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刘秀的皇后军事家岑彭是刘秀用了什么方法使他归顺的

东汉军事家岑彭是刘秀用了什么方法使他归顺的_战史风云_旧历史
当前位置: >
> 东汉军事家岑彭是刘秀用了什么方法使他归顺的
东汉军事家岑彭是刘秀用了什么方法使他归顺的
  岑彭马武都是东汉时期的军事家,且都是云台二十八将中的人物。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人。岑彭早年是在自己的家乡新野的棘阳当县长的,后来朝廷动荡,政权发生改变,岑彭被任命为归德侯,在刘縯手下做事,逐渐被升为大司马、都尉...
  岑彭马武都是东汉时期的军事家,且都是云台二十八将中的人物。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人。岑彭早年是在自己的家乡新野的棘阳当县长的,后来朝廷动荡,政权发生改变,岑彭被任命为归德侯,在刘縯手下做事,逐渐被升为大司马、都尉、太守。    马武雕像  建武元年即公元25年的时候,岑彭又归到帐下做事,被任命为刺奸大将军。刘秀称帝后,岑彭被封为廷尉,随后又被封为征南大将军,舞阴候,多次跟随刘秀作战,立下汗马功劳。在建武十一年即公元35年的时候,岑彭奉命讨伐公孙述,被公孙述派遣的刺客刺杀,身亡,被刘秀追为壮候。  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即今天的河南唐河县附近。马武年少的时候为了躲避仇家的追击在江夏居住,后来加入绿林军,成为将领。在公元24年的时候归顺刘秀,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刘秀称帝后封为捕掳将军,杨虚候。  在民间艺术中,马武和岑彭是民间传说和戏曲中最受百姓喜爱的大汉大将军,在民间的传说中,马武是个嫉恶如仇、重情重义的人,具备一个英雄的所有优点,几乎被神化了。在民间,马武被称为“武瘟神”,是武门神,其画像经常被人们贴在门上。  岑彭马武对花刀的故事出自明代的《东汉演义》,说的是喜欢长的好看的岑彭,而马武呢因为比较黑,长得不好看,所以在二人对刀的过程中,王莽命岑彭为第一,马武第二,马武不服,便大闹考场。从岑彭马武对花刀的故事也可以看出马武的耿直和可爱,怪不得百姓那么喜欢他。  收岑彭  收岑彭说的是东汉大将岑彭的故事,这个故事被后人改编成多种艺术作品,如豫剧,汉调二簧,京剧等等。《收岑彭》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除了岑彭外,还有邓禹、王莽和刘秀。当时岑彭还在王莽手下做事,王莽命令岑彭镇守冀阳关,因为刘秀当时的势头很盛,屡战屡胜,汉将根本无人敢出去应战。   东汉大将岑彭  邓禹知道岑彭非常有才能,而邓禹呢已经被刘秀收买了。所以邓禹的任务就是想个方法,让岑彭归顺刘秀。  邓禹知道岑彭的父亲是被王莽杀害的,而岑彭又非常孝顺,所以便让人打扮成响马将岑彭的妻子抢走,抢到汉军大营。另外还让部下扮演女的让岑彭的母亲收为干女儿,并把岑彭的母亲也带到大营,引诱岑彭前来,岑彭果然到邓禹那里要人。  这时候邓禹便开始唱,唱岑彭杀父之仇不报,唱起三纲五常,说岑彭上了王莽的当,而岑彭的母亲也是在剧中唱道,岑彭是认贼作父,不该做王莽的驸马郎,是个不孝的儿子。这些话让岑彭颜面扫地,刺激岑彭的自尊,像打一场心理战,最终岑彭的防线被邓禹冲破,岑彭归降了刘秀。  《收岑彭》这个故事突出邓禹的机智和口才,知道岑彭的软肋是他的母亲,而岑彭这个人物形象在戏曲中是个非常为难的角色,一方面要顾及母亲,另一方面又要背弃自己现在的上司。  在岑彭归顺刘秀后,忠心护主,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也算对得起自己的原则。
  袁盎在汉文帝的时候,很受汉文帝的器重,汉文帝也很信任他,袁盎说的话汉文帝一般都会听。但是到了汉景帝继位,晁错当时是御史大夫,又因为袁盎和晁错向来不合,所以就派人查收了袁盎当吴国丞相时吴王赏赐的财物,并要论罪处罚
  咱们今天说的这个人简直比赵高、阎乐还让人不可思议,因为他竟然设计害死了当时的太子,然后又害怕当时的皇帝怪罪于自己,就杀了皇帝,之后呢拥护一位幼帝上位,还被他给杀了,而且在这期间,他的权力简直大的是不行不行的!网
  要是一个英俊可爱的太监,被派在深宫中服侍一个贵妃,朝夕相对,日久生情,也不是没有可能。贵妃独居深宫,久而生怨,而太监无论如何毕竟是男性,于是就把面目俊秀的年轻太监,拉上床去,即使拥抱而卧一番,对于贵妃而言,也有相当的情
  岑彭马武都是东汉时期的军事家,且都是云台二十八将中的人物。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人。岑彭早年是在自己的家乡新野的棘阳当县长的,后来朝廷动荡,政权发生改变,岑彭被任命为归德侯,在刘縯手下做事,逐渐被升为大司马、都尉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东汉开国皇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光武帝刘秀(上)
东汉开国皇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光武帝刘秀
刘秀(前6年—57年),东汉王朝开国皇帝。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刘秀与兄乘势起兵,在昆阳之战中大破新莽42万大军,新莽政权立时崩塌。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在河北鄗城的千秋亭登基称帝,刘秀所建立的这个新的王朝仍然沿用了其祖先刘邦的国号—“汉”,故史称刘秀所建立的汉朝为东汉。是为光武帝。称帝之后,又经过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终于削平各个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光武帝偃武修文,实施度田,释放奴婢,励精图治,国势达到了顶峰,后世称之为“光武中兴”。
&【人物生平】
  与兄起兵合击新莽
  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襄樊枣阳),为高祖九世玄孙。王莽天凤年间(公元 14—19
年),刘秀到长安求学,受教于中大夫许子威,攻读《尚书》。他只求弄通大义,不拘字句。由于家境并不宽裕,学费不足。刘秀还曾与同学合资买条驴,让仆人赶驴拉脚挣钱。王莽地皇三年(
公元 23 年),南阳饥荒。
  西汉初,高祖刘邦分封同姓诸侯,该镇就是思缮诸侯国的驻军之地,并设有马家庄、马桥等练兵场,从那时起这里的人们习武强身蔚然成风。
  西汉末年,政治混乱,外戚专权,民不聊生。刘秀加入绿林军后到这里寻臣访将,当地的姚期、马武、岑彭、邓禹用当地的青龙酒招待刘秀,席间他们义愤填膺、慷慨陈词,气氛十分活跃。刘秀喝得酩酊大醉,姚期等人扶之经沟而归。随后姚期等四人随刘秀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并辅佐刘秀登基;姚期等四人则位列二十八宿之中。后来人们纪念姚期等四人,把扶刘秀而经过的沟叫“扶主沟”,当地叫“扶沟村”,并留下民谣:“刘秀痛饮青龙酒,豪气上升冲斗牛;姚期马武诚相助,打败王莽坐神州”。
  话说刘秀登基之后,扶沟村一带一连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倡导,认为这是龙王有德,施恩于这里,应给龙王安个家,就这样建立了龙王庙,取名“龙德寺”。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从方圆数百里来祭敬龙王,求雨的、排涝的各有所需,则有求必有应,后来“龙德寺”逐渐取代了“扶沟村”。------亳州晚报对此有详细报道
  据碑文记载(碑现陈列于亳州市谯城区龙德镇酒厂之中)“亳城之南距三舍,地曰‘扶沟村’,寺曰‘龙德寺’,在唐宋时为龙泉院。其镇最古,上有凌霄汉,中有浮屠,下有舍利住持,为一方名刹”。到了唐朝,龙德寺的名气越来越大,有碑文记载“在唐宋时为龙泉院”,院内除塑有龙王、佛爷、老君、孔子像外,还塑有姚期、马武、岑彭、邓禹之尊;再加上龙德寺西侧有千株松柏,故唐时有幅描写龙德寺的对联:“虎踞龙盘将相三圣龙泉院,凤舞鸾栖松柏千株凤凰岭”。到了五代后梁,据传朱温的后裔朱真在公元921年选“龙德”(现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龙杨镇
龙德集)立都(龙德(921年五月-923年十月)是后梁末帝朱友贞的年号,共计3年。吴越太祖钱鏐同时用该年号到923年十二月;闽太祖王审知亦用此年号(921年五月-923年三月)。)
  刘家的宾客徒附等有很多人投奔了王匡、王凤的义军。刘秀本无心参加起义,便躲到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去当了谷商。其兄刘縯先自起兵,自称拄天都部。刘秀在新野遇到宛县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李通,并成为好友。编造一条谶“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劝说刘秀起兵。十月,和刘通及徒弟刘轶等在宛起兵。这时刘秀
28 岁,开始了推翻新朝,重兴汉室天下的戎马生涯。
  刘縯、刘秀为了保护自家利益,主动派人与新市兵、平林兵联合,进攻宛县失利后。刘縯、刘秀便到下江兵营中,说服了下江兵首领王常,合兵攻击莽军,这年二月辛已(公元
年),三支义军拥立刘玄为天子,以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派刘纟寅攻取婉城。三月刘秀随诸将攻克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昆阳东)、郾县(今河南省郾城县),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王莽感到威胁到了他的统治。便率莽军将昆阳团团围住,刘秀各处求援兵赶到,城内义军勇气倍增,里应外合,大败莽军,昆阳之战,刘秀挽狂澜于既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王莽政权的丧钟,由此而敲响。
  在昆阳之战和 5
天后的攻克宛城中,刘縯和刘秀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在绿林军中深入人心,地位更加显赫。刘縯没当上皇帝,心中十分不服,刘玄本人也怕帝位被夺,于是就杀了刘縯等人。那时刘秀正在外地巡视,获悉后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足,不敢公开对抗,心中十分不安,便立即赶回宛城,向刘玄请罪。取得了刘玄的信任,刘玄加封刘秀为武信侯,拜他做破虏大将军。
  公元 23
年,义军攻破长安,王莽败亡。更始帝刘玄迁都洛阳,拜刘秀为司隶校尉。刘秀持节出巡黄河以北,此时官拜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为了与在邯郸称帝的王郎争夺河北,自行招兵买马,招降纳叛,依靠地方官僚集团,并利用和联络一部分农民军,终于夺取邯郸,消灭了王郎,在河北站稳了脚根,有了立足之地。刘玄看出刘秀的势力越来越大,便命令他停止作战回洛阳。刘秀以黄河以北尚未平定为由,第一次公开违抗刘玄形成的命令。
  统一天下善政立业
  此时的长安政坛十分混乱,赤眉军各自为政。形势对刘秀扩展势力,扩大地盘很有利。刘秀先征发铜马,逼降铜马、高湖等义军,兵力由数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人们便鼓动刘秀称帝。建武元年(公元
年),六月己未日,刘秀称帝,国号汉,几乎同时,赤眉军拥立刘盆子为帝,与刘玄开战,不久刘玄被绞死,更始王朝至此结束,而刘秀在赤眉与绿林余部厮杀削弱时坐收渔利。
  刘秀登基伊始,就以与刘玄的强烈对比,出现在中原错综复杂的政治舞台上。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六月,刘秀即位不久,大军直下,包围洛阳。固守洛阳的朱鲔因参与谋划杀害刘纟寅,在刘秀以黄河水起誓的保证不讲仇的情况下,朱鲔率全体守城将土向刘秀投降。刘秀兵不血刃,占领洛阳城,拜朱鲔为平狄将军,扶沟侯。刘秀定都洛阳。
  建武二年(公元 26
年),又在洛阳建起宗庙。在宗庙右边建立稷坛。以表示自己建立政权,拥有国土。刘秀认为赤眉军是心腹大患,先派邓禹、冯异与赤眉作战,逼迫刘盆子率百万之众请降。解决了卧榻之侧的赤眉主力,又先后讨伐刘永,定河北,灭掉朝秦暮楚的隗嚣,夷平得陇望蜀的公孙述,于建武十三年(公元
37 年)统一中国。
刘秀建立东汉后,在政治上改革官制,加强对官吏的监察,强化对军队的控制。在经济上,实行度田,把公田借给农民耕种,提倡垦荒,发展屯田,安置流民,赈济贫民。在思想上提倡经学,表彰名节。由于这一切措施,使当时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东汉王朝得以兴盛,史称「光武中兴」。在位三十三年卒。
  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昆阳之战中,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部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
  光武在战争中所以能够克敌制胜,还在于他注意讲求策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在统一战争中,善于采用政治攻势,如宣布释放奴婢、刑徒,减免赋税刑法,用以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还注意整饬军纪。早在他担任更始政权的将军时就注意约束部下遵守军纪,这就有利于取得更多的支持。
  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汉书》作者范晔论曰:“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马光也说:“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他们对于光武帝在统一全国后的政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宣布图谶于天下,用儒家思想和图谶相结合的混合物加深对国家人民的思想统治;光武有纳谏之失,贬逐了桓谭、冯衍等直言敢谏之士,有拒谏之失;但大体说来尚能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这些评论,对于评价汉光武帝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世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评光武帝说:“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虏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对当时历史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集权于尚书台
  光武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简化机构,裁减冗员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提倡儒学,表彰气节
  出身皇族世家的刘秀,从小接受儒学教育,在征战时就重视儒学。每到一处就征集古代典籍,并且拜访当地著名的儒学人物,请他们当官或者封赏他们。光武帝以儒学方略治理天下,每天处理完政务后,还和很多他们彻夜畅谈儒学经典,秉烛诵读,夜深不寐。有时还亲自主持有关文学的辩论。自称乐此不疲。
  建国后,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还常到太学巡视和学生交谈。在他的提倡下,许多郡县都兴办学校,民间也出现很多私学。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颁布诏书,明告天下,广泛寻访隐居的学者,提拔渊博的儒士,如逢萌,周党,王霸,严光等,史称”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旌帛蒲车之所征贲,相望于岩中矣。”“举逸民天下归心“。后来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时涌现了许多如李膺、陈蕃、范滂这样蹈仁践义、视死如归、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刚烈士大夫。东汉末年,对高士的欣慕往往胜过王公贵族,可以说与这种对气节的倡导有关。
  注意民生,与民休息
  第一,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重情重义宽容仁爱 
  天下初定后,刘秀与一同出生入死的功臣勋将们宴饮时,突发感慨说:“朕要是不起兵讨逆,可能就要终身做学问了。”的确,刘秀是中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皇帝,太学生出身。刘秀接着又问道:“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意思是说:大家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们又是怎样的境遇呢?)”。太傅邓禹说:“我要是没有遇到陛下,可能是一个五经博士了。”扬虚侯马武见皇帝和首辅都这么谦虚,就说:“马武要是没有遇到陛下,一定是去做县里抓捕强盗的捕头了。”光武说:“你马武自己不去做强盗就万幸了,哪还指望着你去抓强盗?”君臣相对大笑。
  这是何等其乐融融的场面,试想怎样的君主才能与自己的臣下有这份融洽?如果他不是个重情重义、宽容仁爱的人,他的属下会在他面前流露出开怀的笑声吗?
  史籍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不妨随手撷取几则:
  刘秀手下的猛将贾复作战勇猛,常置生死于度外,刘秀时刻关注贾复的生命安全。当听说贾复伤重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听说贾复的夫人怀孕了,如果生的是女孩,我的儿子就娶她,如果生的是男孩,将来我的女儿就嫁给他。”
由于刘秀有意不让贾复出征,使他具体战功不多,每当诸将论功时,刘秀都要替贾复说上一句:“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刘秀早年有“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后来他就把执金吾一职许给了贾复,足见对他的赏识之心。为这样的君主效力,谁又能不舍生忘死呢!
  冯异先前是王莽阵营中人,后又依附刘秀,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冯异曾连续数年镇抚关中,威权日重,民间称之为“关中王”,朝中亦有人非议。刘秀便将参毁的书信交给冯异本人,冯异看后惊恐异常,上表自辩,刘秀安慰他说:“没什么可以担忧的!”后来冯异入朝觐见,刘秀向满朝文武介绍:“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回忆起几年前在河北逃难时,冯异为自己弄来豆粥与麦饭充饥,刘秀又感慨地说那是一份无法报答的厚意,这些话让冯异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
  大将李忠从军之后,不能照顾家人,往往失散。刘秀对李忠说出了这样的话来:“今吾兵已成矣,将军可归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属者,赐钱千万,来从我取。”
  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在邬地(今河北束鹿县东南)作战,大败敌军后,投降他的人并不很安心。刘秀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他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降者感叹道:“萧王(刘秀当时被刘玄封为“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自建武二年至四年,刘秀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规定民有被卖为奴婢而愿意归随父母的听其自便,奴婢主人如果拘留不放,就依法治罪,对于没有释放的官私奴婢,也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人身保障,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灸伤奴婢者要依法治罪。
  勇猛大丈夫多谋军事家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皇帝,昆阳大战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十几人冲出王莽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搬来救兵。冲出重围却未折损一兵一骑,后以三千子弟兵大破王莽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的神话。
  刘秀又是中国历史上参与和指挥战争最多的皇帝,他的对手仅称帝号的就有王莽、王郎、刘玄、刘盆子、张步、刘永、李宪、彭宠、卢芳、公孙述等。
  在东汉王朝开国战争中,刘秀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他善于把握战机;长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精于避实击虚,奇正并用,运动歼敌;勤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战术;强调连续进击,不给敌人以喘息和反扑的机会;重视利用人和,唯才是举,使麾下将士能充分发挥才干;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刘秀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刘秀的统一离不开武力,但他在运用军事打击的同时,注重采用种种灵活手段,争取以和平方式降服对手,可谓仁至义尽,这在古代帝王中更不多见。
  能够说明刘秀的军事才能的例证很多,这里无须细述。但刘秀的一段话却说明了他辉煌的战绩背后的苦楚。建武八年,大将岑彭率兵跟随刘秀攻破天水,并与吴汉在西城包围了割据陇上的隗嚣。当时,公孙述(蜀地的割据者)的将领李育来救隗嚣,被盖延、耿包围在上。光武帝东归,写信给岑彭说:“两城若下(指西城、上),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刘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的感触让后人唏嘘不矣。
  知人善任凝聚力量
  刘秀能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使用得当。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将帅能在不违背总的战略企图下见机行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马援称他“恢廓大度”,“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
  耿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年纪最小,刘秀到河北的时候他才二十出头,但耿作战勇猛,兵法娴熟。耿曾在河北时救过刘秀的命,刘秀常常把他比作韩信,颇为欣赏。曾经亲昵地说他:“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河北平定之后,耿献平齐之策,刘秀同意他率兵前去,结果真就大功告成。
  刘秀高兴之余,饶有兴致地又拿耿与当年的韩信做了一番比较,结论是耿的能力更强,同时又回顾了当初耿献策时的情景:“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遂得出了流传后世的定论:“有志者事竟成也!”这对耿来说,是何等欣慰的评价啊!
  刘秀起兵路过颖阳时,王霸和一帮朋友去投靠。刘秀豪情盖天地说:“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此后王霸便忠心耿耿地追随在刘秀左右。刘秀在河北邯郸和王郎作战时,遭到了重大挫折。危急时刻,随王霸的一道投奔刘秀的人纷纷溜走。刘秀对王霸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颖阳时,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吏。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就是这个铁面无私的祭遵,连刘秀喜欢的人犯法也不放过,刘秀本来很生气,但是觉得这么做是对的,并且借此警告诸位臣属:“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你们防备点祭遵这小子,我的人犯法他都敢杀,更别说给你们面子了)!祭遵去世后,刘秀常常怀念他,并不时感叹“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有这样的领袖,才能有这样的干将,有这样的干将,才能成就这样的事业。
我的更多文章:
( 16:01:03)( 20:56:35)( 20:55:33)( 20:49:34)( 20:45:51)( 20:41:19)( 22:56:25)( 16:31:11)( 23:00:46)( 22:20:2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汉刘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