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低估了传统行业转行产品经理简历的难度,幸好

账号(邮箱/学号/手机号)
HR被低估的价值,终于被市场承认了
本文来自话题:
  今天开始,咱们就正式步入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啦!在12月的第1天,系主任再次从三茅专栏作家里邀请了数位专栏老师来咱们打卡版块做客,并和大家分享他们在HR各自模块里的干货,主要集中在大家最感兴趣的招聘、绩效和劳动法模块,大家不要错过喔!同时,三茅2017年“牛人评选”正式开始投票,学完打卡的同学不要走开,三茅六周年活动等你来!  特邀专栏作家成员分享招聘、绩效、劳动法干货,大家学完不要忘了去牛人评选投票哦!
约BOSS直聘的客户经理谈开通付费账号的事儿,聊完他刚从我这儿离开回到公司就来了电话,说是之前议定的套餐配置估计还得改,因为回去收到公司通知,继销售、客服、市场和运营4大类岗位之后,人力资源、财务也将成为需要开通火爆账号才能发布的职位。对了,BOSS直聘目前一个火爆账号能发布这4大类岗位的数量是5个,也就是说如果招聘岗位细分程度和精准度要求比较高的话,仅开通一个火爆账号是搞不定的,而开通这样一个账号目前的官方报价是2400元。
我不知道各位HR们同行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得说我第一反应是意外:纳尼?除了销售、客服、市场、运营人员之外,最难招的岗位不是技术开发人员,不是产品经理,不是交互设计、UI,竟然是人力资源?!我的第二反应是欣喜:因几年未接触招聘一线,再开始要关注这个模块时发现这个市场的变化还是相当之大,虽然已经明显感觉到人力资源相关岗位的招聘难于前几年,但这个感性认识这么快这么突然通过招聘渠道的数据统计出来,并这么快直接转化为招聘网站的商业策略到是我始料未及的。作为HR中的一员,欣喜于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因长期被低估已经被市场反映出来了!
我得解释一下,这里的价值被低估不是说我以前常说的主价值链和辅价值链的地位次序问题,也就是说,对于一家不是以人力资源相关产品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说,它的整个业务链条上的相关职能和岗位是属于主价值链上的,而人力资源相关职能是属于辅价值链上的,这一点不变。而长期以来有问题的是什么呢?是主价值链和辅价值链上价值估值失衡的状况,比如说一个企业有10个点的价值创造,如果比较公允的评估和分配是6.5:3.5的话,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比例可能是7.5:2.5甚至更高。不管是不是明确有这种比例上的划分,但实际反映在每家企业不同人群的薪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以及由此集中体现在市场上相关岗位的整体薪资水平上。三茅上或者人力资源群里面对HR整体薪酬水平偏低的讨论过一段时间就会出来,也是这种问题的集中体现。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上,如果价值长期被低估,造成的必然后果一定是从业人员越来越少。虽然我手上没有非常详尽的数据可以对比,但很明显可以感觉到,同样一个人力资源专员级别的招聘岗位,三四年前放出去跟现在放出去相比,收到的简历量可能连当时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可能有人会跟我争论招聘渠道的变化,我的这个结论是把同期所有比较主流的招聘网站的简历量都加总做的比较)。越来越觉得HR其实是一群最有主人翁精神的人,别的部门觉得薪资低了张口就要提加薪,而自己觉得自己部门的薪资低了反而会考虑人力成本的控制啊、人效啊,考虑完一大堆还是决定算了:咱们是成本中心,不直接为公司创造利润还是该省就省点吧。别的部门加班了吵嚷着要HR给算加班工资、给报销加班餐、报销打车费,HR自己加班了反而会觉得工作没做完就接着做呗,这不天经地义么,有啥好吵嚷的呢?即使是这样,HR的这些付出也很少被真正“看到”,长此以往,在职的考虑转行,刚毕业的不愿入行也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但是经济学告诉我们,供求关系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过往HR被低估的价值最终未能由老板的自觉性来完成修正,现在正有望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修正。这一市场变化也就意味着,可能在最近几年内,HR的整体薪酬水平是有望得到一定提升的,这对我们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HR会在这一轮的市场变化中得到更大的红利:
首先,更多的市场机会意味着HR们有更多的选择,如果说平均每个人的机会有5个的话,那么特别优秀者面临的机会就会是这个平均数的倍数,自然可以优中选优,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也能够得到让自己满意的报酬。
其次,随着HR的价值逐渐被企业和市场经过重新评估回到正常位置时,必将又会吸引一大批新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一方面这些新人需要学习专业技能、学习理论知识、实操经验,这就使得过去有行业经验积累的专业从业者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无论是各专业论坛网站或者各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还是写书、开发培训课程,都将会有更多的受众;另一方面,在企业里也将会因为这些积累可以很轻松去辅导更多的新人,从而拥有更多的管理通道或者是专业通道上的晋升机会。
最后还有一点是,供需的变动永远都是沿着“供应不足—价格上涨—供应过剩—价格下跌—供应不足”的路径走的,加上HR基础操作确实门槛不高,可以预见的是,当供求关系持续一段时间的供不应求的状况之后,一定还会出现供应过剩的情况,那个时候又将会重现几年前一旦发布一个类似岗位,不仅外部有雪片般的简历涌进来,内部还有各种关系渠道要求来应聘这个岗位。前期已经积攒了很多优势的从业者自然可以继续维持他的待遇和地位,甚至更上一层楼。而对于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显著进步和变化的人来说就非常尴尬了,论年龄和拼劲,比不上刚入行的小姑娘小伙子,论专业能力和实操水平,也没有明显优势,还拿着这个岗位供不应求时虚高的工资,遇到裁员的时候会首先被盯上,找工作时会屡屡碰壁。很残酷,但很多的社会新闻已经足够让我们预见到这一点。所以无论是从正面来说,还是从反面来论证,这个市场大趋势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这些还奋斗在HR岗位上的同行们,一定要抓住这短暂的机会,加快提升自己。
而对于新趋势下市场对HR比较紧缺的几个方向,我的大体判断是这样的:
首先是HR一把手人才,这又主要分两大方向,一个方向是大中型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发展很迅速,前期欠下了很多管理债但又有规范化管理、为上市做准备等相关诉求的企业,另一个是中小型企业,它对HR一把手的基本要求是,基本需要做到的是能够理顺人力资源各模块,公司上下有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需求时能够及时响应并处理好,能控制好各方面的风险,即使公司有一些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地方,但基本不会出大的问题,这样的HR一把手基本上是能够打70分的,而一个90分甚至往100分走的HR一把手,做好前面基本的也是必须的,再次基础上还需要能够在公司的战略、管理人员的赋能等方面有所建树;
第二是OD,前面提到的HR一把手要真正做到改善公司的一些管理现状,除了可以借助外脑咨询机构等的帮助以外,也需要有得力的OD能够进行目标的分解,并从组织、管理人员的选育用留等方面切入进行;同时,优秀的HR一把手和OD原本就是这个市场上比较紧俏的人才;
第三是招聘人才,招聘难不仅在HR中达成共识,越来越多的用人部门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现实,很多公司都是把招聘当着销售一样在做,而在各HR群中发布的人力资源相关招聘岗位也是以招聘岗位居多;
第四是会策划活动脑洞大开点子多的福利、企划人员或员工关系人员,这在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叫法和分工,但主旨就是创造更好的员工体验,提升员工幸福度;
第五是会薪酬体系设计的薪酬人员及绩效管理专家。这两个岗位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至关重要,但结合目前企业的现实情况,这两项一是很多企业不敢轻举妄动,二是很多时候人力资源部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的空间及话语权都不足,所以放在了最后。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既然已来,唯有跳入洪流去与它拥抱。
其实我也怀疑,参选的文章写了这么长,在这么热闹的环境中会有人认真读完它么?不管怎样,如果你读到这里了,就投我一票呗!为我们HR共同的更加美好的趋势和未来!
PS:我参加了三茅网2017年度牛人评选,欢迎大家来我主页,为我加油!
(本文版权归作者及三茅人力资源网所有,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书虫,文字爱好者,个人微信公众号:Miss略知一二(ID:Missluezhi12),记录专业之外的世界,欢迎关注!QQ..
专家最新作品
姚琼课堂姚洁红
三茅班主任
精品资料推荐注册 | 登录
起点学院,互联网黄埔军校
产品经理就业培训班,12周特训,测、练、实战,22位导师全程带班,200+名企内推,保障就业
5月13-14日,起点学院 「 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 」 在成都开课了 。成都,这个被誉为 “天府之国”、“蜀中江南”的城市。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慵懒的城市”, 每个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优哉游哉的气息。我觉得“成都是一座有个性化的城市”似乎更恰当些。因为在关键时刻,成都人会迅速地收起他们的慵懒本色,变成骁勇善战的“斗士”。
课程导师:
LiSten(李森) 腾讯高级产品经理,曾就职于迅雷,主导过迅雷看看、迅雷影音等产品的设计;目前担任手机QQ产品经理,擅长将工作中积累的产品经验沉淀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教授给学员,是业内最受欢迎的产品经理导师之一!
下面,跟随Judy一起来回顾当时的课程现场。
课程一开始,李森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有人说“挣钱多”、“发展形势好”、“实现自我价值”、“市场需求大”等。Judy,你觉得呢?问我啊,我觉得做产品经理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咿咿~
李森老师说:产品经理就是帮助团队为用户打造有价值的产品。
帮助团队沟通和协调
站在用户的角度、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刻画产品细节、接收用户反馈
满足用户需求、承载公司战略
接下来,李森老师让同学们进行头脑风暴,想清楚各自组准备做什么类型的社交产品,做这类社交产品的需求来源于哪里?同学们都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小组讨论中去,李森老师也进组进行跟踪和指导,最后经过几番论证和抨击终于敲定了每个组产品的方向。
产品的方向确定了,就需要做产品规划、挖掘产品的场景需求和绘制产品的商业画布,李森老师用方法论+案例结合方式给同学们进行全方位诠释。Judy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李森老师诠释的场景设计七步法:
第一步:寻找故事,任何产品的功能设计都无法脱离「场景故事」,也就是「谁」、「在何时」、「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情」。所以说我们自己的产品又有着怎样的「场景故事」呢?
第二步:切分场景,我们需要将产品目标转换为用户行为,并将其拆分为落脚「小且具体」的场景。
第三步:发现触点,产品设计就是希望通过「影响用户行为」进而达到产品目标,而在这个「影响用户行为」的过程中,场景中的某个元素与用户能够直接产生接触的那个「关键节点」,也就是「触点」。
那么,如何判断「触点」价值的高低呢?
李森老师说:“那就看是否是必经或是否沉浸。如果一个触点是用户行为中「必经」的行为节点,那么这个触点便具有一定的潜力。例如:餐厅的菜单、用餐的座位、买单的收银台。”
“如果一个触点是用户行为中需要长时间「停留」的且注意力集中的行为节点,那么这个触点便具有一定的潜力。例如:在餐厅中我们需要长时间去看菜单。”
第四步:吸引注意,用户在场景中,按照产品功能所设计的产品路径不断的在每个「触点」前进的过程中,通过「某些设计方法」让用户能够更加容易的注意到某些可以影响最后决策行为的元素。例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有趣、好玩、吸引眼球」。
第五步:判断决策,用户在这些「吸引注意」的引导下对产品的功能设计产生了兴趣,这时候需要给用户明确的「利益点」,说白了就是,你这么做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不断的帮助用户减轻「判断」的成本,进而可以更快的去做「决策」。
第六步:引导行为,用户在做好「决策」后,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目前的问题。这个环节也是产品设计的核心环节,尽可能的「简化使用过程」,抓住「核心路径」,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并且能够在结果上超出用户的预期,提供完善的产品体验。
第七步:固化习惯,用户在一连串的引导下改变了用户行为后,我们的任务并没有全部完成,所以在最后需要给用户一些强化的反馈,以便让用户在持续的引导下培养成习惯。
场景是赋予产品功能的真正意义,当把产品放入到不同的用户使用场景中,判断产品使用的标准不再是设计产品功能时的逻辑,而是正在使用产品的用户。只有场景越具体,产品的功能设计才会越发的贴近用户。
下面,就到了梳理产品功能和设计产品的环节了。
在找功能环节中,李森老师说产品的功能分为基础功能和核心功能,用户为了使用核心功能必须要经历的功能为产品的基础功能,设计基础功能时需注意的是要借鉴现成的产品。而核心功能是为了实现产品核心价值的关键功能,用户通过核心功能满足使用产品的主要目的,设计核心功能时需注意的是抓重点,走闭环。
在设计产品的环节中,李森老师提到了交互设计的6个原则,当中每一个点都用案例进行诠释,诠释完之后立刻带着同学们去动手实操,根据产品流程,绘制了各自组产品核心功能的交互设计。小组实战不仅是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和体验产品的流程设计,而且更是为了让同学们回去后能够更快更准确的将这些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最后来到我们产品运营的阶段,这个阶段李森老师诠释了产品运营的4大指标、不同的方法策略、UP体系及核心思路、2A3R等。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李森老师说:每个产品的运营策略多依据其所处阶段而定,只有清楚产品所处阶段,明确目标,运营思路才能清晰。
Judy的课程回顾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希望未来的产品之路由起点学院为你保驾护航。我们还为大家提供了1年的线上补充学习服务:每月定期开课,由一线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运营、用户体验等大咖亲自指导,更有金牌导师在线答疑解惑。
【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是起点学院专门为0-3岁产品经理开设的课程,2天线下小班实战集训+365天不间断持续充电,让BAT金牌导师助你全面系统地学习产品,深度的案例剖析、理论与实战演练相结合,为你的专业提升保驾护航,更有精英社交圈为你的人脉升值。
现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南京、厦门站火热报名中
访问 立即报名,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助教Lisa:
Lisa(手机/微信:)
收藏已收藏 | 16赞已赞 | 20
起点学院,互联网黄埔军校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数据分析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14个回答22人关注
19个回答68人关注
20个回答24人关注
16个回答21人关注
10个回答47人关注
94个回答88人关注注册 | 登录
很多朋友只是知道视觉设计,但不清楚视觉设计到底是做什么的,本文立足于视觉设计的角度归纳总结了一些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者:Martin_K
产品是什么?好的产品又是什么?文章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通过“人性原罪需求”理论,来帮你了解用户最底层人性的需求,来完成一个好产品。
提出这个观点,来自于最近对...
写出的文案会产生自嗨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正常现象,关键是我们应该有效利用一些方法来防止文案自嗨的出现,让投放的文案达到更好的效果。
好的文案都需要经过修改而成,...
我们要知道所有的数据角度的评估,实际上结果都是基于当下的,所以得最快速度的执行完成这个计算。
其实所谓的个性化的服务,无非就是给服务打充分的标签,然后给用户...
知识体系共47个专题
每个产品都可以从几个角度去寻找需求,只要你知道思考的维度,将产品套到各个维度里,全部过一遍,你就会找到最适合你做营销的那个需求。
对于每一个运营人员来说,发...
推特的这些选项,共同指向了一个目标:通过让推特的需求可定制,让用户在使用推特的过程中,不断接近用户对信息的高级自定义需求,这也是大部分个性化系统的追求。
图标的分类和风格有很多种,而设计图标的时候,如何才能抓住用户的眼球,设计出自己满意的图标呢?
图标这个小东西,是现今世界上最通用的图形语言。它是能够被每个人...
从模板大全系列,到有效落地系列,我们完成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部介绍。当然,不仅是这一系列文章迎来了最终章,从 OKR 的实施过程上来说也到了结尾阶段。
经过 OKR 的...
内容产业的本质,不是内容本身的价值,而是内容背后的人群价值。
我从 2015 年底开始就在写一个系列文章,叫“文化内容投资手札”,到现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了。我在日常...
看似天方夜谭,其实已走进现实。
当前人们在享受互联网时代便利的同时,常常会感慨这是一个没有隐私的年代。网络爬虫、人肉搜索等手段的问世,将人们的生活置于各种显...
广告的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他不同的看法。而在不同的国家,广告的风格更是不一样的。
大卫奥格威在《Aga推销员辅导手册》中说:“广告就是为了销售,否则一无是处。...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数据分析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业态、新变化、新故事。
古典互联网观察者
专注校园市场创新与创业。
关注电商、互联网、大文娱
专注于人工智能方向
产品经理入门攻略
运营攻略:移动互联网产品运营提升笔记
电商后台系统产品逻辑全解析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
绝密原型档案
AI+时代产品经理的思维方法
运营的秘密:解码大公司的运营方法论运营的秘密
共鸣:内容运营方法论您的位置:
关于产品经理的8个感想
作者:马虎眼
  看到一位做产品的朋友的QQ签名是&用户体验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想他一定有很大的职业自豪感。最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把用户体验看得很重,但是这几年做的产品多了,呆过的公司也多了,不管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还是看到行业内其它产品的发展历程,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绝不仅仅因为是产品设计上的成功。还得益于公司资源和推广宣传等方面的因素,而且很多公司也都不是以产品为主导的。
  工作这几年,每年都会写一个工作感悟,今年的工作感悟主要就是吐槽产品经理这个工作的。
  没有产品经理产品的体验或许也不会太差
  之前曾经看到过一个说法,说产品经理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因为在互联网公司中即便缺少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公司也可以正常运转,而如果缺少了技术或设计却不行,这种说法固然有调侃的意味,但也确实有其道理。这种说法背后隐藏着两个道理,第一是国内互联网发展的很快,公司多了,所以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需求量也多了。第二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程度也蛮高的,产品竞争激烈,这对从业人员来说是好事,因为大家有可借鉴的案例了,更直白的说是工作的难度降低了,有时候我就在想一个公司如果想做产品即便没有专业的产品人员,照着别人的抄,产品的体验也不会很差。况且在某些公司中产品经理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跟进项目,如果其它各部门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确实就不需要产品了。不过这种最理想的状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担心自己会失业。
  必须得承认我这个观点有点极端,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这样说是低估了产品设计这个工作,所以我还要格外说明一下,我不否认我的上述观点,但是上文说的主要是指那些没有思想整天混日子的产品经理。
  同为产品经理工作内容却不同
  行业内分几种类型的产品经理,虽然title一样但是工作的侧重点却不同(假如你是招聘方,招人的时候也要从简历中看清楚对方做的事情具体是干嘛的)。从不同的维度来看有做前台的产品,有专门做后台的,还有专门做数据方面的产品经理,有做移动端产品的,也有做PC端的,如果初期入行自己没有主动选择权的话,那工作一段时间对产品设计这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后就要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了。很多公司招聘产品经理的要求会很多,需要懂技术、设计,虽说技多不压身,但是要想什么都精通还是颇有难度的。正是因为大家具体做的事情不一样,所以对大家能力的培养也会不同,做前台的产品经理可能更偏向于交互、设计,做后台的产品由于需要跟多部门沟通所以个人的沟通能力和逻辑性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正所谓人无完人,产品经理也是人。
  产品经理的价值不是靠做产品多而提升的
  还有一点需要告诉大家,产品经理这个工作绝对不是靠着做的产品多而提高自身价值的。做的产品多,案例丰富了,但我觉得一个产品经理要想做好一款产品需要他对这个方向有很深的研究,一来靠着对行业内竞品的了解,第二也是通过自己对产品的长期使用,还有就是自己在做产品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有些产品还需要产品经理有一定背景知识,比如健康类产品,那就需要你了解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虽是产品经理除了产品技能之外个人的积淀,但恰恰就会促使产品经理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从而设计出一些新产品。对用户需求理解的越深,对创造新产品也越有好处。要想做一款好产品,产品经理的这些积淀比产品技能更要重要。
  产品也分阶段,不同的产品阶段对产品经理而言也不同
  同样类型的产品在不同的公司发展程度不同,对于产品经理个人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拿微博的例子来说,国内微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都是在借鉴Twitter,产品的功能架构和产品形态已经基本确定,对于产品经理个人的想法并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后来随着微博的逐渐发展,产品经理挖掘出新的需求,也会在最基本的功能之上逐渐做新的产品。一个行业发展成熟了,产品模式也会相对成熟,拿游戏平台来说,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游戏平台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那么你就可以构思更深层次的产品,例如玩家社区,而如果你的公司是从头开始做游戏平台的话,那就需要从最基础服务开始做起了,例如充值、客服。通常我们讲用户需求有层次划分,做产品也有阶段划分,之所以要提到这一点是因为这关系到产品经理个人的工作意愿问题。而行业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第一是公司面向的市场是空白的,第二就是公司已有其它产品作为资源支撑,像很多音乐网站都开始做游戏平台了。
  产品经理个人的思维很重要
  在职业生涯中,很难说是自己会一直做某种类型的产品,你做社交产品,不可能一直做社交,做移动端产品,也不可能一直做移动端的产品,一是因为客观条件,第二也会因为个人的主观选择。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在工作中日积月累养成一种好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很有益处的。假设你在PC端搭建了一个游戏平台,那么到了移动端上只是换了一种媒介,虽然由于硬件条件所限需要了解一些平台特性,但是你在工作中积累的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判断产品功能优先级的标准等等这些知识是适用于所有产品的。虽然做的产品不一样,但是做产品的套路是一样的。拿公交站牌举例,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产品,平时你看到它就可以分析它的用户群体,公交站牌的作用,揣摩用户的需求,以及现有公交站牌的弊端,如果不好的话该如何优化它等等,这是产品经理思考问题的方式。好的产品思维可以保证你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如鱼得水,但是对于挖掘用户需求并不会起到直接的益处。
  曾经看到网上有篇文章抨击互联网思维,文章说互联网思维只是把传统企业本身会有的步骤与产品开发的过程进行了匹配,IT从业者转到传统行业中创业的也正呈上升趋势,很多人都也已经小有成就了,这就验证了IT这个职业所培养的个人的思维也适用于其它行业,并且在其它行业也会做的很好。不谈什么互联网思维,主要的是个人做事的思维。
  产品设计流程对做产品的影响
  明确的工作流程会使得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更加严谨,思路更清晰,我个人其实是很看重工作流程的,但是逐渐的工作会发现,好的流程固然会使产生结果的过程更加顺畅但是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好的结果。交互模型、页面流程图等,产品经理做的很多工作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来是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第二也是为了促使在产品内部的讨论会议上大家能达成共识,第三也是为了便于与其它部门沟通。我相信有规范的流程更好,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流程只要你能思路清晰并且能跟别的部门把需求表达清楚即可。当然能做到这点也需要产品经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对要做的产品逻辑非常清晰。
  互联网公司中各职位之间具有交叉性
  最近在工作中有一种强烈的感触,互联网公司内各职位的职责会有一定的交叉性,运营、产品、设计、技术彼此之间都可以给彼此的工作一些参考意见(交叉性最大的应该就是产品和运营了,在某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产品和运营都需要密切合作)。最悲催的就是产品了,不管是技术还是设计对于产品设计也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一个产品经理经验不足或者逻辑思维不够好的话,个人在产品中的主张会很容易被驳斥掉,因此在产品工作中严谨性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不管是产品还是设计都有其专业性,但是这种专业性是存在于产品创造的过程中。由于产品所面向的使用者是人,那么人们自然就有根据个人的使用感知来对产品的结果进行评判的权利。
  个人感触,或许是因为产品经理总是需要跟别的部门同事打交道,随着工作时间逐渐增长,对其他职位的工作内容也会有所了解,慢慢的对别人的工作内容也会有所兴趣,所以利用空闲时间也可以学习一下其它职位所需的知识。况且在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中,也会要求除了产品技能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工作经验。即便不精通,也可以了解一下,而且产品经理很多时候扮演的也都是项目推动者的角色,懂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会利于在工作中的沟通。
  产品经理的麻木性
  当我们由一个用户成长为一个专业的产品设计者之后,在这个行业你干久了,看到一个产品你能大致的猜出他们背后这么做的意图,渐渐的会觉得很多事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候内心身处作为一个用户的意见就很容易被掩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触,就是工作时间久了会有一种对产品的麻木性。这种麻木性主要是指对产品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特别是当你所做的产品行业内竞品已经大同小异,并且现有的产品已经被证明没问题的时候,短时间内会有一种觉得产品已经没有改善空间的错觉。好在这种麻木性是暂时的,自己终究还是一个用户,还有自己对产品主观的感知。
  劝告大家在工作中忙碌的时候静下来心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产品。虽然我很不赞同抄袭竞品,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竞品的改版对自己的产品的确会有启发。
  好了,就写到这了!
  作者:马虎眼(微信账号:mahuyan)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转行产品经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