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孔子和道家老子的境界是解脱的境界吗

(易学研究者)
(为你写诗)
(东方号声)
第三方登录:老子与孔子:根脉相连--人民政协报
■在老子与孔子思想最大差异之处,往往隐藏着同一性。“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和逻辑基础,也是区别老子与孔子思想的显著标志。然而,就在“道”这一范畴中,可以找到老子与孔子思想的交集———
老子与孔子:根脉相连
在中国,真正能够塑造中华民族人格,影响社会政治经济进程,具有宗教性质的思想流派,只有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南北朝刘勰就曾指出:“道者玄化为本,儒者德教为宗,九流之中,二化为最。”春秋战国时期有“诸子百家”之说,这是对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的总称。据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统计,先秦时期数得上名字的有189家,著作4324篇。大浪淘沙,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光的流逝,那些保守陈旧的思想家及其流派消失了,留下的是生命力比较强健的思想流派。还是这个班固,明确提出了“十家九流”的概念,“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即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由于小说家已没有影响,这就有了“九家”或“九流”概念。历史发展证明,道家、儒家生命力在九流中最为强健,其余七家,要么像墨家那样消失了;要么像法家那样式微了。当今中国,只有道家、儒家思想仍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习惯和行为路径。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既是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骨髓的基因,又是左右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每当中华民族面临振兴崛起的关键时刻或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志士仁人或赞叹或批判、或问道或问仁,回过头去请教老子与孔子,希冀从他们那里获取精神食粮、智慧清泉和前进动力。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比较研究老子与孔子、道家与儒家的思想。这些比较究其异者多,求其同者少,普遍认为老子与孔子是两个对立的人物,道家与儒家是两个对立的思想体系。诚然,无论是基本概念还是思想范畴,无论是逻辑体系还是理论架构,老子与孔子、道家与儒家都是差异大于同一,差异是基本的。但是,差异并不否认同一,更不意味着泾渭分明的对立。1993年湖北郭店出土的战国竹简,计有730枚、13000多个文字,包含着十六种古籍,其中三种为道家著作,一种为儒道共同的著作,其余为儒家著作。在三种道家著作中,有《老子》甲乙丙三组竹简。《老子》与儒家经典一同出土,说明早期道家与儒家应该有着联系和交流,尤其是竹简《老子》第十九章是“绝知弃辩”、“绝巧弃利”,而不是传世本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更说明早期道家与儒家并没有那么严重的冲突。当然,对于思想史而言,郭店竹简并没有提供足够资料,推翻差异是道家与儒家关系的基本论断。这并不妨碍比较研究老子与孔子,发现其存在的同一性和共同特点,从而加深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辨析道家与儒家一些重要的价值取向和伦理标准。据先秦史料记载,老子与孔子有过多次交往,《庄子》一书详述了老子与孔子的四次交往,《庄子·田子方》记载“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描述两人讨论“游心于物”问题。《论语》记载:“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如果“老彭”指老子和彭祖,可见孔子与老子关系之密切。在老子与孔子交往中,两人非但没有互相贬斥,反而是互相研习,相处十分融洽。《庄子·天运》篇可分为七个部分,其中三个部分都是关于老子与孔子的交往,第七部分记载:“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从这一史料可知,老子与孔子似乎有一次长时间的相处和集中讨论,老子之论深邃而飘逸,孔子所得欣然而窃喜。更重要的是,对于老子思想的传播,孔子发挥了重要作用。《礼记·曾子问》有四处记载,都是孔子复述老子的思想观点,即“吾闻诸老聃曰”。这一方面说明老子思想对孔子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则起到了传播老子思想的功能。《论语》一书也有类似情况,“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以另一种眼光看待老子“报怨以德”的观点,客观上也起到了传播作用。当然,我们记述老子与孔子的交往交流,目的还是为了探究两人的共同点和思想的同一性。背景相同。这不是直接比较研究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内容,却是研究两人思想关系的重要前提。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约长孔子20余岁,他们生活在大动乱、大变革的春秋时代。由于生活年代相同,就有了可比性,也就构成了老子与孔子同一性的多种表现形式。面对同样的历史趋势,这就是春秋的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政治体制由君主、贵族等级分封制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全国局势由分裂趋于统一,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日趋融合。身处同样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就是乱。西周灭亡,都城东迁,周王室衰微而愈加溃败,统治秩序日益败坏;诸侯争霸不已,征战讨伐、攻城掠地,春秋初期140多个诸侯国逐步演变为14国,尔后相继出现了所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纲纪解纽,周王室与诸侯之间是“大宗”不尊和“小宗”叛乱,诸侯国内部是弑君杀父、内乱不止;礼崩乐坏,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失效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瓦解了,新生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老百姓不仅朝不保夕,而且无所适从。这些乱象的集中表现就是战争,“春秋无义战”。老子与孔子鲜明表达了相同的反对战争态度,老子指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意思是,以道辅佐国君的人,不靠武力强行天下,发动战争就会遭到报应。军队驻扎的地方,就会荆棘丛生;打了大仗之后,必定有荒年。孔子则拒绝学习军事和战争,“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意思是,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队陈列之法。孔子回答,礼仪方面的事情,我曾听说过;军队方面的事情,从来没有学习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这一史料还说明,孔子尽管一生凄凄惶惶,却仍然保持着“择木而栖”的独立人格,令人肃然起敬。遇到同样的问题,一方面,统治者荒淫奢靡,《左传》描述道:“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另一方面,老百姓民不聊生,老子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孔子则大声疾呼:“苛政猛于虎”。追寻同样的梦想,面对春秋乱世,有识之士试图从理论上探索战乱的根源,寻求实现和平相处的社会方案;思想家进而探究人世的哲理,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格局。老子与孔子是出类拔萃的思想伟人,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却怀抱着同一志向,生长在同一土壤。树虽不同,根脉相连,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目标趋同。张舜徽先生指出,诸子百家都离不了为政治服务,“他们的目的不外想拿各人自己的一套议论主张,游说诸侯,乘机爬上统治地位,成为最高统治者周围的显赫人物。他们的任务不外想拿各人自己的一套议论主张,实行于当时,来巩固统治者的权位,维护统治与服从的社会秩序”。这一论断基本符合诸子百家的思想实际,孔子倡导入世,自不待言,即使老子这样的玄思者,也不能例外。他们著述立说的根本原由,就是要消除社会动乱;他们共同的政治理想和目标,就是要安邦治国,实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老子与孔子都有入仕从政的经历,这使他们熟知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关系,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又使他们对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章制度,有着广博的历史知识。老子生于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成年后任周之守藏史,因“见周之衰,乃遂去”,即辞官归隐;孔子曾任鲁国司空、大司寇,因不满统治者声色犬马,毅然辞鲁周游列国。两人集一生经验和学问之大成,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实,各自提出了虽有差异实为同一的政治主张。老子思想表面是无为,是柔弱虚静、谦退避世,实质却是入世的,这和孔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老子看来,无为不是目的,只不过是实现目标的行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由此可见,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效法天道、顺应自然,反对妄为和勉强,从而实现民化、民正、民富、民朴的治世目的。老子认为,治国是必需的,只不过治理大的国家和烹食小鲜是一个道理,不要经常去打扰它、搅动它,“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认为,追求功名是正常的,只不过是功成之后不要居功自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功成之后不要恋位,不要贪图权力,而要急流勇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认为,君王想治理好国家无可非议,只不过要遵守无为之道和不争之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故天下乐推而不厌。非以其不争耶?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孔子则毫不掩饰自己的入世精神和为政欲望,“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意思是,如果有人任用我,至少不会把它建设成像东周那样的动乱社会。在孔子看来,社会之所以动乱无序,是因为乱了名分,所以要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意思是,弟子子路问,假如卫国国君要你去治理国家,你先做什么呢。孔子回答,首先一定是正名分。正名的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建立具有等级、角色清晰的社会秩序。孔子认为,要修明政治,统治者必须做到身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统治者身不正,就不能正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如果自身正了,对于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使自身端正,怎么能使别人端正呢。孔子认为,要修明政治,必须推行德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要修明政治,必须重视民生和教育,“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说,卫国人口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多了,还要做什么呢。孔子回答,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了以后还要做什么呢。孔子回答,教育和教化他们。异中有同。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老子与孔子思想最大差异之处,往往隐藏着同一性。“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和逻辑基础,也是区别老子与孔子思想的显著标志。然而,就在“道”这一范畴中,可以找到老子与孔子思想的交集。“道”是老子与孔子思想的主要概念,《老子》一书先后出现了74次,《论语》一书出现了89次。老子与孔子如此大量使用“道”的概念,存在同一性是必然的,集中表现在道的人文内容。老子之道不仅是形而上本体,而且是人世间的基本准则,“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孔子之道就是人道,两人思想就有了同一。老子与孔子都把道看成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老子那里,“道”是本体、本原和规律的统一体;孔子也把“道”看成是事物的本质,“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还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意思是,笃实地信仰道,好好地学习道,誓死守卫道。老子与孔子都要求人们尊道守道、顺道而行,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子则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老子与孔子政治之道都是推崇百姓安居乐业,老子依据于道提出的理想社会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孔子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当弟子问孔子志向时,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无为是老子政治的核心概念,也是区别老子与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标志。老子最大动机和目的就在于发挥无为思想,他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无为的政治主张,以致《老子》一书充满着无为的气味。孔子很少提及无为,也没有太多的论述,但孔子并不反对无为,甚至是认同无为理念,这是老子与孔子差异之处的同一性表现。“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意思是,孔子说,能够不必亲政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圣人是老子的理想人格,也是区别老子与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标志。但是,老子与孔子都推崇圣人人格,《老子》一书直接论及圣人有26章31处,《论语》一书有6次提到圣人、圣者和圣的概念。老子与孔子都把圣人作为至高至真至善的道德修养标准,老子认为:“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圣人守道,作为天下的范式。不自私表现,所以是非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声名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领导众人。正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人能和他竞争。孔子则认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只有尧舜才能算是圣人,“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因为孔子把圣人看得太高大、太完美,所以他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倡导圣人人格,退而求其次,极力倡导君子人格,“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老子与孔子都不自认自己是圣人,老子多次论及圣人,却没有自比为圣人;孔子则明确表示自己不是圣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此外,老子与孔子奉习《周易》;《老子》和《论语》共同使用了一些词汇,这就是道、德、慈、智、忠、信、礼、孝、勇、俭、圣人等等,除个别外,大部分词汇的含义是相通的。中华文明在春秋时期已经相当成熟,老子与孔子生活在同样的文化思潮,继承同样的文化传统,汲取同样的文化养份,怎么可能没有同一性呢?!互补协同。林语堂先生指出:“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老子是大哲学家,是智慧大师,他超凡脱俗、大智若愚、微妙玄通、具有隐士风度;学老子,读《老子》,可以获取智慧灵感。孔子是大教育家,是道德大师,他入世进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阳刚之气;学孔子,读《论语》,可以提升道德境界。智慧、道德,多么美好的品质,谁人不希望兼修而得之呢?!道家的基本特征是返璞归真,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纯朴的,社会原始状态是和谐的,人的堕落和社会的动乱,是因为社会进步和文饰太多,所以只有返璞归真、见素抱朴,人性才能纯和,社会才会太平。儒家的基本特征是人文化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要以人为中心、以伦常为基础,重修身、重教育、重后天的人格塑造。老子与孔子、道家与儒家互补协同,铸造了中华民族之魂,凝聚成国民品格,使得同一个中国人既表现出道家精神,崇尚自然、知足常乐、追求个性自由,又表现出儒家精神,重家庭、重伦理、重信义。老子与孔子思想的互补协同,首先表现为阴阳互补。中国哲学的主流是阴阳哲学,诚如《易经》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然而,老子没有发展阳刚思想,而是崇尚阴柔,称颂水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赞美女性,“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道是那样神妙而永恒,它就是玄妙莫测的母体。玄妙莫测的母体,它就是天地的本根。绵密不断而又川流不息,它的功用无穷无尽。孔子则不然,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寄情自然界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老子尚阴,孔子重阳,一阴一阳,刚柔相济。其次表现在隐显互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儒显道隐、外儒内道,道中有儒、儒中有道。道家是隐的,讲逍遥,讲道法自然,主张从容地生活,保留可进可退的灵活;儒家是显的,讲参与,讲社会责任感,主张以天下为己任,治国平天下。道家崇尚自然无为,始终与社会现实保持着距离,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都处于在野的地位;儒家则声名显赫,几乎都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范文澜先生认为,儒家是一个显流,看得清楚,道家是一个隐流,不能小看,它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显一隐形成互补。再次表现在虚实互补。中国理性思辨和抽象思维最发达的是老子及道家思想。老子之道是超乎形象,具有无限生机的宇宙之源和价值之本,它把人的精神从世俗的日常生活解脱出来,甚至要超越社会道德,从形而上本体的高度看待自然、社会和个体生命。孔子则专注于“内圣外王”,着力阐述政治主张和伦理思想,对终极价值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即“敬鬼神而远之”,因而在抽象思辨方面十分贫乏。冯友兰先生把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概况为“极高明而道中庸”,认为极高明即玄虚精神,主要来自道家,道中庸即入世精神,主要来自儒家,两者的统一便是中国哲学精神。此外,道家重个体、儒家重群体,道家重自由、儒家重规范,道家重人性复归、儒家重人性进步,也都是互补协同关系,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步和人格的完善。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同一互补,对于建构中华民族的人格模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对传统知识分子即士大夫阶层,更是影响深沉,积淀为双重人格的心理结构。传统知识分子用道家逍遥、以儒家进取,把道的玄妙空灵与儒的积极入世密切结合起来,既能适应顺境又能适应逆境,使生命富有弹性和保持张力。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双重人格体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逆境时或处江湖之远,以老子为依归,淡泊名利、独善其身、洒脱自在,不改变天真纯朴之性;顺境时或居庙堂之高,则以孔子为向导,坚守良知、兼济天下、勤勉敬业,争做忠臣良将。人是身体与心灵的统一体,两者既可一致又可分离。双重人格调节着身体与心灵的平衡,那些受到传统文化严格训练、深受老子与孔子思想熏陶的士大夫,即使为官从政、春风得意,也可在心灵上保留一片绿洲,与那些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拉开距离,在做生活主人的同时做生活的旁观者,身不为形体所役,心不为外物所使,漫游在精神的自由王国。即使人生遭遇挫折、身在山林,也可做到心存魏阙,促进身心的和谐。无论从政、经商还是做学问,最后都会成为平民,无论成功还是不成功,最后都会走向平淡。双重人格有助于人们物我两忘,在平民中感悟生命真谛,在平淡中追求永恒无限。中国历史上儒道思想同一互补的典范是苏东坡,他的《定风波》一词真是写尽了双重人格的悠悠情韵,在此录以共享:“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者系著名学者)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 武林网
>> > 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与老子 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据传,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在老子门下学习知识。同时,历史上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轶事典故也极为有名。孔子问礼于老子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不远千里前往东周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与孔子两人秉烛夜谈一整夜。在此次问礼中,孔子主要询问了关于丧礼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老子详细的解答。孔子问老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清楚宗庙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着诸侯过世的时候需要请神主,这是礼制规定。孔子又问小孩子死后可以用寿衣和棺材么,老子答小孩子死后不能葬在祖坟内,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还问在打仗期间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么办,是继续战事还是停战守孝,老子答按照礼制规定,子女在父母死后是一定要服丧守孝的,期间还不能进行战事。这次问礼中,孔子收获匪浅。老子不仅解答了孔子关于礼那方面的问题,还带着孔子拜访了善于乐器的苌弘与观看了祭神的典礼,这些经历同样使孔子收获不浅。在孔子满意而归,想老子辞行时,老子还送了一段忠言给他,劝告孔子戒掉过于热衷宣扬自己优秀之处的毛病,不要太过贪图功名这些东西。真正聪慧的人会善于隐藏自己的学识渊博,而不是大肆向别人宣扬自己有多么聪明,有多么优秀。 孔子向老子请教 孔子关于礼方面有些不懂的方面,所以特地到周的都城到洛阳,所以专门去向老子请教礼。孔子像老子见孔子不远千里而来,很是高兴,所以老子先问孔子,他对礼的了解和看法。听完孔子的话,老子告诫孔子说,他所说周礼已经崩塌了,周礼所存在遗迹还在,周礼所奉行的话还存在。就像一个君子一样,遇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出世,遇不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入世,就像乌龟一样,遇到危险时,懂得用龟壳保护自己。懂得掩饰自己,懂得大智若愚。孔子很仔细听着老子的话,所以老子说完他一直没有离去。老子看到孔子这样子,就知道他还没有明白。于是张开嘴巴问他,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恭敬的回答已经不在了。老子又问他,那我的舌头还在吗?孔子说,舌头一直都在啊。老子笑着说,所以并不一定坚硬的东西留在最后。舌头最软,却留到最后。所以要懂得以柔克刚。孔子恍然大悟,向老子低头鞠躬行礼。孔子向老子请教这件事让人明白,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单面性的,事物发展自有自身的矛盾,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纯粹的东西。老子对礼的阐述也使孔子受益匪浅,以至于孔子回到自己国家后,对自己的弟子说,老子就像一只在空中遨游的龙,人们无法捉摸。而老子的知识就像空中的龙一样高深,一般人无法到达他的境界。 孔子问礼于老子 历史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很多,这也许并不是两个伟人之间的对话了,而是两种思想的对话,碰撞,交锋。也有一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实是向老子讨教,孔子师承老子,才要多次与老子问答。孔子像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地点在巷党。当时老子已经离开周国,游历各国。老子子到了鲁国,为友人操办丧事,因为日食而停止送葬的队伍,孔子认为不妥,而老子认为送死者上路,该趁着天明。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鲁昭公十二年老子官复原职,孔子的学识也大有长进,但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识仍不够丰富,因此决定向老子学习周礼。前期的问礼,孔子都处在一种学习的心态,此时的孔子,人生经验尚不丰富,思想也没成熟,直到第三次问礼。第三次问礼,老子已经告老还乡,此时孔子四十岁。孔子想把书籍典册藏于周王室,因此想拜托老子,老子拒绝了。老子认为所有大爱仁义,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自私。此时,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已经产生了根本的分歧。第四次问礼,孔子已经五十岁。老子的思想已经超脱世间的束缚,而孔子依旧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奔波。老子认为,强求这个世界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运行或者改变,不如出世,看着这个世界改变,自己也跟着改变。孔子追求“入世”,而此时的老子已经“出世”,二人的思想自成一家,各有所长!
/ / / / / / / / / / / / / / / / / / / /孔子与老子的境界区别在哪
孔子与老子的境界区别在哪
  导语:孔子与老子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而他们又是同时代的人,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至今仍被广为流传。然而大家更关心这样一个问题&&老子与孔子的境界区别在哪里?
  一、山高水长&&孔子与老子的共同之处
  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先哲,老子和孔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观点对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意义深远的广泛影响,所谓山高水长,其名不朽。就传世的经典来看,二人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简列于下:
  其一,都是有大胸怀大智慧的人,都努力于道而不拘一端。故老子说:&吾道大似不肖,若肖,其细也夫&,而孔子则说&君子不器&。
  其二,都是心怀天下的人,都以天下为已任,都对人和社会的动变规律作过深刻的阐述和分析,不论其出发点和解决方式有什么不同,但殊途同归,那就是主张&和&&&和谐相处之道。故老子云&和其光,同其尘&,孔子则云&和而不同&。
  其三,都对时间有很深的觉悟,对时间规律作过探讨。老子云:&天长地久&、&动善时&、&道乃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不道早已&、&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而孔子也有诸说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民以时&、&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朝闻道,夕死可矣&、&不时,不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日月逝矣吾何之&、&日月逝矣,岁不与我&。
  其四,都讲求诚信,主张实事求是而为,反对虚伪不实。老子云:&用兵有言,吾不敢为客而为主&、&为无为则无不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孔子也有言:&诚哉是言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克己复礼&、&义以为上,义以为质&。
  其五,都以为,当人违背了道、德规律时,就一定会遭到失败并承受惩罚。老子云:&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身殃&、&不道早已&;而孔子云:&获罪于天,不可祷也&。
  其六,都有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老子云:&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不敢为天下先&;孔子则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其七,都很注重节俭,反对奢侈祸乱。老子云:&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孔子也以为:&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固孙也,宁固&。
  其八,都反对盲动妄为。老子云:&勇于敢则杀&;孔子则云:&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铰&。
  其九,都以为人应顺天应时,不可恃己妄为。老子云:&君子得时则驾,不得时则蓬累而行&;孔子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其十,都认为人的觉悟有迟有速,人的认识有深有浅,人的思想境界是存在差别的。老子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闻道&;而孔子亦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又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也&。
  二、似是而非&&孔子与老子的疑似共同之处
  从一些传世经典的记载来看,孔子与老子思想言行似乎还有很多共同之处,但若是细加分析,却发现他们的理论观点和知行始点有根本的不同,今一一列举如下:
  其一,孔子与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貌似相同,但其理论本质决然不同。关于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见《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而孔子的理想社会,在《论语&先进》中记载有曾点对他理想社会情境的描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当时孔子脱 口赞道:&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认同曾点的理想社会模式呢?因为那就是孔子心目中的大同治世情境!其时天下太平,人民各安其业,君子无事无所事,社会物质极度丰富,社会道德高度普及,那些心忧天下的君子们至此可以完全放心了,于是都尽情游乐,自由 自在地享受生活。
  孔子对于&无为而治的&大同治世是极其向往的,他以为那是一种已经消失了的遥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在《论语&卫灵公》中他羡慕大舜说道:&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以为,他的理想社会模式与老子的无为治世是一样的,其实不然。首先是前提不同。老子以为,人类达到理想社会的前提是人人自由自在而不再被人为地分别、区划,人人平等,互不干 涉,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王者是为人服务的,其道像水,总是处在人民之下;而孔子以为,人类达到理想社会的前提是&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是&去恶殆尽&的纯粹社会。
  在那个社会里人虽然有阶级划分,但在上的仁义,在下的自甘于下而不反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分、各认其命。在上以治人为美,在下以忠于人为美,王者高高至上,位于人民的头顶,有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民在下不可犯王,并甘心做奴,努力为忠,希图侥幸以获得王者的恩赐。其次,达到理想社会模式的方法步骤也不同。孔子&去恶&的办法不像老子的&常善救人,不善弃人&,也不是&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更不是能&处众人之所恶&、&受国之垢&,而是主张&攻其恶&(《论语&颜渊》)、&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进且又云&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论语&为政》)&&因为孔子对于恶深恶痛绝,&见人之不善如探汤&、&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卫灵公》)。
  对此,孔子是绝不能容忍的,故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众恶之必察焉&,必除之而后快。孔子除恶有两种办法,一是行使教化化恶为善,一是像杀少正卯一样杀而绝之。如此行文用武,把天下的&不仁不善&、&恶&都去净了,世界也就太平了,只剩下了一类被标榜为&仁善&君子的纯粹的人,这些人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等级社会模式和谐相处,劳心者&好礼&、&富而无骄&(《论语&学而》),治人以&仁&,所谓&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学而》)。劳力者自甘认命,&君子固穷&(《论语&卫妖精公》),自甘&贫而乐&受制于人而且不反抗,自甘&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奴颜卑骨地忠奉统治阶级,&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孝经&事君》),做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孝经&卿大夫》),绝不&犯上&、&作乱&,这样社会就稳固了,世界就太平了。
  其实,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孔子这套理论,他的大同理想社会模式是建立在天下人各安天命、各安其分的一成不变的绝对环境基础上的,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一种理想假设状态,是王者永远为王者、下民永远为下民&&王者永远绝对控制下民、下民永远甘心为下民的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更多的学者以为这不过是孔子为了说服王者以获得施政权力的一种说辞。
  其二,在世人眼中孔子和老子都是以有道德的仁者形象而被称为圣人的,但其对&道、德、仁&的定义却绝不相同。老子的道德是无限广大而无不周被的、普及于一切而没有限定标准的,它大象无形、境界包容,故而云&道大&、&可道,非常道&、&道大似不肖&、&道隐无名&、&明道若昧&、&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老子慈济利生,&常善救人,不善弃人&,在他的境界里没有因为人为的分别区划而被抛弃的人,甚至于对反逆他、怨恨他的人,老子也不放弃,提出了&报怨以德&。
  而孔子呢,他的道德仁义正是老子所谓&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那是有取舍、有限制、有标准的道德仁义,其概念和内涵非常具体形象,可方可圆,可规可矩,可道可说,可访可学,可依可恃。故而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然后孔子以他的&仁&为尺度和标准去衡量人的长短、分别人的 善恶,继而裁定其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有道还是无道,是可取还是该舍。甚至于连&儒&他也分为&君子儒&和&小人儒&(《论语&雍也》),即便已经成了君子,也有&得仁&与&不得仁&之分&&&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因而所谓&唯仁,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然后再根据这些裁判来决定对其人的态度,&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认为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对于不善应以教化为主,&有不善,则以忠化之&。对于&德不修&&不着不能改&, 孔子又是深深担忧的,他说:&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孔子是绝对不容忍不仁之人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愤然作色道:&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论语&八佾》),主张&不仁者不可以久处&!对于符合&仁&标准的人少之又少的局面,他发出了&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叹。老子赞美王道有怀柔天下之德,不论垢净善恶皆谦怀纳之,并提出&受国之垢&和&大国者下流&之王天下法;孔子却提出了相反意见&&&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
  孔子崇拜高山,其深心是追求高高在上为人仰止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境界和感觉,不是万不得已,不会放弃他志士仁仁的&素王&理念。对于被划作&不善&、&不仁&和&恶&的人,孔子去之是绝不手软的,坚持&报怨以直&。所以一旦孔子获得了君王借给他的权力,对待被他认作小人和政敌的人,他会能说服则说服,不能说服就坚决像杀少正卯一样杀而绝之。而且他不只是杀活着的人,甚至于对死了的历史人物,他也要按照自己的标准&笔则笔之,削则削之&再杀一遍,对他们&&进行&善、恶&分明的生杀裁判,进行处心积虑的&口诛笔伐&&&孔子的这些极端深心作为和老子的利济慈怀是完全格格不入的。
  其三,孔子与老子者很喜欢水,都以为水的性质具备道的特点,但二人对水的品德评价和价值取向却存在理解上的截然不同,老子看重的是水的柔弱谦让&&道,孔子看重的却是水的不屈不让&&术。老子赞美水,主要赞美水的柔弱不争之道,故而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经78),又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经8)。正因为水的这些柔弱不争的特点,所以才得以能怀纳百川,吞没坚强莫不能胜,&江海&&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经66)他还用&川谷之于江海&(经32)来比喻大道,又用水的广泛无涯无边无际&汜兮&(经34)&&来形容大道。
  老子以为水的成功在于它的柔弱、无为、不争而完全顺应自然,其价值就在于其善于谦让、为下,其成功是其顺应自然的必然结果。孔子赞美水,主要是赞美水的不屈不挠,以为水代表攻取胜战的智术,故而云:&智者乐水&。正因如此,孔子见水就喜,大赞不已,常常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他认为水是有个性的,既有不怕危难敢于赴险的勇气,也有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更有见恶不让并有与之智斗的战术。《苟子&宥坐》引孔子论水云:&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我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不可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人,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也!&在孔子看来,水最终是成功的,水的成功是其奋斗不息的结果,至于它的似德、似仁、似义、似智、似勇、似察、似包容、似善化、似公正、似有度、似有意志,皆不过是水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必要手段&&可资之术。
  其四,孔子和老子都谦虚好学,但二人的学习目的却有根本的不同。老子在乎道,孔子在乎术;老子的学习目的是实现&无不为&,是王道。孔子是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有奴性。老子信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笃信好学,死守善道&(《论语&泰伯》),他刻苦学习,只是为了入仁于人,以便能有资格为王侯所用,从而获得权力,借王侯之权来行使自己的治道,所谓闻其政而求之、得之&(《论语&学而》)、&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然而孔子一生游历诸侯,却没有哪个王侯真正放心把权力借给他,所以孔子很悲哀,不得已才退而著书,教授弟子。但孔子更悲哀的地方还在于他从不把自己不被重用的根本原因归过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保守思想,而是自始至终对王侯们抱有幻想,甚至可笑地把自己不被重用的原因归罪于自己才能不行,常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又常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当孔子见到王侯们用才能不如他的人时,深感痛恨:&恶紫之夺朱也&。
  最后,孔子周游列国,竟无所遇,对仕途彻底失望了之后,才发出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的无奈叹息,并开始根据自己的标准来怀疑和评判博得他们的欢心、侥幸获得他们君授的权力还是作了彻底的研究,提出了&忠、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等等很多忠君思想的奴化标准,也就是后人所讥的&外主内奴&之道,而这又几乎是后世统治者之所以推广儒家的主要原因。千古以来,这也几乎成了进入上流社会必需的面具,因为没有这张虚伪的面具,就无法从王侯手里获得权力,而没有权力,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欲望和追求。于是人人学伪,上下阳奉阴违,王侯以权力诱人,下人以奴性骗得权力,其流毒贻害也久远矣。
  三、泾渭分明&&孔子与老子截然不同
  关于孔子与老子的处世之道和思想境界的差异之处,历来见于史册的记载可谓多矣,今简列于下:
  其一,从哲学角度去看,老子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宇宙认知体系,并已经形成了先进辩证法思想和完整的辩证理论系统,而孔子在宇宙论和本体论方面是空白的,在辩证法和辩证思维方面是贫乏和阙如的。在这些根本的哲学领域,老子哲学思维的丰富性与孔子哲学的欠缺性,的确相形悬殊,二者是无从比较的。
  其二,老子主张按照人的客观自然属性来建立人类社会,孔子主张按照人的主观法定模式来建立人类社会。老子是用客观的平等的眼光看待人、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在老子的世界里人类理想社会应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和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所有的人物都应是自由平等的,都是不被分割、压迫和干涉的,王者的位置在天下人之下,是&以百姓心为心&而为天下人服务的,可比于天下人的公仆,王者&以身为天下&,大公无私,处底不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不居,怀柔持弱,不分别取舍人,天下人也淳淳闷闷,不逞已智,各顺其自然性,自主自在,大家和谐共处,安居乐业,各享天年。而在孔子的世界里,人类社会是建立在王者至极的金字塔形阶级制度基础上的,有法可依,有道德标准可用。人被上下善恶分别取舍成若干种,人人不平等;王者和&贤能&治理天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王者爱人并制定法律、分别善恶、剖判罪否,众&贤能&忠心不二,仁义礼智信,维护王统,对于合乎其自定标准者,生之纳之,对于不合乎其自定标准者,能教化则教化之、不能教化则除之,杀之,以绝其类;而天下人则人人是顺民,人人认命,自甘固穷,不犯上不作乱,温良恭俭让,都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和谐相处。王者高高在上,看民如泰山之小天下;天下人层层在下,视王如众星乙拱北辰。孔子以为天不变道亦不变,大家最好各守其分一成不变,设若哪里出了问题,就进行改良,但原则是不能革命,其底线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主子永远是主子,奴才永远是奴才。
  其三,春秋以前的时代中国无私学,国家的学术传承掌握在王侯贵族们的手中,平常人无由一窥其门径。老子作为为周室守藏之史,代表着当时天下主流学术的最高水平,更是掌握着当时天下古今图版典籍的几乎全部资源。他久隐其中,刻苦钻研,精思广学,故而其知识渊博,学贯古今,是当时古今学术之集大成者。又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只能深居王城天府藏宫,除了成周天子和王室人员,并不是人人可以见到他的,没有王的恩准,一般人甚至于王公贵族、各国诸侯子男、天下士族名流,也绝无可能跟他探讨学术、随他入藏读书。
  孔子幼年丧父,随母生活,饱经贫贱困苦,并从事过种种贱役,生活极其贫苦且备受歧视。故后来孔子回忆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孔子直到其母死后才知父亲是谁,才把父母合葬在防山。当他知道父亲是谁,曾经穿着素服到鲁国的贵族季氏家赴宴,却被人家无情地拒绝了。因为那时孔子的身份连&士&都不是,故而当时阳货对他说:&季氏享士,非敢享子!&&&由孔子的这些经历来看,他连士族都不是,是无法接受到正统教育的。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学习环境之恶劣,也就理解了为何他直到十五岁才有志于学。
  但孔子是勤奋的,他最终还是靠他的努力成了鲁国的学者,并且在南宫敬叔的帮助下获得鲁昭公的支持,得以到王城拜访他久已仰慕不已的大学者老子。后来孔子发出了&有教无类&慷慨大志,与他这些经历是分不开的。于是在他晚年,那些天下贫苦贱隶阶层及无资格受到国家教育的人纷纷拜入其门下,于是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了大教育家,开了春秋时代中国私家教育的先河,而他也就成了当时天下非主流文化学者的代表。然他在当时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无论从其深度广度,却都是无法和老子相提并论的。
本文已影响人
精彩抢先看New
最热文章榜Ho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