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问题,这个减少潜艇鱼雷战CD能用在驱逐上吗

抗战中勇敢的国军鱼雷艇
我的图书馆
抗战中勇敢的国军鱼雷艇
中国的九艘轻型巡洋舰在战争开始不到一年内相继沉没,有的是被击沉,有的是自沉,基本失去作战能力。巡洋舰尚且如此,剩下的轻型炮舰炮艇更是不堪一击,不可能和日本海军正面对抗。国民政府迫于无奈,开始了战前就已经计划好的所谓非对称海军作战,也就是以水雷和鱼雷艇对日军进行牵制,尽量消耗日本海军的实力,阻碍他们的作战进度。作为两大撒手锏之一的鱼雷艇,是非常值得一说的,请听老萨来讲。
不可小视的鱼雷
说正文之前,老萨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如果重量相同,大家认为是鱼雷更厉害,还是反舰导弹更厉害?我想大部分都会说是导弹,其实诸位都错了。一个基本的海军常识是,飞弹攻击的是军舰表面,比如甲板,武器,指挥系统,动力舱等等。但军舰的这些部位都有较强的装甲防护,尤其大型军舰防御更好,甚至有多层坚固装甲。一般来说,除非是苏俄那种大型反舰导弹或者攻击的是敌人轻型舰只,一般不容易将其击沉,甚至难以重创。导弹的目的,多是将军舰打成重伤,让其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需要回港长时间修理,而并不是击沉。历史上被导弹击沉的大型军舰,多毁于管损不善,如4100吨的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而鱼雷不同,鱼雷攻击的则是水线下的船底部分。即使是大型军舰,由于设计原因,这个部位不可能有太多的装甲,轻型军舰更是几乎不设防。一旦被鱼雷击中,损伤会比导弹严重的多。尤其水线下部位一旦被击中,就会大量浸水,导致动力装置,弹药舱损毁,船只还会倾覆沉没,军舰基本就沉了。显然,鱼雷的攻击效率比导弹好得多。而且,鱼雷相比导弹,在重量相当的情况下,会有更大的装药量,威力更大。而且水和空气相比,几乎不怎么吸收能力,是非常好的能力传导体。鱼雷爆炸的能量最后基本都会被军舰吸收,而飞弹的能力则有很大的损失。所以说,鱼雷的伤害远比飞弹要严重。
还有,飞弹虽然有速度快,突防强的优势,但它都有各种引导的方式,比较容易遭受敌方的感染和拦截。上面说到的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之所以被法国飞鱼击中,主要是他没有开雷达,也没有做出预先的干扰,仅仅在最后几秒干扰了一下。但这个干扰也是成功的,将2枚飞鱼中的一枚引到了海里,但毕竟还是中了一枚。
而对于鱼雷并没有什么好的拦截办法,军舰以机动躲避为主,火炮打击为辅。简单来说,就是遇到鱼雷就跑。
鱼雷是很难受到干扰的!
所以说,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就威力来说,鱼雷比飞弹要大得多。
------------------最早的鱼雷,大家看到它是尖头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因为当时认为尖头鱼雷在水中阻力会最小,能够提高速度。但这些设计师也不用大脑想一想,自然界有这种尖头的鱼吗?没有,所以显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后来就把鱼雷,全部改成圆头。下图是早期尖头鱼雷的发射。其实最初的鱼雷并非这样从甲板上射出,而是类似于潜艇一样在水线附近安置鱼雷发射管,然后在水线附近发射。这种方式的命中率更高!不过,这种结构让船只变得很脆弱。一旦发射管附近中弹,立即会导致破裂和大量进水。平时如果操作失误或者风浪较大,也容易从发射管进水,所以最后全图淘汰掉了,一律从甲板发射!
中国人第一次和鱼雷接触---中法海战
所谓鱼雷,就是一种发射后在水中行驶,攻击军舰水线以下部位的海军武器。鱼雷最初就是一种水雷,经过几次改造成为现代的鱼雷。它的体型修长,在水中行驶的时候酷似一条鱼,所以被形象的叫做鱼雷,鱼一样的雷。
说起来,中国人和鱼雷打交道的时间非常早,不过却并不怎么光彩。
在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被法军先发制人,全军覆没。在激战中,法军使用了一种奇怪的武器。2艘船头撑着一根长长木杆的小艇,突然冲向福建水师最强的军舰扬武号和福星号。这个木杆酷似古代军舰的撞角,似乎是用来撞击敌船的东西。
由于是突袭,两舰甚至没有起锚,无法做出及时反应。结果木杆撞到军舰上,居然发生了大爆炸!最有战斗力的旗舰扬武号右舷在爆炸中受重伤,几乎动弹不得,随后虽然顽强抵抗,击伤法军旗舰,但还是被击沉。
扬武号的船员并不知道,这个装着长木杆的小艇,就是最初的鱼雷艇,或者叫做杆雷艇。
因为当年缺乏成熟的小型发动机,也没有基本导航设备,所以依靠鱼雷自行攻击是不现实的。
最初的鱼雷,都是用一根长木杆绑在小艇上,依靠小艇撞击敌舰然后爆炸。早在1876年,沙俄在和土耳其的黑海作战中,就曾经使用过这种武器,击沉过土耳其的一艘军舰。
这种撑杆雷发明于1864年,在1884年已经逐步被新式鱼雷淘汰,不算什么新东西。没想到最后居然用在了更落后的中国人身上,而且还有很大的战果。
扬武号轻型巡洋舰为舰队的旗舰,就这样被排水量还不到自己五分之一的老式鱼雷艇重创(1560吨:301吨),失去了至少一半的战斗力。
不过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此时的撑杆雷性能非常不好。木杆仅有10几米长,而敌人军舰火炮机枪射程最短也要500米以上。依靠这么大的小艇要扑到地方十几米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出人预料的突袭。
而且就算能够成功撞击到敌人军舰上,爆炸的威力很大,往往把鱼雷艇一起炸毁,这简直有神风敢死队的味道。
所以虽然杆雷艇在世界各国装备了20年,实际使用却很少,只有法军,俄军和南美一些小国用过。
突袭福建水师的两艘鱼雷艇,都是在清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发动的进攻,但也都被击毁击伤。
法军46号杆雷艇击中扬武后,随即遭到中国陆军岸炮的轰击,锅炉被击中爆炸,一人被炸死,军舰完全丧失了战斗力,逃向下游。
攻击福星号的45号杆雷艇也成功撞击到了军舰。但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杆雷没有爆炸,还死死卡入福星号军舰内。45号福星号立即遭到福星官兵的猛烈回击。由于距离太近, 福星舰又没有机关炮,官兵们便用步枪手枪,甚至小号炸药等一切能用的近战武器攻击敌舰。46号艇艇长拉都被步枪击伤头部,杆雷艇也多处受伤,急忙掉转船头,全力倒车,逃向美国军舰 企业号附近躲避。
这两艘小艇,也是此战法军毁伤三艘舰艇中的二个。
其实在马尾海战的时候,杆雷艇已经过时。
------------------法军杆雷艇撞击扬武号的场面,扬武号立即被重创。其实杆雷艇在当时已经属于落后武器,只要军舰稍有有些戒备,是不可能被杆雷艇撞击到的。下图是沙俄的杆雷艇,虽然造型不同,性质相同!
现代鱼雷的发明
而就此战爆发前20年,也就是1866年英国人,英国机械制造公司经理罗伯特·怀特黑德(Robert Whitehead)已经发明了先进的鱼雷。
但由于技术不成熟,直到6年后的1872年,罗伯特·怀特黑德才开始批量生产鱼雷作为武器使用,鱼雷名字就叫做怀特黑德鱼雷。由于怀特黑德的英文直译就是白头,所以中国人就翻译为白头鱼雷。其实这种鱼雷的头根本不是白的!
这种鱼雷在今天看来性能平平,航速仅仅6节,射程200米,装药18公斤,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划时代的新武器了。
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先后发现鱼雷的巨大使用价值,都购买专利进行生产工作。
德国人还对白头鱼雷进行改良,将容易被腐蚀的钢壳换成了磷铜壳。
有意思的是,中国人购买了这种德国鱼雷以后,为了区别英国鱼雷,把德国鱼雷叫做黑头鱼雷。其实这多少有些道理,因为它的头真的是黑的。
无论白头鱼雷还是黑头鱼雷,他们的主要结构和今天的鱼雷没有太大不同。鱼雷分为头部,中部和尾部。其中头部装满炸药,中部则是压缩空气舱和活塞式发动机(需要压缩空气带动发动机),尾部则是螺旋桨。鱼雷入水以后,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转动,实现航行。撞击到敌人军舰以后,鱼雷头部的炸药爆炸,撕开水线附近的装甲,导致海水大量进入,最终使得船只沉没。
鱼雷发明以后,鱼雷艇发明却更慢。因为对鱼雷艇的要求很高,设计难度大。鱼雷艇必须高速逼近,稳定发射,打完以后高速撤退。
如果不能高速逼近,敌人小口径火炮有效射程至少1到2海里,而鱼雷射程200米左右,鱼雷艇还没到达发射鱼雷的距离,恐怕就被干掉了。进入鱼雷射程以后,由于敌人军舰一般都在移动,鱼雷艇自己也在高速移动,所以发射鱼雷的时候,艇身要相对稳定,这样才能保证鱼雷的精度。自然,高速和稳定本来就是矛盾的,不容易客服。
最后,一旦发射完鱼雷,鱼雷艇基本就没有武器,必须高速撤退逃走。如果逃得稍慢,就会处于挨打不能还手的地位,也会完蛋。
当年技术落后,如果高速就必须使用大型锅炉,不能用在小艇上。直到70年代发明了火车式锅炉,才勉强解决这个问题。火车式锅炉优点的结构简单,体积不大,缺点是蒸汽量小,马力有限,不能用在大型军舰上,本来都用在火车上,但用在轻型军舰上足够了。
1876年英国人生产了第一艘使用白头鱼雷的鱼雷艇闪电号,这时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鱼雷艇,不过技术还有很多缺陷,属于实验性质。他的最高航速仅仅18节,全速航行只能开2到3个小时,机械故障频繁。
直到1878年相对成熟的鱼雷艇才发明出来,各国随机开始生产,但已经来不及大量装备部队。
所以在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的时候,法军仍然使用老式的杆雷艇。
实际上,马尾海战中,满清也有杆雷艇。福建水师在站前发现法军装备这种武器,大惊失色,由最高指挥官张佩纶(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祖父)下令,临时在12艘小艇上安装杆雷(之前从德国购买的,还没来得及用),谎称是从德国购买的新式杆雷艇。
只是一开战,最高指挥官张佩纶被法军猛烈攻势吓得直接吓得晕倒,被部下抬走,而旗舰扬武号舰长也一同开溜,这些假杆雷艇没人指挥,自然无法作战。
有趣的是,中国在马尾海战爆发的同时,其实也有自己的鱼雷艇,而且比法军的还要先进的多。
早在1879年,北洋水师就购买了一艘英国杆雷艇,装在“超勇”级撞击巡洋舰上(当时鱼雷艇不能远洋航行)!
1880年,北洋水师正式从德国购买了2艘使用黑头鱼雷的鱼雷艇“乾一”、“乾二”。不过由于技术不成熟,这种鱼雷艇上还是装了4个杆雷发射装置,老旧合一。
1882年,又订购了“雷龙”、“雷虎”、“雷中”三艘鱼雷艇。
1884年,张之洞再度向德国发去订单,在德国挨吕屏什好船厂(Elbing Schichau)订购了8艘鱼雷艇,索性用传统的伏羲八卦分别命名,称为“雷乾”、“雷坤”、“雷离”、“雷坎”、“雷震”、“雷巽”、“雷艮”、“雷兑”。
1885年,北洋水师又购买了新型“定一”、“定二”、“镇一”、“镇二”四艘鱼雷艇,他们完全使用黑头鱼雷,不再用杆雷发射装置,配备给“定远”、“镇远”铁甲舰各搭载2艘。
之后又陆续买了一批,甲午海战前,中国海军曾拥有大小鱼雷艇30艘,其中27艘由德国制造,1艘由英国制造。
当然,我们的敌人也没停着。甲午海战前,日本海军拥有24艘鱼雷艇,分别是“小鹰”号和第一号至第二十三号鱼雷艇。其中,有5艘购自英国,7艘购自法国,2艘购自德国,10艘由日本自行建造。
相比起来,日本的鱼雷艇更为先进,中国鱼雷艇则相对比较老旧,更重要训练很差。
----------------福龙号大型鱼雷艇。这种鱼雷艇从德国订购,是当时最先进的鱼雷艇!可以可以一次发射3枚鱼雷,攻击力也不错。可以看到,这种鱼雷艇是比较大的,排水量有120吨,不亚于后来的小型炮艇!
第一支中国鱼雷部队的丢脸惨败
北洋水师的鱼雷艇不归属舰队管理,而归属旅顺港口。由于当时满清腐败,各种经费都被层层贪污,导致鱼雷部队经费紧缺,军饷很少且长期拖欠。大部分鱼雷艇官兵无奈,被迫退伍转行去了,只留下少数官兵。而且因为经费被贪污,鱼雷艇不但不做日常训练,连维护也非常差劲。有的鱼雷艇在战前锅炉预热了5个小时,还是无法启动,堪称大笑话。有个鱼雷艇由于维护不利,到处锈迹斑斑,全艇开动震耳欲聋,几海里外都听得到,被戏称为打雷艇。
到甲午海战之前,紧急招收了一批新水手补充到鱼雷艇部队,但这些人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实际上是不能作战的。
果然,甲午战争,双方都使用了鱼雷艇,战果却完全不同。
黄海海战开始以后,满清4艘鱼雷艇赶来支援,发现了已经重伤逃走的巡洋舰“西京丸”号。“福龙”号鱼雷艇在很近距离,对其发射2枚鱼雷。结果一枚没有打中,另一枚正中敌舰中部。如果被击中,“西京丸”号百分之百沉没。但由于“福龙”号鱼雷艇训练不佳,在发射鱼雷以后高速躲避敌人攻击,导致掀起大浪,将鱼雷下压了2米。
结果这枚鱼雷居然从“西京丸”号下方穿过,也没有打中。
由于训练差劲,指挥失当,其余三艘鱼雷艇根本没有发现“西京丸”号,所以没有参加合围,也没有追击,有的在打捞落水的水兵,有的则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其实如果他们追上去,已经重伤的“西京丸”号肯定难逃一劫。而“福龙”号鱼雷艇仅有2枚鱼雷,发射完毕以后他就无法攻击,只得放弃攻击。
相比满清鱼雷部队的荒唐,日本人则厉害的多。在日本军舰封锁威海港以后,派出鱼雷艇偷袭。日军鱼雷艇乘着夜色,冲入港口,发射大量鱼雷。而满清军队由于腐败不堪,直到攻击开始才发现敌人。结果短时间内,“定远”号铁甲舰被击成重伤,“来远”号巡洋舰、“威远”号练习舰和“宝筏”号布雷船都被炸沉。定远舰虽然击沉了偷袭的“第九号”鱼雷艇,但伤势太重,只能充当浮动炮台。当时镇远号在港口触礁,已经失去作战能力,日本人唯一畏惧的就是定远号。现在定远号被鱼雷艇打挂,日本自然肆无忌惮,随后发动全面进攻。
在日军舰队向威海港硬冲的时候,突然港口内冲出13艘清军鱼雷艇。日本舰队大惊,认为鱼雷艇是来拼死攻击的,顿时摆开阵型准备迎战。
哪知道,这13艘满清鱼雷艇出港以后,根本没有敢于扑向日军舰队,而是迅速向烟台方向逃窜。原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知道情况危急,命令鱼雷艇部队拼死一搏,挽回一些败局。不过此时鱼雷艇部队早已士气尽丧,加上大部分官兵都是战前仓促招入部队,本没有什么战斗意志。此次他们奉命出击之前就互相串联,约定不做这种必死的攻击,保住自己的小命。所以他们一出港,就立即逃窜。
日军舰队随后追上去,鱼雷艇当时非常落后,航速还不如敌人快速炮舰,被追上以后全部击沉或者自行搁浅,仅有一艘逃走。
由此,中国最初的鱼雷艇编队就这么完了。
随着北洋水师覆灭,满清海军一蹶不振。由于经济破产,也没有购买新的北洋水师了,只能买一些便宜货充门面。鱼雷艇价格便宜,又有一定攻击力,很快被满清选中。在满清灭亡之前,陆续买了其中8艘是德国货,4艘是日本货。但庚子事变中,又有4艘鱼雷艇被八国联军俘获,作为战利品带走,最终就只剩下8艘。
1911年满清垮台,北洋政府接手了这8艘鱼雷艇。随后因为军阀混战,财力更为枯竭,加上国际长达十年的武器禁运,鱼雷艇只有消耗没有补充,到了1928年北伐成功的时候,只只剩下了“湖鹏”、“湖鹗”“湖鹰”、“湖隼”4艇日本购买的鱼雷艇,其余的不是报废就是战损了。
就算这4艇也无法继续使用!湖鹏他们是老式的蒸汽机和锅炉,航速只有20节左右。老式设计让他们有高大的烟囱,还有铅笔般狭长的艇身(提高航速唯一的办法),无法携带更多的鱼雷和物资。
在30年代,这些使用超过25年的老式鱼雷艇已经根本无法对日本军舰造成威胁。
--------------旅顺的鱼雷营。其实客观说来,北洋水师的鱼雷艇部队不算落后,大体是日本鱼雷艇部队相当。但北洋水师鱼雷艇毫无战果,最后在逃亡中被敌人毫发无伤的全部搞定。而日本的鱼雷艇则发挥很大作用,甚至击沉了北洋水师最有战斗力的铁甲舰。其实道理很简单,腐败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即使武器再好也没用。一支腐败的军队里面,即便有几个勇士和爱国者,也无法扭转大局。北洋水师的战败是必然,即使黄海海战的胜利者是北洋水师,或早或迟他们也会被日本联合舰队歼灭。
国民政府购买第二代新式鱼雷艇
北伐成功以后,海军虽然购买建造了三艘新型巡洋舰宁海平海逸仙号,还制造了咸宁民权等炮舰,甚至早了不少小型炮艇,却都非常不满意。
这些军舰和日军相比,各方面都有极大差距,真正开战基本无法对抗。
所以,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海军部长陈绍宽,都认可必须依靠鱼雷艇,潜艇,水雷以非对称方式对付日寇的观念。
水雷容易准备,任何军舰甚至舢板都可以布雷,问题不大。潜艇则只能望梅止渴,因为潜艇必须有一整套配套设施,还有人员作为配合,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最起码要五到十年时间。况且购买潜艇也几乎不可能。后来从德国订购的潜艇,果然打了水漂。
那么比较实际的就是鱼雷艇了!虽然不怎么样,毕竟从清末开始就有使用鱼雷艇的经验,配套也比较完全,也有相应的人才储备。
于是,鱼雷艇部队的建立,也就突出了,在蒋介石的大力支持下,非常独立的电雷学校诞生。这所不听从海军部命令的蒋介石嫡系军校,最重要训练科目就是鱼雷艇。
电雷学校在1936年和1937年从英国,德国除分别购买了12艘和3艘鱼雷艇。其中,英国的鱼雷艇排水量较小,鱼雷发射方式落后,性能相对不行。
而德国的鱼雷艇排水量大,鱼雷发射先进,性能更为优秀。
此时的鱼雷艇同之前相比已经一个天一个地!新式的鱼雷艇不再使用蒸汽和锅炉,自然也没有烟囱,他们采用柴油机或者汽油机。这种发动机使用油料,不但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也不需要锅炉一样还要长时间暖机,这对于需要随时突袭的鱼雷艇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艇的结构上也大有不同,从传统的铅笔型,转为粗短的滑行型。新式的鱼雷艇可以高速在海面上滑行,一度可以脱离海面。这样就不受海水的阻力影响,速度就快的多了。
当然,这种设计也有缺点,就是一旦低航速形势,粗短的船身就会导致速度奇慢,艇身不断和海绵撞击,容易损坏。而且由于滑行的时候非常颠簸,船员非常容易疲劳,不利于长时间作战。
但新式鱼雷艇航速都高达35节以上,甚至45节,也就是每秒20米。这种高航速,可以迅速接近敌人,然后释放鱼雷,随后高速脱逃,敌人需要很快的反应速度。而且一旦脱逃,这么高的速度,敌人很难追上。
总之,第二代鱼雷艇相比第一代,战斗力有着数倍的提高。
而国民政府北伐成功时,全国的6艘鱼雷艇都是第一代,根本不能再用。
2艘星宿级德国鱼雷艇使用超过30年,基本已经报废。锅炉使用时间太久,老旧不堪,该艇最高时速还不到10节,还不如长江的普通货船。抗战中,2艘星宿级德国鱼雷艇都直接自沉在江阴要塞阻塞线,没有参加作战。
年轻10岁的湖鹏号等4艘鱼雷艇,也老化严重,最高航速降低到不超过15节。以湖鹰号为例,1931年大修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部件都有很大损坏,连船底的船壳板都有11块腐蚀严重,必须立即更换。
胡鹏号更夸张,直接出现螺旋桨脱落的严重问题,连续修了好几次才勉强修好。显然,这4艘鱼雷艇也不堪使用。况且它们也基本没有防空武器,体积大,速度慢,根本无法逃过日本飞机的猎杀。
湖鹏号他们中的3艘全部毁于日军前两年的空袭,只有湖隼号作为交通艇保存下来,一直用到抗战中期过于老旧退役。
北伐成功以后,海军虽然购买建造了三艘新型巡洋舰宁海平海逸仙号,还制造了咸宁民权等炮舰,甚至造了不少小型炮艇,却都非常不满意。
这些军舰和日军相比,各方面都有极大差距,真正开战基本无法对抗。
所以,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海军部长陈绍宽,都认可必须依靠鱼雷艇,潜艇,水雷以非对称方式对付日寇。
水雷容易准备,任何军舰甚至舢板都可以布雷,问题不大。潜艇则只能望梅止渴,因为潜艇必须有一整套配套设施,还有人员作为配合,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最起码要五到十年时间。况且在日本干涉下,中国想要购买潜艇也几乎不可能,后来从德国订购的潜艇,果然打了水漂。
那么比较实际的就是鱼雷艇了!
虽然水平不高,毕竟从清末开始就有使用鱼雷艇的经验,配套也比较完全,也有相应的人才储备。
于是,鱼雷艇部队的建立,也就是相对优先的了。在蒋介石的大力支持下,电雷学校很快诞生。这所不听从海军部命令的蒋介石嫡系海军军校,最重要训练科目就是鱼雷艇。
电雷学校在1936年和1937年从英国,德国除分别购买了12艘和3艘先进的摩托鱼雷艇。
12艘英国的CMB鱼雷艇排水量较小,鱼雷发射方式落后,性能相对较弱,却是海军鱼雷艇部队的主力。
3艘德国的S级鱼雷艇排水量大,鱼雷发射先进,性能更为优秀,但数量太少,没起到什么作用。
早在电雷学校购买之前4年,广东军阀陈济棠也购买了4艘鱼雷艇,装备自己的广东海军。其中2艘是英国的CMB鱼雷艇,2艘是意大利的MAS鱼雷艇。
先说说英国CMB鱼雷艇。
所谓CMB就是coastal motor boats的缩写,也就是海岸鱼雷艇,也就是近海鱼雷艇。CMB早在一次大战中开始服役,这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的第二代鱼雷艇之一。它的特点是采用汽油发动机,飞跃型艇身和独特的鱼雷发射方式。
CMB在一战中大放光彩。
它们在第一次出击偷袭,就以4艘CMB击沉了德军停在比利时港口的一艘1100吨驱逐舰G-88号,还重创了一艘。
中国人订购的第一批8艘CMB,是一战后最新式的一批。它的排水量很小,仅有11吨,长不过18米,宽3.35米。装备2台汽油发动机,航速为34到42节,可以在几分钟内加到很高速度,相当不错,续航能力为300海里。
它装备2枚457毫米也就是18英寸白头鱼雷,威力很强。只要击中敌舰,就会造成严重损伤。鱼雷以最大航速41节攻击时,射程1400米!
自卫武器为2座双联装7.7毫米英制机枪,主要用于扫射海面目标,自然必要时也可以对空射击。
CMB总体性能不错,航速快,加速快,攻击力强,但也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鱼雷艇第一就要看鱼雷,鱼雷好了其他都好说。18英寸白头鱼雷的威力很大,性能是当时世界第一流,这没什么说的。
关键在于CMB鱼雷艇发射鱼雷的方式,比较奇特!传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设计,该鱼雷艇不是采用今天鱼雷艇常见的那种-位于船头的鱼雷管,鱼雷也不从船头发射。它采用两条鱼雷发射槽,把鱼雷露天布置在驾驶台后方,鱼雷的头部对着驾驶台。发射鱼雷的时候,由水兵用发射装置或者小型抛射药,将鱼雷抛到鱼雷艇后方的水里。此时鱼雷启动,沿着鱼雷艇的航线继续向前,击中正前方的敌人。
大家都看出,这种发射方式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射以后鱼雷就在鱼雷艇后方。而鱼雷最高速度为41节,如果鱼雷艇航速稍慢,就首先被自己的鱼雷击中。
所以,CMB鱼雷艇发射鱼雷以后,自己只能立即向两侧躲避,以防止误伤。
这本来是没什么!但谁都知道,高速鱼雷艇一旦转向,就会引起很大的波浪,或多或少对鱼雷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其偏航。
据说中国北洋水师鱼雷艇攻击西京丸号时,那枚从敌舰正下方穿过的鱼雷,就是因为鱼雷艇紧急转向,波浪将鱼雷下压了2米,导致鱼雷没击中。
------------------上图就是老实的第一代鱼雷艇,因为采用蒸汽机,动力有限,想要提高速度就只能改变外形。所以第一代鱼雷艇都非常狭窄,像铅笔一样,以减少水的阻力。但第二代鱼雷艇不同,他们都是适合飞跃的扁圆形!
除了这个以外,CMB鱼雷艇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无法适应远洋航行,也不能在有些风浪的海上航行。
因为它是轻型小艇设计,排水量才11吨,哪怕海上3,4米的风浪也会导致它翻覆。其实就算没有翻船的危险,这么小的船在风浪中必然极为颠簸,怎么可能稳定发射鱼雷呢?恐怕能够勉强发射,鱼雷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而且虽然理论续航能力300海里,实际因为经常加速,燃料消耗大,根本达不到。CMB一般只能行驶2到3个小时,不能再长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CMB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所谓近海鱼雷艇,不能跟随远洋舰队作战。
不过这点对于中国海军倒是没什么,因为中国购买鱼雷艇就是用于近海和内河的防御。
1936年,第一批8艘CMB鱼雷艇运到中国,编组了史可法和文天祥两个中队,每个中队4艘。
同年又订购了8艘,准备再编组2个中队。但英国方面受日本干扰,生产较慢,交付的时候已经是1938年,而且只交付了6艘。
这6艘鱼雷艇运到香港,随后运到广州,从铁路运到湖南岳阳鱼雷艇训练基地。期间香港的英军发现CMB鱼雷艇相当不错,居然私下扣了2艘自用,以中国急需的汽车作为补偿。这样,最终运到岳阳的只有4艘CMB,又编组了一个颜杲卿中队。
这样,抗战期间,电雷学校一共拥有12艘CMB鱼雷艇。除此以外,广东海军也在战前的1932年购买了2艘CMB鱼雷艇自用,全中国一共14艘。
除了英国的CMB以外,电雷学校还有3艘更先进的德国S级鱼雷艇。
相比CMB大体是一战的设计,S级鱼雷艇则是一战后全新设计。一战后因为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不能生产大型水面军舰。德国海军无奈,被迫进行鱼雷艇的研究工作,在条约框架内增加海军实力。S级鱼雷艇在1929年设计成功,其后又多次改进。
1935年中国向德国购买了4艘S级鱼雷艇,德国当年就完成了生产,型号是S2型。没想到,西班牙内战突然爆发,德国人将这批4艘鱼雷艇紧急送给西班牙的独裁者弗朗哥使用。这些鱼雷艇,最终在西班牙海军服役到二次大战结束!
德国人在贸易中是比较讲信誉的!此次爽约后,他们立即作出补偿。1937年,德国提供了3艘最为先进的S级鱼雷艇,也就是S7型号给中国人。
这批鱼雷艇排水量更大,速度更快,综合性能强了很多。
S级鱼雷艇排水量高达95吨,是CMB的8倍多,长32米,宽5米,体型上也几乎大了一倍。
和CMB不同,它采用性能更稳定的柴油发动机,最高航速为35节。虽然航速稍低,但相比CMB的汽油发动机,S级鱼雷艇被击中以后不容易发生爆炸,安全性高得多。而在抗战中,国军使用的CMB有多艘被击中后起火爆炸,安全性很不好。
武器上,S级鱼雷艇装备2具船头的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2枚533毫米鱼雷(这是华盛顿条约允许的最大口径鱼雷),另外还有2枚放在甲板预备,这样一共可以发射4枚鱼雷,比CMB多了一倍,口径也大得多,攻击力更强。
尤其,S级鱼雷艇的发射方式比较先进,采用今天我们常见的船头鱼雷发射管。发射鱼雷以后,鱼雷落入船头,直接奔向目标,不会像CMB那样受到鱼雷艇转动的影响,命中率更高。
S级鱼雷艇另外一大特点,就是具有良好的航行能力,续航能力300海里。鱼雷艇比较大,可以经受得住五级海况,也就是4,5米高的风浪,能够有效跟随远洋军舰作战,不再是只能停留在近海了。
S级鱼雷装备1门20毫米机关炮作为自卫武器,自然这门炮也可以对空射击。
由于艇身较大,成员也较多,包括艇长共21人,不再是CMB的七八个人了。
显然,S级鱼雷艇的性能更为优秀,为此中国人在1937年又紧急追加购买了8艘。
没想到很快抗战爆发,日本人全力干扰,要求希特勒不得交付军火给中国。德国畏惧为盟友的日本,最终将已经建造完毕的8艘鱼雷艇全部留下自用,不交给中国人。这8艘鱼雷艇,在德国海军编号为S30到S37。
中国人没有办法,将仅有的3艘S级鱼雷艇编为岳飞中队。
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英国CMB和德国S级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其实并不稀奇,主要是两种鱼雷艇用于不同的作战形式。
英国CMB主要用于在英国近海,尤其是英吉利海峡的防御工作,配合主力舰和空军防御德军主力舰的攻势,而并非用于进攻。
偶尔用于进攻,主要是作为特种武器的偷袭,也就是悄悄进入敌方的港口,攻击停泊不动的敌舰,这也是一战的攻击模式。
原则上CMB鱼雷艇不做巡逻使用,也不做没有主力舰掩护的正面攻击。
而德国S级则多用于北海,波罗的海的攻击作战,当然目标主要还是敌人的运输舰队,作为潜艇和驱逐舰部队的补充。
所以英国CMB无需远洋能力,而德国S级则正好相反,需要能够独立在远洋进行一段时间的作战。由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海况都比较恶劣,所以S级有一定抗风浪能力。
这样一来,中央海军电雷学校拥有史可法,颜杲卿,文天祥,岳飞4个中队,装备12艘CMB鱼雷艇和3艘S级鱼雷艇。
有意思的是,这四个中队都是以抵御外寇的民族英雄命名,显然是有深意的。
它们都以这些英雄为自勉,对付凶恶的日本强盗!
----------------------这就是CMB鱼雷艇,它采用了先进的汽油发动机,不但速度快,提速也快。CMB鱼雷艇很小,大家可以看到甲板上没有几个人,几乎相当于今天海边带游客过瘾的那种小快艇。下图是CMB独特的鱼雷发射方式。发射前,鱼雷放在驾驶室后方的轨道中,发射时将鱼雷向艇的后方抛出,同时启动鱼雷。鱼雷按照鱼雷艇前进方向继续高速行驶,击中目标。此时鱼雷艇必须高速转向,不然肯定就被自己的鱼雷击中了。由于这种独特的发射方式,所以从正面根本看不出这是一艘鱼雷艇,可以有效隐蔽自己。
二战已经不是鱼雷艇的时代
鱼雷艇的性能虽然还不错,但客观来说,在1937年七七卢沟桥打响的时候,这种武器已经不属于海军主流武器,类似于特种武器,甚至可以说是捞偏门了。
别的不说,我们的敌人,曾经非常重视鱼雷艇的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以后,已经逐步放弃了发展鱼雷艇。
在日俄战争中,日军还在大量使用鱼雷艇。以对马海战为例,日本庞大的鱼雷艇部队和驱逐舰部队在当晚夜战中,就击沉了5艘沙俄军舰,其中包括2艘战列舰。但日本海军高层却并不买账!
因为日本出动37艘鱼雷艇和21艘驱逐舰夜袭的时候,沙俄舰队已经在白天被重创,主力舰基本都是重伤,就算不被攻击怕是第二天也要沉没或者自沉。
以被鱼雷艇击沉的苏沃洛夫战列舰来说,鱼雷艇攻击之前已经完全失去作战能力,炮位上尸体堆积如山,船壳千疮百孔,熊熊大火始终没有扑灭,航速仅有3,4节,连周边的护卫舰都放弃对他的救援了。击沉这种军舰,有什么功劳可言?
鱼雷艇和驱逐舰顶多算是补刀而已!而鱼雷艇一共发射80枚鱼雷,击沉的敌人军舰并不多,主要是驱逐舰的功劳,鱼雷艇自己还损失了3艘,另外有13艘被击伤,伤亡很大。
这3艘鱼雷艇是整个对马海战日军唯一的损失。可见鱼雷艇的攻击力有限,生存力太低。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还是海军技术和战术的发展。鱼雷艇出现以后,却是在一段时间内所向披靡。但随着对鱼雷艇的研究,已经研发出对付它的杀手锏,就是驱逐舰和速射火炮。
最初各国没有专门对付鱼雷艇的武器和军舰,多采用以牙还牙,以鱼雷艇来对付鱼雷艇。随后他们发现,越大的鱼雷艇防御力越强还,可以安装更多机关炮,所以逐步出现了大型鱼雷艇作为专门的防御鱼雷艇使用。
实战中又发现,大口径火炮和小口径机枪对于高速鱼雷艇用处有限,而40毫米左右口径的速射机关炮却对鱼雷艇威胁极大。
这种机关炮射程一般超过2海里,一分钟发射上百发甚至几百发,短时间内就形成一个拦阻火网。而鱼雷艇为了保证命中率,必须逼近几百米发射。从2海里到几百米的距离,只要敌人军舰机关炮有准备,鱼雷艇就很难逃脱猎杀。
而且鱼雷艇没有装甲,40毫米左右机关炮哪怕1,2发也可以造成鱼雷艇严重损伤,是没有办法对抗的。
所以,大型鱼雷艇逐步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机关炮,专门对付鱼雷艇。以法国的哈奇开斯公司发明的37到53毫米速射海军机关炮来说,在当时的海军中非常流行,成为制式装备。欧洲国家中曾经大量装备,光是法国海军就订购过1万门哈奇开斯炮,还有至少有30个国家也装备过哈奇开斯。
其实早在北洋水师时期,中国也开始大量装备哈奇开斯机关炮了。
最终,它们逐步脱离出鱼雷艇的范畴,一度成为所谓的鱼雷炮舰,最终成为驱逐舰。所谓驱逐舰的驱逐两字,驱逐的就是鱼雷艇。
有了驱逐舰以后,鱼雷艇的威胁就大大减弱了。只要舰队有驱逐舰的保护,鱼雷艇就很难攻击成功。
另外,驱逐舰除了反鱼雷艇以外,也逐步成为强化的鱼雷艇,纷纷装上了鱼雷发射器。
相比鱼雷艇来说,驱逐舰虽然航速较低,突袭性相对较差,造价较高,却有很多鱼雷艇没有的巨大优势。
一来驱逐舰可以装备更多更大的鱼雷。普通鱼雷艇,就算S艇这种最大型,一次只能发射2枚鱼雷,而且全船只有4枚鱼雷的储备,只能发射2轮,鱼雷口径不过533毫米。
而日本二战的吹雪级驱逐舰,装备3联装61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3座,不但鱼雷口径大的多,一次还可以发射9枚鱼雷,而且还备雷18条。
就攻击力来说,驱逐舰显然远远强于鱼雷艇。
而且就鱼雷攻击本身来说,鱼雷艇没有装甲,只能一打就跑。一旦遭遇敌人火炮拦截,一般就要立即改变航向,不然中弹往往就是重伤沉没。
所以很多驱逐舰对付鱼雷艇并不需要直接命中,只要形成弹雨,让鱼雷艇就不敢靠近即可。鱼雷本来命中率就不高,不能靠近远距离发射鱼雷,命中率自然更是极低,这种攻击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驱逐舰则不同,它多少是有装甲防御的,可以在近距离抵御敌人机关炮的攻击。所以驱逐舰攻击时,往往可以冒着敌人弹雨,冲击到敌舰附近发射鱼雷。就算被击中几炮,驱逐舰也抵抗的住,没有什么关系。这样命中率更高,威胁更大。
除此以外,就算是S级远洋鱼雷艇航程不过300海里,难以和远洋主力舰队一同长久作战。而驱逐舰续航能力都在3000海里以上,可以有效跟随主力舰深入远洋。
所以,在二战前,很多国家已经不再研究鱼雷艇。日本虽然1922年就从英国购买了CMB鱼雷艇,并且掌握了主要的制造技术,但一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他们都没有进行批量生产,日本鱼雷艇部队几乎是不存在了。
所以中国海军虽然有10多艘鱼雷艇,但显然作用有限。对于装备大量驱逐舰的日本海军,只要敌人有所准备,鱼雷艇攻击就很难成功,最多用于偷袭而已。
自然,鱼雷艇的优势是造价很低。以当时中国的国力,无论如何买不起10多驱逐舰,也只能将就买10多艘鱼雷艇了。1艘驱逐舰的钱,就可以买这一大堆鱼雷艇,总体还是合算的。
----------------------岳飞中队的德国S级鱼雷艇,这种鱼雷艇大了很多,不亚于解放军早期装备的苏制大型鱼雷艇。德国s级鱼雷艇设计就比较新了,它的鱼雷发射管是在艇的前方,发射鱼雷方式和今天的鱼雷艇没什么不同!
国军鱼雷艇的处子秀
抗战开始以后,鱼雷艇部队很快参加了实战。
中央海军的鱼雷艇,都接受电雷学校实际负责人欧阳格指挥!欧阳格对于鱼雷艇部队很重视,训练非常严格,人员也是精选的。当时电雷学校派出好几批人先后前往英国德国学习鱼雷艇的操作,维护知识,培养了一批精英。
同时早在1936年就聘请了意大利的教官进行鱼雷艇训练。
不要小瞧意大利,他们也是鱼雷艇大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早使用鱼雷艇的国家。广东海军曾经购买了2艘意大利MAS鱼雷艇。这种鱼雷艇性能不亚于英国CMB鱼雷艇,在一战时号称最优秀的鱼雷艇,曾经击沉过一艘无畏级战列舰,这是后世无法超越的战绩。
广东海军的MAS鱼雷艇排水量18吨,长16米,宽3.25米,装备2枚450毫米鱼雷,最大航速43节,续航能力127海里,编制9人。
卖给中国的为MAS的423型号,装备了2艇12.7毫米重机枪以自卫。
大体来说,MAS鱼雷艇和CMB鱼雷艇没什么区别,性能基本一样。
而鱼雷艇部队的哪怕普通水兵,也是欧阳格一一挑选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呢?上文说了,其实这也是世界海军的惯例!因为鱼雷艇属于特种武器,生存力很低。在一战,英国海军鱼雷艇部队军官笑称,他们是自杀俱乐部。
没有防御的鱼雷艇一旦出击,十有八九就不能回来,成员必须做好牺牲的准备。
而且鱼雷艇在对于敌舰攻击时,至少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必须保持稳定的航向,正面对敌舰冲击。此时就算敌舰开火,鱼雷艇也不允许随便移动。这就需要鱼雷艇成员,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因为此时危险太大,哪怕敌人一枚机关炮击中你,就是船毁人亡。
鱼雷艇的训练也很艰苦,艇对于船员的技术要求极高!因为鱼雷艇只能进行一次攻击,一旦释放了所有的2条鱼雷,鱼雷艇就等于没有攻击力了。所以务必一击就中,一剑封喉。这又谈何容易!
由于鱼雷艇都是1936年甚至1937年才运到中国的,当时中日大战一触即发,鱼雷艇部队只能没日没夜的训练。白天训练七八个小时是寻常事!由于鱼雷艇偷袭主要在夜晚,所以夜间还要增加训练。鱼雷艇速度极快,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礁或者碰撞,必须随时提高警惕。加上鱼雷艇是飞跃型,小艇极为颠簸,普通人上去半个小时就疲惫不堪,可见鱼雷艇官兵是相当不容易的。
早在7月7日卢沟桥打响时,电雷学校鱼雷艇部队就做好了备战准备。但当时长江一线还没有打响,他们服从大局,不能擅自出击。
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第二天空军部队就奉命出击,目标是停靠在黄浦江上的日本扬子江舰队旗舰出云号。第三舰队在黄浦江外有20多艘军舰,沿着苏州河到吴淞口,浏河口一字排开,作为对日本陆军的火力支援。舰队里面最厉害的就是出云号。出云号是一艘排水量1万吨的重型巡洋舰,它的装甲和武器都非常强大,拥有装备203毫米炮4门,152毫米炮14 门,比国军最精锐的一个重炮旅还要厉害!
可以预计,在稍后的作战中,出云号会给中国海军和陆军造成极大麻烦,务必先发制人将其击沉或者重创。
但中国空军没有大型轰炸机,只有战斗轰炸机和轻型轰炸机,他们的炸弹最重不超过200公斤,普遍在100公斤以下!这种程度的攻击,不可能让出云号这种万吨巨舰受到严重损失!而且出云号自身装备大量防空火炮,周边又有很多日本驱逐舰炮舰,还是日军陆地防空网,中国空军想要攻击它非常困难。
这种情况下,中国空军仍然貌似连续进行三次轰炸,但两次没有击中,第二次8月17日一枚小型炸弹准确击中出云号,但没有穿透厚重的装甲,只造成了轻伤。
鉴于空军难以对出云号造成重大伤害,看来只能靠鱼雷艇部队了。
16日,欧阳格命令史可法102号,文天祥171号这两艘英国CMB鱼雷艇出击,攻击出云号。
出云号排水量为1万吨,CMB鱼雷艇排水量11吨,双方相比就是蚂蚁和大象。出云号对付CMB鱼雷艇不要说打,就算大幅度转向一下,掀起的浪都能把他们掀翻,双方实力极其悬殊。
两艘鱼雷艇出发以后,文天祥171号突然出现机械故障,不能有效加速,被迫返航。剩下的史可法102号在舰长胡敬瑞的指挥下,离开江阴基地,向上海黄浦江开去。
日本人是很细心,也是很谨慎的民族,此时他们已经在黄浦江设置了对付鱼雷艇的防御线。
出发前,欧阳格找到胡敬瑞舰长说:根据我们情报,日本人在外围设置了小艇侦查哨,里面还有一层几艘浅水炮舰组成的防线,专门对付鱼雷艇的,再里面才是出云号。你们此次进攻难度很大,而且危险很大,稍有不慎,恐怕就不能回来了。就算你们攻击成功,日本人炮艇围上来,你们也不太可能突围出来。换句话说,这次攻击就是自杀性的。
胡敬瑞慷慨的说:我们鱼雷艇部队就是自杀队。每次上艇出击,就没准备活着回来。您放心,我们一定尽量完成任务。至于个人生死安危,我们全船官兵都没放在心上。
欧阳格感动的和胡敬瑞握手:我祝愿你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能够安全回来!
16日晚上,胡敬瑞的史可法102号鱼雷艇经过几小时的行驶,进入了黄浦江。由于此次任务难度极大,欧阳格安排快艇中队副队长安其邦一同前往。万一胡敬瑞牺牲了,还有另外一个军官可以接手指挥。
胡敬瑞很聪明,这次他没有蛮干。早在攻击之前一天的15日,他和安其邦两人化装成商人,特地跑到外滩公园仔细观察出云号的位置和周边布防情况,并且测算了出云号的准确位置。
进入黄浦江以后,他不但没有加速狂冲,而是命令鱼雷艇减速,慢悠悠的前进。经过日军小艇观察哨时,由于他们航速慢,日军误认为这是一艘列强的交通艇,没有注意。当时黄浦江外滩码头停着英美法意多艘军舰,交通艇穿梭不息,没什么稀奇。
史可法102号鱼雷艇,就这样顺利通过小艇侦查哨。但准备以同样方法冲过浅水炮舰防线的时候,却不行了。
日军过潜水炮舰警惕性比较高,他们用探照灯照射鱼雷艇,要求表明身份。
有些朋友很奇怪,日本人难道是瞎子吗?鱼雷艇不是在船头有两个鱼雷发射管,一眼就能看到吗!
其实,这就是CMB鱼雷艇的特点。它的鱼雷是放在驾驶舱后面的发射轨道上,如果从正面看,根本就看不到,它就是一艘普通的小艇。
胡敬瑞艇长见混不过去,当机立断下令加速冲击。史可法102号鱼雷艇的汽油发动机性能优秀,极短时间就加速到40节以上,高速朝着出云号冲过去。
这边日本浅水炮舰措手不及,慌乱之下来不及组织火力封锁,只能用机枪和机关炮对着江面乱扫。
当时是深夜,黄浦江上又有很多列强军舰,视线不佳,根本打不中。而且史可法102号鱼雷艇特意靠近列强的军舰行驶,这又让日军投鼠忌器,不敢全力攻击。
史可法102号鱼雷艇速度很快加到40多节,一瞬间就冲到出云号附近。这时,出云号已经被炮舰的炮火所警示。慌张之下,出云号来不及开炮,而是立即全部熄灯,试图隐藏自己。但这次是出云号迟了一步,史可法102号鱼雷艇已经逼近出云号300米。
可是,胡敬瑞艇长又发现了另一个大问题。由于出云号紧急关闭灯火,周边又没有其他照明,深夜中根本看不清出云号具体位置。
十万火急,不打不行。
胡敬瑞艇长果断下令,按照白天勘测的出云号位置攻击。在深夜中,鱼雷艇几乎是盲射了2枚鱼雷。好在白天勘测非常准确,而且大体还能看到出云号的一点轮廓,所以攻击还是相当准确的。
其中1枚鱼雷稍偏,擦着出云号几米处,没打中,只是炸毁了一段外滩码头。另一发则准确的击中了出云号!
出云号虽是排水量万吨的重型军舰,但被CMB的18英寸鱼雷击中,肯定也是重伤。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日本人通过潜伏的特工,已经知道中国鱼雷艇部队有可能出击的情报。他们预先使用驳船,在出云号傍边设置了防雷网。这枚鱼雷击中的是防雷网,只炸毁了驳船。
虽然如此,但18英寸鱼雷威力很大,爆炸仍然波及了出云号,造成它尾部螺旋桨和舵机很大损坏,暂时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出云号受伤后,敌人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极为惊恐,命令出云号立即转移到更安全的虹口码头。但出云号已经无法行驶,只能用拖船将它拖走,花费一二周才勉强修好了军舰。
而攻击完毕的史可法102号鱼雷艇,刚刚转向,就被日本几艘炮舰围攻。史可法102号鱼雷艇用4挺机枪奋力还击,但力量太悬殊,没几分钟就被击中多处。船只大量进水,搁浅在外滩上。胡敬瑞艇长下令将机枪拆卸下来,由于无法背着重机枪游泳,最终将它扔进黄浦江,8名船员则跳水游到外滩码头。好在除了水兵吴杰受轻伤以外,其余7人都没事。
这是开战以后,中国海军第一次向日本海军的主动进攻,也造成了敌人一定损失。自然,史可法102号鱼雷艇也是海军损失的第一艘鱼雷艇。
胡敬瑞艇长后来成功回到江阴基地,被提升为岳飞大队中队长。他始终在海军服役,在1949年成为长治号炮舰上校舰长。
没想到,胡敬瑞没死在日本人手里,却死在自己同袍受伤。共产党潜伏在长治号的船员发动武装暴动,胡敬瑞舰长不愿意屈服投降,持手枪和这些人进行枪战。结果混战中,胡敬瑞中弹阵亡,一同被杀的还有包括副舰长孔祥栋在内的10个人。英雄鱼雷艇艇长胡敬瑞,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死了!
大陆根据这个真实故事拍摄了电影,这就是著名的老电影《海魂》!电影里面,对胡敬瑞舰长的军人风范,倒是颇有赞扬,没有一味丑化。电影中的胡敬瑞有两句著名台词,第一:胡敬瑞对副舰长说:中国有海军的时候,我就在海军服役了。第二:(解放军大军杀到吴淞口,几乎将长治号堵在长江里。一个通讯官极其慌张的来报告,汤恩伯总司令命令军舰立即撤退)胡敬瑞对这个慌张到结巴的通讯官非常不满,呵斥道:知道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是军人还是女人?
------------------史可法102号鱼雷艇在开赴黄浦江前,除去舰上的防空伪装。此次袭击凶多吉少,全体艇员都抱着牺牲的准备。下图是在外滩沉没的史可法102号鱼雷艇。鱼雷艇攻击内河的目标,一般难以逃生!无论成功与否都会沉没!
第一个殉国的艇长
这次袭击以后,日本方面立即增加了对鱼雷艇的防御。以出云号为例,他身边不但设置防雷网,布置驱逐舰1艘顶在外围,附近还有大量浅水炮艇巡逻,保护非常严密。鱼雷艇偷袭难度更大,甚至几乎是不可能了。
9月10月,鱼雷艇部队协同主力舰在江阴防线防御,阻挡日本舰队的靠近,也遭遇了日本空军的轰炸。由于鱼雷艇太小,日本飞机多没有兴趣攻击他们,而选择中国海军较大的军舰。所以这段时间,这几艘先进的鱼雷艇相对比较安全。
意想不到的是,胡鹏号湖鹗号这2艘老式鱼雷艇,由于安装的是老式锅炉,比新式鱼雷艇大很多,却成为日军飞机的攻击目标。2艘几乎没有防空能力的鱼雷艇,先后被击沉。
在这之前,6艘老旧鱼雷艇中的2艘老式星宿级,已经被自沉于江阴阻塞线。
到此时,老式鱼雷艇仅剩2艘,都是服役30年的日本鱼雷艇。湖鹰号在稍后武汉会战期间,也被日本飞机炸沉。只有湖隼号幸存下来,可早就拆卸了鱼雷,作为交通艇使用到抗战中期自行报废。
9月中国江阴一线,国军主要军舰陆续被击沉以后,日本飞机也开始攻击这些小不点了。
10月3日,史可法34号和文88号奉命转移,途中突然遭遇4架日本飞机轰炸。
史可法34号见日机暂时没有发现傍边的文88号,为了掩护战友,他们一边高速行驶,一面使用全部4挺机枪还击,引诱日军飞机追击。飞机是鱼雷艇最大的敌人之一,二战中飞机击沉了百分之三十的鱼雷艇。
史可法34号虽然奋力机动和射击,无奈火力太弱,最终被炸中汽油发动机爆炸起火,很快沉没。
舰长姜翱翔等9人全部牺牲。他们9个人也是鱼雷艇部队最早殉国的烈士!由于史可法34的掩护,文88号侥幸逃脱,并没有被击沉。
黄浦江难以进入,日本军舰又很少进入长江,鱼雷艇部队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
这样等到11月12日,海军情报员才发现一艘日本军舰开赴南通江面,正在炮击国军地面部队阵地。鱼雷艇部队苦苦等待了3个月,得到情报以后,立即排史可法34号出击。
该艇由电雷学校总训练官马步祥,亲自率领出发!为什么由马步祥亲自带队?这是因为当时上海已经失陷,日军在上海已经控制了全局,尤其空军又增强了很多,此次袭击比之前更为危险。
马步祥出身浙江金华普通农家,于1923年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为了去山东烟台上去,家里忍痛卖了仅有的半亩地。学业结束后,马步祥被分配到东北海军,在沈鸿烈将军的手下任副舰长、大队副等职。他为人热情和蔼,带兵恩威并施,使人敬畏。当时,他与姜西园、冉鸿翮一起被誉为“东北海军三杰”。
在海军摸爬滚打了10多年,此时为中校军衔。
资料中写到:1935年,蒋介石为了培养嫡系海军力量,在江阴创办中央海军电雷学校,自任校长,命欧阳格为教育长。学员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挑选,训练后分配到各舰艇作骨干。欧阳格将此校比做海军黄埔军校,革命新海军之发源地。是年夏,马步祥应欧阳格之聘,赴江阴出任该校总训练官,负责训练学员的军事技术,其中以鱼雷快艇最有成绩。由于工作出色,曾获上刻“履和教官·甄陶多士·海军司令部赠”的银杯两只。在职时,他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官兵,不用无才者,而且重德,注重思想教育。是年,有两个金华东阳老乡(一个是千祥镇前巷村的吕忠平,一个是大路乡的史美贵)要求入电雷学校,请步祥做他们的担保人。步祥没有立即答应,他说:“帝国主义列强不但侮我人民,掠我财物,还在上海租界地挂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都是血气方刚的中国青年,要有志气,发奋图强建设好自己的海军。我既然做你们的担保人,大家就应当把生死置之度外,国家需要我们时,就要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要死在为国尽忠,为民尽孝上,这才死得其所,才比泰山还重,也就死得伟大了。”吕、史听后,当即表态愿为国效力。
其实,作为电雷学校的总训练官,马主要从事鱼雷艇教学,本不用亲自上战场,但他却说:日军虽然猖狂,我军必要勇敢出击,灭其嚣张气焰,我们何惧之有。
所以马步祥主动请缨出击,登上了史可法34号。由于自治此去凶多吉少,马步祥出发前已经做了牺牲的准备,将所有遗物放在一个小箱子里。登艇之前,马步祥对自己的一个金华老乡说:万一我明天回不来,你到我的房间,把里面那个小箱子交给我的侄子。我的遗书早已经寄回去了,现在已经没有其他想法,这次是我报国的机会。
在凌晨4点30分,史可法34号发现日舰,立即高速冲击上去。该艇冒着敌人军舰猛烈炮火,靠近200米发射第一枚鱼雷。
这枚鱼雷非常准确,直奔日舰中断驶去,眼看就要击中。
没想到,长江这一段水域复杂,浅滩暗礁很多,而日舰又是靠在岸边进行炮击,周边有很多障碍物。
这一枚鱼雷撞在暗礁上爆炸,并没有击中敌舰。这边敌舰用机关炮猛烈射击,几乎同时击中了史可法34号。史可法34号带伤发射了第二枚鱼雷,但还是击中了暗礁。
不过由于史可法34号的英勇,日军军舰吓得高速转向躲避,也撞在暗礁上搁浅,无法动弹。
不过,史可法34号只有2枚鱼雷,无法做第二次攻击了。释放完鱼雷以后,它立即转向撤退,但负伤很重,速度大减。在带伤撤退时候,它又被3架日军敌机追上扫射,很快沉没。马步祥等多人殉国,这是第三艘损失的鱼雷艇。马步祥中校殉国时,只有41岁,国民政府追赠上校军衔。他也是中国海军抗战中,牺牲军衔最高的军官。
事后大家发现了马的遗书,里面写到:母亲、大哥、二哥:笔未提,心破碎,忠此奉命征战,生死难定,念我悠悠中华,泱泱华夏,岂容倭寇践踏?更况忠为军人。父亲常嘱:“食其禄而保其主,居其地而守其土。”忠记忆犹新,忠不愿也不会辱凌祖先,当为国尽忠。唯念倚闾老母,美云(妻子)及迈儿(大儿子),还有美云肚内之骨肉(还没有出生的孩子),此去如遭不测,望母亲、哥哥节哀,请大哥、二哥代为尽孝。烈忠绝笔。
四面转战,战绩平平
此后的一个月,日军在这沪宁杭这一线完全掌握制空权,数百架飞机来回巡逻,寻找目标。
相反的是,日本舰队畏惧国军参与军舰和鱼雷艇的攻击,却迟迟不动。直到陆军在12月占领江阴要塞和电雷学校鱼雷艇基地以后,日本舰队才赶到江阴。
这样一来,鱼雷艇部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又不敢随便开入长江,只得在基地暂时躲避。
欧阳格认为岳飞中队的德国S级鱼雷艇的目标比较大,很难逃过日本空军的猎杀。欧阳格让岳飞中队和史可法中队残部先撤退(当时颜杲卿中队还没运到国内),只留下文天祥中队4艘鱼雷艇协同防御南京。
文天祥中队4艘鱼雷艇平时在草鞋峡基地,为了防止被空袭,都用树木杂草伪装起来。平时用2艘鱼雷艇在江面巡逻,主要侦查日军海军动向。自然到了这个时候,南京附近到处都是敌机,巡逻的鱼雷艇是极为危险的。
由于江阴阻塞线的成功,直到12月12日南京下达总撤退令,日本海军也没有赶到南京水域。
欧阳格还留在危险的南京城,当晚他接到撤退命令以后,坐船赶到草鞋峡鱼雷艇基地,命令他们立即撤退。
这4艘鱼雷艇又坚持了几个小时,最后在13日凌晨才高速冲破南京下关水域。此时日军炮火已经封锁了南京江面,鱼雷艇也遭到炮击。好这段长江太宽,又是晚上,所以日军炮击不精确,炮弹都打在鱼雷艇傍边。最终4艘鱼雷艇还是成功突围了。
其实,南京保卫战全程,鱼雷艇显然不可能发生作用,而且还有被空袭击毁的危险。鱼雷艇留在这里主要还是象征意义,欧阳格想通过表示海军不是孬种。
不过说到这里,老萨要事后诸葛亮的责怪一句。
虽然南京保卫战中鱼雷艇没有作用,但南京大撤退中,鱼雷艇还是可以有作为的。随后13日上午日本陆军杀入南京城,于国军展开激烈巷战。而直到下午,日本扬子江舰队的2支小型舰队,才突破已经被空军炸毁的南京乌龙山炮台,赶到正在大撤退的下关码头江面。随后这2支小型舰队对下关江面正在渡江的国军,进行扫射攻击,造成数千人被打死和淹死。代理南京市长,宪兵司令萧山令将军就这样战死在江中。
突破江阴阻塞线的敌人军舰都是小型军舰,多是炮艇之内。显然,如果鱼雷艇部队不撤退,依靠4艘鱼雷艇多少还能拼一拼,最少可以和敌舰周旋几十分钟吧。这样多少能减少江面撤退国军的损失!但实际上是没有,它们奉命撤走了。
这一切都说明,海军和陆军其实根本没有协同指挥。唐生智在12日晚上自己开溜以后,海军实际上就只能自行作战,并不知道陆军的情况。如果欧阳格知道情况是这样,显然他也不会让鱼雷艇这样撤走,怎么也要留下掩护路军撤退的拼一拼。
不过客观来说,日军虽然都是小型炮舰,对付这4艘鱼雷艇还是游刃有余。一艘炮舰就可以对付4艘鱼雷艇!怕是鱼雷艇部队,最多也只能拖延敌舰队半个小时而已。
不说了,事后诸葛亮是没意义的。
几个月时间,在上海和南京江面作战的鱼雷艇部队,损失了3艘鱼雷艇,击伤2艘敌舰,战果一般。
与此同时,广东海军的4艘鱼雷艇也有战果。他们9月14日参加了虎门海战!当时肇和号和海周号,同日军三艘主力舰激烈炮战。这边日军登甘丸号运输舰,在虎门炮台一线进行登陆作战。
登甘丸号运输舰已经抛锚,用舰上的汽艇搭载数百日本海军陆战队试图占领虎门炮台。广东海军的四艘鱼雷艇乘虚冲过来,猛烈发射鱼雷!一枚鱼雷准确击中登甘丸号。运输舰吨位虽大,却没有装甲防御,顿时受重伤,甲板还燃起大火。登甘丸号舰长见情况危急,顾不上起锚,下令用斧头砍断锚的钢缆,仓皇逃走。登甘丸号运输舰虽然自己逃走,但还丢下了几百已经离舰的海军陆战队。这几百人进退不得,差点吓死。最后依靠日军3艘主力舰将他们救出,才侥幸活命,此次进攻也被击溃!
这4艘广东海军的鱼雷艇随后又躲过了多次针对海军的大轰炸,一直守卫虎门要塞长达1年多时间,直到第二年的10月。
随后的武汉会战,国军除了集中100万陆军以外,把仅存的海军和空军也全部用上,电雷学校的鱼雷艇也参加了战斗。
1938年7月4日,湖口被日军台湾旅团占领。由于是两栖登陆,日本同时用大量军舰运输物资,这是鱼雷艇部队的好机会。
7月9日,湖口水域发现多艘敌人军舰。
7月14日晚,文天祥93号鱼雷艇奉命出击。文天祥93号鱼雷艇趁着夜色前进,很快在江上发现一个目标,判断是敌人的炮舰。该艇立即加速,全力向敌舰冲击。日本军舰很快发现国军鱼雷艇,也全力开火拦截,却慢了一拍。文天祥93号鱼雷艇冲敌人300米处释放鱼雷,其中一枚准确击中敌舰。
这艘敌舰是排水量不大的大发号登陆舰,该舰经受不住鱼雷的打击,当场爆炸,几分钟就沉没了。
文天祥93号鱼雷艇也被敌人机枪击中,好在伤势不重,全身而退。这是中国海军击沉的,第一艘日本军舰。
如果这次很成功,下面一次就比较失败了。
7月17日,史可法223和岳飞253号鱼雷艇奉命出击,袭击停泊在湖口江面的日本舰队。没想到两艘鱼雷艇刚刚驶入江中,突然被拦阻网缠住。
这个拦阻网是我们自己布置的,本来是在上游。哪知道长江这个时期水流太急,居然将其冲到下游。如果不是战时,长江到处都是航标和灯柱,鱼雷艇自己也可以开灯,自然不可能被拦阻网缠住。但战时长江夜航本来就极为危险,日本舰队也触礁搁浅无数,国军鱼雷艇中招也是迟早的事情。
猝不及防,两艘高速行驶的鱼雷艇先后受伤。岳飞253号排水量90吨,体型大,比较稳定,没有翻覆。而且它的马力大,自己最终奋力脱离,但螺旋桨也受伤了。史可法223则只有11吨,被缠住后立即翻覆沉没。
这样,又损失一艘鱼雷艇,由此史可法中队4艘鱼雷艇就全部没了。
经过这几次袭击,日军发现长江有鱼雷艇部队,下令击中数十架飞机全力搜索歼灭。一时间,日军黑压压的机群在长江来回盘旋,寻找中国鱼雷艇部队。
7月22日,文天祥中队2艘鱼雷艇,在执行攻击任务时,刚刚出港就被日军飞机盯上。2艘鱼雷艇高速躲避,并且用机枪拼命射击,最终侥幸逃脱追击,但都受轻伤。
8月1日,岳飞22号和颜杲卿161号奉命出击,攻击正在武穴江边排雷的敌人舰队。结果刚刚开出基地,很快就被日军飞机发现。在几架敌机追击下,体型较大的岳飞22号躲避不及,中弹沉没,颜杲卿161则重伤。
由于这一线日本空军太强大,而且长江江面较窄,鱼雷艇看来难以发挥作用。
况且武汉失陷现在看来已经不可避免,鱼雷艇下一步只能退到上游。而武汉以上的长江更为狭窄,尤其枯水期才0.8米水深,无法发射鱼雷。显然,鱼雷艇留在长江已经毫无作用,还不如转移到其他战场。
其实早在4月,由于日军有明显登陆广东沿海的意图,海军方面已经将4艘CMB鱼雷艇提前运输到广东省。
到了8月25日,海军下令将剩下的6艘鱼雷艇一同运到广东,参加广州保卫战,参与近海和珠江的防御。
运输时发现,就算排水量11吨的CMB鱼雷艇也要用两节火车车厢运输,91吨的S级根本就没法放上火车。
无奈之下,岳飞中队剩余的2艘S级鱼雷艇留在长江。在随后的6年,这2艘S级鱼雷艇主要从事布雷工作,最终坚持到抗战结束。
由于三峡水域水浅滩多,鱼雷根本就不可能使用,日本军舰也没有进入过这一线。岳飞中队的鱼雷艇,已经将鱼雷全部拆卸,也就不是鱼雷艇了。
剩余4艘英国CMB鱼雷艇月9月15日开始从武汉坐火车运输,由于战时运输困难,火车走走停停,一会卸车,一会装车,直到10月上旬才到广东。而早在4月份就运输的另外4艘CMB鱼雷艇,也刚到不久,两支部队回合起来。
可惜此时广州已经沦陷,广东近海已经被日本舰队和空军封锁,鱼雷艇根本就没有办法突破珠江口。
广东海军留在珠江口守卫虎门要塞的4艘鱼雷艇,很快也都被日本海军空军击毁。
日军早在攻击开始之前,就集中加贺号,苍龙号,龙骧号三艘航母的上百架飞机猎杀这一线的中国海军。广东仅有几架国军飞机,根本无力正面对抗,只能打打游击,骚扰一些日本机群。
10月23日,日本机群确定了虎门鱼雷艇的具体位置,顿时遮天蔽日的赶来轰炸。在数十架飞机的攻击下,小小的4艘鱼雷艇显然无法招架,其中3艘很快就被炸毁,只有意大利MAS型三号鱼雷艇带伤突围成功。
好景不长!二天后的10月25日,三号鱼雷艇在奉命前往西江和大部队回合时,又被日本侦察机发现。日军立即调动数架飞机和周边的海军炮艇,疯狂合围该艇。
三号鱼雷艇加速到20节,全力试图突围,并且用2挺12.7毫米机枪猛烈扫射空中的敌机。无奈力量悬殊,很快中弹重伤。
该鱼雷艇无奈,只得高速冲上江堤,然后点燃了汽油发动机,将全艇烧毁,成员随后从陆地撤退。
由此,广东海军的4艘鱼雷艇在短短3天之内就全部毁于日本空军。
鉴于珠江口和近海实在太危险,匆忙赶到的中央海军这8艘鱼雷艇出去就是送死,也只能退入西江继续作战。
撤退期间,颜杲卿92号因为机械故障,被迫脱离编队,缓慢前进。没想到夜晚行驶时,突然被日军3艘炮艇偷袭。日军3艘炮艇从四面八方保卫过来,颜杲卿92号没有足够警惕性,发现时候和敌舰只相距二三十米。
因为无法加速,鱼雷艇根本不能逃离。刚刚上任的颜杲卿92号艇长,接手鱼雷艇不到1个月。此次遭遇突发情况,他失去冷静,居然没有破坏鱼雷艇就命令船员弃船。结果,官兵跳入江中游走,还是有几个人被日军俘虏,而这艘完整的鱼雷艇也被日本人缴获。日本人将其运回国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所以说,鱼雷艇部队大部分都是聪明英勇的优秀军人,也有少数胆小慌张的糊涂蛋。
剩余7艘鱼雷艇,只得退入西江!西江虽然非常宽阔,但毕竟是连长江都不如的江而已。日本为了封锁西江上的广东海军舰队,很快在西江北江交汇处建立炮台,封锁了它们可能重回珠江的航线。
鉴于此,1938年10月29日,广东海军勇敢的出动剩余的6艘小型军舰,在执信号舰长李锡熙率领下,突然猛攻日军正在修建的炮台。双方展开激烈炮战,广东海军先后击毁了4处炮台,但日本火炮也很猛烈,飞机又很快赶来轰炸。经过一天激战,执信号炮舰中弹爆炸沉没,李锡熙舰长壮烈殉国。
因为始终无法全部消灭日军炮台,最终广东海军被迫放弃攻击,连夜撤回西江。
由此,广东海军剩下的军舰,包括7艘鱼雷艇,就只能卫戍西江了。1939年鱼雷艇退入广西梧州!西江不算宽,鱼雷艇的鱼雷攻击基本已经失去作用,而且日军主力舰也不可能随意驶入西江。最终,干脆将鱼雷全部卸下,每艘鱼雷艇增加了2艇高射机枪,作为小型防空快艇使用。随后的6年多,这些鱼雷艇都在西江布雷和运输物资。
期间日军空军频繁沿着西江搜索攻击,好在鱼雷艇目标较小,不容易发现,这才苦苦支撑6年之久也没有损毁。由于鱼雷艇的威胁和大量的水雷,日本人在随后的6年时间没有敢于深入西江。
到了1944年,日军孤注一掷发动一号会战,65万大军四面出击,一部杀入广西腹地。7艘鱼雷艇为了躲避日军攻击,已经退入西江上游的柳州。这里江面狭窄,已经难以施展拳脚,更无法继续向上游撤退。
而日军先锋很快就要杀到柳州外围,预计柳州守不了多久。此时撤无可撤,打又打不了,留在原地就会同颜杲卿92号一样被日军缴获。迫于无奈,最终国军将7艘鱼雷艇全部自毁于柳州附近,卸下武器用于陆军方面抗敌。
其实在自毁的时候,这些鱼雷艇都已经弹痕累累,油料几乎耗尽,实际也无法继续作战了。
由此,抗战的鱼雷艇部队除了2艘岳飞中队的S级还在三峡一线坚持,其余都全军覆没了。
岳飞中队的S级艇坚持到抗战结束,由于德国产品质量很好,两艇还参加了内战。由于鱼雷早就超过了使用寿命,都被拆除,这两艘鱼雷艇作为巡逻快艇使用,名字也改为快101号和快102号!
其中快102号在1949年投靠解放军,快101号则撤到台湾。投靠解放军的快102号一直作为巡逻艇使用,一直用到1963年(一说1970年)才退役,使用长达30年之久。
整个抗战中,鱼雷艇部队起到一些作用,他们有可能发动的攻击,让日本海军话费大量精力来提防。在鱼雷艇可能出现的一些水域,日本海军不敢擅自突进。同时鱼雷艇还参与了布雷工作,造成日本舰队很大的损伤。总之,鱼雷艇部队还是很有作用的。
不过就战果来说,中国中央海军和广东海军共19艘鱼雷艇,前后击伤出云号巡洋舰,击毁1艘敌人登陆舰,击伤1艘敌人运输舰和1艘炮舰,,一共只毁伤了敌人4艘军舰。
而他们战斗伤亡却高达9艘,另外10艘或者自毁或者被缴获。可见,鱼雷艇这种偏门武器,作用还是很有限的。做人捞偏门不行,海军走偏门,看来也是不行的。
二战中鱼雷艇已经不行了。日本虽然二战前没有什么鱼雷艇,但在上海出云号被攻击以后,日军开始重视鱼雷艇,并且前后装备了600多艘。据不完全统计,参战国海军的鱼雷艇总数为1300余艘,也就是说一半鱼雷艇是日本人造的。
遗憾的是,整个二战期间,日本鱼雷艇也没什么战果,多作为布雷船和运输船使用。
而鱼雷艇最强的德国也是如此,他们二战中装备了200多艘S级鱼雷艇和几十艘的先进E级鱼雷艇。但战果也是很少,只击沉了一些轻型驱逐舰,小型登陆船和货船,没有主力舰被击沉甚至被击伤的例子。实战表明,如果敌人舰队,甚至运输船队只要有一定数量的驱逐舰或者护卫舰,鱼雷艇部队就很难得手。在英军苏军没有足够防御力量的1942年,s艇共击沉了20艘货船、2艘驱逐舰及其他一些小艇。但1943年盟军开始重视护航,情况就完全逆转。全年s艇击沉的货船数下降到可怜的的5艘。货船尚且不能对付,其他就别说了。
而鱼雷艇部队损失很大,要知道当时德军还是有制空权的,就这样到了1944年德国鱼雷艇损失高达近150艘,伤亡过半了。到了1944年中旬,盟军完全掌握制空权,鱼雷艇就不敢出港,只能龟缩基地躲避。但就这样,6月14日盟军一次空袭鱼雷艇基地,也炸毁了14艘鱼雷艇。
唯一厉害的就算是美国人的鱼雷艇。但美国人之所以厉害,是在掌握制空权,制海权,主力舰和敌人对抗时,由鱼雷艇作为补刀的工具而已。换句话说,美国鱼雷艇也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在珍珠港后的大溃败中,美军鱼雷艇一样没起到什么作用。
所以说,鱼雷艇要么就在己方绝对优势,作为补刀和锦上添花的工具使用;要么就干脆作为特种武器用于偷袭。
前者战果较大,后者战果不确定,很多时候要碰运气。
不过,整个鱼雷艇的抗战历史都是很英勇的。他们能够驾驶者11吨的小艇冒死冲向万吨的敌舰,这种勇气实在令人钦佩,有这样的祖先,也是我们后代的荣誉。
可以说,中国鱼雷艇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是民族的英雄。
英国人说,鱼雷艇攻击是勇敢者的游戏,这个勇敢者,我们当之无愧!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10鱼雷 性能参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