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新能源牌照真要在中国独资了 中国新能源车企还有的玩吗

【车智汇】特斯拉未来国产 哪家车企能合作?
[摘要]在中国大陆市场,特斯拉的“糟糕”表现主要是由于进口汽车本身高昂的售价以及匮乏的配套设施所导致。
腾讯数码讯(徐萧梓丞)不久之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造访中国,并且在在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公开表示,未来将会在中国国内组装生产Model 3入门级电动汽车。目前,特斯拉电动汽车入华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不过在这几年与国外市场风生水起不同的是,在中国大陆市场,特斯拉的表现其实可以用“糟糕”来形容。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进口汽车本身高昂的售价以及匮乏的配套设施所导致。对此,就连Elon Musk本人不得不承认。因此,Elon Musk公开表示未来将在国内生产特斯拉的计划,预示了特斯拉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并且开始着手解决。如果特斯拉真的能够国产化,那么无疑最直观的体验就是价格大幅下降,大约降低三分之一左右。而国产后的特斯拉也无疑会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积极促进作用。而特斯拉想要国产,除了投资建设工厂之外,还需要寻找到在中国本土具有最大优势、并且最适合特斯拉的合作伙伴,而这位合作伙伴未来将会花落谁家,也成为了广大电动汽车爱好者及业内人士非常关注的话题。根据特斯拉的计划,现在距离电动汽车国产化实施的目标还有大概三年的时间,而在这三年里,究竟哪家国内厂商将会与这家最具互联网色彩的电动汽车厂商联姻,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比亚迪手握着强大的电池技术,同时在国内新能全汽车也是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同时,在一众国展自主品牌中,比亚迪的口碑也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而除了比亚迪本身之外,比亚迪还与戴姆勒公司合资打造了腾势这个品牌,意图打造一款符合中国高端消费者需求的电动汽车,而这样的定位基本上特斯拉非常相似。目前,比亚迪旗下包括了e6、S6和秦等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同时再加上强大的电池技术作支撑,相信比亚迪将会成为未来特斯拉国产化最具可能性的合作伙伴。北汽集团在目前所有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北汽集团是其中最活跃的一家厂商。目前,北汽新能源旗下的EV系列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数一数二,同时还具有非常稳固的政府关系,可以率先获得国家政策和战略上的支持。另外,除了电动汽车本身之外,充电桩的铺设也是北汽新能源集团的一大优势,而充电桩对于特斯拉同时又是另外一大“心病”,因此如果特斯拉选择与北汽合作,除了拥有一套完整的电动汽车生产线之外,还可以加大充电桩的铺设与普及,融入到国内统一的充电设置中,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因素。上汽集团就在Elon Musk访华的时候,上海市领导曾经亲口建议特斯拉落户嘉定区,并且计划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另外,上海也算是汽车工业城市,国务院以及市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最大。此外,上海有自贸区与港口,且地理位置居中,能够辅助特斯拉担当起亚太生产车间的重任。从市场角度讲,上海的新能源政策要比北京开放,且长江三角洲是豪华车消费的主要市场,符合特斯拉的市场定位。从上汽自身的角度出发,上汽一直在新能源方面动作不断,身经百战,江湖经验丰富,荣威E50在新能源热潮下,销量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上汽集团在汽车研发领域资历也相当雄厚,要研发有研发,要工厂有工厂,如果特斯拉和上汽合资,说不定连建厂的钱都可以省下。一汽集团特斯拉进军中国,首先面临的是行政审批。所以一定优先选择行政审批能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另外,由于特斯拉定位豪华电动汽车,因此必须要选择有豪车销售经验与网络资源的企业合作。这一点,一汽拥有奥迪与红旗两大品牌,经验与网络资源都比较合适。另外,要尽量减少合资后工厂建设周期,这一点一汽也是最佳选择。一汽轿车前几年投资43亿建设新能源车生产专业工厂。预计几年底建成,最迟明年初投产。工厂规模较大,必然有很大的产能敞口。特斯拉如果合作,将直接绕过工厂建设的周期难题。最后,一汽新能源工厂投资巨大,特斯拉进入,将有效提升新能源车工厂产能利用率。东风汽车之前,东风就已经与瑞典国能汽车公司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并且共同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而东方将支持国能在天津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支持Nevs利用东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体系实现规模化采购成本优势;与东风经销商体系开展对接完成销售和服务体系建设;东风还将支持国能新能源汽车公司实现整车产品量产。而这些特性未来对将可以被特斯拉直接利用,从而成为特斯拉入华的第一梯队选择之一。长安汽车今年3月,特斯拉投资及政府关系总监Ken Morgan带领团队考察了长安汽车公司,同时长安汽车的股票交易也一度停牌了5天,而这也引发了外界关于特斯拉与长安合作将特斯拉国产的猜想。虽然长安和特斯拉方面均为对此作出回应,但是从分析下来看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首先,长安汽车作为中国四大汽车公司之一,属于大型的央企。而目前长安在汽车制造领域也经验丰富,包括福特、马自达和铃木等外资品牌均已经与长安取得了合作,同时长安旗下还有包括悦翔、志翔等自主品牌汽车在商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安逸动也开始在市场上抢占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因此在生产电动汽车方面,长安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而对于特斯拉来说,长安作为央企巨头,对政府拥有非常强大的游说能力,而这也有助于特斯拉在国内取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其实,除了比亚迪、北汽和长安等厂商之外,还有许多国内车企也曾对特斯拉抛出橄榄枝,希望与特斯拉达成合作意向。在去年3月份,江淮汽车方面就曾与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进行会面,探讨特斯拉国产落户江淮合肥工厂等事宜。此外,福田汽车公司总经理也曾亲自飞往特斯拉加州总部与Elon Musk会晤,以面对面的方式去讨论福田汽车与特斯拉合作推进其国产化进程。目前,中国政府一直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升级以及通过各种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而一旦特斯拉在未来两三年国产后价格就会大幅萧条,不再拥有25%的关税,而特斯拉的加入无疑会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一阵强心剂,成为手头预算宽裕用户的首选。因此,特斯拉的本土化生产,契合了中国政府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发展方向,无论对特斯拉还是国内厂商来说,都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来源:QQ播客
[责任编辑:yangzhao]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月均上牌208辆 特斯拉中国销量为何惨淡
2014年全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实际上牌量为2499辆,月均上牌量仅约为208辆。对比同年在美国实现的1.875万辆销量,我们不得不承认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成绩是“惨淡”的。我们不妨从产品、销售模式、团队、充电桩等层面谈谈特斯拉在中国销量惨淡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4月8日报道&日前,二度访华的马斯克向媒体抱怨:中国的黄牛党坑了——“黄牛党”和投机分子像炒iPhon一样囤货,造成了中国市场异常繁荣、需求旺盛的假象。因此,2014年特斯拉美国总部给中国市场设定了销售1万辆的目标。然而,现实却如一桶冷水浇在了钢铁侠的心上,2014年全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实际上牌量为2499辆,月均上牌量仅约为辆。对比同年在美国实现的1.875万辆销量,我们不得不承认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成绩是“惨淡”的。除了“黄牛”炒货这种表面原因,究其根本,我们不妨从产品、销售模式、团队、充电桩等层面谈谈特斯拉在中国销量惨淡的原因。产品体验不佳 沦为博眼球道具入华一年多,特斯拉似乎没有成为“有钱人的玩具”,却成为了“营销专用道具”。不论是新店开张或是新楼开盘,特斯拉和美女模特一样,成为了吸睛、博眼球的“走秀”用品。另外随着专车、租场的兴起,此类公司开始提供特斯拉专车、分时租赁等服务,作为营销卖点。过度的营销和曝光,彻底降低了特斯拉的新鲜感、神秘感和科技感,降低了对土豪们吸引力。此外,就特斯拉产品本身而言也颇多槽点。譬如,在特斯拉初入中国的六个月并未引入车载导航和在线娱乐服务,的17寸显示屏成为摆设。之后经用户强烈要求,特斯拉虽然装上了导航系统,但地图版本跟新不及时,无法个性定制路线或提供备选路线,卫星定位差等问题仍然存在。微博名为“一毛不拔大师”的车主表示,特斯拉的系统出现的奇葩问题太多,“先是中控那个超级IPAD会不断地死机黑屏,开始觉得至少还不影响驾驶只是吓人,结果后来多次出现在倒车时黑屏屏闪,让人看不了倒车摄像,这尼玛就严重影响驾驶了。”作为特斯拉第一批车主,一毛不拔大师还用“糟糕”来形容其中国的服务体系。他表示,特斯拉客服对于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投诉,居然用“车可能被冻坏了,你让她暖和暖和就好了”等不专业的方式解释、回复。截图来自一毛不拔大师微博销售模式照搬美国 总部话语权过重 特斯拉在中国一直采用了和美国一样的直营模式,在国内主要城市建立体验店和服务中心。这种品牌直营模式虽然在最开始备受赞誉——“有互联网精神”“全球统一售价”“汽车界的苹果”等,但特斯拉也因此需要承担经销商所需承担的销售、客服、售后工作等。而汽车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使得特斯拉销售网络扩张缓慢。其次,特斯拉美国话语权过重,使得中国总部受限在“照搬美国模式、零市场预算”的框架里,无法因地制宜调整适宜中国的销售策略。譬如,去年10月底,特斯拉中国宣布将参与天猫双11活动,但美国总部却因与天猫合作违背直销模式而予以叫停。错失了通过双11促进营销本土化,放低身段的机会。难解里程焦虑 老生常谈的充电问题充电不便利——已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关键问题。建设私人充电网络方面,中美两国国情全然不同:美国家庭普遍是独栋房屋,有固定的车位,安装家用充电桩十分方便;而在中国市场,大部分用户都没有私人停车位,安装充电桩手续繁琐。在公共充电网络建设方面,特斯拉的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的不同,使得特斯拉只能自建公共充电桩。虽然从进入中国市场起,特斯拉一直积极和各商业体、楼盘、国有企业、银行合作,开展充电网络建设工作。据悉,特斯拉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超过50座超级充电站(200多个超级充电桩),在近70个城市建立了超过1000个目的地充电桩。但客观条件仍导致,公共充电桩的建设速度、密度无法缓解特斯拉车主,与其他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中国团队不接地气 高层变动频繁&中国新能源目前主要靠国家政策驱动,最需要与政府机关,国企,各级管理部门打通关系,沟通交流。而据了解,特斯拉中国团队美国背景居多,缺乏本土汽车销售、公关人才。与深谙中国市场的传统车企做新能源车相比,特斯拉广告少见,销售网点少,充电装置少,新能源补贴拿不到,上牌无优惠……都是团队工作不够接地气的反应。此外,特斯拉中国高层的不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2014年3月特斯拉中国区总裁郑顺景离职,由吴碧瑄接任,而不到一年吴碧瑄也确认离职,由总监朱晓彤接棒。两年换三帅,不禁让业内质疑企业内部管理和发展前景。结语:现下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蓬勃发展,传统车企不论是自主还是合资,其多年与中国市场打交道的经验让它们更了解中国用户、中国政策,更接中国的地气,如比亚迪、宝马、北汽、上汽等在新能源车的布局上已初见成绩。而对于特斯拉中国而言,其销量不佳不仅仅是“黄牛党”作祟,与其产品、销售模式、充电桩建设等等都有关联。
MODEL S P85D中国发布活动现场图
http://img3./photo/-03/600x450_AM9OQ8.jpg
http://img3./photo/-03/t_AM9OQ8.jpg
MODEL S P85D中国发布活动现场图
http://img3./photo/-03/600x450_AM9OQ03U2O3F0008.jpg
http://img3./photo/-03/t_AM9OQ03U2O3F0008.jpg
MODEL S P85D中国发布活动现场图
http://img3./photo/-03/600x450_AM9OQ8.jpg
http://img6./photo/-03/t_AM9OQ8.jpg
MODEL S P85D中国发布活动现场图
http://img6./photo/-03/600x450_AM9OQ1V02O3F0008.jpg
http://img2./photo/-03/t_AM9OQ1V02O3F0008.jpg
MODEL S P85D中国发布活动现场图
http://img2./photo/-03/600x450_AM9OPVF32O3F0008.jpg
http://img5./photo/-03/t_AM9OPVF32O3F0008.jpg
MODEL S P85D中国发布活动现场图
http://img3./photo/-03/600x450_AM9OPVA82O3F0008.jpg
http://img3./photo/-03/t_AM9OPVA82O3F0008.jpg
MODEL S P85D中国发布活动现场图
http://img3./photo/-03/600x450_AM9OQ0LN2O3F0008.jpg
http://img3./photo/-03/t_AM9OQ0LN2O3F0008.jpg
MODEL S P85D中国发布活动现场图
http://img4./photo/-03/600x450_AM9OQ8.jpg
http://img3./photo/-03/t_AM9OQ8.jpg
MODEL S P85D中国发布活动现场图
http://img3./photo/-03/600x450_AM9OQ1C42O3F0008.jpg
http://img4./photo/-03/t_AM9OQ1C42O3F0008.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日前,特斯拉已公布2015年第一季度销量,其全球交付量达100030辆,同比增长55%。同时,特斯拉已在4月3日向中国车主交付了一篇新推出的Model S P85D车型,相关负责人表示,特斯拉将在中国市场加快本地化进程,在中国采购零部件。马斯克表示仍然看好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你怎么看?
欢迎参与投票
你是否看好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前景?
起止时间: 至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凯迪拉克ATS(进口)
宝马X1(进口)
新福克斯两厢
YARiS L 致炫
凯迪拉克XT5
请选择品牌
请选择车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绿能院·原创] | 特斯拉真要在中国独资了 中国新能源车企还有的玩吗?
这几天,来自大洋彼岸的《华尔街日报》搞了个大新闻。新闻一经爆料,就占据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圈子媒体及自媒体的重要位置,在不断传播。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政府已经和特斯拉就在上海自贸区内建厂达成协议。而经过中国自媒体们的分析,此次特斯拉极有可能在上海自贸区独资建厂。
消息一出,就给本不平静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圈又投下一个深水炸弹,巨大的能量带给业界无数的反思——特斯拉来了,中国新能源车企还有的玩吗?
消息说,特斯拉落户在上海自贸区,也意味着他的产品还需要征收25%左右的关税,按照进口产品来对待。但即便如此,对于汽车行业来讲,特斯拉独资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因为我们国家产业政策只批准合资,不允许独资形态的存在。这一次,可以说是特斯拉绕过了国家政策的壁垒,自己独立的站在了中国这块全球最重要乃至体量最大的市场上。
也有人调侃说,特斯拉能在中国独资,背后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力推,似乎给一个市场行为强加了一点点“政治意志”,特朗普的公关比较到位,促成了特斯拉在中国的落地。
抛开这个噱头不谈。那么,特斯拉如果真的到来,能给中国本土车企乃至合资的新能源车企带来什么?
在进入到2017年之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一波合资潮:宝马和华晨合资发力;戴姆勒和北汽联姻;大众和江淮拥抱;福特和众泰同眠……汽车业传统巨头都是以合资的形式挺近中国市场。
但与传统车企相比,特斯拉完全是个另类,因为他没有燃油车的负累,直接从从电动车起步。
在业界,谁都知道特斯拉拥有完整的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从最核心的电池开始,然后是PACK成组,BMS电池管理,再到电机和电控,都是全球一流的。特斯拉在美国有锂电池超级工厂,到2018年拥有35GWH的产能。就Model 3使用的21700镍钴铝电芯来讲,又一次引领了世界潮流,勾引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电池企业们血脉喷张,纷纷步特斯拉后尘,开始了大面积布局。
有专家说,特斯拉是一家BMS管理系统企业,此言不虚。特斯拉在这方面是世界领先的。也就是特斯拉,能够让一辆车七八千个独立的电芯发出一致的声音。当然还有领先的PACK技术。
我们抛开这些东西不谈,特斯拉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说在全球任何一家企业中,都没有一家可以和其比肩。从Model X开始,自动驾驶就得到了应用,在Model 3上就更加完美。
无论从电池,还是管理系统,直到自动驾驶,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和特斯拉相比。有专家说,就动力锂电池而言,我们国家在比能量上还有电池一致性上,再有就是管理系统上,还和特斯拉有巨大差距。
另据透露,特斯拉还是锂电池硅碳负极的应用者。而在我们国内,这一负极材料还处于实验阶段,没有达到应用和量产。
最敏感的是价格问题。特斯拉一直在国人心中是豪华车的概念,一辆Model X要大几十万,一般人买不起,是富人手中的玩具。就拿Model 3在美国售价的3.5万美元,按照1比6.8的汇率计算,合人民币23.8万人民币。如果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能够以这个价格面世,对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无疑是下了一张死亡通知书。因为,在价格上国内车企也不具有竞争优势。
另外,从品牌上来说,特斯拉是世界级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不次于宝马、奔驰等车。在品牌影响力上,我们车企也逊一筹。
从技术到价格再到品牌,我们国家的车企拿什么玩呢?
特斯拉实现本土化之后,汽车生产成本还会下降,有专家说有三分之一的空间。
首先是在这个庞大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特斯拉已经尝到了甜头。特斯拉2015 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3.19亿美元,而在今年3月初还公布,公司2016年在中国的汽车销售额达到了10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 15%,而中国政府希望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每年的销售额将达到700万部,特斯拉在这里还有足够大的增长空间。
当然这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他需要缴纳高额税,包括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等,特斯拉在中国的售价比美国高出约50%,而这在未来迟早会因为更高的成本遭遇销量的瓶颈。
其次,是特斯拉在中国能够大幅降低供应链成本,这让他愿意接受“25%的进口关税”。虽然在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中,在核心的“三电系统”等核心的一级供应商中鲜有中国企业的身影,但在包括底盘、车身、中控系统以及其他构件间接供应商之后的所有一百多家特斯拉供应商里,中国企业的却占有一半左右的位置,当然多数以二级原材料供应商进入这个体系。
例如,特斯拉的锂电池制造商为日本松下公司,其中,而镍、钴、铝等原材料供应商是来自中国的杉杉股份、洛阳钼业、寒锐钴业和格林美这些企业,中国五矿资本为松下提供前驱体,石墨来自于中国宝安下属子公司贝特瑞等等。
所以依靠这些更本地化的底层供应链,在中国重新筛选一些供应链合作伙伴,都能够为特斯拉节约下巨大的成本,而据一国内造车企业相关人事透露,这至少能为特斯拉节省 20% 以上的供应链成本。
当然最后,未来建立的进口零配件仓储中心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一系列便利的配套政策等等,都能为特斯拉带来很多利好。
特斯拉真的来了,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能够买的起的好车,还给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做大做强自己,就要向行业领先者学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好,欢迎来到114PDF资料网!
您所在的位置: >
> 特斯拉强势入驻上海,中国新能源车企迎来巨大挑战
特斯拉强势入驻上海,中国新能源车企迎来巨大挑战
来源:114PDF资料网 发布时间:
摘要: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协议的敲定,瞬间引起了中国的各大车企的恐慌,特斯拉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它的技术是很值得膜拜的。而且特斯拉直接从电动车起步,没有燃油汽车的负累,怎么不让还处于从传统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的中国车企恐慌。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协议的敲定,瞬间引起了我国的各大车企的恐慌,特斯拉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轿车制造厂商,它的技术是很值得膜拜的。而且特斯拉直接从电动车起步,没有燃油轿车的负累,怎么不让还处于从传统轿车转型新能源轿车的我国车企恐慌。这几天,来自大洋彼岸的记者搞了个大新闻。新闻一经爆料,就占据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圈子媒体及自媒体的重要位置,在不断传播。记者称,我国政府现已和特斯拉就在上海自贸区内建厂达成协议。而通过我国自媒体们的分析,此次特斯拉极有可能在上海自贸区独资建厂。消息一出,就给本不平静的我国新能源轿车产业圈又投下一个深水炸弹,巨大的能量带给业界无数的反思――特斯拉来了,我国新能源车企还有的玩吗?消息说,特斯拉落户在上海自贸区,也意味着他的产品还需要征收25%左右的关税,按照进口产品来对待。但即便如此,对于轿车行业来讲,特斯拉独资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由于我们国家产业政策只批准合资,不允许独资形态的存在。这一次,可以说是特斯拉绕过了国家政策的壁垒,自己独立的站在了我国这块全球最重要乃至体量最大的商场上。也有人调侃说,特斯拉能在我国独资,背后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力推,似乎给一个商场行为强加了一点点“政治意志”,特朗普的公关比较到位,促成了特斯拉在我国的落地。抛开这个噱头不谈。那么,特斯拉如果真的到来,能给我国本土车企乃至合资的新能源车企带来什么?在进入到2017年之后,我国新能源轿车产业迎来了一波合资潮:宝马和华晨合资发力;戴姆勒和北汽联姻;群众和江淮拥抱;福特和众泰同眠……轿车业传统巨子都是以合资的方式挺近我国商场。但与传统车企相比,特斯拉完全是个另类,由于他没有燃油车的负累,直接从电动车起步。在业界,谁都知道特斯拉拥有完整的纯电动车的中心技术,从最中心的电池开端,然后是PACK成组,BMS电池办理,再到电机和电控,都是全球一流的。特斯拉在美国有锂电池超级工厂,到2018年拥有35GWH的产能。就Model 3使用的21700镍钴铝电芯来讲,又一次引领了世界潮流,勾引全球特别是我国的电池企业们血脉喷张,纷纷步特斯拉后尘,开端了大面积布局。有专家说,特斯拉是一家BMS办理体系企业,此言不虚。特斯拉在这方面是世界领先的。也就是特斯拉,可以让一辆车七八千个独立的电芯发出一致的声音。当然还有领先的PACK技术。我们抛开这些东西不谈,特斯拉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说在全球任何一家企业中,都没有一家可以和其比肩。从Model X开端,自动驾驶就得到了应用,在Model 3上就更加完美。无论从电池,还是办理体系,直到自动驾驶,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和特斯拉相比。有专家说,就动力锂电池而言,我们国家在比能量上还有电池一致性上,再有就是办理体系上,还和特斯拉有巨大差距。另据透露,特斯拉还是锂电池硅碳负极的应用者。而在我们国内,这一负极资料还处于实验阶段,没有到达应用和量产。最敏感的是价格问题。特斯拉一直在国人心中是豪华车的概念,一辆Model X要大几十万,一般人买不起,是有钱人手中的玩具。就拿Model 3在美国售价的3.5万美元,按照1比6.8的汇率计算,合人民币23.8万人民币。如果特斯拉在我国建厂可以以这个价格面世,对我国新能源车企来说,无疑是下了一张死亡通知书。由于,在价格上国内车企也不具有竞争优势。另外,从品牌上来说,特斯拉是世界级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不次于宝马、奔驰等车。在品牌影响力上,我们车企也逊一筹。从技术到价格再到品牌,我们国家的车企拿什么玩呢?特斯拉实现本土化之后,轿车生产本钱还会下降,有专家说有三分之一的空间。首先是在这个庞大的我国新能源商场,特斯拉现已尝到了甜头。特斯拉2015 年在我国的销售额到达3.19亿美元,而在本年3月初还公布,公司2016年在我国的轿车销售额到达了10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 15%,而我国政府希望到2025年新能源轿车每年的销售额将到达700万部,特斯拉在这里还有足够大的增长空间。当然这不是无限制的,由于他需要缴纳高额税,包含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等,特斯拉在我国的售价比美国高出约50%,而这在未来迟早会由于更高的本钱遭遇销量的瓶颈。其次,是特斯拉在我国可以大幅下降供应链本钱,这让他愿意接受“25%的进口关税”。虽然在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中,在中心的“三电体系”等中心的一级供应商中鲜有我国企业的身影,但在包含底盘、车身、中控体系以及其他构件直接供应商之后的一切一百多家特斯拉供应商里,我国企业的却占有一半左右的位置,当然多数以二级原资料供应商进入这个体系。例如,特斯拉的锂电池制造商为日本松下公司,其间,而镍、钴、铝等原资料供应商是来自我国的杉杉股份、洛阳钼业、寒锐钴业和格林美这些企业,我国五矿资本为松下提供前驱体,石墨来自于我国宝安下属子公司贝特瑞等等。所以依靠这些更本地化的底层供应链,在我国重新筛选一些供应链合作伙伴,都可以为特斯拉节约下巨大的本钱,而据一国内造车企业相关人事透露,这至少能为特斯拉节省 20% 以上的供应链本钱。当然最后,未来建立的进口零配件仓储中心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一系列便利的配套政策等等,都能为特斯拉带来许多利好。特斯拉真的来了,不仅仅给我国带来了可以买的起的好车,还给我国新能源车行业带来了无尽的考虑。做大做强自己,就要向行业领先者学习。
12345678910
最新上传PDF资料
Copyright &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System.Threading.ThreadAbortException: Thread was being aborted.
at System.Threading.Thread.AbortInternal()
at System.Threading.Thread.Abort(Object stateInfo)
at System.Web.HttpResponse.End()
at website3.detail.MyBind()
at website3.detail.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热门关键词: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中车
频道最新频道排行
新闻总排行招聘总排行
要闻市场评论项目
政策解读电力数据看电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斯拉 新能源目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