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投什么类型的sci文章的类型有

关注今日:100 | 主题:586047
微信扫一扫
关于“好投稿的SCI”的一点经验和浅薄的想法
页码直达:
sci目前被国人热捧,很多大学博士毕业的硬性标准,什么单篇要过5分,累计过8分,之类的标准乐此不彼。更不要说什么扯淡的职称晋升了。目前相对好投稿的sci,同样的影响因子,一般综合性期刊比专业期刊好投,但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学术发展和名誉,投机取巧选择所谓的综合期刊,可能不太好,尤其低分的综合sci期刊在行业内部认可度不高。为了毕业,灌水一次两次也就可以了,持续灌水,没有质量可言,是不利于自己以后科研发展的。如果一份标书上的研究基础都是综合性小分的sci文章,可以想象标书评审人的看法。有时候刚刚开始写sci,投一投小分的上次杂志练手并了解sci文章书写和投稿的套路,树立一下信心,也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并且,现行的科研评价标准,尤其各大院校的热捧的博士毕业标准。 当然,为了毕业,为了及时拿奖学金、三好学生,很多研究生同学们不得不希望尽快有所产出。尤其临近毕业,还没有sci发表的同学,或者尚未达到毕业标准的同学,那种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可以理解。 现在老外早已经发现了中国人对发表sci的巨大需求,继plos one这个巨无霸快速发展以后,NPG除了传统的“标杆OA杂志”Natue Comuni以外,也同时迅速推出了SCI
REP,目前SCI
REP大有和plos one争抢市场的势头,动则一篇上万RMB的版面费,一年3万4万的发行量,“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同时spring集团也不甘示弱,及时推出了springerplus这个新收录SCI的OA期刊。plos
one一部分工作人员又兴办起来“姊妹篇”---peerj,风格和plos one相似。 曾经NC杂志的主编来中国开会,公开表明,OA期刊是以后sci杂志发展的方向。(of course,巨大的版面费不赚白不赚,国人发表sci的需求量如此巨大)。一些“著名”的OA期刊,收稿量大,被广大国人热捧,但又被牛人们鄙视为“水刊”,不过这些综合性“水刊”一般的确比不收费的专业期刊难度小一些。 好吧步入正题。本帖主要探讨一些“低分的好投的sci杂志”,强人、牛人可以绕道,目标单篇5分以上的同学请绕道,不屑于“缴版面费”的杂志的同学也可以绕道。很多同学在这里喜欢询问“好投的sci杂志”,求推荐。顾在这里做一个总结,我也是综合了这里之前的一些帖子以及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的,如果投稿不顺利不要怪我。毕竟任何SCI杂志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外对于科研的设计和统计的选择的科学性、文章的创新性的表诉等等都要比中文核心期刊要高。而且,最重要的是“灌水有风险”,被国人热捧的杂志,被踢出的风险也会增加。近几年SCIENTIFIC WORLD JOURNAL、apjcp等等就是前车之鉴。本帖借鉴“槐树底下”“吴亚娟”“沐阳检验医师”“蝙蝠侠团队”等等战友的经验贴,在基础上再总结一下。以下“水刊综合”的介绍,经过反复思考,为了避免对大家的误导。我还是决定删掉了。SCI机构已经卖掉了。而且,很可能,OA-开源期刊会是以后英文期刊的主流方式,有些OA期刊其实还是不错的,不能因为是收费杂志就“鄙视”。毕竟,OA杂志扩大了读者面,有助于国际知识交流。以下内容XXXXXX同学们也不要站内短信问我了,很伤神。OA的综合期刊争议太大。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老毛0807 编辑于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说点个人见解吧。发在什么水平杂志上,归根结底是取决于论文本身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讨论分析的逻辑性、语言表达的合理性等,说到底,录用在什么级别杂志的硬标准是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的硬功夫。与其拿着一篇存在漏洞的文章在低分SCI里反复试探,不如好好地修炼内功,把自身的论文写实,老外审稿人所提的审稿意见无非还是来自规范的科研方法及文字表达逻辑,与其在投稿时被人提出,不如在实验及写作阶段就杜绝这些因素。只要把论文写得更符合科研原则、论文原则,想不发在高分SCI都难。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东廷gogo 编辑于
apjcp说是被灌坏的,不能同意,那是编辑部自己作死做掉的,并且他的apc就1500块RMB,算是良心。另外peerj不能同意,因为apc远比其他版面费便宜,99刀人头,每年可再发一篇,并且review
process是完全公开透明的,raw data要求,伦理要求都很严格。其他同意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好文,帮顶一个~!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SCI期刊接受文章的五大类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CI期刊接受文章的五大类型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部分国家的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政策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刚.Sci.2008。36(26):11549―11552,11555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张士敏部分国家的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政策分析刘娅,王玲(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lO0038)摘要对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近年来的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政策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些国家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共性特征。 关键词 美国;英国;日本;科技农业;财政投入;特征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8)26―11549一04Study LIUonTypical Countries’Public R&D Spending Policy in Agricultural SectorYa etal(InstituteThispaperofScientific and TechnicalInformationofChina,Beijing 100038)inAbstracttaked USA,UK,and Japan as the examples and analyzed their public R&D spending policy spectively.On the basis of that。the paper summarized som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ove countries. Key words USA;UK;Japan;Agriculture R&D;Publicagriculturesectorre―spending;Characteristic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于农业科学研究 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农业科技投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 分类。按经费来源的渠道,农业科技投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 大类:一是各级国家财政的直接投入,二是企业、基金、慈善 机构等非国家财政投入;按使用用途,农业科技投入主要包 括研究开发投入和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笔者以美国、英国、 日本等农业发达围家为例,分析了其近年来政府农业科技投 入政策的3个共性特征,指出实施积极的国家农业科技财政 投入政策,从而引导建立多主体、多渠道的国家农业科技投 入充裕保障体系,是这些国家实现技术与自然资源密切结 合,创造有利于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的、 具有竞争力的“理性农业”的最重要基础。 1政府通过实施积极国家财政投入政策为农业科技创新保 驾护航 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不同农业创新型国家的统计数 据显示,尽管各个围家的具体表现不一致,但总体而言公共 农业研发活动和私有农、m研发活动是促使农业创新型国家 农业生产率获得大幅度提高的基础…。这些国家农业科技 创新活动的经费支持渠道构成非常多元化,既有来自国家的 财政投入,也有企业、基金、慈善机构等私营渠道的投入,二 者互相补充,形成了共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格局。其 中,来自国家各级财政的政府拨款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 要推手。政府部fJ通过出台各类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 支持政策,有效地引导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与广泛传 播,帮助国家实现农业政策目标。1.1《新农业法》中,取消预算上限、提高最低拨款比例、增加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以及5年内科研经费翻番等新思路得到了认可和确立。这些调整的目的是实现以下3个目标:一是进一步扩大政府在科研投入中的比例,以加强国家调控农业科研 方向的力度;二是保持美围在现代食品与农业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三是要加强生化安全研究能力,加强农业保护与食 品安全研究。由此可见,新农业法清楚地昆示了美国政府认为必须通 过有效的投入来保证政府主导国家农业发展方向、巩固农业发展的科技基础的鲜明态度。在经费具体安排上,各级政府 部门将《新农业法》的精神体现到了本部门的经费配置中。在中央政府层次,作为美国唯一负责管理美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的联邦政府机构,美国农业部(USDA)经费开支中涵 盖了大部分与农业有关的科研经费。从2004~2009财年的 美国农业部实际支出或预算情况看,近6年间,农业部每年 的支H{费用在800.130亿~l 000.00亿美元,相对变化幅度比 较小口“1。而其中,尽管2009财年的研发、教育及推广预算 与2008财年的相比有一定减少,但总体而言6年来联邦的 农业科技研发、教育及推广活动的相关经费安排一直比较稳 定(表1),大致维持在24.00亿一27.00亿美元。科技研发、 教育及推广费用占美国农业部年度总费用之比基本保持在 2.00%~4.00%。在地方政府层次,由于2002年的《新农业表1Table 120舛一2帅9财年美国农业部经费支出情况Budget of USDA during fiscal year 2004-2009百万美元 财年Fiscal year 2004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研发、教育及推J“费用Research,education and promotion 2 467 2 582 2 632 2 652 2 683 2 579总经费 expensesTotal 7l府、州政府和私人(公司)3大系统,并互相补充。20世纪80 年代以前,公共研发投入是美国农业研发投入的主体,1980 ―1982年公共农业研发投入与私有农业研发投入呈并驾齐 驱之势,从1983年开始私有农、№研发投入开始取代了公共 研发投入的主体地位|21。尽管私有经济对农业科技创新具 有很高的热情,但美同政府并不认为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 的责任可以得以减轻。相反地,政府对农业科研投入必须按 照国家法令和条例由国家各级财政拨款。在2002年通过的作者简介刘娅(1970一),女,-四Jtl乐至人,副研究员,从事科技政策与 管理方面的研究。 收稿13期2008-06-23expense7692005 2006 2()ar7 2008 200985 284 93 533 84 435 94 76094748注:数据来源r美国农业部。2004~2007年数据为实际值;2008年为 估计值;2009年为预算值。表3同。Note:Data came from the United StatesareDepartment ofA―culture(US.2009DA).Data estimatedof2004―2007 valuerealvalne.that of2008 anda∞and predictive value.  11550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法》提高了科研推广经费地方配套资金要求,规定各州配套 资金由现行的50.00%左右每年提高l Q.00%,到2037年达 到100.00%,所以在具体操作上,各州也都按法律规定承担 了本州政府的相关义务。以美国中西部农业大省伊利诺伊 州为例,该州政府2005年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支出约、它叮 心1 3501 300 1 250.兰鲩为O.24亿美元,占州政府经费支出总额的0.50%。伊利诺伊州大学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近年每年的科研经费约有 1.50亿美元,其中来自联邦政府的资金占1/3,州政府提供 1/3。另夕b]/3从其他渠道获得。1.2蓦1破整2001 150 1 110㈣I …I ⅢI Ⅲ■I2003一2U【j4一2005一20{Jb一 剐―■ ■ ■一20072008啪■ ■Iof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对农业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也财年Fiscal 注:数据来源于日本农林水产省。表5同。Note:Dataealneyear相当大。国家财政经费主要通过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 (BBSRC)与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这2个渠道 来进行安排。BBSRC支持下属的研究机构以及英国多所大 学进行农业和食品、生物分子学、基因和实验生物学、植物与 微生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T程和生物系统 等基础科学的研究。对该研究理事会2001~2006财年的经 费支出情况(表2)进行分析_““,可以看出这6年中各年度 经费一直持续上升,2006财年与2001财年相比,经费增长了from Ministryof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FisheriesJapan(MAFF).11le图1 Fig.1 1.4ganle∞Table 5.2003―2008财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科技预算情况Budget ofMAFFduring疗鼢lyear2003-2008以其他农业创新型国家为例其他农业创新型围家中,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基本上都持同样的支持态度。 俄罗斯农业科研系统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困家财政预算拨款, 来自预算外基金的资金比重很小,但自有资金的比重呈增长 的趋势。根据1994~1999年的统计资料,在农业科学系统 的经费来源中.预算资金占66.40%。其中.联邦预算资金占 51.50%,地区预算资金占14.90%;预算外基金的资金占 4.40%;来自国营部门的资金为4.30%;来自私营企业的资 金占8.00%;科研机构的自有资金占15.00%。另外,根据俄 罗斯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2008―2012年国家对农业的总拨 款额将达到5 513.00亿卢布。2008年拨款额将为763.00亿 卢布,2009年将为1 000.00亿卢布,2010年将为1 200.00亿 卢布,2011年将为1 250.00亿卢布,2012年将达到1300.0053.∞%.达到了创纪录的3.50亿英镑。另外,BBSRC在2007年12月公布的2008~2011财年资助计划中,宣布在未 来4年内将使预算从目前的3.86亿英镑上升到2010~2011 财年的4.71亿英镑112‘¨J。DEFRA所属的研究机构主要侧 重于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如人工育种、畜禽防疫、植物病虫 害的控制及水产养殖等。2005~2006财年,DEFRA用于科 技创新活动的经费高达3.30亿英镑,约占年度总经费的 6.00%。其中,用于研究开发的直接研发费用利用于技术推 广与各类服务的非直接研究开发费用各自所占科技创新活 动经费的比例分别为45.00%和55.00%¨…。表2 200l一2006财年英国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的经费支出情况Expenditure of BBSRC during fiscalyear亿卢布啪]。法国的农业科学研究主要由国家支持,农业科研投资的90.00%由法国农业部拨款,2005年农业科技预算 为8.50亿欧元。2006年度荷兰农渔部的知识和创新预算为 8.60亿欧元,比2001年度的6.70亿欧元增加了28.00%。2001-2006Table 2百万英镑 财年Fiscal200l year总额度Total230.2257.8丹麦90.00%以上的农业研究经费源于政府(约占全国GDP的0.05%),近年来丹麦政府片j于农、№的年度科研预算接近 10.00亿丹麦克朗,约占政府科研预算的1/10。巴西政府 2001年12月19日颁布的第10.332号法令明确规定,国家 今后每年将当年税收总额的17.50%用于农贸科技项目,如 今农业科技投入已占联邦政府开支的15.00%左右。在印 度、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业科研投资中,政府拨款比重也分别Sciences Research2002 2003 20(并 20052006257.9267.8304.O350.9注:数据来源于英国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Note:Dataand Biological eanle.form Bioteehnology达到了93.00%、95.00%和97.00%。 2国家财政经费的投向对象以公共机构为主 以承担基础科研工作或政府导向性研究为主要工作职 责的公共科研机构和具有研究性质的大学,是一个国家最重 要的知识进步与创新的发源地之一。调查显示,公共科研机 构和大学在农业创新型国家的农业科研体系中占据了重要 地位,其主要职责是开展农业领域内的国家战略性、基础性、 尖端重大问题研究,促产业化发展和培养凝聚高端科技人 才。而政府基于其职责导向,承担了国家中不具有明显外部 性的公共研究任务的主导任务,因此相应地,政府所属公立 研究机构和大学等,成为了这些时家农业科研财政经费的主 要受益者。Council(BBSRC).1.3以日本为例在日本,负责实施农业相关研发项目的 最高管辖部门是农林水产省。其主要职能包括:促进农林水 产业的稳定发展,进一步发挥农林水产业的作用;保障农产品的正常供给,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林牧渔业及农村、山村、渔村的经济、文化建设与振兴;保证国家的产 业政策、区域政策、高技术开发及国际合作政策的实施。根 据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每年公布的政府科技相关预算案, 2003~2008财年,农林水产省的科技相关预算保持稳步增长 (图1),2008年高达l 316.00亿日元,约占日本2008年政府科技相关预算总额的3.69%,比卸B年增长了10.77%m”o。   36卷26期刘娅等部分国家的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政策分析2.1以美国为例从美国农业部2006~2009财年的经费分 配情况(表3)看,联邦政府的农业科研投入主要面向以下对州的农业试验站、合作机构、赠地大学及其他研究教育机构, 资助由各州农业试验站、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承担的农业研 究、教育和推广工作;③农业经济和社会科学研究也主要由 农业部所属经济研究局负责;④国家农业统计局进行全国农 业各类信息统计。最后两个部分所占经费比例不高,合计起来约占总经费的7.00%一8.00%。上述经费分配情况清楚象:①对联邦所属农业研究机构的直接投入,约占总费用的40.00%~50.00%,为农业部最大的一项费用支出。这部分 经费拨给美国农业部所属农业研究局(ARS),供其旗下的100多所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科研工作;②对各州农业研究和重点推广项目的投入,约占总费用的40.00%一50.00%。这显示,国家财政经费的使用者大部分为公共研发机构与推广机构以及承担研发和推广任务的大学。部分经费由农业部下属的合作研究、教育和推广局分配到各表32006―2009财年美国农业部科研、教育与推广经费流向对象economicsfunding allocation ofTable 3 Research。education-andUSDAduringfiscal year2∞6―2∞9百万美元 。…Fiscal year 2006 200r7 2008 2009National Bureau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ooperative State Research, ―Total Service Economic Research Statistics Service Education。and Extension Service l l l l 322 3lO 25l 103 l l l 094 126 193 l 242 73 73 77 8l 143 143 162 2 632 2 652 2 683 2 5791532.2以英国为例在英国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2001―2005 财年的经费分配中,其直属科研机构和英国的大学获得的经 费占总经费的比例最高,分别在35.00%和63.00%左右(表吸引私营企业等更多创新主体的参与,英国政府也制定了多个旨在推动公共研究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的计划。如通过设立“法拉第伙伴计划”中的农业合作伙伴组,将英国著4)。由于英国只有1所私立大学,因此可以判断国家所属公立研究机构和大学是国家财政的最主要受益者。在上述5名的遗传技术研究机构,如罗斯林研究所、爱丁堡大学等英国公共科研机构与家禽养殖农场、动物健康产业界密切联系 起来,共同改进和协调遗传技术的应用。再如,英国政府通 过设立“可持续畜牧生产Link计划”,并向企业提供50.00% 的经费来促进畜牧生产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机制的 形成。另外,BBSRC“2008―2011财年资助”计划也提出了联个财年中,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对直属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研究开发活动进行了稳定资助,对其经费投入一直维持在研究 理事会总研发经费投入的95.00%以上。由于2001―2005 财年中BBSRC的研发经费保持了持续增长,因而这些科研 机构每年实际从BBSRC获得的科研经费在绝对数量上也一 直呈上升态势。而从DEFRA 2008―2009财年预算安排来 看,43.00%左右的资金分配到DEFRA下属或与其他部门共 同管理的下属执行科研机构中¨…。当然,英国政府并不仅 将国家财政限于支持公共研究机构的创新活动。为了促进表4Table4合产业界推动资助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向与企业界有直接关联的研究额外提供5 000.00万英镑,以进一步增强与产业的互动,为“创业和商业化”提供l550.00万英镑资助等。2.3以其他大部分农业创新型国家为例在其他大部分农2001―2005财年英国BBSRC的经费流向对象of BBSRC during fiscal year 2001-2005Budget allocation百万英镑注:数据来源于BBSRC 2001―2005各财年年报的相关数据。Note:Data came from the correlative data inannualreport of fiscal year2001―2005by BBSRC.业创新型国家中,国家财政经费的投向对象大致也以公共科术的开发和应用。巴西农牧业研究院属农业部管辖,是巴西 最大的农业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该研究院经费的80.00%来自联邦政府,20.00%来自民间。 另外,在农业工程研究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研究成 果占全巴西研究成果的15.00%的甘比纳斯大学,每年获巴 西政府拨款25.00亿美元,另加0.40亿美元左右的专项经 费,并根据在校研究生开展农业科研项目的需要逐年增加。研机构为主。2005年法国农业科研预算为8.50亿欧元,作为全周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的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2005年 年度该院经费预算就达到了5.91亿欧元,其中85.00%由法 国研技部下拨。在巴西,联_f15j攻府的财政资金主要保证国际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和农业院校的教研经费等。州政府的财政资金主要集中用于保证农业新技  安徽农业科学2008盎俄罗斯农业科研经费中,97.50%用于国有制单位,0.40%用 于市政和私人所有制单位,2.10%用于混合所有制单位。从 经费使用单位的级别来看,联邦一级即中央各部和主管部门 (包括俄科学院)占用的经费比重为62.90%,地方部门的研 究机构占22.20%,高等学校占4.30%,其他机构(设计、实验 单位)占lO.60%。日本现有隶属农林水产省的国家级研究 机构共有8大独立行政法人的研究机构,研发范同覆盖了农地看到这个特点。BBSRC“2008~201l财年资助计划”提出 的研究重点方向包括如下方面:系统/预测生物学、衰老生物 学、纳米生物技术、可持续农业和土地使用;动物健康和福利;食品安全、生物医学/饮食和健康、可再生生物能源、环境保护。这些领域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农业科技发展中最前沿、共性和最基础的探索方向。而对DEFRA近10年资助的研发项目进行统计可以看到,排在前10位的研究领域分别是:林水产业所有领域。研究经费的投入,包括研究人员丁资及福利待遇等均由政府以运营交付金、项目及课题等方式按年 度拨付。在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上,日本采用以中央政府与 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协同农业普及事业”为主,各都道府县 设有农业普及改良中心,所需经费由政府以年度交付金方式 全额拨付。 3国家财政经费的投向方向集中于基础性、公共性的科研 工作 由于各个农业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各困政府对①环境保护(924项);②同艺(667项);③可持续发展家畜饲 养(545项);④农业科技政策(502项);⑤农作物(338项); ⑥海洋环境(298项);⑦食品和饮料产业竞争陛(297项);⑧ 农田保护(286项);⑨动物福¥IJ(242项’);⑩病虫害防治(236 项)。上述研发活动说明,DEFRA的资助重点绝大多数也为 共性技术和关键性应用性技术研发。3.3以日本为例 日本农林水产研发活动主要围绕政府确 定实施的农林水产相关研发项目展开。2008年,日本政府确定实施的农林水产相关研发项目有15个,其中竞争性研究资金项目有3个,分别是:①创新创造基础研究推进事业,主 要用于推进前沿性或萌芽型研究以及向实用转化的研究,国家财政经费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具体使用安排}并不呈现出完全相同的形态。但是考虑到农业科技创新在很大 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且政府职能的最重要一面是 提供公共服务,因此从总的趋势来看,在私有研发活动不愿 涉足的农业基础研究和属于农业“公共品”的共性应用技术 研究以及成果推广和人员培训方面,各农业创新型国家的政 府部门发挥着较为明显的引导作用。如环境改善、农村发 展、食品安全之类的研发活动更多地集中农业基础研究,它 们旨在寻求对各种现象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或解决,研究 成果的效益大多直接同报给社会来促使社会实现整体发展 与进步,而不仅仅限于给研究者或投入者带来经济收益,所 以私有研发机构在这些基础研究领域通常没有较多的参与 积极性。但这些研究成果却是其他农业研发工作的重要基2008年预算额为68.05亿日元;②推进新农林水产政策的实 用技术开发事业,预算额为52.00亿日元;③民间实用化研究促进事业,预算额为14.00亿日元。其他12个研究项目如 表5所示。从这些项目的性质可见,日本国家财政的主要投 资方向仍然主要集中在基础技术、共性技术以及技术成果的 推广方面旧“。表5Table 52008年日本农林水产研发部分项目情况 MAFF’s R&D arrangementin fiscal year2008亿日元 项目名称Item name预算额Budget value 40.40 7.00 5.19 1.005.49础,因此在这些领域的科研丁作方面各国政府更多地承担了职责。也正是政府强大公共投资的基础,才使私人和农业企 业提供后续投资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3.1以美国农业部2009财年的经费安排为例进行具体 分析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美国农业部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主 要安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联邦研究机构的研究开发活 动,由ARS承担;另~部分是与各州的合作研发活动以及技 术推广活动,由合作研究、教育和推广局与各州具体协商实新农牡展开基因组项目 禽流感、BSE等高精度和高效率风险管理技术开发 日本家畜饲养技术开发 研究成果实用化促进事业 生产、流通和加工过程中系统性危害因素的特征说明 和降低风险技术的开发 地球变暖对农林水产业的影响评估以及减缓和适应 技术的开发 对农业有用的生物多样性的指标及评估方法开发 有助于培养骨干人才的、灵活利用信息技术的新生产 系统的开发 农业生物实用化和产业化研究 指定试验事业 农业基因研究综合推进 农林水产生物基因信息综合数据库的构建4.552.28 4.82施。2009年ARS的研究领域绝大部分都属于基础性、前沿 性农业科学研究,研究蕈点主要集中在:①农产品质量以及 农产品增值开发;②利朋遗传、染色体、生物信息学等技术促 进作物生产;③利用生物技术促进家畜生产;④食品安全;⑤ 动植物疾病防治;⑥环境保护;⑦人类营养。在与各州的合作研发活动以及技术推广部分中,2009财年研究与教育经费4.549.244.42 7.07为5.40亿美元,占该部分经费的53.00%左右,主要用于本州经济有影响的科研领域或实用技术开发以及进行推广。4结语 通过前述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农业创新型国家的农业 科技投入实践的调查与分析显示,由于农业是一项关系国计 民牛的基础产业,因而各国政府对农、世科技研发与推广这样而另有4.30亿美元(约占该部分经费43.00%左右)用于各州农业试验站、大学等合作推广系统开展科技成果推广。 3.2以英国为例从英国的情况看,国家科研经费优先支 持基础研究,尤其是那些短期内成果并不确定的基础性研 究。对BBSRC资助的近年来的研发重点进行分析可以清除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公益性的社会功能非常重视。绝大多数农业创新型国家都通过实施积极国家财政资助政策来大 (下转第11555页)  36豢26期张中波等湖南东江水库流域水汽特征及人工增雨潜力分析11555根据湖南多年的人工增雨试验,湖南积云人工增雨率口 平均)t-lo.24 012],因此若对有增雨潜力的云系进行作业,而作 业机会平均为全部云系的1/5(湖南实际作业的平均状况), 则对所有可作业云系进行作业时,可能增雨总量P。为:极大值为6.35 g/cm2,出现在7月;极小值为2.02 g/cm2,出现在12月。从季节变化来分析,夏季水汽最为丰富,春季次 之,冬季最少。 (2)东江流域空中水汽全年平均交换次数2.9"/次/月。3Pi=1/5?(P。一凡)?卢根据1995~2004年的郴州探空资料计算出了东江流域 上空可能降水总量与可能增雨总量见图2。结果表明,东江 流域的町能降水量呈现出季节变化,全年可能降水总量达到 447.43亿t,如果对流域上空所有云系进行催化作业,则全年 可能增雨总量为17.57亿t。其中夏季(6~8月)平均每月可 能增雨量为1.96亿t,考虑东江流域径流系数(O.2一O.5), 则每月可能增加东江水库蓄水0.39~0.98亿t,即在夏季充 分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可能给水库增加蓄水总量达1.17― 2.94亿t。+可能降水量Possible precipitation +可能增雨量Possible rainfal L erl3amemnt月份最大,为5.42次,11月份最小,为1.56次。从季节变化来分析其更新率显示,春季更新最快,仅需6.6 d。冬季和夏 季分别需9.4和9.9 d,秋季更新最慢,需15.0d。(3)水库流域水汽总通量与降水总量都有很明显的季节 变化。夏季水汽总通量与降水总量的差异相当显著,这期间 人工增雨的潜力巨大,若充分开展人影作业,可能给水库增 加蓄水总量达1.17~2.94亿t。 参考文献[1]湖I幸j省电力公司.湖南省大型水库防洪调度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 出版社,2002:11―12.[2]范新强.福建省干旱和水资源开发研究[J].气象科技,20015(s1):114一118.[3]陈莹,刘昌明.大汀大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讨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3):240―245. [4]贾若祥,饲晓丽,刘毅.四川省水电资源开发利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_gb=x.=坏境,2004(5):438―443.[5]连忐鸾,李国翠.缸家庄的云、降水和水汽特征[J].气象科技,2005(SI):21-26. [6]王毅荣.甘肃空中水汽含量演变特征[J].气象科技,2005(5):424―428.嘲釜芒4甏图2Fig.2[7]俞哑勋,王鲂松。李青燕.两北地区空中水汽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折 [J].冰川冻t,2003(2):149―156. [8]李玉林,杨梅,曾光平.江西省7至9月水汽资源特征[J].气象科技,2003.31(3):167―173.[9]刘世祥,杨建才,陈学君,等.甘肃省空中水汽含量、水汽输送的时空分布黼既J].气象,2005,31(1):51―54.2003:55―56.144―145.东江流域上空可能降水总量与可能增雨总量enhancementOVeg[10]盛裴轩,毛节泰,李建国,等.大气物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熊华南,张固君,周益辉.湖南省2001年夏秋季对流云降水潜力数值 模拟结果[J].应用气象学报,2003,14(S):110―117.Possible total precipiration and rainfallDongjiangReservoir5小结 (1)东江水库流域空中水汽量年平均值为3.79 g/cm,[12]刘耀j羔王治平,陈历舒.湖|幸J单块积云高炮增雨随机化试验效果的分析[J】.气象,1999(8):16―21.?+-+-+-+―+一+一+一+-+一+-+-+--4--+-+-―卜―+―+一―卜―+一十一―卜――卜-+--4"--+一"4--+-+-+一―卜―+一+――卜一+一+一+-―卜*-―+-一+--4--+-+一+一-’一一+一??卜?(上接第11552页) 力支持农业科研活动,着力扶持由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和推广 机构以及农业高等院校等组成的公益性农业科技系统,并在 投入方向上集中于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 型“公共产品”开发(如种质资源开发、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病 虫害防治、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以及面向农业生产第 一线的科技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i]叶向东.关于农业科技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 2007(9):9一13.:嬲j.[11]BBSRC.Annual2002. Report&Accounts2001一皿[R].1rheStationeryOffice,[12]BBSRC Delivery PIan 2008―201I『EB/OLl.『20D8―015一091.http:// www.bbsrc.ac.uk/publications/poliey/bbsrc_delivery_plan.html. BBSRC.BBSRC Delivery Plan:2005―2008.BBSRC『R].2006. [14]DEFRA.Busjn∞s Planning:20138/09 Budget Settlement[EB/OI,].[2006 ―05―09].http://www.delta.gov.ulCcorporate/busplan/spending― n3 1review/budget0809.htm.[15]平成16年度科学技衍阴僳予算案c二,)L、r[EB/OI。].[2008―015一 11].http://www8.ca0.go.jp/cstp/siryo/haihu33/siryol―1.paf. [16]平成17年度科学技衍圉保予算案c二一)k、【[EB/OL].[2008一c15― 12].http://www8.eao.go.jp/cstp/siryo/haihu4Z/siryol―1.oaf. [17]内翻府.平成18年度科学技衔阴傈予算案c二,)L、r[EB/OL].[21308 一∞一12].http://www8.cao.go.jp/estp/siryo/haihu51/siry02一1.p(虮 [18]内阁府.平成19年度科学技衍冈保予算案c二,)o、C[EB/OL].[2008 ―05―12].http://www8.Pan.go.jp/cstp/siryo/haihu62/siry02―1.f)血 [19]内圈府.平成20年度科学技衡弱儇予算案c二,)o、t[EB/OL].[2008 ―05一12].http://www8.cao.go.jp/cstp/siryo/haihu72/siryol一1.oaf. [20]未来5年俄农业将获得5500亿卢布国家拨款[EB/OI。].(2007―07一 12)[2008―05一l 1].http://msnews.en/eguoxinwen/eluosi―caijins/2C070712/,41838995.htIlll.[2]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国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典璋!做法与经验借鉴[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ij版社,2006. [3]USI)A.FY 2009 Budget Summary and Annual Performance Plan[R].2008. [4]USDA.FY 2008 Budget Summary and Annual Performance Plan【R].2007. [5]USDA.FY 2007 Budget Summary and Annual Performance Plan[R].20【】6. [6]USI)A.FY 2006 Budget Smmmy and Annual Performance Plan[R].2005. [7]BBSRC.Annual Report&Accounts 2005―06}R 1.The Stationery Office,2006.[8]BBSRC.Annual2005.Report&Accounts2QD4―05[R].The2003―04fRl.TheStationery Office,[21]侵先受笋啶等老_荚施L允科学技衍阴僳施策力平成20年度予算案[EB/OL].[2008一晒一12].http://www8.c∞.go.jo/cstp/siryo/haihu72/siryol一2.Ddf.[9】BBSRC.Annual2004.Report&AccountsStationery Oltlce,[10]BBSRC.AnnualReport&Accounts2002―03[R].TheStationery Office,  部分国家的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政策分析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刘娅, 王玲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 1次参考文献(21条) 1.叶向东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全球科技经济t望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 围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做法与经验郊 2006 3.USDA FY 2009 Budget Summary and Annual Performance Plan 2008 4.USDA FY 2008 Budget Summary and Annual Performance Plan 2007 5.USDA FY 2007 Budget Summary and Annual Performance Plan 2006 6.USDA FY 2006 Budget Summary and Annual Performance Plan 2005 7.BBSRC Annual Report & Accounts 6 8.BBSRC Annual Report & Accounts 5 9.BBSRC Annual Report & Accounts 4 10.BBSRC Annual Report & Accounts 3 11.BBSRC Annual Report & Aceotmts 2 12.BBSRC Delivery Plan 08 13.BBSRC BBSRC Delivery Plan:.BBSRC 2006 14.DEFRA Business Planning:2008/09 Budget Settlement 2008 15.平成16年度科学技gvS予算案につぃて 2008 16.平成17年度科学技淅vS予算案につぃて 2008 17.内翻府 平成18年度科学技淅vS予算案につぃて 2008 18.内阁府 平成19年度科学技淅vS予算案につぃて 2008 19.内阁府 平成20年度科学技淅vS予算案につぃて 2008 20.未来5年俄农业将获得5500亿卢布国家拨款 2008 21.侵先度判定等な施した科学淅vS施策の平成20年度予算案 2008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王建朗 英国对台政策的演变及与美国的分歧() 2000本文根据依据英国档案对台湾政策的演变问题作了探讨,文中分析了美国政策出现准备放弃台湾倾向的原因,阐述了美国对台政策的转折点。2.学位论文 王仕英 肯尼迪政府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 2007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分为六章.前言介绍了本论题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选题的意义. 第一章介绍了冷战初期即肯尼迪政府之前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冷战爆发后,美国开始支持一体化,给予其多方面、多层次的支持,并建立了美国 主导的大西洋联盟.美国曾经支持英国领导欧洲一体化,由于两者在一体化方式上的对立和战略目标上的冲突,舒曼计划出台后的整个50年代,美国转而支 持法国领导的以法德和解为核心的大陆一体化.美国支持舒曼计划,支持一体化的重新启动,支持并促成了《罗马条约》的顺利签署.美国反对英国抵制大 陆一体化、反对英国的一体化政策:欧洲自由贸易区计划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从而形成了只支持大陆一体化的政策. 第二章介绍了美国支持大陆一体化政策遭遇的挑战以及英国政策的变化.首先,欧洲共同体的经济独立倾向和保护主义,以及戴高乐的挑战,使大西洋 联盟面临危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自联并立的局面以及法德轴心的离心倾向使大西洋联盟处于困境.其次,冷战的有限缓和以及美苏战略均势、美国全球 扩张战略及国内外的危机,使之更加需要加强大西洋联盟.此时英国的政策开始向欧洲靠近,从而为美国以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为切入点来调整对一体 化的政策提供了契机. 第三章阐述了肯尼迪政府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政策的确立.肯尼迪本人支持欧洲一体化.60年代初,政府和社会上出现了反对只支持大陆一体化、 要求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建议,特别是&鲍威报告&、&史蒂文森报告&和&艾奇逊报告&.政府内部虽有异议者,但不足以形成障碍,国务院的欧洲派占了上 风,并在支持英国加入问题上起了关键作用.美国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是在1961年4月肯尼迪向到访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正式表示的,并在国务 院给驻欧大使的指令中进行总结.肯尼迪政府人员游说共同体国家和组织,争取他们支持英国加入.肯尼迪政府的支持坚定了英国政府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 的信念,麦克米伦政府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美国对英国政策的不支持是英国对外政策向欧洲靠近的重要原因,而肯尼迪政府的支持又直接推动了英国决定 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所以,美国因素成为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的驱动力. 第四章重点分析了美国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条件与谈判的进程.英国提出了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条件,即保证英联邦、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英国 农业的特殊利益,而欧洲共同体六国反对保护英国的特殊利益.美国对此有自己的条件:反对英联邦特惠制的扩展;反对欧自联和欧洲共同体一揽子式的谈 判,主张英国首先加入,反对欧自联中立国与共同体建立&联系&关系;反对保护英国农业的特殊利益.美英两国的条件根本对立.肯尼迪政府人员在英国和共 同体各方斡旋,试图使谈判按照美国政策的方向进展.肯尼迪政府还彻底组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争取通过1962年贸易扩大法,并提出建立&伙伴关系的 大西洋共同体计划&,以此来促进政策的实施.条件之争使谈判陷入僵局,肯尼迪政府努力争取联邦德国来挽救谈判的僵局. 第五章论述了肯尼迪政府政策的受挫.戴高乐坚决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法国成为谈判成败的关键.联邦德国的保留态度也无助于谈判的顺利进展 .拿骚会议后,法国否决了英国的申请.肯尼迪政府没有公开攻击戴高乐,而是更加着重于肯尼迪回合.面对挫折,肯尼迪政府重新评价美国的欧洲政策:依然 坚持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政策的正确性,继续强调欧洲政策的冷战因素和相互依存,特别是国务卿重新定位美国的欧洲政策--继续强调并坚决推行大 西洋共同体计划. 第六章对政策出台的原因、受挫的原因、影响和实质等作一总结.美国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主要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即平衡法德的离心、结束西 欧分裂的局面,以更好地进行冷战,并保证一体化的联邦主义模式;同时还存在经济因素,即实现自由贸易和分担美国的全球负担,且经济因素在美国对欧洲 政策中的比例逐渐上升.法国的反对是政策受挫的直接原因,英国外交向欧洲转变的不彻底是根本原因,英美两国与法国欧洲战略的对立是深层原因,美国 和英国政策的分歧也增加了英国进入的难度.政策对美欧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政策受挫后美法矛盾激化,美英关系由&特殊关系&向&自然关系&转变,美欧 整体关系趋于紧张,政策的受挫也反映了美国对欧洲一体化影响力的减弱;英国未能加入欧洲共同体标志着肯尼迪政府的欧洲战略初步受挫,并影响了美国 的全球扩张.政策实质上是对美国的大西洋联盟战略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部分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史和美欧关系史的角度评价了这一政策.肯尼迪政府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具有支持和限制的双重性,是 美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转折点:它标志着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由&(相对)无条件支持&转为&有条件支持&;美国的一体化政策开始转向广阔的大西洋 框架;它反映了美国对欧洲一体化影响力的减弱,是美欧实力重组的结果并推动了这一进程.所以,肯尼迪政府有条件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具有 过渡性,反映了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走向.3.期刊论文 张瑾.ZHANG Jin 二战初期英国对美国宣传的历史考察 -北方论丛2008,&&(6)英国对美国的战时宣传是二战期间英美关系中的重要事件.英国对美国的战时宣传在赢得美国的舆论支持,使美国的对外政策挣脱&孤立主义&的枷锁 ,促进美国参战都起到了很大的鼓动作用.战时宣传集中体现了现代战争中的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对美国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美国的舆论和对外政策,客观上对美国的参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期刊论文 王建朗 台湾法律地位的扭曲--英国有关政策的演变及与美国的分歧() -近代史研究 2001,&&(1)日本战败后,台湾回归中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英美政府对台湾地位的变更并没有提出任何疑问.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取胜的前景越来越明朗,英美 对台政策开始发生变化.为了防止中共占领台湾,英美都提出了在对日和约缔结之前,台湾在法律上还是日本领土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美态度 一度出现转变,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准备接受中共占领台湾的现实可能.朝战爆发后,美国对台政策再次发生转变.英国尽管仍表示要遵守开罗宣 言的承诺,将台湾交还中国,但最终不得不把它与朝鲜问题挂钩,而暂时回避了履行开罗宣言的责任.在缔结对日和约的过程中,英国曾坚持应邀请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代表参加,并在和约中规定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但在美国的反对下,英国最终退让,英美达成国共双方均不参与和约签署、和约只言日本放弃台 湾主权而不明文交给中国的妥协.50年代初英美围绕台湾地位的讨论充分表明,台湾地位问题的提出是冷战背景下人为的产物.5.学位论文 滕淑娜 欧内斯特?贝文与战后西方同盟关系的形成 20081945年7月,艾德礼工党政府在大选中获胜。这是二战后英国第一届工党政府执政。工党本身在英国历史上的作用以及英国在二战后面临的国际格局 新形势使艾德礼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欧内斯特?贝文作为艾德礼工党政府的外交大臣、作为英国外交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关键人物,贝文的外 交思想体现着二战后艾德礼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向。二战后,贝文的外交设想是要实现与美国的联盟,我们称之为西方联盟。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西欧。 贝文的西方联盟思想与二战后首先发端于欧洲的“冷战”局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冷战”局势下,外交大臣贝文在西方起了带头和领导作用 ,特别是在关于欧洲的问题上,贝文很自然地成了西方联盟思想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传统上,我们所说的“冷战”,主要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忽视了其它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这样,就使对“冷战”时 期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各个国家间的互动成为一块被忽视的领域。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把眼界放在艾德礼工党政府在西欧的外交作为上,从而使我们对 “冷战”时期贝文的西方联盟思想有一个更深切的理解和评价,打破以往以美苏两国为中心的研究传统和冷战史观。 本文的主旨是论述年艾德礼政府执政期间,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在西欧的外交政策,即,英国力图实现与美国结成联盟的西方联盟外 交思想。 二战后,英国的国家实力较以前大大衰落。再加上英国是一个小的岛国,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在面临外来袭击的时候,它甚至没有实际可以防御原 子弹攻击的力量。岛国人战略上的阿奇利斯之踵(阿奇利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说他除踵部外,全身刀枪不入。现代西方人多以“阿奇利斯之踵”形 容一个人或国家的致命弱点。)让英国对自己的国家安全很不自信。英国这些国内自身条件限定了二战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核心是经济重建和安全防务 。正如1948年英国防务白皮书中所说的:英国作为英联邦的一员和一个大国,必须时刻准备着履行对联合国和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这个目的,对 英国来说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强大的和良好的经济,而且,还要有一个繁荣的工业。由此,我们才能有力量保卫我们的权利和履行我们的义务。①1949年 英国防务政策白皮书第一次正式提到要建立一个西方联盟的思想,“现在,已经实现了的成功的程度证明对联合国巨大的和严重的失望。在联合国之下 建立一个世界范围的集体安全的设想没有实现。”②总的说来,贝文的战后西方联盟思想主要是基于对战后苏联力量壮大和社会主义阵营加强的不安而 引起的。 为了减少英国在二战后的这种不安和惊慌,为了实现英国的西方联盟思想,外交大臣贝文在西欧事务中主要致力于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 实施、政治安全防务上西方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以及德国未来的相关问题。我们称之为贝文西方联盟思想的“四条腿”外交战略。英国政府 深深卷入了这些问题,而且,英国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认为,贝文在这些战后问题的处理中不仅仅持有长远的眼光。而且,在实施西方联 盟的过程中,英国实现了与美国成为“合作伙伴”的愿望,达到了遏制苏联的目的。英美“特殊关系”在此期间得到了充分发展,英美联盟成为贝文西 方联盟思想的主体。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分析了东西方史学界关于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外交政策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关于外交大臣贝文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西方联 盟思想的有关学界成果、提出了目前国内外这些研究的不足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阐述二战后初期贝文西方联盟思想的提出和实施。从英国和美国两方面分析了1945年和1946年两国外交不顺利、不成形的原因。本章分析了 艾德礼政府及贝文为此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为西方联盟思想的成功实行奠定基础,同时,也为贝文西方联盟思想中英国政策的保留埋下伏笔。 第三章分析贝文西方联盟思想的“第一条腿”,即,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实践。英美关系在经历了年的艰难之后,1947年开 始了令艾德礼政府和贝文兴奋的转折。贝文西方联盟的外交思想也如其所愿地展开。以1947年美国从英国手中接过对希腊和土耳其的责任和义务为契机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此后,英国借助西欧虚弱和急需美国援助的现实,向美国政府建议对西欧国家进行援助。 在贝文与美国驻伦敦大使道格拉斯的谈话中,英国建议美国政府要从整体上考虑对西欧的援助。贝文与道格拉斯谈话的第二天,即,日,美 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发表了美国对欧洲援助的讲话。马歇尔的讲话被贝文看作是英国展开对美国外交的一次绝好机会,贝文几乎毫不犹豫地就抓住了 ,为此,贝文四处奔走,促使“马歇尔计划”付诸实践。可以说,正是贝文对机会的恰当把握才使西欧有后来的恢复并快速发展。第四章研究了贝文西 方联盟思想的第二、第三条腿--西方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英国在经济上把美国引进西欧,为西欧和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这是贝文西方联盟思想在西欧成功推出的第一步。但是,仅仅有经济上美国对西欧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西欧国家政治上的孱弱和不稳定,特别是法 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共产党的影响让英国感到了威胁。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与苏联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的根本不同造成的。所以 ,英国考虑到不仅要在经济上表现主动,还要在政治和安全防务上也把美国拉到西欧,建立英国设想的“大西洋防务体系”。 1947年3月,英法《敦克 尔刻条约》是英国展示主动的首次表现。之后,由英国主导成立了《布鲁塞尔条约组织》,西方联盟建立。 虽然,英国在组织西欧国家联合方面再次迈出主动步伐,把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组织在一起,为西欧的安全提供了保证。但是 ,美国还没有对西欧国家的安全义务给予明确答复,这与贝文要在防务和安全上也把美国拖进其“大西洋安全战略”的观念是有距离的。在英国看来 ,西欧国家要想保持较高的系数对抗苏联,那么,英国认为最好的、最可靠的方式就是要与美国结成军事联盟。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 立是美国彻底脱离其传统“孤立主义”的标志,也是贝文任外交大臣以来最值得夸耀的事情,是英国西方联盟外交思想的最高峰。 第五章剖析了贯穿这四条腿的最后一条腿--德国问题。二战结束后,德国成了战败国,而且,其国土也被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由于四国 对德国的政策和考虑各不相同,德国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贝文要实现他在经济、政治和安全上为西欧安上防护网的西方联盟思想,就要在德国问题上更 加主动和灵活。这包括经济上要复兴德国,政治和安全上要把西德纳入到西欧的阵营中。由于四国在德国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所以,贝文提出首先实 现英国和美国的合作。这主要体现在英荚双占区的合并上。两国在双占区合并和复兴德国经济上达成一致。之后,在柏林危机的处理中,贝文的态度和 政策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柏林危机基本上是按照贝文的建议解决的。德国问题的最终解决使英国和美国都比较满意,经济上,德国最 终加入欧共体;政治和安全上,德国于1955完成了重新武装、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现了贝文的战略考虑。第六章对二战后贝文的西方联盟思想 进行总结。二战后,贝文提出与美国结成联盟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是由艾德礼政府国家衰落的现实、英国想继续发挥大国作用和保持大国形象的理想 以及英国从根本上反对苏联的意识形态思想决定的。为了平息苏联力量壮大而引起的不安,为了保障英国所认为的国家安全,外交大臣贝文积极努力 ,尽量劝服美国与英国一起在西欧活动,让美国承担起对西欧和英国经济恢复以及政治安全防务的义务。 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论述年艾德礼政府执政期间,外交大臣贝文在西欧是怎样推行西方联盟外交政策的。这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和安全防 务方面,我们把它称作是贝文西方联盟外交思想的“四条腿”外交战略。即,以“杜鲁门主义”出笼为转折点,英国通过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和实施、政治安全上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和西方联盟的建立、军事防务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以及对德国问题的处理这四个方面把美国牢牢地捆在西 欧。实现了英国在西欧利用美国“遏制”苏联的目的,保持了英国传统的欧洲势力均衡格局。这样,以英美同盟为主体的西方联盟思想得到了最终实现 。6.期刊论文 斯蒂芬?休特.王文华 有宪限制与无宪限制--美国刑法与英国刑法比较 -法学杂志)美国刑法与英国刑法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在总体上仍然非常近似,受美国宪法的边际约束的功能限制的美国刑法.与不受死法限制的英国刑法在 适用效果上相差无几.7.期刊论文 程灵.CHENG Ling 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对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探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作为率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功典范,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在英国得以广泛传播并被关注、争议和借鉴.探析英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 转化过程,从理念、政策到实践,从数量扩张、结构调整到制度创新,其发展路径中均可见到美国影响的痕迹.透视其影响机制,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8.学位论文 赵万里 马岛战争与英美阿关系 2008当今世界,历史遗留的岛屿主权争端还继续存在着,和平解决这些争端符合当事国人民的愿望和利益。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在这个领域为世人提供 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有关马岛战争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但多数集中在与军事有关的方面。实际上,从历史上看解决国际争端须靠外交而不是单纯 的武力。马岛战争相关的外交远比军事斗争复杂、激烈,对国与国间解决领土争端更有借鉴意义。所以,与战争相关的外交之背景、过程、影响值得我 们去进行详尽的探讨。 而从目前的论著来看,战争期间外交方面的系统研究相对其它专题还比较少。本文试图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英美阿三方在战争前前 后后的外交活动结合在一起考察军事斗争背后的外交过程,以从整体上揭示外交对这场战争进程的影响。文章正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战争的起因,英美阿之间相互“鼓励”错觉,进而这种错觉造成了战争。 首先英国在马岛问题上的政策过失,导致阿根廷产生武力解决问题的念头,进而导致阿根廷误读了英国的一些举动,坚定了武力夺回马岛的决心。 1976年上台的军政府认为英国随着国力的衰退,不会做出激烈反应;况且美阿关系密切,美国即使不支持自己也会保持中立。一系列的错觉促使加尔铁 里在1982年3月底作出武力占领马岛的决定。 第二部分梳理战争的导火线-南乔治亚事件。 南乔治亚事件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在处理这一事件中,英美阿之间的错觉继续升级。英国尽量保持低调的姿态,以免刺激阿根廷,而阿根廷却误 读为英国继续拖延;阿根廷的威胁在英国看来仅仅是口头上的发泄,所以没能辨清即将爆发的战争的信号;美国因为专注于反共战略,没有重视两个盟 友之间的争端,而且认为英阿过于为一件小事别扭。 第三部分突出美国的调停这条线索,并通过对英阿外交的分析侧面论证美国的调停是公正的。 战争尽管在英阿之间进行,但此时英国正在军事准备阶段,阿根廷的战略计划是谈判,所以这是外交为第一战线、军事为第二战线阶段。因此黑格 的调停便成为了解战争的主线。事实上,美国是严格的居中调停,双方都是重要的盟友,失去任何一个,对美国的全球战略都不利。英阿外交的主要目 标则是争取美国的支持。不过两国的方式不同。英国从侧面影响美国;阿根廷则僵硬地认为美国应该帮助自己或严守中立,这种错觉影响了在黑格调停 过程中军政府的决策。最终英国的外交姿态给黑格以良好的印象。而阿根廷的思维错觉却将黑格对自己施加的压力看作美国的偏心,因此越来越对黑格 的调停不合作,黑格不得不将谈判破裂的责任推给阿根廷,宣布支持英国。 第四部分论述5月1日后,撒切尔夫人选择了战争。 撒切尔首相选择战争的主要原因是:4月底,特遣舰队已到达马岛水域,完成军事准备工作;黑格调停失败,美国宣布支持英国。英国一面谈判,一 面继续舞动飞机和大炮,对马岛进行不断的轰击,为和谈设置障碍。随着伤亡的增加,国际社会对英国的动机表示出怀疑,呼吁停火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氛围下,阿根廷开始积极配合联合国的调停,做出重大的让步。但时间不允许英国再谈判下去,5月20日是英国定下的谈判的最后期限。之后 ,“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制止军事行动了”。 第五部分重点分析在5月20后阿根廷的外交战。 在军事形势越来越有利于英国的局势下,阿根廷利用英国不愿再谈判的态势主动展开外交,企图利用国际舆论,在外交上打败英国。这个阶段的外 交给英国、美国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使英美之间出现分歧,阿根廷赢得联合国停火决议的投票。不过,这时英国已经孤注一掷,尽管阿根廷的外交 已见起色,却无法扭转撒切尔夫人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态势。英国对决议动用了否决权,迅速地推进战争。6月15日,阿根廷军队投降。 第六部分是战争对英美阿关系的影响。 虽然英国和阿根廷为福克兰群岛的主权问题而进行了一场战争,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战争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主权归属依然在争论中。马岛战争 在美英特殊关系发展中是一次重要的事件,使70年代貌合神离的英美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胜利巩固了撒切尔夫人与里根的个人关系以及英国与美国的 大西洋伙伴关系。至于战争对美阿关系的影响,学者都认为美国在战争中支持英国大大损害了美阿关系,但从历史上看,冲突与合作一直是美阿关系的 主线,从这种视角分析,美阿关系不是受到损害,而是回到了美阿关系的历史主线上。并且战后阿根廷走上了民主化道路,阿根廷主人变化了,外交路 线也会相应调整,所以战争对两国关系影响不能夸大。最后是结论,马岛战争是大西洋主义对泛美主义的胜利。 马岛战争首先是大西洋主义的恰当的诠释。 在两个盟友的关系无法兼顾的情况下,美国最终全力支持英国。马岛战争是英美特殊关系发展中的一个给养站,战争后两国关系异常密切起来。英 美在全球战略中相互提供支持。 马岛战争同时又使泛美主义受挫。 马岛战争加深了美国与拉美国家之间意识上的鸿沟。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的失败又是泛美主义的受挫,使泛美主义貌合神离的趋向更加明显。9.期刊论文 何大愚 关于美国电力专家对英国电力市场失败的断言 -中国电力)英国是最早实施电力改革的国家,也作了一些宝贵的探索,曾成为各国电力改革的带头羊,其经验和成绩也被广泛宣传过.但今年3月它被迫放弃联营交 易(Pool)方式,实行批发市场的某个电力交易规则(NETA).对此,美国电力专家断言已证明英国的10 a电力改革和美国加州等地一样也是一次失败.但英国 新采用的NETA模式却具有新意,应密切关注其实施的后果.文中还给出有关的分析和建议.10.学位论文 游云庭 论美国殖民地时期对英国普通法制度的继受 2005 本文研究美国殖民地时期对英国普通法制度的继受,主要论述的问题是美国普通法制度在最早的十三个北美殖民地是如何起源的以及美国普通法制 度的主要来源――英国普通法对美国的制度有何影响。 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殖民地同时期的英国普通法、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早期普通法制度的建立过程、北美殖民地对待英国普通法制度的态度、普通 法制度是如何在与罗马法的竞争中胜出的、北美殖民地对英国普通法的改造、英国的法学家布莱克斯通对普通法制度形成的影响。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作者力图揭示早期普通法制度的初步形成与美国的宪政制度、美国民主制度形成的互动关系,以及其对后两者的支撑作用 。 本文的研究分成两条线路分别进行。一条是通过逐一介绍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具体制度的同时,将普通法的主要制度――陪审制、律师制等制度以 及各个殖民地早期的制定法、议会建立情况、殖民地人民以普通法为武器与殖民地当局、英国政府的斗争情况全都穿插进行介绍。另一条是将对殖民地 有巨大影响的同时期的英国普通法的介绍及美国对英国制度的吸收改进联系起来。 本文的具体研究方法采用了按照地域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分为三个地区――新英格兰地区、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按照殖民地的建 立方式进行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接近的殖民地之间往往在法律制度上有较多共同之处。 本文导论主要论述研究殖民地时期普通法的意义、殖民地同时期的英国普通法概况以及英国法学家布莱克斯通的《英国法释义》一书对殖民地普通 法制度的影响。第一章概述美洲殖民地对普通法的接受与改造,主要包括美洲殖民地接受普通法的原因、普通法在北美殖民地与罗马法的斗争以及美国 对普通法的改造原因。第二章论述美国新英格兰殖民地普通法的初步建立过程及特点,重点介绍马萨诸塞殖民地。第三章研究中部殖民地普通法的初步 建立过程,重点介绍纽约殖民地。第四章探讨南部殖民地普通法的初步建立过程。引证文献(1条) 1.陈俊红.周连第 北京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3)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ahnykx.aspx 授权使用:庞跃霞(wfbjey),授权号:0e51c15f-4e-9ec 下载时间:日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ci文章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