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仪器设计总体设计前应做哪些工作

我十多年前住院,照个核磁共振,太贵了,一段要1000多,那个心疼,但没法子啊.大夫说那个机器是美国的,当时好象只有美国能造,说中国也能造,但精度差多了,只能用在工业上,而且还是一般的工业.我不知道大夫说的这一般有多一般.近年数码相机基本是日本的天下,我不知道这个数码相机算不算精密仪器,但好象除子日本,其他国家都差些,美国有一款,其他的(好象包括韩国的),别人告诉我,机蕊全是日本的.其实这些卖的就是技术,真正能有多少实在的东西呢,就象软件,除了一张光盘,哪有什么实质的东西,但就是能卖出钱来.我们什么时能弄出这些东西来呢.最可气的是,我听说日本相机的镜头的玻璃居然是中国产的,当然是在日本磨的,最后又卖回中国来了.我们为什么总在下游啊?瑞士这个小国,什么都没有,但会产表,我看现在所谓的高级表全是他们产的,有的朋友说低于万的表不能玩儿,这钱,就这样送给瑞士人了.有人分析所谓的国民性,什么德语民族细致,日本人如何如何,所以他们才能产这些东西.说实话,我不信这个,真的不信这个,一切都在国家的体制,看国家怎么想怎么办的,我们印象之中美国好象是散漫的,可是他们产的核磁精度不是也高吗?说日本人细心,他们表现在好象也做不过瑞士吧,一切都是出了结果以后再往上附会的,我还是相信国家的力量.俄罗斯主是个例子,他们的科技力量没人敢轻视.反观我们呢,老是追求所谓的数字,我们能不能不要那么浮燥的东西,多搞些有实质性的东西呢?也许我们现在太急功近利了,总想一下子就怎么样,那不太现实,还是要一步步的来啊.别弄那些虚的了,不要急功近利,做些实际的工作吧,重视基础.也许一时我们可能会慢些,但长久来说,一定会有用的.现在一来金融危机,股票也下来了,房子,唉,不说也罢,没有真正的好的制造业,我觉得还真不行.美国贸易保护开始了,出的钱全买自己的东西,我们呢?买房?买股票?反正房子我是买不起,股票现在也不想买.如果我们有自己好的制造业呢,自己用不说,他们也得用,不用的话很多事办不了,这样不也能在此时挣到钱吗?我不是经济学家,只是瞎想,看着贵的却没什么东西的小玩艺儿基本全是国外的,人家卖的不是东西,而是技术.说实话,要按烂铁说,一块表能卖几个子?可他就能卖那么多钱,一块钢锭能做多少表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实话告诉你,不能。
  我也告诉你
不能~~~    甚至中国连制造精密仪器的机床都进口不了    这么制造精密仪器?用手磨啊~~~
  中国凭什么能?  我是上帝,我也不让中国能。
  我们国家的技术工人都下岗了,现在还有人愿意当工人吗?现在的工人都是农民工,没有技术过硬的工人队伍,这个国家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吗?
  精密的东西都是美国设计的,日本是帮忙打工顺便学几招的
  真滴不能
  SMT制件机哩固定料盘的小磁铁 一面有磁 一面没磁   指甲盖大小 800快一个 寇国进口。。。国产制造不了。  这就是我们‘强大’的中国
  按照目前状况发展下去,100年后也不一定能。
  看看打印机谁能做就知道了;  打印头的精密程度就控制在日本和美国;目前没人能做哈!
  一定可以的,但是,具体哪一年能造出来,就不清楚了。  不过CCAV让他什么时候造出来就能什么时候造出来。
      说到底就是个体制问题    
  你们这些精蝇知道什么。。我们国家有很多秘密武器。。只是不让你们知道罢了。。。。。    ————铁血名言。。别拍我哦。
  同意楼上,交发 改委讨论时间表
    CCTV天天在说我们又填补了世界什么什么领域的空白,说多了也就相信了.不过是自己相信而已...其他人相不相信和我们无关.          
  有个别的能,大多都不能
  日本相机的镜头的玻璃居然是中国产的,当然是在日本磨的  ------------------------------------------------------  有些镜片是中国磨的,  有些镜头组是在中国配的,  甚至一些日本牌子的相机是在中国做的,  可是中国牌子的相机就是差。
  不能,即使有个别的也是偷人家的技术用人家的材料、设备仿造出来接近质量的。  冶金、材料、机械加工等等的基础技术差的太远了。工业水平可以简单的用螺丝钉和螺丝刀反映,进口的螺丝刀会把国产的螺丝拧花,国产的螺丝刀会被进口的螺丝钉弄出缺口。
  全国人民都被洗脑成傻闭了,你说能不能?
  999年后还不能。到地球毁灭之日,也造不出精密仪器。所以跟老外发生贸易战,0000%的是中国死!
  用于监视民众的精密仪器,比比皆是。
  全民都那么浮躁,怎么做精密的仪器?政府高层想出业绩,大多数选择表面形象,凡是投资时间长的基本上不愿意太关注,不然从政时间有限没政绩就无法升官。企业家想钱想疯了,谁在乎产品质量(看三鹿等)。研究院也是时刻关注钱途和前途,这样下去谁去研究,谁去开发,谁去思考,怎么造的出来?
  很悲观的说,高精密机床都不卖给中国,前几年听说过华中数控,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效果。中国这些年也就是做了衬衣鞋子袜子等东西
  超精密的检测仪器,国外都不给进到中国来,就算我们做出超精密的零件也检测不出来。前几年国内从日本三丰进了一台目前中国最精密的(还不是日本最精密的)三坐标仪,最后闹得象当年苏联进的机床用来造潜艇那样的后果。  当官的就想到钱、美女,有几个愿为国强盛在做人民的佣人?
  看了上位人的回复,真的很寒心啊,我们的祖先能做多么的细多么精巧的东西啊,怎么到我们这就什么也不行了呢.虽说那时的工艺品等跟现在的东西不一样,但我觉得意思应该是一样的吧.怎么现在的东西就成了这样呢
  别说精密仪器,做个螺丝介指都不好!
  国内的管理没有一个标准化,都是领导说了算,一段时间内还是不行。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影响,中国的管理模式也会做出很多改变的,不久就可以造出精密的东西了。
  考察发掘出来的兵马俑,分工之精细,理论上应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了,要说人种的问题绝对是扯淡
  作者:看惯红尘 回复日期: 20:07:33 
    考察发掘出来的兵马俑,分工之精细,理论上应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了,要说人种的问题绝对是扯淡  ------------------------------------------------------------  我同意你的说法,我也反对人种说,都说日本人与德国人瑞士人精细,可是他们做的东西也不一样,日本的那两个做不了,那两个的呢,日本做的好象也不行.我觉得还是在制度与经验积累,只是个人看法,不知道对不对
  作者:cat板手 回复日期: 18:51:24 
    别说精密仪器,做个螺丝介指都不好!  --------------------  的确如此,用过国产的螺丝批,现在我都是用进口螺丝批    
      作者:她说我是猪 回复日期: 21:08:53 
    作者:cat板手 回复日期: 18:51:24        别说精密仪器,做个螺丝介指都不好!    --------------------    的确如此,用过国产的螺丝批,现在我都是用进口螺丝批  ==========================================================  真没想到啊,螺丝都是进口的啊
  进来没别的,一声叹息啊
  长期依赖进口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设备,如今终于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华东师范大学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开发的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OPM35I永磁型磁共振成像仪正式投入了临床使用,其核心控制部件“数字谱仪”已进入产业化,这是记者昨天在“永磁MRI临床应用及新技术研发合作基地”揭牌仪式上获悉的消息    慢慢来吧    
  不能,你可以去深圳沿海一带等地考察下那边的电子、模具工厂,可以发现决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国外设备,特别是台资的大企业,像富士康,广达更是,我同学曾经再广达下面的达富给苹果的MP4代工,他们用的测试万用表都是美国的2000美元一台,连镊子都是日本进口的。没一个是国产的。
  好多工厂都是指定要国外某个牌子,实在没有了就用行业第2的 ,结果还是国外的,实在没有了,用国内的,发现是中外合资的,技术还是国外的。    
难道国内的都不行? 不是不行,都在理论阶段,都在砖家的嘴巴上。
  这是我们的肉食者放弃了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是中了造不如买的流毒.这些年的猫论也起了不小的作用,现在是急功近利,还会有人搞费钱的研制?
  欢迎大家加入天涯交友群:  讨论不设前提,话题不设禁区  感谢很久以来大家对交友群支持与厚爱!  
  看了以上各位的回复,心里哇凉哇凉的。就目前这个状况,怎么支持国货啊?我们公司以前买了个国产打印机,那是三天两头修啊,真郁闷!
  啥时候 技术工人能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不是看钱)  啥时候有真正的工会
  作者:是我真的是我 回复日期: 12:38:46   工业水平可以简单的用螺丝钉和螺丝刀反映,进口的螺丝刀会把国产的螺丝拧花,国产的螺丝刀会被进口的螺丝钉弄出缺口。  ++++++++++++++++++++++++++++++++++++++++++++++++++++++++  深有感触!  
  现在到处大兴土木。大一点的工地都有全站仪吧,有国产的吗?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仪器,全部是德国货或是日本货。  混凝土输送泵国产三一或是中联都可以做的不错了,但最核心的油泵是哪儿的,还是德国的!
  怕啥,中国人还能靠着4大发明yy个百八十年。
  给光缆接续的机器都是日本进口的,小小的机器就几百万,中国没有没有生产的单位
  我觉得吧哈,我们不是造不出来精密仪器,而是我们的监制机构没有原则,给好处就让你过关,谁管你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感觉怎么样?这样一来,哪个制造者还愿意费那个事去搞什么“精密”,所以我们造出来的精密仪器就很不精密了,如果对这样的长期投入工程加大关注力度,舍得投入,不搞短期行为,如果我们的质监部门被置于全国人民的监督之下,而不是仅仅被某些部门管辖,谁制造的东西出现了质量问题,首先要追究质监部门的责任,低质量的东西谁还敢生产?我说这话绝不是没有根据的瞎说,比如我们国家生产的自行车外胎,绝大多数厂家生产的质量都很差,只有那么一两家生产的质量还算过得去,但也仅仅是过得去而已,却让很多有经验的人去买他们的产品,我问过一些下懂行的人,他们的回答是,那些不合格的厂家在生产外胎时,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多加炭黑,这样的外胎自然是使用不到一年就开裂,即便是放在那里不使用,也一样是过了一年就变硬便脆,而这样的产品却都是经过了质监部门的“严格检验”,所以说,只有把住质监部门的腐败关,才是提升产品质量的保证,只有建立一套严格的质检标准和监督制度,并把监督权置于全国人民的监督下,才会提升产品的质量,我们中国制造的精密仪器才有希望出现,自然也就不会再出现什么连螺丝刀子的质量都比不上外国货了这样的事了。
  得了,看看三鹿就知道了。就怕没良心的,国产品牌也是。
  造不出来的,0.01毫米这个单位被成为“丝”,我以前在的厂,需要精度在正负2丝,但是就算是中国最好的加工厂,都只能精确到正负5丝以上。导致跟国外同类型产品完全没办法比。
  连牛奶都造不好~~~~  连牛奶都造不好~~~~  连牛奶都造不好~~~~  连牛奶都造不好~~~~  连牛奶都造不好~~~~    不是造不出来,是不愿意投入成本去开发!一切以好赚钱为目的
  当官的就想到钱、美女,有几个愿为国强盛在做人民的佣人?
  在中国做精密仪器不如在中国骗人赚钱.
  打印机都做不来
国产牌子都是OEM
  不好意思,我刚刚才跟采购要求,以后买螺丝都准备要买进口的。    国产的容易滑牙,在机台上拧不下来的话,浪费的机台时间价值远远超出螺丝的价格。
  主要是车床精度低.  本身在进口这些高精度机器的时候,国际上就有规定.    我们行业三丰因为卖了一台机器给中东的国家,被国际法庭判三年不准进入这个行业.    但是主要原因,是国家不重视工业基础,无法留住技术人才,导致现在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近100年想赶上是无望了.    而且接触的国内外的测量技术人员,国外的都挺专业的,国内好象没什高手.  
  鬼谷子:  入国四问: 一问农.二问工.三问商.四问老.  呵呵 想去吧
  山寨全球第一
  楼上有些家伙纯扯淡,其实正是这种不求甚解满嘴胡话的态度营造的这种现状。
  作者:muxiaoyu01 回复日期: 09:06:28
         造不出来的,0.01毫米这个单位被成为“丝”,我以前在的厂,需要精度在正负2丝,但是就算是中国最好的加工厂,都只能精确到正负5丝以上。导致跟国外同类型产品完全没办法比。      ——————————————————————  你说的那是60年代吧?
  作者:大赢合治 回复日期: 8:48:59
        给光缆接续的机器都是日本进口的,小小的机器就几百万,中国没有没有生产的单位      ——————————————————  这位爷也是80年代穿越过来的。
  踢一脚    
  作者:muxiaoyu01 回复日期: 09:06:28 
     造不出来的,0.01毫米这个单位被成为“丝”,我以前在的厂,需要精度在正负2丝,但是就算是中国最好的加工厂,都只能精确到正负5丝以上。导致跟国外同类型产品完全没办法比。  -------------------------  扯淡,普通机床就可以达到2丝的精度。  我是搞电气的,经常和电机打交道,经常送修电机转子,只要车工认真点拿千分表多测几次,薄点多车几刀,控制到2丝是可以做到的。为了下轴承,我让他硬3丝,他就可以硬3丝的。诅咒万恶的瓦岗店轴承小厂用他妈的垃圾钢做的轴承巨差。
  作者:人贱天收 回复日期: 22:37:04 
    作者:muxiaoyu01 回复日期: 09:06:28              造不出来的,0.01毫米这个单位被成为“丝”,我以前在的厂,需要精度在正负2丝,但是就算是中国最好的加工厂,都只能精确到正负5丝以上。导致跟国外同类型产品完全没办法比。            ——————————————————————    你说的那是60年代吧?  ------------------------------  呵呵,60年代也不是,我修转子的地方用的机床、刨床、铣床好多都四60年代的诶……确实可以达到要几丝就是几丝,不在设备,只在车工认真不认真。有2台数控机床,放在无尘室里,没见用过,那玩意精度高吧。
  我们这有个说法: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是电工。  大概就是因为车工按件计费,所以只要精度凑乎,就赶数量了。除非你上根烟,看着他,严格要求。
  本人对此也有深刻体会,希望国人要反省 国人当自强
  努力吧,我们能追上的,  给你讲一个真是的故事,谈起钟表仪器,第一个跳入人们脑海里的准是瑞士。瑞士制造的钟表给全世界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进入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复苏,世界钟表行业发展迅速,一些新生的实力派企业不断崛起,渐渐开始威胁瑞士钟表王国的地位。日本的诹访精工就是瑞士钟表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欧米茄是驰名全球的瑞士名牌钟表,在1964年东京第18届奥运会之前的历届奥运会都使用欧米茄计时钟表,创下了17次独占计时权的辉煌历史。在东京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传出后,精工企业集团的员工们个个群情激奋,他们不能容忍欧米茄独占东京奥运会的计时权,决心要利用这次有利时机同欧米茄一比高低。他们确信精工的技术已经赶上了瑞士,其推出的产品已经进入超越普通钟表的豪华精工阶段。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精工企业为了摸清瑞士欧米茄的详情,派出考察队前往考察情况。通过这次考察,他们了解到欧米茄的计时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钟表,只有几部是石英表而且还都笨重不堪,得出了欧米茄不足惧的结论。     精工企业集团在取得了东京奥运会计时权后,调集下属3家公司的20多名技术精英组成计时装置开发队伍。派出了3000多名技术人员,耗资30亿日元,策划了日本精工走向世界的重大方案。在各个比赛项目中,都以精工表计时。如此一来,精工表不仅映入百万现场观众的脑际,而且世界各地亿万观众都通过电视屏幕认识了精工表。     精工表果然不负众望,在东京奥运会上大出风头。当来自非洲的运动员阿贝贝在马拉松比赛中飞奔过终点时,精工瞬间数字跑表立即定格,正确地指着2.12.11.2。阿贝贝以2小时12分11秒2创造了奥运会马拉松赛的最好成绩。全场立即欢声雷动。那块在赛程中时刻追踪阿贝贝的数字跑表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驱动便携式石英表,平均日差仅0.2秒。如此高精确度的精工表在东京奥运会上亮相,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当各项比赛结束时,优秀运动员的名字就显示在精工表旁,获奖选手所代表国家的国旗也在精工表的上方冉冉升起。更令人叫绝的是,一个特殊的精工水底表被装在游泳池内,当所有的电视镜头对着正在比赛的游泳选手时,自然而然地把水下的精工表摄入了镜头之内。奥运会期间,所有的裁判员都佩戴精工表。精工表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很快就被人们所熟悉。而欧米茄未能再一展风采,悄然隐退,其气大消。          力挫瑞士表          日本精工企业的崛起,的确使昔日的钟表王国瑞士吃惊非小。瑞士国内的欧米茄、浪琴、爱佰力等名牌企业开始警戒。早在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在瑞士纽沙贴夫天文台举办的世界钟表竞赛上,精工表经过45天测验,以其过硬的技术取得了10、11、12名的成绩,给瑞士的厂商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瑞士举办纽沙贴夫天文台钟表比赛的目的,就是为宏扬瑞士表的威名。其实瑞士表是靠钟表调整师的技术取胜。调整师谙熟机械表的性能,对调整机械表的温度差、姿势差等整合误差有着世界最高的技术水平。在这一点上,日本人也自叹不如。但他们善于避实击虚,精工企业遂将目标转向石英表以期突破。石英表的运行原理是在石英上通入电流,使其发生伸缩性规律振动,将此振动以电气的方法连结马达来划出时间。从振动的正确性来说,机械表根本无法跟石英表相比。只要拥有耐震的能力,石英表计时并不受温度等变化的影响,能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     当1968年精工表再次参加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比赛时,15块精工石英表的参赛成绩令考评官哑口无言:瑞士表都排在了日本精工表之后。恰如当头挨了一记闷棍,瑞士人久久无法回过神来。(没记错的话是前十名九块日本表)在这一沉重的打击下,瑞士厂商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直到第二年才将得分表寄往日本,没有公开名次,宣布从此停止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竞赛。精工表初战告捷,有着百余年辉煌历史的瑞士表的黄金时代彻底结束。       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能做出来的,我们不也刚举办奥运会吗....
  因为制造不出高精度的工业母机,所以。。。。。。。  不过高精度的东西高校或者科研所的实验室可以搞出来,只是不能量产而已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们能造宇宙飞船,确造不出精密仪器?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们造宇宙飞船,是不计成本的,因为这个产品本身不是拿来卖钱的。所以我们可能造10个零件,有一个合格就够了。    但是精密仪器是要体现市场效益的。假设进口一个零件5块钱,而我们自己造,成本估计就是50了。那肯定是要进口了  =====================================================  制造飞船不难,就像组装电脑一样。关键零部件都在别人手里,我们买过来,配合上国产的电源和机箱,一切就ok了。  那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搞飞船?  成本问题,其他国家觉得话这个钱不值得。你说就是这样组装组装,给本国带来不了任何的技术进步,花费倒不小(几百亿美金)。任何有&理智&的国家都不会做的。  为什么我们要造飞船?  提升国民的自豪感,认为我国已经是一个技术强国。  结论:  不要以为我们能制造飞船了,国家的技术就了不得了--我们差得远了。在一个不尊重人材的国家里,技术创新除了买和偷之外,还有其他的途径吗?    
    3  
  读过工科的都知道中国有多落后  仪器清一色美日德制造
连一直精确到UL的进样针都造不出   左粪们要加油啦
别整天口头叫唤
要不真打起来你们打菜刀抗斧子去打就行了
  何止是精密仪器呀,连中高端的化妆品都被外国控制着,小小的一瓶动辄几百上千的,还有比这更暴利的吗。感觉但凡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我们就生产不了,就要依赖国外,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是世界公认的,可为什么偏偏在技术研发上就不行呢,只能从体制上找原因了。
  在一个主旋律教育与ABCD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教育系统下,你认为呢?
  有人分析所谓的国民性,什么德语民族细致,日本人如何如何,所以他们才能产这些东西.说实话,我不信这个,真的不信这个  =================  
兄弟和我一个脾气,只是你应该不是学机械仪表的,但我却是正好学这个干这个的,一参加机床展会,心里不痛快,工作母机都造不出象样的,就别指望精密仪器什么的了。  
人和人比,智力上能差多少?我再笨还能比你笨一半?排除天才以外,你能达到的,我努力肯定能达到,但我看不出中国有这样的心气,或许有,但我看不到。我只能看到一堆人给人家喝彩,叫好,仿佛即使只是买点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大面子。  
  唉  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关键在于体制,  目前的体制下,都是把眼前利益放在第一位  以污染换经济,以衬衫换飞机,以出口换GDP  中国模式的最后就是:  中国得到了GDP,美国得到了利益    精密仪器,如果能在3年之内出口创汇的话早就开始立项运作了
  呵呵,楼主的问题挺外行的!!!
  可悲,凡是基础性、尖端性均造不了  完整的发动机造一个给我看看,哪个汽车上的发动机完全国产  然后造发动机的精加工、超精加工设备,国内能造么?  东北那边都造不了吧,  中国工业就是堆肉,骨骼被抽了
  这个话题说来沉重啊 !楼主有感而发 的确值得大家,每一个当事人很好的想想 .......
  很简单啊,一个有点样子的研究做,DANG委书记什么都不懂却可以口令所有人,你说怎么不落后呢???
  这事得问&有关部门&
  过去能,几十年前,我们能造出先进的计算机,万吨水压机,卫星上天,原子旦氢旦。。。。  现在只能制造黑砖窑,黑警察,黑干部,黑城管,黑人大。。。。。
  上面忙着下棋,这点屁事甭浪费时间
  别说精密仪器了,你就买辆自行车,骑俩月,所有零件都不出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你就买个塑料日常用品,比如衣服架子,不拉手的可能性有多大?  
  什么时候出现名牌大学生争先恐后到制造业工作,并能有较高收入.那么,什么时候制造业才可能出精品
  这是个不尊重技术人才的国度!    靠技术吃饭的人 谁可以买得起房 也许是可以 那得拿出一生的收入!没有福利,没有保险!没有安全感,谁会安心去搞技术呢?
  公司好的检测仪器都是美国的,日本的。  注:光电加工行业
  做精密制造是需要花时间来钻研和积累的,我们的体制和社会风气不鼓励。  
  中国搞纯粹的技术,环境不行
  不能!!!我从事机械制造的,里面的轴承都是买日本或德国的,驱动器是日本的,日本的电机!丝杆是台湾或日本的.我们只是做些没技术含量的架子,组装
  外国的教育是1+1=?自己思考  中国的教育是1+1+1给我死也记住。  
  本人从事的就是模具行业,我的工作就是CNC编程,昨天厂里正式把我裁掉了,赔一个月的底薪+职位津贴。不到2000元。    我工作使用的软件,加工使用的机床,中间涉及到的工具,电磁铁,夹具,校表,卡尺,2元测量仪等等,没有一样是中国制造,几乎都是进口日本欧美国家,就连我们的产品客户都是面向外国客户(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撑不下去了的原因。)    不想责怪谁,只想说明现在我们行业的严峻形式,昨天裁员的时候,我们厂工作超过9年的有一个,超过4年的N个,超过1年以上的 NNN个。但是全部都是只赔一个月底薪+津贴。不然你就要选择放假6个月,每个月750生活费,而且每个月19号要回厂报道。年前倒闭的模具厂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年后形势依然严峻。作为这次金融风暴影响最重的行业之一,别人我不能代表,我只想说我就快生活不下去了。    ZF要搞什么产业调整,我没话说,只是想问一句,还有没有一口饭吃的机会?
  作者:leo5889 回复日期: 12:37:38   ===================================================  这人是猪脑子吧,居然敢自比大日本.还TM举办奥运会,凹运咋了,苏联也举办过.  另外别说别的,即使是现在,很多人都说60年代设备好,60年代的设备的确好,那可是马教的沙俄干爹亲自援助的,有的连他们自己都还没用就送到中国来了,那时候设备能不好么!!!
  作者:muxiaoyu01 回复日期: 09:06:28 
     造不出来的,0.01毫米这个单位被成为“丝”,我以前在的厂,需要精度在正负2丝,但是就算是中国最好的加工厂,都只能精确到正负5丝以上。导致跟国外同类型产品完全没办法比。              呵呵,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产品,但我们公司的产品可以做到精度0.003毫米
  补充一下,我们做的是模具
  确实悲哀,那种精密的态度是我们所没有的,  精密的体制,精密的专利制度也是我们欠缺的。  三缺两不缺的,就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为什么都去搞公务员,没有人来搞技术?
  目前仍然没有希望
  以前在工程上用的激光测距仪是澳大利亚的
  作者:leo5889 回复日期: 12:37:38   
    努力吧,我们能追上的,    给你讲一个真是的故事,谈起钟表仪器,第一个跳入人们脑海里的准是瑞士。瑞士制造的钟表给全世界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进入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复苏,世界钟表行业发展迅速,一些新生的实力派企业不断崛起,渐渐开始威胁瑞士钟表王国的地位。日本的诹访精工就是瑞士钟表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能做出来的,我们不也刚举办奥运会吗....  =================================  说了老半天,总算找了那么一个共同点啊……搞过奥运会和精密工业的发展有必然联系吗?逻辑混乱,你故意的吧。
  工业技术的提升一靠积累(确实急功近利不得);二靠管理。归根结底,要认真。  看看中国汽车发动机就知道了,我们火箭能上天,汽车发动机却做不好。原因在哪里?  火箭国家可以高标准严要求,不惜成本保质量。汽车发动机就没有这个条件。  我们保证不了批量生产下的质量稳定性。严一严这批质量就好点,下一批马上就缩水,基本上越做越次。
  每年的12W以上所得税征收人群都是,金融、电信、房地产、烟草、石油等行业,什么时候征收群体里有了制造业,熟练技术工。可能我们的制造也会有所起色了。  目前。没戏的,别说相差100年,再过几个100年也没戏。  生活在一个分配体制不正常的地方。
  不要说精密机器。就算是把一部汽车的所有零件从日本运来叫我们的工人组装。装出来的质量都不如日本。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密仪器设计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