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时德军的小弟德军 罗马尼亚亚的武器基本上都是捷克造,自己的军工业不行吗?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史稿&br&第五章陷入困境的运动 第四节受迫害问题&img src=&/a0d64b65ba_b.pn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8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a0d64b65ba_r.png&&&img src=&/c6aba6b7f4a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8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6aba6b7f4a_r.png&&&img src=&/ba619f82457fc9ffaa678e4ee7885eb5_b.pn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ba619f82457fc9ffaa678e4ee7885eb5_r.png&&&img src=&/572bab5ba40c78713da5aeb09266d0ca_b.pn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8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572bab5ba40c78713da5aeb09266d0ca_r.png&&&img src=&/407c5144fee3daa034eb938_b.png&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407c5144fee3daa034eb938_r.png&&&img src=&/e8e667b60b2197abca2b4bc_b.pn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8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e8e667b60b2197abca2b4bc_r.png&&&img src=&/bd863fd2fe64eea396d14c_b.png&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bd863fd2fe64eea396d14c_r.png&&&img src=&/0ec7de611dbec6c7bdc94_b.pn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8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0ec7de611dbec6c7bdc94_r.png&&&img src=&/1e73be31ceec8a4a83efc5_b.png&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8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1e73be31ceec8a4a83efc5_r.png&&&img src=&/deeb3c51af01fe06ece6e1c989836bcd_b.jpg& data-rawwidth=&581& data-rawheight=&8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1& data-original=&/deeb3c51af01fe06ece6e1c989836bcd_r.jpg&&&img src=&/e4cdf3130e_b.pn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8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e4cdf3130e_r.png&&&img src=&/a520e40a5bdc2bc2b8cd28_b.pn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8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a520e40a5bdc2bc2b8cd28_r.png&&&img src=&/db6a6ac99dc2_b.png&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8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db6a6ac99dc2_r.png&&&img src=&/f8a21bdb73e6_b.pn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8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f8a21bdb73e6_r.png&&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史稿 第五章陷入困境的运动 第四节受迫害问题
&img src=&/50/v2-e7793db2eff3ecac249da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e7793db2eff3ecac249dab_r.jpg&&&p&大家好,今天我们故事的主题,是发生在三八线南侧的故事。&/p&&p&关于北朝鲜的政局变幻,在金正男遇刺的时候我已经写过了(尽管因为违反有关部门规定被删掉了)。而在朝鲜半岛的另一侧的韩国,自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它的政坛上发生的爱恨情仇,其实也相当精彩 —— 精彩程度远远超过纸牌屋里的故事。&/p&&hr&&p&1960年,自韩国宣布独立以来,一直在美国的扶植下担任韩国总统长达12年的李承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p&&img src=&/50/v2-ddd6e915e59339bacd6f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71&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1& data-original=&/50/v2-ddd6e915e59339bacd6f4_r.jpg&&&p&作为一名政治家,李承晚尽管缺乏军事能力,但在排除异己,打击政敌方面却是不遗余力。在通过丽水顺天事件清除党内左派、通过暗杀和冤狱的方式干掉了政敌金九、曹奉言之后,李承晚在连任路上的最后一块石头,就是在野党的总统候选人 —— 赵炳玉。&/p&&p&1960年2月,赵炳玉因为癌症客死美国,这对于李承晚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他可以毫不费力地拿下自己第四个任期。然而,为了确保自己在这届政权里的绝对地位,在副总统人选上,李承晚极力举荐了自己的同族李起鹏出任。同为全州李氏的他们,其关系远远不是正副总统那么简单:李承晚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将李起鹏的长子过继给自己,希望能够将全州李氏的血脉在韩国大总统的位置上延续下去。而李承晚极力要保证李起鹏担任副总统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已经80岁高龄的李承晚也有顾虑:万一自己一旦在这届任期里倒下,那么按照选举法,总统的位置将由副总统担任。出于这些原因,李承晚自然不愿意将这个位子拱手让给政敌。&/p&&p&所以这届大选的悬念,就在于李起鹏能够顺利当选副总统。&/p&&p&&br&&/p&&p&日,韩国大选如期进行。为了顺利拿到足够的选票,李承晚已经利用自己的势力,进行了很多安排。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幽灵票」。&/p&&p&所谓幽灵票,就是利用朝鲜战争之后的户籍制度尚不完整之际,在战后户籍登记中插入许多已经失踪、死亡的人口。当大选选举要进行时,这些并不存在的人口便成为了李承晚手中的选票。同时,由于当时韩国社会缺乏民主法治概念,因此很多人也乐意将选票「出售」。这样一来,李承晚一派早在投票之前,就已经掌握了约四成的选票。&/p&&p&在选举当天,在野的民主党便觉察到了投票现场气氛的异常:所有的投票点都被带着「支持李承晚」袖标的人团团包围着,每个前往投票的人都被要求出示自己的选票。于是在这一天下午15:00,民主党通过广播向民众们说明了这次选举中存在违法行为,要求民众们站出来维护选举的公正。&/p&&p&15:30,在投票截止前半个小时,李承晚以「选举现场可能有破坏分子」为名,指使军警包围了大部分投票点,强制提前截止了大选投票。而此时受到了民主党的鼓动,自发前往投票的民众还大多数在路上。&/p&&p&当晚的投票结果显示,有很多地区的李承晚/李起鹏一派的选举得票率超过了99% —— 这很显然是选票遭到操纵的结果。为了掩盖事实,李承晚的选举小组立即致电各个集票点,要求他们调低得票率。最终这次投票结果为:&/p&&p&李承晚得票:88.7%,弃权 11.3%,当选韩国总统。&/p&&p&副总统选票:李起鹏 76.8%,民主党张勉 17%。李起鹏当选副总统。&/p&&hr&&p&就在李承晚和李起鹏弹冠相庆,成功拿下了又一届任期的时候,民众们对于李承晚的自由党如此明目张胆地操纵选举,玩弄选民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而表达反对的最大的声音,来自于向往真正民主、反对专制的大学生们。&/p&&p&日,韩国首尔的高丽大学3500名学生,要求释放之前因为抗议政府操纵选举,而被捕的学生运动领袖们,在韩国国会前进行了静坐。在当晚返回校园的路上,学生们遭到了黑社会成员们的有组织的袭击,打伤学生100余名。事后证明,这些黑社会成员是受到了政府的指使和胁迫,而对学生们大打出手的。&/p&&p&4月19日早晨,首尔大学、延世大学、中央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三万多名大学生们,为了声援高丽大学而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游行活动。游行队伍来到了总统官邸所在的景武台(现在的青瓦台),包围了李承晚的总统官邸,要求李承晚和李起鹏辞职,重新进行选举。中午之后,有更多的高中生和市民主动加入了游行请愿的活动,最终聚集起了20万人之众。&/p&&p&负责防卫总统官邸的军警在鸣枪示警后,开始向游行队伍扫射,被激怒的民众们当即焚烧了途经各地的派出所,以及支持自由党的首尔日报社。在与军警的冲突中,有183名民众丧生,6259名民众受伤。&/p&&p&当晚17时,李承晚通过广播向全国宣布,首尔、大邱、釜山、光州四个城市正式进入戒严状态,并要求军队对违背戒严令上街的民众格杀勿论。然而,军队并未执行格杀令。&/p&&p&各大城市进行的游行一直进行到一周后的4月26日。4月27日,李承晚正式向国会提出辞职,结束了他12年的独裁统治。&/p&&p&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开始。&/p&&hr&&p&被迫辞职后的李承晚,躲在私邸家中闭门不出,直到一个月后的日,他与小自己25岁的夫人一起出逃夏威夷,至死再也没能踏上朝鲜半岛的土地。&/p&&p&而他的心腹李起鹏,则在4月27日晚上就带着全家躲进了总统府的秘书办公室,以躲避游行民众们的搜查。4月28日中午,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来到了地下室。长子李康石(也是李承晚的养子)按照他的命令,用手枪打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弟弟,之后举枪自杀。&/p&&p&其他参与操纵选举的官员,大部分遭到了群众们的追责。由陆军参谋总长宋尧赞出面,对多名内阁成员和自由党干部进行了逮捕,并对下令向游行民众开枪的内务长官崔仁圭、大总统警卫队长郭永周判处了死刑。&/p&&p&就这样,朝鲜半岛南部的第一个独裁政府 —— 李承晚政府,随着总统李承晚的出逃和副总统李起鹏的自杀,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之中。&/p&&p&在李起鹏的自杀之后,韩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真空期。韩国政府代总统暂时由当时的外交部长许政担任,并于日颁布的新宪法,改总统制为议会制,成立了韩国第二共和国。&/p&&img src=&/50/v2-4ebe44bd7f5d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3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p&许政来自釜山的一个商人家庭,年轻时流亡中国、法国和美国,与李承晚、李起鹏从青年时代就是亲密的朋友。在他接替韩国政权之后,表面上是向着民主政府的方向迈进,然而私底下,许政却在一直努力希望将李承晚请回韩国,重新由李承晚主政。他的这一做法,首先便引起了军方的不满:由于在4.19事件中,军方拒不执行李承晚下达的格杀勿论的命令,因此很多军部高层都担心一旦李承晚返回韩国主政,必然会对他们采取报复性的措施。&/p&&p&另一方面,在李承晚政府倒台后,议会便被其政敌民主党所控制。然而,缺乏执政经验的民主党却无法担起国民经济恢复的责任,反而将重心放在了党内的人事争斗上。与此同时,受到民主化浪潮的影响,大量的学生组织开始公开活动,宣扬「南北和解」,希望能够与北朝鲜和平对话以解决半岛问题。&/p&&p&最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的势力是谁?无疑是军方。&/p&&p&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由于受到了之前战争中初期节节败退的经验的打击,韩国军方一直极力主张保有大量军力,以对抗从北方随时可能袭来的朝鲜人民军。因此,随着军事力量的蓄积,韩国军方的机构变得越来越庞大。而对此深表不满的,就是军中的年轻中下层军官。对他们来说,如果不开战,那么军旅生涯的升迁就会遥遥无期;而如果民众通过和平对话的手段解决了南北分裂的问题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大幅的裁军,自己在军队中的生涯恐怕也就随之结束。&/p&&hr&&p&两名韩国陆军的青年军官,金钟泌和朴正熙,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向了历史的舞台。&/p&&img src=&/50/v2-e94edf268bfacfb0e5e28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e94edf268bfacfb0e5e28b_r.jpg&&&p&朴正熙,出生于1917年,时年44岁,军衔少将,担任韩国陆军第二军副司令官。他的早年经历要比金钟泌复杂得多。鉴于他是这个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在这里好好介绍一下他的生平。&/p&&p&出生于大韩帝国末期的一个武官家庭,朴正熙从小接受了相对良好的教育。父亲朴成彬膝下有6子2女,朴正熙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在他出生时,韩国已经被强制并入日本版图,因此朴正熙还有一个日本名字:高木正雄。&/p&&p&自幼接受了日本化教育的他,从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后,自愿加入了满洲国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满洲国军第八团担任团副,参与过多次与八路军和东北抗联的战斗。在日本战败后,日,他掩盖了自己为日本势力工作的背景,秘密潜入北京,加入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摇身一变成为了大韩民国国民警卫队的一员。在返回韩国后不久,朴正熙却面临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死亡考验。&/p&&p&日,南朝鲜宣布大韩民国建国。为了与此向对抗,北朝鲜在9月9日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个月以后,日,在韩国的部分向往共产主义的军人发动了叛乱,40名信仰共产主义的士兵夺取了武器库后,纠集了营地内2000名士兵进行了武装起义,并在之后的几天内攻占了朝鲜半岛南部的丽水郡、顺天郡。周边部队也响应了这些士兵的起义号召,加入了起义军,使总势达到了接近3000人的水平。&/p&&p&为了平息态势,李承晚命令出动10个营的正规军,与起义军队展开了激战。10月27日,起义军在丽水邑被政府军彻底击溃。之后政府军在丽水邑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将几千名可能参与了叛乱的市民进行逮捕,之后在丽水邑小学的操场上进行屠杀,尸体在校园中堆成了山。事件的总死亡人数为2976人,失踪887人。参与事件策划的152名军人全部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事后李承晚为了彻底清洗军队中的共产主义分子,展开了大规模的肃军行动,大约十分之一的韩国军人遭到逮捕,并处以无期徒刑或死刑。&/p&&p&这就是在韩国二战后著名的「丽水顺天事件」。&/p&&hr&&p&肃军行动也迅速开展到了朴正熙所在的朝鲜警备士官学校。日,肃军行动调查小组将正在课堂里上课的朴正熙叫到了办公室里。&/p&&p&「报上你的姓名,职务,出生地和出生日期。」一名军官冷冷地对站在面前的朴正熙说。&/p&&p&朴正熙立即立正站好,目视前方,大声地答道:「报告长官,朴正熙,士官学校第2期学生,日,出生于庆尚北道善山郡龟尾!」&/p&&p&「朴正熙!」&/p&&p&「是!」&/p&&p&「你对军队隐瞒的事情看来很多嘛,一条条来坦白吧。」那名军官脸上似乎浮着一层轻蔑的微笑。&/p&&p&朴正熙清了清嗓子,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是!我在光复前曾就读于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受到过日本侵略者的军事教育。然而我没有在国内服役,也没有镇压过光复运动。这件事情我没有在履历书上进行说明,请求组织考虑到我一贯的爱国表现,给予从轻发落。」&/p&&p&「哦?」坐在桌前的军官挑了下眉毛,而他身边那名年轻而不苟言笑的年轻士官却重重地拍下了桌子,厉声道:「不要给我们装傻!你以为只有你接受过日军的教育吗?现今军中的军官们有多少出自占领时期的军队,你不会不清楚!你以为只是因为这种小事我们就会找到你吗?继续交待问题!」&/p&&p&朴正熙稍微皱了下眉,他在回想自己还有什么黑历史是触及了军中的禁忌,然而思前想后,他并想不到有自己什么把柄。捏在面前这两名气势汹汹的调查组成员手里。于是他再次打了个立正,朗声说道:「报告长官,没有要交待的了!」&/p&&p&年轻士官站起身来,走过办公桌,来到朴正熙的面前,双眼死死地盯紧了他的脸。&/p&&p&「真的没有了吗?」&/p&&p&朴正熙再次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p&&p&年轻士官一个耳光就抽在了朴正熙的脸上,破口大骂:「你这个狗崽子!死到临头了还在嘴硬?你的哥哥是怎么回事?」&/p&&p&朴正熙被这个耳光打得一时懵住了,然而听到了「哥哥」这个词,他头上迅速渗出了冷汗。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我的三哥呢... 他眼前一阵阵发黑。朴正熙万万没有想到,军队的调查竟然进行得如此深入。&/p&&p&原来,事情出在朴正熙的三哥朴相熙身上。朴相熙比朴正熙大12岁,在30年代便投身反抗日本殖民的独立运动。40年代初,他与朝鲜中央日报社的社长吕运亨相识,并受他影响加入了左翼思想的朝鲜建国准备委员会。日,在韩国大邱爆发了抗议美军占领暴行的游行运动,在维持秩序中,南朝鲜警察对市民开枪并打死打伤多人,由此在南朝鲜全境爆发了230万人参加的大暴动。而作为这次十一暴动的领导者,朴相熙恰巧是被警察射杀的一员。&/p&&p&朴相熙死后,吕运亨所领导的南朝鲜劳动党(共产党)慰问了朴家,并主动承办了朴相熙的葬礼。在这之后,朴家便常常受到吕运亨的照顾,朴正熙也被发展为党员之一。由于有吕运亨的提携,他很快认识了很多左翼人士。然而在朴正熙看来,这其实只是家族之间的交往而已。&/p&&p&日,吕运亨被白衣社特务韩智根于首尔暗杀,之后朴正熙便减少了与相关左翼人士的往来。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却会因为这种事情被肃军行动组盯上。&/p&&p&朴正熙狼狈地站在办公桌前,他脑子里一团乱麻,令他感到恐惧的不是气势汹汹的这两名调查组军官,而是他完全不知道对方对自己的交际圈掌握到了什么地步。他低声下气地回答着两个人连珠炮似的问话,巨大的压力让他的思考几乎停止。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名军官同时停止了问话,他们抬起头,望着眼前面如土色的朴正熙,得意地把笔往审讯记录上一扔,将本子转向朴正熙,对他说:&/p&&p&「签个字吧。」&/p&&p&朴正熙走上前去,他根本无心去看那些记在笔录中的内容,内心的忐忑让他喉咙像是被紧紧勒住了一样。按照一名军官的指示,他在笔录的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就被两名宪兵押走,直接关入了首尔的西大门监狱。&/p&&p&军事法庭并没有让朴正熙煎熬太久,一个月后的12月10日,朴正熙迎来了开庭。在军事法庭上,法官并没有给朴正熙任何的辩解机会,也没有给他指派律师,只是拿着笔录对他问道:&/p&&p&「这些事情都是真的吗?笔录确实是你的坦白吗?」&/p&&p&「是的,法官大人。不过...」朴正熙想为自己争取最后的一次辩护。但是法官却不耐烦地摇摇手打断了他。&/p&&p&「根据新颁布的国家保安法,朴正熙,你因参与反国家活动,威胁到国家的安全,被判有罪,依法判处死刑。审判完毕。」&/p&&p&法官说完简单的几句话,敲响了面前的法槌。两名宪兵走上前来,将在被告席上呆若木鸡的朴正熙拖走。&/p&&p&当然,如果朴正熙在这时便伏法的话,显然之后韩国的政坛将少了很多精彩。&/p&&hr&&p&被关入西大门监狱的死刑囚室的朴正熙,脑子中想到的只有一件事:「我要活下去。」他开始在头脑中构想能够将自己拯救出来的,从自己在军中的交际圈中一个个地进行着筛选。很多同僚都在这一时期遭到了审问或是拘捕,而侥幸逃过一劫的人们也恐怕并不愿跟他这个已经被判了死刑的「赤化细胞」产生纠葛。他在狱中苦苦思索了几天,突然想到了一个名字:&/p&&p&「白善烨」&/p&&img src=&/50/v2-710d86e05d1b1777e42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21& data-rawheight=&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1&&&p&白善烨与朴正熙的相识,是在伪满洲国长春的陆军军官学校里。朴正熙比白善烨大一级,在学校里也是白善烨的学长。在学校里,朴正熙、白善烨和丁一权三人,因为都来自韩国,因此关系格外要好。朴正熙锒铛入狱的当口,他的这两名兄弟的境遇却比他强得多:丁一权已经出任南朝鲜国防警备队总参谋长,而白善烨也当上了国防部情报局局长,直接负责肃军运动的执行。&/p&&p&朴正熙想尽办法贿赂了看管他的士兵,为他搞来了纸和笔。他连夜写好了一封给白善烨的亲笔信,并偷偷塞给了前来探视他的家人。白善烨接到信后,通过副官向朴正熙转达了他的意思:因为眼下风声很紧,他直接出面干预的话,恐怕会给别人留下话柄;如果朴正熙可以「主动交待重大事实」的话,那么他就可以从中运作,想办法将死刑免除。&/p&&p&得到了白善烨的答复后,朴正熙横下一条心,在狱中主动要求交待更多事实。第二天,他接到了提审的通知。&/p&&p&负责审讯朴正熙的军官,面对滔滔不绝的朴正熙,心中似乎充满了疑惑:这个人莫不是因为被判了死刑,导致精神不正常了?朴正熙一连串地背出了几十个人名,几乎将他见过、认识的劳动党成员说了个遍,甚至连住址、职业和家人都和盘托出。在这次提审中,朴正熙索性孤注一掷,把他知道的所有与左翼活动相关的事情,都联系到了自己认识的这些共产党人身上,包括策动暴乱、组织罢工、破坏治安、为北朝鲜进行间谍活动、密谋暗杀政府要人等等。而这些证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他凭空想象臆测甚至是编造的。&/p&&p&然而军部正是需要这样的一份材料。&/p&&p&在朴正熙的揭发下,劳动党在朴正熙家乡的组织几乎被捣毁,所有曾经帮助过他家的劳动党员全部被逮捕处以极刑。而朴正熙则因为「检举有功」,在白善烨的授意下免除了死刑,改判剥夺军中职位,派去干了个文职工作:「陆军情报处对北韩班状况室室长」。&/p&&p&死里逃生的朴正熙,对自己被捕一事感到深深的耻辱。这件事对他的触动,让他从被释放的一刻起,便成为了一个坚决的反共主义者。&/p&&p&而与他同期的人们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1949年一年之内,有将近12万的军人和民众遭到检举,其中半数以上被处以长期监禁、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在李承晚的独裁铁腕之下生存,让朴正熙遭遇到了死亡的威胁之外,更让他看到了用死亡当作工具,去威胁他人的效果。&/p&&p&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方人才紧缺,朴正熙顺利回到了军队中出任少校,并升任作战教育局副局长,陆军情报学校校长。自此之后,高举反共大旗的他在军中平步青云,1959年被授予准将军衔。&/p&&p&而三哥朴相熙留下的长女朴荣玉,也在朴正熙的牵线搭桥下,嫁给了刚刚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自己的得意门生,金钟泌。&/p&&img src=&/50/v2-048cbc42c9ac20961af4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13& data-rawheight=&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3&&&p&金钟泌,1926年出生于忠清南道扶余郡。他年轻时留学日本,在日本战败前返回韩国,进入首尔大学读书。毕业之后他以大学生的身份直接进入了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朴正熙的举荐下,来到了陆军本部的情报局,担任作战情报课北韩班长。而这里正是朴正熙在受到肃军行动打压后,重新站起来的地方。朝鲜战争爆发后的1951年,他升任作战情报课课长,此后一直在情报战线工作,是一名非常懂得审时度势的青年军官。&/p&&p&与朴家达成联姻后,金钟泌便认清了自己的仕途,必定要在朴正熙的羽翼下才能生存,因此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都扮演着朴正熙的「影子」,为朴正熙去处理那些不便出面解决的事情。而他所蕴含的政治能量,也要等到朴正熙死后,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p&&hr&&p&故事的时间线再次回到1961年。&/p&&p&施行独裁恐怖统治的李承晚倒台后,朴正熙可以说是松了一口气:几乎丧命在李承晚手中的他,感觉笼罩在自己头上的乌云终于少了一块。然而,此时的朴正熙,在一片混乱的韩国民主党政权中,似乎看到了一线不曾看到过的希望:云上面的那片天空,似乎从未离他这么近过。&/p&&p&是的,曾经被人踩在脚下,关在死囚中的这个男人,此刻想要成为那个他曾经最惧怕,最憎恨的人。李承晚给他留下的记忆,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之外,还有对至高权力的无限渴望 —— 对他来说,也许这就是逃离死亡的最好方法吧。&/p&&p&说来讽刺,朴正熙最终的死,也恰恰是源自于手中的至高权力。然而此时,他尚不知道拥有这样的权力是什么滋味,更不知道一旦爬上这个铁王座,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p&&p&五一六军事政变,便在这种氛围下,无声无息地悄悄开始了。&/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
大家好,今天我们故事的主题,是发生在三八线南侧的故事。关于北朝鲜的政局变幻,在金正男遇刺的时候我已经写过了(尽管因为违反有关部门规定被删掉了)。而在朝鲜半岛的另一侧的韩国,自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它的政坛上发生的爱恨情仇,其实也相当精彩 —— …
&p&在日的4.19革命发生之后,韩国的独裁者李承晚终于被赶下了台。然而,他的离去并未让韩国民众的日子变得好过。&/p&&p&当年6月29日,韩国重新进行了大选。因为之前操纵选举的丑闻,曾经由李承晚所率领的自由党在选举中遭到了惨败,选票一边倒地全部投向了民主党。在众议院中,曾经的第一大党自由党,仅剩下了2个席位。依据选举结果,民主党人尹潽善出任总统,同为民主党人的张勉出任首相。&/p&&p&尽管政府总统和首相的位置都由民主党人包揽,然而这个政权却并不想民众们想象得那样团结。尽管刚刚战胜了独裁者,赢得了大选的胜利,但缺乏执政经验的民主党却迅速发生了分裂和对立。以总统尹潽善为首的旧派民主党,与以首相张勉为领导的新派民主党,此刻对于如何分配权力,开始了明争暗夺。&/p&&img data-rawheight=&480& src=&/50/v2-b9aef2c43aa769ab917bc_b.jpg& data-rawwidth=&3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0&&&p&尹潽善,1897年出生于忠清南道牙山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间家里就将他送去中国上海和欧美等国留学。1945年日本战败后,占领朝鲜半岛的美军任命他为农商局高级顾问,并在之后参与了1948年开始的议员选举。可以说,尹潽善是一个典型的官僚出身政治家。&/p&&p&在李承晚倒台之后,尹潽善能够出任新政府的总统,除了他资格最老之外,与他长期在党内扮演的「老好人」角色也有关系。野心勃勃的新派民主党人尽管把总统的位子让给了尹潽善,但是在议会制的政体之下,首相这个手握实权的职位,还是被新派紧紧攥在手中的。&/p&&img data-rawheight=&500& src=&/50/v2-5fc68df1e9_b.jpg& data-rawwidth=&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p&新派民主党人的领袖张勉,是一个锋芒毕露的民主主义者。在美国军管期,他曾出任临时政府驻美国大使,并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在李承晚的力邀下担任了政府副首相的职务。然而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由于李承晚的独裁政策,他与李承晚的关系逐渐破裂。&/p&&p&在1956年参加选举时,他因为旗帜鲜明地反对李承晚的独裁政治,获得了大量民众的选票,当选为该届政府的副总统,与李承晚共同执政。然而,在当上了副总统之后,他与李承晚的对立仍然没有消除。半年之后,李承晚策划了一起针对他的暗杀。尽管暗杀没有成功,但也可以充分说明李承晚将他视为眼中钉的态度。&/p&&p&张勉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同时也是金大中的教父。至于金大中,我会在后面多次提到他。&/p&&p&1960年,就任韩国第二共和国首相之后,张勉也丝毫没有在锋芒上让步。他在人事安排和政府部委调整上,多次将旧派民主党人排挤在外。而这也就引发了他与总统尹潽善的对立。&/p&&p&政府首脑间的对立,对于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重的。在1960年下半年至1961年上半年,由于新政府缺乏对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领导能力,大米的价格飙升了60%,同时社会失业率达到了23%左右。&/p&&p&民主党的这种乱政行为,不仅使曾经支持他们的民众感到失望,也让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一些人看到了希望。&/p&&hr&&p&当时的韩国军队中,军官依据出身学校不同,分成了三派势力。&/p&&p&三派中最大的一派势力,毕业于「大韩民国陆军士官学校」。这派人数众多,但由于韩国陆军士官学校建校较晚,所以毕业于此的大多数毕业生仍然还是中下层军官,也就是所谓的「少壮派」。朴正熙的亲信兼侄女婿金钟泌,就是这一派中的领袖人物之一。&/p&&p&三派中地位最高的一派,毕业于「大日本帝国陆军士官学校」。这批毕业生普遍在日本占领时期,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而被派往日本留学。这一派别的人数最少,然而在军中的地位最高。毕业生中有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韩国陆军总参谋长丁一权,以及朴正熙。&/p&&p&三派中居于中间地位的,是毕业于「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的一批军官。由于地理位置较近的原因,在二战之前有大量的朝鲜半岛的留学生来到这里学习。这一派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在之前救过朴正熙一命的白善烨。&/p&&p&对这三派来说,朴正熙的身份都相当特殊:他先后毕业于满洲陆军学校和日本陆军学校,所以在中上层军官中都具有自己的关系网;同时,他参与了韩国陆军学校的建设,并且在学校中担任过情报课程的教官,因此在韩国军队的少壮派中也具有一定的威望。因此,三派军人对朴正熙的关系都相当亲密。&/p&&p&而朴正熙自己也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尽管他在李承晚政权时期遭到了各种打压,但是借着朝鲜战争的机会,他成功地回到了军中的核心团体中来,并且拿到了准将的军衔。尽管与自己同期中的佼佼者相比,他的地位还不够高(丁一权于1957年被划为预备役,军衔为大将),但这也帮助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中下层军官,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p&&hr&&p&对于中下层军官们来说,朝鲜战争结束后的日子并不好过。&/p&&p&在战争中,军人的升迁机会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朝鲜战来说,由于韩国军队在当时刚刚建立,职业军人的年龄普遍偏低。在作战中,很多只有30来岁的军官便由于战功,被晋升为校级军官甚至更高。然而一旦到了和平时期,军队中的晋升机会就会迅速减少。&/p&&p&在当时的韩国来说,有相当多的政府高官的发达之路,都是从军队中晋升而来的。而如此高速的晋升机会鼓舞了很多年轻人,使他们投身军旅。这样一来,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韩国军队的规模却还在不断地扩大,至1960年年底,韩国正规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0万人之众。然而随着南北对抗的降温,军队中的中下层士官们的晋升机会也越来越少,要求进行军队人事改革、军官新老交替的呼声,也就在这些中下层士官中蔓延开来。这一切自然也没有逃过以情报工作见长的朴正熙的眼睛。&/p&&p&如何利用这些中下层士官们的急躁情绪,便成为了朴正熙起事的关键。&/p&&p&在1960年5月到1961年3月这段时间里,民主党政权的乱象,恰好给了朴正熙活动的空间。他一方面通过自己侄女婿金钟泌的关系,拉拢了一批中下层年轻军官。同时又从自己在满洲陆军学校的关系网中,笼络到了几名手中握有军权的校级军官,开始半公开地联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联络了几名军部高官。朴正熙给他们提出的条件是,由这些高官出面支持青年军官们的军事政变,在政变成功之后,就会给他们在政府中安排更高的地位。&/p&&p&由于碍于自己在公众前的形象和地位,大部分的军部高官都拒绝参与朴正熙准备策划的政变。然而,他们也惧怕青年军官们一旦举行政变,会对他们采取报复行动。所以这些军部高官们尽管回绝了政变派的提议,但仍然同意为他们的行动进行保密。就这样,朴正熙几乎在完全没有走漏风声的情况下,便对军中自己的支持派和反对派进行了一次摸底。&/p&&p&日晚,朴正熙通过金钟泌,将几名驻防于首尔的青年军官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在这里,他提出了一个隐蔽而又恶毒的政变方案:&/p&&p&几天后的4月19日,恰逢4.19革命的一周年,很多当时参加了民主抗议游行的群众组织将会上街庆祝。朴正熙已经通过地下渠道,联络了一批黑社会分子,要求他们在当天可能举行的群众集会游行中寻衅滋事,借机在街上进行放火、抢劫等暴力活动。这样一来,参加游行集会的群众就会发生骚乱。而此时,朴正熙便会命令驻防的各支部队以维持秩序、清剿暴徒的名义进城,&/p&&p&等到军队进城之后,那些参与破坏活动的黑社会分子会主动向军队自首,并主动供述出民主党的几名议员的名字。这样一来,军队就有进一步的借口,对民主党的议员们进行逮捕。之后朴正熙会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利用军队来接管政府。&/p&&p&这一计划不仅可以为朴正熙的军事政变提供正当的理由,更可以直接抹黑民主党政权,不可谓不毒辣。然而,如果要执行这一计划,朴正熙却缺少了必要的一环:他必须得到韩国陆军第二军的支持。&/p&&hr&&p&韩国陆军第二军,其职责为守卫首都首尔以及三八线之外的后方地区。在朴正熙的政变计划中,尽管他可以通过少数军队的驻扎控制首尔,然而如果第二军站起来平叛的话,大量守备在其他城市地区的军队将会包围首尔,届时政变将会必然失败。因此,朴正熙必须稳住第二军,才是政变成功的关键。&/p&&img data-rawheight=&650& src=&/50/v2-99a6bd591c81e8a32c244b66d0c1e159_b.jpg& data-rawwidth=&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50/v2-99a6bd591c81e8a32c244b66d0c1e159_r.jpg&&&p&第二军的司令官是张都瑛大将,他出身于东洋大学,与军部的三大派别没有交集。而且张都瑛在4.19革命之后,受到了首相张勉的重用,被委任为陆军总参谋长。为了游说张都瑛的参与,朴正熙派出了曾为张都瑛的部下,已经确认参加政变的李钟泰大校。&/p&&p&然而,李钟泰对张都瑛的游说无功而返 —— 在听完了李钟泰的劝说之后,张都瑛直接拒绝了政变一派的提议。朴正熙并不死心,亲自登门拜访,并向张都瑛说明了政变的全部策划,希望能够用政变一定能成功的结论,来说动张都瑛的参与。在这次会面后,张都瑛尽管还是拒绝了直接参与政变,但他向朴正熙保证,一定会对他的计划进行保密,第二军也会在政变中采取中立态度。&/p&&p&朴正熙离开后,张都瑛陷入了沉思。确实,他对民主党政权存在着各种不满,自己的部下们也常常抱怨新政府的失职。然而,作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他也并不愿看到民众们在这次即将到来的政变中陷入朴正熙的计划,白白流血牺牲。&/p&&p&更重要的是,在张都瑛的手中有一份来自国防部的秘密名单。根据这份名单,朴正熙已经被列入了陆军下一批的裁军计划中,5月底他就会被划归预备役。如果他可以将朴正熙等人的政变计划推延几周,那么届时朴正熙将从军队核心中被排斥出去,政变的可能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p&&p&在苦苦思索了一天之后,张都瑛拿起电话,让秘书将几名民主派的头面人物,当晚秘密约到自己的家中。当晚,张都瑛在家中向这几名民主运动的领袖们询问了4.19当天,是否会进行庆祝游行活动。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张都瑛坚决地命令他们取消一切既定活动。尽管他并没有向这些活动家们说明取消原因,但他坚定的口吻,让在场的人们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于是,原本预定于4.19日举行胜利庆祝游行的各民主组织,都在当晚紧急进行了通知,取消当天的一切活动。&/p&&p&将这些民主运动家们送走之后,张都瑛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愁眉不展。尽管他阻止了一次可能到来的流血冲突事件,但只要政变派没有达到目的,这样的事情恐怕还会不断地被策划出来吧。&/p&&p&张都瑛不禁为自己和韩国的未来,开始深深地担忧。&/p&&hr&&p&另一方面,认为政变的成功已经十拿九稳的朴正熙一派,随着4月19日的临近,活动也开始越来越频繁。他们开始尝试游说一些政府官员,希望这些人能够在政变发生时站到军队一方来,给政变增加更多的筹码。对于朴正熙即将被划入预备役一事,因为是军队组织的高级机密,政变一派并不知情。&/p&&p&4月19日这一天无声无息地到来了。原本准备放手大干一场的少壮派军官们,发现当天首尔的街头风平浪静,并没有一丝可能出现游行的迹象。朴正熙紧张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着从街上传来的线报。然而,这一天直到接近傍晚,他也没有收到任何群众开始游行的消息。失望和恐惧逐渐笼罩了策划政变的这一伙人 —— 失望是来自于长达一年时间的策划完全泡汤,而恐惧则是因为他们在策划政变的过程中,已经向许多人做出了承诺,答应他们会在新政府中给他们安排更高的地位。如果政变不能施行的话,那么原本争取来的支持,将立刻变为对他们这些政变派的质疑和诘问。&/p&&p&4月19日深夜,朴正熙把自己的亲信幕僚们都召集到自己的办公室中,向他们宣布了政变延期的消息。根据朴正熙的计划,原本定于4月19日的政变活动被改为了5月12日。政变一派立即将这一决定通知了原定参加政变的各个营部。在朴正熙的拼命游说下,来自政界、财界的大人物们勉强接受了他们提出的延期政变的决定。&/p&&p&对朴正熙来说,5月12日就是自己的最后通牒。如果不能顺利政变的话,他不光会面临被划入预备役的结果,甚至可能会众叛亲离,被军队内部的高官以叛国罪逮捕处决。&/p&&p&5月9日,张勉从一份国防部的报告中,突然发现了一份奇怪的简报。其内容是:&/p&&p&「通知各作战单位,准备于5月11日当晚紧急召集各营队士官,彻夜待命,12日实施全城戒严。」&/p&&p&对这一简报内容感到十分不解的张勉,立即找来了陆军总参谋长张都瑛,要求他解释一下这份简报的内容。在看到这张纸后,张都瑛立即明白了:自己的秘书在整理汇报资料时,将这份来自于政变派的简报混在了其他报告中,不小心交到了首相办公室。&/p&&p&以张都瑛对政变派和首相张勉的了解,他知道如果此时将政变派的计划向张勉坦白的话,性格刚烈的张勉肯定会立即怒不可遏,要求出动警察部队对参与政变的人物进行抓捕;然而,以朴正熙为首的政变一派,此时想必已经做好了更加充分的准备。一旦首相要求抓捕政变派,反而有可能促使政变的军人们提前动手,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于是张都瑛只好谎称说,这是参谋部制定的一份军事演习中的假想内容,应该是在呈交文件时搞错了。张勉对张都瑛的这一解释并不完全相信,他要求军部立即开始展开对朴正熙等人的调查,搞清是否存在政变的图谋。&/p&&p&张都瑛将这一消息转告给了朴正熙,并以「政变计划已经泄露」为由,希望他放弃政变企图。收到了通知的朴正熙,立即着手准备继续延期政变。然而,此时一些最初支持政变的青年军官已经开始表示出对政变指挥部的不满,认为政变的领导人缺乏决策力。在这样骑虎难下的状况下,朴正熙为了稳定住青年军官们的军心,只好同意将政变推延的时间尽量缩短,改在5月16日深夜进行,&/p&&hr&&p&在惴惴不安的等待之中,5月16日凌晨2点,朴正熙的办公室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尽管已经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但准备参加政变的各支部队负责人都聚集于此,演练着即将于十几个小时之后施行的政变计划。电话的另一端,是朴正熙安插在首相办公室里的眼线。&/p&&p&「朴长官!首相已经得悉了你们准备政变的消息,刚刚对警察总监下达了命令,要对你们进行紧急抓捕!」&/p&&p&朴正熙的心猛地收紧了。他放下电话回到会议桌旁,没有多想,立即对屋里的军官们下达了指令:「改变计划,政变于一小时后的凌晨三点整开始!」&/p&&p&这一变故对于等待在会议室中的军官们,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震惊。对他们来说,其实担心的并不是政变的提前进行,而是朴正熙在这紧要关头再次退缩。于是青年军官们个个摩拳擦掌,离开了朴正熙的办公室,驱车返回首尔各处的驻地。&/p&&p&朴正熙来到了第六军司令部,这里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的政变指挥部。在这里,朴正熙对聚集在他面前的一千多名士兵发表了政变讲话:&/p&&p&「年轻的同志们,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希望民主党政府能够将国家带入正轨。然而无论是总统还是首相,都深陷于腐败和党争之中,国家的统一毫无希望,社会安全岌岌可危。因此,我希望各位能够跟我一起挺身而出,用最小的牺牲来挽救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用革命来建立一个崭新的爱国政权吧!」&/p&&p&朴正熙的讲话得到了渴望变革的少壮派军官们的响应,几支部队迅速集结完毕,向作战目标进发。首相张勉派来进行抓捕的警察部队,在第六军司令部外遭到了正规军的猛烈抵抗,无法前进半步。而另一支二百人的队伍来到了陆军参谋总长张都瑛的寓所外,向他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他支持政变行动,否则将对他就地处决。张都瑛选择了屈服。&/p&&p&前往青瓦台总统官邸的一支部队,在汉江大桥上与宪兵部队发生了正面交火。但宪兵部队寡不敌众,战斗进行了不到一小时就被迫投降。其余各支部队分别控制了国会大厦、广播电台、报社和各大交通枢纽。&/p&&p&凌晨4点40分,首尔的各个重要战略设施均已被政变军队控制。凌晨5点整,朴正熙来到了韩国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宣布了政变成功的消息。&/p&&blockquote&「告全体国民:&br&&br&自1960年5月以来,民主党政府一意孤行,疏于国政。为了避免发生更多的冲突,军队已经一忍再忍。今天凌晨,军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突袭,控制了政府的全部部门。我军进行这次别无选择的行动,其原因是:&br&&br&我们认为不能把国家的未来,和民众的幸福交于这些贪污腐化的政客手中;&br&我们相信在目前这样的危急关头,只有使用强制手段,才能够挽救我们的国家。&br&&br&因此,我们宣布从即日起,成立军事革命委员会,对全国暂时施行军管。待局势稳定后,我们会还政于民,让社会走上正轨。」&/blockquote&&p&为了掩盖自己发动政变的真相,朴正熙强迫张都瑛出面,接受了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委员长职务,自己出任副委员长。在5月16日上午,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四项公告:&/p&&ol&&li&全国实施戒严令,未经许可民众不得随意上街,违者格杀勿论;&/li&&li&即日起禁止一切在室内进行的集会活动;一切出版物和广播,都必须经过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审批后,方可公布;&/li&&li&共和国政权宣布解散,逮捕所有国务委员和内阁成员;所有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活动一概禁止;&/li&&li&国家机构的一切机能,都由军事革命委员会进行。&/li&&/ol&&img data-rawheight=&447& src=&/50/v2-09bd57dfe1eebfcf08602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09bd57dfe1eebfcf08602_r.jpg&&&p&5月19日清晨,在各大媒体记者面前发表声明的 张都瑛(左)和 朴正熙(右)&/p&&p&在军方的胁迫之下,仓皇躲入一家修道院的张勉首相在两天后露面,宣布将政权移交给军事革命委员会。同时,在政变之后就被软禁在总统官邸内的尹潽善总统,也发表声明支持戒严令,并号召全国人民对军事革命进行支持。就这样,5.16政变终于以军方的胜利告终。&/p&&p&6月10日,为了在政变之后进一步控制民众的言论,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宣告成立。这是一个极其臭名昭著的组织,我们在之后会多次提到。巧合的是,尽管朴正熙为了排除异己,监视民众而一手建立了这个类似于「东厂」的机构,但到头来,他自己却死在了这个机构的手上。&/p&&hr&&p&5.16政变发生得如此突然,使与韩国关系颇深的美国大为震动。对美国来说,维持三八线的稳定,才是最符合政府利益的。因此在5月16日政变发生当天,驻韩美军司令长官马格鲁德(C. B. Magruder)当即宣布反对军事政变,并仍将拥护张勉的民选政府。当天中午,马格鲁德与驻韩美国大使马歇尔?格林(Marshall Green)访问了青瓦台。此时青瓦台已经被政变军队所控制,并将总统尹潽善软禁其中。见到来访的是美军司令官,政变军队不敢阻拦,只好将他们放了进去。&/p&&p&在青瓦台总统官邸里,马歇尔?格林劝说总统尹潽善发布总统令,命令军队镇压政变部队。而马格鲁德也站出来说,驻韩美军会全力支持政府军的行动,帮助清剿政变。然而,总统尹潽善此时退意已决,他摆摆手对两名来访者说,如果一旦对政变进行镇压,那么首尔将再成一片火海。经历过朝鲜战争的他,已经不愿再次看到这种场面了,至于新政府将如何统治国家,也与他没有关系。&/p&&p&在得到了民选总统尹潽善的答复之后,马格鲁德与马歇尔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青瓦台。在回到驻首尔美国大使馆后,马歇尔立即向华盛顿进行了报告。而当时的肯尼迪政府在得知此事之后,也保持了谨慎的观望态度。&/p&&p&5月18日,在首相张勉和总统尹潽善先后发表了支持政变,同意移交政权的通告之后,美国政府在第二天的5月19日对新成立的韩国军事革命委员会表示了支持。之后,美国国防部向韩国派出了特使梅洛里上将。在与朴正熙正式会面的商谈之后,美国与韩国的军人政权就反共、防止北方入侵等等问题取得了一致。军事革命委员会随即发布了「革命公约」:&/p&&ol&&li&重新建立反共体制&/li&&li&遵守联合国宪章,遵守国际间协定,加强与西方各国的联系&/li&&li&彻底清除腐败,重建清新社会&/li&&li&对处于绝望和饥饿之中的民众进行救济&/li&&li&为统一半岛,与共产主义斗争为目的进行国家建设&/li&&li&革命事业结束之后,将政权移交给清廉的新政治家&/li&&/ol&&hr&&p&在5.16政变之后,实际上被朴正熙所掌控的军事革命委员会,也对牵扯此事其中的人物们,进行了不同的安排:&/p&&p&金钟泌,在政变中作为青年士官的组织者,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政变之后被任命为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长官。军衔由中校提升为准将。&/p&&p&白善烨,之前在朴正熙身陷囹圄时对其有救命之恩,而这其实也是他被朴正熙所忌讳的原因之一。政变之前,他在金钟泌等年轻军官的逼迫之下辞去陆军参谋总长的职务,同月从军队退役。在5.16政变之后,他被委任为韩国驻法国兼其他西欧国家大使,被发配到了欧洲。&/p&&p&宋尧赞,在4.19革命中曾主持军法,处置了对游行群众们开枪的军官,因此在民众中有极高的声誉。5.16政变之后,朴正熙聘任他为国防部部长兼外交部部长。&/p&&p&张勉,在5.16政变中被推翻后,一直被军方软禁在家。日,韩国军政府制定了「政治活动净化法」,取消了所有被逮捕或宣布有罪的政治家的活动资格。依据这一法令,张勉的政治生涯便宣告结束。日,他在郁郁之中病死于韩国首尔。&/p&&p&尹潽善,在政变之后朴正熙初勉,要求他留任政府总统(当然这只是个徒有其表的职位)。在「政治活动净化法」颁布之后,他愤而辞职。之后于1963年,他成立了韩国民政党,参与了于日举办的政变后第一次总统选举,并惜败给了朴正熙。此后作为朴正熙的政敌,他一直受到当局的打压。在晚年,他投身于韩国的新民主运动,并最终等来了胜利。&/p&&p&张都瑛,在政变后出任了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委员长,然而这个职位其实只是朴正熙的牵线木偶而已。日,政变成功后仅仅40多天,他被宣布解除委员长职务,并划入预备役。1962年年初,张都瑛以反革命和策划内乱罪,被朴正熙授令逮捕,并被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之后在美国的斡旋之下,张都瑛被释放后前往美国。2012年病逝于美国福罗里达。&/p&&p&随着这些政坛和军界的老人们退出历史舞台,支持政变的年轻军官们,也都得到了相应程度的晋升。而在这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将在不久的将来登上权力顶峰的人物:&/p&&p&全斗焕,5.16政变发生时30岁,官任陆军大尉。在政变中带领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们,全力支持军事政变,并因此功绩被任命为国家重建最高会议的议长秘书。从此之后他飞黄腾达,最终成为了韩国在80年代的新独裁者。&/p&&p&卢泰愚,5.16政变时29岁,官任陆军大尉,与全斗焕同期。因支持政变的功绩,被委任为中央情报部的情报部门负责人之一。27年之后,他接替全斗焕,成为了韩国军事独裁政府的最后一任总统。&/p&&hr&&p&而此时的朴正熙,在仅仅13年时间之内,就实现了从阶下死囚,向国家最高权力者的逆袭。1961年的军事政变结束之后,他将「军事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国家重建最高会议」,由自己出任议长。面对一切百废待兴的韩国,他急需获得的不仅仅是国内的最高权力,而且还要有来自国际上的支持。如果不能获得更多的国际活动空间,那么韩国的经济状况将无法改善,民众的怨气仍将继续发酵。&/p&&p&他的下一步,将要迈向的是所有韩国政治家最忌讳的地方:日本。&/p&
在日的4.19革命发生之后,韩国的独裁者李承晚终于被赶下了台。然而,他的离去并未让韩国民众的日子变得好过。当年6月29日,韩国重新进行了大选。因为之前操纵选举的丑闻,曾经由李承晚所率领的自由党在选举中遭到了惨败,选票一边倒地全部投向了…
&p&说说红色黄埔系的主要将领吧。&/p&&br&&p&1924 年6月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后,大量热血青年以打倒军阀为己任,纷纷投笔从戎。至1927年7月,在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共招生六期,加上武汉分校的学生,有近万人之多。这些学生未出校门便参加了东征、北伐,相当多的人当时就牺牲在了战场上。而幸存下来的人,日后则成了国共两方军队的骨干将领。 &/p&&br&&p&  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自视是“黄埔之父”,是黄埔系的唯一代表,以黄埔系为骨干的军队,则是他的私人军队。然而,在共产党军队中,也有着数量众多的黄埔学生,他们公然与自己昔日的校长作战,被国民党方面称为“赤黄埔系”。 &/p&&br&&p&  在黄埔一期学生中,徐向前是共产党方面军职最高的将领,很早就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人头标价大洋十万,与朱德、毛泽东一样。徐向前当年曾被蒋介石召见,可他生性少言寡语,又是北方人,所以没怎么被校长注意。于是,这样一位貌不惊人的学生,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开国元帅。 &/p&&br&&p&  陈赓是自己闯进黄埔去的,带了一帮陆军讲武堂的同学主动转校。他在黄埔中是个出名的活跃分子,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当时军校中流传著一句话:“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不及陈赓的腿”,可见陈赓为人的风格特点。陈赓在第二次东征中救过蒋介石的命,曾被委以副官重任。也因此,在上海被捕后逃得了性命。陈赓在红四方面军当过12师师长,是徐海东的上级。后来又到一方面军当干部团团长,在草地上又救过周恩来的命,到陕北后是重建的红1师师长。陈赓在抗战中执掌八路军386旅,表现出色,遂成一方统兵大员。解放战争中率二野4兵团长驱八千里,子弟兵自此扎根云南。建国后经历了多次裁军,陈赓兵团的3个军却始终保留,成为了解放军19个兵团中唯一的幸运儿。&/p&&br&&p&  左权当年也是被陈赓带进黄埔的,后来军职却又在陈赓之上。左权在莫斯科学习军事时卷进了莫明其妙的“江浙同乡会”事件中,被王明打入了另册。后来左权长期在红一军团和林彪共事,还一度代理了军团长。抗战爆发后,左权被任命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因叶剑英长期在长江局工作,左权实际代行了参谋长之职。他倾心辅助彭德怀,一同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直到1942年在山西辽县十字岭牺牲,左权的档案中还带著“托派”的嫌疑。 &/p&&br&&p&  王尔琢考黄埔时已是最后一批报名,幸好,他和同乡黄鳌、郑洞国一起榜上有名。王尔琢在南昌起义时不过是团参谋长,因为部队的主要主官全都逃散了,便成了仅次于朱德、陈毅的第三号人物。后来上了井冈山,又成了红军的第四号人物。王尔琢打仗以勇猛著称,他手下的1营长林彪便私下议论王不讲战术。王尔琢曾发誓革命不成功就不剃胡子,当他牺牲在叛徒袁崇全枪下时,一捧长髯,飘洒胸前。 &/p&&br&&p&  许继慎在一期中是著名人物,能讲能打,令右派学生非常头疼。在鄂豫皖初期曾是红1军军长,是徐向前的上级,后来又是徐向前手下的师长。许作战勇猛,对红四方面军早期战斗风格的养成有很大影响。许资格老,对党内的事知道的多,很是看不上颐指气使的张国焘,私下称他是
“老右倾”。张国焘也没客气,在白雀园大肃反中将许用马活活拖伤,再和周维炯一起勒死。当时许的妻子王望春是师政治部的秘书,已身怀有孕,还是被秘密处死。 &/p&&br&&p&  蒋先云考进黄埔时是第一名,毕业时又是第一名。黄埔三杰中,以他为首。蒋先云的入党介绍人是毛泽东,可见其人分量。蒋介石对他赏识无比,以极大的耐心等他回头。国共分裂时许诺只要蒋先云过来就能当师长,当时黄埔学生中能当团长的都没几个。然而蒋先云铁了心跟共产党,终于不辞而别。日,蒋先云在河南临颍与奉军张学良部作战时牺牲,时年25岁。 &/p&&br&&p&  李之龙想必学过中国现代史的人都很熟悉,其人与“中山舰事件”一起名标史册。在考进黄埔之前李之龙就已是共产国际顾问鲍罗廷的政治秘书,资历是很老的。李之龙和蒋先云并列为黄埔中的左派学生领袖,也因此被右派学生痛恨。中山舰事件前,李之龙官升为海军局局长,军衔中将,与校长蒋介石平级,这不可避免地被视黄埔为蒋家军的蒋介石所不满。选定李之龙作为打击目标,可说是各方合力所至。李之龙从此一蹶不振,党内同志也冷淡他,最后流亡日本。国共分裂后,李之龙回国反蒋,在广州被捕。据说蒋介石闻讯后,曾电告李济深将李之龙解送南京。电报到达时,李之龙已被押赴刑场,牺牲在了红花岗下。解放后复查李之龙的案子,因为周恩来和董必武作了证言,称“李之龙于被捕后曾登报申明悔过脱离我党,出狱后复参加反动集团,在广州枪毙,为其内部矛盾所致。故不能予以烈士称号,其家属亦不能予以烈属待遇。”历史遗憾。想当年,黄埔校园中,英姿勃发李之龙、芳龄妙漫潘慧勤,革命加爱情,羡煞多少同学。。。。。。&/p&&br&&p&  周士第在黄埔时有“猛将”之誉,当过铁甲车队队长。南昌起义后又是叶挺部第25师师长,当时便是高级将领。在南下部队失败后,周士第有些动摇,离开部队辗转去了香港,造成了一段时间的脱党,这相当程度地影响了他日后在军中的地位。后来周士第重回中央苏区,再次起步。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被派到红二方面军,此后追随贺龙,当过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又当过八路军120师参谋长,总算没有掉队,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p&&br&&p&  刘畴西在一期生中也是积极分子,很早就受伤独臂,最高军职当过红十军团军团长。后来在江西怀玉山地区和方志敏一起被俘。当时刘畴西冻饿多日,哆嗦成一团,审他的正是一期同学俞济时。俞当时没怎么理他,就让人把他押下去了。后来黄维还讥讽俞济时:“大家多少同学一场,应该让人家吃顿饱饭嘛。你的心也太不善了!”刘畴西在狱中坚强不屈,与方志敏一起牺牲。死后还被传言“叛变”,多年不被定为烈士。80年代后粟裕执言上书中央,终于给了刘畴西应有的评价。&/p&&br&&p&  蔡申熙在鄂豫皖是徐向前非常倚重的的军事将领。张国焘对黄埔出来的人大开了一顿杀戒,却十分欣赏蔡申熙,有意委任他为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只是因为蔡因伤手臂致残而作罢。在鄂豫皖四次反围剿的突围血战中,蔡申熙亲临前线,中弹牺牲。 &/p&&br&&p&  赵自选以仅次于蒋先云的第二名成绩考入黄埔,是黄埔军中的第一任铁甲车队队长。后来跟随彭湃去组织红军,牺牲在广东海丰。 &/p&&br&&p&  宣侠父是一期生中的特殊人物,因蒋介石破坏以党治军的制度而抗命不从,被蒋介石开除出黄埔。临行前留诗两句: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后来宣侠父入吉鸿昌部做统战工作,八路军时又任高级参议,出面向国民党要钱要枪。蒋介石对他不胜其烦,命军统特务将其暗杀。 &/p&&br&&p&  黄鳌也是一期中著名共产党人,后来又跟著朱德、陈毅上井冈山,在湘南作战中牺牲。 &/p&&br&&p&  阎揆要是和杜聿明、关麟征等人一起从陕西千里跋涉来考黄埔的。这十几个陕西人中竟出了6个中将,而阎揆要是其中唯一的一个解放军中将。 &/p&&br&&p&  彭干臣是南昌起义时的公安局局长,接的是朱德的班,为此还成了党史研究中的一段公案。后来跟著方志敏去赣东北,在战斗中牺牲。 &/p&&br&&p&  在一期生中较为可惜的是孙德清、吴展、董朗这几个人,在军事上都是一把好手,却都死在了肃反中。 &/p&&br&&p&  在二期生中著名的共产党人是周逸群和卢德铭。周逸群是贺龙的入党介绍人,是南昌起义中的重要人物。后来去了洪湖,与段德昌一起搞起了红6军,后来与贺龙的红2军合并组建起红二军团。周逸群死于一次外出与敌人的遭遇战斗中,一直怀疑是有人叛变泄密,却没有证据。 &/p&&br&&p&  卢德铭投考黄埔时的艰难大概没人比得了。他从四川自贡出发,原打算先奔云南,借道广西,沿西江水路到广州。他步行到云南后,发现广西李宗仁正和唐继尧开战,水陆交通都已断绝,耽搁了一个多月也过不去,只好折回四川。卢德铭经成都到了重庆,再顺水路东下到武汉。原本想从这里陆路到广州,一打听,陆路只能到湖南。没办法只好又坐船到上海,换上外国货轮从海路到香港,再换船到广州。这一下子小半年过去了,黄埔一期都开学一个月了。卢德铭并不气馁,直接闯去找了孙中山,拿到了特别入学介绍信。蒋介石这回表现出了铁面无私,没让他进一期,而是做了二期的第一名学生。卢德铭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参加了秋收起义,成为起义总指挥。后在掩护部队突围时牺牲,令毛泽东悲痛异常。如不死,很可能是朱毛会师后的红四军副军长,建国后是当然的元帅。 &/p&&br&&p&  二期中的余洒度值得一提,他是李之龙的好朋友,参加了秋收起义,是红军中的第一个师长。后回上海中央汇报,与中共失去关系,转回投奔了蒋校长。后来余洒度任国军少将,在北平贪污腐败,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p&&br&&p&  黄埔三期生中,朱云卿是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英雄,荣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十分为朱德欣赏。后在苏区医院养病时被特务刺杀身亡,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时苏区的肃反运动。 &/p&&br&&p&  吴光浩则是黄麻暴动的副总指挥,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在当地有著极高的威望。后在前往河南组织暴动时遭民团突袭牺牲。死后中央派徐向前来接替进行军事指挥。 &/p&&br&&p&黄埔四期中出的人物在国共两边都是最多的。最有名的是林彪,被堂兄林育南带进了黄埔,成为四期生中的CP分子。林彪在南昌起义时只是个连长,上了井冈山后军职不断飞升,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军长、军团长,靠的是卓越的战功。至于后来林彪的事绩,就不用我多说了。&/p&&br&&p&刘志丹,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是西北党史中影响深远的人物。他和陕北红军的另一个创始人谢子长有合作有分歧,虽然一度被谢猜忌,甚至出现过刘部被谢部缴械的事件。但刘志丹总以大局为重,竭力维持着部队的团结。刘志丹、谢子长牺牲后多年,西北党史问题曾经风云变幻,几次反复,为谁代表了陕北红军而争得不可开交,最后在80年代才由中央出面解决。&/p&&br&&p&曾中生,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徐向前的副手,以游击战略而名贯全军。后被张国焘长期关押,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毛泽东、周恩来点名要见他,结果曾就不明不白地失踪了,连尸体也找不到,成了一个悬案。 &/p&&br&&p&  段德昌,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洪湖苏区的主要创始人和红二军团的代表人物之一,有“火龙将军”之称。他首开红二军团打大歼灭战的范例,军事才能不下于贺龙,在洪湖的威望则更过于前者。因为他性格耿直,终被夏曦杀害于肃反中。 &/p&&br&&p&伍中豪,红一方面军中与林彪齐名的将领,毛泽东的“四骁将”之一。曾是北大文科系学生,行军作战余暇一好喝酒,二好吟诗唱和。先后当过红31团团长、红3纵队司令员、红12军军长和红22军军长,长期是秋收起义山头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可惜伍中豪因病休养后,在奉总部命令率领小分队外出执行任务时被江西安福县民团袭击牺牲。后彭德怀派兵将此民团剿灭,由谭震林操刀将杀害伍中豪的凶手斩首。 &/p&&br&&p&李运昌,在和日军的作战中威名素著,被日本人称为名将“李云长”。抗战胜利后,依托冀热辽根据地,李运昌率部队先行挺进东北。不过,在解放战争中,李运昌未能足够发挥,逐渐无名。1955年李运昌也没有被授衔,较为可惜。李运昌晚年是大陆的黄埔同学会负责人,2008年逝世,活了101岁。&/p&&br&&p&  叶镛,广州起义后担任工农革命军第4师师长,坚持东江游击战斗,徐向前是他的参谋长。后在养病时被俘牺牲。 &/p&&br&&p&  陈毅安,井冈山的红军骁将之一,红8军创始人。&/p&&br&&p&  袁国平,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随皖南事变而名闻天下。 &/p&&br&&p&  洪水,原名阮山,越南人,解放军中唯一的外籍将军。授衔时其资历够中将,为平衡越军体系而授少将。 &/p&&br&&p&  郭化若,毛泽东最早的军事秘书之一,后任三野九兵团政委。 &/p&&br&&p&  除了上述的外,四期生中的中共将领还有王世英、方之中、李天柱、李鸣珂、李逸民、肖芳、季步高、胡陈杰、倪志亮、唐天际、曹广化等人。 &/p&&br&&p&  黄埔五期中出了几个重量级人物。 &/p&&br&&p&  许光达,出身红二军团,解放战争中是西野3纵司令员,曾在毛泽东转战陕北时有过救驾之功。后授大将军衔,成为红二军团的代表人物。十年初期许光达被拖进贺龙一案,受到严酷拷打,不明不白地死在马桶上。 &/p&&br&&p&  宋时轮,三野九兵团司令员,指挥过的最著名战役是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 也因此而备受争议。 &/p&&br&&p&  张宗逊,生就一副威风凛凛的形象,红军和解放战争时都跟着彭德怀,后又是国防部副部长,彭德怀的重要副手。在1958年反军事教条主义中是著名干将,被视为彭张一体。在一年后的庐山会议后及时倒戈,表态批彭而未受株连。晚年寂寂无名,连邓小平的治丧委员会也未列其名,是当时活着上将中唯一的一个。 &/p&&br&&p&  陶铸,毛泽东在江西的老班底,建国后中南区的实权人物。十年中调到中央成为第四号人物。因未能贯彻毛的运动意图,竭力保老干部,被中央小组点名打倒,后囚死于安徽合肥。 &/p&&br&&p&赵尚志,北满抗联的灵魂人物,与杨靖宇有“南杨北赵”之称。日将冈村宁次在东北时曾数次对赵加以围捕而不果,将其写入自传中。赵尚志对敌作战英勇,却被自己的组织两次开除党籍,牺牲四十年后才得到平反。死后遗首多年不知下落,直到2004年才在长春护国般若寺被发现。&/p&&br&&p&潘忠汝,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黄麻起义总指挥,1929年牺牲。 &/p&&br&&p& 
五期中还出过解放军上将杨至成和中将谭希林。 &/p&&br&&p&黄埔六期中出过郭天民(上将)、王诤(中将)、张开荆(少将)等解放军将领。在高级班中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黄公略,毛泽东最器重的红军将领之一,红3军的创始人,与彭德怀、林彪齐名的战将。毛曾将其写入诗词中。可惜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阵亡于方石岭战斗中。&/p&&br&&p&另一个是贺国中,彭德怀的铁杆,红五军中最早的几个党员之一,只是牺牲得也很早。 &/p&&br&&p&  黄埔在武汉和长沙等地办过分校,同样出了一些著名的共产党将领。 &/p&&br&&p&  张子清,红四军第11师师长,毛泽东的嫡系。因受伤后经常将药让给其他伤员,终于不治牺牲。 &/p&&br&&p&  王良,接林彪任红4军军长,罗瑞卿的好友,在与民团作战时被冷枪击中牺牲。 &/p&&br&&p&  罗瑞卿,有近一米九的个子,作战受伤后被误认为死亡,放进棺材后却装不进腿,被毛泽东称为“罗长子”。后授予大将军衔。 &/p&&br&&p&  周维炯,皖西苏区的创始人,红军名将,在肃反中和许继慎一起被张国焘处死。 &/p&&br&&p&  邓萍,红三军团参谋长,牺牲于二渡赤水的娄山关战役中。 &/p&&br&&p&  程子华,红军、八路军及解放军时都为重要军事将领,建国后转入经济部门工作,55年未授衔,颇为可惜。 &/p&&br&&p&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抗联中的著名女英雄,任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在吉林珠河战斗中受伤被俘。在入院疗伤时说服护士韩勇义及看守董宪勋,雇马车偷偷逃离。因马车速度慢,在离游击区仅20里时被日军追上,不久英勇牺牲。死后长时期身份不明,后在同学罗瑞卿帮助下,终于明确了真实身份。 &/p&&br&&p&  胡筠,双枪女将,极为能干,平江地区苏维埃主席,彭德怀当时是她手下的委员。后在肃反中被冤杀。 &/p&&br&&p&  段玉林,湘鄂西红3军8师师长,贺龙倚重的将领,死于肃反。 &/p&&br&&p&  游曦,广州起义著名女英雄。带领一班女兵与敌巷战,全部牺牲。死后敌军将其扒光肢解,陈尸于天字码头,年仅19岁。 &/p&&br&&p&  武汉分校还出过陈伯钧(上将)、徐彦刚、刘型、李青云、李超时、张赤男、张友清等共产党将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沈听雪的历史文集”,搜索微信号shentingxue2017&/p&&p&非常感谢网友支持,会继续推出精彩文章让大家欣赏。&/p&
说说红色黄埔系的主要将领吧。 1924 年6月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后,大量热血青年以打倒军阀为己任,纷纷投笔从戎。至1927年7月,在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共招生六期,加上武汉分校的学生,有近万人之多。这些学生未出校门便参加了东征、北伐,相当多的人当时就牺…
高票答案第一条写到红六军团抓了两个传教士,分别叫做薄复礼、海曼。有趣的事情就发生在这里,后来薄复礼被释放的一条原因是,他来自瑞士,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没有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另一位就没这么幸运了(不是海曼,他早就被释放,是后来俘获的一位神父),他是德国人,来自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不能轻易释放。以上理由是萧克将军对薄复礼讲的,而红军中的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这些国家,薄回忆之前一次闲聊中,一位连长曾经问他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他反问对方认为有多少个。连长说,一共六个,中国、俄国、帝国、外国、日本、英国,对,你没看错,他认为“外国”“帝国”都是一个具体的国家。&br&&br&那么普通红军战士是如何理解两个传教士的不同命运呢?&br&他们的理解是——薄复礼的鼻子相对来说小一点,所以帝国主义成分弱一些。这是真的,绝不是战士们开玩笑,他们不知为何真的认为鼻子大小和帝国主义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一般鼻子大的中国战士都会有一个外号,就叫做“帝国”。&br&&br&&br&当初薄复礼是在旧州和他的好朋友海曼、一批军需物资、数万银元、一个电台一起被“缴获”的,其中薄懂得一点中文。还是在旧州的一个教堂里面,红军还发现了一张贵州省地图,有一平米那么大,标注很详细,这令大家喜出望外——之前没有这么详细的地图,行军比较盲目,走一点打听一点。&br&可是地图既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的,于是就请来薄复礼,他和萧克两人一起把这张法文地图连夜翻译完成,对后来红六军团能与贺龙部顺利会合帮助很大。&br&后来薄复礼在军中一直呆了一年半,1934年4月到云南的时候才被允许离开。&br&&br&本来在中国安安静静地传教,突然被军队抓走,这位传教士应当相当不爽。确实如此,一开始他被红军以“外国间谍”待遇,受尽了磨难,中途逃走被抓,被利用敲诈赎金等等,由于不适应军队生活,薄复礼途中还几次患病。&br&&br&但也就是在行军途中,他与红军之间相互了解不断加深,关系也越来越好,红军对他的印象也不再是“外国鬼子”“帝国主义”。回国后,薄复礼将这段经历写成一本书《the Restraining Hand》,十分客观而又详尽地记载了这段经历,让我们看到一个十分真实的红军。&br&&br&首先,绝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美好,把战争拍成过家家。&br&1.征兵难,没人会主动当兵(这有个原因是红六军团一直在行军,不在根据地),一见到红军来了全都躲起来。&br&2.对待被认为是间谍的人或者被认为是富裕阶层的人十分残忍,无论对方是妇女儿童还是老人,极尽虐待。&br&3.为筹措军费不择手段——不过基本只针对比较富裕的阶层,杀、抢、敲诈,无所不用其极。&br&&br&其实这才是真实的战争状态,对待敌人就是这么残忍。红军大部分战士文化水平奇低(当时社会常态,也不光是红军),所以一切人就被简单的分成三个阶级,对待不劳动的那个阶级的人,就是残酷的斗争。&br&&br&但是,他对这支军队却非常有好感,这是他见过纪律最严明,战士最勤奋的一支队伍。以上红军做的事是战争中所有军队都会做的,尤其是在转移过程中,人生地不熟,征兵、筹款困难极大,周围人物环境非常不熟悉,对于间谍的提防也是必须加强的。&br&&br&他所惊叹的是,这支军队中没有赌博、没有鸦片,这是他从来没见过也绝对无法想象的。战士们在行军、作战练习之余竟然能够坚持学习,有共产主义教育,也有许多文化卫生知识,纸张极度紧缺却仍然在课堂上记笔记,课下做功课。&br&&br&啊啊……太晚了,以后想到啥再补。正好,我的党史系列写得线条太粗,许多有趣的细节根本没能展开,这里可以多写写。
高票答案第一条写到红六军团抓了两个传教士,分别叫做薄复礼、海曼。有趣的事情就发生在这里,后来薄复礼被释放的一条原因是,他来自瑞士,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没有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另一位就没这么幸运了(不是海曼,他早就被释放,是后来俘获的一位…
想起了若干年前和男票一起整理的解放军各集团军源流发展史。最后做成了一个流程图:&br&&img src=&/054ae3503aaae34ad188a_b.jpg& data-rawheight=&3704& data-rawwidth=&20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17& data-original=&/054ae3503aaae34ad188a_r.jpg&&&br&&br&需要注意的是当时解放军陆军还是分属七大军区。现在虽然改成了五大战区,但各集团军的归属仍然尚未公布,网上众说纷纭,难辨真伪。&br&&br&这几年间又看了很多解放军战史的书籍和文章,但是却没发现一个能够和我们做的这个流程图一样翔实简明直观的。自己还是想得瑟一下,哼唧~&br&&br&=======================================================================&br&另外补充几个:&br&&br&1. 本人和男票均非专业军史研究者,如有疏漏,万望批评指正~&br&&br&2. 由于流程图的形式所限,有很多较复杂的细节难以展开。并不是我们不知道这些细节,而是有些东西确实很难清晰的展示在图表上,所以往往做了简化处理。师旅一级的建制变化不太重要的就直接在图上忽略了。对自己做的图表自己还是非常了解的,上文中大概有三个地方由于战史太过复杂,军队编制分分合合一锅粥,没有讲清楚:&br&
(a) 红军的发展过程、长征,以及国共合作之后整编为八路军的过程。前一个过程中,还有黄麻起义,平江起义等大小起义上百起。长征及整编的过程,还有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徐向前的西路军等复杂的分分合合。&br&
(b) 抗战胜利之后及解放战争初期,各解放区武装发展成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华北五大军区(野战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东野的来源最为复杂,是从全国抽调精锐主力前往东北。别的还有李先念、王树声的中原突围等。四大野战军在建制统一之后,解放全国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部队相互借调,如陈赓、谢富治兵团,就曾经先后归属二野、三野、四野指挥。&br&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次裁军。各军队番号,合并、撤销、整编的过程。&br&&br&3. 感谢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留下邮箱,我把当时做的原图文件发给你们,欢迎在上面添加合理的修改。(Adobe Illustrator 格式)&br&&br&4. 瞄了一眼其他答主的回答,大都是要鞭策题主自行百度。虽然我的图表上的大部分内容确实可以通过百度来获得,然而完全解答题主的问题却远非百度几个关键词可以解决的。&br&&br&5. 感谢大家的意见,很多都很有帮助。我本来是力争每条有问题的评论都回复的,但是后来发现也有很多人的建议/问题都毫无意义呀。怎么说呢,在这个流程图上,我和男票是动了比大家想象的多得多的脑筋的。希望大家在提问题或者建议之前先好好思考一下,看看按照你的意见修改这张图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别的问题,就会明白这张图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了。
想起了若干年前和男票一起整理的解放军各集团军源流发展史。最后做成了一个流程图: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解放军陆军还是分属七大军区。现在虽然改成了五大战区,但各集团军的归属仍然尚未公布,网上众说纷纭,难辨真伪。 这几年间又看了很多解放军战史的书籍和…
&img src=&/50/v2-feb86e4f3f927bd5d851c96aee1a9cf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feb86e4f3f927bd5d851c96aee1a9cfc_r.jpg&&&p&本文图片和文案选自&a href=&/?target=http%3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和讯新闻&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detail_1130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现代摄影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hr&&p&前些天发了一篇&a href=&/p/& class=&internal&&五十年前的中国&/a&,后来又发了一篇&a href=&/p/& class=&internal&&一百五十年前的中国&/a&,其中有一位网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a8b2dab91e47f019cab3e& data-hash=&a8b2dab91e47f019cab3e& data-hovercard=&p$b$a8b2dab91e47f019cab3e&&@77kuku77&/a& 在评论中推荐了这本秋山亮二的摄影集《你好小朋友》。&/p&&p&我便搜索了一下,找来了一些资料,现在整理如下。&/p&&img src=&/50/v2-c18d4ccff9a633a81aa3e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br&&/p&&p&上图为刘天拍摄的本文照片的原拍摄者,日本摄影家秋山亮二,摄影家秋山青瓷之子,1942 年生于东京,在 80 年代来到中国,游历了昆明、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地,拍下了当地儿童日常生活的照片。&/p&&p&秋山在拍摄这部摄影集之前,并不会中文,也只是随着旅游团来过中国两三次,他的这次拍摄是受“柯尼卡高野影廊”的前身“小西六写真工业株式会社”的委派拍摄中国的孩子们,历时几个月,在一位翻译和另一位助手的全程参与下完成。所以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个对中国并不算很熟悉的摄影者所记录的那个年代,是对 80 年代的中国的一点很独特的记录。&/p&&p&1983年,这些照片以《你好,小朋友》为题在日本结集出版。目前在中国大陆似乎只能从&a href=&/?target=http%3A///33356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孔夫子旧书网&i class=&icon-external&&&/i&&/a&购买到二手的了。&/p&&p&我本人就是 80 后,然而我来自偏远落后的地区,所以童年生活远不如图片中的丰富,因此没有什么回忆和共鸣。 &/p&&p&分享给诸君,看看大家是否有类似的记忆。&/p&&img src=&/50/v2-aa5cac15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aa5cac150_r.jpg&&&p&&br&&/p&&img src=&/50/v2-e42bdab9a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e42bdab9ac_r.jpg&&&br&&img src=&/50/v2-1a3511b9fcfa317c6b9379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1a3511b9fcfa317c6b93790_r.jpg&&&p&&br&&/p&&img src=&/50/v2-d789330add039acce09aedb19e83f3b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d789330add039acce09aedb19e83f3b7_r.jpg&&&p&&br&&/p&&img src=&/50/v2-cd6d396e4f2d5dccbf0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cd6d396e4f2d5dccbf04_r.jpg&&&p&&br&&/p&&img src=&/50/v2-feb86e4f3f927bd5d851c96aee1a9cf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feb86e4f3f927bd5d851c96aee1a9cfc_r.jpg&&&p&&br&&/p&&img src=&/50/v2-f1fee9afb106d056c6d11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f1fee9afb106d056c6d11f_r.jpg&&&p&&br&&/p&&img src=&/50/v2-93c60bdb2e4ef496cd99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93c60bdb2e4ef496cd99b_r.jpg&&&p&&br&&/p&&img src=&/50/v2-9ecaede32a19d3d32be9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9ecaede32a19d3d32be97_r.jpg&&&p&&br&&/p&&img src=&/50/v2-ce6c5a361b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ce6c5a361bf_r.jpg&&&img src=&/50/v2-7d9ebf1b9c10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7d9ebf1b9c104_r.jpg&&&img src=&/50/v2-a267d053c1dc917f197d4fe03e6eed9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a267d053c1dc917f197d4fe03e6eed9a_r.jpg&&&p&&br&&/p&&img src=&/50/v2-55d32c3cab9dbc2fac74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55d32c3cab9dbc2fac741_r.jpg&&&p&&br&&/p&&img src=&/50/v2-f7a3c5c385febe91f389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f7a3c5c385febe91f3891_r.jpg&&&p&&br&&/p&&img src=&/50/v2-9309eba5da814ba7e6f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9309eba5da814ba7e6f2_r.jpg&&&p&&br&&/p&&img src=&/50/v2-79a455f07ea9f75b2f8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79a455f07ea9f75b2f89_r.jpg&&&p&&br&&/p&&img src=&/50/v2-edda8adecc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edda8adecc1_r.jpg&&&p&&br&&/p&&img src=&/50/v2-ca70cd7f3b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ca70cd7f3b9_r.jpg&&&p&&br&&/p&&img src=&/50/v2-bf59c25c61d78d8ae06edb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bf59c25c61d78d8ae06edbc_r.jpg&&&img src=&/50/v2-aba6e5ef692a7988bcc5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aba6e5ef692a7988bcc52_r.jpg&&&img src=&/50/v2-0b7eaa259e322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0b7eaa259e3226_r.jpg&&&p&&br&&/p&&img src=&/50/v2-920e4fcf2b7a59f44e59c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920e4fcf2b7a59f44e59c3_r.jpg&&&p&&br&&/p&&img src=&/50/v2-3b5e1f7eabe50de264ea5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3b5e1f7eabe50de264ea54_r.jpg&&&p&&br&&/p&&img src=&/50/v2-6db0ca6a5c2e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6db0ca6a5c2e9_r.jpg&&&p&&br&&/p&&img src=&/50/v2-dc15f0b9beec1169cd4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dc15f0b9beec1169cd42_r.jpg&&&p&&br&&/p&&img src=&/50/v2-14d70bc49a47e4ec15846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14d70bc49a47e4ec15846b_r.jpg&&&p&&br&&/p&&img src=&/50/v2-ff10aaa7ca322a36dc057c9d9c189de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ff10aaa7ca322a36dc057c9d9c189dea_r.jpg&&&p&&br&&/p&&img src=&/50/v2-a0cbfa2065cebb122b3349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a0cbfa2065cebb122b3349c_r.jpg&&&p&&br&&/p&&img src=&/50/v2-6aaf65e690a4ae5b43b6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6aaf65e690a4ae5b43b67_r.jpg&&&p&&br&&/p&&img src=&/50/v2-911be0c47c4d797db94ab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911be0c47c4d797db94abf_r.jpg&&&p&&br&&/p&&img src=&/50/v2-80be86b90af2e37cabd2f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80be86b90af2e37cabd2fe_r.jpg&&&p&&br&&/p&&img src=&/50/v2-5cfdb6bb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5cfdb6bbd_r.jpg&&&p&&br&&/p&&img src=&/50/v2-ee75f569bfaf19bd99a528ad4fcdf13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ee75f569bfaf19bd99a528ad4fcdf13e_r.jpg&&&p&&br&&/p&&img src=&/50/v2-aaf847bf7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aaf847bf7a_r.jpg&&&p&&br&&/p&&img src=&/50/v2-9d6512db0cdcc7cf1d6c0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9d6512db0cdcc7cf1d6c0c_r.jpg&&&p&&br&&/p&&img src=&/50/v2-3d7c440debad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3d7c440debade_r.jpg&&&p&&br&&/p&&im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德军重武器营编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