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个人独资企业算公司吗企业上班做多少假账算犯法

面试被问到会不会做假账时,财务人员如何巧妙的怼回去?
作为一名会计,真的不应该去做假账,但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的财务人员都会被逼着去做假帐。因此,实事求是地讲,了解如何做假账,还是很有必有的。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当面试官问到求职者会不会做假账时,如何巧妙的跨过这个坑?
面试官:你会做假账吗?
应聘者:不....我不会。
面试官:好了,你回家等通知吧!
面试官:你会做假账吗?
应聘者:会的,会的,我非常擅长!
面试官:你这个人有大问题!不知道做假账是犯法的吗?好了,你回家等通知吧!
只想弱弱的问一句,我做错了什么?
以上回答,不管是哪一种,都只会让你口瞪目呆地滚出面试官的视野。
如果你说:“会”,他肯定觉得你这人不够诚实守信,缺乏职业道德,竟然连假账都敢做,公司的风险谁来担,快给我马不停蹄地滚!
可是如果你说:“不会”,他又会觉得你没能力,连做假账都不会还做什么会计,难道不知道不会做假账的会计不是好会计吗?公司如何给予厚望呢?
真真是让人左右为难啊!
其实,面试官出这道题并非要为难你,而是想要考考你的情商与智商。这道题牵扯到能力、道德和法律多个层面的东西,简单的“会”与“不会”绝对不是面试官想要的答案。他既想招一个会合理避税,懂节约成本,能为公司创造最大利益的会计;又希望这个会计能够明白,做假账无论是从职业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来说都是不允许的。
其实机智的回答可以这样说(职场老油条也受用哦):
首先,谢谢您提出这个具有考验性的问题。其次,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财务工作者,从能力上讲,我会做假账。但是从道德上讲,我不会作假账。做假账,不仅有违职业道德,而且还是违法的。所以,我会深入到企业业务中去,通过业务的财税筹划,达到不做假账但胜做假账的效果,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最后,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证明给您看。
这样的一个回答,既体现了自己财务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为公司节约成本的决心,这是每个HR都乐意听到的答案!
最后来了解一下做假账的手法:
1.成本费用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
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另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
2.费用资本(产)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账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为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被人工虚拟,进行操纵。
3.费用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
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另有选择性地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原因:同第3点。
5.成本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8.收入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9.收入负债化/支出资产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暂时挂帐为其他应付款,或将支出暂时挂为其他应收款,达到推迟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10.收入、成本、费用虚增/减
操作方法:人为虚增或虚减收入或成本或费用,或虚减收入。造成进行差错调整的依据。达到纳税期拖延或其他目的。
11.转移定价
操作方法:与外部交易方进行人为价格处理,达到转移定价的目的,将价格降低或提高,以其他费用的方式互相弥补进入各自小金库,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12.资产、负债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固定资产中的资产类别名目转变,改变其折旧年限;将应收帐款挂其他应收款,或预收帐款挂其他应付款等手法避税。
13.虚假交易法
操作方法:以不存在的交易合同入账,造成资金流出,增加本期费用,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
14.费用直抵收入法
操作方法:收入因涉及流转税,在收入确认前即彼此以费用直接抵消,达到控制流转税目的。如将商业折扣变为后续期间降低售价。
15.重组转让法
操作方法:利用股权转让、资产转让、债务重组等进行资金或收入转移达到避税的目的。如将公司的资金转移,达到破产赖帐等目的。
16.私人费用公司化
操作方法:将私人的费用转变为公司的费用,即达到降低私人收入个税应纳税额的目的又增加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费用的目的。如:将个人车油费在公司处理,将个人房租费在公司处理。
17.收入/成本/费用转移法
操作方法:分立合同,将收入或成本,或费用转移至其他公司或个人,达到差异税率处理的目的。或将各公司的费用进行填充报销,小金库补偿,达到各自平衡有限制的费用。
18.虚增流转过程
操作方法:在流转过程上下工夫,多一道流转过程,收入额多一道,各有比率限制的费用可扣除范围增大。或可虚拟出部分费用,如将资产由公司借款给个人买下,由公司租赁个人资产,无形增加租赁费用。或利用委托收付款等方式。
19.利用金融工具法
操作方法:利用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工具进行难以控制未来价格的交易。将交易时价格控制在低水平,交易后成为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避免部分流转税。
20.集团化操作
操作方法:利用集团化操作,达到国家批准的部分集团化统一纳税公司的操作模式的目的。将集团内各公司的费用平衡分配,达到统筹纳税的目的。
如:如借款变成收到其他公司的定金处理。将利息产生的税金避掉。等等不一而足。
看完上面的21种方法,别说我教你做假帐,我教你的是了解这些假账手法,但真诚地建议你不要去做假账,道理很简单,就是如果你做了,只是暂时可能不出问题,事后被抽查出来是尽早的事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只要自己身边出现了一点不适因素,一些生存本能就会受到刺激,从而给我们的健康和
在一个一切都可以买卖的社会里,金钱能买到的东西越多,贫穷和富足的差距就越大
今日搜狐热点今日律师风向标:
我是一个收银员,做假账了700块钱,老板发现了要求五倍罚款是否犯法,700块钱已经补上。
我是一个收银员,做假账了700块钱,老板发现了要求五倍罚款是否犯法,700块钱已经补上。
wl9753jkde
律师回复区
你好,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你好,不合法。
建议协商解决
你好,单位无权罚款的
你好,公司制度怎么约定的,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确定责任
你好,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确定责任
看公司制度怎么约定的?
看公司制度是如何约定的006
你好,这是不合法。
你好,不合理,可以去劳动局投诉。。
以上回复,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马上咨询在线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770人
今日回复问题:1385个
相关文章推荐
共帮助过3916人
共帮助过3932人
共帮助过4636人
共帮助过4278人
共帮助过4059人
最新法律咨询
相关律师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拿回扣犯法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会遇见拿回扣的事情,那么拿回扣犯法吗?接下来,小编为您整理了拿回扣犯法吗,拿回扣多少钱算犯法,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吃回扣...等文章,欢迎阅读。
1 不少人因工作便利性而有机会拿到回扣,对于他们来说金钱的诱惑是比较大的,白花花的银子面前很多人也不会拒绝,于是在有得拿回扣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特别的开心。那么,拿回扣犯法吗?华律网小编带你了解关于拿回扣的知识。
拿回扣犯法吗?违法。 根据法律规定,在回扣问题上成立受贿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收受回扣的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单位人员受贿罪)或者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2 拿回扣的人非常多,很多人都以为拿回扣是正常的,反正大家都去拿回扣,自己不拿不显得很吃亏。其实拿回扣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一旦拿到钱超过了相关的数字,就有可能会判刑。那么,拿回扣多少钱算犯法?
拿回扣多少钱算犯法? 1、这个要看你是什么身份了,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回扣,数额达到5000元的,有可能构成受贿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3 不少企业员工会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而吃回扣,采购人员是最为常见的对象。老板或是其他的员工如怀疑某某员工吃回扣的话,必须要有相应的证据去证明。那么,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吃回扣?华律网小编带你了解吃回扣知识。
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吃回扣?录音或者照片等。 吃回扣多少钱算犯法 1、这个要看你是什么身份了,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回扣,数额达到5000元的,有可能构成受贿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4 在生活中,有的公司人员可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拿取别人的回扣,为了隐瞒真相,可能会做假帐,这是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那么,在法律上,拿回扣做假账犯法吗?今天,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回扣是指卖方从买方支付的商品款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买方的价款。按照是否采取账外暗中的方式,回扣可以简单分为两种,即“账内明示”的回扣、账外暗中的回扣。 做假账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应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我国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国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刑法等均对做假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行政处罚还是
最近更新:
专业律师解答
你好,应该及时报警处理。 去报警吧。 让警方来处理吧。 能给老百姓一个说法
热门专题推荐
根据您的需求选择服务
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进行阅读文章后咨询律师用户与律师的沟通效率可提35.7% !
全国刑事辩护律师查找
自媒体文章用收据对内做假账属于犯法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用收据对内做假账属于犯法吗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小公司上班 该公司是经营五金类的 我同事因为上班的地方只有一个人 老板平时都不在 就自己偷偷拿一本收据开单给客户 自己写给内部报钱的时候就写小点来赚取利润 一个月大概获利 这样子属于犯法吗 捉到了会有什么后果?
大家觉得被捉的机会大吗 天天卖这么多东西 要查恐怕也不好查吧
我有更好的答案
和公安机关立案和不立案的微妙关系。如果老板发现后碍于恳求也许就让他赔点钱就算了,嘿嘿拿稳这一点也不怕他,如果报案如果公安机关立案,那么对不起你朋友必定被判,所以税务、国家审计。根据金额大小三年以上五年以前是基本的。但我觉得就算被老板发现也不一定他就报案,因为他所销售的物品是否根据物价局定价,是否报税完善(开收据就是变相逃税的一种方式)首先自己就违法在先,等监察职能部门不会觉察。就算被发现都是被老板发现,这里就出一个报案与不报案此属于经济诈骗!因为他开的并不是发票而是收据
采纳率:43%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被老板发觉是迟早的事儿~~~~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口袋……你说算不算违法?
违法的很明显
只要税务机关一来就能看出来,作假帐总得像点吧!!!这样不行
LZ你回去多劝劝吧!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啊!
当然是犯法的啦!收据上有公章的啊!而且自己还获利了!
当然属于犯法了,捉到后老板会报警,你的人生就会有污点.还是不要做的好,拿干干净净的钱睡觉也踏实,是吗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做假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空壳公司做假帐向银行贷款犯法吗-宜人贷问答
空壳公司做假帐向银行贷款犯法吗
问题分类:
请输入验证码
如果银行要求还款,公司还不上款,银行起诉的话,担保人负有还款责任。也就是你朋友要代公司还款,然后你朋友可以追诉公司还款
回答者:g***8 |
银广夏7.7亿泡沫制造始末
  ●新华社记者
  近日,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发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其最近4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亿多元,虚增利润7.7亿多元,并要求其对以往财务报告实行纠正。银广夏造假案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此案2001年8月被媒体披露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参与了调查,目击了调查组层层揭开银广夏造假之谜。
  铁证如山,罪责难逃银广夏造假被彻底揭穿
  去年8月3日,中国证监会对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立案调查。8月6日,调查组进驻银广夏,对公司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初步认定银广夏存在造假问题,“重灾区”是银广夏控股公司天津广夏公司。
  8月10日,调查组直奔天津广夏。只见大门紧闭,厂区了无生气。调查人员检查了制造银广夏“神话”的超临界萃取车间,看到设备已停止运转。查账时发现,天津广夏1998年及以前的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公司负责人对此不能作出合理解释。
  调查组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艰苦的调查。通过对天津广夏的销售收入、原材料购进、生产成本、存货等进行全面调查验证,对财务账簿记录、原始凭证逐笔核对,并到银行、海关、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调查询证,取得充分证据材料,查证了天津广夏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中的发现让人大吃一惊: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天津广夏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采购原料合同、购货发票、银行汇款单、出口销售合同等100多份关键财务文件。用调查人员的话说是“胆大包天,不择手段”。
  在事实面前,银广夏高层管理人员承认,天津广夏造假始于1995年,造假利润从1995年的200余万元开始,发展到2000年的5亿多元,创下了惊人的利润“业绩”。而真相是:最近几年,天津广夏每年亏损1500万元至2000万元。
  为彻底查清银广夏下属公司的情况,8月23日,调查组兵分五路,赶往银川、深圳、上海、芜湖、武汉等地,对银广夏的重要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展开全面调查。随后,各路人马汇集银川,对银广夏配股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有关股份转让事宜进行专项核查,同时继续对银广夏总部进行深入调查。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调查组了解到大量事实,形成两大箱近百本卷宗,揭开了银广夏瞒天过海、大肆造假的黑幕。调查表明,不仅天津广夏造假,银广夏分布在各地的主要控股公司几乎都在利润上作过手脚:上海广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虚假确认电视片广告收入、拍摄费用等虚增利润;武汉世贸大厦(银广夏控股子公司)通过虚构售房收入等手段虚增利润;芜湖广夏公司虚增利润的手段是多计资本化利息费用、少计经营费用、多提折旧等;在深圳,被银广夏称为发展战略支撑点的广夏投资公司,实际是一家“空壳”公司;在银川,银广夏用募集资金投资时大做手脚,通过收取高额利息等方式“做大”利润。
这一个个利润泡沫串成一条耀眼的“锁链”,为银广夏的业绩“神话”不断“增光添彩”。
这是一份银广夏造假大账: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6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利润1776.1万元;1999年、2000年、2001年上半年分别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56704.74万元、894万元,当期实际亏损分别为5003.2万元、14940.1万元、2557.1万元。
7.71亿元的巨大利润“气球”,就这样通过中报、年报在股市升空,打造出银广夏“中国大蓝筹股”的形象,让众多投资者怦然心动,掉进陷阱。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新闻指出,已查明银广夏公司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的事实,查明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银广夏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证监会依法将涉嫌证券犯罪人员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发现的其他与此案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进行深入调查。
今年5月14日,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按照处罚决定,将对银广夏处以罚款60万元,并责令改正。同时,鉴于银广夏的部分责任人员已经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待司法机关查清此案后,再对银广夏的有关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
5月16日,银广夏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根据处罚决定及有关准则,请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2001年及以往年度的财务报告进行纠正。5月29日以前公布纠正后的财务报告。自银广夏公司纠正的财务报告公布之日起,银广夏股票将停止交易。
  隐瞒事项,虚假披露银广夏欺骗公众7年之久
“拔出萝卜带出泥”。在对银广夏利润造假进行调查的同时,调查组发现:银广夏隐瞒重大事项、虚假披露信息的恶劣做法“轻车熟路”,众多投资者被蒙在鼓里长达7年之久。
银广夏于1994年上市,此后先后三次配股,从证券市场“圈”走5.74亿元资金。但企业的基本制度没有转变,内部管理混乱,决策失误频频,“圈”来的钱糟蹋殆尽,最后布下弥天骗局。
这是记者从调查组了解到的银广夏欺骗投资者的一张“清单”:
早在日,银广夏董事会发布决议公告称,银广夏董事局决议出资1000万元收购深圳广夏软件配件有限公司,控股比例为75%。事实上,此前银广夏已与大股东深圳广夏文化有限公司、香港中昌国际有限公司签订资产承包合同,将大股东下属全资公司深圳广夏软盘配件公司的资产由银广夏承包经营。这也许可以算作银广夏欺骗投资者的开始。
日,银广夏董事局作出对深圳广夏软盘配件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注销的决定,但此重大事项却未予披露。更奇怪的是,在被工商部门依法吊销法人资格后,这三家公司却依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银广夏1999年、2000年年报和2001年中报中。
日,银广夏在未履行资产收购相关程序下,非法收购大股东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资产———已关停的深圳广夏软盘配件公司。这笔交易使银广夏被大股东“抽血”960万元,直接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重大事项也未履行披露的义务。
银广夏1999年年报、2000年年报均披露,1999年筹集的配股资金3亿多元已全部投入承诺的配股资金项目,实际仅投入1.78亿元,其余被银广夏董事局及其控股子公司占用及借款,其中支付董事局经费1200万元。
银广夏在2000年年报中披露,以价值4351万元的超临界萃取设备作为投资,对芜湖广夏华东玻璃制品股份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设立了芜湖广夏生物技术股份公司,公司注册资本7535万元,其中,银广夏持股44.29%,天津广夏持股35%。事实上,直至日芜湖广夏生物技术股份公司才成立,注册资本仅为3184万元,银广夏持股比例为30%,天津广夏根本没有出资。
采访中,一位银广夏高层人士向记者透露,银广夏下面有40多家控股、参股公司,在跨地域经营中出现了内部失控,一些人头脑发热、膨胀,超过企业资金、人才的承受能力。董事局的决策过程不科学,带有家族色彩,大事一般由几个核心成员商量后就决定了。
有人给记者算了一笔“糊涂账”:银广夏迄今从全国各地贷款15亿多元,通过发行债券、配股等方式融资5.8亿元。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应该保持透明度,这么多钱干什么了,形成多少资产?账目至今没有公布,不少董事和高管人员脑子里也是一团乱麻、乱麻一团。
调查中还发现,银广夏存在其它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公安机关正在深入调查。
在银广夏令人眩目的业绩表象下,是涌动的暗流。在虚假利润泡沫的遮掩下,银广夏在股市行骗多年,直至2001年8月被曝光,其“光辉形象”才告终结。
  玩忽职守,丧失诚信中介机构难称“经济警察”
银广夏骗局被揭穿后,社会各界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诸多质疑。
“如此长时间、巨额的造假令人震惊!”参加调查的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对记者说,银广夏从生产到销售、出口,一路假账走到底,性质极其恶劣,但手段却十分低劣,使的是伪造单据的老伎俩。识破也不难,只要到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和对账单位查一查,造假者就会露出马脚。但简单的造假手法为何能瞒天过海?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中天勤在审计中严重失职并非偶然。这家事务所内部管理混乱,审计态度随意,审计人员对审计目的、目标、范围以及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多数表达不清,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而且执行不力。对银广夏的审计中,他们未履行基本的三级复核制度,审阅与签发均由刘加荣一人包办,审核工作实际流于形式。
最近两年,天津广夏出现利润剧增的重大异常变化,中天勤没有觉察吗?记者调查中了解到,中天勤也曾有过疑虑,但都没有深究。从原料购买环节看,天津广夏购买批次很少,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而且一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之类,整个天津广夏厂区恐怕都盛不下。从生产成本环节看,天津广夏1999年水电费才20万元,2000年才70万元。萃取是高温高压高耗电,难道只耗这么点电费?
向被审计对象之外的第三方询证,是审计的一道重要程序,也是防止造假的关键一环,但中天勤却“忽略”了这一重要程序。调查证实,中天勤对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年末的银行存款余额,未实施有效检查及函证程序;确认天津广夏1999年和2000年虚假出口产品收入时,没有向海关询证;确认天津广夏出口产品收款金额和购买原材料付款金额,没有向银行询证。2000年,中天勤发出14封询证函,没有收到一封回函,这一异常现象却没有引起重视。
负责银广夏审计工作的中天勤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说,当时主要相信了银广夏董事局发布的公告,认为银广夏是高科技,取得巨额利润不是没有可能的。
调查中发现,中天勤不光对天津广夏的审计十分粗心,对银广夏其他子公司、项目的审计也是一笔糊涂账。对武汉世界贸易大厦的审计中,多次将已解除买卖合同的交易确认为成交。对芜湖项目预审时,已发现一些重大问题,虽向事务所作了请示,最后却不了了之。
中天勤还出具不实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确认银广夏用募集资金对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及葡萄酒项目投资金额为2.45亿元。经核实,实际投资金额仅为1亿多元。此外,中天勤对银广夏一些重大关联交易视而不见,未合并报表的控股公司达26家,共有1.5亿元的关联款未予披露。
中天勤的这些问题,财政部、证监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已基本查清。有关方面也已作出严厉处罚,涉案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已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事务所的执业资格也被吊销。
日,停牌一个月的银广夏以跌停板价格复牌,一路狂跌。经过史无前例的15个连续跌停后,才在10月8日止住跌停。股价从停牌前的30.79元跌至6.59元,近68亿元的流通市值无形蒸发,持有银广夏股票的投资者遭受重创,特别是中小散户欲哭无泪。
银广夏造假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在中国股市发展史上,银广夏将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失信情结”。唯有痛定思痛,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唯有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才能推动中国股市尽快摆脱银广夏阴影,走上健康规范发展的轨道。
《国际金融报》 (日第一版)
回答者:g***3 |
您目前处于未登录状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独资企业清算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