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信息技术素养职业态度与素养

&&&智能答疑
&&&服务指南
当前位置:&>>&
如何培养职业素养
近几年,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有关。“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同时,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及其在工作中的地位
知网(CNI(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等。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那么,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的地位如何呢?
职业素养《》的作者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者到走上的过程,再总结、李嘉诚、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l0大职业素养构成: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
前面已经提到,很多企业之所以招不到满意人选是由于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如成都大翰咨询公司在招聘新人时,要综合考察毕业生的5个方面: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好身体是工作的物质基础;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是最重要和必需的,而专业素质则是锦上添花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来表现,而这些行为以个体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意志等为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当然,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而
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做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清华大学的教授认为,中国有69%一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再次,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如厦门博格的在他所进行的一次招聘中,一位来自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女生在中文笔试和外语口试中都很优秀,但被最后一轮面试淘汰。他说:“我最后不经意地问她,你可能被安排在大客户经理助理的岗位,但你的户口能否进深圳还需再争取,你愿意么?”结果,她犹豫片刻回答说:“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再决定。”缺乏独立性使她失掉了工作机会。而喜欢抢风头的人被认为没有精神,用人单位也不喜欢。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职业素养四、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对策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或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满足社会需要:首先,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大学生培养的系统工程,使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明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自己与职业的关系。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并把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做为重点。其次,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协助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以就业指导部门为基础成立,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及时向大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实际的,最好是要配合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再次,深入了解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正确、新颖的学科信息。
五、社会资源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社会资源的支持也很重要。很多企业都想把毕业生直接投入“使用”,但是却发现很困难。企业界也逐渐认识到,要想获得较好职业素养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也应该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中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1)企业与学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以及科研实验基地。
(2)企业家、专业人士走进高校,直接提供实践知识、宣传。
(3)完善社会培训机制,并走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以及等。
总之,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一任务的进行,需要大学生、高校及社会3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有效。
友情链接:
联系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联系电话:企业招聘:
创业指导:
调整改派: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by 烟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中心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如何培养职业态度与素养(How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 accomplishment).doc 2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如何培养职业态度与素养(How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 accomplishmen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如何培养职业态度与素养(How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 accomplishment)
2. learn to develop good habits in your daily life
3., learn to consciously exercis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Section 1 winning attitude in the workplace
Occupation attitude refers to personal occupation attitude selection,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method, concept of work orientation, independent decision-making ability and selection process, in short occupation attitude is held to choose occupation refers to the personal ideas and attitudes.
Why are some people in the workplace more successful than others? High incomes, good jobs, good relationships, good health, happy all day long, while many people work very hard and can only make ends meet. In fact, there is not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people, the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may be in many ways, psychologists have found that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mentality of people.
It can be said that affecting people's life and career is by no means merely a person's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ner state of mind directly influences individual actions and thoughts. At the same time, mind also determines a person's vision, career and achievements. A philosopher once said: &the mind is the real masters of the mind to decide who is the horse rider who is. Or drive fate, or fate drive yourself.&
20 - 30 years old, this period generally from school formally go to the workplace, is the initial stage and basic stage of career. How to star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one of the main tasks is to choose a job. On the basis of doing a good job of self analysis and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alysi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have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fession. Young people into the workplace, have a healthy and positive attitud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ome young people always think they have the knowledge, cultur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2016年度500强讲师
红色管理、通用管理收藏讲师购买讲师服务
陆高飞:如何提高职业素养
浏览:16479
发布日期:
员工化培养的成为企业以及企业员工关注的焦点。中国化专家陈馨娴老师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提升素养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做好自我认知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和认知。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有个人的工作目标按照工作需要有自己的和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人的意志就会不断的被消磨,慢慢的会失去工作的信心,工作将成为累赘,而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跳板。快速的适应环境,融入工作在面临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一个陌生的群体是,要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要能以最快的速冻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当中去。善于适应新环境是一个人能力的表现,只有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人,才能快速的的融入,相反,如果不能融入,那将会很快的被淘汰。多做少说在工作尽可能的多做事情,少讨论是非问题。做一个一心为工作努力的员工。发挥个人的长处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结合现有的工作发挥个人的长处。做好自我时间管理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不是完全的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做为一种提醒与指引。建立良好的沟通技巧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有三大要素即: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②达成共同的协议;③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控制功能。良好的一般来说,个人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个性的,它承担着对企业的总体。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所以对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中、生活中,人们从着装打扮、行为举止、语言表达、文明礼貌、气质品位等各个方面在做着不断的改变,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发展。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两个人初次见面的时候,第一印象中的55%是来自你的外表,包括你的衣着、发型等;第一印象中的38%来自于一个人的仪态,包括你举手投足之间传达出来的气质,说话的声音、语调等,而只有7%的内容上来源于简单的交谈。也就是说,第一印象中的93%都是关于你的外表的。美国一位设计专家对美国财富排行榜前300位中的100人进行过调查,调查的结果是:97%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具有非常有魅力的外表,那么他在公司里会有很多升迁的机会;92%的人认为,他们不会挑选不懂得穿着的人做自己的秘书;93%的人认为,他们会因为求职者在面试时的穿着不得体而不予录用。现实中我们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同样是参加一个,有的人因为得体的穿着和良好的表现,在在求职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职位,而很多人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与机会失之交臂。所以你要成功,你就要从你的始。但是,如果把简单的理解为外表,把一个人的外表跟成功挂钩的话,那么你就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包括多种因素:外表、知识结构、品德修养、沟通能力等等。态度决定一切1.化的态度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态度决定一切,职场中,工作态度决定了生涯的发展,决定了事业发展的成败。不同的态度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接货。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激发工作的潜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心情的愉悦可以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可以有效的完成工作中的各项任务。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拥有化的态度,化的态度是一个人向上的表现,化的态度才能做好工作中的点滴。2.化的态度是竞争力的根基工作好不好,首先是态度的问题。任何工作想要做好,就必须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公司负责、对岗位负责、对己负责的态度。“享受工作,尽情投入”的工作态度,会给我们在职场发展、成功创造一个契机、一个机遇。态度积极,才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3.态度决定人生高度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做事的态度决定成事的高度。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成功者自始至终都用最积极的方式思考,用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控制自己的人生。提升意识意识是人们对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行为和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意识是道德、操守、行为等要素的总和。意识是用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的。意识有社会共性的,也有行业或企业相通的。它是每一个人从事你所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
授课见证评论
企业会员在线交易流程
选择中华讲师网三大理由
多:10000+讲师任意选择
好:讲师严格审核保证品质
省:直接联系讲师没有中间成本
陆高飞授课见证
讲师网微信公众号职业素养养成
我的图书馆
职业素养养成
&& (一)职业素养的定义
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
简称CQ。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
&& 职商(Career
quotient),简称CQ,全称职业智商。这是一个全新概念。它是一种包含了判断能力、精神气质、积极态度的综合智慧,它关乎自我与工作、现状与发展的契合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如今,面对职场上的竞争与压力,为了更好地生活,“职商”前所未有地被我们重视起来:我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我的人生经验是否丰富?我到底该不该跳槽?我是否具备领导能力?我能不能自我创业?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众多职场人士。
  由于“职商”的低下,导致了许多职场人士盲目决策,最后“惨死”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有专家指出:很多低“职商”的人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搞清楚自己是谁,自己在哪,自己能为这个世界,能为老板提供什么,自己能为这个世界、能为老板提供什么,自己处于职业生涯的什么阶段,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如何规划和管理。这几个问题是“职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职业道德;2、职业思想;3、职业行为习惯;4、职业技能
&& 1、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中共中央2001年9月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职业道德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要理解职业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点:
首先,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上的差异。如人们常说,某人有“军人作风”、“
工人性格”、“农民意识”、“干部派头”、“学生味”、“学究气”、“商人习气”等。
比如:武汉科技大学制定的“教师误人子弟十三条”
1、师德不合格,不为人师表,不教书育人;
2、不尊重学生,对学生讽刺、挖苦,侮辱学生人格;
3、备课不认真,教学信息量少,上课东拉西扯,层次混乱,空洞无物,学生不知所云,没有收获;
4、上课照本宣科、照课件宣科;
5、教学过程中出现政治性错误,对学生进行误导;
6、教学过程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错误;
7、整堂课以放录言、放录相代替教学,既不讲评,也不组织教学;
8、辅导课不落实,走过场,搞形式,完全没有实效;
&9、批改作业不认真,或是写一个“阅”字了事,或出现严重错改;
10、考试命题不科学,阅卷不规范,或出现严重错判,或出现徇私舞弊;
11、不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思进取,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教学毫无新意,教学效果甚差;
12、指导实验、实训不认真、不负责,对实验、实训过程不熟悉,对学生指导不到位,实验、实训效果差;
13、指导实习不认真、不负责,任凭学生“放鸭子”,毫无成效;
&14、指导毕业论文不认真、不负责,对下载论文,或毫无察觉,或放任不管。
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它总是从本职业的交流活动的实际出发,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这些灵活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实行,而且易于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比如:银行、商业、宾馆等服务行业提出的“顾客是上帝”;企业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第三,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
第四,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职业道德虽然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它决不是离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在阶级社会里,职业道德始终是在阶级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制约和影响下存在和发展的;职业道德和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形式的职业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的要求。同样,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在很大范围上都是通过具体的职业道德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成熟的阶段。职业道德与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在学校生活阶段和少年生活阶段所形成的品行,影响道德主体的道德风貌。
&& 2、职业思想(意识)
什么是思想?这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思,顾名思义去思考,思考即是人们的在经过大脑的逻辑思维后而产生的一种对大自然、人类社会而得出的种种判断。而这个判断的过程就称之为想。冒昧地对“思想”下一个定义:对真个社会、对周围事物经过思考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判断可以称之为思想。思想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毛泽东思想,重要的是给我们民族一种探索中国走什么道路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职业思想应当是人们从事某一个特定的行业过程中,对这个行业的内在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之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判断,并支撑自己的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职能技能的提高。
&3、职业行为习惯
一个特定的职业,对从业者的行为举止所有的特殊的要求。在这种规范要求和约束下,从业者所养成的自觉地行动。包括言谈举止、外貌形态,还包括敬业精神、职业纪律等等。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
学生也可以理解成一种职业。它的职业习惯应当是什么?
职业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过程的,也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大家应当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了将来能够有所建树,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职业习惯。
&&& 4、职业技能
是从事某个特定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外在的表现形式:学历证书,专业技能证书(如:营养师、医师、教师资格证书、会计师、规划师等等由国家劳动部门统一制定的标准并通过全国统一资格考试所取得的证书),更重要的是取得单位、行业、社会的认可。
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来提高。
“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这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这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将伴随我们的一生。而后一项(职业技能),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例如,计算机、英语、实验操作、电气焊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令我们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
对于企业或者单位来说,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
所以,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直接。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