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修改宪法和中日战争日本死亡人数之间的必然关系

您的位置: &
从国际关系透视中日战争的起因
优质期刊推荐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中日武装冲突的必然性及对策
中日武装冲突的必然性及对策
中日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武装冲突是必然的,没有偶然性。这个判断是基于对现在的日本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从历史角度进行纵向分析比较和对与之相关的国家当前所处的环境和形势进行
横向观察权衡得出的结论。
&一、日本的侵略思想没得到彻底清算
对战争的罪恶没有深刻认识
历史总是惊人得相似。重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我们会看到,战后的《凡尔赛和约》虽然条款极其苛刻,向德国强加了令其损失巨大的赔款与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伪人文思想基础没有被清算,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幸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牢记昔日的教训,帮助德国进行了彻底反省,不仅赔偿受害国的战争损失,还
让德国从道德层面和国家传统思维上彻底反思悔过,对受害国家和人民真诚道歉。
再观今日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要求其放弃侵占的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和琉球群岛不仅没有落实,更没有被强加割地赔款和对战争进行认真反省,日本如今还对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提出了挑战,向中国、俄罗斯和韩国提出了非分的领土要求,这与一战后的德国高度相似,且与二战后德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一战后的德国相似之处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错误思想没有得到丝毫清算,日本头号战犯裕仁天皇逃脱了惩罚,甲级战犯岸信介还在1957年、1958年两度组阁,担任了三年多的内阁总理大臣,除此之外,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更是年年为曾祸及亚洲的军国主义公然招魂。
这导致了今天的日本对当年的侵略战争没有丝毫的认罪感!
与二战后的德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对曾遭其祸害的亚洲邻国不但没有道歉和赔偿,还屡屡制造出伤害邻国人民的教科书问题、慰安妇问题、战时劳工问题和南京大屠杀问题,形成了今天日本右翼复活军国主义的理想温床
。从这个角度上说,今天代表右翼势力的安倍上台执政是必然的,安倍继承其外祖父的战犯衣钵疯狂反华也是必然的,而安倍领导下的日本内心积聚挑起中日争端和武装冲突的躁动更是必然的。
我们翻开历史还可以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于1933年通过合法选举把希特勒送上了执政的历史舞台,必须承认,希特勒是当年德国人民的选择,就像今天安倍晋三是日本人民的选择一样,而当年在民意支持下,希特勒领导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种种限制,大肆扩充军队,恢复空军建制和总参谋部,随即无视《洛迦诺公约》进驻莱茵兰。
再看今天的日本,安倍晋三因为露出了右翼嘴脸而成为日本人民的选择,在参议院选举之前,日本政府公布了《防卫白皮书》,其中公然提到撇开美国,自己独立扩军,而且安倍还大肆鼓吹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决心,这实际上就是让日本人民来选择,如果安倍所在的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说明日本人民接受了他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决心,显然,日本试图让其曾经宣布接受的《波茨坦公告》彻底成为一堆废纸,其领土主权范围不仅要突破《波茨坦公告》中规定的“本洲、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战胜国规定的小岛之内”,还要将霸占中国钓鱼岛的行为合法化,并将西部海疆扩至中日海上中间线,以图谋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丰富油气资源,扩张野心已经肆无忌惮地暴露出来。
今天的日本与一战后的德国是何其相似!之所以日本呈现这幅状态,与二战后一些客观因素有关。一是中国国内发生内战,国共两党无暇顾及对日本的清算。二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利用日本进行朝鲜战争,日本成了韩战的美军基地。三是冷战出现,日本成为美国对抗中苏的桥头堡,从而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从原来的敌对国变成合作伙伴。这一切都使日本还没来得及对罪恶的战争进行反省,即被重新武装起来,加上历经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变成亚洲经济大国,以致今天变得有恃无恐。
当一颗毒瘤没有被彻底清除,它仍然会继续生长,繁殖,毒害肌体。
今天中日之间的矛盾很多是因为二战后日本没受到应有的惩罚,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利益没有得到体现,该收回的国土没有收回,而日本作为战败国的利益没有受损,该归还的他国领土没有归还,更没有像德国那样割地赔款。
这导致日本的侵略思想没得到彻底清算
,日本国民对战争的罪恶没有深刻认识,日本从来没有真心实意地向东亚被侵略的国家谢罪。这一切使本该不发生的领土问题如钓鱼岛问题仍在今天发生争端,并且甚至有可能像当年的希特勒德国一样,再次引发战争。
今天的中日问题,很多是二战后没处理好的遗留问题。解决的方法,只有再次较量。这次较量包括经济的和军事的,最终可能是战争。所以中日之间很可能还需要一战。历史证明,若不将一个不认错的国家彻底打垮,这个国家会一而再地犯错误。日本在战后对东亚国家显示出的种种表现,就是证明日本是一个没有被彻底纠正错误的国家。
当然从发展的眼光看,日本无法接受中国变得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日本不愿意放弃其与中国
争夺东海大陆架上的海洋资源。历史的原因与发展的原因相结合,这就使今天的中国和日本仍然
有可能发生战争。就像一战后的形势一样,时间尽管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历史仍然像一面镜子,并且有着惊人地相似。但今天不是历史简单地重复,中日武装冲突
会有新的形式。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现实和具体的因素。
二、日本右翼挟持民意不接受两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咄咄逼人挑起令中国毫无退路的争端
当前中日发展的现状是,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国力大大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发展使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能力大幅提高,日本则再也不想做政治侏儒,不想在政治和军事上永远
充当美国的小伙计,因而正蠢蠢欲动妄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谋求发展政治和军事实力,这必然将导致改变战后秩序。
日本现政府的目标与日本右翼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恢复昔日帝国的辉煌,一旦参议院选举获胜,说明日本政府的目标也符合主流民意,这样,安倍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实现其目标。
要实现目标,就要找到下手的契机,才能成全其实现目标的野心,与中国的两个争议热点正好为其提供了机会,用通过霸占本该归还的中国领土和挑战中国东海大陆架资源权益的方式来制造冲突最符合日本利益,因为这样既不涉及到其他国家,又能破坏二战(及朝鲜战争)后东亚搁置争议的均势格局,迫使本地区的现有利益格局重新洗牌分配,使日本彻底摆脱其战败国身份
以及受制于美国的地位。
很多专家认为日本不敢真的挑起与中国之间的武装冲突,依据是日本只想倚仗《美日安保条约》绑架美国,表面看似要挑战战后秩序,其实只是为了霸占钓鱼岛和从中国东海大陆架资源中分一杯羹,目的还是为了经济利益,此说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日本的目的绝不仅限于此,其终极目标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摆脱《美日安保条约》。
挑起让中国毫无退路、美国又不愿意靠边站的争端,才好撇开美国单干,才有理由实现扩军并最终与美国分道扬镳,这从日本政府最新发布的《防卫白皮书》和安倍关于修改宪法的言论中可以看出端倪。
从日本国内政治角度讲,右翼势力经过几十年来的蛰伏,现在已如冬眠苏醒后的毒虫,大张旗鼓地跳出来登上政治舞台,相比以前关于侵略历史遮遮掩掩的认识问题、慰安妇躲躲闪闪的赔偿问题、教科书似是而非的修改问题和南京大屠杀含含糊糊的否认问题而言,如今的日本政府已经彻底撕下了伪装,不仅否认侵略历史,对于以前与邻国搁置的争议和东海争端,也露出一幅泼皮无赖的嘴脸,正在重新回归二战之前的霸道外交路线。在这一点上,中国可谓教训深刻,从前根据二战结束时的国际文件本无争议的问题,因为顾及双边关系而称之为争议并提议搁置,反倒成为对日本无赖行径的纵容,导致了今天的被动局面。
由于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具有煽动民族情绪的巨大能量,就像希特勒的纳粹党鼓动起德国人民的狂热一样,所以安倍政府只要对中国强硬,不惜对中国开战,才会迎合国内的右翼势力,从而鼓动起日本国民久违的狂热,提高民众支持度。
从经济发展现状来说,扼住日本经济命脉的资源和市场都与中国有着极大的关系,以前的中国不够强大,仅仅是日本的市场和资源提供者,但现在不同了,中国可以用民族情绪关闭市场,更能轻而易举地掐断日本的稀土和煤炭资源供应,还能依靠日益壮大的海空军与美国同在太平洋掌握日本的资源命运,这是日本绝对无法接受的,所以,日本做梦都想跟中国在海上较量一次,梦想借此机会战胜中国海军,像甲午海战一样让中国海军在数年内无法恢复元气,从而保证其在东海非法获取的利益不受中国挑战,在太平洋的资源生命线不受中国威胁。
我判断中日武装冲突是必然的,也认为日本敢于挑起武装冲突,还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即日本短视的思维模式。
一点是日本具有自恃海空军强大到足以在东海战胜中国的自负,仅从这点可以看出日本人自古以来的短视,就像他们只是比较局部力量去袭击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短视一样,他们臆想与中国交战会限定在东海某个地区的海空范围,却忘了战火具有自然扩大蔓延的先天属性,更无视中国是一个拥有国土纵深和战略导弹的核大国,幻想中国会眼看着在东海战败而让战略武器躺在仓库里睡大觉。
另一点是,日本看到近年来中国军方的鹰派和政界的强硬派受到打压,判断中国领导人碍于社会矛盾的激化程度和对《美日安保条约》的恐惧,不敢对日强硬,更不敢对日开战,被迫开战也不敢攻击日本本土,认为中国政府因为担心国内出现政治动乱会主动避战求和,这一点可见日本人尤其短视,他们没想到,即便中国政界秦桧式的人物横行,这些人敢亲美,敢亲欧,敢亲任何夷人,唯独不敢亲日,更不敢在对日开战的问题上违背民意暴露自己的汉奸嘴脸。
再一点就是,日本判断中国惧怕引来美国的攻击,所以不敢攻击日本本土,因此猜想中国比日本更想把武装冲突局限在有限的海空范围内,这就为日本利用自以为有优势的海空军重创中国海空军创造了条件。这一点他们并没有完全猜错,很多中国秦桧式的人物确实惧怕中日武装冲突引来美国攻击中国本土。但美国会以盟国遭到攻击为前提向一个核大国发起攻击么?
翻开美国历史就会发现,美国用兵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对美国是否有利,只要符合美国的利益,从没有是非道德标准,关押待审的甲级战犯岸信介都可以放出来重入政界被美国利用,美国何以会拿着美国人民的家园和生命作赌注,冒着遭报复的风险为了日本攻击同为核大国的
此外还有一点是,日本幻想中日武装冲突的结果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在东海有限的海空范围内中国战败,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自然会被日本非法攫取囊中
。如果日本战败,美国会出面调停甚至接管冲突地区,把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交由联合国托管或者仲裁,中国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而日本除了海空军损失之外,其他战略损失会小于中国。这是典型的日本军国式思维,短视、片面、恶毒而简单。
三、中日武装冲突利益攸关方的利己与损人
目前中日双方各自的盟友或准盟友美国、俄罗斯、韩国、朝鲜正在经历着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此消彼长的变化,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爱恨交织,最终大家会发现,各国之间的矛盾出口基本都集中到中日两国身上,而且只有集中到中日两国身上,才符合各方的利益。按理说这种矛盾出口不该集中在中日一个大国一个中型国家之间,可国际政治的行为准则是,盟友间追求利己,非盟友一定要追求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只要与对方的损失比较划算就行,所以,有宿怨的中日两国,不恰当地却又必然地被推倒了平衡各方利益、释放各方矛盾压力的角斗场上。
按照这个准则推理,就算日本有挑起中日武装冲突的能力,可冲突的结果令其利益受损大于中国,其肯定不干,如果美国的利益因此受损,美国更不会答应,就算美日都能获利,可损害了俄罗斯、韩国和朝鲜的利益,日本也未必敢干,按照这个逻辑分析,日本一旦挑起与中国的武装冲突,只要对美国、俄罗斯、韩国、朝鲜以及日本自己都有利,那中日武装冲突就在所难免了。那么对这些国家是否有利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以上曾分析到日本自认为冲突对己有利,不再赘述,下面谈一下美国。美国对于安倍叫嚣修改宪法第九条的态度是暧昧的,因为能否修改宪法,最终要看民意,用民主的方式决定国家未来的走向,是美国一贯倡导和推行的价值观,所以美国犯不着现在跳出来表态反对。
美日两国从二战时的对手变成了今天的盟友,就像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开宗明义指明的哲理那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美日当前虽为盟友,但早已到了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阶段,这可以从日本政府最新发布的《防卫白皮书》中宣示的内容看出来,日本在白皮书中居然载明想撇开美国朝着自己单干的方向走,这是美国绝不愿意看到的,可这是日本人民的选择,就像眼看着日本右翼上台并否认侵略历史一样,碍于价值观,美国不能做有悖于盟国民主价值的事情,私下里施压无果后,美国只能观望,但是,美国能眼看着日本日益坐大威胁自己在太平洋的利益么?
美国在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不能有人挑战他的地位,更不能有人取代他的地位。
俄罗斯的主要利益在欧洲,所以他不会试图在太平洋对美国发难,而能挑战并有利益冲动驱使去挑战的国家,只有正在崛起的中国和逐渐脱离《美日安保条约》管控意欲单干并修改了宪法第九条的日本。
美国清楚,朝鲜战争停战后,金日成几次想赶走中国驻军的一幕,早晚会在修改了宪法第九条的日本出现,那时驻日美军的处境与当年中国在朝鲜的驻军处境一样。因而,符合美国利益的最佳结果是,中日两国通过武装冲突互相消耗国力,中国元气大伤减缓了崛起速度,短期内不再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地位构成威胁,而日本则右翼下台得到彻底清算并沦为三流国家,成为像韩国和菲律宾那样不再对外扩张、不再叫嚷单干、不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依附美国的小兄弟。
至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如何划分和钓鱼岛及附属岛屿最终归属,美国并不关心。这有点儿像代理人战争,不过只有单方代理人,日本代理美国去消耗中国,而中国则要亲自登场。
美国之所以选择日本来消耗中国,是没有其它选择的选择,陆地上与中国接壤并有领土争议的国家中,任何国家都忌惮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可以迅速动员的地面武装力量,加之现在有强大的经济作后盾,军队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陆上周边国家谁也不会、也不敢与中国开战,而不接壤又肯抱美国大腿的菲律宾实在太小了,根本扮演不了这个角色,所以这个战争代理人非日本莫属。
美国深知,中国和日本都没有登陆入侵对方本土的能力,即便中国攻击日本本土,日本攻击中国沿海地区,也不至于地面部队交火,所以无论双方海空军掐的多么热闹,只要不被击沉击落,最终都要回家加油装弹吃饭睡觉,美国不干预,日本也不至于战败被占领,基于此,美国不直接参战只对日本提供后勤和情报支援以示盟友身份,就不会给中国提供攻击美国驻日基地的借口,这样美国就可以置身战场的同时,又置身战事之外。
只要研究美国历史就会发现,在美国的眼里,从来没有道义和真正的朋友可言,只有利益是美国时刻记挂在心的。所以判断美国在中日武装冲突中的态度和对策,不必去复杂分析穷思苦想,只要用利益衡量即可,只不过在美国人的利益选项中,各种利益有着优先排列顺序,小利益让位给大利益的原则与一般大国无异,唯一与中俄和欧洲大国不同的是,美国常会把长远利益排在眼前利益的后面,就像当初他们支持拉登等伊斯兰恐怖组织以袭击手段对抗入侵阿富汗的苏军一样,最终祸及自己,所以毛泽东常戏谑美国喜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下面分析俄罗斯。
俄罗斯与中国有着漫长的陆地边界,双方没有结盟,可现在基本上是一对好邻居,虽然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但在太平洋的利益却是基本相同,都与日本有着领土争议。俄罗斯与日本之间的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之争,根据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按照《波茨坦公告》的规定,作为战胜国的苏联拥有南千岛群岛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果实的体现,归属本无争议。
与德国相比,当时法西斯日本战败后没有被肢解已经是战胜国对他的恩惠了,但后来苏联政府与中国政府犯了同样的错误,竟然拿南千岛群岛的主权来跟日本谈判,最后还来了个搁置争议,搁置而不解决,争议不会消失,所以在这一点上,俄罗斯与中国对日本有着最大的共同利益,俄罗斯乐见中国与日本就钓鱼岛争端爆发武装冲突,一旦中国获胜,《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的法理基础就得到了维护,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的利益也就得到了维护,即便中国不胜,仅这次武装冲突本身,也足以让日本忌惮今后再与邻国纠缠领土争议问题。
同时,俄罗斯对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人口大国存有戒心,周边有着强大的邻居,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如果能与强大的邻居结盟并融为一体形成欧盟模式或者美加模式还行,否则就难说了,所以其对中国崛起的戒心并不亚于对打算修改宪法第九条的日本进行的防范,因此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俄罗斯都希望看到中国和日本互相消耗国力,这与美国的期望是一致的。
另外,俄罗斯和美国还有一个一致的地方,就是中日爆发武装冲突之后,俄罗斯和美国的军火工业都能发一笔战争财,既消耗了中日的国力,又能发一笔财,何乐而不为,只不过这与全局利益相比,有些微不足道。
再说韩国和朝鲜。韩国与日本有独岛之争,其实历史上独岛一直属于韩国,早在公元六世纪(512年)就有相关记载,日本政府也曾在1667年明确承认独岛属于韩国,虽然在1692年因为日韩渔民争执引发了岛屿归属的外交纠纷,但后来日本外务省在1896年编辑的《朝鲜国交始末内深书》中明确标明独岛是朝鲜所属领土,只是到了1905年,日本入侵朝鲜半岛才宣告对独岛(竹岛)拥有主权,随后又于1906年4月通报当时的朝鲜政府,对外确定独岛是日本领土,彻底完成侵占。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次年1月29日,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发表了有关从政治上和行政上分离日本若干周边区域的决定书,该决定书明确规定把独岛移送给驻韩美军管辖。这份决定书实质上只是把日本百年来通过战争掠夺的他国领土分离出来,并没有将日本传统的固有领土割出。
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把侵占的韩国领土归还原主无可厚非,也毫无波澜,但日,日本岛根县议会在日本右翼势力和政府要员的支持下,强行制定“竹岛之日”法例,宣示对独岛的主权,让韩国朝野震惊,随即韩国政府24日接连出招反制,从而导致韩日独岛之争愈演愈烈。连这种本不该存有争议的岛屿,都被日本声索主权,可见日本右翼势力恢复昔日帝国版图的野心有多大,欲望有多么强烈。
除了领土争议,韩日之间还有慰安妇问题、对朝鲜民族的殖民统治问题和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在这些问题上,韩国与中国的政治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尽管韩日既有新争,也有旧怨,但他们同为美国盟友,所以,就算争破了天,也不可能大动干戈,可是韩国对日本实在是恨得牙根痒痒,如果能有国家出面教训日本,甚至大举进攻日本,肯定是韩国举国上下喜闻乐见的,这不是幸灾乐祸,纯粹是民族精神出了一口恶气。
与其他国家相比,朝鲜的利益其实简单得多,别看其现在对外强硬,但口袋里没钱还饿着肚子与外强中干无异,朝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索取援助,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强军政治能维持的日子不多了。
朝鲜曾经试图寻求外交突破,可在与日本和美国私下示好后,却没捞到任何好处,想以此刺激中国恢复无私援助的希望落空不说,还与中国渐行渐远,反倒危害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不过,金正恩比他老子强,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生存,不能与虎谋皮,不能指望与敌人媾和获得好处,要想生存发展,要想维护尊严,只能依靠朋友,依靠近邻中的朋友,所以如何向中国示好,如何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已经成为朝鲜金正恩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如果中日爆发武装冲突,朝鲜就能有为中国两肋插刀的机会,这对朝鲜来说,是再理想不过的局面了,声援中国,甚至用导弹攻击日本本土,绝对能换来中国的援助,而美国是否能帮助日本还击朝鲜,就是个极大的未知数了。
朝鲜没什么值钱的家当,不怕受到攻击,正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再者,日本在东亚的处境有点类似以色列在阿拉伯地区,当年美国领导阿拉伯联军攻击萨达姆的伊拉克,伊拉克为了瓦解阿拉伯联军,频频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当时如果以色列还击,阿拉伯联军就有可能解体,所以在美国的压力下,以色列为了顾全大局,硬是紧握双拳圆睁双眼强压怒火被伊拉克扇了几个耳光打了几拳还踹了几脚,以色列却只能忍痛不能有任何反应,同理,如果美国为了日本攻击朝鲜,那韩国怎么办?韩国决不会接受美国帮助日本攻击自己的同胞,在韩国人眼中,纵使朝鲜万般罪恶,你美国帮谁收拾朝鲜都可以,唯独不能帮日本!
这不是耸人听闻故意渲染,只要访问韩国就会发现,反日激情在韩国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说,反日就是朝鲜民族的利益。
另外,一旦美国随着朝鲜卷入中日武装冲突,韩国处境尴尬不说,作为邻居的俄罗斯会袖手旁观吗?一旦中国体力不支,唇亡齿寒,俄罗斯也有可能卷入,而多国卷入的局面,美国和日本是惧怕的,但中国和朝鲜不怕,朝鲜尤其不怕。
四、中国的对策
战争必然导致生灵涂炭,爱好和平希望发展建设的国家都不想要战争,但一旦箭在弦上,便会不得不发。所有国家的统帅无不希望
在与敌人对抗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上兵伐谋”之路,早在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偿和提出搁置争议时就被堵死了,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手段的综合运作,在中日双方矛盾激化之前解决争端的机会早已丧失,致使今天出现双方都无退路的局面。
那么“伐交”呢?既然双方都无退路,依靠动员本国和有关国家的力量显示决心,造成压倒优势或力量制衡,再辅之晓以利害折冲妥协,能达到不诉诸武力而达成战略目的么?难!中俄联合军演与每日联合军演同时登场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日本是一个只能打服无法说服见高就拜的国家,对其示好行善不可能令其回心转意放弃非分之想,只有像美国那样在太平洋战争中将其打服,像俄罗斯那样“你踢我一脚我打你十拳”,对日本毫不客气地展示肌肉,才会让日本乖乖地回到谈判桌上,才会让日本放弃幻想,丢弃非分之想,在这一点上,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第二次大战结束时,对战俘讲文明人道、并不强调牺牲个人的德国竟然坚持到首都柏林被盟军攻克,可谁能想到,同为轴心国的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拥有野蛮军队的日本,世界都以为会实行焦土政策的日本,竟突然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了!
所以,中国最好的对策就是对日“伐兵”和“攻城”。仅仅“伐兵”是不够的,动用部分军事力量在日本政治、经济重心之外的东海解决问题,试图把战争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想法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当然,美国和日本最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中国必须做好“伐兵”和“攻城”的准备,必须让日本和美国看到,中国是认真的,不怕争端升级,不怕与日本甚至美国全面开战,不怕由此卷入更多的国家,不怕坛坛罐罐被打碎,不怕与美国爆发核冲突,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日本有所震慑,才能让日本和美国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国开战的后果与同俄罗斯开战无异,与打开世界大战的潘多拉盒子无异。所以,从现在开始,中国绝不可再对日本作出任何妥协,在东海大陆架的油气田,在钓鱼岛地区,中国必须与日本针锋相对,同时不要拘泥于谁打第一枪,只要日本的军事力量开进钓鱼岛地区,或者再骚扰我东海油气田生产,就根据中国的法律立即予以军事打击。
对内,中国政府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可以保证对日开战后方无忧,第一个是清洗军中的所谓鸽派。
军队是以杀人为职业的合法武装集团,只有鹰隼等掠食者的称号才配得上军人的身份,猎人养鹰隼是用来狩猎的,谁见过猎人养鸽子去打猎?一群鹰隼可以去战斗,可以去抢别人的肉,而一群鸽子除了送信,只能自己给别人当肉。所以说,军中的所谓鸽派,其实是可以与投降派划等号的,军人不想打仗,还算什么军人?军队不想打仗,还算什么军队?国家养兵千日,却一时也不想用兵,还算什么国家?
没有了军中的鸽派掣肘,军队的军事斗争思想就会高度统一,战胜野心勃勃的日军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第二个是利用战时体制,采用非常规手段依靠临时军管制度大力肃贪。当今的中国,贪官是万恶之源,是贪官乱政导致民众上访对稳定构成了威胁,是贪官道德水准低下贪财贪色才令社会风气江河日下,是贪官巧取豪夺才使社会不公民怨沸腾,所以,只要大力肃贪就可以正本清源,大幅压缩社会运行成本和经济生产成本,这些成本的降低,比GDP增长获取的利益更实惠,更能提高执政效率让民心稳定,更能促使官员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触底回升,更能减少社会不公疏解民怨。
对外,中国政府也需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是公布中国核心利益的捍卫准则并严格执行。
以我为主,不随美日起舞,中国不搞侵略扩张,但也不接受别国的侵略扩张,要让美日和全世界都清楚中国的利益底线中没有黄线绿线,只有红线,要像俄罗斯那样,昭告红线的位置和碰触红线的后果,用毫不犹豫的军事打击让日本、菲律宾和越南都明白,今后碰触中国利益的红线,后果中再也没有外交抗议的选项,中国捍卫核心利益只会诉诸武力,用军舰、轰炸机和导弹代替外交抗议,甚至用核武器代替强烈抗议。
谁听到过美国的抗议?谁又听到过俄罗斯的抗议?
第二件事是合纵连横,与俄罗斯、韩国和朝鲜求同存异,建立广泛的东亚反日联盟。一旦中日开战,中国应该立即与反日联盟树立共同的战略目标,即最终依靠战争肢解日本,清算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对外扩张侵略的伪人文思想基础,捣毁靖国神社,惩治极右势力,追索战争赔偿,重建日本社会价值体系,让日本脱胎换骨,成为像今日德国那样的正常优秀负责任的国家之后,再允许日本重新获得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虽然这个远大目标没有美国的配合难以实现,但不能因为遥不可及就放弃这个抱负,世事难料,一旦战争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是有可能的。
结束语:关于利益与战争的关系
很多人喜欢用经济利益、用经济版图、用市场、用资源来分析战争,诚然,这些都与战争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比如鸦片战争,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市场,再比如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列强用枪炮迫使很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虽然这种强盗逻辑导致的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经济利益与战争之间必然的联系是无可否认的。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有政治利益、军事利益、外交利益,所有这些利益都是建立在民族利益的基础之上,民族利益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利益,没有民族利益,就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利益。
民族利益包括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体现在民族之魂的自信和发扬,物质利益体现在民族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在分析战争时权衡民族利益,绝不可只谈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利益。忽视精神利益的人类战争与自然界动物争夺生存领地的撕杀无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国宪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