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房产投资资而言,是否有可能应用价值投资理念进行操作

我的图书馆
大象投资体系(一)价值大趋势投资理念
&&&&& 05年开始到07年5月30号以前,可以说称不上什么理念,要说理念,也仅仅是技术分析的理念,07年-08年开始接受老巴价值投资理念的洗礼,但是却碰到了这么一个大熊市.到底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是适合自己的呢?我觉得应该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和大趋势投机理念结合起来比较合适,而融合成自己的投资理念.
&&&&& 一: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适合自己吗?
&&&&& 巴菲特原则性的理念揭示了投资的本质,长期的价格决定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好公司就有好价格,这基本上就是终极真理。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做股票,对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应该是视为首要理念,因为股票长期而言是称重机.但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并非能很出色的把握股票基本面研究的小散来说,对企业的变化不是特别的敏感,碰到像08年这样的大熊市,如果处于高估时,继续持有,可能会碰到系统性的风险,资金的压力.况且自己的资金相对有限,如果持有,就没有低估时源源不断的买入,况且这个低估也很难判断,接飞刀的事情在08年也碰到过几次.所以把菲特的投资理念能给出小散投资的大方向,但是并不是能完全适合自己.
&&&&&& 二:大趋势投机理念适合自己吗?
&&&&&&大趋势投机理念实际上对于基本面分析股票跟踪薄弱的小散是一个保障,大趋势投机理念实际更加注重的技术面的理念."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对于大盘或者个股的技术面分析.当然这里只是重点解决了一个何时卖出的问题.大趋势投机的理念,比如在08年,就应该在一定的技术面压力下,清空全部股票.
&&&&&&&三: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和大趋势投机理念相结合(简称为"价值大趋势理念")
&&&&& 价值大趋势理念强调的是价值和大趋势的结合分析,强调的是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结合,讲究的是融合.如果按照这个理念分析05-08年,既可以享受05-07年的利润,又可以抛弃08年的风险.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理念,真正是否有效,继续实行直到下个牛熊市有待证明.
大象投资体系(二)价值大趋势投资策略
一:投资标的的选择:
(一)从基本面选择,这是基础.首要条件.可以结合&&股市真规则&&
&&&&投资标的一般包括周期性股票和弱周期性股票.鉴于05-08年的经历.laobal老师极大的否定周期性股票的投资价值.但是如果你05-07年选择的是周期性股票,期间涨幅也不可谓不大,比如说05年的有色,弛宏锌褚.07年的新合成,盐湖钾肥等等.只要做好一定的防范措施,周期性股票同样会表现很出色.一般来说百万之内,我选择股票不超过3只,其中之一投资周期性股票未尝不可,只是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周期性股票的卖点把握.其中之二,我认同laobal的投资标的选择方式.以下是
&& 我的选股标准可以用苛刻来形容,能令我真正满意的公司寥寥可数。  行业的挑选已经淘汰掉90%的公司,以下行业被我排除:  1.周期性股票  2.科技股  3.大部分的公用事业股  4.航空股  5.大部分的运输类股  6.化学、生物医药股  7.大部分的银行股  剩下的10%股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会作为备选股:
&&&1.拥有特许经营权。  2.净资产收益率持续在15%以上,20%以上最理想(三年以上,因为新上市或者刚进行融资股票净资产收益率会快速下降,可以参考上市前或融资前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之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快速回升)。&  3.稳定的经营史。  4.较高的净利润率(10%以上,越高越好,当然不同行业要区别对待)。  5.历史净利润增长率持续10%-50%以上(三年以上,若期间有大起伏可以研究是否与基本面有关,20%-30%是最理想的)。  6.清晰的发展前景,将来至少五年以上的净利润增长10%以上。   如此下来,剩下的股票不超过十只.
&&& 当然,我觉得选择周期性股票,同样也要非常重视个股的含金量.各基本面的指标.
(二)从技术面选择,这是第二个条件,可以结合&&战胜牛熊市的秘密&&,&&笑傲股市&&等.
&&& 对于投资标的的技术面,同样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比如4个阶段的哪个阶段,比如高价股,牛市在20元以上,熊市在10元以上等等,绝对不投资st股,亏损股,问题股等等.特别要重视高股价、高强度和高度完整的中期整理形态。高强度是指欧奈尔CANSLIM系统中提到的股价相对强度RS,按照欧奈尔的建议,陶博一般不会买入RS小于87的股票。高度完整的中期整理形态,欧奈尔的著作中提到最多的是柄式杯状图,根据陶博的理解,经常会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开始形成和出现,一般选择在第四季买入、第二年第二季度卖出的机理所在。
大象投资体系(三)价值大趋势投资策略之买入标准
&&&&& 投资标的选择完成之后,剩下的步骤就是该思考什么时候买入的问题.市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给予买入的机会.大批建仓买入的机会应该很少.作为价值大趋势投资,更多的静静的等待和持有.在这里不外乎经历两种建仓法则:一种是左手建仓法则,另一种是右手建仓法则.左手建仓法则是建立在估值的基础之上,是在趋势未成之前;而右手建仓法则是建立在技术面之上,等趋势形成之后.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坚持五成的左手建仓法则,和五成的右手建仓法则.
&&&&& 价值大趋势投资非常注重股市低迷时的建仓,默默的等待,耐心的持有.
(一)价值大趋势投资买入标准:关于左手建仓法则(注意,左手建仓法则绝对不应用于周期性行业,只用于非周期性行业.)
&&&&&&左手建仓法则一般来说是针对熊市末期时运用的法则.这就需要有十分重视大盘的整体运行趋势.一般来说大多数周期性股票1,2折左右的时候,大盘也渐渐到达熊市末期了.或者说国家政策出了一个又一个不起什么作用时,人们都不愿意说股票时,这个时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时候了.(下面选择laobal的买入标准)
&&&&& 1.估值&&&&& 估值法有很多种,DCF、PE、PEG、PB、DDM等,不同企业适用性不同,单一估值方法的结论未必可靠,可以根据具体投资标的选择几种适合的方法,并结合基本面进行综合评估,最后得出结论。&&&&& 估值只是一种参考,不要迷信任何人的计算结果,特别不要把卖方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特别不要相信,基本不是那么回事情,研究报告不是为散户,个人投资者服务的.)信口开河的结果当回事。
&&&&& DCF估值法适用于具有稳定的、可预测性强的现金流和资本性支出的企业。
&&&&& PE估值法应用范围较广,常常与PEG法结合使用,可以参考企业、行业或其他国际市场的历史经验值。但是只能作粗略的估值,还要考虑其它诸多因素。
&&&&& EV/EBITDA估值法类似于PE估值法,但能剔除了财务杠杆、折旧、长期投资水平等非营运因素的影响,更为纯粹更为清晰地展现了企业真正的运营绩效。EV/EBITDA估值法的计算较为复杂,而且也是静态的,只能作为参考。
&&&&& PB估值法适用于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的企业,例如周期性行业、银行、保险等,而那些具有很高商誉、隐性资产的企业及资产重置成本变动较快的企业则不适用。PB估值法没有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比PE、PEG估值法更不准确。
&&&&& 2、安全边际&&&&&有了估值就可以大概估算安全边际,估值很主观,也未必正确。主观中的“安全边际”是否真正的安全边际呢?因此安全边际要定得高一点,买入要谨慎一点。(宁愿买不到,也不要太冲动.)
&&&& 选择了好企业再谈安全边际,差企业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一切应该以估值为依据,以安全边际为本。根据估值体系确定买入价格,不到目标价格绝对不买入。
市场长期而言是称重器,估值的循环不可避免,不要幻想这次会有所不同。&&&&&安全边际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不管未来前景如何,股价没哟折扣就不应该买入。
买入前首要考虑的是亏损而不是盈利。
&&&&&& 3、等待&&&&&& 等待的过程常常是漫长甚至是痛苦的。大幅下跌并非买入的理由。(08年的经历记住了吗?还心有余悸吗?多少股票价格变为1折???????)&&&&&& 害怕踏空和众多诱惑经常会使等待半途而废,等待大机会的出现需要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很强的自制能力,需要耐心与理性。
&&&&&& 没有经历过真正熊市的人,不清楚戴维斯双杀的厉害。回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缺乏耐心者常常在不断的抢反弹中损失惨重。
 &&&&&4、买入&&&&&& 安全边际内分步买入,越跌越买。(对于周期性股票,50%的资金我会这么做,会5%,10%,15%,20%的分批买入)
&&&&&& 不能盲目相信媒体、机构。&&&&&&&资金的配置很重要,任何时候包括大牛市留有足够的日常生活资金和应急资金是十分必要的,更不能借贷投资,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资本市场都有许多不可测的风险。(想想07,08年借款年借款炒股的朋友,有些真是倾家荡产啊,值得谨戒啊)&&&&&&&集中投资是必需的,但不能把投资资金全部配置在同一股票上,即使是茅台这种确定性很高的股票也可能发生火灾、自然灾害或者其他毁灭性的不可测风险。(如果茅台四川大地震怎么办????)
&&&&&&&长期而言,不守原则赚的钱始终会亏回去,坚守原则亏的钱最终会赚回来。
(二)价值大趋势投资买入标准:关于右手建仓法则
&&&&&& 对于周期性企业股票,我用的是右手建仓法则..对于非周期性企业的另外50%也适用于右手建仓法则.那么,右手建仓法则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呢???这里主要遵循几个系统原则.
&&&&&& 方法一:30周均线原则(战胜牛熊市的秘密)(具体可看书本):宏观的买入时机
&&&&&& 买入股票快速指南
&&&&& (1)检验市场的整体走势
&&&&&&(2)发现技术分析上表现不错的几个行业
&&&&&&(3)将这几个行业中有上涨潜力但目前仍处于交易区间的股票例入备选股。并记录下每只股票突破的价位。
&&&&& (4)范围再次缩小,剔除阻力区域的那些股票
&&&&& (5)检查相对强度,进一步缩小买入对象
&&&&& (6)下达停损买单,买入一半,停损买单以取消前 仍有效为基础。
&&&&&&(7)向上成交量放大,回调缩量,在突破点附近加另一半的仓位。
&&&&& (8)如果成交量变化不利,突破时没有明显放量,就在股价第一次上涨后卖出。如果未能上涨而回突破点以下,就立刻抛出。
&&&&&&& 史丹的投资戒律
&&&&& 当整体市场处于空头走势时,不可买进。
&&&&&&不可买入表现不好的行业中的股票。
&&&&& 不可买入处于30周移动平均线下方的个股。
&&&&& 不可买入其30周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状态的个股(即使股价位于这条均线的上方)。
&&&&&&无论某只股票的上涨趋势如何明显,不要在其上涨的后期买入,此时股价已经远远高于理想的进入点。
&& && 不可买入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无明显放大的个股。如果你因为采用停损买单而买进,也要迅速地将其卖出。
&&& & 不可买入相对强度不佳的个股。
&&&&& 不可买入在上升通道中有大量阻力区域的个股。
&& && 不可猜测底部。某些股票的价格看上去很便宜,一旦你买入后就会为第四阶段的灾难付出高昂的成本。你应该在股票向上突破阻力区域之后才买入。
&&&&&& 方法二:三重过滤系统(微观的买入时机)
&&&&&& 方法三:欧奈尔的“杯柄状”结构
<FONT color=#.& 股票市盈率vs市值&&
&&&&& 关于大市值蓝筹股和小市值成长股,俨然形成了两个阵营
& &&& 蓝筹股阵营,仗的是低市盈率,实在。医疗消费新能源新经济,讲的是高成长。看起来都有理。
&&& & 不过蓝筹股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市值。从根本上说,企业的价值是存续期间所有现金流的折现。这里面涉及至少两个阶段,一个是显性阶段,比方最近3—5年,业绩容易估算清楚;第二个阶段是永续阶段,用一个可持续的、靠谱的增长率来估算,并以合理的贴现率来算现值,毕竟10年以后的1块钱,今天只值3毛8而已(假设贴现率10%的话)。
  以茅台为例,1500亿的市值。假定它现在的净利润等同于净自由现金流,并今后不进行大规模资本投入,且未来5年有10—15%的增长,5年后永续增长率为2-3%,贴现率为10%。大体上能算出来市值有1000多亿。现在是合理价格。但茅台的问题在于,吝于分红,且当地政府眼红这账面上的百亿巨额现金,提出200亿再造茅台计划,意味着今后茅台的净利润不等同于自由现金流,后者大大小于净利润。所以折算后的市值应该是大大小于1000亿的。
  简单的计算说明,用市盈率低来说明蓝筹股有投资价值是偏颇的,因为市盈率仅仅体现了当期盈利高企,但没有说明这样高企的盈利能维持多久,如果不能结合行业的空间(天花板)、资本支出等根本性问题,市盈率指标是有很大缺陷的。
  所以巴菲特总说,要以公司整体价值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用买下整个公司的思路来分析和判断。
  但成长股呢?市盈率高显然是个障碍,虽然大家可以乐观展望其快速增长,几年后市盈率大大降低。我认为,小公司的命门不在于市盈率高低,而在于由小变大的概率。(大象感悟: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我也一直这么认为,小公司最厉害的就是变成大的概率。核心就在于能不能变大)不说多的,就20年中国股市的历程看,能从小长大的公司真的不多,当年几千万利润如今利润过10亿的,并且看来还可持续的,万华、张裕等屈指可数的几家而已。时间拉长了看,利润上10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垄断国企除外)。看现在风头正劲的白药、阿胶等,利润在4—6亿的规模上,当然了,它们还在增长中,但到10亿以上规模,还能走多远,是一个考验。从1999年开始网络股、新能源等等,概念层出不穷,真正落实到后来,利润能变成现实的,并且数量可观、趋势上可持续,孤陋寡闻的我还没见到呢。所以,成长股的投资,确切说,是炒作更合适点,应该是看趋势。
  而趋势怎么看呢?我认为最近几年,虽然读了很多经典的好书,但就实用性来说,最好的一本书是《企业生命周期》。它可以推而广之到行业的周期,甚至是社会历史周期。当我们用周期的角度来看问题,很多迷惑不解的地方都可以得到非常合理、科学的解释,和有前瞻性的判断。
  比方有一些产业,在这两年之前是处于童年期,需求很多,供应很分散,行业秩序也未形成,行业间利益分配的链条未理清,但随着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行业秩序已经清晰可见,寡头垄断正在形成,而喷发的需求正呼唤供应方加大产能,这个时候,假如公司的市值尚小,就算市盈率高一些,这项投资,成功概率是相当大的。
 如果我们回顾2003年时候,港口行业的情况,就能发现,当时的集装箱码头,正处于一个盈利的起飞点,此后的加入世贸组织,进出口量激增,并码头泊位也处于快速建成交付使用阶段,这个时候投资港口集装箱行业,怎么看都是一个好主意。一如2002年时候,巴菲特在油价35美元的时候买中石油。当然,他老人家买中石油的市盈率还超便宜,分红超吸引。但仅仅有市盈率便宜和分红好显然是不够的,他当时一定是掐准了油价的上涨――因为他看到了全球经济的繁荣,或者说是泡沫。
  结论便是:要用生命周期的思路来看待很多事情,包括行业、产业、公司,也包括社会、经济周期。在这个框架下,我们看待公司,不易被市盈率或市值等教条因素所蒙蔽,能更加客观和科学地看待板块轮动。
  越是成熟产业,越是适合用债券的方法来分析其估值,给予定价,仅仅因为市盈率低就看好蓝筹股是很偏颇的。
  单就市值和市盈率两个指标的话,我现在更倾向于看重市值。因为小市值的公司包含了成长的可能性,虽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成功概率;但大市值公司没有多少锦上添花的可能,(当然,有人会不同意我的说法,在中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啦)。所以越是大市值公司,越是需要在估值上有足够折让,才有超额收益。当然,某人说,他不需要超额收益,与指数同步就好,那他就应该买指数基金,而不是主动参与选股和选时。
  折衷地看,中型市值,行业龙头,寡头垄断,且产业空间宽阔,行业秩序井然,或许是风险较低,收益稳定且中等偏上。既没有小公司的失败概率,也没有大公司的老迈沉滞,但考量的就是要在尽可能好的价格上去买。
  说到底,还是安全边际的问题,现在算了服了一条――投资的本质乃安全边际也。
<FONT color=#.& 动态市盈率和静态市盈率
对股票的价格高低估值方法很多,有的很复杂、有的很花哨还稍稍有点酷,但我这人喜欢朴素的真实,不喜欢华丽的浮夸;对于股票更是如此,对价值投资而言估值是中心问题之一,市盈率这种最原始、最简单的估值方法虽有许多局限性,但并不妨碍其作为一种实用的估值方法,应该说其符合我的座右铭:简单实用就是好。
  说到市盈率的局限性那非常之多了,比如对资产负债、现金注、应收账款、发展趋势这些通通没有考虑,但前面我们反复说过不要寄希望于一个指标反应所有问题,一个指标肯定只能说明一个方面的问题,就像一个人不可能对每个领域都精通一样;对于这点要有正确认识,市盈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永远不要希望能准确无误反应股票价格的高低,更反应不了公司资产质量的好坏。
  当然市盈率不是股票估值的理想方法,但在你没有形成自己的估值方法之前,其非常具有参考意义。市盈率亦称本益比,是一个反映投资收益与风险的重要指标,体现企业按现在的盈利水平需要累积多少年的利润才能相当目前的股价。对投资者而言市盈率倍数越小越好,越小一般说明投资价值越高;倍数大一般则意味着股价虚高,投资风险大;市盈率倍数通常认为在10-30倍是较合理区间,视乎不同行业前景与企业发展趋势;如果以静态市盈率计算的话,大大超出这个范围的情况下一般都可确定为高估或低估了,反而不需要太过复杂的计算方法。
  市盈率(P/E)指股票的价格与每股收益之间的比例,也可以是总市值与净利润之间的比例。市盈率是以历史盈利为依据,故此所得出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前溯性属;其本身暗含着一种假设,即以公司历史盈利记录为参考,认同这可作为分析未来盈利能力的依据。
  市盈率可分为动态市盈率和静态市盈率,分子都一样以目前股价或总市值,动态与静态两者区别在于分母的不同,动态市盈率以近期的盈利为除数,一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算法,一是股票行情软件采用的即“当前盈利/当前季度*4”;二是以最近四个季度数据相加;三是以去年全年业绩为准。静态市盈率以多年的盈利为除数,可以是三年、五年、八年,这中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说那一个数据最正确,人个认为三年太短也许一个经济周期还没完成,数据不能全面反应企业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八年或以上又太长,那些数据已经代表不了现在企业的状况,建议以最近5年盈利为计算标准,这刚好也差不多跟一轮经济周期时间相当,比较合理、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盈利情况;我个人从小就非常喜欢5这个字数,在周易中5代表中宫,在八卦里处于中心位置,故而在中国文化中也象征着中庸、和谐之义。两种市盈率的计算方法分别如下:
  动态市盈率=每股价格÷今年每股净利润=总市值÷今年净利润
  静态市盈率=每股价格÷五年平均每股净利润=总市值÷五年平均净利润
  通常我们认为静态市盈率能更好的说明一家公司股价的高低,特别是对于周期性行业而言更是如此,动态市盈率说明不了问题,在盈利情况好的时候只有几倍,在盈利情况不好的时候可以有几百倍,只要静态市盈率把多年的利润平均化之后,才能比较客观公正的反应周期性行业真实盈利水平。可这同样存在一个问题,静态市盈率反应比较迟钝,它不能很好表明企业当下所处环境与以往的变化,过去不能代表将来,就是现在已经有情况表明企业经营状况正在恶化,对静态市盈率而言也是事不关己。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需要注意,静态市盈率同样不能看出发展趋势,比如有两家企业,一家每年都盈利5000万,另一家近五年的盈利分别是:1000万、2000万、3000万、4000万、5000万,现在的市值都是5亿,对于第一家而言动态与静态市盈率都同样是10倍,对于第二家动态市盈率虽也是10倍,可静态市盈率却是16.67倍,单单从静态市盈率看每二家股价明显要比第一家贵,可事实上以发展的眼光看,第二家明显要比第一家值钱,因为其发展趋势比第一家强上许多,现在两家市值相当,即是说第二家现在要比第一家更便宜了。
  例子:“中兴通讯”(000063)
  按股票行情软件显示中兴通讯动态市盈率为123.6倍,它没有理会一个事实,公司08年一季度净利润占全年比例3.67%,09年一季度净利润占全年比例3.2%,09年一季度净利润为7865.5元,10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0986.4元,属于正常增长水平;即是说10年一季度不出意外恐怕净利润占全年比例也会在5%以下,用5%*4=20%来代表100%明显是不妥当的,中间居然出现了80%以上的偏差,也就出现了123.6倍的动态市盈率了,从本质上而言这已经失去了其应该具有的参考意义。
  现在以静态市盈率按5年为期计算,中兴通讯2009年-2005年净利润分别为2,458,121,000元、1,660,199,000元、1,252,158,000元、766,972,000元、1,194,343,000元,5年总共为7,331,793,000元,平均每年为1,466,358,600元,即大概等于14.66亿元;目前公司总市值为443.8亿元,443.8元/14.66元=30.27倍,30倍的静态市盈率与123倍的动态市盈率之间的差距是4倍有余。本来按道理公司在不断成长会使得净利润越来越多,动态市盈率应该不断下降才对,但按行情软件的算法,却出现这种有反常理的现象。不过前面也说了静态市盈率本身也是有很多缺陷的,至少它不是一个理想的估值方法,但这不能否定其作为判断股价高低具有的重要参考意义。
<FONT color=#. eps+pe的庞氏骗局
&&&&&& 一位国内颇具专业知名度的投资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我曾总结过牛市的公式:股价增长的倍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倍数×市盈率增长倍数”。换句话说,在市场环境一定的情况下,EPS的上升必然意味着股价的上涨。这种观念在资本市场上非常流行,以至于在很多时候上述逻辑已经演变成一种信仰,由此造成无数专业分析人员对企业当年EPS永不停息的追逐与争论。
  不可否认,在很多时候,EPS的提升与股价上涨这两种现象的确同时发生,但如果就此得出结论“EPS上升是股价上涨的直接理由”,并将其作为现实投资的指导原则却为时尚早。一方面,EPS上升同时股价下跌的相反事实同样大量存在。其次,EPS上升对股价的支撑也不可能表现为按照PE倍数的直线放大。当然,所有这些都将被“EPS+PE”的信徒们归结为PE的下降,而不是其内在逻辑的失灵。
  事实上,上述逻辑只不过是PE计算公式的变形,只是原来作为自变量的股价现在成为了因变量,由于恒等关系自然存在,玄机只在于对PE的适时调整。然而除了这个因果倒置但却颇具迷幻性的分析逻辑外,导致“EPS上升推动股价”观念根深蒂固的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两种现象的部分同源性,以及屡试不爽的庞氏法则。
  如果企业有基本面向好的信息出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股价一般会做出积极的反应。通常情况下,这些积极的信息也会对企业当期的损益状况产生影响,造成EPS的提升。本质上讲,EPS提升和股价上涨都是企业基本面因素向好的重要影响,也正是因为这种同源特征,才表现为两种现象在很多时候会同时出现。这种同时出现显然并不代表因果关系,EPS提升并不是股价上涨的真正动因,如果离开了基本面向好这个根源,同时出现也将不复存在。
  在很多情况下,基本面向好并不必然就表现为当期甚至一段时期内的EPS提升,例如资源型企业的重大勘探成果,技术型企业的重大研发进步等,这些都会对股价产生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EPS的提升也并不都代表企业持续赢利能力的改善,例如通过低效并购而增加的EPS,由于股票投机而偶然增加的EPS等。离开了EPS背后的基本面动因,EPS和股价之间就不会有任何联系。【www.irich.com.cn交易之路投资经验荟萃】
  上述逻辑对于基本面分析来说再清晰不过了,但这并不能改变现时众多人员对“EPS+PE”逻辑的热衷,一些分析人员工作的全部意义仅在于对公司当期EPS的“精准”预测。对于他们来说,问题并不在于看不到EPS和股价之间的实际关系,而在于他们已经熟悉甚至热衷于由上述逻辑而衍生的一种交互作用的现象:有人相信EPS上升会提升股价,这些人就会在该信息出现时买入股票,买入行为推动了股价的上涨,股价的上涨促使更多的人相信EPS上升对股价的推动作用,从而有更多的人加入购买股票的行列,进而导致股价的更进一步上升。因此似乎总是有铁的事实来证明“EPS+PE”逻辑的正确英明。
  但如此的作用机制的本质和由着名的麦道夫事件而引爆全球的庞氏骗局如出一辙:通过高额利润的引诱吸引资金,通过增量资金而给予存量资金短期内的真实回报,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加入淘金的大潮。这其中与真正投资产生回报的区别仅在于:在这一逻辑中回报只是来自增量资金而非投资项目本身,正因为此,在资金增量枯竭时就必然会显示出骗局的本质。
  虽然并非有人刻意操控,但上述“EPS+PE”的估值逻辑却完全符合庞氏骗局的核心特征,该机制所成就的股价上涨也必然将在增量资金退潮时崩溃。但就像古今中外的庞氏骗局层出不穷一样,资本市场上的“EPS+PE”逻辑仍然方兴未艾,甚至很可能长盛不衰,纵然有无数的人头破血流,依然会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
<FONT color=#. EPS的融资性增长
 && 10年2月4日保利地产(600048)发布2009年财报,又是大获全胜的一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增长57%。自06年上市以来,保利地产以持续的高增长塑造出了一个强劲的成长型企业形象。当然,对于房地产公司的高增长,尤其是规模指标的增长并不能被予以过分高估,房价和融资,而不是管理绩效,是造成上述增长的重要动因。
  保利地产也不例外,结算房价从2006年的5506元/平米上升至8363元/平米,为期初的1.5倍。2006年公司首次A股发行融资近21亿元,随后在2007年公开增发融资70亿元,在2008年发行债券融资43亿元,2009年再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80亿元,上市三年中,公司股票融资的金额是首次融资金额的近7.5倍。截止2009年底,保利地产共拥有债权和股权投资共555亿元,是2006年底89亿元的6倍多。
  然而,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自06年以来保利地产的EPS同样实现了高速增长。公司09年的EPS为1元/股,考虑到公司07和08年每10股转增10股,09年每10股送3股,当初06年底的每10股已经是如今的52股,可比EPS已经从06年底的1.2元/股高速增长至09年底的5.2元/股,为当初的4.3倍,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原始股东可谓是获益颇丰。同时公司的财务杠杆并没有明显提升,因此杠杆撬动并不是这些年EPS提升的主要原因。那么EPS的这种高速增长果真体现了企业的真实经营绩效吗?
  不过,一个有趣的事实却是,EPS这个通常被认为是考量企业真实经营绩效的核心指标却实际上受企业的股权融资的直接推动。增发股份对原有股东的影响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新资金的注入和使用,企业未来的收益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股数增加也会对未来的收益造成稀释。对原有股东EPS的实际影响由这两方面综合形成。但从A股现有的市场环境以及增发规则来看,在企业绩效稳定的前提下,增发本身就会造成EPS的升高,升高的幅度则取决于当次增发的几个核心要素:增发融资的规模,增发对应PE,以及企业当前的ROE水平。
  以保利地产2009年的增发为例,公司增发3.3亿股,发行价格为24.12元/股,发行前的总股数为31.9亿股,相当于约1股增发0.1股。以08年底净资产测算,发行前公司每股净资产为4.4元/股,发行价对应的PB约为5.5倍。发行后,原有的1股加增发形成的0.1股对应6.8元权益投资,每股净资产提升至6.18元/股。提升幅度将近40%,这一点也在公司的增发公告中进行了明确说明。显然如果保利地产未来的ROE不发生大的变化,未来的EPS必将同步增长。
  这其中的逻辑非常简单,只是很少有人关注。其核心在于新旧股东投资的PB差异。对于参加再融资的新股东来说,由于其支付的对价将全部进入上市公司,所以对应的PB总等于1。而对于原有股东来说,如果当前PE大于企业ROE的倒数,换句话说,当前股价所对应的年度回报,即PE的倒数,小于企业实际的股权回报水平,则PB必然大于1,因此融资的结果必然是每股净资产的增厚,进而是EPS的提升。
  从A股市场的现状来看,在大多数情况下,股价所对应的PB都大于1,而增发价格一般都依照发行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来确定底线,此时,如果企业的ROE不为负且保持稳定,那么EPS的提升就是必然的。融资就能成长,成长就又可以得到融资,这几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正相关循环,推动企业规模和股票价格超越一个又一个高峰,这也成为国内房地产企业这些年高速发展的典型路径。这一路径的完美之处还在于似乎并没有谁受到损失,原有股东自不必说,新的股东也是按照市场价格买入,且买入后即可以享受EPS的提升。
  在上述逻辑中,PB大于1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这说明投资者总是要求低于企业ROE水平的回报,如果投资者要求的回报是合理的,那么上述现象意味着企业拥有获得超额回报的能力。上述EPS的融资型增长则是对原有股东已经占有这种超额回报能力的报偿。虽然是否真的拥有这种能力很值得怀疑,但这并不影响上述逻辑的顺利实现,PB越高、融资能力越强、相对于现有资本的融资规模越大,则原有股东所获得的融资性收益就越高。
  3月22日,保利地产再次发布《2010 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公告》,公司拟以不低于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即17.92元/股发行约7亿股,计划融资近100亿元,投入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的共12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看来保利地产EPS的融资型增长还将继续。相对万科(000002)而言,保利地产的规模较小,因此融资对原有股东产生的影响会更大,而且万科似乎也没有如此慷慨和富有的大股东作为融资后盾,其增发频率也预期比保利地产更低,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利地产或许真的要比万科更有优势。
<FONT color=#. 对于市净率的理解
&&&&&& 市净率是和市盈率并驾齐驱的估值方法,是以净资产的角度来考虑公司价值的手段。但是使用市净率估值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什么要给一个公司大于其净资产的价值,其假设前提是认为公司的净资产每年产生的收益会大于无风险收益。譬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能达到10%,那么就认为这份净资产比收益为8%这样的国债资产更“值钱”,则给予相应的溢价。所以有的公司会出现2、3倍的溢价,甚至轻资产公司会出现高达10倍的PB。
  2、轻资产与重资产公司。一般来说,钢铁类公司是典型的重资产公司,重资产公司的特点就是主要依靠设备、厂房这样的资产类要素来赚钱,无形资产起到的作用较小。在熊市当道的时候股价经常会出现低于净资产的情况,因为大家认为环境恶劣其资产不但不能产生很好的收益而且折旧还很厉害,对于公司的价值评估值也就会低于净资产,出现不到1倍PB的钢铁股。而酒类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公司,譬如茅台,其盈利要素根本就不在于厂房、设备等等,品牌、渠道等无形资产才是其利润源泉,所以,如果只拿净资产来衡量这类企业则要低估很多,所以正常的估值水平下表现为股价为其净资产的几倍之多。
  3、如何用净资产来衡量企业价值。(1)有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这类公司是用PB来估值比较适用,因为如果ROE比较稳定,并且PB溢价率也稳定的前提下,我们甚至可以计算出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净资产增长值以及股价水平。但是,这样的企业很少,而且一般是非周期企业,属于能够一眼能看到底的公司。(2)周期性企业,这类企业每年的利润相差很大,如果用PE来估值,往往高PE之时才是其股价低点,这时候不得已就只能用PB来估,还不至于离谱,毕竟大小年虽然利润差异很大,但是净资产还在那放着,而且从长期来看,大小年平均下来,总利润=平均ROE*净资产*年限,也就是说长期来说,PB还算是一个客观的指标。(3)轻资产公司。我觉得不大适合用PB估值,譬如茅台刚上市的几年内,其净资产变化不大,但是品牌价值回归之后,其盈利能力一下变好了很多,这期间的变化从PB角度是分析不出来的。
  4、有很多行业,收购或者合并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净资产角度来进行。譬如银行业,一般认为2倍PB以下算低估,3倍PB之上算高估,虽然也存在风险过高,出现亏损造成净资产减少的危险(譬如现在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就是如此)但是PB是衡量银行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FONT color=#. 如何用市盈率估值
&&&&& 市盈率(PE),这个指标其实误导了很多投资者,其中不泛专业投资者。市盈率是指公司股价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而笔者认为,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将市盈率倒转,即每股收益除以股价,得出来的是企业的盈利回报率。比如一个市盈率20倍的企业,那么他的市盈率倒数是1/20即5%,也就是说,在不考虑企业成长的前提下,企业每年的回报率是5%,需要20年的时间收回初始投资。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市盈率指标呢?
  如果只看企业股票20倍的市盈率这一单项数据,并不能确定他是否是便宜还是贵。比如具备同样的20倍市盈率,A企业的未来成长能达到20%,而B企业未来的成长能达到10%,那么A企业相对B企业就是便宜的。这里面我们提出另一个更有价值的指标PEG。
  PEG(PE/Growth)指标是指市盈率相对净利润的增长比率,是美国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发明的一个股票估值指标,是在PE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其计算公式是:PEG=PE/预期的企业净利润平均增长率。
  对于公司的年盈利增长率,不能只看公司一年甚至半年的数据,而要联系几年的数据一起观察。PE着眼于股票的低风险,而PEG在考虑低风险的同时,又加入了未来成长性的因素,因此这个指标比PE能更全面地对新兴市场的股票进行估值,个人认为其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中个股价值研判的指导意义更大,是相对科学的估值方法之一。
  比如一支公司股票目前以20倍市盈率交易,未来公司EPS(每股收益)增长率为20%,则PEG为1,说明股价正好反映其成长性,不贵也不便宜;如果未来EPS增长率为40%,PEG为0.5,显示当前股价明显低估了公司业绩的成长性,有很好的投资价值;但如果未来EPS增长率只有10%,PEG高达2,则说明股价已经高估。而那些PEG远高于1的股票则不值得介入。此外,PEG还可以在同一板块股票之间对比,找出哪支股票被相对低估,更有投资价值。
  很多机构的研究报告都是以当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为依据来计算PEG,所以即使在2007年10月份指数6000多点的时候,仍然向很多股民和机构投资者推荐他们认为的PEG小于1甚至0.5的股票,实际上他们只考虑了企业当年甚至短期的盈利状况,并没有对于企业未来的长期成长进行准确的预估。
  由于PEG指标是以公司的市盈率比较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来衡量投资价值,所以我们在选股的时候就是要选那些市盈率较低,同时它们的增长速度又是比较高的公司。所以寻找并持有低PEG的优质股票将会获得稳定且丰厚的利润。
  实际上,很多投资者认为股票市盈率低,反映公司估值一定低,市盈率高则公司就贵,这是片面的。很多强周期性行业在市盈率很低的时候往往是最贵的时候,因为那是行业景气周期的高点。同理,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整体市场市盈率一直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不能说中国股市就一直高估,美国股市就低估,这与两国整体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所处阶段等因素也息息相关。
  总而言之,无论是PE也好还是PEG指标,都是对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对估值方法之一,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绝对估值水平,所以,不能完全参照此指标来作为所有企业股票的估值依据,更不能够单纯以PE高低论来判断企业估值是否已经有泡末。
<FONT color=#. 对于PEG指标的一些简单想法
 &&& 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当时他在选股的时候就是选那些市盈率较低,同时它们的增长速度又是比较高的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PEG会非常低。  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是彼得·林奇发明的一个股票估值指标,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其计算公式是:  PEG=PE/企业年盈利增长率
PEG指标的用途  用PEG指标选股的好处就是将市盈率和公司业绩成长性对比起来看,其中的关键是要对公司的业绩作出准确的预期。  投资者普遍习惯于使用市盈率来评估股票的价值,但是,当遇到一些极端情况时,市盈率的可操作性就有局限,比如市场上有许多远高于股市平均市盈率水平,甚至高达上百倍市盈率的股票,此时就无法用市盈率来评估这类股票的价值。  但如果将市盈率和公司业绩成长性相对比,那些超高市盈率的股票看上去就有合理性了,投资者就不会觉得风险太大了,这就是PEG估值法。PEG虽然不像市盈率和市净率使用得那样普及,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决定股价变动的决定性因素。 【www.irich.com.cn交易之路投资经验荟萃】
PEG指标的内涵
  所谓PEG,是用公司的市盈率(PE)除以公司未来3或5年的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比如一只股票当前的市盈率为20倍,其未来5年的预期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为20%,那么这只股票的PEG就是1。当PEG等于1时,表明市场赋予这只股票的估值可以充分反映其未来业绩的成长性。  如果PEG大于1,则这只股票的价值就可能被高估,或市场认为这家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会高于市场的预期。  通常,那些成长型股票的PEG都会高于1,甚至在2以上,投资者愿意给予其高估值,表明这家公司未来很有可能会保持业绩的快速增长,这样的股票就容易有超出想象的市盈率估值。  当PEG小于1时,要么是市场低估了这只股票的价值,要么是市场认为其业绩成长性可能比预期的要差。通常价值型股票的PEG都会低于1,以反映低业绩增长的预期。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像其他财务指标一样,PEG也不能单独使用,必须要和其他指标结合起来,这里最关键的还是对公司业绩的预期。  由于PEG需要对未来至少3年的业绩增长情况作出判断,而不能只用未来12个月的盈利预测,因此大大提高了准确判断的难度。事实上,只有当投资者有把握对未来3年以上的业绩表现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时,PEG的使用效果才会体现出来,否则反而会起误导作用。此外,投资者不能仅看公司自身的PEG来确认它是高估还是低估,如果某公司股票的PEG为1。2,而其他成长性类似的同行业公司股票的PEG都在1。5以上,则该公司的PEG虽然已经高于1,但价值仍可能被低估。
PEG指标的影响
  PEG始终是主导股票运行的重要因素,所以寻找并持有低PEG的优质股票是获利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钢铁板块持续走强,银行板块原地踏步,而酒类股票则大幅回调,这些现象都是PEG主导板块运行的重要例证。以酒类股票为例,酒类龙头公司未来3年的预期复合增长率在35%左右,而其对应于2007年收益率的动态市盈率则普遍在50倍左右,PEG值为1.4,这显然削弱了酒类龙头公司进一步走高的动力。也就是说,公司的良好运行前景已经体现在股价上涨中了。  银行股龙头股票未来3年的预期复合增长率在40%左右,而其2007年动态市盈率一般在30倍左右,PEG值为0.75。相对于去年PEG为0.4时的银行股,现在它们大幅上涨的动力确实不如以前,当然,由于市盈率低于复合增长率,其未来上涨的趋势并未改变。而钢铁股的复苏超出了很多机构的预期,目前市场预期钢铁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在25%左右,而龙头钢铁股2007年动态市盈率在11.5倍左右,PEG值为0.46,极低的PEG值是钢铁股今年以来持续走强的重要原因。  在美国现在PEG水平大概是2,也就是说美国现在的市盈率水平是公司盈利增长速度的两倍。无论是中国的A股还是H股以及发行美国存托凭证的中国公司,它们的PEG水平大概差不多在1的水平,或者是比1稍高一点。当然,也不能够机械的单以PEG论估值,还必须结合国际市场、宏观经济、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景气、资本市场阶段热点、股市的不同区域、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持续性以及上市公司的其他内部情况等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评价!
<FONT color=#. PE和PB的4种组合
&&& 价值投资者应该结合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分析和判断,灵活采取不同的估值方法。绝对估值法虽然科学性强,但毕竟是一种很难掌握的、曲高和寡的艺术。目前PE和PB估值仍大行其道。
&&& 最近看到一本关于估值的书,上面总结了PE和PB的4种组合:
&&&“ 1、高PE、高PB组合& 只有当一个公司预期将快速增长,并且在增长期间以及在增长发生以后享有异常高的ROE时,公司的PE和PB都是高的;
&&& 2、高PB、低PE组合&&当一个公司也许在现有的投资上仍享有高的ROE,但不再快速增长时,它将具有高PB、低PE;
&&& 3、高PE、低PB组合& 当一个复苏的公司预期将从暂时的低盈利水平上增长,但是竞争又阻碍它回复到异常高的ROE时,它将具有高PE和低PB;
&&& 4、低PE、低PB组合& 当一个公司的盈利预期既没有增长也没有高ROE,它将具有低PE、低PB。”
&&&& 对于第1类组合,对这类公司的投资是个难题,严格的说,这已经超越了经典价值投资的范畴,更多的属于成长股投资的范围。成长股的鼻祖费老最钟情于此类股票。很多人喜欢谈“长期持有”,在哪些情况下应该长期持有呢?严格的说,应该在公司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公司业绩的高速成长期、公司竞争优势的确立和巩固期,才可以不考虑暂时高估(当然,过度高估也不行)的影响而长期持有。这类公司如前几年的贵州茅台、苏宁电器是典型的例子。这类公司并非不能做,但前提是你得判断准确。所以这类投资的难度是很大的,最难的就是对公司长期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的判断,一旦判断失误,就会遭到惨重的损失。应该说相当多的人在这类公司的投资上会留下败笔,毕竟有卓越眼光的投资人是少数。
&&& 对于第2类组合,目前A股市场这类公司非常多,很多公司PE已经很低了,但PB仍然很高。很多研究员喜欢推介这类公司,因为他们的盈利预测上显示公司的PE已经很低了,但对这类公司的投资常常失败。出现这种“高PB、低PE”的情况,恰恰是公司缺乏竞争优势的表现,也许公司在过去业绩一直不佳,突然来了一个华丽转身;也许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突遇到行业景气。我个人不赞成以PE估值,理由是EPS往往是一个局部的、零碎的、暂时的、片面的信息,EPS背后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才是最根本的。很多公司的高EPS、高ROE是暂时的,而低EPS、低ROE是长期性的。这类公司业绩的确定性很低,稍一不慎,低估马上变高估,原来的“安全边际”瞬间荡然无存。(先看行业,产业,再看企业是有道理的。)
&&& 对于第3类组合,投资的难度也是很大的。这类公司属于“困境反转型”,如果公司能真的脱胎换骨当然好,但是得出这类判断需要深厚的积累和对产业结构、产业环境的深刻洞察。大部分投资者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
&&& 对于第4类组合,应该是这类组合通常是比较好把握的。按格老经典的价值投资范式,就应该选择“低PE、低PB”的股票,但同时也要注意,EPS可能只是个暂时的、零碎的、片面的信息,它迟早影响到PB,如果公司未来的前景很黯淡,“低PE、低PB”会慢慢变成“高PE、高PB”。当然,有时候出现这种“低PE、低PB”的情况,只是因为公司处于成熟期,成长性有限,这类公司如果分红多,可能也是不错的投资对象。西格尔在《投资者的未来》中总结了几条很有意义的结论:“股价是预期的函数,高增长的公司从长期来看,往往很难达到预期;而低增长的公司往往超预期”、“高成长往往是陷阱,绝不是馅饼”、“股利收益率对于长期投资收益率很关键”、“最有价值投资的公司出在传统的能源、制造等行业,市场对它们预期低,它们往往能超预期”。总之,对这类公司一定要分析属于哪种情形。
&&& 投资的过程,其实也是人性历练的过程。投资策略有很多种,投资者必须专注于某一类的投资策略,在投资的过程中,必须有所放弃,不能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巴老后期专注于有竞争优势乃至强大竞争优势的公司,更多的体现了对现实的尊重和他的谦虚,他虽然投资艺术冠绝古今,但仍不脱离自己的能力圈,对自己无把握或者很难弄懂的公司,他选择了放弃和回避。
&&& 而我们很多投资者则没有清晰的投资哲学,一会儿做绩优蓝筹股,一会儿又想做重组股,很多公司其实已经远远脱离了他的能力圈。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不同的公司其分析、估值、投资的难度的确很大的差别,一味执迷于高收益而去强行投资,其实就是贪婪的一种表现。
&&& 对于估值的具体方法,我个人是坚持的反对“唯EPS论”,我坚信脱离对产业结构和公司竞争优势的根本理解而搞所谓的定量分析,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估值,必须依竞争优势而定。目前A股的第2类公司很多,切不可混淆了本质与现象的区别,不能让局部的、片面的、零碎的、暂时的信息湮没了自己的思考,低PE完全可能是暂时现象。目前要做的是扎扎实实的研究好几家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
<FONT color=#. 谈谈“PB=PE*ROE”方程式的内在逻辑&&&&& 面《PE和PB的4种组合》这篇文章里,我大体总结了PE和PB4种组合的情形。如同技术分析里面各种指标如MACD与KDJ等指标容易“打架”一样,基本面分析里面的一些指标同样可能“打架”,如最近的市场,不少股票就出现了PE和PB之争。
&&&&& &前面《PE和PB的4种组合》这篇文章里面总结过了,如果是PE和PB双低的情形,这种情况一定要瞪大眼睛分析是什么原因,很可能是绝佳的投资机会。但就目前有些股票而言,PE和PB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形,如果是“低PE、高PB”或者是“高PE、低PB”这两种情形,PE和PB掐起架来了,我们该听谁的?
&&& 我们可以先分解一下PE和PB的计算公式:
&&& PB=总市值/权益净资产
&&& PE=总市值/权益净利润
&&& ROE=权益净利润/权益净资产
&&& 因此,PB=PE*ROE,这里,PB指的是根据最近一期权益净资产计算的PB,PE指的是TTM口径计算的PE,相应的,ROE也是指TTM口径计算的ROE,原本ROE正宗的计算公式的分母是“平均权益净资产”,这里为了保证公式的成立和匹配,ROE就代表TTM的权益净资产和TTM的净利润计算出来的ROE。
&&& 总之,PB=PE*ROE从数学上是成立的,ROE是一个关键变量,把PE和PB连接起来了。从理论上说,股价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的预期,对于少数极为热门的公司,PB和PE有双高的可能。
&&& 如盐湖钾肥(000792),目前PB高达33.5倍,PE高达66倍,相应的TTM计算的ROE是50%,总之,PB、PE、ROE这3个指标可谓奇高。盐湖钾肥(000792)目前是否“极度高估”,我目前不敢妄言,但这种ROE我觉得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持续的。
&&& 再如贵州茅台(600519),目前茅台的PB是15.8倍,PE是45.4倍,对应的TTM计算的ROE是34.8%,这3个指标跟盐湖钾肥比起来要逊一筹,但在目前的市况下,也算高得惊人。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PB、PE双高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公司ROE一直很高,至少反映了行业景气或者公司有竞争优势,而PE高反映了市场对其成长的预期很高,相应的PB就变得很高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PB是结果,而PE和ROE相当于外生变量,是原因。
&&& 相应的,如果是“高PB+低PE”的组合,说明了什么呢?由PB=PE*ROE可知,如果是“高PB+低PE”,公司的ROE必然很高,这个ROE高并不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强,更不说明公司有什么竞争优势,因为利润是很容易操纵的,而某个时点的权益也会受到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剧烈影响而突变,因此ROE=权益净利润/权益净资产里面的分母完全可能突变,尤其是那些不计入损益的权益变动,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等因素的影响,ROE可能突然变得很大。此处的ROE完全可能是个突变的数据,得结合以前各期的ROE联系起来看才能说明问题。
&&& 值得注意的是,周期股或者一些暴发户的公司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高PB+低PE”也可能是一个异常大的利润数据突然造成了这种情况。周期股的公司在牛市末期,PE很小,乍一看,似乎前景光明,但这只是表象,奇高的ROE不可持续,盈不可久,高潮之后便是低谷,逢很低的PE不仅不能买入,还要抛售离场为妙。
&&& 同样,如果是“低PB+高PE”组合,又说明了什么呢?显然,此时的ROE是一个很低的ROE,这类公司往往是周期股、困境反转型的公司居多,往往是此类股票见底的征兆,周期股在极端的时候,可能是亏损的或者是微利,显得ROE为负或者很低,但同时,因为PE=总市值/权益净利润,分母很小,显得PE很大。对这类公司,则要深入思考,要反着做,不要被奇高的PE吓坏了,此时恰恰要进场扫货,因为过低的ROE也同样不可持续。
&&& 目前A股出现了很多“高PB+低PE”的股票,这类公司大多是暴发户或者是周期股,此类公司不能光看PE的表象,得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最近有人用大盘的低PE辩“A股见底”,对于A股是否见底我没有什么看法,但要警觉,计算大盘的PE时要注意到目前的沪深300的成分股很多是周期股,较低的PE未必能说明问题。
&&& PE和PB冲突时,听哪一个的呢?我个人是坚决反对目前估值的“唯EPS论”,我认为是交易价格决定了PE,而不是PE决定了价格,我们不能倒果为因。
&&& 就A股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恐怕得多看看PB。历史的净资产数据尽管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毕竟净资产更多的是一种“沉淀成本”,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关键。但要注意的是,公司一时的盈利数据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连续的、多期的盈利数据才能说明问题。不必否认的是,A股众多公司并不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如果光看PE,效果可能比看PB更糟糕,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惨烈的损失。
&&& “PB=PE*ROE”有什么内在逻辑呢?关键就在ROE上,ROE本身是一个变量,但从一个长周期的时间来看,ROE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过高的ROE和过低的ROE都是暂时的现象,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生活中,竞争均衡理论或者说是一般均衡理论是要起作用的,均值回归是常态,不仅某一个行业的各公司ROE会呈现相似的走势,而且各个行业ROE的绝对数值也会趋于平均,“社会平均利润率趋同”是竞争均衡的结果。不排除有些好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ROE,同样有更多的末流公司一直具有较低的ROE,但大部分公司的ROE都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目前很多机构雇用了大量的研究员,但仍是亏损累累;相反有些价值投资者人员很精干,但一直有较好的收益。这其中关键的差别就在于投研方法、投资理念有差异:机构注重短期数据,注重EPS预测,希望不断的对未来进行预测;而价值投资者注重长周期分析,注重对竞争优势和产业结构的根本理解,专注于长期价值投资,而且不作无谓的EPS预测。
&&& A股相当多的公司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这注定其未来收益水平是摇摆不定的,也是不可能预测的;同时一些像茅台、盐钾之类的好公司,PE和PB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即使不能说它们是过度高估,至少目前无任何安全边际可言。从这个角度讲,价值投资者的目标抉择是非常艰难的,其等待可能也是漫长的。
&&& 总之,PE与PB双高的公司一定要慎重,这类公司尽管好,但是负载了过多的期待,而高绩效、高增长往往是不可持续的,过高的ROE最终难免向均值回归;PE与PB背离的公司,与其看PE和PB处于什么水平,我觉得更要看看当前的ROE处于什么水平,对于大盘的PE是同样的道理,不要让表面的数据湮没了自己的思考,如果ROE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则后期的价值回归之路仍是漫长的。就目前来看,很多公司的ROE滑落及PE、PB的进一步波动仍是大概率事件
1. 净资产收益率的思考
企业的第一存在意义就是赚钱,这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盈利就会亏损,企业应该做的就是用尽一切办法赚钱使自己健康发展,但公共事业类企业却应以微利为经营目标,特别是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下,你的暴利来自于国家权力行政垄断,根本上无异对纳税人财富的掠夺。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一般市场环境下没有特殊背景和使命的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就是有盈利能力,最能表现为股东赚钱的财务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
  后面我们要介绍到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就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分析体系,因为后面有一整篇对该体系的讨论现在就暂且不展开了,现在提及只是想说明该指标的重要性。可以说一切企业的行为归根结底都在利润上,而利润的多少对具体企业就成为盈利能力的高低,因为这是一个利润与资本对比的关系,两家企业同样赚100万,A企业用了500万赚得,B企业用了1000万才赚得,那两家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种净资产收益率计算方法: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是以期末净资产为分母,而不是期初净资产,即是说100万一年盈利20万,净资产收益率不是20%,而是16.7%,这一点是要比较注意的,容易搞错。平均净资产即是:(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从理论上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更有参考意义,但当下几乎所有数据编制中都采用前者。
  从上面的公司中可以看出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母是净资产,其受公司上市、增发、配股等的影响非常明显,特别是IPO。在中国特别高的股票发行价格下,造成了许多公司超额募集到不需要的资金,往往这些资金也是躺在专用账户上浪费掉,从根本上违背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理想。该现象的结果是使得公司上市后净资产成倍大增,利润短期又不可能跟上,从而使得净资产收益率成倍下降,许多创业板公司上市前净资产收益率50%,上市后只剩下10%就是这样原因。从表面看主要由于承销制度的问题,因为不愁发不出去,投行都愿意出高价承销,实质上是一级市场的疯狂所致,投资者热衷于“打新”造成了高溢价发行,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在引进存量发行制度。另外也要注意分红对该指标的影响,因为分红会造成净资产的减少,特别是每年把净利润差不多都分红的公司,该指标容易保持在高位,典型公司如“盐湖钾肥”(000792)。
  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是参考“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可直观的反应净资产的增减变化;净利润增长率是最敏感的财务数据指标,由于每年的净利润并非受公司上市、增发、配股等的影响,可真实、稳定的反应公司的盈利变化情况;如若净资产收益率从去年的50%降低到今年的10%,而净利润同比却是增长的,净资产收益率如此大幅的下降很可能就是上市原因造成的,当然是否是此原因只要打开股票软件的F10即可一清二楚,增发、配股也会有类似的情况,但下降幅度一般没有这么大。与此同时要分析净利润是否来自主营业务,如果利润只是一次性“非经常性损益”那应该剔除出去,只有持续稳定来自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才有意义。
  最后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净资产收益率并不代表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所以需要参考“资产净利率”,其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这才是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表现。两个概念要分清楚,一个是公司为股东赚钱的能力,另一个是公司资产的效益;区别就体现在资产负债率上,高杠杆的负债水平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资产基数,只要企业总资产的盈利为正数,在越高的杠杆比例下,股东越能获得高额回报;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反过来如果总资产的盈利为负数,则会扩大亏损数目,从而使股东蒙受巨额损失。
  例子:“盐湖钾肥”(000792)
  该公司最近五年没有配股、增发,也没有发行可转换债券或权证,即是说没有从股权的方式筹集资金,公司发展对资金需求不是很高,主要资金渠道是经营性现金流,在不分红的情况下公司拥有充沛现金流。除了没有以股权形式再募集资金外,公司也没有转、送股或股改对价新增股数,故此从2004年6月至今总股本都为76755万股。由于大股东股改时所作承诺之关系,06年-08年将当年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进行全额分配,从05年至09年派现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9成,基本上可以说是把净利润全额分红了,从净资产收益率角度看分母——净资产由于高分红没有太多累积。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增长率&&& 净资产增长率&&& 资产负债率
  09年年度&&&&&&&&&& 40.63%&&&&&&&&& -9.86%&&&&&&&&& 5.35%&&&&&&&&&& 46.07%
  08年年度&&&&&&&&&& 47.49%&&&&&&&&& 37.77%&&&&&&&&& 19.65%&&&&&&&&& 37.01%
  07年年度&&&&&&&&&& 41.24%&&&&&&&&& 21.51%&&&&&&&&& 15.09%&&&&&&&&& 41.18%
  06年年度&&&&&&&&&& 39.07%&&&&&&&&& 57.42%&&&&&&&&& 26.02%&&&&&&&&& 41.29%
  05年年度&&&&&&&&&& 31.28%&&&&&&&&& 74.94%&&&&&&&&& 20.94%&&&&&&&&& 44.31%
  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处于超高水平,除了本身的盈利能力强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每年的高分红所致,相比低速增长的净资产增长率保证了这么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水平处于相当合理的区间,以这种的财务杠杆取得如此的股东回报水平很值得肯定;资产负债率本来处于温和下降过程受到09年钾肥行情不景气的影响有所上升,尽管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公司管理层力挽狂澜,但敏感的净利润同比还是下降了,净资产收益率也无可避免调头向下,其实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下降幅度更加明显。从公司三大财报中可以发现就算净利润下降9.86%,其中还有很多系赊销存在的,从销售费用同比4倍增长可以看出销售部门应对市场衰退的力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肯定了他们的工作,净利润的下滑是宏观上的原因,营业成本增加近1倍致毛利率、净利率大幅下滑所致。
2. 如何对待企业的三项费用
三项费用亦称之为期间费用,即无法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之外的其它费用,按当期实际发生额确认后记入当期损益。三项费用分别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账务费用;它们能从侧面反应一家企业的许多问题,因为企业的经营状态归根到底都要在数据上予以反应,三项费用与同行业的对比和自身变化趋势投资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销售费用:
  旧会计准则叫“营业费用”,新会计准则下称“销售费用”,其是在整个销售各环节上所发生的费用,公司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商业性公司在进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都记入该项。公司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以及为销售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职工工资、业务费、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等经常费用都可记入营业费用,但生产性公司不能将其记入营业费用,而是记入材料成本。
  从这个介绍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销售费用的作用是什么,应该说公司只要加大了对市场营销的力度,都会在销售费用项下得到体现。我认为可以把销售费用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销售过程中必须增长的费用,暂且称为被动销售费用,另一种是公司自行决定增减的费用,暂且称为主动销售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这类为增加销售量必须增加的费用;而广告费、展览费、职工工资这类则是公司可主动控制的费用,重点在于考查这一类的变化情况。
  应该说被动销售费用的增加对公司是有益的,因为其预示着业务量的增长,对于此类增长我们永远持欢迎态度;但是主动销售费用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合理、有效的增长可以说明管理层积极开拓市场,着力开发产品的市场空间,但太高速的增长往往证明产品没有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整体行情冷淡或需求有限,如“盐湖钾肥”(年的市场开发力度就前所未有的加强,故该费用立马发生剧增,正是因为行情冷淡带给业绩的压力所致,同时“应收帐款”也发生剧增,基本上已经说明经营情况有变化了。
  管理费用:
  为保证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有序展开,在公司管理和组织生产过程中,由行政管理部门产生的各种费用称为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包含的内容相当庞杂,往往也成为“大隐隐于朝”的对象。其中包括折旧,如无形资产、长期资产、待摊费用摊销;一些税费,如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日常开支,或者应由公司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职工教育经费、研究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提取的坏帐准备等。可无论管理费用多么庞杂,都是为使公司整体正常运转而产生的支出。
  ①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该项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重可以体现一家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作为一项反映行政管理支出的期间费用,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即管理费用率)越低,代表公司的费用控制能力越优秀,行政管理的效率越高。
  研究管理费用的意义还不仅仅于此,纸面上看,这只是企业用以记录期间费用的一个科目,但实际上管理费用是交易“藏污纳垢”的项目,企业管理者违规使用公司资金,非法行为的专业,多列入管理费用项下。此外,管理费用还是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无论是坏账准备,还是存货跌价准备,都可以被企业管理者用来虚增或平滑盈利。
  由于管理费用的构成复杂,因此,这一科目也常为企业管理者所利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会计科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企业管理者将企业资金用于个人及家庭消费,将个人和家庭的日常开支和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全部列入了企业的管理费用中,增加了企业的期间费用,既实现了假公济私,又给企业减少了部分税收;
  其次,一些企业为实现某一经营目的而进行的行贿支出,一般也记录在该科目下,并以业务招待费等名目来反映;
  再次,一些企业为了虚增或调节利润,可能选择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以及存货跌价准备来进行调节,从而通过管理费用来干预盈利,达到粉饰利润或平滑利润的目的;
  财务费用:
  指公司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的利息收支、汇兑损益、相关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要注意并非所有的贷款利息都应记入财务费用,例如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用要记入长期待摊费用;在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时,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的利息支出,应该资本化后计入所购建资产之成本;清算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该记入清算损益。
  利息收支包括贷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减去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后的净额;汇兑损益在公司有外币业务时,结账时由于汇率变化使得账面外币价值变动而造成的损益;相关手续费是指公司与金融机构往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银行结算费用、票据的银行手续费和调剂外汇手续费、购买、发行债券支付的相关费用等,但不包括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其他财务费用指除了以上所说三种之外的与财务有关的其它费用,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融资租赁费用。
  财务费用开支大小是公司资本运作的结果,是公司账务杠杆比例高低的体现,一般情况下四项财务费用开支中后三项所占比例都很小,最主要的还是借贷款利息收支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喜欢那种该项费用为负的企业,证明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大于贷款利息支出;或是该项支出虽为正数,但只占净利润很小比例的企业;公司若需要很高的负债才能为股东创造利润,这样很难说有高投资价值,“中铁二局”(600528)就属于这一类;但不同行业对资金的需要截然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认定低负债就好,而应该与同行业比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不过一般低于同行业平均负债水平和财务费用支出是公司优秀的一种表现。
3. 如何看待公司的固定资产
对管理层而言固定资产是企业存在的“载体”,但对投资者而言固定资产是一家公司最没有价值的资产,我的投资方法跟格雷厄姆《证券分析》所述方法最大的不同就在此;这是因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管理层思考围绕的中心问题是如何经营好这家企业,投资者思考围绕的中心问题是这家企业经营得如何,至于这个结果是如何取得的,倒成了一个相对次要的问题;虽然是次要问题,但并非不是问题,作为一个合格价值投资者,前面反复强调不仅要看经营业绩,也要看业绩背后的来源是什么,我们讨厌固定资产很多且在这方面需要持续高投入的企业。(感悟:确实固定资产每年投入很多,并不是好事情,股票有几千个,有的是选择)
  每年的计提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可会影响公司的盈利表现,尽管从某种角度上说利润本来就产生于固定资产的基础之上,在道理上如果固定资产所产生的利润大于折旧时会对企业盈利有正面贡献,但该资产盈利能力强弱和稳定与否又是另外需要考虑的情况了。当然固定资产同时也作为企业“吃饭的家伙”不可或缺,我们并非反对企业拥有固定资产,这也是不合理更是无法办到的,但要求固定资产所占总资产比例不宜过大,另外每年盈利中再投入到固定资产的比例同样不能太高;如前面所举之例子“美的电器”(000527)一样,每年所赚得的钱几乎全数都投入到固定资产中的企业是没有太大的价值投资质量的。
  在对企业进行价值估算的时候,千万不要相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这是不能兑现的纸上财富,假设企业破产清算时把这部分资产拍卖,其所得也有债权人、银行、优先股股东排在前面领钱,普通股股东往往一分钱都拿不到,更何况经营不善的企业一般到最后净资产多为负数;从“中国特色”的实现出发,在A股事实上公司的“壳资源”要比固定资产值钱得多,但前提也是要重组而不能申请破产清算。
  净资产的构成中也有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所以不要太相信PB,那是不靠谱的事;企业的存在是为了盈利,应该更多的关心其盈利能力,至于用多少资产取得这个经营成果显然相对处于次要位置。倒不是说PB没有意义,它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之作为投资标的便宜与否的依据;这方面往往与普通投资者的认识相反,事实上用越少的资产取得这个利润数目越好,因为这样证明其盈利能力更强,有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详细讨论过,就不重复讨论了。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更注意企业每赚一块钱有多少投入到固定资产中,在可接受的比例之下,就不用太在意现在的固定资产值多少钱;换句话说我接受每年从净利润中拿出某个比例投资于固定资产,然后我更关心的就是每年这些固定资产的盈利情况,而不是现在这些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过这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成长中的企业往往现金流都会比较紧张,每年的经营得所基本上都是投入到再生产中去,资本性支出当然同样会水涨船高,对这个现象要有一定的认识,以免错失投资到高速成长公司的机会。(大象感悟:好,这句话讲得好。不同企业不同对待)
  在中国现行的法律和政策上土地都是国有的,个人和企业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故此土地使用权得算在无形资产中,这点要注意;如在前几年房地产热的时候,土地价格涨得更快,潘石屹说中国有很多开发商不盖房子就炒地皮,李超人旗下的和黄就被CCTV爆在京城炒地皮。道理很简单,土地的升值速度比辛苦盖房子赚得还多,特别是在中心商业区、繁华地带更是如此。这时候就可以看看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中谁家的“无形资产”多了,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证明确实系在炒地皮,也许就有投机捞一把的机会,就我个人不喜欢这种投资方式,不过道理是这个理没错,投机永远是有风险的,像这次房地产“新政”一出台,最受伤的房地产开发商还不是建豪宅的,而是这些炒地皮的。
  例子:“赣粤高速”(600269)
  高速公路行业大多数资产就会存在于固定资产项下,赣粤高速2010年一季度报中固定资产:8,285,943,949.49元,总资产14,449,862,919.20元,固定资产占比达57.34%;非流动资产合计:12,786,580,461.88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88.49%;如果经营失败,证明这些公路无法盈利或盈利能力很弱,也没有办法改造后另作它途,根本上就没有使用价值了,白送人也不见得有人要,人家还要考虑请人把公路敲掉,拿钢筋出来卖,卖的钱还不够给人工的。可在固定资产中这些公路是以建设成本记账的,根本就无法真实反应其应有的价值,所以资产价值高低必须靠公路的效益来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成熟资本市场有很多公司跌破净资产也没人买的原因,如果中国股市不是有借壳上市这么一招的话,也会是这样情况的。
  彭湖高速、昌奉高速、奉铜高速三个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00亿,从各种消息中可以看到公司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非常支持,甚至可以说非常爱护,这些路段资源是现在江西所要建设路段中最优质的,从目前初步分析这三条在建高速公路将来建成投入使用后,赚钱基本是可以肯定的事,而且盈利表现会非常稳定。这些项目的风险虽不比“中远航运”(600428)新造的船那么大,但也存在不确定性,虽然规划上将来是通往湖南的主干线路,可其它交通方式的发展也会对其形成竞争。
  100亿投资相对于赣粤高速是什么概念呢?公司至2010年一季合并报表总资产为:16,378,824,857.69元,所有者权益合计:9,618,175,732.5元,市值133亿元,100亿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其净资产,总资产也只是它的1.6倍。如果一家公司做出这样的投资决策可能有破釜沉舟的想法,但赣粤高速不是这么回事,并非由于管理层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相反能得到这样的路段投资机会是大股东呵护的结果,公司实际控制人系——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公司方面已经表态不从资本市场上融资,而从其它渠道自筹资金,以这样的公司背景和投资项目要在银行贷款确定不难,现在单单从财务上看100亿的投资大大超出其应有风险承受力范围,但考虑到其所投向的资产质量,却知道赚钱是确定性的事情。
  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高速公路行业是比较稳定但业务相对被动,属于坐地经商型的企业,很适合老年投资者长期持有,赣粤高速资产质量在同行业中属佼佼者。09年年报“在建工程”09年末是:1,324,764,185.78元,08年末是:501,034,387.13元,同比增长了164.41%,变动主要原因系本期投资彭湖高速公路、昌奉高速公路项目。以上三条高速公路基本上在2012年后全面竣工,这几年每年都会有很高的资本性支出,在账务上会表现为负债快速增加,现在投资赣粤高速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到时候这三条高速公路很赚钱那当然很好,但若非这样,那每年的折旧和债务所带来的账务费用将相当沉重。
  总体上而言我们并不欢迎固定资产很多的企业,但也要具体企业具体对待,不同行业所具有的属性是不同的,也并非说固定资产多就一定不能投资,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原则方向;说到个体身上还是要分析清楚实际情况,就如我们讨论赣粤高速一样,既说它不好的地方,也肯定它好的地方,不可陷入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去。
4. 选股的财务指标
利润总额——先看绝对数
  它能直接反映企业的“赚钱能力”,它和企业的“每股收益”同样重要,我要求我买入的企业年利润总额至少都要赚1个亿,若一家上市公司1年只赚几百万元,那这种公司是不值得我去投资的,还不如一个个体户赚得多呢。比如武钢、宝钢每年都能赚上百亿元,招商银行也能每年赚数十亿元,这样的企业和那些“干吆喝不赚钱”的企业不是一个级别的。它们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通过这个指标,我选的重仓股就是从利润总额绝对数量大的公司去选的。
  每股净资产——不关心
  我认为能够赚钱的净资产才是有效净资产,否则可以说就是无效资产。比如说有人对一些上海商业股净资产进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价大涨了,重估后它的净资产应该大幅升值,问题是这种升值不能带来实际的效益,可以说是无意义的,最多也只是“纸上富贵”。
  每股净资产高低不是我判断公司“好坏”的重要财务指标,我对它不关心。
  净资产收益率——10%以下免谈【交易之路www.irich.com.cn 收集整理】
  净资产收益率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比如2003年我买入贵州茅台时,若除去贵州茅台账上的现金资产,其净资产收益率应该为80%以上,实际上就是投资100元,每年能赚80元。我对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的调研也发现其净资产收益率也达53%。
  这个指标能直接反映企业的效益,我选择的公司一般要求净资产收益率应该大于20%。净资产收益率小于10%的企业我是不会选择的。
  产品毛利率——要高、稳定而且趋升
  此项指标能够反映企业产品的定价权。我选择的公司的产品毛利率要高、稳定而且趋升,若产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业竞争加剧,使得产品价格下降,如彩电行业,近10年来产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业产品毛利率却一直都比较稳定。
  我的标准是选择产品毛利率在20%的企业,而且毛利率要稳定,这样我就好给企业未来的收益“算账”,增加投资的“确定性”。
  应收账款——回避
  应收账款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比如G铸管,其应收账款都是各地的自来水公司的延期付款,这么多年都能够顺利收;比如云天化的应收账款也是由于和用户的货到付款形成的,都是能收回的。另一种情况就是产品销售不畅,这样就先贷后款,这就要小心了。【交易之路www.irich.com.cn 收集整理】
  我会尽量回避应收账款多的企业。
  预收款——越多越好
预收款多,说明产品是供不应求,产品是“香饽饽”或者其销售政策为先款后货。预收款越多越好,如贵州茅台长期都有十几亿元的预收款,这个指标能反映企业产品的“硬朗度”。
5. 如何通过报表找优秀企业
优秀的企业是非常少的,成功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自从学习价值投资以来,逐渐的形成了一些有状态的选择企业的方法,可能不完善,但是想整理一下,作为自已以后投资进步的阶梯,也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很多朋友认为财务报表繁琐难懂,很容易造假,一不小心就陷入财务报表的陷阱,我开始投资的时候,也是认为财务报表造假的可能性非常大,不相信财务报表,投机了多年对财务报表几乎是一窍不通。随着对价值投资的认识,感觉有必要认真对待财务报表,学习财务报表,于是买了一本《跟巴菲特学习读财报》,感觉有些体会,以前的文章对此有所整理。随着对财报的认识加深,逐渐熟悉了财报,喜欢看财报了,而且我认为通过不断阅读财报,你可以找到什么是优秀企业的标的,通过观察财报的几个关键点,基本可以断定一家企业是不是值得投资。现在我选择企业之后首先要看他的财报,我认为这几个重点可以值得我们关注。
  大家都知道通常的财务报表分为三大块,资产负债、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对于资产负债这一块我认为,一个好的企业,不会通过大量的借债、也没必要通过大量的借钱去产生利润,所以一个企业的负债如果过高,这样的企业就是应该谨慎对待的,当然对于金融等特殊企业需要另外分析,我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该大于30%,低于这个标准的企业都可以值得考虑的。该板块还有一个指标就是负债的属性,属于流动负债还是长期负债,好企业其负债都是流动负债的,没有或者很少长期负债,理由同上。该板块还有一个值得分析的指标就是资产总额和以前相比最好的稳步增长,说明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稳步增长。
  对于损益表这一块,有价值的指标很多,首先是产品的毛利率要大于40%,说明产品没有处在恶性竞争环境中,这样的企业能够保持较好的利润,维持企业的发展。三项费用这一块(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要占营业利润30%一下,这也是优秀企业的基础之一,同时财务费用这块最好是负值,这反映企业账面是不缺现金的,这也是财务报表正常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营业务收入这一块和以前的财务报表相比要稳步增加,说明企业发展的良性;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标准应该是大于20%,说明资产的高效性。【www.iric h.c o m.c n 交易 之 路 投资经验荟萃】
  对于现金流这块我理解的不是很深刻,所以不想在这里多说什么,免得误导大家。
  沪深股市这么多行业和这么多企业,肯定每一个行业中总会有一两家最好的企业能够代表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而我们只要找几家这样最好的企业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行业的存在对经济是必须的,那这个行业中最好的企业被消灭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而且我们的散户地位决定我们不可能进行对我们关注的企业进行调研,所以财务报表将是我们了解企业最好的途径之一。而且我还认为就是参与企业的调研以及参与股东大会,有些内在的东西也不会被我们这些小散获知,除非有内线,所以企业调研绝对不是投资的全部,通过财报、企业调研、产品分析综合起来看一个企业才是相对正确的。
  财务报表不能够完全反应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未来,需要动态和综合的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这需要投资者不断的多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从而能够迅速和较好的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我们去投资,如果做不到这些,那就是真的成为大家所说的纸上谈兵了,通过以上的论述希望大家能够真正明白财务报表的价值所在。
6. 公司调研十步走
当你端着一杯茶或者咖啡坐在电脑旁边观察股市的时候,因为某种特别的原因让你突然对一支你以前从来没有研究过的股票产生了兴趣。如何开始一支新股票的研究呢,这篇文章讨论10个简单的步骤来帮助你初步了解这支股票的质地。这些调研会帮助你获得最基本的信息,为出作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第一步:了解公司的市值规模
了解公司市值有助于对上市公司形成一个基本认识。公司市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公司股票的波动性和流动性会如何、公司的股东范围有多广,以及公司潜在市值规模可能有多大。例如,拥有超过千亿市值规模的上市公司通常情况下盈利较为稳定,而市值较小的中小企业,盈利和股价则容易出现较大的变化。
这一步主要是在为进一步的分析获取基本信息,当你开始审视该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数据的时候,市值的情况会帮助你获得更深的认识。
第二步:了解公司收入、盈利以及利润率
关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时候,从收入、盈利、利润率这三个数据开始会是不错的选择。察看过去两年的收入以及净利润情况,包括季报、半年报和年报数据;然后根据计算得出其市销率或者市盈率。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来判断该公司过去的成长是否有持续性,或者是否在过去两年中出现过大幅度的波动(例如,一年中超过50%)。
而关于利润率的变化,我们要关注的是其变化的趋势:是呈现下降、上升还是基本不变的情况。以及在这些趋势变化背后的逻辑。【交易之路投资经验荟萃】
第三步:竞争对手和行业
对公司的规模和盈利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后,需要对行业的情况加以了解,整个市场的大致运营状况,市场中竞争对手的状况。拿出几家有代表性的同行业公司的利润率来进行比较,可以对该公司在行业中的盈利水平有一个判断。最好能够将这种横向的比较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业务上,这样可以对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和管理水平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于竞争者的信息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公司的定期报告,相关的研究以及众多的财经证券类网站获得。如果对于公司的业模式还有不确定的地方,就需要在这里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来帮助你明确目标的主营业务。
第四步:估值倍数
现在要关注的是目标公司及其主要竞技对手的PE和PEG倍数,将差异较大的地方都记录下来,以备进一步的比较。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其竞争对手的估值更加有吸引力,在完成对目标公司的研究之后,可以进一步地对拥有估值优势的竞争对手进行研究分析。
PE倍数可以给我们一个初步的公司估值。基于历史盈利水平或者当前预期盈利的估值可以成为一个很好标杆,来同整体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和竞争对手的市盈率水平进行比较。成长股同价值股相比较,一个基本差异就在于市场对其盈利预期的不同。在考虑盈利预期时,最好也能回顾过去几年的历史数据,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可以观察是否当前的预期数据在合理的成长范围内,如果盈利预期突然被调高,那么就需要深究其背后的逻辑和支撑理由。
除市盈率外,还要视情况结合市净率、企业价值倍数、市销率等指标综合使用。这些不同的估值方法分别涉及到公司的负债、收入、以及资产等不同数据。而针对不同行业、状况不同的企业所采用的估值方法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如何应用这些估值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个人投资者可以参考并学习研究机构的估值方法和数据。
此外,对于预期成长性较好的股票,可以采用PEG估值,将其未来的预期盈利的增长考虑进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市场或者行业的市盈率水平。一般来说,PEG值接近1的成长性股票被认为非常具有投资价值。
第五步:管理和股权
公司是否还在由它的创始者经营?或者管理层和董事会全是新的面孔?一个公司的年纪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历史较长的公司管理层中职业经理人可能占多数,而新兴公司的管理层中有更多的人来自的创立者。通过阅读这些公司高管的简历,了解他们的个人从业经验,这样会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有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也要了解创始人和高管是否持有较多的公司股份,以及机构持股的情况。机构持股的多少往往能够说明证券分析师们对该公司的关注程度,这会影响到公司股票的交易量。而高管持股往往能够促进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效率,使得持股股东能够享受到更大的益处。
&第六步:资产负债表【交易之路投资经验荟萃】
有很多文章都深入地讲述了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和阅读,不过对于初步的调研而言,一个大概的阅读就已经足够。通过阅读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首先要了解公司的总资产、总负债水平,另外需要特别留意公司的现金状况(目的是了解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以及公司的长期负债水平。大量的负债也不一定是坏事,公司的财务结构更多取决于业务结构和商业模式的需求。有些公司及行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而有些公司和行业对于人力、设备和创新性需求更多一些。公司的权益负债率也是重要的指标,从中可以了解公司的负债和股权比例结构。最后,将公司的这些财务指标同竞争对手相比较,从而获得更直观的认识。
如果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总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与上一期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时需要探寻其原因。财务报表中的附注以及季报、年报中披露的重大事项都会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释:也许是因为公司在准备新产品开发、留存收益积累或者仅仅是因为处置了某项资产。这些都将帮助你对公司的盈利预期有更清晰的把握。
第七步:股价变化的历史
在这一点上,你需要留意股票过去的交易历史,包括短期和长期的价格变动,股价的波动情况。这些其实反映了这支股票过去的持有者们的盈利经验,并且会对未来的股价走势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历史股价波动较大的股票往往比较吸引短期投资者,而对另外一些投资者而言,这样的股票反而意味着额外的风险。
第八步:了解公司限售股流通情况
作为股改的历史遗留产物,上市公司限售股股东在08年的市场上扮演了一个不太受人喜欢的角色。不管这些大小非们持有的股份到底对市场有多大的冲击力量,或者减持意愿是否强烈,他们都成为了现在个人投资者们所必须正视的问题。毕竟这些股份持有者的成本与广大二级市场参加者的成本差距十分巨大,在现阶段的上市公司研究中,个人投资者依然非常需要获取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的相关信息,避免在短期内受到不必要的冲击和损失。
第九步:了解预期
这需要投资者花费更多的功夫去了解市场对于公司未来2-3年收入、盈利水平的普遍预期,未来可能会影响到公司或者行业长期发展的某些因素:如成立新的合伙企业、合资企业、知识产权、新产品等等。最初你可能只是被一条关于某个产品或服务的新闻所吸引,而对这支股票产生了兴趣,现在则需要更仔细地搜集更多有用信息。
第十步:了解风险
所以把这一步放在最后,是因为市场一直在强调投资伴随着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必须要对风险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去了解公司自身可能的风险,同时也要清楚行业或者市场可能出现的整体风险。以及是否存在可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产投资价值洼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