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待工作:付出不亚于别人努力的感想任何人的努力

怎么对待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中外管理文章
怎么对待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内容概要:
1. 成型成功了,而且非常理想。
2. 发明创造来源于99%的汗水和1%的灵感。
3. 这些现象告诉我们真理,我们必须具备提炼这种真理的能力。
作者:曹岫云
怎么对待工作?
稻盛先生有一句口头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人总是要努力的,但如果比我们更聪明的人,又比我们更努力的话,我们就没有机会取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努力呢?什么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呢?
努力的重要性:
能力进步靠努力
努力还塑造人格
拼命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
“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难免让人望而生畏。但是稻盛先生却说:“做到这点很简单,只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行”。那么不喜欢又怎么办呢?稻盛说:“只要转变心态就行”。
稻盛先生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改变心态的努力,从怨天尤人到投入工作
人生的迷茫
稻盛1932年出生在日本鹿儿岛一个平民的家庭里,兄弟姐妹7人。稻盛13岁小学6年级时,挫折灾难可以说接踵而来。
有一次班主任家访。从离学校近的学生家庭开始,一家一家访问过来。稻盛家离开学校最远,稻盛和他母亲要在家门口等待老师。那天老师进了一位同学的家老半天不出来,稻盛等得心焦,就溜进那家,看到老师和家长正围坐在桌旁,津津有味地吃着点心,聊得正开心。待聊够了,老师才在同学母亲的陪伴之下,慢慢走出来。这位母亲穿着体面的衣衫,带着漂亮的首饰,同稻盛的母亲完全不同。
因为老师在这家呆了一个多小时,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最后总算转到稻盛家,和在门口恭候多时的母亲没说上几句话,老师就匆匆地告辞了。
有的同学家可以聊一小时,有的同学家只简单打个招呼就敷衍过去,稻盛看到老师不公平,心里很反感。
第二天注意观察,又发现老师对这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果然格外热心。比如上课时老师说:“大家有什么不懂,可以举手。”只要那个孩子一举手,老师每次都会一直走到他课桌旁,用亲切的口吻耐心地讲解,循循善诱,体贴入微。
于是稻盛和几个爱捣蛋的同学串通一气,每当老师讲不懂可以举手时,大家哗的一下全举起手来。“你们这些捣蛋鬼从不好好学习,你们懂才怪呢。”老师一句话就把大家打发过去。
这些捣蛋鬼更加觉得老师不公正,但是对老师没别的办法,他们就一起来欺负这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发泄不满。有一次,捣蛋鬼中有一位用球拍将这个小孩的脸打破,家长看到伤痕再三追问后,他才将受欺负的事全盘说了出来。
第二天一到校,稻盛就感觉气氛不对,平时围着他转的几个小喽罗一个没看到。糟了,稻盛预感要出事,正惶惶不安时,就被叫到办公室,进去一看,几个同伙果然在那里规规矩矩站成一排。看样子,老师早一个个审问过了。让稻盛惊奇的是,他们居然异口同声,都咬定“是稻盛指使的,是稻盛让我们欺负他的。”这些小家伙平时争先恐后要拍稻盛马屁,一旦有事,马上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就是人心,小孩也不例外。这样老师一腔怒火就全部集中到稻盛身上。
“你说,为什么要欺负同学?”
“因为老师不公正。” 稻盛说出了压在心底的不满,提到家访和课堂举手提问的事。
话音未落,老师重重一拳已经打到稻盛脸上。你这个混蛋,干了坏事,还把责任推到我这个老师头上,你也太狂了。老师气得面孔也扭曲。稻盛虽然脸上火辣辣地痛,心里却坚持“老师偏心,自己没错。”他的身体本能地向后退缩,眼光却毫不躲闪,始终瞪着老师。这个目光更加激怒了老师,于是老师又一记重拳将稻盛击倒在地,立即又揪住他的衣领把他拽起来,左右开弓连打了几个耳光。
最后老师把稻盛母亲叫到学校,母亲不知所措,老师历数稻盛的罪状:“稻盛妈妈,你这个儿子是我们学校有史以来最坏的坏蛋,对这种坏蛋学校决不会批准他毕业。他本人还打算考鹿儿岛一中,你们干脆死了这条心吧,受了这次处分,别说鹿儿岛一中,哪个学校都不会要他。”
老师写的毕业评语不好,另外,也有稻盛自己不用功的原因吧,结果小学考初中连续两年没考上鹿儿岛一中,对于生性敏感又好强的少年稻盛来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看到那些富家子弟以及曾是自己手下喽啰的同学,他们身穿鹿儿岛一中的校服神气活现时,稻盛又羡慕又妒忌又不服气,愤愤不平,痛苦到了极点。
第一次中考落榜后,13岁的稻盛又患上了肺结核,肺结核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疾病。
到这年(1945)6月,美军对鹿儿岛狂轰烂炸,稻盛家也被炸成了废墟。稻盛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贫困。
第二年考一中又没考上,加上在病中疗养,稻盛已经心灰意懒,不准备再考了。这时候一位热心的老师上门鼓励,“是男子汉就别泄气,天无绝人之路。”病中的稻盛总算考上了当地一家垫底的初中。后来由于学制改革,初中升高中不需要考试。在高中阶段,稻盛很用功,那时他懂事了。但在高考时,第一志愿大阪大学又没考上,最后只进了刚刚创办的鹿儿岛工业大学,专攻有机化学。
临近毕业时,因为朝鲜战争刚结束,日本经济不景气,大学毕业生,没有后台照样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稻盛在就职面试屡遭失败的情况下,非常焦急,非常沮丧,他甚至产生过加入黑社会的念头。稻盛曾经在鹿儿岛繁华街的暴力团事务所门前徘徊。他想:“难道自己做过坏事吗?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让自己这么倒霉?”“既然世道如此不公,既然穷人无法正常就业,倒不如干脆参加暴力团,比起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暴力团不是更讲义气吗?自己力气也不小,练过空手道,做个知识型的暴力团员或许更有出息。”
稻盛后来说:“如果当时我跨进了暴力团的大门,我就可能成为一个略有名气的黑帮头目,因为我有热情,也不缺乏能力。但因为这是反社会的,如果误入歧途,可能我现在还在监狱里呆着呢。”
后来幸亏大学班主任的推荐,他才进了京都的一家陶瓷企业“松风工业公司”当技术员,研究新型陶瓷。但这家企业连续10年亏损,经营情况十分糟糕,连工资也经常拖延。有4名大学生同稻盛一起进厂,他们碰到一起就习惯性地发牢骚,不久这4名大学生先后都跳槽了。稻盛也想辞职,但他的哥哥反对,要走也无处可去。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技术员,应该怎么做才对呢?稻盛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个面临的问题。
也曾怨天尤人
对老师对学校、对父亲对家庭、对病痛对命运、对社会对世人、对工作对企业也曾牢骚满腹。
升学不如意,患上肺结核,遭遇战争,找工作难,好不容易就职的单位,又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稻盛说:“我的青少年时代,可以说是灾难重重,残酷的命运无情地捉弄我。我憎恨灾难、我牢骚满腹。公司的研究工作不顺利,人际关系不和谐。我的心伤痕累累,隐隐作痛,我不知道怎样缓解这种痛苦。”
人生的迷茫,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信息爆炸、社会复杂、价值观多元、人生迷茫,怎么办?
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之下,稻盛当然可以继续发牢骚说怪话,怨天尤人,他有足够的理由和言辞,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味地说老板坏话,骂社会不公平,嫌家里穷困,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整天想消极的事,除了使自己心情更加消沉之外,没有任何价值。既然没办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我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吧,先摆脱不良情绪,静下心来,投入眼前的研究开发,把本职工作做好再说吧。
稻盛开始这么想了。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一旦想法变了,心情就轻松了,于是就全身心投入研究。由于排除了杂念,心灵处于纯粹的状态,就很容易发现事物的真相。过了不久稻盛的研究有了成果,受到了上司的表扬,他就更加喜欢研究工作,同时也产生了自信。于是,他就越发来劲,为了节省回宿舍的时间,干脆把床被锅碗都搬进了实验室。废寝忘食,结果他的研究成果更加显著。
从这时候开始,稻盛的工作和人生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投入工作然后喜欢工作,因为喜欢而更加投入,因为投入而更加喜欢,朋友们,我们的人生中如果出现这样的循环,如果这个循环持续不断,我们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就是说从怨天尤人到埋头工作,从不喜欢陶瓷这个行业到喜欢这项工作,稻盛说:这个心态、这个习惯的改变,“迎来了我人生的转机”,“使我周围的世界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稻盛先生一生的巨大成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全神贯注的努力
所谓全神贯注的努力,是指努力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一心不乱。
当时,在松风工业,分配给稻盛的研究课题,是要开发耐高频、耐高压的陶瓷新材料。课题的难度是材料的纯度和粘性的矛盾问题。传统的陶瓷使用长石粘土,有粘性,可以做成各种形状,但因为含有杂质,达不到所需要的纯粹的物理性能。有一种矿物质粉末,是氧化硅和氧化镁的混和物,它的绝缘性能很高,但因为松脆,像沙子一样没有粘性,加水也无法成型。当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无论如何非解决不可。稻盛吃饭也想、走路也想、睡觉也想,念念不忘地想。同时他用各种比例,把粘土和这种矿物质配比做实验,天天做、天天想,全神贯注,但结果还是不理想,千方百计,千思万想,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但有一天,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在一分钟之前根本预想不到、也不可能想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
那天晚上,稻盛回实验室,因为灯没开,在过道里,稻盛被一个容器绊了,差一点跌倒。他无意识叫起来:“谁把这东西放过道里了!”原来是前面一个技术员做别的实验以后没收拾好。稻盛开灯一看,皮鞋上沾上了一层粘糊糊的松香树脂。
“就是它!”稻盛打了一个激灵。他立即动手,用铁皮敲成一个锅,在鍋里放进矿物粉末,加进树脂,加热后像炒饭一样拌匀,然后放进模具成型。成型成功了,而且非常理想。因为在矿物质粉末的表面附上了松香树脂的薄膜,那是有粘性的,可以帮助成型,成型后的半成品在烧制时,树脂全部挥发了,成品中不留任何杂质。这个问题以这样的方式解决。
新材料开发成功,不久拿到了松下电器的订单,开始批量生产电视机显像管中的U型绝缘体。松风工业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稻盛说:“用有机物的松香树脂帮助无机物的矿物质粉末成型,现在成了常识,但在全世界第一个发现它的是我。然而,当时在我头脑里闪过的这种灵感,并非出于我个人的实力,在我偶然绊上松香树脂容器的一刹那,是神给了我启示,让我产生‘思想的闪光’。神看到我日日夜夜、呕心沥血、苦苦钻研的样子,心有不忍,可怜我,故意让我绊交,赐予了我最高的灵感,我想事情就是这样。”
全世界专家权威解决不了的难题,那么让人头痛的问题,就凭那一瞬间的一个灵感,居然一下子就解决了,居然以这么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也就凭这个发明,一个陶瓷行业的新手,25岁的稻盛,一跃而起,成了这个行业的名副其实的高手,顶级专家。
既无精密设备,又无理论指导,京都一家破旧的陶瓷工厂,一个无名小卒,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赤手空拳,居然搞出了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有人说这好比中彩,是偶尔的幸运。连稻盛自己也认为这完全是偶然的,这样的好事以后不可能再有第二次。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好事,这样的幸运后来竟然是接二连三地来。
有个客户要求的产品就是一个正方形的薄板上有几个孔,工艺很简单。但就因为厚度小,很薄,所以高温烧制的时候,零件就变形,翘起来。后来分析原因,是压制成型时,上面压力大,下面下力小,零件上部粉末密度密,下面密度稀,所以在高温下就变形。原因找到了,技术上却解决不了,无论怎样改进机械或模具,要做到压力上下完全均匀,不可能。那么与客户合同已经签了,如果到时不能供货,问题就大了。另外,作为技术员,解决不了这种技术问题,是一种耻辱;作为经营者,制造废品的经济损失不堪负担。
稻盛非常着急,在炉子上打了一个孔,反复观察零件在高温下变形的状况。果然温度高了,零件像鱿鱼一样翘曲起来。眼睁睁看着,无计可施,稻盛不由得祈祷,求求你了,不拱起来行吗?看到产品不听话,稻盛心中突然产生强烈的冲动,忍不住要将手伸进炉内,从上面将产品压住,不让它弯曲。
炉内是一千几百度的超高温,手实际上伸不进去,尽管如此,稻盛无意识中还是不知不觉就想把手伸进去。这时,稻盛好像听到产品对他说话了:“你不是要压住我,不让我拱起来吗?那压住不就行了吗?”就是说,稻盛想用手从上面将产品压住的瞬间的冲动,忽然给了他启示,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而且解决方法特别简单,几乎不花成本,用耐火的重物压住产品,就烧制出了完全平整的合格品。
稻盛是一个喜欢思考问题的人,这样的灵感发生了多次,稻盛就想,这是为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物质文明的进步来源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源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来源于99%的汗水和1%的灵感。但99%的汗水未必会产生那1%的灵感。那么,灵感来源于哪里?
这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能建立起一种新的哲学。
稻盛认为,这种灵感来源于强烈的愿望和纯粹的心灵。
稻盛说:“我原本是技术员,从事精密陶瓷的研究开发,每天都要反复做实验。为了从实验中发现真理,就必须冷静地、周密地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这些现象告诉我们真理,我们必须具备提炼这种真理的能力。
我认真专注,死死盯住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拼命努力去发现现象所要告诉我的真理。
用这种态度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产生一种感觉,就是说,为了看破现象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那么,映射出这种真理的我们的心灵这面镜子必经纯粹透明。
如果我们心存杂念,或者持有某种先入观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如实接受现象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
心纯见真,只有心纯才能见真。把事物的真理与自己的心灵相连结,这就是稻盛的“哲学的灵感”。
除了科学的灵感之外,稻盛还有哲学的灵感。
这让稻盛超越了所有科学家、所有的企业家。
线上支付,立减一千,仅限五席!
本文「怎么对待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转载自网络,作者中外管理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如何理解稻盛和夫之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理解稻盛和夫之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很多人都在学稻盛和夫,学稻盛哲学,但往往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并将哲学融入自己的日常,我想把自己学习过程中,随手写下的一些感悟,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们很难知道别人都付出了哪些努力。也不是一份付出就会收获到我们想要的那一份收获。 这要看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效果和生活状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
pmt2007 .cn/u/213853.html
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
关注好友人气:
好友关注人气:
精彩博文推荐
稻盛和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稻盛和夫,阿米巴,阿米巴经营,阿米巴经营培训,阿米巴经营模式
&经营十二条&第四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 我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京瓷&仅用40年,就成长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除&努力&之外,可说别无他因。但是,京
瓷的&努力&不是普通的努力,而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做这种程度的努力,决无企业今日的繁荣。
& 京瓷创业之初,既无足够的资金和设备,又无经营的经验和实绩,唯一的资本,只有无尽的努力,真可谓夜以继日,昼夜不分,努力工作,濒临极
限。我召集干部开会,说:&我虽然不太懂企业经营是怎么回事,但可比作马拉松,是长距离、长时间竞赛。我们是初次参赛的非专业团队,而且起
步已迟。包括大企业在内的先头团队已跑完了全程的一半。反正是无经验、无技术的新手,出发又晚,不如一上场就全力疾驰。&
& 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马拉松,或许中途倒下,或许跑不动了落伍。但是,与其参加没有胜算的比赛,不如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即使坚持不长,也要
挑战一下。幸运的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居然适应了高速度,用这高速一直跑到了今天。
& 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努力才配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 问诸位经营者:&你们努力吗?&大家会答&我们尽了自己的努力&。但是企业经营就是竞争,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的努力就不奏效
,我们就难免失败和衰退。
& 仅仅是&尽了自己的努力&这样的程度,公司不可能发展。要在&血雨腥风&般残酷而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获胜,获得成长发展,就必须是&不亚于
任何人的努力&。
&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必须每天不断地持续。千万不可忘记,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一步一步、踏实努力积累的结果。
& 京瓷靠生产日本某大电器公司电视机显像管所用精密陶瓷部件开始创业。因为这种产品加工非常困难,当时日本只有京瓷能做。尽管如此,每个的
单价极便宜,一个只卖9日元,客户订货批量却以几万个、几十万个为单位。精密陶瓷部件所用材料虽然先进,但同陶瓷器皿的烧制一样,生产过程
很普通。将原料粉末成型凝固后,放进炉里高温烧制。这样的作业周而复始,不断重复,不断生产。
& 当时常想,只卖9日元的廉价产品,只是大公司的下级工厂,只是一味地努力生产,怎么可能变为大企业呢?
& 但是揭开迄今为止大企业的成长发展史,就会明白,它们都从小事业开始,点滴积累,不断创新,踏实努力,坚持不懈,才有后来的辉煌。一开始
就想抓大商机,或想靠偶然碰巧的生意发财,都靠不住,都长不了。企业发展的要诀一点不难:认真做实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持续付出不亚于
任何人的努力,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如此而已。
&8月28&30日*广州;9月18&20日*上海 阿米巴经营模式《总裁训练营》,欢迎关注柏明顿微信号:pmt
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 的更多博文
所属自分类:
阿米巴经营模式
(279) | 分享数
(0) | 转载数账号(邮箱/学号/手机号)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二零一四写给自己的一些话
& &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稻盛和夫(日本四大经营之圣)说是为了修炼灵魂,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拥有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之前看过这句话,完全没有思考,所以也就没有产生记忆。当把他的《活法》四部书读完之后,才发现真理总是朴素而掷地有声的,就像大家都在想着法子怎么拼爹怎么攀关系怎么圆滑处世的时候,其实为人处世的精髓就是那些平凡的字眼:感恩、勤奋、诚实、正直、担当、乐观、上进、行善积德、与人方便、无害人之心、不制造矛盾等。人要超凡就应该学着去坚守一些平凡的东西,不要太善变,见风使舵。记住: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是逆风。
& & &大部分时间大部分人都被这个社会给裹挟了,开口闭口就是车子房子票子,所以造就了无数人的焦躁迷茫无聊空虚。不否认,初入社会的我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眼中只有这些物化的东西,可当有一天你发现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之后,阅读完一本好书你会感觉彷佛是打开天窗看到了明澈蓝天和明媚阳光,拥有一种心灵透亮的清澈感觉。随之而来的便是马太效应(贫者更贫,富者更富)了,当你心境变了,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工作有条理有效率,领导同事都喜欢你了,生活有情趣有意义,情谊更坚话题更多了。当你强烈意识到是为自己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事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工作的压力不再是来自领导布置的任务而是发现自己能力不足必须不断充电的危机感;当你懂得为自己生活,之前的种种想法不过是为了掩而不是掩饰自卑满足虚荣的攀比心态,既然明知不拼爹不二代短时间是不可能物质上暴富的,何不花更多的精力做这个时间更应该做的去修炼灵魂,提升自我呢。当你能力提升到一定层次,灵魂修炼到一定高度,你会发现之前强求的必定是水到渠成。珍惜当下,每一天都要极度认真!
& & &之前以为能看点书就很牛了,见识多了你才发现月读一本,周读一本,日读一本的大有人在。坚持是一种恐怖的力量,尤其是当它形成一种习惯之后。从不否认自己是一个情商智商都极其普通甚至属于偏下的那个档次。心中一直坚信吃亏是福,被人欺负那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一直坚守的信条就是做到了才分享,做不到就别瞎说,空谈误国,大话很容易误人一辈子的。毕业后自己一直在坚持的习惯有:
1、确保晚上至少一个小时阅读时间;
2、早起晨读30分钟左右;
3、早上手写一篇日记,20分钟800字左右;
4、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刷牙洗脸上厕所、走路坐车吃饭、非脑力工作比如大量复印、跑腿)听书,每天至少会有一小时;(多说几句:坐车的时候听书比看书看报好多了既可保护视力,也可以闹中取静,效率还超高,只是别坐过站了)
5、两个高效工作时间段:9:00-11:00和14:00-16:00,全神贯注处理最紧急最重要的工作(休息日除外);
6、下班前15分钟总结当日工作编写明日计划安排(休息日除外);
7、每周打个电话回家。
& & & 中途夭折的习惯有英语学习(目前工作需求性不强)、运动30分钟(时断时续)、冷水洗澡(自从有了热水器就没经得住诱惑)。
& & &其实一切习惯的源动力都来自于读书,每当有所松懈的时候,换一本励志内容的,满血复活。读书其实是一个反复坚持,是一个“渐修”带来顿悟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Keep hungry &stay foolish”乔帮主的名言,当你对目标始终保持一种强烈饥饿感,你最终会发现你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饥饿感具体描述不出来,但有个切实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前段时间周末帮之前同事换宿舍,看见他桌上有本书——稻盛和夫的《活法壹》,一个人搬完那些东西已经累得不行(也可能是缺乏锻炼的原因),但硬是花了几个小时一口气把这本书给看完了,因为内容非常好所以紧接着就把稻盛和夫所有的书都给下载了,列入计划中,这段时间一直在读。想告诉大家:永远别小看自己,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 & & 紧接着将要执行的400本书单主要是三大块:日本四大经营之圣所著及有关的书籍30本左右;企业管理及个人管理相关书籍30本左右;孙晓韫所著《跟北大清华学生一起读60本青年必读书》,弥补一下大学的空缺,同时也算是响应号召提高所读书籍的质量,心境变了是时候读些文学与哲学类的书了。
& & &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计划分享呢?马云说读过很多书的人最好不要跟别人说,因为别人会考你。可是当国家都要将读书立法的时候,可见这个国家的阅读状况严峻到了什么程度。不再是满足虚荣心了,将我的行动计划告诉朋友们,让你们来督促,一起往上走。
(本文版权归作者及三茅人力资源网所有,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善良·丰富·高贵
专家最新作品
史为建老师
陈权高级顾问
俞波清风徐来
HR哥李江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付出不亚于别人的努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