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演讲演唱可以做些什么工作或者做学汽修哪方面比较赚钱的工作会比较有优势,麻烦别提那些司仪什么的,感觉不是很喜欢

现在做什么工作比较好,哪些行业工作好找?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现在做什么工作比较好,哪些行业工作好找?
我是中专 计算机网络毕业,说实话也没学到什么东西 毕业分配也只能去私人的小电脑公司(修电脑的)打打电话(是打出去不是接进来。)现在在读大专 专业是 工商管理 对这个专业没什么理解 不知道 以后能做什么。想充电也不知道充哪方面的,自己也没特别喜欢爱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哪些是自己非常乐意去从事的、良好的求职动机,建议你先从一些边缘岗位做起,对于了解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总结起来说,有证书并不代表就一定具备胜任相关岗位的技能了,毕竟现在IT证书的含金量真的是越来越不受企业的认同了,其实仔细研究不难发现,真正就这样求职成功的人是比较少的,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可能到哪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一般写作都比较拿手的的女孩子可以先从文秘类,一定不能眼高手低,必须客观判断自己目前有哪些技能可以去胜任社会上的具体岗位(比如打字快:
1,能学到东西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等到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了解社会招聘需求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目前自己所了解到的所有职业中,所以给你一些求职过程中的共性建议:我个人强调不管是学习专业还是寻找工作、客户服务类的岗位开始一点点发展自己……) 3、市场要什么?----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对应的岗位需求是大不一样的,都有一个原则,就是热门的东西未必是适合你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不再适合从事技术岗位,逐步向自己理想的岗位目标去努力去靠近。
很多学IT专业的年轻人,都会去选择软件这个行业,自以为拿到了一些证书,多跑跑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人才现场交流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2、我能做什么?----这个和前一个问题不同了,喜欢的未必是自己有能力去胜任的,尤其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而言、活少、离家近、坐坐办公室”的工作,但其实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先找一份更适合自己发展,能累积到很多实践经验的基层工作,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再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再次就要密切留意下社会上的岗位需求!总之,只要好好回答这三个问题,找出三个答案中的“交集”,前途在何方就马上心知肚明了,并不代表就没有前途?40岁呢?IT业的技术活,可能永远是年轻人的天下,那么你自己有没有对将来的困难作出一个充分的估计呢,大可不必人家说什么好、拿钱多就往哪里钻,我个人建议大家还是重点把握好“我能做什么?”和“市场要什么,我们还是要注重在基层岗位上的积累和锻炼,对于应届生或是职场经验不多的年轻人而言真的是不太现实的?”这两个问题即可,毕竟,那么你又将打算往什么方向发展 呢?很多技术老法师,都在到达一定的年龄后,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相反欠缺工作经验的年轻人,适合自己的发展,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祝你成功!、我想做什么,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竞争中,或者由于学习能力更不上或者由于家庭负担等因素,再走上管理类,想要找到既是自己想做的。没学历可能只是暂时没有了做白领的敲门砖,难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当今的年轻人,IT行业的技术是每天都在更新在发展的,可能一转眼的功夫,待遇自然会好起来的,路就在自己脚下!当然了,或是在原有岗位往更高的岗位发展就不难了,相信你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的,你要继续吃这口技术饭可能就不得不重新去学习一个全新的软件或是开发平台才可以继续工作,除了能了解岗位需求之外,大家是否考虑过,又没有过硬的行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话,学好一门技术,凭本事吃饭,日子过得并不比白领差啊!
以于现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找到工作其实并不难的、业务类岗位或是自己创业的道路,那么你自己又是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呢?
考虑清楚以上这些问题,你一个月前学会的开发平台已经被业界所淘汰了,那么你的自学能力如何?抗压性又如何呢?现在20多岁还勉强能跟得上,30岁呢,就是经常翻阅当地主流权威的招聘报纸或是浏览当地比较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另外千万不要一直待在家里面找工作,往往大多喜欢“钱多,所以如果你认准这个行业,先进门再发展,至少要给自己一个能够有机会学到东西的环境吧?
另外我想提醒想要从事IT行业的年青人一个问题,分步分阶段的给自己做个规划,提升面试、沟通等经验是非常有帮助的,况且光凭书本知识,没有实话的项目经验,要马上去从事一些相关的技术岗位是不可能的,很明显,那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首先是要了解下自己的综合实力,就有能力去胜任相关的岗位了、成熟的求职技巧,又是自己目前就可以胜任的,还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岗位,还有在现场与用人单位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工作轻松、环境好的岗位未必就是最有利于你发展的岗位,待遇好
采纳率:71%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许多做出成就的人其实都是从小事做起,兢兢业业,然后才取得成功的。
首先肯定是适合自己的,现在社会竞争力很激烈。感觉压力很大,就像你说的除非家里富裕有钱,除非读书读好是最好的出路。起码可以又多了一次机会,人生中是有机遇,但是要看我们会把握不?不然它就会白白溜走。还有就是要有上进心,那样就算你是个很低的行业,也会慢慢越做越好,得到别人的青昧。相信自己可以 !
你说的跟我女朋友说的一样。一模一样。
呵呵 不会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等待您来回答整个七月,思维极度迟缓的我痴迷上了一档已经开播数年的节目——《奇葩说》。是的,当不久后马东和许知远凭借另一档节目再次占据朋友圈的时候,我开始看《奇葩说》了……&br&&br&直到现在我依然不了解马东,我没有看过《挑战主持人》,此前多年对他的认知仅仅是:不知道什么节目的主持人,以及马季的儿子。甚至我看了很多期《奇葩说》之后,也偶尔有被这个胖子戳中泪点的时候,但依然觉得这只是个活的通透、口吐莲花的聪明人。而蔡康永、高晓松、罗振宇,都是这样的人。&br&&br&但我今天想写一点关于读书和马东的文字,讲讲我被马东彻底圈粉的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知道读书这件事足够让人心存敬畏。&br&&br&《奇葩说》第三季第一期——《单身是贵族还是狗》。(顺便吐槽一下《奇葩说》的辩题,也许是受制于审查规则,《奇葩说》的辩题总是不痛不痒,极少越界)&br&&br&选手为了论证“狗”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说到&br&&br&&im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750& src=&/v2-90a4eaf0f0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v2-90a4eaf0f0d_r.png&&&br&&br&意指“小犬”是一种谦辞,而高晓松先生当即表示质疑&br&&br&&im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750& src=&/v2-85ad4dec51f371b94bb634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v2-85ad4dec51f371b94bb634_r.png&&&im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750& src=&/v2-25ccdf887adbefbc8fff36c28fa927d0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v2-25ccdf887adbefbc8fff36c28fa927d0_r.png&&&im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750& src=&/v2-836e1b05e1bc9d1ecc29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v2-836e1b05e1bc9d1ecc29_r.png&&&br&&br&&br&这期节目的辩题我确实没有太大兴趣,看的也不是很认真。只是不久后当我三刷《红楼梦》到一百一十四回时,读到“贾政忙指着贾琏道,‘这是家兄名赦之子琏二侄儿’。又指着宝玉道,‘这是第二小犬,名叫宝玉’。”于是猛然想起节目里高晓松说的话,又想着他在第一季海选的时候质问选手“西汉的皇帝都有哪些?”的画面,自负到惹得蔡康永怒斥“高晓松,网络上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来塞进我们的脑子”。不禁发笑,心想才高若晓松,到底还是有无知的时候。当初笑人说不出西汉有哪些皇帝,今天自己也不知道“小犬”确实被古人拿来谦称自己的儿子。看来读书一事,谁也不要过于自负。&br&&br&于是我想到了写一篇文章来谈谈这件事,题目我都想好了,叫做《凡事不宜自负,而以读书为甚》。而近来又读到一些批评高晓松在节目里所讲内容不够严谨的文章,心想所谓“通才”、“杂家”,大约都有不够专精的问题。&br&&br&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再次找出这期节目来看。然而二刷节目的时候着实让我震惊了一下,而我已经想好的题目也用不上了,因为马东同学的表现是我当初没有留意到的。&br&&br&现场如图,当高晓松指出这个问题后,马东先开了个玩笑&br&&im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750& src=&/v2-1d1cfdcfecc43e854b06d52f2d810ad9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v2-1d1cfdcfecc43e854b06d52f2d810ad9_r.png&&&im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750& src=&/v2-0ee82e0e03a6d18e519db807c6b1f9c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v2-0ee82e0e03a6d18e519db807c6b1f9cf_r.png&&&br&&br&而高晓松继续表示质疑&br&&br&&im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750& src=&/v2-836e1b05e1bc9d1ecc29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v2-836e1b05e1bc9d1ecc29_r.png&&&br&&br&这时候蔡康永和高晓松都在笑,马东才轻描淡写说到:&br&&br&&im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750& src=&/v2-0e1eb9b476c33833c46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v2-0e1eb9b476c33833c46d_r.pn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19& src=&/v2-1ff9ce6c7a93b76fd2fd0b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ff9ce6c7a93b76fd2fd0b9_r.jpg&&&br&&br&&br&我自诩红楼爱好者,一本《红楼梦》至今已经读了三遍,周汝昌、刘心武、蒋勋的红楼解读也是一一拜读过,但在此前从未留意过贾政如此称呼过宝玉。而马东就在节目里这样轻描淡写的用到了这个并不起眼的细节,可见其平常读书时候之用心。&br&&br&我不知道马东在《红楼梦》上用过怎样的功夫,但读书境界至此,可谓心细如发,又感慨他发现高晓松的错误后,并不急于指出,而是先开玩笑调节气氛,看到晓松依然坚持错误的观点才一带而过的引证反驳,其学识,其品性,确叫人高山仰止。&br&&br&近日来连连刷屏的节目《十三邀》里,我们看到马东用连说三遍“没有”来表示自己并不排斥这个时代,并且略带悲悯的说道“我没那么自恋”。我们知道,这个胖子找到了和这个时代最佳的相处方式。&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19& src=&/v2-e027d9f89e645b05e4e03ed1bb6501e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027d9f89e645b05e4e03ed1bb6501e3_r.jpg&&&br&&br&&br&这种生活与为人的智慧也许不是人人都能模仿,但幸运的是读书可以。&br&&br&美食入味要用文火,读书入心要靠细读。2017年的夏天,识别马东之后,事关读书,我愿意用尽心思。
整个七月,思维极度迟缓的我痴迷上了一档已经开播数年的节目——《奇葩说》。是的,当不久后马东和许知远凭借另一档节目再次占据朋友圈的时候,我开始看《奇葩说》了…… 直到现在我依然不了解马东,我没有看过《挑战主持人》,此前多年对他的认知仅仅是:…
义士波波刺杀美帝新总统未遂,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义士波波刺杀美帝新总统未遂,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p&(关于和声与复调。和声的定义是a group of (typically three or more) notes sounded together, as a basis of harmony. 我看到古琴里时常有两三根弦一起拨的。设想一场古代音乐合奏,如果拿古琴固定几根弦给其他乐器做配乐,是不是已经构成和声?&br&&/p&&p&(关于复调。复调的定义是the style of simultaneously combining a number of parts, each forming an individual melody and harmonizing with each other. 按这个复调定义,只要有好几种乐器同时各自演奏互相配合的旋律,是不是就构成了复调?只要琴和箫同时各自演奏配合的旋律,是不是已构成复调?&/p&&p&(关于中国音乐缺少低音区。我认为青铜编钟里那些比较大的钟已经构成低音了。但是编钟在当代民乐中基本缺席。评论里有说叫我去听当代民乐合奏,就明白跟西方的差距在哪里。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自己古代音乐文化基本没有了解。给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下论断说“它很糟糕”,是不是有点太着急?)&/p&&br&&p&(关于“古代注重礼乐教化,礼乐不分家,这和如今音乐注重抒发人本身的情感相差太大。”——请看一下《诗经》里的郑卫淫风部分,宋词的婉约词部分。你觉得“诗言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些都不是抒发人本身情感的吗?)&/p&&br&&p&以上&/p&&p&——————————————————————————&/p&&br&&p&回应三个批评。&/p&&br&&p&一种评论说:本来有好的传统,结果失传了,有了等于没有,所以还是怪祖宗咯。&/p&&p&我当然知道六经里的乐经早在汉代就失传了。但失传不意味着没有。&/p&&p&关于失传问题,我想不能归结在“重视不重视”。改朝换代战乱频仍,也许不是“重视”就能挽救的。中国文化的保存,有时候太依赖官方力量;一旦大一统政府倒台,文化就有损失(宋元交际);西方政治中心相对分散,一个国家延续不了,可能被另一个国家继承下来。这是对失传问题的简单解释。&/p&&br&&p&有时候人们会把宋以后的文化状况解读成中国历史整个的状况。比如说,明清皇帝不重视音乐,大家就把明清的状况扩大到整个中国历史。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当高晓松说“中国没有好的音乐传统”时,他可能把中国近三四百年的状况扩大成了三四千年。&/p&&br&&p&伏羲女娲这个例子被很多人吐槽。这是传说没有错。但是伏羲制琴这个传说,是否说明音乐的确在上古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呢?是否说明古代中国人——某个时期,某一部分人——的确重视音乐呢?&/p&&br&&p&再来回答“失传了,所以没有卵用,所以还是怪祖宗”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论争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有没有好的音乐传统,不是应不应该怪祖宗。我认为高晓松的怪祖宗不是一个有建设性的结论。&/p&&p&两种提法。&/p&&p&一种是像高晓松一样说:“中国没有好音乐,因为中国没有好的音乐传统。”&/p&&p&它的潜台词是:“这个传统真糟糕!让我们彻底鄙视它!批判它!抛弃它!请不要大意地跪舔西方脚趾,努力向伟大的西方音乐学习吧!”&/p&&p&另一种提法是说:“中国没有好音乐,是因为中国曾经的音乐传统失传了。”&/p&&p&它的潜台词是:“如果失传,能不能找回来呢?如果曾经有,能不能复活它呢?在我们学习西方乐器、乐理知识以后,能不能也了解一下中国自己的乐器和乐理谱系呢?”&/p&&p&你觉得哪一种倡导更有建设性呢?&/p&&p&中国也许没有交响乐,但它也有好的、不亚于西方的音乐传统。请不要只是一味用西方的标准批判它。请尝试发掘它的可能性,复活它,保存它,延续它。请给中国音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复兴。&/p&&p&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p&&br&&p&**&/p&&br&&p&我想说的第二点是关于交响乐与西方中心主义。&/p&&p&有人上来就批评说:中国没有发明和声,没有复调音乐。我想,首先,在没有破译古代各种琴谱箫谱、不了解它们配合状况的前提下,就下结论说“没有和声,没有复调”,会不会有点武断呢?其次,在指责中国“没有和声,没有复调,没有交响乐”的时候,就好像指责中国“没有理性,没有法治,没有民主,没有实证主义,没有重商主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这些个标准,会不会有点……太西方了呢?&/p&&br&&p&有人批评我:“答主一看就是学文科的。”我想请问:你学理科的优越感来自哪里?科学、理论、实验产生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它是普世的,天然合理的,适合作为一切事物的评判标准的吗?&/p&&p&自然科学只是一种世界观,阴阳五行同样可以是世界观。我觉得它们只是不同,没有对错。你当然可以站在自然科学的立场上否定阴阳五行,但是请注意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已经站在了某只鞋子里。&/p&&p&这句话我不光想问网友,也想说给五四时期的激进知识分子如胡适、鲁迅:“站在西方文明的靴子里批判中国文明,这个立场选择是天然合理的吗?”(推荐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不一定来源于西方传教士,但一定是站在西方民主自由立场上设置出了“奴隶”与“统治阶级”的话语。)&/p&&br&&p&既然有人给我贴文化中心主义,那么允许我也给这种立场贴一个主义的标签——我觉得这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表现。这种立场默认,西方文明是历史的结局,是历史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方向,西方音乐就是中国音乐应该发展的方向。西方有的,我们也应该有,否则就是落后,如资本主义、重商主义、民主科学、交响乐;西方没有的,我们就不应该有,否则就是迷信,如中医、风水、占卜、阴阳五行、佛教道教、鬼神信仰、祖先崇拜。&/p&&br&&p&最糟糕的是,人们对西方中心主义往往是不自知的。当人们提出“中国为什么没有交响乐”“中国为什么不像西方一样为音乐家立塑像”“中国为什么没有好的类型的电影”“中国为什么没有实证主义”“中国为什么没有重商主义”“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科学”“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萌芽”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把交响乐、类型电影、实证主义、重商主义、科学、民主、资本主义萌芽这些来自于西方社会某一阶段某一学派定义好的概念,当成是普世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来要求中国文明。他们把西方文明中出现的事物一一标上时间线,如果说中国比西方早,他们就说“中国比西方先进XXX年”,如果中国没有出现,他们就说“中国从此比西方落后了……”&/p&&p&我认为这是不自知的西方中心主义。我认为这不是评价和诉说传统的有效方式。&/p&&br&&p&我来尝试尽可能简单地表述一下我的观点:&/p&&p&西方文明并非普世标准。以西方文明为参照的反省,并非绝对正确。好或坏、先进或落后,不是评价文明的天然标准。从五四开始的现代化进程(西学东渐),使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的态度,长期处在一种以西方为参照的自我批判、自我反省、自我贬低的状态中。中国传统不“坏”,不“落后”,不“封建”,不“腐朽”——它只是与西方不同。&/p&&p&与之对应,中国传统音乐不“坏”,不“落后”。我们只是不同。&/p&&p&让传统为现代保留可能。让传统乐器为中国音乐保留可能。让五音十二宫为中国音乐保留可能。&/p&&p&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p&&br&&p&**&/p&&br&&p&第三个批评是是基于马克思主义XXX思想最广大人民群众原理的批评。批评主要的点是“中国古代的乐不是用来给老百姓听的。它们不是人民的创造。它们是用来教化的工具,懂不?”&/p&&br&&p&这位同学你高中历史学得真好啊。麻烦站出来回答我一下,你觉得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家里是种地的吗?你觉得13岁的贝多芬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是弹琴给农民工伯伯听的吗?你觉得雅典两千年历史的阿提库斯剧场是演奏给连公民权都没有的雅典奴隶看的吗?&/p&&p&“古希腊古罗马的学校里音乐就跟骑马射箭天文地理一样重要。”哇古希腊古罗马好了不起啊,让我们跪舔他们脚趾吧……&/p&&br&&p&我看了维基百科古希腊柏拉图建立的学院(The Academy)页面,关于该学院的课程,学界有争议。Guthrie在 A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里说,该学院课程可能遵照柏拉图的《共和》(Republic)那本书;还有学者认为该学院课程应该包括数学与哲学问题。我没看到哪位学者说柏拉图学院教授音乐。如果有,请给我看文本证据,谢谢!&/p&&p&而音乐在中国古代贵族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有文献依据的。先不讨论失传的《乐经》,《礼记·乐记》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音乐就跟骑马射箭天文地理一样重要”,这句话完完全全说的就是上古中国啊。&/p&&p&对于宋以后的中国,我可能没有资格说它有好的音乐传统;但是对于汉以前的中国(可以到唐吧),做先秦的博士僧在此表示,音乐简直不能更重要了好嘛!&/p&&br&&p&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教导的好学生们,似乎很容易对“贵族”这个概念怀有敌意。我想说这不是中西方的区别。在现代文明以前,艺术家他不是贵族,他就必然是贵族的附庸。&/p&&p&音乐家、文学家、绘画家的出现,是社会阶级分化的结果。他们如果不是有钱有闲的贵族本身,就必定是贵族阶层的依附。中国古代的音乐家如果不是嵇康这样的闲散知识分子,就是受雇于宫廷的乐师。同样的,古希腊音乐家Athenaeus,Sappho这些人,都是有财力有能力从事艺术创作的雅典公民,而非无产者。贝多芬再穷再潦倒他也不是马克思定义的无产阶级大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喜欢说“人民创造历史”,但是不好意思请告诉我“人民”是谁啊?如果你和你妈是人民,为嘛孔子和他妈就不是人民?&/p&&br&&p&还有“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封建社会”——噫?马克思没教你前面还有个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咩?“并且西方从古至今一直强调人文主义”——不好意思,人文主义是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的产物。我高中历史学好啦。&/p&&br&&p&嫌我骗赞的……骗赞有毛用啊?我骗来这些赞,是拿来炒菜吃呢,还是拿淘宝卖啊?我骗到这些赞唯一的好处就是跟朋友炫耀说:小王啊,我知乎上有好几个赞哎哈哈哈哈!&/p&&p&我当然希望被更多人看到。我迫切地想要表达我的想法。我很在意一件事:就是向人们传递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为它是恢复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的自信的前提。我期待属于中国的文艺复兴。&/p&&br&&p& 更新于&/p&&br&&br&&br&以下原文。&br&————————————————————&br&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点进这个两年前的问题……然后我手贱,戳进高晓松视频里看了。下文写的全是关于高晓松的吐槽……标题就叫哀古乐好了。&br&&br&————&br&&br&中国知识分子在最近的一百年里培养出一种好习惯,就是不管中国有什么不行,一律推到老祖宗身上——归结到文化传统上。&br&&p&民主民主不行,他们说:这是因为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主义传统……&/p&&p&科学科学不行,他们说:这是因为中国缺乏实证主义传统……&/p&&p&音乐音乐不行,他们说: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好的音乐传统……&/p&&p&以上论点总结一下一句话:“不赖我,全赖我妈。她把我生成这样嗒!”&/p&&p&神啊。&/p&&br&&p&高晓松《晓说》第一季里讨论中国音乐为什么不行,他说:“这个真不是我们不努力,是因为咱们这民族他骨子里没有这细胞。所以这真不是我们的问题。这是老祖宗害人。自古以来音乐家没地位……”&/p&&p&本来已经长得够丑了,还这样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明明是个学渣非要装学霸拐骗小女生,这样真的好吗这位清华同学?&/p&&p&高晓松举完胡琴、二胡、琵琶的例子(这是他对中国乐器的全部认知)以后说:“又没乐器,又没好的音乐传统,音乐家的地位又始终很低,始终就没有排上名过……就写诗特厉害……”&/p&&br&&p&关于乐器。金:钟、镈、镛、钲、铃;石:磬;土:埙、缶;革:鼓;丝:琴、瑟、筝;匏:笙、竽;竹:箫、管、箎、籥;木:柷、敔。这里罗列的仅是周代乐器。你敢说汉民族没乐器?&/p&&br&&p&关于音乐传统。伏羲造琴瑟,女娲作笙簧;伏羲结网捕鱼而有《立基》,女娲抟土造人而有充乐,神乐教田而有《扶犁》。夏代即有乐舞《九歌》《九辨》《九招》。商代甲骨文卜辞即有钟鼓社祭军事记载。周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术,音乐排在贵族教育的第二位,仅次于礼。《礼记·乐记》认为从一个国家的音乐状况,可以看出它的政治状况。先秦《诗经》《楚辞》无一不是乐作;汉有汉乐府,郊祀歌,相和乐歌,鼓吹、横吹曲辞;魏晋有《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是的,这不只是诗,是曲子),有江南吴歌有荆楚西曲;唐代进口高晓松的胡琴琵琶,迎来一个国际化的大高潮,那就是敦煌;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明有传奇,清代还有盛京宫廷乐舞……最后到我们,我们,呃,有京剧……流行歌……中国好声音……呃……&/p&&p&我们确实不见得有好音乐——可是你敢说汉民族没好的音乐传统?&/p&&br&&p&关于音乐家地位。你觉得孔子地位低吗?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又学鼓琴于师襄,师襄以为文王操。也就是说,在古人的心目中,好的音乐即意味着好的时代,带来盛世的圣王往往也是好的音乐家——这是把音乐家捧高到了哲人王的地位上呀。远古有伏羲女娲,周有文王孔子,师旷伯牙,汉有李延年,三国有嵇康,唐有唐玄宗李隆基,有李龟年董庭兰白居易,宋有柳永姜夔,明有朱权朱载堉……高老师您觉得这些人地位不是很高,都没有您高是吗……&/p&&br&&p&当然古代音乐职业地位低也是个事实——这个实在没办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叹气,我们汉民族就是这样一个超级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民族(我是说近代以前),除了知识分子(“士”)其他职业地位都麻麻啦。春秋时充当乐师的往往是瞎子——瞽人,但这在世界上来看并不独特。荷马也是个瞎子。谁叫盲人记忆力好并且乐感上佳呢。╮(╯▽╰)╭&/p&&br&&p&有同学说:“东方的古典音乐偏娴静,偏单薄。即便是慷慨激昂,也以solo为主。西方就不同,交响乐的历史非常悠久。当代音乐大部分极其讲究乐器配合,背景音的丰富和层次感等等,我们的古典音乐虽然近年来发展出许多交响形式,但从历史上看并没有这种习惯。”&/p&&p&中国古代没有交响乐吗?不讲乐器配合吗?没有丰富的背景音和层次感吗?所以你觉得这些琴师瑟师歌工排在那里是干嘛的?排排坐吃苹果吗?&/p&&img src=&/a0eee7dd871cfe52fc87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a0eee7dd871cfe52fc87_r.jpg&&&br&&p&(《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三才图会》,页883)&/p&&br&&p&所以你觉得这些乐器都不需要配合吗?所以你觉得这些大埙、小埙,大竽、小竽,大琴、小琴、中琴,楹鼓、雷鼓、建鼓,不能制造丰富的背景音和层次感是吗?所以你觉得这图画上的十几二十个小鼓作为背景音的音乐,只能“偏娴静”“偏单薄”是吗?&/p&&img src=&/1ebd8a7f4dd4d1c0ef6f09fa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1ebd8a7f4dd4d1c0ef6f09fa_r.jpg&&&br&&p&(《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三才图会》,页833)&/p&&br&&p&中国古代不是没有交响乐,只是没有西方人的交响乐,也没有“交响乐”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洋名字罢了。&/p&&p&我真为这些古代乐器不值。它们就是太不会投胎了啊!这些琴瑟鼓筝笙簧,如果是投胎在西方,那么它们就是现在的大提琴、小提琴、钢琴、手风琴,就是现在的交响乐。不幸投胎在中国,于是只能永远沉睡在博物馆里。&/p&&br&&p&高晓松对音乐传统的不满我有疑议,但他对当代中国音乐状况的批评,我深有同感。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民族曾经有过高度发达、高度繁荣的音乐文化,为什么中国现在的乐坛是这个模样?来来去去就是这么几张老面孔,就是这么几个流派,这么几个风格?&/p&&br&&p&我的回答就是:我们自己的音乐传统已经被阉掉了,嫁接上了一个欧洲中心的西方音乐传统。中国音乐为什么不行,因为中国人已经抛弃了自己的音乐——抛弃了宫商角徵羽,抛弃了琴瑟竽笙簧,抛弃了钟铃镈鼓磬,抛弃了“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那一套把音乐映射在天地万象与社会人文上的价值体系——与此同时,也就抛弃了音乐自身以及外在的丰富可能。&/p&&br&&p&音乐传统丧失的第一个部分,是对于音乐的认知。在中国古人心目中,五音是天地人文法则的一部分。音乐与万事万物有关。音乐最早是祭祀的一部分,因此也是古中国人现世生活中充满神性意味的那一部分。一方面是人之于神的敬畏,一方面是人之于人的关怀。&/p&&p&音乐与天象有关,同时也与历法有关。&/p&&img src=&/c611dba0f2bcb733e41d7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c611dba0f2bcb733e41d7_r.jpg&&&br&&p&这套价值观,我们目前划归为封建迷信。&/p&&br&&p&音乐传统丧失的第二个部分,是音律系统。现在即使是音乐学院,也完全遵照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于欧洲中世纪(那什么纽姆记谱法),并在17世纪末期定型的音乐记谱法,即五线谱。中国的音乐家有一辈子的时间在五线谱上画蝌蚪,却拿不出一丁点时间,读一读我们自己的乐谱……当然必须承认,要读这个乐谱,很有难度。= =&/p&&img src=&/533ecbf79f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533ecbf79f_r.jpg&&&br&&p&我虽然承认,我不知道这一页是神马东西,但我隐隐觉得……它们曾经被演奏。它们曾经被谛听。它们也许是,也许是很好听很好听的音乐……可是我们听不到了。&/p&&p&音乐传统丧失的第三个部分,是乐器,以及对于自己民族乐器的信心。这句话虽然说的有点难听,但我以为,一个国家的上层社会时常决定着这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有钱人的小孩如果都去学钢琴、小提琴了,那么这个国家的音乐一定会向着西方人的方向发展;一个国家有钱人的小孩都去摇滚、rap、发神经,那么这个国家的音乐一定会……还是向着西方人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现状。我接触到的中国小孩,几乎都在学钢琴、小提琴,学美声,偶尔遇到那么一个学二胡的,后来还不拉了。从来没有听说哪家的小孩在学“琴”,“瑟”,“磬”,“笙”,“簧”——反正也没人知道它们是什么鬼了。考古好不容易挖出来曾侯乙编钟,我们拿这郑重得不能再郑重的上古礼器演奏什么?欢乐颂,新年好,东方红,一路平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国际歌……我选择狗带。&/p&&br&&p&我们现在玩的音乐,是西方人玩剩的东西。洋人玩摇滚,我们也来摇滚;洋人玩流行,我们也来流行;洋人来rap,我们也来rap(中文根本不适合rap,哟,哟;中文rap简直傻逼透了,哟,哟);洋人来什么灵魂音乐,我们以为我们有灵魂,也开始玩灵魂音乐。洋人用简谱,我们也学简谱。洋人用C大调B小调SB调,我们也来叽哩咕噜SB调。洋人弹钢琴我们也弹钢琴,洋人拉小提琴我们也拉小提琴。这些C大B小SB调被作为正统音乐呈现在公众眼前,当我们需要来一些非主流杀马特调剂一下情绪的时候,民族音乐就哐哐哐登场了,参见扭秧歌插秧歌以及中国好声音的高音便秘歌。&/p&&br&&p&有同学说喜欢中国风歌,结果一看,发现全都是日本的……日本之珍视传统,胜过中国百倍。中国风歌曲全在日本,这太科学了好伐!&/p&&br&&p&假如把汉文化归结成两个点,一个是“礼”,一个是“乐”。音乐对中国文化来说,是多么、多么、多么核心的一个落脚点啊,现在居然有大叔声称中国没有好的音乐传统——而我简直要同意了。子孙不肖,奈何怨父母不贤。唉。妈蛋!&/p&&br&&p&我们不是没有。我们只是不珍惜。&/p&
(关于和声与复调。和声的定义是a group of (typically three or more) notes sounded together, as a basis of harmony. 我看到古琴里时常有两三根弦一起拨的。设想一场古代音乐合奏,如果拿古琴固定几根弦给其他乐器做配乐,是不是已经构成和声? (关于…
辩论现场:&br&崔永元:草泥马,转基因致癌&br&&br&贼叉:崔老师你好,根据balabala研究和XX的试验表明,转基因是完全无公害安全的&br&&br&崔永元:草泥马,转基因致癌&br&&br&贼叉:崔老师你冷静点,balabala研究证明,XX博士先后署名保证转基因是健康的了&br&&br&崔永元:草泥马,转基因致癌&br&&br&贼叉:……那崔老师你能拿出什么证据证明转基因致癌吗?&br&&br&崔永元:你爷爷死了吗&br&&br&贼叉:……已经不在人世了&br&&br&崔永元:转基因吃死的,草泥马,转基因致癌&br&&br&贼叉:草泥马,尼玛拿不出证据来bb什么?&br&&br&崔永元:哎哎哎,大家看到了啊,急眼了,心虚了,你肯定和饼干姐和熊老六一样是农业部派来的小粉红,中国的博士后就这个素质,唉,粉丝们一定要人肉他,抓出这个混在博士后里的流氓,你转基因吃多了脑子吃坏了,不和你辩了,你心虚我赢了,谢谢大家,也请大家关注一波“璞谷塘商城”,5000块钱让你吃上特供级的食品,非转基因矿物质水,170万黑木耳,你值得拥有!
辩论现场: 崔永元:草泥马,转基因致癌 贼叉:崔老师你好,根据balabala研究和XX的试验表明,转基因是完全无公害安全的 崔永元:草泥马,转基因致癌 贼叉:崔老师你冷静点,balabala研究证明,XX博士先后署名保证转基因是健康的了 崔永元:草泥马,转基因…
「核电站泄漏,该让&u&有后东&/u&还是&u&无后米&/u&去营救?」附带条件:拯救全人类且一定会死。&br&&br&&b&欧阳&/b&:米能做得更好。&br&&b&陈铭&/b&:不,东能做得更好;而且米你还没孩子,该体验体验。&br&&b&邱晨&/b&:别别别,米不想要孩子,米就想去,那是米的追求。&br&&b&思达&/b&:你怎么知道那是米的追求?东就是能做得更好,而且未来有更多关爱。&br&&b&执中&/b&:太沉重了,东的遗孀和子女承担不起,还是米去吧。&br&&b&渐彪&/b&:子女是给这个世界留下的念想。&br&&b&薇薇&/b&:这事其实不沉重,着眼未来更重要。&br&&b&康永&/b&:我不想留后代,但我想留下意义。&br&&b&晓松&/b&:无后不能先上是社会的基本伦理。&br&&br&整理完观点容易发现,这期辩论交锋超级精彩:&br&开场&u&欧阳&/u&提观点→&u&陈铭&/u&反驳并提自己观点→&u&邱晨&/u&反驳陈铭然后提自己观点→&u&思达&/u&反驳邱晨接着提自己观点→&u&执中&/u&抓陈铭和思达漏洞并且深化内涵→&u&薇薇&/u&说执中讲的不合理。&br&这一阶段攻防精彩非常。现场抓漏洞提出反驳然后再抛出自己观点,应变绝佳。双方你来我往,根本不舍得暂停。情境不断深化,角度逐渐增加,引人入胜。尤其是执中的角度提出来,&b&振聋发聩!&/b&如果不是康永哥叫停,执中可以和薇薇姐继续深化下去,太可惜了,我还意犹未尽呢。&br&渐彪、康永哥和晓松老师的观点没有继续刚才的对攻,而提出了三个独立的新观点,也很不错。&br&&br&&br&Three Tips:&br&1.执中的大方向非常棒,但小细节出了疏漏:执中说恤金最低是最现实的做法,非也,最现实的做法是谁离得近谁去。&br&这不过是执中为了回击薇薇姐的例子,但是偏偏出错了,还是个致命的漏洞。本来核心立论已经很圆满了,但这个小疏漏,给了高晓松切入点,撕开了口子。&u&这就是为什么,晓松老师的观点明明没有伤到执中,但是听起来执中有痛感。&/u&&br&2.薇薇姐的观点也是大方向没问题,小细节有疏漏,还致命:没听说孔子传人疯了。那是因为已经几千年好几十代人了,跟烈士遗孤能比么?别跟孔子后人比,请跟心雨姜君比 : )&br&&b&*3(重点)&/b&.执中的逻辑很容易被误解。执中讲的是伟大的坏处,但坏处的来源是社会的不理性对待,这个错在社会氛围。&b&社会的不理性对待不能成为&u&不该去&/u&的理由&/b&。&br&但是,&b&社会的不理性对待可以成为&u&选无后&/u&的理由&/b&。&br&请务必仔细分辨其中区别。&br&&br&&br&本场又是三季奇葩说以来最精彩的几期之一,三大闪光点:&br&&b&执中和邱晨的角度;思达和执中的表达;薇薇姐的应变。&/b&&br&说实在的,本场都不知道有什么可评的,直接全文背诵。&br&&br&&br&————私货时间————&br&和小山 &a data-hash=&c941bcc299f917fbaac495eb& href=&///people/c941bcc299f917fbaac495e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山鬼谣& data-tip=&p$b$c941bcc299f917fbaac495eb& data-hovercard=&p$b$c941bcc299f917fbaac495eb&&@山鬼谣&/a&聊天的时候谈到,高晓松老师其实是个偏执的人,他非常认定自己的想法,一旦有人跟他的道德观不同就会急眼。小山看法如下:&br&&blockquote&我喜欢高晓松不接地气的霸道,他拥有真正的人道主义情怀,他的诗和远方拥有得底气十足。这是原罪,也是恩赐。&/blockquote&说实话,为了自己的信念急眼,我觉得他特真实特可爱。但我喜欢不起来,因为他身上带有上层社会的原罪——喜欢谈道德,爱高标准高要求。于是他不接受也不体谅人的脆弱与阴暗面。&br&&br&而一向温柔的康永哥其实也不太接受,更准确地说,康永哥压根不在意这些。康永哥的出发点从来都是“你说的这事我见过,的确挺可怜的,我帮你说说话”,其实康永哥在意的事情很少,但是如果他真的在意的事情不被大家接受,他会很生气,比如,该不该炸死贾玲。&br&所以我想建议大家的是,听完晓松老师的道德律,听完康永哥的同情心,自己再用同理心思考一下问题:在脑中模拟一下问题情境,把自己放进去,感受当事人的喜悦与无奈。那样会理解很多。&br&&br&正如最后马东所说,即使有足够的道德理由指责,也应该给对方留下思考自由。其实就是在说,请暂时松动道德的要求,听听对方怎么说,多样的声音是推动社会向前的动力,同时也是《奇葩说》不变的追求。
「核电站泄漏,该让有后东还是无后米去营救?」附带条件:拯救全人类且一定会死。 欧阳:米能做得更好。 陈铭:不,东能做得更好;而且米你还没孩子,该体验体验。 邱晨:别别别,米不想要孩子,米就想去,那是米的追求。 思达:你怎么知道那是米的追求?东…
大二时开始看锵锵,现在已经7年。大二时还看过快乐大本营、康熙来了、天天向上、说出你的故事等下饭的节目,现在都已经弃楼,每集必看的只有锵锵、杨澜访谈录。有时出国际差时因为版权限制,在国外看不了,很伤心,回来一气补足十集,正好收拾完出差的衣物,把家里也做一遍清洁。&br&&br&我记得蔡康永曾经说&b&,如果一个节目有一天你发现你不再喜欢了,不要伤心,也许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而它没有跟上你的步伐&/b&(比如春晚???)。但如果有一个节目可以陪伴你七年(杨澜访谈录我高二时开始看,陪了我10年),和你一起成长,何其幸运。&b&常来的嘉宾如同熟识的老友,三人的小桌如同坐惯的客厅,我记得有时是红罐加多宝有时是金罐,有时是三罐有时是一罐,有时节目有一阵子换了片头曲我还曾怅然若失,现在背景墙里文涛的镜框照太像晚会主持&/b&(据说是中华小姐大赛拍的???)。&br&&br&为什么锵锵三人行可以陪伴我这么久?原因之一就是我还不够老,而他们水平一开始就太高。并非每个人的见识都是行业里的最顶尖的,但绝对是出色的;但好玩的是我发现&b&到了这个平台大家都会更愿意说真话一些,而且会更独立思考,而真性情总是如此的动人。&/b&据说这是一个刘长乐不愿意看,“因为节目尺度之大,看了会得心脏病”的节目,也是一个“嘉宾说多少分钟就播多少分钟,基本不剪“的节目。也许是凤凰卫视在香港的地理位置给了它更多审核上的便利,所以嘉宾得以展示更多的真性情;也许是文涛做为主人够循循善诱又够宽容,能够发掘每位嘉宾最敢说最可爱的一面。&br&&br&我觉得文涛是一个对自己定位很准的主人,就是“&b&我的水平足够和你对话,你说什么我都接得住,但我想听你说,希望你能多说”&/b&。有时我看一些访谈类节目觉得很累,因为主持人和嘉宾的水平不相称,不能找到嘉宾的痛点;或者主持人并不是聆听型的人,特别自我为中心,抢了嘉宾的风头。文涛自己的文学艺术素养上佳,身边也都是梁文道许子东这样的有识之友,另外一点就是——&b&他谨慎的和人群保持着距离,因而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他不开微博,喜欢独处,问过凤凰卫视的朋友,甚至觉得他有一点孤僻。&/b&&br&&br&我一度觉得文涛有物化女性的倾向,但我发现一有女主播嘉宾(主要是竹幼婷,林玮婕还好一点),话题就开始变感情生活;有傅晓田查建英周轶君话题就转社会政治和个人作品。但是有一场请竹幼婷说马英九竞选,话题还是让竹幼婷拉到了马总统的个人生活的层次。。。我忽然不那么怪窦文涛了,&b&毕竟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是你教给他的。&/b&&br&&br&常来的嘉宾里我&b&最爱许子东&/b&,应该代表我最喜欢的那一类知识分子形象:自己满腹诗书,还开过张爱玲的系列讲座,但从不以此为傲,而只是&b&把知识作为理解世界的工具,把文学和生活话题融合在一起,并因为个人上山下乡的经历而对大陆政治理解更独到一些&/b&。梁文道和他的知识相比不差,但道长真的爱掉书袋,而且有一种占据知识高地的骄傲感,让我疏离。&br&&br&其次是&b&王蒙&/b&。老爷子80岁有余,思维能力之强晚辈自叹弗如。老爷子&b&曾身居文化部部长,却没有一点官气,全是阅历之后的真性情。&/b&曾在节目里深情回忆自己已逝的夫人,但也毫不讳言对现任太太单三娅女士的真爱。&b&经历过世事,因而&/b&&b&对政治和社会有着精准和温和的理解,我说温和,就是那种放眼历史长河,不以一时一事为界的温和。&/b&&br&&br&&br&窃以为马家辉是二流的评论家,爱说小段子,也似乎很有正义感,但格局太小。但很喜欢她太太张家瑜,&b&张家瑜自己非常之温柔和善,但骨子里却有股独立思考的反对主流的势力。&/b&一次在张家瑜新书《我开始轻视语言》讲座上问张先生,“马家辉在锵锵三人行上对女嘉宾和婚姻爱情生活各种说段子,回家会不会被罚跪?”&b&张太太笑着说“我一直觉得,人应该有言论免于恐惧的自由&/b&。“&br&&br&女嘉宾里最喜欢的是查建英、周轶君、傅晓田、孟广美(排名分先后)。前三者是我向往的知性女性,我觉得对于她们而言,&b&时间是他们的朋友,时间流逝而知识和阅历增加,对社会政治现实理解更加深刻,思维逻辑有理有据,但言语间不失女性的温和。&/b&在香港机场书店看到查建英的《弄潮儿》,更加肯定了对查先生文化底蕴和思维能力的认同。 孟广美文化素养虽然弱了些,但走南闯北全球环游是见过世面的人,因而对待社会现象有更多不局限于中国女性,而是更加本质性的观点。&br&&br&锵锵当然也有很多我不同意的观点,比如最近两期请了王福重,不客气的说,20多分钟没一句话是客观理性的,满嘴胡话(王福重我不是很了解,可能一家之言了)。有时涛哥的直男癌以及对竹幼婷腿的迷恋???竹幼婷腿并不那么美啊???但确实很多观点影响了我的行为,听到时有时觉得”咦,还可以这么想“,扩展了思维的宽度;或者“啊,原来他也这么想”,因而不那么孤单。&b&节目中有很多人生的榜样。&/b&&br&&br&Again,&b&我认为人最重要的不是鉴赏能力,而是创作能力。因而看过的书、电影、画并不能加持你,你的创作、做的项目、解决的危机却可以。所以不管喜欢什么样的节目都不能说明你,能说明你的是你的作品。&/b&什么时候能上一趟锵锵用自己的作品和文涛对话,那才在我的眼里呢。&br&&br&&br&我觉得文涛拍的最好的一张照:&br&&img src=&/652e7bff35f5b894cbe3f7f6c0b1ccab_b.pn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5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br&&br&&br&在香港机场看到《弄潮儿》:&br&&img src=&/8608eaef026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8608eaef026_r.jpg&&&br&&img src=&/eecd10f5da4dda45911fa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eecd10f5da4dda45911fa_r.jpg&&&br&对了,彭姐姐上节目时曾说,锵锵也是她最喜欢的节目,每集必看~~(ˇ_ˇ) ~
大二时开始看锵锵,现在已经7年。大二时还看过快乐大本营、康熙来了、天天向上、说出你的故事等下饭的节目,现在都已经弃楼,每集必看的只有锵锵、杨澜访谈录。有时出国际差时因为版权限制,在国外看不了,很伤心,回来一气补足十集,正好收拾完出差的衣物…
罗胖自己不懂经济学。其实他什么都不懂。但是他有一个团队来做策划。他认为这个团队是专家,所以他的话就是这个团队“专家”的话。&br&&br&罗胖说,是因为高校以论文作为评判标准,而像科斯这样的大家,一共写了三篇论文,所以像科斯这样的人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经济学就不出成绩了。&br&罗胖之所以这样说,是薛兆丰这样说。薛兆丰为什么这样说?&br&是因为他没有论文,他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这句话是为了他自己辩护,却成了对学界的批评了。&br&纵观薛兆丰的成果,其实都是些科普类的文字,查不到多少正规的学术论文。&br&人大经济论坛早就有讨论了:&br&&a href=&///?target=http%3A//bbs.pinggu.org/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于薛兆丰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i class=&icon-external&&&/i&&/a&&br&我们可以想象,薛兆丰经常会受到这种批评:你不是经济学家吗?你到底有没有研究成果呢?&br&他就会说:我没有发表论文,但是没有论文不代表我不牛逼,你们这种以论文作为评价标准的社会,埋没了我的人才。不信你看科斯,我就是科斯这样的牛人!&br&&br&可怜的罗胖,什么都不懂,竟然信了。不但信了薛兆丰是个很牛逼的人才,还信了他这一套关于社会评价体系的说辞。&br&&br&最后说科斯一生只有三篇论文。我笑死了。罗胖大概只看过科斯的三篇文章而已。&br&科斯到底写过多少论文,谷歌学术一下就好了:&br&&a href=&///?target=http%3A//.secure.sci-hub.org/scholar%3Fhl%3Dzh-CN%26q%3DCoase%26btnG%3D%26lr%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ecure.sci-hub.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cholar?hl=zh-CN&q=Coase&btnG=&l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科斯不但写(很多)论文,他本身就是最顶级法经济学期刊的主编,他的论文引用量是同时代经济学家排名第一的。&br&这样一个论文评价系统的赢家,竟然被罗胖说成了一生只发表三篇文章,所以在现代混不下去的人。估计也是薛兆丰告诉他,他也就信了。&br&&br&如果说科斯真的再现代学术界混不下去了,肯定不是因为他论文发表不足,而现代社会以论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是因为现代经济学已经很少发表他那种论文了,现代经济学已经高度数理化了,像科斯那种讲故事的方法,除非他已经功成名就,不然很难发表了。&br&&br&不过,据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时候,物理学也没有这么数理化,爱因斯坦讲他的理论,也和科普一样。这个我就只能说是据说了。
罗胖自己不懂经济学。其实他什么都不懂。但是他有一个团队来做策划。他认为这个团队是专家,所以他的话就是这个团队“专家”的话。 罗胖说,是因为高校以论文作为评判标准,而像科斯这样的大家,一共写了三篇论文,所以像科斯这样的人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经…
&p&李宗盛不论阅历还是才华都摆在那里,而喷高晓松则是知乎正确。&/p&&p&&br&&/p&&p&但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说我个人感受:我在《山丘》里是找不到任何共鸣的,先听我说,我这&b&绝不是贬低&/b&,&b&因为我没越过山丘&/b&,我根本不敢谈什么&/p&&p&&b&“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b&&/p&&p&&br&&/p&&p&这种歌词只有李宗盛他这个人才敢写。&/p&&p&我不敢唱,我也不懂。&/p&&p&&b&“咒骂人生太短
唏嘘相见恨晚
让女人把妆哭花了也不管”&/b&&/p&&p&我不敢不管,那我成愤青和渣男+无病呻吟了,只有他才敢,他才有体会,你知道吗,不是哪个年轻人或随便哪个老头敢这样写歌,有这感受的,这政治不正确的。只有像李宗盛有这样成就的人,他才能&/p&&p&&b&“终于敢放胆
嘻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b&&/p&&p&&br&&/p&&p&&br&&/p&&p&&br&&/p&&p&但这是首歌,非常的&b&平易近人&/b&,就像听一个长者在跟你絮叨一样。非常的舒服,我估计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这是长者在告诉你一些必要的人生体会,我闲的没事就听。想像一下老大哥的难处,幻想自己也曾越过山丘的感觉。&/p&&p&但是他非常的&b&私人,没有共鸣,曲高和寡,非山巅之上不能体会。&/b&&/p&&p&业界大佬,行业翘楚,称王称孤的人可以感受一下。尔等凡人,就别跟着瞎唱了,你面前多的是翻不过去的山丘,你的涓滴意念也从未汇成河流,除非你是在致敬,不然……说真的,&b&我都不知道他唱的是啥&/b&,高山仰止,似懂非懂。&/p&&p&&br&&/p&&p&&br&&/p&&p&&br&&/p&&p&&br&&/p&&p&而高晓松的这首《越过山丘》,则非常的有年轻人的共鸣。就不说别的,只到第三句&/p&&p&&b&“为何婚礼上那么多人
没有一个当年的朋友”&/b&&/p&&p&我的眼睛一下就湿了,瞬间就想起了我儿时的同学,我的伙伴,还有我现在的朋友们。&/p&&p&就光听这一句词,瞬间就超越了一切纷争和琐碎。&/p&&p&这是首“年轻”的歌,他说的就是年轻人的事,是平凡人的事,就是70后80后90后这些人,他们面对的人生的关口。或者说是一个个小小山丘。所经历的种种。&/p&&p&&br&&/p&&p&然后当到了第二段&/p&&p&&b&“在他身边围绕着一群
当年流放归来的朋友”&/b&&/p&&p&时,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下来了,第二段是遇到六十岁的我,第一段写的是遇到19岁的我,19岁的我,我经历过,就是那样,我知道。&/p&&p&而60岁的我,我没有经历过,而他则给我画了一幅极其美妙的图景,那些当年失散的朋友全都回来了,当年的小伙伴,他们全都在我身边。&/p&&p&&br&&/p&&p&真的,我的眼泪真的控制不住。&/p&&p&就像有一部电影《源代码》一样,给你一个极其美妙的幻象,哪怕是幻象,都能让你动容。&/p&&p&&br&&/p&&p&&b&“总有人幸福白头 总有人哭着分手 &/b&&/p&&p&&b&不论相遇不相遇
都是献给岁月的序曲”&/b&&/p&&p&&br&&/p&&p&这首歌非常的大气。他的歌不论什么类型基本上都透着一股大气,在我看来。&/p&&p&&br&&/p&&p&这个大气在于,他有时看似写的尽是一些小腔调的东西,但根本不是。&/p&&p&他的歌词不是在歌颂某一段爱情,某一段友谊,某一个美好。而是所有。是所有人,所有的友谊,所有的爱情,不论破碎不破碎,美满不美满,遗憾不遗憾,全都歌颂。&/p&&p&&b&他不是在歌颂山巅之上的人,而是每一个试图翻山的人,不论你翻过了没有,不论成败结果如何,是欢乐还是悲伤,这全部都是岁月的序曲。&/b&&/p&&p&&br&&/p&&p&有一点你就能看出来,&b&就是他写的歌里极少有怨和恨这种诉求,极少有批判。&/b&比如我爱你你不爱我,我爱的死去活来,你演技太烂,你不懂我,人生太苦社会太黑,忘了就好……之类,&/p&&p&&br&&/p&&p&我反正从来没听到过。我听过他的歌不多,总共可能不到十首吧,但每一首我都很喜欢。给我的感觉就是大气。&/p&&p&&br&&/p&&p&&br&&/p&&p&&br&&/p&&p&&br&&/p&&p&就算是早已被唱烂的《同桌的你》《上铺的兄弟》这种校园小情调都透着一股大气。&/p&&p&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
谁把他丢在风里 &/p&&p&——只有心胸豁达的人才会把“被甩”写的这么美好,这就是青春的一部分。要是小心眼的人,他就会这么写:谁特么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特么把它丢在风里!&/p&&p&我要杀了你们喂猪,杀了你们喂猪!一条人命换两条狗命我特么赚了!&/p&&p&&br&&/p&&p&&br&&/p&&p&反正他基本上都是豁达大气的那种眼光,从《如有来生》就能看出来,那豁达的都没边了,“等我们都长大了就生一个娃,他会自个长大远去,我们也互相远去,我给你写信,你不会回信,那就这样吧”&/p&&p&——你说这人的心得多大才能有这样的活法??&/p&&p&&br&&/p&&p&但是我喜欢,身不能至,心向往之。那就等来生吧,也许来生就进入共产主义了呢?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大高尚,娃儿自个长,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则分开。&/p&&p&那今生呢?今生,今生所经历的一切,都是&b&献给岁月的序曲&/b&。&/p&&p&&br&&/p&&p&&br&&/p&&p&&br&&/p&&p&所以谁写的好呢?&b&都好!&/b&各有各的好,我这不是在和稀泥。&/p&&p&高晓松是写给年轻人看的,是首年轻的歌,年轻人的世界充满了失落与遗憾,充满了远离的朋友和嫁作人妻的小妞,一些人一旦错过,就可能再也不能相遇了,但是&b&不论相遇不相遇
都是献给岁月的序曲,&/b&&/p&&p&即凄美又大气。&/p&&p&什么是序曲,就是才开始呀,就是义无反顾呀,就是随你而去啊。就是杨宗纬对老师的感谢和继承嘛。&/p&&p&&br&&/p&&p&而《山丘》呢,&b&也许我们从未成熟,就快要老了。&/b&&/p&&p&还没开始呢,就快要结束了,英雄气短。&/p&&p&&br&&/p&&p&但是他写的就最真切,最真实呀。&/p&&p&我小时候总以为,人年纪大了,一定会比年轻人活的透彻,活的智慧,活的潇洒。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现实中不是这样,满大街的老年人,他们不见得比你活的明白,最无法适应社会的就是他们,也不见得比你洒脱,那小火爆脾气上来也是吓死人。道德也不见得就比你高尚,经常就有变老的坏人依然在那得瑟嘛……&/p&&p&&br&&/p&&p&&br&&/p&&p&“也许我们从未成熟,就快要老了,尽管心里还是那个年轻人”&/p&&p&“因为不安而频频回首”“羞耻于求救”&/p&&p&“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温柔”&/p&&p&“尽力却仍不明白身边的年轻人”&/p&&p&“为何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p&&p&&br&&/p&&p&这部分写的是谁,就是我爷爷呀,就是大部老年人的真实写照。&/p&&p&我爷爷以前是老师,是校长,教书育人,受人尊敬,但他退休后他越活越不适应这个社会。“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温柔” 这才是最真实的内心写照。而不是什么房顶开出了花就是天下。&/p&&p&但是你不能反过来说高晓松写的就不好,因为他写的是一种愿景,是一种追求,一种美好,我刚才说了,我没经历过60岁,别说我了,高晓松也没,李宗盛也没,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并不见得人人能达到,但这是一种真诚的追求。&/p&&p&&br&&/p&&p&&br&&/p&&p&&br&&/p&&p&其实完全可以把《越过山丘》当作《山丘》的前传,毕竟这是一首向前辈致敬的歌:&/p&&p&&br&&/p&&p&年轻时,义无反顾的奔向那山丘,那些曾经同行的伙伴,一个个的走散,曾经的爱人,嫁作人妻,但是你相信,总有一天,你们还会相遇,可能有些人,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b&但不论相遇不相遇,都是岁月的序曲&/b&,幸福终会来到。他们在山丘之后等着你,等着你功成身退,然后相聚&/p&&p&……&/p&&p&然后你某天猛然间发现自己就快要老了!明明心里还是个年轻人,明明自己还从未成熟,被时间所驱赶,羞耻于求救。不知疲倦的翻越每一个山丘……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p&&p&&b&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b&&/p&&p&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p&&p&尽力却仍不明白身边的年轻人&/p&&p&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温柔……让女人把妆哭花了,也不管
&/p&&p&给自己随便找个理由
向情爱的挑逗
命运的左右&/p&&p&&br&&/p&&p&&b&不自量力地还手
直至死方休&/b&&/p&&p&&br&&/p&&p&&br&&/p&&p&……可能人生大概就是这样。总之,都好。&/p&
李宗盛不论阅历还是才华都摆在那里,而喷高晓松则是知乎正确。 但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说我个人感受:我在《山丘》里是找不到任何共鸣的,先听我说,我这绝不是贬低,因为我没越过山丘,我根本不敢谈什么“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这种歌词只有李宗盛他这个…
&p&要不是看见这问题,还真忘了苏紫紫这个人。必须要说,苏紫紫淡出了大众视野、脱离了舆论中心,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本理所应当的事。这样一件“理所应当”,却在当年掀起了一阵阵的腥风血雨,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这次她在《奇葩来了》里面能够心平气和的讲起来当年的故事,有许多故事都很有参考意义。&/p&&br&&p&&b&一、&/b&&b&关于自由&/b&&/p&&br&&p&苏紫紫在节目中这样说的,她本来是想完成一次作业,通过&b&艺术的表达&/b&来探讨某些问题:&/p&&br&&blockquote&当年我十九岁的时候以苏紫紫的名字在我们学校的一场作业展上面,就展出了大量我不穿衣服的照片。我在室内不穿衣服,在自己家里面不穿衣服,在公共公园里面不穿衣服,在人来人往的办公室里边也不穿衣服。我跟我的老师说,我想去用这样的方式去讨论,如果当我们卸下所有的社会标签、甚至连衣服这样的标志都不要的时候,我们到底是谁。&br&&/blockquote&&br&&p&苏紫紫在演讲中就认为,“我脱不脱衣服是我的自由,你们无权指手画脚”。也愤慨于此,她一丝不挂的在记者面前接受采访,也算是惊世骇俗之举。&/p&&br&&p&当然这就陷入了自由主义的悖♂论,那些反对者们会说“你脱不脱是你的自由,然而我批不批评你是我的自由,你凭什么对我批评你的自由指手画脚?”&/p&&br&&p&当然了,苏紫紫也可以继续说“我批评你们批评我是我的自由,你们凭什么对我批评你们批评我的事情指手画脚”……从此就陷入了一场无休无止胡搅蛮缠之中。&/p&&br&&p&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待社会的贫富差距? - 赵皓阳的回答&/a&
这篇文章里讲过,最初的自由主义者就是坚持这种理念的,他们反对税收,反对家长式立法(比如说开车系安全带啊,禁止毒品交易啊,因为这是我的自由啊,政府无权干涉)简而言之就是用“关你屁事,关我屁事”来处理所有事情。&/p&&br&&p&然而这种设定毕竟是不成熟的,比如从逻辑上那种死循环就难以解释,比如说坚持自由主义者的种种理念整个社会就无法运行。为此,自由主义大佬约翰·密尔创作了划时代作品《论自由》,这是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全书中心论题有三个:&/p&&br&&p&(1)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p&&p&(2)论个性自由;&/p&&p&(3)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p&&br&&p&其实约翰密尔非常鸡贼,书的题目是叫《论自由》(&i&On
Liberty&/i&),其实核心讲的是有哪些“自由”需要被限制,明确定义了自由的边界。也正是因为此,“修正自由主义者”约翰·密尔,被那些“原旨自由主义者”视为“叛徒”。&/p&&br&&p&这点小把戏没有逃过大师严复的眼睛,他在翻译《论自由》的时候,将题目定为《群己权界论》。仔细品味一下这个题目,才是完完全全的领悟了图书的精髓,真是让人击节赞叹,由衷佩服。&/p&&p&不讲过多的理论了,太枯燥,我们直接说结论就好了:&/p&&br&&p&第一,苏紫紫当然有脱衣服的自由,当然有用裸体探索艺术的自由,这就是约翰密尔书中“个性自由”的部分;&/p&&br&&p&第二,围观群众当然有讨论事件的自由,这是书中“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讨论;&/p&&br&&p&第三,这是重点,就是书中关于“自由边界”的讨论:苏紫紫的裸体行为艺术不能影响社会正常秩序,比如说引发街道拥堵交通事故啊,不如说在学校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啊;网友们的评论行为不能人身谩骂、攻击,人肉隐私,影响对方正常生活。&/p&&br&&p&《论自由》自由观的背后存在这样一个价值预设: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人类的理性具有局限性。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b&同一时空状态下多种价值的共存。价值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价值冲突的出现&/b&。作者同样提出了多元价值观冲突、激荡之后的最终归宿:&b&自由与宽容将遍布全世界&/b&。&/p&&br&&p&然而很遗憾的是,苏紫紫在节目中这样说道:&/p&&blockquote&就有大概几百万条的负面评论冲过来,甚至有官方报道,说你是一个婊子,是一个不要脸、伤风败俗的女生。甚至有的人说,你知道吗,你长的特别像一只廉价的“鸡”。然后,我就把大家对我的评论全都写在了身上,就这里写了一个大大的“鸡”字,这边写着“不就是为了敛钱吗,有必要整天卖吗”,这边写着“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blockquote&&br&
只能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br&&br&&p&&b&二、&/b&&b&关于女权&/b&&/p&&br&&p&本质来讲,女权主义应该叫做人权主义,但是为什么有女权主义却没有男权主义(大男子主义跟这个不是一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p&&br&&p&正好今天的新闻,广州市政协委员提议地铁增设女性车厢,下面的热评是这样的:&/p&&img src=&/d827c11fa0902137bfcee_b.png&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d827c11fa0902137bfcee_r.png&&&br&&p&“中国在男女平等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了”,我盯着这句话笑了十分钟。顺便说一句,这是顶的非常靠前的热评。&/p&&br&&p&女权这个话题是一颗雷,我能少说就少说,因为说不定哪句话说的不对付了就被愤怒的姑娘们给踩死了。&/p&&br&&p&我这里只引用苏紫紫在节目中说得话,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p&&br&&blockquote&这个展览其实挺有意思,本来是一个讨论个人身份的展览。但是展出不到三天之后就被强制性的大众舆论(裹挟),变成了讨论女性身份的展览。在这个讨论当中,我就不停地会被问到,你作为一个名校的女生,你是不是觉得“一脱成名”有一点点丢脸?那还会问到我,你是不是觉得你的身体被那么多人看过之后,你以后不太嫁的出去?也会问我,你第一次脱下衣服有没有羞耻感?会问很多很细节的问题。在这种询问过程当中,我可能觉得我的身体有一点点被&b&物化了的那种感受&/b&。&/blockquote&&br&&p&尤其是这一句:&/p&&br&&blockquote&在我做了这些行为之后,&b&可能别人会认为我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b&&/blockquote&&br&&p&
从苏紫紫自己讲的观点来看,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她也不知道女权主义者真正的理念,真正的诉求是什么,最初她只是一个“被女权主义者”。我对于她这种经历心有戚戚焉,当年混人人网的时候,公知横行、谣言满天飞,随便辟几个谣言,就会被人骂成五毛,或者贴上“自干五”这个标签。&/p&&img src=&/18c3ed0ead69de6648cde813e018b82b_b.pn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18c3ed0ead69de6648cde813e018b82b_r.png&&&p&到现在公知们基本死的死伤的伤,长鱼侯、兔小将等人占领了舆论的高低,我昨天写了这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616704&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李毅吧 2016 年 1 月 20 日出征 Facebook? - 赵皓阳的回答&/a&,发到微博上,说我是公知带路党的评论被顶到了第一条:&/p&&img src=&/fdbc38e1e42b_b.png& data-rawwidth=&659& data-rawheight=&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9& data-original=&/fdbc38e1e42b_r.png&&&br&&p&&b&当一个主流舆论占领高地时,任何不能百分之百迎合主流舆论的声音,都会被打上一个对立面的标签,并踩上一万只脚&/b&。&/p&&br&&p&当前浩浩茫茫网民们的道德审判,不比文革时候的红卫兵差,好处就在于没肉体攻击了。我自己的例子跟苏紫紫的很相通:&/p&&img src=&/6b173f3eb0fdb99552b1a_b.pn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6b173f3eb0fdb99552b1a_r.png&&&br&&p&你反对“墙”——你是公知——公知天天都在想喜迎美帝爸爸——你是个汉奸&/p&&br&&p&你暴露自己的身体——你还反对批评你暴露身体的人——你是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者都是滥交的婊子——你是婊子&/p&&br&&p&当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些强大儿流氓的主流舆论推到对立面的时候,无论你是成为一个被·女权主义者、还是被·五毛、被·公知,有的时候都已经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这时候许多形单影只的对立面们不得不接受自己身上这个标签,才能抱团取暖,不至于被舆论的浪潮所冲垮。&/p&&br&&p&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p&&br&&p&&b&三、关于媒体&/b&&/p&&br&&p&苏紫紫的红、苏紫紫的困扰,基本都拜媒体所赐,本身一个现在看来并不值得过度解读的事情,贴上了“人大学生”“90后”“裸体模特”这些标签,媒体们就仿佛嗅到血的蚊子,如果不努力消费一下感觉就对不起自己的新闻理想。&/p&&br&&p&九把刀是这样骂台湾媒体的:&/p&&blockquote&必然盯着美丽的受害者案件去跟,而且越是重伤害案件,越是性暴力案件,越是激动,且一定要在头版头条公开受害者高清无码的大幅照片,对犯案细节,尤其是性侵犯细节,能怎么深入怎么深入,透过文字气息和图片排版,我都能想象得到这类媒体的编辑应该是激动的一边大口吞噬速效救心丸一边不停的打字和贴图的,全台北各式的变态,就等着早餐时候看着头条打飞机呢。&/blockquote&&br&&p&现在随便打开一个门户媒体,无一不都是这种“软色情”的东西占据显眼位置。&/p&&img src=&/f1e3cc76d0ec764cccfa596_b.png& data-rawwidth=&202& data-rawheight=&4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2&&&br&&p&网民喜欢看什么,媒体就要写什么?还是怎样有利于社会进步,如何揭发社会阴暗面、弘扬社会正能量,媒体就怎样写?尊重市场还是重拾新闻人的理想?我觉得这个讨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p&&br&&p&至少我身边的那些学新闻的同学,那些学生时代念着“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热血青年,现如今走向工作岗位了之后,全都向现实低了头。&/p&&br&&p&&b&越扯越远,还是回答一下问题吧,苏紫紫跟以前有哪些不一样了?——没有什么不一样,苏紫紫还是几年前的那个苏紫紫。&/b&&/p&&br&&p&&b&如何看待如今的苏紫紫——她如果能脱离主流舆论漩涡,让社会渐渐淡忘她,淡忘她所代表的话题,是社会进步的体现。&/b&&/p&
要不是看见这问题,还真忘了苏紫紫这个人。必须要说,苏紫紫淡出了大众视野、脱离了舆论中心,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本理所应当的事。这样一件“理所应当”,却在当年掀起了一阵阵的腥风血雨,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这次她在《奇葩来了》里面能够心平气和的讲起…
一个专业人士知道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前沿进展清楚明白不偏不倚地叙述出来有多么复杂。只有外行人才觉得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一个专业问题,甚至会去做每天一个问题的脱口秀。&br&&br&&b&这种事情,从本质上讲就是非专业,反专业的。&/b&&br&&br&2016 年 7 月 1 日更新:&br&&br&最近罗胖休产假,请人来做罗辑思维,水平提升了不止两个层次!最近三期我都是一边记笔记一边听的,收获大了去了!要说还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创新创业和技术方面的事,罗胖做得就不如他讲历史(虽然很有可能是我不了解历史)。希望以后能稳定到请专业人士来讲的这个模式。&br&&br&实话说,这之前的几期我已经是一边干活一边听,偶尔听一两句的状况了(鸡肋)。这几期反而是下载下来重听做笔记。&br&&br&2016 年 7 月 22 日更新:&br&&br&呃,话说早了,前三期专业人士很专业,接着三期水平就又下去了。讲音乐的,其实整集就是在鼓励人克服恐惧去听经典音乐,感觉就是 “你听一下就好,听一下就好,谁都能听,没有门槛的,感觉好听就可以开始爱上了”,拉拉队似的,好尴尬。讲投资的,就是个人的一些观念转变,尤其这些观念转变还只是基于个人经验,而不是对照与实验。讲非连续性的,其实刚刚好就黑了前一个讲投资的。投资都是基于个人经验的观念,结果后面就出来讲时间上的归纳法不靠谱。但问题是,非连续性这个概念就是个事后诸葛亮,谁能在事前预言非连续性呢?尤其,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缓慢的渐变是大概率的,剧烈的骤变是小概率的,做决策总不能每次都依赖小概率事件。&br&&br&某人看了一段带班第六期,“BUTe”、“扼腕”、“S 曲线”、“非连续性”,然后评论:如果真的有创业者接受这种概念,然后参加其商业培训。跟在老家的奶奶看养生节目,接受某个伪中医概念,然后按穴位买药买绿豆,本质上是一样的呢。&br&&br&专业,还得是靠谱的专业。传播,更多是名气、话题、热点。完全的两个领域。&br&&br&2016 年 7 月 28 日补充:&br&&br&朋友圈,有人分享脱不花在混沌研习社的分享,有关内容创业的感想。其中有一段,提到,在内容创业中,当无法持续生产好的内容,来吸引流量来消费的时候,经理人要懂得怎么管理和维护。呃,这么讲真的好么?罗辑思维自己承认无法持续生产高质量内容。想想也是必然的呀。你再学习、再努力,必有其增长率的局限。就算有团队,也都是传播 / 新闻 / 广告团队啊。其后的内容来源,你是怎么 “管理” 出来的?还能分享心得体会了,是光荣经验么?罗辑思维在知乎上的形象,因为与谢熊猫君等一些人的纠纷,早就毁了(尤其是事后的公关与处理,真是与其内容所宣导的差了几个水准)。这就是脱不花在无法持续生产高质量内容之后的管理?&br&&br&我曾经跟某创业人讨论一个技术方案的版权、法律问题。他说先不考虑法律问题,先把技术方案搞出来。呵呵,你好,这是我手头上的之前收集的公有版权的资源和曾经策划的技术方案,都给你,但接下来的工作我没法进行了,谢谢,再见。&br&&br&你不必是圣人,你不必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但至少在被人提起的时候,有一丝丝的敬畏,哪怕是关注,来投入一点精力,就算做不到尽善尽美,至少也要防御性的做到不被指摘。做不到自己宣称的质量,然后就强力死撑,或者东摘西抄?实现技术把法律问题放在一边?把政治问题放在一边?好歹找个专家咨询一下,哪怕是防御性的做一些声明、调查、规避也好啊。当然,最理想的,当然是适当投入,在相关领域如法律 / 版权 / 开源 / 设计等做到优秀,然后让其为产品形象加分,增加质感,提高用户体验。例如某罗把产品发布会门票收入捐助开源软件基金会。这叫情怀、这叫质感、这叫用户体验。&br&&br&2016 年 8 月 16 日 手机更新:&br&&br&上周的罗辑思维真的是史上最 low。提到贝叶斯的时候,本来还想,你罗辑思维也要搞机器学习了?结果他反而提出一个 “主观概率”。我真是 * 了 * 了。这种借用一个理工概念,然后搞人文演绎,推销产品的行为,与纳米水、绿豆排毒有什么区别???这种事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下限么???&br&&br&难道这就是钓鱼邮件(尼日利亚王子)故意写得很假的,那种筛用户的手段???
一个专业人士知道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前沿进展清楚明白不偏不倚地叙述出来有多么复杂。只有外行人才觉得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一个专业问题,甚至会去做每天一个问题的脱口秀。 这种事情,从本质上讲就是非专业,反专业的。 2016 年 7 月 1 日更新: 最近罗胖…
&p&我对人肉的事情向来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求仁得仁。&/p&&p&也就是说,如果你支持人肉那你被人肉也是自业自得。&/p&&p&所以我不认为刘鲁东(也就是地瓜熊)值得哪怕是一丝同情。&/p&&br&&p&某些人记性不好,没关系,我来帮你们回忆一下,刘鲁东能出名,就是因为他干了一票人肉别人的脏事:2013年的时候,韩寒的《一座城池》上映,讨厌韩寒的刘鲁东人肉了一名女大学生韩粉,“ 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女孩的学校、专业、学号、家庭等个人隐私信息,还无端质疑女孩获取奖学金的资格问题,严重影响了这名影迷及其家人的生活。 ” 此外 “地瓜熊老六”还组织相关人等,潜入放映《一座城池》的影院,采用低端设备进行非法录制,并将枪版的电影《一座城池》放到网上,进行恶意传播。 &/p&&p&新闻还在这里,麻烦某些人(?)不要忘了自己当年做过的脏事,顺便刘鲁东这些年来人肉的可不止一位女生,不然他何必鸡贼地删微博?&/p&&p&如此小人,却有无数人为其摇唇鼓舌,真是世风日下。&/p&&br&&a href=&///?target=http%3A///6932549.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女大学生看《一座城池》遭人肉 倒韩派围攻影迷&i class=&icon-external&&&/i&&/a&&p&更新 一下当年的事情经过。&/p&&br&&img src=&/v2-aec08fa5f2a2c88080f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ec08fa5f2a2c88080f4_r.jpg&&
我对人肉的事情向来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求仁得仁。也就是说,如果你支持人肉那你被人肉也是自业自得。所以我不认为刘鲁东(也就是地瓜熊)值得哪怕是一丝同情。 某些人记性不好,没关系,我来帮你们回忆一下,刘鲁东能出名,就是因为他干了一票人肉别人…
&p&最近PAPI酱很火,让我十分眼红。&/p&&br&&p&一个小妞,短短半年时间,怒赚1000万粉丝,获得了来自“最有种有料有趣”的媒体集团和“最有情怀”的VC1200万现大洋的投资。&/p&&br&&p&这让我这个笔耕不辍吭吭哧哧3年上周才拿到微信公众号原创标志的公关狗墙裂羡慕嫉妒恨。&/p&&p&所以我就装作没看见。&/p&&br&&p&PAPI酱是谁?不认识!&/p&&br&&p&哼!&/p&&br&&p&这个逼装的虽然高冷,然而挡不住总有人在后台发私信来刺激我脆弱的神经:“黑哥,papi酱拿了1200万投资你怎么看?”&/p&&br&&p&我就当没看见!!!没看见!!!&/p&&br&&p&我就特别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怎么看?&/p&&br&&p&1200万,买一个1000万用户的媒体!&/p&&br&&p&难道不划算么?&/p&&br&&p&你买个杂志社要多少钱?你买个门户网站要多少钱?你花了大价钱买的媒体,能有1200万用户?!&/p&&p&不要以为罗胖和徐胖是傻的好么,我要是有这么多钱,我特么也下手了好吧。&/p&&br&&p&还有人问这1200万怎么赚回来?&/p&&br&&p&媒体能怎么赚钱啊?做广告呗……&/p&&br&&p&上周轰轰烈烈papi酱获得1200万投资的热度还没过,罗胖果然就趁热打铁的卖起广告来了。&/p&&br&&p&今天,一条《先生们,这将是新媒体营销史上的第一大事件》的文章再次火遍我的朋友圈。&/p&&br&&p&不得不佩服罗胖深得新媒体营销的精髓,这个人不发财简直就是天理难容!&/p&&br&&p&我也不麻烦各位再一次又一次的发私信过来了。我现在就告诉你们我怎么看……&/p&&br&&p&我们先看看这件事儿背后的商业逻辑吧。&/p&&br&&p&自媒体公众号承接广告,已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对于自媒体和草根号,接广告是自媒体变现的少数几个途径之一。&/p&&br&&p&既然是要接广告,那么广告主一定会有相应的商业要求的。对于广告主来说,选择投广告的渠道首先衡量的就是订阅数。&/p&&br&&p&为了让自己的公众号可以获得更多的订阅数,自媒体们也就会想尽一切方法提高内容质量,让自己的读者变得更多。&/p&&br&&p&然而公众往往是功利的。对于公众来说,越来越多的广告会干扰公众号的阅读体验。所以对于很多凭内容质量吸引粉丝的自媒体在选择广告主时也往往都会慎之又慎,争取在让用户获得最佳阅读体验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小广告所带来的干扰影响,同时获得利益的最大化。&/p&&br&&p&换句话说,广告越多,用户体验就会越差,公众取消关注的可能性也就越高。&/p&&br&&p&最现实的例子莫过于微信朋友圈广告。&/p&&br&&p&当我们的朋友圈中第一次出现微信原生广告时。所有的微信用户都被震撼了。三家厂商,几百万的投放费用,获得了上亿的曝光。&/p&&br&&p&然后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广告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中,又有哪些广告真正被人记住呢?&/p&&br&&p&并没有。&/p&&br&&p&微信朋友圈广告的价值衰减非常严重,新鲜劲儿一过,公众就不再把朋友圈广告当个事儿了。&/p&&br&&p&在这种现实面前,罗辑思维在收购papi酱之后所搞出来的拍卖广告活动就显得非常机智了。&/p&&br&&p&作为自媒体的代表性人物,罗胖非常清楚的意识到papi酱的广告价值是递减的。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就成了当务之急。&/p&&br&&p&然而按照目前市面上自媒体公众号的广告报价来看,1000万粉丝折合成广告费区间在15万-30万。这个价位的广告费对于投资的1200万来讲,想要快速收回成本并同时抵抗住广告价值递减是很难达成的。&/p&&br&&p&于是罗胖想出了“拍卖”这个非常牛逼的方式。&/p&&br&&p&无论是前期热炒1200万投资,还是今日的“新媒体营销史上的一件大事”,其目的都是为了将papi酱推高到“中国第一网红”的高度。&/p&&br&&p&有了“中国第一网红”的名头,广告费自然也就不能再按照“每万粉丝150-300元”的行价来定价了。&/p&&br&&p&开玩笑,中国第一网红啊!哪能和那些草根自媒体一样的定价方式呢?&/p&&br&&p&罗胖机智的用“拍卖”的概念成功掩盖了媒体广告的本质,通过炒作外围信息试图让广告主忘记KPI,而拿一个“中国第一”的概念来平衡自己多花的那部分钱。&/p&&br&&p&当然,罗胖的机智并不仅仅体现在炒作这个表层的动作上。因为一次性提高广告投放费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降低广告投放价值递减所带来的影响。换句话说,罗胖要的不仅仅是钱,更是“定价权”。&/p&&br&&p&如果papi酱的广告第一次拍出了100万,那么接下来投放的广告自然也就可以按照100万的标准来要价。拍卖虽然不能天天搞,但是锚定效应所带来的影响却可以长久的维持一段时间。所以,即便在将来papi酱的广告价值减弱,那些算不明白ROI的广告主们还是会围绕着这100万的锚定价格掏出一笔笔大脑袋钱。哪怕你来砍价,主动权依然掌握在罗胖手中。&/p&&br&&p&机智!&/p&&br&&p&手动点上36个赞!&/p&&br&&p&这件事能算的上“新媒体营销史上的第一大事么”?&/p&&br&&p&我觉得很有可能是的。&/p&&br&&p&因为这次拍卖也许会改变整个新媒体行业的游戏规则。&/p&&br&&p&如果papi酱的广告可以拍出100万的价格,那么同样坐拥千万粉丝的“留几手”应该收多少广告费呢?&/p&&br&&p&如果一个“中国第一网红”可以一条广告卖100万,那么远比她知名度更高社会影响力更大的鹿晗,TFBOY等等演艺圈明星发一条广告又应该多少钱呢?&/p&&br&&p&如果这些超级大牌的广告费达到了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承受的地步,那么中小广告主只能将目标放在那些还没有那么大牌的投放渠道上,于是整个行业的投放价格水涨船高,“内容创业”眼看就要实现了啊!&/p&&br&&p&看来我这小公众号一飞冲天成为人生赢家指日可待了啊!&/p&&br&&p&简直是不能再赞系列!&/p&&br&&p&最后的结果?&/p&&br&&p&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些创业企业和小企业再也花不起投放的钱了呗,结果就是那些大企业天天去花大脑袋钱了呗。&/p&&br&&p&老子是数钱的!关我P事!&/p&&br&&p&在我这投一次广告10万起!投不投?不投滚!&/p&&br&&p&所以我全力支持罗胖的这次拍卖活动!最好能拍出1000万!上不封顶!&/p&&br&&p&搞笑么?&/p&&br&&p&一点都不搞笑。&/p&&br&&p&当你们明白这次拍卖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之后,这次拍卖就会成为一场闹剧么?&/p&&br&&p&并不会。&/p&&br&&p&因为国内绝大部分的广告主蠢啊!&/p&&br&&p&他们看中的是“中国第一”啊!他们看中的是罗胖的机智啊!&/p&&br&&p&所以他们明知道这是个大坑,也会心甘情愿的往里跳啊。&/p&&br&&p&买不买?!“中国第一网红”的第一次!&/p&&br&&p&多有面儿啊?多大的影响力啊?多划算的生意?几百万算个什么?&/p&&br&&p&投!&/p&&br&&p&投TM的!&/p&&br&&p&知道什么叫囚徒困境么?&/p&&br&&p&知道什么叫人傻钱多么?&/p&&br&&p&我就不信我大天朝这么多二逼企业里面还找不出俩土豪出来!&/p&&br&&p&多了都不用,俩就够!&/p&&br&&br&&p&罗老师,WELL DONE!&/p&
最近PAPI酱很火,让我十分眼红。 一个小妞,短短半年时间,怒赚1000万粉丝,获得了来自“最有种有料有趣”的媒体集团和“最有情怀”的VC1200万现大洋的投资。 这让我这个笔耕不辍吭吭哧哧3年上周才拿到微信公众号原创标志的公关狗墙裂羡慕嫉妒恨。所以我就…
想起百家讲坛创办之初,请了物理学、数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大师级学者来讲课。可惜观众不买账,收视率惨淡。&br&&br&后来改变思路,请了一批半专业半业余、半严肃半说书的老师来讲(易中天、于丹、袁腾飞等),观众看的津津有味,节目火遍中国。&br&&br&难道上面那些专业学者的知识水平,不能完爆下面那些半专业人士?非也,观众所需要的,哪里是那些高大上的知识。就是想凑个乐,所谓学习知识,只是表面理由。再次,专业人士也多数没有兴趣娱乐、讨好大众,有更高的山峰等着他们去攀登。对他们来说,研究出几个尖端问题、写几本专业著作、获得同行的认可,这些事情的意义,远胜于获得普通观众的掌声。&br&&br&----------------------------------------------------------------&br&随便写的答案,居然这么多赞。。。。实在当不起,求折叠。。。。&br&高晓松的晓说、晓松奇谈一集不落的看过,挺喜欢的。不过就是当休闲娱乐节目看的,没啥深度。知乎历史大V能爆他的。。至于影响力不如高晓松,那并不是知识水平的问题。&br&百家讲坛的历史节目,还是比较系统的,有一定的深度。&br&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看过,不评价。
想起百家讲坛创办之初,请了物理学、数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大师级学者来讲课。可惜观众不买账,收视率惨淡。 后来改变思路,请了一批半专业半业余、半严肃半说书的老师来讲(易中天、于丹、袁腾飞等),观众看的津津有味,节目火遍中国。 难道上面…
有些拼命跟也跟不上的,就会回头,去重新看那些被世俗认为是扯淡的东西,并获得存在感。——喵喵。&br&&br&真理并不重要,存在才重要。&br&&br&自己认为自己很重要,让别人也认为自己很重要,这,很重要。&br&&br&大裂变时期的一个小案例罢了,何必上心呢。&br&&br&和反转基因人士症候类似的有毛左——跟不上经济步伐,改革被抛弃了,于是立马回头拥抱太祖;&br&&br&——有新儒家,共产主义完了,自由民主水土不服了,基督教入侵了,跟不上也不喜欢,怎么办,猛回头;&br&&br&——有最近新出现的伊斯兰激进者,工业化赶不上了,宗教学校没人去了,在家打工不如去外地开面馆了,社区萎缩,怎么办,叙利亚;&br&&br&我们都执着于批判这些人的方法论错误,但问题是,恰恰是科学的,西方经济学的,现代社会的方法论,让大量人士无法适应,无法喜欢;&br&&br&其实,这和拿着葱油饼说这东西比披萨好吃是一个意思。&br&&br&天朝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被抛弃的人口,就这样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 组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共同体;&br&&br&嘿嘿,你们觉得,哀家有赞美现代化进程的意思吗,并没有哦。&br&&br&还是那句老话,欧洲人是很有意思的。他们在战后就快速地反思了自己走得过快的罪恶,法国的哲学家们大批投向跟不上的人群,在巴黎高师提拔黑人,阿尔及利亚人和巴勒斯坦人,然后这些人在理论准备了多年之后,终于开始了逆袭,在理论界把洋人的优越感拆的七零八落,就差按着脖子让他们认罪了。&br&&br&现代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无非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齿轮,被这齿轮滴下来的黄油砸中了脑袋的,就欢呼雀跃,被这黄油淹死了的,就刻毒诅咒,无非是这样。&br&&br&嗯,科学是好的,但是人民有选择愚蠢的权利。这就是哀家要说的话。当你在没有考虑到受众的保守心情,就用货币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时,他们有权利嘶叫,尽管不好听。他们有权利动员愚昧的大多数,用肉体去反抗,他们有权利在干脆说不过你的时候,扒掉铁路,搞搞金丹道。枪毙工作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最关注孩子哪方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