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气,化怨气,气质情商决定命运运,世界需要和平

[转载]智然老师《了凡生意经》&第九集
智然老师《了凡生意经》 第九集
我们在一起学习《了凡四训》,了凡就是要成圣。圣人啊,不是挂在墙上给我们拜的。圣人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养正气,化怨气,就是圣人。孟子讲:养吾浩然之气。要养浩然之气。在一个公司,我们经常讲,要搞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化企业风气的。风气就是讲每一个员工的气质。曾国藩讲:盛衰在气象。气象盛,虽饥也乐;气象衰,虽饱也忧。所以一个公司的兴衰,就看公司的气氛,是乐还是忧,是正气还是怨气还是怒气。把怨气化掉了。公司兴旺发达,那个气就升上来了。一个家庭也是的,我们的家风。风就是风气。这个家天天吵架,充满着怨气,家肯定衰;大家天天都是和气,和乐之气。一进家门,就说我帮你,家里人都欢喜,遇到矛盾说我错了,怨气化掉了,这个家肯定兴盛。
所以说这个气质太重要了。不管你是名人,也不管你是凡夫,不管你是企业家,还是你是员工,也无论你是大人,还是你是孩子。这一生,都是被气质所决定的。昨天晚上,大家看到视频课程李阳。我们对李阳特别的尊敬,也特别的羡慕,还有几分崇敬。李阳的粉丝很多,是个名人啊。而且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是一个很好的英语老师,影响过多少人。在我们羡慕之余,李阳的家暴让我们很吃惊。我们就想,李阳这样的名人,也会有严重的家暴吗?家庭暴力在中国不是一个个别现象,是极其有普遍性的。李阳只是代表。专门有人研究,有机构研究,在中国,家庭暴力的比例啊,是37.7%。估计这还是保守的估计,远远比这数字高。什么概念呢?三个家庭当中,存在着一个家庭暴力。如果讲得再具体点,三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都碰到了家庭暴力。为什么呢?三个家庭,我一个家庭,父母一个家庭,孩子一个家庭,不都和你连着的。每个人都在家庭暴力当中,都很普遍。
前段时间,听说有一个演员,叫白静,被老公杀掉了。暴力啊。四川有个企业家,老婆雇凶把他杀掉了。家庭本来是安全的港湾,现在家庭也变得不安全了,也不知道哪里安全?根本就找不到安全的地方了。所以我们现在如惊弓之鸟,没有安全感。那么李阳的家庭暴力,李阳也好,妻子也好。他们之间的暴力从哪里来的?内心有暴力啊,家庭就有暴力。心里面有怒气,有怨气,有傲气,有脾气,家庭暴力就不可避免。
你想想,李阳也好,妻子TIM也好。只要有一个人说我错了,家庭暴力就不可能发生。他们两个暴力的模式,就是那么简单的。你错了,你错了,你错了,暴力就发生了。什么人会说你错了?傲气的人。谦虚的人说我错了,傲气的人说你错了。谁伤害了谁啊?自己伤害自己,没有人伤害你。TIM是自己伤害了自己,李阳也是自己伤害了自己。所以气质很重要。我们都是被气质决定的。如果这个气质不化掉,不把傲气怒气化掉,就会变成家庭的灾难;带到公司,就会变成公司的灾难;带到社会,就会变成社会的灾难。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要身没有修好,怨气没有化掉,傲气还十足,天下大乱。那我们又问啊,这个李阳的内心暴力,怨气,傲气,怒气,从哪里来的呢?现在大家已经有答案了,李阳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内心里面充满着怨恨?断根啦。李阳不知道连根啊。他还采取和老婆离婚的方式,老婆也采取和他离婚的方式。离婚能化解内心暴力吗?不可能啊。所以我们常常用错的方式来解决事情,一错再错。只有把根连上,正气上来了,信心上来了,安全感上来了。怨气化掉了,家庭和谐了。
不要看连根养根是那么容易,多少人不知道,多少人在承受断根之苦。迷惑在断根之后的挣扎之中。所以刚才我听到杨老师讲:我们这一次在一起学习《了凡四训》,是祖宗有德,我们有福。你的福比李阳大。他不知道啊。所以大家对内心的暴力啊要高度的警惕。那么在家庭暴力当中,最普遍的一种暴力,被我们疏忽了。哪一种呢?杀生。杀鱼杀虾,杀鸡杀鸭。一个内心没有暴力的人,怎么可能杀鸡杀鸭?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和我爸爸联合起来,杀一只鸡,竟然没杀死。我爸爸让我抓住鸡腿,他就动刀,那个鸡腿一抖,我手马上松掉。过去我认为叫担心,我现在知道这叫慈悲。内心里面杀气弱啊,杀气重的时候,鸡抖你会抓得更紧。你试一试。我就看到有人杀鸡啊,那个动作娴熟啊,一个人,不要两个人啊。鸡头抓过来,往砧板上:棒,啪,就走掉了。鸡死掉了。原来我们很佩服他,勇敢。哪知道杀气太大?杀气大的人,生命就很惨。
我有个朋友,北京的,在农行工作,还是个领导。有一段时间突然脾气特坏,怨气很大,在家里面怨老公,老公是公安的一个领导。怨女儿,女儿是个高中生,还怨部下,怨同事。她也觉得奇怪,我原来脾气挺好,怎么一下子怨人怨得那么厉害呢?她就找个高人给她看一看,那个高人啊就跟她说:你是不是爱吃青蛙?她说是。他说你前一段时间吃青蛙,杀青蛙,你把青蛙王子给杀掉了。青蛙也有王子啊,牛也有主席啊,猪也有总司令啊。你哪知道呢?你在杀生的时候,那些青蛙会高高兴兴的英勇就义吗?不会的。恨啊,怨啊。
我告诉大家,情绪的传染比细菌的传染的力度还要大,防不胜防。比方讲:我们在里面上课,这时候外面进来一个人,冲到里面,大骂一通。保证我们里面人情绪受影响,他传染给你,他就直接上你身啊。所以说,杀青蛙的时候,青蛙的怨恨的气就上你身了,更何况是王子。什么叫王子啊?能量很大的青蛙,否则做不了王子。而且,青蛙王国举国上下都恨你。你哪知道呢?你不知道啊,你看不到那个世界啊,一下子怨气上来了。我们在吵架的时候,本来心情还是好的。
只要人家对我们态度不好,马上我们脾气就不好了,情绪的传染太快了。
所以你就知道,杀生的时候,动物的怨气,直接就上你身上了。就变成你身上的气质了,把你的正气给覆盖住了。说我们身上的怨气从哪来的?吃鱼吃虾,吃鸡,吃鸭,日积月累上来的。然后又变成我们家庭的暴力。你才知道,原来还不能吃鸡啊。是的。气质决定我们命运。那么在家庭暴力当中,最普遍的是杀生。
最严重最残忍的一种暴力,就是堕胎。堕胎是杀人啊,不是杀别人啊,杀自己的亲生骨肉啊。二次世界大战,打了四年,前后死亡人数,四千万。联合国公布了一个数字,每年堕胎的人数将近五千万。一年就是一个世界大战啊。世界大战杀的是别人啊,这个杀的是自己的子孙啊。所以这些孩子被杀掉了,怨气大不大?可能我们讲:老师啊,他那么小,有那么大怨气吗?身体有大小,灵魂没有大小的。能量是在灵魂里面,不在身体里面。那个怨恨心极大。
我们读《了凡四训》就知道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祖宗代代积善,这个家业快振兴了。振兴的时候,首先让你生个贵子。这贵子本来是来振兴你家业的,你一下子把他杀掉了,从此家业不会振兴的。你说祖宗看了,那还不急死啊,还不怨啊,还不找你算账啊。所以杀生不仅残忍,危害极大。那么杀生的时候,这些婴灵的怨气,也直接上我们的身,变成家庭的暴力。堕胎的家庭,关系都不太好,你们注意看,有怨气啊。你看不到那个世界,那个叫气质的世界,你看不到。
人也是个能量体。身体好的时候,红光满面,气质啊;身体不好的时候,灰头土脸的,还是气质。你只看到肉体了,你没看到气质。离开气质,人哪有生命啊?所以气质大家一定要关注。盛衰在气象。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堕胎呢?只有一个原因,男女之事不谨慎。过去,老祖宗对男女之事的作用,讲得很清楚。是在传宗接代的,不是取乐的方式啊。现在大家把他当做取乐的方式了。你如果把他当取乐的方式,退一万步讲,也还可以接受。那你怀孕了把孩子生下来,你怎么能把他杀掉呢?你是不愿意承担责任啊。你不愿意承担责任,你就把责任推给了孩子。他以自己的生命,替你把责任承担了。你说残忍不残忍?你真的把他生下来,也可以啊,你又不敢。所以说,我们啊,既自私又残忍。
所以说杀生堕胎,这是我们家庭当中,值得关注的暴力的一个来源。大家看到,在广岛投了一颗原子弹。整个广岛,一百年的建设。二十秒钟就摧毁了。
我给大家看的都是片段啊,这些片段大家在网络上都能搜到。由于没有时间给大家看,你去搜一搜看一看《广岛核爆》,太残忍了。一个美丽的城市,不用二十秒钟,整个被摧毁。很多人还在幸福当中,马上就堕入地狱,顷刻之间,身体化为乌有。大家讲:“哎呀,原子弹的杀伤力太大了。”那我就问大家:“原子弹的杀伤力很大,原子弹自己会爆炸吗?”不会爆炸啊。一定是有人摁了它了,摁了按钮了。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摁那个按钮呢?一定在生气的时候。所以说原子弹有多大的杀伤力,就是我们怨气有多大的杀伤力。你就知道,怨气可以摧毁整个世界,不是一个简单的情绪问题。我们今天讲: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和谐,从哪里来?从和气来。人没有和气,家庭不会和谐,天下不可能和平。所以我们要务实。什么叫务实呢?从转变我们自己的气质开始。养正气,化怨气啊。从哪里养呢?连根养根。大家看到《大导演与老妈妈》翟俊杰。人家很明理啊,始终没断根啊。这个家庭多幸福啊,这个人多有正气啊。没有正气的人,哪能做出正直的事情呢?做不出来啊。就是没断根啊。所以今天我们就知道,一定要从连根养根来做。孝亲敬祖,认祖归宗。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那么孝亲敬祖落实在哪里呢?最主要的是传承祖宗的家业,让家业代代兴盛。
传家传什么呢?传房子。司马光讲:积金与儿孙,儿孙未必能守;积书与儿孙,儿孙未必能读。积什么呢?积阴德与儿孙,可谓长久之计。把什么留给儿孙?把阴德。什么是最大的阴德?家风家训家规。所以我们学《了凡四训》啊,就是孝亲敬祖,最好的方式。我们学会了传家,对祖宗负责,对儿孙负责。
那么从今天开始呢?我们就来学习《了凡四训》的立命之学。立命之学就是袁了凡先生把自己对生命真相的认识,把自己如何把握命运的经验、经过和方法记录下来传给儿孙,让儿孙也走上振兴家业的道路。我们今天开始来学立命之学。我首先把题目给大家报告一下立命之学。什么叫立命呢?就是定目标。定目标又能成功的学问叫立命之学。定目标不能成功,是因为你没有学过立命之学。所以说定目标是一门学问。既然是学问,人人要学,不学你就不会。我们这么大了,生活那么多年了,没有学过定目标的学问啊。
所以大家都有一种困境啊。什么困境呢?定了目标老实现不了,不能怪你,因为没有学过定目标的学问。学过之后,定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想事成啊。
所以古人讲:人不如意常八九。什么叫如意呢?如自己的想法。不如意,定的目标实现不了啊。什么叫常八九呢?百分之九十的人,定目标都实现不了。你说痛苦不痛苦?你说烦恼不烦恼?如果人没有心想事成的能力,你的所有的愿望都转为苦恼,都会转为痛苦。所以一个人要学习心想事成的学问,一个家庭,一个公司都要学习。假如员工没有这个能力,你给他定的目标,他实现不了,这公司还不垮掉啊?这是生命的第一学问。其他的学问不学,不碍事,这个学问要学。你只要有心想事成的能力,哪怕手上没钱,没房,啥都没有,只要会想,马上就来。
你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心想事成的本事。你拥有的东西,马上都失去。这是立命之学的意义所在。
我们来看内容: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学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那么这一段呢?是介绍袁了凡先生他的家世,有一段话。袁了凡先生是明朝人,生于1533年,1606年去世,享年74岁。那么了凡先生的爸爸袁仁,55岁的时候生了这个孩子,也算是老来得子。凡是老来得子,那个子得来都比较贵,这孩子都比较好。那么了凡先生14岁的时候,爸爸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大概是69岁。那么了凡先生的爸爸,一共娶过两房太太。
第一房叫王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去世了;又娶了一房,李氏,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一共八个孩子。了凡先生整个排行当中是老四。
袁仁本身也是道德学问非常深厚的人,在浙江被称为浙西大儒,也是个儒风深厚的人。有学问。家里面的藏书很多,有两万多卷,称之为文献之家。那个时候两万多卷那可不得了,现在人也比不过他,都是线装书啊。后来这些书啊,爸爸都把他转交给了凡先生,他这么多孩子没有转交,为什么转给了凡?老来得子,贵呀!大家看到了,袁家要没有了凡先生,谁还知道袁家啊?谁还知道袁仁啊?
忘记了。那么他的爸爸呢?跟王阳明学问上交往很深厚。虽然不是王阳明的入室弟子,但是学问上,感情上很深。所以你就知道这个人道德学问非常深厚。临死的时候,这个人善终,写了一首诗,两句话,放下笔,哈哈一笑,潇洒就走了。
太厉害了。我们说笑傲江湖,他是笑对生死,写了两句什么话:负赘乾坤七十载,今喜飘然谢尘缘。负赘,赘就是累赘的赘。七十载,七十年累赘的生活,受苦的生活。我现在要受完了,我马上要解放了。你看人家对生命什么态度啊?我们不是啊,我们觉得做人还挺有意思的。啥意思啊?受苦啊。人家知道,我苦受完了,现在,今喜,喜悦,高兴啊,面对死亡是喜悦的。这个人对生命的认识很深刻。飘然,飘然是往上走,往下叫堕啊。他就是稻盛和夫讲的,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能量高了。往上走,谢尘缘,拜拜了。我去过好日子去了,你们在这受苦吧!就这个意思啊。我已经出狱了,你们还在狱里面,你们还在刑期当中啊,出不来啊。这种对生命的认识是大学问。
&老母命弃学举业学医。妈妈呢,命了凡先生要学医,不要考功名。那我们就问了:为什么妈妈给他做这个选择呢?我们读《了凡四训》就知道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祖宗代代积善,这个家业快振兴了。振兴的时候,首先让你生个贵子。
这贵子本来是来振兴你家业的,你一下子把他杀掉了,从此家业不会振兴的。你说祖宗看了,那还不急死啊,还不怨啊,还不找你算账啊。所以杀生不仅残忍,危害极大。那么杀生的时候,这些婴灵的怨气,也直接上我们的身,变成家庭的暴力。堕胎的家庭,关系都不太好,你们注意看,有怨气啊。你看不到那个世界,那个叫气质的世界,你看不到。人也是个能量体。身体好的时候,红光满面,气质啊;身体不好的时候,灰头土脸的,还是气质。你只看到肉体了,你没看到气质。离开气质,人哪有生命啊?所以气质大家一定要关注。盛衰在气象。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堕胎呢?只有一个原因,男女之事不谨慎。过去,老祖宗对男女之事的作用,讲得很清楚。是在传宗接代的,不是取乐的方式啊。现在大家把他当做取乐的方式了。你如果把他当取乐的方式,退一万步讲,也还可以接受。那你怀孕了把孩子生下来,你怎么能把他杀掉呢?你是不愿意承担责任啊。
你不愿意承担责任,你就把责任推给了孩子。他以自己的生命,替你把责任承担了。你说残忍不残忍?你真的把他生下来,也可以啊,你又不敢。所以说,我们啊,既自私又残忍。所以说杀生堕胎,这是我们家庭当中,值得关注的暴力的一个来源。
大家看到,美国在广岛投了一颗原子弹。整个广岛,一百年的建设。二十秒钟就摧毁了。我给大家看的都是片段啊,这些片段大家在网络上都能搜到。由于没有时间给大家看,你去搜一搜看一看《广岛核爆》,太残忍了。一个美丽的城市,不用二十秒钟,整个被摧毁。很多人还在幸福当中,马上就堕入地狱,顷刻之间,身体化为乌有。大家讲:“哎呀,原子弹的杀伤力太大了。”那我就问大家:“原子弹的杀伤力很大,原子弹自己会爆炸吗?”不会爆炸啊。一定是有人摁了它了,摁了按钮了。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摁那个按钮呢?一定在生气的时候。
所以说原子弹有多大的杀伤力,就是我们怨气有多大的杀伤力。你就知道,怨气可以摧毁整个世界,不是一个简单的情绪问题。我们今天讲: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和谐,从哪里来?从和气来。人没有和气,家庭不会和谐,天下不可能和平。
所以我们要务实。什么叫务实呢?从转变我们自己的气质开始。养正气,化怨气啊。从哪里养呢?连根养根。大家看到《大导演与老妈妈》翟俊杰。人家很明理啊,始终没断根啊。这个家庭多幸福啊,这个人多有正气啊。没有正气的人,哪能做出正直的事情呢?做不出来啊。就是没断根啊。所以今天我们就知道,一定要从连根养根来做。孝亲敬祖,认祖归宗。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
那我们就问了:为什么妈妈给他做这个选择呢?这个地方有一段了凡家的家史要跟大家介绍。了凡先生,他的祖籍是河南,汝南郴州,就是现在周口一带的地方。了凡先生的八世祖,富一公把袁家从河南迁徙到浙江嘉善县魏塘镇。在这里落地生根。所以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百分之八十的姓氏都是从河南中原迁徙出来的。根在中原。那么到了五世祖袁顺的时候,袁家已经相当的鼎盛了。什么叫鼎盛啊?富贵如花开,花开了。袁顺自己,儒释道三学很深厚,而且这个人积功好义,非常有义气。跟一批善人在当地办善事,大行善风。在当地吗,人望很高。而且,袁家家业很大,光良田,四十顷。四十顷是什么概念呢?一顷是一百亩,4000亩良田。如果按现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还是个不小的楼盘,可以搞个小区啊,很大。
就在袁家鼎盛花开的时候,遭遇到灭顶之灾,满门抄斩。大家可以看看,有一个电视剧叫《了凡的故事》,里面都记载着。那为什么被满门抄斩呢?这个袁顺啊,有一批很好的义士文人跟他来往。这些人在朝廷做官,当时的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朱标。朱标有做皇帝的命,富贵啊,但是没有长寿的命,短命。后来死掉了,又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叫朱允炆,建文帝。这朱允炆做了皇帝以后,心里很害怕。朱元璋一共有十八个儿子,他做皇帝了,其他的叔叔能听他的吗?朱镕基总理,是朱元璋第十个儿子闵庄王的后代,也是帝王之后。镕基的镕,是朱元璋给取好的,到那一代,谁碰上了,就用这个字。祖宗把名字都给规定好。后来建文帝朱允炆,听了臣下的这些劝告。所以对这些叔叔就采取削弱的政策,给他们削减权力啊。他哪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些叔叔都联合起来反对他。其中有一个叔叔叫朱棣,后来就是明成祖啊,燕王。把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当时朝廷有两派,一个叫保皇派,一个叫反对派。保皇派保朱允炆的,反对派就是叔叔那一派。后来朱棣成功以后,登基以后,把保皇派赶尽杀绝。那么袁顺的几个好朋友,都是保皇派。袁家受牵连,也被满门抄斩。袁顺没有办法,离开嘉善魏塘,到现在的江苏的吴江避难。在那个地方落地生根,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叫袁浩,生下来命就很薄。怎么看出来的呢?没奶吃。这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命好不好。太薄了,不容易养活啊。没有办法,就把他送人了。送给一个姓徐的家。
那徐家把他养大一些,看这孩子很聪明,就不想还给人家了,就跟他们家商量。留在我们家吧!做我们家童养媳。以前听过童养媳,做人童养婿,你就知道命很弱。没有办法,养不活,只能送给人家养。那么袁浩长大以后,这个人很聪明,学问好,医术也相当高。他对袁家最大的贡献,是写了一部《袁氏家训》。
在这个家训里面,他对后世子孙影响太大了。所以我跟大家讲:“传家传什么?”传家训。直接影响后世子孙的家风。有家风就有家业,不要传钱,不要传房子。传什么都没用,传家风,传阴德。
那么在这个《袁氏家训》里面五大内容。第一个就讲家难。我们袁家遇到过什么样的灭顶之灾,都要跟孩子讲得很清楚。我们讲认祖归宗,认祖归宗,首先是认识祖宗。如果对祖宗的情况不了解,一片歌舞升平。那孩子以后就认为:天下就不应该有灾难的。不是这样子的。是什么情况就记录什么情况,把真实的生命告诉孩子。第二叫立德。做人啊以德为本,不是以钱为本,也不是以官为本,以德为本。第三呢叫明职。作为一个老百姓,作为袁家的后代,从事什么职业最好?当时就规定:我们袁家的后代不种田,不经商,不做工,不考功名,不走读书做官的路。干什么呢?学医。为什么学医呢?为什么不考功名呢?为什么不种田呢?大家会问啊:袁浩学问很深,明白盛衰之象。盛衰的规律他清楚啊。他知道袁家的命运走到了杀劫。什么叫杀劫?一个家族有命运,一个人有命运,一个企业也有命运,命运分春夏秋冬。春天的时候,这个家业开始兴盛了。到了夏天开始成熟了,到了秋天开始收获了,到了冬天一片肃杀,寸草不生。
袁家之所以败落,就是因为走到杀劫这个时间了,到了冬天了。冬天是寸草不生,求什么都得不到什么,你求有啥用呢?没有用啊。春天只有积德,到了来年春天,这个勃勃生机,就生发出来了。所以做生意也是这样子的。我们的公司走到了哪个阶段。是春天,还是夏天,还是秋天,还是冬天?都是有时运的。运来铁城金,运去金成铁。运气来的时候,铁都卖的金的价钱;运一去啊,金都卖的铁的价钱。一切都在运中啊。袁家正在走杀劫,走多少时间呢?五代人。你就知道一个家业的兴盛,不是一代;一个家业衰败也不是一代。所以大家要把视野看长一点,不能太短。所以规定袁家孩子只学医,学医既可以养生,又可以济人,最积德。过去两大职业,积德最快,也是最圆满的。哪两大职业呢?一是做老师,第二是做大夫。我有一次偶然看到,温家宝总理的家史。温家宝总理爷爷的这一家,是做教育的,外婆那一家是做大夫的,行医的。你看,一个行医,一个教育,一结合,就变个总理出来,就这么变的,积德深厚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小一点会变个总经理,大一点就变总理了。那么这是讲第三明职。
第四呢,治学。作为袁家的子孙,应该要走治学的路。我们讲耕读的读啊,治什么学也有规定。第五呢,就是家政。家庭如何管理?家庭也有一套管理的方法的,叫家政。和现在做保姆的家政,不是一个概念。袁浩为袁家著的这一本家训啊,等于是袁家振兴家业的基本法。有基本法就可以啦,大家按照它做啦。我们现在要有这个意识,传什么给儿孙?传家训。
且习一艺以成名。过去人啊,对名、对名气是很重视的。没钱不要紧,但是得有名,有清名。古人讲做官有名啊,跟做官人齐名的就是医生。过去讲,熟读《易经》,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生啊名望也很高。尔父夙心也。这是你爸爸的心愿。看一个人是不是孝子,标准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指标。古人讲: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你能够按照父母的遗愿来做事,你就是孝子;背离父母的遗愿,你就大逆不道了。所以虽然《了凡四训》没有大篇幅的来讲孝道,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凡先生那个孝心深厚。这个人是个有根的人。所以为什么昨天特别要用半天时间来跟大家讲连根养根。没有连根养根的基础,就是教大家立命之学,你也是没根的树。教会了也不得其用,没用的,根不深。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在了凡先生十五岁的时候呢,在慈云寺遇到一个老者。这个人见面,其实不用说话的。我们今天讲沟通,沟通哪是用语言来进行的呢?用心来进行的。眼睛一看,观气象,好人坏人就知道了。我有个朋友,小朋友嘛,只有十五岁。现在已经很大了。用鼻子一闻,就知道你是好人坏人,还用说话吗?不用说话,用心来沟通。我记得我前些年也有十年左右了,不到十年。我们给大家办管理学的课程,其中有一个课程,叫餐桌上的管理学。有一个基本要求:餐桌上十个人吃饭,领导人不准说话。餐桌上的饭,还得吃得干干净净的。不准说话。特别有挑战性。其实让大家意识到用心来管理,不用嘴巴来管理,效果极好。人把心调动起来了,能量极大。用嘴巴说话,一点力量都没有。沟通,真正的沟通,不是用嘴巴,用心。服还是不服?是心里面服不服,不是嘴巴上的服不服?
所以看人呢,从气象上来看,那么看到这个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仙风道骨啊,道貌岸然。让人油然生敬啊。那么这个老人见到了凡先生,第一面,第一句话讲什么呢?“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刚见面,就给了凡先生做了一次职业生涯规划。你看看人家本事太大了,我们做职业生涯规划,还得给人家做做心理分析。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然后跟人讲,你适合做什么什么。现在大家还做职业生涯规划吗?不做了。职业生涯规划,我们现在的理论其实是有缺陷的。人家这个真是有本事,第一眼看到就说你以后能干什么。假如你没有这个本事,你根本没法给人家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我们现在很多父母都劝孩子:你要这样,那样。你要是没有这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这样看相的本领,你不要给孩子做规划,否则你把他害掉了。人家不是按你指的路走啊。你非要规定人家这么走,那不把人害掉了吗?即使现在心理医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也要小心。为什么?我们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是有缺陷,大家怎么来规划呢?哦,这个人什么性格,什么性格就适合做什么事情,是这样的吗?
我当时也做了几年职业生涯规划。后来发现错了。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心,你把路给他摆在面前,他都不敢走;一个有信心的人,没有路,他能走出一条路出来。信心最重要。现在大家是信心倒掉了,不是没有路啊。有信心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信心,再好的路他都不敢起步。信心重要啊。不解决信心,人没有路可走,死路一条。等我明天跟大家讲,霍金斯生命能量等级的时候,就知道了。当你生命能量很低的时候,你只会选择一条路,自杀,不会有第二条路的。气不足了,活的没意义了。什么路给你,看不见啊。活路不走,死路他非要去啊,没办法。气不足了。完全是信心上的。所以我们对很多,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些理论啊,要高度的警惕。假如理论有缺陷,你又依据它,你就变成有缺陷的人了,你的人生不会完美的。所以《弟子规》讲的好: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要看就看圣贤的书,我自己本来藏书也很多,没有一万也有九千啊,统统送人了。
那读书人把书送给人家,也得有点魄力啊,放不下。读书人对书什么感情,当老婆一样对待啊,一本本挑回来的,跟找对象一样的。哦,送人了。为什么送人呢?
读经典明白道理了。一本书读一百遍,和一百本书读一遍,哪个有效?一本书读一百遍。我们现在恰恰走了一个既费时又无效的读书道路。我明白道理以后,书统统送人了,只读经典,把一部经典读一百遍,一千遍,三千遍。把它读懂了,心就读通了,心通了什么都通了;心不通,读什么都是堵上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迷时千卷少,悟后半句多。什么叫悟啊?通。通了就简单了,读什么都明白了。
我最早是读《中庸》和《大学》,一天一遍。早上读《大学》,晚上读《中庸》。每天读书时间很少。读《大学》一遍七分钟,读《中庸》一遍十二分钟。
我每天读书就十九分钟。我不是那么爱读书的,但要会读,就十九分钟。跟大家不同在哪里呢?我连续读两年,两年之后,不用看注解。我能讲《中庸》《大学》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简单不简单?很简单。所以读书要会读,一定要把书读对,不要杂七杂八的书看。选一部经典,用《弟子规》上讲:方读此勿慕彼
彼勿起。这是读书的原则。那么老人给了凡先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啦,说你是读书做官的人啊。明年就要考试了,为什么现在还不复习呢?还不在学习呢?
了凡先生就把自己家的情况和老者报告了,然后和老者好像一见如故,像亲人一样的。
并叩老者姓氏里居。你家在哪里啊?你叫啥名字啊?老人就告诉他: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寥寥数语,就把一个人和盘托出了。古人讲话真是很有水平,不啰嗦。姓孔,云南人,干什么工作的呢?得邵子皇极数正传。为什么跟你见面呢?数该传汝。
我一条条来跟大家解,很有味道。这个皇极数啊,是一本给国家命运做预测的一本专著。是由宋朝一位大儒,叫邵康节邵雍编写的。这个人很出名,也叫邵子。那么皇极,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宇宙的中心。宇宙中心在哪里呢?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说宇宙的中心在哪里?我在河南讲课,在登封。登封嵩山有个观景台,被称之为天地之中,联合国承认的。他们就认为天地之中在登封。我就跟他们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你说道在登封啊?道在哪里啊?哪里都是中心啊?所以皇极就是道。万法唯心生,心就是皇极。名称啊各有不同,讲的都是一个宇宙的中心。数呢,是讲法则,生命从始至终运行的法则,叫规则,叫皇极数。那么这个老者,孔先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他是有正传的。什么正传?有法脉的,有师承的,不是自学的,也不是野路上来的。是师傅带徒弟,一代代带出来的。这种大学问,如果没有师傅带,没有人能学成的。
因为他里面有很多秘笈。秘笈不是说保密,不告诉你。给钱多我就告诉你,给钱少我就不告诉你,这是商人,不是学问。秘在哪里呢?秘在你自己能不能看懂,看懂就不秘了,看不懂就秘了。所以过去的学生跟老师在一起上课的时间并不多,他是跟老师生活在一起。在照顾老师的过程中,言谈举止,他能体会到。所以说他是得邵子皇极数正传的,有师承的。
得邵子皇极数正传跟学邵子皇极数正传是不一样。我们今天在一起,是学《了凡四训》,还没有到得《了凡四训》呢?他是得了。什么叫得呢?已经把皇极数运用得炉火纯青了,把他变成自己的本领了。学呢?你还只是学,不会用。他学了会用,叫得。我们一旦学《了凡四训》也会用了,我们就改了叫得《了凡四训》。
那么邵子,邵子就是邵康节。我上次在天目湖苏园讲课的时候,邵康节好像第三十三代孙也去了。听完以后很高兴,立了个愿,一定要给老祖宗啊,在溧阳建个纪念馆,建个纪念碑。你看,人一旦了解祖宗啊,就跟祖宗特别亲,甩都甩不掉。
这是人的本能啊,自觉自愿的。
数该传汝。什么叫数该传汝呢?大家想一想,人见面都是有缘分的。了凡先生跟孔先生见面,什么缘分啊?传邵子皇极数,传这东西的。没有缘分不会见面的。所以有缘分,做事就很容易,没缘分,比登天还难。所以以后我们做事情,做成了叫缘分,做不成都是缘分不具足,不是难易的问题。大家不可以从难易上看问题的。从难易上看问题,很容易把你的信心给打掉。培养信心太难了,打掉信心太容易了。以后大家不可以用难易来,这个词都不要用。难就是没有缘分,就改成没缘分,事实也就如此。你看我们努力工作,建功立业,就有一个心愿,想要到中南海见见胡总书记。难啊,去不了啊,不是难,是没缘分。胡总书记的司机天天见他,一点都不难。缘分啊。他又不要建功立业的,缘分。
有缘分的事情啊,有三个特点,大家可以参考,以后就知道,做事要依缘分做。第一个,凡是有缘分的事情,事先没有谋划,碰上了。你看了凡先生和孔先生没有谋划,就碰上了。包括我们生在谁家,事先有没有开过会?我今天生在你们家,不用开会,到时就生在你们家,缘分,事先没有谋划。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有个部门,叫企划部,叫谋划部。后来我就跟他们讲,这个部门拆掉,胡思乱想部,尽干些没缘分的事,累都累死你。
有缘分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做事的过程非常的轻松,不难,很容易。你看有的人谈恋爱,五年、十年、二十年谈下来,还没结婚。抗战都结束了,他还没结婚。不是难,没缘分,赶紧松手,不然就累死你啊。谈生意也是这样子的,一年没谈成,两年,他容易坚持。我有个朋友,好像跟央视做生意,跟人家盯了四年,很有毅力啊,快成功了。央视的领导人换了,白干。都跟你讲没缘分,这种事情能怨谁呢?怨不了谁,你糊涂你知道吧。所以说过程很轻松。
第三呢,结果是皆大欢喜,大家都很欢喜,没有谁说,你占我便宜我吃亏,都说好好好。所以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就是因为,孔先生要传皇极数,了凡先生要得到皇极数。就这个因缘。那我们这一次,大家到无锡,在太湖边,桃源山庄,共同来学习《了凡四训》。是《了凡四训》数该传汝,缘分到了。所以来得就很容易,不困难。你们有没有发现,报名的人不止你们几个。太多的人报名了啊,来不了。没有别的解释,缘分没到。所以为什么刚才主持人杨老师讲:祖宗有德,我们有福,还要加一个,因缘到了。没有因缘,祖宗有德也没有办法,你有福也没办法。缘分到了。缘分到了都很容易,但是我们对缘分有一个最大的误解,就是不珍惜。因为来得太容易了,我们就喜欢做那个难的事情。越难的事情越做不到事情,我们越喜欢去追求。你说糊涂不糊涂?凡是当下拥有的,都是缘分的,一定要珍惜。其实是来之不易的。因为是缘分当中,你不觉得。所以说学《了凡四训》是一种因缘,不是一般的因缘,是生命的大因缘。
凡天降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你今天学《了凡四训》,是在发你慧。潜台词是什么?你快要发达了。这个发慧之后就是要发福了。人在发福之前,一定会遇到贵人的。遇不到贵人,你不会发福的。《了凡四训》是我们生命的贵人啊。
我们继续往下看:余引之归,告母。了凡先生就把孔先生请到家里面,禀报母亲。过去人伦理的意识很重。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把客人带回家,要向妈妈禀报。谈恋爱先要汇报,不要偷偷的谈,否则苦果自己尝。父母不同意,你坚决不要谈。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妈妈讲,母曰,善待之。这个善很有味道,你说请孔先生好吃好喝一顿,叫善呢?还是请他给你算一卦叫善,还是跟他好好学皇极数这一套学问叫善。这一个善字,其味无穷。他不能说破,你去体会吧。
所以说《了凡四训》,每一个字都是活的,一注解就死掉了。我为什么跟大家讲,不要看注解,不要解读,他是活的,不是死的。活的就有味道了;死的,你们喜欢吃死鱼吗?不喜欢吃啊。要吃活鱼啊,有味道啊。凡东西活的都有味道。我们不能死要活。
试其数,纤悉皆验。这个人啊,就是这个毛病,既佩服人家又怀疑人家,半信半疑。怎么办呢?考考人家。就问孔先生,你知道我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啊?
人家孔先生经得起考验啊,拿皇极数,咚咚咚,给你搞两下子,讲的一清二楚,一点不差。这一下子相信了。余遂起读书之念。前面孔先生跟他讲,子仕路中人也。你是读书做官的人啊。了凡先生也听到了,相信吗?不相信。现在呢试其数,纤悉皆验。相信了。
算命的人啊,有个基本法则,他们怎么给人算命呢?他不会先给你算你以后的事情,肯定先给你算你以前的事情。你只要对他相信了,他怎么说你都相信。信任最重要啊,没有信任,生意都不要做了。他老猜你啊,你多累啊。一旦相信孔先生了,马上那个念就动了;不相信,念是不会动的。知道,他是不会动心的。就像谈恋爱一样的,你好我好,大家都觉得不错。想嫁给你吗?没动心。一旦有一天相信你了,动了心,我要嫁给你,才动心。信心是基础。动心之后就好办啦。
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就顺理成章了。我们立命时也是这个问题。你相信你的命能实现吗?相信,下面就容易了;不相信,你一直在那个目标上,纠结来纠结去,不会为目标付出半点努力的。所以你永远不会实现的,纠结在上面。那么过去读书很容易,不像现在,到了九月一号,要等大家开学才能上课。过去孩子到了六岁,要读书了。这个家的老人,或者爸爸,或者爷爷。一般都是祖父这一辈,去找最好的私塾老师,到家里面来教自己的孩子。那么教自己家的孩子,顺便再把周围的邻居啊,自己亲戚家的孩子,有这么五六个聚集起来。所以过去老师带五六个学生,很好教。在老师眼里面,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学生。为什么呢?因材施教啊。哪个不是好学生呢?现在做老师难啊。有一个中学老师跟我讲,他们班多少学生呢?九十五个。他往班上一站,头都发昏了。他还能够因材施教吗?没有办法。只能拿一张卷子考所有人,考试分数高的叫好人,考试分数低的叫坏人。太残忍了。人家本来都是各有特色的啊。
我在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什么样子的呢?平常喜欢拖鼻涕,人又长得不漂亮,学习成绩很差,最后一名。你不要以为他不好,你不要以为他没福啊。我们班的班长,小学班长。后来到中学读大学,出来以后工作,工作以后公司效益不好。他就失业了。失业以后就去应聘啊,应聘以后七绕八绕,到了一个公司。应聘他的那个人,就是我们班拖鼻涕的那个人,人家做老板了。人家大学又没读过,福气啊,不要看分数,要看福气。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不要拿分数这一个标准来评判人,否则太残忍了。都是好人,没有坏人,因材施教就对了。
余遂礼郁为师。过去学习,首先是拜师,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太重要了。过去由爸爸带着给老师,先行三跪九叩大礼。爸爸对老师恭敬,孩子对老师就恭敬了。那么现在的老师呢?虽然很少,少数老师的确有些地方做得不让人恭敬。比如讲补课,明明在课堂可以讲的内容,他不讲,到我家来补课,他才讲。有敲诈的嫌疑啊。那学生能恭敬你吗?虽然是少数,但是小洞不补啊,大洞就吃苦了。所以师生关系一定要信任。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孔先生就给他起数了,就给他预测了。不过这一次预测,就给他预测比较近一点时间,发生什么?这个文字都好懂啊。县考,在县里面考试;府考,市里面考试;提学考,省里面考试。这都不难,算得很准。有趣在哪里呢?在县里面考十四名,到市里面考七十一名。名次后了,这个好理解。县里面容易嘛,市里面难嘛,名次后了。那为什么省里面考又是第九名啊?你不要说他后来学习努力了,考上去了。还没有发生啊,这是预测啊,都是命啊。命运啊,不是能力的问题。什么时候命?就是什么时候样嘛。大家从命运的角度来看事情。
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把了凡先生一生的吉凶祸福、生命的景象讲得清清楚楚。第一,了凡先生寿命只有五十三岁;第二呢,不能生孩子;第三呢,做官只能做到个县太爷。做几年呢?三年半。多一天不行,少一天不会。大家就知道,我们做官也是这样子的。你做科长做局长,做几年,命里面定下来的。甚至你做生意办公司,公司能开几年,也是个定数。你不要瞎撑着。能把你撑垮掉的。见好就收就可以了。而且在四川做官,讲的很清楚的。你在哪里办公司,都是一定的。功名最高只能中到秀才。功名分三等啊,秀才、举人、进士。他只能是秀才。那么这个地方有个名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廪,就是廪生;贡就是贡生。这两个都是秀才当中的两个等级。秀才也分等级。贡生是秀才当中最高的;廪生呢就是公费生,国家给粮票的。廪生做满了就直升贡生。就这么个情况。那么大家看到了,了凡先生有命,我们在座各位也有命吗?哪个人没命啊?问题你知不知道,知道吗?不知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啊。可能大家讲老师啊,那我是不是也得找人给我算算啊?知命啊,的确很重要。江苏卫视有一个主持人叫孟飞。孟飞的命也是给人知的。我这边有个资料,大家看一看,听听看,人家什么命?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命,不了解自己的命,你会活得像个盲人一样的。
孟飞71年在重庆出生,12岁跟爸爸从重庆到南京,19岁参加江苏省的高考。语文考第二名,其他成绩太差,落榜。没办法,到深圳打工,做搬运工;21岁回南京,在印刷厂工作,发生工伤,差点残废。后来到街上拉广告送水,做保安;21岁到江苏电视台做临时工,给人倒茶递水;24岁创业办小超市,血本无归;26岁结婚,28岁剃光头,31岁做新闻主播;34岁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锐主持人,39岁主持《非诚勿扰》,红遍中国。
都有命啊。命要知。知命有两种,没有发生以前那叫先知,发生以后那叫后知。
不管先知还是后知,总之你得知,这是一。
第二呢,人的命不是算出来的。
你说啊,给我算算命,算好一点。人家能给你算好一点吗?
命算好了,给人多一点钱;命算得不好,不给人钱。
你的命又不是算出来的。本来就有命,你不知道。
人家知道告诉你而已啊。哪是有人算出来的呢?
什么叫命?命就是命令啊。你必须服从。
你想想看,孟飞想当搬运工吗?不想,没办法啊,必须服从。
孟飞想高考落榜吗?也不想啊,没办法啊,这都是命啊。
做主持人被评为十大新锐主持人,也是命。不要争取就来的。
明白命以后,人就很轻松,所以要知命。
孟飞的命是后知的。把他前面发生的事情总结一下,像档案一样的。
不管先知后知,总之要知。
知道有命,人就不慌了,心就定下来了。
我们再往下看: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
那么了凡先生被孔先生一一啊,都算得很准。没有一件事情算得不准的。
唯独有一件事情,有一点惊险。
但这件事情对了凡先生真正相信命运,起了很大作用。
我们来看: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旦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
余窃疑之。那么从廪生到贡生,需要多长时间呢?九十一旦五斗。
吃这么多粮食,他是以这个标准来定的。现在什么情况呢?提前了。
吃了七十余石,就批准补贡了。意外收获。
我们做生意的时候意外发财,什么感觉啊?高兴啊。
人家什么态度啊?窃疑之。人家很警惕啊,我跟大家讲:
凡是意外来的东西,你都要格外警惕。
比方讲:生孩子,怀孕,十个月出生,这正常。你不用担心,也不用着急。
假如孩子六个月就出来了,提前了,意外收获。你说你害怕不害怕?
要警惕啊。生意这样,做官也是这样子的。
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人啊,突然发了,马上没了。
跟了凡先生讲的情况一样,不该你发。
所以了凡先生并没有得意,而是很警惕。
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果然吧,又被驳回了。
就像我们说的突然发了,又赔掉了。发的时候你得意,赔的时候呢就伤心;
你发的时候不得意,赔的时候也很平常,这就认命了。
直至丁卯年。丁卯年是了凡先生三十三岁了。
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册即五篇奏议也。
那么宗师,署印,都是过去管理教育的学官,是学官的名称。
那殷秋溟宗师,闲来无事,把过去考生的卷子拿来看一看。
看到了凡先生的卷子呢,很感叹,五篇文章,就像五篇奏折一样。
我看到这地方,我就很吃惊,过去的奏章都是好文章。
过去给领导打报告,那报告都是好文章啊。
现在大家给领导还写报告吗?不写了。
所以现在人做事很粗心。写奏折的时候,字斟句酌,相当细致和谨慎的。
现在大家太粗了,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哪能那么细心做事啊?
所以现在做事一般不靠谱,不像过去人严谨。
如果说大家有心,可以恢复这种方法。让下级打报告。
他就要好好的来研究这个事情了。他就不会随意,冒一句冒一句。
他认真了,这个公司就严谨了,事业就扎实了。
人心一涣散,事业就涣散了,所以说现在的人,人心浮躁啊。
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博洽淹贯,是对读书人评价的一个标准。
博,就是博学;洽呢,他不仅博学,对所读之书中的道理,理解还准确不错,恰如其分;
淹呢,是能把读到的书,明白的道理,讲得很清楚。
我们有的人呢?道理都明白,说不出来。茶壶里煮饺子,就不会淹了。
他能把他讲出来,写出来;贯呢,是讲文章,写得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让人看了以后很舒服,很爽。这是一个读书人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那么看到了凡先生文章写得好,又给他申文准贡。
打报告,报批。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旦五斗也。
把七十一旦和后来补上的加起来一算,正好就是九十一旦。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这件事情对了凡先生触动很大。了凡先生,益信。就更加相信了。
进退有命,迟速有时。进退有命,什么叫进退呢?
进退讲的不是一件事,讲的是状态。
成功了叫进,失败了叫退,发财了叫进,赔钱了叫退;
花开了叫进,花落了叫退,讲的是一种状态。
得到了叫进,失去了叫退,升官了叫进,降职了叫退,讲的是状态。
进退都是依命来的。
什么叫命啊?就是我们讲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到时候就会发生。
迟速有时,是讲时间的早晚。
比如讲种树,桃子三年就结果,李子四年结果,樱桃呢,七年结果。
都是有具体时间的。你一看到桃树呢?你说三年结果。你都能做预测啊?
你一看李树,四年结果。一切都一个数。春夏秋冬,都有一个数的。
数也好,命也好,都是讲的非人的意志。
我讲人的意志就是现在讲的,意识的意志能左右的,是潜意识在控制的。
我们的命完全是潜意识的变现,意识不要说管到它,连觉察都觉察不到它。
比方讲你今天晚上做什么梦,你能控制吗?该做什么梦做什么梦啊?这就是命啊。
哪个决定啊?潜意识决定啊,不是意识决定啊。
既然不是意识决定,那你还胡思乱想干吗?自寻烦恼。
该做什么做什么呗,这就认命了。认命的好处叫澹然无求。
澹然就是无求,无求就是澹然。那什么叫澹然无求呢?认命。
这个认命啊,太重要了。我们现在不认命啊,不认命有两层意思。
第一呢,不认识自己的命运。了凡先生知道啊,五十三岁。
没有儿子,只能做县太爷。他知道自己命,你也不知道。
第二呢,认命。一切都是应该发生的,我要接受,不要抗拒。
我们现在可能认为,这太消极了吧!这个美国人啊,很喜欢做实验。
他们曾经做了个实验,一个人不会游泳,把他扔到河里面,这个人乱扑乱通,死得快呢?
还是心平气和等死死得快啊,乱扑乱通死得快啊。
不认命死得快啊,认命反而不容易死啊,救生圈就来了啊。
多少人淹死,死在乱扑乱通,抽筋,掉下去的,救都救不上来。不认命啊。
5.12汶川地震出了个英雄,叫“猪坚强”,人家那个猪真叫坚强,认命啊活下来了。
49天,爬那没动啊,到处乱跑的可能死掉了,人家从两百多斤变成八十几斤。
掉几斤肉,命还在啊。认命就真有命啊,不认命就没命了。
台湾有一个法师,叫慧律法师。这个人讲经典特别风趣,年轻时候在庙里修行。
他现在是文殊讲堂的方丈,他那个庙很有意思。
早上九点半,老和尚就让大家把饭煮好,到十一点半再给大家吃,天天都吃凉饭。
这慧律法师就有怨言了,说老和尚干吗?天天给我们吃冷饭呢,我都吃出胃病来了。
老和尚不理。什么叫不理?没动心。不拿你当回事,他就更气。老和尚还是不理。
时间长了以后,看提意见没用,很郁闷啊,压下来了。
后来去参访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也是得道高僧啊。
文化水平不高,智慧很高。他就把自己的这种不满,跟广钦老和尚发泄了。
说:“老和尚,我们寺庙的主持不好,九点半就把中午饭做好了,十一点半才让我们吃。
我天天吃冷饭,都吃出胃病来了。”
刚讲完,广钦老和尚讲:”住嘴,不要再说了,不要说人家给你吃冷饭,要说自己没有命吃热饭。”哪一件事情不是命哪?不是命会发生吗?不会发生啊。
慧律法师真有智慧啊,一听到这话,怨气马上消掉。
认命的人没有怨气的,不怨人不生气。凡是生气怨人,都是不认命的人。
儿子不听话,你认命吧!这你的命啊。老公睡觉打呼噜响,别生气,认命吧!
这就你的命啊。你怎么就找他呢?你的命啊,跑不了的。
所以说认命有个好处,就是澹然无求,就是我们讲的知足常乐。
什么叫知足啊?认命就叫知足,不认命叫不知足。
所以我们对认命呢,虽然讲大家能听懂,到真的时候,又不能接受了。
上海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外国公司做事情。有一天打电话给我,他说:
“老师啊,我跳槽了。”我问他为什么?
“我们的老板顶头上司,不是东西。我做那么多工作,他没有表扬我一句。
我稍微犯点错误,逮到是他就狠批。受不了了,不伺候他了。”
后来我跟他讲:“该吃的苦要吃完”。他也没听懂。
过两天,在网上,网上现在有很多算命的,给个五百一千的,他就把命给你算过来了。
人家给他算的结果是什么呢?你命太苦了。我都跟他讲了:“该吃的苦要受完。”
他不听,他非要听人家收钱的,不收钱的他不听。
现在人就是这样子。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他一点不珍惜。
他就喜欢那个难得到的东西,自己糊涂啊。
你想想看,你在这里该受的苦不受了,你换公司不还受苦啊,还不如在这里受完了。
舒服一点。做熟不做生,受苦也是这样子的啊。
到一个熟的地方受苦和到一个生的地方受苦,那还不如在熟的地方受苦,舒服一点。
人就是这样子的。不认命。
西方也讲认命,他们用的词跟我们不一样。他叫什么?他叫悦纳。
生命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呢?要欢喜的接受。这个词大家喜欢听。崇洋媚外啊。
外国人说悦纳你就能接受,中国人讲认命呢就接受不了。
还认为我们消极,就是一个意思啊。不要抗拒。
生命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本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没有一件会发生。
既然发生了,接受就可以了。
认命的人第一个好处,就是不生气,不再怨人了。接受了。
认命的第二个好处,不再胡思乱想了。
我跟大家讲:“既然是命,你不想他也来;不是命,想也不来。”
比方讲:这个头发,你也没想它,每天他也蹭蹭的它也长。
以为想他,不用想想它,该长还得长啊。这指甲也是这样子的,每天它都在长啊。
不用想的。你明白这一条以后,你就潇洒了。每天不胡思乱想了。
我们今天最苦,就苦在胡思乱想。明天要干什么?后天要干什么?你用想吗?不用想。
我学《了凡四训》,得到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呢?明天干什么?不知道。到了就知道了,不去想。
你不想他不发生啊,哪一天都发生啊?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就行了。
来了就做,去了就放下。不操心,不劳神,不计较,也不痛苦啊。
这是认命的第二个好处。不胡思乱想了。
了凡先生知命以后,认命了。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
我再跟大家讲:凡是不认命的人,不仅是失败,而且是痛苦。
失败和痛苦是两回事情。有人失败不痛苦,有人失败还痛苦,完全是心态上的问题。
过去有一个酒厂,叫秦池酒。好像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标王。
这个酒销量很大,突然销量下滑。老板就急了。
老板急就怎么办呢?大量投入广告,想把销售给撑上去。
结果怎么样呢?没撑住,公司就倒掉了。
大家想一想:老板不认命啊。为什么呢?
一阴一阳谓之道。我们讲销量好,过去用的钟是钟摆式的时钟。
销售业绩好呢?就像钟摆在高处,很高,再高处,他也有落的时候啊。
落的时候业绩下滑。很多领导人一看业绩下滑,心里就紧张。
他不认命啊,他认为完蛋了,他非要撑住他。拿肩膀顶住他。
顶住他累不累啊?累。他下不下滑,还在下滑。
你干吗顶他呢?不用顶它。他下来,下来干吗?下来不是乘凉的啊。
下来是集聚能力,准备再上去啊。你不让他下来,他能量集聚不了啊。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工作吗?没有啊。
晚上是睡觉啊。为什么晚上睡觉啊?明天有劲工作啊。
业绩下滑,就是一种自然调整,让你集聚能量。
冬天不是不好的时间,是集聚能量的时间。冬养藏啊。你得会藏啊。
冬天有冬天的养法,夏天有夏天的养法,秋天有秋天的养法。
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在冬天的时候,就是业绩不好。
那怎么办呢?苦练内功啊,多行善啊。
越是业绩不好的时候,越是要多做善事,业绩马上就好了。
我们平时理解完全相反哦,我业绩不好没钱做什么善事呢?都是业绩好的时候做善事。
你业绩能好吗?好不了啊。
所以他没有认命啊,撑住它了。广告投入下去以后,资金链断掉了,公司彻底就垮台了。
运来铁城金,运去金成铁。来去要很自由啊,得失要很潇洒。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要有这种生命的大智慧啊,得失无忧啊,平常心啊,叫认命。
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认命,没有智慧的人不会认命的,肯定抗拒。
认命啊,换一个词叫随缘,就是认命的意思。
学佛的人对随缘了解了,佛法讲到究竟处,就是两个字:随缘。
佛不度无缘之人,没有缘分,佛也没有办法啊。
随缘就是认命,认命就是悦纳,悦纳就是知足,都是一个词,都是一个意思。
用四个词来表述它,大家对认命有所了解了。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
那么出贡之后呢,就到了北京。北京也叫燕都。
那么在北京有一个国子监,过去国家只有一所大学,叫国子监。
明朝很特殊,有两个。明朝先是在南京定都的,后来又到北京。
两个首都,两个大学。了凡先生先到北京国子监。
我去过国子监两次,非常的宏伟,很好。大家有机会参观参观。
那么,在国子监待了一年,干吗呢?终日静坐,不阅文字。
这个终日静坐,静坐两个字,常常被大家误解。
以为了凡先生天天傻呆在那。大眼瞪小眼,看着天花板。不是这意思。
不是屁股坐在那地方,而是心不动。啥叫心不动呢?
就是认命、随缘、知足。不生气,不怨人。
好事来了,我也不高兴;逆境来了,我也不生气,叫不动心。
不是说傻坐在那叫不动心,天天在跑动啊。就是不生气不怨人啊。
碰到啥事都好好好。我的命嘛,哪能不好呢?热爱生命。
什么叫热爱生命啊?热爱生命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叫热爱生命啊。
好事是你的命,坏事不是你的命啊?也是你的命啊,都得热爱。
热爱就不苦恼了,不热爱就伤心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什么叫若无闲事挂心头啊?都是好事情。心都生欢喜心啊。
所以这叫静坐。这种静坐我们要学啊。
所以千万不要,大家坐在家里面,大眼瞪小眼,不是的。
不阅文字,也不是不看书,不带功利的心看书,一切都是命。
还有什么功利好追求的?不追求,该来的一定来;追求,不该来的也来不了。
人不要有功利心。这种心态读书,叫不阅文字。
这样读书很欢喜,我们现在读书很苦啊。
很多小学生,为了分数而读书,你说他苦不苦啊?苦。
老师跟他讲论语。开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生一读这一条,就不能接受。孔子说错了。
我们怎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的呢?它哪能乐乎呢?
只有诵读的时候,诵读就是不阅文字,就是没有功利心。
把字音念准,文句念顺。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学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
尔父夙心也。
你没有动心啊?因为你没有思,没有虑,没有分析,没有推理,没有琢磨。
你用什么?你用觉。用直觉来认识事物,不累的,不苦的,也不烦的。
我给大家讲课,我是没有讲稿的,我脑袋里面来什么讲什么。用觉啊。
我要用思不用别的。大家想一想,我给大家念五天稿子,我都累得差不多,用觉不累啊。
要用觉不要用思。不阅文字,就是讲的用觉不用思,不要带功利心。
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己巳是年份,了凡先生三十五岁的时候,从北京啊要到南京的国子监来求学。
这一次到南京,是他人生命运的一次大转变。
前面是认命,这一面学习了立命的原则。我们休息之后,我们大家再来学习。
好,谢谢大家!
我们在一起学习《了凡四训》,了凡就是要成圣。圣人啊,不是挂在墙上给我们拜的。圣人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养正气,化怨气,就是圣人。孟子讲:养吾浩然之气。要养浩然之气。在一个公司,我们经常讲,要搞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化企业风气的。风气就是讲每一个员工的气质。曾国藩讲:盛衰在气象。气象盛,虽饥也乐;气象衰,虽饱也忧。所以一个公司的兴衰,就看公司的气氛,是乐还是忧,是正气还是怨气还是怒气。把怨气化掉了。公司兴旺发达,那个气就升上来了。一个家庭也是的,我们的家风。风就是风气。这个家天天吵架,充满着怨气,家肯定衰;大家天天都是和气,和乐之气。一进家门,就说我帮你,家里人都欢喜,遇到矛盾说我错了,怨气化掉了,这个家肯定兴盛。
所以说这个气质太重要了。不管你是名人,也不管你是凡夫,不管你是企业家,还是你是员工,也无论你是大人,还是你是孩子。这一生,都是被气质所决定的。昨天晚上,大家看到视频课程李阳。我们对李阳特别的尊敬,也特别的羡慕,还有几分崇敬。李阳的粉丝很多,是个名人啊。而且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是一个很好的英语老师,影响过多少人。在我们羡慕之余,李阳的家暴让我们很吃惊。我们就想,李阳这样的名人,也会有严重的家暴吗?家庭暴力在中国不是一个个别现象,是极其有普遍性的。李阳只是代表。专门有人研究,有机构研究,在中国,家庭暴力的比例啊,是37.7%。估计这还是保守的估计,远远比这数字高。什么概念呢?三个家庭当中,存在着一个家庭暴力。如果讲得再具体点,三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都碰到了家庭暴力。为什么呢?三个家庭,我一个家庭,父母一个家庭,孩子一个家庭,不都和你连着的。每个人都在家庭暴力当中,都很普遍。
前段时间,听说有一个演员,叫白静,被老公杀掉了。暴力啊。四川有个企业家,老婆雇凶把他杀掉了。家庭本来是安全的港湾,现在家庭也变得不安全了,也不知道哪里安全?根本就找不到安全的地方了。所以我们现在如惊弓之鸟,没有安全感。那么李阳的家庭暴力,李阳也好,妻子也好。他们之间的暴力从哪里来的?内心有暴力啊,家庭就有暴力。心里面有怒气,有怨气,有傲气,有脾气,家庭暴力就不可避免。
你想想,李阳也好,妻子TIM也好。只要有一个人说我错了,家庭暴力就不可能发生。他们两个暴力的模式,就是那么简单的。你错了,你错了,你错了,暴力就发生了。什么人会说你错了?傲气的人。谦虚的人说我错了,傲气的人说你错了。谁伤害了谁啊?自己伤害自己,没有人伤害你。TIM是自己伤害了自己,李阳也是自己伤害了自己。所以气质很重要。我们都是被气质决定的。如果这个气质不化掉,不把傲气怒气化掉,就会变成家庭的灾难;带到公司,就会变成公司的灾难;带到社会,就会变成社会的灾难。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要身没有修好,怨气没有化掉,傲气还十足,天下大乱。那我们又问啊,这个李阳的内心暴力,怨气,傲气,怒气,从哪里来的呢?现在大家已经有答案了,李阳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内心里面充满着怨恨?断根啦。李阳不知道连根啊。他还采取和老婆离婚的方式,老婆也采取和他离婚的方式。离婚能化解内心暴力吗?不可能啊。所以我们常常用错的方式来解决事情,一错再错。只有把根连上,正气上来了,信心上来了,安全感上来了。怨气化掉了,家庭和谐了。
不要看连根养根是那么容易,多少人不知道,多少人在承受断根之苦。迷惑在断根之后的挣扎之中。所以刚才我听到杨老师讲:我们这一次在一起学习《了凡四训》,是祖宗有德,我们有福。你的福比李阳大。他不知道啊。所以大家对内心的暴力啊要高度的警惕。那么在家庭暴力当中,最普遍的一种暴力,被我们疏忽了。哪一种呢?杀生。杀鱼杀虾,杀鸡杀鸭。一个内心没有暴力的人,怎么可能杀鸡杀鸭?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和我爸爸联合起来,杀一只鸡,竟然没杀死。我爸爸让我抓住鸡腿,他就动刀,那个鸡腿一抖,我手马上松掉。过去我认为叫担心,我现在知道这叫慈悲。内心里面杀气弱啊,杀气重的时候,鸡抖你会抓得更紧。你试一试。我就看到有人杀鸡啊,那个动作娴熟啊,一个人,不要两个人啊。鸡头抓过来,往砧板上:棒,啪,就走掉了。鸡死掉了。原来我们很佩服他,勇敢。哪知道杀气太大?杀气大的人,生命就很惨。
我有个朋友,北京的,在农行工作,还是个领导。有一段时间突然脾气特坏,怨气很大,在家里面怨老公,老公是公安的一个领导。怨女儿,女儿是个高中生,还怨部下,怨同事。她也觉得奇怪,我原来脾气挺好,怎么一下子怨人怨得那么厉害呢?她就找个高人给她看一看,那个高人啊就跟她说:你是不是爱吃青蛙?她说是。他说你前一段时间吃青蛙,杀青蛙,你把青蛙王子给杀掉了。青蛙也有王子啊,牛也有主席啊,猪也有总司令啊。你哪知道呢?你在杀生的时候,那些青蛙会高高兴兴的英勇就义吗?不会的。恨啊,怨啊。
我告诉大家,情绪的传染比细菌的传染的力度还要大,防不胜防。比方讲:我们在里面上课,这时候外面进来一个人,冲到里面,大骂一通。保证我们里面人情绪受影响,他传染给你,他就直接上你身啊。所以说,杀青蛙的时候,青蛙的怨恨的气就上你身了,更何况是王子。什么叫王子啊?能量很大的青蛙,否则做不了王子。而且,青蛙王国举国上下都恨你。你哪知道呢?你不知道啊,你看不到那个世界啊,一下子怨气上来了。我们在吵架的时候,本来心情还是好的。
只要人家对我们态度不好,马上我们脾气就不好了,情绪的传染太快了。
所以你就知道,杀生的时候,动物的怨气,直接就上你身上了。就变成你身上的气质了,把你的正气给覆盖住了。说我们身上的怨气从哪来的?吃鱼吃虾,吃鸡,吃鸭,日积月累上来的。然后又变成我们家庭的暴力。你才知道,原来还不能吃鸡啊。是的。气质决定我们命运。那么在家庭暴力当中,最普遍的是杀生。
最严重最残忍的一种暴力,就是堕胎。堕胎是杀人啊,不是杀别人啊,杀自己的亲生骨肉啊。二次世界大战,打了四年,前后死亡人数,四千万。联合国公布了一个数字,每年堕胎的人数将近五千万。一年就是一个世界大战啊。世界大战杀的是别人啊,这个杀的是自己的子孙啊。所以这些孩子被杀掉了,怨气大不大?可能我们讲:老师啊,他那么小,有那么大怨气吗?身体有大小,灵魂没有大小的。能量是在灵魂里面,不在身体里面。那个怨恨心极大。
我们读《了凡四训》就知道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祖宗代代积善,这个家业快振兴了。振兴的时候,首先让你生个贵子。这贵子本来是来振兴你家业的,你一下子把他杀掉了,从此家业不会振兴的。你说祖宗看了,那还不急死啊,还不怨啊,还不找你算账啊。所以杀生不仅残忍,危害极大。那么杀生的时候,这些婴灵的怨气,也直接上我们的身,变成家庭的暴力。堕胎的家庭,关系都不太好,你们注意看,有怨气啊。你看不到那个世界,那个叫气质的世界,你看不到。
人也是个能量体。身体好的时候,红光满面,气质啊;身体不好的时候,灰头土脸的,还是气质。你只看到肉体了,你没看到气质。离开气质,人哪有生命啊?所以气质大家一定要关注。盛衰在气象。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堕胎呢?只有一个原因,男女之事不谨慎。过去,老祖宗对男女之事的作用,讲得很清楚。是在传宗接代的,不是取乐的方式啊。现在大家把他当做取乐的方式了。你如果把他当取乐的方式,退一万步讲,也还可以接受。那你怀孕了把孩子生下来,你怎么能把他杀掉呢?你是不愿意承担责任啊。你不愿意承担责任,你就把责任推给了孩子。他以自己的生命,替你把责任承担了。你说残忍不残忍?你真的把他生下来,也可以啊,你又不敢。所以说,我们啊,既自私又残忍。
所以说杀生堕胎,这是我们家庭当中,值得关注的暴力的一个来源。大家看到,在广岛投了一颗原子弹。整个广岛,一百年的建设。二十秒钟就摧毁了。
我给大家看的都是片段啊,这些片段大家在网络上都能搜到。由于没有时间给大家看,你去搜一搜看一看《广岛核爆》,太残忍了。一个美丽的城市,不用二十秒钟,整个被摧毁。很多人还在幸福当中,马上就堕入地狱,顷刻之间,身体化为乌有。大家讲:“哎呀,原子弹的杀伤力太大了。”那我就问大家:“原子弹的杀伤力很大,原子弹自己会爆炸吗?”不会爆炸啊。一定是有人摁了它了,摁了按钮了。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摁那个按钮呢?一定在生气的时候。所以说原子弹有多大的杀伤力,就是我们怨气有多大的杀伤力。你就知道,怨气可以摧毁整个世界,不是一个简单的情绪问题。我们今天讲: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和谐,从哪里来?从和气来。人没有和气,家庭不会和谐,天下不可能和平。所以我们要务实。什么叫务实呢?从转变我们自己的气质开始。养正气,化怨气啊。从哪里养呢?连根养根。大家看到《大导演与老妈妈》翟俊杰。人家很明理啊,始终没断根啊。这个家庭多幸福啊,这个人多有正气啊。没有正气的人,哪能做出正直的事情呢?做不出来啊。就是没断根啊。所以今天我们就知道,一定要从连根养根来做。孝亲敬祖,认祖归宗。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那么孝亲敬祖落实在哪里呢?最主要的是传承祖宗的家业,让家业代代兴盛。
传家传什么呢?传房子。司马光讲:积金与儿孙,儿孙未必能守;积书与儿孙,儿孙未必能读。积什么呢?积阴德与儿孙,可谓长久之计。把什么留给儿孙?把阴德。什么是最大的阴德?家风家训家规。所以我们学《了凡四训》啊,就是孝亲敬祖,最好的方式。我们学会了传家,对祖宗负责,对儿孙负责。
那么从今天开始呢?我们就来学习《了凡四训》的立命之学。立命之学就是袁了凡先生把自己对生命真相的认识,把自己如何把握命运的经验、经过和方法记录下来传给儿孙,让儿孙也走上振兴家业的道路。我们今天开始来学立命之学。我首先把题目给大家报告一下立命之学。什么叫立命呢?就是定目标。定目标又能成功的学问叫立命之学。定目标不能成功,是因为你没有学过立命之学。所以说定目标是一门学问。既然是学问,人人要学,不学你就不会。我们这么大了,生活那么多年了,没有学过定目标的学问啊。
所以大家都有一种困境啊。什么困境呢?定了目标老实现不了,不能怪你,因为没有学过定目标的学问。学过之后,定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想事成啊。
所以古人讲:人不如意常八九。什么叫如意呢?如自己的想法。不如意,定的目标实现不了啊。什么叫常八九呢?百分之九十的人,定目标都实现不了。你说痛苦不痛苦?你说烦恼不烦恼?如果人没有心想事成的能力,你的所有的愿望都转为苦恼,都会转为痛苦。所以一个人要学习心想事成的学问,一个家庭,一个公司都要学习。假如员工没有这个能力,你给他定的目标,他实现不了,这公司还不垮掉啊?这是生命的第一学问。其他的学问不学,不碍事,这个学问要学。你只要有心想事成的能力,哪怕手上没钱,没房,啥都没有,只要会想,马上就来。
你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心想事成的本事。你拥有的东西,马上都失去。这是立命之学的意义所在。
我们来看内容: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学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那么这一段呢?是介绍袁了凡先生他的家世,有一段话。袁了凡先生是明朝人,生于1533年,1606年去世,享年74岁。那么了凡先生的爸爸袁仁,55岁的时候生了这个孩子,也算是老来得子。凡是老来得子,那个子得来都比较贵,这孩子都比较好。那么了凡先生14岁的时候,爸爸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大概是69岁。那么了凡先生的爸爸,一共娶过两房太太。
第一房叫王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去世了;又娶了一房,李氏,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一共八个孩子。了凡先生整个排行当中是老四。
袁仁本身也是道德学问非常深厚的人,在浙江被称为浙西大儒,也是个儒风深厚的人。有学问。家里面的藏书很多,有两万多卷,称之为文献之家。那个时候两万多卷那可不得了,现在人也比不过他,都是线装书啊。后来这些书啊,爸爸都把他转交给了凡先生,他这么多孩子没有转交,为什么转给了凡?老来得子,贵呀!大家看到了,袁家要没有了凡先生,谁还知道袁家啊?谁还知道袁仁啊?
忘记了。那么他的爸爸呢?跟王阳明学问上交往很深厚。虽然不是王阳明的入室弟子,但是学问上,感情上很深。所以你就知道这个人道德学问非常深厚。临死的时候,这个人善终,写了一首诗,两句话,放下笔,哈哈一笑,潇洒就走了。
太厉害了。我们说笑傲江湖,他是笑对生死,写了两句什么话:负赘乾坤七十载,今喜飘然谢尘缘。负赘,赘就是累赘的赘。七十载,七十年累赘的生活,受苦的生活。我现在要受完了,我马上要解放了。你看人家对生命什么态度啊?我们不是啊,我们觉得做人还挺有意思的。啥意思啊?受苦啊。人家知道,我苦受完了,现在,今喜,喜悦,高兴啊,面对死亡是喜悦的。这个人对生命的认识很深刻。飘然,飘然是往上走,往下叫堕啊。他就是稻盛和夫讲的,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能量高了。往上走,谢尘缘,拜拜了。我去过好日子去了,你们在这受苦吧!就这个意思啊。我已经出狱了,你们还在狱里面,你们还在刑期当中啊,出不来啊。这种对生命的认识是大学问。
&老母命弃学举业学医。妈妈呢,命了凡先生要学医,不要考功名。那我们就问了:为什么妈妈给他做这个选择呢?我们读《了凡四训》就知道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祖宗代代积善,这个家业快振兴了。振兴的时候,首先让你生个贵子。
这贵子本来是来振兴你家业的,你一下子把他杀掉了,从此家业不会振兴的。你说祖宗看了,那还不急死啊,还不怨啊,还不找你算账啊。所以杀生不仅残忍,危害极大。那么杀生的时候,这些婴灵的怨气,也直接上我们的身,变成家庭的暴力。堕胎的家庭,关系都不太好,你们注意看,有怨气啊。你看不到那个世界,那个叫气质的世界,你看不到。人也是个能量体。身体好的时候,红光满面,气质啊;身体不好的时候,灰头土脸的,还是气质。你只看到肉体了,你没看到气质。离开气质,人哪有生命啊?所以气质大家一定要关注。盛衰在气象。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堕胎呢?只有一个原因,男女之事不谨慎。过去,老祖宗对男女之事的作用,讲得很清楚。是在传宗接代的,不是取乐的方式啊。现在大家把他当做取乐的方式了。你如果把他当取乐的方式,退一万步讲,也还可以接受。那你怀孕了把孩子生下来,你怎么能把他杀掉呢?你是不愿意承担责任啊。
你不愿意承担责任,你就把责任推给了孩子。他以自己的生命,替你把责任承担了。你说残忍不残忍?你真的把他生下来,也可以啊,你又不敢。所以说,我们啊,既自私又残忍。所以说杀生堕胎,这是我们家庭当中,值得关注的暴力的一个来源。
大家看到,美国在广岛投了一颗原子弹。整个广岛,一百年的建设。二十秒钟就摧毁了。我给大家看的都是片段啊,这些片段大家在网络上都能搜到。由于没有时间给大家看,你去搜一搜看一看《广岛核爆》,太残忍了。一个美丽的城市,不用二十秒钟,整个被摧毁。很多人还在幸福当中,马上就堕入地狱,顷刻之间,身体化为乌有。大家讲:“哎呀,原子弹的杀伤力太大了。”那我就问大家:“原子弹的杀伤力很大,原子弹自己会爆炸吗?”不会爆炸啊。一定是有人摁了它了,摁了按钮了。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摁那个按钮呢?一定在生气的时候。
所以说原子弹有多大的杀伤力,就是我们怨气有多大的杀伤力。你就知道,怨气可以摧毁整个世界,不是一个简单的情绪问题。我们今天讲: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和谐,从哪里来?从和气来。人没有和气,家庭不会和谐,天下不可能和平。
所以我们要务实。什么叫务实呢?从转变我们自己的气质开始。养正气,化怨气啊。从哪里养呢?连根养根。大家看到《大导演与老妈妈》翟俊杰。人家很明理啊,始终没断根啊。这个家庭多幸福啊,这个人多有正气啊。没有正气的人,哪能做出正直的事情呢?做不出来啊。就是没断根啊。所以今天我们就知道,一定要从连根养根来做。孝亲敬祖,认祖归宗。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
那我们就问了:为什么妈妈给他做这个选择呢?这个地方有一段了凡家的家史要跟大家介绍。了凡先生,他的祖籍是河南,汝南郴州,就是现在周口一带的地方。了凡先生的八世祖,富一公把袁家从河南迁徙到浙江嘉善县魏塘镇。在这里落地生根。所以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百分之八十的姓氏都是从河南中原迁徙出来的。根在中原。那么到了五世祖袁顺的时候,袁家已经相当的鼎盛了。什么叫鼎盛啊?富贵如花开,花开了。袁顺自己,儒释道三学很深厚,而且这个人积功好义,非常有义气。跟一批善人在当地办善事,大行善风。在当地吗,人望很高。而且,袁家家业很大,光良田,四十顷。四十顷是什么概念呢?一顷是一百亩,4000亩良田。如果按现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还是个不小的楼盘,可以搞个小区啊,很大。
就在袁家鼎盛花开的时候,遭遇到灭顶之灾,满门抄斩。大家可以看看,有一个电视剧叫《了凡的故事》,里面都记载着。那为什么被满门抄斩呢?这个袁顺啊,有一批很好的义士文人跟他来往。这些人在朝廷做官,当时的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朱标。朱标有做皇帝的命,富贵啊,但是没有长寿的命,短命。后来死掉了,又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叫朱允炆,建文帝。这朱允炆做了皇帝以后,心里很害怕。朱元璋一共有十八个儿子,他做皇帝了,其他的叔叔能听他的吗?朱镕基总理,是朱元璋第十个儿子闵庄王的后代,也是帝王之后。镕基的镕,是朱元璋给取好的,到那一代,谁碰上了,就用这个字。祖宗把名字都给规定好。后来建文帝朱允炆,听了臣下的这些劝告。所以对这些叔叔就采取削弱的政策,给他们削减权力啊。他哪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些叔叔都联合起来反对他。其中有一个叔叔叫朱棣,后来就是明成祖啊,燕王。把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当时朝廷有两派,一个叫保皇派,一个叫反对派。保皇派保朱允炆的,反对派就是叔叔那一派。后来朱棣成功以后,登基以后,把保皇派赶尽杀绝。那么袁顺的几个好朋友,都是保皇派。袁家受牵连,也被满门抄斩。袁顺没有办法,离开嘉善魏塘,到现在的江苏的吴江避难。在那个地方落地生根,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叫袁浩,生下来命就很薄。怎么看出来的呢?没奶吃。这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命好不好。太薄了,不容易养活啊。没有办法,就把他送人了。送给一个姓徐的家。
那徐家把他养大一些,看这孩子很聪明,就不想还给人家了,就跟他们家商量。留在我们家吧!做我们家童养媳。以前听过童养媳,做人童养婿,你就知道命很弱。没有办法,养不活,只能送给人家养。那么袁浩长大以后,这个人很聪明,学问好,医术也相当高。他对袁家最大的贡献,是写了一部《袁氏家训》。
在这个家训里面,他对后世子孙影响太大了。所以我跟大家讲:“传家传什么?”传家训。直接影响后世子孙的家风。有家风就有家业,不要传钱,不要传房子。传什么都没用,传家风,传阴德。
那么在这个《袁氏家训》里面五大内容。第一个就讲家难。我们袁家遇到过什么样的灭顶之灾,都要跟孩子讲得很清楚。我们讲认祖归宗,认祖归宗,首先是认识祖宗。如果对祖宗的情况不了解,一片歌舞升平。那孩子以后就认为:天下就不应该有灾难的。不是这样子的。是什么情况就记录什么情况,把真实的生命告诉孩子。第二叫立德。做人啊以德为本,不是以钱为本,也不是以官为本,以德为本。第三呢叫明职。作为一个老百姓,作为袁家的后代,从事什么职业最好?当时就规定:我们袁家的后代不种田,不经商,不做工,不考功名,不走读书做官的路。干什么呢?学医。为什么学医呢?为什么不考功名呢?为什么不种田呢?大家会问啊:袁浩学问很深,明白盛衰之象。盛衰的规律他清楚啊。他知道袁家的命运走到了杀劫。什么叫杀劫?一个家族有命运,一个人有命运,一个企业也有命运,命运分春夏秋冬。春天的时候,这个家业开始兴盛了。到了夏天开始成熟了,到了秋天开始收获了,到了冬天一片肃杀,寸草不生。
袁家之所以败落,就是因为走到杀劫这个时间了,到了冬天了。冬天是寸草不生,求什么都得不到什么,你求有啥用呢?没有用啊。春天只有积德,到了来年春天,这个勃勃生机,就生发出来了。所以做生意也是这样子的。我们的公司走到了哪个阶段。是春天,还是夏天,还是秋天,还是冬天?都是有时运的。运来铁城金,运去金成铁。运气来的时候,铁都卖的金的价钱;运一去啊,金都卖的铁的价钱。一切都在运中啊。袁家正在走杀劫,走多少时间呢?五代人。你就知道一个家业的兴盛,不是一代;一个家业衰败也不是一代。所以大家要把视野看长一点,不能太短。所以规定袁家孩子只学医,学医既可以养生,又可以济人,最积德。过去两大职业,积德最快,也是最圆满的。哪两大职业呢?一是做老师,第二是做大夫。我有一次偶然看到,温家宝总理的家史。温家宝总理爷爷的这一家,是做教育的,外婆那一家是做大夫的,行医的。你看,一个行医,一个教育,一结合,就变个总理出来,就这么变的,积德深厚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小一点会变个总经理,大一点就变总理了。那么这是讲第三明职。
第四呢,治学。作为袁家的子孙,应该要走治学的路。我们讲耕读的读啊,治什么学也有规定。第五呢,就是家政。家庭如何管理?家庭也有一套管理的方法的,叫家政。和现在做保姆的家政,不是一个概念。袁浩为袁家著的这一本家训啊,等于是袁家振兴家业的基本法。有基本法就可以啦,大家按照它做啦。我们现在要有这个意识,传什么给儿孙?传家训。
且习一艺以成名。过去人啊,对名、对名气是很重视的。没钱不要紧,但是得有名,有清名。古人讲做官有名啊,跟做官人齐名的就是医生。过去讲,熟读《易经》,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生啊名望也很高。尔父夙心也。这是你爸爸的心愿。看一个人是不是孝子,标准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指标。古人讲: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你能够按照父母的遗愿来做事,你就是孝子;背离父母的遗愿,你就大逆不道了。所以虽然《了凡四训》没有大篇幅的来讲孝道,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凡先生那个孝心深厚。这个人是个有根的人。所以为什么昨天特别要用半天时间来跟大家讲连根养根。没有连根养根的基础,就是教大家立命之学,你也是没根的树。教会了也不得其用,没用的,根不深。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在了凡先生十五岁的时候呢,在慈云寺遇到一个老者。这个人见面,其实不用说话的。我们今天讲沟通,沟通哪是用语言来进行的呢?用心来进行的。眼睛一看,观气象,好人坏人就知道了。我有个朋友,小朋友嘛,只有十五岁。现在已经很大了。用鼻子一闻,就知道你是好人坏人,还用说话吗?不用说话,用心来沟通。我记得我前些年也有十年左右了,不到十年。我们给大家办管理学的课程,其中有一个课程,叫餐桌上的管理学。有一个基本要求:餐桌上十个人吃饭,领导人不准说话。餐桌上的饭,还得吃得干干净净的。不准说话。特别有挑战性。其实让大家意识到用心来管理,不用嘴巴来管理,效果极好。人把心调动起来了,能量极大。用嘴巴说话,一点力量都没有。沟通,真正的沟通,不是用嘴巴,用心。服还是不服?是心里面服不服,不是嘴巴上的服不服?
所以看人呢,从气象上来看,那么看到这个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仙风道骨啊,道貌岸然。让人油然生敬啊。那么这个老人见到了凡先生,第一面,第一句话讲什么呢?“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刚见面,就给了凡先生做了一次职业生涯规划。你看看人家本事太大了,我们做职业生涯规划,还得给人家做做心理分析。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然后跟人讲,你适合做什么什么。现在大家还做职业生涯规划吗?不做了。职业生涯规划,我们现在的理论其实是有缺陷的。人家这个真是有本事,第一眼看到就说你以后能干什么。假如你没有这个本事,你根本没法给人家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我们现在很多父母都劝孩子:你要这样,那样。你要是没有这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这样看相的本领,你不要给孩子做规划,否则你把他害掉了。人家不是按你指的路走啊。你非要规定人家这么走,那不把人害掉了吗?即使现在心理医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也要小心。为什么?我们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是有缺陷,大家怎么来规划呢?哦,这个人什么性格,什么性格就适合做什么事情,是这样的吗?
我当时也做了几年职业生涯规划。后来发现错了。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心,你把路给他摆在面前,他都不敢走;一个有信心的人,没有路,他能走出一条路出来。信心最重要。现在大家是信心倒掉了,不是没有路啊。有信心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信心,再好的路他都不敢起步。信心重要啊。不解决信心,人没有路可走,死路一条。等我明天跟大家讲,霍金斯生命能量等级的时候,就知道了。当你生命能量很低的时候,你只会选择一条路,自杀,不会有第二条路的。气不足了,活的没意义了。什么路给你,看不见啊。活路不走,死路他非要去啊,没办法。气不足了。完全是信心上的。所以我们对很多,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些理论啊,要高度的警惕。假如理论有缺陷,你又依据它,你就变成有缺陷的人了,你的人生不会完美的。所以《弟子规》讲的好: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要看就看圣贤的书,我自己本来藏书也很多,没有一万也有九千啊,统统送人了。
那读书人把书送给人家,也得有点魄力啊,放不下。读书人对书什么感情,当老婆一样对待啊,一本本挑回来的,跟找对象一样的。哦,送人了。为什么送人呢?
读经典明白道理了。一本书读一百遍,和一百本书读一遍,哪个有效?一本书读一百遍。我们现在恰恰走了一个既费时又无效的读书道路。我明白道理以后,书统统送人了,只读经典,把一部经典读一百遍,一千遍,三千遍。把它读懂了,心就读通了,心通了什么都通了;心不通,读什么都是堵上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迷时千卷少,悟后半句多。什么叫悟啊?通。通了就简单了,读什么都明白了。
我最早是读《中庸》和《大学》,一天一遍。早上读《大学》,晚上读《中庸》。每天读书时间很少。读《大学》一遍七分钟,读《中庸》一遍十二分钟。
我每天读书就十九分钟。我不是那么爱读书的,但要会读,就十九分钟。跟大家不同在哪里呢?我连续读两年,两年之后,不用看注解。我能讲《中庸》《大学》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简单不简单?很简单。所以读书要会读,一定要把书读对,不要杂七杂八的书看。选一部经典,用《弟子规》上讲:方读此勿慕彼
彼勿起。这是读书的原则。那么老人给了凡先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啦,说你是读书做官的人啊。明年就要考试了,为什么现在还不复习呢?还不在学习呢?
了凡先生就把自己家的情况和老者报告了,然后和老者好像一见如故,像亲人一样的。
并叩老者姓氏里居。你家在哪里啊?你叫啥名字啊?老人就告诉他: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寥寥数语,就把一个人和盘托出了。古人讲话真是很有水平,不啰嗦。姓孔,云南人,干什么工作的呢?得邵子皇极数正传。为什么跟你见面呢?数该传汝。
我一条条来跟大家解,很有味道。这个皇极数啊,是一本给国家命运做预测的一本专著。是由宋朝一位大儒,叫邵康节邵雍编写的。这个人很出名,也叫邵子。那么皇极,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宇宙的中心。宇宙中心在哪里呢?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说宇宙的中心在哪里?我在河南讲课,在登封。登封嵩山有个观景台,被称之为天地之中,联合国承认的。他们就认为天地之中在登封。我就跟他们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你说道在登封啊?道在哪里啊?哪里都是中心啊?所以皇极就是道。万法唯心生,心就是皇极。名称啊各有不同,讲的都是一个宇宙的中心。数呢,是讲法则,生命从始至终运行的法则,叫规则,叫皇极数。那么这个老者,孔先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他是有正传的。什么正传?有法脉的,有师承的,不是自学的,也不是野路上来的。是师傅带徒弟,一代代带出来的。这种大学问,如果没有师傅带,没有人能学成的。
因为他里面有很多秘笈。秘笈不是说保密,不告诉你。给钱多我就告诉你,给钱少我就不告诉你,这是商人,不是学问。秘在哪里呢?秘在你自己能不能看懂,看懂就不秘了,看不懂就秘了。所以过去的学生跟老师在一起上课的时间并不多,他是跟老师生活在一起。在照顾老师的过程中,言谈举止,他能体会到。所以说他是得邵子皇极数正传的,有师承的。
得邵子皇极数正传跟学邵子皇极数正传是不一样。我们今天在一起,是学《了凡四训》,还没有到得《了凡四训》呢?他是得了。什么叫得呢?已经把皇极数运用得炉火纯青了,把他变成自己的本领了。学呢?你还只是学,不会用。他学了会用,叫得。我们一旦学《了凡四训》也会用了,我们就改了叫得《了凡四训》。
那么邵子,邵子就是邵康节。我上次在天目湖苏园讲课的时候,邵康节好像第三十三代孙也去了。听完以后很高兴,立了个愿,一定要给老祖宗啊,在溧阳建个纪念馆,建个纪念碑。你看,人一旦了解祖宗啊,就跟祖宗特别亲,甩都甩不掉。
这是人的本能啊,自觉自愿的。
数该传汝。什么叫数该传汝呢?大家想一想,人见面都是有缘分的。了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态决定命运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