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8到底需不需要吧m48a1炮塔加强里的炮弹清空

《战争雷霆》美系坦克分析及打法详解 美系坦克怎么玩
战争雷霆美系坦克分析及打法详解,美系坦克到底怎么玩才能玩好呢?想练美系陆军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权重5.7: M4A3E2 JUMBO(76) M4A2(76) VSS悬挂
本阶段就两辆车 ,都是在上一阶段的车上强化了某些能力的版本。76JUMBO防御与上一版本一样 但是换装了强力的76MM主炮 而且能发射APCR 76馒头和上个版本一模一样只是多了个APCR。这个阶段好打 难打全看分房 如果分到5.7的房 面对虎豹 IS1等敌人 76JUMBO就是天神!无敌的正面 和强大的主炮,简直就是敌人的亲爸爸!在200M以外 JUMBO能抵挡任何敌人的 任何射击 在100M以内能轻松抵挡虎式 IS1的射击!而换装APCR的JUMBO能够在任意距离击穿所有他看到的同级敌人!强烈建议使用76 JUMBO打全真 绝对爸爸级的角色。 但是一旦进入6.7的房 立马180度大转变。。。面对虎王 IS2 SU100等敌人 JUMBO会被敌人轻松一发正面入魂。因此好打难打全看脸 进了5.7就当爸爸 进了6.7只能当孙子了。
权重6.0&&6.7:M48 斗牛犬 M26潘兴 M46巴顿
本阶段的M系 毋庸置疑全系第一!最强王者!M48无与伦比的速度 无与伦比的机动性 穿深鬼畜的脱壳穿甲弹!虽然看似装甲只有40MM但是倾斜角为惊人的60&+ 各种跳弹!M26 M48那穿深 后效 射速 无与伦比的90MM主炮!(PS:个人认为M系90炮的威力 绝对堪比D25T 122)只要被90炮打穿一发 基本完蛋!也许M26推重比低 机动略差!但是这些问题在M48面前全都迎刃而解!M48毋庸置疑是四级最强坦克!M26/M48的炮塔防御过硬 110MM圆弧 等效基本在130MM左右!首上为101MM 45&倾斜 等效厚度也有130MM以上!稍微摆点角度 就能有效防御85炮和短88的直射、 M系四级 火力第一 机动和防御也名列前茅 从而铸造了最强的4级!打法 和2级基本相同 无论黑枪还是近战全都能胜任 而且做得非常好!优秀的俯角 卖头 打伸缩都非常的棒!建议玩家长时间的停留本阶段 四级M系 会让你爽的飞起!可上护身符轻松完全体 毕业M系!
权重7.0&&8.0:M48巴顿2 T32 M103
本阶段严格意义来讲只有7.7的M48能玩 因为T32 和 M103明显没有设计完成炮弹只有默认弹,打出去就是一个 铁驼子 完全没后效类同APCR。M48是M46的强化版 火炮一样 但是能发射一个210穿的HEAT。。。。在强大的APCR面前这个HEAT基本毫无存在感。因此从火力上来看并无提升 装甲来看 首上虽然还是101MM但是倾斜角高达60&+ 等效厚度达到了170MM以上!因此防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顶级房仅有一辆车可用 明显无法胜任。建议玩家等T32 和 M103的新炮弹更新之后再玩顶级车。
仅有默认弹的T32 M103
巴顿2的首上
手机看攻略,电脑玩游戏两不误!
加点再也不需要切来切去啦~
【战争雷霆】最新消息第一时间推送给你《移动的战斗堡垒》第二章 坦克的武器装备及弹药
来源:齐鲁网
[提要]早期坦克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有的装有37毫米~75毫米口径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数挺机枪,有的仅装备机枪。坦克转向,有的靠离合器和...
  第二章&&& 坦克的武器装备及弹药
  第一节& 坦克的装备
  坦克是一种集火力、机动和防护于一身的新式武器。随着各兵种武器装备的日益提升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坦克自身的武器装备及其所配备的弹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1.嗜血锋芒&&坦克
  现代坦克主要是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他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早期坦克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有的装有37毫米~75毫米口径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数挺机枪,有的仅装备机枪。坦克转向,有的靠离合器和制动器系统,有的靠与两条履带分别联动的辅助变速箱或电动机;有的则由两套发动机变速箱组分别驱动两条履带,靠变换两履带速比转向。坦克战斗全重7~28吨,单位功率2.6千瓦/吨~4.8千瓦/吨,最大行程35千米~64千米,装甲厚度5毫米~30毫米。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的简陋,当时的坦克性能较低,其火力主要用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装甲也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碎片,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机械故障频繁,坦克乘员工作条件恶劣。早期的坦克只能用于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坦克技术的提升,并受到坦克作战思路的改变,世界各国陆军开始了机械化装备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以德国、苏联、英国、美国为主要代表,德国将军古德里安更是机械化作战思想及战术的创始人。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测瞄准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有的还可发射炮射导弹。不同类型的穿甲弹,对目标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在2000米距离上能够穿透400毫米厚的装甲,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60毫米厚的装甲,破甲厚度可达700毫米。除具有较大的破坏威力外,坦克炮的命中精度也很高,2000米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命中率可达80%,1500米行进间对活动目标射击命中率能达到60%以上;如果再配合使用激光半自动制导炮弹,命中精度还会大大提高。由此不难看出,坦克炮的命中精度和导弹相差不大,且穿甲、破甲和碎甲威力大大优于导弹,而且成本远比导弹便宜,所以各国主战坦克仍以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
  2.滑膛炮与线膛炮之争
  &二战&以来,反坦克便成了坦克的首要任务。火炮是坦克的最主要武器,谈及坦克火力,人们首先要说的便是坦克的火炮威力如何。现代主战坦克的火炮,主要有两种类型:线膛炮和滑膛炮。
  最初的火炮,都是滑膛炮。后来线膛炮几乎一统天下,现在则是滑膛炮的时代。滑膛与线膛的区别,在于线膛炮的内部刻有不同数目的膛线。这些膛线用来保证炮弹在炮膛内部高速旋转,出膛以后利用向心力来保持飞行方向,射击精度很高。但是膛线很容易磨损,弹丸高速旋转产生高温,也会烧蚀膛线。所以线膛炮管寿命很短。简单来说,滑膛炮和线膛炮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有膛线,另一个没有膛线。
  线膛炮在它的炮身身管中一般有20根阳膛线、20根阴膛线。膛线在线膛炮的射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线膛炮的炮弹弹体上,都有铜制的弹带,它的作用就是借助膛线,提高弹丸的初速,使它能够飞得更远。但在实际射击中,常产生挂膛现象,给清洗炮膛带来困难。
  (2)在射击过程中使弹丸跟随膛线的旋转方向而旋转,在飞行过程中使弹丸始终保持旋转,直至命中。
  滑膛炮所配备的弹药,一般都带有尾翼,它的作用是通过尾翼的张开,借助空气阻力,使弹丸旋转来保持弹丸的飞行稳定性。
  早期的坦克火炮,是线膛炮一统天下,各国的主战坦克清一色的装备线膛炮。我国的59、69、80系列坦克都曾采用过线膛炮。到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首次在其T-62坦克上采用滑膛炮,之后西方国家纷纷效仿,不甘落后。目前世界上的陆军大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基本上都采用了滑膛炮,只有英国的&挑战者&系列和中东的一些小国(进口&挑战者&)还在使用线膛炮。
  L44/L55滑膛炮,也伴随着豹2的成功,走进各国的军队。滑膛炮之所以受到各国青睐,主要就是因为它相对于线膛炮有很多的优势:
  (1)首先是滑膛炮没有膛线,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同时由于没有了膛线磨损,使其炮管寿命要长于线膛炮(滑膛炮的高膛压抵消了部分寿命方面的优势)。
  (2)滑膛炮由于没有了线膛炮因膛线根部应力集中而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这样对提高弹丸初速和射程有很大的帮助。而线膛炮要想获得高炮口初速,必须付出更高的膛压、更长的身管长度、更大的膛线磨损,而这些对于坦克炮来说,都是有极限的。
  (3)现代坦克的主要弹种只有两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随着现代坦克的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技术的不断进步,破甲弹对坦克的威胁,已经迅速降低了,这样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便成了现代主战坦克的最主要弹种。现代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的身长和直径比已经超过了20:1以上。这样的长杆形弹芯根本不适合旋转,否则在炮管中高速旋转会使其结构强度降低,飞行中也会发生&抖动&,使射击精度降低;并且在弹头接触装甲时由于旋转产生切向的力更容易跳弹,所以现代的脱壳穿甲弹在弹芯的尾部加上了尾翼,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由于箭形的APFSDS的弹芯气动性能好、飞行速度快,因此受气流影响同样很小,在2000米左右的直射距离内,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精度。
  (4)为了使线膛炮也能发射脱壳穿甲弹,有的国家装备了滑动弹带,使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以不旋转。但是这种结构密封性不好,加上膛压上的差距,很难获得像滑膛炮那样的高炮口初速度。我国的125滑膛炮的炮口初速度,已经接近了1800米/秒,而英国挑战者2装备的L30的炮口初速只有1530米/秒。而更高的炮口初速度,对于现代的APFSDS(动能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线膛炮虽然缺点明显,但是也有它自己的优势:
  首先,是线膛炮几乎可以发射现有的所有弹种,而滑膛炮的主要弹种还只有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两种。线膛炮发射的榴弹,对战场上各种硬性的军事目标,有较大的破坏威力;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效果却不理想。因此线膛炮在面对战场上多种作战任务时,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其次,是线膛炮发射的炮弹在飞行中是高速旋转的,而旋转可以保持轴向的稳定性,而且受气流(风)的影响较小,因此弹丸更容易保持方向稳定性,远程攻击时精度更高&&这对于破甲弹和榴弹来说,尤其有利。由于滑膛炮是通过尾翼保持稳定性的,所以在远程攻击时精度要比线膛炮差一些。
  从以上的简单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线膛炮和滑膛炮各有优缺点,但是随着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的快速发展,现代主战坦克抗金属射流(破甲弹、反坦克导弹)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成了现代西方主战坦克的最主要弹种,而在发射APFSDS方面,滑膛炮要有非常大的优势。同时坦克火炮属于直射武器,弹道低伸,反坦克作战是其首要任务。而远距离火力压制,应该是炮兵的任务。此外,现代滑膛炮也可以发射尾翼稳定榴弹,所以线膛炮原有相对于滑膛炮的优势,已经不是十分明显了。在各国新一代主战坦克中,只有英国、中东国家的挑战者系列坦克和印度的阿琼采用了120毫米的线膛炮,其他国家无一例外采用了滑膛炮。有报道说,英国也有计划未来用本国的滑膛炮或德国的L55,来替换挑战者2上的L30线膛炮。因此可以说,未来用滑膛炮取代线膛炮是大势所趋,滑膛炮毫无疑问代表着坦克火炮的发展方向。
  3.铸造与焊接&&炮塔之争
  如果从外表上来区分的话,以美、德为代表的西方坦克和东方(俄罗斯、中国)的坦克,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尤其以炮塔最为明显。俄罗斯和中国的坦克,大多沿袭苏联风格;炮塔多为半球型,坦克重心较低,也被称为&苏式&风格。而美、德、英、法等北约的炮塔则是方方正正,比较高大。坦克的防护能力,主要是靠车体和炮塔本身的装甲提供的。坦克炮塔的装甲结构,经历了铆接-铸造、焊接-焊接的发展过程。现代坦克炮塔主要的结构形式,可以分铸造与焊接两种。
  早期坦克的装甲厚度大都在6毫米~30毫米左右,采用的主要是铆接的形式。当时火炮威力不大,铆接的装甲也能应付。
  &一战&后,由于反坦克武器威力的迅速增大,坦克的装甲厚度也需要不断增加,大厚度的装甲难以再采用铆接的形式,而适合用铸造和焊接的方式来实现。于是在&二战&开始前,部分坦克就已经开始采用铸造装甲,开始形成了铸造和焊接这两种不同的炮塔结构形式。如着名的T-34坦克,炮塔为整体铸造而成,车体则采用均质装甲板焊接而成;德国3号、4号、5号黑豹型坦克,采用的是焊接炮塔;美国M3A1、M4和法国S-35坦克的炮塔和部分车体组件,都是铸造的。可以说,在&二战&中,除了崇尚精密机械的德国外,铸造炮塔已经被苏、美等国普遍采用。
  在采用普通穿甲弹和早期脱壳穿甲弹的情况下,良好的防护外形是坦克装甲防护的重要因素。在综合性能上,铸造炮塔比焊接炮塔,有一定的优势。在&二战&后世界各国设计的第一、二代坦克,采用的多数都是铸造炮塔。例如苏联T-54、T-55、T-62,英国&酋长&、法国AMX-30,日本61、74式和德国&豹&1坦克,中国的59、69、88B系列坦克,采用的也都是铸造炮塔。美国M47、M48、M60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则都延续了M4坦克的制造方法,全部采用铸造。
  铸造炮塔均为整体铸造成型,生产比较容易。简单地说,就是预先根据炮塔的形状制做好模具,将炽热的钢水从炼钢炉中倒入模具里面,冷却以后再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整,炮塔的铸造就完成了。
  事实上,铸造炮塔的各部分装甲在整体上是圆滑过渡的,炮塔各部分的厚度和倾斜角都得到合理配置,可以形成良好的防护外形,通过形体防护来提高装甲的抗弹能力。装甲具有一定的倾斜角,不但能使普通穿甲弹易于跳飞,而且能使弹丸穿过装甲所经过的距离增长。而焊接炮塔在采用与铸造炮塔同样倾角的条件下,装甲的结构重量要比铸造炮塔高。
  随着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碎甲弹的出现和破甲弹破甲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单纯的均质装甲难以满足防护的要求,铸造装甲外形防护的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于是,各国相继开始研制复合装甲,这一技术已应用到坦克上。
  由于铸造炮塔的各部分都是曲面的,而且内部结构复杂,这就限制了复合夹层内材料的结构和材料的类型。复合装甲出现后,坦克炮塔出现了铸造与焊接并存、以焊接结构为主的形式。如俄罗斯T-64、T-72、T-80坦克仍然采用铸造炮塔,而美国M1系列坦克、德国&豹&2坦克等则开始采用焊接炮塔。
  焊接炮塔是由多块匀质装甲板(或者铸件)焊接组成的,工艺比铸造炮塔复杂。焊接炮塔的生产,需要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和高素质的熟练工人。所以,焊接炮塔的生产周期,一般都比铸造炮塔要长。焊接炮塔采用的轧制装甲板,不会出现砂眼、气孔和夹砂等问题,防护能力稳定而且一致。但是如果在生产中处理不好或者出现焊接缺陷,焊接炮塔的焊缝将是一个弱点,在战斗中被动能击穿甲弹命中时,即使装甲没有被击穿,焊缝也有可能崩裂。
  焊接炮塔内部空间大,而且夹层空间规整,有利于采用比较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通过不同材料以不同形式的组合,来提高装甲抗弹能力。所以在采用复合装甲的情况下,焊接炮塔与铸造炮塔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各国新研制的坦克多数都采用焊接炮塔。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铸造炮塔就不能采用复合装甲。俄罗斯T-64、T-72、T-80坦克的铸造炮塔,就采用了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复合装甲。
  早期采用复合装甲的坦克,因为其复合材料技术上存在的不足,在防护水平上焊接炮塔与铸造炮塔相比并不占优势。例如,美国M1和早期德国&豹&2坦克的炮塔防护水平,就不如同时期的俄罗斯T-72、T-80坦克的炮塔防护。随着金属和非金属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焊接炮塔在防护上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美国采用贫铀装甲的M1A1HA坦克和德国&豹&2A4坦克列装后,装甲防护能力就开始超过苏式坦克,而且采用焊接炮塔的坦克的装甲防护力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还便于采用模块装甲组件。而采用铸造结构的复合装甲,就很难在防护上取得进一步发展。俄罗斯现在也已经开始研究焊接炮塔和顶置火炮坦克。
  与焊接炮塔相比,铸造炮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整体结构完整的优点。而焊接炮塔在采用复合装甲的情况下,防护能力比铸造炮塔要高。所以,目前在俄罗斯T系列的铸造炮塔和美、欧采用的焊接炮塔这两种主要炮塔结构外,还出现了一种铸造和焊接混合结构的炮塔,即炮塔基本结构采用铸造的形式(称为基体或基础装甲),充分发挥整体铸造结构的优势,同时在主迎弹面上采用焊接结构的复合装甲模块(这种复合装甲模块与M1上的固定面板和模块化夹层组成的结构不同,是把面、背板和复合夹层组合成整体的装甲模块组件)。复合装甲模块可以更换,便于采用新研制的复合装甲,使装甲防护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也便于更换损坏的装甲模块,尽快修复战伤坦克。这样,就可以使铸造和焊接结构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整体上优于单纯的铸造或者焊接炮塔的新结构形式。
  4.无限轨道&&坦克的履带
  我们知道,坦克擅长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跋山涉水。无论是在平原、山地,还是在丘陵、沙漠,都有坦克的身影。那么,坦克是怎样踏坎坷如平地的呢?
  这与坦克装备的履带是分不开的。然而,人们最初研制的坦克,是沿用了农用拖拉机的履带。1915年,英国研制的&小游民&坦克,沿用了美国&布劳克&拖拉机的履带。1916年,法国研制的&施纳德&和&圣沙蒙&坦克,沿用了美国&霍尔特&拖拉机的履带。履带与坦克至今已携手走过了近90个年头,今天的履带,无论其结构形式还是材料、加工等都在不断地丰富。目前,履带已经发展成为久经战争考验的&无限轨道&。
  事实上,坦克的履带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及带板和履带销等部分组合而成。各履带板由履带销连接起来,从而构成履带链环。履带板的两端有孔,与主动轮啮合,中部有诱导齿,用来规正履带,并防止坦克转向或侧倾行驶时脱落,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有加强防滑筋(简称花纹),用以提高履带板的坚固性和履带的抓地力。
  调整器,可以用来调整履带的松紧度。它由支架、曲臂、轴套、蜗轮、蜗杆、螺杆、摩擦片和衬套等几部分组成。履带的松紧程度,对坦克行驶和履带寿命有较大影响。履带过紧或过松都不好。它的松紧程度根据使用环境而异。如在坚硬路面上行驶,应将履带张得紧些;在沙漠地区行驶,则应将履带张得松些。此外,随着履带销和销耳孔磨损的增加,履带也会变松。为了保持履带的适当张紧度,需要用履带调整器来调节履带的松紧。这是借助履带调整器,改变诱导轮相对于主动轮的距离,来改变履带的张紧度。履带调整器,使诱导轮向后摆动到某一位置,诱导轮就远离主动轮,于是履带被张紧;履带调整器使诱导轮向前摆动到某一位置,履带就变得松些。
  负重轮的作用是承受坦克的重量和规正履带。负重轮由轮毂、轮盘、绞带、滚珠轴承、轮轴盖、固定螺母、回绕挡油盖等几个部分组合而成。负重轮数量多,可使每个轮子所承担的重量小,对地面的压力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坦克的通行性能。
  履带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发动机的动力传到主动轮上,然后主动轮在动力的作用下就会按顺时针方向拨动履带,于是接地履带和地面之间生产了相互作用力。根据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履带沿水平方向给地面一个作用力,而地面给履带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使坦克运动,称为坦克的牵引力。
  由此可见,坦克的运动受制于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动力条件,二是地面条件。
  其中,动力条件,就是指发动机提供给坦克通过地面所必需的力量;没有这个力量,主动轮就转不动。地面条件,则是指主动轮传给履带的力,必须由地面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也就是使坦克运动的牵引力)才能实现。当牵引力和行驶阻力相等时,坦克就作等速运动;当牵引力大于行驶阻力时,坦克就加速行驶;当牵引力小于行驶阻力时,坦克则减速行驶。
  发动机不断地把动力传给主动轮,主动轮就不断地拨动履带卷绕运动。于是坦克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从诱导轮卷下去的履带被铺在地上,并压在前进滚动的负重轮下面;另一方面,则把最后一个负重轮滚过的履带,由主动轮卷上来。这样周而复始,坦克就为自己的前行铺设了轨道,而且是一条它跑到哪里就铺到哪里的&无限轨道&。坦克在前进或后退时,两条履带就不断地向前或朝后运动,就像坦克&自带的路&一样。在坦克行驶的轨道上,往往地形是崎岖不平的,会遇到陡坡、壕沟、垂壁、松软地等,而坦克就是凭着特殊的本领,走坎坷如履平地。
  由于履带有较大的接地面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因而履带与地面之间有良好的相互作用,不容易打滑。再加上坦克有较大的动力,坦克通常能爬上30度~32度的坡道。以色列&梅卡瓦&4主战坦克,可爬上35度的纵向坡道。
  坦克的履带是个密闭的环,像个大轮子,车体有多长,轮子差不多就有多大。坦克的重心与前后最远的负重轮的接地点的水平距离就比较大,只要壕沟的宽度比这个距离小,坦克就可以跨过去。当然,坦克的越壕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当沟的宽度超过了最前和最后两个负重轮的水平距离的一半时,在车体重力作用下,坦克就会向沟里栽跟头。这样,履带铺过沟面,就像是给坦克搭了一座&桥&。只要这座&桥&在两岸有稳定支撑,坦克就可安然通过壕沟。坦克通常能跨越2.7米~3.2米宽的壕沟。以色列&梅卡瓦&4主战坦克可以跨越3.55米宽的壕沟。
  坦克履带推进装置有比较高的诱导轮,诱导轮中心距离地有一段距离,凡是高度不超过诱导轮中心距离地面这个尺寸的垂直崖壁,坦克都可以爬上去。当坦克头部压向垂壁时,诱导轮处的履带与垂壁便产生相互作用力。履带给垂壁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垂壁给履带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形成坦克的一个抬头力量,促使坦克向上爬越。在抬头力量作用下,坦克好像在履带铺出的升坡轨道上爬坡。坦克通常能克服0.7米~1.1米高的垂壁。
  履带接地面积是很大的,这就降低了坦克的下陷量,而履带板上的特殊结构花纹,又使接地履带牢牢抓住地面,所以履带显着提高了坦克在松软地面上的通过性,不用担心像汽车一样被陷住轮胎。
  第二节& 铁甲铮铮&&坦克的装甲
  坦克是个铁甲将军。随着科技和反坦克火力的增加,坦克的装甲也在不断的增强。从最初的几十毫米铁板,发展到现在相当于一千多毫米均质装甲的复合装甲,坦克的装甲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历程。坦克的装甲,一般要占到坦克总重量的50%,甚至有些坦克要达到70%左右。
  坦克的发展,经历了&轻型&重型&轻型&的阶段,坦克装甲的发展,成为坦克发展的重要部分。
  1.不列颠&三明治&&&乔巴姆装甲
  1976年,英国宣布乔巴姆装甲研制成功,在当时轰动了世界。那么,&乔巴姆&装甲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呢?这里需要提到着名的&甲弹之争&。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1936年破甲弹问世以来,坦克装甲算是遇到了&克星&。一枚破甲弹对均质钢装甲的破甲能力,大约是它弹头直径的5~7倍。也就是说,一枚100毫米的破甲弹,可以穿透500毫米~700毫米厚的钢装甲;而一枚125毫米~130毫米口径的破甲弹或导弹,可穿透900毫米~1000毫米的钢装甲。如果坦克设计师把坦克四周的装甲都设计成一米厚,这坦克的战斗全重将达到150吨以上,坦克将成为真正的&铁乌龟&了,严重超出发动机的负荷,根本没法打仗。怎么办?坦克设计师们只好加强重点部位的装甲厚,牺牲次要部位的装甲保护。&装甲落后于弹药&,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装甲弹药之争的主旋律。
  然而,&乔巴姆&装甲的发明,却打破了这一现状。据英国军方人士称,&乔巴姆&装甲对付破甲弹的能力,是原来轧制均质钢装甲的3倍。也就是说,破甲深度只有原来的1/3。装上&乔巴姆&装甲的主战坦克,破甲弹已经很难击穿它。这也是近年来坦克的主流弹种变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道理。
  那么,&乔巴姆&装甲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本事呢?原来,&乔巴姆&装甲是一种有多层结构的复合装甲,外层和内层是又硬又韧的优质合金钢装甲;中间一层是厚厚的、块状陶瓷装甲,起主要的防弹作用。然而,它的各层装甲到底有多厚,各层装甲的成分如何,装甲结构和加工工艺上有些什么诀窍&&对此,英国军方近30年来一直守口如瓶,成为&机密中的机密&。人们对&乔巴姆&装甲的了解,还仅限于20多年前的苏联一本军事杂志上刊登的&乔巴姆&装甲示意图。
  我们先从复合装甲的抗弹原理谈起。我们给出了一加一再加一大于三的不等式,意思是说,一层钢装甲加上一层陶瓷装甲再加上一层钢装甲的抗弹能力,远远大于三层等重量钢装甲的抗弹能力。
  复合装甲的奥秘,既在于陶瓷装甲特殊的抗弹性,也在于陶瓷装甲和钢装甲的巧妙组合。复合装甲的高抗弹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用作装甲夹层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锆等,不仅硬度高、耐高温、抗热冲击性好,更重要的是它在高温冲击下的强度(科学上叫雨果纽强度)要比钢铁高出十多倍,可以有效抵御破甲弹金属射流的冲击。另一方面,陶瓷材料易于产生裂纹,但裂纹的传播速度只有每秒几百米,远远低于破甲弹金属射流每秒7000米以上的极高速度,裂纹的产生不会影响其强度。相反,由于内外两层钢板的约束,以及中间黏结剂的固化作用,使冲击形成的陶瓷粉末没有&逃出的通道&,和金属射流&对着干&,起到抵消金属射流的作用。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使陶瓷材料成为对付破甲弹和导弹的高手。不难看出,陶瓷装甲只有在钢装甲的&夹持&下,才能发挥作用。复合装甲的巧妙组合,使这种&钢铁三明治&成为对付破甲弹的高手。不过,复合装甲对付动能弹也就是穿甲弹的能力则不尽理想,这一点也成为贫铀装甲产生的契机。
  2.火爆脾气&&反应式装甲
  反应式装甲同样是大名鼎鼎,借助炸药爆炸的反冲力来抵御炮弹。现在投入使用的,主要是在坦克正常的护甲外再附加一层爆炸式的装甲。在1982年爆发的黎巴黎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将爆炸块装甲披挂在&梅卡瓦&主战坦克的车体上和炮塔周围,获得了出人意料的作战效果。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的坦克由于有爆炸块装甲的保护,被对方击毁的坦克仅数十辆;而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击毁的坦克共达五百多辆,其中还有被看作&一代天骄&的俄罗斯制造的T-72坦克十多辆。此后,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等许多国家,都先后在自己的坦克上装置了这种爆炸装甲。
  事实上,爆炸块装甲就是用薄钢板制成的普遍扁平盒子,里面装有炸药。在盒子的四角或两端钻有螺孔,以便将它固定在坦克上。由于盒子里装的是钝感炸药,一般碰撞不易引起爆炸,甚至普通的机枪子弹或炮弹破片击中它也不会爆炸。但是,当它遇到破甲弹和反坦克导弹就会引起爆炸,将破甲弹或导弹战斗部产生的金属射流冲散搅乱,使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保护了坦克装甲不被击穿。因此,人们把它叫做爆炸块装甲。爆炸块装甲的质量轻、体积小,制造、安装和维护都很方便,而且价格低廉。一辆坦克挂装十平方米大小的爆炸块装甲,重量仅增加1~2吨,对坦克的机动性影响不大。爆炸块装甲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优点,即它在战场上被击中后,可及时更换,使坦克能及时战斗。
  3.坚强&核&心&&贫铀装甲
  在美军M1A1坦克上,就备有这种毁誉参半的装甲。一方面贫铀装甲强度够高,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辐射。铀是一种高密度元素,贫铀则是制造铀燃料过程中,经燃烧后产生的铀杂质。它的主要成分,是不具备放射性的铀238,故称&贫化铀&,简称&贫铀&。但是纯贫铀的硬度和强度都不高,必须添加别的成分制成贫铀合金。把贫铀合金制成网状结构,嵌入钢质基体内做成装甲块,然后再嵌入坦克外壳,就成为贫铀装甲。贫铀装甲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8.7克,是钢铁密度的2.5倍。因为密度高,硬度就高,防护力也就强。安装了贫铀装甲的M1A1坦克,其装甲防护力提升到M1的两倍以上。它抵抗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能力相当于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抵抗空芯装药破甲弹能力相当于13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
  贫铀装甲是1988年由美国发明,它的用途就是用在M1A1坦克及其改进型M1A2上。这一研究成果,是20世纪80&90年代坦克装甲技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进展之一。M1A1坦克安装贫铀装甲的部位,是车体前部和炮塔的两层钢板之间。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派出大量M1A1式坦克参战,没有一辆被击毁。不仅伊拉克的苏制T-72坦克发射的125毫米炮弹未能击穿M1A1坦克的贫铀装甲,而且在几起误伤事故中,友军坦克发射的120毫米贫铀穿甲弹,也不能把这种装甲击穿。实战证明,贫铀装甲是目前世界上防弹能力最强的复合装甲。
  贫铀合金的冶炼、热处理和装甲块的制造,是制造贫铀装甲的关键。美国对此技术高度保密,外界至今仍无从得知。
  至于它是否属于放射类物质,美国军方发言人介绍说:一辆坦克上的贫铀装甲大约重2-3吨,即使坦克乘员连续在这样的坦克上待3天,所受到的照射剂量也不如做一次X光透视所受到的照射剂量大。此外,人们利用贫铀装甲的这种特性,还研制了大威力的贫铀弹。
  4.水火不侵&&坦克的三防系统和消防、潜水装备
  近几十年来,随着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在战场的威胁越来越大,坦克逐渐普及了三防系统。坦克三防装置,是用以保护乘员和车内机件免受或减轻核、化学和生物武器的杀伤和破坏。
  三防装置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以后被大多数主战坦克所采用。由密封装置(密封组合件、自动关闭机构等)、滤毒通风装置和探测报警仪器等组成,通常分个人式和超压式两种。个人式三防装置,坦克乘员佩戴的防毒面具用导管与滤毒通风装置相连,空气被净化以后,再供乘员呼吸。超压式三防装置,乘员不必佩戴面具,滤毒通风装置将污染的空气净化后送入密闭的乘员室,并形成超压,阻止污染的空气从缝隙进入车内。现代坦克一般采用超压式三防装置,还备有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器材。探测报警仪器用以探测车外毒剂和放射性沾染的剂量,适时发出报警信号。为提高防核辐射,特别是提高防中子弹的能力,大部分坦克在乘员室装甲内壁衬有防护层,或在复合装甲中加入防辐射材料。除了三防装置以外,坦克还会装备消防灭火装置和潜水装置。
  一般的坦克在潜渡之前,一般要准备二三十分钟。潜水系统一般包括密封进排气窗用的布盖、进气筒、排气单向阀、航向仪、排水泵及呼吸救生器,主要依靠履带排水前进。另外,坦克不是潜艇,潜水距离一般有限,不超过一千米。
  第三节& 钢铁与火&&坦克的弹药
  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坦克弹药的改进也在提高与不断丰富,发展到现在主要有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榴弹等。不同的弹药,适用于不同的战斗用途。
  1.动力无限&&穿甲弹
  穿甲弹,又被称为动能弹,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装甲目标。其穿甲效能主要取决于弹丸本身的质量、硬度、密度和速度。穿甲弹经过了全口径尖头穿甲弹、全口径钝头穿甲弹、全口径被帽穿甲弹、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等阶段,发展到了目前的长杆式尾翼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它的弹芯材料从最初的高碳钢合金发展到钨合金乃至贫铀合金,它的初速由最初的仅800多米/秒提高到目前的超过1800米/秒。其穿甲厚度由最初的几十毫米,发展到目前的200毫米-600毫米,已被世界公认为对付复合装甲的最有效的炮弹。
  穿甲弹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它最初主要是用来对付覆有装甲的工事和舰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坦克以后,穿甲弹在与坦克的斗争中得到迅速发展。穿甲弹凭借坚硬的弹体来击穿装甲,是个&硬碰硬&的铁拳头。普通穿甲弹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做弹体,头部采用不同的结构形状和不同的硬度分布,对轻型装甲的毁伤有较好的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重型坦克,相应地研制出碳化钨弹芯的次口径超速穿甲弹和用于锥膛炮发射的可变形穿甲弹。由于减轻了弹重,提高了初速,从而使穿甲威力大大提高。
  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了尾翼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穿甲威力得到大幅度提高。70年代后,这种弹采用密度为18克/立方厘米左右的钨合金和具有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贫铀合金做弹体,可击穿大倾角的装甲和复合装甲。
  2.内伤拳手&&破甲弹
  中国武侠小说中常有内家拳法高手,专门击伤人的内部器官,而不是造成外伤。在炮弹中也有一种专门造成内部伤害的弹种,叫做破甲弹。
  破甲弹是利用&聚能效应&(又称门罗效应或空心效应)原理制成的弹药,主要由弹体、空心装药、金属药形罩和起爆装置组成,大多采用电发引信。其破甲过程为:当弹药击中目标诱发装药爆炸时,炸药所产生的高能量集中在金属药形罩上,并在瞬间将其融化成为一股细长(直径3毫米-5毫米,长达数十厘米)、高速度(高达8千米/秒-10千米/秒)、高压力(100千米-200千米/秒)、高温度(1000℃以上)的金属射流。这种具有强大能量的金属射流瞬间穿透装甲后,继续高速前进,加上它所产生的喷溅作用,就会破坏坦克内的设备,杀伤乘员,并极易引燃油料及诱爆弹药,产生&二次杀伤效应&。破甲弹的优点:一是其破甲威力,与弹丸的速度及飞行的距离无关;二是在遇到具有很大倾斜角的装甲时,也能有效地破甲。其缺点:一是穿透装甲的孔径较小,对坦克的毁伤不如穿甲弹厉害;二是对复合装甲、反作用装甲、屏蔽装甲等特殊装甲,其威力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现代坦克炮的弹药中,破甲弹的配备率已经下降,如T-72坦克弹药基数为39发,但只配备5发破甲弹。
  3.隔山打牛&&碎甲弹
  碎甲弹同样以造成内部伤害出名。碎甲弹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英国研制成功的一种反坦克弹种。其结构特征为:较薄的弹体内包裹着较多的塑性炸药,短延期引信位于弹体的尾部,只能用线膛炮发射。其杀伤原理为:当碎甲弹命中目标时,受撞击力的作用,弹壳破碎后就会像狗皮膏药一样紧贴在装甲表面上,当引信引爆炸药后,所产生的冲击波以每平方厘米数十吨的应力作用于装甲上,从而会在装甲的内壁崩落一块数千克的破片和数十片小破片。这些高速崩落的破片,可杀伤车内乘员,损坏车内设备,从而使目标失去战斗能力。
  碎甲弹的优点有:一是其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爆炸威力大,一般可对1.3-1.5倍口径的均质装甲起到良好的破碎作用;二是碎甲效能与弹速及弹着角关系不大,甚至当装甲倾角较大时,更有利于塑性炸药的堆积;三是碎甲弹装药量较多,爆破威力较大,可以替代榴弹以对付各种工事和集群人员,因此配备碎甲弹的坦克一般不用再配备榴弹。
  碎甲弹的缺点在于:一是对付屏蔽装甲、复合装甲的能力有限;二是碎甲弹的直射距离比其他弹种近,通常为800米左右。
  4.烈焰开花&&榴弹
  榴弹又叫开花弹,历史悠久。最初的炮弹是实心的铁球,后来有人把空心的石头填满炸药,并安上信管,用大炮发射出去杀伤敌人。再往后逐渐演变成现在长圆柱形空心装药、主要用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弹种。
  榴弹是比较传统的弹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和冲击波来进行毁伤目标的弹种。坦克上通常装备的是杀伤爆破榴弹,它既有爆破作用,又有杀伤作用,用来摧毁野战阵地工事、杀伤敌方兵员和对付薄装甲目标。由于坦克滑膛炮不能发射靠旋转稳定的榴弹,因为没有膛线,所以配用长体式尾翼稳定破甲、杀伤两用弹。
  5.炮战新军&&炮射导弹
  所谓炮射导弹,就是在弹头装有末端制导系统,是一种用普通火炮发射后,能自动捕获目标并准确命中目标的炮弹。它又被人们叫做长&眼睛&的炮弹。坦克上配备炮射导弹的思路主要是想在现有坦克火炮的基础上增加坦克火力的射程;但目前缺乏实战中使用的实例。美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装备过配用&橡树棍&反坦克导弹的M60A2主战坦克和M551轻型坦克。法国也曾研制过炮射导弹,但是后来都放弃了这一做法。苏联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炮射导弹,迄今有AT-8、AT-10和AT-11三种坦克炮射导弹装备部队,是唯一大量使用炮射导弹的国家。另外,以色列在&梅卡瓦4型&坦克上也配备了LAHAT激光制导炮射导弹,用以打击3000米外的装甲目标。
  6.贻害万年&&贫铀弹
  上文提到过贫铀装甲,那贫铀弹有些什么特性呢?
  贫铀弹是弹芯用贫铀合金制成的炮弹或炸弹。贫铀弹是以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贫铀合金做弹芯,爆炸时能产生高温化学反应,可以用来摧毁坚固建筑物和攻击坦克。其主要成分是铀238,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对人体及自然生态环境危害极大。贫铀是核燃料的副产品,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被作为核废料,而用于核废料的管理费用是相当巨大的。因此各个生产核燃料的国家,都竭尽全力为贫铀的利用寻找出路。有不少国家将贫铀用于新弹药的研制,生产了贫铀弹。美国在贫铀的利用方面,最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国生产的M1A1坦克采用了贫轴装甲,大大提高了坦克防护能力。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使用了大量的贫铀穿甲弹。贫铀弹的威力非凡,尤其是当它击中坦克等装甲车辆之后,由于撞击能产生高温,从而引发铀燃烧,产生更高的温度,高温能使弹点着的装甲软化,这样穿甲弹能够破甲而入。同时,铀燃烧时产生的大量云雾状氧化铀尘埃,还会沾染坦克等装甲车辆的表面,形成放射性污染源,对敌人造成放射性杀伤。
  据估计,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了超过320吨贫铀弹。当时曾大出风头的&坦克杀手&A-10&雷电&攻击机,就靠使用贫铀弹摧毁了上千辆T-72坦克。战争结束以后,在伊拉克南部巴士拉等战地,辐射强度骤然增大,无端患病者特别是血液病和癌症患者急剧增多。紧接着,参战的多国部队特别是美军老兵中也出现了&海湾战争综合症&,患者的痛苦难以言表,给他们本人及家人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创伤,也引起人们对贫铀弹的关注。
  既然贫铀弹危害这么大,那为什么美军还在继续使用呢?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弹药的杀伤威力巨大;二是还有大量储备,包括在日、韩等国都储备有大量的贫铀弹;三是另有企图,即利用这种特殊武器将战争的伤害永久地留给对手,不仅让敌人在战时受创,也要令其在短时间内无法从战争中恢复元气,数十年、上百年地承受战争痛苦。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李志]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移动的战斗堡垒》第二章
坦克的武器装备及弹药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48a1换炮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