&&li&这两天比较忙,所以没有很快地更新。上次讲的是写公文的大原则,即正确领会领导意图。那么今天要讲的话题叫做:&b&“公文材料中如何破题”。&/b&&/li&&li&所谓破题,就是从大框架上如何把握一篇文章该如何写。在我看来,这是领会了领导意图后,就要立即动手解决的一个重点环节。具体来说,作为工作人员,我们首先要破好“由谁写、对谁写、为何写”这三个大问题。&/li&&/ul&&br&&br&&br&&br&&br&&br&&ul&&li&&b&&u&一是“由谁写”,决定文章的高度和宽度。&/u&&/b&&/li&&li&我们作为文字工作者,归根到底是要为领导提供文字服务。那么,在写材料的过程中,就要根据上级要求,完成自身向领导的转变,&b&即我们在写材料的时候,就要把自己当成领导。&/b&换言之&b&,我们的材料就要体现出领导的水平、领导的高度、领导的思路、领导的想法。&/b&&/li&&li&举例来说,可能某街道办党政办的同志要同时为街道书记和主任各准备一篇向区纪委全委会的述职述廉报告。那么,两个人的报告内容,就要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作为书记,报告就要侧重于抓党建、抓队伍、抓廉政建设等内容。而主任,就可以更多地提一些如何管钱、管基建、管社会治理等等的具体事务。也就是说,书记的述职内容可以相对更综合一些,主任的就要更加务实一些。如果你帮领导写出来的两篇稿子,书记更务实、主任反而更务虚,就产生了角色的错位。&/li&&li&再举个例子来说,对年底的民主生活会材料来说,层级较高的领导比如厅长司长,就可以自我批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般性的、面上的了解情况多,专业性、深入性的了解情况少。相反,如果领导自己本身就是个股长、所长之类的,那最好就不要谈自己调研如何如何,而应该说自己关心干部职工不够、攻坚克难不够云云。&/li&&li&另外,由于领导的身份不同,所以在表述中,对同样一件事情,语气也要有所变化。比如,如果这个部门是行政口领导分管的,那党口领导即使对该工作要提出批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就可以表述成“希望XX工作得到加强”等。相反,如果本身就是行政口领导讲话,那对该部门就可以更直接地批评一番。&/li&&li&所以综合起来,我们在写公文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当成领导,完全地融入到领导的角色中去,这就叫做解决“为谁写”的问题。&/li&&/ul&&br&&br&&br&&br&&br&&br&&ul&&li&&b&&u&二是“对谁写”,决定文章的角度和深度。&/u&&/b&&/li&&li&&b&所谓对谁而写,即充分考虑材料的场合和面向群体&/b&。是面向全体干部职工的讲话?是面向上级的汇报?是中心组学习的发言?是上交上级党组织审核的对照检查?&b&根据场合、面向群体或者说“听众”的不同,调整文章的角度,写出不同的材料来。&/b&&/li&&li&比如,同样是一篇单位一把手的述职述廉材料,一个场景是在上级召开的大会上述职述廉,另一个场景是在本单位内面向全体干部职工述职述廉。那这两份材料,虽然大的内容可以一致,但语气、表述都要进行一定的微调。对上级的请示汇报,就要在完成上级布置工作的情况、落实全年计划任务的情况等内容上加以重点阐述。相反,面向本单位的干部职工来述职,就要多贴近干部职工关心的问题,多讲讲为他们办了哪些实事好事,等等。&/li&&li&又比如,你要为同样一位领导准备两份稿子。一份是向上级汇报某项工作的汇报稿,一份是布置任务给下级的布置稿,那么就有很基本的要求需要把握。汇报稿,要精干,要突出重点,要让上级快速明了知道已经做了什么、还要作什么,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说明,因为上级不需要你解释说明。相反,对下级布置工作,就要不厌其烦、要具体,因为越具体下级越好办,下级也欢迎你具体,最好是每一步都教他们怎么做,等等。&/li&&li&&b&所以这是第二个问题“对谁写”,也很简单,即面向群体不同、场合不同,所以文章的角度要不同、谋篇布局也就不同。&/b&&/li&&/ul&&br&&br&&br&&br&&ul&&li&&b&&u&三是“为何写”,决定文章的尺度和力度。&/u&&/b&&/li&&li&俗话说,文以载道,所以无论是公务员单位也好、国有企事业单位也好,每一份文件、每一份材料,几乎都有他的意图。&b&换言之,我们在起草文稿的时候,就要多想一想,领导为什么要写这个文稿。&/b&&/li&&li&比如说,领导要你出一篇稿子,是为了介绍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稿,那你就要注意对某些人某些事详细刻画,做到生动具体、方便宣传、引导舆论。又比如说,领导要你出一篇稿子,是要争取上级对某项工作更大的支持,那你就要注意如实叙述,适当强调面临的困难,简洁明了列出需要上级帮助的事项。再比如说,领导要你出一篇稿子,为了提振干部队伍士气,那你就要在文中体现出为大家鼓鼓劲、加加油的意思出来,要让大家有感觉、有感动、有感情。还比如说,领导要你出一篇稿子,是为了对大家进行警示教育,那你就要严肃认真,甚至不妨上纲上线,才能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li&&li&再举例来说,有时候作为工作人员,我们要为领导准备一些理论文章以供发表。那有的领导是主要想从理论上对上级要求作出进一步的诠释,那你文章中就可以适当引经据典、体现领导深厚的理论素养。有的领导主要是向上级表决心外加推介本地的工作,那你文章中就不妨生动、贴近地气一些。&/li&&li&所以领导根据什么要求,要说什么话、说到什么程度,都是你要把握的。那事实上,只要破解了“为何写”的问题,把握这些要求就成了一个很简单的事情。&/li&&/ul&&br&&br&&br&&br&&h2&&ul&&li&&b&所以在我看来,我们要想写好公文,就要把主要功夫用在动脑筋琢磨上。如果我们把领会领导意图、“为谁写”、“对谁写”、“为何写”这些问题琢磨透了,那具体的怎么写就是细枝末节的雕虫小技了。&/b&&/li&&/ul&&/h2&&h2&&ul&&li&&b&“磨刀不误砍柴工、动脑想想最重要”,这十四个字送给大家。&/b&&/li&&/ul&&/h2&&br&&br&&br&&br&&br&&br&&br&&br&&br&&br&&ul&&li&Ps.在一次活动中,我曾经请教过一位省部级干部,什么样的年轻人适合做公务员?他说,世界上有一种天然带着“利他性”的人,他们热爱公共事务胜过爱自己,非常愿意奉献,甚至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这样的年轻人才适合做公务员。很惭愧,小弟永远也达不到“以天下为己任”的境界,但小弟有着“种树为后人乘凉”的思想觉悟。所以每篇文章,都是我个人经验的分享,自我感觉都是干货满满。那有时候被人骂,还看到一些“大师”整天忽悠来忽悠去,真希望大家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知道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li&&li&俗话说,“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很多东西我要是不愿意说,你花钱也买不到。那么,不要吝啬你的点赞支持或者分享,如有余力,也不要吝啬你的赞赏支持,毕竟钱才是硬通货呀。谢谢大家,周末愉快。接下来还会谈如何点题、解题、核题。&/li&&/ul&&br&&ul&&li&&p&另,本人定于6月11日(星期天)19:30献出本人的第一次live,跟大家交流公文材料写作中如何起好标题。&br&&/p&&p&主讲人:玩儿玩儿(本人),曾先后在中直驻发达地市单位、发达地市市委组织部、发达省份省府办工作,目前是发达省份省属大国企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工作期间表现优异,并获单位公派脱产读研。长期从事组织人事和材料工作,在公文写作、公务员遴选等方面经验丰富。此外,本人长期运营淘宝公文代写店,年写50万字,材料经验丰富,之前在其他平台开设的公文课程广受好评。&/p&&p&本次live,我们主要谈谈在公文材料的写作过程中,如何将大标题、小标题起好。通过本次live,你将掌握快速起标题、短标题变长标题、长标题变短标题的方法。&/p&&p&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br&&/p&&p&o 公文材料中标题的重要性&br&&/p&&p&o 好标题的特征&br&&/p&&p&o 取标题前要做好什么准备&br&&/p&&p&o 短标题如何变长&br&&/p&&p&o 长标题如何变短&br&&/p&&p&o 如何在一级标题下延伸二级、三级标题&br&&/p&&p&特点:本人一贯不大喜欢谈“道”,喜欢谈“术”,或者就是所谓的方法论。即讨论一个话题,一定要给出一套方法,否则就是无效的沟通。所以在此次live中,我主要教大家怎么把短标题变长、长标题变短、如何在一级标题下延伸二级三级标题等具体方法。相信大家听后必有收获。&/p&&p&这是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778368& class=&internal&&公文材料写作中如何起好标题&/a& 39块钱一次,绝对值回票价&/p&&/li&&/ul&
作者的话:本人曾先后就职于某中央垂直单位、地级市委组织部门,现就职于某省两办(委办、府办)之一,经历比较丰富。本文首发于知乎专栏和微信公众号“你一直在玩儿”,为本人原创。欢迎关注知乎同名用户、专栏、微信公众号“你一直在玩儿”。今后长期实行…
长期蛋疼于PDF文件与DOC文件的工程狗,经过若干软件对比后,得出血的教训:&br&&br&1、不要相信ADOBE、不要相信OneNote、不要相信PDF to word之类软件,这些软件碰到图片型的PDF,结果给你的还是一张图片,表格转换都是乱码;&br&&br&2、最好的PDF转换软件是 &b&ABBYY FineReader,&/b&没有之一。&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38af0fcdd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38af0fcdde_r.jpg&&&/figure&ABBYY的最大好处是,即使用扫描仪扫描的文件,也可以达到70%的正确转换率。&br&&br&3、使用ABBYY FineReader之前,安装一下这个软件:PassWare Password Recovery Kit,解密PDF软件。加密的PDF文件ABBYY是无法转换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27f31a6dd5fd02c2a16b1ff0_b.jpg& data-rawwidth=&944&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7f31a6dd5fd02c2a16b1ff0_r.jpg&&&/figure&&br&4、当然,扫描仪扫描的文件难免会出现一些歪斜,这个对ABBYY的扫描结果影响非常大,我一般用Foxit PdfEdit进行适当的修改。&br&&br&这两个软件官网地址:&br&&b&ABBYY FineReade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bbyy.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超强OCR识别软件,语言翻译软件,OCR软件下载&/a&&br&&b&PassWare Kit&/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lostpassword.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assword Recovery&/a&&br&&br&———————————————————————————————————————————&br&因为贴了某网站的链接,被管理员要求修改。我也高大上一把,&b&提倡正版,杜绝盗版!!&/b&
长期蛋疼于PDF文件与DOC文件的工程狗,经过若干软件对比后,得出血的教训: 1、不要相信ADOBE、不要相信OneNote、不要相信PDF to word之类软件,这些软件碰到图片型的PDF,结果给你的还是一张图片,表格转换都是乱码; 2、最好的PDF转换软件是 ABBYY FineRe…
个人是北京大学社科专业的硕士毕业,跳槽未成功,长期待业中,抱歉给北大丢脸了,想想还是匿了吧。&br&&br&没想到这个答案被推至那么前,光看赞数是几无可能的。看来是知乎后天编辑的功劳,虽然我真的不太愿意在这么前面。毕竟掷地有声的大白话更受欢迎。但既然已被推到这么前,就好好修改一下答案吧。&br&&br&&br&———————修改分割线—————————&br&题主提到言论,包括知乎中许多问题,比如&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北大清华有没有做普通员工的?&/a&,其实说明这个社会,包括知乎社区的许多用户,可能都对北大存在误解。所以在这里我会提许多校内的事情,希望能给诸位相对更客观的评价。&br&&br&&br&&br&————————主要内容—————————&br&&br&首先,抱歉,答案行文很长,为保养诸君眼力,特别是刷手机的各位,我先把主要内容放在最前面。&br&本文主要指北大的情况,而清华大学,由于众所知所的原因,不敢妄加评论,另外,为显示对清华的尊敬,这里一律采用清北称谓。&br&&br&
按题主的问题,本答案分为三部分:&br&一、先详细回答北京大学的就业情况吧,核心内容&b&:清北二校与其他学校就业最大区隔,并非是高薪、名企,这些只要个人努力,出身学校尚可,这些都是可及。而体制内就业,特别是从事公务员的丰富机会,是由长久以来制度形成的习惯造成,这可能是其他学校的个人再努力也没法得到。&/b&&br&&br&二、关于就业艰难实际。核心内容:&b&对于名校学生,应届身份非常关键,校招和社招的对应聘者的要求是不同,而名校学生的就业优势主要体现在校招阶段。其重要程度和专业是否好找工作成反比,即越难找工作的专业越需要重视校招,一步不慎,后果很严重。&/b&(清华的情况个人不清楚,等有关人士补充吧)。学校只是一段经历,而非光环,对于每个人这段经历是不同的。&br&&br&三、分析题主所谈到说“北大毕业一样找不到工作”的人思想。核心内容:&b&与其说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如说是长久以来灌输的价值观的破灭,所导致的逆反。&/b&&br&&br&
以下信息&b&根据2014年度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各地就业情况手册内容,手册是毕业时才发的。每个手册按地域分卷,上面有每个人姓名,就业单位,联系方式(为了保护校友隐私,我在此就不上图了)&/b&。因此资料是可信的。&br&&br&另外,抱歉,提示部分高票答案罗列的干货信息是存在一些偏误,比如2014届,那张表统计是存在的偏误的。最明显的遗漏是没有罗列在政府就职人员,一般平均下来,每个班在政府就职都会在一人左右,远的不说,选调去广西政府的人就在25人以上。另外,这个数据有点偏重于金融和银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从PPT的样式看,这大概是就业指导中心做的PPT吧。&br&&br&————————正文————————&br&&br&一、北京大学的就业情况。&br&
1.先按专业门类分&br&
和所有学校一样,北京大学内部有好就业专业,也有就业万难的专业。&br&&br&1.1好就业专业&br&这类专业大都是为工作而设的专业。比如信工。硕士毕业,华为offer是基础线,基本人人皆有。月薪大概就是华为工程师入职水准,以海思做网络芯片的部门为例,12K左右。&br&而且,出身不同院系的相同专业亦有很大的区分。&br&比如,北大明星专业,金融,在校内是很受许多学生,新入学的本科学生推崇。一位浙籍保送生打电话问询我,该选什么专业时,必问这个专业转金融容易么?但金融专业亦没想象中那么光鲜,且不论北大各院金融专业存在很强的鄙视链,基本懂行的企业招人时必问:是哪个院毕业的?用句简单粗暴且夸张的话来谈,进XX院学金融,基本就和投行说再见了,大都只能去普通企业做点金融性工作,比如汽车集团的汽车金融业务,收入也会有一定的差距。以至于该院的部分学生都只谈自己是金融专业闭口不谈出身院系,这和光华的学生是有很大区别的。我所认识的部分光华本科生,可是恨不得每天晒课表……但不管是出身如何,金融专业在每年的应届求职时,都存在有一定程度的艰难。&br&每年的英杰交流厅举办金融街招聘会,应聘队伍在帝都冬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一直排到东门……&br&&br&1.2难就业专业&br&比如中文、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我们自嘲的“贵族学科”,我亦是其中一员,换言之即那些不是为工作设计的专业。在应届招生季中,大体都会拿到一份“体面且稳定”的offer,比如国企的办公室人员,北京及地方事业单位等。当然薪水是没法为工作设计的专业相比,在帝都、魔都起薪大约8K左右,在地方则在6K左右。&br&&br&1.3好就业专业和难就业专业的区别&br&部分专业之所以称之为难就业,并非是由于薪水起点(12K Vs 8K)和“好就业的专业”的差距。而在于日后的跳槽成本的迥异。粗暴的讲,“差专业”就业的人身依附性远比好专业强的多的多。换言之“差专业”的职业价值非常依赖公司或单位,个人的效用价值往往只限于本单位,一旦离开原单位,自身价值就很可能迅速大幅度的贬值。&br&以我自己的惨痛经历举个栗子,在毕业季拿到了国内某重大工程项目核心单位——某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助理岗位。干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虽能干的不错,也风光了一阵(在领导身边工作,原因大家都懂),但对这份领导身边鞍前马后的工作实在是提不起劲,“怎能抛弃理想情怀?人生难道就是如此?”在这类zuo si的想法促使,辞了工作,打算在体制外重新再来——然后,就是长时间的待业。恩,换言之,我就是社会心目中那种找不到工作的北大学生。原因无他,&b&等到失去了应届毕业生身份,在人力和主管眼中,学校已不是第一位因素,重要的是适合本岗位的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水平。&/b&个人在众多人力眼中不过是一个从事国企行政工作的人员,并没有多少技能可言&br&&br&2.再按就业领域分&br&2.1体制内就业的巨大优势,才是清北二校就业最大特殊性&br&&b&体制内:这才是清北二校就业的最大特殊性,因为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清北二校与其他学校之间体制上的巨大区隔。&/b&举个例子,去美帝名校留学,出身复旦、浙大、华南理工等等学校的学生,只要自身努力,还是能够达成。而不经过公务员考试就干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复旦、浙大、人大等校就很难提供大量机会,但清北却能。&br&由于北清学校的特殊性,每年都有各地政府专程前往二校选调,直接进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往往会有一批学生在此发展。比如,广西省每年都会在二校招差不多百名学生,北大去年就有有个医学博士就前往广西地方任职,而且还是“带队学生代表“。&br&在北大,这类就业尤以学生会,团委的学生为著。一方面,热衷于学生会,特别是团委的学生大都有“为人民服务”的情结;另一方面,比起普通学生,他们更容易拿到各类称号,比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标兵。这些称号在选调过程中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而且他们还更易在求学过程中拿到挂职经历(在政府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实习经历,一般硕士挂副科级岗位,博士挂正科级岗位)。这种区分同样显现在国企招人过程中,不过并没有政府选调那么突出罢了。&br&
在其他就业领域,其实和各地一流高校差距不大。比如北大信工就业,就和北邮差别不大。也就是金融方面,天朝双壁(清北)可能在会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高校。&br&联系自身,个人因有不错的挂职经历,还上过相关报纸头版。在毕业季时,就曾拿到过西藏宣传部、国家安全部门、新疆、贵州、浙江等地的岗位——不过这些都是过眼烟云,刚才家父还在怒斥本人当时为何不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以至于现在待职在家。&br&&br&&br&二、就业难的实际&br&&br&1.起始点的区分&br&&blockquot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br&&/blockquote&这是专业间职业比较时,经常得出的结论。比如,学软件开发的(因用语偏执,个人非常不喜欢用码农,金融狗之类的称呼),常谈工作累,吃青春饭,30岁前无成就,以后就呵呵了。学医的则大骂专业坑爹,学时长,职业成长慢,专业方向差距明显,比如搞癌症和搞儿科的,有时还得担心来自病患的刀斧手——不过其实一般更担心医院中存在的人事问题,于是许多跳槽去了医药公司,尤其向往像波士顿医疗这样的外资医疗器械企业。金融的青年才俊们则在北京冬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等着金融专场招聘会。且不论北大内部金融专业之间的鄙视链,了解北大金融的人都会问一句,你是哪个学院的?就谈拿到offer,起薪也并非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很多时候是起薪6.5K。各大银行总部管理培训生已是最好的岗位之一,大约是年薪120K-160K。当然杰出人士也有,比如2013年汇丰有位才俊拿到年薪120万港币左右的职位,当然杰出优秀永远是少数。出国深造的就很幸运么?不一定。所谓的Elite,所谓的高大上,其实往往是自己和社会大众自我施加的妄想。用个马克思的术语,我们其实不过是被资本剥削的劳动力。也正因为,每天从事着异化的劳动,所以在业余狂热追求着各种自我闲适,旅游、物质挑选、厨房技术、业余爱好等等自我的包装,以丰富自身为名来以缓身心,这大概就是小资的本质之一吧。&br&撇去这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内容,从就业角度看,专业问题常常是致命的,而且吊诡的是,有时越致力于专业学习,就业时越是艰难。这种问题不仅限于那些人文社科专业,而且也蔓延到理工专业。举个栗子,,搞MEMS(微机电系统)在国内就业就两三家,而且薪水亦是一般。因此在北大大量搞硬件很有潜力的学生,最后都会选择去做软件,开发手机APP,或者做金融工程——虽然部分教授,包括哈工大的一名专家学霸(此人哈工大很多研究生都熟知),都视写代码的、开发软件的为低端打字工人,认为这对于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助力甚少。但是游戏开发300K年薪放在那,做硬件的120K也一样累死累活。在现实的重压下,怎么办?再举个有点残酷的例子,我的同宿舍有两名理工好友。&br&&br&学生A:自某重点高校,非985,进入北大,选了水哥做导师,混团委、追大胸学姐、有老板压力时写写C程序、毕业时做了一篇老板的会议论文充数毕业。然后飞思卡尔全球管培,年薪220K。&br&学生B:来自国防科技类学校,自嘲本科在校期间只见过穿丝袜的村姑,考了北大研,一心做硬件,发过几篇论文,最后毕业季时发现,全国只有空空导弹研究院收他这个方向,但有感于那个体制那个薪水,尤其是为了技术稳定性,该研究院所采用的技术过于落后,对于他这个有技术追求的男人实在没法忍受。最后,这位仁兄不得以去了他们学院谁都能去的华为,做着完全和自己专业方向无关的工作。&br&&br&还是那句话:如为工作,最好就抛开一切理想情怀,以最世俗的需要来要求自己,不能说是成功之道,至少是短期内最见效的办法;但偏偏很多身边的校友都有理想情怀,以为这样就是人生,实在有悖个人价值,于是你会看到图书馆内,教室内,实验室内,一大批人读着Great Book,做着注定要被企业抛弃的,但有助于技术发展的实验。不过,这才是可爱之处吧。&br&&br&2.应届身份有多重要&br&对于名校学生就业,应届身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学校光环给予个人最大功用的时刻,所以看答案的若是名校在读,请以后好好把握应届招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人力招聘惯例有关。&br&同一个人,如果刚毕业,他参加的就是校招;而如若他工作了,哪怕是一个月,再寻工作参加的就是社招。&br&两者标准是不同,校招更相对重视人的潜力,换言之:专业和经历不对口不要紧,以后可以培养;而社招则着力招过来能否立马用的上,换言之,即使是欧美TOP10毕业,假若专业和经历不对口,对方还会毫无犹豫的给拒了。&br&&br&&br&————————明天继续补充————————&br&感谢评论区诸位的祝福,个人已拿到offer了。现在正在努力多攒几个offer&br&&br&
最后说两个题外话:&br&一个是关于考进名校的外校研究生&br&看到楼下有评论谈,土著和非土著研究生的关系。&br&首先,研究生毕业就业时,真没多少企业和单位关心本科在哪读;可能也就部分学术单位、有保密要求的政府机构和校友企业会过问这个。所谓“查三代”——本、硕、博,指的就是学术单位。保密单位,如国家安全部,印象中好像是第7局来学校招人时,就要求需本科出身北大。校友企业就更容易理解。&br&因此,其实非本校本科和本校本科就业条件差距真不大&br&论个人能力,我是非常钦佩那些考进清北的研究生,因为在保送名额不断增加、考试名额不断减小的现在,想通过考试进入清北是很困难,举个比较容易考研的院系为例,前年考研名额26个,报考录取比基本是15:1;现在名额暴降至4人……有句不恰当的话,基本出身北大本科,想保送北大硕,如果早点开始准备,然后部分专业可能要一点点人际厮杀,基本还是有不少机会,比如12年出车祸的某公子所在院系。加之本科阶段众多院系其实采取的放养培养方式,所以通过考试进入的外校学生和保送上来的本校学生的差距并非如很多人想象那样明显,甚至差不多。&br&&br&另一个是关于清北二校的相爱相杀的关系。&br&个人在校期间,一直没有身份意识,所谓隔壁,所谓相互各种看不上,一直以为这不过是笑谈。后来才发现这真的是现实中存在,而且有时会有一点点残酷。&br&
举个栗子,个人在校期间,受隔壁宿舍金融高富帅的影响,亦曾钻研金融,考出了一些证件。现在跳槽时,找到了一家金融创业公司。在最后一轮面试中,让我诧异的是,那位清华出身的董事长,一直耿耿于怀我的出身学校——北大的人,想法的太多,太不稳定,不够踏实。清华、人大都很踏实——so,就这样被拒了。于我而言,TMD,还不如说我专业不符合要求!!还不如说我没有相关经验!!
个人是北京大学社科专业的硕士毕业,跳槽未成功,长期待业中,抱歉给北大丢脸了,想想还是匿了吧。 没想到这个答案被推至那么前,光看赞数是几无可能的。看来是知乎后天编辑的功劳,虽然我真的不太愿意在这么前面。毕竟掷地有声的大白话更受欢迎。但既然已…
读博是很清苦的,不清楚lz的具体专业和方向。理学博士难度高,如果是交叉领域难度要低些,也更好就业,但总体都很辛苦(我知道的是这样)。又及,金钱是个大问题,如果你申请的导师很牛,而且为人慷慨,学生的待遇可能不低于4000,但这样的导师一般很抢手,需要提前联系。又及,基本没有一个读博跳楼的人,会在读博前想到自己有一天会郁闷到要这样做,他们也曾是踌躇满志的少年。建议楼主扪心自问:是因为爱科研,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而想读博,还是只因为觉得目前的生活不能满足你的期望和野心而读博。如果是前者,你需要再考虑金钱、导师、研究方向等等问题,如果是后者,不建议读博,那会让你跳入一个更大的天坑。
读博是很清苦的,不清楚lz的具体专业和方向。理学博士难度高,如果是交叉领域难度要低些,也更好就业,但总体都很辛苦(我知道的是这样)。又及,金钱是个大问题,如果你申请的导师很牛,而且为人慷慨,学生的待遇可能不低于4000,但这样的导师一般很抢手,…
&p&写下这篇公务员报考指南,将这些年省考中招考过的部门以及乡镇情况尽自己所知详细分析了一遍,算是那些对体制内雾里看花同学的启蒙读物,至少让你考个试知道想进的单位大概是个神马情况,不敢说十分准确,但十之七八还是有些小把握,大体方向不会有所偏差。全文几点说明如下:&/p&&br&&p&1.将各部门分为两块,党群和政府(人大政协和法检就不单列了),具体排名不严格按照先后,只是按照我个人印象。其中划分一线部门和二线部门的标准主要来自单位的职能多少以及单位的影响力及规模,并不代表一线部门就一定比二线部门好(比如房管局规模只能算二线)。&/p&&br&&p&2.部门指数的设置说明。部门影响力:取决于部门的权职对社会或者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度(比如财政、审计这种对各部门影响大,但对社会影响基本为0,比如民政、城管这种对社会影响很大,但对其他部门影响基本为0);经济指数:这里主要衡量各部门能自主的经费以及职权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并不等同于干部的收入,尤其是在八项规定大趋势下,县一级以上的各部门收入基本上相差无几;发展前景:这主要是我根据十七大以来趋势的个人揣测,一家之言,不必完全当真;下属事业单位:各地市事业单位的设置大不相同,我只是以近年来我省各地市招考过的事业单位为模板。&/p&&br&&p&3.主要以地市和县区各部门为例,省一级可以参照,乡镇街道工作过于笼统,难以细分,第三块单独说明。对这些部门了解的主要出处除了我工作接触外,其他大多是从同事朋友聊天或者网络资料文献中揣测而来,如果有坛友身在其中部门,请不吝赐教以方便我参考修改。&/p&&br&&p&4.各地各部门的差异可能十分巨大,比如同是XX局,南昌和其他地市可能地位完全不一,甚至职权、待遇和下属单位设置差异巨大,所以我只谈共性,不谈个例,对各部门分析模板主要来自南昌和我所在的地级市。&/p&&br&&p&5.第五点最重要的,我写的这篇只是针对“体制小白”的扫盲版,并没有对各部门太过深入的剖析,如果你有修改意见请理性回复,切勿人身攻击,这年头像哥这么热心闲的蛋疼的坛友已经不多了,请勿要伤害坛友的积极性。&/p&&br&&p&
一、党口部门&br&&/p&&p&(一)一线部门&/p&&p&1.委办&/p&&p&部门影响力10&/p&&p&经济指数7+&/p&&p&发展前景 持平&br&&/p&&p&绝对的核心机关,一个地区的首要部门,辐射力和影响力毫无争的第一。几乎所有跟本地息息相关的重大政策都要经过这个部门,接触人员的层次也是巨大优势,一旦被某位领导看中,一飞冲天绝非虚言。委办出身的人有个特点,就是官气十足,甚至可以说有些颐指气使,这也是领导有意思去培养,试想如果你不强势,怎么当得起这个“带头大哥”,怎么去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但机会并不是为每个人准备的,并不是因为你和领导接触多领导就会赏识你,也许对你毫无印象甚至印象不好,委办一样也有闲置科室,也有十几年、几十年提拔不了默默无闻的人。能来这里多半是公务员中的精华,没有哪个人没有想法的。所以说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没有几把刷子来这里也很难出头,只有自身的才华加上不懈的努力,这才是在委办的生存之道。推荐对仕途有强烈欲望的男同志来这个部门奋斗耕耘,女同志并不太适合这里(家庭原因)。&/p&&br&&p&下属单位:机要局、保密局等。&/p&&br&&p&经济指数方面委办并没有什么优势,大多数部门有的这里也会有,大多数部门没有的这里基本上也没有,只能说居中偏上。来这里是拼前程的,不是拼钱程的。&/p&&br&&p&前景来看,委办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带头大哥的地位始终不会动摇。&/p&&br&&p&2.组织部&/p&&p&部门影响力9+&/p&&p&经济指数8&/p&&p&发展前景 持平&/p&&p&绝对的权力机关,对一个地区的干部任免有着极大的话语权。在部门沟通协调时,组织部除了卖委办一些面子外,其他部门基本都是昂它的鼻息。对于个人发展而言,组织部其实比委办更适合年轻公务员发展。当然,委办确实是核心,如果得到领导赏识前途不可限量,但这只是对少数人而言,多数人能走的路其实很有限。组织部跟其他部门不同在于:它掌管了干部的任免权,尤其是中下层干部的任免权。高层的领导调动它也许不能过多的干预,但一般中下层的干部任免基本上它是能掌握话语权的。而且组织部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保留了部分我党建党初期的优良传统,整个部门维持了一种团结紧致的工作节奏,领导关心下属,调动出去的干部称呼组织部为娘家。只要你有组织部的工作经历,这对你一生的仕途提拔都会有益,这也是各路年轻才俊神往所在。&/p&&br&&p&下属事业单位有电教中心、党代表联络办等。&/p&&br&&p&经济指数方面,组织部经费充足,该有的一分不会少,比委办略好一点,毕竟比委办离领导眼皮底下远一点。忙碌程度的话,你觉得组织部会清闲吗?做好加班加点为党国鞠躬尽瘁的准备吧。&/p&&p&前景来看,组织部管理干部的职权始终不会动摇。&/p&&br&&br&&p&3.人大/政协(含民主党派)&/p&&p&部门影响力7+&/p&&p&经济指数7+&/p&&p&发展前景 上升&/p&&p&人大和政协一样,是一个很奇怪的部门,是我们国家特殊体制下的产物,长久以来的作用主要是花瓶和摆设。首先人大政协规格高,远高于其他部门。(比如市财政局正处级单位,市人大政协却是正厅级单位)按照行政级别决定话语权的逻辑,这两个部门应该是强势部门,但从实际来说,这两个部门基本是领导们退休前来过渡提高一级的地方,同时也有很多年轻的领导干部提升级别镀金的地方。对个人来说,在这里二个单位比较容易提拔一些(虽然含金量不高),道理很简单,单位的规格决定了你上升的幅度,人大政协的级别摆在那里,只不过你要想出来这个系统去任其他单位的实职就难上加上难。至于影响力,人大政协并没有什么太多实用的职权,只是里面的委员很多都是些富商老总高级知识分子,若是有心人好好利用下里面的资源,也是大有可为的。所以总的来说,人大政协这种地方适合图安逸的人去的,很轻松,待遇也不差,但难以舒展仕途上的抱负。&/p&&br&&p&经济指数方面,人大政协经费不缺,算得上中上。&/p&&br&&p&从长远来看,十八后很多省市的党委书记逐渐不再兼任人大主任,政协主席逐渐不再兼常委,这无疑是一种信号,也是一种趋势。未来改革的方向人大和政协会渐渐承担起更多宪法赋予的职能,而不再仅仅只是摆设。所以这些部门整体来说职权呈上升趋势,至于上升到何种地步,就看我们党想让它怎么玩。&/p&&br&&p&4.纪委(监察局)&/p&&p&部门影响力9&/p&&p&经济指数8&/p&&p&发展前景 上升&/p&&p&纪委和监察局属于二块牌子一套人马。这个部门一直是实权部门,也是强势部门,影响力仅次于委办、组织部、政府办,在宣传部之上。没有哪个部门喜欢和纪委打交道,就好像历朝历代没有什么官吏喜欢接触东厂锦衣卫这种群体;但没有部门不怕纪委的,因为纪委找上你来基本就判定你的政治前途终结了。纪委的工作性质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也有不少。单位规格而言,纪委高于各单位一级,和组织部宣传部领导高配不同,纪委天然的级别规格就高一级,所以里面的提拔空间会高过其他部门,但是竞争力也同样更大,因为里面从来不缺年轻的公务员。对外交流并不频繁,多数干纪检的同志一生从事的都是纪检工作,不出意外的话是要在纪检系统直到退休。&/p&&br&&p&下属事业单位有效能投诉中心等。&/p&&br&&p&经济指数上而言,纪委算很不错的部门,经费充足,在党委口里算得上最好的了。工作量也不大,只是从事久了这种工作不知道会不会心里有些小阴暗(哈哈,个人揣测)。&/p&&br&&p&前景而言,十八大后纪委的职能在不断加强,眼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反腐就是最好的例子。纪委的独立性也在逐渐增加,从同级党委领导为主逐渐过渡到半垂管,甚至可能直接垂管。脖子上的绳索松了,查办案件的自主权大了,不得不说,这只老虎正在放开手脚。&/p&&br&&p&5.宣传部&/p&&p&部门影响力8+&/p&&p&经济指数8&/p&&p&发展前景 持平&/p&&p&宣传部也是实权单位,虽然比不过两办组织部纪委这些强权部门,但总体实力远胜于大多数部门。宣传部的职权很广,不仅主管党内宣传和意识形态,还管着日报、晚报这些党报党刊,文明办和讲师团这些机构归口于它,同时对文化、广电、新闻、教育、体育这些局等有着监管权力(不过这些行政局是归口政府序列的,宣传部可以染指,但更多是业务指导),换句话说宣传部什么都能管,但什么都不能全管。作为党委口上的主要部门,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前途也是光明的,与纪委略为封闭的体制不同,宣传口出去交流的干部很多,虽然比不上两办组织部,但远胜于其他部门。在这个部门要想发光,必须要有很扎实的文字功底,能从那里放出来的大多都是理论高手。&/p&&p&下属事业单位有互联网信息办等。&/p&&p& 经济指数方面,宣传部很不错的,经费充足,管着的都是些有钱的单位,自然不会紧巴巴过日子。工作量偏大,毕竟搞文字工作的,但是繁忙程度远不及二办和组织部。&/p&&p&前景而言,作为党的喉舌,很长一段时间内职能不会有太多变化。&/p&&br&&p& 6.政法委&/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天去哪里看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