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什么大贤圣人.但我懂得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意思,不多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全文阅读_在线阅读_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御笔亭上文惊雷-追书神器官网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六十四章
御笔亭上文惊雷
却说赵兴挨不过袁术的故意挤兑,只好长身而起,大声吟诵了一首关于夏天的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隆重声明:此处原文引用高骈《山亭夏日》,省的又被人说是作者剽窃!)“赵将军果然文采过人,此诗细细品味之下,余韵悠长,似有凉风迎面而来,好诗!”跟班郭嘉很识趣地为赵兴捧场,摇头晃脑地点评了一番。台上的老者对于赵兴的这首诗也表示满意,与台上诸位老者低语几句之后,大声说道:“第一轮诗会,平北将军赵兴的诗作艺高一筹,算做最优!下面开始第二轮,请各位才俊吟诵一首关于别离的诗词。”台下诸生闻言又是一阵乱哄哄,一个个搜肠刮肚地开始酝酿别离伤感的愁绪,准备在这一轮上出个风头。不一会,台下已有才思敏捷之人做好诗作,送上了高台,请诸位老师点评。台上的老师挑出了一些比较切题的诗作朗诵起来,倒也有不少的叫好声。赵兴听了也跟着时不时应和几声,不想把自己弄得好像高人一等。赵兴心里确实也这么想的,他吟诵的毕竟不是自己做的诗,虽然都是后人的作品,不至于被人发现是剽窃,可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真要说才学,他跟台上的那些老师和一些才子是没有办法比的,吟诗作对本来就不是他的强项!赵兴想低调,可有人不想放过他。上一次是俞涉挤兑他,这一次却换了另外一桌。只见一位身材高大,面容俊朗,颇有大家子弟风范的书生站了起来,朗声说道:“南阳袁绍恳请赵将军再添新作,以服众人!”“在这里居然还遇到了袁绍,这俩兄弟还真不打算放过哥呢,那哥只好给你们来点猛料了,省的每次都被你们挤兑,当我怕你们不成!”赵兴有点恼火了,他想低调一些,尽量不招惹别人,可别人就是要挑逗他。赵兴再一次长身而起,大声地说道:“上党赵兴不才,有拙作吟与诸位,还请斧正!”,一言毕,一首文惊四座的送别诗提前问世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隆重声明:此处原文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好诗!”台上的几位老师,包括张俭都被此诗所震慑,纷纷站了起来。张俭更是做了深刻地点评:“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尤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可为传世名句!赵将军真乃文武双全的俊杰!”诗会的现场很热闹,距离诗会不远的一处院子里更热闹。“馨宜,那个上党的武夫又写新作啦!”一个仕女模样的女子兴冲冲地跑进了院子,手中拿得正是刚从前面录下来的送别诗。(张忻字馨宜,大学士张俭的女儿) “凤芩,你又乱讲!那赵兴可不是什么武夫,人家允文允武,胸有锦绣的!”被称作馨宜的女子正手里拿着一片录好的诗凝神斜倚窗前,在油灯映照之下,只留下一个让人无限遐想的美好背影。“咯,这是那武夫又做的一首诗,连张大学士都起身叫好了呢。也不知那个家伙凭啥年纪轻轻地就有那么多钱,居然还是个小白脸,最可气地是还能冒充文士!”叫做凤芩的女子很郁闷地说道。“嘻嘻,凤芩妹子怎么对那赵将军如此讨厌呢?”张忻转过身来,露出了如月中仙子一般的一副娇颜。“赵将军又做得何诗?”“给,你自己看吧!” 凤芩顺手递上了赵兴新做的送别诗。张忻拿在手中不待细看,便已色变,一副爱不释手地样子。“真是好诗文!洛阳才俊谁堪争锋?”张忻不由得轻声赞叹起来。“张姐姐,你就慢慢欣赏吧,我到前面看热闹了。”
尽管赵兴一首送别诗,文惊四座,但还是达不到《将进酒》那种震撼,太学的老师们还在出题目,台下的学生们还在积极踊跃地展示才华。而赵兴接下来可就不客气了,只要台上老头一出题目,他不用片刻就赋诗一首,那速度,简直快得吓人。台上的太学老师们已经麻木了,对于赵兴的大出风头,一个个都视而不见。终于,当赵兴新作的一首风格与《将进酒》相似的诗呈上去的时候,张俭露出了算计得逞的笑容。“总算是找到你了!”张大学士在心里欢呼。赵兴这次是按照要求写了一首关于饮酒的诗。上次李太白的《将进酒》已经被他盗用过了,这次,赵兴不介意再盗用诗仙的另外一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看到赵兴的诗作之后,张俭直接奔下台来,走到御笔亭中,盯着赵兴看了半天。御笔亭中虽然人少,但还是有个别士子在的,特别是郭嘉,十分地疑惑,为何张大学士站在亭子里面愣神不已?“敢问赵将军可是醉仙楼上先后留诗两首之人?”张俭恨恨地问道。“国昌不才,却让大学士见笑了!”赵兴也是有点不明所以,只好客气地回答道。“今日方知赵将军才华横溢,乃是不可多得的才俊,不知是否有空到鄙舍一叙?”张俭问道。“荣幸之至,兴不敢辞!”既然人家大学士邀请了,赵兴好呆也要卖个面子啊,于是痛快地答应了。张大学士要请新捐官的平北将军赵兴过府详谈的消息像一阵风般刮过诗会现场,大群的士子们放声哀嚎,只有当事人赵兴不明就里。诗会之前就有好事之人散步消息,称这次诗会的彩头是张学士家的千金张忻。现在张大学士别人都没有邀请,唯独请了赵兴,其用意不言自明。“张姐姐,不好啦,张大学士请那武夫到你家做客呢!”被称为凤芩的女子张皇失措地跑进了那处后院,大声说道。“爹爹请客,你却张皇失措地作甚?”张忻面色沉静地问道。“哎呀,士子们都在说张大学士相中赵武夫啦,要把你许配给那个家伙!”凤芩仍然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你千万不要答应啊!那武夫根本没法跟我本初(袁绍字本初)大哥相比的!”“袁祺,你休要乱讲!爹爹答应过我,我的婚事须由我相中了才行!再说你家大哥袁绍未必就比赵兴强,今晚何曾见到袁本初有什么诗作?”被凤芩激出火来的张忻,毫不领情地做出反驳。这个被称为凤芩,年龄和张忻相仿的女孩子原来是袁家女儿,和袁绍是堂兄妹,乃当朝太傅袁隗之女。要是赵兴此时知道后院之中,袁家人又在跟自己过不去的话,他的雄性荷尔蒙肯定能被瞬间激发出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什么生肖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什么生肖
我有更好的答案
🐶狗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生肖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来而不往非礼也下句是什么?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来而不往非礼也下句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礼尚往来。。,亦非礼也.出自《礼记·曲礼上》这是完整的句子。
采纳率:65%
来自团队:
这句话是由《礼记·曲礼上》中“往而不来木有下句;来而不往,亦非礼也,非礼也
出处: 《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后面是: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没有下句!!!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水浒》里的人情
作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江弱水
好汉们的拳头分明欺软怕硬,他们不怕官司不怕天,只怕比自己更强的强人。图为梁山泊好汉劫法场。(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宋江是一个绝对理性的天使投资人, 对所投的“项目”有清醒的判断,看预期,看增量,然后一投一个准,拿到的回报也丰厚无比。看上去他好像是散漫使钱,不问对象,其实最后每一文钱都落到了实 处:他不断收取着天罡地煞们的人情回报,割了一茬又一茬,从聚义厅的二把手,直到成为忠义堂的掌门人。
《水浒》又称《忠义水浒传》,其实,忠是幌子,义是门面,真正的关键词,是人情。
常言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是个社会概念,《红楼梦》里“练达即文章”的人情,是洞明世事、洞晓世态、洞悉世故的人际关系学,梁山好汉们既不 处社会,也不处家庭,照理说人情二字与他们毫不相干,可是在四大名著中,偏偏数《水浒传》里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最高。这是为什么呢?
《水浒》里的人情,说白了,就是送礼。唐宋人都把送礼叫做送人情,明清皆然,所以人情就是指凑份子当礼物的钱财。薛姨妈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 酬献了”,王熙凤银子上千钱上万地调度“人情客礼”,都是些润物细无声的送礼。但水浒里的礼送得却一点不含糊,结实得就像好汉们的拳头。第八回,林冲刺配 沧州,发在牢城营里,狱友们提点他说:
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
第二十七回,武松被解到孟州牢城营的安平寨中,照例有许多囚徒来开导他:
好汉,你新到这里,包裹里若有人情的书信,并使用的银两,取在手头,少刻差拨到来,便可送与他,若吃杀威棒时,也打得轻。若没人情送与他时,端的狼狈!
第三十七回,宋江到了江州牢里,不待旁人指教,便自“央浼人请”,到处使钱,弄得没一个不欢喜他,杀威棒寄下不打,却过不了押牢节级戴宗这最后一 关。戴院长好威风,掇条凳子坐下,狂骂落到他手里的“行货”:“你这黑矮杀才,倚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宋江道:“‘人情人情,在人情愿。’你 如何逼取人财?好小哉相!”宋江这是拿话逗他玩,因为只要报上自己及时雨的大名,对方一准会纳头便拜。
送人情就是送礼,礼因人情而设。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作为社会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人情往来是一门精细的学问,其间的分寸拿捏最伤脑筋,既不能 让对方吃亏而失了咱的面子,又不能让自家吃亏而失了咱的里子。连武大郎也叮嘱潘金莲不要白吃了王婆的酒,明日也买些酒食回礼,“休要失了人情。”王婆后来 知道了,还连夸“大郎直恁地晓事”。不近人情在中国社会是很糟糕的评价,所以人情渐渐成了一种要挟。《西游记》里孙悟空说:“人情大似圣旨。”鄙乡俗谚也 有云:“人情大似债,头顶锅来卖。”这样一来,本来是柔软润滑的人情,硬是变成一种刚需了。
牢城营里的管营、差拨,一把撕下罩在人情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它变成了纯粹的贿赂。好在这种暴力人情,只是现货交易,实付明收,一勾两讫。还有 一种人情,属于期货,当场不结算,日后才交割,等于交情、情面、面子。这是以远程合约的形式所做的长线投资。人情这门学问最高深的地方在此,《水浒》里的 夯货们根本不懂,但懂的人却真懂,且玩得精熟,书里头也写得十分细致饱满。
坐第一把交椅的当然是宋江。这位“如同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的小公务员,给读者的印象是见人就发红包。第一次见了李逵,就打赏了十两银子, “贤弟但要银子使用,只顾来问我讨。”宋江散漫使钱,看上去好像不问对象,其实最后哪一文钱都落到了实处。这不,铁牛满心欢喜之余,从此跟定了带头大哥, 效犬马之劳不说,最后把一条命也搭给了他。宋江说得好:“些须银子,何足挂齿。我看他倒是个忠直汉子。”“忠”而且“直”,李逵的价值不就是死心眼么?宋 江是一个绝对理性的天使投资人,对所投的项目有清醒的判断,看预期,看增量,然后一投一个准。其中最成功的一项,是晁盖一伙人劫生辰纲事发,他通风报信使 之脱身。这是梁山事业的第一桶金,宋江拿到的回报也丰厚无比。
怎样丰厚的回报呢?不妨来看第四十回,梁山好汉们倾巢出动,从山东劳师远征到江西,杀去江州,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想不到这位孝义黑三郎才出生天, 便道:“怎地启请众位好汉,再作个天大人情,去打了无为军,杀得黄文炳那厮,也与宋江消了这口无穷之恨。那时回去,如何?”这要求实在是太过分,因为众兄 弟刚为他血战了一场。可宋江根本不加理会,就要让大家替自己泄私愤,再来一场血战。宋江硬是开得了这个口,而且大家果真也就杀了回去:“众好汉亦各动手, 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把黄文炳一门内外大小四五十口,尽皆杀了,不留一人。”宋江的笃定在于,他知道晁盖们早欠下他一个“天大人情”,得还。
其实要说还人情,晁盖他们早就还了又还。晁天王一坐稳山寨,立马想到酬谢一干人等,特派刘唐“送些人情与押司”,那是黄金一百两。宋江只收了其中的 一条,说其余且存放山寨。谁知那一条金子偏偏给阎婆惜看见,惹出杀身之祸。但一百两黄金毕竟只是十万贯珠宝的零头,何况宋押司当初是“担着血海也似干系” 来报。这是双方都心照不宣的事。于是我们就看到,宋江半推半就地不断收取着天罡地煞们的人情回报,割了一茬又一茬,从聚义厅的二把手,直到成为忠义堂的掌 门人。
分得生辰纲这一原始股的,不只宋江,还有朱仝。当日虽有宋押司的通风报信,可晁保正家大业大,一时没能走脱,朱仝、雷横两都头趁夜领兵去拿。晁盖从 后门逃出,朱仝追得紧,直追到后面没人跟得上,这才丑表功说:“保正,你兀自不见我好处。我怕雷横执迷,不会做人情,被我赚他打你前门,我在后门等你出来 放你。你见我闪开条路,让你过去。”其实雷横也早就有心要放晁盖,只是慢了半拍:“朱仝和晁盖最好,多敢是放了他去?我却不见了人情。”后来晁盖叫刘唐回 人情给宋押司和朱都头,果然没有雷横的份。金圣叹批得有意思:
朱仝得见人情,雷横不得见人情,甚矣朱仝之强于雷横也。然殊不知先有宋江早已做过人情,真乃夜眠清早起,又有早行人也。
但是,孟超《水泊梁山英雄谱》里将朱仝、雷横合赞,赞词曰:
义到临头,义到脚下,水到渠成,自合于义,此仍不足为至高无上之举。真正义士,勇于赴义,勇于行义,行义唯恐落于人后,行义唯恐不在于己,甚至于以行义作竞赛,以行义互相争先。
分明是一出争卖人情的闹剧,居然给硬拗成竞相行义的壮举!第二十一回,又写两位到宋家庄去捉宋江,朱仝故伎重演,独自个儿偷偷揭开大哥藏身的地窖, 去宣叙心曲:“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因此小弟赚他在庄前,一迳自来和兄长说话。”然后佯称宋江真个没在庄里,只说要 拿了宋太公去县上。雷横寻思:“朱仝那人,和宋江最好。他怎地颠倒要拿宋太公?这话一定是反说。他若再提起,我落得做人情。”
这一回题作“朱仝义释宋公明”,让我们知道了《水浒》里的义究竟是什么货色。人情是义么?像是,但不是。人情圆活,而义方正,因为义是公义,人情属 私恩。公义是内心的诉求,不期望回报;私恩最后是要算钱的,等量交换,或者加倍奉还。孟子曰:“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宋江、朱仝和雷横,这几个没羞没耻 的基层干部,照今天的话说,都是吃饭砸锅的主儿,整天盘算着人家的“好处”与“歹处”,尽干些吃里扒外、假公济私的勾当,借一句鲁智深的话说就是:“把官 路当人情,只苦别人。”
清代瓷盘上的水浒人物。(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鲁迅《故事新编》的《铸剑》里,少年称人为“义士”,那人严冷地说:“孩子,你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仗义,同情,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 了放鬼债的资本。”从宋江、朱仝、雷横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放鬼债的资本家,怎样攒人品,聚人气,市私恩,坏大法,假仗义之名,行渔利之实。
牟宗三的《水浒世界》一文我极是佩服,其中讲到好汉们的义气,我原也同意:
在积极方面,他们都讲义气,仗义疏财。消极方面是个义字,积极方面亦是个义字。义之所在,生死以之,性命赴之。天下有许多颠连无告者、弱者、残废 者、哀号宛转无可告诉者,此种人若无人替他作主,直是湮没无闻,含恨以去。大圣大贤于此起悲悯心,伊尹之任亦于此处着眼,《水浒》人物则在此处必须打上 去。
但是,牟宗三所不屑的学究气如今却在我身上发作,我不相信了。不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都头斗杀西门庆,确是替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出头做主;林冲杀 陆谦,杨志杀牛二,也都是自身被逼到绝境的冲天一怒。但是,《水浒》里还有太多的“打上去”,所打的对象,开打的动机,都值得怀疑。李逵“排头儿砍将去” 的江州百姓不在少数,最恶劣的是劈死四岁的小衙内,连朱仝都觉得“忒歹毒些个”。值得细论的是武松醉打蒋门神一节。
武松刚解到安平寨,众囚徒便介绍了里面暗无天日的罪恶,什么盆吊啊袋压啊,种种摧残犯人的精致把戏。施恩乃孟州牢城营老管营的公子,安平寨的小霸 王。武松的一双精拳头,本来应该冲着他打上去的,但武松并不,因为施恩着人每天好酒好肉地伺候着自己,武松欠他人情了,结算方式便是替他卖命,夺回快活 林,那可是一份大产业。施恩夸说道:
往常时,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弃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都分与众店家和赌钱兑坊里。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那许多去处,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如此赚钱。
黑白通吃,真是黑恶势力的标配。但那些被收保护费的妓女们辛酸的泪水,武松何曾介怀?他自降身份,把自己变成了那八九十个弃命囚徒之一。这一回题作 “施恩义夺快活林”,与“朱仝义释宋公明”真是相映成趣。王望如的批语很到位:“独计林名‘快活’,人人得而夺之,朝梁暮晋,亦可朝晋暮梁。而必以夺之者 为‘义’,取武松感恩图报之心耳。若夫施恩之占强霸市,王法有所不贷,‘义’云乎哉!”
“快活林”的名字起得好,浓缩了好汉们的理想: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就图个“快活”,而且要“快活”成一个弱肉强食的“霍布斯丛林”(HobbesianJun-gle):
吴用道:“恁地时,那厮们倒快活?”阮小五道:“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紬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
阮小二道:“如今该管官司没甚分晓,一片糊涂!千万犯了弥天大罪的倒都没事!我兄弟们不能快活;若是但有肯带挈我们的,也去了罢。”
这些“立地太岁”和“活阎罗”们,满血负荷着赤裸裸的生物性本能和欲望。黄永厚说牛二是“只凭大自然驱使”,牟宗三则说好汉们是“原始生命必须蠢 动”。“他有那股充沛的气力,你如何叫他不蠢动?”他又说错了,因为这些好汉绝不会蠢到轻举妄动。吴学究到石碣村,假意要买十几条各重十四五斤的大鱼,阮 氏兄弟垂头丧气说只能搞到五六斤一条。吴用挑弄说是不是官家有禁,阮小五豪气干云地说:“甚么官司敢来禁打鱼鲜!便是活阎王也禁治不得!”可紧接着阮小七 便泄了气,交了底:“这个梁山泊去处,难说难言!如今泊子里新有一伙强人占了,不容打鱼。”官府禁不得,阎王禁不得,怎么强盗就禁得呢?禁得阮氏兄弟“绝 不敢去”,更不敢“打上去”。好汉们的拳头分明欺软怕硬,他们不怕官司不怕天,只怕比自己更强的强人。强不过别人呢,就一脸过屠门而大嚼的馋相,和徒有羡 鱼情的怂样子。
水浒世界是个昏天黑地的世界,无一桩官司不黑,而梁山好汉们乐于利用这黑。第二十一回,阎婆大闹郓城县,知县因为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脱他,只把无 辜的唐牛儿再三推问,“只要朦胧做在唐牛儿身上,日后自慢慢地出他。”“朦胧”两字,真有诗意。第五十回,雷横一枷劈死了白秀英,尽管朱仝“上下替他使用 人情”,却因为死者是知县的相好,“把这文案却做死了。”“做死了”便没了朦胧之美,大煞风景。紧接着下一回,金枝玉叶的柴大官人的叔叔被高太尉的堂兄弟 的妻舅占了宅子和花园,柴进蛮有把握地说:“这里和他理论不得,须是京师也有大似他的,放着明明的条例,和他打官司!”李逵这时说出一句话来,令我惊为天 人:
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
少不读《水浒》。是的,《水浒》倒不是教你动不动就“打上去”,不利于对肾上腺素的管理;而是让你把这世界看颠倒了:权就是理 (mightisright),情胜于法。官无不贪,民由来暴。败从上作,乱自下生。陆建德说《水浒》造成了他的阅读灾难,一点都不奇怪。二十年前在吐露 港畔的钱穆图书馆,我的一位姓严的学弟苦着脸跟我说,水浒中人,杀人放火,怎么能当英雄歌颂呢?我同情地看着这位患上阅读障碍的好同学,全无心肝地笑了, 还改了一句济慈的诗回答他:美不是善,善不是美。这就是/我们在世上所知和须知的一切。
可是现在,我有点倾向于柏拉图的观点了。美并不就是善,善也不就是美,但美应该是有益的,有益于城邦的伦理秩序,公共生活的正义,公民的美德,等 等。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之紧密,不可轻忽。韦恩·布斯在他的小说伦理学中,认为读小说是可贵的伦理活动,既要全情投入以想象,又需要超然作批判性反思,从而 引起共同的导向(co-duction),找到一种适合于民主社会的公共推理。对于《水浒》,我们有这样读的可能么?我同意顾随的说法,《水浒》是神品, 但它同时也属于韦恩·布斯眼中的那一类畅销书,通过粗野的情感、有时将他人看成非人的幻想来吸引读者。民主社会的话题太奢侈,当务之急是要把人情社会真正 转变成法治社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除掉你我身上的“水浒气”。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之大贤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