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道导弹预警卫星为什么没有中波

中国导弹预警作战体系尚未完善 预警卫星刚开始立项|中国|卫星|导弹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中国导弹预警作战体系尚未完善 预警卫星刚开始立项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俄罗斯空天军对外宣布:已重建联合雷达站,可提高俄军对来自国境外的导弹发射和攻击的控制与预警能力。俄罗斯新闻报称,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雷达站应能控制在俄罗斯边境6000公里范围内导弹的发射活动。
  从具备全球预警能力,到只具备重点区域预警能力,俄罗斯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衰落不得不让人唏嘘。与之对比,不少网友对中国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建设则乐观的多甚至有评论称,中国已经建成了完整的太空导弹预警系统。近些年陆续发射了数枚早期预警卫星,外加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几座大型地面相控阵预警雷达,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完整的地面和太空战略预警体系,这是一个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导弹预警作战体系。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公开资料显示,完善的弹道导弹预警体系应该包括战略导弹预警卫星和地面雷达。这两者相互配合,以“接力”方式彼此取长补短,才能称之为完善。那么,中国的这两种装备发展的如何呢?
  美国导弹预警卫星DSP
  我们先来看2016年的一则报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介绍航天科技八院509所科技委副主任陆国平时提到,他还兼任了背景型号静止轨道某卫星总体技术课题负责人和大椭圆某卫星立项论证工作,完成了卫星总体方案可行性论证,为工程立项奠定了基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关于八院509所科技委副主任陆国平的报道中,明确提到他兼任任了背景型号静止轨道某卫星总体技术课题负责人和大椭圆某卫星立项论证工作。而这两种轨道是典型的弹道导弹预警卫星的运行轨道
  有军事观察员对“迷彩派”表示,报道中提到的背景型号静止轨道卫星和大椭圆某卫星应该就是中国的导弹预警卫星,从报道的内容来看,中国导弹预警卫星项目已经完成方案论证,应该已经开始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这说明中国刚刚开始弹道导弹预警卫星的研制工作。
  他进一步解释称,导弹预警卫星采用两种运行轨道:一种是地球同步轨道,这种轨道在赤道上空;另一种是大椭圆轨道,大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在南半球。而陆国平所论证的两型卫星,都符合导弹预警卫星运行的轨道特征。
  日,日本共同社曾报道称,其从中国军方相关的文件中获悉,为构筑导弹防御系统网,中国军方有计划实施探测敌方弹道导弹发射的预警卫星实验卫星升空实验。无独有偶,在2016年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5月刊曾报道称,中国空军已经立项研制战略轰炸机,同时立项的包括空天作战飞机、弹道导弹预警卫星等。外媒的文章结合中国官方的报道内容,佐证了中国刚开始研制导弹预警卫星的观点。
  他还表示,此前网上出现的中国某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照片,并不是用于弹道导弹战略预警,而是一部空间目标监视测量雷达。网络上对该雷达的炒作并没有事实依据。由于中国战略导弹预警卫星刚刚立项,所以根本谈不上建立起完善的弹道导弹预警体系。相比于美国和前苏联在弹道导弹预警体系建设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某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图片。弹道导弹预警雷达要求观测低仰角目标,因此尽量选择山顶布置。而该雷达则部署在平地上,周围可以看到起伏的山脉,说其目标主要是朝向天空。
  该军事观察员表示,“根据美军反导雷达建设经验,中国应坚持‘有限、有序、有力、有效’的发展思路。首先建设面对首都等重点区域的反导预警能力,兼顾其他战略区域,形成规模适中、慑战一体的初期反导预警体系。”(作者署名:迷彩派)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美国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指日可待 
  美国空军日宣布,由洛马公司开发的美国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中的“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SBIRS-High)卫星上的探测器已进行了在轨传输数据的测试,测试取得了圆满成功。
  首颗大椭圆轨道卫星的星载探测器是由诺格公司负责制造的。如果把“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卫星比作是反导系统中的“眼睛”的话,那么探测器则是“眼睛”中的“瞳孔”。
  新科状元技高一筹
  美国现正全力研制既可探测来袭的战略导弹,又能探测战术导弹的 “天基红外系统”。它将用于监视和预警全球导弹发射,包括发射时间、地点、弹头轨迹以及着陆地点估计等;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指引目标,提供技术情报;侦察世界上导弹发射试验,收集有关对方导弹技术情报;侦察战场情况,为美军及同盟军提供情报支持;侦察全球核爆炸。
  “天基红外系统”由高轨道卫星、低轨道卫星和地面站组成,其中地面系统已于2001年建成。高轨道部分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中1颗为备份)、2颗大椭圆轨道卫星组成,主要侦察、跟踪来袭导弹的主动段,为美国最高指挥、作战部门,提供全球范围内与战区有关的战略、战区导弹或其它在发射、助推飞行和下落阶段的红外数据,其中大椭圆轨道卫星专门用来探测俄罗斯和中国远北纬度地区的洲际导弹发射及北方水域的潜射导弹发射;低轨道部分由20多颗左右的小卫星组成,它们能跟踪、鉴别全球范围内来袭导弹发射后的全过程(中阶段和着陆前阶段),同时也提供导弹发射场和其他技术情报,而不只在导弹发射的“热推进阶段”进行跟踪,以有效地为导弹防御系统提供精确的瞄准数据,包括提供弹道中段的精确跟踪与识别,并将引导数据提供给导弹拦截弹。通过这种不同轨道的多星组网方式,能具有全球覆盖的预警能力,提高星上探测器的时间分辨率,从而有助于探测那些采用机动发射架进行的导弹发射。
  导弹预警卫星是美军反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警能力的高与低、提供预警时间的多与少,将是导弹拦截成功与否的关键。“天基红外系统”的投入使用将会大大提高美军的导弹预警能力和反导作战能力。
  低轨卫星有神通
  “天基红外系统-低轨道”(SBIRS-Low)星座计划部署在1600千米高的3~4个大倾角低地球轨道面上,除具备“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特点外,还能跟踪发热的弹体、助推级之后的尾焰以及最后的冷再入弹头,实现对导弹发射的全过程跟踪。所以可以用于收集、处理和发送所有级别(从机动导弹到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弹道导弹发射的情报,对导弹袭击进行早期预警、跟踪和实时向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中指挥拦截弹道导弹的指挥系统传送弹道导弹在弹道全程上的飞行数据。
  每颗“天基红外系统-低轨道”卫星也装有2台红外探测器:宽视场扫描型短波红外捕获探测器 (在发射阶段观测明亮的导弹羽烟)和窄视场凝视型多色(中波、中长波和长波红外及可见光)跟踪探测器 (在中段和再入段跟踪导弹)。前者利用扫描折射望远镜和短波红外焦面阵列提供高分辨率地平线到地平线覆盖,以探测和跟踪沿主动段飞行的导弹,然后将捕获到的导弹信息移交给跟踪探测器;后者利用动作“敏捷”的望远镜提供地平线以内和地平线以上的覆盖,以跟踪沿弹道中段飞行的目标弹体和沿末段飞行的冷再入弹头,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提供高精度的目标瞄准数据,从而实现对导弹发射的全过程跟踪。同时,卫星上的处理系统将预测出导弹弹道以及弹头的落点。
  整个“天基红外系统-低轨道”系统能获得弹头的精确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大大降低反导系统的部署数量;还可用于监测空间物体,避免航天器发生碰撞。该系统总共可实时跟踪100多个目标。
  这些低轨道卫星将成对工作,以提供立体观测。整个低轨道卫星星座是利用卫星内部的交叉链路连接在一起的,每对卫星通过60GHz的卫星间链路进行相互通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木兰百花园”
更多关于“美国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指日可待”的相关文章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7美导弹预警卫星体积大 需用C
我的图书馆
美导弹预警卫星体积大 需用C
日,美国洛克西德-马丁公司向美国军方交付了第二颗天基红外预警卫星SBIRS GEO-2。该卫星体积庞大,美国军方不得不调用一架C-5B战略运输机飞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桑尼维尔来将其转运到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日,美国洛克西德-马丁公司向美国军方交付了第二颗天基红外预警卫星SBIRSGEO-2。该卫星体积庞大,美国军方不得不调用一架C-5B战略运输机飞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桑尼维尔来将其转运到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天基红外系统提供了更为强大、可靠和灵活的弹道导弹预警信息,不仅可以更早的探测到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增加了对飞行中段弹道导弹的探测跟踪能力,还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对中短程战术弹道导弹的探测跟踪能力。
天基红外系统的低轨道星座包括24颗低轨道卫星,这个项目源自更早的亮眼(BrilliantEyes)计划,主要用于执行对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精确跟踪任务,并提供了将弹头从诱饵和弹体碎片中区分出来的识别能力,并可直接向拦截弹提供目标引导数据。
最早规划天基红外系统是一个包括高轨道星座、低轨道星座和地面数据接收处理设施构成的复杂的综合传感器系统。天基红外系统的高轨道星座包括2颗高椭圆轨道卫星(HEO)和4颗静止轨道卫星(GEO),接替国防支援计划卫星进行关键战略和战术弹道导弹发射和助推段飞行探测任务。
天基红外系统的低轨道星座包括24颗低轨道卫星,这个项目源自更早的亮眼(BrilliantEyes)计划,主要用于执行对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精确跟踪任务,并提供了将弹头从诱饵和弹体碎片中区分出来的识别能力,并可直接向拦截弹提供目标引导数据。
天基红外系统的高轨道和低轨道部分合作提供了覆盖全球的探测跟踪能力。
洛-马研制生产的天基红外预警卫星SBIRSGEO-2。
馆藏&51102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现在的位置是: &
美国预警卫星探测器及其相关技术
□ 钟建业;魏雯
摘 要:一、美国的预警卫星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导弹探测预警卫星"(MIDAS)、"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到"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群,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美国使用的预警卫星系统是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预警卫星系统.
一、美国的预警卫星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导弹探测预警卫星”(MIDAS)、“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到“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群,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美国使用的预警卫星系统是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预警卫星系统。该系统于1989年开始发射,预计到2010年左右退役。目前“国防支援计划”星座由4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4颗工作星分别定点于西经37度(大西洋位置)、东经10度(欧洲位置)、东经69度(印度洋位置)和西经152度(太平洋位置),备份星则定点于东经110度(东印度洋位置)。工作星固定地对地球上某一地区进行扫描,昼夜对地面进行监视,分别由本土地面站、欧洲地面站和其它海外地面站控制。卫星虽然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上,但也具有莫尔尼亚型大椭圆轨道能力,从而在必要时可使整个星座能有效地实施全球覆盖。星上装有改进的红外探测器、一台带望远镜头的高精度电视摄像机、信息处理系统和通信系统。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方式工作,整星采取了加固措施。
由于“国防支援计划”系统对战术弹道导弹预警能力不足、中段跟踪能力欠缺,因此美国国防部于1994年年底决定以“天基红外系统”取代“国防支援计划”系统。“天基红外系统”的基本目标是完善对战略弹道导弹的预警能力,扩展对战术弹道导弹的预警能力。实际上它将承担导弹预警、导弹防御、技术情报和作战效果分析四项任务。这一新的导弹预警系统将现有的开发研究计划融合成一个系统,以满足21世纪美军对全球范围内战略和战术弹道导弹预警及天基红外监视的需要。
“天基红外系统”是由高轨道部分(SBIRS-High)和低轨道部分(SBIRS-Low)组成的复合型预警卫星系统。其中高轨道部分包括4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及两颗大椭圆轨道卫星,主要用于探测、跟踪处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低轨道部分称为“空间与导弹跟踪系统”,可由12~30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组成,主要用于捕获、跟踪在中段飞行的弹道导弹,还可改善对弹道导弹发射点及弹头落点的定位能力,并能提示其它探测器对导弹进行跟踪。地面系统包括一个美国本土任务控制站,几个海外中继地面站,几个多任务移动处理站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训练、发射、支持设施。
目前高轨道系统和低轨道系统都处于工程与制造开发阶段,按目前的计划将在2007年发射首颗高轨道系统卫星,在年发射头两颗低轨道系统卫星。整个星座在2020年部署完毕。
二、美国预警卫星的探测器及其相关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材料、新工艺,尤其是超大规模微电子集成电路和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出现,对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的战术性能起着关键作用的主要载荷——探测器的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红外敏感探测器具有无源探测的隐蔽性、高温度灵敏度、高分辨率成像、体积小、重量轻、探测波谱范围宽、在超真空状态下可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在军事探测,特别是在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历年来,美国国防部一直将红外敏感器技术列入关键技术计划项目中。
1? 20世纪美国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红外敏感器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由于“导弹探测预警卫星”系统所使用的红外敏感器的探测波长为2.3微米,抑制背景的能力很差,无法将导弹助推段的羽烟与高空云层反射的阳光、地球表面的火灾,甚至炼钢厂的火光加以区分,导致虚警概率极高。为此,美国国防部批准研制新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群。
在20世纪70年代初所发射的第一代“国防支援计划”卫星上,红外敏感探测器采用有2000个探测元的硫化铅线阵列,结合电荷耦合器件(CCD)技术,其探测波长为2.7微米,光谱带宽约为0.1微米,能提供地平线下的覆盖范围。使用这种接近大气吸收带中心的窄光谱波段进行探测,有效地抑制了地球和大气背景的辐射干扰,从而降低了虚警概率,但由于需要等到导弹穿出约8千米的云层后才能对其进行探测,故而减少了预警时间。由于弹道导弹的助推段仅占其全射程的很小一部分,依据短时间的羽烟信号只能估算出地理位置和弹道平面,亦即只能给出方位而不能测距,也无法准确地预测弹着点,其地面分辨率为3~5千米。此外,由于卫星采用自旋姿态稳定,卫星以5~7转/分的速率旋转,红外探测器的望远镜每隔10~12秒对地球一个环形地域推扫复测一次,造成信号获取的不连续性,影响了系统灵敏度的提高。这一代卫星上的红外探测器基本上是一个搜索系统,还不具备跟踪目标的能力。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轨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