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雷·达里奥《原则 雷.达里奥》之工作原则 雷.达里奥有感

查看: 1394|回复: 0
扒一扒桥水基金和它背后神秘的投资策略(附:水桥投资内部员工手册——《行为原则》)
积分1630 点
主题帖子精华
白银长老, 积分 16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0 积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金融圈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瑞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第一次听说雷·达里奥 (Ray Dalio)这个名字,是观看他亲自录制解说的《How Economic Machine Works》(经济机器是如何运作的)。这部经济学入门短片,用引人入胜的动画和严谨清晰的逻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经济繁荣和衰退的周期性。正是这种对宏观经济的深入洞悉,Dalio能够用周期思维看待经济盈亏,并将这种思维应用到资产配置中。1975年,他创办了日后在对冲基金界如雷贯耳的桥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经过40年发展,目前该基金管理着高达1500亿美元的资产,去年超过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成为最赚钱的对冲基金(来自华尔街见闻:《全球最大的鳄鱼闻着腥味来中国了——桥水基金 (Bridgewater) 》)。而Ray Dalio本人的财富净值已达159亿美元,跻身全美富豪榜前30。2012年,Ray Dalio获评《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图1:雷·达里奥图片来源: “全天候策略”的前身大学毕业后,Dalio开始在纽约交易所进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1971年夏天,尼克松总统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迅速贬值,维系了27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密切关注着总统演说的Ray Dalio判断:纸币美元同黄金脱钩后将缺乏坚实的信用后盾,股市将暴跌。然而第二天早晨,市场走势却和他的预测大相径庭:道琼斯工业指数和黄金价格双双飚涨。这件事令年轻的Dalio大为迷惑,他开始潜心研究美元贬值和市场大涨间的因果联系。Dalio很快意识到,我们所处的宏观经济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有多重原因会影响其运行结果,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变量。况且把历史拉长看,这一事件所导致后果——货币贬值,在过去几百年中并不鲜见。于是,他试着把整个经济分割成不同的状态,并分析它们随漫长时间变化的影响。这就是桥水基金日后“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 Strategy) 的前身。Alpha和Beta的分离1975年,Dalio成立了桥水基金,以咨询和风险管理业务起家,为客户提供每日市场观察 (Daily Observation)。这份专业的宏观研报得到了世界银行的青睐,并令桥水基金在1987年获得世界银行500万美元的债券管理权。自此,桥水基金开始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公司将其投资分成两个部分:主动管理的Alpha投资和被动跟踪的Beta投资。前者旨在降低与市场的相关性并获取超额回报;而后者完全跟踪市场,使投资者获取市场收益。Dalio认为,所有基金的回报无非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无风险回报率 (现金),市场回报率 (Beta),和超额回报率 (Alpha)。总回报 = 无风险回报率 (现金) + 市场回报率 (Beta) + 超额回报率 (Alpha)但是市面上的其它基金淡化了不同回报之间的边界,使获知回报的来源变得极为困难。桥水基金的目标是单独分离出Alpha和Beta,将它们打造成两种独立的投资产品。1991年,桥水设立了旗下第一支旗舰基金——主动型Pure Alpha基金。这支基金在股票、货币、指数和大宗商品等资产上构建了30或40只同时交易的仓位,防止基金过度集中在某个仓位而影响价格。在年的市场下跌中,Pure Alpha表现出众。截至2011年,该基金在20年的历史中仅有3年亏损,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8%。但Dalio等人也认识到,由于市场是高度不确定的,获取超额收益的成本过于昂贵;而且实现超额收益的过程是一个零和游戏,参与对赌的任何一方都无法保证在所有时刻决策正确。因此,对多数投资者而言,便宜的被动型策略Beta就现实得多。毕竟从长期看,投资者要做的不是跑赢市场,而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回报。全天候策略应运而生。核心理念:风险平价桥水基金在1996年正式推出“全天候策略”。但是从1971年那次匪夷所思的大涨开始,Dalio用了整整1/4个世纪去思考一个问题:普通投资者需要持有怎样的资产组合,才能使回报在所有市场境况中都能平衡表现?这里就引出全天候策略的核心理念——风险平价 (Risk Parity)。简言之,就是在限制条件下,构建一个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在这个组合中,不同类别的资产提供的风险波动是均等的。经历过市场沉浮的Dalio认为,传统的资产配置远远不能防御可能的系统性风险。平均而言,股票的风险是债券的3倍,因此市面上大多数资产组合从风险的角度看都属于“重仓”股票。即便是看似“均衡又保守”的股债五五开配置,在熊市时也不足以对冲股票风险。“万物皆有时”通过分析过去30年的市场走势,Dalio和他的合伙人们发现,不同类别的资产经历过各自的黄金时期,比如:从克林顿执政到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夕的美国股市 ();全球流动性泛滥下的黄金牛市 () 和房地产繁荣 ();中国经济腾飞带动下的大宗商品盛世 ()。
这些牛市或环环相扣,或交叉重叠。这令Dalio深信,万物皆有时。如果将资产风险按不同的经济环境均衡配置,投资组合就能在长期适应不同的经济状态。这样不仅能免去“择时”的烦恼,还能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取得良好的回报。这就是全天候策略:风险平价,以不变应万变。通过这一策略,投资人就可以从容应对不同的经济变化而无需作出前瞻性预测。(来自Bridgewater Associate:《The all-weather story》)4种经济状态与全天候策略的应用Dalio的全天候策略设想了4种可能的经济场景,分别是:经济增长和通胀均高于预期经济增长低于预期,通胀高于预期经济增长高于预期,通胀低于预期经济增长和通胀均低于预期
图2:Dalio全天候策略图图片来源: 桥水基金,The all-weather story这四种场景将复杂的经济环境大大简化,在不同的场景中,资产价格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当经济蓬勃增长时,股票、公司信用债和大宗商品等资产表现出众;反之,大家的避险情绪就会助推国债价格,令其表现优于股票。而当通胀上升时,持有通胀保护债券 (TIPS) 能保护资产的实际价值,反之就需要国债、公司债和股票提升收益率。这样一来,只要在每一种可能的场景中配置25%的风险,就能确保无论在何种经济条件下,都可以很好地控制风险敞口。图3:Dalio全天候策略图的应用图片来源: 桥水基金,The all-weather story跑赢大盘的全天候策略桥水基金公司的全天候策略从1996年问世以来,仅用20年,该策略的资产管理量就从2亿美元膨胀到607亿美元(来自Preqin统计 ),规模超过了主动型Pure Alpha基金。畅销书作者Tony Robbins曾在他撰写的《Money Master the Game: 7 Simpl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驾驭金钱游戏: 达成财务自由的七步曲) 一书中详尽披露了全天候策略的历史回测数据:从1984年到2013年这30年中(注:这里作者假定每年对投资组合再平衡),费后年化净收益高达9.72%(由于全天候策略于1996年推出,故在此之前只是回测模拟表现)投资者在超过86%的时间 (即26年) 中都能赚到钱,仅有4年收益为负,这4年平均回撤仅1.9%最大的回撤 (-3.93%) 发生在2008年,横向对比,该年标普500指数重挫37%以标准差衡量的风险度仅7.63%,这意味着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波动极低
如果把视角回溯到更久远的1928年---这足以囊括30年代的大萧条、40年代的二战、60年代的冷战和70年代的石油危机等经济政治动荡,全天候策略的表现依然令人惊喜:图4:标普500与全天候策略的比较(年)注:包括股利再投资;1996年之前是回测模拟表现图片来源:瑞东数据来源:Tony Robbins,《Money Master the Game:7 Simpl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Tony在书中写道:“如果一栋楼 (在此意指全天候策略,译者注) 被视为能抵抗风暴,唯一的了解途径就是让它经历时间和恶劣风暴的双重考验“。他列出了自1935年起7次最严重的市场下跌:图5:自1935年起7次最严重的市场下跌注:包括股利再投资图片来源:瑞东数据来源:Jemstep在这七次市场寒冬中,全天候策略甚至还上涨过两次。而它回撤的幅度也远低于标普500指数。Tony继续写道:“当寒冬的萧瑟开始敲打每个投资者,全天候策略组合能让你在这极寒中(自在) 享受溜冰、滑雪和热巧克力“。揭秘“全天候策略”的基础配置一家最能赚钱的明星对冲基金,一套大道至简的被动策略配置,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使全天候策略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十多年后,在和畅销书作者Tony的访谈中,Ray Dalio首次披露了关于全天候策略的基础配置。为了降低风险敞口,Dalio建议投资者将30%的资产配置到股市中,55%配置到中长期国债中。另外,为了对冲高通胀和“股债双杀”的风险,他还建议将剩余的15%资产对半配置到黄金和大宗商品中。而上文中的回测数据,便是基于这套分配方案。需要提请读者们注意:真实的全天候策略非常复杂,它通常会给国债和债券头寸加杠杆,以保证收益和风险敞口。具体的分配细节亦属机密。这里Dalio只是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分配思路。图6:Dalio提供的简化版全天候策略配置来源: Tony Robbins, 《MoneyMaster the Game: 7 Simpl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全天候策略如何应对加息?很明显,全天候策略是超配中长期国债。但是,在美国利率上行的背景下,债券对利率的变化是敏感又脆弱的。甚至GMO的Ben Inker等传统基金经理认为,桥水基金全天候策略的成功要感谢过去30年的债券大牛市(来自华尔街见闻:《Dalio首度调整全天候基金投资策略,风险平价理念遭质疑》, 日)。实际上,早在2013年6月,经历了债市的剧烈震荡后,Dalio承认全天候策略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被低估。并首次对资产组合进行调整,抛售数百亿美元的国债和通胀保护债券,以降低风险敞口。另一方面,Tony在书中披露过全天候策略在70年代利率和通胀急剧上行时的收益表现。这10年该组合的年化收益率达9.68%,期间包括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40.21%的年。2015年12月本轮加息开启后,全天候策略2016年至今的回报达11.1%,依然好于标普500。(截至9月22日,来源:)但在国债价格高估又恰逢加息期开启的当下,全天候策略是否还能继续复刻过去的辉煌,我们无法预计。唯一要谨记于心的,莫过于所有投资经理给客户的那句忠告:“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收益”。
无论你多么重要,你没你想的那么重要;无论你多么不重要,你比你想的其实要重要,不管你是30岁,还是40岁,50岁。
Powered by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d8cc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他,更胜索罗斯,他的传奇从“我是一个混蛋开始” - 扫文资讯我写过认知升级,后来想,升级之后呢?怎么才能做到持续不断地成长?唯有自我进化。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自我进化。 这也是《原则》这本书最核心的思想。也是我这次想分享的书籍。书的作者叫雷&达里奥,美国对冲基金教父,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这本书目前没有中文版,一些读者就将英文版放在了网上,已经被下载300多万次,很受欢迎。国内的万维纲精英日课也解读了这本书,我认真听了一遍。作者本身是个实干家,不是理论家;也不是简单的给结论,而是非常缜密的西方哲科思维的逻辑推演。他将一个人所需要的人生原则和工作原则,像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一样,一点一点,一层一层,逐级推演,总结出简单可遵循的原则。非常强悍。我按自己的理解,摘取一部分,分享给你们:
1、每个人都可成为自己的shaper(塑造者)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这障碍,不是人本身,其实是思维。改造思维的关键是让自己成为一个shaper。几乎所有伟大的人都是shaper。他们有极强的愿力和能力改造自己。如同健身房的身体塑型,本质相通 。 肌肉根据锻炼,长成新的样子,人的思维也同理。
如果把人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当生命处于1.0阶段,它开始产生信息交换与流动;当生命处于2.0阶段时,它就能成为一个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自我改变的shaper。动物却不行。动物只能靠基因突变完成进化。而人是可不断进化的,从生命2.0,甚至生命3.0、4.0,走向AI和生物科技。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自我进化的能力。 《原则》里有一句话非常精彩,他说:要么进化,要么去死;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它是唯一永恒的事情,它驱动着所有的一切。我们要相信这个原理。人这一辈子也是进化的。我们可以通过进化改变自己。身体能变瘦,思维模式也可变高级。当一种思维训练,逐渐变成一种思维模式,长在自己的身体里,就会内化为一种本能。假以时日,这些思维和推理,慢慢会变成一种很好的直觉。而这种精妙的直觉,从来不是灵感一现。别人夸赞你某方面感觉很好,所谓这感觉,无他,唯手熟尔。天天观察,天天琢磨,反复思考,不就形成了一种能力吗?这就是shaper的路。2、想象自己是一台机器:目标-训练-结果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层面看待一切事物,包括自己。比如,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大机器内运行的机器,并且知道你有能力改变你的机器,以产生更好的结果。通过将你的结果与目标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如何修改你的机器。我,即可以是这台机器的使用者,也可以是这台机器的设计者。两种角色必须清醒划分。因为很多人只把自己当作机器使用者,而忘记自己也可是一个好的机器设计者。只有记住这一点,你才有可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是一个人自我进化的循环图。先有一个目标,通过machine训练后输出一个结果。而machine本身,在于人和设计。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台机器,我们该怎样去设计这台机器?我总结了五个步骤:第一,选择目标。你的目标可以有不止一个。第二,看看你距离目标有什么障碍,有什么问题。第三,诊断,你要发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第四,设计一个计划去解决问题。第五,去做。其实跟做产品一样。发布看bug,看bug,看AB测试。一个App就是这么进化的。人也是这么进化的。我们总会遇到问题,但不要因此停滞。不要把问题看成结果,要把问题看成过程。否则就会陷入担心害怕,不愿尝试,不敢犯错。如果不经历问题,你就没法诊断,不知道自己弱点何在,你就无法客观真实面对自己,何谈自我进化?我常常看到身边人成长不起来,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这点。不相信自己是本因。不相信自己是一切。封闭地认为,别人才是一切,环境才是一切。一旦出状况,就喜欢抱怨不公,运气不好。事实上,我们应该承担所有后果。因为,哪怕运气最不好的时候,你也能做出更好的选择。我曾经说过,即使所有条件都不变,重来一次,你要能干得比上次更好。这才是成长。只有把自己假定为50分,才能成长为60分,70分,90分,永远没有到100分的时候。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到了100分,你就没有自我进化的可能性,也就会失去目标感。尤其处在高速竞争的行业里,我们能找出的、放弃的理由,太多了。但,目标不是渴望。目标是你为了一件事情,能够去争取,甚至放弃掉别的事情,这才是你要达成的目标。3、自我进化的最大障碍:ego(自我)自我进化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有非常多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ego(自我)。ego是非常感情化的东西,它会给你建立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因为你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你的本能就是总想强行辩驳,别人一批评你,你就怒了;因为你害怕面对复杂的东西,你就总是希望把问题简单化。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面对现实,而是充满了&我我我我&&&这就是ego的障碍。然而,大多数人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这导致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遭遇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弱点。全是对自我的保护和辩驳。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也是非常正常的状态。你的自我意识会成为进化的障碍,让你无法看清楚自己。有两个&你&在战斗,他们试图控制你,以致你看不到意识里的盲点。坦率讲,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很难摆脱ego对自我的依赖。这种对于自我的保护,是我这两年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成长。我开始习惯于站在第三方视角审视我自己或者我经历的事情。也正是猎豹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我能站在一个旁观者角度理解这些事情。再去总结,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如此,对现实作深刻反思,而不是自我保护。有时候,人的身体里是有两个生命体,甚至多个生命体在来回博弈。我们以为自己只有一个ego,其实不是。你的一次行为,或一个决定,有时都不是你说了算,而是你身体里的很多个ego在大脑里投票产生的决定。千万别认为,我非常强,所有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其实,你是被投票决定的。我们多次说过,人的大脑实际上一场争论。争论中的一派,是人的各种情感,主要由大脑的杏仁核区负责,属于潜意识。比如别人一批评,我就不高兴,一说话就怕犯错,这都是人的本能,是几十万年进化的结果,基本都是动物属性。另一派则是理性,主要由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区域负责。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重要的素质。我们的理性思考是有意识的。如果你真要追求真理,你就应该让理性思维占主导。反过来,如果你只是想表现出来很正确,那你就是让感情占了主导,被杏仁核绑架了。人就是这样的。当问题发生时,不能面对,找很多理由获得心理安慰,让自己觉得舒服。这种生存本能,刻在了人类基因。问题在于,这几百年,变化太大,这种生存本能,即便在人类文明社会,都是有效的。但发展到近代,人最终还是要去追求真理&&具体来说,就是对现实的精准理解,这是取得成果的根基。所以,清醒区分ego是你认清和了解事物本质的前提。4、自我进化的救生圈:极度开放和极度透明《原则》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激进的开放。即多样化听取意见,实践极度开放。每个人都要深刻认识到也许你并不知道最好的答案。甚至多去征询那些值得信赖的持反对意见的人。记住,你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有思想的分歧是门艺术,要懂得欣赏。我曾经说过,要趴在地上看对手,保持空杯心态。谦卑地去面对一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战胜自我的盲点。今天知识更新这么快,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有限的。盲点会造成巨大的认知障碍,结果就会表现为:认知感官通道封闭。什么意思?就是你看到的东西太有限。加之,ego的自我辩护,常常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你根据有限的视角,先做了判断,但这个判断有可能是错的。想象一个场景:当别人向你讲述一个很陌生的事物时,你没听过,这时你的第一个本能就是防守。一旦防守模式开启,别人再说什么,你根本听不进去。听不进去,就会主观情绪。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主观情绪。只有跳出自我限制,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审视自己的弱点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我认为,核心就是要开放。千万不要封闭。《原则》这本书这部分讲得非常精彩,他说:封闭的人时常打断别人发言,开放的人则善于倾听和引导对方发言;封闭的人常说,&我可能错了,但是我认为&&&,开放的人知道何时陈述,何时提问;封闭的人不喜欢被挑战,开放的人永远保持好奇。当一个人封闭,谈什么也谈不进去。要放在商场上,就很要命。每一场战,非常难打。只有极度开放,极度透明的人,才能克服困难,一起往前走。包括今年,猎豹遇到很多问题。我在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会发现,团队要形成共识,挺难的。说服都说服不了。转型其实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跨入新的领域,大家能相互理解。普通人做事总是把&不伤害自己的感情&放在首位,一天到晚,担心这个,害怕那个,特别脆弱。如果一个人能够克服这些弱点,明确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他就会非常坚定,对生活充满掌控感。这是一种境界。我也没到这个境界,正在进入。至少没有担心害怕了。当然会有焦虑感,但我开始享受。最后,我只想分享七句话:)1.成功的对立面不是失败,而是平庸。2.看大思维框架,不看小才华。3.牛人,一旦进入高手模式,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时候,你几乎可以做任何工作。4.这个时代,掌握一点点技能,真的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什么奇才。我就没遇到过奇才。5.中国传统文化讲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之非福。我不敢断言猎豹明年整体崛起,AI怎么样,但我已经看到了极大的希望。6.怎么也不能成为平庸的、老去的一代,甚至成为一个油腻中年男:)7.相信进化,进化是一切。只有一种成长,就是自我进化。
24小时报不停
360发布快视频App,已签约二更、万合天宜
滴滴美国研究室新址占地36000平方英尺,将容纳数百位AI科学家
忠旺美国宣布终止收购爱励铝业
郭明錤:明年苹果将推出两款屏幕更大的新iPhone
乐信集团在美提交IPO招股书:拟登陆纳市筹资5亿美元
欧盟数周内对谷歌垄断案作出裁决,或罚款数十亿美元
阿里巴巴本月发行美元债券,最高融资70亿美元
盖茨投1亿美元研究老年痴呆症,10年找到有效药物
欢乐传媒与微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孵化喜剧IP
拿下保险牌照后,腾讯接连上线微医保、微信商保支付
雷蛇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8.04% 市值达405.93亿港元
小蓝单车用户退款信息“失踪” 退款专线无法拨通
《功守道》是有钱人在为所欲为?李连杰:一分钱没揣
Zynga斥资1亿美元收购纸牌游戏公司Peak Games
全球首家飞行汽车企业被中国公司收购
趣店上市后首份财报:虽陷争议,营收和净利仍同比大增
盖茨花8000万在沙漠中买块地,要建智慧城市
俞永福回应离职传闻:我不会离开
奥飞娱乐:计划以自有IP在购物商场建儿童乐园
高德地图宣布新代言人,任命黄晓明为首席直行官
黄晓明上任高德地图“首席直行官”,将为用户耿直导航
二手车第三方车况服务平台“好车伯乐”获得B轮7000万融资
阿里王帅否认俞永福离职传闻:胡扯
Musical.ly CEO阳陆育:C轮前投资方全部退出
法乐第未来前CFO:自己已于10月离职,贾跃亭在诽谤
传俞永福将离开大文娱,阿里系元老进大文娱或为铺路
iPhone X在冬天就不能用了?苹果官方回应:是的
国家邮政局:双11当天快件量达3.31亿件同比增31.5%
禁投令发布两月余,ofo仍投放新车遭约谈
今年双11全网总销售额达2539.7亿元,再创新纪录
高仿iPhone X以假乱真,最低只卖800元
遭遇互联网碰撞:迪士尼八年来收入利润首次双降
顾颖琼发伪造文件或被罚,解雇高管贾跃亭仍苦寻融资
今日头条收购Musical.ly进军北美,抖音将与其合并
阅文和搜狗双双IPO,预计腾讯系共赚281亿-464亿元
特斯拉周四将发布电动卡车,马斯克:让你耳目一新
Uber证实:软银牵头财团将投资Uber
传阿里文娱董事长俞永福将离职创业,已获马云批准你是个有“原则”的人吗-ZAKER新闻
【财新网】(专栏作家 明宏义)3 月 14 日(周二),下班回家的港铁上,我打开添加在手机主屏幕上的网站 ,打算看两条世界上最大对冲基金创始人 Ray Dalio(雷o达里奥)的管理原则。达里奥的管理原则有 210 条之多,最近没事我就看看、想想。 可是,当网站打开,我却发现达里奥从 2011 年就上线的免费电子书《原则》(Principles)全文下线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则纸质书的广告,说达里奥的《原则》被下载过 300 万次之多,全新修订版将于 2017 年秋天上市,接受预订。在上一篇财新专栏文章《》中,我刚刚才表扬过达里奥 " 写作《原则》(Principles)一书,放在互联网上免费和世人分享他的人生和管理智慧 "。还好,我存过一个 PDF 版的电子书。无论怎样,按达里奥的财力,我相信这不是在搞 " 粉丝经济 ";我也认为《原则》是本好书,完全值得纸质出版,值得推荐。《原则》顾名思义是谈原则的,具体而言,达利奥在这本书中分享了他解决人生和管理问题、达成目标的方法('my approach to getting what I want' ) ,他将他自己和桥水基金的巨大成功归因于这些原则。就我看来,这本书讲的是达利奥做人做事的 " 道 "(approach),他的 " 大学之道 "。全书逻辑结构清晰明了,第一部分先定义原则、论述原则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达利奥所遵循的人生原则,本质上是一个解决人生各种难题和艰难抉择的五步方法论;第三部分逐一阐明 210 条桥水基金的管理原则,也可理解成他的 210 条 " 军规 "。这本书中,达利奥反复多次用居中加黑粗体字提醒读者:你认为我说的对吗?('Ask yourself: is it true' ) 。每次我问自己,都觉得挺对的。而且,我以前也说过,好的道理,古今、中外常常相通;不通,不足以为道。例如,达利奥在第二部分 " 人生原则 " 中介绍了五步人生路:树立目标(setting goals ) ,定义问题 ( identifying and not tolerating problems ) ,分析问题 ( diagnosing problems ) ,制定方案 ( designing the plan ) ,执行任务 ( doing the tasks ) 。《大学》说:"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可见,达利奥虽然可能没有读过《大学》,但他也 " 近道矣 ",所以他成功了。又如,达利奥说他所信奉的原则帮助他更好地进化('evolve')。人要不断努力,勇于犯错,不惧痛苦,勇于反思,方得进步('Pain+Reflection=Progress' ) , 方能不断进化('evolve')。《大学》说:止于至善。也就是:人生的进化,止于至善。财新主编王烁先生说的 " 唯一靠谱的人生策略,是精进不已 ",也是这个道理。小结而言,我认为达利奥说得都在理。既然在理,那么我能 " 知行合一 " 照着去做吗?在做人和人生原则上,我想接着信奉 " 大学之道 " 就好了,因为达里奥的人生原则和儒家的大学之道高度契合。我践行大学之道的方式之一,是不断提醒我自己要好好辅导我儿子做作业。我自知脾气暴躁、不是个好爸爸,所以我反复提醒自己教育孩子要 " 知所先后 "、" 止于进步 "、" 为人父,止于慈 "。我还教上小学一年级的大儿子背会《大学》的第一段。做作业之前,他要是不专心、做小动作,我就提醒他说:儿子,你眼下的目标是要把这些字学会了,做完作业赶紧上床睡觉,别乱动了,要 " 定 ",要 " 坐定定 "。他现在会回答我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啊。还会天真可爱地嘟起嘴做一个嘘的手势,然后安下心来做一会儿作业。在做事和管理原则上,达利奥的 210 条 " 军规 " 中,有一条尤其吸引我:"Be radically transparent"(异常透明)。我问我自己我能做到吗?发现有难度,比如,我现在写科普保险的文章只能用 " 明宏义 " 的笔名,难以称得上 "radically transparent"。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因为我认为这是一条正确的做事原则。所以,我还要努力 " 进化 "。你呢?你有不断精进的人生和事业目标吗?你有达成目标所必须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吗?请想一想,请多想想。因为,这些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正因为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所以达利奥的书《原则》值得一读,更何况达利奥还写得那么真切、那么好。■作者为保险从业人士,微信公众号为 " 精算师联萌 "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财经新闻5小时前
财经新闻6小时前
财经新闻17小时前
财经新闻5小时前
房地产2小时前
股票频道2小时前
股票频道3小时前
雪球51分钟前
雪球37分钟前
21世纪经济报道1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39分钟前
华尔街见闻32分钟前
中国经济网14分钟前
21财经搜索32分钟前
华尔街见闻1小时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则达里奥中文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