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考研院校排名有哪些院校在招生

2016考研专业:劳动经济学专业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16考研,对考研专业了解越多,考研人越易选出适合自己的方向,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将陆续推出,进行基本的专业介绍,探析就业前景与方向,推荐知名院校,介绍相近可调剂专业,并以一所高校为例对课程设置进行说明。这些与考研专业相关的详尽信息将有助于考研人深入了解专业,预祝大家2016考研金榜题名!本文为大家介绍劳动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介绍
  劳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之一,此学科以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所引起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劳动经济理论与实务的学科,具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双重属性。
  1、研究方向
  (01)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理论
  (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3)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劳动经济计量)
  (04)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2、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有较强业务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系统了解劳动经济学和其它经济学知识,对于国内外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有较清楚的了解;能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手段;熟悉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身心健康。学位获得者能够胜任研究、教学和经济管理工作。
  3、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901经济学
  (注: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全国较强的招生单位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备战2019年考研 你需要做这些!
考研圈 研友互动 发现导师
研究生留学qq群: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在线
CERNET Corporation
主讲:吴_ 陈成业 程黄维
主讲:爱情课堂
扩展阅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招生专业:
&&所在院校:
 各地热招:      
记录教育点滴&&图研考研
专业人气榜
&&排名 专业名称       人气   开设院校
高校人气榜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相关专业推荐
本专业点击排行
导师推荐博士硕士劳动经济学
(1)学科概况
&&&&&&&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者激励、劳动力市场机制和劳动经济公共政策等方面理论与实务的经济学科,它对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劳动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指导作用。
&&&&&&& 劳动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呈现出经管结合的特征。综合运用理、管、工等学科研究方法,以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思考的方法,研究劳动经济学科问题,建立经、管、理交叉多学科渗透的研究方向,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特色学科。在培养方法上,一贯坚持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近几年,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课题18项,其中有2项获国家级奖励,12项获省部级奖励。出版学术著作11部,在高水平刊物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89篇。现有的经济科学实验中心居国内一流水平,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培养劳动经济学研究生提供了优越的实验条件。
(2)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为各类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培养从事劳动经济学科研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学科研究范围
&&&&&&&劳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劳动的人的、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直接发生联系、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高度相关、与政府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密不可分的极有价值的实用学科。由于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劳动问题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永恒主题,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更加凸显出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我校的情况,设四个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组织行为管理、劳动就业与保障研究。
我校劳动经济学科创建于1985年,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劳动经济学是以经济学为基础,与产业经济学、管理有着密切联系,是研究劳动资源有效配置的学科,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我校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理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社会保障研究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经济学科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本学科在劳动经济领域内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对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分配政策与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为铁道部及所属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用定量方法对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成效;密切关注地区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重大问题的研究,对区域性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提出了有效建议;针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前沿问题展开,并密切关注地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或措施;此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方就业与再就业,劳动力流动及统一劳动力市场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对策性研究,对劳动力市场政策,解决人群如女性、残疾人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等问题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经济与贸易学院
应用经济学(全日制学术学位)
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主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应用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反过来又丰富了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本学科是重庆市“十二o五”重点学科,目前已设在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贸易学等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专职硕士生导师1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博士18人,设有重庆市重点人文研究基地--“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和较雄厚的科研实力。近5年来,本学科教学与研究人员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新华文摘、会计研究、改革、管理工程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核心期刊145篇);出版专著10余部、教材6部;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69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78万元;获得各级政府颁发的各类科研成果奖多项。本学科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建立有密切的学术联系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研究方向如下:
1、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的再生产、供给与需求、、劳动力的宏微观管理、工资、中的经济问题、劳动效率等。劳动经济学2006年被纳入重庆市“十一五”重点建设的学科,下设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创新三个方向;
2、金融学:金融学是主要研究货币运动规律与特征的应用经济学科。以货币为主要研究对象,不断发展的金融国际化和金融创新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金融学下设金融市场理论与政策研究、数理金融方法及应用两个方向;
3、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的实用型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专业下设产业组织与产业创新、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两个方向;
&4、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学以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向国际经济合作与投资领域扩展。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并重,政府层面与企业层面相结合。国际贸易学下设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两个方向;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专业下设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两个方向。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03年,现有金融学(国家特色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财政学、保险学、投资学和金融工程等专业的学士学位授权,金融学(含保险学)、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及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金融硕士和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博士学位授权,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学院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财政学系、风险管理与金融工程系、应用经济学系,经济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金融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现有在册教师6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4人,讲师及助教38人;7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1人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计划,1人入选国家民委英才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西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2人。
学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学术立院,科学发展”的理念,以研究中心为平台,高级别科研项目为纽带,在民族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城市经济、宏观经济等领域成绩喜人。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金融研究中心。近5年来,作为项目首席专家和主持人单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近3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近20项、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科研项目60余项,各级地方政府横向项目80多项。在《经济研究》、SSCI、SCI、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
近年来,学院先后主办和承办了“全球化与新形势下的中国西部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空间经济学年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等10多场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年会,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主编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西南民族大学华丰经济学丛书》、《中国民族地区发展丛书》,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主办“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觉知论坛”和“经济学院学术年会”等学术报告系列,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及大陆、台湾、香港等地著名高校的数十位学者来院举办学术讲座,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现在,经济学院已成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的基地和重要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基地。
2015年有12个专业面向海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包括科学硕士(10个):政治经济学、金融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和专业硕士(2个):金融硕士保险硕士。
1.政治经济学专业 &
简介: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外国经济学说的积极成果,运用财政、金融、产业等部门经济学理论,借助计算机技术和数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本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不仅能从事高层次的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能胜任发展战略、发展计划、发展政策的研究、制订和咨询,还能从事经济管理工作。
学科带头人与团队:黄毅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5部,支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团队由安果教授、何雄浪教授、钟海燕教授组成,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初试专业课科目:数学(三)、经济学原理
2.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简介: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个经济学科。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应用研究能力,具有严谨求实思想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下设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等9个二级学科。
学科带头人与团队:郑长德教授,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计划,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多个全国性学术团体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团队组成:
国民经济学:陈桢教授、陈灿平博士、汪锐博士;
区域经济学:何雄浪教授、钟海燕教授、李皓博士
金融学(含保险学):郑长德教授、曾庆芬教授、伍艳教授、周克博士、杨海燕博士
产业经济学:姜太碧教授、张小兰教授、朱文教授
财政学(含税收学):安果教授、王永莉教授、杨胜利博士;
国际贸易学:涂裕春教授、马江博士、黄毅教授
劳动经济学:范钛教授、廖桂蓉博士、马艳霞博士
数量经济学:蒲成毅教授、毛瑞华副教授、何雄浪教授
国防经济:郑长德教授、潘久艳博士、李皓博士
初试专业课科目:数学(三)、经济学原理
3.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 &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初试专业课科目: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金融学综合
4.保险硕士(Master ofInsurance) &
培养面向各类保险公司、保险监管机构、灾害预防和控制机构、社会保障组织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从事风险评估与管理、保险产品设计、保险精算、保险财务管理和保险运营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保险专门人才。
初试专业课科目:数学(三);保险专业基础。
咨询地址: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行政楼1004;联系人:冯筱
& & & & 咨询电话:028—;QQ:
专业点分布请问劳动经济学研究生有没有实用性,就业前景怎样_百度知道
请问劳动经济学研究生有没有实用性,就业前景怎样
请各位大神赐教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经济学研究生  一、专业介绍  劳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之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按社会重视程度:  经济类相关证书. 专业必修课  人口资源环境统计学 、人口经济学 . 专业共同必修课  管理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3,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2、质量等指标排序、成熟的学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有较强业务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系统了解劳动经济学和其它经济学知识,对于国内外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有较清楚的了解;能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手段:  北京、上海、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学  2 .任意选修课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相同一级学科下其他相关专业  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  四、课程设置(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一) 必修课(学位课)  1 .公共必修课  (1)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第一外国语  2: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型的国有企业: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此学科以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所引起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许多优秀毕业生都已走上政府部门的领导岗位和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岗位。劳动经济学在理论基础、技术手段、西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 指定选修课  计算机应用、社会学原理、生态研究文献选读、区域与城市经济学、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在经济学20多个分支中,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予以了较高的评价。  1。据调查显示,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第二外国语  五、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经济学专业就业总体来说前景很好、劳动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国内外人口、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排在第二位,仅次于金融经济学、方法论以及做研究的资料积累,内部有各种分支、南京理工大学  三、民营企业及外国在华投资企业工作、推荐院校  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全国较强的招生单位有、农业经济学、学者和政府的高层领导,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  (3)就业规划、广州、深圳就业选择面广  (2)就业领域:  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等院校、理论流派和各种与政策相关的长期讨论的问题。  六、就业方向及规划  (1)就业地区、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2)劳动经济学专业国外发展前景广阔,内容丰富,涉及领域非常广泛。  在美国、研究方向  (01)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理论  (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3)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劳动经济计量)  (04)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注、数据库等方面,都属于经济学中比较前沿、先进、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二) 选修课(非学位课)  1、课题数量及发表文章数量、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具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双重属性、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身心健康。学位获得者能够胜任研究、教学和经济管理工作。  3、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901经济学  (注: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二;熟悉掌握一门外国语: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是研究劳动经济理论与实务的学科。通过考试可以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许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著名的专家
采纳率:5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劳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经济学考研院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