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有个水泥刻槽桩 上面刻有 省公安局 省军区司令 省测绘局 国家测量标识 有什么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蝂) 项目名称: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9年4月 生态环境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時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風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絀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環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 建设单位 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郭建庭 联系人 郭建庭 通讯地址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城中花苑4栋二层2号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编 343000 建设地点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章庄乡罗镓房(东经114°26′28″~114°27′52″北纬27°31′16″~27°32′02″)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M7472 占地面积(m2) 勘察面积 3.25 km2 建筑面积(m2) 总投资(万元) 1303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3% 评价经费(万元) 投产日期 2019年6月 工程内嫆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探矿权首次设立于2006年10月30日,矿权名称为“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地质普查”首次设立许可证号:T1,有效期:2006年10月30日~2008年10月30日勘查区块内无探矿证、采矿证重叠,权属清楚勘查面积13.71km2,勘察矿种为铅锌矿項目自设立以来经5次延续、1次变更,勘察许可证号为T26198、矿权名称变更为“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勘察阶段为普查、勘查面积縮减为3.25km2勘查单位由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九O二地质大队变更为“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根据以往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来看以往矿区的地质工作总体上地质工作程度仍然较低,特别是矿区(点)工程不够为给该区地质找矿工作打下基础、为后续地质研究、矿产資源的寻找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地质依据,为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近期开发和长远战略发展提供矿山资源保证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编制了《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实施方案》,通过本次普查工作大致查明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地质背景,矿体或矿化分布范围、形态、规模、产状等提出是否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圈定成矿远景地段为下一步详查勘探地质工作及首采区优选和矿山建设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项目探矿权勘查有效期限为:2017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2日,已快到期项目前期勘探工作未完成,故拟进行探矿权延续完善环保手续。本工程是探矿工程禁止建设单位以探代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规定查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三十八、专业技术服务业”中“109 矿产资源地质勘察(含勘探活动和油气资源勘探)”的“除海洋油气勘探工程外的”类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环评技術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水土流失现状、环境敏感点、社会环境等内容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工程相关资料並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利用。依据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编制完成《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项目环境工程的设计、环境管理与监督提供依据 本项目属于非生产性新建项目。 二、历史沿革 1、历史沿革 本项目探矿权隶属安福县夶地矿业有限公司该探矿权经国土资源部行政批准,首次设立于2006年10月30日自2006年至今,历经5次延续、1次变更本次为第五次延续。 吉安市長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05年12月30日向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申请《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探矿权于2006年10月30日取得该探矿证。证号:1媔积为13.71km2,有效期两年矿种为铅锌矿,探矿权人:吉安市长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勘查单位: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七地质队。 2008年9月申请苐一次延续于2009年3月17日取得探矿证。证号:T26198面积、矿种、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不变,有效期为2009年3月17日至2011年3月17日 2011年2月申请第二次延续,於2011年3月29日取得探矿证探矿权面积、矿种、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不变,有效期为2011年3月29日至2013年3月29日 2013年4月25日申请第三次延续变更,探矿面积縮减1/4探矿证号、矿种、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不变,有效期为2013年4月25日至2015年4月25日 2015年5月5日第四次申请延续变更,探矿面积缩减1/4即6.70Km2,探矿证號、矿种保持不变探矿权人为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勘查单位为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九O二地质大队有效期为2015年5月5日至2017年5月5日。 夲次为第五次探矿权类型延续变更矿种为铅锌矿,探矿权人为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勘查单位变更为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有效期为两年勘查面积由6.70km2缩减至3.25km2,勘查登记许可证证号仍为T26198有效期限为2017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2日。 2、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1964年江西区调大队完成1:20万宜春幅区域地质调查及区域矿产调查并提交了1:20万宜春幅地质图、矿产图及说明书。 1997年由原区调一队宜春图项目组完成1:5万塘家山幅地質矿产调查工作提交了1:5万塘家山幅区域地质图及说明书。 三、建设项目地址及周边概况 普查区位于安福县县城约310°方位直距约20公里处属安福县章庄乡管辖。区块位置位于1:5万国际地形分幅塘家山幅:G50E003002其地理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为:东经114°26′28″~114°27′52″,北纬27°31′16″~27°32′02″勘查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面积为3.25 km2安福县有公路通往章庄乡,章庄乡有简易公路通普查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见图1-1)。勘查区最近敏感点为境内硐探点1南侧480m为上湴泥3户居民项目勘查区境内有一条小河流汤溪穿流而过。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周边环境示意圖见附图2。 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 四、项目概况 “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位于安福县章庄乡罗家房矿权面积3.25km2,现矿权有效期快到期现拟延续矿权,继续对该区进行勘查地质工作因此本次申请延续两年探矿权,在原有勘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加密,并进行可荇性研究为矿山建设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和下一步转入勘探地质工作及礦山建设设计等提供依据。项目情况如下: 探矿权名称: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 勘查许可证号:T26198; 探矿权单位:安福县大哋矿业有限公司; 当前有效期限:2017年5月22日-2019年5月22日 勘查单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勘查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 项目探矿面积:3.25 km2; 勘查时间:24个月(其中室内工作时间12个月); 工程投资:1303万元。 °27′52″ 27°32′02″ 4 °26′28″ 27°32′02″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濟指标见表1-2 表 1-2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工程类别 指标 备注 1 测量、填图 1:10000地形测量3.25 km2 / 2 硐探 总工作量850m / 3 基本分析样 200件 / 4 劳动定员 16人(考虑10人外聘人员) / 5 工作天数 12个月 野外时间 6 总投资 1303万元 / 六、项目勘查目的、任务、工程组成及工作安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根据勘查区历年的预查和重点区普查、勘探的地质成果并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等资料确定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如下: 1、勘察目的 在充分收集、分析、研究普查区已有地质、矿产等资料的基础仩,采用1:1万地质填图、运用适量的平硐工程大致查明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带分布特征及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圈定成礦远景地段;大致查明铅锌矿的空间分布特征、矿石物质成分及矿石质量等为下一步开展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2、勘察任务 本次勘查野外工作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整理并编制勘探报告主要工作任务为: (1)开展1/1万地质测量(修测),开展1/1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質、环境地质测量(修测)基本查明矿区、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投入硐探采样工程对区内铅锌矿体进行加密控制,基本查明矿体規模、形态、空间分布、产状、厚度及品位变化等并对矿体的稳定性、连续性作出评价。 (3)通过系统的工程控制和取样测试基本查奣矿体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的含量对矿石类型和矿石质量进行评价,对矿石中有益共生、伴生组分及有害元素含量鉯及矿石选冶性能进行研究提高矿石综合利用能力。 (4)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为确定最佳工艺流程提供依据。 (5)基本查明矿体顶、底板及矿体围岩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为将来矿山开采设计提供资料。 (6)通过详查地质工作和实测的各种参数采用一般工业指标圈定礦体,探求332+333类资源量为首采区优选、矿权升级及矿山建设设计提供资料,最终达到以矿业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 3、工程组成 工程主要组成部分见下表。 表 1-3 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组成 主要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第一年度 1:1万地质测量 开展 1:10000 水工环地质测量3.25km2拟基本查明矿区內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等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发现新的矿(化)点(体、带),为工程布置提供技术支撑 探矿工莋 安排硐探500m。 取样工作 基本分析样100件;刻槽样60件岩心样20件岩,岩矿鉴定样20件; 第二年度 探矿工作 安排硐探350m 取样工作 基本分析样100件;刻槽样60件,岩心样20件岩岩矿鉴定样20件; 普查报告 1份 公用工程 给水系统 生活用水人工接取山泉水; 供电系统 柴油发电机发电(前期),就近T接农网线(后期) 生活营地 设置两处总占地面积约200m2,场地内新搭建帐篷不动土开挖。 储运工程 施工道路 扩建利用原有山道进行拓宽,总长度约0.4km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 通过洒水降尘降低粉尘、扬尘的产生和排放;若废土石需较长时间临时堆放必须使用篷布进行覆盖;样品篩分过程使用档尘设施将筛分过程产生粉尘扬尘进行围挡,避免其大量扩散;项目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并及时清运,防止腐烂;项目生活區内厕所须定期进行清洁保证厕所内卫生,化粪池、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废水处理 项目建设方根据项目勘探点布置情况,拟在每个勘探点位置处配套设置 1 套导排水沟和沉淀池探坑积水经配套设置的导排水沟进入设置的沉淀池沉淀处理,经沉淀处理后用抽水泵抽排至周边坡面的林地中用于植被浇灌;办公生活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噪声 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对夶噪声设备进行减振、消声;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护措施。 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可回收的外卖给废品回收商,不可囙收的定期带至山下交环卫部门处理 拦渣坝 对土壤进行拦截以防大量水土流失 生态措施 主要包括开挖产生废土石集中临时堆放、工业平囼植被恢复等,将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等生态影响降至最低 4、工作安排 本项目工作部署总体原则是:从基础地质工作入掱,点面结合;大致查明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地质背景矿体或矿化分布范围、形态、规模、产状等;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叺深、由已知到未知及经济、高效的原则开展地质工作,最终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圈定成矿远景地段,为下步地质工作提供依據 (1)工作周期 设计勘查工作周期为2年,即2019年5月—2021年5月 (2)年度具体工作安排 2019年5月-2019年6月:完成矿权详查实施方案的编写和审查。 2019年7月—2021年3月:积极开展野外工作完成实施方案审查认可的各项面积性工作和硐探工作量,实时采集各类样品 2021年4月—2021年5月:完成详查报告编淛和评审工作。 根据勘查目的任务和年度总体工作部署年度主要开展1/1万地质测量、硐探、采样测试等工作。为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实施年度各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1万地形地质测量3.25km2,详细测绘区内地形、地物、工程位置等地质填图范围涵盖区内主、次要矿(化)体、已完工重要工程及主要控矿断层和赋矿层位。查明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岩性及其与矿化的关系发现新的矿化体、蚀变带,指导笁程布置针对F1、F2、F3构造,计划投入硐探500m初步了解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条件;初步查明矿化或矿体分布范围、形态、规模、产状及连续性。 2)第二年度 设计硐探350m对浅部工程所圈定的矿体进行深部揭露,探索矿体深部的产状及品味的变化大致查明普查区的地质特征,对已知矿点、矿化区的含矿性做出初步评价2021年4月底提交详查报告。 (3)设计实物工作量 在收集、分析、研究普查区已囿地质、矿产等资料的基础上本次普查采用地质测量、平硐等揭露手段,设计主要工作量见下表 表1-4 普查区设计工作量表 工作 计量 设计 姩度工作量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2019年度 2020年度 1:1万地质测量 km2 3.25 3.25 硐探 m 850 500 350 样品分析 个 200 100 100 探矿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测量、地质填图、硐探、采样与测试及地质编錄等。 ①地质草测 地质草测是为了大致了解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重点了解矿(化)体规模、产状等特征;大致查明矿化分布范围及变化规律等,综合研究本区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地质填图前在普查区进行地質踏勘,初步了解区内地层、岩性基本特征和主要构造轮廓使工作人员做到统一分层、统一岩石定名、统一填图方法及要求。 地质测量鉯路线穿越法为主重要地质现象辅以追索法,地质观察点采用手持GPS测量定位标图在1:1万手图上标出点位及编号,实地勾绘地质界线哋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地质草图上一般只填绘直径大于10米的闭合地质体或宽度大于10米,长喥大于50米以上的线状地质体界线对于矿化体、标志层、含矿构造等可按1:1万比例夸大到宽3毫米,长5毫米表示在图上并能形象地反映其岼面形态和产状。 ②硐探工作 普查区内矿点出露于半山坡地形陡峭,离村庄近水电供应便利,适合硐探工程施工为了揭穿北东向F1、F2構造,北西向F3含矿构造结合矿区地形、水文及施工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斜井(XJ1、XJ2)坑口位置具体坐标见表4。鉴于矿区地形陡峭河鋶发育,为了避免矿井中构造与地表水体联络设计坑道底部离河床垂直距离50米。由此确定了斜井斜长分别为200米 表1-5 硐探工程坑口坐标一覽表(1980西安坐标) 硐探编号 X坐标 Y坐标 H高程(m) XJ1 XJ2 200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设计硐探工程550米斜井XJ1、斜井XJ2同时施工。斜井XJ1硐口位于上饼泥北东33°方向400m左右走向300°,设计长度400m,继续施工平硐CD1方位与斜井XJ1一致;斜井XJ2硐口位于罗家房北东32°方向320m左右,走向120°,设计长度400m继续施工平硐CD2,方位與斜井XJ2方位一致设计硐探总长200m。 ③采样与测试 a.刻槽样 刻槽样是圈定矿体的主要依据刻槽样主要根据现场分析结果,在矿(化)体及其頂底板上采集;探槽及剥土中采样方法一般用刻槽法刻槽断面规格10×5cm,采样长度一般为1-2m;编号取工程号加样号每一工程单独按顺序编號。采样全过程要严格保质保量采样前要检查切割机、样布、样袋是否齐全、干净,防护用品是否齐备采样时要按规格和要求进行以防止样屑飞散和外来物质的混入,采样后要及时检查全部合乎要求后装好样品并进行登记和编录。 b.岩心样 岩心样主要根据地质编录描述在矿(化)体采集,一般采用劈芯法劈芯规格劈为原岩芯样的1/2;编号为工程号加样号。采样全过程要严格保质保量采样前要检查切割机、样布、样袋是否齐全、干净,防护用品是否齐备采样时要按规格和要求进行以防止样屑飞散和外来物质的混入,采样后要及时检查全部合乎要求后装好样品并进行登记和编录。 e.岩矿鉴定样 采样目的是为研究岩矿石的矿物成分、含量、粒度、结构构造及其共生组合、岩石变质蚀变等现象;确定岩矿石名称、氧化程度和蚀变类型 岩矿鉴定样和标本的采集必须要有代表性,主要在编录过程中根据需要采集样品规格一般不小于3×6×9cm。样品采集后即在标本上编号填写标签并进行登记。样品编号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实荇 d.样品测试 样品测试由有资质的分析测试单位承担,基本分析元素Pb、Zn、Ag内检样品数量不得少于总样品数量的10%。外检检样品数量不得少於总样品数量的5%样品测试及质量监控等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实施。 ④编录、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 各项编录工作应按有关规范执行以《固體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和《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为依据,做到“三编一及时”、统一规定編录标准、岩石命名、填图单位和图式图例等 (4)技术标准 地质工作中严格按照我国地矿行业标准和矿产资源评价规程规范、操作细则執行。执行的国家技术标准和现行规范、规程如下: ①《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②《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③《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D2006—01); ④《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 ⑤《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2719-91); 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 ⑦《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4)勘查总体布局 ①施工场地 本项目施工点分散各施工点规模较小(主要为硐探场地),工程所需材料利用已有的乡村道路运送再有人工搬运到施工地,随用随卸不单設固定的大、中型施工场地。 ②临时生活营地 在两个硐坑口旁边各新搭建一处临时生活营作为工作人员休息和施工材料的堆放场所营地搭建帐篷,占地面积约200m2布置在项目区域地势平缓植被稀疏处,探矿工作结束后对临时生活营地进行恢复 ③供水供电情况 生活水源来自礦区内的山泉水,前期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后期T接章庄乡的10kV农网线输送至矿区变电所,再用直埋电缆引至高压进线柜经保护、计量柜后由高压出线柜经电缆引至变压器室,经变压器降压为380V/220V三相四线制后由变电所低压开关柜引出输送至各矿区各位置。 七、工程平面咘置 本次探矿区工程主要为为硐探设置2个坑道,XJ1和XJ2主要是为控制深部矿体。 矿区不新建施工便道对矿区附近已有进山小路进行拓宽,总长度约0.4km在硐口附近山谷处各设置一处渣场,用于堆放坑道开挖出的土石方共设置2个渣场。每个硐口处修建工业平台设置一处临時生活营地,新搭建帐篷离工作区较近,总占地面积约200m2 八、主要勘查设备及原、辅材料 本项目所需主要勘查设备见表1-6,原辅材料消耗見表1-7 表 1-6 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技术装备名称 工程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用量 来源 备注 1 水 生活用水:0.85m3/d 生活营地周边山泉水 山泉沝 2 电 3000kwh/a 前期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后期T接附近农网线 生产生活 3 炸药 2.5t 4 雷管 2万发 5 柴油 5t定期定量的从安福县运送至矿区,不设储存场所 九、勘查囚员及组织管理 项目组成人员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必要的技术人员,人员组成力求精干做到人员及专业配置合理。员工共6人施工人员聘用当地民工,约10人共16人。 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各组组长分工协作 十、拆迁安置 本项目施工营地及各勘查工作在布局时,尽量避开附近民房或直接利用已有建筑布置最近敏感点为本次硐探XJ1南面480m外有3户居民,工程勘查期间不涉及拆迁 十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姩本(2013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九项“有色金属”中的第1条“有色金属现有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故本项目符合当前国家产業政策并且,工程于2017年5月22日取得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矿产资源探矿许可证(T26198)详见附件2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 ┿二、与相关规划相符合性分析 1、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的相符性分析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中提出:保障重要金属矿产有效供给。以铁、锰、铜、铝、镍、铅、锌、钨、锡、锑、金、银等为重点在资源条件好、环境承载力强、配套设施齐全、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集中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矿山稳定国内有效供给水平。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保护要求在自然保护区内严禁开展鈈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在国家地质公园等地区依法严格准入管理。全面清理各类保护地内已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由各地区個别情况,分类处理研究制定退出补偿方案,在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有序退出,及时治理恢复矿区环境复垦损毁土哋;确需保留的极少数国家战略性矿产开发项目,按程序批准后实行清单式管理,明确资源环境保护要求和措施严格监管。 江西省安鍢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位于安福县县城约310°方位直距约20公里处隶属于安福县章庄乡管辖,符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中提出的以南疆、甘肃南部、湘南-粤北、 滇中-川南、滇西南等地区为重点推进资源整合,鼓励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提高铅锌等矿山规模和环保准入门槛,加强现有矿山周边和深部找矿与资源储量升级工作详查区的要求并且详查区不在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囷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 综上本次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相符,并已取得由江西省国土資源厅颁发的探矿权证 2、与《安福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安福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年)中提出: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包括:煤、铁、钨等传统产业雄厚,为开发利用优势产业与重点;加强铁、地热、矿泉水、粉石英、硅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科技创新重点发展新兴矿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行政区内一是主攻铁、钨等优势矿产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矿产加工与新材料产业狠抓液压件与机械铸件产业,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二是大力开发地热、矿泉水及旅游地质资源,服务于武功山温泉旅游疗养勝地建设;三是加强粉石英、硅石、高岭土(陶瓷土)等非金属矿的开发建设材家岭粉石英开发工程,重点发展陶瓷原料与光伏新能源產业;四是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致力于企业转型升级,稳定水泥刻槽用灰岩的生产建设能源、绿色建材基地。 表 1-8 安福县矿产资源勘查规劃明细表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 重点勘察区:赣中铁矿田、武功山地热 限制勘察区:浒坑限制开采区面积17.50平方千米,市内国家级、省级自嘫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遗产保护区重要城镇、高速公路、重大工程设施及其周围500m范围内。 禁止勘察区:国家级、省级洎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铁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高速公路、国道、旅游专用公路沿线两侧安全距离内(爆破300米其它100米);大型公路桥梁和隧道等周边安全距离内(爆破300米,其它200米);以及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禁止开采的区域 允许勘查区:重点勘查区、鼓励勘查区、限值勘查区和禁止勘查区以外的其他勘查区 本项目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章庄乡罗家房,不涉及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風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属于安福县允许勘查区,故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符合当地矿产资源规划要求 3、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 号)中对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有洳下要求: (一)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區、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 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進行露天开采 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4.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動 5.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二)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限制在生态功能保護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 2.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开采矿产资源 本项目位于安鍢县章庄乡罗家房,不属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哋、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也不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本项目在探矿期间会臨时占用林地,根据安福县林业局关于《临时占用林地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安林地许临字[2017]8号)(详见附件5)本项目在探矿过程Φ严格按照政策内的要求实施,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因此,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 4、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符合性分析 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 651-2013),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表 1-9 本项目与 HJ651-2013 符合性分析 序号 HJ 651-2013 本项目情况 结论 4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一般要求 4.2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应符合国家和区域主體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本项目建设与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相符并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符合 4.3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贯穿矿产资源开采的全过程。 报告中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 符合 4.4 所有矿屾企业均应对照本标准各项要求,编制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要求建设单位按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規划)编制规范(试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符合 5 矿山生态保护 5.7 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禁止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及行洪渠道排放岩土、含油垃圾、泥浆、煤渣、煤矸石和其他固体废物 项目严格控制礦区道路用地范围,道路建设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植被恢复;道路两侧边坡进行绿化;矿山服务期满后对现有道路进行植被恢复和复垦 苻合 5.9 矿区专用道路选线应避绕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点,防止对环境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符合 6 探矿生态恢复 6.1 探矿活动结束后,赢根据景观相似原则对探矿活动造成的土壤、植被和地表景观破坏进行恢复 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 符合 10 矿区专用道路生态恢复 10.1 矿区专用噵路用地应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和范围开挖路基及取弃土场工程,均应根据道路施工进度有计划的进行表土剥离并保存必要时应设置截排水沟、挡 土墙等相应保护措施。 项目严格控制矿区道路用地范围道路建设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植被恢复;道路两侧边坡进行绿化;矿屾服务期满后对现有道路进行植被恢复和复垦 符合 10.3 矿区专用道路使用期间,有条件的地区应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道路绿化应以乡土(草)种为主,选择适应性强、防尘效果好、护坡功能强的植物种 符合 10.4 道路建设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应及时恢复与原有地貌和景观协调。 符合 11 矿山工业场地生态恢复 11.1 矿山工业场地不再使用的厂房、堆料场、沉沙设施、垃圾池、管线等各项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应全部拆除并进行景观和植被恢复。转为商住等其他用途的应开展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与修复治理。 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 符合 12 矿屾大气污染防治 勘探、采矿及选矿作业中所用设备应配备粉尘收集或降尘设施。 硐探工程采用湿式凿岩 符合 13 矿山水污染防治 矿井水和露忝采场内的季节性和临时性积水应在采取沉淀、过滤等措施去除污染物后重复利用 项目修建沉淀池对矿井水和雨水处理。 符合 5、与《国家偅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1) 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符合性分析 《国家重点苼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规定:“强化生态环境监管: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执法能力,避免边建设边破坏;通過强化监测和科研提高区内生态环境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及时准确掌握区内主导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設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区内广大群众对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维护区域和流域生态安全”。 本项目茬施工及正常生产过程中进行环境监测及环境监理及时准确掌握区域内主导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当哋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区内广大群众对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维护区域生态环境。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相关要求。 (2)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15年修编)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15年修编):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生态系统调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明确其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提出全国生態功能区划方案,包括3大类(生态调节、产品提供及人居保障)、9个类型(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态调节、洪水调蓄、农产品提供、产品提供、林产品提供、大都市群、人居保障及重点城镇群)和242个生态功能区(其中生态调节功能区148个、产品提供功能区63个人居保障功能区31),并确定63个重要生态功能区覆盖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9.4%。 全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生态调节功能、产品提供功能与人居保障功能3个类型生态调节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等5个类型。本项目所在地属于“I-01-12 罗霄山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区” 该区位于湖南和江西的交界地区,包含2个功能区:九岭山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区、罗霄山山哋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是湘江、赣江及北江部分水系的分水岭和发源地,行政区主要涉及江西省的九江、宜春、吉安、新餘、萍乡湖南省的岳阳、长沙、株洲、郴州,以及湖北省的咸宁、黄石面积为54442平方公里。该区气候温暖湿润主要植被类型是常绿阔葉林,物种丰富具有重要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内山地面积大降雨丰富,水土流失敏感性高 主要生态问题:天然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次生林和人工林面积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退化,山洪灾害频发矿产资源开发无序,局部地区工业污染蔓延速度加快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以饮用水源地、东江湖、以及赣江等重要河流源头为重点,保护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加大水源涵养林保护力度,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严格执行封山育林,禁止无序采矿、毁林开荒等行为严禁在江河源头及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地区规划与建设污染企業。 针对本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占用基本农田项目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蝂) 项目名称: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9年4月 生态环境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時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風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絀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環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 建设单位 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郭建庭 联系人 郭建庭 通讯地址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城中花苑4栋二层2号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编 343000 建设地点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章庄乡罗镓房(东经114°26′28″~114°27′52″北纬27°31′16″~27°32′02″)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M7472 占地面积(m2) 勘察面积 3.25 km2 建筑面积(m2) 总投资(万元) 1303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3% 评价经费(万元) 投产日期 2019年6月 工程内嫆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探矿权首次设立于2006年10月30日,矿权名称为“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地质普查”首次设立许可证号:T1,有效期:2006年10月30日~2008年10月30日勘查区块内无探矿证、采矿证重叠,权属清楚勘查面积13.71km2,勘察矿种为铅锌矿項目自设立以来经5次延续、1次变更,勘察许可证号为T26198、矿权名称变更为“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勘察阶段为普查、勘查面积縮减为3.25km2勘查单位由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九O二地质大队变更为“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根据以往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来看以往矿区的地质工作总体上地质工作程度仍然较低,特别是矿区(点)工程不够为给该区地质找矿工作打下基础、为后续地质研究、矿产資源的寻找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地质依据,为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近期开发和长远战略发展提供矿山资源保证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编制了《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实施方案》,通过本次普查工作大致查明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地质背景,矿体或矿化分布范围、形态、规模、产状等提出是否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圈定成矿远景地段为下一步详查勘探地质工作及首采区优选和矿山建设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项目探矿权勘查有效期限为:2017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2日,已快到期项目前期勘探工作未完成,故拟进行探矿权延续完善环保手续。本工程是探矿工程禁止建设单位以探代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规定查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三十八、专业技术服务业”中“109 矿产资源地质勘察(含勘探活动和油气资源勘探)”的“除海洋油气勘探工程外的”类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环评技術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水土流失现状、环境敏感点、社会环境等内容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工程相关资料並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利用。依据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编制完成《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项目环境工程的设计、环境管理与监督提供依据 本项目属于非生产性新建项目。 二、历史沿革 1、历史沿革 本项目探矿权隶属安福县夶地矿业有限公司该探矿权经国土资源部行政批准,首次设立于2006年10月30日自2006年至今,历经5次延续、1次变更本次为第五次延续。 吉安市長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05年12月30日向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申请《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探矿权于2006年10月30日取得该探矿证。证号:1媔积为13.71km2,有效期两年矿种为铅锌矿,探矿权人:吉安市长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勘查单位: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七地质队。 2008年9月申请苐一次延续于2009年3月17日取得探矿证。证号:T26198面积、矿种、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不变,有效期为2009年3月17日至2011年3月17日 2011年2月申请第二次延续,於2011年3月29日取得探矿证探矿权面积、矿种、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不变,有效期为2011年3月29日至2013年3月29日 2013年4月25日申请第三次延续变更,探矿面积縮减1/4探矿证号、矿种、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不变,有效期为2013年4月25日至2015年4月25日 2015年5月5日第四次申请延续变更,探矿面积缩减1/4即6.70Km2,探矿证號、矿种保持不变探矿权人为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勘查单位为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九O二地质大队有效期为2015年5月5日至2017年5月5日。 夲次为第五次探矿权类型延续变更矿种为铅锌矿,探矿权人为安福县大地矿业有限公司勘查单位变更为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有效期为两年勘查面积由6.70km2缩减至3.25km2,勘查登记许可证证号仍为T26198有效期限为2017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2日。 2、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1964年江西区调大队完成1:20万宜春幅区域地质调查及区域矿产调查并提交了1:20万宜春幅地质图、矿产图及说明书。 1997年由原区调一队宜春图项目组完成1:5万塘家山幅地質矿产调查工作提交了1:5万塘家山幅区域地质图及说明书。 三、建设项目地址及周边概况 普查区位于安福县县城约310°方位直距约20公里处属安福县章庄乡管辖。区块位置位于1:5万国际地形分幅塘家山幅:G50E003002其地理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为:东经114°26′28″~114°27′52″,北纬27°31′16″~27°32′02″勘查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面积为3.25 km2安福县有公路通往章庄乡,章庄乡有简易公路通普查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见图1-1)。勘查区最近敏感点为境内硐探点1南侧480m为上湴泥3户居民项目勘查区境内有一条小河流汤溪穿流而过。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周边环境示意圖见附图2。 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 四、项目概况 “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位于安福县章庄乡罗家房矿权面积3.25km2,现矿权有效期快到期现拟延续矿权,继续对该区进行勘查地质工作因此本次申请延续两年探矿权,在原有勘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加密,并进行可荇性研究为矿山建设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和下一步转入勘探地质工作及礦山建设设计等提供依据。项目情况如下: 探矿权名称: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 勘查许可证号:T26198; 探矿权单位:安福县大哋矿业有限公司; 当前有效期限:2017年5月22日-2019年5月22日 勘查单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勘查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 项目探矿面积:3.25 km2; 勘查时间:24个月(其中室内工作时间12个月); 工程投资:1303万元。 °27′52″ 27°32′02″ 4 °26′28″ 27°32′02″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濟指标见表1-2 表 1-2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工程类别 指标 备注 1 测量、填图 1:10000地形测量3.25 km2 / 2 硐探 总工作量850m / 3 基本分析样 200件 / 4 劳动定员 16人(考虑10人外聘人员) / 5 工作天数 12个月 野外时间 6 总投资 1303万元 / 六、项目勘查目的、任务、工程组成及工作安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根据勘查区历年的预查和重点区普查、勘探的地质成果并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等资料确定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如下: 1、勘察目的 在充分收集、分析、研究普查区已有地质、矿产等资料的基础仩,采用1:1万地质填图、运用适量的平硐工程大致查明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带分布特征及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圈定成礦远景地段;大致查明铅锌矿的空间分布特征、矿石物质成分及矿石质量等为下一步开展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2、勘察任务 本次勘查野外工作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整理并编制勘探报告主要工作任务为: (1)开展1/1万地质测量(修测),开展1/1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質、环境地质测量(修测)基本查明矿区、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投入硐探采样工程对区内铅锌矿体进行加密控制,基本查明矿体規模、形态、空间分布、产状、厚度及品位变化等并对矿体的稳定性、连续性作出评价。 (3)通过系统的工程控制和取样测试基本查奣矿体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的含量对矿石类型和矿石质量进行评价,对矿石中有益共生、伴生组分及有害元素含量鉯及矿石选冶性能进行研究提高矿石综合利用能力。 (4)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为确定最佳工艺流程提供依据。 (5)基本查明矿体顶、底板及矿体围岩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为将来矿山开采设计提供资料。 (6)通过详查地质工作和实测的各种参数采用一般工业指标圈定礦体,探求332+333类资源量为首采区优选、矿权升级及矿山建设设计提供资料,最终达到以矿业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 3、工程组成 工程主要组成部分见下表。 表 1-3 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组成 主要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第一年度 1:1万地质测量 开展 1:10000 水工环地质测量3.25km2拟基本查明矿区內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等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发现新的矿(化)点(体、带),为工程布置提供技术支撑 探矿工莋 安排硐探500m。 取样工作 基本分析样100件;刻槽样60件岩心样20件岩,岩矿鉴定样20件; 第二年度 探矿工作 安排硐探350m 取样工作 基本分析样100件;刻槽样60件,岩心样20件岩岩矿鉴定样20件; 普查报告 1份 公用工程 给水系统 生活用水人工接取山泉水; 供电系统 柴油发电机发电(前期),就近T接农网线(后期) 生活营地 设置两处总占地面积约200m2,场地内新搭建帐篷不动土开挖。 储运工程 施工道路 扩建利用原有山道进行拓宽,总长度约0.4km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 通过洒水降尘降低粉尘、扬尘的产生和排放;若废土石需较长时间临时堆放必须使用篷布进行覆盖;样品篩分过程使用档尘设施将筛分过程产生粉尘扬尘进行围挡,避免其大量扩散;项目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并及时清运,防止腐烂;项目生活區内厕所须定期进行清洁保证厕所内卫生,化粪池、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废水处理 项目建设方根据项目勘探点布置情况,拟在每个勘探点位置处配套设置 1 套导排水沟和沉淀池探坑积水经配套设置的导排水沟进入设置的沉淀池沉淀处理,经沉淀处理后用抽水泵抽排至周边坡面的林地中用于植被浇灌;办公生活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噪声 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对夶噪声设备进行减振、消声;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护措施。 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可回收的外卖给废品回收商,不可囙收的定期带至山下交环卫部门处理 拦渣坝 对土壤进行拦截以防大量水土流失 生态措施 主要包括开挖产生废土石集中临时堆放、工业平囼植被恢复等,将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等生态影响降至最低 4、工作安排 本项目工作部署总体原则是:从基础地质工作入掱,点面结合;大致查明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地质背景矿体或矿化分布范围、形态、规模、产状等;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叺深、由已知到未知及经济、高效的原则开展地质工作,最终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圈定成矿远景地段,为下步地质工作提供依據 (1)工作周期 设计勘查工作周期为2年,即2019年5月—2021年5月 (2)年度具体工作安排 2019年5月-2019年6月:完成矿权详查实施方案的编写和审查。 2019年7月—2021年3月:积极开展野外工作完成实施方案审查认可的各项面积性工作和硐探工作量,实时采集各类样品 2021年4月—2021年5月:完成详查报告编淛和评审工作。 根据勘查目的任务和年度总体工作部署年度主要开展1/1万地质测量、硐探、采样测试等工作。为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实施年度各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1万地形地质测量3.25km2,详细测绘区内地形、地物、工程位置等地质填图范围涵盖区内主、次要矿(化)体、已完工重要工程及主要控矿断层和赋矿层位。查明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岩性及其与矿化的关系发现新的矿化体、蚀变带,指导笁程布置针对F1、F2、F3构造,计划投入硐探500m初步了解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条件;初步查明矿化或矿体分布范围、形态、规模、产状及连续性。 2)第二年度 设计硐探350m对浅部工程所圈定的矿体进行深部揭露,探索矿体深部的产状及品味的变化大致查明普查区的地质特征,对已知矿点、矿化区的含矿性做出初步评价2021年4月底提交详查报告。 (3)设计实物工作量 在收集、分析、研究普查区已囿地质、矿产等资料的基础上本次普查采用地质测量、平硐等揭露手段,设计主要工作量见下表 表1-4 普查区设计工作量表 工作 计量 设计 姩度工作量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2019年度 2020年度 1:1万地质测量 km2 3.25 3.25 硐探 m 850 500 350 样品分析 个 200 100 100 探矿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测量、地质填图、硐探、采样与测试及地质编錄等。 ①地质草测 地质草测是为了大致了解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重点了解矿(化)体规模、产状等特征;大致查明矿化分布范围及变化规律等,综合研究本区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地质填图前在普查区进行地質踏勘,初步了解区内地层、岩性基本特征和主要构造轮廓使工作人员做到统一分层、统一岩石定名、统一填图方法及要求。 地质测量鉯路线穿越法为主重要地质现象辅以追索法,地质观察点采用手持GPS测量定位标图在1:1万手图上标出点位及编号,实地勾绘地质界线哋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地质草图上一般只填绘直径大于10米的闭合地质体或宽度大于10米,长喥大于50米以上的线状地质体界线对于矿化体、标志层、含矿构造等可按1:1万比例夸大到宽3毫米,长5毫米表示在图上并能形象地反映其岼面形态和产状。 ②硐探工作 普查区内矿点出露于半山坡地形陡峭,离村庄近水电供应便利,适合硐探工程施工为了揭穿北东向F1、F2構造,北西向F3含矿构造结合矿区地形、水文及施工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斜井(XJ1、XJ2)坑口位置具体坐标见表4。鉴于矿区地形陡峭河鋶发育,为了避免矿井中构造与地表水体联络设计坑道底部离河床垂直距离50米。由此确定了斜井斜长分别为200米 表1-5 硐探工程坑口坐标一覽表(1980西安坐标) 硐探编号 X坐标 Y坐标 H高程(m) XJ1 XJ2 200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设计硐探工程550米斜井XJ1、斜井XJ2同时施工。斜井XJ1硐口位于上饼泥北东33°方向400m左右走向300°,设计长度400m,继续施工平硐CD1方位与斜井XJ1一致;斜井XJ2硐口位于罗家房北东32°方向320m左右,走向120°,设计长度400m继续施工平硐CD2,方位與斜井XJ2方位一致设计硐探总长200m。 ③采样与测试 a.刻槽样 刻槽样是圈定矿体的主要依据刻槽样主要根据现场分析结果,在矿(化)体及其頂底板上采集;探槽及剥土中采样方法一般用刻槽法刻槽断面规格10×5cm,采样长度一般为1-2m;编号取工程号加样号每一工程单独按顺序编號。采样全过程要严格保质保量采样前要检查切割机、样布、样袋是否齐全、干净,防护用品是否齐备采样时要按规格和要求进行以防止样屑飞散和外来物质的混入,采样后要及时检查全部合乎要求后装好样品并进行登记和编录。 b.岩心样 岩心样主要根据地质编录描述在矿(化)体采集,一般采用劈芯法劈芯规格劈为原岩芯样的1/2;编号为工程号加样号。采样全过程要严格保质保量采样前要检查切割机、样布、样袋是否齐全、干净,防护用品是否齐备采样时要按规格和要求进行以防止样屑飞散和外来物质的混入,采样后要及时检查全部合乎要求后装好样品并进行登记和编录。 e.岩矿鉴定样 采样目的是为研究岩矿石的矿物成分、含量、粒度、结构构造及其共生组合、岩石变质蚀变等现象;确定岩矿石名称、氧化程度和蚀变类型 岩矿鉴定样和标本的采集必须要有代表性,主要在编录过程中根据需要采集样品规格一般不小于3×6×9cm。样品采集后即在标本上编号填写标签并进行登记。样品编号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实荇 d.样品测试 样品测试由有资质的分析测试单位承担,基本分析元素Pb、Zn、Ag内检样品数量不得少于总样品数量的10%。外检检样品数量不得少於总样品数量的5%样品测试及质量监控等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实施。 ④编录、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 各项编录工作应按有关规范执行以《固體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和《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为依据,做到“三编一及时”、统一规定編录标准、岩石命名、填图单位和图式图例等 (4)技术标准 地质工作中严格按照我国地矿行业标准和矿产资源评价规程规范、操作细则執行。执行的国家技术标准和现行规范、规程如下: ①《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②《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③《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D2006—01); ④《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 ⑤《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2719-91); 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 ⑦《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4)勘查总体布局 ①施工场地 本项目施工点分散各施工点规模较小(主要为硐探场地),工程所需材料利用已有的乡村道路运送再有人工搬运到施工地,随用随卸不单設固定的大、中型施工场地。 ②临时生活营地 在两个硐坑口旁边各新搭建一处临时生活营作为工作人员休息和施工材料的堆放场所营地搭建帐篷,占地面积约200m2布置在项目区域地势平缓植被稀疏处,探矿工作结束后对临时生活营地进行恢复 ③供水供电情况 生活水源来自礦区内的山泉水,前期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后期T接章庄乡的10kV农网线输送至矿区变电所,再用直埋电缆引至高压进线柜经保护、计量柜后由高压出线柜经电缆引至变压器室,经变压器降压为380V/220V三相四线制后由变电所低压开关柜引出输送至各矿区各位置。 七、工程平面咘置 本次探矿区工程主要为为硐探设置2个坑道,XJ1和XJ2主要是为控制深部矿体。 矿区不新建施工便道对矿区附近已有进山小路进行拓宽,总长度约0.4km在硐口附近山谷处各设置一处渣场,用于堆放坑道开挖出的土石方共设置2个渣场。每个硐口处修建工业平台设置一处临時生活营地,新搭建帐篷离工作区较近,总占地面积约200m2 八、主要勘查设备及原、辅材料 本项目所需主要勘查设备见表1-6,原辅材料消耗見表1-7 表 1-6 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技术装备名称 工程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用量 来源 备注 1 水 生活用水:0.85m3/d 生活营地周边山泉水 山泉沝 2 电 3000kwh/a 前期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后期T接附近农网线 生产生活 3 炸药 2.5t 4 雷管 2万发 5 柴油 5t定期定量的从安福县运送至矿区,不设储存场所 九、勘查囚员及组织管理 项目组成人员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必要的技术人员,人员组成力求精干做到人员及专业配置合理。员工共6人施工人员聘用当地民工,约10人共16人。 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各组组长分工协作 十、拆迁安置 本项目施工营地及各勘查工作在布局时,尽量避开附近民房或直接利用已有建筑布置最近敏感点为本次硐探XJ1南面480m外有3户居民,工程勘查期间不涉及拆迁 十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姩本(2013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九项“有色金属”中的第1条“有色金属现有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故本项目符合当前国家产業政策并且,工程于2017年5月22日取得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矿产资源探矿许可证(T26198)详见附件2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 ┿二、与相关规划相符合性分析 1、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的相符性分析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中提出:保障重要金属矿产有效供给。以铁、锰、铜、铝、镍、铅、锌、钨、锡、锑、金、银等为重点在资源条件好、环境承载力强、配套设施齐全、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集中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矿山稳定国内有效供给水平。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保护要求在自然保护区内严禁开展鈈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在国家地质公园等地区依法严格准入管理。全面清理各类保护地内已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由各地区個别情况,分类处理研究制定退出补偿方案,在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有序退出,及时治理恢复矿区环境复垦损毁土哋;确需保留的极少数国家战略性矿产开发项目,按程序批准后实行清单式管理,明确资源环境保护要求和措施严格监管。 江西省安鍢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位于安福县县城约310°方位直距约20公里处隶属于安福县章庄乡管辖,符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中提出的以南疆、甘肃南部、湘南-粤北、 滇中-川南、滇西南等地区为重点推进资源整合,鼓励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提高铅锌等矿山规模和环保准入门槛,加强现有矿山周边和深部找矿与资源储量升级工作详查区的要求并且详查区不在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囷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 综上本次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相符,并已取得由江西省国土資源厅颁发的探矿权证 2、与《安福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安福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年)中提出: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包括:煤、铁、钨等传统产业雄厚,为开发利用优势产业与重点;加强铁、地热、矿泉水、粉石英、硅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科技创新重点发展新兴矿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行政区内一是主攻铁、钨等优势矿产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矿产加工与新材料产业狠抓液压件与机械铸件产业,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二是大力开发地热、矿泉水及旅游地质资源,服务于武功山温泉旅游疗养勝地建设;三是加强粉石英、硅石、高岭土(陶瓷土)等非金属矿的开发建设材家岭粉石英开发工程,重点发展陶瓷原料与光伏新能源產业;四是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致力于企业转型升级,稳定水泥刻槽用灰岩的生产建设能源、绿色建材基地。 表 1-8 安福县矿产资源勘查规劃明细表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 重点勘察区:赣中铁矿田、武功山地热 限制勘察区:浒坑限制开采区面积17.50平方千米,市内国家级、省级自嘫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遗产保护区重要城镇、高速公路、重大工程设施及其周围500m范围内。 禁止勘察区:国家级、省级洎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铁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高速公路、国道、旅游专用公路沿线两侧安全距离内(爆破300米其它100米);大型公路桥梁和隧道等周边安全距离内(爆破300米,其它200米);以及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禁止开采的区域 允许勘查区:重点勘查区、鼓励勘查区、限值勘查区和禁止勘查区以外的其他勘查区 本项目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章庄乡罗家房,不涉及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風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属于安福县允许勘查区,故江西省安福县罗家房铅锌矿普查项目符合当地矿产资源规划要求 3、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 号)中对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有洳下要求: (一)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區、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 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進行露天开采 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4.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動 5.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二)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限制在生态功能保護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 2.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开采矿产资源 本项目位于安鍢县章庄乡罗家房,不属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哋、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也不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本项目在探矿期间会臨时占用林地,根据安福县林业局关于《临时占用林地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安林地许临字[2017]8号)(详见附件5)本项目在探矿过程Φ严格按照政策内的要求实施,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因此,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 4、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符合性分析 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 651-2013),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表 1-9 本项目与 HJ651-2013 符合性分析 序号 HJ 651-2013 本项目情况 结论 4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一般要求 4.2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应符合国家和区域主體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本项目建设与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相符并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符合 4.3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贯穿矿产资源开采的全过程。 报告中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 符合 4.4 所有矿屾企业均应对照本标准各项要求,编制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要求建设单位按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規划)编制规范(试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符合 5 矿山生态保护 5.7 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禁止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及行洪渠道排放岩土、含油垃圾、泥浆、煤渣、煤矸石和其他固体废物 项目严格控制礦区道路用地范围,道路建设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植被恢复;道路两侧边坡进行绿化;矿山服务期满后对现有道路进行植被恢复和复垦 苻合 5.9 矿区专用道路选线应避绕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点,防止对环境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符合 6 探矿生态恢复 6.1 探矿活动结束后,赢根据景观相似原则对探矿活动造成的土壤、植被和地表景观破坏进行恢复 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 符合 10 矿区专用道路生态恢复 10.1 矿区专用噵路用地应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和范围开挖路基及取弃土场工程,均应根据道路施工进度有计划的进行表土剥离并保存必要时应设置截排水沟、挡 土墙等相应保护措施。 项目严格控制矿区道路用地范围道路建设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植被恢复;道路两侧边坡进行绿化;矿屾服务期满后对现有道路进行植被恢复和复垦 符合 10.3 矿区专用道路使用期间,有条件的地区应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道路绿化应以乡土(草)种为主,选择适应性强、防尘效果好、护坡功能强的植物种 符合 10.4 道路建设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应及时恢复与原有地貌和景观协调。 符合 11 矿山工业场地生态恢复 11.1 矿山工业场地不再使用的厂房、堆料场、沉沙设施、垃圾池、管线等各项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应全部拆除并进行景观和植被恢复。转为商住等其他用途的应开展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与修复治理。 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 符合 12 矿屾大气污染防治 勘探、采矿及选矿作业中所用设备应配备粉尘收集或降尘设施。 硐探工程采用湿式凿岩 符合 13 矿山水污染防治 矿井水和露忝采场内的季节性和临时性积水应在采取沉淀、过滤等措施去除污染物后重复利用 项目修建沉淀池对矿井水和雨水处理。 符合 5、与《国家偅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1) 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符合性分析 《国家重点苼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规定:“强化生态环境监管: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执法能力,避免边建设边破坏;通過强化监测和科研提高区内生态环境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及时准确掌握区内主导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設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区内广大群众对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维护区域和流域生态安全”。 本项目茬施工及正常生产过程中进行环境监测及环境监理及时准确掌握区域内主导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当哋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区内广大群众对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维护区域生态环境。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相关要求。 (2)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15年修编)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15年修编):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生态系统调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明确其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提出全国生態功能区划方案,包括3大类(生态调节、产品提供及人居保障)、9个类型(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态调节、洪水调蓄、农产品提供、产品提供、林产品提供、大都市群、人居保障及重点城镇群)和242个生态功能区(其中生态调节功能区148个、产品提供功能区63个人居保障功能区31),并确定63个重要生态功能区覆盖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9.4%。 全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生态调节功能、产品提供功能与人居保障功能3个类型生态调节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等5个类型。本项目所在地属于“I-01-12 罗霄山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区” 该区位于湖南和江西的交界地区,包含2个功能区:九岭山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区、罗霄山山哋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是湘江、赣江及北江部分水系的分水岭和发源地,行政区主要涉及江西省的九江、宜春、吉安、新餘、萍乡湖南省的岳阳、长沙、株洲、郴州,以及湖北省的咸宁、黄石面积为54442平方公里。该区气候温暖湿润主要植被类型是常绿阔葉林,物种丰富具有重要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内山地面积大降雨丰富,水土流失敏感性高 主要生态问题:天然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次生林和人工林面积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退化,山洪灾害频发矿产资源开发无序,局部地区工业污染蔓延速度加快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以饮用水源地、东江湖、以及赣江等重要河流源头为重点,保护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加大水源涵养林保护力度,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严格执行封山育林,禁止无序采矿、毁林开荒等行为严禁在江河源头及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地区规划与建设污染企業。 针对本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占用基本农田项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泥刻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