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会增加多少人,什么行业又最挣钱

一文看懂雄安新区潜力多大?投资机会在哪里?
21世纪经济报道
五、雄安新区设立,哪些上市公司将受益? 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不仅会关心国家大事,这一政策本身对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无疑也会相当关注。 雄安新区定位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担负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任务,定位相当高。新区的设立势必会对相关区域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无疑也是这一区域上市公司的重大利好。 从此前的行政区划上看,雄县、容城、安新都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地区上市公司受到的利好程度可能最大。
另外,雄安新区规划范围不仅包括雄县、容城、安新3县,还包括周边部分区域,新区设立的目的之一就包括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北京、天津地区上市公司也有可能受益,这些地区、交通、等行业上市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版权提示】中商情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4,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数据平台合作】我们的数据自媒体平台“”、数据交易所“”正式上线了!欢迎各位数据自媒体们合作入驻。免费入驻类型:各行业数据自媒体、数据企业。咨询QQ :
中商情报网扫一扫、与您一起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扫一扫、每天阅读免费高价值报告
中商情报网始终聚焦科技、互联网+、创业、财经、产经大数据等,目前在全国财经网站中排名居前,旗下中商产业研究院专注产业经济细分市场研究,中商可以为用您提供一手的市场数据和高价值的商业资讯,欢迎沟通交流合作!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情报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500万?300万?&雄安新区未来人口规模多少合适?
日08:11&&来源:
原标题:500万?300万? 雄安新区未来人口规模多少合适?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12家设计团队即将提交雄安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雄安未来该有多少人?
  雄安新区城市设计方案即将提交。
  从279家国内外设计机构中筛选的约12家设计团队,在经过两轮现场咨询后,即将于8月20日提交河北雄安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此外,有消息称,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和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将于9月上报中央。
  雄安新区规划的神秘面纱即将揭开,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充分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成为新发展标杆,坚持高品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生态区域城市的要求,做到城乡一体、绿色低碳、疏密有度,城市建筑力求中低层,不能建成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课题组发布了一篇有关雄安新区人口与住房政策的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建议雄安新区人口密度不宜过高,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远期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这份报告随即引发了雄安新区究竟该有多少人的讨论。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500万?300万?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目前,雄县人口约38万,容城人口约39万,安新人口约26万,三县相加总人口超过100万,分布在1577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内,人口密度较低。
  报告指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综合考虑,雄安新区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远期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此前,已有机构对雄安新区的人口规模进行过预测。摩根士丹利曾发布报告称,预计未来10到20年,雄安新区人口规模将达到340万至670万,总投资可达到1.2万亿元至2.4万亿元;长江证券的报告则指出,雄安新区总投资将达4.5万亿元,人口或达600万。
  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外发布,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至500万以下为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按照上述机构的预测,雄安新区有成为“特大城市”的可能。
  “不到2000平方公里要装500万人,开发强度、人口密度太大。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雄安新区地处水资源极度稀缺的华北平原腹地,要成就具有世界一流品质的生态区域城市,开发强度、人口密度一定要显著低于北京平原地区,远期人口规模一定要控制在300万以内。”杨开忠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反磁力发展极,雄安新区抗衡北京吸引力应该靠的是高品质,而不是数量或规模。
  杨开忠提出不超过300万人口的依据之一是雄安新区地处水资源极度稀缺的地区。
  “雄安新区所在的海河流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缺水的流域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海河流域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流域内生活着1.45亿的人口,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43立方米。而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更少,仅有220立方米。按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若低于500立方米,这个地方就陷入了严重的水危机。
  除了水资源因素,人口密度也是一个度量标准。雄安新区远期控制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如果按照500万人左右的人口规模,雄安新区的人口密度是2500人/平方公里。如果按照300万的人口规模计算,雄安新区的人口密度为1500人/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2015年,深圳、上海人口密度分别为5713人/平方公里和3809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为1323人/平方公里。
  多位受访专家均认为,雄安新区要建设成为一个没有大城市病的新区,人口规模应该适度,避免出现城市规模过大、单中心集聚等大城市病。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地势比较低,又是湖区,资源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有限,又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些都不足以支撑雄安建成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城市。“远期人口规模应该控制在250万以内,无论如何不能超过300万。北京现在为什么没有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主要还是规模过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近期也提出,未来雄安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的迁移,加上创新创业进来的人员,可能将来发展到两三百万人口。
  其实,报告提出人口规模在500万左右也是基于避免出现“大城市病”。
  报告指出,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新区的发展也不允许因人口过度集聚而再出现北京那样的“大城市病”。考虑到打造具有优美生态环境的生态城市目标以及白洋淀的环境承载力,雄安新区人口密度不宜过高。
  在李国平看来,超大城市要想变成宜居城市是非常困难的,“从雄安要建设宜居新区的要求看,雄安新区整个区域人口控制在300万以内,城市人口尤其中心区域的人口在200万是有意义的,而且已经是上限了。”
  人从哪里来?
  不管是按照报告所言的500万左右的人口规模,还是受访专家预测的二三百万的人口规模,雄安新区都需要再增加几百万的人口,人从哪里来?
  这就不能不提建立雄安新区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
  河北正在多方准备,承担北京非核心功能的疏解,以及由此转移来的部分人口。
  在人口聚集上,4月份河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文章提到,不是河北自己的人口在那里聚集膨胀,而是围绕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主要是转移已在北京或者即将到北京的这部分人口。
  报告也提出,考虑到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定位,其城区人口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承接的从北京疏解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政事业机构以及企业总部等。
  那么,北京方面到底能疏解多少人到雄安?
  在李国平看来,北京人口要疏解到雄安新区,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包括企业,能够疏解到雄安估计有三五十万人,这已经是一个挺大的数字了,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相比于庞大的北京人口数量,很多人可能认为三五十万的数量是不是太少了?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北京到2020年人口不超过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这是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3万人,还有127万的人口增长空间。
  事实上,在受访专家看来,北京本身并没有非常大的迅速往外转移人口的压力,更多的是内在的再平衡,即均衡布局的问题。
  李国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北京东城、西城人口特别密集,要疏解出去的人口比较多;而海淀、朝阳等其他4个城区,也会疏解出一部分人口,按规定到2020年疏解出15%。“在北京整个市域范围内,通州就可以承载三五十万人,还有新机场及外围可以承接一部分人口。总体上看,北京总的人口数量并没有超,北京面临的问题就如同在一个公寓内有3个房间可以住11个人,其中一个房间住了8个人,而另外的两个房间才住3个人。”
  除了从北京疏解到雄安的人口,新增人口还有哪些来源?报告提出:“应从全球范围招揽优秀人才。”
  报告分析,雄安新区起步区距离三个县城有一定距离,土地以滩涂地、农业用地为主,将来起步区人口主要从外部迁入。
  但是,从外部迁入,也有制约。李国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以及未来在2025年前后中国人口可能开始减少,这些都不支撑短时间内建成一个特大城市。上海浦东新区从1992年成立发展至今已经25年了,也就是五六百万的人口规模,何况我们现在经济已经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高速度了,这都是限制条件。”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3期)
(责编:杨曦、蒋琪)我是销售代理机构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中文房产网站排名第4。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当前合作新盘超过2000个。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更快更准推广合作业务。
您的位置:
雄安新区,又将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来源:北京时间 &&发布时间:
01今天,雄安新区,刷屏了。其实,也是解决的延续,这是一盘很大的棋。关于雄安新区,有几个关键词: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千年大计。看到这样的新闻,第1反应,对于我们平民屌丝,有啥投资或赚钱机会?比如说,买房,炒房,去看看能不能抢套房子。其次,炒股,有哪些概念股,哪些企业在当地拥有的土地最多。其实,这个千年大计,预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几何课上,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最稳定。历史课上,我们都学过,三国时期的三足鼎立。京津冀一体化,讲了很多年了,可一直是两条腿走路,和,河北一直没有一座城市有实力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城市群。如今,终于有可能要实现了。02今天,看了很多文章,很多人的观点。无非两种:看好和不看好。不看好的,拿以前的新区和战略说事,比如大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小到天津滨海新区。看好的,强调这次有政策、有资金、有土地、有决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主席对于雄安未来规划的核心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这不仅仅是树立了中国的新标杆,也是的新标杆,最宜居的城市。03其实,现在讨论未来和结果,都没有太大意义。我们平民屌丝应该考虑的是,自己能从中发现什么投资机会。比如,去雄安实地看看,有没有可能买到房子或者项目,有没有潜在的合作伙伴,一起寻找投资机会。当然,不是现在,现在混乱的时候,还是不要凑热闹了,而且现在无论是房子,还是户口,都已经关闭了入口。回头大家都冷静了,不关注的时候,再去看看。从零开始建设一座新城,还是新标杆的城市,应该不是几年能完成的事情。既然是千年大计,一定会有很多机会是目前无法想象出来的,这也给了我们很多时间去思考。04那么,现在,雄安最缺的是什么呢?建设新城,首先肯定需要基础建设,核心是绿色智慧新城,和高端高新产业。无论是开发,还是高新产业,都需要人来完成。因此,雄安最缺的是人才。我们现在需要做的,要么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未来有机会去雄安工作;要么努力赚钱,未来雄安更宜居了,可以有足够的钱去雄安买套房子。05作为平民屌丝,当然希望北京越来越好,天津越来越好,也希望雄安新区也越来越好。还有,自己更要越来越好,提前为自己多准备一条退路。最终,让自己拥有主动选择城市的能力,而不要被动地选择城市。
7×24小时热文榜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威海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威海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区域二手房
Copyright&(C)&2017& 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最近联系人
查看消息记录
按Ctrl+Enter发送500万?300万? 雄安新区未来人口规模多少合适_新浪城市_新浪网
500万?300万? 雄安新区未来人口规模多少合适
  12家设计团队即将提交雄安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雄安未来该有多少人?
  雄安新区城市设计方案即将提交。
  从279家国内外设计机构中筛选的约12家设计团队,在经过两轮现场咨询后,即将于8月20日提交河北雄安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此外,有消息称,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和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将于9月上报中央。
  雄安新区规划的神秘面纱即将揭开,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充分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成为新发展标杆,坚持高品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生态区域城市的要求,做到城乡一体、绿色低碳、疏密有度,城市建筑力求中低层,不能建成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课题组发布了一篇有关雄安新区人口与住房政策的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建议雄安新区人口密度不宜过高,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远期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这份报告随即引发了雄安新区究竟该有多少人的讨论。
  500万?300万?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目前,雄县人口约38万,容城人口约39万,安新人口约26万,三县相加总人口超过100万,分布在1577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内,人口密度较低。
  报告指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综合考虑,雄安新区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远期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此前,已有机构对雄安新区的人口规模进行过预测。摩根士丹利曾发布报告称,预计未来10到20年,雄安新区人口规模将达到340万至670万,总投资可达到1.2万亿元至2.4万亿元;长江证券的报告则指出,雄安新区总投资将达4.5万亿元,人口或达600万。
  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外发布,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至500万以下为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按照上述机构的预测,雄安新区有成为“特大城市”的可能。
  “不到2000平方公里要装500万人,开发强度、人口密度太大。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雄安新区地处水资源极度稀缺的华北平原腹地,要成就具有世界一流品质的生态区域城市,开发强度、人口密度一定要显著低于北京平原地区,远期人口规模一定要控制在300万以内。”杨开忠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反磁力发展极,雄安新区抗衡北京吸引力应该靠的是高品质,而不是数量或规模。
  杨开忠提出不超过300万人口的依据之一是雄安新区地处水资源极度稀缺的地区。
  “雄安新区所在的海河流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缺水的流域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海河流域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流域内生活着1.45亿的人口,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43立方米。而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更少,仅有220立方米。按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若低于500立方米,这个地方就陷入了严重的水危机。
  除了水资源因素,人口密度也是一个度量标准。雄安新区远期控制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如果按照500万人左右的人口规模,雄安新区的人口密度是2500人/平方公里。如果按照300万的人口规模计算,雄安新区的人口密度为1500人/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2015年,深圳、上海人口密度分别为5713人/平方公里和3809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为1323人/平方公里。
  多位受访专家均认为,雄安新区要建设成为一个没有大城市病的新区,人口规模应该适度,避免出现城市规模过大、单中心集聚等大城市病。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地势比较低,又是湖区,资源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有限,又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些都不足以支撑雄安建成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城市。“远期人口规模应该控制在250万以内,无论如何不能超过300万。北京现在为什么没有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主要还是规模过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近期也提出,未来雄安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的迁移,加上创新创业进来的人员,可能将来发展到两三百万人口。
  其实,报告提出人口规模在500万左右也是基于避免出现“大城市病”。
  报告指出,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新区的发展也不允许因人口过度集聚而再出现北京那样的“大城市病”。考虑到打造具有优美生态环境的生态城市目标以及白洋淀的环境承载力,雄安新区人口密度不宜过高。
  在李国平看来,超大城市要想变成宜居城市是非常困难的,“从雄安要建设宜居新区的要求看,雄安新区整个区域人口控制在300万以内,城市人口尤其中心区域的人口在200万是有意义的,而且已经是上限了。”
  人从哪里来?
  不管是按照报告所言的500万左右的人口规模,还是受访专家预测的二三百万的人口规模,雄安新区都需要再增加几百万的人口,人从哪里来?
  这就不能不提建立雄安新区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
  河北正在多方准备,承担北京非核心功能的疏解,以及由此转移来的部分人口。
  在人口聚集上,4月份河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文章提到,不是河北自己的人口在那里聚集膨胀,而是围绕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主要是转移已在北京或者即将到北京的这部分人口。
  报告也提出,考虑到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定位,其城区人口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承接的从北京疏解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政事业机构以及企业总部等。
  那么,北京方面到底能疏解多少人到雄安?
  在李国平看来,北京人口要疏解到雄安新区,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包括企业,能够疏解到雄安估计有三五十万人,这已经是一个挺大的数字了,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相比于庞大的北京人口数量,很多人可能认为三五十万的数量是不是太少了?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北京到2020年人口不超过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这是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3万人,还有127万的人口增长空间。
  事实上,在受访专家看来,北京本身并没有非常大的迅速往外转移人口的压力,更多的是内在的再平衡,即均衡布局的问题。
  李国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北京东城、西城人口特别密集,要疏解出去的人口比较多;而海淀、朝阳等其他4个城区,也会疏解出一部分人口,按规定到2020年疏解出15%。“在北京整个市域范围内,通州就可以承载三五十万人,还有新机场及外围可以承接一部分人口。总体上看,北京总的人口数量并没有超,北京面临的问题就如同在一个公寓内有3个房间可以住11个人,其中一个房间住了8个人,而另外的两个房间才住3个人。”
  除了从北京疏解到雄安的人口,新增人口还有哪些来源?报告提出:“应从全球范围招揽优秀人才。”
  报告分析,雄安新区起步区距离三个县城有一定距离,土地以滩涂地、农业用地为主,将来起步区人口主要从外部迁入。
  但是,从外部迁入,也有制约。李国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以及未来在2025年前后中国人口可能开始减少,这些都不支撑短时间内建成一个特大城市。上海浦东新区从1992年成立发展至今已经25年了,也就是五六百万的人口规模,何况我们现在经济已经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高速度了,这都是限制条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