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面对银行资产质量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表加大压力

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与风险评估报告(2014)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与风险评估报告(2014)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一季度不良贷款增长略有加快&
银行资产质量风险可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来源:&&&&
  目前商业银行的拨备处于较为稳健水平,足以覆盖贷款组合的潜在损失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9825亿元,不良贷款率1.39%,拨备覆盖率211.98%,贷款拨备率2.96%。
  从数据上看,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增长略有加快。不过,考虑到商业银行受到业绩考核和年度报告披露等因素的压力,通常在四季度会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的增长。因此,虽然一季度不良贷款增长较快,但其中有一部分是在2014年四季度已经出现问题的贷款,只是在今年一季度反映出来。另外,目前商业银行的拨备处于较为稳健水平,足以覆盖贷款组合的潜在损失。
  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平台贷款和个人贷款的资产质量未来仍有望保持良好状态
  如何看待今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运行形势?
  首先,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的企业经营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善,这两个行业中“两高一剩”和小微企业相对集中,因此,新增不良贷款预计仍将集中于小微企业和“两高一剩”行业。不过,从上市银行披露数据看,我国小微企业整体不良率仍相对较低,另外小微企业和“两高一剩”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相对较小,在目前风险暴露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的情况下,未来即使会对银行资产质量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其影响程度也相对有限。
  其次,大型企业集团的风险可能逐步显现,但风险演进的过程会相对较缓,大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即使形成不良资产其损失也相对可控。
  此外,商业银行贷款的主体部分质量仍将保持稳定。除上述两方面贷款外,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平台贷款和个人贷款的资产质量未来仍有望保持良好状态。今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明显回稳。虽然不同地区分化的趋势将长期存在,但银行贷款仍有较高安全边际,不会发生大的波动。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看,截至2014年9月末,平台不良贷款率仅为0.06%,是商业银行贷款组合中的优质资产之一。可以预计,在存量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甄别工作结束后,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的推进,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将有所降低,整体债务偿还能力也将不断增强,有利于平台贷款质量继续保持稳定。个人贷款方面,虽然不排除与小微企业联系密切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出现波动的可能,但得益于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升,个人资产质量发生趋势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总体来看,尽管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有继续下行的压力,但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内。预计全年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0.2―0.3个百分点至1.5%―1.6%的水平。
  《 人民日报 》( 日 17 版)
(责编:王千原雪、刘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银行资产质量的系统性风险
苏奎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银行资产质量的系统性风险
&&银行 资产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上市银行利润现见顶信号 资产质量风险有待化解
  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快讯:2015年业回顾与展望》显示,在经济放缓和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大型商业的盈利出现见顶信号,资产质量风险进一步暴露。
  拨备力度加大制约利润增长
  普华永道对4月18日前发布年报的18家中国的业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净利润总计1.21万亿元,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5.48个百分点至1.91%(2014年为7.39%)。不同规模和类型的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五家大型商业银行2015年增速降至0.69%(2014年为6.52%);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增速为4.21%(2014年为9.74%);七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增速仍相对较快,增长26.60%(2014年为19.76%)。18家上市银行2015年的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同比分别收窄0.15个和0.14个百分点,至2.46%和2.29%。
  由惠誉评级的中资银行的净利润和收入增速同样急剧下降。按加权平均数计,2015年,由惠誉评级的11家中资银行的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上升8.2%和1.3%。与此相比,2014年其收入及净利润分别相应上涨13.0%和7.2%。平均资产收益率为1.09%,下降0.11个百分点。
  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梁国威分析:“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上市银行普遍加大拨备力度,制约了净利润增长。利率市场化和降息的环境,导致上市银行的息差和利息收入增速放缓,也影响了利润增速。”
  惠誉称:“拨备压力升高是盈利能力受到挤压的关键因素。”
  展望2016年,梁国威表示:“银行业的盈利压力将继续加大,利润见顶,甚者可能出现负增长,而资产管理将成为一个新常态。”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亟待创新普华永道指出,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风险进一步暴露。据其统计,2015年末,18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额达9482.75亿元,较2014年末增加48.61%;不良贷款率为1.65%,较2014年末上升0.43个百分点。面对加速暴露的不良贷款,上市银行也加大了处置力度。2015年18家上市银行累计核销及转让不良贷款3861亿元,为2014年的1.67倍。
  同时,18家上市银行逾期贷款额达15147.56亿元,较2014年末增长45.67%;逾期率达2.70%,较2014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随着时间推移,相当一部份逾期贷款预期会形成不良贷款。”普华永道指出。
  而根据惠誉统计,2015年11家银行的加权平均不良贷款率由上年的1.23%上升至1.66%。按加权平均数计的关注类贷款及逾期贷款率由2.64%上升至3.48%。“2015年下半年,虽然这两项数据的增长速度放慢,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银行为了管理拨备覆盖率而进行了较激进的贷款核销与处置,以及使用了略为宽松的贷款分类管理的结果,不能反映出资产质量恶化速度减慢。”惠誉指出。
  “2015年中资银行的收益报告凸显出资产质量恶化对于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压力增大。”惠誉指出,“2016年,伴随着不良贷款形成率因经济增速缓慢而升高,此类压力可能持续存在。”普华永道的报告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能过剩企业面临并购重组、破产清算,商业银行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与清收、核销和转让等传统化解手段比较,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银行资产质量,在处理效率和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而,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特殊形式,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定价估值与风险管理、投资者需求、政策壁垒与障碍等方面的瓶颈也有待突破。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
04/22 05:1204/21 07:1804/20 17:4404/20 16:3104/19 02:0704/16 08:3304/15 05:5004/14 05:23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多措并举提升银行业资产质量
作者:刘红
  受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影响,我国商业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从2013年开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最新数据显示,到2014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29%,引发经济界人士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担忧。未来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是否将继续承压,总体风险是否可控,商业银行如何摆脱资产质量困局?  作为亲周期行业,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是宏观经济的反映。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速回落,企业利润率降低,会带来企业还款能力下降,银行不良贷款因而往往会增加。当前,我国经济除了增速在回落外,还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尤其是我国原本就存在的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更是加大了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压力。化解产能过剩、企业并购重组、甚至部分企业走向破产不可避免。并且,由于债券融资及其他融资事实上存在着刚性兑付,而刚性兑付最终往往转化成银行债务,由银行背负,这导致其他融资方式的风险也在向银行体系转移。  2015年,宏观经济继续在新常态下运行,本报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认为,经济增速放缓在短期内仍将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受制于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信用风险难以明显改观,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新增额可能进一步增加,但总体风险可控。提升风控能力,银行业应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此外,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教授、(,)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经济周期,二是地方政府债务的处置。其(,)进入下行周期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影响不可小觑。过去一些年,房产地产相关资产被大量用作银行贷款的抵押品,如果抵押品价值缩水,必然给银行资产存量带来沉重的负担。刘煜辉认为,房地产的调整可能要持续两三年,这对银行业资产质量必然构成较大压力。  首席经济学家把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的主因归结为小微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贷款的持续增长。他表示,2015年企业资产质量波动仍将主导银行不良贷款运行趋势,“只要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受制于经济增长减速下降没有根本改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就有继续下行的压力。”对金融业的总体风险,连平认为,2015年,尽管商业银行面临诸多挑战,但商业银行面临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改善,已经实施的调控和改革,包括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举措、针对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政策调整以及地方政府负债体制改革等,都将有助于缓解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压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拨备水平为内部消化不良贷款压力提供了保障。“如果2015年下半年GDP增长形势趋于好转,不排除不良贷款率增幅趋稳的可能性。”连平说。  资产质量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应对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的压力,化解金融风险,中国金融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建议,应该首先打破债券、、理财等所谓的“刚性兑付”。他认为刚性兑付除了能够求得短时的平安外,后患无穷,不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利于构成对融资者的硬约束,反而可能造成恶意的欺诈融资,而风险却由银行承担。赵庆明还建议依法实施破产制度。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企业该破产的就要依法破产,防止恶意逃废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合法债权,加强对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合法债权的保护。  刘煜辉则建议通过实施撇账、资管、注资以及债务货币化等支持措施降低金融风险。他认为,只要金融被某种程度地隔离保护,经济硬着陆的概率就很低。当经济下行加速时,如果金融部门具备再杠杆能力,能将信用快速导向受益结构性政策的方向,形成有效供给,就能相当程度地对冲过剩部门和高负债部门萎缩的冲击。此外,他还建议,调整资本结构,激活股权市场,推动“债务经济”向“股权经济”转化。  中央财经大学业研究中心主任表示,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银行业要始终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周期节奏和宏观脉络,适应改变,加快转型,在转型中更加关注风险问题,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的转型之路。及时调整业务的产业结构,逐步降低对传统产业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行业的依赖,积极拓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客户,开发符合特点的金融产品,顺应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为银行业未来业务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HN025)
02/02 01:0502/02 00:3902/02 00:3902/02 00:3701/31 06:2101/31 02:4301/31 01:51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风险管理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