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德国陆军日本海军模型打海军和陆军哪个国家占优势?

帖子主题:[原创]浅析德国海军打不过英国皇家海军的原因
共&4841&个阅读者&
军号:3189937 工分:1867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浅析德国海军打不过英国皇家海军的原因
文章提交者:莫云风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本文原是网友
在主帖第43楼的回复,因发言内容真实精彩,
由设为独立主帖。
1、再好的也要靠人来操作。英国是海上大国也是海员大国,而海军属于技术兵种,战时英国能动员多少有经验的海员加入海军?德国呢?!2、经验问题我永远不否认德国多出惊才绝艳的人物。但不是打架单挑,是靠集体力量的!德国精英是损失一个少一个。而英国是损失一个差点备两个。比如船长,大副,机械长这类需要长期操船经验的职务。德国损失不起。3、内部矛盾影响资源分配,天生底蕴不足。德国是大国,这以为着德国长期忽视海军发展。虽然战前临阵磨枪打造了只强大的,但毕竟没有底蕴深厚的英国有底蕴。这么说仿佛有些抽象!打个比方英国如果不足可以用商船改战船,用数量换取技术的不足,德国行吗?4、德国缺乏地理优势和兵力※就是军港和舰船数量!就是围绕“北海(好像是叫北海吧)”四个可能:①与英国彻底决战。在没有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双方都被打残。在英国深厚的海军底蕴下肯定是英国先缓过来②不惜代价冲出北海攻击英国海上交通。可惜德国外线军港不足补给困难!而且内线会出现大漏洞。③分兵内外兼顾。舰艇不足注定样样稀松!④内线对峙。既然是对峙了需要死掐吗?事实上英国的脉门就是海上交通,这也就是二战中为什么德国大量发展潜艇的原因。如果发展水面舰艇就意味着与英国海军在北海出入口死磕,但死磕完了还是很难达到目的!所以只能用潜艇偷偷进出!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红尘本不平,
一笑看人生。
不求青莲洁,
只留一镜明。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浅析德国海军打不过英国皇家海军的原因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63015 工分:145043
/ 排名:6986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楼主说的我认同,海军不像其他兵种,这需要长远的规划发展,海军这种需要团队协作的要求高,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可能一下子成功的,而且海上的环境条件恶劣。德国也知道比海军比不过,因此它才大力发展空军,但德国也不是没有机会,除非他占领法国后能给它一定的时候休养生息,利用法国海军遗留的积累(法国当年也曾经是海洋强国),转化成为己用,这样才可能有机会。但一切都只是假设!7楼&法国海军被英国佬先下手炸光光了 哈哈8楼&我说的是海军的积累,包括专业人才、技术工种等,这些不可能全部炸完吧,而且法国的海外殖民地相比德国多很多,必定带动了一批人去航海。正是因为英国佬的这种举动,导致后来的维希法国宁愿跟希特勒混,并将英国视为不共戴天的死敌,德国人虽然有灭国之仇,但好歹人家还允许我们保留自己的殖民地和舰队,而不久前还是盟友的英国人现在却要落井下石。以至于后来北非的火炬行动打头阵的都是美国军队,如果让英军打头阵的话,搞不好北非的法军会全部倒向德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86278 工分:1835
左箭头-小图标
小国寡民不要搞什么海军(包括英国法国和日本),怎么搞也搞不过美国,两面靠大洋,大国,工业发展厉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60275 工分:958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一点 那就是德国与盟军完全不配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63015 工分:145043
/ 排名:6986
左箭头-小图标
正是因为英国佬的这种举动,导致后来的维希法国宁愿跟希特勒混,并将英国视为不共戴天的死敌,德国人虽然有灭国之仇,但好歹人家还允许我们保留自己的殖民地和舰队,而不久前还是盟友的英国人现在却要落井下石。以至于后来北非的火炬行动打头阵的都是美国军队,如果让英军打头阵的话,搞不好北非的法军会全部倒向德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8329 工分:10443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楼主说的我认同,海军不像其他兵种,这需要长远的规划发展,海军这种需要团队协作的要求高,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可能一下子成功的,而且海上的环境条件恶劣。德国也知道比海军比不过,因此它才大力发展空军,但德国也不是没有机会,除非他占领法国后能给它一定的时候休养生息,利用法国海军遗留的积累(法国当年也曾经是海洋强国),转化成为己用,这样才可能有机会。但一切都只是假设!7楼&法国海军被英国佬先下手炸光光了 哈哈我说的是海军的积累,包括专业人才、技术工种等,这些不可能全部炸完吧,而且法国的海外殖民地相比德国多很多,必定带动了一批人去航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1602 工分:11742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楼主说的我认同,海军不像其他兵种,这需要长远的规划发展,海军这种需要团队协作的要求高,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可能一下子成功的,而且海上的环境条件恶劣。德国也知道比海军比不过,因此它才大力发展空军,但德国也不是没有机会,除非他占领法国后能给它一定的时候休养生息,利用法国海军遗留的积累(法国当年也曾经是海洋强国),转化成为己用,这样才可能有机会。但一切都只是假设!法国海军被英国佬先下手炸光光了 哈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46634 工分:334
左箭头-小图标
除了现在的美的这样逆天的国家,没有呢个国家可以保持陆军和海军的同时的强大,就是最强盛时期的苏联海军也只是核潜艇一项比较强。德国既然要保持强大的陆军,就不可能有太多资源投入海军,况且德国也不是一个传统海军强国,天然的地理条件也不能支持其成为海军强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98596 工分:5011
左箭头-小图标
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其成年男性都是合格的水手(指当时),而德国的海军光是有了先进的武器,但是说的兵员素质上,和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相比,还是差了一截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90152 工分:9891
左箭头-小图标
“阿卡斯塔”驱逐舰在自己保护的光荣号航母沉没后酣战不退,单挑德国“格奈森诺”号和“沙恩霍斯特”两艘战巡,最终将沙舰重创,至战舰沉没官兵都在平静射击。萤火虫号驱逐舰单枪匹马迎战德军舰队,最终重创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相比之下,德国海军除了偷袭皇家橡树号,似乎没什么英勇战例。逢敌亮剑,不管存在多大劣势,从纳尔逊跨洋追击强大的法国舰队起,英国海军这一传统是德国海军不具备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6403 工分:51954
左箭头-小图标
别说德国海军,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且实力不菲的诸如西班牙海军、荷兰海军、法国海军等几乎都败在英国佬手里。这样的“光辉事迹”确实难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8329 工分:10443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说的我认同,海军不像其他兵种,这需要长远的规划发展,海军这种需要团队协作的要求高,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可能一下子成功的,而且海上的环境条件恶劣。德国也知道比海军比不过,因此它才大力发展空军,但德国也不是没有机会,除非他占领法国后能给它一定的时候休养生息,利用法国海军遗留的积累(法国当年也曾经是海洋强国),转化成为己用,这样才可能有机会。但一切都只是假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2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浅析德国海军打不过英国皇家海军的原因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帖子主题:[原创]实际上英国比德国更害怕海军舰队决战?
共&5595&个阅读者&
军号:1920147 工分:163186
/ 排名:596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实际上英国比德国更害怕海军舰队决战?
文章提交者:5v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本文原是网友
在主帖第19楼的回复,因发言内容真实精彩,
由设为独立主帖。
英国在工业和科技上的领先地位的丧失不是在,而是早在一战爆发之前的2、30年。在1914年,英国早已只是排在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工业国了;至于说到科技开发,19世纪后半叶至世纪末,世界新技术的发展中心就已经转移到美国了。所以在当时的有识之士看来,英国不过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罢了,其桅樯林立的强大海军和日不落帝国的浩大声势注定会在不远的将来烟消云散。如果没有一战的爆发,最多不过到20世纪30年代,就不得不在大洋上面对与其等量齐观的和德国舰队——归根结底,还是自19世纪后期以来国力的衰败导致英国最终拱手交出掌握了一个世纪的海上霸权。在中,双方的实力对比上大舰队绝对是强于公海舰队不止一星半点的,这也是舍尔最后心无斗志地放弃战斗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公海舰队在夜间不突围,而是继续同大舰队战斗下去,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公海舰队主力被消灭——而这就意味着主力的覆灭。对于舍尔这样的角色来说,他是无论如何不敢拿整个的德国来冒这个险的。但是,问题还有另一面——面对可能的决战中的惨重损失,究竟谁更加承受不起,是德国,还是英国?我认为,从战略上讲,是英国更加承受不起这种损失。英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要以武力来维护其日不落帝国的国际地位和当时对其作为既得利益者十分有利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不计损失地去赢得“胜利”。这种“武力维护”的支柱就是皇家海军(确切说这根支柱的核心就是当时由杰里科爵士指挥的英国大舰队)。按照俗话讲的,英国当时是“穿鞋的”,而当时“光脚的”可是颇有几个——德国无疑是一个,而英国的传统“手下败将”法国、地中海地区的强国意大利、一头看东一头看西的双头鹰俄国、大西洋彼岸“同文同种”的美国,乃至远东地区新崛起的日本,都在虎视眈眈地看着日不落帝国遍布全球的诱人利益,摩拳擦掌、等待时机扑上去狠咬一口,从大英帝国的身上撕一块肥肉下来。这可是英国在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局面。屋漏偏逢连阴雨,这个时候适逢英国国力衰退,十分仰仗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支持的海军已经在与列强的军备竞赛中疲态尽显,这更是英国在过去的争霸过程中从未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皇家海军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对“敌人”(不管任何一个)的数量优势,完全是在吃过去的老本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舰队在决战中遭遇惨重损失(哪怕是赢得决战的胜利),都将意味着英国失去维系其全球殖民地体系的实力基础。而当时的英国经济已经完全依赖在这个全球殖民地体系上,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非常惧怕对方对其海运线的绞杀作战的重要原因——作为岛国,失去海运线就意味着国民经济失去原料、能源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正常的经济循环将被彻底摧毁,从而无法支持对外战争所需要的一切(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就是最好的例证)。经济基础的崩溃将意味着国家的败亡。与德国输掉公海舰队相比,杰里科更加不敢拿整个大英帝国作为赌注押到一场海战上。德国公海舰队本来是作为一支“风险舰队”、“威慑舰队”而存在的,其建设初衷是希望通过建立一支英国不能轻易打败的海军舰队来防止英国对德国兵戎相见。而一旦战争真的爆发,这种“风险舰队”的价值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手害怕“同归于尽”的战略态势(不能与德国舰队同归于尽对英国来说不是一个纯心理学问题),以战迫和,而避免两国之间你死我活式的对决。但是德国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基于德国舰队的规模和实力不及英国的现实,似乎更加害怕军舰在海战中的损失,从而采取了十分类似“避战保船”式的策略——避免与英国大舰队主力进行硬碰硬的决战。殊不知,这正是英国人所期望的——在避免可能招致惨重损失的舰队决战的前期下将德国舰队封堵于大西洋的边缘海之内——于是,德国海军从总体战略上来说就被英国海军牵着鼻子走,直到最后整个国家在战争中内外交困、彻底崩溃,而苦心经营数十载的(一度是世界第二的)舰队主力也在被俘后屈辱地以自沉的方式灰飞烟灭。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幸福=有希望+有事干+有人爱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以势相交,势去则倾;
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实际上英国比德国更害怕海军舰队决战?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1848
左箭头-小图标
LZ可能忘记了史实,第2帝国下令让公海舰队与皇家海军主力决战,结果公海舰队不敢出战,反倒调转枪口进攻第2帝国首都,直接消灭了胆敢让自己去送死的帝国政权。所以说损失不起的是德国,因为皇家海军不会集体叛变,但公海舰队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9833 工分:10894
左箭头-小图标
我也说两句吧。以杰利科的战术,必然不会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投入战斗。所以如果德国人真的要拼个鱼死网破,杰利科不但会取得胜利,且损失不会很大。而且,要建设一支像公海舰队那样庞大的舰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就算英国本土舰队损失掉一半,其剩余的实力也足以自保,而且其他两个有实力的美国和日本海军,是其盟国,打起来的可能性很小。史实里面,各国也不可能维持大舰队,一战后很快就开始了海军假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56263 工分:72847
左箭头-小图标
杰利科的远程封锁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日德兰海战中杰利科虽然没有获得一场纳尔逊式的胜利,却获得了战略性的胜利,德国公海舰队是沉没在日德兰还是沉没在斯帕卡对于英国没有区别,让杰利科拿着本土舰队去冒这个险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73837 工分:15513
左箭头-小图标
战争,国家大事,面对强敌,即便有把握战胜,决战前夕也睡不着觉,这是人之常情,怎么能用怕不怕来理解。难道日德兰海战前,德国人就是毫无压力,轻松出来溜达么,不都是拿着拼老命的心态出击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41578 工分:3536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96164 工分:12482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上英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海上力量,在欧洲傲视诸国,无论从规模上,海军官兵专业技能上,都远远强于德国,何来更怕德国海军之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6403 工分:5195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英国和德国一战时的海战主力是战列舰和战巡,另外配属一些轻型巡洋舰之类作为侦查用。而英国在各个殖民地维护次序的主力基本上是各种巡洋舰(几次在其他战区英德之间爆发的海战基本上是以巡洋舰为主,英国偶尔还有一两条战巡)。这些巡洋舰如果拿去和德国战列舰对抗基本上是自杀,但对于当时整个世界来看,这些巡洋舰基本上巡逻下殖民地绰绰有余。至于LZ所谓的到了30年代德国公海舰队能和英国舰队等量这种事基本上不可能。从历史上都看得出来,英日这种岛国(老美也可以算个岛国,而且还是个大岛国)的海军永远比大陆型国家海军强,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这些岛国都是把大部分建设重心放到海军上面,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其陆军基本属于打酱油状态(等局势危急了再扩大规模),而大陆型国家需要把建设重心放到陆军,特别是像欧洲那种几大国家并存的局面更是如此,德国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还能有多少精力拿去建设海军?从另一方面说,建设海军不仅仅是工业的先进程度(德国一战时比英国工业能先进多少还是个疑问),还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英国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国,建设海军各种原料至少还算充足,而德国当时的殖民地屈指可数,且还受到英日等国的打压和干扰,在这种情况下,仅凭德国国内的那些资源,就算德国工业再先进,原料不足,又能造出多少战舰?(英国造战舰的原料凭的是大量殖民地,美国造战舰的原料凭的是其本国巨大的国土和充足的资源以及其在美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德国一没大量殖民地二没巨大的国土,再加上法、俄等国的陆上威胁,德国能建成一战时那支公海舰队已经是透支状态了,也就是必须要发动战争来缓解的状态了,想让舰队规模赶上英国,基本上属于幻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实际上英国比德国更害怕海军舰队决战?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德国海军为什么输?看海陆军军费比你就懂了
德国海军为什么输?看海陆军军费比你就懂了
冷月照江风
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德意志对所谓生存空间的需求迅速显现了出来。此后,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都因这个新兴国家的出现发生了改变。崇尚现实主义的德国预想到了统一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强军、扩张就成了这个国家的主要特征。威廉二世视察海军如果说俾斯麦是铁血宰相的话,德皇威廉二世则是个不折不扣的铁血皇帝。但是与老练的俾斯麦相比,威廉二世在对外政策上并没有足够的理性。雄心勃勃的皇帝通过1897年与1900年的新海军方案努力打造一支能与英国抗衡的海军。德皇积极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举措显然与俾斯麦尝试跟英国保持良好关系的思路背道而驰。而且,德国海军从建立之日起就表现出了很强的纪律性和进攻性,并带有浓厚效忠德皇的色彩,主力战舰都有SMS(Seiner Majestt Schiff)的标识,即皇帝陛下的战舰。“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德国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集中表现为与英国展开主力舰军备竞赛。具体计划由提尔皮茨来制订,这一过程持续了十多年时间。作为老牌海军强国,英国工业基础雄厚,造舰经验丰富,能很好地控制造舰成本。而德国海军在初创期,造舰成本非常高昂,也因此陷入了财政危机。英国1905年开工的第一艘无畏舰单价为178.3万英镑,约合3643万马克,随后两代无畏舰单价分别为176.5万英镑和175.4万英镑,比同一时期的德舰低20%以上。而德国在无畏舰竞赛中则是仓促跟进,不光耗资巨大,性能与英国也有一定差距。此外,作为主力舰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舰炮口径一直也没有追赶上英国。直到1916年装备380毫米主炮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时这种被动局面才算扭转。尽管德国主力舰防护更佳,但在火力、航速和续航力上比同期的英国军舰还是要逊色。总之,从技术角度而言,德国海军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世界第一海军的赶超难度还是很大的。兴登堡、威廉二世与鲁登道夫实际上,实现威廉二世的海军战略还有比技术能力落后更为棘手的问题。当时德国GNP虽与英国差距不大,但是德国能用于海军建设的财政资源却比英国要少得多。德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所面临的安全环境与其他列强是不同的:德国向东有纵深广大的俄国,向西有传统的欧洲强国法国,海上则有英国这个强劲的对手。德国要获得霸权,就必须面临来自三个战略方向的压力。而英国可以从容地把陆上对抗的任务转交给俄法两个陆军大国,自己专注于海军的建设。年,英国陆军军费开支远不及德国,但是海军军费始终遥遥领先后者。1906年8月入役的德国战列舰“德意志”号德国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世纪初,一些新派军人开始鼓吹用速决战法打垮法俄两国。具体的策略是集中陆军主要力量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歼灭法国,随后再把主力向东线转移,迫使俄国屈服。为此,德国必须增加优质兵员的数量,陆军的军费开支也与日俱增。资料显示,1900年德国海军军费只有1.51亿马克(约合740万英镑),同年陆军军费高达6.86亿马克。提尔皮茨的第二次舰队法案实施期恰逢德国陆上安全形势恶化,陆军军费继续高速增长,1910年海军军费为4.21亿马克,恰好为陆军军费(8.34亿马克)的一半。而在一战爆发的1914年,德国陆军军费更是疯涨到史无前例的18.06亿马克,几乎是海军军费(4.58亿马克)的4倍!日德兰海战后德国的公海舰队成为了一支“存在舰队”德国在海陆两个战略方向上都有不能舍弃的利益,因此也只能尽可能地维持陆海两方面的平衡。这样一来有限的资源被分散使用,难免顾此失彼,目标和资源不可能集中在海洋是德国无法摆脱的历史宿命。从整个欧洲的格局来看,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定以后,由于列强相互牵制,欧洲大陆很难再出现一个霸主。德国崛起并谋求霸权最终只能导致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将其打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均势格局。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德国的失败并不出在技术环节上,也不是海军掌门人能力不足。德国一旦制订与国家实力不相匹配的海军战略,其结果就是走向灭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冷月照江风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陆军vs 英国陆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