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睡宁挨十座坟不挨一座庙可住庙,和破寺庙相比,坟墓算是干净的 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说?

《金刚经讲解》(一)作者:慧律法师
《金刚经讲解》
作者:慧律法师
这部《金刚经讲解》是根据台湾慧律大法师于文殊讲堂的讲经录像转录整理而来,标题名称是编者所加,为便弘扬故。
《金刚经讲解》的转录工作是由一方师兄一人担当,一方师兄把大量的业余时间奉献在逐字逐句敲字记录的工作上的这种热情另人敬佩,在此特别感谢。后期校订工作则由虚空之风君力担大任,把经典原文、大德注解原文均同网络版本一一对照校订,使这部讲解更加便利参读学习,于此特别致谢!于此也一并致谢其它帮助与关注整理校订工作的一切友人。
校订后的讲解略省去少许口语词,使之文本化。读者友人若是有时间因缘可找来慧律法师的讲经录像,来沐浴法师的幽默风趣的大智慧光芒。(方便上网的有缘人可到这里下载网络版的读经录像内容:
讲解中【】、「」内加粗文字分别是金刚经原文和古大德文字;慧律法师所采用的六祖注解与《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中对应的李文会注解一致,所以在校订中将这部分内容全部标记为
【李文会曰】,其它大德注解也分别做了相应标记。法师的讲解很多时候有承前性,一些易懂的古文往往是顺口念过,未做白话翻译,诸位读者在阅读参学过程中若是因这部分内容是古文而有所忽视,可能会对后面的白话讲解不明所以,故此罗嗦一句:莫忽视古大德注解原文。
这部《金刚经讲解》是精华佛学网站(
「慧律禅师文集」过程中推出的第一部佛经讲记,由于编者学识浅陋,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慈悲指正。希望这部讲解内容以及《慧律禅师文集》中的其它无上法雨甘露,能带给诸多佛子大裨益,推动佛法兴盛,利益无量众生。也希望有缘看到这些无上法宝的有福人喜做佛陀使者,将其掌握方便的传播给更多人。
这篇小记本应放于最后,但考虑为便利读者阅读所以提至顶部,是为记。
至诚顶礼慧律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一切佛菩萨。
2004 . 10 . 5 . 和尚缘敬记。
今天要开讲的是《金刚经》,这部经每一位致力于弘法的法师都会讲到。《金刚经》的知名度很高,在韩国、日本、中国等弘传大乘佛法的国家,几乎每个学佛人都知道。要是说到《佛说阿弥陀经》,不念佛、不修净土的人可能不知道;但却不可能有一个佛教徒没听说过《心经》和《金刚经》。
为什么《金刚经》会流通得这么广?其一,因为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得太好了,译文简单扼要,直捷了当,辞达理达。其二,《金刚经》贯通了般若的思想。「般若是诸佛之母」,意思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定要有般若思想,才能够成道。《金刚经》简单来说就是诸佛之母。我们在二十四小时的生活当中都不能离开《金刚经》的思想,离开了绝对会烦恼!因为《金刚经》所说的道理都是在破相,破除你的执着。所以,听完《金刚经》的人会发现他的心的境界完全改变!另外一部《心经》,也是家喻户晓,日本人还将《心经》谱曲歌唱,而且还很好听。所以全世界只要认识佛陀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金刚经》和《心经》的,它的知名度之高超过了《佛说阿弥陀经》、《普门品》。
但是《金刚经》历史上有八百家注解,尚不包括现代人写的注。在这么多注解当中,到底选择哪本来做参考、来讲课呢?若选
居士的《金刚经讲义》,部头太大,单是阅读,平常人一年也看不完,更别说讲解了;若选其它的注解,同样也有篇幅过多的问题。于是我在考虑之后,决定选择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从本性彻底觉悟的著者。这样的人拥有本性的般若智慧,写出的注解才绝对不会有错,所以我选了六祖惠能等诸位大师。这些大德都是大彻大悟的圣者,讲的话都是透过本性,绝对不会偏差。可见讲经选择注解,也非常重要。
虽然《金刚经》可谓家喻户晓,但是每天诵经的人中,却没有几个人彻底了解《金刚经》的真实意思,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比如,
什么是般若?所有言说均非般若,因为般若无相,有所言说都是虚妄。 那么般若是什么呢?
般若就是我们本性的作用、妙用,就是智慧。
比如有人问:
要如何明心见性?——起一念观照,就已经离本性十万八千里了。如有人打坐,总在想:本性是什么?用意识去思维本性,如是之人百千万劫终不能了解般若,因为般若不是意识思维,而是意识除掉执着后的东西。凡是落入意识,继续推论下去,一定会累积,产生数量,因为其内涵有了零的前提,之后便会进行种种的累积。而般若是讲当体、本性、会入空性,它没有零,也没有一、二、三,没有我,也没有对方。
他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任何一个交汇点上都是空性( 这也是我们的描述) ,都是无量无边的本性的妙有。
假设问:「师父!请你教我如何明心见性。」如果我教了,我所说的话不是你自己契合到的。你用思维去推论本性是什么,那已经离本性十万八千里了。所以,
本性的东西不能言说,可是不说众生便不懂,但说了恐怕众生又会落入对文字的执着。本性也不能用观照,观照便错了,因为观照即落入能所——有能观及所观之物。
由于我们的修行落入了能所,因此整天活在痛苦、烦恼当中。所以这部《金刚经》我会慢慢讲,把它解释清楚,讲完之后,你的烦恼至少会放掉十分之九。我有这种把握,只要如实去修持,这部经讲完之后,即使没开大智慧,也会开小智慧。
我这样讲了半天,你也许还感受不到什么是智慧。我现在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是智慧。譬如,有人诽谤我、要我死,没有智慧的人听到后会很痛苦,他会想:我明天要去好好问明白他为什么要诽谤我?为什么要让我死?我没有得罪他!凡夫就是这样,一定要解释,一定要除掉诽谤。他认为有一个实在的外境,消除掉之后才不会烦恼。但是对大彻大悟的人来说,
境就是心,心就是境,不动念,境对人就没有作用。
别人误会你,并不会使你落入这个因果,你不必因此而负因果。凡夫没有智慧,才会不停向别人解释:我确实不是这样、你不要误会我……于是,他的生命变成向别人诠释他的身口意了,他会落入一种痛苦,祈求别人了解他。
明心见性的人不是这样。
大彻大悟的人,他一定先改变自己而不是别人;他彻底地改造自己的理念,因为心境一如——心若不动,境界便没有作用。
所以,经过般若,最后回归到唯心、心地上的东西。心若是彻底觉悟了,每一天便都是在接近本性,具足定力,直到进入绝对的空性。所以,大彻大悟的人认为自己是凡夫,只会改变自己,不去干涉别人,也从来不给众生带来困扰。
什么叫做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不论你如何攻击伤害他,他对你都照样欢喜,因为他已经得到真正的生命,本来具足,已经不欠缺任何东西。他不奢望你对他好,不渴望金钱,不需要人的赞叹……因为他懂得了本来面目就是不缺一法,本来具足,为什么呢?拥有般若嘛!
般若,就是我们本有的财富,我们本自拥有一切,本来具足了一切智慧,
谁能奈何他呢?他如如不动,外界对他没有作用,痛苦也是这样过,拥有几亿也是这样过,遭受诽谤也是这样过,得到赞叹还是这样过。为什么?因为一切相都是空性的东西,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若说佛有来有去,即不明佛所说义」,认为佛有来、去,便根本不了解佛所说的真义。
举例来说,某天有位比丘尼来向师父求忏悔,她说她犯了过错,业障很重。我说:把你业障拿出来,我来称称有多重。她无言以对。所以,业障只有一个字,就是「执」——执着为业障,放不下为业障。她说她犯了错,出来了不知道要怎么回去。我说:人非圣贤,哪个没犯过错?好好改过就对了。所以没有般若思想、没有智慧,虽然剃发出家了,她还是很感到很困扰,总想祈求别人原谅;得不到原谅她就很难过、很痛苦,跋山涉水,到处祈求别人的谅解。
什么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人,不高傲也不自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不是无耻。
你听到师父这几句话,十分赞叹,觉得没听过这么好的道理——其实就几句话,已经把所有心地功夫讲解完毕。所以我说,会用的人就用一点足矣,而不是搞了半天还摆不平,那个原因在于没有会归到自性。
境不重要,随缘就好,心是才最重要的
。般若为诸佛之母,般若从哪里来?从心来。因此能够听到《金刚经》很不得了,懂得里面的四句偈,更是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今天就来享受这个金刚般若的思想,了解我们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
「 序 」,写在经典的前面,叫做序。
「 六祖大鉴禅师着 」
六祖惠能就是大鉴,两个名字同一个人。
「 夫金刚经者,无相为宗 。」
会听经的人,听这四个字就开悟了。本来般若就是讲无相,无相就是要看破。用现代名词说就是要透视它:智慧是游离在任何一个时空的,要令它无所执着——因为无相。
无相不是否认,而是透视、觉悟之意。
「 无住为体 。」
无住就是不执着,这就是我们的本体。无住、无所著,就是不要停留在某一个时空的架构上,因为无常法,没有一法可执着,执着就是凡夫,不执、放下就是般若。
「 妙有为用 。」
妙有,由智慧依体起用,产生妙有。为什么多加一个妙字呢?处理事情都符合中道,无不过与不及。处理所有一切事情都不会伤害到众生,而且具足忍辱性,具足慈悲心,对于一切恶的境界,能处理的就处理,不能处理的就慢慢慈悲感化。
妙有,简单讲就是,透过智慧,用慈悲心处理事情。
想想看,凡夫会透过智慧心、慈悲心处理事情吗?没有。所以我们凡夫没有妙有,只有「乌有」,被无明、障碍覆盖,处理任何事情,不出三句话就会:「谁怕谁?你要让我死,我先让你亡!」仿佛有著不共戴天之仇。我们凡夫动不动就这样,谈不上妙有。所以,要以柔软心处理事情,以慈悲心、智慧心好好地去处理一切事情。
「 自从达摩西来。 」
因达摩从印度传来,所以叫做西来。
「 为传此经之意,令人悟理见性 。」
悟理见性,悟明道理、明心见性。
「 只为世人不见自性 , 是以立见性之法。 」
只是因为世间人没有见到我们的本性,才立见性的法。
「 世人若了见真如本体,即不假立法。 」
世间人见到了真如本体,也就是本性,就不必假借一切法了,不必假借虚妄之法。
「 此经读诵者无数,称赞者无边 。 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余家。 」
疏的意思就是通,令经典意思通达叫做疏,疏钞、造疏都是此意。注解就是详加解释。你看《金刚经》流通得多么普遍,八百个人写了八百种《金刚经》注解,这还不包括现代人所作。要是我也写一本,就有八百零一种了——我也有能力写啊,但是没有必要了,自古以来注解《金刚经》者已有太多。
「 所说道理,各随所见,见虽不同,法即无二。 」
见解虽然不一样,但是所说的法,即真理、空性的道理,则是不二的。
「 宿植上根者,一闻便了。 」
这是指宿世若种善根、根机利的人。「一闻便了」指「不起于座,便见诸佛」。古代禅宗有句话叫「若悟道者,不起于座,便见诸佛法身」,就是不用起身,在一切行住坐卧当中,就能见到佛的法性。若悟此法,亦是如此——若是悟明《金刚经》的道理,也同样是如此。
「 若无宿慧,读诵虽多,不悟佛意。 」
若是没有宿世的智慧,虽然 读诵
经典很多遍,却还没有悟到佛的意思。只是整天念:「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等她儿子吵她时,马上板起脸孔说:「我正在读《金刚经》呢,等等再讲啦!」之后继续念「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譬如,她拿支槌子在敲木鱼时,儿子来吵她,她又会忍不住大声吼叫了:「有没有看到你老妈在敲木鱼啊!」到头来只是口诵。这样就是诵《金刚经》吗?所以无相是很不简单的事。
「 是故解释圣义,断除学者疑心。 」
所以六祖就要解释圣义,来断除学者疑心。
「 若于此经,得旨无疑,不假解说。从上如来所说善法,为除凡夫不善之心。 」
旨,就是重要的宗旨。悟到《金刚经》重要的宗旨,就不会有怀疑。如来所说的妙法,是为消除凡夫无明、颠倒、执着的心。
「经是圣人之语,教人闻之,超凡悟圣,永息迷心。」
经典是圣人所说的话。悟到圣道,才能永息迷心。
「此一卷经,众生性中本有。不自见者,但读诵文字。若悟本性,始知此经不在文字。若能明了自性,方信一切诸佛,从此经出。」
金刚经义,众生的自性中本自具足。不悟本性的行人,只是在读诵文字。若悟本心,方能真正明了经意,知晓法非关文字。能了自性者,方信一切诸佛
, 都是从这本《金刚经》所出。
「 今恐世人身外觅佛,向外求经,不发内心,不持内经,故造此诀。 」
身外觅佛,认为身外还有一个佛。内经,我们本性的经典。诀,简单明了,义理单刀直入,从而打开秘密,一下子除掉疑惑,叫做诀。
「 令诸学者,持内心经,了然自见清净佛心,过于数量,不可思议。 」
有数量,就是有量有边;过于数量,就是超过数量,表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境界。
「 后之学者,读经有疑,见此解义,疑心释然,更不用诀。 」
疑惑自然就解决了,不用有特别的诀窍。
「 所冀学者,同见矿中金性 。」
冀,就是希望。希望来学佛的人,都能够提炼出矿石中的金子。
「 以智慧火熔炼,矿去金存 」
矿的杂质去掉了,金就显现。
「 我释迦本师,说金刚经在舍卫国,因须菩提起问,佛大悲为说。须菩提闻法得悟,请佛与法安名,令后人依而受持。
须菩提请示佛陀:这部法讲得太好了,应该如何为它安立名字?
「 故经云: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
就是安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名,用《金刚经》来当作本经的经题。
「 如来所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喻法为名。其意谓何?以金刚世界之宝,其性猛利,能坏诸物。金虽至坚,羖羊角能坏。
以《金刚般若波罗蜜》做为这部法的名字,道理何在呢?因为金刚很锐利。金子虽然至坚,但是羖羊角能破坏。(注:羖,音
g ǔ,黑山羊。)
「 金刚喻佛性,羖羊角喻烦恼。 」
金刚划到羖羊角,羖羊角就被破坏;若是见到佛性、本性,烦恼便会消除。
「 金虽坚刚,羖羊角能碎。佛性虽坚,烦恼能乱。烦恼虽坚,般若智能破。羖羊角虽坚,镔铁能坏。悟此理者,了然见性。
《 涅盘经 》 云:见佛性者,不名众生,不见佛性,是名众生。 」(注:镔,音 b ī n ,精炼铁。)
这里是修行的重要关卡。 怎样可以转凡成圣?就是要明心见性。唯有明心见性,才能够成佛。
对我们而言,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念佛。听过《金刚经》,即使没有明心见性,我们的日子也能过得很快乐,因为我们生活在觉悟之中。
「 如来所说金刚喻者,只为世人性无坚固。 」
如来之所以以金刚来比喻,乃是因为世间人的性情不坚固。
「 口虽诵经,光明不生。外诵内行,光明齐等。 」
外诵,口诵《金刚经》;内行,内心观照,悟明本性。外诵内行,内外就光明平等。
「 内无坚固,定慧即亡。 」
内,指我们的心。亡,指没有。内心若是不坚固,没有般若金刚智慧,哪里有什么定可言?你能抵挡住别人的几句议论吗?名、利、色能够看开吗?有那个智慧吗?所以,内心没有坚固的定,一切都免谈。
「 口诵心行,定慧均等,是名究竟。 」
嘴巴诵经,同时心也确实按照经所说的去放下、观照,定慧同具,方称为究竟。
「 金在山中,山不知是宝,宝亦不知是山。何以故?为无性故。人则有性,取其宝用,得遇金师。
得遇金师,能够遇到善知识的意思。金师就是炼金的师傅,此处比喻佛陀。我们的本性像金子,佛陀就像专门炼金的人。
「 錾凿山破,取矿烹炼,遂成精金。 」
把山錾破,挖出矿石,将它烧制、提炼。精就是纯,纯就是 99.999% 乃至 100% 的金。我看电视广告都标榜
99.9% 纯金,有些还写千足黄金。(注:錾,音 z & n ,凿的意思。)
我是没有储存金条啦,我嫌它很重,麻烦!曾经有人送我一根金条,我马上就把它卖掉了。我不会像有些人存放黄金,等价钱好再卖,那样没用。假设我有价值一百万的黄金,现在把它卖掉,存入银行的定期存款,以目前
的利率来算,一个月的利息有七千二百多元,十二个月便有八万多元、将近九万元的利息。如果把这些黄金放一年,涨价不一定,搞不好还跌价,所以存放黄金有利也有弊。以我的脑筋去做生意,一定稳赚不赔,所以说到赚钱,有些人认为投资获利快,当然那也不错;但是存在银行却很妥当,虽然获利少,但是稳赢不输,因为可以生利息。这是题外话了。
「 随意使用,得免贫苦。 」[机客网|]
得到的精金也就是纯金,能够供我们随意使用,得免贫穷。
「 四大身中 , 佛性亦尔 。」
我们这个身体的佛性也是如此。
「 身喻世界,人我喻山,烦恼喻矿,佛性喻金,智慧喻工匠,精进猛勇喻錾凿。 」
「 身世界中有人我山 。」
人我山就是我慢。
「 人我山中有烦恼矿 ,」
烦恼矿就是杂质。
「 烦恼矿中有佛性宝 。」
佛性就是矿中的珍宝。
「 佛性宝中有智慧工匠 。」
智慧是雕刻、打造的工匠。
「 用智慧工匠,錾破人我山。 」
用智慧去除我慢山。
「 见烦恼矿,以觉悟火烹炼,见自金刚佛性 。」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佛性像金刚一样不坏,是永恒的、解脱的、智慧的,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比喻我们的智慧如同金刚,能坏一切烦恼,而不为烦恼所障碍,通过智慧达到彼岸,所心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 了然明净,是故以金刚为喻,因为之名也。 」
所以以此为经名。
「 空解不行,有名无体。解义修行,名体具备。不修即凡夫,修即同圣智,故名金刚也。何名般若?是梵语,唐言智慧。
只是解义而不真实将义行于实,即是有名无实。解义并且切实落实空义于生活中,才可是货真价实的真修行人。不修行即是凡夫,修即如同圣智,所以名为金刚。因何而称般若?「般若」是梵语,即中文的「智慧」。
「 智者不起愚心,慧者有其方便。 」
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起愚痴心,他观照事情样样都能解脱。
譬喻说,你对不起我,我应该想:是我前世对不起你,你这样对我刚好扯平了。要是对方继续使出招数一再伤害我们,我们应该想:是我前世作恶多端,今生才注定要遇到这种逆境。如果对方不肯善罢罢休,三番五次一定要置我们于死地,我们就想:他真是伟大!加持我学习忍辱,让我完成佛道,要是换成别人没人敢这样做,他真是功德无量,善哉!善哉!所以,
一个人若是有般若智慧,不论面对何种境界,对这个世间仍然一无所著,即使吃了很吃亏,却在吃亏当中,能够圆成自己的佛性,这是真正的慈悲与忍辱。
说到这种感受,做大法师的人感受最大!只要是出名的法师,外道一定会来陷害,这是肯定的。像有些人会无缘无故打电话来破口大骂,夹报诽谤,甚或诬告,状告到财税局、告到建管处或某某机关,总之一定要把你整垮。我现在常常这样想:一旦有一天我逆境现前,不要紧!我们还是照常安住,只要徒弟对我有信心,不管讲堂规模是大是小,仍然照常讲经,没有妨碍。还要修忍辱行,我们不能报复,这样智慧才会产生,佛陀只是慈悲忍辱,从来不报复。虽然世间人会说我们这样做很傻、很软弱,但这种软弱却会得到龙天护法的慈悲怜悯。对存心加害我们的人,龙天护法也是会动用金刚杵的,护法神看到我们受到伤害不会袖手旁观。不出名的法师或者在家居士可能感受不到,相比之下出名的法师就躲之不及了,赞叹的人很多,意图加害的也很多。这就是我昨天说过的:什么叫凡夫?圣人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伤害一个手无寸铁的出家人。佛陀制戒律不能诉讼,一诉讼就犯戒,除非法院传你上庭,因为遇上了没办法,打鸭子上架了,法官传唤庭还得去。
所以有智慧的话,要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就不会绝望,也不会失望。因此有智慧跟没有智慧之人过的日子完全不同。有智慧的人不会被障碍,因为他心如虚空;没有智慧的人,时时都有障碍,这样也不爽快、那样也不爽快。就像广告词讲的:「这里也痛、那里也痛」,点点小事,这样也烦恼、那样也烦恼,回家看到老婆也烦恼、没钱也烦恼。有智慧的话,做任何事都会解脱的,就算变成穷鬼都无所谓,这个身体大不了一死嘛,大不了舍身回净土去嘛!一个人若是将生命如此平淡地看待,就会「勇者不惧」,这完全要靠智慧了。最重要的是还不能伤害众生,我们要学习永恒的忍辱,不可以伤害任何一个众生。
「 智是慧体,慧是智用。体若有慧,用智不愚。 」
我们的体本来若有智慧,用这个智慧心,他就不会愚痴。
「 体若无慧,用愚无智。只为愚痴未悟,故修智慧以除之也。 」
体若没有智慧,就会用愚痴心,所以愚痴的人就没有悟道,所以要修智慧来除掉愚痴。
「 何名波罗密?唐言到彼岸。到彼岸者,离生灭义。 」
什么叫做波罗蜜?中文即 到彼岸,到彼岸即是远离生灭——
生灭就是无常,离开这个无常的世界。
「 只缘世人性无坚固,于一切法上,有生灭相。 」
诸佛证得了清净的本性,当然是不生不灭;我们现在用的是生灭心、意识的心、执着的心,不是用本性,当然就是生灭法。
流浪诸趣,未到真如之地,并是此岸。要具大智慧,于一切法圆满,离生灭相,即是到彼岸。亦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心邪则此岸,心正则彼岸。
心缘外物、执着诸相,此即是未到彼岸真如地的凡夫。若是具大智慧,知幻离幻,于一切境界中圆融无碍,不住生灭假相,就是彼岸。或者言:
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心邪则此岸,心正则彼岸。
「 口说心行,即自法身有波罗密。口说心不行 , 即无波罗密也 。」
不愿这样去做,就没有波罗密。
「 何名为经?经者,径也。 」
经是成佛之道路。径,道路的意思,意同直径的径,直接通达之意。经典就是要我们直接通达成佛之道。
「 凡人欲臻斯路,当内修般若行,以至究竟。 」
究竟即是不生不灭。
「 如或但能诵说,心不依行,自心则无经。 」
只会读诵,心不按照金刚经去做,哪里有什么经呢?
「 实见实行,自心则有经。故此经如来号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
古代禅宗有云:「悟道者,经典在心中,不悟道者,经典在心外。」经就放在心外面了。悟道的人经典都在心中,你说什么他都通,因为悟透,随手拈来,统统是法。没有悟道的人,经典放在外面,只会拿著经猛看。所以,赵州和尚说过一句话:「别人看经典看穿了牛皮,我看经典遮遮眼睛而已。」意思是说,别人看经典是把牛皮都快看破了,我已通达经意,不用再看了。遮遮眼睛是指经典拿来聊做遮眼之物,不必去看了。因为他都通达了,道理都在心中。你看禅宗说的话就是不同凡响。
六祖惠能大师事实
「 师姓卢 」
姓卢的也出了一个圣人。我们讲堂也有一个人姓卢,就是卢素梅,不知道是不是六祖的后代?我们姓林的则出了一个妈祖,姓杨的出了杨家将,脸上画成黑漆漆的就是杨家将,姓孙的就出了一个国父,很了不起!姓蒋的出了一个总统。姓林的出了妈祖,很了不起,总统还得拜妈祖呢!姓观的就出了观世音,不知道有没有人姓观?(众笑)
「 其先 」
其祖先,就是他的祖先。
「 范阳人 」
范阳是一个地名。
「 家甚贫窭,师樵采自给。 」
家很贫穷。樵采就是砍伐薪柴,或到山上捡薪柴出售。自给就是自足的意思。也就是生活过得很艰苦,靠砍薪拾柴卖钱来维持三餐。(窭,音
j ǜ,贫穷。)
「 一日负薪,入市中。 」
负就是背后扛著东西。
「 闻客读《金刚经》。 」
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
「 遂悚然感悟。 」
悚然,忽然。忽然有所感悟。
「 矢志寻师。 」
矢:决定。决意立下一个志向,要寻访师父。
「 至韶州,遇女尼无尽藏者, 」
来到韶州,遇到名为无尽藏的比丘尼。
「 诵涅盘经。师暂听之,即为解说其义。 」
她在诵《涅盘经》时,六祖听了一下,马上就为她解释道理。
「 尼乃执卷问字。 」比丘尼就拿经卷问六祖文字。
「 师曰:字即不识。意即请问。 」
六祖说我不认识字。若是道理方面你可以问我。
「 尼曰:字尚不识,安能会义? 」
比丘尼就嘲笑瞧不起六祖了。
「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
诸佛妙理是本性的东西,不等同于文字。要是本性与文字相同,书读得愈多就愈早成佛了,那不识字的人岂不是没希望了?这样佛性怎么会平等呢?想成佛的话只要认真读书就行了,是这道理吗?所以说「
诸佛妙理,不关文字」。
「 尼大异之,遍告居人,竞来瞻礼。 」
比丘尼很惊讶,这不是平常人。就告诉大家,于是众多大家居士都来向六祖顶礼。
「 一日,师自念曰: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明日遂行 。」
怎能停这个地方呢?
「 至昌乐西山石室,遇智远禅师,指示参谒黄梅师。竟往矣。 」
黄梅师就是五祖弘忍。智远禅师就指示他:我这里没有东西。你要去参五祖弘忍。
「 忍大师一见,默而识之。 」
弘忍大师一见面之后就了解了,知道六祖不得了,是大利根器的人。
「 授以衣法。 」
将五祖的衣钵交给他。
「 令隐于怀 。」
怀是一个地方,意思是叫他隐藏起来,不要出来,早出来有难,晚点出来才不会被害。这是告诉六祖不要太早出来弘法。六祖于是在猎人队中躲了十六年。
「 至仪凤元年,届南海,遇印宗禅师,讲经于法性寺。 」
届是到达,来到南海,遇到印宗禅师。
「 师止廊庑,听受。 」
廊是外面的走廊、回廊。从前中国的寺院的屋宇都有回廊。六祖只是在走廊上听,并没有进入室内。
「 入夜,风飏刹幡。 」
飏,飘扬。风飏,风吹动。刹幡,幢幡。
「 两僧对论。一云风动,一云幡动。往复酬答,未曾契理。 」
两个僧人辩论,一个说风在动,另一个说风怎么会动呢?明明是幡在动。前一个说:风若不吹的话,幡怎么会动?后一个说:又看不到风,只看到幡在动啊!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两个争论不休,都不明白道理。
「 师不觉言曰。 」
这个不觉,不是没有智慧,而是不假思索,没有通过意识,从本性自然流露出来,这叫不觉,一定要弄清楚。
「 风幡非动,动自心耳。 」
六祖毫不考虑地就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幢幡动,是你自己的心在动。
「 印宗悚然异之。邀师入室,执弟子礼 。」
印宗法师大惊,非常震惊,就请六祖进入室内,自己先为他剃度,再反过来拜他为师父,向六祖顶礼。这是因为六祖是大彻大悟的人,即使是为他剃发的师父,这师父也该向大彻大悟的徒弟顶礼。因为大彻大悟的人,有没有受戒都跟佛一样了。要是有这样的徒弟,我也会这么做,他来的话先为他剃度,然后请他上座,我向他顶礼,经典换他讲,我也是依法嘛。谁让你是大彻大悟呢对不对?我还不行,我还是凡夫,还需要大彻大悟的人为我印证看看我有没有悟。
「 乃告四众曰:印宗具足凡夫,今遇肉身菩萨,因请出所传信衣 。」
印宗说:我是凡夫,六祖是肉身菩萨。于是就请他出示五祖交托的衣钵等信物。
「 悉令瞻拜。 」
大家一齐瞻仰礼拜。因为他代表正法,他是祖师,代表了佛。达摩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禅宗祖师,到中国来成为东土第一代祖师,由达摩传衣以来,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代代相传,到六祖是第六代,所以他的地位跟佛一样,佛佛相传嘛!
「 明年二月,韶州刺史韦璩, 」
刺史,类似我们今天的稽查官,考核、调查官员是否清廉。
「 请于大梵寺,转妙法轮。门人纪录。目为坛经,盛行于世。 」
由他门下学道的弟子纪录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坛经。
「 后返曹溪,雨大法雨,学者不下千数。 」
曹溪是个地名,在广东。
「 中宗神龙元年, 」
就是公元 705 年。可见六祖的时代距离我们现在七百多年了。
「 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 」
内侍是皇宫里皇帝身边的亲信,叫薛简。皇帝差派他去请六祖进宫。诏,是皇帝的命令。驰,从前传信要靠骑马。
「 师上表辞谢。 」
即使是皇帝迎请,六祖也不会贪恋。他不会想:现在皇上要礼请我了,我不得了了,一去可能就当上国师,万人崇拜哦!他完全没有这种名利心,因为已经恢复了本来面目,不高不低,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他既不会瞧不起人,也不会去巴结皇帝,因为虚名对他没有作用。一个人的修养到这种境界,连皇帝来迎请都推辞不去,这是何等伟大的人,多么了不起的人!
换作我们现在,不用说皇帝召见了,随便一个部长召见就不得了了!一出来后就大肆宣扬,部长召见我哦,部长哦!从前六祖被皇帝召见,照常没有这种心,那种出家人的心,清净到了极点。当然我们现在不会这样,假设啦,要是总统召见我,我会很高兴,为什么呢?我的想法不是能见总统很高兴,我高兴的是,我去见总统,或许就能令众生感到肯定,从而来护持佛教,这样就能使佛教兴盛。我的观念就是这样。总统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总统死后变成一堆骨头,我也只剩下一堆骨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会说百年之后总统的骨骸比较白,慧律法师的骨骸比较小副——全都一样,对不对?
「 薛简曰:弟子回朝,主上必问。 」
皇帝的内侍薛简就说了,皇帝一定会问缘由的。主上就是皇帝。
「 愿慈悲指示,心要如何明道?师曰:道无明暗。明暗亦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
看到这一句,我就觉得:圣人实在了不起!看到这一句我就悟了,圣人言辞实在太厉害了!道无明暗,没有对立。就是说,明是本性,暗也是本性,暗、明因你的分别跟执着而产生。明,自性本空;暗,自性也本空,都是空啊。明跟暗,想要求明,想要除暗,明也变成了暗。为什么?因为有比较、有代谢啊,不是明就是暗,不是暗就是明。
什么叫「明明无尽」?譬如说有明暗,明便除掉暗;但哪一种事情又能比明更明呢?对不对?在比较中,有小、中、大、特大、特特大、特特特大、非常大,但无论怎样形容,仍然有对立存在。简单来说,有名相,就一定有对立,所以就不能产生当下的直观。譬如说:我的手很接近桌子,更接近、更接近、更接近……你有没有觉得,形容了很多次,还是有距离感?我的手很接近很接近……虽然越来越接近,可是还没有达到。你若是说:手与桌子很近!(掌击桌面)这就不要再讲下去了,当下就是,这就是直观。佛法就是这么伟大!所以你如果说:我比你更伟大。那就意味着你并不伟大,因为还有别人比你更伟大。如果说大家都很伟大,那你就很伟大,因为你心中没有了小的概念。大家都厉害,就代表我们厉害;大家都愚痴,我们也高明不起来,因为你的心中还有小的概念嘛。你就会想,的确、的确,没有错,真好!听到这一句晚上就容易入眠了,回去就没大没小了,不大不小了。所以,「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意思就是说,这个明,还有比它更明的,还有比更明更加明的……当然就是明明无尽,永远说不完了。「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意思是说也是有尽,也是有一个界线。
「 简曰:明喻智慧,暗况烦恼。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
薛简说,明比喻智慧,暗比喻烦恼,若不以智慧破除烦恼,那么又怎么能出离生死呢?
「 师曰:以智慧照烦恼,此是二乘,小儿羊鹿等智。 」
二乘人,像小孩子而已。羊鹿比喻小乘。
「 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
上根大智都不是这样。
「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 」
「 师曰:明与无明,其性无二。 」
这太厉害了!明跟无明,本性没有两样,
「 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
当下进入绝对,破除对立,那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以,对于他人对我们一再的伤害,我还是很欢喜地接受,因为恶善也没有所谓的对立
。 所以,就算今天遇到不论何种逆境,不管别人如何破坏,只要师父还有心,众生对我们还有信心,这个场地即使有人破坏,我们也一样依法弘法。
这是愿力的问题,不关道场的大小 。
至少我们还有地下室两百多坪,不用担心,是不是?而我们今天若是没有本性的功夫,就会说:唉哟!我又没有对不起你,你干嘛一定要伤害我!于是就气愤、反击,那么冤仇就愈来愈深,愈来愈凄惨!
所以,佛教导比丘:比丘进入城市中,不违戾他事。就是指比丘不论到什么地方,都不能扰乱众生;比丘遇到众生扰乱时,只有忍辱,不能用其它办法,不能报复、不能诉讼,要完全慈悲忍受一切的境界。所以出家人的伟大是说不尽的,世间人绝对没办法做到像出家人这样。世间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共戴天。出家人不会这样,出家人一定是说:你来我就接受。你接受他,他就拿你没办法。如果感化不了,那就谁造业谁负因果。
「 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 」
我们处在凡夫俗子,虽然很愚痴,但是本性并没有减少。
「 住烦恼而不乱。 」
因为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我们所有的一切思想、回忆都是假相,云何在假相中拼命地执着、颠倒呢?
「 居禅定而不寂。 」
处在禅定里而不会沉下去。不寂就是说不会沉,不会消极。住在这个禅定里面,还是一样度众生,还是有妙有。
「 不断不常。 」
它不是断灭,也不是永恒,因为永恒又是一种断灭的常。不断不常,不断,就是说不能除掉佛性;不常,
佛性是妙有,不是死死板板的一种不作用的东西 。
「 不来不去。 」
来去是事相,本体、本性是一切皆空的东西。你走到任何地方,你的来跟去都是定位在坐标轴里,定位在坐标轴就是定位于我执,我执当体即空,你用什么定位呢?既没有任何的定位,空一切法,来跟去都是如如。
「 不在中间。 」
有了左右两边的假设,才有中间,左右两边都没有,哪里是中间?飞机飞到上空,你说飞机是在左边还是右边?从右看是在左边,从左看就变成右边,哪里是中间?一定有了两边才能讲中间。既不来也不去,当然不在中间啦。
「 不在内外。 」
不在内也不在外。内无一切法可得,外也缘起无自性,哪里有可得?
「 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
常住不迁就是说不要起心动念去执着它,自自然然地恢复本来面目,放下即是道,不必追求。道不可追,道是靠悟,而不是追。如果有人说「我要求道」,即是外道。道不可求,求即是迷。所有闻法听经,都是叫我们要放下,而不是叫我们求「法」,因为无法可求
说法者无法可修、无法可说,求法者无法可求。何以故?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了不可得,无法可得、无法可求、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常住不迁
「简豁然大悟。 」
简这个大臣,豁然大悟。这个人的福气真大,被皇帝派来迎请六祖进宫,来到六祖这里便开悟。要是我,我也愿意,被皇帝派去礼请六祖,一去也开悟,对不对?没有福气就不会被指派到。所以很多人喜欢为师父服务,就是这原因,希望能够开悟。不过我教这么多遍了,还没见到哪个徒弟开悟,最主要是我的功力不够。你看六祖只说了几句话,简便豁然大悟。人家的根基怎么这么快、这么利!而我们搞了老半天,仍然没有消息,还是烦恼得、痛苦得要死?晚上睡觉时心情就很郁闷,为什么郁闷呢?不甘愿,快要窒息了!我就没有这种感觉,不会这样,我晚上一上床就睡着了,睡得很甜!所以听《金刚经》的好处就是能够豁然大悟,日子就好过啦!
「 归阙表奏师语 。」
他回去就呈上奏章,把六祖所说的向皇帝交待了。
「 加赐摩纳袈裟绢钵等物。 」
皇帝很钦佩六祖,赐给六祖很贵重的东西。
「 师说法利生。经四十余载。 」
四十几年呢!想想看,我讲经到现在几年了?十几年。六祖讲了四十几年,我还不及大师的四分之一,还要继续讲!
「 一日谓门人曰:『吾欲返新州,宜速理舟梋。』 」
舟梋就是船,理就是准备。帮我准备船,要搭船回去。
「 大众哀请,乞师少住。 」
哀请,因为六祖要入涅盘了,乞求六祖继续住世。
「 师曰:『诸佛出世,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自然。』 」
本来就是这样,有什么可哭的呢?
「 言讫,往新州国恩。沐浴跏趺而化, 异香袭人。 」
国恩指国恩寺。袭,本意是攻击,这里表示强烈。异,不同的、人间没有的,异香就是人间所没有的香。香气袭来,像是要把人击倒,也就是香气浓郁,不同凡响的意思
「 白虹属地。 」
属就是出现,白光出现于地。
「 时先天二年也。 」
这个时候是先天二年。这种景象要是拍成相片,那可不得了!六祖当时是在七百年前,要是有 カメラ ( 日语「 照相机」
) :「它抓得住我!」把六祖坐化的瑞相冲洗出来,给信徒们一人分一张,不得了!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梁昭明太子萧统分章】
梁,梁朝。昭明太子为了他母亲读经方便,把经文分成章节,成了现在看到的样子:「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起请分第二」等等。原本《金刚经》没有这些。昭明太子为了母亲容易诵《金刚经》,将经文分成三十二分,结果没得到好报,落入地狱,受苦无量。因为经典是动不得的,不能增加一字也不能减少一字;他却自作主张将经文分章,当然落入地狱,痛苦万分,无缘无故做了赔本的生意。现在的一贯道就把经典胡乱篡改,一贯道宣扬吃素、布施固然很了不起,但是篡改经典将来会很麻烦。梁朝的昭明太子本为孝顺母亲,结果却落入了地狱。所以诵《金刚经》时,「某某分」是不诵出来的。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六祖大鉴禅师注】
【龙溪 孙云鸿复生 侯官杨、浚雪沧重梓】
龙溪,一个地名。复,再一次。梓,印刷。
【金刚者,坚利之物,能破万物也。般若者,梵语也,唐言智慧。善破一切烦恼,转为妙用。波罗密者,梵语也,唐言到彼岸。不著诸相,谓之彼岸。若著诸相,谓之此岸。又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经者,径也,见性之径路也。】
坚利,十分锐利。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我所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六祖的注解跟其它的注解不同,他的注解均从本性流出,都是在以本性的见地做注解,这个注解非常好,很适合我们,(机客网-)对于想研究明心见性的人将有所帮助。
【李文会曰】 「 如是我闻者,如来临涅盘日,阿难问曰:佛灭度后,一切经首初安何字?佛言:初安如是我闻。
表示是阿难亲耳中听到的,真正来自佛的言说,并非道听途闻,这样才能令众生不疑。
「 次显处所。 」
显明讲经的处所。
「 如者,众生之性,万别千差,动静不一。无可比类,无可等伦。是者,即是众生性之别名。离性之外,更无别法。
「是」为各种众生性的别名。
「 又云:法非有无,谓之如。 」
法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
「 皆是佛法,谓之是。 」
有也是法,无也是法,非有也是法,非无也是法,非有无也是法;所以法非有无,皆是佛法。此为「是」。
【川禅师云】 「 我者,为性自在,强名之也。 」
我们本性自在,才是真正的我。 「强名」是勉强安立一个名字,说有一个「我」。
「 闻者,听闻也。 」 「 一时者,谓说理契机,感应道交之时也。 」
意思是因缘具足,这时候应该宣讲《金刚经》了。
「 佛者,梵语,唐言觉也。 」
佛, buddhaya 。唐,就是当时中国所处的唐朝。
「 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 」
觉悟到内心没有一切妄想,一切妄想唯心所造。对于外在觉悟到不要染着六尘。
「 又云:佛者,是教主也。 」
佛就是教主。
「 非相而相,应身佛也。 」
非相,是说法身无相;而相,是说感化示现。一切法本来无相,为了度众生示现应身佛。
「 相而非相,报身佛也。 」
虽然有一切相,但不是真正的相,这是报身佛。
「 非相非非相,法身佛也。 」
不能说有相,也不能说无相,这是法身佛。因为非相,所以不能说有相,「非」指不能说;
因为非非相,也不能说非相。
「 在者,所在多处。舍卫国者,说经之处也。祗树者,祗陀太子所施之树。树,谓法林也。给孤独园者,给孤长者所施之园
。 共建立精舍也。 」
祗树给孤独园,涉及到两个人:祗树指祗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园指给孤独长者布施花园,两人共同建立精舍。
「 比丘者,去恶取善,名小比丘; 善恶俱遣,名大比丘也 。 」
这个解释太棒了!看了大德的注解,你会感叹真是圣人!去恶取善,意同嫉恶如仇:力图去除恶,却不知道恶的当下就是解脱的本性,还认为有恶可除[机客网|]、有善可取,这样的人称为小比丘。为什么叫小比丘呢?发心小,悟的道理太小。去恶取善,仍存对立,是二分法。善恶俱遣,对善也不执着
, 对恶人也不会诽谤、攻击、伤害,这样的人称为大比丘。简言之, 悟到实相的叫做大比丘;悟到小乘法,去恶取善的叫做小比丘 。 告诉诸位:
嫉恶如仇,只能当世间君子,不能做入位圣人 。因为,
恶虽然不能为,但是嫉恶如仇,仍有取舍啊!对于恶的,我们应当同情、怜悯,慢慢感化;实在感化不了,我们随缘。面对善的,能够解脱;面对恶的,也能解脱。「善恶」唯心所造,若是悟到实相法,便没有善也没有恶,所以名大比丘。
「 若人悟达此理,即证阿罗汉位,能破六贼,小乘四果人也。 」
六贼,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分别心。小乘四果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佛出现之时。「世尊食时」,到了吃饭的时间,应供的时间。「着衣持钵」,搭衣持着钵。「入舍卫大城」,来到舍卫国。「乞食于其城中」,来到这个城中。「次第乞已」,为了要让贫富的众生平等施舍种福田,不能分别;所以乞食不能分别富贵贫贱,不论布施食物的好坏,都要继续沿门托钵,不能有排除、取舍。所以,次第是慈悲之意,令众生平等布施,不选择贫富,表示平等心、慈悲心。「还至本处」,「本处」表面指本来的精舍,内涵是指我们的本心,本性的意思
。「还至本处」就外在的事相来指回到祗树给孤独园,其实表示恢复到我们的本心。「饭食讫」,吃完饭之后。「收衣钵」,将钵洗干净、衣收拾好。「洗足已」,把脚洗干净。佛陀当的时代,比丘都打赤脚。
在台湾,如果出家人打赤脚,会被别人说成是疯子。佛陀在世时,修行人没有拖鞋可穿,只有打赤脚。佛法传到泰国,比丘是穿拖鞋的,所以去泰国会看到,出家人都穿拖鞋
出门也穿拖鞋。所以在南传佛教里,要穿拖鞋才如法,照理说要打赤脚啦!我们中国就不一样,在台湾的话,假如我穿拖鞋出门,别人看了会觉得怪异,没有礼貌。不过,泰国的比丘虽然穿拖鞋,却很有威仪。他们不会骑脚踏车,也不会骑摩托车,比丘骑摩托车只有在台湾才能看到。太空帽(安全帽)没摘下来,谁也不晓得他是和尚!只有我们中国的出家人才有这种情形,在泰国绝对看不到比丘骑车。因为泰国比丘非常重视威仪。我不敢骑摩托车和脚踏车,虽然我骑脚踏车很厉害,从后面都能跳上去,但是不行!人家会指点:这个讲经的法师怎么这样?一点威仪都没有!一旦骑了,从路上经过,女孩子会对你吹口哨:慧律法师在骑脚踏车!拍一张照片,明天马上送给报社:「慧律法师骑脚踏车」。一定会这样,所以说不行
「敷座而坐」,表示万缘放下。心不动为「坐」。会看经典的人,看到这段就开悟了,经典到此为止不必再讲下去。外表看起来,搭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回来,洗净钵,收拾好衣,洗完足,结跏趺坐;实则表示佛的行、住、坐、卧,全在如如不动之中。到此经义已全盘托出,即行、住、坐、卧,都必须要以金刚般若无相的智慧观照,所以还到本处,恢复本来的面目。「敷座而坐」是表法:
万缘放下,心无所著,名为真坐 。
【李文会曰】 「
尔时者,佛现世时也。世尊者,三界四生中,智慧福德无有等量,一切世间之所尊也。食时者,正当午食将办之时也。着衣者,柔和忍辱衣也。乞食者,欲使后世比丘,不积聚财宝也。次第者,如来慈悲,不择贫富,平等普化也。洗足已者,净身业也。敷座而坐者,一切法空是也。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须菩提解空第一,是弟子中解悟空性最好的人。此外,还有舍利佛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等等。「偏袒右肩」,佛在世时,比丘右肩是袒露出来的。「右膝着地」,是印度的顶礼方式。与我们中国不同,佛陀时代正确的礼节是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掌。双膝着地、五体投地是中国的礼仪。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佛善于教导菩萨如何护持自己的念头,不要起妄想。善就是善于教导,护念是教菩萨不要起妄念,善护念是教人不要起妄想。「善付嘱诸菩萨」,好好嘱咐诸菩萨要精进修行,不要执着、染著。付嘱是交代,善付嘱是好好地交代精进观照一切法皆空。
【李文会曰】 「
时者,空生起问之时也。长老者,德尊年高也。须菩提者,梵语也,唐言解空是也。须菩提解空第一,故先起问。 」
「空生」就是须菩提。「德尊年高」,德行具足,年龄长。
「 右膝着地者,先净三业,催伏身心,整仪赞佛也。 」
整肃威仪来赞叹佛。
「 合掌者,心合于道,道合于心也。希有者,我佛性能含融万法,无可比类也。 」
「我佛性」,我们人的佛性。「无可比类」,无法比类。无可比是因为佛性是绝对的东西。
「 如来者,如者不生,来者不灭。 」
所以不生不灭就是如来。
「 非来非去,非坐非卧。 」
「非坐非卧」,因为佛性的东西,没有外表的坐与卧的分别。
「 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也。 」
因为心常空荡荡地无所执着,所以不管是坐是卧,都保持荡然无碍的清净心。
善护念者,善教诸人不起妄念也。诸菩萨者,诸者不一之义;菩之言照;萨之言见。照见五蕴皆空,谓色受想行识也。菩萨者,梵语也,唐言道心。
「众生常行恭敬,乃至鳞甲羽毛、蛆虫蝼蚁,悉起敬爱之心,不生轻慢。此佛所谓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也。
「鳞甲羽毛」是游鱼飞禽类,「蛆虫」是会缓缓蠕动的虫类,「蝼蚁」是蚂蚁一类。
「 善付嘱者,念念精进,勿令染着。 」
好好交代弟子们,要在每一念精进修行观照,不要分别,要放下一切。
「 前念才着,后念即觉,勿令接续也。 」
前一个念头若是执着,不要让妄想连续,勿令烦恼继续下去。
所以如果今天听完《金刚经》后,了解了一切法皆空,无常法不可得、不可说,一切随缘,那么下面的经典就不必再讲,回去便能好好入睡,因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
「 善男子者,正定心也。善女人者,正慧心也。谓有刚断决定之心,永无退转也,发心之义。
发心的意思,永无退转。
「 阿者无也,无诸垢染也。 」
「无诸垢染」指无垢染、无污染、无烦恼。
「 耨多罗者,上也,三界无能比也。 」
阿耨多罗即无上,没有一个超乎其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无上正等正觉。
「 三者,正也,正见也。藐者,遍也,一切有情无不遍有。 」
加被一切众生,全都悟,没有一个遗漏。
「 三菩提者,知也,知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也。 」
三菩提,正遍知的意思,遍知就是一切皆知。
「 云何降伏其心者,须菩提谓凡夫妄念烦恼无边,当依何法,即得调伏。 」
要如何降伏我们的心呢?下面佛就告诉他了。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 如汝所说者,是佛赞叹须菩提能知我意,善教诸人不起妄念,心常精进,勿令染着诸法相也。
「 谛听者,谛者名了,汝当了达声尘本来不生,勿逐语言,详审而听也。 」
「勿逐语言」意思是你应当了达声尘,不要追逐语言,执着语言。「详审而听」意思是说对我所说的话,要了解道理,好好去悟,不要只听听声音而已。
「 应如是住者,如来欲令众生之心,不生不灭,湛然清净,即能见性也。 」
见性,明心见性。
【黄檗禅师曰】 「 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碍理。 」
凡夫总是被境界障碍了心。
「 常欲逃境以安心。 」
逃境指除掉境界,意思是说只要境界不出现在面前就不会生气,只有不出现境界才能安心。其实真正不会生气的人,悟道的人,境界出不出现都不会生气,因为他已经降伏了自己的心。
「 屏事以存理。 」
屏事指除掉事相,意思是凡夫希望了解道理,依道理来做观照,却总是想把事相除掉。
「 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 」
凡夫不知这是本心的问题,是自己对道理没有彻悟而障碍事相。本心若通达道理,事相境界对我们又有何妨碍呢?
「 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
这一句很重要:「心空」,表示一法无所著,境界自然就没有。
「理寂」,理上若是入了空性,一切事相就无碍。譬如对一位圣者发怒,他丝毫不会烦恼;若对凡夫发火,他则会立刻回敬你。对圣人来说,无论你怎么激怒他,他都无所谓。
「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的意思就是,只要用心观照一切法不可得,令心空,一切境界便对你没有作用,不要颠倒用心。若想彻悟一切,
请在这句话下画双线,好好地在「心空」二字上下功夫,明白了「心空」,整本《金刚经》的意思就全了解了。
「 如是降伏其心者,若见自性,即无妄念。既无妄念,即是降伏其心矣。 」
「 唯者,应诺之辞。然者,协望之谓。 」
唯然就是答应之意,遵从佛命而听讲。
「 愿乐欲闻者,欣乐欲闻其法也。 」
欣然,很欢喜。很欢喜地想听世尊是怎么讲的。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六祖曰 】 「 卵生者,迷性也。胎生者,习性也。湿生者,随邪性也。化生者,见趣性也。
六祖对这段的解释与一般解释完全不同。一般的解释是说,卵生就是蛋生,像鸡啊、鸟啊等,胎生比如人,湿生好比臭水沟里的虫子,化生就是天人跟鬼,一般是这样注解。而六祖的解释完全不同
他把一切摄归到念头。譬如什么是卵生——卵就是蛋,蛋有壳,六祖解释为:无明就是一个壳,我们的无明烦恼就像壳一样,这就是卵生——这样把它摄归到念头上来。什么叫胎生呢?触境生情,产生执着,发起邪念,叫做胎生,因为被束缚着嘛!什么叫湿呢?贪、嗔、痴引起恶念,这叫湿生。什么是化生?突然来的烦恼叫做化生。六祖解释就是这样跟别人不同,和其它注解差别很大,但是我欣赏六祖的注解,因为直截、了当,完全摄归念头而说。
【 李文会曰 】 「 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 」
摩诃萨就是大菩萨之意。
大悟的人,他无人相、无我相,不执着一切,他的度量当然就很大。所以说世间什么人最有钱?
度量大的人。不是拥有外在的金钱就叫做有福气,度量越大的人才越会享受他的人生。我们世上的人总说:「享受人生」,「保力达 B
」广告词也常这么说。但真正要享受人生,就一定要度量大,度量大就不会跟人摩擦,不会去过痛苦、斗争的日子,生活得很有欢喜心。大悟的人,量大福就大
「 众生者,谓于一切善恶、凡圣等见,有取舍心。 」
什么叫众生呢?就是于一切善恶、凡夫圣人等见有所取舍,有取舍就是制造对立,坏的除掉、好的拿来,或是恶的除掉、善的积极追求,甚至好的放弃、专门追求坏的,这都是取舍心。
「 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轮回六道是也。 」
我们人就是这样。
若卵生者,贪着无明,迷暗包覆也。若胎生者,因境来触,遂起邪心也。若湿生者,才起恶念,即堕三涂,谓贪嗔痴因此而得也。若化生者,一切烦恼,本自无根,起妄想心,忽然而有也。
卵生,这里解释为「贪着无明」。我们就是被无明这个壳所束缚,「迷昧包覆」像卵的外壳一样被包裹起来。我们若是贪著(贪心、执着),就会没有智慧、迷昧。昧就是昏昧,迷迷糊糊、不清楚的样子,不晓得人生是什么。
胎生,一般的解释,像我们人类由母腹中生出来叫做胎生。这里解释为「因境来触,遂起邪心」,因境而起邪心,名为胎生。胎生是指人被感情所束缚。《楞严经》里讲,我们之所以生生世世投胎做人,大部分都是情执很重,夫妻、母子、兄弟姊妹的感情放不开,众生有情执,就会比较容易成为胎生。
湿生,「才起恶念,即堕三涂,谓贪嗔痴因此而得也。」湿生一般解释为,在臭水沟或是湿润、有潮气的地方,藉着湿气凝结而变成了生命。这里解释为,因为凝结了贪嗔痴的恶念而生,此为湿生。
化生,一般所说的天人、地狱、饿鬼都是化生。这里解释为「一切烦恼,本自无根,起妄想心,忽然而有」,突然起了妄想,叫做化生。我们的烦恼就是这样,坐着时无缘无故就开始胡思乱想,想些杂七杂八的事,人真是很奇怪。
有时候想想这个世间,会觉得众生实在太闲了!像在西班牙、葡萄牙的斗牛(老人的牙齿要是掉到只剩二颗,就打趣形容为一颗西班牙、一颗葡萄牙。像布袋戏的哈买二齿,只剩两颗门牙),西班牙每年都会举行斗牛表演让观众欣赏。斗牛就是把牛放出来,人跑牛追,这种斗牛很凶悍,人要是跑慢一点被牛追上,会被戳得血流如注,一片血淋淋的,连肠子都流出来。人真是不可思议,为什么闲着没事做要让牛追着跑?这有什么意义?让人感觉这实在是很无聊!还有非洲原始森林和亚马逊河流域的土著,这些土著为了逞勇敢,从几十层楼高的地方,双脚用绳子绑住倒吊着往下俯冲,到快接近地面时才突然停止下坠,然后吊在半空中来回摇晃,以示勇敢。每个女孩都想嫁给这种人,要是我,我情愿不娶老婆,为什么要这样才算勇敢、才娶得到老婆?专门搞这些花样,一旦某一次绳子断掉,就会摔得粉身碎骨,连头盖骨也裂开,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人因为无法降伏内在的烦恼,也就不能了悟人生。你注意就会发现,我们这个世间的事情都很肤浅,很多事情都可以省掉,但他却省不了,因为欲望不断冲动,一直要追求、要创造美好的人生,反而制造公害、污染,到头来文明变成自我束缚的代名词。
譬如我们现在的臭氧层一直被破坏,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器如冰箱、冷气机等散逸的氟化物,分解后产生的物质能够破坏臭氧分子,使臭氧层越来越薄,直到出现空洞。在一万年以前,整个地球完全处于一种自然状态,生态循环也很正常,气候条件也很好。而我们人类的文明也不过一万年而已,却把整个地球搞得非常糟糕,生态恶化非常严重!我记得小时候,冬天相当冷,可是现在的平均温度已经升了将近二、三度。
菲律宾暴雨成灾,下一场豪雨就淹死六千多人。还有滥砍森林,像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消失得很快。什么叫雨林?下雨最多的地方,一年的平均降雨量都在好几百公厘。现在由于人类不停地砍伐,却以一秒钟四个足球场的速度被破坏。将来我们人类最大的灾难是什么?我们人类的浩劫不是战争,而是所谓的文明。一场波斯湾战争美军才死四百人,而一次雨灾却死六千人。可是任凭科学家如何呼吁不要砍伐原始森林,要做保持水土,都没有用。在巴西这样很贫穷的国家,高额负债,赤字暴涨,通货膨胀……如果不砍伐木材便没有收入。通货膨胀,就是今年钱还可以买一辆汽车,到明年就只能买一只电风扇了。所以如果在巴西买一架电视机,明年他会把价钱退还给你,因为通货膨胀十倍以上。所以现在一些很贫穷的国家,又不得不砍伐砍伐森林。所以我们现在的浩劫不是战争,是整个地球的毁灭,而我已经准备好要去极乐世界了,看你们怎么破坏(法师笑)!
若是稍有科学头脑,会看到众生的自作聪明其实是很悲哀的。 这种「
聪明」叫做自我束缚,制造烦恼、制造痛苦、制造破坏、制造自我毁灭。所以最后文明的定义,就是自我毁灭 。
我们地球的文明不过一万年而已,而地球距今已四十六亿年,还没有过什么浩劫,最多地壳不稳定而已;但是如今,下一场雨便死六千人!还不只是如此,如果人类继续破坏,温室效应不解决,南北两极冰雪溶化,冰山、雪山的溶水可以上涨
,相当于现在几十层楼高。所以住在平地的人,将来一定要住在几十层楼以上,否则都要被海水淹死。所以你看我赶紧买内门那一甲地,就是怕大水来(法师笑)。
因此有科学头脑者很是担忧,但是众生愚痴却不能理解,还在拼命地造业。所以说,烦恼本来无根,而我们人所追求的全是这种东西:错误、痛苦、自我束缚,却还认为自己很聪明。
「 又教中经云 : 一切众生,不自具足,随业受报。故无明为卵生。 」
不自具足,因为没有智慧。什么叫做不自具足呢?
就是无法完成见性,这叫不具足;若是明心见性,他就具足一切法。他不大彻大悟,无法如佛一般,当然就无法具足一切慈悲智慧。从而随业受报,所以无明为卵生。
「 烦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淫为湿生。 」
爱水,男女相爱在一起而有淫水。
「 欻起烦恼为化生也。 」
欻 ,音 x ū,快速的意思。就是突然而起的的烦恼。
「 又云:眼耳鼻舌,不能回光内烛。 」
烛就是照,内烛就是回光返照。夜晚点燃蜡烛就能照得很明亮,我们若是没有内心之烛,便不能回光返照。
「 有所贪漏,即堕四生,谓胎、卵、湿、化是也。 」
贪,就是动一个念头去追求。漏,就是有烦恼,不能究竟地解决。就像一个杯子若是有漏,那么装再多的水也不能盈满;
我们人若是烦恼不除尽,再怎么修行都不能成佛。
「 色声香味,回光内烛,无所贪漏,即证四果,谓须陀洹等是也。 」
须陀洹是初果,「等」包括须陀洹至阿罗汉的四果。
【傅大士曰】 「 若有色者,谓凡夫执着之心,妄见是非。 」
大德的解释都是在一念之间。若有色,是指你认为看得很清楚,于是便在你认为真实的世界里追求。佛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因为凡夫对色法并不能透视它。色是指外境,眼睛所见都是色法。所以凡夫是以执着心,妄见是非。是也没有定论,非也没有定论,因为是与非自性本空,随缘而起,都是无自性的东西。
「 不契无相之理。 」
不契合清净、无相的道理,因为一切法不可得,一尘不染。
「 若无色者,执着空相,不修福慧。 」
有色已是执着于有形相的东西了,说无色则又执着空相,认为一切法不可得,于是就认为不必精进了,整天懒坐、懈怠,饭来张口,不修福德,简单说就是消极。执着于空相,就是对一切法消极,认为「不可得」嘛,不用太认真了,简单就好了,随缘度日,也不必精进度众生,也不必修福了。《大智度论》里说:
真正了解空性的人,才真正懂得精进的人,因为他一丝一毫的福都会去修。了解了空性,就会最精进,绝对不会懈怠。
「 若有想者,眼见耳闻,遂生妄想,口说佛行,心不依行。 」
根据眼睛所见、耳朵所听到的产生妄想。我们虽然学佛,嘴上说佛行,要如何如何去做,但是心却没有按照佛所教化的去做,就是放不下。
「 若无想者,坐禅除妄,犹如木石,不习慈悲智慧方便。 」
若无想,坐禅时像木石一样无心,坐下去便一动不动,也不愿意去度众生,没有了感情。
「 若非有想者,教中经云:有无俱遣,语默双亡。 」
非有想,就是不能说有想,也不能说无想。有想就变成落入执着的状态,无想就变成如同草木。所以,非有想就是有和无统统遣除掉,但这个有无俱遣,并不是所谓的中道,而是在不得已之下,认为有也是执着、无也是执着,所以全部放下,而全部放下的这一念也是执着。语默双亡,都不讲话,这是也是执着。
「 有取舍憎爱之心,不了中道也。 」
还是有取舍憎爱的心存在。
若大彻大悟的人,「有」当下就是中道,「无」当下也是中道,中道不离有无,有无不离中道。他不必要遣除有无,不必除掉有与无的观念,他当下即是中道,真正的中道,连取舍心都没有
「 非无想者 , 谓有求理心也。 」
非无想,不能说没有想。
「 我者,佛自谓也。皆者,总也。令者,俾也。入者,悟入也。 」
总,全部的意思。令,使的意思,要令他悟入无余涅盘。
「 无余者,真常湛寂也。 」
无余,简单讲就是没有剩下,究竟的意思。我们的本性究竟了,当然就是真常湛寂了。湛,光明晃耀、如如不动、放光动地就是湛。寂,就是静,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 法华经云 : 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涅盘者,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
如大月轮,像月亮一样。
「 众生迷于涅盘无相之法,而为生死有相之身也。 」
迷则不明了。众生不明了不生不灭的涅盘无相之法,就会执着这个生死有相的身体。我们人就是这样,你看男众就会西装笔挺,还要打上领带、蝴蝶结。
讲到打领带,从前我读大学时要穿大学服还要打 ネクタイ
(日语「领带」),我很怕打领带,因为学佛了就不喜欢打那种东西,就叫陈中兴事先替我打好,然后再拿下来。等到需要打领带时,我只要套上去拉紧就行了。有一次刚好教官看到,就说:林益谦!你这个领带像什么?怎么卷得像油条一样!整条领带扭曲打卷了。没办法,男孩子就是这样。还有游泳,很奇怪,学校就一定要上游泳课,我很排斥游泳,因为我不会游泳。因为没钱买游泳裤,上游泳课时就向别人借条泳裤,结果借来的太大了,水一冲裤子松掉下来,结果曝光,又赶紧把它拉起来。没办法!穷也很痛苦。在建国中学时,学校的游泳池发生一件事,有个同学上游泳课时因为害怕水,在鼻子里塞卫生纸,水一冲却倒灌进去,拉上来送去急救,却在途中就死亡了。所以发生这件事情之后,建国中学就再也不用上游泳课了,太好了!所以我们读到高中都没有再上游泳课,现在游泳池已经拆掉了。读大学时就不行了,要上游泳课,考试时我只要一下水就一定抽筋。每次考试还要到深水区,沉下去脚也踩不到底,浅水区是女生在游。每次都差点淹死!这个就是身相,世间有种种痛苦,所以今生要是没有解脱那就很惨了!
「 灭者,除灭。度者,化度也。 」
【李文会曰】 「
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者,谓起无量无数无边烦恼也。得灭度者,既已觉悟,心无取舍。无边烦恼,转为妙用,故无众生可灭度也。有我相者,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攀高接贵,轻慢贫贱愚迷之流。
轻慢,轻视别人,我们若是有这种念头就不是菩萨。愚迷,自己迷,反而耻笑瞧不起别人。简单来说,以伤害别人的手段影射自己的优点,都是愚痴的人。要伟大,大家都伟大,就像佛一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尊重一切众生。
「 人相者,有能所心,有知解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恃持戒,轻破戒者 。」
自恃持戒,自己认为自己持戒很了不起。轻破戒者,轻视这个破戒、那个没有修行。贡高我慢,这样的人叫做大破戒人。所以《大智度论》里讲:
贪嗔痴不除,名大破戒人
。我们整天都在看别人的过失,所以六祖教诫我们要回光返照,不要夸口自己持戒,轻视破戒者,这样就变成有我相。
「 众生相者,谓有苟求希望之心,言正行邪,口善心恶。 」
众生相就是对外有追求之心。言正行邪,说的是正法,那么行的是邪道。
「 寿者相者,觉时似悟,见境生情,执着诸相,希求福利。 」
看到境界还是会产生执着。
「 有此四相,即同众生,非菩萨也。 」
我们初学佛的人,或是初出家的人,一定要有个团体来约束我们,否则易放难收。我们自己智慧不够时,一旦放出去就控制不住了,一下子就像脱了缰的野马。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这段是教我们布施的时候不能执着,包括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简单讲,一切身、口、意的布施都不能执着,不住于相。这段文字并不困难。「其福德不可思量」,为什么呢?因为不执着于相,心不执着,等于零一样。譬如日月禅寺在授三坛大戒,我们有十四位法师在人家那里吃饭,就布施一万元打斋,如果我们不执着于相,就是一万除以零,你看等于多少?犹如虚空!因为你不执着嘛,你看看功德有多大!要是布施出来后就到处宣扬:我布施了一万哦!一万除以一万等于一。如果是个爱吹嘘的人:我今天拿一百万去打斋呢!一除以一百,只剩零点零一。说明说得愈多就愈没有功德,愈吹嘘就愈没有功德,这个用数学就可以证明。要是无所著,那就无穷大,譬如布施一万元,除以
0.0000 …… 001 ,不执着嘛,数量就无量无边,用数学就能证明。
所以对我们个人来说,真正懂得生命的人,首先他能够摆平内在的世界,令心无所执着,这样日子就好过了。没有贪、没有嗔、没有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怨恨、没有嫉妒,无怨无悔,有勇气接受这个世间的痛苦,完全了解这是因缘果报,一点都不怨叹。记得师父有句话:「这个世间并没有冤枉事,谁造恶业谁就要负因果。」假如你看到一些不幸的事,或者一个恶人,或者非常可怜的人,我告诉诸位,这些并不冤枉。为什么?因缘果报是逃不掉的。所以,我们若是对于一切境界都能有勇气和欢喜心来接受,那么一切都无所谓。
我们人的痛苦不只是身体上的。我当初还没有学佛的时候,喜欢过一个人,当投入感情的时候,却不懂得收回,会放不会收啊。我那时候奇怪啊,我是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你要辜负我?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母亲也反对,说我像矮冬瓜,又嫌我身体差,说我活不过三十岁,很早会死……算是无缘的丈母娘啦!所以我就伤心哭泣,很痛苦,那时候还没有学佛嘛。所以说我听到佛法后很珍惜,
我今生的生命是佛陀救回的,我愿意牺牲我的生命,把这么好的佛法分享给大家
。因为你一直挣扎在世间的感情上不晓得怎么办,认为不能够结婚就是世界末日到了,几乎要把自己置于死地。受到别人的欺侮我们就很气愤,或者看到没有良心的人,我们很生气很痛苦……啊,我们现在知道了,这就是娑婆世界!而且我们若是懂得了佛法,了解了无常观,就会比较看得开。我那时在读高中三年级,整天就是想打电话去,又不敢打,担心打过去被人家说我没人格,怕人家笑,想想不妥又挂上,不打又很痛苦,所以一支电话就这样拿起来又挂上……那时候要是有学佛,虽然是还没有定力,但是也会比较看得开,一定会比较看得开,就不会那么痛苦。所以我们要是有了佛法就不会矛盾,像我现在,哪有可能会恍惚失神、茫茫然或者怎样(笑)?稍微用智慧观照就很清楚了,哪有可能说会跳不出来?
现在我们讲到了「应无所住」,我告诉诸位,这句话就是开悟的诀窍,你要大彻大悟,就是这四个字:应无所住。所有一切都随缘的意思,如如不动。你如如不动,看它会怎么样?假设你今天得到了他,那你明天也许就会失去他,你冷静、再冷静,时间总会过去的。我从前没有学佛法,就是靠这一句「时间总会过去」度过生命中最痛苦的那一段时间,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那时候没有研究《金刚经》,买的是美国
Mountain 博士所著的《青年人应有的思想》这本书,又去买哲学书来反复看,看 Philosophy
(英文「哲学」),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那时候没有看到佛经。后来第一次去寺庙,第一次的翻阅的佛书就是斌宗大师《心经》的注解。这本《心经》看不懂,完全不知道在写什么,第一次到寺庙去,有一本注解我把它拿起来念:班
- 若 - 波 - 罗 - 密 - 多 - 心 -
经,还念得很大声,因为不懂啊。旁边人都笑我,我也对他们笑一笑。
佛陀的伟大实在让我感动 ,
所以我愿意牺牲我的生命,无怨无悔地出家,绝对不后悔。我宁可牺牲我的生命,也一定要把佛法传扬出去,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啦),这是我们应该尽的责任
所以,我现在向佛陀报恩,只在尽我的责任,没有什么伟大不伟大。你若是有了佛法,感情、金钱、任何的逆境前来,都可以迎刃而解!即使今天你跌落到生命的最低谷,佛法一句话就可以令你重新振作,你会得到很大很大的快乐,比赚一百万、一千万都来得快乐!
有佛法的人,才有真正的生命 。我自己鼓掌(笑,众鼓掌)。
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菩萨于法者,总标一切空有之法也。应无所住者,一切之法,应当无所住着也。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谓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谓言心外即别有法,遂生执着,住于法相,此同众生之见解也。』
执着,简单讲, 修学佛法最大的障碍就是一个字,就是「执」 。 这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 有执有痛苦,无执少烦恼
。执,就是放不下,强烈的得失观念叫做「执」,怕失去些什么。其实在这个世间,到了生命终了,你什么都带不走,就算你再执着也照样无法挽回这个世间,没有用的!所以在大学里讲演的时候,我常常对大家讲到一个假设。像我以前念研究院的时候,到成大(注:台南成功大学)讲课,我讲了一个观念,成大很多同学都很赞同,我跟成大的同学说:你明明知道,你追求到最后,就是死亡,就是一副棺材,一定会死,只剩下一个臭坏的的身体的躯壳,那你为什么一定要浪费你的生命在错误的追求里面?很多成大的人听了都觉悟:嗯!就是如此!哲学家告诉我们说: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和时间,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
所以哲学家也很伟大。比如你酗酒、抽烟、打牌、赌博、玩女人,或者杀人、放火……你明明知道有一天你一定会后悔的,那你为什么不现在就停止呢?我们不要浪费我们的生命和时间,在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地方!这个说得太棒了!所以我们要节省时间,专注于佛法,这样才能解脱我们的生死。
【龙济和尚颂曰】 「 行于布施者,布者普也,施者散也。 」
布施即普遍布施。
「 谓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烦恼妄想、取舍憎爱之心。世尊即以教法布施,内破一切执着,外即利益一切众生。
破除我们内心的执着。
「 菩萨布施,皆应无住。不见有我,为能施人。 」
不认为我在布施、我是能布施的人。若是有这种观念,我们就会痛苦,为什么呢?有了这种观观念,我布施给他,假如以后他稍微有一点点对不起我,我就会大大地抱怨。我们众生布施就是希望得到回馈。皆应无住,简单讲,就是不见有「我」为能施者,就是不希望回馈。布施是我们修行佛道的必须课程、本职的工作,并不比较「伟大」,因为我们是三宝弟子,护持师父、护持三宝是本份的责任。不应该说我来到这个地方,一定要师父对我怎么样好我才肯布施,那样就不配为三宝弟子了。
「 不见有他,为受施者。 」
不见有别人接受我们的布施。
「 不见中间,有物可施。三轮体空,住无所住。清净行施,不忧己乏。 」
不忧己乏,就是不担心自己会缺乏。包括拿生命布施,都不会觉得有一点可惜。
「 不望报恩。 」
如果希望别人能报我们的恩,那么有求就有苦。《金刚经》整本经典所说的就是讲这一句, 有求就有苦,无求就快乐 。
《金刚经》简单说就是讲空的思想,讲有求必有苦。
「 不求果报也。 」
不求果报自然就得到大果报。
「 凡夫布施,希求福利,此是住相布施也。 」
这个意思很简单。布施若是常挂在嘴上,就没有功德了。举个例子来说,你对一个人很好,施舍给他,却一直在大众面前抱怨:当他正在落难的时候我是怎样怎样对他好、照顾他,现在他又是如何如何地没良心,竟然这样对我!——这就是世间人,换了我不会这样。别人若是感谢我,我会告诉他:我应该感恩你才对,因为你接受我的布施,使我完成布施之道,是你更伟大!接受他人布施的人,很善良,也很了不起,他是在成全我的布施之道,否则我去布施给谁?这样一来我的想法是他更伟大,他的想法认为我比较伟大。所以我布施的话,我不会总向人讨恩情,而且老是到处宣扬,说到最后变成没有功德了。为什么?人家的心里会反感。我们如果真正有恩于人,沉默就行了,这样更能感人肺腑,深入地感动一个人。不要挂在嘴上说个不停,别人听了会反感。确实对他人很有恩惠,不需要一直夸自己,不需要讨人情。如果对他人稍微有些恩惠就动不动自我宣扬,说我如对你何掏心掏肺,而你现在这么没有良心,这样人家会反感。
如果有人说:师父你对人很好!我没有,不是这样!那是别人对你比较好,我对你谈不上好,这是我的责任,能否成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我布施、你接受,那么有了成就是你的。有很多人布施令对方成就了就把功德据为己有。错了!今天你布施给我,我若是不打拼,要怎么成就呢?试问:你今天布施给我,我自己不努力,自己没有志气,又怎么成就呢?所以布施虽然很好,可是能否成就还要看对方。因此我们不要讨恩情、讨人情,把布施一直挂在嘴巴上,这样很不好!我最不喜欢这样子:哎呀!我对某个人多好多好,他却这么没良心!这是希求果报、希求福利,烦恼马上就来了。《金刚经》说,有求必有苦,你只要有所求,绝对痛苦,所以我们要无所求。
【张无尽曰】 「 不住色布施者,谓智慧性照见一切皆空也。梵语檀那,此云施。 」
【傅大士曰】 「
不住声者,清净无挂碍也。梵语尸罗,此云戒。二乘之人,意谓从声色起,遂向声尘中分别。闻乐则喜,闻悲则哀。欲舍此声,而取无声,名之为戒。
「 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 」
譬如,音响是色法,接通电源,它就会产生声音。
「 色既本空,声从何起。 」
一切皆是幻相。聪明的人会把世间的种种、刹那间变化当作演电影,电影演完,只剩下一个银幕,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人到死时闭上双眼,就像是演电影,演完结束什么都没有,而我们在里面却是喜怒哀乐历历可见,而实实在在只有一个银幕而已,银幕表示空的意思。如果一个人能把眼、耳、鼻、舌、身、意感触的外境当作看电影一样,知道这些都是假相,就可以生也不喜,死也不忧,生死无所挂碍,无所喜亦无所悲哀。
「 若能如是悟者,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在在处处,心常清净。
拘,拘束。染,染污。在在处处,随处。
「(中略) 不住香者,谓见色清净也。梵语羼提,此云忍辱。二乘之人,妄生忍辱。 」
二乘之人,还有一个忍辱的观念。
「 唯恐贪着,欲行远离,故名忍辱。 」
恐怕会贪着,所以他要控制。就是用意志去控制,叫做忍辱;用本性去忍辱,叫做忍辱波罗密。两者不一样,后者还要「到达彼岸」(波罗密)。用意识去控制:「我要忍耐、我要忍耐。」这样的话你忍耐的功夫还不够。要到连忍耐的观念都没有,一切事情都回归到空,无量、无边、无所住,才是忍辱波罗密,才是佛法「中道第一义谛」的思想,这就是《金刚经》真正本来的精神。
人们常说:「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忍到有一天会爆炸的」或者:「我已经忍耐很久了,你要适可而止哦」若是高僧大德就不会这样,就算你一直糟蹋他,他也会就说:「我又有机会上一课忍辱了,现在考试了,看看我的功夫够不够,继续考!」简单来说,大彻大悟者就是永远保持如如不动,无论境界是怎样的喜怒哀乐,经历怎样的伤害、攻击,他永远都安详,连忍辱的观念都没有。因为一切法皆空,要忍个什么呢?无境可忍!这个境本就是虚妄的东西,哪有什么要忍辱呢
?如果还有一个忍辱的观念在,那还不能到波罗密;直到没有忍辱,才称得上真正的忍辱。
「 正是舍色取空,不了中道也。 」
舍弃物质现象境界而执着于空,是二乘人。
殊不知香性本空,菩萨忍亦无忍,辱也无辱。须是自性清净,不生起灭之心,方始悟明心地。不住味者,谓众生性,与如来性,无所分别也。梵语名毗离耶,此名精进。(奇*书*网-整*理*提*供)了知舌根本空,为不住味。故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
食、衣、住、行都是简简单单的,不管怎样都自在。我有这点修养,不论到哪里,我不会抱怨人家准备的食物不好,只要你很诚意的,有一碗荫瓜我也吃得很好了,很简单就解决了。饮食上我很看得开,只不过我的肠胃不能吃冷的,这不是因为挑剔,而是吃下去会让肉体痛苦,就不能好好弘法利生。所以这个不是分别,而是因为不得已,饮食要调和嘛!「受诸饮食当如服药」,要当作吃药一样。这个观念很重要,意思是不要贪著。
「 或好或弱,不可生憎爱也。 」
憎是恨,爱是执着。
「 不住触者,谓心无取舍也。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 」
菩提是不可取、不可得的。而烦恼是自己无明妄生的东西, 哪有什么真正的烦恼有所施舍呢?
「 梵语禅那,此名静虑。二乘之人,认触为色身。色身若是有,即言离诸触。色身既本无,诸触何曾有。
二乘人认为色身和外境有所接触。若是有实有色身,那么我们就能说色身与触可以相离;然而色身本来就没有,所以不必离也不必即。
「 又云:了触即无生,不住虚分别。一切诸万法,本来无所动。 」
触当下就是无生。
「 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梵语般若,此云智慧。 」
【六祖曰】 「 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 」
要是能这样那就不得了了!就成为世间最富有的人!不住法者是世间最富有的人,一切法都不能束缚你,富有也解脱、贫穷也解脱,健康也解脱、病苦也解脱。
「 诸法属意,意属识,此识是妄。 」
诸法属于意识。
【金刚三昧经云】 「 所见境界,非我本识。 」
这里要记下来:本识,就是究竟的意识。简单讲就是我们的本性,这个本识不是第八意识。佛学中的名相,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是不一样的,唯识学里讲的本识是我们的第八意识,但此处本识是指究竟的意识。然而本来是没有意识的,意识本空,所以究竟意识名本识,也即本性之意。
「 二乘之人,分别诸相,皆是妄识。本识又何可得也!菩萨了知本识,究竟故无分别。 」
妄识 , 虚妄意识的分别。然而菩萨知道无分别。
下面是黄檗(音 b
&)禅师的注解。黄檗禅师很厉害,很了不起,是一位伟大的禅师。「成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就是黄檗禅师的感言,意思是
必须放弃恩情,达到无为时,方才是真实的报恩。 所以他 过了三十年禅者的生活,却从来不曾回过俗家探望亲人
。据《高僧传》的记载,他出家之后,母亲由于伤心过度,把眼睛哭瞎了。由于禅师左脚上有一大痣,他母亲发愿替出家人洗脚,
希望凭万分之一的洗脚机遇,认出谁是她的爱子。一次参访途中,黄
檗禅师不自觉回到故乡,他也接受了母亲的招待,但在母亲帮他洗净右脚之后,第二次还是放右脚进去,就是不希望跟母亲相认。之后虽然难舍难离,还是忍痛起程云游。邻人不忍,告诉了母亲真相,她便不顾一切去追赶,结果不幸失足落水而死。黄檗禅师看到后非常痛苦,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恸哭说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语。」并火葬母亲,说偈超度。此时乡人都看到他的母亲由于超度升空而去。当然这必须得是有修行的得道高僧啦,才能够「一子出家、九族升天」。像我们念十遍也见不到什么异象,只能尽量求佛菩萨而已。
【 黄檗禅师曰 】 「 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 」
这句话是根据《楞严经》而来。本是一精明,就是本性是相同的。我们本来就是只有一个本性而已,眼睛看外境,没有分别心,就是用本性在看。恶也不会痛苦,善也不会羡慕,保持善恶不着。见,本来是一种分别,没有分别叫做见性。闻,有分别叫做闻识,没有分别叫做闻性,闻的本性。本性能见、能闻、能嗅、能觉、能触,但是不生分别。
本性在六根当中放光动地,清清楚楚,不隔一毫,不离当下,都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只是我们眼睛看到后加以分别,就变成见执——见的执着。没办法,我们凡夫就是这样,眼睛看、眼睛就执着,耳朵听、耳朵就起分别,口说、口就生是非……所以我们都一直被对立、放不下所束缚。但本性不是这样,本性是一,通于六合。我们的本性完全通于六根,通于眼根叫做见性,耳根不执着叫做闻性,通于舌根叫做味性等等。无论什么境界,都是平等的。
「 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
意识就是法尘落谢的影子。
「 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 」
中间生出六种分别,眼识、耳识、乃至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就是十八界。
「 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 」
六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尘变成六识。一精明,本来就是一个本性。所以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如果一个人了解了我们本来清净的心,大地上一切天地万物都不复有,没有所谓的土,没有所谓的境界,境界都是我们唯心所造,一切法皆空。境界完全归纳于我们的本性之中,唯心所造。
「 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清净。 」
只有我们的本性空荡荡,无一切法。
【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
【李文会曰】 「
菩萨应如是布施者,谓舍除一切烦恼憎爱之心也。然烦恼本性,皆是妄见,有何可舍?经云:『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
下面这句话要注意看了!这句话就是功夫。
【逍遥翁曰】 「
夫见性之人,十二时中,凡遇逆顺境界,心即安然,不随万境所转。一任毁谤于我,我即不受,恶言谤黩,返自归己。所谓自作自受者也。
一任毁谤,不论如何诽谤我。黩就是「亵渎」的渎,污秽的意思。就是说冒渎圣人,诽谤他人,反而伤害了自己。
「 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拟欲烧天,徒自疲困,终不可得。 」
比如有人拿著火炬去烧天,然而天空是烧毁不了的。所以,对诽谤最好的处理,就是不闻不问,不跟他对立,不需要解释,也不去跟他一般见识。就是任凭他谤,让他自已疲劳。我常说,要写东西攻击别人,这也不简单,因为他得编一套理由,还要编得让别人肯相信;要去找全台湾省的寺庙,还要去
(英语「复制」)、影印,折好之后得拿去邮寄,要花邮票钱,还要动用人工,一张一张散发出去……这也是不简单的人物!要是我,我没有勇气做这些事,也没有那个时间。所以这也不是普通菩萨来的,他们做这些事是来要成就我们的道业。我们学佛的人,任何时候不可随万境所转。
师父讲过一句话:对师父有信心的人,你好好地稳住,师父保证自己绝对是正知正见,绝对没有邪知邪见。因为我是依法而说,依法不依人,按照这本经典在讲,要是会下地狱,也是跟着六祖一起下地狱,因为这是六祖写的嘛。那么对我没有信心的,那就对不起,没办法!你对我没信心的话,就算我叫你来你也不会来,所以你也安住你的岗位,我也安住我的岗位,所以「诸法不相到」。「诸法不相到」就是说,你也没有来,我也没有去,不来也不去,本来面目。恰正是:你没有来,师父也没有去,这正是本来面目。
所谓自作自受,要记得—— 诽谤别人的恶果、痛苦比被诽谤人的因果超过一百倍!
你要记住师父的话,聪明的人绝对不诽谤别人,因为造的是自己的恶业嘛!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想烧天,这样举着会烧到自己嘛!
「 故古德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优。 」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给你们介绍本好书,师父写的《佛心慧语》的第一册、第二册都出来了,里面有很多禅的句子都很棒!真的啊,若是要修禅的人,想对本性上的事有所了解,把这两本书请回去看。等会儿下课后,没钱的就自己拿,不要紧,我也不差这一百元,有钱的就多少贡献一些,这样我也很欢喜。
心随万境转,你虽然随着一切境界转动;转处实能幽,转处,随缘一切所转的地方;幽就是解脱,幽本来是树木阴凉的地方,这里指心随一切万境,但却仍然很清凉。在这个世间,你转身口意,运用触境之处,转来转去,秒秒都是安详,每一秒都是清凉,你不会被妨碍,它也无法妨碍你。随流认得性,随着外境,认识了清净的本性,你就会无喜亦无忧。无喜亦无忧才是大喜,才是真正的大喜大舍。
【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
【李文会曰】 「
不住于相者,非但见色是相,一切种种分别,皆名为相。如是之相,皆从因缘而生。应知一切分别,皆如梦幻,遇缘即施,缘散即寂。是故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西明和尚云:『法相若是有,可言住诸相;法相既本无,故言不住相。』
可是法相本来没有,你执着什么?这就是师父刚才告诉你们的:这个世间追求到最后,一定是空。无论你多么漂亮,买多好的衣服,到最后也一定不是你在穿的。比如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的夫人伊美黛,她就没有学佛。伊美黛拥有多少双鞋子呢?三千七百五十双鞋子。她的衣服,比一座
super market
(超级市场)或一个百货公司整栋楼的衣服加起来还多。伊美黛盗用的公款有几十亿美金。而学佛的人,「一钵千家饭」,出家人托一个钵就能走遍天下。
说到我,我的东西都是人家送的,我反而布施不完。信徒多也很烦恼,有的送衣服,有的寄维他命丸,有人寄绿藻,有人寄巴参粉,还有寄药粉,还有从日本寄来的……我是众生的小树苗,当然给我最好的喽。(众笑)所以说做一个法师,收到的东西很多,我还要拿出来,请法师帮忙吃,东西太多太多了,没有办法。然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东西。
「 既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有何思量! 」
那福德就更大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
你的意思如何呢?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坟前庙后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