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学新闻的.想转会计去企业好还是事务所好 是不是转的很硬

会计转走公司8万元躲非洲 民警扮美女网聊查清信息_会计 转走 万_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会计转走公司8万元躲非洲 民警扮美女网聊查清信息
04:45来源:现代快报
  大学毕业后,王某在浦口一家公司做了会计,因为每天都要跟钱打交道,收入不高开销不低的他,动起了歪脑筋,从公司账户转走8万元,之后便到另一家企业应聘,常驻非洲办公。为抓捕王某,浦口公安分局民警扮“美女”跟他聊QQ,设法弄清了他的新公司后,做通公司领导的工作,许诺王某回国后给他升职,“美女”也主动提出跟他见面。感觉自己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王某决定回国,不过刚下飞机就被抓获。通讯员刘昱彤
  见习记者姚茜
  现代快报记者李绍富
  会计转走公司8万元后失踪
  今年7月,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接到辖区某公司报警,称公司的会计王某在年期间,利用修改转款记录等方式,分几次把公司账户的8万元转走了,之后王某很快就辞职了。当公司发现账目有问题,却再也联系不上他了。
  很快,民警联系上王某的父母,他们也不知道王某去哪儿了,还恳求民警找到王某后第一时间联系他们。
  民警还找到了王某身边的朋友,发现他们的QQ和微信都被王某删了,没有一个人能说出王某的下落。多方走访,竟没有一个人知道王某在哪里,他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失踪的王某到底去了哪里?民警开始怀疑他可能出国了。通过调查发现,王某的出入境记录显示,他在2015年初拿着护照去了非洲,至今还没有回国记录。
   男民警扮“美女”跟他聊天
  在调查中,民警还发现,王某原来使用过的电话号码曾经在网上买过东西。民警联系上了卖家,竟然发现了王某的另一个QQ号,而且这个QQ号近期还在尼日利亚登录过。民警判断,王某极有可能现在仍然还在尼日利亚。
  办案小组选出了一个年轻男警官,他用女性的身份在网上注册了一个QQ号,主动把王某加为了好友,以老乡的身份开始跟他聊天。
  刚开始王某还有些警惕,但民警每天都跟他聊天,远在国外,寂寞无聊的王某就渐渐放松了警惕。放下警惕的王某跟化身为“美女”的民警聊生活,聊工作,聊了20多天。从聊天中,民警了解到王某在尼日利亚的某中方建筑工地当会计。
  在聊天中,王某把自己转走公司8万元的事说了出来,化身“美女”的民警不断劝王某回国自首,称这样可以从轻处理。可是王某还是心存侥幸,态度犹豫。
  通过公司许诺升职套他回国
  不久后,民警联系上了王某所在的中国公司。该公司有个规定,在外就职人员半年需要回国述职,而王某恰巧又即将要回国述职。民警与中方派遣的公司领导商量,以半年到期回来述职为由让王某回国,还让公司领导告诉王某,他在国外做得很好,回国后会表彰并升职。
  而此时,那位女网友也主动提出,想跟他见面,把网恋发展为真实恋爱。王某以为自己爱情事业双丰收了,就按公司的要求回国了。不料一回国,刚到上海机场下飞机,就被等候的民警抓获。
  经过审讯,王某对涉嫌职务侵占罪的事实供认不讳。当时公司没发现,他就先辞职了。后来找了一家有国外业务的公司任职,还主动要求公司派到国外,就是怕被抓到。
文章来源:现代快报
关于" 会计 转走 万 "的新闻男性也能做催乳师?会计本科毕业小伙为求高回报改行催乳
  目前,催乳师职业培训仅是岗位培训,还不属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培训。 /晨报记者陈征
  2年前,小陈从重庆一所二本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后回到上海,做过企业财务,目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小陈最近两周一直在接受高级催乳师培训,并计划投身母婴行业。他坦言:“现在的工作虽然看起来稳定轻松,但我并不喜欢,希望能找一份更充实、回报更高的工作。”
  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约有12万人从事催乳师服务,而其中接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规培训、持证上岗的催乳师只有1.2万多人。由于生育高峰的持续以及二胎政策放开,产妇对专业催乳的需求量走高,甚至不少男性也加入了这一阵营。
  据了解,目前我国公布的职业目录中并没有催乳师这一职业,但国家人社部设有专门的培训课程,只要按规定完成课程培训,考试合格,就可取得人社部颁发的培训证书,表明劳动者具有催乳师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过,中国保健协会母婴家庭保健服务专业委员会培训部主任梁云指出,目前催乳师还未纳入国家职业目录中,没有相关的职业标准,催乳师培训也存在乱象,整个催乳师行业亟待规范。
  ■催乳师的故事:
  曾是企业财务,他说:“催乳师回报更高”
  2年前,小陈从重庆一所二本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后回到上海,做过企业财务、当过销售,目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属于非在编人员,月收入约5000元。他坦言:“现在的工作虽然看起来稳定轻松,但我并不喜欢,希望能找一份更充实、回报更高的工作。”
  前不久,他在网上看到了催乳师培训招生,顿时心动。他说:“现在生孩子的人那么多,乳腺疾病发病率又那么高,对专业催乳师的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做得好的催乳师一个月收入两三万元没问题。何况母婴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我想从催乳入手投身这个行业。”
  小陈参加的催乳师培训包括乳房构造;开奶、催乳、通乳的手法;科学喂养与母婴护理的知识技巧;产妇心理疏导、防止产后抑郁症的沟通技巧等。
  产妇及其家人能接受男性催乳师吗?今后会不会长期坐“冷板凳”?……这些顾虑小陈都想过,不过,他还是交了5000多元学费,决定“先学起来再说”。小陈坦言:“现在社会观念越来越开放,我相信只要科学客观地说清理由,对方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客户实在接受不了,我或许放弃‘亲自上阵’,但仍然会投身母婴护理行业。”
  对于未来,小陈暂时还没有很明晰的打算,“还没想好是不是要马上辞职,因为一开始估计很难打开局面。我可能会做做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请他们帮忙介绍,或者通过中介机构来接单子,等积累经验后自然客户会越来越多。”
  曾是一名医生,她说:要活下来,整个行业必须得“干净”
  提及催乳师,三甲医院产科医生们共同的印象是:干这一行的人多,正规的少,游击队多,真懂行的人少。所谓“真懂行”,是指具有医疗背景的从业者,转行前,曾是医生或者护士,她们持人社部授予的资格证上岗。
  目前,在重庆催乳师行业中,极其小众,丁小燕就是其中一位。严格意义上说,她们不算是催乳师,而是母乳喂养咨询师。
  31岁的丁小燕,曾是大坪医院的麻醉医生,她持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母乳喂养咨询师”资格证书。获得部分三甲医院的“身份认可”,丁小燕算重庆第一人。最忙的时候,她横跨主城六区催乳,每天要服务六七位新妈妈。
  2009年,一次催乳经历,让丁小燕决定入行。当时我刚生完小孩,和现在很多产妇一样,奶出不来。”当晚,丈夫上网搜索,临时“搜”来一位催乳师。
  深夜10点,“催乳师”到了,50多岁一大妈,啥都没带,就拎了个麻油壶。当晚,催乳师“出手”1小时,痛得她嚎啕大哭,大妈收费400元走人。第二天一早,乳没催出来,丁小燕被家人送到医院,诊断为乳腺炎,并发低烧。
  同年,上海、江苏等地已掀起“催乳师”培训热潮,丁小燕决定转行。得知人社部有专门针对具有医疗背景群体(医生或护士)的母乳喂养培训,丁小燕飞到青岛,学了半年,考到《母乳师喂养证》后,辞职转行。
  要想长久地生存,催乳师们必须靠“口口相传”的广告效应。但丁小燕觉得,更要靠“人品”和“职业道德”立足。“这一行,很多所谓的催乳‘独门手法’‘独家秘方’,其实就是什么都不教给客户,产妇只得一次又一次地请你上门。”
  目前,重庆催乳师行业普遍的收费标准是600元上门通乳三次,每次1小时左右。若再需要上门往往需要再加钱。
  在主流的从业者们看来,重庆催乳市场极大,特别是最近两三年,需求量成倍增长,但从业者良莠不齐。保守估计,无论是否持有正规资格证,重庆目前起码有2000人从事专门的催乳工作,她们中不少人过去是月嫂、保姆。
  “要活下来,整个行业必须得‘干净’,否则市场越来越乱,只能抱团等死。”丁小燕多次重复这句话,蹩脚或浑水摸鱼坏了名声的“催乳师”,是她们最想淘汰出局的群体。
  曾是一名月嫂,她说:性价比高,但现在越来越不好做了
  “出身”各异的重庆催乳师们大多门户林立,鲜有共同的交流平台。相对于丁小燕,46岁的张开卉,算是游走于这个行业高、低两个段位之间的群体代表。因为人脉广,她同时挂靠5家家政服务公司和催乳机构。高中文化的张开卉,每月轻松收入上万元。
  2011年5月,月嫂张开卉决定转投催乳师行业,她在江北一家培训机构缴费4200元,培训半个月后,拿到“催乳师资格证”。
  张开卉说,重庆的催乳师,大多持培训机构颁发的“催乳师资格证”或“保健按摩师”“育婴师”三类资格证上岗。究竟培训机构发的催乳师证靠不靠谱,没有考究过。
  在培训班,张开卉学的是点按穴位之类的基本技巧,“我们主要是学找穴位,膻中、天池、天溪、渊腋……这些穴位必须熟悉。”靠一双巧嘴,和4年月嫂的人脉累积,张开卉并不缺业务。目前,她重点挂靠家政公司和催乳机构。
  偶尔,熟识的月嫂们也会给张开卉介绍“业务”,当然了,“行规”是要给对方提成,每笔业务返现100元。
  “这一行,没有收费标准,基本上有点资格的收费是150-200元一次,每次服务在1-2小时之间。”不过张开卉也坦言,少数催乳师也看人喊价,遇到家境看上去不错,急于求成的新妈妈,会自抬身价到800元做3次疏通。
  近两年,客户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张开卉感觉,这一行越来越不好干了。她身边,很多“同行”如今又再度回去做月嫂。
  “我们都是半路出家,手法好的不多,你说产妇的奶水,究竟是你催出来的,还是娃娃给吸出来的,这些都不好说。”有时,遇上较真或有些催乳常识的客户,三次上门后仍催不出奶,会被要求退款。
  张开卉承认,在目前的催乳师行业,的确存在不少乱象,过分夸大按摩、手法神效,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弊病。
  催乳师的人脉、手法和口碑等因素,决定其月收入高低,干得好的,月入上万。但更多的人,扣除支付给各类中介、挂靠机构的费用后,收入大多维持在元的水平。也有很多人熬不住,中途离场。
  “相对家政服务的其它工种,催乳师的确算性价比非常高的活,但现在越来越不好做了。”张开卉这样感叹。上个月,潼南老家的侄女打算跟她“学手艺”,也做催乳师,张开卉拒绝了,“没有金刚钻,不好揽瓷器活”。
  ■市场行情:单独二孩政策开放,加大对催乳师需求
  “到我们这里找月嫂的产妇,至少有八成遇到过奶胀或奶少等需要专业催乳、通乳服务的情况,其中约四成提出需要专业资质的催乳师上门服务。”一家月嫂家政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贺明说,在她看来,生育高峰持续、母乳喂养观念深入人心,这些都是催乳师市场需求增大的原因,“现在的产妇大多都是‘80后’,甚至‘85后’,文化素质较高、健康意识强、消费能力强,特别重视母乳喂养。此外,这些产妇通常营养摄入充分甚至过剩,也会导致奶胀概率升高,她们对疼痛的耐受力较低,需要专业催乳师上门服务,所以市场需求逐年升高。”
  此外,随着“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二孩家庭增加,也加大了对催乳师的需求。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产妇主要向一些专业母婴护理机构或家政公司寻求催乳师服务,费用单次从300元至1000元不等。部分机构推出的哺乳期护理全程套餐价格根据催乳师等级不同,从8800元到19800元不等。秋歌家政负责人称,以往产妇大多选择单次服务,但近两年购买套餐的产妇明显增多。
  57岁的陆阿姨是一家小型家政公司的负责人,这次就专程来报读催乳师培训。她坦言,报读催乳师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更多母婴护理的专业知识,在面试和推荐月嫂时更精准,同时也为了多掌握一门技能,必要时自己上门服务,提高收入。“月嫂都会一点开奶按摩的技巧,但遇到乳腺管堵塞、乳汁淤积等棘手问题,往往没有科学的处理方法,不少月嫂凭的还是老家风俗或是道听途说的偏方,但确实需要接受专业科学的培训”。
  ■成功案例:催乳有方,助产妇解决产乳问题
  “大家注意,这个捏法并不是简单揉捏,主要找准穴位。这是膻中、这是天池、这是天溪、这是渊腋……”记者见到邸慧敏时,她正在催乳师培训班的实操课上,向学员们演示催乳的常用手法。她十个指头在涨奶妈妈的乳房上熟练地推捏、按揉,做着示范,围绕在她身旁的学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记着,还不时在自己或是其他学员的身上操作着。
  在成为一名专业催乳师培训师之前,她是一家国企里的培训师。
  “我当初接触催乳师这个行业,也是因为自己在哺乳时遇到了困难”。回忆起自己的母乳喂养经历,邸慧敏戏谑地称:那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
  2009年,邸慧敏做了妈妈。月子里,两个乳房涨得跟铅球一样重,但奶水始终无法下来。当时,北京已经有了催乳师,“那个催乳师揉得特别疼,我当时坐在板凳上,咬着毛巾,满头大汗,恨不得别人把我的乳房摘去。”而催乳师在她耳边大声嚷嚷道:“忍住!不要哭,催乳就这样,肯定比你生孩子还疼,这你都坚持不下去,还怎么给孩子喂奶?”
  奶水终于下来了。催乳师拿钱走人。邸慧敏抱着儿子,却始终无法让他含住自己的乳头。她的初乳喂养失败了。
  儿子因为免疫力低,在出生的十几天后住院了,初为人母的邸慧敏感觉天都要塌了。“医院规定新生儿要住进重症监护室,母婴必须分离,我当时感觉自己怀了八个月的孩子被人抢走了。”
  “婆婆跟我说你别喂奶了,宝宝吃不上都生病了,你自己涨得也难受,你看人家小孩子吃奶粉,不也挺好的”。邸慧敏的确想到了放弃。“我妈当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母乳是宝宝带来的,是他的,不是你的。你没有权利给他断。’我于是下了决心要替他保存着,留着等他出院回来吃。”
  儿子住院的时候,邸慧敏在家开始研究自己的乳房,买来好几本关于催乳的书,进行“恶补”。“看书时,终于知道自己母乳喂养出问题的原因,是他含接的姿势不对”,邸慧敏照着书学习,掌握了正确的喂乳姿势。儿子出院后,吃母乳越来越顺利,她的涨奶问题也彻底解决了。
  那段时间,邸慧敏身边的不少妈妈也遇上了同样的问题,她便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给这些妈妈。再后来,她慢慢发现需求量很大,更多的妈妈们也都来请教她。“我当时只知道一些皮毛,比如说怎么抱孩子,怎么喂他。但是真正堵了、有硬块了,皲裂了,我还是搞不懂。”
  2010年,邸慧敏辞职,开始学习西医解剖和中医按摩。经过一系列考核,她成为了一名高级催乳师。第二年,她获得催乳师培训资质,开始培训指导更多的催乳师。
  邸慧敏告诉记者,大约70%至80% 的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无乳、乳少、乳房胀痛、乳汁淤积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药物和饮食并不能立竿见影。早期的催乳工作基本由母婴护理师,俗称“月嫂”的人员来完成,但是母婴护理师偏重于对产妇和新生儿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护,很少有人能够掌握专业的催乳知识和技能。
  一个合格的催乳师的定义是:运用生理、心理、中医、营养等相关知识,通过按摩、食疗、心理等技术和方法,帮助产妇解决无奶、少奶、乳汁淤积等问题并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的从业人员。
  ■失败案例:催乳不当,导致产妇患乳腺炎
  谈及催乳师,曾经雇佣这一工种的妈妈们同样有人欢喜有人愁。去年7月,32岁的张洁在沙坪坝一家三甲医院产下男婴,出院后,没有奶水愁坏了一家人。很快,她以600元无痛包通的价格,请来了一位催乳师吴姐。
  吴姐上门时,阵容很强大,她以师父身份带了两名学徒观摩整个催乳过程,“她第一手下来时,我就叫了,整个过程痛得我哭。”按摩了40分钟后,吴姐表示,已经通乳,但一番折腾下来,张洁还是没有奶水。三天后,吴姐再度上门,按压几下后称堵得厉害,需要食补,求奶心切,张洁又消费了400元,买了4盒独家秘方的催乳汤。
  当晚,张洁出现低烧,乳房胀痛,被送到西南医院。医生表示,胀痛原因可能是过度按摩伤害到了乳房的软组织”。“再度联系吴姐时,要么自称在外地,要么就关机。”
  类似的经历,还发生在29岁的莫小庆身上,第一任催乳师经熟人介绍而来,以200元每小时的价格雇佣,但三天后出现乳腺问题,到医院治疗。
  “有了教训,我意识到必须先查验对方的资质。”最终,莫小庆在医生和母乳喂养师的指导下,逐渐有了奶水。
  重庆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建华表示,最近几年,关于“催乳”造成乳房受损的投诉不断,有的人顶着“催乳师”的名头,其实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催乳师”鱼龙混杂,影响着家庭服务质量。
  在目前公布的国家职业工种目录中,并没有催乳师这一职业,也就是说,市场上叫得越来越响的“催乳师”,并未获得官方身份认可,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对其进行资质认定。至今,重庆也没有一家行业协会授权的催乳师培训机构。
  目前社会上的“高级催乳师”、“中级催乳师”等各种证件,都没有官方认证,都是企业或培训机构颁发的,“民间”自封头衔。
  联英人才副总裁曾华说:“目前国内部分一线城市,劳动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已经在牵头引导正规的催乳师职业培训。”但很明确的一点,国家的职业技能考核中,目前找不到催乳师这一项。这一行业最终究竟走向何处,是兴起一时后隐退还是最终破茧,还有待讨论,可能性有两种,一是在月嫂和育婴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加重催乳师涉及的部分,由其代替催乳师;二是能够掌握专业催乳知识和技能的群体剥离出来,催乳师作为一种职业得到官方认可。但目前,这一行业还处于三无环境中运行,即“无职业目录、无资格认证、无监管部门”,亟待规范。
  催乳师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们的门诊经常接到被催乳师催出乳腺问题的人,这个行业,除非是有专科医学背景的人从业,否则都是乱弹琴。”西南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杨新华教授说,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确实有一定效果,但现阶段民间催乳师的技术多不可取,如果催乳不当,则将导致产妇患乳腺炎,严重的还会造成乳腺管挫伤甚至断裂。
  ■催乳师起源:并非舶来品,仅华人中有市场
  2005年3月,号称中国首位催乳师的李虹从日本“学成归来”,成为中国第一位职业“催乳师”,并于同年8月在哈尔滨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催乳公司”――康馨催乳公司。之后,催乳师在全国一、二线城市悄然兴起,月收入过万,学习掌握快,工作时间自由……让催乳师成为一个“朝阳产业”,甚至在欧美国家的华人圈里也产生了职业催乳师。
  但是,“催乳师”是一个假冒的舶来品。所谓催乳行业技艺的源头――日本,其实从没有过“催乳师”这个职业,事实上,催乳师这个职业只在华人世界中有市场。在美国,欧洲,甚至中国台湾都不存在所谓的“催乳师”。
  邸慧敏告诉记者:在西方国家,乳房是很隐私的,以任何名义去接触乳房都是侵犯隐私权,这是因为中外的文化传统不一样。催乳技术是以中医经络与穴位知识为基础的,这些显然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说起催乳师,有着49年母婴护理经验的北京妇产医院原护理部主任陈文山并不认同这种叫法。“用奶水哺育下一代是人类的天性。只要产妇有母乳喂养的意愿,且遵循科学合理的哺乳步骤,让婴儿充分的吸吮,就没有不下奶的,怎么能是‘催’出来的呢?。”陈文山认为催乳师应该更名为“母乳喂养指导师”。
  “乳汁是宝宝天生带来的,不是‘催’出来的,我们做的只是疏通工作,让妈妈的母乳喂养进行得更加顺利。”邸慧敏与陈文山的看法不谋而合,她认为解决乳房问题的最好“方子”就是宝宝。如果妈妈涨奶的话,宝宝频繁吸奶,乳房就不会涨,但是她需要一个专业的人去指导。频繁到什么程度?一天吃多少次奶?一次吃多长时间?怎么才能含上扁平乳头、凹陷乳头?通过指导,宝宝和妈妈真正磨合互动好了,其实不用第三人在这中间做什么了。
  美国儿科学会会员,曾创造了“亲密育儿法”的威廉?西尔斯博士通过临床试验证明了只要女性掌握正确的哺乳知识,母亲多与婴儿亲密接触,让婴儿多吸吮,最初淤积的乳汁通畅后,母乳喂养就自然不是问题。
  北京催乳师沈海琼(化名)也认同这个说法,沈海琼告诉记者:“我觉得催乳师这职业是个尴尬的存在,因为母乳喂养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为什么需要别人的帮助呢?母婴喂养初期,母子之间需要适应融合,催乳师正是在这个适应期帮了忙,所以本该属于母婴的功劳,被催乳师抢到了头上。”
  “事实上,绝大多数产妇是不需要催乳的”,邸慧敏觉得以前对催乳师的定义很狭隘,被商业宣传“妖魔化”了。“我们要做的是普及母婴喂养知识,帮助妈妈树立信心。我们只是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  ■业界人士:催乳师未纳入国家职业目录,行业亟待规范
  “我们的门诊经常接到被催乳师催出乳腺问题的人,这个行业,除非是有专科医学背景的人从业,否则都是乱弹琴。”
  ――西南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杨新华教授
  市场上叫得越来越响的“催乳师”,并未获得官方身份认可,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对其进行资质认定。至今,重庆也没有一家行业协会授权的催乳师培训机构。――重庆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建华
  这一行业还处于三无环境中运行,即“无职业目录、无资格认证、无监管部门”,亟待规范。――联英人才副总裁曾华
  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约有12万人从事催乳师服务,而其中接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规培训、持证上岗的催乳师只有1.2万多人。
  “不正确的催乳方式,会引发乳腺炎、乳腺管闭塞等严重后果。”虹口区妇幼保健院院长魏华表示,目前通行的催乳方式主要包括手法按摩、机器按摩以及食疗,经过专业培训的催乳按摩手法确实对产妇开奶、催乳有显著效果。
  魏华表示,专业催乳师必须知道乳房生理结构、乳腺走向等基本常识,在按摩时要讲究时间、手法,还要配合饮食、躺卧方式的指导。这与一些月嫂或产妇家属根据民间习俗进行催乳的方式有很大不同,比如有些家属或月嫂会在产妇刚生完孩子时就炖鸡汤或大补的汤水下奶,但这往往会造成急性乳腺炎,要等乳腺管通了以后才能进补,而有资质的专业催乳师就会提供科学的催乳指导。
  据了解,目前我国公布的职业目录中并没有催乳师这一职业,但国家人社部设有专门的培训课程,只要按规定完成课程培训,考试合格,就可取得人社部颁发的培训证书,表明劳动者具有催乳师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梁云接触过的学员中,不仅有从事月嫂、母婴护理、家政服务的人员,还有医生、护士、甚至奶粉品牌从业人员。在他看来,催乳是一门很专业的技巧,正规催乳师前期须和产妇进行心理沟通,通过触诊等手法,分析产妇体质,通过刺激穴位,疏通乳腺管等方法,形成良好的母乳喂养方式,来解决无乳、少乳等问题,“以前一些月嫂或催乳师只负责开奶,而现在正规催乳师的培训更要确保乳腺不受损伤,在手法和力度上的要求更严格。”
  梁云坦言,由于目前催乳师还未纳入国家职业大典,没有相关的职业标准,国家人社部的催乳师培训还不属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培训,仅是一个新职业的岗位培训,所以其权威性尚未得到普遍认同。他建议国家应对催乳师行业进行规范,“催乳师培训机构的资质必须审核,且规定催乳师必须经正规系统培训后持证上岗。此外,国家应尽快出台职业标准、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指导催乳师培训和服务工作。”
  ■男性催乳师 需求还是噱头?
  催乳师,这个以女性服务女性的职业中,近来突然出现了几位男性。令人十分好奇。
  “对不起,我正在理发呢,还有好几个顾客在等着,你过会再打来吧。”这是记者一天中第三次听到杨军这样说。
  杨军,这位河南濮阳的80后小伙因为其催乳师的身份广受关注。然而,现在的他正忙碌于自己的理发店,催乳服务不再进行了。
  在记者采访的多位产妇中,她们对男性催乳师都持拒绝的态度,还有几位催乳师也对男性催乳师的服务过程表示质疑。
  北京妇产医院原护理部主任陈文山认为,“如果这名催乳师是医生,具有行医资格,那么就没问题了。不然,这其中的道德、法律问题就比较复杂。”
  杨军今年七月份取得了催乳师证,在这之前他是一位有着10多年美发经验的理发师。“取得催乳师证后,我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服务过两位产妇”。杨军告诉记者,他服务的这两位产妇都是老师的熟人,严格来说,是老师带着自己在“实习”,“从毕业到现在,我没有自己独立服务过产妇。”
  “可能是我从事理发师这一职业的关系吧,在听到催乳师这一职业时,自己并没有觉得一个男性学习催乳有什么新奇的”,电话那头的杨军言语轻松,“但是,学习中也有一些困难,比如实操课程。”
  杨军告诉记者,幸好自己班上一位50多岁的大姐,让自己练习催乳的指法。不然,自己只能靠模型来摸索了。”
  “我们拒绝男性学员参加催乳师的培训,我觉得这是炒作。”在记者向北京一家催乳师培训学校负责人提到男性催乳师时,这位负责人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我们学员都是集中上课,而且会有实操课程,有男性学员在的话,是不能开展培训的。”
  该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即便这些男性催乳师持有的催乳师证是真的,但是他们的培训学习过程是否充分、全面值得怀疑。
  “我是很专业的,不然也不会考试合格,拿到催乳师证书啊”。杨军并不认为自己学习的不专业,相反,他认为男性催乳师在做催乳时力道更足,在长时间服务中,比女性催乳师更有优势。
  邸慧敏否定了这种观点,她认为催乳师更讲求催乳的手法和对产妇的心理辅导,并不是以力气大、时间久取胜,“如果催乳师一次太长时间的服务同一个产妇,那只能说明他的技术不过关。”
  ■名词解释:催乳师
  百度百科这样给“催乳师”下定义:对专门催乳的人员的一种称呼,在中国公布的职业目录中,并没有催乳师这一职业。所谓催乳师就是通过催乳技术即中医推拿手法,为产妇解决产后无乳、乳少等症状的专业护理人员。(中新网、北京晚报、重庆晨报、新闻晨报)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雅淇
日,吉林长春,长春刘老根大...
坐落在济南市文化西路、具有典型民族风...
潘石屹首度变身主持人,亲自坐镇优酷网...
此书是作者最满意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北...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数据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去企业好还是事务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