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列强军队哪个白刃战网游末日之最强职业者

1.4K2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503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如果你穿越到民国时期,下面武器枪械6选1,你选择用哪件打鬼子?_今日事件-新闻事件-最新事件-新闻网
如果你穿越到民国时期,下面武器枪械6选1,你选择用哪件打鬼子?1、毛瑟C96军用手枪(驳壳枪)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在中国又称驳壳枪,盒子炮,欧洲则多称其为毛瑟C96。毛瑟厂在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如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其枪身宽大,因此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德国毛瑟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枪长288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战争中使用较广。20响的“驳壳枪”和“盒子炮”就是指这种手枪。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驳壳枪作为手枪则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朱德、杨靖宇等很多大将都佩戴毛瑟手枪。2、汉阳八八式步枪(汉阳造)说起八八式可能不太知道,但说起汉阳造肯定略有耳闻。汉阳八八式步枪,又称老套筒或汉阳造,由张之洞所建立的汉阳兵工厂获得德国授权生产的1888年式步枪(即Gew 88),是中国生产的第一款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在清末一直到朝鲜战争战都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步枪之一,在军队服役超过60年,可以说是20世纪初中国军队的代表性武器。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一直到抗战结束,汉阳造在中国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由清朝新军开始,北洋军、北伐军、中央军、红军,汉阳造武装了无数的中国部队。到了八年抗战,抵御外侮,可算是老树开花又逢春。直到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仍有许多部队持着汉阳造,在冰天雪地中与十六国联军拚杀。汉阳造在军队服役超过60年,可以说是20世纪初中国军队的代表性武器。3、南部十四式手枪(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枪是1925年(大正十四年)由南部麒次郎以其南部陆式手枪作为基础而设计出来的手枪,发射同为由南部麒次郎设计的8×22mm南部手枪弹。此枪设计者为南部麒次郎大佐,外形几乎模仿德国鲁格P08式手枪。但设计得比较失败,比如撞针硬度不够且较脆,击发无力,容易折断,甚至连自杀也无法保证(美国大兵语)。卡壳频繁,由于弹匣卡笋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射击时弹夹易脱落(好可怕),容易走火。距离一远子弹就乱飞,穿透力极差,连厚一点的木板门都无法击穿(八路军战士语)。即使八路军没有枪没有炮,也不愿使用这枪。这实在一款设计得糟糕的手枪。中国军人对南部十四式手枪的鄙夷,以及缴获的大量南部十四式手枪始终没有在中国抗日的正规部队中大量使用,还不仅仅是对60年前那段历史的情仇愤懑。南部十四式手枪这支枪,使起来真的叫人有些不可理喻,自当也是个中缘由。4、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一一年式軽机関铳)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6.5毫米口径轻机枪,因于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1922年)定型成为制式装备而得名。因其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故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军事大国出现了新一轮军备竞赛和军事思想变革的风潮。日本为了增强一线徒步步兵的火力,效仿欧美列强军队的做法,日本开始为步兵班、组设计一型由1~2人操作使用的自动武器——轻机枪。二战中,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使用中暴露出大量问题,不能适应作战需要,被1936年(昭和天皇十一年,日本神武纪元2596年)定型的用30发弹夹供弹的九六式轻机枪替代。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装备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曾被中共敌后游击队缴获大量使用,但在正规军中从来没有使用,可见其质量极差。5、中正式骑步枪(中正式)中正式步骑枪为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使用7.92毫米尖头型毛瑟步枪弹,正式名称为中正式步骑枪,最早在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11厂)组织生产,以取代国民革命军所装备的汉阳八八式步枪,因蒋中正而得名。从生产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骑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中正式”的缺点是拉动枪机较费力,加之,在持续射击时,枪匣与枪机因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更难拉动;射击精度、射程都不如日式。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仍在生产全枪长为1275毫米的“三八式”友坂步枪。“中正式”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仍短于“三八式”步枪加装刺刀的长度,在白刃战中比较吃亏。6、有板三八式步枪(三八大盖)在坦克出现后欧洲军方注意到配合坦克进攻的步兵的最佳射击距离为400米内,而非传统的六百至八百米, 由此掀开了新的步枪设计理念,各国将制式步枪进行改造并将步枪缩短,成为短步枪,使其缩短射程。例如毛瑟公司将毛瑟98式步枪从1.24米调整为1.1米,苏联将莫辛纳干步枪从1.3米改为1.2米,而受德国影响较大的民国政府也将汉阳造从原来的1.25米改为1米。就在全世界将步枪长度改短时,只有日本对此趋势不感兴趣。一战胜利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将法国作为陆军军事学习的对象,加以模仿。尽管法国也将步枪改短以适应配合坦克进行攻击,但法国军界仍认为坦克等机械化车辆只是辅助步兵作战的武器,真正决定战场进攻胜负的是类似马奇诺的要塞堑壕火力支撑体系。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大量建造炮楼碉堡便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要塞作战体系下,长步枪的长射程具备的优势不言而喻。日军放弃了更适应机械化坦克集群推进的短步枪而选择了更适应要塞堑壕体系下的,利于肉搏的长步枪。由此,二战中最长的步枪-- -- 三八式步枪诞生了。为什么清军打不过西方列强的军队?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856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079分享邀请回答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K1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82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7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游末日之最强职业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