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太偏远怎么判断该不该辞职职

(S.薛定谔)
第三方登录:您的位置:
提离职被老板加薪挽留,该怎么办?
来源:互联网的一些事
经常有网友讲述这样的辞职经历:已经找好了下家,拿着辞职信走进上司的办公室向他提出辞职,结果他提出,只要不走,公司愿意给我加薪。
已经和老板提出辞职了,还有留下去的必要吗?
即使你认为这永远都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你最好也要提前准备,这样一来,真到那个时候,你就会给出一个较为自然的答复,而这个答复永远都应该是,“谢谢,不用了。”没错,拒绝经理的讨价还价。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这都已经和老板提出辞职了,还有留下去的必要吗?
提离职被老板加薪挽留,该怎么办?
来源:知乎,作者:Ivony
作者已授权互联网的一些事
很多人都搞不清辞职的流程方法,所以才会遇到这种尴尬的局面。
提出离职之前,应当先提出加薪申请。
如果加薪通过,你继续安心干活,如果加薪申请被驳回,直接辞职信奉上,再也不要相信任何挽留的条件。
当然,你提出加薪申请的时候,千万不要流露出老子早找好下家了,不给加薪老子就炒你鱿鱼这样的表情,这对于谈判没什么帮助。多谈谈自己对公司的贡献,不要说公司之外的事情。
◆◆◆◆◆
一个标准的辞职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2、关注行业人才流动情况
3、得到一些内推机会和招聘意向,估算出目前行业薪资水平。
4、权衡目前的薪资和环境,确定能够让自己安心工作的薪资水准(做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冷静,把自己受的各种委屈都换算成钱,每个公司都有操蛋的地方,所有的操蛋都可以用钱来抚平)。
5、争取面试机会,争取拿到一两个Offer,当然这也不是必须的
6、提出加薪申请,如果申请被爽快的通过,留任。
7、加薪申请不被通过或者通过的非常勉强。过两天提出因为私人原因需要离开公司,自己身不由己云云。
◆◆◆◆◆
1、加薪申请要有明确的时间和明确的薪资要求。不能写:我要加点钱,老板:好的。完了猴年马月给你加了一百块。
2、提加薪的时候千万不要有恃无恐,虽然说敢提加薪一般都是有恃无恐了,态度一定要谦卑,要表现自己非常热爱公司的样子,千万不能说不给加就滚蛋。多强调自己的贡献和目前生活的困难。
3、提出离职的时候一定要果决,理由必须是私人原因,那种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够继续在这个公司工作的理由,还要表现得非常的依依不舍。杜绝一切可能的挽留手段,也避免撕破脸。
◆◆◆◆◆
1、为什么要先提加薪,而不是直接以离职为要挟?
因为这两者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要求加薪:我觉得公司很操蛋,钱也没给够,但是如果你可以给到xxxxx的话,我觉得我还是可以安心工作的,否则我就去别的公司了。
提出离职:我觉得公司很操蛋,已经没法呆了,你们爱咋咋地吧。
提出离职来要挟,被公司用重薪挽留的麻烦之处在于,公司并不了解你会不会安心留下来,也不清楚这个价钱是不是合适。你过几天再要挟一次,公司可受不了,所以上策是赶紧把你弄走。
所以提出加薪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给双方提供一个重新讨价还价的机会。而提出离职是谈判破裂的结果。
2、如果公司太操蛋,不管多少钱我都不想干了怎么办?
首先没有什么公司是不操蛋的,你去哪个公司都有操蛋的事情,多少、程度和方面的不同而已。而正如上面所说,所有的操蛋都可以用钱来抚平。所以,开一个可以让自己安心工作的价钱,如果公司不能接受,正好可以顺势提出离职。如果公司接受了,又有什么问题呢?
个人以为,只要公司没有让你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违背你心目中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摸你大腿半夜谈工作,其他的操蛋都是可以用钱来抚平的。
3、如果公司口头承诺会给予加薪,最后却只有象征性的加薪或是无限期的拖延怎么办?
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加薪申请一定要明确金额和时间的原因,譬如说:我希望在2016年10月月薪增加到10000元。
公司必须在你要求加薪的时间之前和你在加薪的具体金额和时间节点达成一致,如果公司不在10月之前和你沟通达成一致,那就是公司耍流氓了,那就是谈判破裂了,直接离职就好了。
当然,公司也会和你进行友好的磋(si)商(bi),最终的金额和时间以磋商的结果为准,在磋商的时候,你也可以据理力争,表明底线(加薪申请所要求的可以稍微超出底线)。
4、为什么离职的时候需要使用私人原因。
因为不论什么出于原因离职,离职的时候并不是控诉公司的最佳时期,很多人天真的以为都已经离职了,以后和公司不会再有任何交集,把自己多年的恶气一出为尽。这是不理智的。即使你以后和公司不会有任何交集,至少这个月的薪水还没发,离职证明也还没有开具,更有未来东家的背景调查需要防范。所以离职的时候,不是撕逼的时候。
为了避免撕逼,使用不可抗拒的个人原因是最好的方案。原因如下:
1、避免讨论公司的不足(钱给少了,太操蛋了),避免讨论同事和上司的不足。
2、避免公司有挽回的余地(上面已经说了提离职已经是谈判破裂了),例如:
老板:你为什么要离职?
员工:因为B公司给了double。
老板:哦,那个公司我知道,我打个电话,李总啊,听说你们从我这边挖人啊,别说不知道这事儿,小张都提离职了。哦,哦,那可能是个误会。那行,回见。
老板:好了,B公司的Offer现在取消了。
员工:…………
5、如何编造离职的私人原因?
要点有二:不可挽留,结合实际。
首先不要留给公司挽留的机会,上面已经说了离职是谈判破裂的结果,公司的挽留诚意要打很多折扣,为了避免撕,所以要找难以挽留的条件。
其次要结合实际,毕竟诚信也是职场的一个重要的素质,咱不能为了离职而胡编乱造。
举例说明:
拿到了另一个行业公司的Offer。
我已经厌倦了这个行业,想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拿到了大公司的Offer。
我最近一直都没有很大的突破,我希望可以到更大的空间去发展。
还没确定去向。
我大舅开了个公司叫我去帮忙(当然,你大舅最好是真的开了个公司)。
6、为什么要先去了解市场行情参与面试甚至拿Offer,如果最后加薪成功,要拒掉Offer吗?
其实很简单,先了解市场行情和参与面试的意义在于让你自己清醒一下。除非你是富二代,每个人都需要工作来养家糊口,每个公司都有操蛋的事儿,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公司不是福利机构有责任让你每天都非常快乐和满足。所以,了解一下自己在市场的卖价,才能更好的评估自己是不是应该申请加薪以及加薪的幅度。
我们假想人才的流动没有任何成本的社会,那么一个公司给员工开出的薪水的下限就应当是其他公司能给这个员工开出的价钱。因为在人才流动没有任何成本的社会,只要另外一家价钱出的更好,那么人才就几乎一定会流动过去(流动成本包括忠诚度,各种感情因素等)。
所以,很多时候公司没有给你期望的薪酬水平,有几种可能:
1、你不值这个钱,其他公司也不会给你这么多钱。
2、你值这个钱,但是你在这个公司创造的价值不足以支撑你的人力成本。
3、你值这个钱,公司的HR瞎了眼不知道。
而提前去了解市场行情的目的,就是先去排除第一种可能。只有第一种可能不存在的时候,你才能够有把握去加薪。
◆◆◆◆◆
插一句题外话:
很多人对于薪酬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就是我手握XXX,如果公司失去了我,必然会损失XX万,一蹶不振,从此完蛋。
先不说作为一个各方面完备的公司是不是真的存在这种不可或缺的岗位,即使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公司也不见得就要高薪厚禄的养着你。
因为,如果别的公司不会给出这个价格。你撂挑子不干,公司自然吃亏,但你自己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法子,公司赌你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干这种事情。
更重要的是,一旦公司出现这种岗位,公司首先考虑的甚至不是你辞职了怎么办,而是你出车祸了公司还要不要开下去。如果你出个车祸公司就玩完了,那公司的基础就太不稳固了。所以一般而言公司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即使出现,也不可能长久。
◆◆◆◆◆
当然,如果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市场的行情,有十足的把握,那么拿到Offer和面试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那么最后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Offer只是一种邀约,并不是合同,不存在违约责任(因为约还没签)。同时拿到多个Offer从而拒掉其中一个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如果原公司愿意加薪,那么也可以视为原公司给了你一个更好的Offer,以此为由拒掉其他公司的Offer,并没有什么法律和道义上的责任。
7、为什么离职还要这么多套路,要加薪就加薪,要离职就离职好了,为什么要这么复杂?
首先,这个答案中所讲的一切,都不是套路。
其实最核心的思想是,你和公司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一种特殊的买卖和生意,公司给钱,你干活。既然是买卖,那么讨价还价,买卖不成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又如上面所说,绝大多数公司都有操蛋的地方,而除非是富二代每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那么在现有的雇佣关系基础上进行讨价还价,找到双方最优的交易条件,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你买衣服的时候,会多看几家,多家比较。那么找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仅仅是找工作,当你萌生出跳槽的想法的时候,你所需要的就是重新签订一份合同了。跳槽是重新签订合同和买卖的一种方式,加薪当然也是。如果你认可离职有成本,并且另外招一个人顶替你对于公司而言也存在成本的话,那么显然和公司友好协商得到一个更好的合同看起来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这就是离职前应当先提加薪的原因,给双方一次重新商讨合同的机会,最终达成双赢的结果。
这和套路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存在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会一直主动给你让你不能跳槽的薪水,对于这种公司而言,你自然也不会有这种困扰,更用不上这些所谓的套路了对吧。
◆◆◆◆◆
好吧,我也没想到这个答案会火爆成这样。
其实本质上这个答案是借机调侃一下,从一开头的语气就说流程错了,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其实只有一个,工作本来就有许多不顺心的事儿,大多数人并不能找到一份各方面都称心如意的工作,如果真的觉得很操蛋,不妨先坐下来谈谈而不是直接离职开撕。
薪酬谈判本来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既然是博弈,自然有一些所谓套路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虚伪或是掩饰,而是为了避免撕逼的过程过于难看。
我看了一下反对的意见,无非几种:
譬如什么少点套路,直接开撕。就算老板是性情中人,你们要开撕也要找个办公室不是?这不也是套路。难不成在贵司经常出现一个员工突然站起来,我受不了了,TMD我要加薪。然后老板赶紧过来,你要怎样,你又要怎样,你要太多,你给太少,你不要得寸进尺,你这是仗势欺人…………
譬如什么多想想怎么提升个人价值,少来这些套路。合着知乎上这些人都是白痴,提升自我价值才能获得更好的谈判结果这种醇鲜鸡汤还需要我来灌?我所说的无非是当你提升自我价值后,老板假装看不到怎么办?鸡汤只会告诉你你要继续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然后金子就会发光发亮,猎头就会踩破门槛。但是在那之前,老板可以继续安心的低成本收割你的劳动价值鸡汤可不会跟你说。
其他的不想多讲,这篇文章主要是调侃,有些人/公司可能很合用(我相信是知乎的主流),有些公司并不合用,我也相信知乎上的人有能力去判断自己的公司是不是适用。
与其说是套路,不如说是告诫职场新人避开一些雷区罢了,其实踩过几次自然也就知道了,该不该用,怎么用,我相信大家的判断力。
互联网的一些事,微信号:imyixieshi
中国最具专业的互联网资讯、干货自媒体,跟踪分享报道国内外最新行业动态,新鲜干货!
投稿邮箱: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辞职两年后,我更懂法官,也更懂律师……
辞职两年后,我更懂法官,也更懂律师……
晚上在湘西边陲小城散步,一阵秋风吹来,竟有几分凉意了。年过中秋月过半,这一年又快过完了。感觉30岁的以后的时间,比前30年加快了许多。这一不留意,辞职已满两年了。刚开始还信誓旦旦说每月记录一下新职业的感受,一如既往地食言,不想竟一晃两年。还是在两年的时候,在这个不忙的夜里,记下一些想法吧。关于辞职决定。2012年春,在翻来覆去考虑大半年后,从北京法院申请调回了老家所在的中级法院。当别人问起时,总会归纳出一个答案:因为爱情。2013年正式向家人提出辞职想法,未果。2014年一意孤行提交辞职报告。当别人问起时,又会归纳出一个答案:因为理想。其实我自己知道,生活中哪有这么多美好的字眼。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从北京到内地三线小城,从法官到律师,感觉自己是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比较舒坦。辞职相比于这次生活的变动,其实算不了什么。生活城市的改变远比法官到律师的改变巨大。在还没有逃离北上广的论调时,我离开了生活8年的北京,在司改离职潮尚未来时,我提交了辞职申请,不过多番波折,离开法院时正好赶上大潮。要说后悔,唯一的就是没能早点,在潮水未来时抢先下海,争得一步先机。离开北京,告别了多年的朋友,有些人也许此生不再相见;告别了青葱岁月,告别了一种生活方式,再见就是永远。辞职后,见到的还是以前的朋友,用的还是以前的知识,感觉变化甚少。当年提交辞职报告时的那种勇气,现在看来只是微小的一步。生活本应该有多种方式,人生本应该有多种可能。相对固化的被体制化的思维,现在感觉生活真的很大,每天都有期待。回过头来看辞职决定,真的不是什么事。人生终需一次妄想,带领我们去那从未到过的地方。当你还在考虑该不该上这条船的时候,别人已经走远。怎么上的船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果把自己的小船开得更快,走得更远。在这条行驶的路上,将经历什么样的风雨,得到什么样的收获,感受什么样的体验,嗯,我会忘了为什么出发的。从此,只见前路山高路远,再不念身后荡气回肠。他们都说不忘初心,我好像没有初心。一路走来,一路改变。真心佩服那种一开始就有远大目标并一直朝目标前进的人,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弄潮儿。我只是随心所欲的行者,因为拒绝一目了然的人生,将自己放逐于各种可能,遍地花开。但全部努力,也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关于角色转换。禁业期,我的名字在判决书上消失了两年。前几天拿到了作为一家银行代理人的判决书,只不过事隔两年,名字从最后面的落款换到了最前面的委托代理人。虽然判决金额挺大,但律师费却还不知何处。没想到银行的借款合同案开完庭立马就有了判决。而我刚辞职时接手的一个二审案,也不过才拿到判决书。在法庭上消失两年,再次出现已在台下,坐的位置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了。屁股决定脑袋,确实如此,维护委托方权益成了我唯一的目标。我的转换比较顺利,更可能自己运气好。辞职的第一周接到一个公司做法律顾问的活,然后接到最高院的再审案,然后收入上就比较平稳过渡了。现在我已很习惯别人叫我刘律师了,虽然还有些朋友偶尔还会叫刘法官,我一般会纠正一下。做法官时,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其实很怕当事人,特别是能闹腾的当事人,有时一听到这声音头皮发麻。面对律师则不然,内心还是占有优势的。做律师后,在客户面前,还是比较有心理优势的,毕竟我是他请来帮忙解决他的问题的嘛。对于不尊重律师的当事人,这钱不挣也罢。律师接活,无非是两点,要么能挣钱,要么图开心。没什么钱的活还让人不开心,我肯定不干。关于自由。没做律师的都以为律师是自由的,其实不然。法院通知什么时候就得什么时候去,没得选;客户什么时候找你最好能找到,没得选。不过,不想挣钱,身心还是比较自由的。这两年,已没有周末的概念。遥想当年,每到周末,我不是在山里就是在去山里的路上。这两年,我把兴趣爱好的时间尽量压缩。打篮球、骑车等耗时较长的运动方式变为跑步。已经两年没有摸过篮球了,自行车倒又买了两台,但只骑了一次!至于音乐爱好,又添置了一堆不菲的电吉他效果器、人声效果器,但电吉他弦已生锈;木吉他因长时间闲置未加以看管而面板开裂。终于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有钱买设备无时间玩的境况。嗯,那一堆玩意,晚上11点到家,看一眼就好。至于去西部地区那种长线徒步,能有闲情翻一下过去的照片就很好了。关于操心。没案子的时候焦虑没案子,有案子的时候担心能不能胜诉,胜诉后担心拿不到律师费。拿别人的钱,操自己的心,本是理所当然。有时候只能通过“反正是别人的事”,来释放一点压力。早上不用被闹钟吓醒,但却再也睡不着。做法官比较超脱,正所谓无欲则刚,反正案子的结果跟自己没有关系;作为律师,与客户有着一致的利益关系,哪怕明知依据欠缺一点,也是希望能胜诉的。关于收入。两年,收入较之法官职业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生活没有本质的改变。去商场不用小心翼翼翻看价格标签,但却没有时间去了。经常会有前同事问我收入情况,我只会笑而不语。确实比我自己预想的好,但律师毕竟只是服务业,需要自己身体力行的职业,不能剥削别人的剩余劳动价值,收入能高到哪去。放到任何一个行政区域内,收入最顶级的律师,绝对没有任一行业顶级老板收入的十分之一。不过还好,努力总会有比较直接的回报。这点是体制内无法比的。在体制内,努力了也许不一定有回报,至少不是马上有回报。为奖励自己辞职两年的努力,在两周年之际买了个礼物送给自己。关于专业。当专业变得不值钱的时候,只会剩下业余;当敬业变得不值钱的时候,只会剩下混混;当精益求精不值钱的时候,剩下的只会是垃圾。内地的法律行业确实有很多不如意的,但也只得面对现实。做律师久了,越来越感觉法官权力之大,权力之任性。案子结果的预判性很不准确,因为很可能同一个法官在案情接近的情况下,判决结果也不相同。不过,做得专业,即使结果不尽人意,相信法官内心也是尊重的,客户也是能理解并信任的。这两年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知识就是力量,就是生产力。真是应了古人那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很遗憾两年了,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定位。下一步,得思考律师团队建设了。在这座偏远小城初秋夜里,宁静的江面上,河岸与水草里,都闪烁着星光。这夜晚如同我们,宁静,又满是光芒。最后抄下一段话给自己:“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为自己;人生也只有一种成功,也是成为自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传递法律服务行业最新资讯!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长试用期该不该辞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