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是不是淘汰80后被淘汰

80后没有什么文化就会在这个社会淘汰吗?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80后没有什么文化就会在这个社会淘汰吗?
火凤凰_eUYk
宝宝2岁7个月LV.9
我是农村人只有小学文化,现在社会好多都是网购啊,电脑软件啊,这些我都不会,真的在社会淘汰了
宝宝4岁3个月LV.24
宝宝6岁以上LV.8
132*****468_6SkU
宝宝6岁以上LV.12
我阿姨快50了,小学文化,做保险经理。开宝马X1.出门带笔记本。签约电脑上签的。楼主年轻着呢!慢慢学好了
158*****616_Eo3i
宝宝3岁9个月LV.6
慢慢学,很容易
宝宝3岁8个月LV.11
不会的。。
楼主火凤凰_eUYk
宝宝2岁7个月LV.9
嗯我会慢慢学习的,谢谢宝妈们的鼓励
132*****468_6SkU:我阿姨快50了,小学文化,做保险经理。开宝马X1.出门带笔记本。签约电脑上签的。楼主年轻着呢!慢慢学好了
楼主火凤凰_eUYk
宝宝2岁7个月LV.9
宝妈问的好啊,农村人个个都有条件去读书吗?穷啊
心心、念念:早干嘛去了
楼主火凤凰_eUYk
宝宝2岁7个月LV.9
生活在80年代的农村不是家家都有钱,有钱人家的孩子,不知道穷人家孩子是过得那么心酸。吃个饱饭还是问题更不要说读书多一点
心态好妈妈
宝宝2岁LV.8
只要勤奋,什么都会好起来
宝宝2岁5个月LV.10
为~梦想~加油
宝宝2岁3个月LV.11
楼主火凤凰_eUYk
宝宝2岁7个月LV.9
嗯谢谢宝妈安慰和鼓励
用户:只要勤奋,什么都会好起来
宝宝6岁以上LV.9
楼主火凤凰_eUYk
宝宝2岁7个月LV.9
是啊宝妈那我们可以做朋友聊天啊,大家学习学习吧
余梦涵的麻麻:我也是啊
宝宝6岁以上LV.9
火凤凰_eUYk:是啊宝妈那我们可以做朋友聊天啊,大家学习学习吧
楼主火凤凰_eUYk
宝宝2岁7个月LV.9
宝妈呵呵是什么意思啊不懂
余梦涵的麻麻:呵呵!
宝宝6岁以上LV.9
我对那些不怎么感兴趣![哈哈]而且我没文化呀!现在找工作都不好找!还没工作呢![泪]
火凤凰_eUYk:宝妈呵呵是什么意思啊不懂
楼主火凤凰_eUYk
宝宝2岁7个月LV.9
哦这样啊,我现在也没有工作啊,我们没有文化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普工啊。可以加你聊天吗?
余梦涵的麻麻:我对那些不怎么感兴趣![哈哈]而且我没文化呀!现在找工作都不好找!还没工作呢![泪]
宝宝6岁以上LV.9
火凤凰_eUYk:哦这样啊,我现在也没有工作啊,我们没有文化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普工啊。可以加你聊天吗?
楼主火凤凰_eUYk
宝宝2岁7个月LV.9
你的QQ号是什么啊
余梦涵的麻麻:嗯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70后已被淘汰,80后正在被90后干掉,你只有拼命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30岁之前没很狠拼过,
30岁之后加倍偿还
如果你30岁还没有成功的迹象,
等待你的很有可能
就是一辈子下坡路了
比尔盖茨创办微软的时候,20岁;
小扎创办Facebook的时候,不到20岁;
Evan Spiegel创办Snapchat的时候,21岁;
乔布斯创办苹果的时候,21岁;
而8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37了。
职场沉浮十几年,如果35岁之前,
你的事业还没走出一条上扬的曲线,
很有可能,
你的下半辈子就要下坡路一直走下去了。
等待你的,
很有可能是
被90后干掉。
裁员、减薪潮
大公司之恶
昨天夜里,我的多年好友J,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总部发文把他所在的部门集体降薪12%,给他两个选择:要么接受降薪,并优化他的团队,要么调任别的部门,但无法保留大区VP抬头。
他不知道该跟谁说,甚至不敢告诉他的男朋友,只能向我这个远离生活圈的老友诉苦。
他有这一天,我一点都不意外。
J是70后,早年在硅谷打拼,第一份工作就是年薪百万。
这十几年来,他历经了多次30%以上的大裁员,他从来都稳坐管理层,有惊无险。
他所在的行业壁垒很高,该公司数十年位列全球50最佳雇主前茅,拥有近乎垄断的技术资源,企业文化好到没天理,弹性工作制,从不加班,人均每年至少5-15%涨薪幅度,额外提供技术服务,按每小时1200美金计。
J在这家公司7年了,3年前他曾意识到自己在舒适区里呆了太久,想跳槽,纠结了大半年,最终还是因为无法抗拒高薪酬、高福利、轻松稳定,而维持现状。
他丧着脸说:这年头上哪儿找年薪200多万,还那么轻松的工作啊?
我说:就你这点工作量,撑死了值年薪50万。
他说:是啊,我真的适应不了创业公司的节奏,我老婆还有3个月就要生了。要不我还是降职调岗吧,就是报告给老朋友有点怪怪的...
我一听就火了:
3年前,你身价最高最抢手的时候,你贪图安逸,舍不得走。现在你40岁,干的还是30岁时干的这些事儿,拿的却是当年的2倍薪水,你有今天,很意外吗?
今天你接受了降职调任,2年后,等着你的就是朋友撕逼+劝退+儿子看不起一个42岁就失业在家的老爸。
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大公司之恶”,未来你注定会遭遇的一切中年危机,都在意料之中。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在酒吧喝了一夜,谎称出差,不敢回家,不敢告诉他老婆曾经被年薪百万的高帅富,如今也在降薪、裁员名单上。
然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等他的孩子生下来
房子、奶粉、教育,每一分钟呼吸都要钱
孩子幼升小
太太放弃对事业的进取
任何家人 生一场病
都能把焦虑烦躁的他
70后、80后的中年危机
这才算真正开始。
创业公司,
从赶时髦到人人自危
从2014年起,“诗和远方”和“创业”成为了提辞职最时髦的理由。
2015年,出来创业的小伙伴们,到了2017年,都关门倒闭得差不多了。
老友A,70后,前资深媒体人,高调加入一家音乐分享社区,每天在朋友圈刷福利旅游、公司早餐、洋气的办公环境。
8个月后,低调地拿了赔偿金,踏踏实实回家当全职公号狗去了,每天早上七点在互推群里发早安,求转载红包。
如此坚持了已经好几个个月,群里还没有1个人转载过他的文章。
也许是在其他群里颇有斩获,pv终于从300涨到了1500,离传说中的年薪百万公号狗,大概还差1个光年的距离。
老友G,85后,创业开了家孕妈团购电商,斥巨资租下豪华办公室,按照亚历山大的高逼格标准装修了健身房,dau才做到900,资金链就断了,老老实实回老家开小店。
老友F,80后,1年半换了3家公司,年薪从100w降到45w,号称擅长商业变现,同一个无力的谎言说了太多次,就没人信了。现在待业在家,替雇不起销售团队的数家创业公司兼任广告总监,按销售分成,每天在家打几百个电话,抽完了3包利群,也未必能卖出一单。
还有更多的前同事、前同行,扎堆去了乐视、百度、一点资讯的运营,全都没呆满1年就又跳槽。
而那些至今没敢跳出体制的公务员、主编、市场总监们,近3年来,年收入一年比一年低,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一年两次裁员早已习惯,严格控制运营成本,团队自然淘汰,只出不进。
我最要好的好朋友,3年前就想跳槽,早就跟她说2018年,大批杂志、报纸时尚编辑失业,她们一定愿意降薪来抢你们奢侈品行业传讯总监、PR、市场经理的工作,你赶紧转型,赶紧找更好的机会。
这3年来,她也一直在看机会,然而猎头提供的职位、薪酬,也大不如前。
3年前,一线奢侈品牌的传讯总监,能拿到120万年薪。
超级大牌甚至连Senior Manager都能拿到百万年薪。
然而,这几年来,精品业Pr D,Marketing D,行情一路看跌,月薪从10w一路跌,跌破6,小牌子甚至跌破4。
最近,某知名品牌招Marketing D,月薪居然才3w5?!!!
2015年底,猎头还给我推荐过某超级大牌120w年新的Digital Marketing Head职位,这才2年不到,就跌成这样。。。
即便如此,月薪3w+,对于大批濒临失业的媒体人来说,仍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毕竟在他们有限的认知范围里,奢侈品行业的公关和时尚杂志的编辑,干的活儿好像也没什么本质性的差别?!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象,绝大多数时装编辑,连最基本的Manage老外老板的能力都没有。除了把市场搞得更人心惶惶,并不会改变行业规则。
很多在朋友圈里看起来过得风光无限的人,其实整晚整晚睡不着。
上个月,我每天都收到超过20份同两家媒体公司的运营和销售简历,而这两家公司的高层,都是我认识多年的老熟人。
其实,我特别想问他们,你们公司怎么了?
当然,最终还是忍住了。
在过去2年里,北京的望京曾经风光无限,阿里巴巴、微软、奔驰、360、凤凰、美团、陌陌、艺龙、携程、智联、触控、特斯拉...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CBD那么多优质时尚女,真应该经常来这里遛遛,一不小心就撞上几个身价上亿的。
在这2年里,我们眼睁睁看着望京地区,写字楼租赁中介口中喊的最低价,从12元一平米跌破了6块。每个月都有中小型公司搬出去搬回来,扩张紧缩,裁员扩招,繁荣萧条,人来人往。
在电梯里,我听见一个工程师在抱怨说:再也不去创业公司了,一个倒闭一个倒闭,有一个倒闭
他朋友说:那你去大公司呀
他又抱怨:大公司裁员裁员又裁员
他朋友又说:那...难道就没有一个不那么大,又不至于倒闭的中型公司吗?
他说:有是有啊,就是太累了,人家也不要我,我也不想去,老板都太抠门了
30岁以上,月薪2万以上
最容易被裁员
去哪儿都一样
2005年,我的同学本科一毕业就靠家里的关系去了中XX国企,起薪虽然不高,但各种福利、奖金,工作2年,已经能年入50w。
2016年,中石油营业额同比跌了6.3%,净利润跌了77.9%,当年舒舒服服拿管了几十万年薪的老司机们,从14年开始降薪裁员,每月到手连1w都不足了,想跳槽,拿着10年没动过的简历出去逛了一圈,家家都摇手。
家家给出的理由都一样:“就你这点工作量,一个6k的90后就能完成,精力比你旺盛、干劲比你足,我为什么要花1w5雇你啊?
你是比90后多一点点经验,但你多出的一点点经验,能比2个90后创造的价值更高吗?”
兜兜转转,找了一圈,你也迷茫了,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么不值钱啊?!
国企都在关停并转,民企也没好到哪里去,网友X家在江南沿海城市,是靠做打火机起家,挣了第一桶金,现在国内的人工成本越来越贵,已经远远超越了菲利宾、缅甸。
我的家人有好几位认识了十几年的老朋友,十几年来,家里都是靠给奢侈品大牌做代工的,鼎盛时期,也曾经身价上亿。
这5年来,接连关闭了生产线,变卖机器、遣散工人。
家里的二代们,拿着家里的积蓄,尝试过从操旧业做针对国内市场的服装品牌,无一成功,纷纷一头扎入了北上广求职之路,从零做起。
谁都别看不起谁,被虚荣心绑架的结果,就是提前出局。
我和你一样害怕失业,害怕创业失败,害怕走出舒适区,害怕从头开始......
然而,害怕也没有什么卵用。
30岁之前,没有狠狠努力过的
30岁之后,等待你的是加倍偿还
当你从舒适区被赶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过去10年,你学会的那些本事,根本不足以形成“无可替代”的壁垒。
一劳永逸的金饭碗,根本不存在。
和你比起来,那些激进、强韧、没心没肺、教育背景良好,从小在优渥的物质环境下长大的90后,他们爱憎分明,活力四射,不循规蹈矩,不迷信权威,虽然一身毛病,却朝气澎湃,随时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事去死。
30岁之前没有狠狠努力过的80后,
正在被90后干掉。
同样,不思进取的90后,
也会被更激情热血的95后干掉。
老天正在惩罚不愿改变的人。
你只有拼命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我和你一样反感、厌恶、抗拒这种90后对80后的集体“唱衰”,
但很遗憾,我们不得不承认:你犯过最可怕的错误,就是,什么都没做,只是老了。
现在开始改变,还来得及
Never too late
来源:于小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大风号出品
90后不属于历史, 80后疲惫不堪,中国未来二十年是70后主导的时代
80后免于了饥饿,这是他们的幸运,不幸的是,他们仅仅潇洒了十年就赶上了中国社会迅速固化的时代,一套房子就把他们的理想彻底压垮,让他们陷于庸常的生活而不能自拔。80后成了五代人中最疲惫不堪的一代,如同韩寒,灵光闪现而迅速熄灭,令人扼腕叹息。PS:打开微信,搜索微信公众号“行业研究报告”或者“report88”关注我们,点击“行业研究报告”微信公众号下方菜单栏,有你想要的!来源:荣剑 荣剑余潭一个近似70后的马东(生于1968年),一个70后的许知远(生于1976年),两个人谈90后,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娱乐话题。我也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看人互怼,愿意挤进去。对这两人都很生疏,直感上可能更倾向于马的叙述,他对经典和流行的关系的理解或许有一定道理,至少对当下来说,用经典来否认流行的合法性,总是会给人以酸葡萄的心理: 因为你不能流行而指责流行不是经典?理由比较勉强。而对于许来说,不讨人喜欢的原因应该不是他刻意装扮出来的邋遢形象——这是艺术家流行的符号,应该是他的确没有提出几个好问题,他偶尔的独白或提到的几个文化经典的摘录,也显示不出学识的渊博。最重要的是,他从整体上对90后的判断有误,这一代的年轻人不是不能得罪,而是说他们实在还不足以成为历史解读的对象,他们还流于现象,马东就是谈的他们的现象。这次许马对话引发我的兴趣,主要还是基于对代际现象的思考: 对于当下同时在场的几代人以及他们的关系应该怎么看?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讨论过代际问题,以当时的时间谱系和知识谱系为尺度,划分出四代人。第一代人生于二十世纪初至二十年代,是不是可以叫10后或20后(正负相差10年左右吧)?这是民国一代,出的学问家可是不少,老一辈革命家也在其列。第二代人大概是出生于三四十年代,就主流而言,是革命一代或延安一代,他们基本主导着八十年代前的政治和文化逻辑。第三代的主体是出生于五十年代,也就是所谓的50后,是不是可以称为改革的一代?他们是八十年代改革的生力军,当下的政治精英、商业精英和知识精英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于这一代。第四代人,是指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在八十年代读中学或大学,在第一代人还未完全退出政治舞台、第二代人和第三代人尽显风流之际,主张自己的代际意识,明确提出了第四代人,在当时的确让人感受到后生之畏。我作为50后的一员,写过一篇文章: 50后的自我批判。从时间谱系来看,50后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从八十年代以来的二十年里,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陆续退出历史舞台,50后自然成为时代的中坚力量。从知识谱系来看,50后是中共建政以来全面向世界开放的一代,通过全面引介西方著述、出国留学和各种国际的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这一代人的世界观和知识基础,并承担起了启蒙者的重要任务。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观察,可以这么说,50后支配了中国二十年,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掌握了充分的资源,开辟了广泛的人脉,他们中的代表性人物已经是社会各个层面当之无愧的领袖。2012年,新旧班子更替之际,我在《八十年代的出场与返场》一文中写道: 未来十年(),是八十年代延长的十年,也是50后最后的十年(就有效工作时间而言)。从代际意义上理解,50后因为占据着时间和知识谱系的双重有利地位,以及他们实际主导了中国20+10年的社会进程,这必然导致以60后为主体的“第四代人”被淹没在50后的巨大影子之下,他们应有的色彩很难单独地显现出来。这是60后的客观时代局限?生不逢时?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因此,在我观察里,60后因为受制于50后的话语霸权而发生了某种“代际分化”,这在自由知识分子领域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一部分于1965年以前出生的60后学者,在气质、禀赋和价值观上接近于50后,比如我所熟悉的贺卫方、张千帆、许章润、高全喜、任剑涛等,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启蒙精神应该是八十年代精神合乎逻辑的延续。而生于1965年之后的60后,在精神气质上可能更接近于70后了。我这么说,60后估计会严重不满,他们最早提出的“第四代人”这个概念居然被肢解了,一部分归于50后,一部分归于70后,他们的主体性何在?60后为何会陷于这么一个尴尬的位置?可以从中国的代际更替上进行观察。中国代际更替现象在政治领域表现得最为明确,领导人到点就退,最高领导人一般任期两届十年。学界的代际更替没有成文规定,有些大学校长院长一当就是十几年。商界的代际更替就更模糊了,董事长总经理当几十年的比比皆是。政界的有限任期,学界的相对有限任期,商界的无限任期,在近20年里显然对60后的成长和发展构成了一种制度限制。即使就政治的有限任期而言,等50后要彻底交权时,60后也已到了快退休的年龄。60后因为在时间上太接近于50后,使得他们的年龄优势无从发挥。从时间上看,70后的政治前景要远远大于60后。于是,对于代际现象的认识是不是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判断:代际间隔至少要有20年才能显示出特定一代人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依据这个判断,可以同样用来分析80后,80后显然和60后差不多,他们也是尴尬地置身于70后和90后之中。在十几年前,80后是青年一代,具有先锋形象,韩寒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但现在人们还有这种印象吗?韩寒老了,这一代人似乎都老了,感觉他们这一代人都没有干什么事情,青春就迅速消失,如同他们的父辈,很快就陷入在庸常的生活中,结婚生子或离婚,为购房而奔波,为月供而犯愁。如同50后的庞大身躯压制了60后的生存空间,70后的顺利成长和接班,也会让80后的独立做主经历漫长的等待。时间已经开始消耗了这一代人的锐气,他们在代际夹缝中要脱颖而出,面临着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客观限制。所以,有一个说法好像比较流行,现在生存状况最困难的就属80后,社会阶层的高度固化,社会的主要资源基本被50、60、70后所瓜分,尤其是对于生存于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80后来说,如果没有前代人的财力支持,他们要想独立地买一套房,可能需要奋斗终身。现在来看70后,因为和50后隔着二十年,这一代人就没有60后一接班就面临着退休的尴尬境地。他们现在四十几岁,已是不惑之年,从体力到智力均处在人生最成熟最完美的状态。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际,中国改开正处于迅速启动阶段,市场化配置机制据主导地位,资源和人力可以充分流动,社会阶层尚在形成之中,远没有80后所面临的阶层固化问题。在这么一个难得的市场化时代,70后所掌握到的知识和他们所具有的比前代人更广阔的世界视野,让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可以迅速地脱颖而出,占据社会发展的制高点。70后在商界的成功者远多于政界和学界,这是因为商界的市场化机制更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而政界和学界的论资排辈的制度痼疾是他们难以克服的障碍。但即使如此,70后在政界和学界肯定有着比60后更大的时间上的优势。从现在开始计算,中国未来二十年一定是70后主导的时代。90后是70后的孩子,仅就这点而言,90后巨大的潜在优势就彰显无遗。这一代人虽然只是晚于80后十年时间,但他们可能赢得的是未来的20+10年,即50后所享有到的“历史时间”。我以前说过,80后是中国自夏纪元以来四千余年免于饥饿记忆的第一代人,在这一代人之前,没有哪一代人没有经历过吃不饱饭的生活,而80后来到世间,中国取消了粮票制度。这是中国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标志着80后彻底告别了饥饿。到了90后来到世间,他们又有一个重大突破,那就是告别了匮乏,他们充分享受到了物质的充裕所给予他们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即使是来自于一个普通平民家庭的90后,他所享受到的物质条件也已经远离了匮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进入消费时代,短缺经济为过剩经济所取代,再加上独生子女制度,都为90后免于匮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免于匮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物质重要性的衰退,同时意味着精神性需求的上升。在90后免于80后为每月的房供而奔波时,他们可能发愁的是前两代人留给他们的数套房子如何处理或变现,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遗产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物质的极大丰裕和满足,会让这一代人整体堕落还是精神升华?人类的理想是否会彻底毁于这一代人?这不就又回到了许马之争中的一个问题: 对这代人的世界,是表现愤怒(许知远) ?还是表现悲凉(马东) ?在我陈列出来的这么一个代际序列中,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五代人同时在场,他们各自的人生安排和命运是不是可以做如下总结?50后因为特殊的历史机遇而在主导了中国二十年之后面临着最后十年(其实已经耗掉了五年)的有效工作时间,他们的“历史时间”是20+10年。最后十年是老天多给的。60后因为老天多给了50后十年的“历史时间”,而不得不在50后的巨大阴影下多忍辱负重十年,他们的历史影响或许有一半共同记在了八十年代(50后的同义语)名下,另一半则归于了70后。60后真的是生不逢时。70后在中国的时间谱系和知识谱系中有可能成为独立的一代,即独立于50后,他们没有50后的历史包袱,又具有相对于前代人更为全面的世界视野。他们不像60后,必须仰仗50后才能获得自己的地位,他们可以在50后不得不最后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又欢送60后办理退休手续,他们是在时间进程中自然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80后免于了饥饿,这是他们的幸运,不幸的是,他们仅仅潇洒了十年就赶上了中国社会迅速固化的时代,一套房子就把他们的理想彻底压垮,让他们陷于庸常的生活而不能自拔。80后成了五代人中最疲惫不堪的一代,如同韩寒,灵光闪现而迅速熄灭,令人扼腕叹息。90后,如我一开始所说的,当然还只是流于现象,他们不属于历史。许知远期待在他们这一代人中出现经典,那真是太“堂吉诃德”了。这一代人目前所流行的时尚,以及他们的未来愿景,真不是前代人可以想象的,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摆脱了物质的羁绊之后,能否呈现出自由灿烂的阳光,尚未可知,或许就是糜烂一片而不可收拾。马东能够理解这代人,也仅限于他知道怎么才能取媚于这代人,老一代人的理想对这代人已经彻底失效,与其说教于他们,还不如和他们一起娱乐。值得佩服的是,许知远作为一个70后,似乎还充满着一个50后在八十年代才有的人文情怀,他持续发问可能最想得到的不是对90后的一个判断,而是对整个时代的不满,时代越来越粗鄙化,越来庸俗不堪。这个感受应该具有共性,几十年来,人们对共同发生在几代人身上的堕落已经见怪不怪了,何止是90后被质疑,50后究竟还保留着多少八十年代的启蒙传统?这个时候,谁还会去讨论经典和精致化?如同马东的反问,什么时候精致过?如果把自八十年代以来的所有账本都打开,清算下来,又有多少是正资产?50后的整体光芒已经褪尽,难以再承担起对后人的教化作用,在互联网主导的信息传播时代,他们如同聋子和瞎子,根本就听不懂90后的语言,看不到新的时代变化的症结所在。当许知远用50后的语言来发声,他会在50后的精神层面赢得共鸣,却和时代是脱节的。在今天这个时代,不管是哪一代人,谁只要能吸引住大众的眼珠,谁就是文化英雄。黑格尔早就说了: 这里就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END——【PS:点击以下图片可查看内容】【投资&学习】《马来燕屋计划》《北大PPP课程》《北清PE课程》【推荐阅读】《真正的高手都是悄无声息的摆渡人》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行业研究报告拒绝访问 | lusongsong.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lusongsong.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167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未来十年,70后和80后或许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90后也将步入成熟。请问这十年中国社会更加需要具有何种特质的70后、80后和90后,尤其是与国外同样年龄段的人群相比?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这个违法,中国的房地产法写的很清楚,开发商只能在城镇国有土地上经出让后经营
50后前后走、60后并肩走、70后手拉手、80后搂一搂、90后口对口、新时代非主流......
从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上比较,整体上说,80后不如70后,70后不如60后。
不服气的人很多,但差别就是差别。对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时代的人们来说,抛头颅洒热血是一个触...
70年..唐朝 黑豹 鲍家街 左小诅咒 达达的(反正我哥喜欢)
80年..反光镜 木马 脑浊 扭曲的机器
花儿的 (反正我同学喜欢)
90年..胡椒猫的(反正...
一斤最多1000元(如若,您对我的答复满意,请点击左下角“好评”,谢谢您的采纳。)
答: 安徽银监局
主要负责人 李林
地址 合肥市金寨路188号
邮编 230022
电话 (日夜)
答: 通货膨胀、动车事故…………
答: 基本上算民主吧,就是社会弊端太点,政治家太龌龊.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后社会中坚力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