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私有化能让穷人生活让人崩溃有水喝吗

第01版:要闻
国际金融报
往期回顾 &
华润的袍子与虱子
◎ 本报记者 王凯 实习生 谢隽
国际金融报
  成功是一袭华美的长袍,掀开就会看到虱子。
  因三口煤井,华润集团7位高管、山西两大巨贾、地方数位要员,共同编织一张政商大网,将上百亿国有资产尽收网底。此时,他们已褪去成功的外衣,正在另一个空间静坐、忏悔、互咬。
  虽然案情未结,但事由渐明。黑色的煤,对于山西富商张新明和邢质斌来说,意味着财富;对于数位地方要员来说,是攫取权力的最好“春药”;对于华润高管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从个体命运的角度看,黑色的煤,成为击倒他们央企职业生涯的致命“子弹”。
  对于总资产超万亿港元的华润集团来说,几口煤井好似尘埃,无伤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局,只是一场人事格局会有大变化,但一场贪腐风暴袭击后,应该全面地记录、探讨、呈现真相和深入反思,以避免悲剧再度上演。这不仅是华润的课题,也是其他几家在港央企的课题。
  傅育宁设“反思局”
  华润本身不缺制度,在华润的多个管理领域,制度建设都取得了靓丽的成绩,但偏偏在执行制度的文化上有缺失,对违反制度的人往往网开一面  
  在香港,从招商局大厦到华润大厦,大约10分钟车程。但是从招商局集团空降董事长到华润集团,这一步走了76年。日,傅育宁迈出这一步。
  当然,他所面临的局面也前所未有:4月,前任董事长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6月,国家审计署公布集团2012年财务问题。
  “中央决定我到华润集团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当天,傅育宁在华润集团干部大会上强调,“全面审视、反思华润在过去高速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特别是在收购、兼并、重组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检讨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以刮骨疗毒的勇气革除积弊”,“稳定华润、改革华润、创新华润、发展华润”。
  反思最系统、最深刻的当属财务系统。
  6月30日,集团召开财务经理人会议,傅育宁发表题为《加强财务管控 守住合规防线》讲话,用2700字“敲打”CFO,“一个管理先进的企业,各项决策都应该能透明、公开地反映在信息系统里,在这样的系统里,不至于出现CFO没有表达意见的渠道,或者CFO表示了不同意见,最后也没有决策记录的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傅育宁重点谈了制度执行问题,“华润本身不缺制度,在华润的多个管理领域,制度建设都取得了靓丽的成绩,但偏偏在执行制度的文化上有缺失,对违反制度的人往往网开一面”。
  最新一期《华润》杂志的封面专题是,筑造财务合规新防线,数位在职财务工作者发表文章,谈制度执行问题。
  “战略再美轮美奂,文化再博大精深,制度再完备精细,都不如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一件一件、日积月累地执行。”华润银行财务总监吴丹的文章颇具代表性,“作为华润人,作为财务人,我们能够做的,必须做的,也是执行、执行、再执行,共同将‘执行’进行到底。”&
  不仅有反思,还有行动。8月14日,华润集团董事办发布公告,集团成立监察部,“是负责企业监督监察的专门机构,是对廉洁、守正、效能、合规情况进行监察的部门。集团‘审计监察部’更名为‘审计部’,其效能监察职能并入监察部”。
  与此同时,华润内部的具体职能目前也在进行各类业务整顿。华润信托财务管理部明确、强化固有资金投资活动的投前审批、投后评价及主动处置的流程与管控;集团审计部闵清提出健全财务管控体系、实现CFO双向汇报等一系列建议。
  新旧交替,人事变动在所难免,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华润医疗CEO张海鹏的离职。
  张海鹏还是一位作家,笔名冯唐,在华润,被称为前董事长宋林的“左右手”。资料显示,华润医疗成立于日,为华润集团直接领导的一级利润中心。5月10日,傅育宁曾到华润医疗总部调研,从当时华润医疗公布的照片看,张海鹏参加了此次汇报。当时,傅育宁对于华润医疗的产业选择和定位、华润医疗“四化+一化”的管理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两个月后,因为“想多陪陪家人、写写书”,张海鹏挂帆而去。
  更多的人事变动,还是由宋林在另外一个空间一手“策划”着。&
  宋林自保开“调令”
  事实证明,所谓“成功粉碎居心不良人的阴谋诡计”,只是一句壮胆的话,宋林也并没有领情
  自4月17日18时30分,中纪委公布华润公司前董事长宋林“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截至9月2日,先后有6位华润高管被带走协助调查,其中,3位是华润电力的重臣,1位参与过华润电力的并购事宜。不出意外,中纪委截至目前调查的重点正是“华润电力百亿并购山西金业集团(下称“山西金业”)业务”。
  宋林“进去”后仅7天,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金融”)CEO吴丁接受组织调查,“华润金融旗下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与山西金业存在高达20亿元的不同寻常的股权质押融资关系”。
  宋林“进去”30天,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港中旅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王帅廷涉嫌在华润集团工作期间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王帅廷堪称华润电力元老级人物。
  1994年,王帅廷时任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当年,正值电力体制改革,华润集团作为外资参股35%成立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徐州电厂。徐州市政府推荐王帅廷出任总经理,“华润和北京方面的股东都不同意,要求徐州市重新推荐。徐州市委书记、市长分头去北京和香港做工作,4个月后才说服股东接受这个笔杆子”,稍显尴尬的是,“董事会之后吃饭,王帅廷这个总经理没有被安排上主桌”。
  进入华润集团后,几经磨合,王帅廷成绩斐然,随后主导了华润电力的一系列并购,《国企》杂志曾在介绍王帅廷的成绩时说,“现在华润电力的经理人,50%来自徐州”。
  8月26日,华润电力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王玉军被立案调查。资料显示,王玉军“在加入华润电力前,曾在徐州多座发电厂担任管理职位”,2000年11月至2006年3月,任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
  至于6月底被带走的华润集团协同办主任张春,华润电力收购山西金业资产时,正担任华润电力发展部总经理,“是宋林一手提拔上来的”。
  2013年7月,宋林被举报时,张春曾在《华润》杂志上撰文,“华润经受负面舆情攻击的时候,40余万华润人并没有被吓倒……公司不但没有出现任何危机,反而成功粉碎了某些居心不良之人的阴谋诡计,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业绩。”2013年底,张春获得华润集团“董事长奖”。
  29年一个大“漏招”
  宋林的29年,侍从六任董事长,从实习生做起,部门经理、集团经理,一路升迁,直至集团董事长,最终站在44万人之上
  如今,《华润》杂志网站上已经撤下张春所有的署名文章,包括《一个“插班生”眼中的华润》、《价值观:一个企业的基因》、《9600,从管理规模到利用规模的转变》等,而原先的董事长专栏也已变为傅博士观点,至于宋林4月16日发表在华润官网的个人声明早已了无痕迹。
  除了那份被调查公告,华润官网已难寻宋林痕迹,但是在香港华润大厦以及大厦前的香港湾道花园里,宋林主事痕迹一时还难以抹去。而在宋林的人生记忆中,华润也是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自1985年进入集团实习,51岁的宋林在华润摸爬滚打了29年,侍从六任董事长,从实习生做起,部门经理、集团经理,一路升迁,直至集团董事长,特别是在华润集团由贸易服务型公司向多元化实业型企业转型路上,始终是并购急先锋。
  1996年,华润集团开始全线结束贸易业务,转向实业化发展,“从卖布到织布,从卖钢铁到炼铁”,1998年传统贸易业务基本结束。这一年,宁高宁出任华润集团总经理,着手开发6S战略管理体系,华润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宋林出任华润集团企业发展部总经理,开始接触并购和投资,“有83个项目,一天看明白一个,也要用掉两个多月的时间”。
  2009年出版的《华润70年》详细介绍了6S管理体系:包括利润中心编码制定、报表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业务评价体系、审计体系、经理人考核体系等六部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财务管理体系,从财权上着手,形成一个高效、多元的管理体系,简便实用”。当时,华润集团处于快速并购期,“这样一种制度的建立,更有效地汇聚了大量资金,使得资金高度的集中化,从而更有竞争力地去收购和吸纳更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来加入到这个集团中去”。
  2001年华润集团提出了用6至8年“再造一个华润”的战略目标,2005年目标提前实现。这一年,宋林出任集团总经理,“一人之下,44万人之上”。任职期间,在并购投资上,不乏经典案例。
  “一个戴眼镜、身高1.83米、体格魁梧的中年人独自驾车从香港出发,沿西江向广西驶去,一路上,所停之处仅限于石灰石选矿站、水泥粉磨站、混凝土搅拌站,找管理者、员工仔细了解关于水泥生意各个环节的问题”。2008年,《国企》杂志采访华润集团十余位高管,试图还原一个华润十年成长故事,谈及宋林,重点谈了水泥收购,“之后几年里,华润水泥近乎神奇的变化让香港资本市场瞠目结舌:2006年,用4亿多港元私有化退市,经过3年改造,2009年重新上市融资60多亿港元。此事很快被选入哈佛商业案例。”
  2008年4月,在进入集团25年后,宋林成为集团董事长。此时的华润集团已是在港最大央企,集团下辖七大业务板块:零售业、电力、水泥、燃气、地产、医药及金融。
  而华润电力也已“成熟老道”,能源布局已逐步完成,不再是宋林的发力点,但是偏偏在这个领域的一桩转让过程离奇、资产定价虚高的收购,成为了宋林的人生滑铁卢。一个并购高手为何要做这样一笔有明显漏洞的收购呢?是私欲过大?还是另有原因?
  黑色的煤难“永生”
  还原那场交易的所有技术细节并不难,最难的是,目前无法得知,到底是谁扣动了那场交易的扳机
  还原那场交易的所有技术细节并不难,最难的是,目前无法得知,到底是谁扣动了那场交易的扳机。
  2009年,山西省又一次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此次整改,主旋律是“国进民退”,华润电力自然不会缺位。
  当年6月,华润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润煤业”)与邢利斌的企业、山西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联盛投资”)共同出资设立了资本达38亿元的华润联盛。闫国平任董事长。
  资料显示,闫国平入职华润之前,曾分别担任山西汾阳市市长和吕梁市柳林县县长。正是在闫担任吕梁县长期间,邢利斌花费8000万现金,买下兴无煤矿的全部股权,一跃成为柳林首富。闫国平是宋林与邢质斌的重要“媒人”,自此,三方成为“民企-官-央企”的铁三角,华润联盛在山西石楼、中阳等地,先后拿下十余个煤矿。
  华润集团、与山西金业的“联姻”发生在2010年2月,此次“联姻”模式和前一次类似,只是“媒人”换成了邢利斌本人。
  资料显示,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电力通过华润联盛与山西金业签订企业重组协议。华润联盛、中信信托、金业集团分别以49%、31%、20%的比例出资共同组建“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下称“太原华润”)。同年5月,太原华润以117亿元权益整体作价,接手金业集团旗下由煤矿、焦化厂等10个实体组成的“资产包”。根据媒体披露,在华润电力接盘山西金业的“资产包”之前,山西金业曾经找到过买家,并决定将资产包以52亿元的价格卖给对方,未果。之后,华润电力接手。
  正是这次资产包的转让,成为引爆华润腐败案的导火索。几乎从交易结束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人举报,只是当时被质疑的对象是山西金业董事长张新明。直至日,《参考消息》首席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宋林,一场席卷华润集团数位高管的贪腐案就此拉开帷幕。
  整体上市求“机缘”
  2010年,宋林对集团连抛13问,每问有雄心,每问也有见地,却唯独没有对自己问一问
  煤,只是宋林众多收购中的一个种类,若非此次“机缘”,也许早被他抛之脑后。
  日,在华润集团的务虚会上,宋林对集团的未来抛出13个问号,其中,前五个问号与当下国企改革方向息息相关:集团核心业务地产、电力、啤酒、水泥、燃气、医药、金融能否克服组织成长过程中的衰老现象?寄予厚望的医药业务和金融平台,能否成为华润未来腾飞的驱动器?从其他利润中心来看,他们如何通过检讨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5年后,现在的这些业务单元还都会存在吗?从集团本身来看,我们如何才能推动整个集团往前走?
  资料显示,华润集团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在内地拥有6家上市公司。旗下“蓝筹三杰”,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8年履任董事长后,宋林最牵挂的是,医药业务和金融平台,最大的雄心是,华润集团实现整体上市。
  关于整体上市,宋林在公开场合会偶尔提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证券信托基金投资产品将是集团未来的核心业务之一。华润金融控股拟于未来三至五年上市,届时华润集团可实现整体上市目标”。
  今年以来,因为中信集团注资中信泰富,实现整体上市,让市场对此话题兴趣倍增。,《香港经济日报》发文称,自中信集团拟向中信泰富注入资产,实现在港整体上市后,市场憧憬更多央企效法,以落实”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策,当中华润集团系备受憧憬。
  中信发布整体上市消息是在2014年4月中旬。而在3月份的时候,华润内刊就策划了一期“央企改革启示录”专题,集团高管在此中各抒己见。华润集团总会计师兼财务部总经理魏斌在《发挥混合所有制的“鲇鱼”效应》一文中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对于华润而言尽管并非“新命题”,但在进一步利用以及放大自身的“鲇鱼”效应上还应“大有所为”,“在集团整体层面,通过引入财务投资者(包括整体上市)的方式实现持股主体多元化”。
  市场目前议论最多的是华润医药的整体上市问题。宋林在2011年的亚洲金融论坛上放言,华润医药计划在一至两年内赴港上市。记者查阅相关的公开资料发现,目前,在国药、上药、华润这医药三巨头中,只有华润一家尚未在H股上市。而如今,三年时间已过,华润方面仍未实现医药资产赴港上市。
  华润系涉足医疗领域已有逾10年之久,但长期以来其旗下的企业业务互有重叠,直至2011年联合北药集团打造出“央企医药平台”后,华润医药的格局才初步呈现。当时,有券商的研究报告称,华润医药系数家上市公司定位逐步清晰:东阿阿胶作为中药滋补保健品整合平台,华润三九作为OTC(非处方药)及中药处方药整合平台,华润双鹤作为化学药整合平台,华润医药商业作为医药商业整合平台,华润万东作为医疗器械整合平台。
  经过过去几年的并购和整合,华润医药成为华润集团第二大产业。日,华润集团总会计师魏斌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2013年华润医药板块营业额和总资产双双超千亿元,净利润在50亿-60亿元之间,成为华润集团营业额第二大产业,“是华润七大产业中增长最快和回报率最高的产业板块”。
  魏斌当时透露,“按照这样的战略规划,华润医药旗下的OTC及中药业务迟早会放进华润三九,如紫竹药业,化学药放进华润双鹤,如赛科药业。紫竹药业和赛科药业每年的利润都有2个亿,是非常优质的企业。”
  华润三九自去年开始,欲加快停牌重组,吊诡的是,华润三九的重组与宋林被举报之间似有某种联系。
  日,三九停牌筹划重大重组,当时外界纷纷猜测华润将把紫竹药业注入到三九之中。然而重组方案还未公布,日时,王文志就第一次向中纪委举报宋林。这次举报直接导致了华润三九的重组失败,失败理由是“行业、政策和市场变化超出各方预期”。
  日,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双双停牌,根据市场预期,极有可能是紫竹药业并入华润三九,华润赛科并入华润双鹤。一周之后,王文志第二次通过公开渠道举报宋林。三九称由于“近期内外部情况发生的变化”,重组之梦又一次碎裂。
  5月5日,华润双鹤、华润三九双双发布公告,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并在未来3个月内不再筹划上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6月20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12年华润审计报告中,华润医药、华润金融控股均被点名批评。
  这一切会戛然而止吗?
  在港央企的“姿势”
  三家最大的在港央企资产总和超1.7万亿港元,体量惊人,能量亦惊人,如何设置底线和高压线,仍然棘手
  在追溯国企高管或官员贪污起源时,最常见的解释是,视其为“少数派君主”,抑或是强势的“独裁者”,为满足私欲或朋友圈利益,驱使下属或同僚结党营私,但是这种模式却无法很好解释宋林贪腐案。
  作为在港企业,无论是企业内部制度,还是外部监管环境,均相当完善、严苛。除了6S管理体系,华润集团还有一项条例广为人称颂——《华润十戒》,“早在1990年代初内地还不知公司治理结构为何物的时候就出台了”,是华润经理人不可逾越的“底线”和“高压线”。2013年底,华润集团进行修订,日,新版《华润十戒》正式发布。
  《香港中资企业》作者、曾在香港中资企业工作的郭国灿认为,宋林只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他指出,研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要将个别性和普遍性结合起来,(高层)个别案例应用党纪道德去约束,而非企业制度。
  傅育宁认为,“制度执行不力”是几大高管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但是有一点不容忽略,华润集团虽然身在香港,但作为央企,高管的任命,特别是“一把手”的任命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倾向。被委任者除了源于基层由下至上层层提拔外,更有一部分人是从政府直接向央企输送,即跨界高管。这一点,不仅是华润集团,数公里外的招商局集团以及港中旅集团一样如此。
  自内地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的央企越来越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商业群体。在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13家实业类央企中,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港中旅集团分列第49、50与51位。数据显示,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港中旅集团三家在港央企,资产总和达到17844亿港元,相当于香港一年GDP的87%,超过了葡萄牙和爱尔兰一年的GDP。其中,华润集团的总资产达11337亿港元,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名下资产的4倍。如何让他们的经营彻底去行政化,恐怕也是未来央企改革需要考量的一个内容。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第04版:环球金融
国际金融报
往期回顾 &
巴西私有化:“不能说的秘密”(危机观察)
本报记者 王丽颖 编译报道
国际金融报
  自从迪尔玛·罗塞夫当选巴西女总统之后,当地最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私有化”。为了让巴西顺利举办2014年的足球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政府正在加速修建基础设施,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罗塞夫暗示会将这些项目私有化。  在1995年-2002年巴西前总统费尔南多·卡多索在任时,巴西国债翻番,其中近一半是美元债务;经常项目赤字是拉丁美洲平均值的两倍,名义利率超过20%。这些阴影让罗塞夫在谈论私有化项目时格外谨慎,她总是强调,“我们不是在变卖国家资产换取现金。”  值得注意的是,罗塞夫所属的党派是巴西劳工党,该党一直以来对于私有化持反对意见,但具有改革精神的罗塞夫却一直暗中打着私有化算盘,还在其担任巴西前总统卢拉的能源部长时,就与巴西经济学家共同制订了“巴西经济增长提速计划(PAC)”。这一计划的主旨就是通过引入私人投资,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减少城市发展障碍,促使巴西经济得到足够的发展动力。  趁着体育赛事的到来,罗塞夫急于树立巴西的大国形象。但由于欧债危机,巴西经济下滑,PAC纲要中原本应该由政府投入完成的项目,只能假借私人投资者之手来完成。  8月15日,罗塞夫宣布,将推出一项总额为656亿美元的刺激方案,并首次试探性地提出,希望在加强公路和铁路建设时引入私人投资者。她承诺会向私营投资者颁发或出售基础设施领域的特许经营权,出售的公路和铁路里程预计将分别达到7500公里和1万公里。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是她的私有化计划的全部,如果引入私人资本成功,她还会在机场、码头和水路建设方面继续推行私有化。  巴西《环球报》记者Carlos&Sardenberg评论称,罗塞夫的私有化意愿很浓,但是她却竭力隐藏“私有化”这一字眼,他们的顾虑在于,私营企业的加入会吞噬公共部门工人的利润,届时会引起党内和民众更激烈的反抗。  有人指出,罗塞夫的私有化计划存在漏洞。该计划从提出到执行拖得时间太久,到底该投入多少才能完成项目建设,这中间可能存在误差。巴西首富艾基·巴特斯达表示,“在过去20年,巴西的GDP虽然实现了高增长,但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却少得可怜。我敢说,这个领域的投资至少还缺3000亿美元。”  私营投资者的顾虑也有很多。巴西是南美税收较重的国家之一,税种约有58种之多,远高于美国,在世界银行排名的183个国家的经商环境中,巴西位居126位。除了高税收压力之外,巴西的劳工成本特别高,该国最低劳工保障工资为334美元,而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却不及亚洲国家的一半。此外,巴西官僚腐败问题以及社会治安混乱,也成了吸引投资的绊脚石。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私有化抬高水价格 却能让穷人有水喝-水工业-行业研究-hc360慧聪网
&&& 全球共有11亿人无法获得清洁而且安全的水源,这些人多数在贫穷国家。水短缺使得贫穷、疾病和早夭现象无法消除。然而,事实上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不存在,至少全球范围内是如此。我们现有的用水量仅占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8%。主要问题在于政策不当,即便是全球雨量最丰沛的印度乞拉朋齐,也遭受着周期性的缺水之苦。&&& 贫穷国家有97%的水资源由公共部门分配管理,这是造成缺水人口逾10亿之众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贫穷国家的政府已经转而采取商业化模式,普遍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允许私人资本投资供水部门的贫穷国家,能够使用水源的人数要多于那些没有私人资本投入的国家。此外,本地企业提高水分配能力的实例也并不鲜见。更雄厚的企业实力、更优惠的激励措施和更良好的融资渠道,提高了私营分销商水源的质量和分配的广度。数百万过去无法就近获得水源的人,现在已能在便捷的距离范围内获得清洁而安全的水源,缺水所带来的一切不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水分配环节的私有化已经激起轩然大波,而且遭遇重重阻力。在全球范围内,反对者的抗议示威活动如火如荼。西方反商业化的非政府组织和公职人员联合会(有时与当地抗议者联合起来),已经组成了反私有化联盟。然而,参与这种反私有化运动人们的指责是没有依据的。&&& 反对私有化的主要理由是私有化抬高了水价,使数百万穷人担负不起。某些情况下,私有化后水价确实提高了,但对于已经接入主干水网的人们而言,水价不应成为最紧迫的问题。相反,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无法接入主干水网的人们,他们往往是贫穷国家里那些最贫困的人。遭遇死亡、陷入疾病和贫困的也主要是这些人。&&& 但他们也得喝水。他们通常从小商小贩手里购买质量较差的水,但平均价格却是正规主干水网供水的12倍,而且经常是花费更多。当主干网水价提高后,分销商就获得了扩大水网所需的资源,也有了扩展新客户的动力。如果价格过低,不足以支付铺设新管道的成本,每新增一个客户就会使分销商遭受一份损失,而不是一份利润,这样分销商就不愿扩展水源网络。因此,即使主干水网水价翻番,事实上也能使贫困人口获得比以前更为廉价的水源。&&& 反私有化运动还提出了一个不太重要的理由。因为水被视为一种人权,因为人不喝水就会死亡,那么至少在形式上,水分配应该通过民主方式进行;换言之,水的分配权要掌握在政府手中,不能交给惟利是图的私营团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允许一定程度的实用主义。获得食物也是人权的一项内容,人不进食也会死亡。但在以“民主方式”生产和分配食品的国家,往往是既缺乏食物也没有民主。任何深思熟虑的人都不会说,所有食品都只能由政府生产和分配。&&& 那些对扩大企业和市场在贫穷国家水分配问题上作用的抵制行动,已经收到了令反对者们满意的效果。私有化步伐已经放慢。因此,我们应摆事实,做分析,讲道理,而不是听信道听途说,盲从清规教条。&&& 诚然,许多私有化项目也曾遭遇挫折:缺乏合理监督;负责监督合约履行情况的监管机构不是缺位,就是执行不力,或者职权不足;合约设计不合理,竞价程序过于草率。&&& 然而,这些失误尚不足以构成反对私有化的有力理由,只能说明不良的私有化方案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应该讨论如何更好地进行私有化,而不是完全摒弃私有化方案。扩大企业和市场在水分配中的作用,已经挽救了智利、阿根廷、柬埔寨、菲律宾、几内亚和加蓬等国的许多生命。还有数百万人在翘首等待救助。
[关键词搜索]:&
聪网赢造企业网上贸易国际金融报
document.write("")
发帖人:闻咏叔喈
当天,印度金融市场没有延续此前的连续上涨,股市出现回调,盘中一度跌逾1%,卢比汇率当日创下4个月来最大跌幅,两大市场用行动提醒新总理:必须处理印度腐朽的银行;必须纠正严重的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必须让上千万年轻人获得工作机会。
“过去3年,印度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过去5年里通胀率上升至9%至11%,制造业产出增长停滞;基础设施不完善;大批烂尾工程;水资源紧张导致农业非常脆弱;福利计划管理不善;国家外部融资能力下降;以及治理质量的进一步下降。”上世纪90年代担任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的尚卡尔·阿查里雅(ShankarAcharya)分析,政府的政策越来越糟糕,政府在石油、食品与化肥补贴上面的庞大开支、浪费的福利计划、太高的薪酬待遇,以及巨大的财政赤字,而且拒绝取消阻碍就业的政策、裙带资本主义、不能为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1000万年轻人创造足够工作岗位。据(AFP)报道,印度最大的国有银行近期打算招聘1500名窗口营业员,竟然有170万人应聘。
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各国竞争力排行榜上,印度的生产力排名世界第60位(中国排名第29位);世界银行则把在印度的做生意容易程度排名世界第134位;创业适宜度排名世界第179位。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米兰·瓦什纳夫指出,即使最具改革意识的领导人也要面对重重阻力。瓦什纳夫援引摩根大通公司对印度中央政府50项陷入停滞的投资项目所做研究,指出其中40个项目的失败是因为邦政府的繁琐手续,而非中央政府。根据宪法,印度总理对此也无能为力。
莫迪能收拾这样一个烂摊子吗?这是一个乐观的时刻,但是风险是明摆着的。《经济学人》认为,莫迪可能会败给这个国家的复杂性,“莫迪的改革尝试可能会像之前的所有改革者的尝试那样,败给一种由政治、官僚体系和腐败所组成的混合体”。
其中,最大的对手还是这次惨败的国大党。
2004年重新执掌政权的国大党10年后惨败,仅谋得534个下议院席位中的43个,比以往最差纪录114席还低一大截,创造历史新低。
“我祝贺他们,希望他们做得最好。”莫迪成功获选后,国大党副主席拉尔夫·甘地第一时间表达祝贺,并强调,“自己对失败负主要责任。”
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随后也发表讲话,“接受人民的选择”,但“绝不会妥协,将继续坚持至上,为民请命”。
政府更迭,本是平常之事,然而国大党煊赫的历史、以及甘地家族强大的世袭政治力量,令外界对印度政治“变天”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
资料显示,国大党是印度最早建立的政党,曾领导印度人民取得民族独立的胜利,建立印度共和国,功勋卓著。自1947年印度独立至今,国大党先后执政长达55年,仅三个时期共12年,是以在野党身份参政议政。而国大党候选人拉胡尔所代表的尼赫鲁-甘地家族,自1947年以来,已先后诞生三任总理。
今年43岁的拉胡尔·甘地是这个显赫政治王朝的新生代。他的外曾祖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印度首位总理,祖母英迪拉·甘地是印度首位女总理,父亲拉吉夫·甘地曾是印度最年轻的总理,母亲索尼娅·甘地则是目前执掌印度的国大党主席。
与其先辈不同,拉胡尔自2004年开始步入政坛时就被各种质疑所包围,为了证明自己作为印度未来领袖的能力,拉胡尔工作勤勉,经常行走在印度北方邦农村,甚至与低种姓“不可接触者”一起吃饭、过夜,与公众交流。2012年拉胡尔选择以尼赫鲁—甘地家族的故乡北方邦作为突破口,参加北方邦议会选举,但选举结果依然令人失望,国大党27个议席,在该邦四个主要政党中排名末位。
印度政治分析家维诺德·梅塔认为,“不能将这视作拉胡尔的失败,而应解读为尼赫鲁—甘地家族影响力的失败”。
有印度媒体评论称,“当年尼赫鲁把印度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却没有在他自己的国大党建立起民主制度。通常国大党内部并无更多民主,有的只是对尼赫鲁—甘地家族的一味奉承。”
国大党“粉丝”流失,甘地家族魅力消退,此次败选会使国大党彻底沉沦吗?
5月19日,印度国大党领导层拒绝了索尼娅·甘地和拉胡尔·甘地辞去领导职务的请求,并表示继续拥护其领导。当天,国大党工作委员会举行会议,“对本次大选失败的原因进行检讨和分析”。
经济的下滑是国大党此次失利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国大党竞选候选人拉胡尔·甘地的竞争力不足也令竞选从一开始就毫无悬念。但是从它在印度历史上的表现与地位来看(它一贯奉行的历史传统与兼容并包的路线),这也许只是国大党的一个调整期,并不代表着其沉沦。
回望印度民主选举历史,特别是2004年国大党的卷土重来,当时战胜的对手正是印度人民党前领导人瓦杰帕伊。
“他孑然一生,却赢得了多党派的认可;他是一位与人为善的长者,但也是一个以强硬著称的领导人;他是被外界称为‘最适合做印度总理的最佳人选’;他将带领印度创造奇迹。”
这是1996年印度人民党党魁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当选印度总理时,媒体对其的评价和希望。17年后,这一段评语用在纳伦德拉·莫迪身上,丝丝入扣。
从经济表现看,瓦杰帕伊主政7年间,大力推进印度的经济改革,使印度经济快速增长。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印度经济仍然以不低于5%的速度增长,1998年至2003年,印度经济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5%左右,成为继中国之后第二个快速发展的国家。把扶持的重点放在了以IT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大力推进经济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进程,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以至于2004年大选时,媒体一边倒预测印度人民党将继续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
然而,索尼娅·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出人意料地取得胜利。事后复盘,瓦杰帕伊政府在国计民生的具体事务,如水电、失业、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和道路交通等问题上泛善可陈,特别是在广大农民没有从经济增长中获益是最大的败因。
10年过去了,国大党并没有在失业、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和道路交通等问题上有上佳表现,更糟糕的是经济增长也失去了先前的速度。更值得玩味地是,10年前抛弃印度人民党的城市平民这次成为了印度人民党上台的重要推手,因为他们认为莫迪更有效率,更能够为穷人做事情。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中水务与万达私有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