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各国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迅猛发展宗教为什么依然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豆丁精品文档: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 当代世界政治人物 当代世界政治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 当代世界与经济 当代世界政治理论 马克思与当代世界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出版社 当代世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代世界各国生产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宗教为什么依然存在并发展_百度知道
当代世界各国生产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宗教为什么依然存在并发展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为了提高人类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而现在我国的教育给人以很大的误区。这,等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老祖宗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生活更好、发展更好,产生了迷信!咋教的书? 首先,你提出的问题的前提,是科学技术与宗教是对立的,那是在传承的时候,出现了违背祖宗意图的,科学迷信。要知道,现在我们说的“科学”,实际上造成一种迷信。当然。我们看到宗教有不好的一面,产生了邪教,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就是祖宗对后人的教育。想想。只有在你这个前提下,中国的教育,科学迷信。那么什么是宗教呢。可以想想:什么是科学技术?什么是宗教?先说说什么是科学,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上,存在严重的缺陷,更没有把科学。如同问“周杰伦大战姚明,才会有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供后人学习遵守。错误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认为科学就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唯一方法和道路。那么,你首先应该想想,这两者是对立的吗,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总之,是之一?如果不是,那你的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它们不矛盾,我们的老祖宗,会害自己的后代吗,谁会得胜?”一样。其次、宗教的定义和本质,教给学生。我认为?不会的:我们现在说的“科学”是西方发展起来的认知世界的一种方法,推高了人类的物质欲望,从而导致了现在的西方科学崇拜,只是西方发展起来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注意,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宗教是祖宗对后人的教育,它们是在两个不同层面,为人类的发展而起推动作用的,不是唯一!不过因为西方这几百年来,因西方利用科学疯狂向自然界索取,而在物质上取得极大的成功?有很多说法,我觉得太拗口。我的定义是:宗教,而把自己的所思所得所悟,不是宗教本身的问题,用教义的方式留下来,也不会出现一个发展了另一个就消亡的情况嘿嘿如果你还是一个学生,那要先把你老师拉出来,打屁股
采纳率:69%
来自团队:
信仰是不同的,宗教也是信仰。就好比被国民党压制却依然相信红军、共产党一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世界全史百卷本
第095卷世界当代宗教史
  内容提要
  本书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宗教和宗教学的发展状况。主要介绍了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与东正教、佛教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演变新特点,扼要介绍了近现代宗教学研究的大致走向,为人们认识、了解宗教这种社会现象在当代社会的情况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一、世界当代宗教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经50年了,在这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人类社会像小孩子年长一岁似的又成熟一步,这种前进不仅表现在原子能、电子、高分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表现在布满星空的人造航天器和令人赞叹不绝的电脑,而且表现在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尽管局部战争与恶性事件屡屡发生,但从整体上看,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强烈,而对不同的文化形态或意识形态则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相对地宽容。
  从数字上看,当代人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随着社会的进化而减少对宗教的信仰,据1991年《国际传教研究公报》统计,全世界信仰宗教的已达42人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
  这里所说的" 新兴宗教" ,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出现在亚洲和美洲的新兴宗教运动,特别是1945年以来在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出现的非基督教的、反传统的、由本土多种宗教信仰混合而成的新型宗教;" 其他宗教" 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如耆那教、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神道教、巴哈伊教、神灵崇拜者等。
  当代世界宗教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基督教系统(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部分新兴教派),伊斯兰教系统,印度教系统和佛教系统,这四大系统的信徒占全世界宗教信徒的70%。其他人数较多的宗教有犹太教,目前有1772万人,主要分布在美国(约600 万),以色列(400 多万)和前苏联(约300 万);锡克教目前有18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的旁遮普邦,泰米尔纳德邦、德里及喜玛拉雅山麓一带;巴哈伊教创教200 年来教徒己发展为500 多万,半数信徒在亚洲,在世界205 个国家和地区共有近12万个活动中心和2 万多个地方灵体会;耆那教现有信徒358 万人,主要分布于亚洲;琐罗亚斯德教现有教徒约10余万人,信徒主体为聚居于印度西海岸的帕西族人。部落宗教的信徒虽然从总体数量上看尚有近1 亿人,但部落宗教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种宗教形态,具体的部落宗教基本上以部落为单位,信徒人数十分有限,而且部落民在信奉其传统宗教的同时还可能信奉其他的宗教(如基督教)。
  当代世界宗教的发展大势,出乎100 年前或50年前许多人所预期的,宗教既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消亡,也没有沿着进化的路线而集中为少数几个(或一个)一神论的宗教。一方面,许多人以当今世界宗教信仰者的绝对数量达到42亿,相对数量为其中的80%,教派分支数以万计证明宗教之树常青;另一方面,许多人则以当今社会去教堂的人数日趋减少等现象论证世俗化乃是大势所趋。然而仅仅用去教堂的人数或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人们对上帝的态度似乎难以最终说明问题,无论人们持何种立场和观点,都不能不承认宗教在当代社会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并处于继续变化之中。因而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应是考察宗教在其社会功能与内部结构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信仰者的宗教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对作为整体的宗教或异己的宗教在认识上和态度上有哪些变化。
  实际上,人类对于宗教的理解,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不断地向前发展。其发展的进程大致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体。最初人们只看到自己文化传统中的宗教现象,当人们探讨这些宗教现象的来龙去脉时,就把孤立的" 点" (现象)连成了" 线" (历史)。人们在征战、经商、外交、旅行等活动中大大拓宽了视野,了解到异地文化中的宗教传统,从而有可能进行比较研究,这样一来,不同的历史线索就交织成一个" 面" ,亦由此形成一个研究的领域。然而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以往人们各执己见,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乃是因为人们执著自己所看到的宗教之" 面" 不同,未能认识到宗教本是一个文化体。在当代各民族当中,有许多人明确认识到:宗教作为一个文化体,不仅在其内部具有多元的因素与层次,而且不同的宗教相互作用和影响,组成一个多元的文化系统。
  正是基于这种开放的、正视宗教多元格局的认识,不仅宗教学研究者倡导各宗教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而且宗教界内亦有许多有识之士身体力行地开展跨宗教的对话。这种对话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同时也使参与对话的各方在精神上有所升华。这种对话方兴未艾,尽管有许多方面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有待于开拓,但在近一二十年的对话实践中人们已经形成一些比较明确的基本共识:
  (1)人类精神活动的基本方面是统一的,不能仅仅归结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文学或物理的某个方面。
  (2)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无论是基于超验的或宇宙论的因素,还是基于人类自身的深层结构因素,宗教活动都不同程度地超越了个人或群体的局限。
  (3)要想认识宗教生活的本质,或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把握宗教生活的真谛,人们必须对盘根错节的宗教形态加以比较。就理想的要求而言,只有了解了所有的宗教,人们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宗教传统。
  (4)在不同的世界宗教中,不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象征,不同的崇拜仪式,不同的道德准则,以及不同的社会体制,而且在某个宗教内,也有不同类别与不同层次的理解。
  (5)对灵性的追求,有如爱心、安全感和秩序感一样,构成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生活的这种特点,可以在人类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中体验到。
  二、当代伊斯兰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斯兰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均面临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任务。即使是那些已经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国家,也有一个摆脱殖民主义影响、继续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干涉和破坏,发展民族经济,或是反对本国的封建主义统治,实现民主革命的艰巨使命。
  大约在战后的二三十年间,伊斯兰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教界人士除在个别国家担当起领导作用外,完成革命任务主要是由各国的民族主义者(具有现代文化知识的政界人士,尤其是军界人士)领导并予以实现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民族主义,而不是伊斯兰教。但这不是说伊斯兰教在民族、民主革命过程中不再有所作为了。伊斯兰教作为伊斯兰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种主要的宗教信仰,并不是简单地被信奉着;它继续维系各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之间的团结,教界人士仍然是某些国家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势力,尤其是在社会中下层群众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新建立的国家政体的模式上,即便是实行政教分离、采取共和政体的国家,仍不得不考虑伊斯兰教在国家中的地位和影响。但总的来说,伊斯兰教在各新独立的伊斯兰国家中,大多隶属于国家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也门、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国已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的地位。本世纪20年代,在民族主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一些伊斯兰国家己开展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和黎巴嫩获得了独立。战后,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
  1945年8 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印度尼西亚于8 月17日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同年11月抗击英国发动的殖民战争;1947年7 月和次年12月,又抗击荷兰发动的殖民战争。1949年11月,荷兰把荷印联邦强加给印尼当局。1950年8月,印尼联邦众议院通过临时宪法;1952年8 月宣布取消荷印联邦关系;1959年宣布恢复《四五宪法》,提出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合作的主张,标志着印尼取得了完全的独立。
  1946年3 月,英国承认外约旦独立;1950年4 月,约旦河东、西岸合并,建立约旦哈希姆王国。1947年8 月,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包括巴基斯坦东、西二个部分(东巴和西巴);1971年,东巴从巴基斯坦分裂出来,建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于1972年退出英联邦。
  50年代先后获得独立的国家有利比亚(1951)、摩洛哥(1956)、苏丹(1956)、突尼斯(1956)、马来西亚(1957)、几内亚(1958)。在黑非洲,1958年9 月,几内亚公民投票要求立即独立,拒绝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同年10月宣布独立。
  60年代,有更多的伊斯兰国家先后取得独立。在亚洲。取得独立的有科威特、马尔代夫、阿曼;在非洲有加篷、喀麦隆、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索马里、乍得、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贝宁(达荷美)、布基纳法索(上沃尔特)、塞拉利昂、乌干达、阿尔及利亚、几内亚比绍、冈比亚。
  70年代获得独立的国家,有亚洲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卡塔尔、孟加拉国和非洲的吉布提、西撒哈拉和科摩罗。80年代,文莱取得独立。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宣告成立国家。
  在民族、民主革命过程中,除了个别的国家(如阿曼和摩洛哥的宗教领袖一度领导民众从事反殖民主义斗争)外,大多数国家的教界人士,不是依附于殖民主义者而在穆斯林群众中威信扫地,就是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处于隶属地位。在这些国家中,担当起领导作用的是民族主义者。
  到80年代末叶,伊斯兰世界各国大部参加了伊斯兰会议组织。其成员国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君主制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约旦、巴林、卡塔尔、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摩洛哥、文莱、马来西亚等。这些国家的体制或是战前的延续,或是在原殖民地基础上新建立的君主国。在君主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国王、苏丹或埃米尔)往往兼任宗教领袖,或本身具有" 圣裔" ,教界依附于封建君主,尤其是逊尼派教界更是如此。
  ②神权制国家。主要是1979年伊朗的神权共和政体。即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的巴列维王朝后建立的什叶派神权政体国家。1992年4 月,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它由教权主义者执掌国家大权,实行共和政体。这可以说是逊尼派的神权政体国家。
  ③共和制国家。除了土耳其在一次大战后实行政教分离、建立共和体制外,二战后的许多国家均在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起共和体制。
  这包括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苏丹、也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黎巴嫩、以及黑非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中,因伊斯兰教的影响不同,有的国家则在国名上冠以" 伊斯兰" 的属性。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至80年代中期,全世界穆斯林人口共约9.2 亿人,占同期世界总人口48.2亿人的18.54 %。其中亚洲穆斯林约有62886 万人,占全洲人口1 /3 强,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大本营,全世界近70%的穆斯林居住在这一地区;非洲穆斯林约有23223万人,接近全洲人口的半数,占全世界穆斯林总人口的25%;欧洲穆斯林约有5871万人,南北美洲与大洋洲共约300 余万穆斯林。同期穆斯林人口占本国人口80%以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也门、约旦、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马尔代夫、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索马里、塞内加尔、尼日尔、几内亚、毛里塔尼亚、冈比亚、吉布提、西属撒哈拉和科摩罗群岛。
  作为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传统宗教。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伊斯兰教在信仰、教义、礼仪等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近50年间,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使传统宗教在民族解放、民族富强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战后的最初20多年里,伊斯兰教作为一面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的旗帜(即所谓伊斯兰社会主义)引导获得新生的穆斯林国家走自己的路。而在近二三十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伊斯兰教更多地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和工具、成为中下层民众呼唤改革、净化社会的精神力量(伊斯兰复兴运动)。
  1.伊斯兰社会主义
  19世纪末叶与20世纪初,社会主义已在伊斯兰世界中流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吸引着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同样也受到伊斯兰世界的很大一部分群众的欢迎。它不仅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而且被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推崇为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或发展民族经济的施政纲领。
  (1)第三条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两大阵营间持续不断的冷战和争夺,直接影响着各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对处于殖民地和附属国地位的伊斯兰世界各国人民加速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在客观上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这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对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人民无疑是个巨大的鼓舞。那些刚刚获得政治独立或建立起共和政体的国家的人民和当政者,都有一个道路抉择问题,他们急需改变自己在殖民主义阴影下所处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建立和发展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的彻底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在40年代下半叶以至于其后的年代里,选择" 社会主义" 道路成为伊斯兰国家的很大一部分人民的呼声并终而为一些当政者所采纳。
  伊斯兰世界的人民和当政者所说的" 社会主义" 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他们把后者称之为共产主义。伊斯兰世界是从本民族的民族特性、文化传统和宗教经典出发,对社会主义做出符合自身需要的解释。这就是伊斯兰世界选择的" 社会主义" 或第三条道路,使之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它与战后伊斯兰世界民族主义、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新泛伊斯兰主义以及传统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社会思潮一同得到发展并为当政者付诸实践。它虽然还没有以系统、完整的理论形式出现并为伊斯兰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但在获得传播的国家和地区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大约在 年间,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理论家,后来成为兄弟会领导成员的赛义德.库特布()实际上已把伊斯兰教应建立的社会与其他社会作了区分。他在《伊斯兰教的社会公正》中号召建立既非资本主义的,又非共产主义的第三阵营,即伊斯兰教的社会。他说" 真正的斗争是:伊斯兰教一方面与东方阵营的斗争,另一方面与西方阵营的斗争。伊斯兰教是反对由欧洲、美国和俄国同样实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真正力量" (赛义德.库特布:《伊斯兰教的社会公正》,纽约,1980年,第278 页)。他所说的社会公正,亦即当时伊斯兰世界己颇为流行的社会主义。他像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学者一样,虽然提出了" 第三阵营" 问题,但其基本内容,仍然是泛伊斯兰的。社会公正构成后来建立的种种国际性泛伊斯兰组织的思想基础,然而其中多少已蕴含着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选择问题。
  战后世界上存在两个阵营的现实,使伊斯兰世界某些人士产生第三种力量的设想,这种设想在世界伊斯兰大会上逐步明朗化。1949年,第三届卡拉奇大会上,有人建议成立伊斯兰统一体" 伊斯兰斯坦" ;1951年,第四届卡拉奇大会提出要加强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协作和联合,使之成为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外的第三力量;1962年,第五届巴格达大会上,一些国家代表把伊斯兰国家看成是两大阵营以外的" 第三种世界力量" 并提出建立" 穆斯林联邦" 、" 穆斯林联合国" ;1964年,第六届摩加迪沙大会关于政治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世界上除了资本主义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外,还有" 第三世界- - 穆斯林世界".从40年代以来,伊斯兰世界实际上普遍存在着这种观点:即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种并立的政治集团或社会集团: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和伊斯兰世界以及与之相应地存在着三种意识形态。这三种意识形态或政治集团均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道路,伊斯兰世界应有不同于前二者的第三条道路。沙特群众在前国王费萨尔( 年在位)的一次讲话后,就曾高呼" 我们要伊斯兰,不要东方的主义,也不要西方的主义!" 早在1947年,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在政治上主张在伊斯兰原则基础上建立神权政体的国家,在经济上主张实行社会公正和社会平等,并以此改造社会、向正统的伊斯兰教复归。与此同时,兄弟会为新创的纺织公司筹集资金,在工人群众中开展认股活动,宣称这是" 解放民族经济" 、" 提高埃及工人生活水平" 、" 恢复伊斯兰社会主义" 的尝试。
  1948年,巴基斯坦的奠基人真纳()就明确提出:" 巴基斯坦应以社会正义和强调人的平等与兄弟情谊的那种伊斯兰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为稳固的立国根基".1949年,巴基斯坦总理阿里汗( 年任职)在一次讲话中再次宣称:" 我们只有一个主义,即伊斯兰社会主义。概括地说,它意味着在本国内每个人在分配的食物、住所、衣服、教育和医药福利方面有平等的权利。不能为其人民保证这一切的国家就没有进步。在采取任何改革时,整个的事情将根据沙里亚(教法)仔细地考虑,在采取这种改革之前,将尽一切可能保证不以任何的方式触犯这些神圣的法律". 1955 年春,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 社会主义" 问题。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美、英、法三国站在以色列一方,这使得埃及转向苏联。
  1957年,埃及执政的" 民族联盟" 纲领中提出了" 阿拉伯社会主义" 的构想。
  由于政界对社会主义的兴趣并将其付诸实施,就使得原来只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在埃及开始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而不再是学者书斋里的宠儿。1961年夏,埃及颁布" 社会主义法" ,正式宣布埃及的社会主义道路。1961年5 月,纳赛尔在埃及全国人民力量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会议通过的《全国行动宪章》规定阿拉伯社会主义是埃及国家的指导思想;1964年3 月通过的临时宪法,把建设社会主义定为埃及奋斗的主要目的之一。埃及共产党也提出了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并行不悖的主张,并参加由埃及官方建立的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的活动。
  1972年10月,卡扎菲在利比亚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会议上谈了他的利比亚革命哲学,他把这一哲学说成是既非资本主义又非共产主义的" 世界第三理论" ,这构成其《绿皮书》的基本思想之一。次年5 月,他在欧洲和阿拉伯国家青年政治运动国际会议开幕词中,特别就" 世界第三理论" 做了以《古兰经》和民族主义为基础的世界第三理论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说明。为伊斯兰世界应走第三条道路作了一个重要的" 论证".伊斯兰社会主义的独特性既表现在社会政治集团和社会力量(阵营)的层面,也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此外还体现在发展道路的区分上。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霍梅尼所提出的" 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 的公式。是对战后伊斯兰世界选择的第三条道路的重要概括,也是他对胜利后的伊朗人民继续前进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他在《伊斯兰革命的篇章》这一" 最后遗嘱" 的序言中,也做了如下" 忠告" :既不要追随" 无神论的东方" 也不要迫随" 压迫者的西方""而要更坚定地、忠实地献身于真主指引的道路".在第15条遗嘱正文中,他进而指出:" 一个值得重申的问题是:伊斯兰教不赞同专制的资本主义,因为它倾向于剥夺受压迫的大众。相反,伊斯兰教在《古兰经》中尖锐地谴责它,这是它的一贯策略。伊斯兰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和公平相矛盾,……但是在另一方面,伊斯兰教也不是类似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体系,后者谴责私有制,宣扬不同程度的公有制".在60年代,宣布走" 社会主义" 道路或实行" 社会主义" 政策的阿拉伯国家,除了埃及外,还有叙利亚、伊拉克、突尼斯、苏丹、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早在阿尔及利亚取得独立之前,本.贝拉就已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他说:" 我们为独立的阿尔及利亚所准备的社会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是社会主义的宗教".日阿尔及利亚就宪法草案举行公民投票,在770余万登记的选民中,有92.9%的选民投票,其中投赞成该宪法草案的达99.18 %。根据该宪法草案的规定," 阿尔及利亚国家是社会主义的" ," 阿尔及利亚的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1983年12月,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在阿尔及尔举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政治报告再次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伊斯兰教信仰。
  阿尔及利亚还多次举行国际性的意识形态讨论会,就社会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协调问题开展学术讨论。
  在非洲的一些伊斯兰国家或政党中,宣布走" 社会主义" 道路的有塞内加尔、索马里、几内亚、马里、西属撒哈拉等。70年代,调和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的倾向在上层社会中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例如索马里总统西亚德于7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 我们已经实行社会主义,而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与宗教同时存在的。我们社会的支柱是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战后的伊斯兰社会主义分别在伊斯兰世界的民间和官方同时得到发展。
  在民间,一方面以学者论著所表达的观点为代表,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学说,以口头的、书面的或社会思潮的形式流传,具有相当的魅力,吸引着千百万善良的人们,表达了民众对剥削、压迫、分配不公、奢侈的厌恶和仇恨,对社会公正、正义、平等的企求与渴望。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潮影响下由民众社团出面组织或举办的救济部、诊疗所、施药点,或以同仁入股形式举办的小企业、小工厂、合作社,得到很大一部分群众,尤其是中下层群众的欢迎。
  正如马尔.H .卡尔帕特在《当代中东的政治和社会思想》一书的序言中所说:阿拉伯人终于开始认识到他们面临的问题不完全是来自同以色列的斗争或者来自西方殖民主义,而且还来自直接根源于他们自己的社会结构和组织的众多因素。(《当代中东的政治和社会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5页)
  (2)伊斯兰社会主义的三大版块
  伊斯兰世界的多元结构使各国的理论家和政治家们无法形成一套具有权威性的,能为他们共同接受的、系统而又完整的社会政治学说。从地域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西亚北非、南亚和黑非洲三个版块。
  ①阿拉伯社会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西巴伊,著有《伊斯兰教的社会主义》,根据他的观点,伊斯兰社会主义几乎能解决所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为它是建立在" 道德基础上的讲究道德的社会主义" ,完全" 符合人类的本性" ,是" 穆斯林必须信奉的穆斯林信条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保证所有公民的五项基本权利:生存权以及保护健康和防止疾病权、自由权(尤其是政治自由权)、获得有关精神的和物质的知识权、人的尊严权、以及一定条件下的财产权。一方面,他主张国家保证私有财产权,不允许利用私有财产作为剥削和压迫的手段,财产占有者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施舍、济贫、帮助亲友和社会互助)。另一方面,他又根据" 圣训" 关于水、火、盐等应归为公有的训示,主张有限制的国有化,即私人不能占有矿山、森林、河流,为了国家的利益或当某种占有会成为对社会成员的剥削时,可以对社会必需品实施国有化,但在国有化时,应对被剥夺财产的业主予以适当的补偿;同时要限制土地所有权。只有在外敌入侵和洪水等特殊的情况下才允许对私人物品予以没收。
  西巴伊关于伊斯兰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在埃及受到普遍欢迎。他的著作在开罗增补并再版,纳赛尔认为该书是对" 埃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表述" ,几乎成为伊斯兰世界有关" 社会主义" 的必读书。虽然纳赛尔本人关于社会主义问题并无专著阐述,但他在1962年5 月全国人民力量代表大会上的演讲,表明了阿拉伯政治家的观点,即着力强调阿拉伯社会主义的民族性与宗教性,强调它与共产主义的区别:第一个区别是,我们信仰宗教,马克思主义否认宗教,我们相信哈里发,马克思主义否认哈里发。第二个区别是,我们说过我们要从反动派专政过渡到全民民主,共产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却要从反动派专政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第三个区别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土地国有化。我们没有规定土地国有化,我们相信在合作范围内的土地私人所有制。第四个区别是,共产主义不相信私有制。我们说过,我们把所有制分成剥削的所有制和非剥削的所有制,我们相信私有制,但我们不相信剥削的所有制。我们说过,我们正在消灭剥削的所有制。第五个区别是,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列宁主义规定要通过暴力无情地消灭和粉碎资产阶级或者说是我们所说的反动派,我们不这样做,我们说过,我们要在不使用暴力消灭统治阶级的情况下,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冲突和矛盾。
  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基本点包括物质的和伦理的二个方面,强调平等、公正和繁荣,并植根于伊斯兰教的土壤和阿拉伯的文化遗产之中。就其主要方面而言,阿拉伯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或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或是伊斯兰教教义,各个国家或地区虽有所不同,但在强调阿拉伯统一,反对外来意识形态(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共产主义),既主张实行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又强调保护私人所有制等方面则是共同的。
  ②巴基斯坦的社会主义。巴基斯坦的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由来已久。早在立国之前,伊克巴尔()和他同时代的乌巴德拉.辛迪、希赫兹.拉赫曼.西赫瓦维已对伊斯兰社会主义作了初步的讨论。伊克巴尔承认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互不排斥、互不对抗," 只有通过伊斯兰教的精神和伦理原则,才能实现最高的社会主义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宗教原则,但他还没有建立伊斯兰社会主义的理论。乌巴德拉.辛迪则把伊斯兰教看作是真正的" 社会主义" ,比较明确地设想了印巴次大陆的穆斯林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解放道路问题。而希赫兹.拉赫曼.西赫瓦维则把他的" 社会主义" 理论建立在伊斯兰教法的传统结构之上,主张现代国家应以早年的正统哈里发时期的神权政体为楷模,认为伊斯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某些共同之点只是形式上的和词句上的,其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古兰经》为基础的,他主张进行伦理说教,使富者和贫者认识到财富、天赋、贫穷等都是真主的考验,应使富者甘心情愿地施舍、纳税,贫者勤奋、忘我地劳动,以此" 攀登社会的阶梯" 、" 弥合阶级差别的鸿沟" ,达到经济上的公正和平等,建议试行合作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的银行业以禁止高利货,主张规定私人财产的限额和范围,矿产、交通运输等公共事业应由国家控制,允许私人占有工业,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应由国家牢固地控制,以消灭一切可能的剥削并保证劳动福利(参见《世界宗教资料》1986年第1 期,第2 页)。
  巴基斯坦穆斯林学者关于伊斯兰社会主义的观点,与阿拉伯社会主义(除了复兴党外)的主张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更加强调其民族特性。阿拉伯社会主义是阿拉伯社会传统价值观念上的" 社会主义" ,而这一传统价值观念的核心则是单一的、完整的" 乌玛" 信念(自从穆罕默德于622 年在麦地那创立穆斯林公社"乌玛" 以来," 乌玛" 一直是阿拉伯民族心目中的社会模式的典范),他们主张在追随这一社会模式的同时,还应对当今的阿拉伯社会实行必要的改革。在他们看来。阿拉伯社会主义既没有脱离阿拉伯民族的传统信仰,也不是东方的或西方的" 舶来品" ,它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结合。
  ③非洲社会主义。非洲社会主义是在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由于殖民主义人为地划分主权范围,新独立的非洲民族国家不是按民族而是以前殖民主义划分的实体(或势力范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缺乏单一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传统,伊斯兰教在非洲各民族独立之前虽有一定影响——很多非洲人民接受了伊斯兰教,但伊斯兰教并不是大多数非洲伊斯兰国家的广大民众的唯一宗教信仰;即使接受了伊斯兰信仰的那些穆斯林,在他们的信仰中仍夹杂有万物有灵论的信仰,原始村社或部落的首领或酋长往往就是他们的宗教领袖或苏非神秘主义教团首领,二者是政教不分,合二而一的。
  在非洲大陆,先后宣布实行社会主义的有32个国家,人们统称为" 非洲社会主义".其中,除了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苏丹等阿拉伯国家外,诸如塞内加尔、几内亚、马里、索马里、西撒哈拉等伊斯兰国家的主体居民是黑人。它们作为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其社会主义模式中很自然地含有伊斯兰的因素。非洲社会主义一方面以部落村社制度作为非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理想的社会制度的模式,认为从村社制度过渡到社会主义勿需社会革命,甚至认为村社制度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在村社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农业的现代化似乎就能达到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它又把非洲文化、非洲思想、非洲价值观念等非洲传统精神、非洲特性(黑人性)以及人道主义、平等主义等作为一种伦理、精神准则以实现社会主义。除个别国家外,非洲社会主义总是强调其反马克思主义、反外来意识形态的性质,而把非洲社会主义视为源自非洲社会传统和非洲特性的"社会主义".尽管伊斯兰世界的社会主义或伊斯兰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但在伊斯兰世界最为流行的伊斯兰社会主义的基本点,大致可概括如下:
  第一、伊斯兰社会主义是主张社会正义、社会平等,走中间道路的社会主义。认为伊斯兰社会主义谴责资本主义和各种形式的剥削,它以" 社会主义平等和人们之间的兄弟情谊为基础" ,并且认为只有伊斯兰社会主义才承认(人的)五项自然权利(生活权、自由权、教育权、尊严权和财产权),通过立法和反对贫困、疾病、无知、恐惧及堕落以建立社会平等。
  第二,伊斯兰社会主义是维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完美无瑕的社会制度是一方面反对和厌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切罪恶与弊端——贫困、危机、饥饿、失业、疾病、偷盗、娼妓、堕落等,力求摆脱并消除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一不合理、不正义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从根本上触及资本与利润,不愿消灭私有制度,只企图通过互助、互济、合作和兄弟情谊来摆脱现实社会的苦难。就是说,他们要的是关心人的社会福利、个性解放、个人主义发展的社会主义。
  第三,伊斯兰社会主义是信奉神明的社会主义,即" 真主+社会主义". 1974年,《穆斯林文札》登载了一幅插图" 前进中的穆斯林" ,十分形象地表述了伊斯兰社会主义的真实含义。在插图中,大批穆斯林手持横幅,列队前进。在队伍前列的横幅写的是" 伊斯兰教" ,它左面写的是" 共产主义+真主=伊斯兰教" ,右面是" 资本主义-利润=伊斯兰教" ,其后面的大量横幅则写的是" 伊斯兰民主" 、" 伊斯兰专政" 、" 伊斯兰民族主义" ……而在这些横幅的中间,则是"伊斯兰社会主义".
  2.伊斯兰复兴运动
  70年代是战后伊斯兰教发展和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伊斯兰教在社会中空前活跃,各种宗教力量迅速上升,并对政局产生重要影响的现象。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为" 伊斯兰复兴运动".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亚北非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斯兰极端分子占领麦加大清真寺、埃及总统萨达特被刺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把伊斯兰复兴运动推向了高潮。伊斯兰复兴运动既对伊斯兰教本身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伊斯兰世界,乃至国际范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
  伊斯兰世界各国的中下层群众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真正的社会基础。社会中下层群众之所以不再热衷于20多年前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而转向伊斯兰复兴和伊斯兰主义,在于伊斯兰世界各国的青年人(在各国人口占据较大比例)既没有他们的祖辈在殖民主义统治下所遭受的那种受欺压、受凌辱的生活经历;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年代又面临着国际、国内诸多令人沮丧的问题:政治上屈从于西方(美、英等国)或东方(苏联)大国,某些当政者贪污腐化、昏庸无能,军事上的连连失利,经济不振、失业、物价飞涨、贫困、西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的道德沦丧等等,而这一切正好是伊斯兰主义者斥责和抨击的目标。
  埃及人口在战后(1947)为1900万,到1956年7 月增至2340万;10年后人口统计为3005万;1976年为3810万。在 年的30年间,人口猛增了200 %。1990年人口已达5470万,即在 年的15年间,埃及人口又增长了140 %。在1990年度,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年人有2365万,而不足35岁的青年人则有3130万。正是这些青年人在伊斯兰复兴运动最活跃的70、80年代,构成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和积极参与者。在伊朗,人口的骤增同样是伊斯兰复兴运动得到拥护的一个基本因素。1967年,伊朗人口约为2628万;1976年增至3350万;10年后增至4940万;1991年3 月,人口已达5850万。这一增长数字无疑是伊朗确定年满15周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的根据。因为年青人的革命热诚和宗教热诚是伊朗宗教领袖所需要的;他们也是伊朗对内实行伊斯兰法治,对外输出革命的积极拥护者。
  由于人口骤增,带来的社会问题不仅是解决人们的口粮问题,还包括交通、住房、求学、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在高出生率的同时,伊斯兰世界文盲数字居高不下。80年代,埃及10岁以上的人口中56%为文盲;在摩洛哥的2100万人口中,有75%是文盲,其中50%人口又是21岁的青年人;在阿富汗,文盲占全国人口的90%;在巴基斯坦,文盲占73.8%;在苏丹,文盲占80%;在孟加拉,文盲占74%;在伊朗,文盲占79.2%;又如在黑非洲的几内亚,文盲占75%;几内亚比绍占80%,吉布提的文盲,男子妇女分别占84%和91%。在这些拥有文盲如此众多的国家里,人们无法接受教育、吸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传统观念(其中包括宗教观念)和传统势力(其中包括宗教传统的势力)的影响,在这些文盲或低文化层次的人们中也就很自然地居于主导地位。这部分人大多是社会的中层群众,其中又大多是青年人,他们很容易成为伊斯兰主义的追随者、支持者或同情者。
  在60年代初,埃及有各种学位(博士、硕士、学士)的教授、医师、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才出国谋职业的,在人口输出国中仅居于第90位。可是1967年" 六五战争" 失败后,埃及有67%拥有各种学位的人才离开了本土;到了伊斯兰主义活跃时,大部分热衷于事业而不欢迎伊斯兰法治的知识阶层更是大批出走。到了80年代,埃及已在人才输出国中居首位。与埃及几乎相仿,在 年间,移居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的阿拉伯人才共约200 万;此外,巴基斯坦也有大批专业人才在国外谋生。在专业人才和知识阶层流失后,国内的文盲和低文化水平者比例相对增大,这显然是有利于伊斯兰主义者活动的。伊斯兰世界的人才流失,反过来又使这些国家的总体文化素质下降。
  伊斯兰世界各国的高出生率、人口剧增、文盲和低文化水平者在全国人口比例居高不下,大批专业人才的流失以及人口过于集中于城市,加上青年人大批失学失业、物价飞涨、生活贫困……,这一切都为伊斯兰复兴运动提供了活动舞台。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伊斯兰世界继续流传,目前尚未有衰微之势,这和它以中下层群众,尤其是以青年为社会基础分不开。
  (2)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
  伊斯兰复兴包括伊斯兰的复兴思潮和复兴运动二个方面。广义的伊斯兰复兴指本世纪以来,在反帝反殖的民族解放斗争中,以及在各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建设活动中,传统伊斯兰教的作用和影响得到恢复和加强的整个过程。而狭义的则指60年代末兴起于伊斯兰世界以伊斯兰复兴运动(也有人称其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和宗教复兴运动。
  政治理论总是要超前于政治现实的。尽管伊斯兰复兴运动在70年代中,尤其是在70年代末达到高潮,但实际上" 伊斯兰复兴" 的思想在此之前早已产生,加马尔丁.阿富汗尼是当代伊斯兰复兴的先驱,是他第一个提出振兴伊斯兰教,并使之能与西方帝国主义相抗衡,也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后来的穆罕默德.阿布杜和拉西德.里达等人才能比较系统地提出伊斯兰现代主义的理论,使伊斯兰教重新产生出活力和生机。
  但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一大批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世俗化在伊斯兰社会中的发展,使伊斯兰世界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穆斯林遇到的不仅有外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威胁和入侵;同时,也还有伊斯兰世界内部世俗化、西方化的发展。而世俗化、西方化则有可能产生使其自身失去伊斯兰特征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更为激进的,也更加政治化的伊斯兰主义思想便出现了。由于它更能表达中下层穆斯林群众的愿望,更能满足他们希望改变现实的要求,因而吸引了大批的支持者和追随者。
  对伊斯兰复兴运动产生较大影响的伊斯兰思想家和理论家中,首屈一指的应是巴基斯坦的阿布.阿拉.毛杜迪()。毛杜迪一生写了60多部著作和大量的文章,这些原来用乌尔都语写成的论著被译成阿拉伯语、波斯语和英语后广为流传。他的许多主张虽然未能实现,但对后来一些政府推行伊斯兰化,以及对各国政治反对派都有重要影响。其中,在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伊朗、埃及等国家尤为突出。在政治上,毛杜迪一方面反对英国" 异教徒" 的统治,反对穆斯林作为少数派生活在印度教徒统治下的印度,同时他也极力反对当时由真纳、伊克巴尔等" 穆斯林民族主义者" 领导的" 穆斯林联盟" ,认为" 穆斯林联盟" 的目的不过是要建立一个世俗的民族国家。毛杜迪强调,他所追求的不是一个" 穆斯林国家" ,而是一个" 伊斯兰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应该由具有《古兰经》和" 圣训" 的伊斯兰政治思想的人来领导,必须严格按伊斯兰法律" 沙里亚"来治理。他提出,穆斯林应该成为" 真正优秀的穆斯林" ,应该摒弃一切印度教的、西方的以及非伊斯兰影响,通过他们自己的模范行为来恢复和维护伊斯兰价值,通过具体的实际行动来逐步建立伊斯兰社会。
  毛杜迪认为,一个伊斯兰社会的建立必须从上到下来完成。他于1941年创建了" 伊斯兰促进会" ,目的就是要团结和培养一批能领导实现社会伊斯兰化的优秀人材。初期,他的追随者人数很少。直到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后,毛杜迪的学说才开始被较多的人接受。印巴分治的结果,大批印度穆斯林迁到巴基斯坦,他们生活贫苦,安全得不到保障,对民族主义者领导的政府不满;一些富裕的商人、地主认为它是与激进的左翼势力对抗的力量,因而支持" 伊斯兰促进会"." 伊斯兰促进会" 一直作为合法的政治组织存在,并在60-70 年代的多次大选中赢得相当多的选票。
  后来,毛杜迪发展了他的政治学说。他根据古老的" 哈瓦利吉派" 思想,提出" 净化伊斯兰教" 的观点,其影响最为深远。他强调世间一切主权皆属安拉统治,没有按神圣教法来治理的社会,都是如同处于" 伊斯兰教之前的蒙昧状态"之中。毛杜迪说,现代穆斯林社会的" 蒙昧状态" 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先知穆罕默德和正统哈里发之后的历代政治领导人对伊斯兰教的附加和歪曲;一是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影响。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穆斯林不仅应接受伊斯兰教的信条,而且应积极投身于" 扬善除恶" 的集体行动之中,也就是在现实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社会生活中强化伊斯兰价值,使之摆脱" 蒙昧状态".他的这一观点,对当代各个伊斯兰主义派别和组织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是" 穆斯林兄弟会" 的创始人哈桑.巴纳()。他出身于传统的宗教家庭。1928年在苏伊士的伊斯梅利亚创建穆斯林兄弟会。他深受伊斯兰现代主义者拉西德.里达的影响。当时埃及社会受西方文化的严重侵蚀,不仅民族主义者,而且传统的伊斯兰教阶层(如一些爱资哈尔大学的学者),对某些社会问题也采取了西方式的世俗态度。面对世俗化和西方化在埃及的发展,他认为,当代埃及青年接触到的伊斯兰教是一个" 腐败的宗教,他们的思想中充满了" 疑问和困惑".针对这种状况,哈桑.巴纳在一系列讲演和文章中阐明了他的政治思想:①伊斯兰的包容性;②强调伊斯兰的原旨教义;③伊斯兰的统一性;④坚持哈里发制度。哈桑.巴纳的理论并不极端等等,与后来的多数伊斯兰主义者相比,他的思想还显得有些保守和温和。他对以后伊斯兰运动的影响和贡献,更多的是他的行动和穆斯林兄弟会本身。
  再次是赛义德.库特布()。赛义德.库特布出生在埃及中部阿西尤特省的穆夏镇。他早年是一名民族主义者,热情支持华夫脱党。他广泛阅读了加马尔丁.阿富汗尼、穆罕默德.阿布杜、拉西德.里达和阿布.阿拉.毛杜迪等人的著作,并深入地了解了埃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下层穆斯林的思想状况,自3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宗教和社会方面的文章和著作。年,他到美国去学习了2 年。这次学习使他对西方社会和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认为" 西方道路" 不可能解决伊斯兰国家的社会问题。50年代初,他的一部重要著作《伊斯兰与资本主义的冲突》问世,这标志着他的思想从世俗的民族主义转向了伊斯兰主义。
  1952年," 自由军官组织" 在穆斯林兄弟会的支持下推翻了法鲁克国王政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但由于穆斯林兄弟会未能进入新政府,也没有获得任何权力,兄弟会与纳赛尔政权的关系开始恶化并发生冲突。库特布出于对新政府的不满,1953年正式加入了穆斯林兄弟会走上了与纳赛尔政权对抗的道路。1954年,穆斯林兄弟会的一些成员暗杀纳赛尔未逐,政府开始大规模镇压穆斯林兄弟会,数千人被逮捕,一些人被处死。库特布也遭到了逮捕,经" 人民法庭" 审判后。他被判处15年徒刑。由于体弱有病,他服刑期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医院中渡过,并继续他的思考和写作。同时,他的思想变得十分激进。他在毛杜迪、哈桑.巴纳等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一套完整的,也更富有战斗性和号召力的伊斯兰主义理论,先后写出《我们的宗教》、《我们这个宗教的前途》、《里程碑》等著作,并通过探望他的妹妹把手稿秘密带出监狱,由穆斯林兄弟会成员地下印刷,散发。这样,尽管库特布还在狱中,他的著作已在外面秘密流传,并产生了重大影响。1964年,库特布因健康原因被提前释放,不久又被卷入策划暗杀包括总统、内阁部长在内的一大批政府要员的密谋之中。1965年8 月他和一批兄弟会成员再次被捕受审。1966年8 月,库特布和一批穆斯林兄弟会领导人被处决。
  库特布一生著述甚丰,其中影响最大并能代表他激进思想的著作是《里程碑》。他在这本书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伊斯兰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二个方面:①对现实的彻底否定。库特布认为,当代世界(包括所有的伊斯兰国家)
  仍处于" 蒙昧状态" 之中。这种" 蒙昧状态" 在政治上表现为对真主在世间的权利的侵犯,即一些人自称有权规定道德、观念,制定法律和制度,从而导致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统治和压迫。无论是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还是当时流行于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是" 蒙昧状态" ,因为它们都是出自人,而不是出自真主,都是让人服从人,而不是服从真主。他说,阿拉伯民族主义不是把主权归于真主,而是归于阿拉伯民族,因而是非伊斯兰的。②重建真正的伊斯兰秩序。库特布说,要摆脱" 蒙昧状态" ,实现真主的统治,穆斯林要进行" 希吉拉" (迁徙),重建一个不受污染的,合乎伊斯兰方式和标准的社会,要完全排除诸如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这样一些非伊斯兰的影响。他提出的" 希吉拉" 并不是指地理上的迁徙,而是要求穆斯林用行动向" 蒙昧状态" 进行战斗,为真主的事业而奋斗(即圣战)。库特布强调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清除现存的非伊斯兰秩序,建立伊斯兰社会。这种" 清除" 不是改造,而是彻底摧毁。
  第四位伊斯兰思想家和理论家则是什叶派的阿亚图拉.霍梅尼()。霍梅尼出生于伊朗小城霍梅因,在阿拉克和库姆接受了系统的宗教教育后,长期执教于库姆伊斯兰学院。他一生中写了30多部宗教和政治著作,最后的政治性著作是一本叫做《揭示秘密》(1941年)的小册子。
  60年代初,霍梅尼与伊朗国王政权发生公开冲突,他对巴列维国王推行的"白色革命" 等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措施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并发动人民从事推翻国王政府的斗争。他二次被逮捕,1964年被强迫解送到土耳其,一年后他迁到伊拉克的纳贾夫,在那里著书立说,教授学生,继续进行反国王的活动。1978年伊朗爆发了反对国王政权的群众运动,霍梅尼作为反对派领导人在国外指挥了推翻巴列维国王的" 伊斯兰革命" ,并于1979年初凯旋回到德黑兰,成为掌握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最高权力的" 精神领袖".霍梅尼的政治思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认为君主制是违反伊斯兰教的。霍梅尼认为,无论在《古兰经》还是在" 圣训" 中,都没有关于实行君主制的任何记载,相反,却有指责君主制的地方。霍梅尼说,真正的伊斯兰国家的主权属于真主,国家的领导者只需要按真主的旨意来执行。而在君主制下,一切权力(包括立法权)都在国王手中,这是专制和腐败的根源。因此,君主制是违反伊斯兰的,所有的现存君主制政权都必须推翻。因此" 伊斯兰从根本上反对整个君主制的概念……君主制度是最可耻和最万恶的反动制度".这种理论不仅把斗争矛头直指当时强大的伊朗国王政权,从根本上动摇了国王政权的合法性,还威胁到其他实行君主制的伊斯兰国家政权。
  第二,要实现伊斯兰的统治,必须建立伊斯兰政府,而领导伊斯兰政府的必须是伊斯兰法学家。霍梅尼认为,由于伊斯兰是包容一切、至高无上的神圣法律,它就必须以国家的形式体现出来。只有伊斯兰政府才能在社会中实施伊斯兰法,才能有效地征收什一税和天课,并把它们正确地用于社会需要。按照伊斯兰教什叶派教义,先知穆罕默德及其之后的12位继承者(伊玛目)是伊斯兰社团合法领导人;在第12伊玛目隐遁期间,只有具有全面伊斯兰教法知识的教法学家才有资格来承担领导穆斯林社团的责任。正是根据霍梅尼的这一思想,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建立了完全由教法学家领导的政府。
  第三,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霍梅尼又提出了一个极有影响的口号,这就是" 输出伊斯兰革命".霍梅尼认为现存的国际体系是不合理的,应该用伊斯兰世界体系来代替这一体系,使整个世界成为" 在真主法律之下的人类之家".伊朗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真正的伊斯兰政府的国家,肩负着领导实现全球伊斯兰化的神圣使命。
  霍梅尼的政治思想体系与其他伊斯兰政治理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但提出了用伊斯兰教破除现存的政治制度按照现代的政治原则详细设计新的国家政治结构的主张,而且还把这一构想推向伊朗国界之外,使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政治理论。由于他的这种理论在伊朗成为政治现实,所以对整个伊斯兰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不满现状的下层穆斯林群众的反抗活动尤其具有吸引力。
  在库特布、霍梅尼等人的思想影响下,以及在伊斯兰世界政治现实的刺激下,70年代末以来,西亚、北非的地区出现了一些更加激进的伊斯兰主义分子和组织,一般称之为"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的政治主张非常极端且富于" 行动性" ,产生的影响也更大。对西亚、北非一些国家现存的政治秩序构成了新的挑战,这一现象并有向其他地区辐射和蔓延的趋势。这些伊斯兰主义者都赞同" 一切主权归于真主" 的观点,反对" 主权在民" 、"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 法律社会" 等所谓" 世俗主义" 的说法。他们都强烈地反对社会和政治现状,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 反伊斯兰教" 的,要求通过" 革命" 或" 圣战" 来摧毁现实,建立真正的伊斯兰社会。
  曾参与暗杀埃及总统萨达特而被埃及政府处死的伊斯兰主义者布杜.萨拉姆.法拉吉在他写的小册子《被遗忘的定制》中表达了这种极端的观点。
  他认为,要建立伊斯兰国家只有靠" 圣战" 才能完成,而圣战是被穆斯林忽略了的一条" 训示".他说尤其是要对统治者进行圣战,因为是他们妨碍了伊斯兰国家的建立。另一位埃及伊斯兰主义者阿布杜拉.亚辛在一本题为《当代的贾里利亚》的书中进一步发挥了毛杜迪和库特布的思想。他说,埃及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伊斯兰国家,其实际还处于伊斯兰教之前的基督教影响之下,而当代的西方文化又加强了这种基督教势力。因此在国际上要进行圣战,不仅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而且要进行" 征服" ;在国内,如果没有一个" 伊斯兰国家" 就不可能实现" 伊斯兰社会".这些伊斯兰思想家和理论家尽管分属不同的民族、教派,虽然,他们的理论在风格上、和形式上存在着差异,在内容和口号方面也各自有所侧重,但他们却有着一些最基本的共同点:
  ①他们都认为人对世界是不可知的,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来改造世界。一切都必须依靠真主的意志,而真主的意志已明确表达在经训之中了。
  《古兰经》和" 圣训" 应该是思想的源泉和行动的准则。伊斯兰教具有包容一切的特点,它无论是对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还是对微观的每个人的生活、言行,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②他们都提出了反对存在于当代穆斯林社会中非伊斯兰的东西,反对社会中的不公正、压迫和腐败。同时,他们都强烈地反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穆斯林社会的各种渗透。他们号召穆斯林群众起来打破现存秩序,建立真正的伊斯兰社会。
  ③这些逊尼派伊斯兰思想家都来自下层的普通穆斯林,他们都反对传统的宗教阶层(乌里玛)。尽管他们有时也引经据典,但实际上他们提出的都是一些新思想和新观念。虽然霍梅尼属于传统的什叶派乌里玛阶层,但他的理论也有着强烈的反传统性,并富有现代政治色彩。
  (3)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在伊斯兰世界一直存在。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进展、各伊斯兰国家的独立,伊斯兰世界内各国的政治以及国际关系主要是建立在世俗基础之上的,伊斯兰教在政治领域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了。
  从6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利用伊斯兰教的政治力量重新在伊斯兰世界活跃起来,伊斯兰教开始在政治领域中发挥作用。在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等世俗化一度曾有较快发展的国家中,人民群众中的伊斯兰宗教情绪有所抬头,宗教活动变得日趋活跃。同时,各国的政治反对派在与政府的对抗中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些国家的政治斗争不再限于保守的民族主义与激进的民族主义之间,或是在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间,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的政治势力已明显地进入了政治斗争的角逐之中。另外,在沙特等国的资助下国际性伊斯兰活动空前活跃。如1973-74 年阿拉伯国家发起的" 石油禁运" 以及随后进行的一系列斗争,由于有沙特阿拉伯的领导和参加而带上了浓厚的伊斯兰色彩。在1973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一直以世俗的民族主义为反对以色列的斗争旗帜的埃及、叙利亚也大量利用了伊斯兰口号,以动员和鼓舞本国人民,并争取伊斯兰各国的支持。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的爆发,使这场" 伊斯兰复兴运动"达到了高潮:1979年2 月,伊朗数百万穆斯林在宗教领袖霍梅尼的领导下,取得了" 伊斯兰革命" 的胜利,推翻了当时的号称" 世界第五军事强国" 的伊朗巴列维国王政权,建立了"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79年11月,伊斯兰圣地麦加大清真寺被一批宗教极端分子占领,他们自称在" 马赫迪" (救世主)的领导下,要推翻腐败的沙特王室政府,沙特当局出动了大批军警,经过20多天的激烈战斗,才平息了这次动乱。
  1980年9 月,伊朗和伊拉克两个伊斯兰大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具有一定宗教色彩的大规模战争。双方都声称为伊斯兰而战。在狂热的宗教情绪支配下,战争空前惨烈,历时八年,伤亡人数逾百万。
  1981年10月,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参加庆祝" 十月战争" 阅兵式时,在检阅台上被几名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士兵枪杀。这些士兵声称杀死的是伊斯兰的叛徒。
  1982年2 月,叙利亚的哈马市发生严重骚乱," 穆斯林兄弟会" ,与政府军开展了10余天的战斗,整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死伤2 万多人。
  除了这些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和国际性泛伊斯兰主义活动高涨以外,伊斯兰复兴运动更多的是表现在各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 伊斯兰化".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表现:
  ①在社会生活中,传统的伊斯兰教影响上升,社会上的宗教气氛日益浓厚。在许多国家中,朝野上下要求恢复伊斯兰教法(沙里亚)以取代现行世俗法律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伊朗、巴基斯坦、苏丹、马来西亚等国家先后宣布全面或部分实施伊斯兰法。科威特、阿联酋等国成立了伊斯兰法立法委员会,宣布准备实行伊斯兰法。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恢复了伊斯兰教的传统,提倡" 伊斯兰生活方式" ,如禁止饮酒、赌博,恢复传统服装,要求取消银行利息,取消足球赛、电影院等" 非伊斯兰" 的娱乐方式。许多国家在广播、电视中都增加了播送《古兰经》和其它宗教宣传的节目。除了传统的清真寺教育受到鼓励外,很多普通学校也增加了伊斯兰教育的课程。
  越来越多的人按时到清真寺祈祷,参加斋戒,缴纳天课(扎卡特),并到麦加朝觐。70年代后期以来,每年的朝觐人数都超过200 万人(包括沙特本国朝觐者)。许多国家清真寺的数量大增,在科威特等海湾国家中,70年代清真寺的数量翻了二番,伊拉克、突尼斯、土耳其等" 世俗化" 的国家中也出现了大量新建的清真寺。另外,伊斯兰宣教活动十分活跃,出现了很多官方和民间的宣教组织。70年代期间,穆斯林的人数在东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以至在欧洲、美洲都有较大的增长。例如,欧洲的穆斯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百万迅速上升到70年代末的2800万(仅次于基督教徒的人数)。其中,主要是移民,但新发展的教徒也不少。
  ②伊斯兰复兴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各国政治产生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各国官方利用伊斯兰教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政治反对派也利用伊斯兰教来反对政府,指责政府世俗化和西方化的政策。
  伴随着新泛伊斯兰主义的发展,各国政府都在内政外交中大量使用伊斯兰语言,以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争取人民的支持并打击政治反对派。许多国家的统治集团都宣称自己信奉的是真正的和正统的伊斯兰教,攻击敌对势力为" 异端" 、" 异教徒" 或" 无神论者".如沙特阿拉伯王室一贯以正统伊斯兰教派和圣地保护者自居,利比亚的卡扎菲政府则自称实行的是" 伊斯兰社会主义" ,伊朗霍梅尼政府自称是"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伊斯兰政府".一些长期以来世俗主义在政治上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如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埃及等,70年代以来在内外政策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宗教语言。
  7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中最有声色、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伊斯兰国家政治反对派的活动。他们指责本国政府腐化堕落,所推行的世俗化、西方化和现代化政策破坏了伊斯兰传统社会,造成社会中的贫富悬殊。世俗化越严重的国家,宗教反对派的活动也越激烈。除了原有的一些伊斯兰组织(如埃及、叙利亚等国的穆斯林兄弟会)加强活动外,7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组织,如土耳其的救国党、伊拉克的号召党、阿富汗的圣战者组织以及海湾国家中的一些伊斯兰组织。另外,反政府宗教活动还以教派形式出现,如伊拉克、沙特的什叶派反对本国的逊尼派政府,叙利亚的逊尼派反对什叶派(阿拉维派)政府。这种伊斯兰反对派对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宗教反对派不仅在口头上攻击政府,而且还采取行动与政府对抗,有的采取示威游行、竞选参政等和平方式,更多的则是用暗杀、袭击、绑架、劫机等暴力手段。
  ③伊斯兰复兴运动还超出民族和国界,进入国际关系领域中,成为影响和制约伊斯兰各国之间,以及伊斯兰国家与非伊斯兰国家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国际性新泛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各种泛伊斯兰活动和泛伊斯兰组织的大量增加,许多国家都从伊斯兰的角度来参与国际事务。例如,对巴勒斯坦问题,尽管伊斯兰国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支持巴勒斯坦穆斯林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斗争始终是各国的一个基本的共同立场。苏联出兵阿富汗期间,各伊斯兰国家也都一致支持阿富汗" 圣战者" 游击队的抗苏战争。在土耳其——希腊冲突、巴基斯坦——印度冲突、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冲突中,多数伊斯兰国家都站在土、巴、索一边。因为在它们看来,这不仅是国家或民族之间的冲突而且也是伊斯兰教与非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
  概括起来看,70年代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它是一个超民族、越国家和跨地域的世界性运动,这场复兴运动以西亚、北非地区为核心,辐射到南亚、东南亚、中亚、黑非洲等地、并波及欧、美。伊斯兰世界中无论是君主制国家,共和制国家,还是激进的军事独裁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到运动之中。复兴运动涉及的地域之广、民族之多、对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冲击之猛烈,在伊斯兰教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第二、运动呈现出多中心、多形式的特点。虽然复兴运动来势猛烈、范围广阔,但它却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它既没有统一的领导,也没有统一的纲领和目标。它在各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有的表现为急风暴雨式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如伊朗),有的表现为循序渐进的社会改革和信仰复归(如马来西亚、海湾国家),也有的表现为自上而下的" 社会伊斯兰化" 运动(如巴基斯坦、利比亚、苏丹),还有的则表现为各种激进的暴力恐怖活动(如埃及的" 赎罪与迁徙" 、黎巴嫩的" 真主党" 、巴勒斯坦的" 圣战者" 等组织)。不同的国家、教派、组织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和分歧。但它们都具有强烈的排外性。尽管运动有多个中心,表现为多种形式,但反对外来的,尤其是西方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要求清除西方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是其共同点。
  第三、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在什叶派内则是传统的教士阶层,在逊尼派内除了政界、军界等人士外,则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因而它不仅是纯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意识的复兴,而且更多的是表现为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运动。它的目的是试图利用传统的伊斯兰教来解决当前各伊斯兰国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与以往伊斯兰教历史上的" 宗教复兴" 是不同的。
  第四、运动中既有社会中自下而上的、大规模的群众性伊斯兰信仰复兴活动(包括反政府势力对伊斯兰教的利用),也有自上而下的、由各国官方组织或推动的伊斯兰复兴活动。这两股复兴力量虽然在目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都不同,但民间与官方的伊斯兰复兴活动却相辅而行,其结果是共同推动着整个运动的不断发展。
  60年代末以来,推进伊斯兰化构成伊斯兰复兴的一个基本内容,并对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复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1971年10月,利比亚正式确定沙里亚法为立法的主要根据,使之成为世俗法的准则,彻底检查司法系统,消除民事法庭与宗教法庭间的隔阂,并邀请各伊斯兰国家的穆夫提来利比亚共同商讨司法工作。与此同时,颁布法令,按教法的规定惩罚犯人。1973年4 月,卡扎菲在" 文化革命" 的五点计划中,再次提出要停止使用世俗法,以教法为据处置一切民事、刑事案件。
  70年代,复兴伊斯兰教的要求日趋高涨。1976年6 月,埃及爱资哈尔的乌里玛向国民议会提交关于宗教问题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它主张恢复《古兰经》规定的" 固定刑罚".议案共分7 部分34条。其通则部分规定确认罪犯应有证人(2名男子,或1 名男子和2 名妇女,或4 名妇女)的证词并被司法机关认可;砍手必须在关节和前臂之间,截足应在脚背正中,以便犯人可靠剩下的足部行走;笞刑必须用一根中等适度的鞭子、不能有节和分杈,受刑者必须脱去衣服,鞭打全身(敏感部位和阴部除外,妇女可不脱衣服);受刑者应经过体格检验,证明刑后不会危及生命安全。
  其余部分关于盗窃罪条款规定:凡盗窃物品的价值相当于4.45克金第纳尔者为盗窃罪;第一次盗窃后砍去右手;对重犯截去左足;犯罪重复二次以上,已定罪者则被判关押,直到悔改后可获释放,从事盗匪活动和暴力行为者,可判死刑、或砍去右手和左足、或关押。通奸(或私通)者应以石块砸死。酩酊(饮酒)者应受鞭挞40鞭。犯诽谤罪者,判处鞭挞80鞭;背教者,在60天悔改期内仍未悔改者,应判死刑,并没收其财产作为宗教基金。
  1977年7 月,巴基斯坦开始推行伊斯兰化。在全国宣布禁酒、反对偷盗、通奸和诽谤法令;1978年底,齐亚.哈克宣布实行伊斯兰化措施,随后建立最高法院的沙里亚法庭,并于1979年2 月正式颁布关于制裁饮酒、通奸、盗窃、诽谤等违反" 真主的法度" 的行为的法令、法规(包括" 禁酒令" 等)。
  1979年,巴基斯坦重建伊斯兰思想顾问委员会就现行法律的伊斯兰化提出实施方案;同时根据巴正式颁布的诸法令、法规,对违反" 真主的法度" 者的处罚做了严厉规定,如饮酒者将受鞭挞80鞭;盗窃者,首次砍去右手(到腕关节)、再次截去左足(到踝节部)、三次则终身监禁;犯通奸罪的男女通常在公众面前鞭挞100 鞭,或以石击毙,或被监禁5-25年不等直到判处死刑;犯诽谤罪者则鞭挞80鞭。此外,规定销售淫诲印刷品者亦被处罚2 年监禁,或鞭挞、或两刑并罚。
  在教育方面,巴基斯坦制订新的教育政策,如修改教科书内容以适应" 伊斯兰社会" 的需要。改变以前的从小学到大学的自由的或世俗教育的方式,在教育机构中推行医疗(chadar)制;在校内组织师生的午间集体礼拜;阿拉伯语作为第二语言,在6 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强制推行;入学考试需要有关于诵读《古兰经》的评语;将" 麦克塔布" (宗教学校)提高到正规学校的地位,承认" 麦克塔布" 学校的证书相当于硕士学位;介绍宗教知识作为挑选各类各科教师的标准;修改传统的教材,强调伊斯兰的价值。规定以英语进行教学的学校一律改用乌尔都语从事教学,并在伊斯兰堡大学设立沙里亚研究生院、培养教法人才以适应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建立沙里亚法庭的教法官的需要等等。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经济上成立中央、省和基层三级天课税委员会,负责征集穆斯林的天课税和什一税,用以无偿分配给穷人。该命令规定于翌年6 月正式生效。根据此项命令,巴先后建立3 万多个地方委员会,其成员和主席均由非政府官员担任;省天课税委员会和中央的天课税委员会的主席则由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法官担任。1981年1 月,巴基斯坦取消银行利息。所有国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实行无息存款帐户,存款者与银行分享盈利、合摊亏损。1988年6 月15日,齐亚.哈克通过电视和广播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 伊斯兰法法令".该法令规定,伊斯兰法为巴最高法律并立即生效;伊斯兰法庭具有高于议会的最高权威;至此,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纳入了伊斯兰化轨道。
  沙特阿拉伯在1979年底麦加清真寺事件后,也积极推行伊斯兰化措施,以树立自身为二圣地庇护者的形象。其措施的基本方面为严格每日5 次的礼拜,允许警察干预礼拜时间继续营业的店主;新闻出版部门受到慎重刊登妇女照片的公开警告;取消妇女赴国外大学升学的奖学金;超级市场取消了狗食供应(穆斯林认为狗为不洁动物);商店橱窗内撤去玩偶和动物玩具(有偶像崇拜之嫌)等。
  苏丹于1983年9 月由尼迈里总统宣布国家实行伊斯兰教法。尼迈里任命穆斯林兄弟会领袖哈桑.图拉比为总统府(人民宫)执行官和总统首席外事顾问,以协助其推行伊斯兰化;同时,把兄弟会成员安插进政府、司法、议会各部门,并把不少内阁成员(包括前总理)关押于库比监狱,对持有异议的兄弟会成员、著名伊斯兰教学者马哈茂德.穆罕默德.塔哈,则判为" 真主的敌人" 处以绞刑。在临刑前,不允许他人为其诵念《古兰经》;也不允许将他的尸体葬入穆斯林的墓地,以此表示推行伊斯兰化的决心。除此之外,在库比监狱实行伊斯兰教法的" 固定刑罚" ,如一些小偷的手被砍去;同时,实行石击和鞭挞等刑法;禁止饮酒,酒被倾入尼罗河(仅禁酒一项,苏丹每年损失4 千万磅的关税和生产税的收入。同时,也冒着影响4000名外国专家因无酒可饮而离去的风险),禁止西方式的舞蹈和公共场所的混合浴。
  在穆斯林居民占多数的国家内实施伊斯兰教法,这既为统治者维护自身的统治添加了神圣的光环,又受到一部分群众的欢迎。因此在推行伊斯兰化的国家里,一旦实施了伊斯兰教法,要改变它还不很容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要改变或取消伊斯兰教法就会冒政治风险,因为不仅会受到教界的反对,某些阶层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改变也是个疑问。
  (4)坚持激进主义和强化参政意识
  遍布于70、80年代的激进主义都是在复兴伊斯兰教的名义下从事活动的,但其基本目的则企求在当代以伊斯兰教的原旨教义净化世俗社会;为净化社会,其活动往往具有政治性,甚而有着鲜明的、激进的宗教政治纲领,并以某种组织形式为其激进主义的载体。然而在本世纪以来陆续建立的大量的伊斯兰组织中,真正在意识形态和行动上都坚持激进主义的组织只占少数。由于坚持激进主义的程度及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不同,激进主义组织分为一般的激进主义组织和极端的激进主义组织。
  激进主义组织无论是以有广泛群众参与的松散的组织形式出现,还是以少数成员的秘密小社团形式出现,都形成为一种社会力量。这类组织主要是在那些具有传统的宗教思想的社会中下层群众中活动,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其宗教- 政治纲领能为这部分群众所接受。它不同于官方的那种自上而下地推行伊斯兰化,或是传播某种意识形态资助某种政治活动以输出革命,而是以民间活动的形式,自下而上地推行其主张或宗教- 政治纲领。如果官方对待伊斯兰教及伊斯兰主义的态度与之合拍,它便是官方推行其政策的有力工具和积极参与者;如果官方的政策和态度与之相左,其活动的矛头很可能首先是指向本国的当政者,进而指向支持本国当政者的外来势力,或是直接指向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机构设施及其有关的成员。
  激进主义组织的基本信条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唯有安拉绝对独尊,安拉主宰世间的一切权力;顺从安拉的意志是穆斯林的天职;②沙里亚法、正道或社会蓝图蕴含于《古兰经》和" 圣训" 之中,履行伊斯兰教法并以伊斯兰教法取代现行的西方模式的律法是必要的;③伊斯兰教是总的生活方式,包括宗教与政治、国家与社会各个层面,建立真正的" 伊斯兰国家" ," 实现真主在大地上的统治" ,亦即伊斯兰教法的统治。
  ④应谴责伊斯兰社会的西方化及其现代化模式,它们是伊斯兰社会中的政治堕落、经济衰败、社会不义和精神不振的根源;⑤伊斯兰政府应以伊斯兰教法为立法的基础,那些不依据伊斯兰教法立法的政府(如埃及)是非法的、有罪的,居于领导地位的那些穆斯林已背叛了伊斯兰教,因而是" 圣战" 的合法对象;正义的穆斯林被迫与这些不信者战斗(像哈瓦利吉派当年那样),并推翻其政府;⑥参加反对不信者的圣战是穆斯林应尽的天职;非穆斯林不再是《古兰经》所说的那种" 有经人" ,而是不信者(如埃及科普特教徒),应予迫害;⑦官方乌里玛的思想倾向完全贬低了圣战的战斗意义,大多数清真寺受国家的支持、控制和津贴,已不可能再继续坚持" 真主的意志和先知的使命" ,因此,应拒绝与之联系;⑧应反对一切形式的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及其在国内的代理人(参见埃斯波希托《伊斯兰教和政治》,纽约,1984年,第198-209 页)。
  在伊斯兰世界众多的组织中,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最有代表性,这个于20年代末建立的具有群众性的宗教- 政治组织,以其40-60 年代的恐怖活动并遭到埃及当局的镇压而闻名。70年代以后,该组织发生分化,老一代的成员,大多经受了长期的监禁或处于非法地位。他们经过反思,放弃了极端的恐怖活动;而另一部分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出于报复心理,在塞义德.库图布的思想影响下走向更为极端的方面。随后建立有" 伊斯兰解放组织" 、" 赎罪与迁徙组织" (有"救火小组" 、" 暂停与再现小组" 等分支)、" 圣战者组织" (又有" 火狱饶恕者" 分支)、" 伊斯兰圣战者组织" 、" 伊斯兰阿迈勒运动" 、" 真主党" 、"伊斯兰召唤" 、" 伊斯兰战士" 、" 伊斯兰圣战者组织" 等70多个小社团。
  在阿尔及利亚有" 伊斯兰拯救阵线" ;在巴林有" 伊斯兰解放巴林阵线" ;在沙特阿拉伯有" 伊斯兰革命者" ;在叙利亚,除有穆斯林兄弟会外,还有从兄弟会中分化而出的" 穆罕默德大队" 和" 圣战者战斗先锋队" ;在伊拉克有" 伊斯兰召唤党" 、" 圣战者组织" 、" 伊斯兰希望组织" 、" 伊斯兰行动组织" 和" 伊拉克游击队" 等。在巴勒斯坦,有" 黑九月组织" 及从穆斯林兄弟会分化而出的哈马斯组织;在科威特有" 伊斯兰圣战组织" ;在突尼斯有" 伊斯兰倾向运动" ;在摩洛哥有" 伊斯兰圣战组织" ;在利比亚,除穆斯林兄弟会外还有" 真主党" ;在伊朗,早年有" 菲达彦" 组织,后来又有" 真主党" 与" 人民圣战者组织" 等;在土耳其则有" 伊斯兰圣战组织" 与" 伊斯兰社团联盟" 等。
  从事恐怖主义活动,是一部分具有极端主张的激进主义组织的基本使命。恐怖主义分子往往以政敌为目标,从肉体上消灭对方,或是从政治上打击伊斯兰教的敌人。他们通常要经过专门营地的训练,在掌握种种射击、驾驶、爆破、绑架、纵火等技术后,根据组织的指令从事暗杀、扣押人质、劫持飞机,或其他颠复、破坏活动。
  虽然战后在某些伊斯兰国家(如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内的伊斯兰政党和组织已有了参政意识,但是到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伊斯兰组织或是放弃了从前的激进主义路线,转而投入合法的议会斗争(如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或是其建立组织本身就是为了通过议会斗争而夺取政权(如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拯救阵线),从而形成比较自觉的参政潮流。
  这些组织与专门从事恐怖活动的某些极端主义组织不同,他们通常并不主张使用暴力,也不从事颠覆、推翻现政权的阴谋破坏活动,而是在现政权的体制内积极宣传其建立" 伊斯兰国家" 、" 伊斯兰社会" 、" 伊斯兰秩序" 、实行伊斯兰教法统治的政治- 宗教纲领,采取积聚力量、待机执政的策略,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道路、谋取议席、进而组织伊斯兰政府。这种为步入政坛并执掌国家权力的意识,正是当代伊斯兰世界伊斯兰主义的又一突出特征。
  在伊斯兰世界中,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各国伊斯兰主义者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表现形式也不同。在巴基斯坦,伊斯兰促进会无论处于合法或非法地位,总是以议会内外为讲坛,公开宣传该组织的宗教- 政治纲领和观点,参加议会选举。它作为一个宗教团体,在巴基斯坦的宗教- 政治斗争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它坚持实行伊斯兰制度、建立以《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为基础的国家的主张,成为巴基斯坦历次宪法草案中有关国家性质(是伊斯兰共和国还是共和国之争)以及涉及有关伊斯兰教内容讨论的积极参加者。
  而在十叶派地区则不同。由于教士阶层(毛拉、乌里玛、穆智台希德、阿亚图拉等)中的大多数人历来是参政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率领群众从事政治斗争中的领导、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十叶派关于隐遁伊玛目、马赫迪再世并实现正义统治的神学主张,很容易吸引群众追随教界人士参与政治活动。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前教士阶层的政治主张以及革命胜利后推行伊斯兰化、实施伊斯兰法治的过程,说明无论处于无权地位,还是处于掌权地位,教士阶层都是伊斯兰主义的体现者。
  然而在逊尼派穆斯林居多数的国家里,情况并非如此。按照逊尼派教义和历史传统,逊尼派的教界领袖或教法学家历来处于隶属于统治者的地位。
  逊尼派的政治学说教导他们要忠于统治者(正如《古兰经》关于顺从" 主事人" 的经文所述);他们一般没有掌权的奢望。在当代的伊斯兰运动中,在伊朗以外的伊斯兰国家中,积极活跃于政治舞台的主要领导成员并非教界领袖或教法学家。80年代积极参政的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历届首领均非教界人士;在阿尔及利亚的地方选举中获胜的伊斯兰拯救阵线的领导人亦非教界领袖。
  三、当代基督教
  这里所说的基督教,是指自1517年马丁.路德()吹响宗教改革的进军号以来所形成的新教诸派。基督教历经400 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占世界人口九分之一,具有近6 亿教徒的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性宗教。
  1.宗派林立与普世合一
  基督教作为改革派在经典、教义与体制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基督教的经典也是《新旧约全书》,即《圣经》,但它不承认天主教所信奉的46卷希腊文《旧约》译本而只承认39卷的希伯来《旧约》原本。
  在教义方面,基督教除了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信仰原祖原罪、信仰基督救赎、信仰灵魂不灭与世界末日这四个基本神学信条之外,还强调上帝的恩宠与主权、唯信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准绳、教会是基督徒的团契,平信徒与教牧人员平等。
  在体制方面,基督教各派均独立自主,否认罗马教皇的权威,不承认他是基督在世的代表并与之断绝关系。基督教以基督为教会的最高统帅,各宗派之间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只有合作的或协调性的机构。基督教在体制上的突出特点是废除了教阶制,平信徒与教牧人员在宗教地位上一律平等,教牧人员或由选举产生或实行聘任,牧师可自由结婚。
  基督教在礼仪方面反对奢侈风气、实行简化与廉俭的原则,传统的诸多圣礼仅保留洗礼与圣餐,而圣餐中平信徒与教牧人员皆领饼酒以体现平等。
  此外,为了节约时间与金钱,各宗派一般只在圣诞节与复活节举行大型宗教节日活动。
  (1)基督教的主流宗派
  当今世界上基督教共有91个宗派,近2 万个独立的教会团体。其中路德宗、加尔文宗、圣公宗、公理宗、浸礼宗和卫斯理宗这6 大宗派地位显著。
  它们的教义、组织制度和礼仪构成基督教产生与发展的主流,其教徒人数约2.5 亿人,被称为基督教的主流宗派。
  ①路德宗(信义宗)。据1987年《基督教世纪》统计,路德宗现有信徒6840万人,427 个独立教会,主要分布在瑞典、丹麦、挪威、德国和美国。
  路德宗的信仰依据为1583年编成的《协同书》,主要内容包括《尼西亚信经》、《使徒信经》、《亚大纳西信经》,路德的《教义问答》、《施马尔卡尔德信条》,梅兰希顿的《奥格斯堡信条》。其主要信条为:" 唯信称义" ,信仰乃是真正基督徒的前提,外在的善功只是纯正信仰的必然结果;《圣经》是信仰、教义、礼仪和制度的唯一源泉与准则;每个基督徒在教会中都具有平等的地位与权利,均可以担任神职;不重视教会的形式与体制,实行洗礼和圣餐二项圣礼,突出布道与唱圣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路德宗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以世界范围内的大联合,迎接世界新格局的挑战。路德宗的各大教会经过充分协商,于1947年在瑞典成立了路德宗世界联盟(LMF),从而使路德宗有了世界级的协调其行动与发展的组织机构。1957年尼阿波利斯大会上提出的"自由、团结、改革、服务" 主题,充分反映了该组织的宗旨与关注的焦点,反映了它对当代社会诸问题做出积极反应的基本走向。比如针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形势,路德宗提出了对亚非拉新兴独立教会予以财政扶持、从工作上给予协助、并派人培养当地神职人员的传教方针。
  其次,在北欧国家完成政教分离的民主改革。在瑞典、挪威与丹麦的路德宗教会具有国教地位,教会在立法、财政等方面受到议会和政府的制约,教会自身的神学立场也比较保守少变。在教会内外呼吁改革的要求下,瑞典政府率先于1953年颁布法律,扩大公民选择宗教信仰的自由,部分取消了对公共教育与政府公职人员的宗教限制。在注重提高妇女地位方面瑞典虽然走在改革的前沿,(如1958年瑞典议会通过法案,允许教会向妇女授圣职,1960年开始任命女牧师),但依然对她们的权限与作用加以种种限制,直至1979年才正式确认在教会中男女一律平等。
  第三,美国路德宗的三大组织:美国路德会(ALC)、全美路德会(LCA)
  和福音路德教会联盟(AELC),经过长期谈判,于1987年底5 月合并为美国福音路德教会联盟(ELCA)。该会采用1978年完成的《路德宗礼仪书》,既保留了福音传统又做了一些适应现实的改革,如流动传教、启用青年领导者、关心堕胎与同性恋等道德伦理问题。
  第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路德宗教会日益壮大。它们在形成、组织与教义等方面注意吸收和适应本民族的文化,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持其独立性。1977年路德宗第6 届大会在达累斯萨拉姆召开,这是该宗世界性大会首次在南半球国家举行,表明第三世界国家的教会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1987年中、南部非洲与美国的一批黑人神职人员及教徒创立了黑人路德宗国际会议(CIBL),对路德宗的神学合一运动与非洲传统宗教等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②加尔文宗(长老宗、归正宗)。按照1982年出版的《世界基督教百科全书》的统计,加尔文宗共有信徒4023万人,354 个教会团体,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苏格兰、荷兰、瑞士、韩国、南非和巴西。其国际组织有二:一为较开放、倾向于现代派的归正宗世界联盟(WARC),另一个是神学思想较保守的归正宗普世会议(RES)。前者人数较多,后者无论在信徒人数上,还是教会团体上,均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
  加尔文宗除了以创教者加尔文()的《基督教原理》为其神学理论基础之外,还以 年威特敏斯特会议制定的一系列文献,如《威特敏斯特信仰告白》、《威特敏斯特大、小教义问答》、《礼拜规则》和《教政体制》等为其典章。
  加尔文宗的神学核心是预定论,亦即特别强调上帝的绝对主权,信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对上帝负有责任和义务,而信徒在道德上的完善和事业上的成功则是其被上帝预定为选民的外在标志。这种信仰决定了加尔文宗的信徒特别积极地投身于社会生活。在组织制度方面,加尔文宗采用具有共和性质的长老制,即由平信徒选举出长老,再由长者们选聘牧师共同组成堂会会议管理教会。加尔文宗在礼仪上力倡简朴,严格排除祭台、圣像等繁文缛节,仅实行圣洗与圣餐二项圣礼。
  当代加尔文宗的发展大趋势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内部改革,增加活力。
  1966年,加拿大长老会正式批准妇女可以被任命为长老和牧师。1967年,美国联合长老会通过了《1967年告白》,突出人与上帝、人与人的" 和好" ,不再坚持圣经无谬的僵硬态度,并放弃了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者才能参加圣餐礼的传统规则。
  二是求同存异,增进联合。这一点在当代加尔文宗的中心地美国,表现得最为显著。1958年,美国北长老会与北美联合长老会合并为美国联合长老会,美国南长老会经过长时间的与之合作、亦由于自身的改革而使双方在观点上趋于一致,最终于1983年与美国联合长老会合并成立美国长老会。
  三是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加尔文宗积极投身当代世界反对种族隔离和争取人权的斗争,1982年归正宗世界联盟暂时中止了顽固拥护种族隔离的2 个南非归正会的成员资格,归正宗普世会议也在1984年谴责种族隔离制度,并把对这种制度的神学辩护视为异端。北美的长老会在教会内部加速白人教会与黑人教会的合并,增加黑人领导人的比例,与社会各界共同呼吁停止军备竞赛、实行国际核裁军,主张谈判解决越南问题等。而欧洲的长老会则注重加强与其他教派的对话,德国的长老会还与路德宗结为联盟。
  ③安立甘宗(圣公会)。安立甘宗为英国国教,它以1571年英国国会批准的《39条信纲》和《公祷书》作为信仰原则与礼仪标准。随着英国在海外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殖民地,安立甘宗逐渐传播到美洲、亚洲和非洲。如今安立甘宗分布于165 个国家,共有40个教省,390 个教区,信徒约5000万人,教会团体225 个。
  安立甘宗坚持圣经为教义的最高权威,其基本信仰与其他基督教相一致,但在礼仪和制度方面却较多地保留了天主教传统,特别是保留了古代的三级圣品制,即主教、会长与会吏。在仪式方面,安立甘宗以圣洗与圣餐为得救的前提,圣餐被认作对基督救赎的纪念;实行婴儿受洗,成年时行坚振礼。
  当代安立甘宗形成英格兰圣公会和美国圣公会二个中心,英圣公会坚持以坎特伯雷大主教为代表的金字塔结构,美圣公会则持自由主义的立场,其组织形式类似于联邦制。
  由于国教地位与陈旧的教义和时代发展的潮流相左,英圣公会的吸引力衰减,1953年只有十分之一的信徒定期去教堂参加礼拜,而1961年约1000万受过坚振礼的信徒中仅有四分之一的人积极支持教会的活动。尽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