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里面怎么有苏联红军军装人?

关东军的覆灭: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始末_历史频道_新浪网
关东军的覆灭: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始末
  日零时10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曾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在苏军的打击下,顷刻间灰飞烟灭。苏联为什么要出兵东北?这一百多万军队又是如何运往远东地区?苏军撤退前将多少武器交给了中共军队?本文将披露其中的内幕。&
苏军攻占哈尔滨后,在火车站挂起红旗。
作者:邢和明
  (本文摘自《百年潮》2005年第2期,原标题:《苏联出兵东北》。)
  来自雅尔塔的承诺&
  日至11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在雅尔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三国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斯退丁纽斯和艾登。这是苏、美、英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举行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一共开了八次首脑会议,四次工作午餐或晚餐会议,多次双边会谈,多次外长会议。&
  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最后垮台,那时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就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这是斯大林第一次明确表示在对德国战争结束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当时,三方还就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条件进行了试探性的会谈。&
  当年在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时,一位英国人曾这样说过:“在亚洲获得一个不冻港作为铁路的终点站,可能是俄国合理的愿望。而当这生效时就意味着俄国大大增加在亚洲的武装力量;……拥有一个不冻港就意味着,这条铁路直达那个港口穿过的那整个地区都将成为俄国的了。”&
  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也说了同样的话:“像俄国这样一个巨大的陆地应当有一个不冻港。”毫无疑问,这句话正中斯大林的下怀,所以他问丘吉尔:“在远东能够为俄国做些什么?”丘吉尔回答说,他对苏联关于远东不冻港的看法感兴趣。罗斯福则明确告诉斯大林,自由港的主张可以适用于远东地区,他还举例说,大连就有这种可能性。斯大林对此表示赞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将是不坏的。”&
  在雅尔塔,2月8日,斯大林同罗斯福秘密讨论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问题。斯大林提出了苏联出兵的条件,他说:“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我们将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俄国要参加对日作战。”斯大林继续说:“如果这些政治条件能得到满足,人民就会理解这是涉及国家的利益,而且非常容易将这项决定向最高苏维埃解释。”&
  2月10日,莫洛托夫将斯大林关于苏联出兵的条件协定草案递交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当天,斯大林同罗斯福再次会晤,对草案作了修改,成为正式文本。但是,斯大林向罗斯福表示,大连不能成为国际港口,苏联需要得到旅顺港周围的海军基地。&
  英国没有参与协定草案的制定,美、苏两国也没有同英国商量。但是,2月11日,斯大林和罗斯福却邀请丘吉尔在协定书上签字。直到这时,丘吉尔才看到了协定的文本。于是,这个协定就成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
  《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1. 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 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
  a) 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b) 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
  c) 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 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时光荏苒,转眼间,雅尔塔会议距今已经60年了。它留给后人评论的东西太多,正如当年英国外交部长艾登所说:“这里是一个将来国际上的是非窝。”艾登还批评罗斯福,说他热衷于同斯大林搞“秘密谈判”,达成有关远东问题的协定,“既不通知他的英国同事,也不通知他的中国盟友”。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苏美双方约定,对协定要严格保密。以致罗斯福在一段时间里甚至对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也否认这个协定的存在。&
  日,对斯大林来说,又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这天,中国国民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如果说《雅尔塔协定》的签订促使苏联出兵东北,那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则是苏军进入中国东北之后的直接产物。&
  此刻,用“十分得意”来形容斯大林一点也不过分。他兴致勃勃地走到地球仪旁,用手指推动地球仪,向莫洛托夫描绘了苏联的边界线,他的眼光随同他的手指在苏联东部版图停住了:“这边怎么样呢?千岛群岛如今是我们的了,库页岛全是我们的了,您看,多棒呀!就连旅顺口、大连都是我们的了。”说到这,斯大林吸了一口烟,缕缕烟雾渐渐地飘散开来。斯大林意犹未尽,又用烟斗沿着中国东北划了一条线,激动地说:“就连中长铁路也是我们的了。中国、蒙古――一切正常……您瞧,对我们的边界我还能不满意!”&
苏军渡过黑龙江,进入伪满境内。
  西伯利亚铁路大运兵
  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本来是沙皇出于侵略中国的需要。几十年后,这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成了苏联向中国东北运兵的大动脉。七十多万苏联红军的调动,全靠这一条西伯利亚单轨铁路。苏联把如此多的兵力、武器及其它作战物资从9,000至12,000公里外的欧洲战场迅速调到远东,而且没有让日军觉察,这确实是一个让世人惊叹的奇迹。&
  1945年5月至8月,苏联向远东滨海地区和后贝加尔运去了136,000节车皮的部队和作战物资。4月到9月,共发出火车1692列。其中,运送步兵的为502列,运送炮兵的为261列,运送坦克兵的为250列,运送工程兵和其他部队的为670列。在调运高峰的6月和7月,每天晚上发出的火车平均为26列。当时从西线调到远东的苏军有三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一个坦克集团军,共12个军,39个师,使苏军在滨海地区和后贝加尔的兵力增加了一倍。&
  调往后贝加尔地区的各路大军首先在乔巴山会合,然后向展开地域开进。从卡雷姆斯卡亚到乔巴山的铁路是单轨,无法保证正常的车流量。因此,部队常常要靠两条腿走很长的路。机械化牵引的炮兵部队和机械化兵团在赤塔和卡雷姆斯卡亚下车后,至少要行军600至1200公里,即使从乔巴山到中蒙边界也要走250到300公里的路。&
  同时,还展开了大量作战物资的运送工作。铁路工人和民工不分昼夜地抢修铁路,为保证进度,苏军从道路兵部队抽调了两个公路桥梁营和两个公路建筑营来支援。第三十九集团军在没有铁道兵修路的情况下,就将工程兵调上来,并且动员了当地的中国老百姓支援,修复了哈隆――阿尔山――兆安的线路。在中国老百姓的帮助下,总共修复和改轨2623公里,修复大、中型桥梁39座,小型桥梁60座,5条隧道。&
  在后勤保障方面,苏军建立了200多座大型仓库、若干所野战医院,还有油库,储备了供157万人用的物资。&
  战争的胜负与指挥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日本关东军毕竟是日军的一支劲旅,所以在对日作战的指挥官人选上,斯大林非常慎重。他几乎把苏军优秀的高级将领都派往远东,其中包括华西列夫斯基、麦列茨科夫和马利诺夫斯基三位元帅。&
  华西列夫斯基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担任过连长、营长、团长、总参作战部长等职,1943年晋升为元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军的著名统帅,曾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麦列茨科夫是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英雄,1943年1月,在突破列宁格勒德军封锁线时,他指挥的部队在第聂伯河东岸同德军进行了激烈的搏斗,终于突破德军的封锁。斯大林对他的评价是:“机警的雅罗斯拉夫人,是有办法打败日本人的,因为他在森林地区作战和突破筑垒地域是很有经验的。”从苏联东部滨海地区向中国东北进攻,需要越过一大片原始森林,麦列茨科夫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马利诺夫斯基是苏军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他指挥的坦克兵成功地阻击了企图救援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曼斯丁军团,把他们打得大败。他指挥苏联红军,从伏尔加河一直打到多瑙河,先后解放了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首都。&
(责编:胡难)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每个领导心中都有个阅兵梦。一朝权在手,便把兵来阅。其实,山寨阅兵式的参与者多数也并...
彭晓辉认为,假设人只能学一门学科,那唯一要学的就是性学。身为国内唯一的人类性学研究...
中国不忘历史,主动回击日本右翼势力挑衅。在列宁斯大林旗帜之下,苏联红军胜利的前进!--领袖人物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在列宁斯大林旗帜之下,苏联红军胜利的前进!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
  在全世界都受着法西斯强盗的侵略和威胁当中,在全人类几乎都卷入战争的烈火当中,我们来过苏联红军二十四周年的纪念节,自有其特别重大的意义  苏联红军降生在一九一八年德国侵略者逼近彼得格勒的危难当中。由于工农群众的无比英勇,由于布尔塞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坚强领导,特别由于列宁斯大林的亲自号召和指挥,当时年幼的红军终于阻止了全副武装的德国强盗的攻击。现在,二十四年后,德国法西斯强盗又以其世界上最残酷最无耻的军队,装备了世界上最新式的武器,背信弃义的闯进了苏维埃的领土,逼近了不只是列宁格勒而且是莫斯科和高加索的大门。但是,今天年青的红军,却更以其至大的英勇和流血的牺牲,保卫了苏维埃的每一寸土,击退了希特勒匪徒对于侵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高加索的一切尝试。战争已这样进行了八个多月,红军在战斗的烈火中已炼成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在他的后边有着全苏联人民的动员做后盾,有着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类做后援,尤其是领导他的有世界上最坚强最前进的布尔塞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而伟大的斯大林更亲自指挥他向着胜利的道路上前进。  难道我们还可以怀疑,我们可以而且一定能够战胜德国强盗么?  (斯大林语)我想,一点也不用怀疑。便连我们敌人--法西斯强盗也都已承认,他们是估计错了。希特勒匪徒在席卷十四个国家之后,遇到了红军,他那种所向无敌的奇谈,是完全破产了。摧毁世界文明成为人类不共戴天之敌的法西斯强盗,在红军的重击下,实力是日渐削弱,生产是日渐减少,士气是日渐消沉,统治是日渐动摇,而最后则必不免于崩溃。但法西斯德国决不会自行崩溃的,何况他的兵力还未被完全摧毁,他正在高谈春季攻势。可是战争的主动性已经转到红军手里,红军必然会继续把握住这个主动权,节节的进攻敌人,不断的歼灭敌人,不让敌人喘息,不让敌人整顿,不达到最后胜利,绝不罢手。即使希特勒真组织起春季攻势,其力量也要较去年脆弱,其后援也要较去年单薄,只要苏联红军奋其无上的英勇,苏联人民动员其全部力量和生产,则纳粹匪军的春季攻势,不论其向着何方,必再度失败无疑。即使更有其他的侵略者敢于再向苏联挑衅,也必然要遭受到同样的失败。现在,正处在红军纪念节中,英勇机动的红军,想更会以庆贺自己生日的热忱和兴奋,来给纳粹匪军以迎头痛击罢。我们愿在此遥致贺忱,预祝胜利!  苏联红军既担负起世界上歼灭法西斯渠魁的艰巨任务,我们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的各民族各国家,便都应各就本位,尽其力之所能,或以物资援助苏联,或加强其本身战斗力量,以配合红军作战,如我中国,则更应加强对当面之敌的战斗,以负起牵制和消灭东方法西斯的主要任务。世界战场虽在两方,世界战争已属一个,不论在西方在东方,我们都是对法西斯侵略者作战。只要我们努力于反法西斯的战斗,我们便是最好的配合红军作战,最实际的庆贺红军纪念节。  尤其重要的,我们还应从红军的伟大胜利中,学得一些宝训,以争取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苏联红军所遇到的敌人,是世界上最大最强最恶的军队,而且握有全欧(苏联英伦除外)的生产力以闪击苏联,然而红军从没有一秒钟丧失其自信力,也从没有一次放下其武器,停止其斗志。确信最后胜利,确信自力可以歼灭顽敌,这是苏联红军永远不可攻破的信念。  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战,一开始便攻入苏联领土,而苏联红军的保卫战虽处在防御地位,但决未丧失其积极性,亦即是积极防御或攻势防御。消极防御或守势防御在红军的战斗条令中是没有他的地位的。纳粹匪军的胜利是以攻城略地多少为标志,而红军的胜利则以歼灭俘获敌人多少为标志。因此,希特勒去年虽组织了五次攻势,但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红军却拥有雄厚的后备力量,所以在纳粹匪军衰竭之后,便能立即转入主动的攻势。  红军掌握了主动权之后,一直在向敌推进,决没停止过他消灭敌人的战斗。只有战斗,才能使敌人无从稳住他最后的防线。只有战斗,才能继续掌握着战争的主动之权。  红军的英勇,表现出至高无上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他们从个人的英雄主义长成到群众的英雄主义。红军战士在战斗中,真正实行了他们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只有毁灭的城市,没有挂起白旗的城市。只有寸土必争的国防,没有不设防的领土。只有拚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口气,没有成千成万的投降和缴械。  苏联红军和人民是彻底遵守了焦土抗战的决策。二十年来苏联人民亲手建设起的繁华都市和美丽乡村,在纳粹匪徒将要侵入之前甚至已经占领之后,都又亲手将他们毁了,决不让纳粹匪徒有任何所得,而只留给他一片焦土,一堆残骸。这是凤凰自焚了而再生的精神,最值得反侵略者效法。  游击战争本是苏联人民和红军的优良传统之一,这次经过斯大林的号召,更普遍发展于敌占区域,并深入到被法西斯强盗奴役的各国人民当中。到了将来消灭德国匪军的决定胜利时,必可看出人民游击战争的更大作用。  苏联红军和人民的合作,人民为红军的后盾,已胶结成为不可分解的力量,人民也就成为红军不竭的源泉。苏联的领土虽辽阔,人民的感觉虽有别,但广泛深入的动员,已经使红军的补充不缺,供给适时,运输便利,后方巩固,而现在还要更进一步的动员人力,动员生产,实行竞赛,还要以更多的兵员新工作者,更多的飞机坦克大炮,更多的粮秣服装用具,供给前方。  苏联红军的教育,也是最能使之掌握现代技术的。他的军事政治教育不仅养成于军队或军校中,而且早就培养他的基础于人民的普通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了。  苏联红军之所以如此坚强的,其基本原因,还由于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深入。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是巩固部队的灵魂,而决非是部队中的特务,或是一些装饰品。  最后,苏联红军之所以胜利,所以必能得到完全的胜利,主要的还因为有着红军昨日的创造者和红军今日的指挥者斯大林同志在领导他们。斯大林就是胜利的旗帜。  在列宁斯大林的旗帜之下,苏联红军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  在反法西斯战争的烈火中,苏联红军已成为保卫全世界人类自由解放的力量!  庆祝苏联红军纪念节,就是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就是庆祝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团结!  *原载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重庆《新华日报》。&红军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李德,请祥细介绍,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红军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李德,请祥细介绍,
他是德国人,为何是苏联的军事顾问,他是怎么死的,请祥细介绍他的一生…现在的党是怎么评价他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1932年春毕业后。1935年1月?病死的。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军事研究编委会主任。1926年被德国政府逮捕监禁。红军长征开始时,是军事最高领导三人团成员之一,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致失败。 李德的一生简介:日生于德国慕尼黑,日卒于柏林,在遵义会议上被撤销指挥红军的权利。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因与王明较熟,被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东北收集日军情报。1933年9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为何是苏联的军事顾问?1928年越狱逃往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一战期间参加德共。1918年参与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笔名华夫。年在克拉斯诺戈尔斯克任教。 他是怎么死的?在指挥红军作战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战术。对中国革命历史事实有一定程度的歪曲,进入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教授。1939年夏去莫斯科红军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李德(1900年~1974年),日卒于柏林。 现在的党是怎么评价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加入苏联红军,奥地利人。 他是德国人。1964年任德国列宁著作德文版主编,反对游击战。1949年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定居,潜心著译
采纳率:72%
来自团队:
长 征初期,从而正式结束了李德,把苏联的一些政治和文学著作翻译成德文。一度担任过东德的文联主席。李德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大名鼎鼎、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最高三人团成员,李德随红军到达陕北李德(),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1939年8月李德离开延安返回莫斯科。回到苏联,李德军事指挥错误使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损失惨重。遵义会议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l李德随后被派到出版社工作、博古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此后的长征路上,李德虽然不再拥有军事指挥权,1935年10月:1949年返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马克思列宁研究所工作,又名华夫,还曾用名李特罗夫
现在的大部分资料还在以讹传讹,其实李德根本不是什么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他不过是红军情报局-格伯乌的信使。1931年共产国际信使约瑟夫在新加坡被英国警方抓获,以此为线索,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破获了共产国际联络部驻沪联络点,联络员牛兰夫妇被捕,后被秘密引渡给国民政府。因为牛兰负责向亚洲各国共党转送文件和划拨经费,几乎掌握远东各国共党的机密。所以苏联不惜任何代价要营救牛兰夫妇,为此不惜动用麾下的超级特工佐尔格。面对当时苏联策动的亲共左翼阵营的声势,国民政府三缄其口,拒不承认牛兰在南京羁押。佐尔格通过关系找到中统总干事张冲,祈望获得牛兰在南京的证据。张冲表示可以传递出来一张牛兰用俄文书写的字条。但是开价5万美元。莫斯科方面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但是由于牛兰被捕而导致苏俄和共产国际在远东的金融网络瘫痪。为此莫斯科红军情报局于1932年派出信使携带美元来华。为了安全,共派出2名特使个字携带5万美元来华。为了安全特意选派2为非苏联人来当信使,一个波兰人从欧洲走海路直抵上海,另一名德国人走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越已被日本占领的满洲辗转来上海。这个德国人就是李德。最后两位信使都顺利完成任务。那个波兰人很快返回苏联。而李德因为是德国人,而此时苏联继续侦查国民政府和德国的军事合作方面的情报。所以本来要打道回府的李德被潜伏在上海租界的真正的共产国际的驻华军事顾问抓差留下来了。而他很快就和临时中央的博古成为密友。1933年9月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在博古的要求下,共产国际驻沪军事顾问同意李德可以作为联络员进入苏区。完全是博古和临时中央拉虎皮做大旗,在苏区把李德捧成了所谓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而李德也毫不客气,居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干起来了。1939年周恩来为治疗骨折的手臂而飞赴莫斯科,李德被同机带回。后来周恩来在给共产国际执委会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的专题报告时对李德大加挞伐。当时季米特洛夫就反驳周恩来说:李德并不是国际派去的军事顾问。而是你们中国人非要让他做顾问的。我们出于对你们的尊重,默许了你们的要求。但是我们从来也没有正式任命过李德为军事顾问。因此主要责任要中国同志承担。后来李德虽然没有被严惩,但是从此沦为共产国际下属的出版社的翻译和编辑。二战后东德成立后,李德返回东德还是在出版社做翻译和编辑工作。1973年,李德在东德出版了自己的中国回忆录《中国记事:》。此书后来由中国东方出版社翻译出版。在此书中李德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对自己被最为苏区失败的替罪羊而耿耿于怀。对毛多有贬损。不过他在书中还是对周心怀感念,认为周后来在共产国际还是为他缓颊求情了。否则自己很有可能被肃反清洗掉了。
李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当前位置: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的战役中,不属于苏联红军进行斗争的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攻克柏林战役         D、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考查你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国东侵苏联,诺曼底登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国东侵苏联诺曼底登陆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日至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历史评价:1.这次胜利,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2.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历程:1.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2.德军攻入市区;3.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4.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示意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前奏——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争中一次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1.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此战的胜利使得同属于反法西斯的国家美,英意识到,苏联,是他们击败法西斯必须团结的国家,这也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德国入侵苏联:日,德军突入苏联,德军坦克师和步兵师,如潮水般向前奔涌。苏军丧师失地,短短10天之内,德军突进苏联600公里。第一天的战斗,苏军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希特勒狂言三个月灭亡苏联。战争初,苏联各条战线像潮水一样地后退。西北战线,两个星期苏军败退450公里,放弃波罗的海沿海地区。苏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沦陷。西部战线也好不了多少,苏军败退350公里,30个师被歼灭,70个师损失50%以上的人员苏联加入二战的影响:1.苏联由于准备不足,战争前期损失惨重;2.苏联作为一个大国,再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后,拖住了大量德军,为西线胜利提供了有利保障;3.苏联在东线消灭了大量德军的有生力量,为盟军的反击创造条件;4.苏联经过二战的洗礼,再战后唯一能够和美国抗衡的军事力量。德国入侵苏联示意图:苏德战场开展后4个月的苏军损失情况:月,苏军一共损失2817303人,其中纯减员(指阵亡与失踪)2129677人,这其中阵亡236372人,因伤死亡40680人,因病死亡153526人,失踪1699099人;受伤687626人,其中受伤665951人、因病受伤21665人。据不完全统计,装备损失如下:轻武器417.28万件,坦克与自行火炮15601辆,各种火炮70574门,作战飞机7237架。诺曼底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进行的一场登陆战役。从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对未来战争具有深刻启迪。诺曼底战役胜利的意义:1.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2.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诺曼底登陆示意图: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主要战役:1.敦刻尔克撤退,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2.伦敦空战,粉碎了德国迅速灭亡英国的企图,是二战开始后,德国首次受挫;3.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前奏,粉碎了德国灭亡苏联的企图;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欧洲战场转折;5.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6.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转折;7.诺曼底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8.柏林战役,歼灭德国法西斯。
发现相似题
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了巨大贡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27045458323975279638084158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红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