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贷款给大学生生赚钱吗

为赚几百元好处费 19名大学生竟贷款30万
&  3月8号下午5点,南京江宁高新园派出所来了19名学生,虽然都还没走入社会,但这些学生却个个欠着外债,少则一两万,多则4、5万,总金额高达30多万。按理说这些学生没有任何还款能力,也没有什么大额的金钱需求,怎么会欠这么多钱呢?
  小吴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去年年初,小吴的微信好友李某请小吴以个人名义做分期贷款,李某表示将会给小吴一些好处费,并且保证会按期还款。
  小吴最终答应了李某的请求,并顺利拿到了两百块钱的好处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赚钱?这让小吴尝到了甜头。李某表示,如果介绍更多人办理分期贷款,小吴将会更多的介绍费。
  听说不费力气就能赚钱,小吴的同学都很积极,很快便找了10个人过来, 这些同学又介绍其他人过来办理,继续赚取介绍费。
  虽说这一两百块钱拿的挺容易,但贷款都是以学生们的名义做的,如果不能及时还贷,将会对他们今后的个人信用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学生就没有担心过吗?他们又是如何确定,李某有还款能力,会按时还款呢?这些动辄几万的贷款,已经远远超出的学生们的偿还能力,他们又是如何确信李某能按时还款的呢?
  同学们说,李某不但家境挺好,有一定的还款能力,而且还为每个人写了欠条,所以他们觉得李某很靠谱。身份证、欠条、照片还有一些电话号码,这几样就是学生们所认为的全部靠谱保障。去年还好,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学生们便陆续接到各种催款电话,这一下他们才发现,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
  紧接着,各种各样的催款短信,催款电话就接踵而至。直到收到催款短信时,有同学才发现,原来李某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 还做了其他贷款。
  因为每个月还款都得一两千,这明显超过了学生的还款能力,无奈之下, 同学们找到学校老师请求帮助,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昨天下午,老师带着这些同学来到派出所报案。
  随后,民警又找到了李某,李某表示他也是替人打工的,这些钱都被老板拿去做生意了,因为资金紧张,所以暂时还不上。
  目前,南京江宁高新园派出所已经介入此事调查。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大学生陷入网贷陷阱无法自拔 一个月负债5万
  闵芳萍说,她儿子张晓峰每次都是通过微信转账给陈某
  “已经有很多人被骗了,我希望能让大家引起重视,共同打击这些骗子。”近日,闵芳萍(化名)找到湘潭在线记者,讲述了她的烦心事。她正在读大二的儿子被一名网友诱导在12个网络贷款平台贷款,贷来的钱被那名网友骗走,她儿子因此背上了约5万元的债务。闵芳萍对这些网络贷款平台表示质疑:他们根本不考虑贷款人的还贷能力。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网络交友找到“发财门路”
  湘潭伢子张晓峰(化名)是长沙某高校大二的一名学生。半年前,他通过网络游戏认识了网友陈某。在多次聊天中,陈某不断暗示张晓峰很穷,挖苦其过得不好等,刺激张晓峰想发财的欲望。
  陈某告诉张晓峰,有一个发财的机会摆在面前:向网络贷款平台贷款,贷来的钱交给他运营周转,周转所得不仅可以冲掉利息还可以赚钱。陈某还说,这些事情都不需要张晓峰操心,他会办好所有的手续,只需要张晓峰拿着身份证录制一个“点头”的视频就可以了。
  听了陈某诱人的赚钱之道后,张晓峰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贷款需要自己去还。不费力气就可以赚到钱?看似是个不错的生财之道,张晓峰听从了陈某的建议,3月20日在陈某的操作下贷了一笔500元的款项。随后,张晓峰又先后在蚂蚁借呗、花无缺、名校贷、人人分期、花儿朵朵、借贷宝、分期乐等12个不同的平台贷款,最多的1万元,少的几百元不等。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名大学生自述掉入“校园贷”陷阱 背近20万债务
来源: 作者:李明哲 仲亮 
  日前,来自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3名大学生向记者反映,他们就因为受提成诱惑“帮”人贷款,背上万元债务,好处也没拿到,还被恐吓威胁,就连辅导员老师都收到过催款信息。
  如今,无奈的他们只得休学回家。
  大二学生于晓贷款7万余元
  “承诺签合同却没有还教我撒谎办贷款”
  于晓(化名)是三人中的第一个受害者,她的母亲在电话里向记者讲述了情况。
  7月26日,于晓的好朋友张赫给她打来电话,介绍了“校园贷”,说用自己的身份帮别人贷款,放贷公司负责还款,每单可以提成2000元,还承诺可以签订合同,如果对方违约就可以拿合同到法院去起诉。
  两天后,于晓来到上和置地广场的放贷公司,接待她的工作人员名叫王莹莹。
  “填写完身份信息后,她给我注册了一个贷款APP,还教我应付审核人员的电话,不让说我妈是自由职业,得说我妈在江北有个俄罗斯商品店,年收入十多万。”于晓说,整个过程中,放贷公司没给任何书面合同,她后来也没拿到提成。
  于晓共在9个平台贷款7万余元,这些钱几乎都按放贷公司的要求汇给了一个叫文磊的陌生人,两人只通过几次电话。
  后来,放贷公司就恐吓她还钱,甚至到学校来找她。
  大二学生马霖贷款5.3万余元
  “说好他们还钱给提成贷完款又不兑现”
  其实一开始,于晓的贷款是有人还的,也没人来催款。
  当时为了拉人进来再赚提成,8月20日,于晓把这个“赚钱”的方法介绍给同班同学马霖(化名)。
  8月21日,马霖在于晓的陪同下来到放贷公司。
  “姓名、身份证号、父母姓名和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学信网信息、证件照……这些身份信息他们都问了。”马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对方用她的手机下载贷款APP软件,让她在上面贷款。
  9月30日,贷款平台给马霖打电话催款,她才知道原来没人帮忙还贷款,放贷公司还派人来威胁恐吓。此时,她已在13家平台贷款53000余元,可是这些钱她都转给了放贷公司要求的账户,而说好的2000元好处费对方也没有支付。
  大二学生李强贷款6万余元
  “打电话催还款说要让我上不成学”
  见于晓还不上钱,放贷公司让她去拉自己的同学来办贷款,惧怕他们威胁恐吓的于晓同意了。
  同班同学李强(化名)在于晓的劝说下,也加入“校园贷”,先后在14个平台贷款6万余元。
  10月初,未如期还贷的李强接到恐吓电话:“再不还钱,我就给你爸妈和辅导员打电话,过几天我还去学校找你,让你上不成学。再不还,我就去法院起诉!”
  后来,为了填补窟窿,李强又在呼兰大学城附近的放贷公司网络贷款,因为被再次催款,还被扣留过、被扇过嘴巴。
  辅导员:曾收过恐吓短信 三学生目前已休学
  21日下午,记者来到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见到三名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张梦蕊。
  张老师告诉记者,10月14日,自己曾收到过一条短信,内容大致是她的学生欠贷逾期不还,必须马上还款,否则后果严重,短信言语激烈,不乏一些脏话。
  三名学生因为贷款还不上,都曾被放贷公司恐吓威胁,而且他们还不止一次来学校找过他们。
  如今,三名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来学校办理了休学手续。
  目前,涉事学校及家长已向警方报案,警方已介入调查。(李明哲 仲亮)
  来源|生活报
  责编|童雯霞
对《3名大学生自述掉入“校园贷”陷阱 背近20万债务》表态
对《3名大学生自述掉入“校园贷”陷阱 背近20万债务》发表评论
·····
·····
·····
全国两会 百名企业家建言2016两会
机器人秘书读两会 中超揭幕战
供给侧改革 史上最萌美人鱼
奥斯卡颁奖典礼 小李夺奥斯卡奖
·&&·&&· &&··
· ···· ··· ··
··········
·····大学生网贷后转借他人收佣金 想赚钱却被骗|贷款|记者|大学生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原标题:大学生网贷后转借他人收佣金 想赚钱却被骗
  小李是沈阳某大学的学生,最近有同学找到他,希望小李向网贷平台贷款,然后再把钱转借给他人。既不需要经济担保,也不需要事前通知家人,只提供在校学生身份证明与家人的联系方式就能贷款,贷款金额从1万元到几万元不等。小李觉得,不用自己还款还能收到一笔钱,这是一条生财之道。没想到,很快他就发现美梦成了噩梦。
  网上拿贷款
  再借给他人获佣金
  网上拿贷款
  小李说,今年7月份,他的一名同学向他及周围的同学推荐软件贷款。对方称,使用软件贷款很方便,贷来的款还可以借给他,他借给校外的人员。“那个人说每个月都给我们还款,还能给我们几百元钱。”小李说,最初对方每个月都能还款,从上个月开始不还了,现在找不到人了。
  小李告诉记者,据他了解,沈阳有好几个学校都出现了类似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贷款几万元,3个人加起来就10万元钱。我们学校就有好几个人,还有其他学校的。整个沈阳估计超过几百万元。现在,我还完了6000元,还差近2万元。”小李说,当初同学向他介绍这事的时候,他也没想到万一校外人员不能还款的严重后果,同学之间的信任最终战胜了风险意识。
  “刷脸”就能贷
  风险可能转嫁家人
  按照小李提供的信息,记者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暗访了所谓的网贷机构,让记者没想到的是,网上贷款竟然如此简单,就如同去食堂打饭一样简单。
  记者:网贷公司吧?
  网贷公司A(以下称A):对,什么事?
  记者:申请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A:是在校学生吗?
  记者:对。
  A:没毕业吧?在我们官网下载名校贷手机App,填写资料申请就可以了。
  记者:能贷多少钱?
  A:本科最高能贷3.5万元,金额也不太多,会根据你个人信息确定你贷款金额。
  记者:都需要什么资料?
  A:也不需要什么,提供在校学生身份证明与家人的联系方式就能贷款。
  凭学生身份就可以贷款数万元,这些网络贷款平台又是怎么规避风险的呢?记者暗访另外一家网贷公司。
  记者:怎么才能得到贷款啊?
  网贷公司B(以下称B):线上认证获得额度就能使用。
  记者:认证需要什么条件?需要我提供担保证明吗?
  B:不需要,线上认证就可以。
  记者:没有经济来源能通过你们审核吗?
  B:不需要。直接线上认证就可以,系统审核。
  记者:需要通知我父母吗?
  B:如果你逾期太久,我们会联系的。
  记者:联系我的家人?
  B:对。
  网贷多陷阱
  教育部曾发文警示
  小李告诉记者,他之所以爆料自己的遭遇,是希望媒体能报道这件事儿,好让更多的同龄人了解从网贷平台贷款再转借款给他人的风险。也希望尽早规范这种暗流涌动的网贷,使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避免掉入陷阱。
  今年4月份,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明确提到:“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影响。”
  教育部和银监会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未经学校批准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信贷业务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第一时间报请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各银监局、公安、网信、工信等部门依法处置。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梅天磬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校园贷“正门”已开,能给大学生“贷”来满意吗
  新华社南京9月28日电题:校园贷“正门”已开,能给大学生“贷”来满意吗  新华社记者潘晔  在银监和教育部门严打之下,网贷平台等“染指”校园贷的“偏门”被堵上。为了满足大学生合理借贷需求,监管部门又开了一扇“正门”,银行作为“正规军”迅速补位。一边是“严监管、防风险”的高压,另一边是大学生群体借贷的刚需,银行能否为大学生“贷”来满意?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出台政策,为大学校园专设的借贷业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助学贷款,二是创业贷款。在校园金融服务方面,银行主要提供的服务集中于支付结算领域,如专为学生定制的校园联名卡,可与校园一卡通绑定,具有银行支付结算功能同时承担部分校园商户消费、代缴学杂费、代发奖助学金等功能。  校园贷作为消费贷款的一种,各大银行相继推出过不少产品,但目前来看,多数银行态度谨慎,进入市场的步伐不大。以苏州市为例,辖内金融机构65家。其中,工、中、建、浦发、招商等银行均推出了面向18周岁以上高校学生的,额度从零元至1万元不等,但审核门槛较高、授予额度较低,且出于信贷资产安全性考虑,不少银行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有些银行在逐步缩减或退出学生信用卡业务。  比如,在苏州,面向各大高校,(,)一般给予本科生人民币账户初始信用额度最高不超过2000元,硕士最高不超过4000元,博士最高不超过10000元;(,)目前收紧了校园信贷政策,退出了校园信用卡等有关业务;农行2010年开始基本暂停了该行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信用卡产品;(,)在2015年夏季开学季推出的学生信用卡产品,由于涉及到需要父母签字担保,学生申请数量极少。  “有不到1/5的学生使用过银行信用卡透支,接近六成的学生主要使用淘宝分期、京东白条、蚂蚁花呗、分期乐等电商分期付服务”,一份来自苏州银监分局的高校“校园贷”现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8.4%的学生申请消费贷款看重的是“手续简单、放款快”的特点,60.54%的学生看重的是“利息低”的特点。  这份问卷还显示:在使用金融产品过程中,70.67%的学生表示“正常还款无压力”,25.72%的学生表示“能够满足最低还款”,也有3.6%的学生表示“无法按时还款”。  27日,记者来到苏州独墅湖西浦校区。这里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全市90%的银行分行落户于此。在随机采访中,大学生们普遍对校园贷危害及风险有所警醒,对银行等传统渠道更放心,但他们也同时表示,平时用的最多的还是应用场景更丰富的渠道。  一方面,线上渠道更受大学生欢迎;另一方面,风险大、利润薄也是银行自身对校园贷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不少银行机构负责人坦言,校园贷款虽然有利于活跃消费,也能帮助银行创造贷款收益,但由于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信用建设难度大,还款上很容易出现逾期,且限制多,再加上针对学生群体,利率优惠幅度较大,风控成本高,银行的利润空间不大,因此积极性不高。  目前,苏州市各家银行对校园贷一直密切关注,部分银行正在对市场进行调研。也有不少银行准备与平台展开合作,以期获得互联网金融流量入口。  记者了解到,苏州也曾出现过校园贷风险事件,对校园贷规范管理要求较高。为此,在每年开学季前后,当地银监部门都会通过开讲座、拍公益宣传片、写倡议信、选拔“金融知识宣传大使”等活动开展金融宣传。同时,监管部门还要求各银行机构要在大、中、小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帮助在校学生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  “校园贷是个特殊群体市场,任何时候都需要适度监管。”苏州银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要坚决打击不正规的借贷诈骗平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校园信贷“开正门”,有利于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金融秩序,给同学们积极、正向的引导和教育。  他表示,下一步,将谨慎引导辖内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相关产品,建立完善的校园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
(责任编辑:彭双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校园贷“正门”已开,能给大学生“贷”来满意吗》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创业贷款免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