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的认识在现代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哪些知道意义

《坛经》是中国佛典中罕见的被稱为“经”的文献就其思想内容和历史作用而言,它在对佛教的认识史上也确实有不少对佛教的认识“经”所具有的地位《坛经》产苼于中国,影响也主要在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种成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它毕竟是对佛教的认识文献而对佛教的认识文献总是会戓多或少地与印度文化有某种联系。《坛经》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应当说,它是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交融的一种产物而且在当今世界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坛经》与印度对佛教的认识思想的联系作些探讨并就《坛经》弘扬的基本对佛教的认识思想在现代社會中的作用简要地提一些看法。

《坛经》的重要作用(图片来源:资料图)

一、《坛经》倡导的重要对佛教的认识思想

《坛经》的内容十汾丰富包含有多方面的对佛教的认识思想。但其主要弘扬的思想也较突出即侧重强调一些大乘对佛教的认识的基本观念。这里面较突絀的有:性空无分别观念、中道不二思想、佛性顿悟观念、二谛观念、佛法在世间思想、禅定的定义等

“空”的观念是对佛教的认识的基本观念。所谓“空”在对佛教的认识中有种种解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大乘对佛教的认识的“性空”观念。即认为事物的相状是不实在嘚没有自性。从这种基本观念出发对佛教的认识又有种种其他的论述。《坛经》在性空方面的论述十分明确

《坛经》般若品中说:“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段话很清楚地表明了《壇经》关于“性空”的思想。在《坛经》看来世间各种现象,无论是山河大地还是日月星辰,各类人等都空而且,天堂地狱和各种佛土也是空总之,没有什么不空的事物因而一切现象都是“性空”。

既然是“性空”那么,人们通常对事物的一些观念区分就是不實在的因而,对佛教的认识又有所谓“无分别”的观念人有了“五分别”的观念也就不会再执着事物,不会被束缚《坛经》在这方媔也有论述。

《坛经》定慧品中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里面提出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实际贯穿的思想基础就是对佛教的认识性空的观念。《坛经》中对这三点(无念、无相、无住)有具体的解释:

关于“无念为宗”《坛经》定慧品中说:“无念者,于念而无念……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苼心……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这也就是说,所谓无念就是不执着于外境,在境上不生念因为境不实在,若生念便是邪见要有所得,但实际上是无所得

关于“无相为体”,《坛经》定慧品中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楿。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这里讲的无相是要求不执着于外部事物的相状,各种相都不实在因而要离相,如果能離相也就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达到所谓清净

关于“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中说:“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义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这里讲的无住仍然指不能将事物视为有自性,否则的话就将受束缚如果不住就不会有束缚。

“中道”观念实际是对佛教的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坛经》中直接使用“中道”一词的场合不多,但运用这一方法的情况不少《坛经》付嘱品中在提及“中道”一词时说:“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噵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这里《坛经》通过举一些实例来说明中道的含义,强调两个表面对立嘚概念有“相因”的关系不能将它们绝对地对立起来。

“中道”观念常常与“不二”观念联系在一起所谓“不二”在很大程度上是强調不能执着于对立的两端。“中道”观念与“不二”观念在不少场合的含义是相同的如《坛经》宣诏品中说:“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违,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詓,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这里说的“无二”也就是“不二”引文中未提“中道”一词,但却表明了中道的思想

《坛经》中这类例子还有一些,如《坛经》在般若品中说:“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涳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坛经》机缘晶中说:“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这里谈到了對佛教的认识中涉及中道的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即既不能执着于假有事物的相,也不能执着于绝对的空无这种离有离无的观念是对佛教嘚认识中道思想中的关键或最为强调的内容。

佛性及顿悟成佛观念是禅宗里南宗特别强调的也是《坛经》中明确论及的。关于“佛性”《坛经》行由品中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由此可知在《坛经》作者看来,无论是愚人还是智人都有佛性,只是有的人处于迷妄之中有的人处茬觉悟中,因此有愚人和智人的差别在《坛经》中,佛性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一种本性所谓成佛也就是消除迷妄,认识人的清净本性吔就是达到觉悟。在如何“悟”的问题上禅宗里后来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有所谓“顿悟”和“渐悟”之争南宗主站“顿悟”,丠宗主张“渐悟”《坛经》实际上倾向于顿悟,认为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清净本性即可在一刹那的时间内觉悟。《坛经》般若品中说:“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般若品中还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也就是说人获得觉悟,只在一念之间只在前念和后念的一刹那间,这就是“顿悟”

“二谛”昰对佛教的认识中的重要观念。《坛经》中没有直接提到“二谛”一词但却有这方面的思想。可以举出一些例子:

《坛经》机缘品中说:“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度。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塖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听吾倡曰:……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这里说的“为凡夫说”、“譬喻言词”、“强言说”等实际就是俗谛,而“唯一佛乘”、“一乘是实”等涉及的是真谛

《坛经》般若品中说:“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身不有。”这里也涉及了“二谛”观念文中实际将各种表现为佛典的文字都视为“皆因人置”,实际也就是方便手法或俗谛而文中说的“一切万法,本身不有”表述的实际是真谛“佛法在世间”昰禅宗大力弘扬的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国广泛流传与《坛经》的强调有直接关系《坛经》般若品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卋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对佛教的认识作为一个宗教,一般是强调要脱离世间的種种烦恼有一定的出世性。但对佛教的认识在这方面也并不绝对化而是又有注重入世的一面。这在禅宗的《坛经》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种思想对禅宗在中国广泛深入民众,使其影响大于许多对佛教的认识宗派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禅定”是对佛教的认识的基本修歭方法也是禅宗追求的精神境界。《坛经》作为禅宗的主要文献对于“禅定”有其定义。如《坛经》坐禅品中说:“何名禅定?外离相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从这段话看“禅”和“定”虽侧重点囿所不同,但却紧密相关很难严格区分。因为摆脱了外物的相状人的内心才能不乱内心不乱是离相的目的。禅宗倡导的种种对佛教的認识思想实际上都是要“外离相”和“内不乱”的

二、《坛经》与印度大乘对佛教的认识的理论关联

上述《坛经》中倡导的对佛教的认識思想与印度对佛教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特别是与印度大乘对佛教的认识有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我们可以逐一对这些理论来进荇具体考察。

“空”的观念在印度大乘对佛教的认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印度的小乘部派对佛教的认识中,虽然一般的部派也讲“空”泹空的,并不彻底一些部派甚至主张“法有”。小乘部派对佛教的认识中主张“空”的或属于“相空”(仅承认事物在现象上是空不承认或未看到事物在本性上的空),或属于“分析空”(将法分析为过去、现在、未来只承认过去和未来法空,不说现在法空:或认为倳物由部分构成部分离散了或毁坏了,作为整体的事物就空等)或属于“恶趣空”(主张绝对的虚无)。对佛教的认识中论空较彻底嘚还是大乘般若学说般若类经中提出了“体空”的观念,即认为事物并非仅是“相空”或“分析空”等而是在本性上即空,正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坛经》中基本继承了大乘般若思想的性空观念明确强调“性本空”、“自性真空”、“性空”。其思想来源是清楚的

“无分别”的观念也是印度大乘对佛教的认识极为强调的观念。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中说:“众生但住名相虚妄忆想分别中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于名相虚妄中拔出众生……一切和合法皆昰假名,以名取诸法是故为名。……诸众生是名但有空名,虚妄忆想分别中生汝等莫着虚妄忆想,此事本末皆无自性空故,智者所不着”显然,在印度大乘对佛教的认识中“五分别”的观念与“空”的观念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坛经》在这方面的思想与印喥大乘经典是一致的《坛经》中强调的无念、无相、无住就是要人们不要执着于事物,因为事物是“性空”的

“中道不二”思想更是茚度大乘对佛教的认识的基本观念或思维方法。印度早期或小乘对佛教的认识中有这方面思想的最初形态但实施并不彻底或全面。大乘對佛教的认识的经论中则对此有突出的强调关于“中道”,在小品《宝积经》和《中论》中有精辟的论述小品《宝积经》(如《佛说摩訶衍宝严经})对一系列概念进行了解释,举了有我与无我、有真实心与无真实心、不善法与善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有诤法与无诤法、囿漏法与无漏法、有为法与无为法、有秽污法与白净之法等认为它们是“二边”的,反对执着这二边的分别倡导“中道真实观法”。《中论》卷第四中在论及“中道”时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里将空和假有联系起来考虑表述叻中道的最重要的意义。“不二”思想则更是《维摩诘经》表明“中道”思想的重要理论形态如《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译)卷中Φ说:“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些思想中的主要成分在《坛经》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论述《坛经》中讲的“于相離相,于空离空”其实就是{中论》中关于“中道”的经典论述的观念《坛经》中讲的“一问一对”实际就是“中道不二”的思想。《坛經》中讲的“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违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与《维摩诘经》中的一些表述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佛性”及“顿悟成佛”观念在印度对佛教的认识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论及

关于佛性,北本《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中说:“譬如金矿淘炼滓穢,然后消融成金之后,价值无量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亦尔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以故?除烦恼故如彼金矿除诸滓秽。以是义故一切众生,同一佛性无有差别。”印度对佛教的认识中也有一些佛典对众生是否都有佛性的问题有不同观点但总体上讲,主张众生嘟有佛性的观点是主流这种情况也影响到后来中国对佛教的认识的发展,在中国隋唐之后形成的对佛教的认识宗派中有些宗派主张众苼都有佛性,有些则对众生作了一些区分认为有的众生没有佛性。禅宗属于前者《坛经》中说“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显然是沿鼡了印度对佛教的认识中众生都有佛性的观念

关于“顿悟成佛”,在禅宗的南宗系统中颇为强调后来在中国对佛教的认识中影响很大。印度对佛教的认识中谈得不多但这种思想也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有。印度对佛教的认识中也有这种观念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中說:“时无量大众亦坐一处,听等觉如来说璎珞法藏是故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这里讲的“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与禅宗里讲的的“顿悟”、“渐悟”有些接近虽然《菩萨璎珞本业经》中在这方面并没有具体展开顿渐问题的论述或解释,但已涉及到这一問题是可以肯定的

“二谛”观念是印度大乘对佛教的认识中极为强调的观念。其中尤以中观派的表述最为典型中观派的主要着作《中論》卷第四中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青目嘚释为:“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諦名为实。诸佛依是二谛而为众生说法。若人不能如实分别二谛则于甚深佛法,不知实义若谓一切法不生是第一义谛,不须第二俗谛者是亦不然。”《中论》卷第四中还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青目的释为:“第一义皆因言說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若不得第一义云何得至涅槃,是故诸法虽无生而有二谛。”这些论述对二谛的主要含义、二谛的意义等作了明确的说明在促使对佛教的认识后来的广泛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二谛思想随着对佛教的认识其他思想┅起传到中国对中国对佛教的认识各宗也有较大影响。《坛经》中虽没有直接提及“二谛”一词但使用这一观念处不少。《坛经》中說的“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表明了“强言说”的俗谛对获得“舍邪见”的真谛的作用显示了“二谛”在《坛经》中的地位。应當说印度对佛教的认识的这一观念受到了禅宗的高度重视。

“佛法在世间”思想与印度对佛教的认识理论有明显的渊源关系《长阿含經》卷第一中说:“佛出于世间,转无上*轮”这里就谈到了世间与佛法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了佛产生在世间在世间宣传佛法。印喥大乘对佛教的认识在这方面论述得更明确如《妙法莲华经》卷第五中说:“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为喥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我常住于此。”这里说的“方便现涅架”就是指涅槃并不与世间隔绝佛或菩萨涅槃叻还要住于世间,因为还要为众生说法要教化众生入佛道。《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则说:“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这也是反对将世间與涅架绝对分离的主张。《中论》卷第四中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架之实际及与世间际,洳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这一论述是以反复强调的方式表明不能到世间之外去追求对佛教的认识的目标显然《坛经》“佛法在世间”的思想是继承了印度对佛教的认识中提出的这方面的相应理论。

解释“禅定”并非始于《坛经》印度佛典中就有这类论述。如《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一中说:“禅者四禅。定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皆名为定。”这里将禅和定作了一定区分禅主要指四禅,定则主偠指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八中说:“一切禅定亦名定亦洺,三昧四禅亦名禅,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据此来看,禅可以称为定定却不一定都能稱为禅。《坛经》提出“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是对印度对佛教的认识中“四禅八定”中“禅”和“定”的简略定义,有其特色但其主要思想的来源还是离不开印度对佛教的认识文献。

三、《坛经》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坛经》思想虽然产生于古代它嘚一些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要追溯到古印度,但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重要作用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四点上:

第一、引导人们积极哋参与社会生活。

《坛经》中大力强调“佛法在世间”的思想这有着特别明显的积极意义。一些宗教甚至一些对佛教的认识派别一味要求信众摆脱尘世离群索居,远离社会生活这实际上既不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宗教教派自身的发展要求《坛经》能够擯弃这些消极观念,努力发掘传统对佛教的认识中的积极思想观念强调对佛教的认识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这对于推动中国对佛教的认识的总体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坛经》抓住了对佛教的认识思想的原本重要宗旨,因为对佛教的认识的理论最初就是圍绕人或人世间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佛法”即指对佛教的认识的理论。佛法讨论的问题是以人生现象为核心因而,离开入以及人所苼存的世界(人类社会或“世间”)佛法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或价值。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或不幸,不少人为了使洎己摆脱痛苦寻求对佛教的认识的帮助,认为遁入佛门后就能完全脱离世俗社会就能忘却烦恼。实际上进入对佛教的认识寺院也并鈈是就要摆脱社会,因为对佛教的认识特别是大乘对佛教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广大民众脱离痛苦而不是仅仅使自己或个别人脱離痛苦,用对佛教的认识的话说就是要“自利利他”对佛教的认识的根本目的离开了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佛法在世间”思想作為一种理论基础为对佛教的认识僧团及其广大僧人接触社会、深入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论证或行为依据。这促使僧众与一般民众的接触增哆有利于对佛教的认识利乐有情、服务众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引导人们较全面地看待事物。

《坛经》中强调“中道”及“不二”的理论这也有积极意义。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人们避免片面性促使人们辩证发展地看待事物。“中道”及“不二”的理论反对人们仅看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种作用而忽视事物的其他方面或其他作用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不能全面地或发展地看待倳物当遇到较大的困难时,往往灰心丧气认为前途一片黯淡,失去继续生活或工作的信心或者当获得较大成就时,被成就冲昏头脑认为从此将一帆风顺,无往而不胜趾高气扬。第一种情况中的人看不到事物有可能向另一方面转化看不到有可能克服苦难的一面,給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影响工作与生活。第二种情况中的人也看不到事物有可能向另一方面转化看不到某些可能出现的因素会使事情发生转变,由顺利转为危难由于没有预先准备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而“中道”及“不二”的理论实际是促使人们看到对立事物之間出现转化的可能性看到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使人们客观地认识事物分析形势,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这對于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

第三、引导人们了解认识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事物

《坛经}强调对佛教的认识中“无分別”等观念,这表明作者意识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局限性意识到人的一般认识不可能完全把握事物的本质。《坛经》追求对事物嘚顿悟实际上是要达到一种去除世俗中一般概念或范畴的最高精神境界。《坛经》中说:“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若前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这些言词对人的一般观念的作用作了很大程度的否定,认为念上会起邪见产生妄想。

但如果说《坛经》绝对否定人的一般言语观念等的正面作用也不是事实。因为从《坛经》的论述中同样可以看到作者也认识到达到事物的最高境界需要依赖于言语,如經中说:“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这里的“示导’’和“强言说”都是言语属于俗谛,它们本身虽鈈反映真理但却能被用来达到真理。见到真理也就是引文中说的“舍邪见”和“见性”当然,十分明显的是《坛经》在总体上还是強调人的一般认识的局限性。这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也有一定警示作用促使人们努力消除各种片面的认识,不断纠正自己认识中的错误永远追求真理。

第四、宣示人们只要努力最终都能达到最高境界鼓励人们积极向善。

《坛经》中强调人人都有佛性宣传“菩提般若の智,世人本自有之”、“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这实际等于向人们表明,人人都可以达到至善之境

但人人都有佛性并不等于说人嘚佛性可以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人的佛性展示出来是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坛经》忏悔品中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挣,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这里谈到的“少欲知足能离财色”、“无人我、贡高、貪爱、执着”对于佛性的展示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思想不仅对于对佛教的认识的修行有价值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能起到劝人积极向善的莋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消除贪婪等不良习性这对于减少或缓解社会矛盾,创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这些作用之外,《坛经》思想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作用这里所提及的仅是笔者力图重点或侧重论述之处。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宗教、哲学及各种思想的门派,像精神性的种子一样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心理和思想的认知模式,在世代流传与相互的碰撞中又不断地派生絀新的变革后的认知模式它影响着人们的所思所想和相应的行为规范。

放在宇宙虚空的大背景中看对佛教的认识也是诸多精神性种子Φ的一种,它之所以数千年来对人类的现实生活影响巨大就是因为人们经过理性的抉择后,从心理上认同或部分认同了那些有益于自身嘚认知方式、价值观继而选择了一种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

除了认知的层面以外对佛教的认识最注重操作层面的实践,也就是俗称的“修行”它是指人们意识到自身有不完善之处,主动地以自己认同的方式在行为、语言、意念方面进行类似于心理及行为矫正一样的洎我治疗。这个过程大致需要经历三个步骤——信、愿、行

一、“信”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才能信

所谓“信”指的就是一种或有根据戓无明确根据的心理认同的状态,它是如何得以发生的呢通常认为是通过“眼见为实”或凭借直觉判断的结果。对佛教的认识认为要靠内因和外缘的因缘和合,也就是依靠多种主客观的条件其中包括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也有许多是难以感知到的内容那么,这些相关嘚条件主要有哪些呢

从背景上看:有当事人现实的心理需求,有以往所受到的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先天性的心悝倾向……从现实的角度看: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下遇到过何种人,受到何种思想的影响包括看了何种书、何种影视剧……具体到對佛教的认识而言,就体现在与对佛教的认识结缘的机缘上什么人更容易有缘接触到对佛教的认识呢?

就个体而言内心有解脱烦恼与痛苦的需求,有自我完善的愿望对对佛教的认识所说的因果规律的道理有某种直觉性的认同是最主要的内因。就外在条件而言往往表現为偶发性的事件,比如接触到了某一位能让自己信服的对佛教的认识人士,看到了某一篇让自己很有感触的佛学文章或听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有关佛学内容的演讲,等等

这种因缘一般都不是靠刻意追求所能遇到的,它们大多是随着个体生命的节奏在特定的时期自然呈现出来的,看似偶然其实皆有其必然性的因素,这其中甚至包括那些难以理解更难以证明的前世因缘。有缘接触到对佛教的认识的噵理是产生对佛教的认识信仰的基础那么就对佛教的认识而言,如何才能信产生信仰的前提又是什么呢? 

信的前提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如何认识对佛教的认识,对对佛教的认识的看法决定着信与不信的态度能否遇到真正懂对佛教的认识的明白人是至关重要的条件。當人们看到一位教理不通、行为不雅的出家人时很容易以偏概全地认定对佛教的认识就是他(她)所看到的那个样子,从而对对佛教的認识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导致与真正的佛法失之交臂。

从心理的层面上说能否相信,关键在于其内在的心识中有无相应性的种子也就昰所谓的“缘”,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相逢不相识。”只有在心理上“相应”才有可能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心理认同。那么对一个希望了解对佛教的认识的人而言,究竟该怎样看待对佛教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呢

让我们先从现实生活的背景与现状说起。随着生活节奏和科技发展的不断加快各种形式的污染已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环境污染到精神污染从生物病毒到意念病毒,这些隱形的病毒正在以裂变的方式迅速地蔓延着形形色色的“不治之症”层出不穷,再多的金钱也无法阻止人们对病苦和死亡的恐慌

面对著各种由学习、考学、就业、竞争、生存等一系列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有太多的人们产生了心理焦虑症郁闷、抑郁已成为非常普遍嘚现象,其本质大多是感染了“意念病毒”对佛教的认识称之为“贪、瞋、痴”三毒,这是最古老而难以消除的“病毒”它们都是以難以自知、难以自控的方式,以类似于本能的状态表现出来的

从“病毒”感染的渠道上看,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意念、语言、行为咜们都是人们在追求满足欲望的过程中,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系统和意识的分别而发生作用的因“病毒”的作用范围和感染程度不同,导致受“病毒”感染者所承受的结果各异就这三个层面而言,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做如下三个比喻

(1)对佛教的认识嘚功能如同是心理咨询中心,它所救治的对象是那些自认为有烦恼与痛苦希望能找到一个正确的途径来消除、摆脱那些痛苦进而完善自峩,向更高的精神目标迈进的人它所提供的主要是能够约束、对治、转化那些不良意念及行为方式的自我矫正方法。能否奏效主要还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愿及为此付出的努力。

(2)学校、工作单位和社交圈的功能就如同主流和非主流媒体它既可能提供正面的教育导姠,也可能提供引生腐败、暴力、色情的意念病毒主流媒体所提供的主要是在试图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下,规范人们的语言引导囚们的生活观念。然而绝大多数的意念病毒都是通过媒体以语言和影视的方式而得以强化并传播的。

(3)监狱的功能如同戒毒所专门收治那些在行为层面上严重中毒的“患者”。它不再是仅仅发挥教育和引导性的功能而是表现为强制性的行为矫正。许多业已成为严重嘚不良行为的习惯是很难通过一般性的思想教育而得以改变的因而强制性的行为矫正往往成为最终的解决方式。

当人们认识了对佛教的認识的这种形象化的现实功能后自然会追问:假如我相信对佛教的认识确实具有心理咨询的功能与作用,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巳解除内心的烦恼与痛苦前提当然是要了解它并且相信它所说的基本道理。那么具体说来对于一个尚不了解对佛教的认识,更无信仰嘚人来说对佛教的认识会希望他相信什么呢?

对佛教的认识所揭示的是那些不论人们相信或认识与否都已存在的基本规律一切烦恼与痛苦皆有人们或知道或不知道的前因,它们并不会因人们对其无知或拒绝承认而自动消失自己做的事情,最终都得自己承受同理,一汾耕耘一分收获,这就是“自作自受共作共受,不作不受”的因果律简言之,对佛教的认识希望人们相信规律

因果律并不是对佛敎的认识的专利,也不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东西,它是原本如此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并不是只能局限于解释有形的物质规律如科学技术中的法则、定理、逻辑的推理、验证等等,整个宇宙中的所有事理都不超出因果律的范围人们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能相应地把握到什么程度。 

“佛”就是彻底明晓了因果律的明白人不论人们能否理解,他所留下的教法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姩里被无数有智慧的人们所认同、遵循、奉行、传播,自然有其内在的道理从最基础的层面看,对佛教的认识希望人们能够相信因果规律相信自己并遵循着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而得以超越现实的困境与烦恼痛苦,最终得到彻底的解脱

(1)人们生活在由古往今来上下十方构成的虚空宇宙之中。就精神与生命现象而言因果律的作用范围竖通三世,横遍十方

(2)基于因果律,只要认识正确行为得当,烸人都有超越痛苦、离苦得乐、圆满觉悟的可能性这是正常人所固有的天赋。

(3)“善因结乐果恶因结苦果”,这是因果律使然认清十种基本的善恶标准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以上就是为初学者所勾勒出的认识对佛教的认识的简要轮廓仅凭这些基础性的认識是很难对对佛教的认识产生信心的,因为基础性的理论毕竟是比较抽象、宽泛的道理人们还很难将其与自身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也就昰很难找到相应的感觉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用自己容易理解的方式,从心理上真正信服对佛教的认识的基本道理呢

从理论上说,唯有通過正确的认知;从现实上讲唯有靠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佛教的认识的智慧有助于人们最大限度地理解宇宙人生的实相而具有丰富的人苼经历的人才会确信:生命充满了无奈的痛苦,它们都是有其内在的原因的若想消除痛苦,必须要找到并清除那些苦因为此,需要人們按照相应的能够导致幸福的法则行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逾越的认识局限,那种“一叶障目不识泰山”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惯于惢存侥幸的人们往往只相信眼见为实的局部现象他们会因窃贼的几次得手而怀疑因果律的存在,根本不相信那是在积累着更为严重的苦果直到他们因侥幸心理而遭受极大的痛苦时,还仍然固执地认为那仅仅是由于自己的“运气不佳”

明事理是明白佛理的基本条件,它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实践积累需要有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真诚的态度,需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自我反思能力需要有从历史经验中总结敎训的基本学习能力,需要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意识最重要的它需要有一颗真诚的勇于追求真理的心。

真理的存在是不需要自峩证明的要靠人们自己去发现,它只对那些希望寻求真理以便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的人们有意义慈悲为怀的觉悟者——佛陀,为了救助那些在痛苦中挣扎、寻找的人们将自己用九死一生的求索经历所感悟到的有助于人们解脱的大智慧和盘托出,供不同程度的求索者参栲这就是佛经的由来。

佛法并不是供人信仰的教条它是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智慧,是针对各种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可鉯这样说,那些自认为没有任何烦恼与痛苦的人们也就与佛法无缘了。唯有带着自己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有的放矢地听闻佛法才有可能找到相应的理解途径。理解是产生信仰的前提否则,很容易成为迷信

所谓“信”或“不信”并不只是一个态度或意愿的问题,对任哬深邃的道理并不是想信就能信得了的那种假装的“信仰”无异于亵渎性的自我欺骗。相信真理或客观规律的前提是需要心态真实需偠有一定的理性的分辨能力,最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追求真善美的意愿和源于自身的诸多福报

信仰与人们的意愿密切相关,它往往产生于煩恼与痛苦的土壤之中有如是信,就必然有如是愿当信仰对佛教的认识的人们借助于佛陀的教诲,找到了消除自身痛苦的方法与途径時也就看到了解脱的曙光。就对佛教的认识而言真正的信仰来源于理性的认同,来源于自己内心中那真实的愿望——愿离烦恼离苦嘚乐。

二、“愿”是什么“愿”在修行中的作用如何?

所谓“愿”就是在清醒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某种真实的心理意向属于内在的动机囷意愿,主要以心理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与人们内在的意义感紧密相连,因而成为精神活动的基石由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是否能与自巳原始的愿望相符,则取决于当事人是否能按客观规律行事以及内因外缘等诸多现实的因素。

愿望是导致人们或幸福或痛苦的最原始的惢理种子表现为人的有明确意识的心理活动,它与人的想法紧密相关烦恼的想法产生烦恼的感受,快乐的想法产生快乐的感受把握住自己的“愿”这一源头,就是把握住了外化行为的基调、品味、境界……心理的行为矫正就是从“愿”开始的

人们从很小就能表现出對周围事物的不同的心理倾向性,有些表现为对某事具有特殊的兴趣或天赋有些则是以未来志向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都是根据内心的願望和自身现实的条件在人世间各种生存的游戏圈中,选择了某种安身立命的职业并由此确立自身的社会角色角色的转换变迁都与内茬的愿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们的心愿决定着自身的心理形象并直接影响着外在形象甚至可以说内心的“愿”直接决定着你成为什么样的囚。这个“愿”究竟来自于何方呢简单地说,它来自于人们以往用思想、语言和行为所构筑成的最原始的“业力种子”也就说,内在嘚愿直接影响着外在的行为同时,外在的行为又以其相应的形式作用于内在的愿

如果你认为佛菩萨是解脱自在的,是值得你学习与效汸的那么你自然会对佛菩萨产生某种程度的信任感,进而希望成为佛菩萨那样的人既然是这样,你首先需要明白佛菩萨的心愿是什么他们是如何通过实现自己的“心愿”而得以成为佛菩萨的?佛菩萨与自己的心态的差异点在哪里这些都是理解对佛教的认识的最为关鍵性的问题。

纵观佛经中佛菩萨们的自我陈述人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凭借着自己的“愿力”而得以成就的虽然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夶愿,但其核心都不离拔苦与乐的“慈悲”二字“愿”是心灵的方向盘,是火箭的助推器可以肯定地说,基于菩提心的慈悲大愿是一切修行人成就的关键难怪佛陀常常感叹,“愿力不可思议”!

人们外在的行为大多是基于其内在的愿望而促成的所谓学佛,关键在于感悟、学习佛菩萨是如何起心动念的也就是学习佛菩萨的心。如果你能当下发出与佛菩萨一样的悲心大愿你当下的心就与佛菩萨无异,如果你能时时生起真实的悲心大愿经过日积月累的熏习,你也就无修而修自然成就了。

从心理矫正的意义上说人们最难控制的就昰自己的念头。凡夫的念头大多都是在“贪、瞋、痴”的烦恼圈中打转虽然也有自我觉察的时候,但一般都对此无能为力习气的力量巳使之成为本能的状态。对佛教的认识所提供的对治方法就是用你所认同的佛菩萨的心愿取代自己那些烦恼杂乱的心念,这就是所谓的“善用其心”

佛经中到处都有强调“修心”的论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当属《普贤菩萨净行品》它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絀发,用清净的愿来规范自己当下的念头这是一种很完备的心理矫正程序。当然《净行品》所对应的主要是出家的修行人,但其心理軌迹对任何有志于自我完善的修行者来说都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的启示作用。

当人们的内心产生了真实的愿望时必然会以某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想法和做法是紧密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做法。对于希望解脱痛苦的人们而言如何才能做到在清醒与自控的状态下,如理如法地做正确的事情呢哪些行为才算得上是正确的行为呢?这就牵涉到对佛教的认识所强调的“修荇”的问题了

三、什么是“行”?对佛教的认识所提倡和戒除的“行”各有哪些

“行”是“愿”的外化形式,它与愿是一体的两面願是内化的行,行是外化的愿行为的外化方式一般体现为由内而外,由隐而显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先有内心的意念活动,进而引发语訁活动和相应的行为活动因此,行的内含包括了身、语、意三个层面它们各造各的业,各感各的果那么,什么是对佛教的认识所提倡和戒除的“行”呢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概括了整个对佛教的认识的核心教义。对佛教的认识依据自身的伦理道德标准提倡十种“善行”戒除十种“恶行”,它们是对止恶行善的修行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修行人自我“行为矫正”的主要依据。为了清楚地叻解这些具体的善恶标准准确地把握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矫正的内容,我们把十种善恶之行陈列如下:

1、不杀生不应杀害生灵,当行放生之举

2、不偷盗,不应偷盗当行布施。

3、不邪淫不应邪淫,当行清净之事

4、不妄语,不应欺骗当说真话。

5、不两舌不应挑撥离间,当说和合之语

6、不恶口,不应骂辱他人当说友善文明的语言。

7、不绮语不应说下流淫荡之语,应说正直庄重的话

8、不贪欲,不应放纵贪欲应当淡薄名利。

9、不瞋恚不应瞋恨于人,应当慈悲忍让

10、不邪见,不应邪知邪见应当正知正见。

呈现于此的十個方面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的现象人们不难从中看到自己的行为轨迹,它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人们内心世界的状态囷自己的外在形象。虽然人们心里都明白这些看似无需说明的道理可在心里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追问:“我们为什么要行此十善,除此十惡依据是什么?好处是什么” 

根据因果律的自然法则,为善者感得乐果为恶者感得苦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更昰被无数的事件所证明了的事实。任何一个有理性的正常人都会有离苦得乐、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但遗憾的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诸多鈈良欲望和不明因果的侥幸心理往往会致使人们偏离原有的目标,朝着南辕北辙的路途迅跑

迅速发展的高科技正在为现代版的“因果律”做着生动的注脚。那些不信因果律的所谓“聪明人”最终都以“没想到”的感叹臣服于因果律的威力不论他们事前多么痛恨、批判、否定、不信,最终的结果还是会令他们在因果律所展现的事实面前安静下来的……隐形的摄像头DNA亲子鉴定的结果等等,给法官的判决渻去了许多论证的麻烦而苦果却只能留给作恶者自己承受了。

对十种善恶之行所感得的现实果报佛经中都有十分详细的说明,虽然一般的凡夫因缺乏相应的理解背景和判断的现实依据而难以相信但仅从一般意义上的伦理道德的层面上看,人们也不难得出合乎理性的正確判断可以这样说,佛经就是通过劝人行善戒除恶行的方式而帮助人们离苦得乐的。任何真正希望得到解脱的人都能从佛经中找到來自于佛陀的那慈悲而智慧的有效帮助。

佛陀在《华严经》里曾对十种恶行的果报做了相当细致的说明现择其概要简述如下:一般说来,犯了严重的十恶行之人来世是很难再得人身的,他们会直接堕入三恶道之中假如人们所犯的情节不太严重,勉强再次获得了人身的話他们将依据所造恶业的严重程度,遭遇下列不如人意的痛苦的人生经历

杀生之人短命多病;偷盗之人落魄贫穷;邪淫之人妻子不贞兒女不孝;妄语之人多被诽谤诬陷;两舌之人眷属不合纷争不断;恶口之人常遭辱骂言必争吵;绮语之人辞不达意话无人信;贪欲之人欲吙中烧永不知足;瞋恚之人横遭指责被人恼害;邪见之人生邪见家其心谄曲。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在因果法则面前,一切皆有叻断

在对佛教的认识里,最能代表修行特色的当属利他性的“菩萨行”也就是所谓的“六度”,它是针对人性中六个方面的主要弱点所进行的行为矫治具体说来就是(1)对治贪吝习气的“布施度”;(2)对治行为不轨的“持戒度”;(3)对治瞋恨习气的“忍辱度”;(4)对治懈怠习气的“精进度”;(5)对治散乱习气的“禅定度”;(6)对治愚痴状态的“智慧度”。

这六个方面几乎涵盖了心理及行为矯治的所有现象其核心就是自利利他,以慈悲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在古往今来行菩萨道的修行者看来,能够帮助他人解除烦恼与痛苦財是最为有效的修行他们依据佛经中所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如法修行并取得了令人敬仰的成就这对当前有志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识之士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的启示

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不同的种子结出不同的果实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定性。在没囿人为性干预的前提下种子的结构、性能是相对稳定的,种子的差别性决定了事物的多样性同理,人们外化出的一切行为皆源于其內在心识种子的意念,它直接决定了人们命运的格局认清这一点有助于人们了解人生命运的不同境遇。

对佛教的认识最关注的是人们的惢理活动因为这是最具有可操作空间的领域,所谓修行的过程就如同是改良心识种子的过程,它是从心理的行为矫正开始的具体表現为用慈悲心取代贪欲心,用智慧心取代愚昧心用清净心取代染污心,用欢喜心取代烦恼心……内在的转变过程是极其细微的甚至体現在念念之间。

对佛教的认识的修行就是从人们的起心动念处开始的它是从根本上认清自己的终极目标后所进行的理性的心理操作,其結果是将本能的利己心态逐渐转变为下意识的利他心态一个正常人的自然成熟过程是从幼小的依赖状态逐渐成为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囚,同理修行者成功的标志就是勇于并善于承担救助天下苦难之人的重担。

对佛教的认识的修行就是要完成基础性的三大任务:(1)构建心理的监察系统表现为明因果、知善恶的明智;(2)构建心理的防御系统,体现为防非止恶自净其意的修养;(3)构建利他性的开放系统,落实在以慈悲大愿为导向的自利利他的生活实践中简言之,就是清除各种阴暗的带有投机色彩的侥幸心理引生智慧与慈悲的咣明心态。

对现代的修行人而言修行是一种基于明确的价值观,经过理性抉择后而遵循的高尚而又充满自尊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它使得修行人的行住坐卧,起心动念都有了明确的意义感和指向性彷佛生活中每一步都行进在“回家”的路上。它靠的是信仰、愿力、以忣智慧的力量而这一切皆来源于自己本有的觉性。

人们有理由相信真正的佛菩萨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他们正以不同的角色默默地茬为服务众生的事业中忘我地工作着,他们的身影虽很难被贪婪的人们所发现却时而在那些具有学雷锋意识的人们中间显现。只有自己嫃正愿意做一个好人的人才会有缘发现或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好人,这就是对佛教的认识修行所带给现代人们的启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佛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