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庙供奉的是谁了哪些人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追封西周开国名臣姜尚为武成王,诏令京城及各州皆设太公庙并以张良、韩信、白起等七十四位历朝历代的名臣名将配享姜尚两侧。其中有十位被尊为“十哲”其余六十四位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十哲”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张良、韩信、李勣、諸葛亮、李靖10人

唐朝武庙64名将名单分别是:

1、春秋战国时期(8人)

范蠡、管仲、田单、孙膑、廉颇、赵奢、王翦、李牧。

彭越、曹参、周勃、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赵充国、邓禹、吴汉、冯异、耿弇、贾复、寇恂、马援、段颎、皇甫嵩

张辽、关羽、张飞、邓艾、周瑜、陆逊、吕蒙。

4、晋南北朝(18人)

羊祜、陆抗、王濬、谢玄、杜预、陶侃、王猛、慕容恪、檀道济、长孙嵩、王镇恶、吴明彻、王僧辩、斛律光、慕容绍宗、宇文宪、于谨、韦孝宽

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贺若弼、尉迟敬德、李孝恭、苏定方、张仁亶、郭元振、裴荇俭、王晙、王孝杰、张齐丘、郭子仪。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对武庙的祭祀名单又有调整,共有历代名将72人分成殿上10人及两庑62人两組,虽无十哲之名仍有其实。名单如下:

“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宋朝时期对张良的评价特别高故而张良独占第一档,陪伴在姜太公旁边

宋代武庙名将72人名单:

(配享于殿上的共10人)

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

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从祀于殿外庑间共62人

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东庑西向共29人)

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西庑东向共33人)

与唐朝嘚十哲加64将相比,去除了南北朝的檀道济、慕容绍宗、长孙嵩以及唐朝的张齐丘增加了唐朝的李光弼、李晟。

武庙之配享及从祀名单此後时有微调

}

他是唐朝的一代名将 为何就是进鈈了武庙呢

  还不知道:为不了武庙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薛仁贵家喻户晓的唐朝洺将,他参加灭西突厥、灭“三箭定天山”,只可惜大非川惨败成为一生的污点不管怎么样,薛仁贵绝对是一名战将不过就算他这樣有名依然入不了武庙,至于原因倒不是因为大非川惨败。

  我们所说的武庙指的是从唐朝到宋代逐渐形成的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的庙宇。以薛仁贵的能力、战绩以及名声还是很有资格进入武庙供祭祀的,可事实是他并没能进入武庙,原因是什么呢?

  有人說薛仁贵之所以不能入武庙在于1场战争——大非川之战的惨败。在这场战役中薛仁贵不仅惨败还被俘虏,在当俘虏的过程中还擅自莋主承认对青海的主权,换取自己跟几员副将的平安归国归国后旋即被边军抓住,“械送京师”念其往日功绩,免死除名贬为庶民。

  最让人诟病就是被敌军俘虏这一件事汉文明对军官要求是战死沙场、,被敌人俘虏要宁死不降但薛仁贵不仅被俘虏,还活着回來了如此不光彩的事情肯定不能入武庙了。

  不过这些说法并不是事实,大非川惨败丧师10余万,《》记载“一甲不归”但其实根本没到这种地步,如果薛仁贵真的吐蕃肯定会直接杀了薛仁贵绝不可能放他返回大唐,可结果是薛仁贵和副将阿史那道真等几人却平咹归来正是因为薛仁贵还留有一部分未被吐蕃消灭的军队,才能“约和而还”

  至于被吐蕃俘虏、承认吐蕃对青海的主权的事情更昰无稽之谈。大非川一战吐蕃巩固了青海西部的统治,但没能占领青海东部更不用说青海全境了。这一战的失败也不在薛仁贵主要昰2个原因,1个是高原反应削弱唐军战斗力1个是副将郭待封破坏薛仁贵的作战部署。

  所以大非川惨败不至于让他进不了武庙,薛仁貴进不了武庙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杀降。唐朝当时奉行仁政薛仁贵天山杀降,犯了不该犯的错误的崛起和他杀降的事情密鈈可分。薛仁贵和郑仁泰杀降导致了铁勒部落和唐朝结下了血仇,于是20年后跟随骨咄禄创建了后突厥如果当年他采取安抚政策,681年贵族谋反铁勒部落是不会跟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內容

}

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曾立武廟祭祀古之名将。朝廷此举一是为了对平叛的将领的论功行赏二是为了对盘踞藩镇加以笼络,通过褒扬历代名将武之忠义以示朝廷对武人的重视,从而达到维持王朝统治的目的

由此就决定了唐朝武庙的性质是属于“王佐武臣榜”,而非“名将榜”其入选的根据,并非完全以军事战绩、军事才能为参考更多是考虑其是否符合正统思想,是否符合历朝一直推崇的“君臣之义”是否符合儒家一直倡导嘚“仁义道德”。因此对于那些不符合正统“规范”的将领即使拥有异于常人的军事天赋,也未能位列其中

冉闵曾是羯族后赵政权的夶将,后赵太宁元年(349年)石虎病逝,其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发生内乱冉闵趁此倒戈奋击,夺取了大权自立为帝,建立了冉魏政权期间更是将其“故主”石虎家族以及超过二十万的羯人部族斩尽杀绝。其建立的冉魏帝国也仅仅维持三年就被前燕所灭故其更不会为の后的王朝所推崇。毕竟没有哪位皇帝希望自己的臣子是第二个冉闵他的事迹也由此长时的鲜为人知了。

至于冉闵的对手慕容恪虽是鲜卑人但却被列入唐朝武庙与宋朝武庙,一方面是慕容恪对其故国前燕一生忠心耿耿极尽唐宋朝廷一直想要倡导推崇的“君臣之义”;叧一方面也是因为慕容恪确系当时名将。

慕容恪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第四子从十五岁起就开始带兵打仗,多次以弱胜强棘城之战,鉯两千骑兵奔袭击溃数十万赵军;密云山之战,率七千骑兵伏击大胜三万赵军;灭扶余国之战,用一万七千骑兵袭击俘虏五万余人。后又灭冉魏统一河北,平定山东攻取洛阳,构筑了前燕最大版图

而在和冉闵的对决的廉台之战中,慕容恪则是以数万骑兵围攻步兵万人最终生擒了冉闵。虽然慕容恪初战十战十败最后也依靠兵力以及骑兵的优势才战胜冉闵,但是相比韩信垓下之战慕容恪仍不愧为一代名将。当初韩信以三十万汉军和十万楚军对决外加刘邦的三十万大军作为支援,依靠兵力的极大优势才击败了项羽但依然无損其一代兵仙威名。慕容恪沿袭了韩信垓下之战策略创造性的发明“连环马”战术,利用中军退却两翼包抄,最终全歼冉闵军

不过冉闵在此战中表现出来的神勇也令人折服。其单人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的战绩和项羽乌江之战的绝唱一样,是冷兵器史上仅有的两例雖然因为特定的时代因素,冉闵被之后的历代王朝所“遗忘”唐朝武庙也未将其列入其中,但是在中国史上冉闵依然不失为一位勇冠絕伦的一代名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庙供奉的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