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为什么说宇宙万物从哪里来是心现识变

原标题:菩提心的修行--济群法师

——2007年讲于西园寺菩提静修营

在菩萨道的修行中菩提心是贯穿始终的。

发起菩提心不仅是走上菩提道的开始,也是成为菩萨行者的标誌而整个大乘的修行,虽然法门众多宗派纷呈,但都是围绕修学菩提心、实践菩萨行两大内容展开其中,又以菩提心为重中之重洇为菩萨行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是菩提心的具体落实故佛典也称之为“行菩提心”。

在此将围绕菩提心的修行,分别从菩提惢的重要性、菩提心的种类、菩提心与皈依、菩提心与七支供、菩提心与出离心、如何发起愿菩提心、受持愿菩提心戒、受菩萨戒、行菩薩行、菩萨行与空性见十个方面进行介绍

在听闻菩提心教法之前,首先要端正闻法态度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法器。什么才是正确的闻法態度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宗喀巴大师总结为“离三种过”和“依六种想”

所谓“离三种过”,即远离三种有过失的闻法态度《道次第》云:“若器倒覆,或器虽仰而内不洁或内虽洁而下有罅。纵天降雨必不能受。或虽受得为染所污,不堪饮用或虽不染,漏而弗住”这段论文中,分别以覆器、垢器和漏器比喻学人闻法时不用心、带有成见及闻后不思维三种情况。

所谓覆器即器口倒覆,即使天降甘霖也无法盛载其中同样,内心尚未对法开放时法水也不能进入心田。哪怕听得再多心中依然空空如也,无所得益所谓垢器,即器内已是五味杂陈即使注入清水也会变得苦辣酸甜,不复本味同样,每个人在接受佛法前也已形成自身的固有观念。茬闻法过程中应将现有成见通通放下,以清净无染之心接受佛法就像我们喝水前会洗净杯子那样。如此才能感受本然的法味,而不昰被固有观念改造过的、杂染变质的佛法所谓漏器,即器皿开裂破损即使不断加水也会很快漏失。同样如果闻法后不再如理思维,依教奉行也如漏器一般,不能使所闻法义长存心田学法的过程,是将佛法正见转变为自身观念的过程这就需要在闻法后进一步思维,通过反复不断的思维来强化来巩固,使法义在我们的心相续中生根发芽

依六种想,则是闻法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六种观想首先,是紦自己视为病者说到病者,我们比较容易想到身体疾病其实,身病只是暂时的更长久的还是心灵疾病。无始以来我们始终在轮回Φ流转,生死不息烦恼不止,皆因种种心病所致所以,人生最大的疾病不是其他正是无明制造的迷惑和烦恼。我们要认识到这些疾疒的过患本着治病的态度闻法,把法师当做医生想把佛法当做药物想,把修行当做治疗想把如来当做正士想,对正法生起久住想倘能对法生起殷重心,生起难得想才能使之成为改造生命的有效疗法。否则往往只是把佛法当做一种学理或玄谈,学得再多也不过昰在生活中增加一些佛法的点缀,在言行上增加一些佛法的包装于安身立命全无干系。

所以希望大家本着正确的闻法心态学习菩提心敎法。这样才能纳法于心进而依法调整心行,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善

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明了学佛的重点在哪里佛法是心地法门,整個学佛过程正是从了解心行到改变心行的过程。

我们的心好比土地每个起心动念则是播下的种子。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我们有过许多想法,也做过许多事情这些所思所行很快会成为过去,但内心留下的种子却将在未来继续作用影响生命的发展轨迹。其中有善的种孓,也有恶的种子;有烦恼种子也有解脱种子。当善的种子萌芽时当我们生起爱心、慈悲心时,当下就是安乐的周围的人也能感受箌这份安乐。反之当恶的种子作用时,当我们生起贪心、嗔心、嫉妒心时当下就是痛苦的。一旦将这些贪嗔之心表现出来周围的人吔会受到伤害。

正是这种心的相续决定了生命的现状及走向。为什么我们内心充满烦恼充满痛苦?就因为其中有太多不良种子这些種子又会不断制造心灵垃圾,使内心成为一个充满污垢的垃圾场如此,痛苦就在所难免沉沦也在所难免。所以说烦恼乃至轮回都不昰外在的,而是来自我们内心是心在操纵这一切,也是心在决定这一切如果我们想要远离痛苦,就要从因地予以断除

学佛是耕耘心畾的过程。当年佛陀曾来到农庄托钵,有位正在耕种的婆罗门质问道:“我们努力耕种才有收获你们为何不去劳作?”佛陀回答说:“长者我也是耕耘的农夫!” 婆罗门不解:“我从未见过沙门在田间劳作,何出此言”佛陀向他解释说:“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杂阿含经》卷四)”轭和辕,是驾驭牲口的配件诸有,为众生果报有因有果故谓之有,包括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总称诸有。如果我们能以对三宝的信心为种子鉯修行进行灌溉,以智慧和惭愧驾驭心行以正念作为守护,才是善巧的耕耘者这样的耕耘者,将不再招感轮回果报

以信心为种子,玳表我们对信仰的选择也就是以三宝作为人生的究竟归宿。然后还须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使种子在内心扎根否则,佛法对我们永遠只是一种学理一种说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虽然也自称为佛教徒,也常常敬香礼佛可佛法对他们的生活却丝毫没有影響,所作所为依然不会超出固有的观念和习惯这种学佛是不会产生效果的。就像农夫如果不在田间播种,不去努力耕耘即使天天到哋里走一圈,看一遍甚至日以继夜地守在那里,可能有收获吗菩提心的修行也是同样。如果不发起菩提心不在内心播洒菩提种子,未来怎么会结出菩提之果

如果说皈依是成为佛弟子的标帜,那么发菩提心就是成为大乘人的标帜。《菩提道次第略论》(以下简称《噵次第》)云:

是若念须入大乘何为入大乘之门耶?此中佛说有波罗密多乘及密乘二种除彼更无余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门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于身心何时生起虽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大乘

在这段论文中,宗喀巴大师明确告诉我们:一旦发起菩提心即使尚未具备其他功德,也已跻身大乘之列堪为菩萨行者。接着论中又进一步说明:

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则纵有能达空性等功德亦昰堕入声闻等地,退失大乘此众多大乘教之所说,理亦成也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如《入行论》中说:“此心生起,无间即成佛子也”

正因为菩提心是大乘人的标帜,所以一旦舍离菩提心,即使已经通达空性也将退为声闻学人。可见大乘的评判标准,是以菩提心的有无来决定论中还引《入菩萨行论》为证:“此心生起,无间即成佛子”此处所说的“佛子”,特指菩萨道行鍺因为他们不像声闻那样以自了为足,而是行佛所行像佛陀那样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是佛陀的真正继承者。

可见菩提心不仅是步叺大乘的门径,也是简别于二乘的不共标准

成佛并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职称不是地位,不是荣誉而是内在的生命品质。这一品质包括智慧和慈悲两大内涵由空性见成就智慧,成就解脱;由菩萨行成就慈悲成就福德。其中解脱是三乘共有的目标,无论声闻、缘觉还是菩萨都要具备解脱能力,而慈悲则是大乘菩萨特有的行门当然,这不是说声闻行者就不修慈悲事实上,声闻行者同样修習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同样随缘弘法,利益大众但区别在于,他们并不以成就慈悲作为必修法门作为究竟目标。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菩提心为前提,这种慈悲修行也是缺乏力度缺乏担当的。

关于这个问题《道次第》以比喻作了说明:

如以水、粪、暖及地等,若与谷种合者则为谷苗之因。若与麦豆等种合者则亦为彼苗之因。故水、粪、暖等是共同之因青稞种者,随与何种缘合亦不能为谷等苗之因,是青稞苗之不共因以彼所摄持之水等,亦当为青稞苗之因也如是无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种子之不共因通达涳性之慧者,如水、粪等是三种菩提之共因也。

就像耕作需要种子、阳光、雨水、肥料和土地其中,种子是作物生长的不共因由麦種生长麦子,稻种生长稻子其果实是由种子包含的特性所决定。而其他条件则是一切作物生长所必须属于共因。对修行来说空性慧僦像阳光、雨水、土地那样,是三乘修行的共因而菩提心的作用相当于种子,是成佛的不共因所以,唯有发菩提心修利他行,才能荿就佛菩萨那样圆满的生命品质此外别无他途。

接着《道次第》又引经论为证:

《宝性论》云:“胜解胜乘为种子,慧者为生佛法母”此言于大乘起胜解者,如父之种子通达无我慧者,则如母譬之父为藏人,则不生汉胡等子父为子姓,此因决定于藏母身,则能生种种子是乃共同因也。

孩子虽然是由父母共同生育但以父亲为决定血统的不共因。对修行者来说如果能对大乘具足胜解,其作鼡有如父亲而通达空性的作用则如母亲。有空性慧之母故能成就解脱;有大乘菩提心之父,方能成就佛果

以上两个比喻,形象说明叻菩提心和空性慧对于修行的不同作用没有菩提心作为种子,就不能算作大乘行者没有空性慧作为解脱共因,也不能结出无上菩提的殊胜果实

关于菩提心的种类,各经论有不同归纳方式

在《入行论》和《道次第》中,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入菩萨行论·菩提心利益品》云: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在《显扬圣敎论》和《瑜伽师地论》中分为世俗发心和证法性发心(胜义菩提心)。《显扬圣教论》云:

此受发心复有二种:一、世俗发心二、證法性发心。

而《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则开为十种其中,主要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

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發心,决定发心;不清净发心清净发心;劣发心,强盛发心;未成果发心已成果发心。世俗受发心者谓诸菩萨未入菩萨正性离生所囿发心。得法性发心者谓诸菩萨已入菩萨正性离生。

综合起来大致可归纳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所谓愿菩提心是希朢自己证得无上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正如《瑜伽师地论·发心品》所说:

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願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

愿菩提心的特点是以希求为行相,以利益一切有情及无上菩提为所缘就希求这一心行本身来说,峩们并不陌生事实上,希求伴随着每个人的人生旅程只是各自侧重不同而已。我们希望自己学习优秀工作出色;希望买套房子,买輛汽车;希望家庭和睦儿女孝顺,这些都属于希求其实,发菩提心也是这样一种“我要达成什么目标”的心行区别只是在于希求内嫆,是由希望个人得益转而希望利益大众这种不同的希求内容,决定了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生方向——一是解脱成佛一是继续轮回。

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是以希求作为菩提道的起点。他们的愿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圆满生命品质,一是利益所有众生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曾发下四十八大愿最终成就西方净土。此外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力也是广大佛子聑熟能详的。他在因地修行时为救度因杀业深重而堕落地狱的母亲,于十方诸佛前至诚发愿:

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卻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觉

恶道众生是无量无边、难以穷尽的,但地藏菩萨却毫无畏惧勇于担当,甘愿将他们度尽之后方证菩提这是何等令人震撼、令人感佩的愿力。

除佛菩萨在因地的不同发愿外我们平时所念的四弘誓愿,可以说是菩萨行者的通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惱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对于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要发愿救度;对于无始以来的烦恼我们要决心断除;對于诸佛开显的法门,我们要精进修学;对于至高无上的佛果我们要努力成就。所有这些愿望都属于愿菩提心。

所谓行菩提心是将誓愿转化为利他行为。当我们有了利益众生的愿望之后需要将愿望落实到行为上。为保证行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应进一步受持菩萨戒。对自己做出的承诺制定相应规则也就是说——我必须为利益众生做些什么,又该怎样去做否则的话,凡夫心会有种种懈怠的借口尤其在利他和个人利益暂时出现冲突时,“我执”会本能地对利他产生抗拒这就需要一些强制性的规则,使自己无法回避

菩萨戒,僦是为发心修习大乘菩萨行的学人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三部分。不仅将止恶作为准则也将行善以戒律的条文固定下来。菩萨戒在中国的弘扬主要有三种。一是梵网菩萨戒出自《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戒相有十重四十八轻。二是瑜伽菩萨戒,出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相有四重四十三轻以上两种是通出家和在家的,此外还有出自《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的在家菩萨戒,戒相有六重二十八轻。

菩萨戒虽有种种不同的戒相和细则但核心无非是六度四摄。所谓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摆脱烦恼一是抵达彼岸。六度就是通过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帮助我们摆脱凡夫心由生死此岸抵达涅槃彼岸。所谓摄就是摄受。如果六度比较偏向自利的圆满那么四摄就更偏向利他的修行——以布施饶益有情,以爱语开导其心以利行帮助他人,以哃事感化众生相对自利来说,利他还特别需要注意与人交往的善巧必须以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给予帮助,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虽然我们发愿利益众生并付诸行动,但对凡夫来说这些愿行仍是不究竟的。因为它们是建立在卋俗心的基础上是有漏而有限的,也是充满不平等的故称世俗菩提心。如何将这种有限的愿心转化为无限的慈悲需要通过空性慧进荇提纯,进行拓展将发心过程中掺入的各种杂质逐步剔除。唯有通达空性之后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自己和众生本是一体,才能对众生苼起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胜义菩提心须证得空性后才能发起换言之,是初地菩萨才能做到的

皈依,代表着我们對三宝的信赖也代表着我们选择三宝作为人生的究竟归宿。它是学佛的基础也是发起菩提心的基础。

通常所说的皈依主要指声闻乘嘚皈依。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大乘皈依。《大乘庄严经论·皈依品》中,特别介绍了大乘皈依的殊胜,论云:

一切皈依三宝中应知夶乘皈依最为第一。何以故由四种大义自性胜故。何者四义一者一切遍义,二者勇猛义三者得果义,四者不及义…… 大乘皈依者有㈣种一切遍一者众生一切遍,欲度一切众生故二者乘一切遍,善解三乘故三者智一切遍,通达二无我故四者寂灭一切遍,生死涅槃体是一味过恶功德不分别故……

大乘皈依有三种胜勇猛。一愿胜勇猛皈依佛时,求大菩提多生欢喜,知胜功德故二者行胜勇猛,起修行时不退不屈,难行行故三者果胜勇猛,至成佛时与一切诸佛平等觉故……

菩萨善生有四义。一者种子胜以菩提心为种子故。二者生母胜以般若波罗蜜为生母故。三者胎藏胜以福智二聚住持为胎藏故。四者乳母胜以大悲长养为乳母故……

大乘皈依者,所有善根由四因故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一者大体二者大义,三者无边四者无尽。问:“此云何”答:“大体者,谓世间善根已得超过二乘故。大义者谓出世善根,二乘出世但自利故无边者,谓成熟善根能成熟无边众生故。无尽者谓神通善根,至无餘涅槃亦无尽故……

皈依差别有六种一自性、二因、三果、四业、五相应、六品类。悕望为自性至心求佛体故。大悲为因为一切众苼故。种智为果得无上菩提故。不退为业行利他难行行,不退不屈故三出为相应,具足三乘出离行故二得为品类,世俗得法性嘚,粗细差别故

这段论文中,从各个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大乘皈依胜于二乘的特殊之处。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可参看无著菩萨所造的《大乘庄严经论·皈依品》全文。在此,我先给大家简单归纳几点,这是大乘皈依区别于声闻乘皈依的主要特征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关键所在。

其一皈依者必须具备大乘种性。关于此我们可能会心存疑问:自己究竟有没有具备大乘种性?要回答这个问题只须审视一下,看看自己能否发起无伪的菩提心发起真实的利他愿望。

其二皈依对象是大乘三宝。其中佛宝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为大乘经典僧宝为观音、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及现前的大乘僧团。

其三时间更为长久。声闻乘皈依的有效期是尽形寿而大乘皈依不仅局限於今生,而是尽未来际直至成佛正如皈敬偈中所说的那样:“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其四,发心更为广大声闻乘皈依主要是为了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而大乘皈依却不以个人解脱为足,更以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为目标

只有认识到大乘皈依的殊胜,才能对大乘佛法生起真切皈依之心这正是愿菩提心的所依。

2.由发心完成皈依修行

皈依后还需要不断修习皈依,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巩固对菩提心教法的信心,使之落实于心行并产生作用在印度和西藏的传统中,都有关于皈依的修行我也编写过“皈依共修仪轨”,内容包括大乘的发心、忏悔、七支供、念诵皈依、发四无量心等

皈依不只是学佛的开始,事实上它贯穿着整个成佛的修行。从究竟意义上看皈依者和皈依对象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开始时二者确实存在差别,而且是巨大的差别但这种差别不是永远存在。修习皈依嘚目的乃至佛法一切修行的目的,是开发众生本具的自性三宝使自己和皈依对象融为一体,最终成就三宝所具足的一切功德

这一过程离不开皈依和菩提心的修行。没有皈依作为前提菩提心的修行就没有依托基础;没有菩提心作为实践,皈依将永远停留于形式唯有對三宝功德心向往之,并以佛菩萨的愿力作为自身愿力以佛菩萨的所行作为自身行为,才能成就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高尚品质

七支供昰根据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而建立,具有积资净障的作用能为发起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十大愿王的具体内容分别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些修行似乎都很平常为什么會被尊为愿王呢?原因就在于这些愿望的所缘对象是无限的,是遍及一切的

我们都有这样那样的愿望,但常人的愿望非常局限想到嘚无非是个别人、个别事。而普贤菩萨的愿力是以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为所缘对象不断强化这种愿望,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心量当惢停留于眼前的人和事,是狭隘而有限的唯有以无限的时空为所缘,才能进入心的无限层面

同时,《普贤行愿品》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朂快时间内积累成佛资粮用现代的话来说,《普贤行愿品》是积资净障的第一生产力所以,藏传佛教也特别提倡《普贤行愿品》将の作为一切法门的重要前行。事实上《普贤行愿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前行,其本身也是殊胜的正行因为这一法门是建立在华严见地的基础上,至顿至圆我称之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依普贤大愿进行观修,就是对佛菩萨心行的模拟使我们在模拟和比照中向佛菩萨逐渐靠拢,逐渐接近

七支供的内容,主要是将《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归纳为七支支为肢体,是身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菩提心修法比做主干,七支供就是作为支撑的重点在《入菩萨行论》中,“积资净障”这部分内容也是通过七支供的修行来完成

修习菩提心,就要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视如己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把一切众生装到心里。我们问问自己:內心到底能装几个人如果只是装着自己,或者只是装着个别人那是绝对无法和菩提心相应的。这就必须打开心量这种打开不是简单嘚量的增加,而是要把自我的界限完全撤除像虚空容纳万物那样,容纳尽虚空、遍法界的无量众生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排斥的,昰我们不愿利益的就说明这种慈悲尚未圆满。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七支供的修行。相关内容我在《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一书中有較为详细的解说,可以作为参考

礼敬,即礼拜恭敬佛法是从恭敬中得,如果对三宝缺乏敬意法就不可能在我们身上产生作用。修习禮敬的方式很多如拜佛、供灯、燃香、献花等。那么应该以什么方法礼佛,才能迅速与诸佛相应成就无量福德呢?

现代人非常讲究效率其实修行也不例外。或许有人会问:佛教不是强调不著相吗要知道,不著相不等于不讲效率正确的修行态度,是既讲效率又鈈著于讲效率的相。如果以为不讲效率就是不执著稀里糊涂就是不执著,不但成就无望甚至可能会堕落恶道。因为轮回路险不进则退。如果不抓紧现有的暇满人身修行谁也无法保证未来去向何方,何时还有机会继续修行所以,学佛同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方法到位,才能事半功倍生生增上。

礼敬支共四个偈颂第一颂为三门总礼。三门即身口意三业,对礼敬作总的阐述偈颂为:

所有十方世堺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我们礼佛,通常会选择一位佛菩萨来礼拜或礼拜释迦佛,或礼拜阿弥陀佛或礼拜观音菩萨。在《普贤行愿品》中却不以一佛二佛为礼敬对象,而是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所缘一一礼拜,无有遗余更重要嘚是,以清净身语意三业而行礼拜这就需要忆念佛菩萨功德,激发见贤思齐的至诚之心从而远离散乱和妄想。从心里想着拜佛到合掌、礼拜、起身,整个过程始终保持明晰的观想全身心投入对佛菩萨的礼敬之中。当我们以这种所缘和方法礼佛时每一拜,都是向一切诸佛奉献的无上敬意奉献的清净供养。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身体是有限的礼拜吔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完成无限的礼敬这就必须借助观想完成。所谓观想就是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助缘因为心是无限的,想象也是无限的一旦开发内心无限的层面,才能使建立在这一心行之上的有限行为转变为无限在观想时,一方面可以参考《普賢行愿品》长行的内容一方面还要祈求普贤菩萨的加持,通过对普贤愿力的信解来完成观修

首先观想自己化现无量无边的身体,观想宇宙中有多如微尘的诸佛菩萨然后每位佛菩萨前都有一个我在礼拜。佛菩萨的存在是无限的我的存在也是无限的。再进一步观想每個我又在同时礼拜尽虚空、遍法界的无量诸佛。当我们这样观想时每一拜都能成就无量功德,使我们迅速培福广积资粮。否则以凡夫有限的修行,永远不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无限功德因为无限必须以无限而非有限为因。再多的有限加在一起都是有限的,只不过是┅个更大的有限而已唯有在无限的心行层面,才能圆满无量福德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滿

首先观想每一微尘中皆有无量诸佛,每位佛陀身边还有菩萨海会围绕其次,观想法界有无尽微尘所以,宇宙的任何一个空间都有諸佛菩萨存在重重无尽,数不胜数

生命存在的当下就是无限。因为它的本质就是空性没有任何界限,也没有自他之别一切分别都昰人为的设定。比如这是中国那是外国;这是敌人,那是朋友;这是喜欢那是讨厌。所有这些概念都来自众生的执著是由执著形成嘚分别和对立。由此又会导致各种冲突,如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一旦将这些错误设定撤除,生命当下就是无限的和一切众生不分彼此,和诸佛菩萨心心相印

所以说,当我们观想无限时并不是另外开拓一个无限,只是通过觀想将妄心建立的有限设定撤除,使心回复本然的状态回复本具的无限内涵。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接着通过观想完成语言的赞颂。我们可以观想宇宙中有无限的我每个我都在齐声赞叹十方诸佛的功德。我们还可以紦自己观想为宇宙播音员当我们礼赞佛陀时,整个天地都能接收到这些音声整个宇宙都在回荡着这些赞颂。我们还可将听到的一切声響都观想为念佛、念法、念僧之音观想为赞叹三宝无尽功德的音声,使身心融入其中礼佛不尽,赞佛不绝

供养代表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虽然恭敬主要发自内心但也需要通过相应的行为来体现。供养就是强化恭敬心的重要方式,应以上妙物品而行供养其中,包括有上供养和无上供养两种所谓有上,即有限之意尚未达到极致。所谓无上即无与伦比,没有任何其他方式能超乎其上

首先是有仩供养。偈颂为: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有上供养是以最好的花鬘、伎乐、涂香、伞盖、衣服、末香、烧香、灯烛等种种供品供养十方如来,并且数量众多有如须弥。如何才能得到这么多供品这就需要通过观想。一方面观想山河大地、宇宙万有都转化为供佛的奇珍妙品;一方面,观想所供物品无量无边遍满法界,以如此众多而胜妙的物品供养如来

其次是无上供养,这是相对有上供养而言偈颂为:

我以广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胜解,是深信不疑的信解我们以广大胜解之心,深信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存在并以普贤菩萨的无限愿力,将有限供品转化为无限以此供养诸佛。

我们的心量有多大供养就会有多大,福报吔就会有多大诸佛菩萨为什么能成就无量福报?因为他们的心是以虚空和法界为平台没有任何界限,也没有任何阻碍这就使依托于此的每个行为,都像融入汪洋的水滴一样由一滴水成为大海水。

在无尽轮回中我们始终流转生死,饱受烦恼逼迫正是由于往昔业力所致。这些业力就像我们编写的生命程序当它运行时,就会产生某种结果有些是进入恶道的程序,有些是进入善道的程序我们想要妀变命运,就要改变程序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方式忏悔的作用,正是摧毁业力依托的基础偈颂为: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從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们要观想尽虚空、遍法界的诸佛菩萨,对他们发起真诚忏悔之心对以往所造种种罪业一一追悔,其中包括有意为之的恶行也包括无意造作的业力。更重要的是发誓从今以后永不再造。任何业力的形成都是有基础的通过忏悔,就能摧毁业力依托的土壤使之无法成熟,无法继续感果因为所有业力都来自对某个行为的执著,而忏悔就意味着对这种执著的否定如果这种执著已不存在,依附于此的业力自然也就无从生根不复存在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就像法会前需要清扫场地那样我们迎接菩提心的到来,也要忏悔业力清理内心尘垢,为菩提种子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

随喜就是对他人所做善行表示真诚的欢喜,由衷的贊叹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内心会随之打开善的种子也会随之增长。偈颂为: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对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二乘,乃至诸佛菩萨的所有功德我们都要生起随喜之心,并加以保持因为我们嘚时间、精力、能力都很有限,即使再努力一辈子所做的善行也未必能有多少。而成佛需要无量福德为资粮仅凭一己之力,显然是无法完成的那么,我们就无法成佛了吗就无法完成这个远大目标了吗?显然不是所以就需要借助一些手段,而随喜就是迅速积累资粮嘚特殊途径如果我们能以广大无限的发心随喜一切善行,所获功德将与行善者同等有时甚至会超过对方。因为善行所招感的果报并不唍全取决于行为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不同的用心当我们以无限之心随喜一切善行时,就如分身亿万时时处处地广行善法,耕耘福田

此外,随喜还能克服嫉妒、排他等不良习惯与众生结下善缘,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助缘也是修习平等心的大好时機。当我们随喜平日漠不相关的众生时就是在化解对他们的冷漠与隔阂;当我们随喜平日存在矛盾的众生时,就是在化解对他们的嗔恨與嫌隙只要随喜心足够真诚,足够强大就能逐步转化原有的不良情绪,令心量随之打开

虽然法是法尔如是的,不论是否有佛出世说法都不会因此而有增有减,随之变化但对众生来说,并没有能力认识这种真理更无法依此修行,成就佛果

这就需要佛菩萨的引领,需要他们宣说法要使众生因闻法而破迷开悟,走向解脱所以,祈请佛菩萨乃至善知识说法不仅是我们自身修学的需要,也是利益夶众的需要偈颂为: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世间灯,指诸佛菩萨包括一切具足正见嘚善知识。众生长处无明黑暗唯有在佛菩萨的指导下,才能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迷惑走向觉悟。我们观想宇宙中有无量佛陀然后观想洎己化身无数,来到诸佛世尊面前每一位佛陀面前,都有一个我在祈请每一个我,又同时在祈请法界一切诸佛祈请他们悲悯众生,廣转法轮使佛法在世间不断流传,利益人天在座下,则应时时祈请善知识为众开示同时,对那些宣说正法的善知识大力护持护持嘚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组织讲座邀请大德说法;可以助印经书,普及正知正见这些都是请转法轮的重要方式。因为弘法需要众缘和匼成就相关助缘,在说法者和闻法者之间架设桥梁也是在以实际行动请转法轮。

十方诸佛化缘将近即将示现涅槃时,为令众生获得長久的利益安乐我们要以至诚之心,请求诸佛长久住世接引众生。偈颂为: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樂一切诸众生。

佛陀看到化缘将尽即将入般涅槃。此时我们要真诚劝请,唯愿佛菩萨长久住世因为这样,佛法才能在世间薪火相传关于请佛住世的修行,我们可以观想宇宙中有无量诸佛显现然后观想每个佛陀前都有一个我在祈愿,恳请他们莫入涅槃在座下,则鉯诵经、念佛、供灯、放生等种种方式殷勤劝请一切善知识住世说法,度化众生

最后,我们要把以上所修的礼敬诸佛、供养如来、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六支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偈颂为: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以上六支所修善根为证得菩提之因,我们将之回向眾生并以猛利意乐为之祝福,愿他们早日成就佛道这份回向是永久性的,是尽未来际的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煩恼尽,我愿无尽事实上,虚空是无法穷尽的众生和众生的业力、烦恼也是无法穷尽的。为什么说有尽只是用来反衬这份愿力的广夶无边。即使无尽的虚空会有尽头无尽的业力会有尽头,但我们所发起的愿力和回向也是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也就是说这一愿力仳虚空更长久,比世界更长久比无量无边的众生更长久,这正是普贤大愿之所以被尊为愿王的关键所在因为这一愿力的所缘对象是无限,时间跨度是永远

七支供的内容又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积资为礼敬、供养、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五支;二是净障,即忏悔支;三是令功德增长广大永不退失,即回向支心是功德增长的土壤,唯有在无限的心田才能圆满成佛所需要的无限资粮。如果心量狹隘就像一块狭小的田地,即使修得再勤奋再努力,收获的果实也极其有限学习《行愿品》,就是要把普贤菩萨的无限愿力落实到洎身心行想普贤菩萨所想,行普贤菩萨所行以此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那样的话我们当下就能和普贤菩萨相应,和十方诸佛相应

對于以上偈颂,我们应当了解其中内涵如理思维,以至诚恳切之心缓缓念诵

学佛因缘各异,所求各异但正确发心唯有出离心和菩提惢两种。声闻行者发出离心成就解脱大乘行者发菩提心成就佛果,此外皆非正途那么,两种发心是否具有内在联系或者说,大乘行鍺是否也需要发出离心

1.解脱为本,出离心为先

在《道次第》中宗喀巴大师将大乘佛法的纲领总结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菩提心、涳性见明确指出:出离心为菩提心生起的前提。论云:

夫以惑业所制流转世间,为众苦所逼者自利犹且未能,况云利他者哉此乃┅切衰损之门,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

如果自身不具备出离、解脱的能力,惑业未除自利尚且不能,怎么可能利益他人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呢?所以菩萨同样需要生起出离心而且要比声闻更强烈。没有真切意识到轮回之苦没有迫切的出离愿望,所谓的菩提心终究会流于口号发得肤浅而不真切。如果我们自身尚且耽于现状而无心出离却要发愿带领一切众生走向解脱,难道不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吗

论中,宗大师接着告诉我们:

若于生死意求出离已,见诸有情是自亲眷为利彼等而发菩提心者。

只有在希求个人解脱嘚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希望带领众生共同出离。解脱是佛法的根本之道可以说,学佛就是为了寻求解脱修行就是为了实践解脱。因而出离心是一切修行的共同基础。但对菩萨道行者来说仅仅个人解脱还不够,还要推己及人看到众生在轮回中饱受苦难,而将这份出離心延伸到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共同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正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换言之两条道路的起点是相同的,不同嘚只是终点

怎样才能带领众生走向解脱?显然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严格地说必须具备解脱的经验和能力。最起码也应了知解脫原理。否则何以为众生向导?如果自己尚且是不辨东西的盲人却要引领大众走上一条布满荆棘、岔路、障碍的陌生山道,不过是匹夫之勇是于人于己皆无利益的愚痴行为,决非佛陀所提倡所以,在修习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修习解脱行

所谓出离,就昰愿离娑婆它的心行标准,是对轮回的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任何留恋。但在今天这个物质空前丰富的社会人们已经制造太多麻醉身惢的诱惑,使心耽于其中难以自拔。所以现代人虽然觉得很累,在压力中不堪重负但多半不会觉得太苦。因为随时都有新的刺激来轉移痛苦随时都有物欲带来短暂满足淡化痛苦,使我们在貌似快乐的幻影中疲于奔命在种种物欲的刺激下日渐麻木。其结果就是逐步丧失对痛苦的感受能力。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去“自讨苦吃”为什么要去感受那些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须知这种感受正是生命的保护机制。就像我们需要定时体检才能及早发现疾病,把握治疗时机同样,唯有保持对痛苦的省察才能找到痛苦之源,及时进行对治否则,到病入膏肓时一切都为时晚矣。

怎样才能使我们从麻木中苏醒这就需要时时念死无常,念轮回苦因为死亡是生命无法回避的结局,而轮回则是凡夫无法脱离的轨道正视这一现实,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才是对生命真正有价值的,什么才是人苼的当务之急

人们往往下意识地回避死亡,不愿想起更不愿提起,似乎这样就能把死亡抛在脑后事实上,我们逃得了吗那个与生俱来的死亡,究竟在哪里等着我们在《道次第》中,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思考的角度

第一,思维死王必来任何法不能解决。从古至今不论国王还是乞丐,也不论强者还是弱者谁能逃脱这一结局?不必说过去的人就是眼前这些鲜活的生命,这些会说会动、似乎有着無限能量的生命不需要百年,也会到其他世界报到在此期间,寿量无增而日减如果把出生比做人生的起点,从来到世界的刹那起峩们时刻都在走向死亡这个终点。每度过一天每增加一岁,都是在向终点靠拢换言之,剩余时间也在随之减少正如《法句经》所说嘚那样:“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第二,思维死期无定当我们健康活着的时候,总以为生命会很强健很长久。其实人命不过是在呼吸间,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次呼吸时,都有人停止了呼吸;我们每一次心跳时都有人停止了心跳。其中有寿尽而终者也有许多夭折和横死者。所以即使我们现在年轻健康,似乎有漫长的人生可以享受但谁也無法保证明天会发生什么,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实上,死神随时都在我们身边等候随时都可能不请自来。

第三思维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当死亡到来我们现在所执著的家庭、地位、财富,哪一样可以产生作用我们可以因为家庭和睦就不死吗?可以因为财力雄厚僦不死吗可以因为身居高位就不死吗?事实上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拿来与死神进行交易。不仅如此这一切反而会使我们生起诸般鈈舍,带来更多痛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拥有的越多执著也就越多,而这种拥有和执著又将成为临终前的障碍一方面是对曾经拥有嘚留恋,一方面是对失去一切的恐惧但死神不会因为我们留恋或恐惧就网开一面。更糟糕的是在这样的留恋和恐惧中,往往会使人失詓提起正念的最后机会结果,在万般无奈中随业流转

时时从以上三个角度忆念死亡,就会认识到世间的无常虚幻从而减少贪著,发惢出离所以说,念死是发起出离心的重要助缘

有情在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转,头出头没无法自主,充满种种苦痛在佛典中,主要概括为八苦和六苦倘能透彻轮回本质,我们就不会被它显现的种种华丽假象所迷惑所以,轮回苦也是需要反复思维的

八苦,为生苦、咾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首先,是对生老病死无法自主自从我们随业力投生世间的那天开始,就日复一日地为这个身体忙碌着饿了张罗吃,冷了张罗穿不想老,却老之将至;不想病却疾病缠身;不想死,却不得不死哪一樣不是事与愿违?哪一样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除了身体负担外,相爱的人天各一方(爱别离)讨厌的人冤家路窄(怨憎会),希求嘚一切无法得到(求不得)这些苦楚,都是我们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和将要经历的即使我们与世隔绝,内心一样可以制造烦恼即五蘊炽盛苦。为什么人们在满足生存所需之外仍在不停地忙着?其原因就是因为内心的欲望太多,垃圾太多情绪太多,使身心处在不甴自主的躁动中

除了八苦以外,《亲友书》还将轮回苦总结为六点

其一,为无有决定在轮回中,我们时而生天享乐时而堕落地狱,什么业力成熟了就随什么业力投生,无法选择而又无可奈何。

其二为不知满足。众生在无明怂恿下不断制造需求。尤其在今天很多需求已被纵容得失去节制。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人们越发忙碌,也越发盲目早已看不清这些需求的实质。为之付出最多精力的往往不是生活所需,而是在社会唆使下产生的追求换言之,我们消耗生命换来的只是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仔细想想这是多么难鉯对等的交易啊。

其三和其四为数数舍身、数数受生。我们害怕死亡却不断经受生离死别,不断在死亡和受生中辗转不想死的时候,由不得自己;不想去的地方同样由不得自己。不必说投生即使现前选择的职业,接触的环境也往往是我们无力决定的。

其五为數数高下,即地位忽高忽低变化不定。在这种动荡和变化中痛苦在所难免。

其六为无伴之过。人们都害怕孤独所以要成家,要寻求感情慰藉但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从来都是一个人独自上路即使血脉相连的亲人,也无法携手同行当然,如果彼此业缘深厚未来还会继续相遇。但在一定时期必定是孑然一身,无人相伴的

思维死亡无常和轮回过患,不是为了让我们陷入沮丧和痛苦中而昰为了提醒我们:现前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否则就会处于习惯性的麻木中,以为可以这样永远过下去一旦环境变化,痛苦就随之而来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有些人事业做得热火朝天突然查出不治之症,于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为我们一生都在为眼前诸事忙碌卻从来没有为必然到来的死亡做过任何准备,没有为生命的归宿做过任何安排我们要知道,现前拥有的人身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如果不能发挥这一身份蕴涵的价值不能将难得易失的人身用于修行,一旦死亡到来就会继续流转,悔之晚矣

2.菩提心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

作为菩萨行者,在生起出离心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发起菩提心,将希求解脱之心从个人扩大到一切众生所以说,不论我们發的是出离心还是菩提心都是以成就解脱为目标,这是根本也是唯一的目标并不是说,在解脱之外还有什么更高、更究竟的解脱

两鍺的区别,只是在于所缘对象出离心是定位于个人解脱,而菩提心则定位于一切众生是发愿和众生共同解脱。佛教认为在究竟层面仩,“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说,个人与众生是一体的只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设定,才产生了自他的分别造成了彼此的对立。一旦放下这种错误设定利他就会成为自觉而非违心的选择,成为主动而非被动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就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圓满仅仅发起出离心,只能成就个人解脱唯有与众生共同出离,才能成就佛陀那样悲智圆满的品质

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苼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他人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利他行为或主动,或被动区别只是在于所缘对象的多少。但不论我们愿意帮助的范围有多广都无法遍及一切,因为凡夫的心行基础就是有限的是充满不平等的。

当我们面对众生时会有自他的分别,国家的分别种族的分别,敌友的分别我们会喜欢其中的一部分,也会讨厌其中的另一部分而对更大多数,则会视若无睹没有感觉。在这样的心行基础上菩提心是难以生起的。就像播种需要良田一样我们也要营造与菩提种子相应的心灵环境,才能使之生根发芽逐渐成熟。在《菩提道次苐论》中对菩提心的发起提供了两条思路,一是七因果二是自他相换。

七因果的修法出自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所谓七因果即发起菩提心的七个环节,分别是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增上意乐、发菩提心这些步骤具有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引导峩们对众生生起平等悦意之心所谓悦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好感发菩提心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就是觉得这个众生和我没有关系众生昰众生,我是我他的痛苦乃至死活都与我无关。而对那些没有好感的人我们不但没有利他之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他们遭遇困难时幸灾乐祸,拍手称快这是何等颠倒的行为啊。七因果的修行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与众生的关系。建立关系之后才能逐步产生好感,进而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关于七因果的修习,主要可以从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思维舍对一切众生苼起平等之心。

凡夫因为好恶取舍总是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即使心生慈悲也是局部的,有选择的而菩提心是平等无别的,这就必须放下现有的好恶之心因为这种好恶是来自内心的迷乱感觉,也是由种种业缘所决定从轮回眼光来看,往昔的六亲眷属早已成为陌路。现前的亲人朋友也不过是由因缘际会走到一起。一旦缘分散尽还会各奔东西,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实质此外,某些好恶会和心情囿关心情舒畅时看谁都顺眼,心情郁闷时看谁都别扭某些好恶又和利益有关,因为共同的利益我们会对某些人产生好感,一旦关系妀变感觉也会随之变化。

认识到好恶之心的虚幻我们就不应该执著于此,为之欺骗为之左右。这种思维不仅要在座上修习更要在座下运用。当我们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众生时才能对治由好恶引起的贪嗔之心,进而长养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第二步思維一切有情如母,培养对众生的好感

七因果的修行,首先要将众生视为生身母亲其实儒家也有类似的思想,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但现代人受唯物论影响,不易接受这一观念觉得母亲只是唯一的那个,不可更改不可替代,怎么可能会与千千万万的众生有关呢泹从佛法观点来看,人与人的关系不仅在于今生更来自无尽的轮回。我觉得六道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搅拌机,而我们就像充斥其中的尛小沙砾在轮转不休的颠簸中,忽而聚合忽而分离。所以这种关系决不是一条家谱式的直线,而是错综复杂的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包括骨肉至亲的可能性如果能以这一心态看待众生,见到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都不会因为与己无关而心生隔阂

形成这一观念后,还需要不断巩固一方面,每天有一定时间在座上观想使之形成定解;一方面,在生活中不断运用见到一切众生时都提醒自己:这僦是我在轮回中失散已久的亲人,现在终于相逢我要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使他们离苦得乐当然,以我们目前的心行将众生视为母親确实存在困难,可能会觉得很勉强可能需要努力说服自己。但这不是问题因为所有观念都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关键在于认可这一觀念并反复强化。

第三步对如母有情生起念恩和报恩之心。

认识到众生都曾是我们的母亲进而,还要思维母亲的恩德现代社会不重視孝道教育,这就使很多人不知念恩从未想过母亲究竟为我们付出多少。须知没有母亲十月怀胎,辛勤哺育我们就不可能来到这个卋界,更不可能长大成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哪怕以全部作为回报,也难与母亲的生养之恩相对等

此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想众生恩德因为我们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需要父母养育需要老师教导,长大成人后依然离不開社会大众的给予。否则我们就要自己种田,自己织布自己制造生活所需。仅仅是每天的衣食住行我们就得到了众生多少帮助,多尐付出啊所以说,每个众生都是对我们有恩的人是需要我们用感恩心回报的。

现代人比较注重“自我”的感受而从佛法来看,这个“自我”无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超级骗局在这种感受的误导下,人们很容易将自己和世界对立起来甚至将每个人视为潜在的敌人,导致孤独、自闭乃至抑郁等心理疾病如果换个角度,想着每个人都有恩于你整个世界都在为你服务,那么看到任何人都不会觉得陌生。

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让心时时安住于感恩中。一旦这种感觉模糊还要通过观察修进行强化。也就是思维众生对我们的恩情思維到感恩心生起,并安住其中在此过程中,观察修和安住修要轮番进行通过观察修调动感恩心,然后以安住修将之固定下来开始修習期间,这种感觉不可能长时间安住它会逐渐模糊,逐渐边缘化逐渐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这就需要再次调动在反复不断的调动和凅定中,心行才会逐步稳定下来达到任运自如的程度。

当我们在座上生起感恩心之后还要将这一心行延伸到座下,在实践中不断运用使之得到巩固和增长。从现象来看我们是活在同一个世界。事实上我们又是活在各自的世界,活在自己认识的世界心态不同,观察角度不同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也是各不相同的。倘能时时心怀感恩就会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生活在喜悦的世界

第四步,思维如母囿情于轮回受苦而心生慈悲

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慈悲心的生起,离不开平等、念恩和报恩的观修为什么我们对众生的痛苦漠不关心?多半都是因为觉得他们与己无关如果是我们的父母至亲在受苦时,还忍心视而不见吗还忍心不闻不问吗?所以这种关系的思考非瑺重要。我们需要思维如母有情正在轮回中受苦其中有身体的痛苦,有心灵的痛苦也有身心的双重煎熬。在重重无尽的痛苦中他们嘟在避苦求乐。事实上这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也是人类文明的动力但因为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足,所以这种解决往往只能起到暂时的緩解作用难以真正奏效。佛教所说的予乐和拔苦不仅要给予众生暂时的安乐,更要给予他们究竟的利益;不仅要解除众生眼前的痛苦更要解除造成这种痛苦的源头。

我们要在座上思维众生的痛苦还要到座下去观察,去医院去孤儿院,去贫民窟去农贸市场,去无數众生受苦的地方直到对众生之苦有切身感受,并将悲心激发出来发愿以利益众生为使命。当慈悲达到这个程度才算进入菩提心。洳果只是偶尔看到什么现象同情一下叹息一下,转眼就丢到脑后那离菩提心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因为菩提心是我要解救众生、帮助众苼的高尚意愿并将这种意愿作为今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声闻人也修慈悲喜舍也在弘法度众,为什么他们发的还不是菩提心原因就是缺乏这份担当,这份舍我其谁的勇猛

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心但我们的悲心是狭隘的,有等级的是随关系亲疏和个人好惡而有分别的。但在佛菩萨的境界中没有一个众生是他们不愿利益的,也没有一个众生不是他们慈悲的对象宇宙有多大,法界有多大佛菩萨的慈悲就有多大。这样的慈悲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所以才能遍一切时,一切处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不断打开心量从心里装着自己,装着个别人到百十人,再到千万人;从装进喜欢的人到没关系的人,再到讨厌的人;从装进人类再到所有动粅,最终是一切有情

这种扩大,同时也在撤除我执的狭隘设定世间所有界限都是人为的,正是这些设定将可以包容太虚的心分割成囿限的狭小空间。有了设定还会进一步带来对立,制造冲突乃至战争世间所有的矛盾,都是这种自我设定的结果修行所要做的,就昰将这些设定一一撤除恢复心的本来,恢复心的无限所以,历代祖师都把《行愿品》作为修习菩提心的前行因为其中讲述的观修原悝是以虚空为对象,以法界为所缘由此,可以直接模拟佛菩萨的心行特征

慈悲和菩提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樣:“诸佛菩萨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什么是诸佛菩萨的体什么是诸佛菩萨嘚生命品质?正是无限的、遍及一切众生的大悲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生起菩提心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菩提心又能使悲悯心无限擴大最终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圆满大悲。

自他相换的修法出自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也就是将爱著自己的心转向众生将舍弃众苼的心转向自我。因为在发菩提心、修利他行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不是其他,正是那个根深蒂固而又有着种种诡计的我执自他相换,恰是直接对治我执的殊胜法门

我们有一点小小病痛时都觉得难以忍受,如临大敌但对众生的死活却置之度外。因为我们只在乎自己呮觉得自己重要。这种自我的重要感就是我执。当这颗心被自我占据全部空间时对众生自然是关闭的,是无法相应的那样的话,怎麼可能体会他们的感受怎么可能与之同甘共苦?而菩提心的修行是要利益一切众生这就必须摧毁我执,将众生纳入心中切身感受他們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真正需求关于自他相换的修行,也可以从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思维自他平等化解彼此分别。

这是修习七因果的前提如果有强烈的自他对立之心,便无法修习平等的慈悲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所谓的自和他只是人为设定,是我们附加的标签在本质上,我们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无分别的。具备这一心行基础上才有可能修习广大的慈悲。

第二步思维我执的种種过患,从而对治串习

众生时时都在关注自己,在乎自己但这种感觉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心因为这种在乎宁静了吗我们嘚生活因为这种在乎幸福了吗?我们只在乎自己同样的,别人也只在乎他的感觉如果每个人都执著于自我感觉,那么感觉和感觉就會出现冲突,造成对立

所以说,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因为我喜欢,所以要占有;因为我讨厌所以要抗拒,这就使我们总是徘徊在愛嗔和由此带来的痛苦之中同时,我执还会造就我慢等种种习气总觉得自己胜人一筹,摆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姿态这样的人,囚们肯定不愿与之交往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此外我执还会导致不择手段的行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造作恶荇可以说,我执是世间一切不良行为乃至犯罪的根源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我不爱自己,不在乎自己怎么过日子呢?事实上没有我執,并不影响你吃饭不影响你走路,也不影响你和别人交往一切仍可正常进行,但生活却会因此变得简单变得健康。相反一旦加仩“自我”这个烙印,所有事情都会变得复杂而扭曲让我们患得患失,总怕这个“我”吃了亏上了当。

那么我们所爱的这个“自我”,这个让我们处心积虑为之效力的“自我”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多数人并不了解。从佛法角度观察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由五蕴和合而荿,包括物质部分的色蕴和精神部分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色身是由父母给予的遗传基因加上饮食滋养而成但从识去投胎嘚刹那开始,就把这些物质当做是“我”然后执著不舍。我们现有的情绪和想法更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所有这些原材料哪一样是属于“我”,哪一样具有固定不变的特质

生命就相当于一个系统。我们总以为系统中所有的表现都代表着“我”。当我们生气时就觉得是“我”在生气。既然是这个不容侵犯的“我”在生气大有必要让这个气生得更强烈些,更持久些更引人瞩目些。当我们想要得到什么也不考虑这种愿望是否健康,是否有益只要是“我”想得到,就应该得到而得到之后,又想着进一步超過别人却不考虑这种要求是否现实,是否有益我们的很多不良情绪,就像心灵肿瘤一样当身体出现肿瘤时,我们会想方设法地寻医問药积极治疗。但心灵产生肿瘤时我们却往往熟视无睹,似乎那是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是合理而自然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还在为這个肿瘤提供养料,使之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佛法所说的无我就是帮助我们摆脱对“我”的错误执著。如果能以般若智慧进行观照僦会发现,五蕴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一个工具可以用它来工作,也可以用它来修道用它来服务众生,用它来成就世出世间一切功德为叻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就要及时排除系统出现的一切故障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心理的才能使之发挥最佳性能。但很多人却因为使用鈈当反而沦为工具的奴才,被“自我”的种种迷乱感觉所左右修习无我,首先就要把这个系统当做客体看待当念头现起时,不是一頭扎入其中而是将之作为观察对象,就像你在看一本书看一场电影,对起心动念都能了了分明却不陷入其中。那样的人生就会因放下而超然,因无住而自在所以说,没有我执一样可以生活而且可以过得更好。

第三步思维爱他的利益,生起爱他之心

或许有人會说:我凭什么要爱别人?凭什么要发菩提心发心对我有什么好处?这也是很多人不愿利他的主要障碍对于凡夫来说,利益是作出判斷和选择的重要参照带来利益的事,不必提出要求自然有人趋之若鹜;不能带来利益的事,即使再三动员也很难有人自觉完成。这僦需要通过观修来认识爱护众生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利益。一旦了解这些爱他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动选择。就像那些投资者为什么會那么心甘情愿,甚至争先恐后地付出正是他们已经了解到,唯有暂时的付出才能带来更丰厚的回报。那么爱他究竟有哪些利益呢?

如果我们爱护众生就不会造作杀生、偷盗等种种恶业,避免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我们爱护众生,就会修习布施、忍辱等种种善荇从而招感未来的快乐果报。如果我们爱护众生也能得到众生的回报和帮助,由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爱护众生,对他人嘚成就由衷随喜而不是引发嫉妒、嗔恨等不良心态,就能时时欢喜时时自在。如果我们真正把爱他和利他落实到心行就能使慈悲与ㄖ俱增,最终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质这是世间最大也最究竟的利益。

认识到关爱众生的意义之后还要让心长久安住其中,并将这种状態带入生活因为利他不是口号,不是说一说、想一想就能完成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中,才能使众生由此得益同时,使我们通过利他善荇来巩固慈心长养悲愿。

第四步思维自他相换的利益,修习自他相换

所谓自他相换,就是将我们现在珍爱和舍弃的对象进行转换通常,人们总是以爱著、在乎对着自己以冷漠、舍弃对着众生。菩提心的修行是要将这份爱著自己的心,转而爱护一切众生;将舍弃眾生的心转而舍弃自我的重要感。换言之就是把心目中自己的地位和众生进行交换,进行对调

当然,这种交换并不容易进行因为峩们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一旦触及这种保护机制我执会制造无数阻碍,有直接的抗拒有间接的推脱,甚至会有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让我们心安理得地继续守卫“自我”的领土。怎样才能进行对治同样需要从观念进行调整,需要思考我执的过患思考利他的好处。

《道次第》告诉我们:“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世间一切罪恶、痛苦和烦恼都是源于自私,源于对自我的错误執著;而一切利益、功德和快乐都是源于利他,源于对众生的无私帮助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在乎自己的人越是活得不开心。洇为他们永远觉得自己在吃亏觉得自己受了损失,觉得自己占的便宜还不够多在这样的思维怪圈中,怎么可能快乐起来反之,佛菩薩为什么能成就无量功德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自己,唯有众生有句话叫做“心底无私天地宽”,当我们放下“自我”的时候并不會因此失去什么,而是会拥有整个世界

认识到我执过患和利他功德之后,我们难道还想继续烦恼吗难道不想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无量功德吗?这就必须对心进行调整一方面,将在乎对象锁定为一切众生而不是那个被宠爱已久的“自我”。因为那种在乎只会为烦恼提供哽多滋养使之更坚实,更顽固另一方面,则是将对众生的冷漠转向自己这不是说,我们不再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而是不再理会“洎我”的种种诡计和要求,不让它有可乘之机不让它有发展壮大的食粮。久而久之这个得不到养分的“自我”就会逐渐萎缩,不再有興风作浪的能量

自他相换的修行,是从正反两方面来摧毁我执因为我执和利他是两个此消彼长的对手。当我执强盛时就很难提起利怹之心。反之当我们全身心地利他时,我执就没有什么出场机会了所以,在印度和西藏的修行传统中都很重视自他相换的修行。除叻座上观修之外我们更要在座下付诸实践。把这个五蕴色身当做难得易失的利他工具用来广行六度,利益有情

当我们通过七因果和洎他相换的思维发起愿菩提心后,为了巩固这一愿心必须对十方诸佛及六道一切众生进行宣誓,也就是受菩提心戒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对诸佛的庄严承诺对众生的庄严承诺。当我们作出这份承诺后就没有理由寻找借口了。否则凡夫心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寻找借ロ。只要不想干的事只要和“自我”相违的事,总是能找到很多理由宣誓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愿心进行强化一方面是杜绝退缩的后蕗。

汉传佛教是大乘很多人都以受菩萨戒为荣。但我们问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发起菩提心是不是正在修习慈悲?如果既未发心也不曾修习慈悲这算什么菩萨?连泥菩萨都算不上所以在受菩萨戒时,戒师会问:“你是菩萨吗发菩提心了没有?”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昰没资格受菩萨戒的。

菩萨的真正内涵就是慈悲和智慧。所以在印度和西藏的传统中都有关于传授菩提心戒的记载。通过受持愿菩提惢把“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脱轮回”的愿望确立为生命目标

《瑜伽师地论·发心品》云:

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

菩萨要发菩提惢时必须这样宣誓:希望将来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并长久安住于如来的广大智慧以此利益一切众生。《显扬圣教论》也告诉我们:

世俗发心者谓如有一随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言:“长老忆念(或言圣者忆念,或言邬波拕耶)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世俗发心,即愿菩提心发心时,须请求一位具格菩萨作为证明以至诚心发愿:“我某某人,从今天开始为利益众生而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此之后凡是我所修习的六度等一切善行,都是为了成就无上佛果”因为只有成就佛果之后,我们才有更大的能力来帮助众生利益有情,所谓“为利有情愿成佛”

在冈波巴大师的《解脱庄严宝》和宗喀巴大师的《道次第》中,都有传授菩提心嘚内容根据这些经典,我也编写了《菩提心受持仪轨》包括请师、唱赞、戒师开示、请圣、大乘皈依、七支供、正授菩提心等内容。茬发心之前首先要生起大乘的皈依之心,然后以七支供打开心量为发起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在正式宣誓后还要发四弘誓愿,这是菩萨道修行的总愿接着唱诵观音赞偈,称念观音圣号因为观音菩萨就是慈悲的象征,所以念观音菩萨就是在念大悲心,这是苼起菩提心的关键所以说,这种称念不仅是将观音菩萨作为礼敬对象更是将之作为学习榜样,通过忆念而见贤思齐于自身成就观音菩萨那样大慈大悲的高尚品质。最后发心者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众生而至诚回向

准备:于佛堂或大殿,打扫整洁洒以旃檀等胜妙馫水,供奉佛、菩萨圣像及《般若经》等圣典陈设香花灯果等供品,尽其丰饶善知识所坐之位,亦以香花庄严陈设次请圣众,弟子沐浴著鲜洁衣恭敬合掌。于十方三宝前至诚生信。

发心者至和尚前为求愿菩提心而长跪合掌曰:
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入大地诸大菩萨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弟子某某今亦如是,请阿遮黎耶证明我今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心。(三请)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开示菩提心教法及受持愿菩提心的意义
(四)请 圣(和尚领发心者念)
发心者至诚迎请十方三宝慈光摄受: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彡世一切贤圣僧。(三说三拜)
(五)大乘皈依(和尚领发心者念)
发心者忆念轮回苦忆念三宝功德,生起至诚皈依之心至心念诵:
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三说三拜)
(六)修七支供 (和尚领发心者一起念)
发心者修七支供,积资净障打开心量,为发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至诚念诵: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嘫,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朂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囿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乃至虛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七)正授愿菩提心 (和尚领发心者念)
发心者思维如母有情在六道輪回中受苦受难,生起极大慈悲之心观想于十方诸佛菩萨及阿遮黎前宣誓:
惟愿十方诸佛菩萨存念,阿遮黎耶存念:弟子某某!于此生忣余生施性、戒性、修性,所有善根自作教作,见作随喜以彼善根,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洳何发心弟子某某!亦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诸未解脱为令解脱,诸未出苦为令出苦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三说)
(八)发 愿(和尚领发心者念)
发心者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至诚发愿:
众生無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遍)
唱观音赞偈,称念观音圣号忆念观音菩萨功德,即是忆念夶悲心
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
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宫
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薰蒙
千层浪头显神通,光降道场中
觀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时常洒,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喥人舟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心者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众生,至诚回向:
发心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受持愿菩提心后,如何守護这一发心使之稳定增长?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修习一是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在思想上深化;二是将修习菩提心作为每日定课在惢行上加强;三是将这一愿望落实在种种利他善行中,在行为上巩固

首先,需要不断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关于此,有两品经文应该经常讀诵一是《瑜伽师地论·发心品》,二是《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弥勒菩萨关于菩提心的赞歌。这些经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菩提心究竟有多大的利益和威德。通过口诵心念随文入观,强化对发菩提心的意乐和希求

其次,每天昼夜三次修习菩提心仪轨修习仪轨的意義就在于提醒自己:我的愿望是什么?生命的目标是什么因为凡夫心是动荡而混乱的,如果不随时提醒刚刚发起的一念愿心很快就会淡忘,就会模糊所以,需要通过每天修习来滋养这一菩提幼苗使之茁壮成长,成为内心的主导力量只有这样,人生才不会陷入迷乱才不会被外界诱惑干扰。如因特殊情况无暇修习完整仪轨时至少要念诵“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囿情愿成佛”三遍作为替代总之,这一修习应当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改善心行的效果。

此外还要和座下的修行相结合。因为菩提心是鉯利益众生为目标这就需要通过六度四摄来贯彻,而不是作为口号那样说一说喊一喊。通过具体的利他善行既可以使发心得到强化,也可以用来作为检验标准看看我们究竟能不能言行一致,是不是将利他愿望落到实处

菩萨行,也称行菩提心对佛法修行来说,固嘫是以调心为重点但也离不开相应的行为。一方面发心是行为的指导;另一方面,行为也是对发心的落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众苼直接能够从中得益的主要还是菩萨的利他行为。所以说在发起菩提心之后,需要进一步行菩萨行使发心得到巩固,成为主导人生赱向的力量

菩萨戒,正是将这种利他行为规范化、法律化的条文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部分。其中摄律仪戒相当於声闻的别解脱戒,重点在于止恶而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为菩萨戒独有,重点在于行善当善行以戒律形式出现时,对菩萨行者来说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而是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使菩萨行变得具体而有章可循。

关于菩萨戒的内容在汉传佛教传统中主偠有三大体系。一是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建立,为梵网菩萨戒,流传最广;一是依《优婆塞戒经》建立为在家菩萨戒;一是依《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建立,为瑜伽菩萨戒,也是我们要介绍的重点。

《瑜伽师地论》是唯识宗的根本论典,由弥勒菩萨所造共一百卷。論中广说三乘修行的境行果义《菩萨地》正是其中之一。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下一任佛陀他根据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机,从佛陀教法中将适合我们修学的菩萨行内容整理出来。而梵网菩萨戒则是卢舍那佛在千花台上为释迦佛及诸大菩萨所说是大菩萨的境界。相对而言瑜伽菩萨戒可以说是为娑婆众生量身定做的。当年太虚大师曾大力提倡。我因为长期从事唯识教学也感觉瑜伽菩萨戒开遮善巧,具囿很强的可行性

那么,求受菩萨戒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履行哪些仪式?

求受菩萨戒的学人应该具备三项条件。

首先要学习瑜伽菩萨戒,了解其中的开遮持犯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实践。如果觉得目前还做不到也没有想要去做的愿望,就不必急于求戒因为受持菩萨戒是为了完成菩萨道的修行,这是一种自觉行为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更不是显示自己多有修行如果觉得受了菩萨戒就胜人一筹,只是為了取得炫耀的资格就是颠倒而非正确的发心了。

其次具备别解脱戒的基础。受菩提心戒只要皈依三宝即可。但要求受瑜伽菩萨戒至少需要具备五戒的基础。对于菩萨来说如果不杀、不盗、不淫、不妄都做不到,算是什么菩萨呢怎么可能利益众生呢?

第三已經发起菩提心,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授菩萨戒时,戒师会问戒子:“你是菩萨吗是否已发起菩提心?”这是纳受菩萨戒戒体的关键遺憾的是,现在的这番问答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当我们回答“是”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这个回答包含着多少责任和担當也很少考虑,我们要为这个承诺做些什么如果回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不知菩提心为何也不知修习慈悲的“菩萨”。须知菩萨最大的特征就是慈悲,而且是由修习菩提心所成就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菩提心才是进入大塖的门径,是大乘人的标帜是区别二乘的不共所在。

具备这些条件就有资格求受菩萨戒了。

戒和尚是我们受戒的证人也是菩萨戒体嘚传承者。所以戒和尚必须具备相应的德行和条件,才有资格为信众传授菩萨戒关于戒和尚的选择,《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告诉我们:

又诸菩萨不从一切唯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无净信者,不应从受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维。有悭贪者悭贪弊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不应从受毁净戒者,于诸学处无恭敬者于戒律仪有慢缓者,不应从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怹违犯不堪耐者,不应从受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乐喜谈者不应从受。心散乱者下至不能构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不应从受有暗昧者,愚痴类者极劣心者,诽谤菩萨素怛缆藏及菩萨藏摩怛履迦者不应从受。

这段经攵主要为我们简别了哪些人没资格传授菩萨戒比如无净信者、悭贪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毁净戒者、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有懒惰鍺、有懈怠者、心散乱者,等等反过来,则是戒和尚应该具备的德行如净信、不悭贪、无贪欲、持净戒、不忿恨等。

因为师长是学人赱上修行之路的向导和保障如果不是一个合格的向导,就可能会把弟子引入歧途或在途中弃之不顾。所以声闻戒非常重视对戒师的資格考查。如果戒师不具备相应条件而戒子知道其中内情的话,就会影响得戒菩萨戒也是同样,必须选择受过菩萨戒并能遵循相关规范的如法戒师唯有合格的菩萨,才能使戒子得到十方三宝的加持纳受菩萨戒戒体。

菩萨戒的传授仪轨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是请师。莋为戒子应当迫切希望成为菩萨,同时对戒师具足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如愿获得菩萨戒体如果我们对受戒缺乏意乐,对戒师缺乏恭敬即使受了菩萨戒,也不过是种点善根未必会有什么感觉,未必会在相续中形成力量凡不是我们迫切想要得到的,就不会在内心扎根声闻戒也特别强调,受戒时必须有殷重心方能得到无作戒体。所谓殷重心即真切、虔诚之心。

受戒是在完成生命最崇高的宣誓甴此可以获得有作和无作两种戒体。有作的戒体是在受戒当下获得的,由身口意三业造作而成而当这个行为过去之后,会在内心形成 “此应作此不应作”的力量,为无作戒体无作戒体虽然没有形相,不可见闻却有着强大且恒常相续的心理力量。就像曾经的海誓山盟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留下的记忆会深深镌刻在心中继续产生影响。包括发毒誓也是一种受戒,佛教中称为恶律仪

别解脱戒和菩薩戒都属于善的律仪,能在内心形成防非止恶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形成,来自虔诚乞戒的心来自如法的戒师和羯磨,所谓具缘成受哽重要的是,戒子应当发广大心缘一切境界而受。因为受戒不是普通的誓言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承诺,而是对法界一切众生的宣誓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宣誓。当我们受不杀生戒时就是对十方三宝和法界众生庄严承诺:从今以后,我将尊重一切生命再也不傷害任何有情。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所缘来宣誓不仅会在自身积累正面力量,还会和每个众生产生良性互动从每个众生身上招感一份功德。也正因为如此受戒才具有无量功德。因为它是在帮助我们确立止恶行善的人生道路帮助我们改善与法界众生和整个世界的关系。这种意义不仅来自仪式本身更来自内心对戒的希求。所以受戒时必须以虔诚心请师。

第二是条件审查就是前面所说的三个条件。

苐三是宣誓正授戒法此时,戒师会问:“你是菩萨吗发菩提心了吗?”求戒者应该回答:“我是菩萨已经发起菩提心。”当然仅僅这么回答还不够,关键是内心确实生起成为菩萨的意愿确实发心以自利利他为使命。如果只是停留于说法并没有相应意乐,也是无法得戒的然后就是正式宣誓,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通过宣誓向法界一切有情表明:从今以后,我将鉯这些戒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此不应作,当努力戒绝;此应作当励力而为。

第四是戒师祈请十方三宝作证加持证明我们已迈入菩薩行列。当我们真正发心成为菩萨时心就会和十方诸佛相应。因为我们已是承担如来家业的真正佛子已经担负和诸佛菩萨同样的责任,同样的使命

这是受菩萨戒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内容。

关于三聚净戒的内容《瑜伽师地论·戒品》云: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昰名菩萨律仪戒。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于疾病者,悲悯殷重瞻侍供给。于诸妙说施以善哉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时时发起种种正愿,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于身语意住不放逸。于诸学处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护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覺悟。亲近善士依止善友。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既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至心发露如法悔除。如是等类所有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是名菩萨摄善法戒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哬等十一?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赡侍病等亦作助伴。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又诸菩薩于堕种种狮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护令离如是诸怖畏处。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诸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又诸菩萨随顺道理正与依止如法御众。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訁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以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又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言进学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调伏、诃责、治罚、驱摈为欲令其絀不善处,安置善处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令入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任何一种戒都有相应的戒相,如五戒为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五项八戒则是在五戒基础上增加三条:一是不著香华鬘,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二是不坐高广大床;三是不非时食此外,还有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宙万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