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门佛教高僧灵异故事里的人吗.打听个事

西藏代表团听会高僧:佛门弟子要为“中国梦”尽责
&&&&来源:&&&&
&&&&&&字号
原标题:西藏代表团听会高僧:佛门弟子要为“中国梦”尽责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白少波)西藏色拉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拉萨市佛教协会会长普布次仁6日在北京表示,佛门弟子要为实现中国梦尽到责任。   据知,西藏代表团邀请甘丹寺、色拉寺两位藏传佛教高僧旁听会议,当日该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普布次仁作上述表示。   普布次仁说,他代表宗教界人士旁听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僧众的关心关爱,近年来,西藏自治区落实的系列利僧惠寺政策,争取了人心,凝聚了力量,广大僧尼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西藏官方为僧尼落实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人身伤害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每年还组织免费体检,为僧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实施了多项措施,改善寺庙生活条件。普布次仁说,这些确保了寺庙僧尼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消除了僧尼后顾之忧,丰富了僧尼文化生活,极大改善了学经环境和生活条件。   普布次仁说,2013年西藏佛学院在色拉寺组建了分院,这是西藏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生动体现,有利于寺庙僧尼教育和培养,推进藏传佛教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规范学经制度,提高僧众素质。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普布次仁说,为一切众生和平、安乐而精进是出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表示,作为佛家弟子,一定要谨记佛祖的这一教诲,知恩图报,饮水思源。   普布次仁说,要以十世班禅大师等历代高僧大德和先贤为榜样,继承和发扬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遵规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的优良传统,以信为本、以戒为师、潜心修学、精进学识、增强修持、修身立德,对藏传佛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阐释。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尽到佛门弟子应尽的责任”,普布次仁说,西藏宗教界人士一定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争创和谐模范寺庙、争当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完)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频道精选|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佛门智慧:历代高僧大德示法诗100首
字号: T|T
  禅诗或称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有禅意禅趣的诗。是我国古代诗歌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诗歌园地中又一畦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禅诗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禅理诗,内有一般的佛理诗,还有佛教禅宗特有的示法诗、开悟诗和倾古诗等等。这部分禅诗的特色是富于哲理和智慧,有深刻的辨证思维。
  另一部分则是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的诗,诸如山居诗、佛寺诗和游方诗等。表现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是这部分禅诗的主要特色。这些诗多写佛寺山居,多描写幽深峭曲、洁净无尘、超凡脱俗的山林风光胜景,多表现僧人或文人空诸所有、万虑全消、淡泊宁静的心境。下面就来欣赏历代高僧大德智慧的结晶: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侍郞来。
  (安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
  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
  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
  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明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
  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程颢题淮南寺诗)
  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
  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送上人诗)
  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
  16.南台静坐一炉香,亘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
  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分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家一钵盂。
  (死心悟新禅师赞六祖诗)
  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三叉路口炊烟起,白瓦青旗一两家。
  (惠洪诗)
  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梵志他人诗)
  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暧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
  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五祖演云诗)
  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寒山诗)
  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俞紫芝诗)
  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寒山诗)
  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诗)
  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斵轮。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
  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弘一为红菊花说偈)
  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白云端禅师诗)
  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朱放题竹林寺诗)
  30.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寒山众星诗)
责任编辑: 胡月冉
日一二三四五六
大公报总机:+852-&&&&&大公网:香港 +852-&&&&&北京 +86-10-&&&&&(值班电话):+86-10-
大公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大公网络有限公司佛教故事:佛门奇事!百岁高僧再生36颗牙齿
佛教故事:佛门奇事!百岁高僧再生36颗牙齿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及其生活特点,希望以他老人家的种种嘉言懿行,作为我们后人学佛的榜样。同时,也想藉此为纪念老和尚圆寂四十周年,献上一片微薄的心意,以酬报他老人家对我的法乳之恩。由于本人修行很浅,佛法水平有限,若有错误或不到之处,还请诸方大德们慈悲指正。
我是于一九五六年八月,从安徽省含山县到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寺,投靠虚云老和尚求出家的。当年我十九岁,高中毕业后就离开家里到云居山去。其实,早在十六岁开始,我已瞒着家人给老和尚偷偷写信,他老人家虽然是海内外知名的大德高僧,但每次都亲自给我回信。见到老和尚后,他问我为何出家?我说是为了成佛。他老人家听后很欢喜,随即收我为徒,并亲自为我剃度,取名宣德。当年冬月,即去南华寺受具足戒。然后返回云居山常住,随众出坡。几个月后,开始侍奉老和尚,白天则在常住上听住持和尚海灯法师讲经。
老和尚当年一百一十七岁,身高两米多,双手下垂过膝,双目炯炯有神,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报纸的小字从不戴眼镜。牙齿三十六只,整整齐齐,没有缺损,听他说是九十岁后才再生的。他的声音非常洪亮,有时在禅堂里讲开示,声音一大,把禅堂里的报钟震动得嗡嗡作响。老和尚于一九五三年七月到云居山时,山上满目瓦砾,荒草遍地,只有三间破旧大寮和四个僧人。这是自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九日真如寺惨遭日本军人炮火,殿堂楼阁毁坏殆尽后,所剩下的一片荒凉景况。
老和尚到云居山后不数月,已来了五十多人,他们见了老和尚后都不肯离去。老和尚于是向政府申请重建云居山,获批准后随即动工。为了生活上能自给自足,便开始开垦荒地,栽种庄稼。我五六年去的时候,已经开发了近一百亩水田地,六十多亩旱地;每年可收水稻六、七万斤,红薯和马铃薯七、八万斤。
后来,人愈来愈多,当时常住就规定,不允许没有劳动力,不能生产的人挂单。到了五六年底,已住有一百二十多人,开垦荒地二百多亩,旱地一百多亩;每年可收水稻近十万斤,各种杂粮十多万斤,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了。
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晚上六点到禅堂里讲开示,八点以后,开始翻阅来自各地的信件,信件有时一天多达百多封,他老人家都要一一过目。若是重要的函件,他便亲笔回复;若是一般书信,他说明意思,就由我们代覆。平常都要深夜十二点左右才休息,翌日凌晨两点又起床打坐,直至打四板,即大约三点半,才起床洗脸。
他不用牙刷牙膏,只用温水漱一口水,然后吐在毛巾上,先洗双眼,再洗整个面部。他说这样洗,可防止眼疾,且能增加视力。洗过脸后,就到佛前礼拜,之后又回到床上打坐。那时,我们就开始上早殿了。早殿后稍为休息一会,闻打梆声大众就往斋堂过早堂了。
当时,山上的生活很艰苦,开发的田地不多,收成的谷子也很少。因为红薯粗生,收成较多,每年七月份开始,直到第二年的三月,都是吃红薯的季节。而红薯的叶子和枝干,就是我们的小菜了,有时连蕃薯根和叶也没有,就只有炒咸盐,加进稀饭里吃。每天过早堂吃的稀饭,只是一点点的米,混了多多的红薯一起煮的。中午吃饭呢?虽然当时师傅们吃饭吃得很多,也只是随便弄一点小菜,有青菜已算是很好的了。晚上,是没有饭或面的,只有煮一些蕃薯或是马铃薯,放在斋堂里面,要吃药石的就自己去弄一点,但是吃的人很少。
老和尚吃的稀饭和菜,都是由我们从大寮里打的,跟大众师傅们吃的一样。如果没有客人的话,他从不多加一道菜。他老人家那种节俭简朴的生活,我们现在想起,还记忆犹新。
云居山地势很高,海拔一千一百多米。冬天气候很冷,低至零下十七、八度。收藏在地窖里的红薯,经不起寒冷的空气,皮都发黑了,煮熟后吃起来很苦的。
有一次,我和齐贤师一起在老和尚那里吃稀饭,吃到了那种又苦又涩的红薯皮,便拣出来放在桌边上。老和尚看到时默不作声,待吃过稀饭后,他老人家却一声不响地把那些红薯皮捡起来都吃掉了。当时我们俩目睹那情景,心里感到很惭愧、很难过。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不吃红薯皮了。
事后,我们问他说:“您老人家都这么大年纪了,而那些红薯皮好苦啊!你怎么还吃得下去呢?”老和尚叹了一口气,对我们说:“这是粮食啊!只可以吃,不可以糟塌呀。”
又有一次,江西省宗教事务处处长张建明先生,到山上来探望老和尚。老和尚自己加了几道菜,请他吃午饭。张处长始终是个在家人,不懂得惜福。当他在吃饭时,掉了好几粒米饭在地上,老和尚看见了也不说话。等吃完饭后,他才自己弯下腰来,一粒粒地把那些米饭从地上捡起来,放进口里吃下去。使得那位张处长面红耳赤,很不自在。他一再劝老和尚说:“老和尚,那些米饭已掉在地上弄脏了,不能吃了。”老和尚说:“不要紧啊!这些都是粮食,一粒也不能糟塌的。”处长又说:“你老人家的生活要改善一下啊!”老和尚答:“就是这样,我已经很好了。”
他的牙齿特别好,记得有一次,有个居士送了一些炒熟的蚕豆上山。老和尚看到我们在吃,他也要吃。我们说:“这东西很硬的,你老人家牙齿行吗?”他一言不发,拿起蚕豆就吃起来了,吃得比我们还要快,我们甚感意外。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肉身菩萨:佛门得道高僧 肉身不朽 - 奇闻趣事 - 科技讯
肉身菩萨:佛门得道高僧 肉身不朽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之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以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之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以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
  一、 慈航菩萨
  慈航法师(),俗名艾继荣,闽北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全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收留大陆到台青年僧人,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
  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目前,慈航菩萨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
  慈航法师
  检阅慈航法师的一生,堪称为僧者之表率。他念佛不忘救国,在国难当头之际宣传抗日国策;他奋力护佑青年僧人,成就了今天台湾佛教的兴盛局面;他最早实践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光大了佛教思想在台湾世俗社会的影响;他成为台湾上第一尊肉身菩萨,阐释了&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的佛教理想。
换一换
12-16 11:33
12-16 11:14
12-16 11:04
12-16 10:34
12-16 10:28
12-16 10:18
12-15 19:47
12-15 19:37
12-15 19:33
12-15 19:28
12-15 19:33
12-15 19:28
12-15 19:14
12-15 19:08
12-15 18:56
12-15 18:50
12-15 17:23
12-15 17:03
12-15 16:45
12-15 16:22
12-15 15:56
12-15 15:21
12-15 15:06
12-15 14:59
12-15 14:54
12-15 14:35
12-15 14:24
12-15 13:57
12-15 13:43
12-15 12:08
12-15 11:19
12-15 11:04
12-15 10:58
12-15 10:49
12-15 10:36
12-15 10:27
12-15 10:21
12-15 10:15
12-14 20:56
12-14 20:35
& 科技讯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代高僧大德诡异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