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可以通过股市控股美国国企好还是上市公司好吗

股市长牛需要“国企改革”走出新路
来源:银行家&
作者:郑贤玲
  郑贤玲
  2015年年中的中国股市注定将要计入世界金融历史史册,14个交易日下跌28%,股指的涨跌是以几百个点、而的涨跌则是以多少个涨停板或者跌停板来计算的,每一天、每一秒钟都惊心动魄,投资人信心近于崩溃。6月底,央行、证监会、财政部、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联合救援”仍然不能阻止疯狂的下跌,一波政策主导下的“牛市”正遭遇一场巨大的股灾。主观上看,无论政府、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希望看到长期牛市,但客观上,投资回报才是决定股市表现的基础。概念、题材可以支撑预期,但如果不能落实到企业的上,概念就只能增加市场波动,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也就不具备长期牛市的条件。如果没有明确的转型升级方向,中国牛市的逻辑是不成立的。断崖式的下跌倒逼国有企业改革,而长期牛市更需要打破以往“”的误区,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与民营企业具有同等的权利和效率,让企业成为创造利润而不是占有资源的经济主体。
  回眸:“国企改革”蜗牛难撑股市长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综合实力、整体经济水平与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自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沪指从100点起步、到2001年中期,上证综合指数达到2233点,都说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但到2014年上半年,却依然停留在2000点上下,似乎恰恰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2000年以后的经济都被资本市场否定了。
  影响资本市场的因素有很多,但回顾一下市场25年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关于“国企改革”关联的脉络。
  如果把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分为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即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加工贸易,轻工业和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的十年。这一阶段伴随着“承包责任制”改革,一部分运行困难的国有或集体企业被民营化。
  第二个十年是外商快速发展的十年,中国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国际资本,且改革开放的趋势得到了国际资本的信任,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国内消费品市场和商业开始快速发展。国内最早的上市公司是以深圳为主贸易公司、家电、地产、银行等,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开放的成长机遇。
  这一时期的上市公司是中国最早的上市企业,一般都是比较有创新意识,资本市场基本反映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效益,尽管中间由于经济调整,出现过一些小的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的牛市格局。
  第三个十年可以认为是中国以基础建设和拉动的重工业,也是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的十年。到90年代末期时,一些地方国企开始改制上市,当时施行的“额度制”,这些额度基本给了地方国有企业或者各部委下属国有重点企业。进入2000年,这些已剥离辅业以主业上市的国有企业开始暴露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效益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中国股市经历了2001年中期至2005年年底超过四年的熊市。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5月10日(,)作为改革试点单位率先披露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至此,中国证券市场启动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沪指从2005年年中1000点附近启动,到2007年10月,达到6124点。
  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将沪指拉回2000点以下,“四万亿”让本来陷入崩溃的制造业喘了一口气,但并没有给资本市场带来太多的阳光,产能过剩的阴影很快笼罩资本市场情绪,中国A股再次进入了近七年漫长的熊市。
  2014年7月,在货币宽松的预期下A股市场开始启动,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经济转型预期将A股带入了我们正在观看的一轮牛市,经济转型背后最大的预期是“国企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这是本轮牛市的基本逻辑和支撑点,因此南北车和智能制造概念股成为领涨本轮的。但2015年6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断崖式的下跌让本轮牛市的前景变得悬而未决。
  事实上,中国经济近几十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是制度带来的变化,即改革释放的经济活力,和由此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的巨大丰富;第二个是由于科技带来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模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创新。但我们看到中国股市从2001年到2014年几乎从终点回到了起点。核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有“国企改革”不达预期,重复建设带来的产能过剩、资产低效和不可持续;二是中国资本市场不鼓励创新,导致、腾讯、、360、聚美优品等互联网企业不符合国内上市条件,纷纷到海外上市,中国股民没有机会分享这份由民营资本主导的互联网科技变革的盛宴。
  “国企改革”牛市为何屡遭夭折
  “国企改革”实际上预示着市场公平与资源优化,并一次次成为推动中国股票市场的动力。但近十年来实际是“国进民退”的十年,国有企业占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却没有创造等值的社会财富。全社会经济效益不能因为改革而得到提升,投资人的回报不达预期,国企改革的预期一次次落空,牛市也因此遭遇“夭折”。
  国有经营机制不完善 缺乏持续经营动力
  国有企业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企业,至今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关系、经营目标、分配机制和团队建设都带有行政化色彩。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利不一致,国有企业管理层业绩考核按照行业标准,而收入却必须与当地同级官员平衡。国有企业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物理上的主人,股东缺位,董事会和管理层执行的是国资委的行政任务而不是股东会决定,不是谁投资的,不是谁真正自己的资产,企业家不仅仅承担经营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环境下,国有企业行为难免短期化、表面化,缺乏持续经营和创新的动力。
  行政干预使得国企占有更多的上市资源,而一股独大使得上市的国企出现了严重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现象。
  国企占据更多的资源贡献更低的财富
  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依然占据着竞争性行业的主导地位,国资委压缩国有企业单位数量并没有压缩国有企业的规模,恰恰相反,国有企业的势力不是更弱了,而是更强了。
  截至2015年5月,银行贷款余额87.5万亿元,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总负债和贷款余额的比例大约90%。而且无论是贷款期限还是贷款成本,国有企业都比民营企业更加宽松。一般来讲,国有企业享受基准利率或者下浮,民营企业基准上浮20%左右,微小企业甚至是基准利率上浮100%。即使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不一样,年上市公司贷款表明,国有企业最长可借贷33.02年,而民营企业则最多只能借贷13年;国有企业的平均贷款利息为6.2%,民营企业的平均贷款利息为7.09%。事实上,银行贷款只是其中的资金资源,国有企业还占据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和研发资源,但并没有创造等比例的社会财富,固有体制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并降低了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国有企业追求规模诱发产能过剩
  市场经济本身就要经历产能过剩,重工业发展后期出现了所谓的“铁锈地带”,日本和也出现过工程机械和船舶行业产能过剩,但中国的产能过剩显然更加严重。一般来讲民营企业追求的是效益,而国有企业追求的则是企业规模和行业地位。“十一五”国资委计划将中央企业从196家压缩到100家以内,这过程客观上导致了处于留存之间的中央企业扩大规模来维持其在重组中的主导地位。这一期间,为了控制重复建设对钢铁、水泥、煤炭的整合也迫使更多的企业为了保留地位去扩张规模,也有一些小规模生产被并后扩张成了大规模生产,大大拉动了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投资拉动型经济和“控制规模”和“调整结构”都使得制造业的规模几乎成倍甚至几倍的增长。
  行政主导型的央企重组阻碍产业整合
  在中国机械行业有几桩著名的央企重组案,日,常林股份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东所持股份无偿划转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马集团”)将所持公司16007.1万股国有股无偿划转至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从此,常林股份便陷入外行管内行,又无法寻求工程机械业内重组的机会的尴尬境地。还嫌不够大,2013年8月又决定收购二重重工,结果是没有能够阻止二重;2014年7月(,)停牌,公布控股股东股份无偿划拨给集团;2014年11月,(,)停牌,又是因为中航工业集团。
  竞争性行业的行业整合和资产重组本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由于中国央企的追求规模,而且常常以“无偿划拨”的方式轻易完成重组,导致行业正常的运行规律被打破。而地方国有企业形成的“诸侯”经济又使得中国制造业集中度过于分散,大量的重复建设。无端地增加了行业运行的成本,中国工业个别行业垄断与竞争性行业并存的双重低效。
  新一轮国企改革,如何才能打破历史的魔咒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行政指令可以解决技术引进的问题;但在满足基本需求后,中国工业的产业升级必须持续创新的市场环境来实现。制度改革是建立创业机制和产业升级的前提条件,也是经济“新常态”提升效率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两个抓手,是中国工业发展从数量到质量迈进的主要路径。
  持续经营的基本面是支撑长期牛市的基础
  现阶段,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传统产业的资产抵押都变得没有保障,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将成为创更重要的平台。但资本市场的长期牛市必须有实体经济的长期牛市作为支撑,回归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则,让市场供需决定资产价格,让投资回报和资产估值引导投资决策。
  很多人都将2009年美国次轮牛市看作是金融危机后的量化宽松的结果,并以此推测中国“经济越不好,资金越宽松,牛市越有支撑”的怪论,却忽略了美国近年来两场重要的产业革命:一是能源领域的页岩气革命,另外一场就是美国主导的工业革命――信息物理系统和由此带来的制造业回归。这两项革命对美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制造业竞争力都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长期是有效的,就在中国担心泡沫的时候,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已经悄悄创了新高,我们观察到,美国道工业指数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市一个相当长的慢牛走势,资本市场也因此支撑了美国一些百年企业的持续创新。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日本经济增长最好的时代,因此走出了20年的长牛行情。此后,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十年”,股市也因此一蹶不振。
  建立资本市场信心需要明确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面临产业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走出来可以进入世界强国行列和可持续发展,走不出来就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所以,必须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明确国有企业可操作的改革思路。当前资本市场的热情依然来自经济转型的两个预期:制度转型(国企改革)与经济转型(全民创新下的产业升级)。
  但到目前为止,本轮资本市场推动的真正力量依然是资金,市场对国企改革的方向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作为一个“题材”或“概念”借题发挥,而不是真正明确“混合所有制”或者“央企合并”的真实意义。所以这种牛市如同赌场,随时都可能崩溃。
  建立市场的长期信心就不能迎合市场的“概念”,而是要设计出国有企业提升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明确方向,必须建立经营者与股东一致的体制机制,建立企业独立的经济主体地位。
  无论“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是中国工业发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大背景下的一次产业升级机会。所谓创新,万众创业,并不是没有个人都需要去创业,而是通过金融平台将万众创业和大众创新的资源整合起来,推动全社会的创新。纳斯达克“IT泡沫”让人心有余悸,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泡沫,就没有今天的硅谷和“硅谷精神”。今天有国有企业主导的传统制造业深陷泥潭时,民营经济主导的互联网却如火如荼地增长着,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电商并带动了超过500万的商家,大大推动了消费品、金融和物流的发展。
  作为政府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需要减少由于体制机制带来的寻租和干扰,为真正创新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有序的市场。
  国企改革的真诚决定经济转型的成败
  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财产私有化就成为创新的原动力,、、日本、韩国等工业国家早期的工业化都是政府主导的,但这些工业强国的持续创新和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施了有效的产权私有化改革。中国作为跟随性工业国家,改革开放第一阶段是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要达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必须明确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本轮国企改革股票的表现起于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合并,这类企业合并的意义在于减少竞争,整合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但事实上,这类非市场行为的重组带来的释示范效应并不一定好,市场也只是拿题材来炒作,并非真正的价值投资。显然,(,)并不能支撑长期牛市,6月8日复盘后便冲高回落,从最高39.47元跌至16.69元。这种国企之间的“强强联合”屏蔽了私有资本的入口,使得国资控制企业的局面很难改变。
  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产权不清晰,激励机制不到位,经营效率低,“国企改革”不是简单的分拆、合并、或整体上市,这样结果可能是加大股市的波动,导致更大的风险。混合所有制改革原本是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企业经营更有效率,让企业恢复到以盈利为目的的本质。改革应该恢复国有企业的企业属性,建立真正的产权制度,减少并最终杜绝国企的行政色彩,把重组交给市场。
  制度重于技术,我们欣喜地看到民营资本主导的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也看到民营经济主导的经济正在革命性地推动能源变革,但掌握着庞大资源的国有企业如果改革仅仅限于概念,甚至在股市的狂欢中形成国有资产估值泡沫,很可能重复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有企业越“改革”越“壮大”的魔咒,要么资本市场不能再为国企服务,要么低效率的经济再次将中国资本市场压垮。要使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就必须还给市场一个清晰的逻辑。
(责任编辑:HN055)
09/17 00:3809/16 21:3009/16 20:3409/16 19:5709/16 17:1509/16 13:2309/16 10:3609/16 10:17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全体央企承诺:不减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
&&&&来源:&&&&
原标题:全体央企承诺:不减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
  新京报快讯(记者郭永芳)7月8日午后国资委网站消息,全体央企承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股东。在股市异常波动时期,不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
  除了不减持,全体央企还承诺:加大对股价严重偏离其价值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力度,努力保持上市公司股价稳定;继续采取资产重组、培育注资等方式,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支持所控股上市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力度,建立健全投资者回报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
(责编:李楠桦、王静)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最新图片|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国企第一步,上市。中国股市成立的初衷是为国企解困。节二步,为国企做大,世界5oo_转发(zf)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国企第一步,上市。中国股市成立的初衷是为国企解困。节二步,为国企做大,世界5oo
国企第一步,上市。中国股市成立的初衷是为国企解困。节二步,为国企做大,世界5oo强股市上市国企越来越多,越大。节三步,为国企解决管理问题,请全国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做为股民企业的股东每每年的回报,投资收益去那了?
  东方财富网24日讯,国务院今日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以下为意见全文: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  国发〔2015〕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多年来,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但治理机制和监管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有许多国有企业为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运行效率,正在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当前,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挑战,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需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夯实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坚决防止因监管不到位、改革不彻底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引资本与转机制结合起来,把产权多元化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结合起来,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完善制度,保护产权。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调动各类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  ——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坚持依法依规,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交易规则,科学评估国有资产价值,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切实做到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强化交易主体和交易过程监管,防止暗箱操作、低价贱卖、利益输送、化公为私、逃废债务,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宜改则改,稳妥推进。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改革规范有序进行。尊重基层创新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做法。  二、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稳妥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市场化、国际化要求,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创新商业模式为导向,充分运用整体上市等方式,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坚持以资本为纽带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国有资本出资人和各类非国有资本出资人以股东身份履行权利和职责,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四)有效探索主业处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同时加强分类依法监管,规范营利模式。  ——重要通信基础设施、枢纽型交通基础设施、重要江河流域控制性水利水电航电枢纽、跨流域调水工程等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控股,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依法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建设和运营。  ——重要水资源、森林资源、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开发利用,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在强化环境、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上,允许非国有资本进入,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开发经营。  ——江河主干渠道、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网、电网等,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特点实行网运分开、主辅分离,除对自然垄断环节的管网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外,放开竞争性业务,允许非国有资本平等进入。  ——核电、重要公共技术平台、气象测绘水文等基础数据采集利用等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支持非国有企业投资参股以及参与特许经营和政府采购。粮食、石油、天然气等战略物资国家储备领域保持国有独资或控股。  ——国防军工等特殊产业,从事战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核心军工能力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其他军工领域,分类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建立竞争性采购体制机制,支持非国有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服务和竞争性采购。  ——对其他服务国家战略目标、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共用技术平台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和带动作用。  (五)引导公益类国有企业规范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水电气热、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和领域,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政府要加强对价格水平、成本控制、服务质量、安全标准、信息披露、营运效率、保障能力等方面的监管,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其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三、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六)引导在子公司层面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二级及以下企业,以研发创新、生产服务等实体企业为重点,引入非国有资本,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合理限定法人层级,有效压缩管理层级。明确股东的法律地位和股东在资本收益、企业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方面的权利,股东依法按出资比例和公司章程规定行权履职。  (七)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家有明确规定的特定领域,坚持国有资本控股,形成合理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其他领域,鼓励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可转债等方式,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八)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区分不同情况,制定完善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指导国有企业稳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确保改革依法合规、有序推进。  四、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九)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以货币出资,或以实物、股权、土地使用权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出资。企业国有产权或国有股权转让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在意向受让人资质条件中对民间投资主体单独设置附加条件。  (十)支持集体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明晰集体资产产权,发展股权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的经济实体。允许经确权认定的集体资本、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作价入股,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制定股份合作经济(企业)管理办法。  (十一)有序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合资合作,鼓励通过海外并购、投融资合作、离岸金融等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要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产业分工,提高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按照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同步的要求,依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安全审查规定,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风险防范。  (十二)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优化政府投资方式,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以项目运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适时对价格和补贴进行调整。组合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参与国家重点工程投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或参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项目,使投资者在平等竞争中获取合理收益。加强信息公开和项目储备,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十三)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在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战略性产业等重点领域,以市场选择为前提,以资本为纽带,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企业改制重组。  (十四)探索完善优先股和国家特殊管理股方式。国有资本参股非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时,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行使特定事项否决权,保证国有资本在特定领域的控制力。  (十五)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试点稳妥推进员工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试点,支持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审核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资产评估,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确保员工持股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输送。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要按照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有关工作要求组织实施。  五、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十六)进一步确立和落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政府不得干预企业自主经营,股东不得干预企业日常运营,确保企业治理规范、激励约束机制到位。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成员等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维护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  (十七)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同股同权,依法保护各类股东权益。规范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党组织的权责关系,按章程行权,对资本监管,靠市场选人,依规则运行,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十八)推行混合所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市场导向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依法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通道。职业经理人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按照市场化原则决定薪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严格职业经理人任期管理和绩效考核,加快建立退出机制。  六、建立依法合规的操作规则  (十九)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在组建和注册混合所有制企业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和产权交易等行为,健全清产核资、评估定价、转让交易、登记确权等国有产权流转程序。国有企业产权和股权转让、增资扩股、上市公司增发等,应在产权、股权、证券市场公开披露信息,公开择优确定投资人,达成交易意向后应及时公示交易对象、交易价格、关联交易等信息,防止利益输送。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应依据本意见制定方案,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批准;重要国有企业改制后国有资本不再控股的,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按照本意见要求,明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操作流程。方案审批时,应加强对社会资本质量、合作方诚信与操守、债权债务关系等内容的审核。要充分保障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要做好评估工作,职工安置方案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二十)健全国有资产定价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完善国有资产交易方式,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为。通过产权、股权、证券市场发现和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发挥专业化中介机构作用,借助多种市场化定价手段,完善资产定价机制,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十一)切实加强监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监管,完善国有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改革中出现的违法转让和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利益输送、暗箱操作、逃废债务等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审计部门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加强对改制企业原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定价、股权托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企业职工内部监督。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七、营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环境  (二十二)加强产权保护。健全严格的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完整保护制度,依法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和知识产权权益。在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坚持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给予同等法律保护。  (二十三)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建立规则统一、交易规范的场外市场,促进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完善股权、债权、物权、知识产权及信托、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等产品交易机制。建立规范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资产证券化和资本流动,健全股权登记、托管、做市商等第三方服务体系。以具备条件的区域性股权、产权市场为载体,探索建立统一结算制度,完善股权公开转让和报价机制。制定场外市场交易规则和规范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实行属地化、专业化监管。  (二十四)完善支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涉及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凡是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投资经营和民事行为,只要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且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方合法权益,不得限制进入。完善工商登记、财税管理、土地管理、金融服务等政策。依法妥善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的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问题,确保企业职工队伍稳定。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统计制度,加强监测分析。  (二十五)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大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力度,确保改革于法有据。根据改革需要抓紧对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破产法中有关法律制度进行研究,依照法定程序及时提请修改。推动加快制定有关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和退出、交易规则、公平竞争等方面法律法规。  八、组织实施  (二十六)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守规范,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做好把关定向、配套落实、审核批准、纠偏提醒等工作。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及时跟踪改革进展,加强改革协调,评估改革成效,推广改革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各级工商联要充分发挥广泛联系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优势,参与做好沟通政企、凝聚共识、决策咨询、政策评估、典型宣传等方面工作。  (二十七)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坚持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同步开展,根据企业组织形式变化,同步设置或调整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同步选配好党组织负责人,健全党的工作机构,配强党务工作者队伍,保障党组织工作经费,有效开展党的工作,发挥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十八)开展不同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结合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改革,开展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选择有代表性的政府投融资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二十九)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舆论宣传,做好政策解读,阐释目标方向和重要意义,宣传成功经验,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支持改革。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领导,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推动改革。  金融、文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央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国务院  日  分析解读&&&        延伸阅读&&&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上市公司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