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好的赚钱省钱平台是草根天龙八部 记者站 草根报道吗

主要观点:适不适合,看用的人,无关工具。&br&&br&做了近五年的Node.js开发,我能给你几点建议:&br&1. 臭名昭著的异步回调:回调很头疼,即便已经非常熟悉了,有很多用来让回调更优雅的库:一开始的step,when,小田(&a href=&///people/7cd6a45d341fb2b4b35b& data-hash=&7cd6a45d341fb2b4b35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7cd6a45d341fb2b4b35b&&@朴灵&/a&)的EventProxy,然后到&a href=&///people/78e3b2ae1be4ab038a6e& data-hash=&78e3b2ae1be4ab038a6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78e3b2ae1be4ab038a6e&&@赵劼&/a&的wind.js(曾名jscex,已停止维护)和至今仍流行的async,当然还有嘉宝哥的一个异步库。都是能给你更好的异步回调处理体验的。再后来ECMAScript Harmony(俗称ES6)的日程版本发布,Generator特性被引入到JavaScript中,由此诞生的co库(created by TJ),也成为了改变node中差劲的异步体验的一个里程碑,后来TJ带领express团队,基于co开发了koa框架(现在由&a href=&///people/b1cce41da9ee8b57c1e2b& data-hash=&b1cce41da9ee8b57c1e2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b1cce41da9ee8b57c1e2b&&@死马&/a&主导维护)。这两个库的出现意味着ES6中的node开发,将是no more callback!而国内目前主要用koa的产品有cnpm(&a href=&///?target=http%3A//cnpmjs.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pmjs.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和鄙团队的柚木时尚(&a href=&///?target=https%3A//umer.c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umer.cc&/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从经验可以负责任地说,无论是开发效率还是体验,都比我们几年前好了100倍!跟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是有得比的。&br&2. JavaScript太难学?:我只能说,扯蛋吧,你学不好别诋毁人家。多得是书籍和文献,在此推荐松峰老师(&a href=&///people/e6dcd4a7195e6eaf1d70df& data-hash=&e6dcd4a7195e6eaf1d70d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e6dcd4a7195e6eaf1d70df&&@李松峰&/a&)和闪闪(&a href=&///people/c5c43d47fae4c06d958b6& data-hash=&c5c43d47fae4c06d958b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c5c43d47fae4c06d958b6&&@曹力&/a&)翻译的《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如果你说JavaScript太不严谨,不够工程化,那我建议你直接接触有M$创造的TypeScript。作为JS的超集,它增加了强类型特性和稳定的类机制。&br&3. 稳定性:有不少人问我,他们的node服务承受到一定数量的连接后,内存开销立马飞涨。其实,这个情况,换做是Java也不能避免,而在node中,注意JS自身的GC运行、数据库连接的管理、TCP连接池的管理、文件读取之后的善后等等,就基本差不多了。广告一下,对于JavaScript语言层面的内存优化,可以看下搓文:&a href=&///?target=http%3A//lifemap.in/javascript-memory-optimiz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lifemap.in/javascript-m&/span&&span class=&invisible&&emory-optimiz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S: 更优秀的Node.js Profiling工具也在开发当中。&br&4. 工程化:目前就以程序部署而言,就有很多种方案供选择,在此我推荐两种:PM2,相信很多接触过node的人都不陌生(为啥是2?哈哈,有内幕哦~)。另外一种,是Phusion Passenger,一个工程化工具,以前用于Ruby和Python,后来增加了Node.js和Metoer的支持,可以直接从Ngnix/Apache启动和管理node的进程。&br&5. 多线程:这个其实我并不想多说,不过我怕遗漏,还是提一下吧。虽然标称单线程,但其实node中也是有使用多线程的方法。libuv是node社区为C++社区作出的最大贡献,它是支撑node在三大平台上的异步机制和线程运行的重要基础,前身是libev。现在也有libuv到JS的binding,因为现在是手机码字,后来再补上。
主要观点:适不适合,看用的人,无关工具。 做了近五年的Node.js开发,我能给你几点建议: 1. 臭名昭著的异步回调:回调很头疼,即便已经非常熟悉了,有很多用来让回调更优雅的库:一开始的step,when,小田()的EventProxy,然后到的wind.js(曾名…
无论是京东还是亚马逊,我最失望的就是第三方商家入驻,让我觉着货品质量、包装、送货时间没有保障。&br&京东自营的货品也有缩水的时候,比如我买的打印机,硒鼓最多打印了500页(号称是1500页)。&br&即便这样,买大件商品,我还是首选京东。&br&&br&说一个我观察到的“特别有意思”的现象:&br&一件畅销品首先由京东自营,价格比市面上不贵,甚至更低,比如搜索“狮王漱口水”,京东是99元,甚至97元,卖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一直显示“无货”。&br&但是入驻商家“狮王官方旗舰店”却一直显示有货,价格当然要高啦,109元。&br&这个现象亚马逊自营和入驻商家也有类似的默契,紧俏商品肯定没货或者更贵,例子是“Kiehl's科颜氏氨基椰香洗发露”。&br&懒得再费时间的钱主儿,当然就直接买第三方旗舰店的商品了。&br&但是。。。&br&天猫上“狮王官方旗舰店”是这样的。。。&br&&img src=&/428b10c571bceaa7f26785_b.jpg& data-rawwidth=&195& data-rawheight=&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5&&我,两个都买过,是一样的货品。&br&这肯定是销售的艺术。如果不追求快递速度,买日用品一定要货比三家啊!&br&(估计今天晚上天猫上狮王这款漱口水就会火,然后京东找狮王算账不遵守协议,狮王被逼上调价格。。。所以我现在去囤货了)&br&&br&本着求是的精神刚去和客服聊了下,促销的是11年的产品,保质期3年,是我幼稚了,还以为发现了惊人的秘密。。。
无论是京东还是亚马逊,我最失望的就是第三方商家入驻,让我觉着货品质量、包装、送货时间没有保障。 京东自营的货品也有缩水的时候,比如我买的打印机,硒鼓最多打印了500页(号称是1500页)。 即便这样,买大件商品,我还是首选京东。 说一个我观察到的“…
多图预警!~&br&每次看到BG、NM、Bloomingdale's、6PM、farfetch开始打折的时候心里好着急TT,而且美国电商都很分散,想要找到自己想买的东西要浏览非常多的网站。每当这个时候我看完一两个就会产生:“老子不买了!摔!”的心理活动。&br&&br&而且我又不是程序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通的工科女,我不会编程TT。本来在淘宝和代购之间欢乐购物的我,在找到这个更大的世界之后,居然因为看不过来而停下了败家的脚步,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br&&br&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逛到了这样一个网站。&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hopStyle for Fashion and Designers&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e85aac30af8e2_b.jpg& data-rawwidth=&1578& data-rawheight=&7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78& data-original=&/e85aac30af8e2_r.jpg&&有了她,你从此不用再在微博上FO什么包先生,什么北美省钱快报,什么英国购物指南,或者翘首企盼优惠码、打折款式。&br&&br&&br&&b&因为这个网站都会给你弄好哟!哦吼吼吼吼!(双眼到这里就放光了有木有)&/b&&br&&b&&img src=&/e8fa3e81dcd1dd_b.jpg& data-rawwidth=&1578& data-rawheight=&7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78& data-original=&/e8fa3e81dcd1dd_r.jpg&&点到OFFER这个分类的时候,你的眼前会出现现在所有电商网站的优惠码,优惠力度,截止日期,甚至她还贴心的给你分好了类别,有只管包邮的优惠码,有直接打折的优惠码。这个地方我没截全,因为她优惠码加载了三次还没看到底……&/b&&br&&br&&br&&b&点到OFFER旁边的SALE分类的时候,你的界面会变成这样子。&/b&&br&&img src=&/dfcca5493e5_b.jpg& data-rawwidth=&1570& data-rawheight=&6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70& data-original=&/dfcca5493e5_r.jpg&&&br&&br&&b&最左边的filter栏有很多平常的分类,比如价钱啦,颜色啦,服饰种类啦。但是比较特殊的是这两个。&/b&&br&&b&&img src=&/ed93bebc49daebec2982_b.jpg& data-rawwidth=&291& data-rawheight=&3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1&&打折力度的选择哈哈哈~&br&&img src=&/a0409b22ebbf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以及购物网站的选择~~&/b&&br&&br&&br&&b&那么这个网站实际操作起来怎么样呢~比如我输入stuart weitzman 5050 并且在右上角的relevance选择lowest price.界面就会变成这个样子。&/b&&br&&b&&img src=&/bfe402e6de90b43a3e05f4cb4ab30f5a_b.jpg& data-rawwidth=&1343& data-rawheight=&7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3& data-original=&/bfe402e6de90b43a3e05f4cb4ab30f5a_r.jpg&&她会把来自所有百货公司的5050型号的价格都给你摆上来~如果你觉得不能及时得到讯息,那么只要使用add sale alert这个功能就好啦!&/b&&br&&br&&br&&b&是不是很简单!!&/b&&br&&br&&br&&b&其实我觉得更神奇的是,这个网站不仅仅给你摆出来在售的全新的东西。她还会给你选取二手的物品!!甚至还有可以租赁的物品……于是常常有惊喜哈哈哈。&/b&&br&&br&&br&&b&这个网站我也不知道到底在美国受众如何,但是她的检索功能我觉得是够用了,而且她也只承担这样一个检索功能呀~不过最新除了一个My tailor shop的功能。我还没有试过,应该就是类似于选择喜好然后每天更新推荐吧哈哈哈~&/b&&br&&br&&br&&b&除此之外这个网站还做一些推荐~比如你能在首页看到这些小方块~&/b&&br&&img src=&/9ef873a7ea35a2ae171aabee_b.jpg& data-rawwidth=&1367& data-rawheight=&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7& data-original=&/9ef873a7ea35a2ae171aabee_r.jpg&&&br&总体评价:感觉这个网站可以在你知道你自己喜欢买什么的情况下,快速的帮你找到最低价,性价比最高的网站去购买。我觉得这个功能已经够用啦。因为抢很多虽然宇宙无敌便宜但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必要嘛~&br&&br&完毕~&br&&br&鞠躬~
多图预警!~ 每次看到BG、NM、Bloomingdale's、6PM、farfetch开始打折的时候心里好着急TT,而且美国电商都很分散,想要找到自己想买的东西要浏览非常多的网站。每当这个时候我看完一两个就会产生:“老子不买了!摔!”的心理活动。 而且我又不是程序员………
有很多人误以为天猫没有假货。
有很多人误以为天猫没有假货。
日更新&br&------------------------------------------------------------------------------------------------&br&&br&&p&今年3月份回答过这个问题,当时我接触国内收藏没几个月,就按照自己当时对国内电商初步的接触与理解写下这个答案,没想到这么一个不成熟的答案也吸引了80个赞同,以及几百个粉丝,看来国内认真研究观察艺术品电商市场的人太少了。&/p&&br&&p&经过一年的观察,我又接触了十多家艺术电商,对自己比较喜欢的几家有了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现在再来回答一次。&/p&&br&&p&下面按照我的熟悉程度进行列举(因为自己收藏比较初级,比较熟悉的都是出售年轻艺术家低价作品的网站,敬请谅解,有不足与错误欢迎大家补充):&/p&&br&&br&ps:喜欢艺术爱好收藏,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号”艺术壮士“,及网站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
北京朋友可以通过在行约见:&a href=&///?target=http%3A///mentor//topi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mentor/8475098&/span&&span class=&invisible&&1/topi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img src=&/c6aa7081e85efe06a3025efc353ece38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1& Hi艺术:Hi小店(电商网站),Hi21(线下展览,今年举办3次),玉兰堂(实体画廊);&/p&&br&&p&优势:出售均价1万元面向年轻藏家的作品,依托画廊及杂志积累十年的藏家资源,以及老板伍劲二十多年的艺术行业经验。线下画廊、画展、参加艺博会作为销售的主要渠道,《Hi艺术》杂志、微信、电商网站为艺术家进行作品展示与宣传;&/p&&br&&p&问题:Hi小店以画廊的模式进行经营,经营成本高导致需要高佣金来支撑,一些不知名的年轻艺术家作品售价要2到3万每平米,有些艺术家甚至到8到10万每平米,大大超出了其他艺术电商的单价。&/p&&br&&br&&br&&img src=&/ffb9c3a939e2a05a59c7b849efd02d9f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p&2& Artand:Artand(艺术社区,有网站及APP),Artand艺术商店(艺术品微店),Artand拍卖群(今年年中暂停运营);&/p&&br&&p&优势:社区性质,用户粘度高活跃度高,艺术家忠臣度高,对平台非常信任给予很多支持,产品体验与内容运营高于其他平台;同时Artand平台C2C交易免交易佣金,Artand艺术商店低佣金保证作品价格较低;&br&&/p&&br&&p&问题:电商服务起步较晚,很多Artand上出名的艺术家被其他机构画廊签走,不过现在在慢慢超赶中。&/p&&br&&br&&br&&img src=&/00d57de887d446fd9cf92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3& 墙艺术:WallAer(电商APP,原来叫GoArt,2015年12月上线),GoArt艺起买艺术节(办公楼中举办的群展,今年在北京举办了2次),墙艺术拍卖群(今年年中暂停运营);&/p&&br&&p&优势:墙艺术微信号是微信平台艺术类第一大号,墙艺术同样有多年的实体画廊与杂志运营经验,积累了一定藏家群体;&/p&&br&&p&问题:线上商店的开发、运营水平大大低于微信平台,目前还不具备竞争力。&/p&&br&&br&&br&&img src=&/20f861a7c789bdfdfa5a02ec8badb511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p&4& Artplus:微店及APP(未上线),出售高端艺术周边及设计品,雅昌另外还有交艺网(电商及在线拍卖)与雅昌影像(艺术家授权的廉价摄影、版画装饰品)等几个电商网站;&/p&&br&&p&特点:国内最大艺术网站雅昌出品,具备足够的人力、财力与品牌影响力,并且和大牌艺术家能轻易建立合作,之前就与徐冰合作制作限量收藏版的艺术礼品,销售的商品价格高受众小,类似野兽派、良仓的定位与经营方式。&/p&&br&&br&&br&-----------------------------------------------------------------------------------&br&&p&&b&下面几家就不太熟悉了:&/b&&/p&&br&&p&5& hihey:电商网站及APP,口碑不太好但国内估值较高又比较高调的艺术电商,今年7月拿到B轮融资,由民生银行、中信证券、深创投联合投资,目前估值10亿人民币;&/p&&br&&p&6& 艺客网:除了当代艺术作品,还卖文玩玉翠的一个网站,有官网、微店、微拍等平台,今年1月获1000万美元A轮投资,11月和豆瓣建立合作进军家居领域,合作项目尚未启动,感觉是个类似墙蛙、雅昌影像的墙面装饰品项目;&/p&&br&&p&7& 艺典中国:作品偏传统的综合类网站,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拍卖与交易为主,并有类似在行的艺术达人咨询项目“艺典达人”,拍卖行背景,传2014年7月获得1亿元人民币投资;&/p&&br&&p&8& 姐夫拍:2014年2月成立的微信拍卖群,大部分作品为无底价底牌,成交率接近100%,年交易额近千万;&/p&&br&&p&9& 艺团儿:主打国外艺术家作品,以日本知名艺术家版画作品、摄影作品、艺术周边为主,欧美艺术作品为辅的新电商网站,和姐夫拍有一些合作。&/p&&br&&br&&br&&img src=&/9f0789cec73bef884d9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10& 艺集:通过运作袁贝贝的“每天一个小怪兽”项目打响名气的微信号,做微拍,做众筹,和罗辑思维、锤子果壳手机有过合作,现在已经开始和其他艺术家合作,在电商平台出售各类艺术作品及周边。&br&&/p&&br&&p&11& 大咖拍卖:艺术品拍卖的开放式平台,目前平台上大部分拍卖都是第三方机构运用大咖的平台进行,今年8月获得15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机构为海泉基金;&/p&&br&&p&12& 艺术猫:与艺术狗一个公司的艺术品电商,有网站与APP,貌似艺术狗更出名一些;&/p&&br&&p&13& 阿波罗:今年11月获得红星美凯龙A轮融资,希望占据家具艺术品市场,没太关注项目进展;&/p&&br&&p&14& 尤伦斯艺术商店:UCAA商店的线上销售平台,有淘宝店及微店,国内越来越多的画廊和美术馆的周边商店开始开设线上电商平台。&/p&&br&&br&&p&-----------------------------------------------------------------------------------&br&&/p&&p&&b&只是听说过&/b&&/p&&p&15& 拍卖类:淘宝拍卖,我卖我拍(司库的新项目),天使派(拍卖群)。&/p&&p&16& 电商类:罗辑思维,虽然不专注但销售量可观,赵涌在线,艺点儿,搜猎人,墙蛙(淘宝店),以及上千家少为人知的艺术电商有待发掘。&/p&&br&&br&&br&ps:我的网站艺术壮士3周年了,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号”艺术壮士“,及网站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北京朋友可以通过在行约见:&a href=&///?target=http%3A///mentor//topi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mentor/8475098&/span&&span class=&invisible&&1/topi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p&&a href=&///?target=http%3A///r/fkzj_zXEi2j0rXGY9xl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fkzj_zX&/span&&span class=&invisible&&Ei2j0rXGY9xl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br&&br&&br&&br&-------------------------3月份写的很幼稚的答案,有80个点赞,还上过知乎日报的推荐------------------------&br&站在藏家的角度推荐几家:&br&1. 首推Artand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
有8000多位艺术家入驻,有效作品超过6万件件。如果找到喜欢的艺术家或作品,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与艺术家交流,达成购买意向,而且部分作品价格透明。我已经从Artand上购买过3件艺术品,和艺术家都达成很好的默契,有2位艺术家在邮寄作品前甚至没有收取押金。&br&&br&2. Hi小店 &a href=&///?target=http%3A///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
在Artand上能找到的艺术家,大多很懂得自我经营,在Artand上线前,很多艺术家都已经和Hi小店达成了合作。所以如果Artand上找到的艺术家没有作品在出售,可以去Hi小店搜索一下。不过通过我的对比,感觉Hi小店售卖艺术品会收取20%以上的佣金,因此价格普遍偏高。所以我发现喜欢的艺术家,都会通过Artand、豆瓣、微博等方式与艺术家直接取得联系,通过艺术家直接购买。&br&&br&3. MoArt &a href=&///?target=http%3A///ar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rt/&/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i&已经停运&/i&&/u&)&br&
曾是一个垂直摄影作品电商,作品品质非常高,我经常逛逛网站欣赏摄影作品。但自从开始出售印刷的绘画作品后,由于品控太差,我就不再关注这个网站了。&br&&br&我主要关注的就是上面3家,我还知道:&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theblacktable.ne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heblacktable.net/&/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日更新 ------------------------------------------------------------------------------------------------ 今年3月份回答过这个问题,当时我接触国内收藏没几个月,就按照自己当时对国内电商初步的接触与理解写下这个答案,没想到这么一个…
&p&&strong&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生鲜电商之温柔批判&/strong&&/p&&p&文/段战江&/p&&p&有人称2012年是中国生鲜食品电商元年,是有几份道理的。因为这一年生鲜电商是扎着堆往出冒,而且颇有戏剧性:先是5月31号“顺丰优选”正式上线,6月1日亚马逊中国就跟着开卖生鲜;接着是7月17日“本来生活”的横空出世,7月18日京东商城就马上宣布开通生鲜食品频道;而不甘心的淘宝也紧跟着凑热闹,先是6月初为其生态农业频道正式启用二级域名,到了8月份,又再次启用一个新域名来抢夺眼球。&/p&&br&&p&从表象上看,正是“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这两条新鲜的“鲶鱼”激起了相应的市场效应,才促使那些平台级的电商大佬也纷纷加入抢夺“生鲜食品”这一蓝海领域的游戏中来。而事实上,这些筹谋已久,或匆匆上阵的电商巨头如此跟风,也是在刻意制造戏剧冲突,因为互联网时代比拼的就是眼球经济嘛。你看京东的刘强东,甚至在生鲜频道上线的前一天,还刻意营造了一个“西红柿门”事件来炒作么?&/p&&br&&p&电商大佬们对生鲜领域的强势介入,虽说看着热闹,但多是抢位或抢镜的冲动,究其本质还是商业试错和圈地行为,目前的讨论价值还不算大,倒是敢吃螃蟹,专注生鲜领域的两大垂直电商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很是值得研究分析。因为生鲜食品电商是一门很大的生意,但也是一门极难的生意。一边厢是高速成长,有着巨大想象空间的中国农产品电商市场(2014年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的商业诱惑,一边厢是超过3万家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其中300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又都呈亏损现状的现实困惑,无论是对纠结其中的圈内人而言,还是对蠢蠢欲动的圈外人而言,“生鲜电商”都是眼热而又胆颤,好吃却又烫手的焦点话题。&/p&&br&&p&从这个层面上讲,敢啃硬骨头的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无论成败,都必将在中国生鲜食品电商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艰难奋斗的过程,在为自己寻找成功路径的同时,也必将为行业刻下了探索的路标。虽说这两家电商已平稳运营一年多,但依然处在爬坡阶段,或许还不好总结什么成功的商业模式或结论,可也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和案例,以供旁观者和后进者学习分享。&/p&&p&毕竟,互联网时代讲究的就是快速学习、快速纠错和快速成长的能力。&/p&&p&&strong&企业基因
现实派的谨慎Vs理想派的冒进&/strong&&/p&&br&&p&从某种程度讲,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都是性格极其鲜明的电商企业。作为民营企业,其创始人或老板的个人性格,又必然会深刻地渗透到企业的文化基因中去。&/p&&br&&p&顺丰优选的老板是快递业的巨头王卫,本来生活的老大则是传媒界的传奇喻华峰。王卫是上海人,高中毕业后就独自一人创业,从最底层的“水货佬”做起,风风雨雨几十年,最后做到拥有几十架飞机,十几万员工,年营业额达300多亿的物流帝国掌门人。这样的出身和经历,使得精明、务实、谨慎、低调成了王卫做事的最主要风格。而喻华峰是湖北人,人民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就进入南方报系,仅做了几年采编,就开始专注于媒体的运营工作,最终以超前的营销理念、大胆的市场勇气和踏实的苦干精神,创造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一个又一个的传媒营销奇迹。南方系报人的理想主义和传媒界浓郁的人文情怀,自然造就了一个感性、理想、大胆、高姿态的喻华峰。于是,王卫做的顺风优选满是“快递基因”,喻华峰做的本来生活满是“媒体基因”,便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了。&/p&&br&&p&这种差异,从两个人做生鲜食品电商的决策过程中就可以很容易看出。王卫决定做生鲜食品电商,据说是受一个“粽子”的启发。2009年端午节,顺丰一个分公司为搞创收或创新而突发奇想,借送快递之便给客户推销粽子,不料效果出奇的好,一个端午节就卖出100多万,第二年又如法炮制,更是取得500多万的营销佳绩。2010年初,精明的王卫已经意识到这里头潜在着一个很大的商机,加上受当时京东获得快递经营资质,淘宝入股星辰急便的新闻刺激,以及这些电商大佬纷纷立誓打造“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闭环控制商业模式启发,于是决定借物流优势,“逆袭”电商,拍板上马“顺丰E商圈”项目。但王卫的谨慎是出了名的,对于不熟悉的电商领域,他一直抱着小心试错,持续调整的心态。2010年8月,“顺丰E商圈”自正式上线运营起,就不断在转型试错。起初从月饼业务开始,后扩展到礼品、母婴用品、茶叶、地方特产等十数类商品,并尝试与便利店合作的O2O模式,后运营不顺,于2011年6月主动退出大陆区域业务,专注香港市场,主营有机蔬菜食品。顺丰近一年的触电试水,或许谈不上有多成功,但至少让王卫心里有了底,2011年12月底,在旗下的“顺丰宝”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后,他在北京注册1000万元成立新公司,正式在电子商务领域发力。3个月后,高端礼品平台“尊礼会”上线,又过了3个月,定位“全球美食优选网购商城”的“顺丰优选”正式上线。&/p&&br&&p&从顺丰优选的诞生历程不难看出,王卫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顺丰优选只是他布局的一枚关键棋子罢了。就王卫的商业逻辑而言,顺丰切入电商领域的定位非常关键,卖什么倒不重要,关键是如何能充分盘活顺丰固有的资源优势和基因潜力。只有充分了解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白顺丰优选的定位为何总是那样游离不定,先是高端礼品,后是进口食品,再后来又要涉足生鲜。顺丰优选的第一任CEO刘淼正是因为没有吃透这一点,他所期望打造一个“销售健康安全食品的网络平台”并非王卫的本意,也缺乏顺丰的战略支撑,所以才黯然下台。而随后起用主管顺丰航空的顺丰副总裁李东起来掌控顺丰优选,深意更是不言自明。那就是顺丰优选的定位和发展,必须为顺丰的物流大战略服务。于是,顺丰优选开启生鲜业务,最终是为开展冷链物流新业务储备经验;放大进口食品业务,则是要充分激活顺丰航空这一优质资产的核心竞争力。&/p&&br&&p&与王卫的谨慎沉稳相比,喻华峰操刀“本来生活”的决策过程则充满了传奇和浪漫的色彩。作为一个有故事、有光环的传媒人物,当他决定下海创业时,不缺智者点拨,也有义士护航,更关键的是有钱的理想者还会陪他一起疯狂。2010年8月,喻华峰在辞去网易副总裁职务半年后,便拉来一大笔神秘的投资,在上海成立了鸿基元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5亿元。也许是基于对喻华峰的人品和能力的充分信任,投资方给予充分的授权,不定回投时限,不设项目方向,全由他来决定。于是,此后1年多的时间,喻华峰和他的老伙伴以及小伙伴们,考察了“基本上互联网所涉及到的所有行业”的近百家公司后,才决定进军生鲜食品电商的。 &/p&&br&&p&有意思的是,喻华峰虽是报人身份,但多少也与物流快递界沾边。众所周知,他当年是靠《南方都市报》的成功运营发行起家,虽说后来成立的南方都市报物流部(即今天的南都快递)与他无关,但其运营班底和管理风格应该都与他密不可分,所以说他是半个物流专家也不为过。而在涉及电商项目的调研考察过程中,对于物流的重要性认知,也应该很有感触。所以早在2010年11月初,他就决定先投身物流业,并于2011年4月,在北京成立微特派快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一年之后,又成立了北京本来工坊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p&&br&&p&便是与王卫这样有钱的业界大佬相比,无论投资物流,还是涉水电商,喻华峰都可谓大手笔,而且起点颇高。然而从一年多的运营状况来看,顺丰优选的小步快进,倒是扎实有效,战绩良好,而本来生活的高举高打,却只能说力不从心,毁誉参半。抛开顺丰优选背后强大的资源输入、品牌背书等优势因素外,顺丰优选的运营质量只所以远远高于本来生活,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这两位大佬级人物的性格基因的。特别是在用人原则和团队建设方面,能把十几万员工管理得井然有序的王卫是商人本色,最看重的是专业和效率;而浸淫传媒多年,员工管理上限不超过千人的喻华峰则是文人本色,最看重的是情谊和态度。于是,王卫选将,感情色彩很少,只是选最合适的人到最合适的位置。而老喻带兵,则是找最信赖的人四处征战,疲于奔命。&/p&&br&&p&如果仔细对比双方的股东架构和管理团队,你就会发现顺丰优选的决策结构虽有些官僚,或态度保守,或效率不高,但团队精练,制横合理。而其管理团队也是优势互补。譬如总揽全局的CEO李东起,或思维有些守旧,但最能理解王卫意图,而且身为主管顺丰航空的副总裁,也能最大程度协同内部资源,优化管理流程。执行总裁崔晓琦虽是新兵,但其在卓越亚马逊和凡客诚品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出身的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弥补顺本优选稀缺的电商基因和管理能力。而主管供应链采购的副总裁连志军,则有着二十多年传统零售业的专业经验,加上京东商城的工作历炼,则可确保顺丰优选的仓储管理和现货库存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p&&br&&p&反观本来生活,无论股东架构,还是管理团队,几乎清一色的南方系人马,而且多是跟随喻华峰多年的战友、同事及属下。本来生活团队中,或是搞发行出身,或直接就是记者转行。这批人或许喻华峰看着放心,用着顺手,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团队知识结构太过单一,激情有余,而专业不足,从而造成许多战略盲点视而不见,而管理失误更是一再重复。&/p&&br&&p&这种特别的团队构成和设计,或许与喻华峰的个人经验和管理偏好有关。老喻是搞发行出身,经验也大多是从实战中来,所以在他内心里有两个近乎顽固的意识,一是勤能补拙,二是苦能补才。老喻最爱对员工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不停地用鞭子抽你们”。在他看来,这些媒体同行们,只要看得多、想得多、学得多,就能很容易成为仓储专家、物流专家和营销专家。这也是他当初为何带领他的老、小伙伴们高强度地“跑路”,参观了国内几乎所有电商库房的动机——名是考察,实是偷艺。然而,坦率地讲,这是文人惯有的轻狂认知。抛开个人心智和悟性差异不讲,如果专业如此容易COPY,要学校何用?要研究机构何用?又让那些从业几十年的专业人员情何以堪?&/p&&br&&p&而在管理制度设计层面,也依然摆脱不了老喻的这种思维惯性。在他看来,团队管理的真谛就是“以身作则”+“田忌赛马”。如果说顺丰优选的管理是三驾马车齐驱并进的话,那么本来生活的管理就有点“分头赛跑”的意味了。且不说微特派和本来生活网的分开独立运营,便是各部门间也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效应和闭环控制。本来生活也因此呈现出一个非常荒诞又特别尴尬的现象:一边厢依靠杰出的营销创意不断累积口碑,一边厢又因管理粗放和协调失误而不断地消解口碑。在特别强调用户体验的互联网时代,这是最可怕的基因缺失和管理黑洞,因为在信息愈发透明和消费者互动愈发快捷的背景下,口碑形成得快,也消解得快。&/p&&br&&p&如果不在人事上做根本的调整,本来生活可能会在未来栽更大的跟斗。正如刘强东所言,“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大都是因为人,我想不到第二个因素”。而他在加速调整管理团队结构时,也毫不避讳地称:“京东需要新鲜血液,一直都是老胳膊老腿的也不行。”这话对本来生活讲,也非常适用。&/p&&p&&strong&品类选择
进口为王VS本土优先&/strong&&/p&&br&&p&在品类选择方面,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各有优势,也基本都成功放大了自己的优势,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p&&br&&p&譬如顺丰优选品类主要聚焦在“全球优质安全美食”上,覆盖生鲜食品、母婴食品、酒水饮料、营养保健、休闲食品、饼干点心、粮油副食、冲调茶饮及美食用品等九大品类,而最初上线的5000多个产品SKU(库存量单位)中,进口商品就占了80%之多。顺丰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借“逆向物流”优势,充分激活其国际航空货运的潜力(货机空返多浪费呀),通过海外直采方式,缩短供应链,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地道美味的进口商品。当然,顺丰优选的进口食品并非都是靠航空货运直采的,虽说顺丰有完备的进出口商资质,但由于目前平台还不成熟,销量有限,需求分散,所以许多进口食品也是从国内进口商批发的。譬如国内最大食品进口商大昌行(中信资本旗下)便是顺丰优选的战略供应商之一。&/p&&br&&p&与顺丰优选的务实相比,本来生活的品类选择,则充满了理想主义者的济世情怀。在起初的品类规划上,本着“改善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激情,一口气划定了蔬菜水果、肉禽蛋品、水产海鲜、母婴童、奶制品、粮油副食、休闲食品、酒水茶饮、熟食面点、进口食品、有机食品等十一大品类,基本涵盖了食品的各个层面,期望成为购买优质安全食品的一站式电商平台。虽说框架很丰满,但品类却很骨感。由于本来生活采用了独特的“买手制”,每一个产品都要实地考察,所以扩充品类的成本很高,加上起初标准也高,所以最初上线的产品SKU仅1200种左右,不及顺丰优选的四分之一。加上这批媒体人有着电商反哺农业的伟大抱负,所以起初品类的选择上,生鲜产品又近乎占了一半。&/p&&br&&p&而在品类扩充方面,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的策略也迥然不同。顺丰优选由于一直放不下做平台的梦想,加上王卫茂盛的扩张野心,所以一直在持续扩充品类,不断丰富产品SKU,目前已达到13000多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个,这也是顺丰优选品类扩充的上限,基本与线下大型超市的食品SKU总数相当。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强调其高端定位和差异化竞争,进口食品依然会控制在很高的比例。&/p&&br&&p&顺丰优选在品类扩充过程中不但目标明确,而且扩张方法也非常霸气。它主要是通过研究标杆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品类组合和对标分析,然后进行模仿超越。具体来讲,就是无论集中品类,还是差异化品类,凡是在别的网站上卖得好,顺丰优选都会照单全收,做到食品领域全品类覆盖的同时,再依靠顺丰的实力全面优化供应链,最终实现“品类全、配送快、价格优、服务好“的综合竞争力整合,来赶超对手。&/p&&br&&p&与顺丰优选相比,本来生活的品类扩充计划起初也非常霸气,只是后来在现实的碰壁中才不断地调整。起初一批人热血沸腾地杀入生鲜食品领域,颇有“前不怕巨头,后不惧来者”的豪气,所以恨不得把所有食品品类都做全了。只是不曾料到市场变化太快了,而且搅局的都是老虎级的电商大佬,他们不仅反应迅速,而且出手又猛且狠。众所周知,电商竞争的核心要素,不外乎是比拚两样东西,一是品类要足够的多,二是价格要足够的低,这其实考验的都是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实力。那些平台级电商如京东、1号店等,或有着雄厚实力背景的垂直电商如顺丰优选、我买网等都有着先天的渠道优势和议价能力,特别是在酒水饮料、预包装食品,母婴食品、进口食品等方面,他们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和整合力度,更是本来生活难以望其项背的。&/p&&br&&p&具体来讲,人家可以直接从厂家直采或和一级批发商合作,而本来生活恐怕只能从二级或三级批发商那里搞了,如此以来,不但没有价格比拚优势,而且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陷井不可自拔。这方面与其定位相似的沱沱工社就做得很聪明,他们在扩充品类时,利索又明智地缩减酒水饮料和母婴食品两大品类,而只专注于生鲜和有机食品。而本来生活在品类扩充方面的策略一直很不明晰,甚至有些混乱。但残酷的市场竞争至少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没有能力,也没必要进行全品类扩充。目前本来生活拥有4000个SKU,并认为这个范围内的品类已经能够满足家庭用户的基本需求,所以不再扩充,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升级,最终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品类丰富的产品矩阵,为用户提供“家庭厨房一站式购物”的整体解决方案。&/p&&br&&p&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生鲜品类的选择和扩充,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都非常重视,不过扩充路径和策略还是有点差别。顺丰优选是往“大“了走,凭借顺丰快递的大网网络、冷链物流及航空货运等复合优势,优选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时令水果和特色农产品,以产地直采的方式,构建一个最大、最全,也可能是服务最好的网络生鲜大集。甚至在可预见的未来,顺丰优选会开放平台,以开设地方生鲜馆,甚至世界生鲜馆的方式,直接与京东和淘宝展开直接的竞争,毕竟,它有这样的实力和潜力。&/p&&br&&p&而本来生活则是往“特”上靠。众所周知,本来生活是靠对一个本土水果“褚橙“的品牌重塑和创意营销而一炮走红的。后来又如法炮制出“潘果”、”柳桃“等个性化产品,也说明本来生活在品类优化和升级方面有一个明显的倾向,那就是对本土化生鲜产品,特别是高端水果的重视和青睐。可预见的未来,本来生活必然会继续沿袭这一思路,在品类个性化、差异化方面重点发力,通过发掘本土优质的生鲜产品,并依靠其杰出的媒体化创意能力和营销水平,以品牌重塑和增值为目的,最终完成产品的差异化改造和市场的强势突围。&/p&&p&&strong&网络营销
固执的保守VS进取的创新&/strong&&/p&&br&&p&就互联网营销而言,本来生活确实做得比顺丰优选要好。&/p&&br&&p&以“媒体化电商”自诩的本来生活基于天生的优质传媒基因,做起营销来真是如鱼得水,创意更是天马行空。对此顺丰优选颇有自知之明,所以很老实地采用了跟随学习战略。但由于顺丰优选一贯严谨低调的企业基因,所以对网络营销的理解和投入,往往是保守的,不过偶尔也有亮点迸发。譬如今年2月14的情人节,顺丰优选就在营销方面“娱乐化”了一把。新上任的执行总裁崔晓琦亲自出马,带领内部七大美女,组成奢华团队,给客户快递美酒,同时刻意和网络大V,如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聚美优品的陈鸥等进行亲密互动,联合炒作,而最后效果也还蛮是不错的。&/p&&br&&p&顺丰优选过于保守的企业基因,也决定了在营销方面,会更青睐一些标准或传统的做法。或是技术性操作,如SEO(搜索引擎优化)或PPC(按点击付费);或是新媒体应用,如微博、微信上自建官方平台;或是移动端试水,如自主开发IOS版APP;或是传统手法发力,如限时优惠、会员营销、大客户推广等,顺丰优选都做得非常严谨扎实,甚至可以说很饱满。当然,本来生活在这些方面,也做得不错,只是没有顺丰优选投入大罢了。与顺丰优选相比,本来生活最成功,也是最出彩的地方就是营销层面的无穷创新和大胆实践。&/p&&br&&p&我们不妨从本来生活的一个爆款产品“褚橙”谈起。“褚橙”即褚时健种的冰糖橙的简称。褚时健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曾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后因时代误会和经济问题而坐了几年牢,出狱后又以七十五岁高龄再次创业,承包2000亩的荒山,开种果园。此后他在山上耗去五年的时光,专注果园种植和管理,并终于栽种出品质绝佳的冰糖橙。在与本来生活接触之前,注册为“云冠”牌的“褚橙“已在云南及周边省份热销了四年,而且颇有名气。由于褚时健的名人效应和品质的绝佳保证,年产八九千吨的“褚橙”从来都不缺销路,当地500多家经销商每年甚至还要限量抢购。对于找上门来的本来生活,褚老以为只是又多了一个分销商罢了,而对他们最初羞答答的20吨供货需求,自然也有些不以为然。&/p&&br&&p&双方的第一次合作或有些偶然,可最终的效果却是大大出乎双方的意料。本来生活这群把行使采购经理职责的买手称记者,把品类选择的过程称“选题会”的转行媒体人,竟然真是农产品卖出了“花样”来。他们本着“食品即媒介”的全新理念,先是将“褚橙”以“励志橙“的名义重新进行概念包装,然后再浓墨重彩地在财经类媒体上推出一篇《褚橙进京》的公关文章,充利用网络平台和媒体资源,线上线下同步开战,针对企业家群体进行了一次精准又漂亮的情感攻关。那些如柳传志、王石、王健林,徐小平等一大批同样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企业家领袖,或是基于对褚时健的天然了解和尊重,或是基于那句“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广告语激起的情感共鸣,纷纷站出来,自愿为“褚橙”背书,加上企业家群体普遍对产品价格的不敏感,于是顺势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情感消费。这场精心策划的营销风暴,凭借一手靠传统媒体将故事放大,一手由网络大V将情绪放大的双重放大效应,终是成就了一个生鲜电商的营销奇迹。那一年,本来生活把“褚橙”的价格在网络上基本翻了一番,但因为故事讲得实在是好,仅北京城就消化了200吨的销量,10倍于最初计划。&/p&&br&&p&如果说头一年的“褚橙”热销还有偶然的因素,那么2013年的再次火爆热销,则足以证明本来生活的营销团队里确实有大神级的人物存在。在总结2012年的营销战况时,通过对后台客户数据分析,他们发现2012年为“褚橙”下单的多是男性消费者,而且年龄偏大,以七零后居多。而众所周知,食品电商的主力消费群体是以八零后、九零后为主,而且年轻女性更是占居60%以上的比例。这些搞媒体的人很清醒地知道,2012年“褚橙”的成功,只是七零后为自己的时代理想和情感共鸣而冲动埋单,无法形成持续而强大的购买力。如果要获得更大的市场,就必须改变讲故事的方法和营销策略,彻底打动八零后九零后。&/p&&br&&p&针对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心态,本来生活先是改变产品的诉求点,不再碎碎念地讲述75岁老人如何再创业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讲一遍就足够),而是强调 “24:1的黄金甜酸比”和“中国人欣赏的甜” 的纯口感诉求。这种改变非常明智,因为现在年轻人的消费心理逻辑往往是因为产品好才会感兴趣背后的故事,而不会和上一代的消费者那样,因为故事讲得好而一厢情愿认定产品好。在新一代人看来,持这样消费理念的人就是傻蛋。&/p&&br&&p&对于这种消费理念的区别或变化,本来生活“思路新锐,对时代和社会变化敏感”的传媒基因帮了很大的忙。他们很快就转变策略,并精准也把住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喜好之脉。以2013定制版“褚橙”的策划为例。本来生活在选择品牌代言时,采用了与八零后网络达人合作的方式,而且形式非常新鲜。他们不要求这些达人生硬地为品牌背书,而是巧妙地将“褚橙”的外包装箱变成一个传播媒介,然后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个性或价值观,如韩寒的“复杂的世界,一个就够了”,如雕爷的“即便你很有钱,我还是觉得你很帅”,如《后宫甄嬛传》作者流潋紫的“微橙给小主请安”等等。&/p&&br&&p&这是一个近乎天才般的广告设想,也是一次皆大欢喜的多赢合作。对消费者而言,可以各取所爱,得到定制版的个性化包装服务;对本来生活来讲,仅以多支付一点印刷成本的代价,不但换来更多的品牌关注度和曝光率,而且也省了不少代言费和公关费;而对这些年轻的意见领袖来讲,不但张扬了文化个性,而且收获了更多的粉丝和关注,这在眼球经济时代,可一点都不亏。&/p&&br&&p& 本来生活这群疯狂的传媒人于是再造一个电商营销奇迹。2013年 “褚橙”共完成了2000吨的销量,是2012年销量的十倍。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短短一个月内,本来生活差不多能实现了万的收入,若按生鲜电商平均40%的毛利率计算,也有万的利润收入。如果再考虑到本来生活在营销和公关方面的微成本,可能现实的利润还要乐观。也就是说,单单一款爆款的“褚橙”,就可以支撑本来生活舒服地活下去。&/p&&br&&p&如果纯粹从农产品营销的角度看,“褚橙”的表现可谓完美,已上升到营销的大美之境,即价值观营销的层面。用感人的故事、伟大的精神和个性的态度,为农产品的品牌背书,让农产品增值,不但是商业情怀的最美丽体现,也是商业赋予这个时代最柔美的光环,当然也是一个最具想象力的市场空间。&/p&&br&&p&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意识到,“褚橙”的成功不但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不具备任何可复制性。“褚橙”依附了太过鲜明的褚时健个人烙印,残忍点讲,褚时健在,“褚橙”的品牌故事就能继续讲下去,而若褚时健不在时,“褚橙”的品牌故事又该如何讲下去呢?而大部分媒体对“褚橙”的误读,就是太过放大了褚时健的个人故事,而严重忽略了农业的本质问题,即农产品的品质管理。正如八十多岁高龄的褚时健担心的那样,以他外孙女、外孙女婿为代表的接班人,或许搞市场还行,但对果园种植管理则一窍不通,而且也不感兴趣。而“褚橙”背后最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和总结的恰是褚时健在果园标准化管理方面的专业经验。&/p&&br&&p&本来生活在宣传“褚橙”时有一句很煽情的话——老人在用生命种橙子。那么如果有一天,当褚老不能用生命种植,那些后继者又不懂如何有效地施肥、剪枝、浇水,从而很好地控制“24:1的黄金甜酸比”时,那么同样一片土地产出的橙子,恐怕也不能称之为“褚橙”了。从这个角度讲,本来生活的“褚橙”计划或营销狂欢,恐怕就没有他们想象得可以“年复一年”的乐观了。&/p&&br&&p&而本来生活的其他两大明星产品“柳桃”、“潘苹果”,只所以无法复制“褚橙”的成功,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品牌逻辑讲不通。“褚橙”最大的成功因素是真的好吃,有基于褚时健一整套科学严谨的种植管理为品质保障。而“柳桃”和“潘苹果”充其量只是被名人代言,谁也无法相信,某个品类或某个区域的水果,仅仅冠上两位名人的姓名,就会被“加持”什么神奇的力量而变得好吃。当然,本来生活找有农业情缘的名人为某些农产品质量背书,动机是好的,但思路和方法真是不对。&/p&&br&&p&也许,本来生活应该淡定一些,勇敢一点,大胆抛弃名人光环效应的操作偏好和路径依赖,去寻找更接地气的产品代言人(譬如培植新农人,由他们为自己亲手种植的农产品代言),同时也应该采用更科学的手段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并以更友好、更令人信服的方式说服消费者。毕竟,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是不能靠形象代言人拍胸脯来保障的。&/p&&p&&strong&冷链物流
战略上的试错VS管理上的迷失&/strong&&/p&&br&&p&在冷链物流方面,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的领头人有着完全不一样认知和战略布局。对于靠快递起家的王卫而言,坚信高品质的用户体验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上。而专业化的体现,除了严格的管理之外,又必须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庞大的网络支撑。这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旦确立,便可变成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并顺势筑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因此王卫在这两方面,一直都是不吝重金地持续投入。譬如在信息系统方面,就先后投入数亿元,与IBM、ORACLE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数共同研发和建立了35个具备行业领先水平的信息系统,不但极大提升了物流作业的分拣效率和协同管理水平,同时也实现了对快件流转的全程信息监控、跟踪及资源调度。可以毫夸不夸张地讲,顺丰的高效运营和品质保障,都与这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密切相关。&/p&&br&&p&再譬如在仓储建设方面,顺丰也一直投入重金进行大肆扩张。早在2012年7月,当顺丰正式推出新增的“仓储配送”服务时,就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厦门等26个城市建有仓储中心,可为客户提供仓储、分拣、配送一站式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而仓储的类型包括普通仓、防静电仓、恒温仓、冷藏仓、冷冻仓等。不难发现,顺丰的仓储服务,主要是偏重食品类的(冷链)物流配套。2013年,顺丰又依托顺丰优选这一自有电商平台,不断开设新仓,并分七次进行规模扩张,最终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一张初步覆盖全国范围的仓储配送网络,并在10个以上城市建立了冷链配送体系。按照王卫的投资逻辑和战略布局,在可预见的未来,顺丰必然会抓住当下国内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市场混乱的有利时机,在这一领域持续重点发力,大胆布局,以顺丰航空现有的物流节点为基础,快速编织一张不断向全国,甚至全球辐射的冷链物流网络。&/p&&br&&p&在生鲜食品电商领域,顺丰在冷链物流方面的重金投入,给人最具想象空间的,便是构筑一张覆盖全国范围的各地特色农产品直采网络和仓储服务。顺丰航空的”快“,顺丰冷链物流的”冷“,再加上庞大的网络覆盖,顺丰是最有资本,也最有可能改变中国农产品流通现状的企业。而就用户体验而言,持续运营一年多的顺丰优选,正是得益于这一网络资源优势和物流环节的专业保障,使得用户体验绝佳,口碑效应也一贯正向良好。&/p&&br&&p&与靠物流驱动的顺丰优选相比,凭营销发力的本来生活在物流方面就显得太不专业了。由于物流环节的能力短板和管理漏洞,使得本来生活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口碑大打折扣,网络上有关其糟糕的物流配送体验,更是吐槽不断。笔者曾在新浪微博上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在春节前两周的时间段里,相关本来生活的配送吐糟就不下50余条,而其中有十几条吐糟竟然都是媒体圈加V的大咖。大概那个时间段也是本来生活的促销推广期,所以按照惯例,给这些意见领袖们派送了许多礼品券。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糟糕的物流配送体验(或下单三四天收不到东西,或送来的东西损坏严重,或配送人员态度恶劣),反而惹得负面口碑不断。更难堪的是,本来生活的网络公关虽说几乎对每一条吐糟都及时做了回复,但遗憾的是只回复不解决,来回几番折腾,终是惹得顾客情绪失控,甚至破口大骂。这些激烈的吐糟,也间接反应出本来生活的物流配送环节存在着信息管理系统混乱、暴力分解严重、员工素质教育缺失、服务链条监管失败等诸多问题。&/p&&br&&p&需要注意的是,本来生活的物流配送是内包给喻华峰控制的另一家公司“微特派”。你只要在网上简单查询一下,就会发现这家成立近三年的快递公司,口碑一直很糟糕。如果说一家新的快递公司,在成长初期被吐槽还算正常,那么三年后“态度差、配送慢、管理乱”的问题依旧,消费者的批评更是不断升级,那就说明公司的管理真有大问题了。从某种程度讲,无论是针对本来生活,还是针对微特派,这些绝非个例或偶发的持续吐糟事件,已严重暴露了喻华峰在物流方面的战略短视和管理短板。&/p&&br&&p&对于物流的重要性认知,喻华峰应该是没问题的,要不他也不会在本来生活成立一年之前,就先投重资成立了“微特派”。但问题是老喻并没有把“微特派”和“本来生活”放在一块儿考虑,也没有意识到生鲜食品电子商务对物流要求的差异化和挑剔性。野心茂盛的他只是把“微特派”当作另一个投资或创业的方向。于是“微特派”成立之初就在北京、上海、广州、湖北、天津五地同步扩张,并迫不急待地开始外接京东、天猫、亚马逊中国、1号店、唯品会、当当网等其他电商的服务订单。由于定位服务电商的同城快递,所以“微特派”对仓储、信息、管理、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也不多,倒是可以很快开张,形成持续稳定的现金流,甚至还能快速实现赢利。但问题是这样的“微特派”,只是在抢吃电商物流不成熟期的窗口红利,未来并没有太大的市场存在价值和商业空间。可预见两三年内,一旦顺丰、京东、笨岛等专注电商物流的快递大佬完成战略布局,网点的密集度和价格的竞争力都回归到一个成熟的水平时,被负面口碑包裹的“微特派”,命运又将如何?&/p&&br&&p&喻华峰恐怕还没意识到,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的快递物流行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升级换代时期。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服务必须实现“四化“,即仓储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网点规模化和管理网络化,四者缺一不可。这也是为何那些电商物流大佬要投入少至百亿,多则千亿的大资金来改造这个行业。与此相比,老喻以区区1亿元的资金投入,加上以往”人海+苦海“的作战经验,就想来撬动相关市场,显得是多么的不合时宜。&/p&&br&&p&其实,在“微特派”成立之初,就应该考虑为“本来生活“量身打造,专注食品生鲜物流的经验积累和服务创新。顺丰优选就是这么做的,在最初700人的团队中,就有400人是快递员。利用这一高效的试验平台,顺丰优选迅速积累了丰富的生鲜仓储和冷链物流的经验,并在跑通并优化了整个冷链的链条之后,才渐渐并入顺丰的整个物流大网,去孵化和反哺集团的整个冷链物流项目。&/p&&br&&p&而在现实操作中,老喻却反其道而行,过早地把“微特派”和“本来生活”分别独立开来,并迫不急待地做出杀鸡取卵的事来。于是,“微特派”的团队只会拚死拚活地挣快钱,而根本无暇,甚至无心关注物流一端消费者的终极用户体验(钱是服务的电商掏,又不是消费者掏,所以他们不在乎)。而“本来生活”的团队则只能气急败坏地干着急,遇到用户反应问题时,只能诚恳又无力地说,我给你换,或者我给你电话催催。但换了还是不寄,或者催了还是不送,你又能奈何?电商最在乎的用户体验,无论是物流快捷性,还是服务友好度,就这样被短视又愚蠢的商业设计给毁掉了。&/p&&br&&p&对于这样有点过于尖刻的批评,或许老喻会有点委屈,并认为自己的团队在近几年的实战中,已经在商品标准化、生鲜分温仓储方式、冷链物流体系架构、自建安全检测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而且正是基于这些成功经验,才敢于扩张到22个城市,并宣称会将生鲜配送的时效升级到“次日达”的最高标准。那就再残忍地陈述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这群传媒人引以为豪的“经验”,其实只是行业的基本常识而已,而未来两年内生鲜配送的最高标准,恐怕已经进化到京东“15分钟送货上门”的程度。&/p&&br&&p&在所有知名的垂直生鲜食品电商里,本来生活恐怕是现金流和赢利能力都非常正向的佼佼者。貌似无投资方压力的喻华峰,又何必如此着急地证明自己的赚钱能力呢?目前阶段,正确地投资烧钱,精细地优化管理,一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建立长期的战略优势,一方面积极试错,探索更健康、更有特色的商业模式才是喻华峰和他的团队最应该做的事呀。&/p&&p&&strong&最后一些感想&/strong&&/p&&br&&p&就商业管理的本质而言,好的方面,无论产品创新也好,还是执行效率也好,坏的方面,无论战略迷失也好,还是运营失误也好,其实归根结底都取决于人,特别是创始人或带头人的个人能力高低和见识长短。&/p&&br&&p&时下很流行一种企业基因决定成败的说法,颇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宿命论倾向。便是喻华峰也深受其影响,在2013年年底的某次演讲中,他就讲道:“成功是一种悖论,比如我在传媒界做了很长时间,有很多经营体会,但这种经营体会很有可能成为我们下一步发展的障碍,是福是祸其实是不得而知的,但有时候人也是无法超越自己的。所以我现在做的事情与我的媒体基因息息相关,甚至是如影随形的。”&/p&&br&&p&从某种程度讲,本来生活最成功的因素,最失败的症结,也确实都和喻华峰的个人经验和性格特质有关。但在我看来,真正伟大的企业家是应该可以超越这种识见的,而良好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也是应该可以“转基因”的。既然阿里巴巴的成功不受“马云是教英语的”基因局限,京东商城的成功不受“刘强东是卖光盘的”基因局限,那么我们这些正在路上的企业家,又为何不能战胜自己的执念,向伟大再迈进一步呢?&/p&&br&&p&未来两三年内,正是电商行业大洗牌的关键阶段,而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作为生鲜食品电商的两大先驱,既有向上拓展的无限可能,也有旋及失败的难测隐忧。而胜败的关键,主要还是取决于这两位企业家如何利用成熟的智慧和正确的方法,快速去除浮躁中的风险,巧妙抓取泡沫里的商机,从而不负这个时代的伟大,以及命运的精彩。&/p&&br&&p&至于基因成败论,就让它见鬼去吧。&/p&
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生鲜电商之温柔批判文/段战江有人称2012年是中国生鲜食品电商元年,是有几份道理的。因为这一年生鲜电商是扎着堆往出冒,而且颇有戏剧性:先是5月31号“顺丰优选”正式上线,6月1日亚马逊中国就跟着开卖生鲜;接着是7月17日“本来生活…
看到评论区好多人喷我,我也认了,确实,答非所问是个很不好的习惯,(关于我的手机推荐会在下面列出)而且题主也说了是校一等而不是励志奖学金,我个人很明显以偏概全了,不知道有些学校的奖励政策,这个我对题主表示抱歉。&br&不过,如果喷我的看不到“不喜勿喷”四个字,那我权当你们是瞎,谢谢评论区那些替我说话了人,也请键盘侠自行滚蛋,劳资不惯你们。&br&&br&————————分———割———线———————&br&&br&5000,大抵是励志奖学金吧。&br&如果励志必须有个贫困生的身份。&br&所以,5000块别全用来给自己买手机,花一部分用来给自己买手机,最高3000,剩下的用来给你父母买点衣服之类的礼物。&br&手机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一定要有性能,但是不是说价钱高性能就更好,实际上小米6和三星s8的性能可能差不了多少。&br&人总要用自己合适的,如果你用这所有的5000来买了手机,还不如用其余一部分去感谢那些一直为你默默付出的人。&br&&br&至于手机,个人推荐的有:&br&荣耀9 or 荣耀V9,3000块钱以内,而且华为在算法优化上做的还是很好的,麒麟960的性能也还好;&br&努比亚z17,骁龙835的性能绝对够,而且努比亚在摄影上投入的也挺多,相机算法略逊华为,胜在功能多,有多重曝光、星轨等功能;&br&小米6,835就不说了,双摄大光圈算法还不是很成熟,网传边缘优化有问题,胜在便宜;&br&一加5,835,基本原生的系统,拍摄算法不是很了解,据说不错。&br&ov个人不太喜欢,也不太懂,(个人不推荐)需要题主看看别人的了解。&br&&br&不喜勿喷。&br&以上
看到评论区好多人喷我,我也认了,确实,答非所问是个很不好的习惯,(关于我的手机推荐会在下面列出)而且题主也说了是校一等而不是励志奖学金,我个人很明显以偏概全了,不知道有些学校的奖励政策,这个我对题主表示抱歉。 不过,如果喷我的看不到“不喜…
&p&&strong&1、 淘宝&/strong&&/p&&p&入驻费用保证金1000元(个别类目不同,如食品等)。&/p&&p&其他相关费用一堆,包括软件费用,如基本折扣、上架、推荐、橱窗软件等10元/月,旺铺50元/月,店铺模板一般30-200元/月,高级的数据分析软件50-1000元/月,官方的数据魔方3600元/月,广告费用直通车钻展无底洞,淘宝仅这一块的收入一天就几个亿。&/p&&p&资质要求:身份证正反面、手持身份证的合影照片、手持当地当时报纸的合影照片,此外,还需要一个支付宝账号,满足上述要求,就可以开店了。&/p&&p&目前国内主流电商平台,90%以上不赚钱,50%以上亏钱,真正赚钱的不到5%,赚钱的只有复购率高,老会员较多的老店,产品有特色的店铺,暴利产品、假洋品牌,假货等店铺,回款周期如买家不确认一般是15天。&/p&&br&&p&&strong&2、 天猫&/strong&&/p&&p&入驻费用如果商标是R的保证金5万元,如果是TM的保证金10万元。&/p&&p&年费6万元,扣点5%(不同类目不一样),积分至少0.5%,&/p&&p&基本的折扣软件等10元/月,旺铺免费,店铺模板30-200元/月,高级一点的数据分析软件50-1000元/月,数据魔方3600元/年,广告费用直通车钻展同淘宝无底洞。&/p&&p&资质要求:企业注册资本50万以上(含50万),公司7证齐全,化妆品、食品等类目要有相应的前置许可证。&/p&&p&目前国内高大上电商平台,1500元注册一个商标,3000元注册一个公司,就可以品牌开店了,在上面赚钱的店铺目前较少,一般都是有一定品牌背书能力,供应链稳定,资金资源资历等综合实力较强,能拿到流量的店铺才可以赚钱,其他的只能拼命刷单为交易数据做贡献。回款周期如买家不确认一般是15天。&/p&&br&&p&&strong&3、 京东&/strong&&/p&&p&入驻费用保证金1万-10万。&/p&&p&年费6000元,扣点12%以上(不同类目略有不同)。&/p&&p&广告展位目前也有头等舱,想想名字就知道要多少钱了。&/p&&p&资质要求:企业注册资本50万以上(含50万),公司7证齐全,化妆品、食品等类目要有相应的前置许可证。&/p&&p&目前国内第二梯队带头大哥,平台难用,服务更差,商家群基本只发布命令不回复商家问题,服务电话基本没人接,整天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商家就是孙子,动不动就罚款,反正钱在他们手中,想扣多少就看他们心情好坏,包装不能出现天猫淘宝等字样,回复不能用“亲”这个淘宝原创称谓,否则罚款5000元。流量基本靠刷,如果不刷单销售额没保证,商品排名和活动基本没有。如果一不小心做大了,很可能马上被取缔然后京东自营。回款周期至少1个月,更长就不知道了,这些天商家一直去京东总部开会,据说会把自营和POP整合到一条线管理,期待越改越好。&/p&&br&&p&&strong&4、 唯品会&/strong&&/p&&p&由于是特卖模式,入驻费没有,扣点30%以上(知名品牌可能会到27%)。&/p&&p&卖完结算,退货售后等商家负责,回款周期三个月左右。国内外一二线品牌清理库存专用,对品牌和产品审核严格。&/p&&p&做唯品会遵循一个原则,来这里就为赚钱,没利润赚不要到这里。&/p&&p&资质要求:公司必须是具备法人资格的合法经营的公司或企业,青睐国际名牌和中国名牌,或者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等称号的生产商、授权总代理商、授权总经销商、分公司、分支机构和驻中国办事处。&/p&&p&传统品牌商的最爱,本来是库存,在收尾货那里一件只值几十甚至几元钱的商品,进入唯品会可以加价200-500%,然后交30%扣点就清走了。售罄率好的能到75%以上,低于50%就要判断下原因了。至于商品的真假谁买谁知道。现在天猫淘宝卖家也大多在这里清库存,有个段子,商家双十一前被忽悠备了一大堆货,结果双十一出现了大量库存,双十二开始卖库存,但还是卖不完,最后就上唯品会打折清库存。&/p&&br&&p&&strong&5、 当当网&/strong&&/p&&p&入驻费用保证金1万-10万。&/p&&p&年费6000元-30000元,扣点5%左右(不同类目不一样)。&/p&&p&资质要求:公司必须是具备法人资格的合法经营的公司或企业,7证齐全。&/p&&p&前段时间,模仿唯品会取得了一定成绩,取名尾品汇,典型山寨版,不过销售据说明显上来了,效果还可以。当当结算还算正常,一般一个月回款没问题。不过,据说也是经常把应该结款给商家费用直接扣除一部分抵扣所谓广告费等。&/p&&br&&p&&strong&6、1号店&/strong&&/p&&p&入驻费用保证金1万-5万。&/p&&p&平台服务费650元/月,扣点6%左右(不同类目不一样)&/p&&p&资质要求:企业注册资本50万以上(含50万),公司7证齐全。&/p&&p&没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或是空白类目的商家,基本没戏。平台操作复杂,找人很难。前段时间团购食品做得不错,可理解为线上商超,食品类商家可参考选择。&/p&&br&&p&&strong&7、 亚马逊&/strong&&/p&&p&最没要求的一个平台,一切入驻都免费。&/p&&p&资质要求:公司必须是具备法人资格的合法经营的公司或企业。&/p&&p&只收取交易佣金,卖不出去不收钱。&/p&&p&入驻亚马逊有个窍门,一定要入他们的仓,选其配送服务,哪怕一次100件,只有入仓,你的商品才可能被推荐展示出来。其次,在入住填写商品信息时,要放掉天猫逻辑,要根据亚马逊的提醒,很繁琐,细致的填写你商品最匹配的标签属性信息。包括文字介绍。&/p&&p&虽然,亚马逊正在适应中国,详情页也开始了像图片化发展,也推出了广告位,但你要时刻记住,他是一家技术公司,你要让其知道你的商品是什么,他才能方便推荐,通过图片分析来知道你的商品是啥,这个技术估计还有几年。&/p&&p&找人基本找不到,都是邮件,但由于客服有限,有时邮件无法及时回复。不太适合中国习惯,从最早卓越一枝独秀,到今天不温不火,挺纠结,也挺不容易。&/p&&br&&p&&strong&8、 聚美优品&/strong&&/p&&p&入驻费用保证金1万-5万。&/p&&p&扣点30%左右(不同类目不一样)。&/p&&p&资质要求:公司必须是具备法人资格的合法经营的公司或企业。&/p&&p&不多少了,前段时间曝光度极高,整个网站都在宣传如何鉴定真假。&/p&&br&&br&&p&&strong&9、 阿里巴巴&/strong&&/p&&p&诚信通3688元/年,其他没啥要求。&/p&&p&费用现在也不少,旺铺、模板,还有各种各样的收费软件,自己也推出了直通车,还可以固定类目第一位。&/p&
1、 淘宝入驻费用保证金1000元(个别类目不同,如食品等)。其他相关费用一堆,包括软件费用,如基本折扣、上架、推荐、橱窗软件等10元/月,旺铺50元/月,店铺模板一般30-200元/月,高级的数据分析软件50-1000元/月,官方的数据魔方3600元/月,广告费用直通…
&p&我从一线小编一直做到首席运营官,月薪从最初5千到2万,再到现在自己创业。期间也培训过2万学员,我自己的公众号运营课一个月就卖了120万。对新媒体从业者和各种类型公司和岗位要求还都比较熟悉,对这个问题还算有点发言权。&/p&&p&多图预警,此回答包括7个部分:&/p&&ol&&li&什么是新媒体&/li&&li&为什么要做新媒体&/li&&li&什么是运营&/li&&li&我适合做新媒体吗&/li&&li&新媒体公司的基本情况&/li&&li&我适合什么新媒体岗位&/li&&li&如何成为一个月薪2万的新媒体总监&/li&&/ol&&p&---------------------------------------------正文分割线----------------------------------------------&/p&&p&有数据显示,目前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个了,虽然也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新媒体的前景,可是新媒体类型很多,有的还在野蛮生长,有的已经团队化运作。&/p&&p&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新媒体从业者、转行做新媒体的朋友容易遭遇:&/p&&ul&&li&不知道适不适合做新媒体&/li&&li&不知道新媒体公司基本状况&/li&&li&不知道怎么找到靠谱的新媒体公司&/li&&/ul&&p&这篇文章从什么是新媒体说起,一直讲到怎么加入一个靠谱的新媒体公司,相信可以帮助你在求职新媒体公司上的疑惑。&/p&&h2&&b&什么是新媒体&/b&&/h2&&p&传统媒体的代表是电视、电台、书籍、杂志、报纸等等。而新媒体就是在手机、电脑里一些内容的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微信、微博、直播、短视频等等。&/p&&p&&br&&/p&&img src=&/v2-eb4dd64f56b881e89e6fd610b7d367b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b4dd64f56b881e89e6fd610b7d367b3_r.jpg&&&p&&br&&/p&&p&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代表,以版面计算,有固定的发行量和清晰的盈利模式。报纸每天印多少册、多少份都有固定数量,每个买报纸的人也都要给钱,盈利模式很清晰。一开始就可以付稿费,去养一些记者。&/p&&p&而把这个报纸放到手机上,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p&&p&以微信为例,用屏幕来计算,没有固定的盈利模式,生死看标题。报纸上发行一万份、十万份,都是有钱赚的。但微信上发文章是没有钱的,可能你写出了十万+也没钱。&/p&&p&&br&&/p&&img src=&/v2-0ffe235b70c7abe8b84a1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ffe235b70c7abe8b84a1f_r.jpg&&&p&&br&&/p&&p&新媒体的一个特征就是标题特别关键。过去买《读者》、《知音》,你相信他的品质,不用看每篇文章的标题、内容,大概看一下本期选题是什么,就会去买了。&/p&&p&而现在公众号就不一样了。一篇文章的信息很短,而最重要的就是标题。经常有人问我标题重要还是内容重要,要我说,&b&标题是内容的一半。&/b&&/p&&p&&br&&/p&&img src=&/v2-0a6f153afe6e1b6d1cea5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a6f153afe6e1b6d1cea55_r.jpg&&&p&&br&&/p&&p&除此之外,传统媒体的创作者和现在的新媒体运营人员有什么区别呢?&/p&&p&创作者是选好题材,写好稿,投稿到杂志,被录用就完事了。和真正的读者几乎没有互动,稿子被选用了就不需要再做其他的事情。至于怎么修改、排版,都是后面媒体编辑的事情。&/p&&p&而运营人员不一样,选好题材,写文章、编辑排版,推送出去之后你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要关注和记录各项数据,要去互推,求转载,求投稿,还要伺候各种用户,非常的辛苦。&/p&&p&所以很多人说,谈恋爱不要找新媒体运营。甚至正在啪啪啪的时候,看到一个微信消息就可能爬起来去追热点了。&/p&&p&既然这么苦逼,为什么还要做新媒体呢。&/p&&h2&&b&为什么要做新媒体&/b&&/h2&&p&&br&&/p&&img src=&/v2-c11edb64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11edb648_r.jpg&&&p&&br&&/p&&p&借用薛之谦之前的话: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怀才不遇,自媒体已经足够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才华。&/p&&p&在以前,我们想要影响十万人或者一百万人,是非常困难的。可能要上电视,要发很多广告,做很多节目才行。&/p&&p&现在只要你有一个公众号,有一个微博,可能轻轻松松就影响几千几万人,甚至没有上限。而影响力就是财富,可以用来变现,甚至去出书。&/p&&p&我自己个人学历只有中专,干过很多奇奇怪怪的工作,上学的时候都要自己去挣学费。做过工厂包装、工地搬运工等等好多好多很苦很累的工作。做自媒体和公众号,是我做的那么多工作中相对轻松简单,而且收入比较好的行业。&/p&&p&如果你的出身不好,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不怕没有资源,没有背景,属于我们的时代到了。&/p&&p&&br&&/p&&img src=&/v2-5bd5c660d6090809efa9c296a5144cf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5bd5c660d6090809efa9c296a5144cf0_r.jpg&&&p&&br&&/p&&p&如果你已经理解了什么是传统媒体、新媒体,什么是运营人员,什么是创作者,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下面就来看一下什么是运营。&/p&&h2&&b&什么是运营&/b&&/h2&&p&以微信为例,运营涉及的工作通常包括了三个目的——&b&拉新、留存、促活。&/b&&/p&&p&&br&&/p&&img src=&/v2-aeef068af522e2b5ecbecfd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eef068af522e2b5ecbecfdc_r.jpg&&&p&&br&&/p&&p&&b&拉新,就是为你的账号带来新粉丝。&/b&带来新粉丝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策划和制造一个具有传播性的话题,可以是跟热点话题创作爆文,可以是投放广告,也可以账号之间互推。&/p&&p&&b&留存,就是粉丝关注之后留下来,&/b&可以是你的内容粉丝喜欢,也可以是你能提供的服务粉丝刚好需要,也有可能你长得特别好看。总之先让新关注的粉丝不要取关,最终长期关注阅读你的号。&/p&&p&&b&促活,就是“促进用户活跃”,&/b&就是让你的粉丝愿意更频繁、更开心的看你的公众号。你可以通过起一个更有挑逗性头条的标题吸引打开账号,可以做一些签到送奖品活动,可以做一些话题讨论组,总之多做一些可以提高粉丝活跃度的事情。&/p&&p&微信运营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三个类型:&b&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b&那么相对应工作内容增多之后一般会产生三个岗位:&b&编辑、客服、策划。&/b&&/p&&p&&br&&/p&&img src=&/v2-89d108aae26c5fdbd83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89d108aae26c5fdbd83e_r.jpg&&&p&&br&&/p&&p&&b&内容运营&/b&,内容来源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转载、原创高质量内容,常见的公众号都是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把粉丝产生的高质量内容加工优化,最著名例子的就是深夜发媸了。&/p&&p&&b&用户运营&/b&,直接和粉丝打交道的人,最常见的是后台客服,相应的微信群管理员,还有公众号衍生的个人号。一个有用户运营的公众号和没有用户运营的公众号,差别不是一般大,如果只有一个公众号,粉丝只会看看内容而已,如果有了一个随时互动的人,那整个账号就鲜活起来了。&/p&&p&&b&活动运营&/b&,结合微信和自身特点策划活动的人。其实几乎所有企业类微信都会首选通过活动吸粉,好的活动确实能够带来很多新的粉丝,但在微信做活动会有很多风险。&/p&&p&&br&&/p&&img src=&/v2-afda0d5a965a259b77c4ee08bd49dbc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fda0d5a965a259b77c4ee08bd49dbc6_r.jpg&&&p&&br&&/p&&p&下面以麻辣烫为例,来说明什么是运营。&/p&&p&如果你是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你就需要思考怎么吸引新的客源,通过客户口碑还是网上团购?还是到街边派传单?这就是“拉新”。&/p&&p&其次,客户到店之后,你能不能服务好这些客户,让他们开心地吃完这顿麻辣烫?而不是一来到店就掉头走人了。这就是“留存”。&/p&&p&还有,如果你希望那些吃过你们麻辣烫的老客户再次消费,那是不是需要做一些促销活动吸引他们继续老消费呢?这就是“促活”。&/p&&p&&br&&/p&&img src=&/v2-28d9d334bf4f85d10a7da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28d9d334bf4f85d10a7dac_r.jpg&&&p&&br&&/p&&p&内容运营就像是厨子和买菜的人,客户吃到什么都是由他们负责产出,你这家麻辣烫什么口味,材料够不够新鲜,这是直接影响到根本的。同理,一个账号的内容好不好,题材够不够新鲜,编辑推送的内容适不适合粉丝的口味,决定了粉丝会不会关注。&/p&&p&用户运营就像是服务员,客户的每一个需求是不是及时满足到了,一家麻辣烫店除了好吃服务也必要跟得上。同理,如果一个粉丝在后台给你留言反馈,如果你从来没有及时互动过,粉丝就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很容易就会流失了。&/p&&p&活动运营就像是市场策划,有什么活动可以吸引到新客户到店消费?有什么方法可以老客户二次消费?什么主题,什么形式?需要大家如何配合?同理,现在公众号涨粉的活动你知道多少个了?这个活动会被封号吗?如何规避?&/p&&p&本质上,运营公众号和麻辣烫一样,都需要拉新、留存、促活。&/p&&h2&&b&我适合做新媒体吗&/b&&/h2&&p&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新媒体公司呢?我从一个面试官的角度来谈谈吧。&/p&&p&我去面试一个新媒体的新人的时候,必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好友数。我个人的一个偏见就是,假如一个人的微信好友数只有一两百,我可能判断他不太适合做公众号或者新媒体。&/p&&p&这是非常简单一个道理,假如我现在要传播一篇文章,你觉得是200好友传播的更广,还是有5000好友传播的更广。如果只从数字上来判断,那显然有5000好友的传播会更广。&/p&&p&另外也会看他朋友圈发的图文,容不容易引起别人关注,有没有传播性,去判断他有没有网感。&/p&&p&第二个就是问他知不知道很多的公众号,能不能说出一些不一样的点,或者记得一些不一样的栏目。如果一个人对公众号有研究的话,是很容易看出来的。&/p&&p&第三个就是看他有没有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案例,最好是自己完整的执行过一些案例,并且效果还不错。&/p&&p&第四个就是看他能不能接受比较碎片化的工作方式,有没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对内容的感觉等等。当然了,还得能加班才行。&/p&&p&第五个就是看他知不知道一些涨粉的套路,或者别的具体方法、技巧。以及他的学习能力。&/p&&p&这是我从面试官的角度,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做新媒体。那反过来,从你的角度,上面说的这五点,你有没有具备,或者说有没有兴趣呢?&/p&&h2&&b&新媒体公司的基本情况&/b&&/h2&&p&我把新媒体公司分为5类:草根、自媒体、机构类、企业官方、网红电商。&/p&&blockquote&&b&1、草根类:&/b&这类公司一般来说做公众号都非常早,手上有很多号,粉丝非常多,但是内容创作能力不强,大部分靠转载。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运营能力。
&b&2、自媒体类:&/b&一些自媒体号做大之后,自己开的公司,比如入江之鲸这种。这种一般对内容原创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b&3、平台类:&/b&像十点读书、视觉志这些,整体来看运营体系都非常成熟了,一般新人进去就是做每天具体的执行工作,运营、内容能力都有要求。
&b&4、企业官方:&/b&这种就是大企业中的新媒体部门,额,如果你想在新媒体领域有所发展的话,这种岗位真的不推荐。
&b&5、网红电商:&/b&很多微博、微信红人的公司,一般需要的都是网红助理、或者是策划岗位。&/blockquote&&h2&&b&我适合什么新媒体岗位&/b&&/h2&&p&&b&先来看,运营一个公众号需要多少人,以及怎么分工。&/b&&/p&&p&运营公众号跟麻辣烫一样,有的店一开始比较小,老板、服务员、厨子、买菜都是老板一人包办,广东话称“一脚踢”。&/p&&p&后来业务大了之后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来负责不同的工作,就会有专门的厨师班子,服务员,市场策划人员,还需要请一个店长来统筹管理,老板就可以抽身去做一些资源整合的事情了。&/p&&p&公众号也一样,一开始可能只有一个人,慢慢粉丝和内容多了以后,一个人管理不过来了,就需要有人专门负责准备内容,有人专门和用户沟通,有人专门策划想点子,可能还需要一个更有远见的人来统筹全局,创始人才有机会抽身去做一些行业合作的事情,寻找更好的发展。&/p&&p&这里分享我们团队开号的一个原则:123原则。1个号,2个人,3个月,具体就是我们花3个月份时间,用2个人一起做1个号,如果能做起来就做,做不起来就换方向。&/p&&p&另外再分享两个模型,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新媒体团队,以及看看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岗位。&/p&&p&&b&▌&/b&产品人、媒体人、运营人&/p&&p&&br&&/p&&img src=&/v2-9fc55b685a9a36ddd92279cce15f1df6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9fc55b685a9a36ddd92279cce15f1df6_r.jpg&&&p&&br&&/p&&p&这是古典老师的三元人模型:媒体人、产品人、运营人。&/p&&p&&br&&/p&&img src=&/v2-e571c2a7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571c2a77_r.jpg&&&p&&br&&/p&&p&这张图中,左边这位是快刀青衣,负责罗辑思维的产品;中间的罗胖负责媒体;右边的脱不花负责运营。&/p&&p&如果一个团队由这三种人构成,是比较完整。有些人比较牛逼,三种都可以搞成。我就不行,我做运营可以,稍微做一下媒体也可以,但做产品不行。&/p&&p&在2016年我做了很多产品人要做的事情,搞得我特别特别痛苦。后来我发现直接跟人合作就好了。找一个合伙人,或者直接入股一个技术公司就行了。&/p&&p&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产品人、运营人、媒体人呢。就比如说你看到了这篇文章,你的第一反应就决定了你是哪一类型的。&/p&&p&你的第一反应是我把这个文章转发给更多人看,把信息传播出去,那你可能是媒体人。&/p&&p&你的第一反应是这篇文章讲的很好,那我要怎么用呢,对我有什么启发。去增加自己的信息量,这个就可能是产品人。&/p&&p&你的第一反应是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我去看看他的公众号还没有别的文章。找更多的传播者,整合资源可能就是运营人。&/p&&p&&b&▌&/b&内容+运营&/p&&p&&br&&/p&&img src=&/v2-bd4e8d599a1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d4e8d599a10_r.jpg&&&p&&br&&/p&&p&这是常见的明星和经纪人的关系,内容和运营是大号典型的组合。有非常多千万级百万级大号的主要负责人都是两个,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运营。&/p&&p&&br&&/p&&img src=&/v2-7f2bbbdd605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f2bbbdd605d_r.jpg&&&p&&br&&/p&&p&有个号叫单身狗,主编叫狗哥,其实狗哥是个女生。她写的段子非常有趣,背后有个合伙人,叫木易,就是运营人。&/p&&p&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石榴婆报告,石榴婆本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记者,她负责内容。但我们看每一次出来分享演讲,都是他老公。他老公是典型的运营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公众号结构。&/p&&p&一旦确定这个框架,无论是招聘还是求职,就都比较明确了。&/p&&p&&br&&/p&&img src=&/v2-0da8aad0c8e141a9b66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da8aad0c8e141a9b663_r.jpg&&&p&&br&&/p&&p&内容的岗位就文案、策划、设计、插画、记者等等,这些关于内容输出的岗位就出来了。&/p&&p&运营岗位有推广、公关、客服、群管理、商务、经纪等等。根据上面说的这些,来看看你适合做哪个岗位。&/p&&p&至于怎么获得一个新媒体岗位呢,就比较传统了。&/p&&blockquote&第一个就是各大招聘网站,拉勾、Boss直聘等等都有很多优质的新媒体岗位。
第二个就是内推、朋友推荐。新媒体公司都是近几年出现的,没有太多死板的规矩,找朋友推荐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双方看对眼就行。
第三个就是自荐。很多公众号都在持续招人,菜单栏里都可以看到简历投递的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者做哪一类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