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西沙南海舰队4443参战了吗

查看: 2841|回复: 11
1974年我收复西沙
阅读权限110
& && & 197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越南共和国(南越)军队进行的反击作战。此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完胜告终,从此中国牢牢控制西沙群岛。$ T7 ^2 v&&u! S1 k* g
& && & 背景
  位于南海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东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越南共和国(南越)侵占西沙群岛之珊瑚等岛屿,并对南海其他诸岛怀有领土野心。1973年9月,越南共和国(南越)又非法宣布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入其版图。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谴责南越当局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肆意侵犯,重申中国对南沙、西沙、中沙和东沙各群岛拥有领土主权,中国政府决不容许南越当局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任何侵犯。南越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于1月15日派驱逐舰16号(“李常杰”号)侵入西沙的永乐群岛海域,对在甘泉岛附近从事捕鱼生产的中国402、407号渔轮挑衅,无理要求渔轮离开甘泉岛海域,并炮击甘泉岛;17~18日,又增派驱逐舰4号(“陈庆瑜”号)、5号(“陈平重”号)及护航炮舰10号(“怒涛”号)侵入上述海域,强占金银、甘泉两岛,企图作为继续侵占其他岛屿的据点。& s1 j9 e3 u! y" x5 g
阅读权限110
& && & 战前态势1 d4 x8 i$ S3 v. D6 A$ M
  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以后,法国的势力被逐出,被其占据的珊瑚岛又落入南越政府之手。到1973年为止,南越军队侵占了的中国南沙、西沙群岛的岛屿达6个之多。1973年1月,美国根据巴黎协定从越南撤军。撤退以前将包括10余艘舰艇等装备移交给了越南共和国(南越)政府,这让南越海军实力陡然暴涨,由于当年越南本土陆上局势相对稳定,南越有精力发动对华侵略。4 Q7 ]; d& R( h9 ?1 x& N& {* K
  当时中国国内还处于文革中,政局混乱,国内正在进行“批当代大儒”运动,1969年珍宝岛战后紧张的中苏边境全线对峙,牵制了中国主要兵力。南海舰队主要护卫舰严重失修无一可用,只有扫雷舰、猎潜艇等轻型舰艇可以出动,造成南越海军实力超过中国狂妄自信,敢于挑衅冒险入侵。& && & 经过
& && & 出击; @$ D/ ?+ F/ |2 p+ u: D. a, A
& && & 西沙海战参战猎潜艇274号  面对南越当局的侵略行径,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反击入侵之南越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奉命派出猎潜艇271、274号组成编队,在舰队航空兵掩护下,于1月17日驶往西沙永乐群岛海域执行巡逻任务,保护中国渔轮安全生产。18日,扫雷舰389、396号也驰援永乐海域,加入巡逻编队;猎潜艇281、282号部署于宣德群岛之永兴岛,准备随时支援巡逻编队作战。$ s9 C$ M# F! v, h& j+ d, y
阅读权限110
& && & 战斗.19日晨,南越海军10、16号舰由广金岛西北向中国巡逻舰艇接近;4、5号舰由金银岛以南向琛航、广金两岛接近。中国海军扫雷舰389、396号将南越海军10、16号舰拦阻于广金岛西北海面,猎潜艇271、274号进至琛航岛东南海域,与南越4、5号舰对峙,形成分割南越舰艇的态势。7时40分和49分,南越4、5号舰先后以40余人,强登琛航、广金两岛,当即被中国守岛民兵在海军舰艇编队支援下击退。10时22分,南越4舰同时向中国舰艇编队发起攻击,中国舰艇被迫奋起自卫,各舰群近战歼敌,集中火力猛烈还击。与此同时,增援的281、282号艇由永兴岛向永乐战区急进,于12时12分加入战斗。经4个多小时激战,南越护航炮舰10号被击沉,驱逐舰4、5、16号被击伤后逃逸。
& && & 歼敌.19日海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遵照上级指示,为输送、掩护陆军分队收复被南越军队侵占的岛屿,并准备打击可能再次入侵的南越舰艇,迅速调集各型舰艇15艘,载运陆军4个步兵连,于20日8时以前,分批抵达永乐群岛海域。9时35分,步兵分队由海军舰艇和渔轮输送并在海军航空兵掩护下,向被南越军队侵占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逐岛发起攻击,至13时45分收复三岛,全歼入侵的南越军队。5 B; h% D/ o&&C7 n8 x&&c. H&&@
& && & 统计.这次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共击沉南越海军护航炮舰1艘,击伤其驱逐舰3艘,俘49人(战斗结束后不久,中国即将全部俘虏遣返),收复被南越军队侵占的永乐群岛中的3个岛屿。这一胜利沉重打击了南越当局的扩张主义,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战斗结束后,参战部队和民兵受到**中央军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通令嘉奖。
  冯松柏、周锡通、曾端阳、王成芳、姜广有、王再雄、林汉超、文金云、黄有春、李开支、郭顺福、郭玉东、杨松林、罗华胜、周友芳、曾明贵、何德金、石造等18位烈士长眠于西沙琛航岛。( A! H7 N9 ^% _3 p4 m" u) s/ Q
阅读权限110
& && & 南越频频侵犯中国领海
  这场海战,是在永乐群岛海域进行的。永乐群岛是西沙群岛的一部分,由珊瑚、甘泉、金银、琛航等岛礁组成,乃中国固有领土。从19世纪起,部分岛屿被在东南亚殖民的法国占领,1954年法国败走之后,珊瑚岛落入受美国支持的南越之手。
  1973年初,美国决定从越战泥潭中抽身,将大量的舰艇交给南越。南越阮文绍政权自认为海军力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十。从这年的8月开始,南越军舰频频侵犯中国领海。* t- K7 e&&d. |7 q+ {2 B! [. h8 Q
  日,南越更是把西沙群岛划到自己的版图内。南越军舰在西沙永乐岛海域活动更加频繁,并将登岛部队北调岘港,欲侵占整个西沙群岛。15日,南越海军“李常杰”号和“陈平重”号两艘驱逐舰与中国渔船对峙,并炮击甘泉岛上的中国国旗。17日,南越军队登陆金银岛,又强占甘泉岛。
  面对南越的入侵,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奉命派魏鸣森和王克强,率领由两艘猎潜艇271号和274号组成的271编队,于18日晚上赶到永乐群岛,进行护渔和补给,并将海南军区4个武装民兵排送上晋卿、琛航、广金三岛。
& && & 两军对峙,敌强我弱
  17日,南越增派“陈庆瑜”号驱逐舰抵达这一海域。18日上午,“陈庆瑜”号和“李常杰”号再次武力威胁中国渔船,在中国271编队赶到后才挂上了“本舰操舵失灵”的旗号,离开现场。9 J( U6 e5 h- Y$ k' ~
  也是这个上午,由中国海军389和396两艘扫雷艇组成的396编队与271编队在永乐群岛海域汇合。9 U; ?' Q5 ~6 o. m6 o
  当晚,“陈平重”号在“怒涛”号护卫舰的陪同下重抵这一海域,大校何文锷乘坐“陈平重”号抵达,他是南越海军在战场的最高指挥。至此,双方对峙的舰艇的数量为4对4,不过,南越海军在装备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南越这几艘军舰都是美国制造,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李常杰”号在南越很有名,曾在海战中击沉14艘北越的军舰。1975年,越共领导的北越击败南越统一越南后,“李常杰”号还装载大量难民逃到菲律宾,后来转给菲律宾海军直至退役———这是后话。
  相比之下,中国这4艘舰艇的总吨位,还不及对方的1艘,而且对方普遍装备火控系统,中国舰艇则基本上还是人力操作。双方实力对比之悬殊,是显而易见的。. ?6 `: m4 k# e5 \- q6 [, _
阅读权限110
& && & 南越“打响了第一枪”* r/ `" V. s4 n0 F) O" v4 F, @
  据当时“陈庆瑜”号的舰长武友山(音译)多年后在美国回忆,由于兵力占据优势,南越海军想采用“速战速决”的策略结束战斗。武友山还确认,是南越海军“打响了第一枪”。
  事实的确如此。当时南越海军发现中国只有4条小艇,立即兵分两路占据有利的外线,展开战斗队形。( p7 W9 q8 f3 {" u6 O6 |
  据当时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译电员李兆新后来撰文回忆,日5时47分,“陈平重”号率领“陈庆瑜”号由金银岛、羚羊礁以南的外海向琛航、广金两岛接近;接着“怒涛”号和“李常杰”号由广金岛西北向中国舰艇接近。
  中国南海舰队司令张元培立即命令:396、389两艘扫雷舰进至广金岛西北海面,拦截敌“李常杰”号和“怒涛”号舰;271、274艇编队进至广金岛东南海面,监视“陈庆瑜”号、“陈平重”号。7 s( ]; E% W. [: m
  清晨,数十名南越军人在广金岛抢滩登陆,向岛上中国军民开枪射击。守岛中国军民奋起还击,迫使他们撤回舰上。岛上登陆失败后,“舰坚炮大”的南越海军,便转而进攻中国舰艇。
  “李常杰”号开足马力,径直冲向中国396编队。张元培要求前线:一定要坚持先礼后兵,后发制人,我全体官兵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先开第一炮。
& && & 击沉“怒涛”号% @, V: Z! l! D
  10时23分,“陈平重”号高速冲向中国274号猎潜艇。何文锷接到南越指挥部命令,率先对274号舰艇驾驶台开炮,中国舰艇开炮还击。海战正式开始。
  这场海战基本上是2对2。中国的271、274艇分别攻击“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396、389舰则攻击“李常杰”号和“怒涛”号。面对这种架势,南越军舰试图拉开距离,以发挥其远程火炮的威力。但中国海军舰艇紧紧咬住敌舰不放,开足马力,穷追不舍。
  中国军舰上射速极快的小口径火炮一阵齐射。据李兆新回忆,一等功荣立者、274艇装填手李如意战后在南海舰队司令部介绍,战斗中他一口气连续装填了180发炮弹,超过了平时训练的最高纪录,双手磨烂了都不知道,后来发现他装填的许多弹壳上都有血迹。&&q$ `3 K; @' i
  战斗中,271艇利用敌“陈庆瑜”舰的火力死角进行了集中攻击,造成敌舰通讯中断,军旗落入海中,迫使其拖着浓烟逃逸;396、389号军舰则贴近“李常杰”号进行集中近射,“李常杰”号甲板上多处起火。
  此时,“怒涛”号趁机向我389舰偷袭。紧急时刻,271编队两艘猎潜艇向“怒涛”号右舷一阵急射,敌舰中弹起火。11时49分,中国海军猎潜艇第74大队(有281和282号两艘,18日抵达西沙群岛宣德群岛的永兴岛附近待命)火速赶来,进入战场。; G) x# s0 l' j% o/ M# u2 `0 x( a
  南越舰队以为是大部队,12时,他们仓皇掉头撤离。“怒涛”号本身航速慢,加上受创,无法跟上逃离的同伴。12时12分,第74大队接到了攻击命令,281艇全速上前,向“怒涛”号猛烈射击,于14时52分在将其击沉。
; B/ z( C! u0 d( W- U3 y0 P
阅读权限110
& && & 直接通过台湾海峡0 T! K) E" [9 H+ h! E% _/ x
  第二天,也就是1月20日,9时35分,中国军队发起收复三岛的登陆战。失去海军支援的岛上南越军队,实际上已成为瓮中之鳖。经过约4个小时的战斗,五星红旗就再次插在了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上。
  战事结束后,南越一度摆出报复的姿态,派出6艘军舰从岘港向驶向西沙群岛,又派两艘驱逐舰增援岘港,并下令该地区的海、陆、空三军全部参战,同时请求美国第七舰队援助。
  对此,中国的中央军委和海军批准张元培司令的请求,“调东海舰队3艘导弹护卫舰紧急南下,支援南海舰队”。以往,由于台海关系紧张,中国海军舰艇从东海到南海,都需绕道入太平洋,过巴士海峡。而这一次在毛泽东主席“直接通过台湾海峡”的要求下,三艘导弹护卫舰有惊无险地通过海峡。" m2 L9 B& T. m" n) ~2 V8 \4 i
  南越当局看到局势发展对自己不利,于是做出了“应避免下一步同中国作战”的决定。西沙海战结束。
& && & 台当局南沙守备区
  不过,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领土归属问题上,却从来都是毫不含糊地宣称是“中华民国”领土的一部分。5 \, A- N$ E' U. C2 k0 k&&e, T&&g6 g
  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派出“中业”号、“永兴”号、“太平”号、“中建”号四艘军舰,由指挥官林遵(林则徐侄孙,后投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第一副司令)、姚汝钰率领前往西沙、南沙接收被日本和法国占领的群岛。- [. `* \2 g" i% M, u7 U&&`4 L
  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就是以接收舰“永兴”号命名的,南沙群岛中的太平岛亦是如此。此后,国民政府开始对西沙和南沙实行有效管理,**政权败退台湾后,驻守南沙及西沙的国军也在1950年撤离。7 q) _1 _&&W0 N& q2 C
  1956年,“中华民国”军队再次巡察南沙群岛,并在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重竖石碑、举行升旗礼,并将其改编为“南沙守备区”,改派海军陆战队守备太平岛。% }' _& M* a
  日,中越西沙海战爆发前后,台湾当局曾于日郑重声明:“中华民国”是南沙、西沙等群岛的唯一享有合法主权的“国家”,其主权不容置疑。此后,**党报《中央日报》连续报道了“**与越军西沙群岛发生海陆战斗”的战况,报道一改过去攻击“共匪”的基调,大概也是表明立场吧。
阅读权限110
& && & 周总理召开紧急会议
  这场战斗,中国四艘舰艇受伤,18人牺牲,67人负伤;南越损失更大,除“怒涛”号被击沉,阵亡53人,包括“怒涛”号舰长阮文达(音译),16人负伤,48人被俘。/ S! {0 _7 j/ [# u&&k; y3 U
  何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从中国方面的回忆材料看,中国从上到下都有维护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和信念。李兆新在《回顾西沙自卫反击战》一文中有个细节,说到日晚9时许,“勤务团截获了极为重要的情报”后的情况:
  这一情报非常紧急,莫海燕参谋拿着刚刚译出的情报去了指挥厅。此后,我们立即向总参谋部、海军司令部和广州军区司令部作了报告。很快,张司令、段政委等舰队首长、司政后主要负责同志都来到指挥厅,研究部署紧急作战方案。&&~# N" z$ W# C3 J2 s) E2 g7 @
  有关电报很快传到党中央,经毛主席同意,周总理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既要寸土必争,又要后发制人。中央还决定,由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副主席牵头,由王洪文、张春桥、邓小平、陈锡联、苏振华等六人组成“领导小组”,代表党中央指挥作战。
  坊间曾活灵活现地传言蒋介石当时配合默契,一句意味深长的“西沙战事紧啊”,让**军队放行东海舰队的舰只。但李兆新回忆说,真相并非如此。三艘导弹护卫舰穿越台湾海峡时,虽然有惊无险,但也惊心动魄,毫无默契可言。(此言差已,如果当时**军队摆出架势不让过,即使双方不打仗,也会延误去支援的战机)! Z8 o, k8 ]3 t
& && & “海军强国”那份心虚/ J9 a! j) f0 \7 g
  1975年南北越统一后,参加西沙海战的不少南越军官去了美国,他们著书撰文,对这场战事进行回忆。武友山在1998年回忆:“24年前,在越南的美国海军军官就认为,南越海军应该悄悄撤退。美军不仅明确表示不会卷入争端,而且撤走了舰队。”
  而时任南越海军作战副参谋长、在西贡指挥整个战事的杜剑(音译)回忆说,在美国签署《巴黎和约》(1973年)决定从越南撤军后,美国只留下少量的“观察员”,之前他能直接和美国第七舰队联系,后来只能和美国使馆下属的防务联络办公室联系。. h/ u&&c1 l9 y6 B+ C; G" n
  西沙海战中,杜剑多次通过这个办公室,请求第七舰队支援,但都没有回音,他说,“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我的请求告诉第七舰队”。武友山和杜剑都提到,战事结束后,他们请求美国第七舰队帮忙打捞生还者,遭到了拒绝。而且美国人给他们提供的错误情报说,中国有大量的舰队和导弹驱逐舰正在增援,以至于南越军队仓皇逃离。* x& Y& `, c&&u3 H6 S! T4 W8 m
  这些回忆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美国“袖手旁观”的抱怨。从中也可见自诩为“海军强国”的南越政权心虚。杜剑还描述了南越军队配合之糟糕:请求空军支援时,飞行员说因为“飞得太快”,没有发现目标;战事即将发生时,一些高级指挥官不知所踪。$ T+ c. K# n$ ]2 n$ u( C& j! s
阅读权限110
& && & 阮文绍“态度几近轻浮”- B4 C- P6 h' U4 }# b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武友山曾夸耀当时南越海军的“士气”,但杜剑则称,当何文锷临时决定登“陈平重”号时,他在后方能感觉到这位前线指挥官在舰上“感到紧张”。; W( C+ V2 g&&k
  “怒涛”号受到重创时,“李常杰”号舰长要回去救援,他的副手却劝他快跑,说“怒涛”号凭自己的一只引擎能回到岘港。
  南越逃生的士兵,一部分是次日被一艘荷兰油轮救起;“怒涛”号的逃生者,则是几天后被越南渔民救起。那时,南越才知道,“怒涛”号舰长阮文达已经阵亡。) S: c* Y' J- b5 E&&i" t&&W# |
  杜剑抱怨阮文绍没有决心,开始指望“和中国海军商谈”,到18日才开始授令开火。战事结束后,杜剑飞抵藩朗向正在度假的阮文绍汇报,他没敢说当时找不到一些高级指挥官,但却说了空军没有支援。&&c( f# ~3 a: @& N8 l5 @
  阮文绍却没事似地说:“不用担心,剑大校(越南习惯以名字最后一个字来称呼人),我会给你再补一艘舰艇。”“态度几近轻浮”。汇报是在度假区的一个露台上进行的,和总统一起度假的阮家人不断进进出出,寻找毛巾或香烟。4 X9 c4 ^) d/ P4 i
  这些当事人的回忆也许有“曲笔”,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未必不是给这场战事做了一个注解。! P' l) J! G! L* b7 Q1 L) K" H2 g
& && & 参战者回忆
& && & 争夺西沙,两国海军对峙
&& &&在1976年2月之前,越南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北方是越南共产党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南方是美国扶持的越南共和国(南越)。南越当局1973年9月就把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十多个岛屿被划进本国版图。1974年1月,又派出一艘驱逐舰和三艘护卫舰侵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 R% W1 |8 m" X2 S& f, D&&q$ F
  中国外交部1月11日重申中国对西沙群岛等岛屿的主权。1月14日,海军南海舰队指示榆林基地在春节前巡逻西沙,为渔民护航。榆林基地副司令员魏铭森提出:猎潜艇大连号已退出现役,还有两艘猎潜舰正在大修,小艇出海困难,建议派其它编队去。
  南越军舰1月15日13点,骚扰中国在甘泉岛附近作业的渔轮,并炮击竖有中国国旗的甘泉岛。海军南海舰队认为西沙情况紧急,调兄弟舰队已经来不及,由魏鸣森任海上编队指挥员,率领两艘刚刚抢修出厂的轻型猎潜艇出发,驶入西沙海域。
  南越军队1月17日占领了金银岛和甘泉岛。当天深夜,周恩来打电话问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李力,有关西沙的细节,说西沙可能引发一场战争,这个问题很大,需请示毛泽东。1月18日20点,周恩来召开作战会议,指示既要寸土必争,又不使战争扩大。已经到达西沙的魏鸣森在艇上召集紧急战备会议,转入战时状态。3 b7 P; I8 K, b
  据魏鸣森回忆说,中国海军当时发现了八海里外的南越美式驱逐舰。南越军舰的排水量为2600吨,是中国轻型猎潜艇的十倍,它打出灯光信号:“我们是在越南共和国领海巡逻,你舰离开!&中国的猎潜艇也打出灯光信号:“自古西沙就是中国领土,你立即离开!”4 s) g2 c: A3 E' Y& e1 {0 C
  中国海军1月18日凌晨3点从情报中得知,南越军舰准备拂晓前强行登陆晋卿岛。南越军舰总吨位在6000吨左右,装备有127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约50门。中国虽然也是四艘军舰,但总吨位才1600吨,火炮数量少,口径也小,又处于被动的内线阵位。但中国海军最终还是夺得该岛控制权。然而时近黄昏,又有三艘南越军舰增援,与中国海军编队相距一百米,面对面地对峙。
阅读权限110
& && & 邓小平刚复出的第一仗( U, J" S6 I; ]; e) v2 [! U
  四艘南越军舰1月19日一大早左右逼近中国海军编队。5点40分,周恩来再次给总参作战部打电话,认为有打起来的可能,原计划调动的兵力不一定来得及了。中央研究决定,由叶剑英、邓小平、王洪文、张春桥、陈锡联、苏振华六人组成领导小组,叶剑英、邓小平负责,到总参作战部指挥西沙海战。0 ~& K% _; b: k" P$ M( T- _+ h1 j" u
  邓小平当时刚刚复出,1月5日才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这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停职七年后指挥的第一个军事行动。邓小平第一句话就说,先把情况汇报一下。然后说,要首先明确一下指挥关系,陆海空参战部队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接着,邓小平口述作战命令,作战参谋复诵一遍,他改动了几个字和个别标点,问其他官员有没有不同意见。然后邓小平下发作战指令,一份份电报就这样发往广州军区。
作战一线1 s. L9 h5 \" t, P
  在作战一线,魏鸣森指挥两只小艇在南越军舰距离五十米时,突然退车左转,右舵进车,与南越军舰成一字形同步漂泊。因东北季风的影响,南越军舰不时调整舰位和队形,中国还将编队也随着变换。% C7 \# T' ?. h% G4 q, _
  据魏鸣森回忆说,1月19日8点5分,南越16号军舰插进中国389艇的航线,将389艇的舰舷栏杆挂断。魏鸣森说,当时中国海军当时苦于兵力弱小,又被岛屿分散,不得不另选战机。10点21分,南越四艘军舰成战斗队形开来,并猛烈开炮,试图登陆广金岛和琛航岛。魏鸣森立即命令舰艇全速冲撞,中国两组编队相靠,从两千多米一直冲到南越军舰几十米处,将其编队冲散。
& && & 位于三亚市的西沙海战烈士陵园  中国的274艇在作战中通信和操作设备全部打坏,政委冯松柏、副艇长周锡通牺牲,只剩艇长李福祥指挥。389艇中弹起火。
  战斗一小时后结束,南越四艘军舰中三艘受到重创,先后离开作战区域,剩一艘完好。中国的的271艇和396艇也负了伤,弹药已经不多用完,要击沉南越10号舰,只有靠271和274艇上的一百发深水火箭弹了。但是11点32分,中国281编队赶到增援,一排重炮弹将位于羚羊礁以南1.5海里处的南越10号舰击中起火,该舰的弹药库爆炸,右倾下沉。战斗至此结束。
邓小平:我们该吃饭了吧?
  远在北京坐镇指挥的邓小平收到战报后,捻灭手中的香烟说:“我们该吃饭了吧?”离开作战值班室前,邓小平给广州军区发电报,定下指挥西沙海战的最后一个任务:继续扩大战斗,收复珊瑚、甘泉、金银三岛。
  到1月20日13点,中国海军收复三座海岛,俘虏对方49人,其中包括一名美国联络官。中国在此次西沙海战中牺牲18人,战后被安葬在琛航岛的最高处。6 [' ~3 H3 z, b&&k7 |
阅读权限110
& && & 战役总结6 B, b" ~' W. q&&C
& && & 参战舰艇数目
  我方参战舰艇数量和型号:一共六艘,猎潜艇2,扫雷艇2,高速护卫艇2;其中先开战的是前4艘,在开战一小时后即重创南越海军全后来赶到的2艘,而正是后面赶到的2艘中的让南越海军以为还有大批增援舰艇赶到,吓跑越军,在最后关头让胜利的天平倾向了我方。
谁先开第一炮
&&西沙海战  其实现在也说不清谁先开第一炮。据参战人员说,当时我方肯定没有下达开炮的命令,但在开打前越方以小口径炮向我方发射了一发炮弹,(当然没有命中)由于越方舰艇的主要火炮均是由雷达自动控制,故这发炮弹我方判断为是射击前的火控系统校正,同时越方舰艇后退以图拉开距离(这在战术上大舰和小艇开战时必须的),所以我方指挥命令两个编队紧紧咬上,同时警告所有炮位:注意,敌人要开炮了!这个时候,海战爆发了。我方人员发现敌方炮位上火光一闪,立即脚踏击发!所以,几乎在敌方开炮的同时,我方的炮弹也出膛了!但由于我方是小炮,初速高,这样,后击发的我方首群炮弹反而先落在南越海军的头上。这时我方指挥确实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反击完全是战士们自觉的反应(这个自主反应相当关键,如果等军官下令再还击,可能西沙战事的历史要重写了)。写到这里,谁先开火大家可以清楚了。
海战拼开了手榴弹?: e* L' d9 I' k
  并不是我方在海战中有拼手榴弹的战法,而是当时的一艘舰由于受伤,舵机失灵,速度过快,直接冲入了越方两艘舰艇之间,受到交叉火力的攻击,起火燃烧,损失惨重,后面我方舰艇看不清楚(当时以为是自己施放的烟幕)怕误伤己舰,又不能支援,结果,这艘舰眼看驾烟带火直接撞向敌10号舰,艇长红了眼:装火箭深弹!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可是10舰一转舵,和我舰擦身而过,险到了极点。这时双方的火炮都用不上,艇长灵机一动:扔手榴弹!当时我方根本没有准备打海战,这艘舰上了好几箱给守岛民兵送的手榴弹,这时候倒派上了用场。于是,大家七手八脚的把手榴弹扔上了南越的10号舰,有人抄起步兵的反坦克火箭筒也向越南舰艇发射!这就是后来南越向新闻界通报的共军使用了导弹的出处,趁敌人晕头转向时,全速倒车,退出了越军的夹击,然后就是冲礁自救去了。9 G4 R8 f- i/ D) o9 k' n% v% a
阅读权限110
& && & 海战战术的得失
  越方最小的一艘护卫舰(怒涛号,650T)沉没,其余3艘驱逐舰受伤(甚轻)。我方:扫雷舰一艘几乎沉没(抢滩成功,当然,如果抢滩不及时肯定沉没),重伤一艘,其余2艘也受伤不轻,但后来加入的两艘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 v% C7 c9 ?( _
& && & 连环画《西沙海战》  (a)开战时双方均本着擒贼先擒王的想法,攻击对方的指挥舰,但均判断失误:我方两个编队中,冲在最前面的一艘是指挥舰,而敌方攻击的是我方两个编队的后两艘舰艇,判断失误(如果敌人当时看看国内的报纸就不会失误了)。我方判断敌人怕死,所以指挥官应该躲在后面,所以也攻击后面的两艘舰,同样判断失误!战后查明,敌人的指挥舰是第二编队中的首舰!
  (b)战术运用上越方失误:南越海军认为,我舰大炮大,用穿甲弹把你穿几个孔,你小艇马上就沉,所以交火中越方使用的是穿甲弹(当然,不能说不对,但是,如果一艘用穿甲弹一艘用爆破弹,可能我方的结果就惨了,毕竟我们的艇太小了)我方认为,尽管你是自动化火力,但你总得来人操作吧?我把你人全打趴下,你自动化也没有人揿按钮啊!故我方采用的是爆破弹(笔者认为这是当时没有办法提出的战术)。交战时的情况:双方一交火,南越军舰甲板上的水兵全都钻甲板下去了,而自动化的火炮也因为火控雷达天线被我重点攻击而失灵,由人操炮当然打不过我们。我方受穿甲弹攻击后,水线下穿出一个个大洞,而我们准备的最大的堵漏塞也不够大,辛亏战士舍命堵漏,才保住了战舰。8 ]8 P+ T&&e&&}! d& l. x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两百多海里处,西临越南,东靠菲律宾,是亚洲东北部通往东南亚的必航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1年声明西沙群岛一向是中国领土。越南当局也于1956年声称西沙和南沙群岛归他们所有,并出兵占领。中越海军于是在1974年1月为此打了一仗,中国方面的指挥官恰好是刚刚复出的邓小平。; I0 ~1 q) w8 O' n# }8 G
. }4 |9 }( p8 j( i
阅读权限85
现在也需要这样的战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74年西沙海战蒋介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