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是哪个州华恩堂是改革宗教会吗

我为什么要去改革宗教会?(博主陈弟兄撰写)
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29:29)。
所以改革宗圣约神学常谈三个约,圣父圣子之间的“永恒之约”(也叫“救赎之约”);神与首先的亚当在伊甸园所立的“行为之约”(也叫工作之约、功劳之约、生命之约);神与末后的亚当主耶稣所立的“恩典之约”。重生得救的人既在“行为之约”中,也在“恩典之约”中,所以我们因亚当“行为之约”的堕落,我们生而有罪、必死而且必被定罪,但如今我们在“恩典之约”中,罪被赦免,今生要为神而活,死后我们即到天家,将来我们还要复活、得荣。
以改革宗圣约神学看旧约中所谓“七个约”甚至看整本圣经,“约”如珍珠的线,将各卷书、圣经信息“串”起来,一目了然、清晰可见。不像一些错误的解经,听起来好像是也好像不是,如在云里雾里,讲的人在台上东拼西凑、煞是辛苦。
有关圣约神学和“七个约”的关系本博客有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详述。
谈了“圣道传扬”,我们再谈改革宗教会的“圣礼施行”,改革宗教会根据圣约神学,实施婴儿洗礼。谈到这个问题,有些人又要站起来了,这个问题本博客也有相关牧者文章,我在这里也不多讲。只是稍微强调:施行婴儿洗礼在国外教会,在港台教会都多的是,首先你不要少见多怪;第二,婴儿洗并不是表示婴儿洗礼了就一定得救,改革宗教会从来没有这个说法,我相信你也不会认为成人洗礼了他就肯定得救;第三,婴儿洗礼就如旧约的割礼,表示恩约中的立约记号,改革宗认为,从旧约到新约,神与人立约都有“团体性”特别是盟约家庭,所以洗礼的婴儿父母必有一方是信主的,并且必须是该教会盟约会员;第四,婴儿洗礼,更加确定和激励婴儿父母要按盟约家庭的责任按圣经教导孩童,以致于他们将来长大后自己能确信。婴儿到成人的信仰认识,教会也要尽相关责任。
所以,顺便提及,改革宗教会实施“盟约会员制度”,还是上面那句话:谈到这个问题,有些人又要站起来了,这个问题本博客也有相关牧者文章,我在这里也不多讲。只是稍微强调:教会会员制在国外教会,在港台教会都多的是,首先你不要少见多怪;第二,改革宗教会的这样认识都有圣经从旧约到新约的根据,严谨如改革宗教会,不可能立一条没有圣经根据的规定,当然他们的认识你能否认可则另当别论;第三,“圣礼施行”中,改革宗信仰认为你应该先是教会成员,教会对你才能更了解,牧者有更多机会和合适身份对你教导、探访和牧养,以致于无论洗礼还是圣餐,可以规规矩矩行;第四,改革宗教会实施“教会劝惩”,当然也包括对个别犯罪的信徒停餐等,若没有盟约会员制,如何真正落实劝惩,没这么做,反而是教会的亏损,直接就是信徒的亏损。
需要补充的是,改革宗教会当然同意非盟约会员参加聚会、敬拜,但不能给非盟约会员派圣餐,一般情况,也不太可能对非盟约会员实施劝诫,非盟约会员自然也不可能参加该教会有关会议和教会事工。另外,盟约会员有合适理由,也是可以“转会”、“退会”等。当然,教会既有劝惩,涉及严重犯罪等情况的,当然也可能面对“除教”的可能。
改革宗教会实施“教会劝惩”,按着罪人的本性,还有过去国内教会在这方面的缺失、忽视,我们刚开始不好理解,理解、认识了也未必能马上接受,但这样的教会治理,既合乎圣经,就必然带来对教会、对信徒的恩福,所以我写到这,留待你自己去默想吧。
改革宗教会实施了“盟约会员制”,也实施了“教会劝惩”,所以改革宗教会的牧者异常辛苦,他们不仅仅要有坚实的教导装备,而且要对每个盟约会员和家庭相当了解。我们相信,神的仆人既蒙召就必有神的恩典神的带领;而在神家的信徒是有福的,他们几乎事无巨细可以请教牧者,请牧者提供教导,邀请牧者或牧者主动要求探访信徒家庭,督促信徒家庭建立家庭敬拜,对儿女提供圣经教导。
所以,说到这,你肯定觉得改革宗教会的牧者相当辛苦,是的,所以改革宗教会并不推崇建立大教会,改革宗教会常不以大为好,而是尽量分布更多堂点,以致于便于牧养、便于信徒,也便于牧者的成长。每个堂点上属有区会、总会,这样有了适当的监督,首先避免堂点牧者独裁、个人崇拜等,堂点信徒有适当的“上诉”通道。
还有,改革宗教会平信徒参与一些教会事工,必须先被牧者教导、装备,不能凭热心而无真知识。教导本是牧者的主要责任,不能让所谓“义工”随意代替,长此下去,这对教会和羊群是很危险的。改革宗教会非按立的牧者严禁上讲台,非到不得以时,才让弟兄上去读牧者的讲章,他自己不能随意发挥。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彼岸》之告别故土(下)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彼岸》之告别故土(下)续上劉明耀,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澳洲墨尔本华恩堂牧师.劉明耀:“我是生在上海,出国以...
《彼岸》之告别故土(下)续上劉明耀,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澳洲墨尔本华恩堂牧师。劉明耀:“我是生在上海,出国以前从事工厂的职工教育,1990年到了海外,到了澳洲的墨尔本,到了那里整天埋头打工,那个时候我看到一块澳币要相当于六块人民币,93年我的妻子我的女儿到了澳洲,我的太太先信主,然后呢接下来是我的女儿,我是最后一个,到了96年我的岳母来了,然后接着我的母亲也来了,所以她们都纷纷来到澳洲,她们也信了主,感谢主!我们的全家都生活在一起,非常好,信主以后和睦同居,何等的善何等的美,信主以后全家事奉主”。陈锡大,毕业于南京金陵神学院,现为挪威奥斯陆华人教会牧师。陈锡大:“我是2000年来挪威的,先读了神学,2004年是在挪威这里被按立成牧师,第一个特别新鲜的感受就是那个自由啊,可以到街上去自由地派福音单张,甚至可以接触到在大街上的大使馆的人也会发给他们,也做了蛮多的学生的事工,包括查经班、团契、讲道,甚至探访北部的那个城市,大学城去探访,觉得挺忙但是也挺开心”。从美国、加拿大、到澳大利亚和挪威,现在我们的镜头要转到巴黎。张秀荣,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为法国学园传道会传道。张秀荣:“要说起来一转眼二十多年了,1985年的时候,在胜到法国来访问学者。”张秀荣丈夫,劉在胜,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为法国学园传道会传道。劉在胜:“我出国是为了我的专业,带一个帽子回去”。劉在胜在巴黎求学三年后,前来探望他的妻子发现了感情上的裂纹,在忧伤与孤独中她走进了教堂。张秀荣:“我那是第一次去教堂,我一句没听进去,我就到处看,但最后唱欢迎歌的时候我哭了,从那以后基本上礼拜天我都去”。秀荣信主被圣灵光照,首先看到的是自己身上的罪,“我是一个很不温柔的也是很骄傲的,他很骄傲,他来到这经常讲这是法国,我就烦着句话,法国怎么样?其实有时候他也是好意,我中国来的嘛,我走路就是背着个手晃悠晃悠他说你看法国谁这样走,我说我是中国人我这样走啊,我就这样走啊”。在一次意外车祸中,在胜被撞成重伤。劉在胜:“这车祸对我是很大冲击,我醒来之后躺在马路上,我才突然感觉到怎么我也有今天?”车祸使在胜在骄傲中谦卑下来,在一次佈道会上,他愿意悔改信主,“十年了,我都说不愿意,但今天呢,我说我愿意”。张秀荣:“我觉得在胜信主以后,他的热情挑旺了我的热情,给我一个很大的帮助一个促进”,不久,在胜和秀荣夫妇一起献身传道,在巴黎创办了尼希米团契,成员大多是中国留学生,“这几年参加过到尼希米团契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通过尼希米团契信主的有二百人左右,在巴黎受洗的有六十人,还有些回国受洗的,这其中包括有些学生家长”。张伯笠,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华盛顿丰收华夏基督教会牧师。张伯笠:“我是个罪人我深深的知道,不过小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是罪人,我觉得我是个好人,我做了很多的色彩斑斓的梦为我人生的理想,但是我从来没有梦过我成为牧师,我梦过我成为将军,有一天去解放台湾”。后来张伯笠人生几乎所有的梦幻都一一破灭了,理想、家庭、身体都到了尽头,那时上帝怜悯了他收留了他,也开始使用他,“1995年我把自己奉献给上帝,我去神学院读书,我愿一生服事祂,我知道这一切世界都会过去的,我们所追求的名利地位不过是过眼的烟云”。张伯笠从神学院毕业后,不仅四处佈道,引领许多中国人信主,他还和师母一起在华盛顿创办了以大陆人为主体的丰收华夏基督教会,“丰收华夏教会是我跟我的太太还有几个同工,我们一起建造的,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只有一个对神的信心,一个不会牧会的人要牧养一群不知道怎么做基督徒的人,刚刚信主很多大陆弟兄姊妹,我们的生命还停留在过去的一种文化状态中,没有进入到一个信仰的状态中,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如何来建造这样一个教会,我就觉得不是靠我们的智慧,这四年来我们的教会从十几个人发展到几百人,很多的领袖被训练起来建造起来”。现在丰收华夏基督教会已经在新加坡建立了分堂,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福音事工。“这十二年经历了神无限的恩典,感谢主,所以不管是我们的教会、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儿女,神真的是非常的祝福我”。貢立江,陳煒,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现为羅省第一华人浸信会牧师。貢立江:“号,是为了人生的理想去日本留学,我去留学的时候呢,专业书只到了两本,剩下一箱书都是拿着佛教的书去的,半夜敲锣打鼓地练气功,到早晨一点钟两点钟的样子”。说来奇妙,貢立江夫妇能够在日本信主是因着他们儿子的到来。陳煒:“很奇妙我们的小孩就来了嘛,去了一个基督教的幼儿园,当时我们不知道是基督教幼儿园,后来有一天呢,我就听到他在自己的房间里祷告,他就说,神啊,今天那个小朋友有欺负我,但是呢,我已经原谅他了,求你也原谅他,然后他又加了一句说,神啊,你要祝福他,因为你不祝福他,他就不能够明天健康地来幼儿园,我们就不能一起玩。当时我站在那边我眼泪就出来了,我就突然感受到说,我儿子他心里面有一种东西有一种爱,这个不是我教给他的,因为我没有嘛,那一定是从神那儿来的”。貢立江:“在日,在札幌市最大一条河叫枫行川我们受洗受洗完了之后呢,我就进入了博士科,研究自我的意念从哪里来的,那我自己在祷告的时候呢,圣灵就跟我讲话说,如果说中国需要一个社会心理学的学者的话,倒不如说中国更需要一个能够救人灵魂、让人找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牧师,这话在我心中是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上帝的感召下,貢立江真的成了一名牧师,与妻子一起在羅省第一华人浸信会事奉。慎勇,毕业于深圳大学,现为羅省基督教会牧师。慎勇:“我当初来美国,本来我就不是很想来,我想说那来就来吧,来看看怎么回事不行再回去,所以来美国一看看,那我就找点事做吧,就有一点规划,但是我完全没想到神其实把我从中国带到美国来,祂有这么一个美好的计划,那我的生命完全改变”。慎勇在国内一度经营过酒店和娱乐场所,过的是花天酒地的生活。“抽烟喝酒那都是小事,歪门邪道的都有,生活上也是可以说很糜烂,三教九流,认识一帮朋友,到97年的时候呢,因为我母亲申请我移民,太太就说那你去美国,你肯定得去教会啊,你去教会肯定得跟你妈妈一块信教,那是我就跟我太太,那时候是我女朋友说,我说我这辈子打死我也不会信耶稣的”。没想到的是当慎勇一接触教会,一认识耶稣,他那颗放荡而刚硬的心就被触动了,“让我最触动的就是竟然耶稣是这么爱我,我是完全被祂这种爱这种舍己的爱吸引的,这一生里面有这么一个大哥,我就一定跟祂,祂那个味我舍命,以前的大哥都是让小弟给大哥舍命,没有大哥反过来给小弟舍命的,我觉得这就是让我很佩服,那么然后耶稣祂讲的话非常直接,祂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你是罪人,不用祂再说第二句,祂一说我是罪人,我承认我是罪人,因为我身上全是罪,然后我就感受到耶稣说你来吧,你真心悔改我接纳你,所以那一刻我六尺男儿,但是那天我哭的很畅快,我坐在教会最后一排,从那一刻以后,我觉得神也得着我了,我也得着主了,慎勇信主后,他的生命有了极大的改变,现在他已经是羅省基督教会的一位牧师,牧养着二百多名基督徒。羅省基督教会另一家分堂的传道人楊爱东,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现为羅省基督教会传道,从小生长在一个虔诚的回教家庭。楊爱东:“就是说世世代代这种回族家庭,父母基本上天天上清真寺做礼拜,我跟我太太结婚,因为她是汉族,我父母都不同意,所以我在北京结婚的时候,我父母都没来”。留学加拿大期间,他们有了第一个女儿,女儿出生的时候有病,那医生没有办法也不知道原因,在绝望当中是我跪下来祷告,祷告的同时她就好了,就这么奇妙,等她好了出院后满月,就等着太太岳父岳母去教会,我在教会里有四个月了解信仰,那我认为耶稣是一个历史的事实,祂就是真神成为人,因为有这个确信呢,那我就坚决地信主受洗,受洗完了我就告诉我父母我哥哥妹妹们,结果他们都坚决反对,说我叛教叛徒,后来我2003年决定读神学院,就没敢告诉家里,一直办好了到这了都安顿好了,然后打电话告诉他们,哇!这又翻了天了,我妈妈说我不认识你,我哥哥说,你将来就作要饭的,因为他觉得基督教的牧师就跟回教的阿訇一样,拿个麻袋拿个布袋子骑着自行车到处去,就跟佛教徒化缘一样,回教是叫要乜帖嘛,在头几天我哥哥还打电话说,你应该要换个职业,不要靠乞讨要饭为生”。曲彼得,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柏城华人教会牧师。曲彼得:“我是1989年12月去了澳大利亚,去那边留学,当时就是追求知识啦,为了寻求自己的前途,有一次去华人店去买豆腐,然后看到一个单张,那个单张上写着人生是条道路,然后我正在寻求道路,所以进了教会参加了一个佈道会,就接受了耶稣”。曲彼得以单纯而感性的艺术家心态,很快经历到上帝对他的大爱,“有一次我回家祷告的时候,我把窗户都关上,然后呢还买了一个十字架挂在墙上,然后我安静祷告的时候,圣灵就触摸了我,我就开始流泪,所以祷告是下午一两点这时候从教会回来,等起来以后天已经黑了,几个小时我不知道,从那以后我就遇见了耶稣,回来就渴慕读这本圣经,后来圣经里边的话就打动我的心,慢慢的我一点点从全职转成半职工作,然后呢又完全地放下一切”。当曲彼得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主,主就负起了他一生的责任。“奉献三年了,现在还没有配偶,神很奇妙,在台湾,因为我的同学他们是台湾的,就介绍给我认识,我就凭信心买了机票去台北,八月份去台北看她,九月份回澳洲,十月回北京去见父母,十一月份就结婚了,这个太太真是神所赐的,来到澳洲我们又在神学院装备三年,现在在这个教会服事第七年,所以我们同心合一在这里边服事”。楊爱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真理报》总编辑。楊爱程:“我从小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但是因为在中国我们受那个无神论的教育,后来就脱离开了”。后来当楊爱程开始对一些社会现象批判反思的时候,他自然想起了母亲的信仰。“那时候我就跟我姐姐去买一本圣经回来读,但当时自己读圣经真的是不得要领,满脑子无神论的观念,对圣经里面的一些神迹奇事、童女生子这些事情我们都没有办法真正的相信,到了1990年的时候,我就有机会第一次到美国,到康州一个大学里,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就比较深入的接触到教会,在华人教会里参加聚会,参加主日学,慢慢地信仰有一点点甦醒的样子了”。四年后,楊爱程在温哥华受洗归主,并入读神学院,毕业后担任颇有影响力的福音报纸《真理报》总编辑,至今已经十个年头了,“感谢神的带领,这十多年纽约美东报版、多伦多的加东版、加西版我们也是扩大发行到西雅图临近的城市,三个不同版面加起来总共大概有九万份的样子,最近这几年到这里来的新移民很多,我们专门为他们编了一本跟大陆的新移民有关系的一些见证,我们这个地方是华人很集中的地方,新老移民加起来大概有35万的华人在这里,所以我们的希望就是每一个华人家庭都能看到一份真理报,按照这个需要的话我们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还差很远。我太太刚来的时候也是很抗拒,慢慢地后来也是信主了,感谢主!到97年的时候她和我大女儿一同来受浸”。王天聲(宋尚节外孙)北京外贸学院、土桑大学电脑系,加拿大温莎华人宣道会牧师。王天聲:“虽然自己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但是在当时认为宗教是精神鸦片,也看到自己的家人都因着宗教问题受影响,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想,家庭出生由不得我,但是政治道路我要自己走”。王天聲是宋尚节的外孙,然而一开始他并没有继承先辈的遗愿,“我就自己努力当了红小兵红卫兵共青团,以后又到农村上山下乡,成为劳动模范,在美国靠自己努力得到了电脑的学士和硕士”。宋天真,宋尚节之女:“虽然外面是传道人的后代,我们说我们是很不配,动了神的管教,我爸爸讲过这么一句话,他说他有一千个孩子,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做传道人”。王天聲出生时父亲给他起名叫王天聲,“我说我爸爸就给我起这个名叫天真,你怎么要给他起名叫天聲呢?我觉得不行,他说你不懂,我愿意这个孩子将来传扬天上的声音”。将近四十岁的时候,王天聲依然抗拒天上的呼召,不甘心将一生献给上帝。王天聲:“当时有很多弟兄姊妹说,王弟兄你很有恩赐,应该事奉神,可是我自己一直就是放不下,贪恋这个世界,我白天做股票,晚上念神学,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结果股票一天天的往下掉,我再一次地降服下来,当时是1999年,我出来准备去全时间事奉神的时候,那时候我是42岁,回想起自己的外公,他为了福音的缘故拼命的传福音,42岁就过世了,所以跟他相比我自己感觉到实在是很惭愧”。洪予健,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宾西法尼亚大学物理化学系,现为温哥华浸信会信友堂牧师。洪予健:“我是1985年从上海来到美国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攻读物理化学博士的,我当时到美国的时候,是带着一种特别的理想主义的色彩,都认为只有攻读科学,才是一个人生的理想道路”。满怀理想的洪予健一接触到基督信仰,立即发现他梦寐以求的西方科学与民主,不过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结出的两个果实而已,“当发现科学的这所谓的光环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那我真的是人生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痛苦,在追求民主过程当中看到人心自己的败坏,对我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吧,然后我也知道,自己说是要救国救民,可是当时自己的婚姻自己的家庭都遇到了危机,如果连一个家都不能救,我们何谈能够救国救民呢?所以种种这些事,都使我慢慢的醒悟到了,一切人最大的罪恶的根源就是人的骄傲,常以为自己能够解决自己面前的问题”。在讲道中:“我最大的发现,是人世间的一切的罪恶和苦难的总源头,都是因为人对神的反叛在神全新的真理国度上,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是1991年从宾州大学毕业以后,到加拿大去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决志信主的,第二年我就进了维真神学院,然后就从校园事工做起,然后走上牧会之路到如今已经十六年了”。洪予健牧养的教会是北美为数不多的几所以大陆人为主的华人教会之一,“我一直带着异象,我们在海外的教会,特别是为中国的福音的未来做预备的,所以带着这样的体会,我来安心牧养神的教会,而且不但主日讲道,还有出去佈道,还有进行作信仰与文化的讲座,事实上从慕道到牧会来二十年来我一直留在同一个教会,是从慕道友变成牧师都在同一个教会,所以凭着我自己是不可能和弟兄姊妹长时间的磨合出来的,都是神让我们的看见。回顾这十六年来,我心中充满着感恩,与其说我奉献传道是为主放下了什么,不如说我是因主得着了人生的至乐,神的拣选带领与保守,实在是我能照着祂的心意走下去的保证”。邱林,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为宣教牧师。邱林:“1989年,我探亲到了夏威夷,那个时候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去中餐馆打工,从一个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讲师,变成了一个餐馆里面的小工”。极度的心理不平衡并没有使邱林谦卑下来,反而使他厌弃一切,“我穿着小背心短裤叉脱鞋到教会,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去挑战教会”,邱林善于和基督徒辩论,却不能摆脱自己的痛苦,“我痛苦到一个程度,我发现我沉浸在罪恶里头,我生活在罪恶苦毒里面,我虐待我的太太,我的肉体犯罪我的心灵也犯罪”。在心灵的黑夜里,邱林一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一次我设计的一个交通事故里面,神的恩典临到我,我没有死掉,否则今天我不会站在这里,那在这一时刻,我经历了神的大能,神说我就是生命、道路和真理,我就举起手来说,我要这生命要这真理要这道路”。如今,邱林已是按立多年的信义会牧师,同时在各地传授全景圣经课程。孙新民,毕业于河北工程学院机电系,现为檀香山灵粮堂牧师。孙新民:“1995年我们全家蒙恩得救信了耶稣,同时呢,神也借着约翰福音十五章的经节来对我们说话,孙新民夫妇原来都是在省府大院里长大的,到美国工作期间受圣灵感召,不仅很快信了主,而且毅然放下世上一切全身心奉献给主。杜微微,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测量系,现为洛杉矶以马内利灵粮堂牧师。现在孙新民和杜微微夫妇一起服事夏威夷和洛杉矶两家华人教会。张志刚,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现为奥斯丁磐石教会牧师。张志刚:“我是1992年带着十岁的儿子来到美国陪读的,我的太太是个访问学者,比我早七个月来到美国。我不信上帝,但是我希望跟心里有上帝的人交往,我觉得跟他们交往在一起有安全感”。张志刚的外婆是个基督徒,一直在为他祷告劝他信主,“我想我的外婆是小脚老太太,没有文化,那我如果信了耶稣跟她一样迷信的话,那我这些年的书不是白读了吗?我说外婆啊,你不要再跟我讲了,等我退休了再信耶稣吧”。张志刚没想到,比他先到美国七个月的妻子,走进校园福音团契,很快信了主,“有一天牧师来到我们家探访,我也忘记了他在说什么,临走的时候他就说,志刚我们来做一个祷告好吗?我想祷告家里外婆妈妈,然后这几天来到教会我都看的多了,我说你祷告吧,你祷告我也不祷告,想不到这个牧师自己跪下来了,我想牧师是客人都跪下来了,那我主人也应该跪下来啊,所以我也就跪下来了,这时候牧师一个,同工一个,我,太太,我们就跪下来了,他祷告完了同工祷告完了,那个时候我心里突然有一个感动,如果上帝啊真是有你,愿意你来启示我来帮助我,就是因着那一点点的信心,当我开口叫天父上帝的时候,我突然哇的一声哭出来了,我已经四十岁的一个男人了,好像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了,那个哭不是那种伤心的哭,是好像我在密林中已经走了三天三夜,我再也走不出来,我突然看到我的父亲就在那前面等着我,我像一个孩子一样扑进祂的怀抱中,我是这样的哭”。张志刚决心献身事奉主,妻子梅影支持他,立即放弃了世上的工作,和他一起创办教会并肩前行。“在我们身上有很多的一同,我们同一年生,我们又是一同进教会,我们一同受洗,后来一同念神学院,一同开拓团契建立教会,太多的一同在我们身上。周小安,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西门弗雷泽大学物理系,现为温哥华佳恩基督教会牧师。周小安:“我走上这条全时间事奉主牧会的道路,虽然谈不上是被迫的,却是被动的,我实在是不适合牧会的工作,我是一个很不善言辞的人,我也缺乏交际的能力,我五音不全没有办法带领敬拜,而且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小的领导职务”。周小安是在留学加拿大期间信主的,他不仅在他的物理学中看见了上帝,更在他的人生中经历了上帝,这位擅长研究和写作的博士,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走上牧养教会这条道路。“1999年是几十个人,到现在我们教会连小孩算在一起三百人,我们的教会有十个区,每个区有两到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有正副组长,因此我们教会有将近一百位的领袖”。这个教会也是一个以大陆人为主体的教会,周小安的异象非常清晰,“神带领我们这一批人来到海外,让我们在这里信了主得救,这不是全部的目的,神有一个使命托付在我们的身上,祂是要让我们在海外,走出一条建造大陆人教会的一个模式出来。唐侃,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美国圣地亚哥交响乐团中提琴手,现为圣地亚哥西区主恩堂牧师。唐侃在献身做牧师之前是圣地亚哥交响乐团的提琴手,对上帝的信心使他毅然放下工作,不顾抚养五个孩子的家庭重担,与妻子一起走上了事奉之路。唐侃:“常常有人问,为什么你从从事音乐工作到去做牧师,那么我说有三个字,第一是恩典,第二是恩典,第三还是恩典,1986年的时候就跟我太太一起来美国进修音乐,来美国后第三周,就发现我太太怀孕了,那么对我们来讲是晴天霹雳,因为当时我们所有的财产加起来是不到三百块钱,连自己都不能够养活,如何能够生一个孩子,但是神藉着教会提醒我们生命是神的恩赐,我们不能够把生命拿走,神拯救了我的大女儿,神也藉着教会弟兄姊妹的爱心,奇妙地提供我们的需要,我第一部车子是教会的一个弟兄从新加坡来的,他送给我的,所以生孩子的这些需要都是教会的弟兄姊妹所赠送的,我们生孩子的时候要搬出校舍,有一个美国的老先生,他就把自己三室一厅的房子让给我们住,他自己住在车房里面,我说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他说因为我住进去会影响你们小家庭的私生活,我说雷锋也没有这样子的,那我说你怎么收我房租呢?他祷告以后,他知道我每个月只有两百块钱,是在学校餐厅打工的钱,他说我不收你任何的房租,我替你付所有的水电费,在一个基督徒的身上我亲眼看见了耶稣基督舍己的爱,这个对我的震撼非常的大,他是我属灵的导师,他每天五点钟起来祷告,六点钟参加教会的祷告会,在这段时间我的价值观开始改变,所以在1993年的时候,也就是我三十岁生日的那一天,我坐在乐团里拉琴,我就再也拉不下去”。唐侃献身之后,上帝的恩典一步也没有离开这个七口之家,他牧养的教会也不断兴旺。祝健,毕业于武汉大学英文系,现为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教会牧师。祝健:“我是文化大革命红小兵那个时代的人,后来就是下乡知青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我像做了一场噩梦,当时几乎是精神崩溃,我每天要抽三包烟,半斤白酒,要打几个小时的牌,要顶南瓜咬筷子”。祝健原本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里,然而直到他走投无路时才开始谦卑下来。“我的父亲向我传福音,他说耶稣说,寻找的就寻见,祈求的就得着,叩门的就给你开门,今天晚上你要去祷告。那天晚上我就关上灯关上门,我就敞开自己的心门,我在神面前祷告,当时有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就是我里面经历深深的平安是出来没有经历过的,我突然意识到,我小时候出生的名字不叫祝健,叫祝平安,我说哇这个叫平安”。祝健的妻子卧绿,原本就是一个基督徒,当她为自己未来的丈夫祷告时,神就把祝健赐给了她。“神感动她为自己的婚姻感动她的时候,她就把这个配偶是怎么样写下来,她就写下来,这个人是一米八五、比她大五岁、学英语的、老师,是爱主的。我是一米八,比她大五岁,我是英语系的,我是大学教师,我是传道人。没有一条落空的,回去就跪下来祷告,就看见一个极其荣耀的异象,就是看见一代的年轻人从旷野里走出来,合成一群走进神的荣耀里面。今天我们在海边祷告的时候,那个天上的阳光冲破乌云的景象就是当时的异象,哈利路亚!荣耀归于神”。孙波涛,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石化系,现为温哥华本立比宣道会牧师。孙波涛:“我和大多数学理工的人都一样,以前是很理性的人,我太太和我是同时听到福音,我太太很快就受洗了,我却迟迟不肯接受,在我的记忆当中我曾经决志祷告不少于八次。”高伟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现为温哥华华本立比宣道会牧师。高伟川:“我在这里真的是很感恩,当我听到福音的时候,是我的大学同学中央美术学院的同学,我知道耶稣为我的罪死在神面前跪下认罪的时候,神让我痛悔看见我自己的罪,那一刻,其实我一边信主也是奉献给神,我一生要跟随祂”。高伟川决心事奉主的时候,孙波涛还没有准备好。孙波涛:“我太太禁食为我祷告,我就告诉她说,别饿坏了,没用的,我不会像你一样”。自以为不可能的事,在神手中并不难。高伟川:“我为他祷告十年,我生日的时候他在台上按立牧师,我感谢主,我们现在两个人一起来牧会的时候,已经有七年了,谢谢大家!”蘇百逹,毕业于厦门集美师专英文系,现为休士顿凯地中国教会牧师。蘇百逹:“就像许多人一样,像我们在中国出生长大的,我们都是毫无选择地被灌输了无神论的思想,还记得最早学习革命歌曲中那个国际歌,出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就在那个时候,我姑婆一家人信了主,所以他们就开始跟我分享基督的信仰,我当时是在厦门,说实在我当时的心里是很渴慕有一位这样慈爱的上帝有多好,祂听我们的祷告,祂一路地伴随着我们,但是很可惜的,因为我理性的很多问题阻拦了我,我没有办法投入信仰”。后来蘇百逹借地理之便,从香港得到一些基督教书籍细心阅读,留学美国期间他根深地了解到基督信仰的真谛,“当我的心灵和我的理智都回归到上帝的时候,我发现原来生活是这么美好,有爱有意义,有方向有盼望”。蘇百逹全身心奉献给上帝之后遇到了他的妻子雪萍,他们育有两个儿子,一同事奉一同成长。张路加,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系,柏林理工大学材料系,现为播种者国际宣教中国事工主人。张路加:“我们这一代人,我想当时当时抱着蛮强的动机,就是觉得到大洋的彼岸到西方世界去寻找所谓失落的自我价值。但是在留学的生涯里面,短短几年的时间看见无论是在地球的这一边或者那一边,无论是在此岸或者彼岸,没有基督的福音,我们没有出路”。虽然张路加的父母都是一生事奉主的老传道人,张路加自己的信仰却是在人生的历练中找回来的,“我在德国留学三年之后呢,我就走上这条全职服事的道路”。张路加神学院毕业后,无论是牧养教会,还是海内外宣教,他心中最大的托付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从1989年开始,好像神也打开这个门许多从中国大陆出来的知识分子、学人学者他们来到了海外,这个群体是一个对福音非常饥渴非常的开放这样的一个群体,所以从洛杉矶开始我们主要是在UCLA,也就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一个团契开始,以后就变成一个教会,我们叫做神州宣教教会”。现在张路加佈道培灵的脚踪遍及世界各地,但他的重心始终是在他所挚爱的神州大地上,“在这种物质泛滥金钱至上的这种理念的主导下面,更多的家庭社会个人的这种在道德层面、在婚姻家庭、在亲子关系、社会和谐、种族族群之间和睦等等这方面常常是背道而驰,从上到下,从基层的百姓到各级的领导,其实他们也都看见也都意识到,只是到底怎么能够真正地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我想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是罪人,我们实在是要凭自己、要靠自己的努力、靠文化教育经济、靠个人的修养,实在是已经中国寻索了几千年,我们找不到路。那基督的信仰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真实地经历到这种的震撼和改变”。远志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为神州传播协会总编导。远志明:“朋友们你们如果寻找上帝,上帝也必祝福你,上帝就在你身边祂离你不远,你需要祂的拯救,你也是一个有罪的人,你也是一个有限的人,你也是一个有死的人,但是你藉着耶稣的恩典,你可以脱离有罪有限有死的人生,而进入一个有信有望有爱的人生,今天是上帝对你的呼召”。“我原来是一个无神论的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博士研究生,在这之前,我在北京卫戊区做政工干部,当了十二年兵”,远志明1990年来到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信主,一年后入读改革宗神学院。“我能够信主都是主的恩典,如果不是耶稣基督祂自己的吸引,我没有办法来到祂面前,因为我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又是血哲学出身,要是要靠理论想把我说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耶稣基督祂身上活出来那个完美的神性,祂那无条件的爱,祂的改变生命的大能,祂改变世界的大能真的让我信服,信了耶稣以后我就知道我的后半生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对中国人的灵魂说话。从一开始神就告诉我中国人也是祂的孩子,神州五千年历史也在祂的目光之下”。七集电视片《神州》片段:中国,这块称作神州的土地,离开神已经很久了,中国最早的古经《尚书》和《诗经》记载着,中国人来自上帝。远志明:“这个是一开始很清楚的托付,神州这么多年来所做的这个工作,从《神州》《十字架》到《福音》,还有现在这个《彼岸》都是神的手,是神迫使我们不得不做的”。“电视专题片《福音》,我相信这个福音是上帝给现代中国最好的礼物,不管我们中国人意识到没有,上帝对中国最大的祝福,就是把耶稣给了他们,而我们这些人呢,其实就是使者,就是把耶稣把祂的福音送到中国人手中的一个使者,所以我觉得我信主二十年,差不多也就服事主二十年,自己得到这个天恩的滋味,就总是想去跟别人分享,自己看到了最有价值的那个至宝,就没有心思意念在去干别的事情,正象保罗说的,过去以为有益的,现在都认为是有损的,过去是看作是宝贝,现在看作是粪土”。冯秉诚,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密西根州立大学生物系,现为威斯康辛米城华人教会差传牧师。冯秉诚:“我前两年回北京,碰见我很多年没有见到的同学朋友,他们当面不好问,就把我叫到一边说,冯秉诚,你在美国好像混得还不错嘛,是哪一个坎你过不去了,你为什么会去信耶稣会做传道人。我非常的理解他们,因为我连自己都没有想到,我会成为基督徒,我会做传道人,回想起来这大半生走过的路,感谢主的恩典,如果让我生命再有一次,恐怕还是传道人”。冯秉诚这一代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大学生,都曾经虔诚地将身心献给过伟大领袖,“我1982年公派自费到美国的密西根州立大学念博士学位,从这个信仰破灭以后,我到美国以后就有个很强的想法,什么都不管,就搞我自己的业务搞科研,你让我去教会我也不去,你到家里来给我传福音我就跟你辩论”。冯秉诚以一名知识分子的骄傲,抗拒信仰抗拒了八年,“后来真正谦卑下来,开始进教会进查经班,不到一年我就信主了”,冯秉诚的心灵之窗打开后,在天光沐浴下很快写出了迄今以发行几百万册的《游子吟》一书,佈道的脚踪也遍及四海。“当时我们这批人出来,是带着很强的科教兴国的这样一个抱负,或者这样一个使命,但是后来相信了神以后,读了圣经那就是有很多的反思,一个民族要站起来,决不能单单靠科技靠经济靠军事,一定要靠信仰,对上帝的敬畏,没有这一点这个国家一定是站不起的,所以后来慢慢才觉得这个才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认识神的知识分子应该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的事情”。“戴德生在他二十八岁给他妹妹写信的时候,有了一句话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他说:假使我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假使我有千条性命,绝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但是后边紧接着还有一句话,他说:不,不是中国,乃是基督,这样的救主,我们为祂所做的,会嫌太多吗?弟兄姊妹,戴德生,所以的宣教士对中国的爱,不是单单对中国民族的爱,首先是因为他对基督的爱,今天,我觉得中国蒙拯救的时候到了”。歌曲:耶和华我的主啊,求你使我放下心中,放下心中所爱,耶和华我的主啊,求你使我打碎心中,心中偶像,直到我在敬拜中献上自己为祭,······2008年12月7日下午2点,正是中国的早晨五点钟,三百多位神的仆人们,顶着漫天的乌云,迎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太平洋岸边,为彼岸的中国祈祷。歌曲:Hi-Ne-Ni,Hi-Ne-Ni,烧我差我,Hi-Ne-Ni,直到我在敬拜中献上自己为祭,无怨无悔永不回头,直到我在祭坛那里得着命定,无怨无悔我在这里,Hi-Ne-Ni,Hi-Ne-Ni,烧我差我我在这里,Hi-Ne-Ni,Hi-Ne-Ni,烧我差我Hi-Ne-Ni为着世界黑暗的角落我在这里,为那不曾被安慰的灵魂,我在这里,Hi-Ne-NiHi-Ne-Ni我在这里Hi-Ne-Ni······上帝听到了这痛彻肺腑的祈祷,上帝看见了这些赤子的真诚,于是上帝向他们露出了笑脸,在正前方辽阔的海面上,阳光冲破了乌云,在神州大地所在的方向霞光裂天而降······记住这一天这一刻吧,记住这一辉煌的兆头,记住这一奇妙的应许吧,神垂听了祂儿女们的呼求,神爱神州,神州属神,神州必成为神的恩典的纪念碑。同心祷告: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我们向你赞美和感恩,主啊我们感谢你,主啊,在这块中国的土地上面,主啊你做了无人之工,愿教会像雨后春笋一样被建立起来,主啊我们谢谢你,这是上帝自己大能的拯救!燕珠整理如何查看历史消息:1、点击平台头像,在“查看历史消息”中看更多精彩内容!2、点阅读页右上角菜单 ,在“查看公众号”中,找到“查看历史消息”,即可看更多精彩内容!加入&信仰的力量&事奉同工:甘心情愿、全然摆上、顺服神意、与神同工事工联系微信号:fortopphoto(文字整理事工)精彩内容快速回复查阅:福音美文:回复数字“1 ”,查阅名牧系列:回复数字“11 ”,查阅 冯秉诚牧师科学与信仰讲道回复数字“12 ”,查阅 张伯笠牧师的信仰历程回复数字“13”,查阅 远志明牧师幸福婚姻讲道全集回复数字“14”,查阅美国心血管专家叶陈淑淑见证分享回复数字“15”,查阅范学德《我为什么不愿意成为基督徒》名牧答疑:回复数字“21”探访活动:回复数字“31”,查看“觅非播舍”相关信息如何祷告及相关:回复数字“41”知名人信仰:回复数字“51”,比尔盖茨、王石、李开复、赖昌星热点回顾:回复数字“”查阅2014年发布的热点信息按年月日查阅:输入年月日的数字可查相应日期的信息,如日,即可输入数字“”,查看当天的信息,目前可查范围:——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belief-god
基督信仰传播导向平台,为读者提供信仰信息,信仰交流活动组织、探访、教牧培训,信仰艺术创作、普世福音传播!神爱世人!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尔本是哪里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